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烈士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湖南烈士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湖南烈士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湖南烈士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一、概况

湖南烈士公园位于长沙市中心城区,总用地137.5公顷,是一个以纪念湖南革命先烈为主题,以自然山水风光为特色,集纪念、游憩、休闲于一体,富含地域文化的综合性开敞式现代公园。根据公园总体规划修编,整个公园共分为“二区六园”。

“两区”即纪念区和游览区

纪念区以烈士塔为核心,以纪念湖湘烈士精神和展现湖南百姓文化为主,表达“历史”与“民俗”这一主题,有“烈士纪念园”、“百姓休闲园”两大园。

游览区以年嘉湖为核心,以游览、休闲、娱乐为主要内容,营造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气氛,表达人与自然这一主题。有“水域风光园”、“民俗风情园”、“主题娱乐园”、“山林休闲园”四大园。

二、规划设计依据

1. 《湖南烈士公园规划编制要点》2003年

2. 《湖南烈士公园总体规划修编》2004年

3. 《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

4.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送审稿)

三、规划原则

以《湖南烈士公园总体规划修编》为指导,对公园规划进行充实、完善与细化,并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在不违背大的原则下局部进行大胆调整。四、规划布局

(一)百姓休闲园

位于公园西大门临东风路一线。北起知仁园,南到原公园苗圃。根据《烈士公园总体规划修编》,百姓休闲园主要定位于“民俗”与“休闲”之主题,主要作为公园与城市交汇的界面,为城市提供开敞的百姓休闲空间,另一方面它也是一幅展示长沙地域民俗风情的画卷和窗口。

目前,这一区域植被景观良好,但建筑杂乱,主要有造型良好的公园西大门、园林式办公建筑以及破败的电影院、危旧的老建筑、车库、食堂等。规划根据实际情况,主要采用拆除危旧建筑、净化西大门、保护原有植被、增设林下活动铺地空间为主的手法进行规划。

公园西大门主要问题是空间的局促,建筑杂乱,规划保留西大门牌枋,拆除周边建筑,用不同色泽的花岗岩质铺地将内外空间连贯成一体,形成西大门轴线的端头广场,并保留牌枋两侧的大香樟,在广场周边用花池绿带进行分隔与限定,产生良好的空间景观效果。

西大门两侧现已为大众键身休闲之场地,规划主要将水泥场地更换为麻石铺地,在铺地时要注意保留原有乔木,并结合乔木的保护做可坐人树池与花坛,在广场的边角地带适当设置供人休息的桌椅,形成开阔的林下健身与休闲场地。

西大门南侧,根据总体规划,这里要建一个为公园配套服务的综合服务中心

。根据地形、地势与周边植被状况,考虑西大门轴线的视觉影响,规划对该建筑的建筑风格、色彩、形式、层数与建筑高度、建筑总面积进行限制。

建筑用地界线:东面紧临公园内部主游道,其建筑必须后退主游路红线5米以上,以保证公园景观效果;西面紧临城市主干道——东风路,考虑东风路是烈士公园向城市透绿的主要窗口,对城市道路景观的影响较大,因而综合服务中心要藏而不露或少露,故西面建筑必须后退道路线10米以上,以便于绿化;北面考虑西大门景观效果,其建筑用地不能超过原电影院用地界限;南面考虑现有的三个大树池制约因素,须将三棵大树组织入内院之中,其建筑界线以不超过体育路南边红线的延长线为准。

建筑高度:根据地形,建筑用地高程与烈士塔塔基的高差大至为10米左右,因此,规划将建筑檐口高度控制为10米,建筑层数控制为2层以下,以一层为主,局部为2层。

建筑色彩:以青灰色基调或木本色基调为主,总的色彩应素雅,以便与烈士塔及其周边环境相协调。

建筑形式:采用传统的坡屋顶建筑形式,院落式布局,可用现代的建筑设计理念来诠释古典的建筑形式,用现代的建筑材料来表现传统的精髓,以反映时代特色,创造时代文明。

建设内容与规模:综合服务中心以为公园服务的特色餐饮为主,附带为公园服务的服务点、地理式垃圾站和公厕,其总的建筑面积不得超过2500m2。服务中心的停车只能利用公园的停车场地,采用地下停车方式解决。

综合服务中心南部现为植被良好的疏林地带,规划对林下杂乱的植被进行适当清理,增植耐荫的林下植物,再适当改造原有小径即可。

现烈士公园办公楼建筑造型良好,规划将其办公场地搬迁到三湘公司填跃进湖所造的21亩土地中,作为公园管理区,而将现办公建筑保留,改造为戏苑茶室。办公楼北部的建筑拆除,利用拆除的场地用广场砖、麻石等进行铺装,布置三人制蓝球场等,为青少年提供活动场地。在场地的东侧,规划适当增加植物,减弱对纪念区一级平台的干绕。

办公楼南部为车库、食堂等建筑,规划将其拆除,结合改造的办公楼建筑布置戏台、露天观演场、戏迷角,并设置服务部。

公园原苗圃场地平整而周正,又有大香樟数棵,景观基础较好,考虑苗圃经济效益差、观赏价值低又影响游览等因素,规划因地制宜地将其铺地进行更换,布置为开阔的疏林键身地,设置羽毛球场、花架、景亭、坐凳以及晨练场地。保留的大树可做坐人树池或铺以卵石处理。苗圃南部的树林规划加以保留,只在林下适当完善游路即可。

百姓休闲园总的原则是保留原有乔木,以拆除建筑、改造铺地、提供休闲、健身场地为主。

(二)烈士纪念园

主要为烈士塔、十字景观轴及其相邻地段所构成的区域,定位于“纪念”主题,以纪念湖湘烈士、弘扬革命传统为主要内容。它是整个公园的核心和灵魂。现有的空间结构及其景观序列营造效果良好,只是由于公园游人的增加,

局部植被破坏较大,加之

部分铺地简陋,轴线景观略显粗糙。规划保留原有结构,只在局部根据景观需要更换铺地材料、增补色叶植物、花带或耐荫植物,完善轴线景观。

1. 公园南大门广场

现状主要问题为杂乱与拥挤,为净化空间,增强“纪念”的感染力,规划将现有大门的售票窗口、小卖门面用浮雕墙予以封闭,保留围墙及前面的雪松,雪松下花池改为铺地,做可坐人树池,形成南大门较开阔的休息空间。为进一步净化南大门景观,规划将南大门外广场稍向内退,作三级踏步,以限制车辆出入。雪松两侧现有的停车场地改为非机动车和摩托车停车场。

在铺地处理上,南大门广场铺装全部改为麻石铺地,只在雪松林下广场采用不同的铺地图案或不同色彩的花岗岩铺地,稍作区分与限定即可。

南大门临展览馆路一带由于公园地势较高,与城市道路形成高差,加之现有树木不够密实,局部裸露黄土与水泥壁。规划适当密植植物,并在坡顶一线补种迎春,在坡脚补种长春藤,用植物遮挡,完善景观,也可采用局部塑石与植物增补相结合的方法处理。

南大门机动车停车场规划采用地下停车场,进出口分列大门广场两侧。

2. 甬道

甬道景观主要的问题为游道两边增设的铺地材质较差,夹道的龙柏生长形态松散而稀疏,植物景观稍显单调,缺少层次。规划主要将铺地两侧之沥青路面改为深灰色或米黄色花岗岩铺地,改善硬质景观,再将龙柏1.2米以下的枝条全部修剪。

并对龙柏下的植被进行改造和增植,以形成丰富的植物色彩与层次,加强甬道两侧空间的封闭度,强化轴线感觉。

为屏蔽桂花林边缘的不良景观,规划沿桂花林边坡进行绿化,带状种植鸢尾和洒金桃叶珊瑚,完善轴线两侧景观。

3. 一级广场

现一级广场气氛宁静、景观详和,空间比例良好,规划以保持原样为主,只是根据总体规划修编,在一级广场之北侧利用地势高差,做斜面植物图案带,图案以抽象的、跃动的线条为基形作为丰富一级广场景观的措施。

为便于观赏,规划将浮雕墙前法桐下花池改作花岗岩铺地,拓展游赏空间。

4. 吊唁广场

规划主要更换广场非麻石铺地,延向两侧黑松林下空间,并将带状雪松花池打开,形成“一主两次”三广场格局,扩大广场容量和空间感觉。

由于两侧广场黑松生长较差,景观效果不良,呈衰败之象,规划建议将其移去,改用枫香替代,雪松的一侧补植植物,增加色彩,丰富植物景观。

5. 烈士塔及其广场

主要修剪塔边龙柏等植物,使其低矮、规整,在塔身墙上根据原设计补上浮雕,完善烈士塔。

6. 烈士塔东轴线

主要恢复东轴线台阶踏步中的花带,为增加容量,适应高峰需求,花池边缘适当向内收0.5米,加宽踏步。

现东轴线之南侧已自然形成一条林荫土路,规划顺势将土路用块石铺装,形成林中游道,方便游人使用。

7. 烈士塔北轴线

主要适当扩大端头广场,作为北轴线的端点。

8. 纪念亭

纪念亭造型好,前坪植物景观优美,层次丰富,但铺地略显琐碎,规划重点按原布局恢复补种植物,并加大养护力度,突出植物层次,再将琐碎的铺地改铺麻石铺地进行统一,在局部消极空间增设石桌、石橙即可。

9. 桂花林

主要问题是桂花树过密,导致整体生长不良。规划适当移掉生长不良的桂花树,在林下按游人线路点铺块石小径,在小径周边适当补种林下耐荫植物——菖莆类植物,并在林中一些开敞地带适当点缀方形花岗岩石块,一方面活跃林中气氛,另一方面也可供人休息。

目前林下大面积的枯叶已形成一种另类景观,颇有森林意趣,极具亲和力,规划予以保留。

(三)山林休闲园

山林休闲园位于烈士公园中部,主要以自然的山林、坡地为主,以突出“休闲”、“山林野趣”为主题,为人们亲近自然、回归山林的主要场所,促进人与自然的交流。

1. 童真乐园

童真乐园位于公园东轴线以南,主要利用现有游乐场搬迁后之用地而建,是山水休闲园中专为儿童设置的游戏活动场地。规划以大面积草坪为主,结合槭家湾藤桥之水面,开僻浅水石滩,一直连贯到儿童手工作坊,供儿童游玩、戏水、亲水。童真乐园安排的活动项目与器械要突出儿童特色,激发儿童参与游玩、体验的情趣,可安排的活动、游戏器械以手动的机械装置为主。主要有经典寓言雕塑走廊、儿童手工作坊、跳跳床、翻斗车、卡通乐园等。其中,儿童手工作坊内要附带公厕、小卖点。

在具体的布局上主要以大面积草坪为背景,以浅溪、石滩为中心,用飘舞的带状故事走廊穿插,顺势分成几个活动区域,分别布置不同的活动场地:儿童娱乐健身的小器械、儿童手工作坊、卡通乐园、游戏草坪等。

2. 海棠坞

海棠坞原指荷池长廊一线。为突出景观特色,使“海棠坞”名符其实,规划沿溪水茶屋坡脚一线种植贴梗海棠、西府海棠,形成海棠丛,并将小溪源头挖井磊石,沿溪丛布芦苇,保留溪边现有小径,形成新的“海棠坞”景致。其旁的山林中除保留溪水茶屋、弧形长廊、花池长廊、小亭及新建公厕外,其余建筑一律拆除,只保留林中小路。林中现有大面积的铺地规划予以拆除,按长沙的气候条件适当补种林下植物,恢复自然山林的幽野气息。

3. 荷池长廊

主要指长廊及其周边的荷花池一带。规划根据荷池景观的比例与尺度,将杂乱的设施及荷池长廊的爬山廊部分拆除,并将十分抢眼的黄色琉璃瓦更换为绿色或蓝色琉璃瓦,便于与环境协调。

4. 涵香谷

主要为从知仁园到北大门一线的峡谷地带,这一带乔木生长良好,只是在近路的一线植被稍差,规划对林下空间适当整治,成片种植低矮的林下植物,构成幽谷花带,形成“幽谷涵香”景点。这里规划保留环保公厕,将垃圾站改为地埋式垃圾站,拆除或改造原有幼儿园,在原处建观景赏花之亭。亭中应设置小卖点。

5. 翠羽丹林

规划利用公园北大门入口处之枫杨林地作翠羽丹林景点,这里林木通透,花草茂盛,旁依溪水茶屋,背靠幽野山林,十分幽雅、宁静,适合溜鸟,且靠近北大门,能形成公园北门良好的对景,突出北门“临门拥翠山,欣然闻鸟鸣”自然的特色。规划主要改造林下铺地,进一步丰富林下地被,并适当散布方整的块石供溜鸟老人休息,此处可与溪水茶屋、登高山林一起共同构成“绘声绘色”的老年人活动区。

公园北门两侧的公园职工宿舍区规划予以保留

6. 知仁园

知仁园原为盆景园,后改为飞禽园,现园内景致良好,规划将其定位于烈士公园内观赏盆景与奇石的精品园中园,设计主要拆除现有园内杂乱的飞禽园设施,恢复原有盆景园之布局。为增加参与性活动,丰富游赏内容,规划利用现管理用房作花艺坊,加设室外长廊,作为室外花艺制作空间,将观鸟表演台拆除,改为茶艺表演区即可。

7. 柳塘观鱼

位于儿童游艺场东侧,与年佳湖一道之隔,柳塘面积2524㎡,塘内假山耸立,曲桥迂回,塘边遍植垂柳,春日柳条万丝垂绿,水中红鱼逐波,原为公园主景之一。规划重在景点质量的改造和提升。增加水边的地被植物,有高差处用缓坡代替挡墙,增加游路,整理周边植物,形成大树草地的效果。

8. 阳光草坪

位于现浮香艺苑至湖边。规划保留现有上层大树,清除下层杂乱灌木,局部改造现有地形,利用地形高差设置起伏的疏林草坪,让碧绿的草地延伸至湖边,供人放飞心情,使公园回到“休闲”的本意。

9. 林下健身乐园

位于朝晖楼西面。设计重点保留现有上层植被,改造现有地面铺装,同时设置花台、木平台等,增加场地的趣味性,给人提供一个健身、交流的林下空间。

(四)水域风光园

水域风光园以年嘉湖、跃进湖水面、湖心岛及沿岸周边一线为主,以“亲水”为主题,重在塑造水域景观,为人们的供亲水、戏水、玩水的空间。

水域风光园是烈士公园的改造重点。通过整治沿岸、改造堤坡、塑造景点,

打造水域景观,形成一个全新的,可供人观水、嬉水、亲水的滨水空间。整个水域风光园分环湖及湖心岛两大部分。并形成水中十景。

1. 环湖部分

分四区十段进行规划设计。

① 环湖一区:由迎风桥——年嘉湖南段东头的转弯处。该段用地狭窄,植物薄弱,对公园的围合性较差。该段设计重点在于增加植物厚度。规划在湖内沿湖堤5-10米处,设计内堤,将水深控制在适于水生植物生长的1米以内,于水中及堤坡上大量补种池杉林,增加沿湖植物的厚度。将原有堤岸形式进改造成缓坡入水的形式,使得堤岸显得清新自然。该区主要景点有:浅水栈道、诗韵荷风、醉翁垂钓。

浅水栈道:为沿湖一段,将亲水游步道以栈道的形式于池杉林中穿梭,形成生趣盎然,富于情趣的亲水形式。

诗韵荷风:为沿湖二段,补种大面积荷花,配合观荷赏荷之需,设计水中观荷轩、曲桥、观荷平台等多种观景形式,共同构成清新、大气、层次丰富的赏荷园。

醉翁垂钓:为沿湖三段。该段位于湖岸的转弯处,且湖岸宽阔,标高较低而十分适于垂钓。该段重在植物景观的营造和地形的改造,补种常绿乔木及花灌木、地被、挺水植物,形成植物层次丰富的景观效果,岸边设计木质垂钓平台,并于转弯处设计一处休息场地,供垂钓者休息。

② 环湖二区:沿湖东面至现羡鲜馆处,为沿湖四、五、六段。该段植被良好,堤坡宽度较宽,改造重点在沿湖设亲水游步道。改造现有堤岸的压顶,并使其外挑0.5米,将环湖步道的标准宽度设计为2米,局部设计亲水平台或台阶使人亲水。该区景点有翠湖叠影、亲水石滩。

翠湖叠影:位于沿湖五段。从该段看湖中三岛,景观层次极为丰富,是从平视角度赏湖的好去处。设折形眺景平台,形成水中十景之一。

亲水石滩:位于沿湖六段。沿湖堤做曲线形卵石放滩,将宽阔的卵石滩自然伸入水中,提供一处供人亲水嬉水的好去处。

③ 湖三环区:由羡仙馆至民俗村北入口段,为沿湖七、八段。该段背靠民俗村,环境优雅,植被良好,主要建筑为原来的船坞。景点有码头水湾、渡水寻芳。

码头水湾:为沿湖七段,由羡仙馆至游船码头的水湾,大量补种水生植物,以形成水岸相连的景观。船坞为该次改造的重点,拆除扩建部分,恢复船坞原貌,扩大泊船码头。由于公园现有游船数目极多,原有泊船处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规划将现有上人平台外移,并设计景观式泊船湾,扩大泊船数。扩大后的码头共可停放船只约200只。

渡水寻芳:为沿湖八段,堤岸形式沿用东段2米宽游步道的形式,并于西头设计渡水寻芳景点,以圆形亲水平台、拱桥、石平台的形式,扩大人与水交流的空间。

④ 环湖四区:由民俗村北门至迎丰桥段,该段为游人活动最为密集处,为满足大量游客亲水近水的需求,堤岸以台阶入水的形式为主,并规划落水轸星、云水平台两大景点。

亲水广场:位于年佳湖西侧、东西景观轴东端。为半园形的硬地广场,中部为保留的大雪松。地面采用花岗岩铺地,并设计发光地面穿插其中,结合亲水台阶、林下休闲广场等共同组成适于运动、休闲观光的主要人流集散场所。

落水轸星:位于沿湖九段,正对烈士塔东轴。根据长沙地名之来源,长沙原是轸星旁的一颗小星。“天上一颗星,地下一座城”,长沙又名“星沙”取名于此。据此典故,在湖边围合成一个浅水区,水中尤如陨石跌落状散布许多巨石,石中设置喷雾,集戏水和文化教育于一体,同时也可成为儿童航模比赛的场所。

在落水轸星东侧的湖水之中,规划可考虑增设一水柱状喷泉,喷高达几十米,作为公园东轴线之对景。

云水平台:与落水轸星相连,以曲线形台阶创造大气、整体、视觉冲击力强的亲水景观。

2. 湖心岛部分

整个湖心岛的设计突出人与自然的主题,以植物造景为主,弱化人工设施,突出自然性、生态性。湖心岛共分三个大岛、一个孤岛。三个大岛分别以“人与花”、“人与树”、“人与鸟”为主题,形成花岛、树岛、鸟岛。孤岛恢复自然原生状,使其成为“小鸟家园”。

花岛:与迎丰桥相连,以丰富的地被、花灌木向游人展示各个时节鲜花盛开的景观。

树岛:与花岛相连,补种大乔木及色叶植物,清除底层杂木,丰富地被,以各时节色叶的变化和浓郁的林荫向人们展示枫叶如火、绿树成荫的景观。

鸟岛:通过长堤到达湖中三岛中最大的一个岛。该岛因远离中心区而成为年轻人的乐园。岛上的设计以“人与鸟”为主题,突出“爱心”环境的营造,创造人与动物其乐融融的境界,使其成为爱情的摇篮。岛中重在植物景观的塑造,并结合地形,设计鸳鸯池、秋千园、林中吊床、引鸟台等景观设施,以突出主题,丰富活动形式。

孤岛:将原有的孤岛进行恢复和地形改造,补种开花结果的引鸟植物,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静谧的空间,吸引鸟类到此筑巢停留,使之成为小鸟家园,宣扬人与动物共生共处的主题。

为更好地提升水域风光园的景观质量,规划改造现有水域的水质,提升浏阳河水作年嘉湖和跃进湖的补充水源,并将排入跃进湖的未处理达标的污水进行截流,具体措施详给排水规划。

(五)民俗风情园

民俗风情园范围从潇湘阁半岛起,沿公园西北部山林一直到北大门的东部,它以展现湖南少数民族“民俗风情”为主题,功能定位于“民族风情”的挖掘与展示。

民俗村内北面建设情况及植被情况均较好,因此本次规划主要针对民俗村东入口、东部半岛及红军渡的规划进行调整,其它部分以保留原样为主。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俗村可考虑逐步开敞,局部大门

也会成为象征性大门。

1. 民俗村东部半岛区

即现潇湘阁处,是本次规划的重点。现从南望潇湘阁,立面单调,挡土墙呆板生硬。改造重点之一为现有挡土墙的改造。结合周边地形的改造,降低挡土墙标高,顶部采用自然式置石驳岸,形成与环境更为融洽的堤岸形式。改造重点之二为丰富文化内容,增加民族性及民俗趣味。设计结合假山塑石,分隔出多个小空间,分别以民族饰物、民族古文字、民族图腾、民族工艺、民族古货币为主题,营造民族文化气息浓郁的氛围。改造重点之三为大量补种速生树种,在公园与周边用地交接处通过地形的改造,速生树种的成排种植,使公园形成绿色屏障,以净化背景。改造重点之四为将维寨搬迁至潇湘阁南面的空地上,并尽量缩小体量,避免与潇湘阁在体量和风格上的冲突。

2. 红军渡

位于民俗村中间入口处,作为烈士公园十大景点之一,现有景点不够突出,可识别性不强。规划重点突出红军渡的历史纪念意义。恢复原渡口,增设石船、纪念墙、团结广场等景点,再现当年红军渡江时的激烈场面。

(六)主题娱乐园

主题娱乐位于现民族剧场一片,它以公园道路为界。以“娱乐”“游乐”为主题,功能定位于提供大型游乐活动场地为主。

1. 烈士公园东大门

与民俗文化村、主题娱乐园紧密相连。烈士公园四个大门中,仅有东大门用地较为开阔。规划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设计入口铺装广场、树池坐凳、景观柱、四季花坛、小型张拉膜亭、植物色带等景观小品,简单而又大气,自由而不失活泼,很好的满足集散、观赏、休闲的功能要求。

2. 娱乐园

位于烈士公园东南角,现为闲置用地。根据公园现有及以后人流规模预测,在场地东北角及西南角分别设计两个出入口。利用现有地形,利用植物合理的划分空间,满足不同的娱乐设施对场地的不同要求。由于娱乐区属于较为吵闹的区域,规划在其外围设置密林,减小娱乐园对周边住宅区的干扰。

长沙市动物园搬迁后,其用地可通过内部置换,成为烈士公园的主题娱乐园,而现在的主题娱乐园则成为公园的景观建设用地。

五、道路系统及竖向、铺装处理

1. 道路系统

规划利用现有游路进行适当改造,形成以原路为主的四级道路系统:

一级游路为6米宽的通车道路,它串联公园东大门、北大门、西大门,并通过一级平台连通南大门,是公园主游路及园内消防车、运输车通行之路,为一块板模式,中间3米做块石通车路,两侧各做1.5米宽碎石人行步道。

二级游路为4.5米宽通车道路,是公园内主要的游览步行道,它串通各个景园,为一块板模式,中间3米做块石可通车路面,一侧1.5米为碎石人行步道。二级游路在环湖一线可根据地形将路面分为2块板,3米宽块石通车路面

结合原路改造,人行步道可结合池杉林做2米宽之亲水木栈道。

三级游路宽3米,是连接功能区域内部的游览道路,路面宽3米,一块板模式,可通车,可由块石铺砌,也可用卵石、水泥电线杆等其它材料。

四级游路宽1~2米,是完善区域内部交通的线游览步行道路,由碎石铺砌,也可由块石点铺,或用厚木、卵石、瓦片、瓷片等材料,主要分布于林间、草坪。

在具体布线时,详规根据实际情况对总规道路局部进行适当调整,以更加符合实际:

位于幽谷涵香与荷池长廊之间的一级道路规划不修改线型,一方面现有道路景观较好,一则为水面,一侧为谷地,而且行道树、电缆沟等均已成型。另一方面线型改动以后道路与水面的关系反而不好,又不利于幽谷涵香景点的营造,且贴山坡脚太近反而显得压抑和局促。

2. 停车场地

由于地形及条件限制,规划将烈士公园的停车场全部做地下停车场,其总停车位根据《长沙市建筑工程配建停车场(库)规划设置标准》计算,应达到1186个。

考虑2个因素:

(1)从烈士公园在城市所处的区位及游人流向来看,游人主要由南大门和西大门进入,其次是北门、东门。由于东大门周边有较多的居住区,加之公园内环拉通后,东门会真正成为公园东大门,因此,东门进入的人流量将会大大增加。

(2)公园西大门对面为体育运动场地,可利用的地下空间范围较大;东大门一带及主题娱乐园面积较大,可利用地下空间约为5ha;南大门周边高楼大厦,可利用的地下空间十分有限;北大门空间局促,可利用地下空间亦不多。

故规划将地下停车位分片配置如下:

烈士公园西大门停车位:536个

烈士公园东大门停车位:400个

烈士公园南大门停车位:200个

烈士公园北大门停车位:50个

3. 竖向及铺装处理

在竖向处理上,整个道路系统及场地铺装改造基本上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因而不存在大的地形改变,故场地基本保持原有标高。

在公园道路路面及广场铺装方面,规划将公园内所有的水泥铺装场地均更换为麻石、花岗岩或青石、广场砖、瓷片、仿木材料、厚木、卵石、瓦片、水泥电线杆等多元材料铺装场地,整体提高公园档次,只是在改造时应根据材料的质感与色彩进行精心搭配、精心施工,并根据目前水泥铺装的具体效果,将水泥路面的改造分批分期进行。

六、绿化景观设计

(一)现状

公园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绿化已形成规模,主要特点如下:

1. 绿化覆盖率高,林木冠大荫浓,郁郁葱葱。

2. 绿化树种及种植形式与公园功能区相协调。纪念区以成片的松树林、柳杉林等常绿针叶树种为基调树种,主轴线两侧采用列植形式(龙柏、雪松、黑松—竹柏),烘托出庄严肃穆的纪念氛围,强化了纪念主题;游乐区绿化树种丰富,种植形式自由多样,远望满目青山,近观丰富多彩。

3. 公园内纯林较多,但部分纯林规模小,特色不明显。公园内现有桂花林、香樟林、侧柏林、柳杉林、松树林等,具备一定规模,特色较鲜明,其余的如银杏林、广玉兰林、柚子园等面积小,未形成规模,更淡不上特色。

4. 有鲜明特色的植物景观少。公园娱乐区树木茂盛,但过于平淡,如湖堤本应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但现状植被部分显得杂乱,且部分残缺。

5. 乔木高大丰富,但缺少地被植物,导致泥土裸露,严重影响景观。

6. 公园内鲜花过少,颜色不够丰富,纪念区主轴线上缺少草本鲜花,娱乐区环湖堤则缺少花灌木。

(二)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1. 保护优先原则。植物景观设计首先立足于对现有公园植被的保护,在建设过程中应做到不砍伐大树古树,尽可能少破坏植被,加强抚育管理,在保护的基础上逐步加以改造和完善。

2. 烘托氛围,强化主题原则。在绿化树种选择及种植形成方面,应充分考虑所在公园的功能区,绿化应与功能区的氛围及主题相协调。

3. 生态设计原则。充分利用乡土树种,完善公园主体绿化,局部恢复乡土群落结构,适当引进外来树种,以丰富植物景观,乔灌地被草多层次搭配种植,增大绿量,使之在美化净化环境、调节小气候方面发挥最大效益。

4. 重点改造、营造特色植物景观原则。在一些植物景观质量差又无大树的局部地方,实行重点改造,营造特色植物景观。

(三)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根公园规划布局及现状植被特点,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具体为:

1. 烈士纪念园绿化

以烈士塔为中心的纪念区,是公园的核心部分,其氛围以庄严、肃穆为主调而不乏祥和生机之气氛,其植物景观规划以烘托该氛围。

现状植被以大面积茂密的常绿针叶林(柳杉、侧柏、马尾松、香樟)奠定纪念氛围之基调;纪念轴线两侧规则列植常绿针叶树(龙柏、雪松、黑松、竹柏)强化纪念之主题。规划维持现有植物景观格局,完善四条轴线及密林景观效果,做到让青翠的青松、如火的枫香、绚烂的鲜花,陪伴先烈们的不朽英魂。

(1)纪念轴线绿化,纪念轴线分纪念塔广场及南、北、东、西纪念轴线,其现状绿化树种、种植形式及规模均达到较理想效果,本次绿化规划只作小局部调整,以完善丰富轴线景观,具体为:

纪念塔广场绿化,修剪广场内龙柏,使其树型更规整;在广场附近当位置种植广玉兰数株,待到白花开时,则有

“寄托人们对革命先烈缅怀”之意。南轴线绿化,南大门西侧沿西陡坎种植青皮竹、迎春、常春藤等,以遮挡黄土裸露的陡坎;南甬两侧花池中列植的龙柏,植物景观稍显单调,缺少层次感,规划将龙柏1.2米以下的枝条全部修剪,并在龙柏下的植被进行调整,即种植杜鹃和双面红继木,两龙柏之间修剪成半圆球形。沿桂花林边坡,带状种植鸢尾和洒金桃叶珊瑚,使该处景观更富层次感;一级广场绿化,一级广场现状植物空间效果极佳,只需稍作调整,中心花坛保留原有龙柏,单面红继木更换为双面红继木,其余均以四季花卉替代。四个大草坪草皮更换为美国二号草皮,调整后的一级广场景观色彩更显丰富、生动;吊唁广场绿化,在规划调整后的吊唁广场两侧(雪松与针叶林之间),各植阔叶秋色叶树种枫香二排,随着枫香的季相变化,使庄严的广场而不乏灵动,秋季枫香叶红甚有血祭英灵之感;东、西、北纪念轴线绿化,东西两轴线两侧列植的竹柏加黑松,稍显混乱;且由于两树种均为强阳性树种,导致黑松生长不良,规划移植黑松,有利于竹柏生长,且更显整齐。三纪念轴线两侧花以绿色为底色调,可保留现有小叶桅子,恢复中间花池,以红色为底色调,这样调整的纪念轴线以绿化为主调、红黄底色相间的景观效果。

(2)纪念林,位于轴线两侧的大面积常绿针叶林,由子林相郁密度过高(0.8—0.9)造成林中部分黑松、柳杉等生长不良,规划间伐或移植残次杂木,并精心抚育树林,以恢复林木树势;林下自由式补种地被以白花植物为主,如白杜鹃、六月雪、鸢尾、葱兰等,进一步烘托纪念氛围。

(3)桂花林,位于南大门两侧的大面积桂花林,景观效果甚为状观,但由于林相郁密度过高,部分桂花长势不佳,林下由于缺乏阳光,加之游人践踏严重,林下植被不能生长。规划适当移植长势不佳的桂花树,引导、合理组织林下休息空间,局部点缀种植耐荫植物,如水竹、杜鹃、十大功劳、铺地柏、石蒜、沿阶革、吉祥草、野菊、虎耳草、蕨类、苔藓类等,以恢复林下植被,营造更为亲切的林下空间。

2. 山水休闲园绿化

规划调整的山水休闲园,山水相映、林木繁茂是公园陆上游览休闲的主要部分,是游人最集中之处,营造或幽静深邃或开敞清新的生态植物景观环境是该园绿化规划追求的目标。

童真乐园绿化,保留原有的乔木—香樟、三角枫、枫香、南酸枣、无患子、朴树、刺槐、喜树、柚子树、柿树、鸡爪槭等,在搬迁游乐设施留下的空间场地上组团式种植色叶乔木,如枫香、槭树、银杏、元宝枫等,部分留作草坪,结合游路铺地水系及小游戏设施、儿童小品的布置,营造以秋色叶为典型植物景观疏林草地式的儿童游戏环境。

槭家湾藤桥绿化,在延伸后的水系两岸种植垂柳、紫薇、迎春、芦苇、南天竺、红枫、红叶桃、凤尾竹、鸢尾、香蒲、千屈菜等,与童真乐园的疏林草地融为一体,形成缤纷的沿溪植物景观。

海棠坞绿化,利用现状植被,结合水系布置,自由种植垂丝海棠、贴梗海棠、水杨梅、栾树、垂柳、南天竹、红枫、水生鸢尾、干屈菜、香蒲、两栖蓼、石蒜、百合等水生植物,营造丰富多彩的湿地景观。

山林生态区,在海棠坞处有公园仅存一处未被正式开发的山头,规划加强对山头香樟林抚育的同时,参照长沙地区以香樟为优势树种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结构,自由种植山矾、山苍子、木绣球、毛栗、锥栗、白继木、映山红、六月雪、桅子、蕨类、丝毛草等,控制游人进入,以恢复本地区以香樟为优势树种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模拟样本。

翠羽丹林在公园北门处,有较大面积平坦的林下空间,铺地与流畅丰富的鲜花带结合,形成理想的锻炼休闲空间。鲜花带的种植种类有:五色苋类、金盏菊、三色堇、百日菊、菊花、金鱼草、紫萝兰、福禄考、孔雀草等。

幽谷函香绿化,在现有的乔木林下,点缀流畅的草花带和丰富的花灌木,营造轻松、亲切的观赏休闲空间。

密林游憩区,该区内现为香樟纯林及黑松与油杉混交林,有简易游路及休息设施。规划在该区内自由种植山矾、鸡爪槭、石楠、紫薇、水竹、南天竺、十大功劳、杜鹃、麦冬、蕨类等植物,丰富植被结构第二、三层,完善游览休闲设施,营造曲径通幽、密林探幽的山林休憩环境。

知仁园绿化,作为公园一禺的精品园中园,主要以盆景、花艺、茶艺的观赏、制作、表演为游览活动,植物景观设计在满足以上功能需要的同时,体现雅与幽的人文气息。用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植手法,以枇杷为特色植物景观,自由种植古槐、黑松、桂花、金钱松、江南油杉、枫香、枇杷、七叶树、马褂木、垂柳、芭蕉、银杏、黄金涧碧玉、南天竺、红枫、石榴、海棠、含笑、山茶、桅子、葫秃子、杜鹃、金桔、棣棠等。

阳光草坪植物规划:现有上层植物景观十分优美,规划重点为清除阳光草坪处生长较差下层灌木,如竹类、紫荆、金桔等,使观赏视线通透。于草坪中心孤植冠大荫浓、树形优美的大乔木,如马褂木等。本区规划的主要树种有枫香、桂花、鸡爪槭、柳树、马褂木、广玉兰、香樟等。

3. 百姓休闲园绿化

百姓休闲园是烈士公园新规划的一处供市民唱戏、表演、喝茶、聊天、晨炼、健身等系列活动的场所。植物规划在保护利用现有植被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营造与之适应的植物气氛。青少年活动区绿化,自由式种植树型轻盈潇洒、质感明朗细腻树种,如无患子、合欢、蒲葵、海枣、苏铁、发财木、草本花卉等营造运动、朝气、青春、流畅的景观氛围;戏苑茶室区绿化,基本保留原有绿化不变,稍加点缀鸡爪槭、梅花、垂丝海棠、岩生石竹、破桐钱、匍匐金丝桃、长叶虎耳草等植物,营造幽深、雅静的庭院景观。

4. 水域风光园植物规划

现有以年佳湖为中心的水域风光园的植物景观较为完整。植物规划将水域风光园分为环湖湖畔和湖心岛两部分。

环湖湖畔:沿湖一、二段现有植物厚度较为薄弱,植物树种较为杂乱,缺乏中下层灌木。规划保留现有生长势好的上层乔木,如香樟,局部清理生长势弱,树型效差的树种,如棕榈、构树等。结合沿湖内堤建设,于水中种植池杉,池杉树型优美,秋色叶丰富,群体效果好。为提高亲水景观的趣味性,水边种植柳树、桃花、木芙蓉等,突出四季景观的变化。地被选用喜荫而开花的林下草本,如沿阶草,鸢尾,吉祥草等。沿湖三段现有地势较为平坦,结合地形改

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文本

———说明书——— —————目录———— 一规划背景 (2) 二规划范围及区位 (2) 三规划依据及参考文献 (2) 四规划设计原则 (2) 五规划目标 (3) 六规划结构 (3) 七规划布局 (3) 八道路系统规划 (4) 九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4) 十建筑设计 (5) 十一新型技术的运用 (5) 十二环卫规与划消防规划 (6) 十三用地平衡表和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6)

大场镇凤墩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文本 一、规划背景 随着大场镇加大打造人居城镇的力度,创造适合人类居住的城镇,以董家口港建设为契机,大场镇对镇域进行了综合整治。大场镇凤墩社区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大场镇凤墩社区力图打造风景优美、环境清新、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的人类居住圣地。 二、规划范围及区位 凤墩社区位于大场镇驻地,北邻334省道,整个社区占地面积约为40亩,整个小区地势北高南低。凤墩社区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西邻凤凰中心商务区,为凤墩社区的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现状条件及评价 凤墩社区现状条件较好,主要用地为耕地。该处地形平坦,整个社区地质状况良好,无需做人工改造即可施工。该小区内的地下水位较低,不必考虑地下水对建筑地基的影响。因此,从总体上讲凤墩社区的现状为其能顺利的施工及竣工验收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三、规划依据及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 2. 《城镇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 3. 《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2007版) 4. 《青岛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5年12月) 5. 《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6. 《大场镇城镇总体规划》(2004-2020) 7. 地形图 8.国家、山东省、青岛市其它相关的法律、规范和条例 四、规划设计原则 规划设计突出以人为核心的原则,注意处理好自然环境商业氛围人的关系,把居民对居住环境、居住类型和物业管理三方面的需求作为规划设计重点,努力把社区规划成具有优美的居住环境、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的世纪新型居住小区。主要创新点和指导原则为: 1、重视城镇自然、人文特色的动态延续性小区规划努力适应当地自然 环境、历史文脉及居民生活模式,使小区融汇在城镇的大环境中,成为城镇的有机组成部分。规划重视建筑体量、色彩及空间关系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充分结合原有地形、地貌等自然景观资源和区位,创造出一个自然景观资源丰富的山水园林居住环境。注重小区区位优势,规划上尽量体现新世纪的居住理念,结合社会发展商业前景,设计高起点,融入全方位的新世纪居住环境理念。 2、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规划根据物业管理需要确定组团规模和服务设施内容。服务设施配套齐全,位置得当,符合居民生活要求和行为轨迹,便于在保安、清洁、绿化、水电、家政等方面推选规范化服务,为物业管理及服务提供了便利条件,提高了工作质量,降低了管理成本。 3、加强空间领域限定、提高居住安全性 社区按照空间的不同属性和人的行为逻辑规律,将小区用地分成不同空间序列,并通过小区主入口以及组团、单元入口的标志性景观进一步加强空间的

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要求(供学习参考)

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要求(供学习参考) 在现行旅游规划体系中,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是旅游区规划体系中最具体、最细致的一个层次,是联系旅游区总体规划和施工图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旅游区规划体系中对规划深度和具体内容较难把握的一个规划阶段。按照现行《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规划包括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两个部分。旅游区规划按规划层次分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其中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任务,是在总体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对当前要建设的地段,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 一、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包括: (1)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2)作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3)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4)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5)工程管线规划设计; (6)竖向规划设计; (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二、修建性详规文件和图纸主要包括: (1)修建性详细规划文件为规划设计说明书; (2)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地区规划图、规划总平面图、各项专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反映规划设计意图的透视图。图纸比例为1/500‐‐‐1/2000。 三、修建性详规实施步骤: 1、成立组织机构 2、收集必要规划资料 A、本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资料; B、现行规划相应规范、要求 C、现有场地测量和水文地质痪料调查; D、人口资料及本区经济发展情况调查; E、供水、供电、排污等情况调查; F、居民消费水平调查; 3、根据规范计算出本小区各项规划指标 4、确定路网和排水排污体系 5、确定需拆除及改造项目,并议定赔偿搬迁方案; 6、确定活动中心与绿化位置 7、绘制总平面和坚向设计; 8、各基本原则经济指标分析; 9、编制文本说明 10、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评审; 11、报规划主管部审批; 四、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

留坝县厅城遗址公园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留坝县厅城遗址公园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留坝县厅城遗址公园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长安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零一二年五月?西安

第1章建设背景10 1.1.区域背景 10 1.1.1.地理位置: 10 1.1. 2.自然条件: 10 1.1.3.人口概况: 10 1.1.4.土地利用及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5.经济与产业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6.道路交通及基础设施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7.历史文脉 11 1.1.8.环境资源 11 第2章现状分析 (12) 2.1.基地现状综合分析 12 2.1.1.自然条件分析 12 2.1.2.建设现状分析 12 2.1. 3.景观资源分析 12

2.2.外围环境分析 12 2.2.1.留坝县国民经济概况 12 2.2.2.留坝县旅游发展策划 12 2.2. 3.留坝县城市总体规划 12 2.3.旅游市场分析 13 2.3.1.留坝县旅游消费市场综合分析 13 2.3.2.厅城遗址公园客源市场定位 13 2.4.SWOT分析 13 2.5.旅游市场最新发展趋势 14 2.5.1.从传统的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 14 2.5.2.散客自驾车旅游时代到来 14 2.6.太平山片区开发项目策划与分析 14 2.6.1.市场导向理念 14 2.6.2.城墙遗址公园的研究 14

2.7.规划依据 14 2.8.游人容量计算 14 2.8.1.容量计算标准 14 2.8.2.游人容量估算 15 2.9.规划目标、指导思想与原则 15 2.9.1.规划目标 15 2.9.2.规划指导思想 15 2.9. 3.规划原则 15 第3章规划构思 (16) 3.1.规划思路 16 3.1.1.文化旅游发展思路 16 3.1.2.休闲旅游发展思路 16 3.2.规划定位 16 3.2.1.总体定位 16 3.2.2.形象定位

湖南烈士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一、概况 湖南烈士公园位于长沙市中心城区,总用地137.5公顷,是一个以纪念湖南革命先烈为主题,以自然山水风光为特色,集纪念、游憩、休闲于一体,富含地域文化的综合性开敞式现代公园。根据公园总体规划修编,整个公园共分为“二区六园”。 “两区”即纪念区和游览区 纪念区以烈士塔为核心,以纪念湖湘烈士精神和展现湖南百姓文化为主,表达“历史”与“民俗”这一主题,有“烈士纪念园”、“百姓休闲园”两大园。 游览区以年嘉湖为核心,以游览、休闲、娱乐为主要内容,营造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气氛,表达人与自然这一主题。有“水域风光园”、“民俗风情园”、“主题娱乐园”、“山林休闲园”四大园。 二、规划设计依据 1. 《湖南烈士公园规划编制要点》2003年 2. 《湖南烈士公园总体规划修编》2004年 3. 《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 4.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送审稿) 三、规划原则 以《湖南烈士公园总体规划修编》为指导,对公园规划进行充实、完善与细化,并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在不违背大的原则下局部进行大胆调整。四、规划布局 (一)百姓休闲园 位于公园西大门临东风路一线。北起知仁园,南到原公园苗圃。根据《烈士公园总体规划修编》,百姓休闲园主要定位于“民俗”与“休闲”之主题,主要作为公园与城市交汇的界面,为城市提供开敞的百姓休闲空间,另一方面它也是一幅展示长沙地域民俗风情的画卷和窗口。 目前,这一区域植被景观良好,但建筑杂乱,主要有造型良好的公园西大门、园林式办公建筑以及破败的电影院、危旧的老建筑、车库、食堂等。规划根据实际情况,主要采用拆除危旧建筑、净化西大门、保护原有植被、增设林下活动铺地空间为主的手法进行规划。 公园西大门主要问题是空间的局促,建筑杂乱,规划保留西大门牌枋,拆除周边建筑,用不同色泽的花岗岩质铺地将内外空间连贯成一体,形成西大门轴线的端头广场,并保留牌枋两侧的大香樟,在广场周边用花池绿带进行分隔与限定,产生良好的空间景观效果。 西大门两侧现已为大众键身休闲之场地,规划主要将水泥场地更换为麻石铺地,在铺地时要注意保留原有乔木,并结合乔木的保护做可坐人树池与花坛,在广场的边角地带适当设置供人休息的桌椅,形成开阔的林下健身与休闲场地。 西大门南侧,根据总体规划,这里要建一个为公园配套服务的综合服务中心。根据地形、地势与周边植被状况,考虑西大门轴线的视觉影响,规划对该建筑的建筑风格、色彩、形式、层数与建筑高度、建筑总面积进行限制。

汕头市南滨—葛洲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汕头市南滨—葛洲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规划设计单位:汕头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人员:院长:吴贤文副院长:沈陆澄总工:李钊项目负责:陈鹏设计人员:陈鹏(高级规划师)李轶华(规划师)陈晓芸(高级规划师)叶旭新(规划师)肖文锐(规划师)文本编写:陈鹏李轶华 ##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汕头市南滨——葛州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顺利实施,落实规划图则规定的控制要求,提出规划管理及相关的控制标准,特制定本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第二条本文本适用于本次规划南滨——葛州片区面积约860公顷范围内各地块和各类用地的土地使用、相关规划设计,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新建及改、扩建的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第三条本文本与汕头市南滨——葛州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图则同时使用,二者不可分割。第四条文本涉及的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是根据现有的相关标准、规范,结合南滨——葛州片区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今后的发展制定的,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和汕头市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第五条本规划经汕头市规划局批准后执行,解释权属汕头市规划局。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性质定位 第六条规划目标为:塑造“21世纪园林式山水城区”的基本格局,结合自然地理环境,因势利导,将城区建设于青山绿水之中,将城市园林、城市森林融入城市建设之中,园中有城,城中有园,山水因城而增色,城得山水而灵秀,使该片区的自然人文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第七条性质定位:南滨片区规划为以会展博览、文化体育、旅游娱乐为主体,配套部分金融、信息、商贸,兼具高品质居住生活功能的游憩商务区。葛州片区规划为南滨片区的生活服务配套区,具有一定旅游娱乐功能的高档次居住区。 第三章用地布局与分区 规划区形成“两片六区”的规划空间结构。⑴ “两片”——南滨中心片、澳头——葛洲居住片区。⑵ “六区”——核心功能区、体育文娱区、南滨居住区、澳头居住区、葛洲居住区以及园林游憩区。第八条功能分区具体安排:核心功能区——位于南滨片的中部,包括会展中心、文化中心、购物中心、信息金融中心,集办公、宾馆、高级公寓等于一体的综合用地,以及两个配套的居住小区。体育文娱区——位于南滨片的西部,包括体育中心、娱乐城、海滨文化公园、石林公园等;其中体育中心的性质为汕头市水上体育中心,包括已建的游泳跳水馆和规划的综合体育馆、露天水上活动中心以及体育宾馆。南滨居住区——位于南滨片的东部,主要包括两个具有一定规模与档次的高尚住宅小区。澳头居住区——位于深汕高速公路西侧,为一新建的高档居住区。葛洲居住区——位于深汕高速公路东侧,结合现状葛洲村居的改造而成。园林游憩区——位于核心功能区与澳头居住区之间,属于南滨与葛洲-澳头两大片区的过渡地带,也是整个规划区的生态绿心;主要包括一个高尔夫球场和一个将红树林公园、笔架山公园、云龙湖公园有机串连在一起的城市生态公园。第九条空间格局为“一带三轴”格局。“一带”——东西向沿海发展带,其中南滨中路规划为中央绿化景观轴,是以步行为主、集街头表演和游憩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文化街。 “三轴”——南北向两条主要绿轴和中心区空间景观主轴,对景、透景丰富,是极具特色的山水轴线。重视对中心主轴线广场、建筑的布置和海上视觉焦点的景观处理,使南北两岸城市中心主轴线得到有机地衔接。 第四章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及控制 第十条本规划涉及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和代码均采用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 9O)规定的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同时结合本规划出现的个别具体用地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用地划分以中类为主,小类为辅(见附表1)。第十一条本规划各类别的用地规划建设和用地内建筑的设置应符合用地与建筑相容性的

旅游景区中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及深度

旅游景区中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是指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在现行旅游规划体系中,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是旅游区规划体系中最具体、最细致的一个层次,是联系旅游区总体规划和施工图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旅游区规划体系中对规划深度和具体内容较难把握的一个规划阶段。按照现行《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规划包括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两个部分。旅游区规划按规划层次分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其中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任务,是在总体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对当前要建设的地段,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 一、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包括:(1)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2)作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3)道路交通规划设计;(4)绿地系统规划设计;(5)工程管线规划设计;(6)竖向规划设计;(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二、修建性详规文件和图纸主要包括:(1)修建性详细规划文件为规划设计说明书;(2)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地区规划图、规划总平面图、各项专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反映规划设计意图的透视图。图纸比例为1/500---1/2000。 三、修建性详规实施步骤:1、成立组织机构2、收集必要规划资料A、本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资料;B、现行规划相应规范、要求C、现有场地测量和水文地质痪料调查;D、人口资料及本区经济发展情况调查;E、供水、供电、排污等情况调查;F、居民消费水平调查;3、根据规范计算出本小区各项规划指标4、确定路网和排水排污体系5、确定需拆除及改造项目,并议定赔偿搬迁方案; 6、确定活动中心与绿化位置 7、绘制总平面和坚向设计; 8、各基本原则经济指标分析; 9、编制文本说明

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及区位条件 一、地理背景 (一)地理位置、范围与面积 仙女山森林公园地处重庆市武隆县境内,属武陵山脉,乌江北岸,位于国营仙女山林场侯家坝工区,地理位置坐标在东经107°43’6’’~107°46’40’’,北纬29°28’24’’~29°31’34”之间,东接白果乡,南接土坎乡,西邻双河、木根乡、涪陵市大木林场,北抵丰都县厢坝乡、丰都县三抚林场。公园规划总面积8190公顷,南北长约17.6公里,东西宽约12.4公里。园区到武隆﹑丰都等地的道路两旁5公里内区域属旅游规划控制区域。 (二)地质、地貌 仙女山平均海拔1750米,最低海拔1560米,最高海拔2033米,相对高度50~200米,平均坡度20度,境内为岩层断裂构成的高台地,上万亩狭长平坝镶嵌其间,形成重庆东部最大的高山草原。 天生桥平均海拔高度780米,最低海拔607米,最高海拔1142米,相对高度200~500米,平均坡度70度,境内为岩层断裂剖面,形成特有的洞峡景观。 (三)气候、水文 仙女山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区,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呈亚热带中山气候。雨量大、云雾多﹑湿度大﹑光照不足﹑无霜期短﹑积雪期长﹑冬季严寒积雪﹑夏季凉爽温和﹑春季雨雾绵朦。年均气温低于11.2℃,月平均最高气温7月低于21℃,最低气温出现在1~2月,月均温0.4℃,无霜期仅为200天左右,相对温度78%。年降雨量高于1214.3毫米,年蒸发量为854.9毫米,低于降水量359.4毫米。年平均日照为921.9小时,十月中旬至次年三月上旬为下雪期,下大雪时积雪厚度可达15厘米。

二、交通条件 仙女山有便捷的水陆外部交通条件,经涪陵到重庆主城区约250公里,由重庆机场可直达全国主要城市和海外地区,陆路可直达成都地区,水路经大三峡与宜昌﹑岳阳﹑武汉﹑南京﹑上海联系。目前重庆主城区沿长江水路经涪陵城转乘公路至仙女山约需4小时。随着二,三年后渝涪高速公路的建成,从重庆经陆路至仙女山可缩短至2.5小时;由重庆经南川至武隆的高等级公路已规划修建,建成后重庆至仙女山的路程在2小时以内。涪陵城到仙女山只需要1个多小时,丰都县城到仙女山只有40多公里路程,仙女山上有乡村公路与丰都三扶林场直接相连,现也准备规划修建为等级公路。319国道从仙女山下土坎附近通过,武隆至彭水的沿江二级公路在1998年全程硬化,东去湖南张家界更加便捷。仙女山还位于国家决定新建的渝怀铁路线旁,2005年建成后重庆至武隆铁路里程为198公里,将大大降低旅游交通成本。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仙女山具有十分可喜的发展前景。 三、区域经济背景 仙女山森林公园由国营仙女山林场经办,现有正式职工74人,园区内无农户居住,无林权与土地权纠纷。仙女山地区共有草地、荒坡20万亩。目前已有人在外围地带开垦荒地,种植猕猴桃,反季疏菜,三木药材及养殖新疆美利奴细毛羊、南江黄羊、西门塔尔牛等,已初具规模。另外,该地还可开发鹿﹑兔养殖项目以发展观光农牧业。仙女山所属的武隆县,西连涪陵市﹑南川县,南接贵州遵义地区,东与黔江的彭水县相邻,北抵丰都县。武隆是国定贫困县,但近些年经济发展较快,定于明年脱贫。武隆也是三峡库区淹没移民县之一,有3470人移民安置任务,国家移民补偿金额共1.9481亿元。武隆县有39万多人口,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水稻﹑小麦﹑红苕﹑洋芋等;主要经济作物为苧麻﹑烤烟﹑油菜﹑蚕桑;主要工业门类有采矿﹑电力﹑造纸﹑化工﹑麻纺﹑食品加工﹑烟叶复烤等;武隆羊角醋﹑羊角豆腐干已成为游客喜爱的土特产品。丰富的农林牧产品为满足游客食

康乐庄园旅游渡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项目概况 (1) 一、地理位置 (1) 二、自然条件 (1) 第二章现状分析 (2) 一、用地范围 (2) 二、现状土地利用 (2) 三、现状地形分析 (2) 第三章旅游开发建设条件 (2) 一、生态山庄发展趋势 (2) 二、政策背景 (2) 三、旅游发展条件 (3) 第四章客源市场预测与环境容量估算 (4) 一、客源市场预测 (4) 二、环境容量估算 (4) 第五章规划依据、原则、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5) 一、规划依据 (5) 二、规划原则 (5) 三、指导思想 (6) 四、发展目标 (6) 五、客源市场定位 (6) 第六章旅游发展定位及开发主题设计 (6) 一、发展定位 (6) 二、开发主题设计 (6) 三、旅游产品开发 ............................................................................................................. 7第七章规划设计 . (7) 一、规划结构 (8) 二、规划布局 (8) 第八章道路交通与游览路线 (9) 一、道路交通 (9) 二、游线设计 (10) 第九章绿化系统规划 (10) 一、绿化规划 (10) 二、景观构成 (11) 三、水岸线规划 (11) 第十章综合管线规划 (12) 一、给水排水规划 (12) 二、电力电信规划 (12) 三、燃气供热规划 (13) 四、环卫设施规划 (14) 五、防灾减灾规划 (14) 第十一章技术经济指标表 (15)

前言 生态农业是一项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具有旅游、休闲、示范、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人们对具有观光、休闲、回归自然、民俗风情等特点的旅游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我国出现了对山庄、农庄经济的投资热,其中,很有影响的有北京的锦绣大地、化州龙汇庄园、顺德生态公园、番禹化龙农业大观园、深圳光明华侨农庄、廉江长青水果场等。 太谷是闻名于世的“金太谷”、“小北京”、“旱码头”、“中国的华尔街”,与祁县、平遥共同成为闻名遐迩的晋商故里,同时也是酥梨、槟沙果等优质水果的主要产区,太谷饼、壶瓶枣、龟龄集、定坤丹、怡园干红干白葡萄酒在全国均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如今以此为背景的生态旅游业已产生,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本规划中康乐庄园的建成将为太谷农业经济与旅游事业结合发展增加新的亮点。山庄四面环山,依山傍水,居舍依然、良田美池、绿树成荫,是一处难得的休闲场所。山庄以注重生态、崇尚自然、回归生活为主要特色,有望成为集旅游观光与现代化有机农业密切结合绿色产权农庄。当前形势下,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变化、全球金融危机泛起,影响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不可否认当目前的这种状况得到改善,经济开始复苏的时候,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消费能力的提高,旅游业会充满生机。在当前,建设康乐庄园不仅可以带动太谷及周边地区的人们就业,还可以促进太谷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改变了太谷过去旅游景点单一且无特色的劣势,因此,有利于稳定和扩大游客群体,推进太谷旅游新一轮的发展。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地理位置 本规划区位于太谷县郭堡水库上游的范村镇岳家庄村,地处榆次、榆社、太谷三县的交界处,紧临太长高速和省道榆长公路,与省会太原仅35分钟车程,距榆次常家庄院25公里;太谷县三多堂、孔祥煕故居35公里;范村圆智寺10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二、自然条件 规划区所处的太谷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9.8℃ ,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6.2℃,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3.6℃, 年平均降水量约458毫米左右,年平均无霜期为175天, 象峪河,经规划区域所在的范村镇出境,为县境内第二大河,发源于太谷、榆次、和顺三县交界的八赋岭,全长63公里,流域总面积341平方公里。上游有郭堡水库一座,库容2800万立方米。 规划区山地以灌木丛为主,主要由枸杞、沙棘、黄刺玫、紫丁香、酸枣、荆条类组成。灌丛中草本植物以香蒲、芦苇、白茅为主,杨、柳、榆、槐、柏、松等乔木零星分布。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

目次 前言 (3) 1范围 (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术语与定义 (4) 4总则 (6) 5一般规定 (6) 5.1基础资料调查与现状分析 (6) 5.2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 (9) 5.3功能分区 (9) 5.4容量与人口 (10) 5.5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10) 5.6发展战略、主题定位和营销策划 (11) 6专项保护 (11) 6.1保护规划 (11) 6.2森林景观规划 (13) 6.3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13) 6.4森林生态旅游与服务设施规划 (14) 6.5基础工程规划 (16) 6.6土地利用规划 (18) 6.7社区发展规划 (19) 7分期建设规划 (19) 8投资估算及效益评估 (20) 8.1投资估算 (20) 8.2效益评估 (20) 9规划成果与深度规定 (20) 9.1一般规定 (20) 9.2规划文本参考提纲及图纸 (20) 9.3附件 (20) 附录A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资源评价 (21) 附录B规范文本参考提纲及图纸目录 (2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同济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楚材、刘滨谊、吴章文、刘颂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一般规定、专项规划、分期建设规划、投资估算及效益评估、规划成果与深度规定等。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省级和市(县)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005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GB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6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LYJ127-91 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 GB/T1897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JGJ62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64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国家级森林公园 national forest park 国家级森林公园是指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生态良好,拥有全国性意义或特殊保护价值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具备一定规模和旅游发展条件,由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自然区域。 3.2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master planning of forest park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主体功能要求与建设原则,对森林风景资源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在空间、时间上所做的总体安排与布局,是指导森林公园建设、经营和管理的纲领性文件。 3.3 森林风景资源forest landscape resources

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规划方案)图纸深度

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规划方案)图纸深度(一)修建性详细规划图 区位图(可附在总平面规划图上) (1)图纸为蓝图,不得使用任何彩色线条或色块; (2)标明图纸要素:图名、指北针、图例、图标、图签等; (3)独立于总平面规划图时,盖建设单位的印章、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的出图章。 总平面规划与绿地系统规划图 (1)图纸为蓝图,不得使用任何彩色线条或色块; (2)标明图纸要素:图名、指北针、比例尺、图例、图标、图签等; (3)图纸比例为1/500,制图单位为米; (4)图纸应当清晰、完整反映下列内容: (5)建设用地红线及坐标、绿地、广场、硬地、停车场、水体、体育运动场地、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用地、历史文物保护用地及其他特殊用地; ①各类不同类型的用地,除标明范围外,还要用文字清楚标注或用图例 清楚表示; ②不同等级道路的宽度和转弯半径,规划道路中线交点、拐点坐标、中 线转弯半径,规划河涌中线交点、拐点坐标、中线转弯半径,规划高 压线、珠江导治线坐标; ③铁路、高压走廊、规划河涌等各类规划控制线的控制宽度; ④建筑物、构筑物的垂直投影内、外轮廓线,线条应当易于区别并符合 建筑制图规范,.应明确标示建筑首层、外飘裙楼及标准层的外围尺寸。 ⑤保留和规划建筑物的功能性质、层数、建筑高度和编号,其中建筑物 的层数和编号应当易于区别,层数一般标注在建筑物的右上角; ⑥建筑物(包括首层建筑物)与建设用地红线、规划道路边线、规划道 路中线、铁路、高压线或高压走廊、规划河涌和其他规划控制线的距 离、建筑间距(建筑间距以建筑物高度的倍数表示); ⑦配套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在建筑物的具体位置和楼层,以所在的 建筑标号标示; ⑧各级公共绿地的布置,小游园及居住区公园的出入口、路网;

香格里拉硕都湖旅游景区入口区修建性详规说明书(2)

一、旅游区入口区前移原因及利弊 硕都湖旅游区是以森林牧场环抱中的高原湖泊——硕都湖为核心,以湖周亚高山草甸、亚高山沼泽化草甸、原始森林、硕都岗河为特色的景观,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特征。但由于地处低纬度高海拔高原地区,季风气候明显,气温低,气候寒冷,霜期长,积雪期长,这使得该区域内植物生长速度慢,加上生物生态系统构成类型较为复杂,其物种与生境高度特化,生态阀值小,对外界的干扰十分敏感而表现出十分脆弱,植被、草甸一旦受到破坏就很难于恢复。 硕都湖旅游区自1998年开发以来,已建成初具规模的接待设施,包括已建成的旅游区大门、游客接待中心、联系内外的游路、停车场、简易住宿接待设施、餐饮设施及藏品购物中心、简易码头、旅游厕所等,这些设施的建设对完善旅游区功能、增强旅游区吸引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旅游区现有接待设施靠近硕都湖布置,带来一系列的不利影响,从旅游区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重新对旅游区入口区及其接待设施进行规划布局。 (一)旅游区入口区现状存在的问题 1、现有接待设施均处一级保护区范围内,部分建筑体量过大,建筑风格与藏族建筑风格相去甚远,如藏品购物中心体量和风格均过于突出,人工建筑景观对游客视线冲击力较大,影响景观质量; 2、部分设施建于水体附近,如旅游厕所、养鹿场靠近硕都岗河,这些设施将对水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3、由于入口区靠近硕都湖,游客活动主要集中分布于入口处湖滨区域,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单元上游客活动承载量过大,不利于游客的分流,以致局部地段出现草地退化、沙化现象; 4、旅游区内供游客服务的马匹没有设置统一集中固定的马场,致使游客使用不便,影响服务质量;同时因马匹活动范围随意,马粪等污物随地分布,既影

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范本

第一章总则 一、项目名称和规划范围 1、项目名称 樟树市閤皂山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规划范围 (1)规划范围的原则:旅游区的界线范围,是根据旅游资源条件和区域旅游发展构想,确定合理的旅游区管辖范围而划定的,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景观完整性是划定旅游区范围的主要依据,首先考虑到以自然的地貌、水文、植被等环境单元为基础,同时,为方便于管理,适当参考行政界线,并尽量少包括村镇建成区。 (2)閤皂山旅游区的边界与面积:閤皂山旅游区规划范围为樟树市京九铁路线以东,含福地景区、梦湖景区(店下水库)和玉华景区三个景区,面积约6860公顷,以福地景区为规划重点。涉及到閤山乡(含閤山林场)、店下乡、店下水库管理局,共20 个行政村,总人口35275人。其界线范围为:北以京九铁路为界,东部与丰城市接壤,西南与新干县交界。 二、规划编制依据 1、《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 2、《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旅游局); 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4、《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标准》(GB/T17775—2003);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10、《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5132—95); 11、《江西省旅游管理条例》; 12、《江西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3、《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14、《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赣府(2003)60号); 15、《樟树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年); 16、樟树市相关政策、规定和文件等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依托閤皂山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绝佳的生态环境和山水灵气,将閤皂山建设成为樟树市的龙头景区,全国一流的养生保健旅游、生态旅游、疗养旅游的著名旅游区。 2、旅游发展目标 全面构筑环境资源保护系统、游览服务系统和经济支持系统。 近期目标:到近期末(2010年),閤皂山旅游区接待旅游者人数达到31万人,旅游收入18600万元。 中远期目标:到远期末(2020年),閤皂山旅游区接待旅游者人数达到40万人,旅游收入40000万元。 3、总体形象目标: 药都福地,养生佳境。 閤皂山是一座集道教文化与中药文化为一体的古代名山,是“药都”的奠基之山。道教关于天人相符的观点,促进了我国中医药学和人体科学的发展。以閤皂山和“药都”为依托,道教养生健身和中医药有机结合,为樟树发展养生健身保健旅游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4、资源保护目标

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第一章基本情况 第一节自然地理条件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大足县地处四川盆地东南,在重庆市西部,位于东经105°28'~106°02',北纬29°23'~29°52'之间,面积1399.97hm2。西部与内江市安岳县相邻,东邻重庆市铜梁县,北靠重庆市潼南县,南与重庆市永川市、荣昌县毗邻。 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公园),其前身是国营大足县西山林场,位于大足县东南边陲,坐落于巴岳山脉分水岭西侧,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6'~105°57',北纬29°25'~29°39'。西山林场场部距全国著名的“小五金之乡”龙水镇7km,距县城23km,距成渝高速公路邮亭镇出口27km。公园总面积3517.39hm2,东靠铜梁县,南接永川市,西邻重庆双桥区,地跨大足县境内的玉龙镇、龙水镇、邮亭镇和拾万镇。 二、地质构造 (一)地层 玉龙山出露地层为中生界三迭系、侏罗系,总厚度374~1750m。其中三迭系嘉陵江组(下统)出露于玉龙山轴部岩溶槽谷,玉龙镇也有零星出露;须家河组(上统)分布于整个玉龙山低山区,分下亚组和上亚组;侏罗系珍珠冲组(下统)分布于玉龙山背斜山麓中丘;自流井组(中下统)分布于玉龙山背斜山麓中丘,从玉峡口至龙水湖成狭窄带状;下沙溪庙组(中统)分布于玉龙山背斜与须家河组相连并行起止相同的宽带状地区。底砂岩极不稳定。 (二)构造 大足县境构造属新华夏系第三沉积带四川沉降褶带。地质构造形迹东西有异,大致以荣昌县荣昌场至境内龙水镇、万古镇一线为界,其东南称东带,属川东褶皱带,其西北称西带,属川中褶皱带。 1、褶皱 西山背斜于雍溪乡东由铜梁延入古龙乡,向南经鱼口坳抵永川太平镇附近倾没。区内长约38km,宽6km。北段轴向北45°东,在鱼口坳之南向北偏转为北20°东,向北西弯凸呈S状。背斜中段核部嘉陵江、雷口坡、须家河组为走向断层破坏,两翼迭次出露珍珠冲组至沙溪庙组。两翼倾角50°~60°,西南倾没倾角12°~35°,为不对称单箱状背斜。 2、断层

会昌县岚山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目录 一、现状基本情况 (2) (一)自然环境 (二)资源状况 (三)现状建设及居民情况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二、项目背景 (2) 三、规划理念 (2) 四、规划依据 (3) 五、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3)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六、规划定性 (3) 七、结构布局 (4) (一)视觉控制点设计 (二)地形改造 (三)功能分区 八、总体设计 (5) (一)分区设计 (二)建筑及园林小品 (三)游人容量控制 九、组景策划......................................................7 十、游线组织 (7) 十一、植被抚育与绿化规划 (7) (一)植物现状及分析 (二)植被护育规划与绿化设计 (三)苗圃地建设 十二、植物资源保护规划 (10) (一)保护原则 (二)保护措施 (三)分类保护规划 (四)森林病虫鼠害防治 (五)森林防火 十三、园路规划与竖向设计 (11) (一)园路规划 (二)竖向设计 十四、工程管线规划 (11) (一)给水工程规划 (二)排水工程规划 (三)供电工程规划 十五、导游标示设计 (15) 十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5) 十七、分期建设项目实施安排及投资估算 (16) 十八、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与建议 (17)

一、现状基本情况 (一)自然环境 会昌岚山公园位于县城区西北部,为岚山森林公园的一部分,处于贡江、湘江、绵江交汇之西侧,城市道路从公园东南边缘经过。 其四至范围为东至黄坊石角,南至岚山脚下,西以最高峰(海拔400.6米)往西山脊为界,北以岚山最高峰为界。整个地形东西长、南北短,东西长约2564米,南北宽约853米,总面积为122.68公顷。 园内地貌以低山丘陵和坡地为主,土壤主要由浅变质花岗岩发育的黄壤、黄红壤构成,地势最高处海拔为400.6米,最低海拔为159.3米,最大相对高差241.3米;植被以马尾松、杉木为主,少量针阔混交林及次生灌木丛。中部凹地分布着少量冷水稻田(大多种植一季),靠东侧有一水库。 会昌县地处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1624毫米,月平均气温为19.3℃,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 (二)资源状况 自然景观以山林植被为主。人文景观主要有粤赣省红军医院旧址、“八·一”南昌起义南下部队会昌战斗遗址(战壕、防空洞)、毛泽东诗词纪念碑、烈士纪念塔、烈士墓及会昌县地震台、书画苑、善园缘、翠竹祠、六祖寺等,山上分布有八个休息亭廊,大部分以毛泽东诗词《清平乐·会昌》里的字、词命名,如独好亭、未老亭、君行亭、欲晓亭等。 (三)现状建设及居民情况 现状分布有县化工厂、县物资公司仓库、县酒厂等工业及仓库建筑用地。山上分布有7户村民,沿山脚居住着少量居民。目前厂房、仓库、居民、农户住宅的建筑质量均较差。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1、树种单一,缺乏阔叶树; 2、森林遭砍伐、破坏,山体滑坡、裸露较严重; 3、防火道目前修建了上山游步道,无林荫大树; 4、游步道大部分做成水泥制品,城市化色彩太浓; 5、景点小品及其附属设施尚需进一步完善,打通景观视线; 6、沿岚山脚下搬迁或拆除建筑质量较差的厂房、仓库及居民住宅建筑,给公园留出可建设用地。 二、项目背景 会昌,历史悠久,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置县。置县时恰逢县治凿井得砖,有篆文“会昌”二字,遂以“会昌”命县。目前县城保留有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的会昌县古城墙。在一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八仙文化和盘古文化都是会昌特色文化。同时会昌人基本上属于客家人,是客家文化发源地之一,羊角古城堡是会昌客家建筑的代表。会昌有悠久的米粉制造工艺。 1931—1934中共苏区时期,会昌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粤赣省治所在地,是会昌、寻乌、安远三县的中心县。毛泽东和一批革命先辈在此进行过较长时期的伟大革命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中有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陈毅、贺龙、叶剑英、聂荣臻、林彪八位元帅在这块红土地上纵横驰骋,屡建奇功,先后有7700名优秀儿女英勇献身。 岚山岭原名明山、南山,又叫会昌山,雄峙于贡江河畔,最高峰海拔400.6米,满山林木苍茏,郁郁葱葱。盘山公路由南麓蜿蜒而上半山寺(粤赣省红军医院旧址),东、南麓各有曲径通往山顶,该县具有良好的登山活动传统。登临四顾,湘江古镇与龙光宝塔尽收眼底,远山连绵直奔天际;山下湘江、绵江、贡江蜿蜒而过,山光水色令人留连往返。因当年毛泽东登临并填词《清平乐·会昌》闻名的会昌山(俗称岚山),以其“郁郁葱葱”的满山苍松,给人“风景这边独好”之感。登上这名副其实的“会昌城外高峰”,县城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三、设计理念 岚山公园规划设计将始终坚持和运用以下科学理念: (一)环境生态为根本 当今人类共同目标不仅要有一个基本的生存环境,更需要一个以良好生态为依赖的优美生活环境,正是由于岚山公园位于会昌的西北部,处于岚山森林公园的核心部位,有别

花园湖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花园湖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一、概况 花园湖公园位于定城西郊,西大街以北,长征路以南地区。景区交通便利,地势起伏,河流交叉,自然形成了“五洲三岛”。景区内树木葱郁,环境幽美,历来是定城人民休闲、娱乐、踏青赏景的好去处。1993年10月完成了部分建园工作,但因机制不新、建设不到位、配套不完善、拆迁不彻底,目前环境较差,急需改造和建设。 二、现状分析 (一)有利因素 1、花园湖公园:现状有较好的水体和可塑性,具较大的地形、地貌。 2、场地内已有生长较好的树木,在规划设计时应加以保护。 3、区位条件优越,花园湖公园占地28公顷,也是皖东乃至全省县城所在地仅有的一块自然条件最好的城市景区。 4、花园湖公园已确定了汉画像石陈列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区块的设计为公园增添了文化的内涵和特色。 5、社会各界对建设公园呼声高,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决策果断,并已列入“十一五”十大重点工程。 (二)不利因素 1、水体和地形脉络不很清晰。尤其是水体,不够完整,水形不够丰富。

2、公园内建筑风格较难统一。现定的二个区块建筑风格一个是仿汉式,一个是现代式,还有现存的子敬亭以及一些石栏杆等又是另一种风格的。再加上规划中商业建筑的风格,将会使一个公园内有多种风格的建筑,会影响公园的整体品位。 三、规划设计依据 1、国家公园设计规范。 2、城市绿化条例。 3、定远县城市总体规划。 4、定远县花园湖公园项目委托书。 四、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定远县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承台,运用现代风景园林造园手法汲取国外后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本着生态优先和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市民营造一个环境优美、四季鸟语花香的休闲、游憩、娱乐的优美空间。提升该区域的城市品味,加快周边地块的开发和建设。 五、规划设计原则 (一)景观统筹原则 正确地处理好花园湖公园建设和周边地块的开发的关系;处理好公园内商业建筑与公园景观的关系,做到公园建设能拉动两侧地块的升值和开发。商业建筑的开发不但不影响公园的景观,并为市民创造更加优美的商

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

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1)功能定位。根据旅游区的发展目标,旅游区的功能定位包括目标市场定位、接待功能定位、“旅游产品”档次定位和旅游区特色定位等。 (2)旅游区形象规划是在特色定位条件下的营销口号策划、风格选择及视觉体系规划。形象应反映主题,惟我独有的内容和形式、鲜明独特的个性和服务风格是提高旅游区吸引力、保持旅游地生命力的关键因素。修建性详细规划层次的形象规划主要是针对视觉形象而言,强化旅游吸引物体系的差异性、服务设施体系的地域性。对重点地段的吸引物场地及设施应在平面布局、立面、剖面等方面做一些意象性的设计,如果仅靠文字说明,其视觉形象是很难控制的。 (3)旅游项目规划要对旅游项目的活动方式及其组合进行具体安排。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依托旅游资源进行规划;二是依托现代技术进行规划。前一种规划是在对旅游区自然资源进行整合、对人文资源进行挖掘的基础上,通过对空间组织和活动秩序的编排,为游客创造特殊的旅游经历。这样的旅游项目丰富多彩、优势明显,就体验程度而言有观赏型、参与型两种类型,就项目性质而言有生态型、文化型两种类型。后一种规划则主要依托现代技术和资金,创造一系列“新、奇、特”的旅游项目,一般出现在主题游乐园。 (4)旅游服务设施体系规划。旅游服务设施体系是为旅游者的游憩、观光以外的活动提供服务所需的物质条件。在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应根据总体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进一步确定用地规模、建筑面积、空间布局、立面风格等要素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旅游服务设施体系规划应配合游览线路的组织、土地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因地制宜,坚持特色原则及和谐统一的原则,并努力达到对环境影响最小化的目标,尽量应用环保技术、洁净能源技术、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本土化材料技术、生态建筑技术,将建筑工程设施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5)游览线路与道路交通规划。游览线路与道路交通设施决定着旅游者进入旅游区的方式,规划应因地制宜地运用进而不入原则、安全可识别性原则、游旅结合原则、地方特色原则和自然美原则。在旅游区内,游览线路发挥着纽带功能,将各旅游项目、娱乐设施和服务点连接并形成一个整体。每条游览线路应有效地组织第一印象场域、最后印象场域、光环效应场域、主题场域等,并根据旅游项目和环境的不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