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的概述

体育的概述

体育的概述
体育的概述

体育的概述

一、学校体育概述

(一)、体育简述

1、体育的概念

“体育”一词是19世纪60年代由西方传入我国的,在我国的使用有一个演变过程。在古代,我国使用“养生”、“导引”、“武术”等名词。到1894年前后,德国和瑞典的体操传入我国,当时采用了“体操”这个术语表示了广义的体育含义。直到1904年,田径、球类等“西洋体育”陆续传入我国时,才开始出现“体育”一词,但这一时期是“体育”和“体操”并用。直至1923年北洋政府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公布的《中国小学课程纲要起草》,才正式将“体育科”改为“体育课”,“体育”一词逐渐取代了“体操”,而被广泛运用。“体育”体育一词含义上也有一个演化的过程。它刚传入我国时,是指身体的饿教育,它是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出现的,是一种与维持和发展身体的各种活动有关联的一种教育过程,与国际上理解的“体育”(physical education)是一致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其目的和内容都大大超出了原有的“体育”范畴,体育的概念也出现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当用于广义时,一般是指体育运动,其中包括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三方面;用于狭义时,一般是指体育教育。近些年不少学者对“体育”的概念提出了一些解释,但比较趋与一致的解释为: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问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但是,体育的概念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体育的认识也将有所发展。

2、体育的本质功能

目前很多学者主张用本质和非本质来划分体育的功能。不论怎样划分,只有认识了体育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更好的认识体育的本质和特征。体育的本质功能和非本质功能是这样划分的呢?体育的本质功能是指体育这一个社会现象本身所固有的功能,任何体育活动和体育现象都包含这些本质功能。而非本质功能不是体育所固有的,是一种人为的利用体育所达到的目的或发挥的作用。

体育的本质功能包括了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和娱乐功能三个基本方面。(1)体育的教育功能

体育的教育功能是最本质功能。从原始社会出现体育萌芽时期起,体育就一直作为教育的手段之一流传下来,至今现代竞技体育中跑、跳、投等项目仍留下原始社会体育的痕迹。现代体育教育已不仅仅只是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能,而需要培养终生体育的兴趣和习惯,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体育的教育功能也不只限于学校体育。在竞技体育中,运动员“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口号下所表现出来的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深深的打动着观众的心,这也是中教育。在群众体育锻炼中,无论从完善身体机能、改善身心健康或促进人际交往、培养坚持精神的方面都含有教育作用。因此,在竞技体育和和群众体育中无不显示出体育的教育功能。

(2)体育的健康功能

体育的健康功能是大家公认的。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防治疾病在我国可追溯到公元前的黄帝年代。中国的各种健身术如导引、

武术等,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现代人们的的工作和社会节奏的改变,对人体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不能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事实上,在健康与疾病之间存在一大批不健康的人,如肥胖、酗酒、过度紧张等,他们需要通过体育锻炼来促进健康,所以体育的健身功能在未来将了、越来越受到重视。

(3)体育的娱乐功能

娱乐是指使人快乐的活动。体育的娱乐功能可以体现在以下方面:A、都市的化生活使人与大自然隔绝,参加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活动,可

以调节生活,享受自然界乐趣。

B、密切人际交往。由于家庭分化和工作紧张,甚至一家人也难得团聚,

体育锻炼往往是集体进行的定时聚会,这有利于亲朋好友和全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C、在运动竞赛中,不断追求“更快、更高、更强”,以战胜自我,得到精

神上的满足。特别是一些惊险项目,如跳崖、冲浪、赛车等,是在向自然挑战中创造人生价值,从中得到乐趣。

D、观赏体育表演,如花样滑冰、艺术体操、技巧运动,是一种美的欣赏和艺术享受。

E、身体健康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在现代生活中强调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参加体育运动有利于提高生活的质量。

3、现代体育的构成

体育是从产生、发展到现在,都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它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约,也为一定社会的

政治、经济服务。现代体育由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组成。(1)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民体育的基础。它是按不同的教育阶段和年龄特征,通过体育课程、课余体育锻炼及课外体育活动这三种基本形式,围绕着“增强体质”这个中心,全面实现学校体育的各项任务,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几方面得到发展。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现代体育教育既重视增强体质的近期效益,又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讲究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进行终身体育教育,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思想、技能和理论基础。学校体育还将为国家培养和输送竞技体育人才,以适应当代社会和青年对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2)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运动训练和竞赛。目前有50多种运动项目用于国际比赛。由于竞技体育的表演技艺高超,竞争性强,极易吸引广大观众,因此它富有感染力,又容易传播精神力量,在活跃社会文化生活、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国际威望、促进友谊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竞技水平不断提高,为了应付日趋激烈的赛场竞争,正采用先进的科学训练方法和手段,以探索人类运动的极限。我国在竞技体育方面从一个极其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亚洲体育强国,并向世界强国迈进。

(3)群众体育

群众体育也称大众体育或社会体育,是以健身、健美、娱乐、医疗为目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国内外经常提到的娱乐体育、休

闲体育、养生体育等均可列入此范畴。现代社会的生产、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只有保持健康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才能适应这种节奏。同时,现代科学技术既给人类带来了舒适和方便,也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如环境和大气污染,生态失去平衡,缺乏运动和营养过剩等造成各种“文明病”。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只有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才能保持和促进身体健康。因此,大众体育是现代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提高生活质量必不可少的手段。目前我国的各种“健康城”、“康复中心”和“健身俱乐部”正吸引着大批体育爱好者。

(二)学校体育教育的历史学校体育教育的历史

1、中国古代体育教育

在3000年以前的中国学校教育中就有“体育”的内容。周代的学校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教学内容,其中“射”和“御”,既是军事技术又具有锻炼身体的作用,带有明显的体育特征。春秋战国时期继承了西周的“六艺”教育,学习“射”、“御”不仅要求掌握技能,还强调礼仪和道德观念的培养。但是从汉代起,学校教育内容以“六经”为主,不再重视军事技能或身体的训练。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使学生只埋头读书。由于封建教育影响了2000多年,虽然在此期间逐步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从官学到私学的教育体系,但是学校教育中只有德育和智育,体育被拒之门外,严重影响了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

2、中国近代体育教育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封建社会。清政府为缓和阶级矛盾,以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于1901年开始宣布实行“新政”,

对文化、教育、军事等进行了一些改革。在教育方面废除了科举制度,并在1903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不仅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学制(称“癸卯学制”)也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均应开设“体操科”,依照德国、日本模式,以兵式体操为主要内容。

辛亥革命后,在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影响下,当时的教育部在1912~1913年颁布了新学制系统,以后公立学校特别是普通中等学校出现了“双轨制体育”,一方面体育课仍以体操为基本内容,另一方面课外活动中又开展一些田径、球类。游戏等为主,重视体育教法研究,并推行“三段教学法”,使学校体育起了明显的变化,也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的一大进步。

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政府对学校体育也有一些规定。1932年当时的教育部先后公布了中小学的“体育课程标准”;1936年公布了《暂行大学体育课程纲要》;1940年公布了中小学和专科以上学校《体育实施方案》以及《各级学校设备暂行标准》等。就制定文件本身而言是社会的进步,对学校体育有积极促进作用。由于种种原因,各类学校实施亲情况各不相同,据1933年调查,北平、天津各大学中,有的体育正课,有的仅有两次课外活动,还有的仅有短时间的早操。因此,学校体育收效甚微。

3、新中国体育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青少年的身体健康。1950~1951年毛泽东同志先后两次指示教育部,“要注意健康第一”,“关于学生健康问题------深值注意”。1951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中指出:“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乃是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出有强健体魄的现代青年的重大任务之一。”1952年教育部

设立了体育处,管理学校体育。1956年国家高教部、体委、卫生部、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加强领导进一步开展一般高等学校体育运动》的指示,强调要明确高校的目的任务,积极进行教育改革,规定学生人均应有12~15平方米的体育场地。同年,教育部、高教部分别制定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大纲,并在学校推行《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1964年国家教育部、体委、卫生部针对学生课业过重的情况,提出了《关于改善中小学生健康状况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报告》,得到国务院的批准,并在学校推行《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1975年改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1975年教育部设立体育司,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局设立了体育卫生处,加强学校体育管理。1978年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通知》。1979年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和团中央在扬州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强调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以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1990年国务院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宗旨、范围、基本任务、原理、管理等方面都做了具体的规定。1992年8月国家教育委印发了《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年8月教育不又印发了新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国务院有关部门不仅针对各类不同的实际情况颁布了重要文件,发出了有关通知,还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估,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这些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学校的体育教育,关心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使他们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纵观学校体育教育的历史不难看出,学校体育是随着文化教育、国民

有关社会体育概论论文

有关社会体育概论论文 [摘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体育专业人才,首先要转变旧的体育教育观念,根据 社会与市场的需求,设计新型的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模式.在此基础上,建 构专业人才的课程体系及其知识结构,同时探索开放式的办学途径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和能力结构。 [关键词]社会体育人才模式人才培养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人们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体育 观念也随之更新,全民健身时尚正在形成。大众向往健康生活,社会需要体育越来越显示 出一种明晰的发展趋向;一个内容多元化的社会体育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社会体育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们关注的问题。 二、行为特征与基本模式 1.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行为特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社会体育市场已初步形成。群众不断扩大体 育娱乐消费进行体质与健康投资已成为一种时尚;社会上一些单位和个人开始涉足体育市场,开始兴办商业性体育场所;一些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活动如:武术、健美操、体育舞蹈、门球、台球等更加普及;一些层次较高的体育项目如:高尔夫球、网球、保龄球等也 开始进入大众消费领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达到健身、健美、娱乐的目的,已逐渐成为时 代发展的潮流。与计划经济时期比较社会体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1在追求 的目标上,从单一的健身为价值取向健身、娱乐、休闲、康复乃至体育的经营开发、咨询 指导等多元目标转化;2在组织管理上,从单纯的政府行为向政府行为、地方团体行为,民间团体行为乃至个人行为协同的全社会行为转化。3在开展方式上,从单一的福利型向福 利型、经营型和消费型相结合方向转化;4在活动空间上,从传统的单位举办活动向单位、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活动空间转化。5在参与形式上,从少数人被动参与向全社会自觉 主动方面转化。 由此可见,社会体育形成与发展根本的社会动因是社会进步与发展,是体育自身发展 趋势所决定的。社会体育表现出来的社会性、娱乐性、消费性、健身性和经营性等方面的 特点,为我们培养社会体育人才提供广阔而全面的社会视角。 2.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基本模式 从以上基点出发。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社会体育人才的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高素质——具有较高思想政治水平较全面的综合素质;新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现代科学 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高技能——具有较全面的社会体育专业技能,适应性强。

大学体育与中学体育的区别

大学体育与中学体育的区别 我的大学体育课程已经进行了将近两年了。在这两年中,我发现大学的体育与中学的体育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比较大的区别。在此,我便进行大概的说明。 首先,大学体育与中学体育最根本区别是培养对象与目标的不同。大学体育与中学体育的培养对象分别是大学生与中学生。这两种学生属于不同的年龄阶段,因此对于他们的培养目标自然而然也就存在着不同。 中学体育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培养学生善于克服困难的能力,运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另外,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陶冶学生的情操。而大学体育课程是以大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此外,大学的体育与中学的体育存在的区别还在于其在组织形式与管理形式的不同。 中学的体育课采取的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形式。在中学的体育课上,男女同学都一同上课,由同一个老师进行教学。但由于男女同学身体素质、生理结构、运动偏好等诸多方面存在的不同,导致了这样的上课形式存在不少的弊端。其次,中学的体育课都由学校规定课程,忽略了同学们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的权力,打击了同学们上课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得高中体育课显得呆板、不活泼。以我曾在的中学为例,体育课的教学项目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有统一的安排。 但是,中学的体育课教学形式也是顺应其需要的。学生可以对体育这门学科有整体的认识,以至日后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因此,学校在教授时就必须有计划地安排体育的课程,以使其多样化。再者,学生在中学求知阶段好奇心较强,多样化的体育课程更加能够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 而大学的体育课则以项目为单位。在这种以项目为单位上课的形式下组成的体育班,里面的成员可能是来自不同的院系。就以本校为例,我们在经过大一一年的基础体育知识学习之后,在大二便可以开始自主选择一种体育项目进行学习,并且我所选的羽毛球课程中,就有许多同学是来自其他专业甚至学院的。大学的体育课就如同大学的专业课一样,更多地考虑专一化,这是一种“俱乐部”的形式。学生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项体育运动学习,并在更多的时间里对这一项目产生更多的认识。而且由于跨班、跨专业、跨院授课,学院各专业的学生之间可以籍体育运动有更广阔的人际交往空间。 以上便是我对于大学体育与中学体育之间所存在的区别的一些认识。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中文摘要 :大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 担负着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大学是人生的重要发展阶段 , 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研究表明 , 体育锻炼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 能够减轻心理压力 , 改善情绪状态 , 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去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本文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 , 分析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 并结合体育与健康的理论 知识 , 论述体育锻俩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 并提出大学生应该如何合理进行体育锻炼的建议。 英文摘要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i s t h e m a i n f o r c e o f o u r 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dr i v e , th e y ar e su p p o s e d to ac c o m p l i s h th e gr e a t n a t i o n a l r e j u v e n a t i o n o f t h e h i s t o r i c a l 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 T h e u n i v e r s i t y is an im p o r t a n t st a g e of de v e l o p m e n t , an d id e a s an d v a l u e s is a cr u c i a l ti m e. An d sp o r t s tr a i n i n g fo r th e pr o m o t i o n o f me n t a l he a l t h is a ve r y im p o r t a n t po s i t i v e ro l e to al l e v i a t e t h e m e n t a l s t r e s s , m o o d , e s t a b l i s h g o o d i m p r o v e m e n t s t o t h e c o n c e p t an d tr a i n i n g of st r o n g wi l l , to he l p st u d e n t s ac q u i r e a g o o d m i n d t o t h e a b i l i t y t o p r o p e r l y f a c e d s e t b a c k s a n d f a i l u r e s. T h i s a r t i c l e w i l l r e v i e w t h e r e l e v a n t d o c u m e n t s , s p o r t s ex e r c i s e s an d an a l y z e st u d e n t me n t a l he a l t h , sp o r t s an d h e a l t h a n d w i t h t h e t h e o r y o f k n o w l e d g e , i n v a r y i n g d e g r e e s o f th e un i v e r s i t y of me n t a l pr o b l e m s so m e ve r y so u n d ad v i c e. 中文关键词 :大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健康 英文关键词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S p o r t s e x e r c i s e s

世界著名体育大学

世界著名体育大学 一、美国 美国春田学院(Springfield College) 美国体育学院(United States Sports Academy) 二、德国 德国科隆体育学院(Deutsche Sporthochschule KoIn) 三、中国 北京体育大学(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上海体育学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 武汉体育学院(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成都体育学院(Chengdu Sport University) 四、日本 日本体育大学(Nippon Sport Science University) 日本大阪体育大学(Osaka University of Health and Sport sciences) 鹿屋体育大学(National Institute of Fitness and Sports) 五、韩国 韩国体育大学(Korea National Sport University) 六、俄罗斯 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Russian State Academ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七、瑞典 瑞典体育学院(Stockholm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八、波兰 波兹南比亚赛茨基体育学院(Akademia Wychowania Fizycznegoim.Eugeniusza Piaseckiego ) 九、瑞士 瑞士马格林根体育学院(swiss Sports SchooI Magglingen) 十、匈牙利 匈牙利体育大学(Hungary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另外综合性院校较好的体育学院或体育专业

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浅析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软件学院张金鹏54080507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有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生命在于运动,波兰著名女科学家居里夫人也认为,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可见体育运动和对于强健身心,保证健康优质的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社会压力逐步提高的今天,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更加显得突出、引人注目。当然这已经是我们大部分人所持有的共识了,但是我们很少有仔细的思考体育运动到底和身心健康有着什么样的具体的关系,借着此次机会,在下面谈谈我的鄙见。 总的来说,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有着广泛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从身体健康和锻炼的角度,首先,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的脏器,尤其是心肺的功能。众所周知,经常运动的人新陈代谢旺盛,心壁增厚,心肌增强,心跳频率减少,肺活量增大,这一切都预示着心肺功能的显著增强。不仅如此,规律的适量的运动还有助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功能的改善。其次,体育运动能够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并且能够提高人的运动能力。科学研究表明,在青少年时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在校学生,身体素质对比对照组占明显的优势。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包括在校大学生的骨骼、肌肉的发育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再次,体育运动能够改善人的中枢系统的功能。这一点尝尝被大家所忽视。体育运动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有着十分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大脑的兴奋度,使其反应加快。对长期用脑的脑力工作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最后,体育运动对于身体的抗病能力有着显著的作用。我们也能很容易的看到,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生病的几率平均较少,而且即使生病了,平均的康复时间也比较短。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单单从身体健康的角度考虑,体育运动就已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当然人是身心合一的整体,体育运动不仅仅对身体健康有着显著地作用,对于心理健康仍然作用巨大。 首先,体育运动能够培养人的意志品质。我们知道,体育的特点就是激烈,艰苦,竞争等。而这一切都要求参与者能够有较强的毅力,耐力,同时我们说,体育运动的过程本身就是在提升参与者的意志品质,培养其沉着果断,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其次,体育运动能够使人际关系和谐。大部分体育运动都是团体项目,这就要求队员们能够相互配合,而在这个过程中,无形的就提升了参与者的团结的品质和集体荣誉感,并且由于相互的配合,总能够带来十分良好的人际关系,队友们的互帮互助可以延伸到体育场之外的生活的各方各面。再次,体育运动能够显著的调节人的情绪。经常进行体育运动的人能够用体育运动这一手段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到,郁闷了,打一场篮球,踢一场足球,过后一切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可以说体育运动是很好的宣泄手段,如果得到充分利用,这对快乐优质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体育运动与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关系,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并且将其培养为一生的爱好,使其发展成终生体育,为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服务。还等什么?赶紧参与到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中来吧!!!

大学体育理论考试 超全

理论课试题 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 征的教育过程和__C____活动。 A、生产 B、劳动 C、社会文化 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C____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 B、大学体育 C、学校体育 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C___和训练以及运动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 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 B、课间操 C、课外体育锻炼 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 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___B___活动。 A、经济 B、体育 C、商业 5、体育的功能包括__A___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 B、健美功能 C、健康功能 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 B 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 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 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 A、合理营养 B、身体练习 C、体育竞赛 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三基, A 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 B、提高运动水平 C、提高身体机能 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C 、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 B、体育竞赛 C、体育课 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 的 A 和竞赛。 A、运动训练 B、理论教学 C、基础练习 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 B ”名言。 A、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B、生命在于运动 C、活动是生活的基础 11、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提高心理素质宣泄情绪 A 、调节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 A、增强社交能力 B、解除疲劳和精神紧张 C、完美人格个性 12、心理健康是指人在 C 、认知意志、平衡人际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 A、智力 B、兴趣 C、情绪 13、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C 和道德健康。 A、自我实现 B、意识健康 C、社会适应良好 14、人的信仰、品德、情操、人格等处于积极向上、高尚和完善的状态就是 B 。 A、身心健康 B、心理健康 C、体质健康 15、体育作为一种健身养生、 A 的手段是最好的,并且可以伴随终身。 A、延年益寿 B、增长知识 C、形体锻炼 16、现代健康观的内涵包括 B 、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A、遗传因素 B、生物因素 C、体育因素 17、体育运动在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形态结构和机能方面具有提高心肌用氧能力、

体育锻炼与健康的关系

体育锻炼与健康的关系 1.体育对人体健康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生命在于运动”深刻地体现了体育在促进人体发展和增强体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1)体育锻炼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主导部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灵活性,提高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能力,以保证机体对外界不断变化的环境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2)体育活动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运动系统的机能,还可以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能力; (3)体育锻炼能促进内脏器官机能的提高,促使心肌发达,心脏功能增强; (4)体育锻炼能提高人体呼吸系统的机能,使肺活量增大,氧交换能力增强,呼吸效能提高; (5)体育锻炼还能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提高对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的免疫力。 2.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1)体育锻炼能预防和治疗病态心理 病态心理指诸如猜疑、嫉妒、以自我为中心、孤芳自赏等消极的心理现象。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竞争意识。有助于学生形成稳定、积极的心态。

现代体育运动要求参加者对运动过程的千变万化须迅速地做出准确的判断,并立即付诸行动,做出调整,所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头脑灵活,反应敏捷,大大提高思维和应变能力。 在体育活动中,通过对技、战术分解与组合的学习,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分类、综合、比较和判断水平,能增强对病态思维的免疫力。 (2)体育锻炼可以调节人的情感,消除不良情绪,稳定心理平衡,减少疾病发生。 有关研究认为:紧张、恐惧、焦虑、忧伤、沮丧、悲观、嫉妒、暴怒等消极情绪对健康不利;通过体育锻炼所产生的快乐、愉悦、成就感等积极情绪,则是抗疲劳、抗衰老、抗疾病及抵抗不良情绪的“良方”。 3.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人们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 严格地讲,一个人在心理活动领域内完善无缺,几乎是不可能的。研究表明,各种压力和挫折,是引起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体育锻炼能提高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应付各种精神压力,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病率。

社会体育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体育概论》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为保证本学科内容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本大纲包括了本学科体系的基本内容。但在使用本大纲时,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有关章节内容进行删减调并,以避免与其它课程不必要的重复。 教学中注意各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际文化水平,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能力培养。要精选教学内容,重视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注意实效,学以致用。 (一)课程定义 该系列教材从不同层面阐述体育与社会、竞技体育与市场规律等方面的知识,对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文化价值、社会内涵、市场价值、市场运作以及提高运动美的鉴赏水平和体育摄影能力等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二)编写依据 本大纲以党的教育方针、普通高等教育为依据制订。 (三)目的任务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有关社会体育的一般理论、方法与组织,为今后从事休闲与健身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任务: 1.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社会体育的目的任务,较系统地掌握其基本原理、规律和方法,了解完整的运动心理学发展动态、特点和趋势,为实施休闲与健身奠定一定的心理理论基础。 2.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教练员的职责和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牢固树立专业思想,忠诚党的体育事业,做一名合格的教练员。 3.通过作业、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能结合专项思考一些有关训练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在训练实践中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课堂讲授和学生实践,培养学生实际运用各种社会体育组织方法的操作能力,并能按照计划制订的基本要求,为今后从事该专业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四)课程编码及适应专业 本大纲适用于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的教学,课程编码:9787563354740 (五)学时数与学分 本课程总学时数64学时。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完整版)大学体育2019

本文内容详情如下: 1.1大学体育的主要使命 1 【单选题】体育对大学人才培养社会职能最核心的贡献是()。B ?A、促进智力发展 ?B、促进身体健康 ?C、促进适应能力 ?D、促进职业能力 2 【单选题】随着文明的进步,身体活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分量趋势是()。A ?A、逐渐减少 ?B、稳定不变 ?C、逐渐增多 ?D、快速增多 3 【单选题】从文化学的意义上看,大学的主要使命是()。D ?A、培养健康人才 ?B、保证体育参与 ?C、推进国际交流 ?D、传承体育文化 4 【判断题】适度的体育参与是大学生拥有健康身体的重要保证。()正确 5 【判断题】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日常生活中已经不需要过多的身体活动,因此体育并不重要了。()错误 1.2大学体育的常见形式 1

【单选题】《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规定,大学体育课每周不少于几学时?()B ?A、1学时 ?B、2学时 ?C、3学时 ?D、4学时 2 【单选题】《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规定,大学体育课期间学生必修的体育课学时总数是()。C ?A、122学时 ?B、134学时 ?C、144学时 ?D、156学时 3 【单选题】大学生毕业前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需达到多少分才符合毕业要求?()A ?A、50 ?B、60 ?C、70 ?D、80 4 【判断题】按照规定,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每年都参加一次体质测试。()正确 5 【判断题】从参与形式的性质上来看,课外体育竞赛是一种强制性的体育参与。()错误 1.3大学体育的未来走向 1 【单选题】1917年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的著名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D ?A、蔡元培 ?B、张伯苓 ?C、周恩来 ?D、毛泽东

1社会体育导论教学大纲

《社会体育导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8210006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考试) 学时:32 学分:2 开课单位:体育系适用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目的与任务 社会体育导论是大众体育的主体部分。有着较为复杂的概念与理论体系,国内外着力于朝社会化、科学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更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本学习立足于对社会体育现象最简练的描述与概括,是体育专业学生宏观了解社会体育系统和社会体育理论体系的最重要的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学习社会体育专业的逻辑起点。课程主要对学生认识体育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综合性导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体育学科的概念和方向,了解学科建设的特点与分类,以有利于在后期教学开展工作,解析研究问题的根本所在,为后续学习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一)了解社会体育学科的基本分类,对专业的本质问题进行适当的客观描述。注重社会体育的专业适应性,学生要建立起学科的重要概念体系; (二)掌握社会体育学科形成原因,对社会体育、地位与功能、原则、内容和方法等,以及分布规律及发展趋势; (三)理解社会体育对体育学科客观表述的和社会发展中的性质、地位、作用与功能性。以便解决对体育发展中的布局等各种问题,促使对学科认知组合的不断合理化。 五、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绪论 教学内容: 1、建立社会体育学科的必要性 2、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教材体系 3、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方法 4、社会体育学科的发展前景 重点:社会体育的发展和体育科学化趋势要求建立相应的社会体育学科。社会体育学科拥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特定的研究方法。社会体育学科由于起步较晚,仍不成熟,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难点:建立社会体育学科的必要性,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教材体系。 第一章社会体育概述 教学内容: 1、社会体育的概念体系 2、社会体育的产生于发展 重点:社会体育有着一个复杂的概念和术语体系。新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的曲折阶段。国外社会体育的发展概况。社会体育其结构特点、组成要素和功能价值。现阶段中国社会体育发展方向与体质。 难点:社会体育产生于发展 第二章社会体育与社会进步 教学内容: 1、社会体育与生产方式 2、社会体育与生活方式 3、社会体育与大众健康 4、社会体育与社会会文化 重点:社会体育与社会的产生方式和生活方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向社会体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健身运动、休闲娱乐是医治亚健康状态的一种最积极、最有效、最廉价的手段。社会体育对建设社会文化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难点:社会体育与大众健康,社会体育与社会会文化。 第三章我国社会体育目的与任务以及地位与功能 教学内容: 1、社会体育目的与任务 2、社会体育地位与功能 重点:我国社会体育有其明确的目的与任务和地位与功能。社会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做成部分,是现代生活方式的调节器,是实现体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难点:社会体育的目的与任务和地位与功能 第四章社会体育参与 教学内容: 1、社会体育参与概述 2、影响社会体育参与的基本因素 3、体育人口概述 4、非体育人口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121000104 课程类型:公共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各专业 总学时:108 一、课程性质 大学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高职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公共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设计思路 (一)课程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 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浅谈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浅谈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体育”与“健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体育是通过身体练习即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已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不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众人均知,影响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遗传、自然环境、教育、生活习惯、个性心理、营养、体育锻炼,还有社会文化环境等。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锻炼对于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最能积极促进身体健康的。1、体育锻炼对人体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体育锻炼的刺激首先可直接作用于骨、关节和肌肉等运动器官,并因而使之产生适应性的变化。体育锻炼可以通过对骨骼的刺激,增加骨矿物质的吸收,促使人体长高;可以通过对骨骼肌的刺激,增加肌肉蛋白质的合成,改善肌肉细胞代谢,促使肌肉发达,增强人体的各个宽度和围度,因而是一种有效的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手段。2、有规律地进行体育锻炼,可以达到从多方面促进健康的目的。体育锻炼可促进心血管功能的改善、可增强骨骼肌功能,延缓骨骼的衰老、可阻碍、减少、避免疾病的发生。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快而准确,有利于增强人体的适应能力和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有着积极的作用。1、体育锻炼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活动。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健康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体育锻炼能促使学生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2、体育锻炼是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3、体育锻炼能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4、体育锻炼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总之,体育锻炼是指导人们善度余暇、清除不良习惯、形成良好的生活节奏、陶冶情操、调节身心陶重要和有效的手段。长期适当的身体锻炼,还可以起到加强人际交往,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环境适应性的作用,它完全能起到促进心理健康,预防身心疾病的良

大学体育

1.写出24式简化太极拳的动作名称,并简述太极拳的动作特点。 答:24式太极拳动作名称及其动作特点 一、起势: 1.左脚开立 2.两臂前平举 3.屈膝按掌 二、左右野马分鬃:1.收脚抱球 2.左转上步 3.弓步分手 4.后坐摆脚 5.跟步抱球6.右转上步7.弓步分手 8.后坐摆脚 9.跟步抱球 10. 左转上步 11.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1.跟步抱球 2.后坐右转 3.虚步分手亮掌 四、左右搂膝拗步:(一)1.左转落手 2.右转收脚托掌 3.屈肘上步 4.弓步搂推(二)1.后坐摆脚2.左转跟步托掌 3.屈肘上步 4.弓步搂推(三)1.后坐摆脚2.左转跟步托掌 3.屈肘上步 4.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1.跟步展臂 2.后坐引手带挑 3.虚步合臂 六、左右倒卷肱:(一) 1.右转撤手2.提膝屈肘3.退步错掌4.虚步推掌(二) 1.左转撤手2.提膝屈肘3.退步错掌4.虚步推掌(三)1.右转撤手2.提膝屈肘3.退步错掌4.虚步推掌(四)1.左转撤手2.提膝屈肘3.退步错掌4.虚步推掌 七、左揽雀尾:(捧) 1.右转分手 2收脚抱球 3.左转上步 4.弓步捧臂(捋) 5.左转伸臂 6.右转后捋(挤) 7.左转搭手 8.弓步前挤(按)9.后坐收掌10.弓步按掌 八、右揽雀尾:(捧)1.右转扣脚2.收脚抱球3.右转上步4.弓步捧臂(捋)5.右转伸臂6.左转后捋(挤)7.右转搭手8.弓步前挤(按)9.后坐收掌10.弓步按掌 九、单鞭:1.左转扣脚2.勾手收脚3.转体上步4.弓步推掌 十、云手: 1.右转扣脚2.左云并步3.右云开步4.左云并步 5.右云开步6.左云并步 十一、单鞭:1.右转勾手2.左转上步3.弓步推掌 十二、高探马:1.跟步松手2.后坐翻掌3.虚步推掌 十三、右蹬脚:1.收脚穿掌2.上步弓步分手4.收脚抱手 5.提膝合抱6.蹬脚撑掌 十四、双峰贯耳:1.收脚落手2.上步分手 3.弓步贯拳 十五、转身左蹬脚:1.左转扣脚2.收脚合抱 3.提膝分手 4.蹬脚撑掌 十六、左下势独立:1.收脚勾手 2.屈蹲仆步3左转穿掌 4.弓腿起身5.提膝挑掌 十七、右下势独立:1.左转落脚勾手2.屈蹲仆步3.右转穿掌 4.弓腿起身5.提膝挑掌 十八、左右穿梭:1.落脚坐盘2.跟步抱球3.上步滚球 4.弓步推架 5.落脚坐盘6.跟步抱球7.上步滚球8.弓步推架 十九、海底针:1.跟步松手2.后坐提手3.虚步插掌 二十、闪通臂:1.提手收脚2.上步翻掌3.弓步推撑 二十一、搬拦捶:1.后坐扣脚右转摆掌2.收脚握拳3.垫步搬拳4.右转旋臂5.上步拦掌6.弓步打拳 二十二、如封似闭:1.穿手翻掌2.后坐收掌3.弓步按掌 二十三、十字手:1.右转扣脚2.弓步分手3.坐腿扣脚4.收脚合抱 二十四、收势:1.翻掌前撑2.分手下落3. 收脚还原 2.论述体育的功能。 答:体育运动能促进大脑的发育,改善机能,为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其次,可以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

人体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人体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首先体育锻炼与身体生理健康的关系。 人体由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和感觉器官等组成。体育锻炼是由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配合所完成,同时,体育锻炼又对各器官系统产生良好影响。 一、体育锻炼与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是由消化管与消化腺组成。消化系统可把食物转化为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将它送入淋巴和血流,以供身体生长和维持生命用,并将代谢过程中的残渣排出体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消化系统的机能有良好影响,可使胃肠的蠕动增强,消化液的分泌加多,因而使消化和吸收的能力提高;也能增加人体对食物的欲望和需要量,有利于增强体质。 二、体育锻炼与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指挥整个机体活动的"司令部"。人体的一切活动,其本质都是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都是经过感知、分析、判断、作出反应这个过程来完成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使之思维敏捷,调控身体运动更准确协调;还能有效地消除脑细胞的疲劳,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三、体育锻炼与运动系统。运动系统又称骨骼肌肉系统,是由骨骼、关节和肌肉构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使骨密质增厚,骨变粗,骨面肌肉附着处突起明显,骨小梁的排列根据张力和压力更加整齐有规律,这是由于骨的新陈代谢加强,骨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从而在形态结构上产生良好变化的结果。经常参加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使人体关节的机能得到提高。关节面骨密质增厚,提高对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关节面软骨增厚,既加大了关节的稳固性,又提高了关节的运动缓冲能力;关节囊增厚,加固关节;关节囊内层的滑膜层分泌滑液功能提高,减少软骨之间摩擦;关节滑膜囊与滑膜皱襞的形态、结构产生良好变化,避免关节面过大的撞击和摩擦;关节周围肌腱和韧带增粗,加强了关节的稳固性,提高了运动能力。经常参加锻炼可使肌肉体积明显增大,肌肉的工作能力大大提高,肌肉灵活协调、反应迅速、准确有力、耐久高效。还可以消除多余脂肪,防止肥胖症。 四、体育锻炼与心肺循环系统。在人体的各器官系统中,由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组成的人体氧运输系统(即心肺系统),对人的健康及生命活动有十分重要作用。人体通过心肺循环系统将氧气和营养物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细胞,同时将其代谢最终产物向体外运输与排出,这是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基础。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体育锻炼对人体器官系统的影响有双向效应;一方面,我们要肯定科学体育锻炼对人体器官系统能产生良好影响;另一方面,如果体育锻炼违背了客观规律,也会有害健康。缺少科学性的盲目锻炼,对人体的健康促进作用很小,甚至还可能使锻炼者产生损伤、疲劳等症状,严重损伤身体机能。因此,我们必须在科学原理指导下进行有规律的运动。

大学体育专业概论习题集及答案

大学体育专业概论习题集及答案 一、判断题 1.体育概论是一门属于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范畴的学科。(√) 2.原始社会的体育和教育、军事、医疗卫生、娱乐及宗教祭祀等活动,互相联系、互 相促进、互相推动、共同进化和发展。(√) 3.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4.《体育概论》是从《体育理论》中脱胎而出并形成独立的学科。(√) 5.体育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政治上统一、安定,经济上繁荣,体育就兴 盛,就发展。(√) 6.体育的目的直接指向是:“人类”自身(身心)的发展问题。(√) 7.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局部上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8.被定义项=种差+属是逻辑学最常见的内涵定义形式。(√) 9.体育科学是对体育发展现象的总结、研究和概括。( x ) 10.各类身体运动(项目)共同构成了体育的内容和外在的表现形式。(√) 11.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 12.体育运动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 13.体育科学呈现出既高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 14.广义的奥林匹克文化,主要指构成奥林匹克运动的意识形态及与之适应的奥林匹克

的传统。(×) 15.人的现代化是指人的观念,素质,能力,活动和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普遍的,深 刻的变化。(√) 1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体育科学体系的应用学科。(×) 17.体育的盛衰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而演进的。首先表现在体育的发展受社会政治、 经济的制约。(√) 18.未来社会将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体育观。(√) 19.身体素质就是一个人的体质。(×) 20.体育现象与非体育现象相区别的特征不仅是身体运动,更重要的是身体运动的目的。 (√) 21.体育运动技术细节是指构成各技术环节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22.狭义的奥林匹克文化泛指奥林匹克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 23.在生理方面的控制途径主要有运动强度或运动负荷、营养补充和动作的幅度。 (√) 24.结合型体育体制优点是有利于发展政府的主导作用和鼓励社会对体育的支持和参 与。(√) 25.现代体育科学的特点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加快体育科学自身完善。(√) 26.体育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社会体育的特点和作用

社会体育的特点与作用 主讲人:潘绍伟 一、社会体育的涵义 (一)什么是社会体育? 社会体育是最近十几年我们国家才开始使用的一个新名词,对于什么是社会体育,大家还比较陌生。对于社会体育的基本含义,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是:社会体育是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军事体育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比如,日本的一名学者指出:“社会体育是为了社区居民良好的体育运动、生活、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作为社会公共机关的责任而开展的体育活动,或者说是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以居民为对象,主要利用公费开展的体育活动。”与它相近的日本另外一名学者认为:“社会体育是指除教育课程的学校教育以外,从幼儿园到老年为对象的体育组织或自发进行的体育活动,依照活动场所,它包括家庭体育、单位体育、社区体育。作为具体的活动,它包括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以及其它简单的体操、游戏、舞蹈、步行、野外活动等体育活动。”这是一种看法,这是一种相对较小的概念。 另外一种看法是:社会体育是与高水平竞技体育和军事体育相对应的概念,也就是说在这个概念中,社会体育涵盖了学校体育,又如我们国家学者李树庭指出:“社会体育是以全社会参与为特征,以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保持与增进健康为目的,以从幼儿到老年人为对象,以家庭、单位和社区等为活动空间,以各种练习形式为活动内容而开展的组织灵活、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从以上两种观点,大家可以看出:社会体育包括两种解释:一种是它涵盖了学校体育以外的所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另一种是把学校体

育也放在其中的。与社会体育相关的,还有一些大家很熟悉的概念,比如说社区体育、大众体育、群众体育、在这里也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所谓的社区体育,它主要是指在社区的X围内进行的一种体育活动,显然,它是社会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个概念是大家也很熟悉的“大众体育”,大众体育或者全民体育或者用英文说“Sports for all”,它的概念主要包括这样一种涵义。从纵的方面来讲,它是指人的一生,从幼到老均应参加运动。从横的方面来讲,是每个人都需要运动。从面的方面来讲,指的是时时运动、处处运动。以上我们讲到了社会体育、社区体育和大众体育。这三个概念是非常接近的,尤其是大众体育,跟我们的社会体育是非常接近的,而我们的社会体育除了社区体育之外,大家可以从我们前面讲到的看出,它还包括家庭体育、单位体育、学校体育等等。不管是哪一种观点,我们都可以看出,社会体育有它的基本规定性。 (二)社会体育的基本规定性,也就是社会体育最基本的特征。 第一个基本规定性是社会体育是面向社会全体成员,它是不分老少、不分年龄的。第二个基本的规定性是全社会的成员都参与的,不是面向少数人的,它也不是少数人参加的,它应该是所有人积极参与其中的。第三个基本的规定性,社会体育都是在余暇时间来进行的,所以它不是一种工作,也不是一种规定性的体育,它是在余暇时间自愿进行的一种活动。第四个基本的规定性,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军队体育是有明显差异的,我们为什么研究社会体育的特点呢?因为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开展社会体育的。我们说开展社会体育工作与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竞技体育、军队体育是有明显差异的,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社会体育的特点,才能正确的开展社会体育,正确的参加社会体育。 二、社会体育的特点 社会体育特点这个概念是说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军

体育作业--谈谈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班级:班号6 教师:郑重 姓名:赵月圆 (地空三般) 学号:1000010264 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谈谈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从众所周知的一句话“生命在于运动”中,我们可以得知,体育与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人们更好更幸福的生活。 为了更清楚地阐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认为我有必要先阐述这两者的定义。 什么是健康?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点是“没有病就是健康的”,这显然是不确切的,因为一个人没有患病时,他却有可能正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中。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中对人体同样是有害的。而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良好的适应力和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应该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 然而不论健康的定义有多么宽泛,其最中心的一点还是躯体健康。躯体健康就像一连串字符中最前面的那个“1”,其它的都是跟在它后面的“0”,只有“1”笔直地挺住了,后面的一切“0”才显得有意义;若它倒下了,后面即使有再多的“0”也是空。 什么是体育呢?体育一词,其英文本意是“physical education”,指的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直译为身体的教育,简称体育。 从体育的定义可以看出,体育的锻炼对象就是人的身体,而锻炼身体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身体的健康。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体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身体健康,而身体健康的主要手段则是通过体育。 对“健康”和“体育”两词定义有个较具体的理解后,我来谈谈我对体育与健康的关系的看法。我的观点如下: 一,体育锻炼直接促进躯体健康。 这个毫无疑问。体育其本身就是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体育锻炼当然就能直接促进躯体健康体系的构建。当然了,不是所有强度、所有时间段的锻炼都对身体有好处。凡事有个度。我们可以说,适宜的、恰当的体育锻炼,能直接促进躯体的健康体系构建。 二,只有躯体健康了才能更好的进行体育锻炼及比赛。 这个同样也很显然。只有拥有了良好的体魄,我们才能参加更多的体育锻炼;只有拥有了强健的身躯,我们才能更好地去追逐体育竞技精神“更高、更快、更强!”。总之,只有拥有了健康,我们才能在体育领域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三,体育锻炼能间接促进非躯体健康,如:心理健康、智力健康等。 这个观点看似有点绕,但是却很合理。体育不仅是一个强身健体的活动,更是一个放松自我的途径。有不少人在学习工作之余,都会抽出一定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这就是所谓的“劳逸结合”。给大脑、给紧崩的神经一点轻松、休息的时间,等再开始工作时,效率变会变得好一些。并且,单纯从体育的竞技性来讲,人的心理状态和应变能力等也能在体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