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二教育学原理

专题二教育学原理

专题二教育学原理
专题二教育学原理

作业基本信息

名称

习题二

所属章节

专题二:教育与人、社会/课后作业

分值

截止提交时间

2013.01.15

作业类型

必做作业

作业要求

习题

作业要求:

(1)内容要点要全面、系统,条理性要强;

(2)在内容要点的基础上进行论述,不能仅仅就要点进行说明,论述过程中要结合社会实践,结合教育现实,切忌空洞无物。

1.社会生产力在哪些方面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教育又在哪些方面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要点:

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生产力制约着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质量规格;

社会再生产的水平、方式,决定着劳动力的规格,同时也决定着所要培养的人的规格。因此,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如前所述,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迟缓和水平的低下,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一般不需要经过学校教育的培养和训练,学校一般没有培养生产劳动者的任务,而只有培养政治人才的任务。到了机器大工业生产的现代社会,手工劳动被机器操作所替代,生产经验由个人的技能转化为知识形态,并被概括和总结为各种自然科学、工艺学,还加速了知识的老化和更新,劳动中的科技含量日益增加,社会生产的变革直接导致了对劳动者需求的变化。这一变化直接影响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它要求学校必须培养会读写算的工人和受过训练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而且随着生产力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劳动者的智力成分日益增加,这就意味着广大的劳动后备力量都必须经过学校来完成其教育与训练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办多少学校,能吸收多少人受教育,学习多长的时间,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保证。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不能饿着肚子去‘正谊明道’,我们必须弄饭吃,我们必须经济工作,离开经济工作而谈教育或学习,不过是多余的空话。”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并要求教育要有相应的发展,为物质生产提供所需要的人才。一般说来,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成正比。在几千年的古代社会中,教育发展的速度是很缓慢的,规模也是很小的。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生产中的技术水平较低,对劳动者的文化技术要求不高,生产者所需的劳动技术在直接的劳动实践中即可获得,而无须更多的接受正规教育。所以,这一时期的学校教育的发展规模不大,速度也较缓慢,在组织形式上也只是以个别教育为主。进入现代社会,随着机器大工业这种新的生产力的出现,生产效率的提高,国民经济收入也大大增加,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充足,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不断扩大和增长。同时,由于生产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需要有大

量经过培训的劳动者,人们接受文化教育的需求也不断增长,这些都推动着学校教育发展的规模不断增大,学校教育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当然,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国的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也不相同。总的说来,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教育经费在整个国民生产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也比较高。反之,就较低。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当学校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长时间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社会经济发展将会因人才的缺乏而受到阻碍,就需要重视办学兴教,使教育发展速度跟上社会的发展;但当学校教育的规模和速度超过了生产力的发展,则会使生产力难以承受,培养的人才过多,就业也十分困难,给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则需要对教育发展及时调整。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在教育结构中,国民经济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直接影响教育的管理体制结构,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专业结构,国民经济的技术结构又制约着教育的层次结构,国民经济的体制结构制约着教育的体制结构。因此,学校教育结构必须反映经济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变革。这样,教育为生产培养的人才在总量、类型和质量上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否则,即使培养的人才在总量上有富余,但仍会出现结构性失调,即有的部门或类型人才奇缺,这也会严重影响生产与经济的发展。

(4)生产力的发展也制约着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化。

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必然引起教学内容的更新,促使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发展。学校所传授的课程内容,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范畴。这一部分教学内容的产生、发展和变革也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如在古代社会,由于其生产技术只是一种直接经验,大部分都还没有发展成为与直接劳动相分离的独立的知识形态,它主要表现为一种生产的方法而不是科学理论。这种生产方式主要通过直接经验来摸索,靠师傅带徒弟的方法来传授。因此,以传授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为主的学校课程也就很少反映这种生产技术。此外,即使那些已经上升为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也还没有分门别类的形成各自的独立体系,而是囊括于自然哲学之中,这也就决定了学校课程的设置范围是很有限的。因此,在古代的学校中,普遍存在着重文轻理的倾向,文科(包括神学)构成课程体系的中心,大多数是属于哲学、政治、道德、宗教等人文学科以及语言、文字等工具课程,与生产力直接联系的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课程很少。但是到了产业革命以后,这种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各门自然科学逐一地从自然哲学中分化出来,各自构成独立的科学体系。以西欧学校为例,在十四世纪自然科学方面仅有算术、几何和天文学。从文艺复兴开始到十六世纪中期,这方面的课程增加了地理学和力学。到十七、十八世纪,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科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时学校的课程中又增加了代数、几何、植物学、动物学、物理学、化学等。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在课程的结构上普遍加强了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比重。实践证明,世界各国许多重大教育改革都是以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而每次重大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都反映了生产和科技发展的新水平和新要求。

学校的物质设备、教学的仪器和手段,是一定的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都是直接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而这就直接影响着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的运用,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在古代社会,由于其生产力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一般只采用讲授法、问答法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方法出现了实验法、演示法等。在教学手段方面,随着现代大生产的发展,照相机、幻灯机、收音机、电影机、电视机、录音机等在近代相继进入教学领域。在当代,计算机、网络、人造卫星等都已成为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是与教学手段相联系的,随着科技进步,它也由个别教学、班级教学发展到远程教学,扩大了教育、教学范围,引起了教学组织的巨大变革。

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育通过劳动力的生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精辟地说明了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具有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教育则是第一生产力的母机,是再生产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首先,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知识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科学技术具有继承性的特点,任何科学技术都不仅是一个历史时期的产物,而是人类社会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结晶,是人类不断积累、继承和创造的结果。而科学技术的积累和继承主要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学校对科学技术的再生产还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教育通过对已有科学技术的整理加工,可以使下一代更迅速、更易理解地掌握这些知识。其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通过创新和发明新的科学技术发挥其扩大科学技术再生产的功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力量比较集中,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学术思想活跃,信息来源丰富等特点,使其成为科学研究的一个方面军,对产生新的科学知识水平和技术作出特别的贞献。

教育能够产生经济效益。

如果把教育当作一种生产因素,由教育效益是否来自该生产因系,可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教育对受教育者个人的直接效益包括:个人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知识、技能、技巧的提高,个人收入的提高消费能力的提高以及就业选择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的提高等。教育对社会产生的直接效益包括:社会受教育人口的文化素质、劳动素质、社会意识、身体素质等的提高。教育的间接效益,亦称“教育外溢效益”。它指在教育产生的效益中,还存在着不直接反映在受教育者个人身上的利益。它同样是教育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有学者认为,“就教育支出来看,教育的间接效益很大,教育的直接效益并非最重要的部分”。教育会产生哪些间接效益呢?英国教育经济学家布劳格将其归纳为9个方面:即1)产生当前额外所得利润;2)促使额外所得的利润,代代延续;3)发现和培养个人的潜在能力;4)使劳动力具有弹性,充分供给经济成长中所需求技术人力;5)促进科学和技术的发达;6)教导人民守法的行为,降低社会服务的要求;7)促进国家政治的稳定;8)保存共同的文化传统;9)养成良好休闲娱乐习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还提出了“无形收入”,其实也是一种间接效益。此外,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促进、劳动力素质改善从而对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带来的利益;教育对解决一般性就业、结构性就业、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经济转型、人口计划生育等使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获益,都可视为教育的间接效益。2.社会政治在哪些方面制约这教育的发展,教育又在哪些方面促进政治的进步?

答案要点:

社会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教育的阶级性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的;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在阶级社会中,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文化教育上也占统治地位。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②教育同样受占有物质生产资料的统治阶级所支配,要受他们的思想所支配,受他们的经济力量所支配。

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支配权;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来看,统治阶级出于巩固政治、培养合乎本阶级要求的人才需

要,一般都会利用在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的统治地位,控制文化教育机构,掌握教育的领导权,使教育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来进行。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掌握了政权,谁就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掌握着教育的领导权。任何一个统治阶级都是利用国

家政权的力量、经济的力量和思想上占优势的力量来控制教育。国家政权力量是指通过颁布政策和法令,规定办学宗旨和方针,通过组织手段任免教育机构领导人和教师。经济力量指国家用拨款、捐献教育经费来控制。思想优势力量指通过教科书的编写和各种读物的发行以及对教师思想上的影响,在实际上左右着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所以,各个社会的统治阶级都重视控制教育的支配权,以更好地培养它们所需的人才。

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政治也决定受教育的权利。不同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不平等,反映在教育领域,便形成了不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尽管这种差别随着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而不断缩小,但在阶级社会里则始终存在。在原始社会,由于实行集体公有制,没有阶级差别,所以实行全民教育。只是由于男女分工不同,向男女儿童们施行的教育内容有所区别。在奴隶社会,学校专为奴隶主子弟开设。在古印度奴隶制国家里,就曾以法律规定,谁若让低贱的奴隶阶级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立即处以死刑。在封建社会,教育的阶级性与等级性十分明显,绝大多数劳动人民及其子弟被拒之学校门外。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现代生产的客观要求,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对象,各国也先后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令,但教育机会均等并未得到解决,不同阶级子女接受教育的程度和等级有很大的差别。英国至今还保留着教育的双轨制,“独立学校”(即私立学校)和“公共教育”两大系统基本是泾渭分明。从预备学校(私立学校)到私立大学(如牛津、剑桥大学等)这个独立系统,主要由英国社会的上层阶级所占据。据统计到20世纪70年代末,公学向牛津、剑桥大学分别输送50%和60%的新生,企业和商业的高级职位中约有三分之一,学术专业的高级职业中有三分之二被公学毕业生所占据。这个系统还是英国培养政治领导人,尤其是保守党领导人的重要基地。在公共教育系统中,也存在等级区别。还需指出,在我国,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复杂原因,人与人之间基于政治经济地位的不同所造成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也是相当普遍和严重的。近几年,教育不公平问题已成为社会和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也已成为政府和学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方针和教育内容的选择。

教育内容是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的。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也必然影响和支配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编制,决定教育内容的体系。一定时期的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特别受到人类认识发展水平和各门学科发展所能提供的知识限制。但是,在知识数量范围和程度已经确定的条件下,选择哪些知识作为学校教育内容,在这些教育内容中选择什么为重点,渗透或突出什么样的思想观点,必然要符合社会的经济制度和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及其意识形态。因此,社会科学中政治色彩比较浓厚,而自然科学中虽然政治色彩比较淡化,但其哲学思想的阐释及其学科编排渗透着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在奴隶社会,我国的“礼”、“乐”,欧洲的音乐、文学、政治、哲学等内容;在封建社会,我国的“四书”、“五经”,欧洲国家的僧侣教育的“七艺”、骑士教育的“七技”,都贯穿着统治阶级的意志,服从和服务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现在也不例外。教育的管理方式也受政治体制的影响较大。如果政治体制是中央集权的,例如法国,其教育也必定由中央集中领导;如果政治体制是地方分权的,如美国,其教育主要由各州管理。

教育对社会政治的促进作用:

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

教育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的人才,通过培养人才能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自古以来,任何一种政治经济制度,要想得到维持、巩固和发展都需要不断有新的接班人。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的。进入现阶段社会,社会生活日益复杂,科学文化高度发展,势必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人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这就必然越来越依靠于专门化的学校教育,国家各级政治集团的核心人物

的学历层次和多方面的素养都将随之而提高,它意味着教育的影响亦相对增强。

教育通过思想传播、制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舆论力量。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言论、教材、文章以及他们的行为,宣传某种思想形成某种舆论,藉以影响群众,服务于一定政治经济的现实力量,反动的阶级利用教育来宣传反动的思想、观点、迷信,为维护反动的政治服务;革命的阶级利用教育宣传革命的思想,传播科学真理,制造革命舆论,以影响群众,为革命的政治服务。

教育通过选拔和社会的分层,使原有的社会关系得以延续;

社会学家哈维格斯特曾经指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教育将成为个体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 缺乏教育、教育失败将成为个体向下流动的基本原因。随着社会的现代化, 传统的就业方式, 即受教育后从事某职业安安稳稳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代已逐渐成为过去。知识与技术的不断更新必然加快职业变换的频率, 这在某种程度上为个体充分实现自我提供了较多的机会; 当然, 也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天生较为懒散或不务实际的人的闲情逸致因求生的需要不得不搁置起来, 因为社会流动速度的加快使他们随时有失业的危险。面对这种现实, 最迫切并必须的, 就是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 更新陈旧的知识。接受再教育是实现这种愿望的有效途径。这种接受教育后从事工作, 又因工作需要再次接受教育的过程, 多次重复形成了一种循环。社会发展越迅速, 知识技术更新越快, 这个循环运行的频率就越高。在这种循环中, 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不断加强, 教育选择人才的功能也就得到充分发挥; 只有能跟得上这种循环的人, 才不会落后于时代。由此可见, 教育在知识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 已成为决定个体发展程度的主要因素, 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也成为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的标准之一。可以说, 一个人接受的教育越多, 教育程度越高, 其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整个社会阶层中向上流动的机会也越多。简言之, 教育决定着个人的社会地位。发达的社会增加了许多受人尊敬的职业, 而这些职业往往需要很高的资历, 尤其是一些高新技术型职业需要从事者接受长期培训, 这就离不开较高层次的教育。由于这些职业的社会地位与报酬较高,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通过提高个人的教育程度与知识技能水平, 不仅能提高经济效益, 而且能增添个人社会地位升迁的机会。

教育是促进社会政治变革和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但又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的知识丰富,就越能增强人民的权利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政策,推动政治的改革和进步。要不断推进我国民主化的进程,就不可忽视加速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

3.个体的发展对教育有哪些制约作用?

答案要点:

个体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

个体发展的先天因素对教育的制约:遗传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进而为教育提供了可能性;成熟以及所导致的年龄阶段特征对教育也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个体的身心发展既有共同规律,又有个别差异;既有年龄阶段中凸显的一般的、共同的特征,又呈现出常态中的特殊性。一般说来,每个正常的儿童的发展,总是要经过一些共同的顺序和阶段,但在个体发展的速度、水平、表现方式等方面却各有自身的特点,表现出个别差异性。例如两个8 岁的儿童,一个儿童的抽象思维已有了较好的发展,能够初步运用数的概念进行运算,而另一个儿童却尚停留在实物运算水平。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可以表现在各个不同的方面,如在个性倾向性方面,同一年龄段的儿童在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的差异。也可能表现在发展的不同方面,如有些儿童抽象思维占优势,数学运算能力很强,

绘画却很差,而另一些儿童的绘画已达到相当的水准,数学则可能达不到一般的要求。如果从与教育教学联系更为紧密的认知方面来看,主要表现为认知发展、认知方式和智力方面的个别差异。

个体后天发展的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个体发展的水平影响着对教育的选择;个体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发展水平决定着个体发展的自觉性,提高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和主体性对教育也具有重要作用。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对教育的制约:

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在一段时期内,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发展由量变到质变,从而发展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人生的每一阶段对于人的发展来说,不仅具有本阶段的意义,而且具有人生全程性的意义。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瑞土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顺序发展的特征。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研究证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在个体的道德认知过程中,也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

人的身心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现象,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的表现方式上的差异。需要说明的是,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仅是由于个人的先天素质、内在机能的差异造成的,它还受到环境及发展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自我意识的水平、自主选择的方向的影响。

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

答案要点:

引导个体发展的方向;

社会对个体的要求和期望有体质、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等方面,并提出一系列规范。学校根据这些要求,针对不同年龄、不同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而作相应的变化,并有意识地以教育目的和目标的形式去规范学校的其他工作,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促使学生达到规范的目标。

提供个体发展的动力;

学校教育目标明确、时间相对集中、有专人指导并进行专门组织的教育活动,此外,学校教育使个体处在一定的学习群体中,个体之间发展水平有差异,这也有助于个体的发展。如果学校教育能正确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加速作用将更明显、更富有成效。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研究揭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解决的智力任务,另一种是

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解决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摹仿,却能够解决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好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唤醒个体发展的意识,挖掘个体发展的潜能;

在开发特殊才能方面,普通学校教育内容的多面性和同一学生集体中学生间表现的才能的差异性,有助于个体特殊才能的表现与发现。在个性发展方面,因为学校教师和领导具有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素养,这有助于他们发现学生个性独特性的价值,并且尊重和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同时,学生在群体中的生活也有助于每人从其他人的身上吸取闪光点,丰富自己的个性。

(4)发展人的个性。

学校教育的内容大部分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即使专门学校的教育内容,也属该领域内普遍和基础的部分,因而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此外,学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求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这对人的发展来说,更具有长远的意义。在开发特殊才能方面,普通学校教育内容的多面性和同一学生集体中学生间表现的才能的差异性,有助于个体特殊才能的表现与发现。在个性发展方面,因为学校教师和领导具有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素养,这有助于他们发现学生个性独特性的价值,并且尊重和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同时,学生在群体中的生活也有助于每人从其他人的身上吸取闪光点,丰富自己的个性。

教育学原理 专题五必做作业

专题五作业 1.谈谈你对中小学生发展时代特点的认识。 答:一、生理成熟期提前,青春期教育任务繁重,性教育话题敏感而又急迫。 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形态、神经系统和性发育较之过去有了巨大的变化: 1、我国中小学学生其生理特征有了明显的变化,身体和身高有了明显的增加,性发育成熟,第二性征的出现明显提前 2、高中生的身高、体重接近成人标准,脑机能、性机能发育成熟,性意识强烈 二、思维活跃,学习兴趣低下,学习动力不足。 中国传统文化对儿童主动交流、发展的关注度不高,并且传统教育多以预设的外在目的,成人世界的要求来代替儿童的主动发展,这就造成了儿童主动发展意识薄弱、主动发展能力不强。 1、具体内容如下: ①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 ②对所学的大多数学科失去学习兴趣而不愿意学习; ③学习动力不足,没有活力,学习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状态,缺乏自制力和顽强毅力; ④心智活动能力差,在学习中处于消极被动状态,畏难情绪陡增,注意力分散,学习缺乏系统性和长久性。 2、学习动力不足表现。 3、学习动力不足成因分析 在消费社会、读图时代、重视享受的时代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①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信息社会的所面临的“知识爆炸”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刺激因素和时空条件。 ②信息技术的革命,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得知识、信息呈现“喷涌”状态,学生成为多种文化资源的占有者和享用者。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和知识的过程中多呈现实用主义的色彩。 ③学生对学校中的课程态度多为不欢迎 三、价值观念多元,自我意识增强。 1、背景 传统社会中,社会的道德信念和标准相对单一,人们能通过基本相同的标准做出自己的价值选择,在相同的价值选择的背后,人们的道德推理基本相同。但是在多元社会中,相同的价值选择的背后却存在着不同的逻辑推理。 2、现状 ①价值取向方面: 理想的价值取向与日常生活层次的价值取向并存。 道德价值与功利价值并存。 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与极端个人主义取向并存。 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与拜金主义价值取向并存。 东方传统文化价值观与西方强调自我意识、民主责权的价值观并存。 ②当代中小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责任教育迫在眉睫;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但要积极有效引导。

教育学原理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 一、单项选择: 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主要因素是(B )。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传统 D科学技术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D )。 A.决定作用 B.加速作用 C.延缓作用 D.加速或延缓作用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B )。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4.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D )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5.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与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B )。 A.具有阶级性 B.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C.不能脱离政治经济 D.具有永恒性 6.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影响经常要以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为中间环节,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C )。 A.历史性 B.永恒性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7.我国目前的教育有很多方面不同于解放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D )。 A.历史性 B.永恒性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二、多项选择 1.中国封建社会学校类型主要有(ACD )。 A.官学B.骑士学校C.私学D.书院E.教会学校 三、判断 ( F )1.教育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所以教育是消费事业,是社会的福利事业。 ( T )2.远距离教育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 F )3.只有进入现代社会,教育才具有文化功能。 四、简答:

1.简述教育万能论。 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学者爱尔维修,其主要观点是教育可以超越政治和经济,可以不受遗传规律的制约,而独自地改造社会、创造天才。这一理论以强调教育是政治和经济的工具,为政治与经济服务,曾受到批判。 2.试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⑴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 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 ⑶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⑷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⑸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 ⑹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理念。 ⑺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 3.简述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表现在: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学校的结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沿革;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表现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直接决定教育的性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宗旨、目的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也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力;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也决定着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的管理体制。 4.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 5.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制约教育目的、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学校结构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几方面。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生产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三方面。 6.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制约性。 ( 1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它决定教育的性质,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教青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几方面。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通过培养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

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

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从课程设计的活动阶段来看,包括以下两个基本阶段:1、确定课程目标 2、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确定教学策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选择教学媒体、确定评价方法第五章>>第一节学校的课程四、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一)课程设计 2、强调内部动机和有意义学习的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建构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第五章>>第二节学校的教学二、主要教学理论流派(二)认知主义教学理论第三,强调内部动机和有意义学习。 3、两种比较有影响的教育定位理论,分别把学生定位在教育活动的边缘和中心位置的是:“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是两种比较有影响的教育定位理论,它们分别把学生定位在教育活动的边缘和中心位置,是两种比较极端的定位。这两种定位虽然各自看到了教育的内在价值导向性和学生的能动性,但都忽视了对方所关注的内容,对学生的教育定位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讨。第六章>>第一节学生二、学生的教育定位(一)两种著名的学生地位理论 4、蔡元培最有价值和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想是关于大学教育思想。(第二章第二节教育思想遗产一、中国的教育思想遗产(五)) 5、学校的简单要素不包括:技术、组织结构、组织目标、参与者、第四章>>第一节学校的内部结构一、学校的简单要素:组织目标、参与者、技术、 6、一种典型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理论是:结构主义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它把结构主义原理和心理学理论引进到课程结构中来第五章>>第一节学校的课程二、主要课程理论流派(三)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7、欧洲大陆上最早开展中等教育综合化的国家是:法国、芬兰、英国、德国第三章>>第三节学校类型二、促使中等教育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的综合性学校类型 二、多选题 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有哪些类型的学校:修道院学校、人文主义学校、新教学校、天主教学校第一章第一节学校的历史与制度遗产一、古代的学校与制度遗产(二)学校的发展 2、从课程管理和开发主体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综合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从课程管理和开发主体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第五章>>第一节学校的课程三、课程的主要类型(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3、德国综合中学的形式包括:合作式综合中学、探究式综合中学、协作式综合中学、一体化综合中学德国综合中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合作式综合中学”,另一种是“一体化综合中学”。第三章>>第三节学校类型二、促使中等教育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的综合性学校类型(三)德国模式 4、课程评价按照评价进行的时间可分为:目标本位评价、形成性评价、目标游离评价、总结性评价1、按照评价进行的时间可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第五章>>第一节学校的课程 四、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三)课程评价 5、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学习障碍、学习困难、学业不良、学业倦怠第五章>>第三节学生的学习二、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与学习问题(三)学习问题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三类问题:学习障碍、学习困难和学业不良。这三者是完全不同的三类问题。 三、判断题 1、学校的个体价值中的“个体”主要指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错误第一章>>第二节学校的价值一、学校的个体价值这里的“个体”主要指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学校体系的形成始于17世纪晚期的产业革命。错误第三章>>第二节学校体系一、学校体系的形成学校体系的形成始于18世纪晚期的产业革命

专题一 教育与教育学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存在、建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统一的合理性教育理论的科学。 3.教育事件: 则是将教育事实进行有效还原后生成的关系性、情境性的实在,表征着教育的极端复杂性,往往不能用既定的教育规律来解释和说明,在教育事件中蕴藏着真实的教育问题。 二、填空 1.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可以将教育划分为(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 2.根据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可以将教育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3.根据教育系统的层次,可以将教育划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4.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经验)的不断改造或改组。 5.教育学的科学化就是教育学的(合理性)。 三、简答 1.立足中西文教育的不同词源分析中西方教育思想的差异。 答:通过对中西文教育词源的考察进行对比可见,西方对教育的理解围绕儿童的内在潜能和需要,强调以儿童为中心,主张儿童身心自由与和谐发展,提倡在教育者的积极引导下,将其内在的东西展现出来,然后逐渐加强和丰富。而中国对教育的理解主张按照成人既定的计划,在成人的严厉监督、鞭笞与惩罚下,强制要求儿童被动学习外在于自己的知识、智慧、美德等,表现出事先所希望表现出来的素养。教育意识影响教育行为,中西方对教育理解的巨大差异,决定了相应的教育观念以及行为上的巨大分野。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孔子等教育家的思想中有启发性的教育教学,但是这并不能改变整个中国教育传统中强制和灌输的特点。西方教育中尽管强调启发、引导和激发,但也有强制和灌输的一面。只不过,西方更注重从儿童本身引发出他们的内在潜质,而中国更注重强制和灌输。 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答:以往常常将教育学研究任务规定为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这种理解突出了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遵循,忽视了对教育目的的认识和追求。因为教育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 【篇一:教育学原理复习题(答案)】 念 1.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即 研究如何培养人的一门科学。 二、填空题 1.教育学是研究____教育现象____揭示_____教育规律___的一门 科学。 2.教育的基本规律包括__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__和教育与人的 身心发展的关系。 3.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必修课的教育学是________普通教育学 ___ 。 4.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大致经历___萌芽、 _形成独立学科__ 和 _ 科学化发展等三个阶段。 三、选择题 bcbcbcc 1.世界最早反映教育思想的著作是______。 a.《学记》 b.《论语》 c.《雄辩术原理》 d.《大学》 2._________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师说》 3.最早地系统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 a.康德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4.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_______________。 a.斯宾塞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柏拉图 5.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_____________的《大教学论》看成是 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a.柏拉图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6.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_______________,在世 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a.卢梭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7.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_______________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昆体良的《雄辩 术原理》

教育学原理专题五 习题五

教育学原理专题五习题五 1.谈谈你对中小学生发展时代特点的认识。 (1)生理成熟期提前。 1、我国中小学学生其生理特征有了明显的变化,身体和身高有了明显的增加,性发育成熟,第二性征的出现明显提前 2、高中生的身高、体重接近成人标准,脑机能、性机能发育成熟,性意识强烈 (2)思维活跃,学习兴趣低下。 中国传统文化对儿童主动交流、发展的关注度不高,并且传统教育多以预设的外在目的,成人世界的要求来代替儿童的主动发展,这就造成了儿童主动发展意识薄弱、主动发展能力不强 (3)价值观念多元化。 传统社会中,社会的道德信念和标准相对单一,人们能通过基本相同的标准做出自己的价值选择,在相同的价值选择的背后,人们的道德推理基本相同。但是在多元社会中,相同的价值选择的背后却存在着不同的逻辑推理。 (4)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当代中小学生具有鲜明的自我利益意识、积极主动的参与意义、强烈的个性表现欲望,但多表现为自我中心主义,团结、协作,团队精神不足。 (5)心理问题增多。 认知失衡——由认知上产生矛盾而引起的心理失衡, 情意失衡——由于内外部原因引起的个体内部的情感意志失去平衡,从而导致出现低落、消沉、激怒、绝望等反常情绪表现,并在行为上出现某些相应的反常举动。 欲求失衡——由于学生欲望和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在心灵上产生一种强烈要求补偿不足而现实又不予满足而引起的心理失衡的表现。 2.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具有哪些特征。 (1)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尊师就是尊重教师的劳动和教师的人格与尊严,对教师要有礼貌,了解和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理解教师的意愿和心情,主动支持和协助教师工作,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爱生就是爱护同学,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学生热爱他人、热爱集体的道德情感基础。现阶段的师生关系强调的是相互配合与合作,而不再是以教师为主导

教育学原理-基本知识

教育学原理-基本知识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a理论建设的任务b实践指导的任务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 教育学萌芽:《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 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学著作。 苏格拉底“知识就是道德”“产婆术” 柏拉图《理想国》是一部重要的哲学政 治学著作,也是著名的教育理论著作, 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哲学王”。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623英国科学家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 出。 1632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 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标志独立形态 的教育学产生。 1776德国哲学家康德在柯尼斯堡大学开始教授

的一种文化历史。②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又是在一定 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教育的过 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③教育研究要 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 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④教育的目的就 是要培养完整的人格。 c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 屈《设计教学法》 d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和 民主主义》是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 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专著。凯洛夫 《教育学》。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 国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 述教育学的著作。 e 批判教育学:美国鲍尔斯金蒂斯《资本主义美 国的学校教育》阿普尔《教育与权利》 法国布迪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 生产》 第二章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定义:广义: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活动,都是教育。狭

教育学原理 专题三 作业

《教育学原理》专题三作业 一、填空 1.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活动之一,人类活动的意识性、目的性决定了教育活动的_目的性。 2.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_国家和个人对教育培养和形成怎样的人的要求,是他们对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设想。狭义的教育目的是_国家_对教育培养怎样人的要求,与教育方针在提出主体、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3.教育目的一般表现为三个基本的层次:一是_国家的教育目的_;二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_;三是_各种课程教学的目标_。 4. 一般来看,确立教育目的具有两个最基本的依据,即_社会依据_和_个体依据。 5. 确立教育目的的原则有信息完备原则、_系统协调原则__、_民主参与原则_、和现实可行原则。 6. 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其理论依据是_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客观现实条件是中国的国情。 二、单选 1.教育活动最终是( A )自身的主体活动。无论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多么合理或不合理,它都不过是外在的东西,受教育者的发展取决于他自身的追求和意向。 A 受教育者 B 教育者 C 国家 D 学校 2.从教育目的的主辅性来看,可分为( D )。 A 外显的教育目的和内隐的教育目的 B教育的理想目的和现实目的 C 理论性教育目的和行动性教育目的 D主导性教育目的和辅助性教育目的 3. 在( A )中,美国明确要求在20世纪结束时实现“国家六大教育目标”,彻底改变中小学教育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美国人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A 《2000年的美国——一种教育战略》 B 《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C 《美国2061计划》 D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4. ( B )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发展,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之需来确定。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一般注重个人价值,注重人身心的和谐发展。 A 社会本位论 B 个人本位论 C 文化本位论 D 人格本位论 三、辨析 1. 教育目的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 从教育目的产生的机制来看,教育目的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既然教育目的以回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以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揭示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完整而彻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以往科学和哲学思想发展的光辉结晶,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科学研究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指导。恩格斯说:“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的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3页)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关于人的思想和行为变化规律以及如何根据这一规律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门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在人的问题上,最根本的问题是世界观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所阐述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具体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理所当然也应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指南和理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毛泽东说过:“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839页)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点,就在于人是有意识的,人们是通过自己的意识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这就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就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不承认或低估意识的反作用和能动作用,是错误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强调意识的反作用,与唯心主义史观夸大意识的作用有本质的区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复强调,在经济因素与社会意识的“交互作用”中,经济运动归根结底是作为一种必然的东

教育学原理作业一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 2.教育学: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3.教育事件: 教育事件是教育活动中的某个方面含有丰富信息和意义的一个事件,他比较详细地叙述了一段具体的教育实践,一件发生过的事实,向人们呈现特定的问题情境,希望引发讨论,从中体现一定的思想和理论。 二、填空 1.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可以将教育划分为(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 2.根据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可以将教育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3.根据教育系统的层次,可以将教育划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4.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经验)的不断改造或改组。 5.教育学的科学化就是教育学的(合理性的科学化过程)。 三、简答 1.立足中西文教育的不同词源分析中西方教育思想的差异。 答:(1)教育的中文词源分析 在中文背景下对教育进行词源考察,可以发现,在中国古代主要使用“教”和“学”这两个词述说教育。 (2)教育的西文词源分析 在西文背景下对教育进行词源考察,可以看到,在西文中,英文、法文、德文中的教育一词均由拉丁文“educare”演化而来,而拉丁文“educare”表示“引出”的意思。 (3)教育的中西文词源对比分析 对上述考察进行对比可见,西方对教育的理解围绕儿童的内在潜能和需要,强调以儿童为中心,主张儿童身心自由与和谐发展,提倡在教育者的积极引导下,将其内在的东西展现出来,然后逐渐加强和丰富。 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答:以往常常将教育学研究任务规定为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这种理解突出了对

教育学原理笔记-第一章丨教育学考研

教育学原理笔记 参考教材《教育学基础(第三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关键词:教育、学习、教育要素、教育形态、教育学、教育学的价值 学习目标 1.识记“教育”的概念,辨析“教育”与“学习”“灌输”“养育”等概念之间的异同。 2.理解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特别要理解这三个要素在当代的新特征。 3.比较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4.识记20世纪五种主要的教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阅读一篇/部他的代表作,理解他的主要学 术观点,并能够结合实际进行独到的评论。 5.理解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找一找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或课程在整个教育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6.访问一些校长和中小学教师,了解教育理论在日常教育生活和教育改革中的价值。 学习评价 一、结合从事教育工作或接受教育的实际,谈一谈对“教育”概念的理解。(理解)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首先,这个定义描述了“教育”的“实践特性”,即“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指称的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教育”必然有其明确的目的,因为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性的活动,即使是儿童的游戏也不例外。 其次,这个定义把“教育”看作双向耦合的过程,一方面是个体的社会化,另一方面是社会的个

体会。 个体的社会化,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情感、知识、技能和信仰结构的人; 社会的个体化,是指把社会的各种观念、制度和行为模式内化到需要、兴趣和素质各不相同的个体身上,从而形成他们独特的个性心理结构。 再次,这个定义强调了教育活动的“动力性”,即教育活动要在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过程中起到一种“促进”或“加速”的作用,因此,日常家庭生活中的“抚养”“养育”行为严格来说就不能被称为教育,因为这类行为大都是在自然或无意识的状态下发生的,在个体与社会的双向建构方面起不到一种明确的“引导”“促进”和“加速”作用。 最后,这个定义强调“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强调“教育”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之间的联系,从而说明教育活动的社会性、历史性和文化特征。 二、结合实际,谈谈对教育三要素时代内涵的认识。(结合实际) 作为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种基本要素。 教育者:简言之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不仅是对从事教育职业的人的“总称”,更是对他们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学习者:传统上人们将“受教育者”或“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它是相对“教育者”或“教师”而言的。但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知识社会和终身教育时代的来临,教育对象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全社会公民,“学习者”是一个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类型的词汇。 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活动,不同的学习者有学同的学习目的、学习背景或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不同,对于自身学习行为的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也不同。

教育学原理专题三 习题三

教育学原理专题三习题三 一、填空 1.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活动之一,人类活动的意识性、目的性决定了教育活动的_目的性_ ___。 2.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_国家和个人__对教育培养和形成怎样的人的要求,是他们对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设想。狭义的教育目的是__国家__对教育培养怎样人的要求,与教育方针在提出主体、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3.教育目的一般表现为三个基本的层次:一是_国家的教育目的_;二是各级各类学校的_培养目标__;三是__各种课程教学的目标__。 4. 一般来看,确立教育目的具有两个最基本的依据,即__社会依据__和_个体依据__。 5. 确立教育目的的原则有信息完备原则、__系统协调原则___、__民主参与原则___和现实可行原则。 6. 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其理论依据是_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其精神实质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__-,客观现实条件是中国的国情。 二、单选 1.教育活动最终是( A )自身的主体活动。无论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多么合理或不合理,它都不过是外在的东西,受教育者的发展取决于他自身的追求和意向 A 受教育者 B 教育者 C 国家 D 学校 2.从教育目的的主辅性来看,可分为( D )。 A 外显的教育目的和内隐的教育目的 B教育的理想目的和现实目的 C 理论性教育目的和行动性教育目的 D主导性教育目的和辅助性教育目的 3. 在( A )中,美国明确要求在20世纪结束时实现“国家六大教育目标”,彻底改变中小学教育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美国人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A 《2000年的美国——一种教育战略》 B 《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C 《美国2061计划》 D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4. ( B )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发展,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之需来确定。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一般注重个人价值,注重人身心的和谐发展 A 社会本位论 B 个人本位论 C 文化本位论 D 人格本位论 三、辨析 1. 教育目的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

教育学原理 专题三作业

专题三教育目的 习题 一、填空 1.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活动之一,人类活动的意识性、目的性决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 2.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和个人对教育培养和形成怎样的人的要求,是他们对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设想。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培养怎样人的要求,与教育方针在提出主体、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3.教育目的一般表现为三个基本的层次:一是国家的教育目的;二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三是各种课程教学的目标。 4. 一般来看,确立教育目的具有两个最基本的依据,即社会依据和个体依据。 5. 确立教育目的的原则有信息完备原则、系统协调原则、民主参与原则和现实可行原则。 6. 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客观现实条件是中国的国情。 二、单选 1.教育活动最终是( A )自身的主体活动。无论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多么合理或不合理,它都不过是外在的东西,受教育者的发展取决于他自身的追求和意向 A 受教育者 B 教育者 C 国家 D 学校

2.从教育目的的主辅性来看,可分为( D )。 A 外显的教育目的和内隐的教育目的 B教育的理想目的和现实目的 C 理论性教育目的和行动性教育目的 D主导性教育目的和辅助性教育目的 3. 在( A)中,美国明确要求在20世纪结束时实现“国家六大教育目标”,彻底改变中小学教育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美国人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A 《2000年的美国——一种教育战略》 B《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C 《美国2061计划》 D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4. ( B)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发展,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之需来确定。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一般注重个人价值,注重人身心的和谐发展 A 社会本位论 B 个人本位论 C 文化本位论 D 人格本位论 三、辨析 1、教育目的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 答:“教育目的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这句话是对的。从教育目的产生的机制来看,教育目的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既然教育目的以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为核心,那么,在回答这一问题之时,教育目的首先表现为一种主观的东西,它与教育价值密切相关,是教育目的的确定主体依据自身对教育的需要所提出的教育应该培养什

教育学原理叶澜

教育学原理 第一章教师的教育学之旅 第一节教育学从何而来 早期的教育思想,作为文字陈述的教育知识,绝大多数都散见于宗教典籍与思想家的对话、短论、语录、论著之中,如孔子的《论语》,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概括来说,教育学具有双重起源:一就是来自于思想家的关于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辨;而就是来自于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 1605年,英国学者培根《新工具》一书中认为,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觉经验,主张经验与理性结合,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在培根的知识体系里,教育知识居于最低层次,处于依附的地位,同时又被培根命名为教师的知识。教育知识第一次登入学术的殿堂,但在培根时代,事实上还没有学科意义上的教育知识。 中国第一部大型教育辞书《教育大辞典》中指出:所谓教育学,就是指“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 苏联教育学者皮斯库诺夫认为,教育学就是关于专门组织的、有目的的与系统的培养人的活动的科学,关于教育、教养与教学的内容、方式与方法的科学。 乌申斯基运用19世纪中期以后的教育学、心理学成果,建立起了它的教育学体系,即广义的教育学与狭义的教育学。所谓广义的教育学,主要就是把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瞧待,凡就是研究人的社会性再生产活动的理论都可称之为教育学。所谓狭义的教育学,就是把教育视为一种就是人的心理连续不断的改造与变化的活动,凡就是研究教育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理论可称之为教育学。 日本学者天蒲武雄认为,对教育进行学术性研究并综合成一个理论体系,这就就是教育学。在这一概念基础上,她做出了两点说明:其一,从研究方法来瞧,冠以的教育学不仅指对教育的哲学性研究,也包括对教育的科学性研究。其二,从研究对象来瞧,教育学在广义上包括学校教育学、社会教育学与家庭教育学等领域。

教育学原理专题三: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活动:教育目的

【主题探究】 1、教育目的是国家和个人对教育培养和形成怎样的人的要求,是他们对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设想。 教育目的内涵的理解体现在对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的回答上,即“教育形成和培养怎样的人(包括这些人要干什么)、”与“谁来赋予教育形成和培养这样的人”,前者关涉“教育所要达到的结果”即“素养”和“职司”,后者说明“提出教育目的的主体”。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和个人对教育培养和形成怎样的人的要求,是他们对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设想。从教育目的的主辅性来看,可分为主导性教育目的和辅助性教育目的;从教育目的的层面来看,可以分为理论性教育目的和行动性教育目的;从教育目的的实现与否上,可分为教育的理想目的和现实目的;从教育目的的表现形态上,可分为外显的教育目的和内隐的教育目的,前者是成文规定的,后者是缄默的。从教育目的的制定者来看,可以分为国家、政府或社会团体提出的教育目的,个人提出的教育目的;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培养怎样人的要求,与教育方针在提出主体、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表现为三个基本的层次:一是国家的教育目的;二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三是各种课程教学的目标。 2、教育目的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 教育目的是国家和个人对教育培养和形成怎样的人的要求,是他们对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设想。教育目的属于意识范畴,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是,人提出教育目的是有其现实的社会根源的,它的内容是客观的。 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一定社会的现实的人。受教育者只能在现实的社会生活条件下获得发展,教育者也只能在现实的生活条件下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这就决定了教育的目的必然为社会历史的客观进程所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成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教育目的产生和变化的现实基础。 (1)教育目的是受生产力制约的。在社会发展中,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最终决定作用,同时也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 (2)教育目的也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设施的制约。教育目的的社会性质直接决定于生产关系和政治的性质。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教育目的取决于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教育目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我们肯定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并不意味着在提出教育目的时无需考虑受教育者的特点。事实上对受教育者特点的认识是提出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首先,教育目的直接指向的对象是受教育者;其次,人们既然希望将所提出的教育目的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性,就不能不考虑受教育者的认识发展、心理发展和生理发展的规律和过程;再次,教育目的主要是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活动实现的;第四,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因此,教育目的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

教育学原理简答题和论述题

简答题: 2、现代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第二,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第三,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第四,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第五,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简述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为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价值。(4)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 简述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 (1)重视学前教育(2)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3)高等教育多级化,学校类型多样化。 4.简述课外活动的意义。 (1)课外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提高。(2)课外活动有利于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3)课外活动有利于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4)课外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 5.教师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在社会延续和发展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3)教师是人类潜能的发掘者,对人的智力开发起着奠基作用。 1.简述教育原理的理论功能。 (1)解释教育实践(2)指导教育实践(3)推动教育改革 2.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方面的基本素质答案要点: (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2)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3)较高的文化科学素质(4)深刻的教育理论素养(5)多方面的教育工作能力(6)优良的身心素质 3.简述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4)生产力发展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5)生产力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4)国家机器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2.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5)个人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智慧树知到 《教育学原理与应用》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教育学原理与应用》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主要是从目的和内容、方法和原则、形成和制度三个方面系统阐述其教学理论与思想。()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2、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A:四书五经 B:六艺 C:传统文化 D:自然科学 正确答案:六艺 3、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正确答案:孟子 4、下列哪些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论语》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教,上所施,下所效 C: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D:道可道,非常道 正确答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5、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是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理想国 正确答案:学记 6、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孟子 正确答案:学记 7、“官守学业”、“学在官府”体现了教育的A:强迫性 B:民主性 C:基础性 D:阶级性 正确答案:阶级性 8、学校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正确答案:奴隶社会 9、古希腊三大教育家是( )。 A:A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柏拉图和昆体良 C: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昆体良 D: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 正确答案:A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0、下列哪些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学记》 A:教学相长 B: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C: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E: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正确答案:教学相长,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11、下列哪些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论语》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C: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教育学原理专题五学习活动之分析传统的学生观

专题五学习活动:分析传统的学生观 一、通过阅读有关文献分析传统的学生观 历史上曾出现过形形色色的学生观,它们从不同的方面表达了对学生的看法和认识。现概括如下: 1、在对学生天性的认识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原罪论、性恶论,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儿童生来就有一种盲目的冲动的种子,处处驱使他不驯服的烈性,以致经常扰乱成人的计划,也把儿童的未来人格置于许多危险之中。另一种观点是性善论,代表人物是卢梭。他认为人的天性是善的,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是腐败的社会使人堕落,对儿童产生恶劣的影响。这突出表现在他的一句名言“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之中。 2、在对学生地位的认识上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它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必须服从教师。另一种观点是以杜威为代表的“儿童中心论”,它认为儿童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教育的措施应围绕他们来组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处于次要 地位,是以咨询者和辅导者的身份出现的。 3、在对学生身份的认识上也有不同的观点。赫尔巴特、斯宾塞等人把学生当成小大人看待,主张向学生传授成人的知识,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而卢梭、杜威等人则主张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从实际出发,把儿童看作独特的、处于特定阶段的人,让他们去适应生活而不是为生活做准备。 4、在对学生知识的获得方式上的不同观点。英国教育家洛克曾提出著名的“白板说”,认为儿童就像一块白板,可任由教师涂抹。据此理论,许多人把学生的大脑当成知识的容器或仓库,主张向学生灌输系统的知识,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而杜威等人则反对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反对系统知识的传授,主张儿童从生活中、从活动中学习。就知识和能力而言,他们更强调能力的发展。 5、在对学生的管理上的不同观点。赫尔巴特提出了管理先行的思想,主张对学生施行严格的管理,以防止儿童现在和未来的反社会倾向的发展,从而达到维持学校和社会秩序的目的。他提出了一套具体的管理方法,如运用惩罚的威胁、监督、命令和禁止、包括体罚在内的惩罚。而卢梭、杜威等人则主张对儿童实施顺从其天性的、自然的、自由的教育,反对严酷的纪律和惩罚。 以上从不同方面介绍了历史上有关的学生观,很明显,它们既有可取的积极的一面,又有不合理之处,我 们对此应持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们形成当代的正确学生观服务。 二、通过阅读有关文献分析当代教育对学生的认识 当代教育对学生的认识主要体现为如下几点: (1)学生成长的可能性与主动性。a学生成长的可能性是一切教育活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b 作为生命体的学生,能够主动地建构自己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发展的主动性。 (2)学生发展的具体性。a学生是有着自主生命追求与生命尊严的价值主体。学生拥有人的全部的尊严、价值需要及其内在丰富性。b“和而不同”,差异性是学生个体自主成长、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关键因素。c学生存在于学生群体之中,群体构成学生成长的新生态,保持自身的独特性。 (3)认识学生成长的综合性。a学生的成长是包含着知识获得、思维拓展、情感丰富、意志锻炼等多方面的发展。b学生的成长内容是多维度的、综合互动、有机构成的整体。 (4)认识学生成长的发展性。学生的成长发展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包含着可能性、未定性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从“自在”到“自为”,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教育要按照人的需要的发展逻辑,以自己的方式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