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语专业课程建设(2011-2015)规划

日语专业课程建设(2011-2015)规划

日语专业课程建设(2011-2015)规划
日语专业课程建设(2011-2015)规划

日语专业课程建设规划(2011-2015)

2011年4月

日语专业本科于2005年9月开始招生,目前共有在编教师10名,外聘博士1名,日籍外教3名。日语专业从开设之初就极力追求课程设置符合《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但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新需要,我们坚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持续进行改革,制定出具体的课程建设规划,使我系日语教学得到迅速的发展。

一、课程建设在本科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这一总目标就是课程建设规划的基础,而课程建设也必须为这一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服务。反过来,课程设置如何、课程建设搞得好坏却又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全面深入地研究课程改革与课程开发课题,建立起既符合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标,又切合我校自身优势,同时又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体系,是始终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二、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课程建设应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目标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为

前提,制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评价标准,并根据我校的定位以及师资、实验等教学条件制定出课程建设的发展规划。在课程建设中,要充分研究每一门课程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技术、技能,获取和传授知识、技术、技能的方法和途径,以及测试评价的方法步骤,进而确定课程内容、教材的体系,及做出评价、选择或编写教材的决定。在课程建设及编写教材时,既要从现实需要出发,考虑社会的需要,更要密切关注当今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变化,对教材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充实。对于我系来说,在课程建设中要密切注意当今社会需求的最新发展,以便在教学及教材建设中体现最新的企业用人特点。课程建设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逐步摆脱灌输式的“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观念,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并达到每一门课程应该达到的考核标准。

三、课程建设的现阶段规划

1、加强原有课程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增加新的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

虽然目前日语专业基本开出了《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全部专业必修课及限选课,但在任选课方面还应凝练科目。今后四年内,日语专业将分别修改或新开如下选修课的主干课程:贸易实务日语、办公自动化日语。

2、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依据,是指导和检查教学的纲领,因而必须抓好每一门课程教学大纲编写工作。借2012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之契机,根据《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外语系将对日语专业教学大纲进行完善和修改。教学大纲应包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的进度,课时的安排,教学方式、方法,思考题及主要参考书。在制订修订教学大纲时,应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对预期教学效果提出明确的要求。

3、确保课程教案和课件的制作质量

指导我系日语专业每一位教师撰写好教案,做到无教案不上讲台。在每学期末及每年教学水平评估期间对每位教师的教案进行检查,以保证日语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4、跟进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和改善

课堂教学的质量是保证课程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因而要采用科学可行的检查、评价制度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并通过学生、教师及其他有关途径及时反馈课堂教学的质量。

5、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要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改革和改进教学方法。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改变灌输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加大学生的活动时间,使学生在实际运用语言中学习语言。同时又要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积极性,使他们不断地提高认识,在课程的设计及教学方法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

课程建设三年规划

课 程建设课 程 管 理 1.建立相应的 学校课程开 发、评估、实 施制度。 1.根据学校实 际,设立有助于 课程开发、发展 的实施方案和制 度。 1.完善校本课 程、修订评估 及实施制度。 6.建立以教 师、学生、家 长都参与的评 价机制。 1.形成完 善的评估 机制和实 施制度, 能够按制 度开展工 作。 1.评价机 制科学、完 善,分工明 确、合理。 2.有评价 制度、措 施。 制度完备 自觉自律 自我管理 团结创新 陈安民 2.按照课程计 划,开足开齐 各门课程并融 入幸福教育, 教师参与度达 到80%。 2.开展科技、艺 术、国学等课题 类别。 3.有问卷、有记 录、有图片。 2. 按照课程 计划,继续开 展各门课程融 入幸福教育, 教师参与度达 到85%。 7.教师能自交 工作,按时保 质完成任务。 8.形成较为浓 厚的学习氛 围,教师参与 度达85%。 2. 按照 课程计 划,继续 开展各门 课程融入 幸福教 育,教师 参与度达 到90%。 3.有课程 研发小组。 4.沟通交 流及时,有 活动图片、 有记录。 思想先进 素质提高 能力增强 参与面广 陈安民 3.校本课程确 保有专兼职教 师开展,学生 参与度达到 100%,优秀达 到30%,良好 达到60%。 4.开展校本课程 《国学教育》, 有专职的国学教 师。 5.问卷调查教 师、学生。满意 度达到85%。 3.校本课程已 有专职教师开 展,学生参与 度达到100%, 优秀达到35%, 良好达到65%。 9.学生自主管 理,能够在教 师的指导下独 立参与,开展 工作。 3. 校本 课程在专 职教师开 展下,学 生参与度 达到 100%,优 秀达到 40%,良好 达到70%。 5.实地查 看。 6.有专职 教师、问卷 调查、有图 片、有记 录。 积极主动 团结创新 特色发展 满意度高 陈安民

完整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规划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工程系 2005.9 1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目标 1.1 专业建设基本思路 加快教改步伐,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调控、科研素质的培养来大力推进专业学科建设,拓宽专业覆盖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建成基础厚实、特色突出、实力较强的专业。 1.2 专业建设整体目标 通过5 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建设与发展,打造出特色、优势专业,建设成高水平学科,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1)科学合理地定好自己的位置,确定好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在专业性质上加强材料科 学与工程基础、侧重材料制备和表征训练,以现代科学与工程体系为主干构建专业和组织教学,培养“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具创新精神、面向生产第一线的优秀工程型人才”。 (2)专业方向紧密结合产业科技进步需要、地方经济及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 (3)突出优势,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专业方向特色,提高办学水平。 ( 4)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中心,以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辅以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全面推进、整体优化。形成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5)强化学生大工程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培养适应2l 世纪时代特征要求的创新性人才,为 我国材料产业的产品更新换代、产业科技进步作出贡献。 (6) 把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打造出特色品牌专业,建设成高水平学科,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2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措施 2.1 建立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1)以新的人才培养观确立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以及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的重要性。高等工程教育应从“授技型”向“育才型”转变,从单纯传播知识向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转变,从狭窄的专业技术教育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应将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应具有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大工程观念、市场经济观念、开拓创新精神、独立深入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 (2)建立起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两段式、三平台、多专业方向 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三年的基础教育阶段和一年的专业技术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过程;基础教育阶段的三级教学平台——通式教育基础教学平台,大学科基础教学平台,按一级学 科设置专业基础教学平台;多专业方向。 2.2 以“大学科、大材料、大工程”的人才培养观,以创新的思路构建起了新型课程体系 21 世纪人才需求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素质是前题、能力是关键、知识是载体的新型人才观,以“大学科、大材料、大工程”的意识,以创新的思路构建起新型课程体系。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充分发挥知识平台和课程群(教学模快)的整体功能作用。如何做到厚基础,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

《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建设规划

《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建设规划 一、课程建设现状 《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是**学院院级重点建设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在学院重点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本着坚持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国家及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突出学院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特色,以专业基本建设为基础,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以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地开展课程建设。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大胆创新,开展能力本位课程改革,建立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相配套的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体系,实施了开放式高职教育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创建工程,安排了专项经费,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与整合,课程团队正努力进行课程建设,以逐步形成课程教学特色。 二、指导思想 《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建设在认真总结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以转变教学思想观念为先导,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性创新人才为出发点,依据建构主义理论,重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与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建立课程评价制度,加强课程教学过程的管理,提高课程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课程建设,树立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意识,使教学研究与教学建设相结合,构建与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内容体系。以职业标准要求为课程内容,以教学内容模块化为课程结构,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核心,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为课程视野,以双师教师结构、仿真和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为课程保障,建设辐射性强、影响力大的《施工组织与管理》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三、总体建设目标 《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建设将按照学院“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级建设、注重实效”总的课程建设方针,即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形成一套适应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体系,并将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法、课程管理、教材、评价与反馈等建设配套改革,使之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明显的高职特色;形成一支师德高尚、适应课程建设需要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并使他们能够有渊博的学术造诣、丰富的实际经验和对高等职业教育本质规律有深刻的认识;课程建设的成效达到三个满足,即: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要

学校课程规划总体与方案

建设路小学课程规划总体方案 一、愿景与使命 1、基本情况 中牟建设路小学位于中牟县荟萃路中段,占地47亩。前身为中石油管道三公司子弟学校,期间经历两年和郑州市郑开学校联合办学,2015年8月正式归属中牟县教育体育局。学校现有32个教学班,在职教师91人。教师年龄结构合理,年轻教师居多,充满朝气和活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2、办学愿景 学校已初步确立“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教师专业成长铺路”的办学理念,逐渐明晰“健康明礼乐学笃行”的育人目标:健康是指学生有健康体魄,健全人格;明礼指是明辨是非,知书达理;乐学是指热爱阅读,热爱学习;笃行是指勤于动手,乐于实践。“厚德博学扎实灵动”的教师发展目标。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师生们共同的“生活花园学习乐园精神家园”,最终实现“办规范学校创特色名校”的建设梦。 3、学校使命 学校使命是深挖学校课程资源,构建多彩的课程体系;发挥个性特长,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灵动的教学艺术,深入的科研能力,自觉的成长意识的教师团队。学校一方面“强素质,重提升”,致力打造善教、乐教的智慧团队;另一方面“抓习惯,促养成”,着力培养好学、乐学的德行少年,努力促进

教师、学生、学校三位一体的共同发展。 二、目标与结构 根据国家对小学阶段培养目标,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学校的课程总目标,如下图: 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应当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着眼点,应当聚焦

于“以人为本”。中牟县建设路小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让师生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办学宗旨,秉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铺路”的办学理念,围绕“健康、明礼、乐学、笃行”的育人目标,树立“乐实”课程观,“乐实”就是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去追求,以一种快乐的心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教师把上课当作是自己最快乐的事情;学生在学校是快乐开心的,在学校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真实地参与到学习中。 因此,学校以“构建多彩课堂,发展个性特长”为课程发展目标。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和老师发展的课程体系,设置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形成了“国家课程适度拓展地方课程适实融合校本课程适性开发”等多元并存的课程体系。 学校课程体系建构如下图:

本科专业教学计划标准

本科专业教学计划(标准模板) 一、专业目标 二、核心能力 三、授予学位 四、学时学分 每个专业计划总学分约172学分,其中,课程学分(含实验课)≤140学分;毕业设计、实训、实习等集中实践环节28学分。 说明: 1、计划总学分162-172学分,其中,课程学分(含实验课)最低为134学分,最高课程学分为144学分;毕业设计、实训、实习等集中实践环节28学分。 2、课程学分数是学生毕业的最小课程学分数。鼓励和引导学生选修加深加宽课程。 3、每学期课程教学为18周,16周教学,2周考试。 4、一、二年级每学期每周课堂学时最高不得超过22学时(不含实验及体育课),第 5、 6、7学期每周课堂学时最高不得超过20学时(不含实验及体育课)。 5、第8学期安排分组课,与毕业设计(论文)、实习融合,实行导师制。 6、非专业类的“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工程图学”、“大学化学”“工程数学”等基础科学与技术类课程列入通识选修,鼓励学生选修相关专业课程替代。 7、通识选修最少须修满10个学分。理工类学生必须选修6学分的文学艺术与社会科学领域的课程,非理工类的学生必须选修6学分的自然科学与计算领域课程。 8、一门核心课不应少于3学分(不含实验),建议一门核心课以3学分为标准学分,大于5学分的核心课,建议分上、下两学期,课程学分均为整数。

说明:1、集中实践的时间安排,将由学校统一考虑。 2、集中实践内容与条件设施,校定部分,教务处全面负责,院定部分,由学院全面负责。 五、课程计划 5.1 核心能力与课程计划关联图 5.2 课程计划时序结构图(请准确计算出周学时,按规定控制周课堂学时)

某某专业课程建设规划

XX专业课程建设规划 学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就是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的改革与建设是学校各项改革与建设的核心,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课程质量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重要尺度。 课程建设是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中心,以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为依据,以教学设备,实践条件建设为保证,以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为成果载体,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一项系统工程。 一、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课程是学校使受教育者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进而实现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课业及其进程,是学校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载体,从广义上讲,课程是学校全部教育教学活动的总和,是学校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载体。 开展课程建设活动,不仅决定了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决定着一所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必须明确课程定位,有效开展课程建设,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了使课程建设与改进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学校提出了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工作思路。(一)基本原则 课程建设要体现职业教育的思想,贯彻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系统培养,多样人才;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原则。专业课程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工作任务为基础设计课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校企合作建设课程的原则。 要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合作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实施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和社会产品为载体的教学方法,探索工学交替、任务趋动、项目引导、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积极推行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学习模式,重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融教学研为一体,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增强交往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积极改革学业评价模式,推行多元多主体评价原则。 改革学生学业的评价方法,大力推行多元多主体评价。探索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创新活动及表现,学习过程情况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实行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建立以能力考核为核心,以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为主的专业课程评价体系,校企合作开发优质教材,

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四川天一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制度 为加快课程建设步伐,扩大课程建设的成果,使课程建设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制度。 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学院将课程建设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为实现学院“十三五”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坚持课程改革的方向。把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变上。通过课程建设,逐步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不相适的问题,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课程建设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以通用能力为基础,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重点,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科学、合理设计课程。课程要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突出高级技工与高职教育的融合;要体现本专业、本课程教学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先进性特点;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心理和教学规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 (四)正确处理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正确处理课程建设中的重点与一般、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做到课程定位准确,目标明确,内容合适。 二、课程建设的原则和目标 课程建设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为目的。在建设中采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大批量合格课程建设与部分较高水平的优秀课程

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分级、分期、分批进行建设。从所有课程抓起,以对教学质量影响最大的课程为先导,建成一批院级乃至省、国家级精品课程,促进学院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经过3—5年的建设,建立150门核心课程标准,开发30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一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三、建设内容 (一) 教学文件与教学条件 1.教学文件。课程标准、教材、教案、试题、学生成绩、课程教学质量评估、教学质量分析总结、学生考核分析等保存完整。课程标准应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及其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阐明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基本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合理安排各教学环节、课时分配、教学方法及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反映本课程的最新成果及教改思路,实验课程标准要符合培养目标,要有完整、系统的实验讲义或指导书。教材选用应符合教学与专业评估要求,内容精而新,与专业层次要求相适应,深、广度符合标准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如所选教材不完全适合,应根据教学大纲进行增删,调整或编写补充教材。要有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资料,含教学参考书、习题集、实验指导书、自学指导书、一定数量的必读书目及有关参考图书。教学进程要统一,教学进度计划表填写规范且认真执行。 2.教学条件建设 (1)实验、设备状况:实验设备套数能保证本课程实验的开出,具有开出基本实验的全部设备,且设备完好率≥95%;设备使用率≥95%。 (2)实验数量及水平:能开出全部基本实验;能开展综合性、创新性或研究性实验。 (3)实践教学设备能基本满足与本课程有关的实践教学环节需要。 (4)要有多媒体教学辅助等设备以及教学必需的教具、挂图、演示实验仪器、幻灯、投影仪、声像资料等,能较好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

经济学专业教学计划

经济学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1. 培养目标 经济学专业旨在培养学生能够适应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良好的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具备较强创新实践能力和一定的领导能力,具有“经世济国、经世济民”的经济学情怀,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符合研究应用型人才的标准。 本专业立足于经济学大平台,通过系统的基础教育、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引导学生的专业兴趣,拓展跨学科的综合性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成为经济学领域的创新研究型人才,或能够胜任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实体企业、金融机构、咨询公司等经济管理部门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期待培养的学生毕业5年左右,能达到下列目标: 目标1:具备健全人格和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具有正确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 目标2:熟悉经济学科的前沿动态,具备敏锐的国际经济分析与风险识别能力,注重经济金融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目标3:具备经济分析和经济管理的专业素质,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知识从事相关的宏观、产业和微观分析,能胜任一定的业务运作与管理工作。 目标4: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在多学科团队或跨文化环境中工作,并能够在工作中作为主要成员、业务骨干或主要负责人有效地发挥作用。 目标5: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通过实践工作历练、高校或研究机构攻读更高学位等方式提升创新研究能力和专业素质,逐渐成为经济实务领域的行业精英或研究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 2. 毕业要求 (1)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 (3)掌握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4)能运用计量、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5)了解中国及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政策法规;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建设规划(定稿)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 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课程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我系财务管理专业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促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管理方式及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改革,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按照“加强基础、提高起点;精选主干,扩大选修;注重交叉,形成能力”的原则设置课程,通过删减、增设、融合、重组等多种形式,夯实经济、管理以及数理基础知识,建立适合安徽省和合肥市产学研发展需要的“应用型、能力型、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培养方案。 二、课程建设总体目标及要求 课程建设的总目标是从实际出发,围绕课程建设、课程调整、课程整合、课程引进、课程评价、课程研究等几方面,以社会需要和课程设置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核心,以培养“应用型、知识性、能力型”人才为目标。先进行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的建设,再进行单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建设,以“素质、知识、能力”三大要素为中心设置相应的知识模块,构建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财务管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同时形成对课程的教师、教学参考书、教学设备配置、实验实践等方面的改革与建设方案,拟至2012年前基本完成专业培养目标所需的核心“知识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建设。 三、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将拟建设的课程分为精品课程(院级)建设、优质课程(院级)建设、特色课程建设、双语课程建四个层次,分别组织实施: 1.精品课程(院级) 精品课程是具有鲜明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到好处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精品课程建设要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示范性。 首批建设:《财务管理学》(院级精品课程) 建设目标:在未来2~3年内,院级精品课程增至1~2门,力争省级精品课程实现零的突破。 2.优质课程(院级)

本科课程建设规划

本科课程建设规划

本科课程建设规划( -2020年) 课程建设是学院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根据学院发展规划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结合我院课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分析 我院自升本以来,积极探索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课程体系,推进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1.构建“三平台+二模块”的课程体系。,学院构建了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等三大平台和集中性实践教学与素质能力拓展活动等两大模块的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程又分为基础课和素质课两个小模块,学科基础课程又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大类基础,专业课程又分为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职业素质课。集中性实践教学按照通用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发展能力的培养递进式安排了基本技能训练、专业综合应用、工程训练和创新实践,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学科竞赛活动、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等素质能力拓展活动统一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必须修满至少10个学分。 2.规范课程建设管理。制订了课程建设和管理的相关制度,规范了课程教学大纲、考核大纲、课程教学进度计划、教案等教学文件的撰写、教师课程教学工作考核,制定了精品课程、双语课

程建设标准,建成校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双语课程6门,对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和优秀教材进行了规范。 3.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方面,在“卓越计划专业”开发了校企合作课程,组织开设《中西文化十二讲》,引进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加强了人文素质教育;在教学方法方面,以课堂教学为重点,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参与式、项目式、研讨式等教学法,立项支持探究式示范建设课程6门,启动了基于互联网络的以翻转课堂为特征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全面实施了通识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实践教学改革,大学英语和高等数学进行了分层分级教学,大学体育课程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相结合;在教学手段方面,鼓励教师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当前,学院本科课程建设仍处于初期,在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资源建设、课程规范管理、课程教学及考核方法改革等方面进展缓慢。 二、指导思想 -2020年,学院课程建设以学院发展规划为依据,以落实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文件要求为出发点,以“规范管理、优化体系、加快改革、强化实践”为基本方针,进一步规划课程建设管理,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加快教学内容、方

航空专业教学计划

航空专业教学计划 航空专业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学制两年。 二、培养目标和业务范围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机场航空公司,民航宾馆人员,机场服务工作人员。 (二)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机场和民航运输服务部门,从事机场候机楼、宾馆及商场等地面服务工作及飞机空中乘务工作。 三、知识结构、能力培养及要求 (一)知识结构、能力培养 1、掌握民航运输有关法规及国际公约的基本原则知识。 2、掌握客运、货运及行李运输的基本知识 3、掌握候机楼客运服务的基本常识、程序及职责 4、了解服务和公关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培养和要求 1、具有从事地面服务的工作能力及服务工作中所需英语听说能力。 2、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较强的应变能力。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一)文化基础课 1、职业道德(20学时) 主要学习经济政治职业道德内容,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语文(72学时) 主要学习说明文、应用文进行规范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正确理解、准确运用文字的能力及文学艺术鉴赏能力,会收集、整理信息材料,能写作一般性文章,写规范字,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基础英语(144学时) 运用英标拼读规则认识单词,用正确语言朗读课文,掌握1200个左右的词汇,基本构词法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口头听力的综合训练,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的一般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用语简单对话。 4、英语听力训练(108学时) 学习常用日常生活学习用语以及工作中嘴基本的交流用语,提高学生的语文交流的能力。 5、计算机应用基础(144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一、专业建设的背景和依据 经过细致的市场调研与分析,我们发现目前旅游业在近5年内人才的需求会十分旺盛。有关专家论证: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业和出境旅游业将会越来越兴旺,旅游业在我国已进入大发展阶段,这样中文旅游服务人才十分紧缺,我院旅游专业的就业前景将十分乐观。 旅游专业开办于2003年,旅游专业规模逐渐扩大,每年招收两个班,学生70名左右,目前旅游专业在校生三届,150余人。依托广厦集团旅游业的大背景,将本专业建设成为服务于浙江旅游行业,具有鲜明特色的文科专业,使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具有优势。 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办专业特色,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熟悉旅游服务与管理的高职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专业建设目标 1、根据我省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人才需求状况,设计开发具有高职教育特色,体现教学改革思想的人才培养方案: (1)专业知识要求 掌握高职层次的旅游管理与服务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旅游活动中的基本礼仪知识;掌握旅行社服务、导游服务中的英语常用语;掌握旅行社、旅游风景区的基本管理与经营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导游员的基础知识及相应的实务知识。 (2)专业能力要求 具备导游员的讲解与带团能力;具备旅行社、旅游风景区基层岗位员工的市场营销策划能力、市场调查分析能力;具备较好的自学和创新能力;具备导游服务工作中常用英语的表达能力等。 (3)专业素质要求 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2、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1)规范教材征订,多使用高职高专类教材;

课程建设方案

英语专业《语音》《国际贸易函电》课程建设方案 课程教学是决定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根本性体现。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了继续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英语专业决定将语音、国际贸易函电建设为校级精品课程。具体建设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经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突出教学过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推动理论与实践、文化基础与专业技能、学习做人与学习做事的结合。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精品专业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精品课程建设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要立足于专业建设,从课程体系的整体角度出发,优化结构,精选内容,突出个性,注重实践,形成特色。 2.协调发展原则:要把素质教育置于课程建设的核心地位,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科学知识、专业能力与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3.以人为本原则:要强化学生在课程建设与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4.辐射示范原则:要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与辐射效应,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二、建设目标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我校教育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校整体战略目标,结合学校现有条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建成两门校级精品课程,一门省级精品课程,并力争创建达到国家级标准的精品课程。 三、建设内容 1.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着力培养思想品质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的精品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精心打造工作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学团队。

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方案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国际酒店管理方向) 课程建设方案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设立于2010年,至今已近7年。目前,我酒店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同时,酒店发展的国际化、集团化趋势,也对酒店人才的专业化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酒店行业快速发展的要求,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搭建更高更好的学习平台,经一系列考查研讨,我院拟决定在原有酒店管理专业基础上,增设国际酒店管理方向,同时结合当今国际酒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为进一步增强学生行业竞争力,拟引入美国饭店协会教育学院部分课程,具体课程建设方案如下: 一、课程建设背景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隶属于国际教育学院,专业通过几年的发展,力求被打造成为一个能够满足当今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行业摇篮,专业毕业学生能够在行业中有很好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走向。为此,我院引进美国饭店协会教育学院的相关课程体系,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铺设更为广阔的道路。 美国饭店协会教育学院(AHLEI)成立于1953年,是全球酒店业界与酒店专业学校对于高质量酒店专业教育、培训和职业认证需求的主要满足者。AHLEI的职业认证被认为是酒店业界人士专业表现和成就的最高认可。 二、课程建设内容 1、《当今饭店业》:本课程从管理者的视角阐释了酒店、餐厅、邮轮和俱乐部的组织结构,包括财务、管理合同、职业道德、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各方面的知识。课程中使用的图表、行业统计数据、专业网站信息为学生提供了即学即用的实用信息。 2、《前厅部的运营与管理》:本课程阐述了前厅部的工作与职能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作用,重点关注了如何管理好前厅部以实现酒店的整体目标。本课程所展示的知识与技能可以提高前厅部工作效率、提升销售业绩。 3、《餐饮运营管理》:为员工在餐饮运营中作出明智决策奠定基础。本课程阐述为了满足客人的需求,员工要如何计划、实施和评估餐饮运营的全过程。学生将通过学习这么课程学会如何借助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来赢得业务,如何满足客人对于食品质量和营养的要求,以及如何通过最大限度提高服务质量、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准来增加收益。 4、《客房运营管理》:本课程涵盖了客房部运营的方方面面,包括聘用与留住高素质员工、计划、组织和清洁酒店各个区域的技术细节。酒店业专家所提供

课程建设发展规划doc-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课程建设发展规

XX市第四十七中学课程建设发展规划 为了全面科学地规划和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 号)、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工作的通知》(教基[2003]21号)、XX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粤教基[2004]47 号)、XX 省教育厅《XX省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XX市教育局《2004学年XX市普通高中课程开设指导意见(试行)》(穗教发[2004]24号)、XX市教研室《2006学年XX市普通高中课程开设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等文件精神,同时结合学校具体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我校课程现状 我校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全部开设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必修课。这些必修课包括思想政治、语文、数学、信息技术、外语(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综合实践活动以及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普通高中必修课是为学生打好共同基础开设的,每位学生必须修习。 (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同时开设,校本课程渗透始终。保证学生每学年在每一领域都修得学分。高一高二修完全部必修课程与部分选修课程,高三全面进入选修。每周课时数不超过35学时,国家课程模块按每周4课时或每周2课时安排。校本课程参照国家课程的学时数设置。 (三)必修课和选修课的组织有序。必修课的上课形式以行政班为主,选修课的上课形式以教学班(走班制)为主。

(四)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的各项课程 1、必修课、选修课开设情况 高一年级 说明: 1、通用技术必修课程共2模块,4学分。课程开设有两种方案:(1)周课时2(最好能连堂),可在高一结束;(2)若受师资等条件限制,可每周1课时,分高一、高二两年完成。

(完整版)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一、需求论证 (一)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分析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8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已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2010年,黑龙江省旅游业总收入达2454.07亿元,同比增长15.75%;旅游外汇收入达87.05亿美元,同比增长15.56%,居全国第七;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130万,间接就业人数650万。旅游业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十二五”时期,黑龙江省政府也提出了“旅游强市”的战略,在“旅游强市”战略指导下,建成了太阳岛旅游区等旅游景区。以目前黑龙江省旅游经济的发展状况预测,每年接纳的旅游专业毕业生可以在300人左右,旅游从业人员的需求量还会不断增加,特别是专业技能的旅游专业毕业生将成为用人单位的首选对象,旅游专业的学生择业空间很大,就业前景乐观。 (二)专业定位: 旅游管理专业立足哈市,面向黑龙江为旅行社、景区、酒店宾馆等企业培养具有旅游和餐饮服务业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导游技能及旅游景点、休闲农庄、酒店宾馆等业务岗位的高素质人才。 二、建设目标 (一) 总体目标根据专业定位,以培养具有扎实业务能力、浓厚文化底蕴和一定涉外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加强双素质双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和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逐步建成在全省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专业。

(二)具体目标 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社会人才需求和就业岗位要求,完善“2+1”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知名旅游企业深度合作。 2. 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 建成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完成专业课程实训教学指导书的编写,并与企业合作开发教材,以满足教学的需求。同时抓好精品课程建设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3.“双师”教学团队建设 进一步加大教师引进、培养和聘用力度,使专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1:1。同时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努力培养省学科带头人,并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形成素质高、教科研业务能力强、具有良好合作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的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学团队。 4. 实践基地建设 加大专业投入,逐步充实完善现有实训室。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联系,建立满足教学需求、合作紧密、实习教学效果良好的校外实践基地。进一步推进以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基地产学研作用发挥等为内容的实践基地内涵建设,使人才培养质量能符合企业岗位需求。 三、专业建设思路 (一)总体建设思路 进一步适应旅游产业发展新需求,积极创建基于产业要素和行业、企业发展为导向的由综合或交叉学科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明显提升旅游管理学科专业教育层次和教学质量水平,充分发挥其优势,调整完善并充分发挥本专业特色,继续拓展相关专业及

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实施计划方案

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实施方案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 课程类型□理论课(含实践)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交通运输大类 所属专业类名称公路运输类 所属专业名称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课程负责人孔七一 2007年6月20日

(一)工程力学精品课程建设规划 一、总体目标 以交通行业道路、桥梁、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为基本依据,按照施工企业各岗位要求,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交通部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标准,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中心,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改革《工程力学》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制定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为出发点,构建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平台,建设力学教学资源库。经过2年建设,完成开发4-6个包含课程核心内容的实践学习项目,与企业施工现场工程师、专业核心课程骨干教师合作开发的配套教学课件和助学软件,形成体现工学结合、实践为先特色并具有示范作用的专业基础精品课程。 二、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与经费预算一览表

三、建设流程

(二)工程力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措施 1、建设内容与目标 *1-1课程建设领导小组与规划 (1)在院长为组长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指导下,制定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责任制;(2)拟定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大类配套的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计划与具体措施; (3)在已实质性启动的院级精品课程《工程力学》的基础上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地建设省级精品课程。 1-2课程建设经费 (1)为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设立配套的专项建设经费; (2)经费必须按建设要求分步、及时足额投入,作到专款专用; (3)课程负责人和课程团队要科学规划经费使用方案,保证经费能合理使用,建设效率高。 2、建设的具体措施 (1)由院长牵头,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拟订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动态管理的系列制度,建立起良好的精品课程建设运行与管理机制。 (2)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邀请企业工程师共同研究与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大类配套的院级精品课程建设问题。 (3)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课程建设专项经费的预算、使用、效益,制定一个经费预算、经费使用监督及效率评估办法。以保障项目建设经费规划合理并按建设要求分步、及时足额投入,使用效率高。 二、课程目标 1、建设内容与目标 *2-1课程地位与作用 (1)通过2年建设使《工程力学》课程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中的专业基础性地位更加突出,在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中起到基础和桥梁的作用。 (2)对本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土质与土力学》《公路设计与施工》《桥涵设计与施工》《道路建筑材料》《结构设计原理》的关系进行详细分析,力求准确、清晰地表述专业课程群的学习所需要的力学知识点、技能点。 *2-2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 (1)《工程力学》课程目标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之间的衔接要更加紧密,课程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能力素质目标应具体明确,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符合高职学生学习基础的实际。 (2)《工程力学》课程的职业岗位指向明确,职业能力要求具体。 (3)课程目标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工商管理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工商管理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洛阳理工学院 工商管理系 二O一五年十一月

工商管理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专业建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内容,专业建设的状况从根本上反映和体现全系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根据洛阳理工学院第一届党代会精神和“关于制订洛阳理工学院发展规划,开展办学特色大讨论活动的通知”的具体要求,结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及国务院学位办《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专业建设2016——2020年发展规划,以指导未来几年的专业建设与改革工作。 一、专业单位现状 工商管理专业现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7名,讲师8人;学历方面,2人具有博士学位,13人具有硕士学位。 职称情况: 学位情况: 在校学生:

年龄情况: 工商管理专业的专职教师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基本合理,但具备博士学位的比例偏少,讲师职称的人数偏多,职称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本专业2007年开始招生,现有在校学生374人。争取在2010年后在校学生达到每年普招120人,专升本70人,共计760人的规模。 二、指导思想 按照教育部提出的“贯彻教育方针,更新教育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以“奠厚基础,宽广适应,注重实践,培养创新”为办学理念,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加强和巩固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在全面提高师资水平的基础上优化人才培养的目标、方案和培养途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工商管理专业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走“改造内涵以适应变化,扩大外延以适应发展”的道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注重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和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工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主动适应国家及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洛阳理工学院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定位的指导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逐步现代化;拓宽专业内涵,凸显专业特色,优化专业结构,特别是要根据劳动力市场分析、学生愿望调查、办学资源情况、实施工作计划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专业设置,以促进教学质量、结构、特色的协调发展,提高工商管理专业的综合办学实力,为经济与工商管理系的下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三、专业建设的原则 把专业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来抓,制订并贯彻、落实学校专业建设规划的具体管理制度,对有关专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做出决策,并对专业建设措施的实施状况予以监督。推行学科建设责任制和目标管理,将专业建设的职责和目标落实和分解到研究所(室)、教研室及学科带头人。其效果直接与职责和目标挂

课程建设方案17466

精品课程建设规划 课程教学是决定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根本性体现。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了继续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英语专业决定将《语音》、《国际贸易函电》两门课程建设为校级精品课程。具体建设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经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突出教学过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推动理论与实践、文化基础与专业技能、学习做人与学习做事的结合。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精品专业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精品课程建设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要立足于专业建设,从课程体系的整体角度出发,优化结构,精选内容,突出个性,注重实践,形成特色。 2.协调发展原则:要把素质教育置于课程建设的核心地位,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科学知识、专业能力与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3.以人为本原则:要强化学生在课程建设与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4.辐射示范原则:要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与辐射效应,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二、建设目标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我校教育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校整体战略目标,结合学校现有条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建成两门校级精品课程,一门省级精品课程,并力争创建达到国家级标准的精品课程。 三、建设内容 (一)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