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构城市体系_论中国区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

重构城市体系_论中国区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

重构城市体系_论中国区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
重构城市体系_论中国区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

J OURNAL OF NAN JI NG UN I VERS I TY

(Phil osophy,Hum a niti es a nd Soci a l Scie nces) 5,2010 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研究

重构城市体系

论中国区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

陆 铭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上海200443)

摘 要:全球化对中国经济构成了巨大冲击,与全球化进程相适应的中国工业化进程,是与生

产要素向沿海地区的集聚相伴随的。由于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未能自由地跨地区流动,中国的城市

体系在计划经济年代出现的不合理布局一直未能彻底改变。与此同时,中国也出现了一系列城乡

发展的困境,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城市化进程受阻,城市化远远落后于工业化;城市规模偏小,城

市规模差距偏小;农村和内地的发展面临养老缺失、留守儿童、生育率高、土地闲置、环境破坏等一

系列问题;城市内部的不和谐因素增加;地区间和城乡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未来中国区域和城

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应以推动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再配置为切入点来推进城市化进程,进

而使得城市体系的规模和区域结构合理化。

关键词:集聚;劳动力;土地;城市体系

基金项目: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项目; 上海市领军人才支持计划 研究项目; 复旦大学当代经济与社会工作室 研究项目;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B101)

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区域间的平衡发展始终是重要的目标。在农业文明时代,由于土地在自然属性上的不可移动性,平衡发展就必须通过人口和财政资源的均匀分布来实现。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经济从未在全球化和工业化的双重冲击下有所发展,其区域经济布局仍然笼罩在很强的封闭经济和农业文明的色彩之下。对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而言,最近一轮的全球化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经济重新加入全球制造业分工体系,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均从属于这个全球化进程。于是,决定中国城市体系的关键要素,从不可移动的土地变成了可移动的资本。在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时,地理相对不重要,当资本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至少是瓶颈要素)时,地理变成了决定性因素。当地理不重要时,经济分权体制对于经济发展的激励作用是主导的;当地理重要时,分权体制对于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强。

本文是笔者对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道路研究和思考的总结。在当前谈论中国经济未来的结构调整和路径选择,恐怕没有比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道路更为重要的问题了。

一、全球化、地理与城市体系的演化

全球化到底对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体系演化带来了怎样的冲击?根据经济学研究,在现代经济中,地理是决定城市布局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经济发展首先经历的是工业化过程,

报 哲

学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 二〇一〇年第五期

当代研究系列通常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于制造业的发展。如果要促进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打开国门面对全球竞争的挑战和全球分工体系的整合,这已经被无数国家的发展经验所证明。在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上,历史上曾经有过 出口导向型 还是 进口替代型 的争论。 进口替代型 战略就是对于国外生产的产品,哪怕自己国内生产成本高一点也自己生产; 出口导向型 战略则是参与国际分工体系,只发展相对有优势的产业。中国有大量的劳动力供给,比较优势就在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体系演化,全球化实际上就是中国从 进口替代型 向 出口导向型 转变的过程。改革开放前后的中国发展道路,就是在用融入全球化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替代掉封闭的、不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的那条道路。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有几个机制导致地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要。

第一是出口导向的制造业布局在靠近港口的地区能够节省运输成本。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首先发展起来的是沿海地区以及沿长江的城市。部分人士指出,中国沿海地区的发展是由于它获得了优惠政策。我们不妨来做一个非常简单的思想实验,如果当年没有在沿海沿江开发过程中实施优惠政策,今天中国经济的布局会有根本性不同吗?显然不会,先发展起来的照样是东部。也就是说,当年所实施的优先发展东部的政策只是适应了中国经济参与全球化的进程。根本上影响区域经济格局的实际上还是市场机制和全球化进程。

第二个使得地理更为重要的机制就是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朱玲(2007)指出,乌鲁木齐有很多跟俄罗斯做生意的浙江商人,他们把在浙江生产的鞋子运到乌鲁木齐,再出口到俄罗斯去。出口型的制造业不是要节省运输成本吗?那为什么不在新疆造鞋子,然后直接出口到俄罗斯呢?卖鞋子的商人理由很充分,因为在浙江已经有一个非常完整的制造鞋的产业链了,上下游的企业相互配合,形成了集聚和规模效应,这使得在浙江生产的鞋子加上运费还是比在新疆生产更便宜。这个例子说明,在理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格局的时候必须把节省运输成本和规模效应、集聚效应结合起来。中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搞经济开放,九十年代中期经济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在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再加上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强化了沿海地区在发展制造业过程中的优势,这是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

有人指出,沿海地区在发展制造业的时候产生了很强的规模经济效应,但是沿海地区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城市化可能带来交通拥挤、环境污染,房价上涨、劳动力上涨以及企业成本上升等问题,这些就是所谓的 拥挤效应 。一个企业选择到哪生产,首先要比较集聚效应和拥挤效应谁更大。那些对于土地和劳动力的生产要素投入特别密集的企业,在经济集聚的过程中面临的拥挤效应越来越大;而对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来讲,集聚效应则更为明显。所以一个企业选择到底是在沿海地区发展还是到内地发展,是在大城市发展还是中小城镇发展,实际上就是在集聚效应和拥挤效应之间进行权衡的结果。

在加入全球化的过程中,港口的作用非常重要。中国是一个一面环海的大国,而且海岸线相对于整个国土和国境线来说并不长,只有东部才有大港口。中国在加入全球化的进程中,要发展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真正有优势的其实就是东部。在全球贸易中,迄今为止份额最大的仍然是美国、日本和欧洲三大市场。尽管西部离俄罗斯很近,但是对于发展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来讲,这个市场却相对次要,再加上上文所提的集聚效应,就算出口到俄罗斯,也可以在浙江生产了再把产品运过去。所以,沿海地区拥有港口,并且形成了集聚和规模效应,其发展出口导向型制造业的优势就特别明显。

第三个使得地理越来越重要的因素是服务业,随着服务业的比重提高,地理也越来越重要。制造业虽然需要集聚,但制造业的生产和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分离的,比如说,可以在安徽

陆 铭 重构城市体系

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研究

芜湖生产奇瑞汽车然后卖到上海来,甚至可以卖到菲律宾去。但是,绝大多数的服务业生产和消费必须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完成,所以它对于集聚的要求就更强了。比如说,最近几年中国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什么可以做到 送家电下乡 和 送汽车下乡 ?因为家电和汽车的生产和消费是可以分离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消费性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然而目前要做到 送服务下乡 还比较困难。发展服务业最终还是要发展城市,而大城市提供的服务业也更加多样化。

此外,越到后工业化时期,人的专业化需求就越强。全世界范围内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力最强的还是纽约、伦敦、东京这些城市,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知识和信息。越大的城市,信息越密集越多样,人与人的交流越频繁。所以全世界一流的医生、艺术家、设计师,还有律师和金融家,这些人大多生活在大城市。同时,在大城市里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业务量大,于是就可以通过 干中学 来积累经验和提高专业水平。在现代服务业里,比如医生、教授、设计师和艺术家,经验非常重要,干得越多,干得越好。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首先想到留在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城市,原因之一就是 机会多 ,其中的含义之一就是能够积累经验和获取信息。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加入全球化的进程显著加速了,这对于中国经济的区域格局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基本上是个前现代经济,农业比重仍然很高,改革开放之初,农业人口占80%左右,再加上当时经济不开放,大量的经济资源通过政府力量往内地布局,其中还有一部分布局在内地的工业是出于战备的考虑。当时搞 大三线 建设,很多人在支援内地建设的过程中从东部迁移到内地。改革开放以后,要加入全球制造业分工体系,客观要求节省运输成本和发挥集聚效应,所以生产要素在地理上的配置重新集中到了接近港口的地方。那么,地理到底对于经济增长有多大的影响呢?根据我们的研究,总体来说,一个城市到香港和上海这样的大港口的距离越远,经济增长的速度越慢。虽然在距离大港口600-1400公里的区间,这种负面影响有所缓解,但相对于大港口附近而言,地理对经济增长的负影响并未改变(陆铭、许政、陈钊,2010)。换句话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地理在中国的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二、扭曲的城市化:政治经济学分析

上一部分讨论的是地理的重要性,接下来分析政治经济学。从地理和政治的视角来理解中

国经济发展,是一个大历史的视角。

长期以来,发展和平衡始终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目标。我们把中国的发展简单地分为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是 农业文明时代 ,后一个时期是 工业文明时代 。在这两个不同的时代中,地理和政治这两个因素对于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平衡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在 农业文明时代 ,经济的主要生产要素是土地。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历史上不断地在开土拓疆,目的是为了增加土地这样一种生产要素来满足不断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土地的自然属性是不能动,所以在开土拓疆的过程中,中国的人口分布实际上也有分散化的趋势。当一个地方的人地关系变得紧张的时候,就通过移民的方式 不管是政府主导的还是老百姓自发的 到那些人口稀少的地方再开辟一些土地,这样的活动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开 比如说,林毅夫等人(1994)强调计划经济时期的赶超战略及比较优势的扭曲以及之后其对于整个中国经济的影响,但这主要是针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

报 哲

学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 二〇一〇年第五期

当代研究系列发 北大荒 时期。这个时候,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沿海与否并不太重要。

在地理不重要,并且农业生产在整个经济中占有最重要地位的时候,出现土地兼并就很可怕,一旦土地兼并就会导致大量的流民,流民一旦缺乏生存的最低生活保障,就可能走向起义和革命。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朝代的灭亡跟农民起义有关系,而农民起义之前往往出现大量的土地兼并。

接下来再谈 分权 的政治。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最难处理的一个问题就是国家治理。在古代,通信技术和交通基础设施条件都不像今天这么发达,皇帝如果想管地方是非常难的。所以在古代实施的一个制度是,在经济发展上把权力,包括收税权和制定地方政策的权力交给地方官员。因此,在地理不重要的情况下, 分权 的治理体制对经济发展是有激励作用的。

今天,我们的时代已经不再是一个 农业文明时代 。在全球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真正决定中国城市体系布局的关键因素不再是土地而是资本。资本可以不断积累,而且可以流动,这个时候,由于中国面临的全球化趋势,是否靠近沿海这一地理因素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一旦当地理重要的时候,在农业文明时代对经济发展主要起到激励作用的 分权 体制,在工业化和后工业化时代对经济发展却起到了越来越强的制约作用。今天,中国的政策到底是在顺应全球化的进程,还是在逆全球化进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搞沿海沿江地区开放,实施了很多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其实只不过是顺应了全球化的趋势。今天,我们在做什么呢?恐怕当前的经济政策起到的是扭曲资源配置的作用。

在以GDP增长为导向的地方官员晋升和考核机制下,生产要素不能跨地区自由流动。在 分权 体制下,为了激励地方发展经济,中国对地方官员采取了GDP和招商引资考核,一个地方如果经济增长很快的话,这个地方官员就更可能升职。就算经济增长和升官没关系,地方政府还是会有激励尽量把地方的经济规模做大。一方面,经济做大可以直接带来较多的税收收入,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来造福百姓;另一方面,地方经济搞好了,少数腐败的官员也有了油水。对于地理位置欠佳的地区,怎么把地方规模经济做大呢?全球化趋势是要求资本和劳动往沿海地区和大城市附近集聚,于是,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就是反其道而行之,限制生产要素的跨地区自由流动。同时,欠发达地区也在采取压低地价和牺牲环境的方式来招商引资和发展工业。

生产要素的不自由流动突出地反映在劳动力和土地两个方面。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的劳动力自由流动已经基本实现了,其实,劳动力可以流动,但不自由,其中最主要的限制就是户籍制度。没有本地户籍的人们在城市中会面临多方面的不同待遇,这加大了他们留在城市的成本。而在这些差别待遇的背后,根本上的体制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奉行的政治经济学:地方财政提供地方公共服务,并且不愿意让外来人口分享本地公共服务。具体来说,非本地户籍人口面临的差别待遇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劳动力市场。早期,城市政府曾经直接通过政策管制来限制企业招收外来劳动力,其主要手段是向招收外来劳动力的企业征收额外的费用。同时,外来劳动力也被限制进入一些特定的行业。目前虽然大多数歧视性政策已经被取消,但是按现有制度,非本地城镇户籍人口要进入公务员系统和高收入的垄断行业都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二,社会保障。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由本地财政支撑并独立运转的,因此,各个城市的社会保障均以服务本地居民为主。即使有些城市有专门为外来人口提供的社会保障,其保障水平也比较低,外来劳动力的参与率不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中国政府已经在努力将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变成可以跨地区转移,但直到目前仍未实现。在现有制度下,普遍的规定是,一个

陆 铭 重构城市体系

研究外来劳动力必须在本地缴费15年后方能享受养老保险,如果未满15年便离开本地,只能退保,而退保时职工只能带走个人账户中自己缴纳的金额,企业缴纳的部分则无法带走,这对外来劳动力而言是不小的损失。

第三,公共服务,特别是子女教育。虽然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如绿化和公共交通等不存在歧视(也难以有歧视),但仍有大量的公共服务是与户籍挂钩的,其中重要的就是子女教育。从幼儿园开始,没有本地城镇户籍不能按本地居民实行的收费标准上公立幼儿园。在义务教育阶段,以前的制度是本地公立学校不招收(或者以较高的收费招收)外来人口的孩子,这就导致了大量民工子弟学校的产生。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已经对外来人口开放,但是,那些较好的学校却未能对外来人口的子女实行同等待遇。更为重要的是,在高等教育资源集中的城市,高考招生名额是更倾向于分配给本地生源,因此,外来人口的子女必须回原籍去参加高考,面临更严酷的竞争。一个连带的结果是,城市的高中教育实际上也是不对外来人口平等开放的。此外,截

至目前,政府所提供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租房政策也基本上只对本地户籍人口开放。 与此同时,在保护耕地的目标下,建设用地指标也不允许跨地区自由配置。中国为了粮食安全,要保护18亿亩耕地,为此,每年全国都有建设用地指标的总量规划,农地变成 建设用地 用于发展工业、商业、住宅或者是基础设施,不能突破一个总量指标。这个指标被层层分配,先分配到省,再分配到市和县。同时,既有的政策不允许进行农业用地的跨省(市、区)的占补平衡。当某个地区用完了中央给的建设用地指标,但还想占用农业用地来搞开发怎么办?如果有一个市场机制,他们可以到某个地理位置欠佳,发展工业缺乏比较优势的地方,购买建设用地指标,这样就可以在本地多占用耕地,而出让了 建设用地指标 的地方相应增加农业用地保有数量。从全国范围来看,耕地并没减少,这就叫农业用地的 占补平衡 。除了政府所拥有的建设用地指标,还有一个 建设用地指标 更重要,就是农民的宅基地对应的用地指标。现在,东部城市积聚了大量没有本地户籍的常住人口,例如上海总的常住人口数量是1900万,其中三分之一左右没有上海户籍。在这么多非本地户籍人口里面,有很多是农村户籍。假设有一个在城市生活或者打工已经十多年的农民,他不愿再回到农村去了,如果城市政府给他户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他就永远留在城里了,然后,就可以把全家接过来。于是,他在农村的房子空着就没有用。如果允许农业用地 占补平衡 ,东部城市在给外来劳动力户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时候,可以得到外来人口在农村老家的宅基地所对应的 建设用地指标 ,就可以把沿海地区农业用地更多用于工业或者住宅开发。农民工在家乡的宅基地就可以复耕为农业用地。这个做法对用地紧张的城市有利,也为企业提供了用地的空间。农民的宅基地指标成了一笔可交易的资产,对进城的农民工也有利。跨省(市、区)的农业用地 占补平衡 至今仍是不允许的,这就使得农民工融入城市面

临巨大的成本和障碍。

所以,现有的制度实际上都是限制要素跨地区流动的。经济较发达地区不愿意让外来人口进城分享公共服务,而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要实现就业,政府要增加税收,他们也想做大自己的经济规模,因此,土地指标和劳动力不充分流动对欠发达地区也未见得是件坏事。三、走偏了的城市化道路:认识上的误区在这样一个地理越来越重要,而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强的背景之下,中国的城市化

重庆和上海最近宣布将向外来常住人口开放政府提供的公租房。对于 土地与户籍联动改革 的思路,参见陆铭、陈钊(2009)和陆铭(2010a ,2010b )。

报 哲

学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 二〇一〇年第五期

当代研究系列道路就走偏了。走偏了的城市化道路源于几个根深蒂固的认识误区,本文将其总结为五个问题。

问题之一:集聚与平衡矛盾吗?

一种流行的观点是,中国今天的区域间发展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是由于经济集聚导致的,是因为东部集聚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这个看法是不对的。我们需要区分两个概念,一个叫规模差距,一个叫人均差距。不同城市之间人口总量或GDP规模之间的差别叫做规模差距,不同城市之间人均GDP或者人均收入的差距叫做人均差距。今天为什么会有大量的人和资本往沿海集聚,同时地区间人均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呢?因为现有的政策主要限制住了低技能者的自由流动,却没有限制住高技能者的自由流动。大学生毕业之后,相对容易得到城市户籍。按照上海现在的政策,大学毕业生在上海待了七年、符合一定的条件就可以得到上海户籍,其中条件之一是必须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这就使得低技能劳动者几乎不可能得到上海户籍。所以,现有的政策主要限制住了低技能劳动者获得更高收入、更好工作和更高质量生活的机会。资本不断往东部集聚,劳动力也不断往东部集聚,最后,高技能者更多留在沿海了,而低技能劳动力却回到了家乡,这使得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当前的区域发展政策并不是去改变扭曲的政策,而是在既有的政策之下修修补补,继续依靠往内地增加补贴来寻求平衡发展。当然,补贴欠发达地区本没错,但是区域间平衡发展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劳动力自由流动。劳动力自由流动以后,区域间差距可以缩小。当然,区域间差距不会完全消失,这时,政府再去补贴欠发达地区,而且要重点补贴落后地区的医疗、教育这样的公共服务,让欠发达地区的居民至少在生活质量上和较发达地区一样。生活在内地,住房没有沿海城市的房子那么贵,交通没那么拥挤,污染没有那么严重,犯罪率也更低。反过来说,在大城市的确可能赚钱更多,公共服务也的确更好,消费的多样性更丰富,但是,生活在大城市也是有代价的,如生活成本比较高,包括高房价、拥挤、污染和高的犯罪率等。于是,不同的人可以按照不同偏好自由选择,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区域间平衡发展状态。

问题之二:经济集聚已经过度吗?

第二个在认识中的误区,就是认为中国经济已经集聚过度了。 世界发展报告2009 是世界银行出版的用空间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的方法来看待经济发展的报告。报告研究了世界各国的人均GDP与经济集聚之间的关系后发现,越发达的国家人均GDP越高,经济集聚程度也更高,如美国、日本和德国等;而低收入国家则同时具有较低的经济集聚度。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本身就跟经济集聚有某种内在联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工业和服务业比重越高,当然经济的集聚程度就更高。国际比较可以发现,中国人均GDP和集聚程度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都不高。从世界各国的发展可以得出几条规律性的经验,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大的发达国家一定有一个国际大都市的龙头型城市,比如东京、纽约或伦敦,而这个世界一流城市的基本特征就是人口的规模达到一定的数量。比如说东京都,即东京圈的核心城市,在面积只是上海三分之一的情况下,人口已经达到1200万,而上海常住人口不过1900万。在日本,50%以上的人口就居住在日本的三大都市圈内,而整个日本10%的人口就居住在东京都。以东京都为中心的东京圈人口总量为3500万,占据了日本总人口的1/4多。相比之下,上海加苏州的面积基本相当于东京圈,常住人口只不过2700万。那么,集聚是不是会带来区域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 世界发展报告2009 通过分析跨国数据发现,越是发达的国家区域间差距越小。因为在绝大多数国家,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而劳动力自由流动是地区间收入均等化的重要因素(W orl d Bank,2008)。

问题之三:城市化产生了城市病?

第三个流行的观点是要限制大城市发展,因为城市化产生了城市病。我们很容易在城市观

陆 铭 重构城市体系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

研究

察到拥挤、污染、犯罪这样一些问题。那么,是不是越集聚,城市越发展,这个城市就一定就越拥挤,越污染,犯罪越多呢?不一定。上海今天已经有十多条地铁了,为什么上海可以做到?因为城市规模大,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可以被分摊掉,这就是规模经济。根据上海现有的地铁密度,加上以后市中心的停车费越来越贵,油费和出租车也越来越贵,未来人们进入市中心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地铁。当人们减少对于汽车的依赖时,拥挤的问题实际上是可以缓解的。在东京、巴黎这样的城市,生活或工作在市中心的人很少开车。所以,拥挤和规模之间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关系。

污染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城市大到一定程度以后,它的产业结构会变成以服务业为主,服务业的工作都是 绿色工作 ,越是发展服务业,单位GDP 的碳排放越低。在 哥本哈根协议 里,中国政府承诺未来单位GDP 的排放要下降,越是要实现这个目标,越应该发展城市,特别是发展大城市。GDP 增长更多在服务业上,有利于降低单位GDP 的碳排放。中国要实现减排目标,还是得靠城市化。

真正对城市发展的挑战是犯罪。发展经济有规模经济,犯罪其实也有 规模经济 ,通常大城市的犯罪率更高。在中国,从现象上来看,好像是非户籍人口犯罪的比重在提高,尤其是青少年犯罪中非户籍人口比重在提高。可是,我们要问一个问题,这里有多少是由于政策导致的?城市化的进程是不可逆转的,所以,越是限制城市的发展,越是搞户籍制度,城市中非本地户籍的人口比重就越来越高,当然,他们在犯罪人口中所占比重也会随之升高。特别是当城市中存在着和户籍挂钩的各种各样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时,很多社会不安定的因素都随之而来。

问题之四:应该走小城镇化战略?

第四个认识上的误区,跟第三个有关,就是中国应大力发展小城镇。最近中国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说未来方向是放松中小城镇的户籍,大城市要考虑承载力问题。其实,这里有一个问题,中国当前面临的矛盾首先不是未来还要增加的城市人口,而是在大城市里已经生活和工作着的那些没有户籍的人怎么办。在上海,没有本地户籍的常住人口有约600万,这些人不是已经承载住了吗?对于未来,我们应该问一个问题,是把一个内地的农村居民继续放在内地,放在农村,还是放在像东部沿海的城镇和大城市里面?显然,东部的城市更有承载力。这里的气候条件、水资源条件更好,整个中国承载力最高的就是华东华南这一带。

当然,并不是不要发展中小城镇。中小城镇发展必须要以发展大城市为先决条件。我们的研究发现,如果将中国在1990年时人口已经有150万的城市定义为大城市,那么,在一定范围内,一个城市到大城市越远,二、三产增长越慢,离大城市越近,增长越快(陆铭、许政、陈钊,2010)。大城市和中小城镇的关系,就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节点和分支的关系,中小城市的经济活动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也是连接大城市和农村的。第一,中小城镇的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配套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在大城市。像昆山这样的地方制造业发达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接近上海的现代服务业,贸易、港口、金融都由上海提供。第二,小城镇的一部分功能是居住。靠近大城市的小城镇的房地产能够发展得好。大城市的人收入提高了,又有车,再加上未来有高速铁路系统,工作在大城市的人可以到周围的小城镇居住。第三,小城镇的功能是连接大城市和农业。城市再大,人还要吃饭。而且收入越高,对农产品新鲜度的要求越高。于是,中小城镇就专门从事服务于农业的种子、包装、品牌和销售。如果反过来,先从发展中小城镇开始,情况就会完全不同。新华社有篇报道,记者采访了一些农民工,说了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 有人认为小城镇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最好归宿,然而记者采访的一些新生代农民工却不这么看。贫困地区的城镇发展缓慢,就业门路窄,不能就业,何谈安家。

报 哲

学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 二〇一〇年第五期

当代研究系列

问题之五:内需主导的经济发展会改变集聚的趋势吗?

很多人抱有这样的想法:在最近的经济危机以后,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受到了挑战,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不太可能像以前那样疯狂地消费中国制造的商品了,发展服务业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时沿海地区的地理优势就不重要了。其实,服务业的大发展是后于工业化进程的。从服务业的分类来讲无非就两种,一种是消费性服务业,比如美容和看演唱会;还有一种是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金融、贸易、物流等。消费性服务业要人有钱才能发展起来。生产性服务业是服务于制造业的,制造业发展起来了,就近产生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中国未来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应根据消费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来定位。由于东部地区收入水平更高,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在东部地区;制造业的集聚在东部完成,所以生产性的服务业也将以服务于东部制造业为主。

请注意, 内需 并不是 内地的需求 ,沿海地区的需求也是 内需 的一个部分。我们不妨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为了提升 内需 ,是应该将一个农民放在内地,还是放在沿海的城市里?显然是后者,这也是农民工的选择。农民工知道自己到哪里能够提高他的收入,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笔者的研究团队最近的研究分析了服务业和工业人均GDP与到大港口距离之间的关系后发现,两者都是离大港口越远,人均GDP越低。相对于工业来说,服务业发展与到大港口的距离之间的关系的确不那么强,但是,负相关关系还是显著存在的(陆铭、向宽虎,2010)。

四、城乡发展的困境: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的后果

上述五个认识上的误区对中国今天的区域发展政策和城市化道路来说影响极为深远。在上面这些认识误区的引导下,中国今天所面临的城乡发展困境大多是由要素(特别是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导致的。这里,笔者也列举五个方面。

困境之一:城市化进程受阻,城市化远远落后于工业化

我们来比较一下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国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50%左右,变化不大。如果将二产加上三产,其在GDP中的比重一直在上升,现在基本上是90%左右。我们再看看人口的城市化率,即城镇居民占总人口的比重。其中,只要一个人在城市里面居住到半年以上,就算城镇常住人口,不管有没有当地户籍。这样一算,当前中国的城市化率远远低于工业化水平,按最近的数据,也就只有47%。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都大体相当,有的国家甚至出现城市化水平高于工业化的情况,当然,这也不一定好。但是,城市化如此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全世界大概只有中国是这样。

再来看看国别之间的比较。我们曾用2005年的跨国数据研究了人均GDP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比率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的城市化率远远低于合理水平,大概低了10个百分点。由于中国的人均GDP是由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来折算的,而2005年人民币汇率仍然是低估的,也就是说,当时中国的发展水平是被低估的,所以,如果以国际可比的、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城市化水平为参照,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就显得更低了(陆铭等,2008)。

再来看看城乡统筹问题。江苏某经济相对落后市的一份政府文件指出, 我们现在要搞城乡统筹,平均一个农民转为城市居民需要投入15-20万,这里面包括公共投入和个人投入。根据现在的沿海规划,到2020年的时候城镇化比率要达到65%,目前是45%,10年里要有160万农民进城。算下来要投入2400亿到3200亿,这么大的支出地方财政财力根本就无法支撑。 这里有一个非常大的认识误区,为什么城乡统筹和城市化一定是农民就地进城呢?如果政策允许,完

陆 铭 重构城市体系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研究

全可以让在城市里的农民工,在自愿的前提下,举家迁移到工作的城市,然后,允许他把家乡的宅基地对应的建设用地指标转让给工作地的城市,用这笔钱来安家置业,并且获得工作地的户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如果建设用地指标可跨地区转移,那么,就可以进一步实现劳动力净流入的较发达城市的扩张,在这些地方将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在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创造源源不断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并用这些地方的土地增值收益让农民在为他提供就业机会和更高收入的地方实现自身的 城市化 。

城市化必须以经济增长和就业为前提,如果没有工业化,没有土地从农业用地变成工业用地过程当中所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和就业岗位,农民进城就会受阻。我们在山东调研发现的一个案例很耐人寻味。这个地方拼命发展工业,大量是资本密集型的,没有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但是没建设用地指标了,于是政府把农民的宅基地规整,让他们住到楼房里去,把宅基地复耕成农业用地,腾出更多的 用地指标 来发展工业。由于那些资本密集型的工业没有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结果农民住到公寓楼里面去了,他还是农民。现在反映的问题是,农民离 上班 地点太远了,因为他 上班 是种地,而且家里没有地方放农具。今天的城乡统筹工作所碰到的种种问题都出在政策把人的跨地区流动限制住了,城镇化成了就地城镇化。

困境之二:城市规模偏小,城市规模差距偏小

我们曾经基于四个指标来度量城市的规模,然后再计算城市间规模差距指标(上述四个指标的基尼系数)来度量中国城市和城市之间规模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我们发现,首先,城市GDP 规模差距越来远大,而且上升趋势很明显,这说明中国在经济活动的意义上的确出现了集聚的趋势。再来看城市之间的人口规模差距,人口规模差距要比经济规模差距低很多,而且只有非常小幅度的上升。这说明中国的人口没动起来。我们再换非农业人口来看城市规模差距,发现自1990年以来,该指标在很多年间都在下降,尽管近年来非农业人口规模差距在上升,但从过去近20年的时间跨度来看,基本上没怎么变。再来看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差距,虽然最近这些年在上升,也还是远远低于GDP 规模差距。这说明在经济活动意义上集聚是客观趋势,但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讲,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土地等资源配置其实没有跟上城市经济规模差距扩大的进程。

中国今天还没有想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越加快城市化进程越是有利于保护农业用地。加快城市化进程,只要能够同步增加工作岗位,一旦农民有更好的就业而进到城市并且住下来,就可以把农村宅基地腾出来复耕。城市里的容积率高,平均每个人占用的土地较少。所以,越要保护耕地,越要通过城市化和工业化创造就业岗位,把人从农村迁出来,这才是未来中国保护耕地的根本出路。

困境之三:农村和内地的发展困境难解

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实际上也造成农村和内地发展的很多问题。人们总觉得,农村和内地发展的问题都是由城市化导致的,其实这是个错误理解。这些问题不是城市化导致的,是城市化的路走偏了。比如说养老问题。看上去,年轻人都出来了,农村人口老龄化,很多老人在农村都没人照顾。如果进城的农民工可以在城市里永久居住,他为什么要把老人丢在农村呢?

再说留守儿童问题。如果农民工能够在城市里留下来,给他们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包括子女教育)的话,他们也不会将子女放在农村老家。笔者在安徽农村调查时,当地人反映留守儿童缺乏照看,学习成绩下降,健康和营养的情况下降,甚至心理问题和犯罪问题也凸现出来。这都是制度导致劳动力不充分流动的结果。

再来谈生育。农村居民生育率高,政策也允许有条件地生二胎。如果要真想控制人口增长

报 哲

学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 二〇一〇年第五期

当代研究系列率,把农民变成城市人,生育率就降下来了,因为在城市生养孩子的成本要高很多。农村居民生育意愿高,政策又管住了,于是基层政府把大量精力用来应付 超生游击队 问题,还影响了其他工作。

还有土地问题。大量的人在城市里打工,农村的地看上去没人种了,有人说,应该让青壮年劳动力再回去种地。实际上,越要促进农业发展,越是应该让农民进城,然后允许他们把农村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出去,规模经营就推进了。很多人认为,在中国不能搞土地兼并。在农业社会,搞土地兼并,造成大量流民,社会动荡就来了。在现代经济,只要农民进入工业和服务业,就可以土地兼并而且规模经济了。像现在中国这样依靠小规模经营是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人寄希望于农业的技术革新,在农民还占有中国人口50%的时候,新技术是难以推广的,因为劳动力可能比新科技更便宜。

接下来问题就是环境破坏。大量的农民不出来,地方政府还要发展经济,增加税收,所以就要招商引资,而且招商引资还得接受上级考核。我们今天都在讲内地的工业化不能再重复沿海工业化的道路了,不能先污染再治理。其实,地方官员心里也知道,地理条件欠佳的地方要增加GDP和招商引资,只能招来污染企业。中国欠发达地方山清水秀,从长远来讲,发展旅游业的前景是广阔的。而现在发展工业,环境污染,以后连发展旅游的机会都没有了。笔者到安徽某市去调研,见到了据说是全中国距离市中心最近的石化工厂。当地市政府曾出面与石化厂商谈搬迁之事,但石化厂坚持如要搬迁就彻底离开该市。人没动起来,欠发达地方政府就要发展工业来创造就业和税收,保护环境就很难做到。

困境之四:城市内部的不和谐因素增加

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还在中小城市,对大城市的矛盾却视而不见,这样下去,城市(尤其是东部的大中城市)的非户籍人口越来越多,造成所谓的 城市新二元结构 。上海非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广东部分城市外来人口早就超过了本地人口。研究标明,这些没有户籍的外来人口除了收入比较低以外,他们还比较不快乐,他们也更不信任周围的人和当地政府,而且外来人口还相对聚居在一起(Jiang,Lu&Sato,2010;汪汇、陈钊、陆铭,2009;陆铭、陈静敏,2010),这对未来中国城市治理带来巨大的压力。近来的一项关于快乐感的研究发现,在同一城市内部本地居民和非户籍人口之间的收入差距和教育差距越大,人们的快乐感越低。在社会分割的制度下,城市人也付出了代价,也会因为不同户籍人口的收入差距而更不快乐(Jiang,Lu&Sato, 2010)。中国目前大街上到处都布满了摄像头,邮局配有保安,警察驻守学校,这都是人们在为社会不和谐而付出的代价。中国应该换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应该将公共资源用于消除城市内部的新二元社会,比如为外来常住人口提供廉租房,而不是在社会分割的政策下用公共资源去防止社会矛盾。前者是增加社会福利的,而后者则是一种浪费。

困境之五:地区间和城乡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当前的政策阻碍了劳动力流动,结果一定是城乡间和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扩大,而且地区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是同步的。在统计数据上,不同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与城乡间收入差距有很大关系。实际上,仅从城市居民来看,欠发达地区与较发达地区的收入差距并不那么大,地区间收入差距大关键是中国的城乡间收入差距大,而欠发达地区居民的农民比例更高。根据万广华(2006)的测算,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中有70-80%的贡献是来自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收入差距。这实际上就和户籍制度阻碍了地区间劳动力流动有关。

陆 铭 重构城市体系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研究

五、结语:中国如何持续增长?

在结束本文之前,我们思考一下经济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如何持续增长。中国的出口不会再像以前一样 疯狂 增长了。同时,中国的人口在老龄化,所以劳动力供给的增长在放缓。再者,中国投资率高与储蓄率高有关,而储蓄率又和人口年龄结构比较轻有关。人口老龄化了以后,储蓄也会下降,所以资本积累的速度也会放慢。这样一来,整个经济增长速度就要放慢了(Ra w sk i &Perkins ,2008)。但是在笔者看来,要把中国的经济增长前景看清楚的话,必须要知道,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增长的潜力在结构调整上,而结构调整的出路就在于跨地区要素的再配置。现在受限制的跨地区要素再配置恰恰能够成为未来的增长动力。只要把人动一动,把农民从农村动到城市,把内地的农民变成沿海的城市人,经济就增长起来了,收入就提高了。之后,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还会为增长提供持续的动力。城市化进程能够为提高内需起到推动作用,加快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速度。最近,我们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日益增多的农村流向城市的居民能够转化为城镇居民,其边际消费倾向将得到巨大的提升。

我们再看一下土地资源再配置可能释放的增长空间。我的研究测算了城市到香港、上海这样的大港口的距离与其每平方公里建成区所生产出来的第二、三产业的GDP(土地利用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从沿海往内地走500公里,每平方公里每年GDP 的产出就减少3.5亿,下降的幅度在50%左右。而且,地理和土地利用效率之间的相关系数随着时间推移是越来越大的(陆铭,2010b)。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将建设用地指标在区域间进行再配置,让东部相对更快地扩张城市,那么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资源再配置效率增长空间,从而为中国经济的未来注入新的活力。其中,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将在城市扩张进程中获得巨大的推动力。

如果比照国际经验,我们不妨做几点大胆的预测。未来中国50%的人口将会集中到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这三大地区,即在中国人口峰值为16亿的条件下,有8亿人口集中于这三大地区,而从平均意义上看,就是每个都市圈大约居住2-3亿人口。如果每个都市圈10%的人口将生活在都市圈的核心城市,那么这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的人口规模估计要有2000-3000万左右。如果没有核心大城市的带动,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那些知识密集型的对信息交流与创意要求比较高的行业,如金融、资讯、现代教育、设计以及文化产业等都缺乏竞争力,中小城镇的发展也缺乏带动力。

我们在前文中已经论述过,中国的城市不是太大了,集聚度也不是太高了。其实,即使以2007年的统计数据,中国都市圈已经离我们上面所讲的目标不远了。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如果将中国所有沿海省份的人口加起来,2007年已经达到5.65亿,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已经达到42.8%。在泛长三角区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人口已经达到2.07亿,其中,上海人口占9%。在环渤海湾的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和山东,人口已经达到2.34亿,其中,北京加天津占11.8%。而在珠三角,仅广东一省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9400万。现在的问题是,中国是要去限制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还是通过土地和户籍制度的改革来顺应企业和劳动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集聚趋势?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证研究的结果都告诉我们,应该选择后者。

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主要就是让人动起来,要让中国的居民特别是农村劳动力按照他们的自由意愿来选择到哪里去工作和追求更好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允许进城的农村劳动力向工作所在地转让其宅基地对应的建设用地指标,实现农业用地的跨地区 占补平衡 。同时,中央向落后地区的财政转移也要继续,但实施办法要与当前有所不同。目前的做法是在人没动起

报 哲

学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 二〇一〇年第五期

当代研究系列来的前提下对经济发展落后的地方给大量补贴并且大量搞产业转移。笔者的研究发现,一个省在中央财政转移中拿得越多,经济增长越慢;一个省第一年在中央财政转移中的份额与第二年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呈现出负相关关系(Chen&Lu,2008;陈钊、陆铭,2009)。最近,范子英和张军(2010)的进一步研究也发现,一个省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中的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将使得地方经济的长期增长率降低0.03个百分点,这种转移支付对经济增长的负影响在西部地区更是达到0.37个百分点。未来,等人充分动起来之后,内地的人口规模相对减少,那时,在当地发展教育和医疗缺乏规模经济,这时,就需要将中央财政转移用于对欠发达地区提供医疗和教育。

最后,我借用世界银行的研究结论来结束全文。世界银行比较各个国家在区域平衡发展政策上的得失,发现在世界上可以找到的实现了区域间平衡发展的国家,都是劳动力能够自由流动的国家(尚柯、沙安文,2006:21-50)。

(作者附记:感谢陈钊、许政合作开展的研究,感谢聂日明的评论,感谢高琳、高虹的助研工作。)

参考文献:

陈钊、陆铭,2009: 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中国城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范子英、张军,2010: 中国如何在平衡中牺牲了效率 , 世界经济 待刊。

林毅夫、蔡昉、李周,1994: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陆铭,2010a: 建设用地指标可交易:城乡和区域统筹发展的突破口 , 国际经济评论 第2期。

陆铭,2010b: 土地跨区域配置: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动力 ,复旦大学工作论文。

陆铭、陈静敏,2010: 城市化进程中的居住区分割与公共管理 ,复旦大学工作论文。

陆铭、陈钊,2009: 为什么土地和户籍制度需要联动改革 基于中国城市和区域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 学术月刊 第9期。

陆铭、陈钊、王永钦、章元、张晏、罗长远,2008: 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陆铭、向宽虎,2010: 地理与服务业 内需是否会使城市体系分散化? ,复旦大学工作论文。

陆铭、许政、陈钊,2010: 新的地理决定论?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短期和长期决定因素比较 ,复旦大学工作论文。

尚柯、沙安文,2006: 缩小经济差距 缩小地区收入差异的政策表现的 积分卡 ,沙安文、沈春丽、邹恒甫: 中国地区差异的经济分析 ,北京:人民出版社。

万广华,2006: 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均等:方法和证据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汪汇、陈钊、陆铭,2009: 户籍、社会分割与信任:来自上海的经验研究 , 世界经济 第10期。

朱玲,2007: 新疆印象之一:活跃的口岸贸易 , 经济学家茶座 第5期。

Ji ang,Sh i q i n,M i ng L u&H iroshi Sa t o,2010, Identity,Inequality,and H app i ness:Evidence fro m U rban Ch i na, worki ngpaper,F udan U n i versity.

R awsk,i T.J.&D.H.Perk i ns,2008, F orecasti ng China s'Econom ic G row t h to2025, Brandt,L.&T.J. R awsk i(eds.),Ch ina's G rea t Econom ic T ransformation,Ca m bri dge U n i versity P ress,pp.829-887.

W or l d Bank,2008,W or l d D evelopm en t R epor t2009:Reshap ing Econom ic G eography,W or l d Develop ment Re po rt.

Chen,Zhao&M i ng Lu,2008, Is China Sacrifici ng G ro w th when Ba l anci ng Interreg i ona l and U rban Rura l De ve l op m en?t Huang,Y ukon&A.M.Bo cchi(eds.),Reshap ing E cono m ic G eograp hy in East A sia,The W orld Bank, pp.241-257.

(责任编辑 江静)

J OURNAL OF NAN JI NG UN I VERS I TY

(Phil osophy,Hum a niti es a nd Soci a l Scie nces) 5,2010

Abstracts

R estruct uring U rban Syste m:On t he Strategy of Sust ainable Regiona lD evelop m ent and U r ban D eve l o pm ent in China

LUM ing

G lobalization is a shock to Ch i n a s'econo m y.Ch i n a s'i n dustrialization,adapti n g itself to

globalization,m oves to t h e coasta l areas,where an agglo m erati o n o f production facto rs co m es

i n to be i n g.Since production factors li k e labor do not enjoy a free flo w fr o m area to area,the

unfavorab le situati o n of China's urban syste m brought fort h i n the p lanned econo m y days re m a i n s unchanged.Besides,five o t h er d ifficu lties are found i n rura l and ur ban developm en:t urbanization is hindered and kept far behind industria lizati o n;a city is no t b i g enough and the differences bet w een city sca l e s are a l m ost i n tang i b le;t h e deve l o pm ent o f rural and i n land areas are faced w ith such prob le m s as pension,left beh i n d ch ildren,high b irth rate,lo w land use ef ficiency and env ironm ental prob l e m s;factors lendi n g to socia lunrest have been accumu lati n g i n cities;econo m ic disparities bet w een reg i o ns and bet w een urban rural areas have been w i d e n i n g.The susta i n ab l e develop m ent i n f u t u re should center on i n terreg ional re a ll o cation of pro duction factors,especially labor resources,so as to push f o r w ard ur ban izati o n and m ake the ur ban syste m rational i n ter m s of city sca le and reg ional structure.

Several Issues on LegalR egulati o n Concerning G loba lC li m ate Change:In Perspective of Co penhagen C li m ate Su mm it

WU W ei x ing

The much expected Copenhagen cli m ate summ it only reached w hatw as called Copenhag en Accord w it h little lega l force,as i s an ev i d ence of the huge d ifferences,seen fro m the inter national cli m ate nego tiations,bet w een the developed and the deve l o ping countries and w ith i n these countries as w el.l The differences turn sharper i n the understanding of co mm on but dif 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 e s pri n ciple and of the relati o nship bet w een env ironm 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 m ic developm en.t In f u ture,cli m a te pr o tection and nego tiations should he l p reach a consensus and be based on t h orough inter national cooperation o fw ide range,so as to g 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each nation.Deve l o ping countries should str i v e to avo id the v icious co m petiti o n of rac i n g to the bo tto m ,and put cli m ate change under the spo tli g ht of decisi o n m ak i n g by w ay of po litical conver gence and econo m ic conver gence .

中国和各大发达国家城市规划运作体系

1.澳大利亚的城市行政体系 2.新加坡的城市行政体系 3.日本的城市行政体系 4.加拿大的城市行政体系 5.美国的城市行政体系 6.中国的城市行政体系 澳大利亚的城市行政体系——规划行政体系 一、联邦政府及首都的规划行政 堪培拉 在联邦制的条件下,联邦政府一般不干预及州以下的城市规划行政事务。但联邦政府某些部门的职责与地方规划事务有一定的关联性,这些部门主要有:建设部、环境、住房和社区发展部、交通部。此外,在1972-1975年的惠特拉姆政府中曾设有城市和区域发展部,联邦政府通过行政和财政等手段介入地方城市发展的事务。 在联邦直接管辖下的堪培拉市,在1988年以前,国家首都发展委员会是规划行政的单一主体,联

邦政府设有主管首都地区事务的部长,部长会同国家首都发展委员会处理城市规划布局的调整、土地使用管理等的具体的程序性工作。1988年以后,根据新的立法,堪培拉分别成立了属于联邦国家的首都规划署(The National Capital Planning Authority),及属于堪培拉市的地方规划署(Territory Planning Authority)。国家首都规划署负责制定“国家首都规划”,这个规划中要包括整个首都地区的规划原则、政策及标准,在规划中划出具有国家首都特征的指定区域,在指定区域内制定详细的规划和设计文件,对指定区域实施建设管理。 “国家首都规划”由首都规划署按法定程序编制或修订,经由联邦政府主管部长批准,经政府官报公布生效。规划生效后,政府须在国会两院会议期间的6天内提交给两院,在提交后6天内如果国会任何一院通过动议不同意这个规划或规划中的部分内容,则这个规划或规划中的一部分内容即为无效。 首都地方规划由地方规划署按法定程序编制或修订,并征询首都规划署的意见,书面报地方政府行政长官。联邦法律规定,地方规划与国家首都规划不符为无效。 二、州级政府及规划行政 澳大利亚各州的城市人口主要都集中在州的首府。州的首府都是大都会区,由几十个地方政府行政单元的组成,如悉尼大都市区有30余个地方政府行政区,墨尔本大都市区含50多个地方政府区域。由于首府在各州的经济、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州政府一般都对首府的整个都市化地区施以较直接的管理。 维多利亚州的规划行政体系在各州中最为复杂,并随经济、政治条件而不断变化,经过了多次的调整变迁,但长期以来州级政府机构在规划行政中的主导地位没有改变过。 悉尼港 在维多利亚州的州政府设有规划和环境部(1993年后改为规划与发展部),作为州的规划行政主管部。在州的层面,通过立法设有墨尔本及大都会工务局(The Melbourne and Metropolitan Board of Works,以下简称MMBW)。MMBW被赋予了广泛的权力来编制和实施墨尔本大都市区规划(Melbourne Metropolitan Planning Scheme,以下简称MMPS)。在墨尔本以外的其他城市化地区也通过州立法设立了几个区域性的规划行政机构,以负责跨地方行政区的规划事务。 根据1981年的州城市规划法修正案,位于墨尔本大都市区内的地方政府可以申请编制自己辖区的法定规划。地方政府编制的规划必须与MMPS相符合,且不涉及具有全局性的问题。地方政府的规划必须经MMBW同意才能生效。规划一旦生效,即取代MMPS中的有关部分内容。一个地方政府一旦有了自己的法定规划,相应的规划审批权限就从MMBW转移到这个地方政府。 规划的行政涉及与各方的协调。有许多州的行政机构与规划事务有关,它们有的为规划提供咨询,有的在实施自己的行政行为过程中将对规划产生影响。维多利亚州与规划有关的行政机构包括:州协调委员会,其职责是协调州政府几十个部门的政策和行政行为,确定优先程序及规划方向;规划咨询委员会,其任务是为规划部长提供咨询意见,特别是关于规划的政策问题;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其工作是制定和调整历史建筑的登录;环境保护署,其职责是保护和改善环境及控制污染;城市更新署负责重建或改建旧区;政府建设顾问委员会,负责为主管公共工程的政府部长提供关于保护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公共建筑的建议。此外还有公共工程部、港口署、土地保护委员会、农业部、住房部、卫生局、林业局等机构也都与规划行政有关。

国内十大城市定位与布局分析

1、最彻底成功的逆袭:深圳 如果要推出一个城市来代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成就,那必然是深圳,没有之一。不必说出身于小渔村,即便十年前深圳也还只是一个光怪陆离的窗口和试验区的形象。当特区不特,十字路口迷茫的深圳人一边疾呼“深圳你被谁抛弃”一边并不曾放慢脚步,而是在产业升级、人口扩容、城市转型成功的基础上,在短短几年内被社会公认跨入了一线城市的行列,使得延续多年的“第四城”之争顿时烟消云散。 西方人在谈论二战后亚洲崛起的时候,常用“东亚奇迹”“汉江奇迹”“香江奇迹”这些词来指代二战后日本和四小龙通过来料加工、进口替代、产业升级等战略实现了产业层次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的高端化。如果中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发展也有奇迹,深圳必然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个,因为深圳是目前内地唯一一个成功复制四小龙模式实现产业和社会发展高端化的城市,没有之一。君不见佛山东莞还在腾笼换鸟,苏州无锡还在苦苦挣扎? 也正是《抛弃》之后这10年,深圳摆脱了靠政策、靠香港的的印象,成功地在中华城市的银河系中找到了独一无二的特色和坐标。可谓鲤鱼跃龙门,从南海渔民一跃成为比肩北上广的豪门,但绝不土豪。中兴、华为、平安、招银、朗科、比亚迪、腾讯、联发科……虽然被称为山寨之都,却也是公认的、特色鲜明的创新之都。这就是深圳,其浓厚的创业和创新氛围及由此形成的创业生态足以让上海广州甚至香港黯然失色。如果中国也算有硅谷,那必然是在中关村和深圳之间选一个。 那么深圳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当年苏州风头正盛的时候,深圳官方曾组团去参访过,不想此后深圳反而心中有数了。这个城市深知自己地盘有限,在粗放外延性发展方式盛行的情况下经济总量迟早会被苏州、天津、重庆等大块头超过,即便随后硬生生把这种情况的发生延迟了10年。然而该来的迟早要来,如今形势已经非常明朗,比总量将不再是深圳特长,比质量比特色才是方向。未来在扩充地盘无望的情况下,深圳需要继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做好中国的旧金山,即便城市规模不占优势,照样可以非常有活力,有创新,照样可以引领社会潮流,照样可以做国内的一线城市和全球性的世界城市。 经济总量似乎早有准备而不是太大的问题,深圳真正的问题来自于复杂微妙的广深港三角关系。珠三角作为一国两制拼接区、改革开放试验区,充满着各种多元复杂的城市形态,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不到200km距离就并立三个具有世界城市潜力的大都市,未来的发展无论是自由竞争,还是行政干预都有太多想象的空间。而深圳作为珠三角的后起之秀和新贵,如何在竞合中塑造全新的格局,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事情。相信深圳一定能够继续壮大起来,因为毕竟如今他已拥有太多10年前不曾拥有的资本和能力。

可持续发展案例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例 第六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基本环节 明确目标(或考纲要求),确定重难点→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质疑解惑→基础闯关,潜能挑战→课堂小结,反思升华。 第一课时“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1.明确目标(或考纲要求),确定重难点 (1)明确目标(或考纲要求):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参加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活动,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做到知行统一。 2)能力目标:结合相关时政材料,综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说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确性。 3)知识目标:①知道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的严峻性; ②知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③能简单阐述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 (2)确定重难点: 重难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正确的选择”既是本节重点,也是本节难点。 作为重难点的原因:之所以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正确的选择”作为本节的重难点,是因为:可持续发展内涵丰富,抽象程度较高,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再者,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人们只停留在口头上,现实生活中违背可持续发展的现象随处可见,理论落实不到位;另一方面,中学生尚未进入社会生活领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他们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引不起学生的重视。只有掌握了这一问题,才能使学生科学的认识、理解解决我国面临的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展示丰富多样的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图片、视频、漫画、案例、情景故事等。 【多媒体展示:材料一:“世界人口超过67亿,人口问题成为全球的重大问题”视频。 材料二:在3月22日“世界水日”即将来临之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面对全 球水资源开发问题,敲响九声警钟。(右图为孟加拉国妇 女在达卡水供应部门外手举空水罐抗议供水短缺。) 材料三:“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链接】 生:分组讨论图片、视频、漫画、案例、情景故事, 选派代表发言谈感悟、感想和体会。(学生讨论期间板书: 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概括总结: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三大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那么,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怎样呢?请同学们走进下面一组新闻和图片材料: 【多媒体展示:材料一:2008年8月26日,新疆南疆三地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在新疆喀什召开,国家人口和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透露,在未来较长的一个时期内,新疆仍将是全国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地区。 据了解,目前新疆妇女总和生育率比全国高0.4左右,15至19岁妇女生育率比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2)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2) 城市规划的方法 (4) 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5) 简介 (5) 问题 (5) 意识 (7) 研究成果 (7) 城市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7) 城市规划遵循原则的细化 (8) 城市规划的社会原则 (8) 城市规划的美学原则 (8) 城市规划的安全原则 (8) 城市规划的经济原则 (9) 城市规划的整合原则 (9) 城市规划的任务 (10) 城市规划的作用 (10) 城市规划工作基本属性 (10)

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对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建设要求不同,因此城市规划的研究重点不尽一致,并随时代的发展而转变。 多学科参与城市研究的历史自古就有,近来更趋活跃,从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工程学、生态学、行为心理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方面研究城市问题所取得的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城市规划理论。这个趋势将继续下去,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学科渗入并开拓城市问题的研究领域。 系统工程学、工程控制论等数理方法及电子计算机遥感等新技术手段在墟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在逐步推广它们在资料的收集处理,预测评价方面所提供的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工作的质量。 对城市与城市规划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基于城市是综合的动态的体系,城市规划研究不仅着眼于平面上土地的利用划分,也不仅局限于三维空间的布局,而是引入了时间、经济、社会多种要求的“融贯的综合研究”。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将考虑最大范围内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情况,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自由,并给未来的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和多种可能性。 由于城市问题包罗万象,有人提出在有关学科群的基础上建立以研究城市性质、城市模型、城市系统和发展战略为目的的城市学;也有人提出建立以系统地研究乡村、集镇、城市的各种人类聚居地为目的的人类聚居学等。这类新学科的建树,或有助于加深对城市的宏观认识,但它的进展需要建立在完成大量城市问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城市研究任务艰巨而纷繁,这也说明它丰富的活力。城市永远在发展,城市问题也总是相伴而生,但人类必将更为自觉地运用广泛的知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城市环境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城市规划工作从最初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起,最终要落实到物质建设上,形成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体形环境。 城市规划是建筑和园林建设的前提,并为所需的空间准备条件,城市规划研究的进展也为建筑学和园林学的开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规划师与建筑师、园林设计师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三学科的有机结合和协同创造,势必将体形环境的建设推向更高的境界。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出现、人类居住环境的复杂化,产生了城市规划思想并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变革时期,旧的城市结构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生活要求的情况下,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往往出现飞跃。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学说散见于《考工记》、《商君书》、《管子》、《墨子》等典辅之中。《考工记》确定了“都”、“王城”和“诸侯城”的三级城邑制度,用地的功能分区和道路系统等;《商君书》论述了某一地域内山陵丘谷、都邑道路和农田土地分配的适当比例,以及建城、备战、人口、粮食,土地等相应条件。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些城市规划思想和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作为“四方之极”、“首善之区”的都城建设上。 战国时期,列国都城采用了大小城制度,反映了“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要求。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三国时曹魏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方式;南北朝时期的洛阳城加强了全面规划,都为中国古代前期城市建设的高峰——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起了先导作用。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这份年度报告以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为主题,集中讨论在现阶段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背景、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战略设计;对于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落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缓解城乡差别、实现社会公平、完成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系统的研究成果。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 究要点一、城际之间、城乡之间是一个区域系统在一个地域中,平面上的空间充填是一个有序的体系。人为的分割,虽然有利于行政管理,但却与真实的系统行为运行有很大的背离,既不符合几何原则,也不符合生产原则。因此,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城际关系,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城乡关系,必须如实地看作是一种结构有序、功能互补、具有统一基础的复杂系统。从地理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应当符合空间充填原理,它们在宏观 上是可辨识的,在微观上是随机的,实际上可以把大、中、小城市看作是立足于乡村平面上的、具有等级特点的一组空间充填物,共同构成一个区域综合体,并相应地发挥各自的功能。从社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社会分布原理,它们在本质上是由于社 会分工的不同和创造能力的差异,产生了在获取财富、分配财富、消费财富上的差异,但最终它们必须服从一个临界阈值,即作为区域内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人,都至少应当获得作为体面生活标志的最低门槛,满足基本人权所赋予的“机会平等”。从产业结构看,城 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产业升级原理,它们在产业链形成与产业集群形成上,既有外在的联系与制约,又有内在的联系与制约。农村作为第一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生存支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育功能。城市作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产品、服务及相应供需支持系统,从区域的整体上是互补的和不可分的,因此,不应单以“结果平等”的眼光去对待。从智力结构看,城际之间和城乡之间符合人口流动原理,乡村提供了人力 资源的丰厚土壤,不同等级的城市对于人才的吸纳和创造“生态位”的条件差异,表现出宏观可识别的吸附特征。由以上的阐述,可以发现只有把城市融入到区域的整个体系之中,并且始终把农村作为区域的基底平面,才能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城乡统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转折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指出,必须慎重把握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的两大基本转折。第一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相对平衡的 区域内,形成大小不等的点状分布(亦可视为区域增长极),随之发生了急剧的人口集聚能力、经济密度集聚能力、二三产业集聚能力和资本集聚能力的中心。这一个转折,表现在城市开发度急剧增强,工业化利用土地的规模急剧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的集中度急剧增强,科技含量和创新步伐等的急剧增强。这类急剧增强的结果,就在地理区域的空间平面上,形成了大、中、小城市等级布局的空间充填,使得广大农村与城市之间在财富创造、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扩大,二元结构系数加大,形成了以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基本格局,在力度和流向上“以农补工”占据主导地位。第二个转折,是在财富 分布空间已经相当不一个重大标志,其增长过程与财富积累呈非线形的对应关系。中国 从建国开始的发展战略中就有“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抑制城市化”的主导思想,加上长期“恐城症”的制约,中国城市化50年的变迁,一直都在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道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达到同期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的两倍,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化程度仍然十分落后。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在2002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平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2%,低收入国家为30%,而中国城市化率尚未达到40%。至2000年底,中国城市化率比世界平均低12个百分点,比世界发达国家平均低40个百分点。虽然从1949年全国建市67个增长至目前的600多个,但

新中国城市规划发展史研究思考

102 □ 李 浩 近年来,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2008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2009年),有关新中国的历史研究在国内一度掀起热潮。不论政治界、经济界、社会界或文化艺术界,都把对近现代历史的回顾和反思作为一项重大工作,作为谋划行业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城市规划行业也在积极行动,特别是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和规划学会组织众多老一代首都城市规划工作者编写的《岁月回响—首都城市规划事业60年纪事》,在业内引起强烈的反响。然而,在整体上,我国城市规划界尚缺乏针对新中国成立60年城市规划发展历程的较为全面的系统性研究,这是一项极具重要意义且需尽快启动的研究工作。本文尝试就此问题展开探讨。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外相关研究关于城市规划历史的研究一直是国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英国的城市规划史研究新中国城市规划发展史研究思考 [摘 要]当前我国城市规划界尚缺乏针对新中国成立60年城市规划发展历程的较为全面的系统性研究,这是一项极具重要意义且需尽快启动的研究工作。新中国城市规划发展史研究可从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脉络及社会经济背景、城镇化发展历程及重大城市建设实践、城市规划指导思想及政策的演变、城市规划体系发展及体制改革、城市规划教育及学科发展五个方面展开,以史学研究方法为基本方法,系统构建研究的基本框架,以完善新中国发展的历史研究,促进我国城市规划事业的健康发展。[关键词]新中国;城市规划;发展史;研究 [文章编号]1006-0022(2011)09-0102-06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B China’s Urban Planning History Research Since 1949/Li Hao [Abstract] China’s urban planning history since 1949 needs to be studied right away. The research shall be carried on from five aspects: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context, urbanization and important urban development,urban planning policy development, urban planning system development, urban planning education development.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a systematic framework is necessary for new China’s urban planning research. [Key words] New China, Urban planning, Development history, Research 会、皇家城市规划学会与美国的城市和区域规划历史协会等学术机构十分关注城市规划的历史研究;《Planning History》和《Planning Perspectives》等是以城市规划历史研究为主题的国际学术刊物;PeterHall所著的《明日城市:20世纪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历史》和《文明中的城市》、John W.Reps所著的《美国的城市化:美国城市规划历史》、Mel Scott所著的《1890年后的美国城市规划》、M. Christine Boyer所著的《理性城市的梦想:美国城市规划的神话》等都是西方城市规划历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国外学者关于城市规划历史的研究工作,对中国的城市规划问题也有所涉及。Gregory Eliyu Guldin主编的《Farewell to Peas-ant China: Rural Urbanization andSocial Change in the Late Twentieth》 对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日本、韩国等地的城 市化进程进行了比较研究,选取天津、上海和广州等典型城市进行了深入探讨;George C.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823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00470384)

(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武汉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战略目标 聚焦中部崛起,打造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创造更具凝聚力的资源环境和更好的创新氛围,建设区域性的国际化大都市。 战略导向找回武汉,重塑江城。抓住国家交通体系重构、国际产业转移和有利的政策环境等三大机遇,重点解决三大关键问题:一是如何打破区域封闭,领导区域发展;二是如何确立城市中心,再现中心城市辉煌;三是如何完善体系,找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战略选择 战略之一——“都市内核,国际中枢”,建设整合武汉三镇的中央都市核心空间(UC,即Urban Core),引导武汉快速建立起华中金融、贸易、产业服务和现代物流的区域精密控制内核,作为武汉迈向国际化的载体。 战略之二——“智力先导,产城一体”,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导向的“十字型” 产业空间布局构想。 战略之三——“滨江而展,一带多心”,突破当前城市圈层构架,构筑沿长江两岸的综合城市发展走廊,通过带形的跳跃式增长提供城市持续的发展框架。 战略之四——“破环成带,轴向拉伸”,强化滨江道路交通建设,形成区域式组团发展构架。战略之五——“以江为脊,连湖成网”,充分发挥武汉水优势,打响“百湖江城”全球品牌的思路。 战略之六——“产业整合,价值链接”,以研发销售为核心,实现武汉区域“1+8”产业和区域契合发展,构成主导产业加工为依托的新城发展模式; 战略之七——“近展双翼,远视三极”,向东连接,武汉城市圈沿京广线和沿京九线两个带状区域,近期横跨京九京广的武汉都市走廊,未来构筑武汉、长沙和南昌为基点的三角经济区,继而形成中国的第四极三角经济区的目标。 战略之八——“多元并蓄,文化凝聚”,把汉正街为代表的汉味市民文化等传统型文化和UC 新都市文化、高科技文化等提升型核心文化转化为具有鲜明地缘识别性的城市形象。 场景分析

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政治体制(城市规划师辅导)

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政治体制(城市规划师辅导)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2.01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最初的城市规划表现在对住所空间的自觉与不自觉的规划建设上,随着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人们的居住环境复杂化,逐渐形成城市居住环境。 2.02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政治体制 1.文献 《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城市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代表封建社会以礼制为主导的皇权至上的规划理念。 《商君书》: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及城市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阐述,开创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研究中区域城镇研究的先河。 《管子》:打破《周礼》规划的单一模式思想,提出因地制宜的规划思想。代表了崇尚自然、自然至上的规划理念。 2.规划理念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始终体现了农耕文化时代顺应自然与改造自然并重的整体观念,城市格局体现了农业社会时期以图腾崇拜为哲理思想的权力中心结构形态,即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 3.典型城市 (1)唐长安城:中轴对称的格局,规整的方格路网,居住分布采用里坊制。 (2)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布局。 2.03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政治体制 1.文献 《建筑十书》: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所著,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唯一完整的古典建筑书籍。在第一卷及第五卷中的“建筑师的教育、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及“其他公共建筑”中提出不少关于城市规划、建筑工程、市政建设方面的论述。 《按艺术原则进行城市设计》:西特(Camillo,Sitte)著。从城市美学和艺术角度来解决当时大都市的环境问题、卫生和社会问题,是一本较早的城市设计论著。 2.规划理论 欧洲是封建领主制,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规划体现封建社会突出统治者地位的以图腾崇拜为主要哲理思想的权力中心结构。 3.典型城市 (1)古希腊城市:格网状布局,广场和公共建筑作为城市的核心。 (2)古罗马城市:广场群、广场、铜像、凯旋门和纪功柱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与焦点;道路、桥梁、城墙、输水管道等城市设施齐备(罗马)。 (3)中世纪城市:教堂成为城市中心;不规则的街道和广场;城市的有机发展;后期的公共建筑成为城市活动中心(佛罗伦萨)。 (4)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欧洲城市: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绝对君权时期出现轴线放射的街道、宫殿花园和规整对称的公共广场(巴黎的城市改建----爱丽舍田园大道、凡尔赛宫、协和广场)。 * 中世纪的欧洲进入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防御作用的城堡,城市发展缓慢,形成了十分有机的城市形态和很不规则的街道和广场。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当时的城市、广场和公共建筑取代了宫殿,作为市民集会场所,形成了城市的核心,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 中世纪欧洲的教会势力十分强大,教堂占据了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的庞大体量和高耸尖塔

城市建设史完整(带重点)

城市建设史完整(带重点)

0701104班城建史复习资料 中国城市建设史 第一篇古代部分 绪论 一、城市的起源 1、在原始社会,随着农业的出现为标志的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捉奸产生了原 始的固定的居民点; 2、最早的城市是人类社会在第二次劳动大 分工的产物(商业手、工业是从农业中 分离出来的) 3、出现在从原始社会走向奴隶社会过渡到时 期; 4、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 二、城市概念的变迁 1、城与廓、市与井的区别 城廓——城郭:城墙 城郭之别: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内之为城,外之为郭 2、城市的原始定义:防御功能、商品交换的职能、固定的居民点 3、城市社会时期城市定义的延伸

城市的原始职能、一级法律实体、精神寓意 4、现代城市的定义: *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以非农业活动为主 *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 *是一定地域中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 *要求相对集中 *城市必须提供必要的物质设施及良好的生 态环境 *根据共同的社会需要而进行各方面协调运 转的社会实体 *有继承和延文化传统的使命 第一章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一、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1、位置:都位于较为高爽、土壤肥沃松软的地段,一般均靠近河湖水面 2、规模: 3、建筑组合 4、一定的功能分区 5、原始居民点初步且有城市最基本的“集中”的特征(城市最大特征是聚集) 二、中国城市的形成

我国城市是在原始社会群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公元前3000年——公 元前2000年) 大概在夏朝后期已基本形成(约公元前17世纪左右) 河南偃师市二里关村古城——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城市 商朝城市实例(公元前6—11世纪) 河南偃师市乡沟商城 总体布局:宫城居中、三套城墙、追求方正开创了以后历代都城多道城墙和宫城局中的先河。 第二章殷周时代的城市 (周礼考工记内容、解释、影响,要深入到中建史书的具体章节, 下面红字的部分还要补充,很重要) 西周的城建制度及其影响 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形成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礼法观,这在城建制度中都有明显的反映。 1、政治上“分诸侯、建藩卫”——西周成为 历史上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的朝代

专题20城市体系和城市群

专题20 城市体系和城市群 一、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 本专题有“城市体系”和“城市群”两部分组成,介绍了世界与中国的城市体系划分以及城市群的特征、形成条件及意义。 2、地位与作用: 本专题是在上个专题介绍城市个体内部空间特征基础上,探讨城市之间空间关系,前后存在互为因果关系,城市群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程度后,在一定范围内出现的一种城市集聚现象,也是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点,为下一个专题“城市化”学习打下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说出城市体系分类方法,列举出不同等级的典型城市。 2、根据“中国城市的体系等级层次系统表”和“中心地模式图”,学生归纳出不同等级城市数量。 3、阅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分布图”等系列图表,说出城市群的特征和有利条件。 4、阅读“世界六大城市分布图”和“世界人口密度图”,分析出世界的六大城市群共同优越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体系为案例,学生在对我国最大城市群中的城市分类中,知道城市体系分类方法以及对应的典型城市。 2、通过阅读“世界六大城市群分布图”和“长三角城市群分布图、等级体系图”以及相关资料,懂得读图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 3、学生以课前小组合作形式通过书籍、互联网等途径搜集世界重要城市群的经济、人口、交通等相关资料,提高其地理信息搜集、整理、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对我国不同等级城市等相关资料的搜集,让学生关心我国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重视、关心城市发展意识,提高学习城市地理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城市体系及其划分、城市群形成的条件、特征、意义 2.难点:中心地理论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案例教学——“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体系” 【背景思想】“城市体系”划分级别多,知识琐碎、枯燥,对于我国唯一的世界级城市群,又是生活在该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上海的学生,教材却只是以专栏的形式作了简单介绍,教师以此地为例来让学生学习身边熟悉的城市等级,更能体现二期课改“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理念。 2、图表教学 【背景思想】“城市群”这一部分知识图表资料多,可以通过读图来培养学生学科能力,强化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及空间关系。 3.多媒体教学:在重点和难点环节探讨活动中运用幻灯片演示辅助释疑。 五、教学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展示长三角地区这几年建造好和正在建造的世界级桥梁雄姿 东海大桥江阴长江大桥润扬大桥 苏通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崇启大桥效果图【背景思想】学生们在了解时事地理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可引导学生思

企业战略-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的来源

★★★文档资源★★★企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已成为战略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因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中心议题就是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创造或维持。那么,什么是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呢?笔者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是指对于一个企业的整体发展过程来说,在各个市场环境中,当一个企业能够适时地实施相应的创造高度市场价值的战略,而其他任何现有和潜在的竞争者都无法同时成功地实施这些战略,而且也缺乏进行模仿或复制该企业战略所带来的全部收益的信心与能力时,就可以认为该企业具有竞争优势可持续性。本文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主要方面来自于七个方面: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战略资源、企业核心能力、企业战略能力、企业家能力、企业文化及持续性创新。下面依次对这些来源因素进行描述。 一、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 企业总是身处于某种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企业所处环境对于竞争优势的获得及发展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第一,企业发展的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源自某种突发性的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这种变革打破了原先市场的平衡;第二,企业外部环境本身并无任何变化,但企业对环境特点的认识产生了变化或企业自身的经营条件与能力发生了变化;第三,上述两者的结合。产业环境对竞争优势的获得和维持的影响力取决于他本身的变动性,不同产业环境之间的变动

性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不同的产业环境状态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及其作用方式也不相同。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能够明显地影响企业市场行为的效率,由此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竞争优势的创造与维持。一般来说,每一个企业都身处某种外在环境之中,宏观环境主要通过产业环境对企业产生影响力。产业环境相对于宏观环境而言,对个体企业具有更大和更直接的影响,这是由于宏观环境一般不直接影响个体企业的决策与经营绩效,而是通过产业环境产生间接影响或发展作用。由此,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的外在条件。 二、企业战略资源 尽管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对其盈利水平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力,但是相比较而言,企业自身所具有的素质更为重要。企业素质实际上就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的外在表现。因为,企业在产业内的相对市场优势的根本基础或源头在于其素质,或者说企业的市场优势实际上是其相对资源优势的市场反映或表现。尽管每个企业都拥有或控制某些资源,但是只是其中的战略资源才能够为竞争优势可持续性创造做出显着贡献。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战略资源在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从理论上讲,某种既定环境对身处其中的所有企业应该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影响。导致企业之间经营绩效差异或竞争优势的有无与强调的原因不仅在于其所处的产业环境,更在于其自身的素质。企业素质表现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运作效率。产业环境只

中国城市规划史 笔记精编版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科学的重大成就 第二节我国城市起源试探 我国古代城市实经历了三个发展过程。第一个过程为由父系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即约公元前第三千年纪中叶,出现了城堡式聚落,可视为“城”之原始雏形。第二个过程为奴隶社会初,即约公元前21世纪左右,诞生了正式的“城”。第三个过程为封建社会初,即约公元前5世纪左右,形成“城市”。 第三节略论华夏城市规划体系 一、体系形成之历史背景问题 总结前代营建都邑的历史经验,按照此时客观形势和主观要求,本严格的礼制精神,制订营国制度来知道这番大规模的都邑建设活动,以便透过城市建设这个手段,实现周王集权愿望,这便是营国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概貌。 二、体系之构成问题 计主要内容,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王畿区域规划制度; (2)都邑建设体制; (3)都邑规划制度; (4)礼制营建制度; (5)井田方格网系统规划方法。

第四节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史分期问题 我们可以社会发展史分期作为大框架,按照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规律,联系上述几个环节,将体系传统的额演进历程划分为四期,各期又可按实际情况,据转折点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期为体系胚胎发生期。第二期为体系形成期。如上所述,此期又可分为草创、发展及成熟三个阶段。第三期为体系传统革新探索期。第四阶段为体系传统革新成熟期。此期又可以第六环节为标志,划分为前后二期。 (三)各期城市规划的基本格调 第一期为体系胚胎发生期,此期开始出现“城”之原始雏形,这是由部落或部落联盟驻在之聚落发展而成的。这种城堡式聚落已渐具以宫为中心及重视南北中轴线主导作用的规划结构型式,形制亦较规整,并构筑城垣加强防护,已粗具统治据点城堡的格调。 第二期是体系的形成期。此期第一阶段尚属“城”之草创过程,在第一期雏形的基础之上,充实城作为政治控制中心的内涵,丰富以宫为中心的规划结构型式,籍以显现其统治据点的职能。本期第二阶段,城的内涵更加充实,包括宫室、宗庙、社稷、府库、护卫营房、官署及权贵居里等,城之规模不断扩大,城之分区逐渐确立,城池构筑更加坚固,以宫为中心的分区规划结构型式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既有集中封闭型的城,也出现了开敞型的城。城的规划渐重严谨的规划秩序,体现了统治据点的森严风貌。商都西亳及“殷”的规划,可视为此阶段的代表作。本期第三阶段也已建立了体系,都邑均按营国制度进行规划。形制方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复习资料 古代: 1.我国古代城市是如何产生?产生的时期、基础、条件是什么? 产生:城市是由于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而从一般的居民点分化出来的。 产生时期: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早期 产生条件:(1).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基础)(2).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直接原因)(3).精神文化的繁荣发展.(4).频繁的战争 2.对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时期及形成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城市需具一定的规模。(2).需具一定的永久性大型建筑(3).需具有一定的手工场所和交换场所(4).需具有的城市基础设施(5).有比较密集的居民居址 3.促进西周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分封诸侯。(2)周王朝自身追求适中位置加强都城建设 4.我国最早的城市规划建设制度出现于何时,哪本书并阐述书中规定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周朝的《周礼.考工记》主要内容:与井田制有关的经纬道路左祖右社旁三门宫城居中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 影响:关于城市规划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5.秦汉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及分布的主要特点,并阐述分布特点的原因 特点:(1).郡县制的推广、行政中心城市特别是县城镇得到大量发展;(2).城市分布地域大为扩展;(3).众多商业中心兴起:(4).国际贸易城市有了发展;(5).城市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的是多宫制 分布特点的原因:经济重心集中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南方还未发展 6.我国在西汉时期形成了哪些城市经济区、并阐明各经济区包括的地理范围及中心城市 (1)关中区:陕西全境四川巴蜀甘肃东部长安; (2).三河区:河东(山西西南部)、河内、河南(河南北部); (3).燕赵区域:燕在河北北部,赵在河北南部; (4).齐鲁区域:山东、泰山之阳为鲁临淄为中心; (5).梁宋区域:豫之东北、鲁之西南、苏皖(安徽)西北以定陶和商丘为中心; (6).颍川、南阳:河南中部、西南部; (7).三楚区域:西、东、南楚含长江怀阳衡城江陵长沙苏州淮北湖南长沙江南一带淮河长江流域; .南越区域:珠江流域 7.西汉时期长安城的规划建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城市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多宫制 8.我国魏晋至隋唐时期城市发展有什么特点、并阐明特点形成的原因? 发展特点 (1).城市发展和分布上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2).沿大运河、长江城市发展轴线初步形成 (3).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兴起 (4).城市规模的等级结构有了调整,其规模差距拉大,中间府、州级城市数量显著增多 (5).出现了最早的“镇” 形成原因:(1).北方长期战乱;(2).经济重心南移;(3).大运河沟通,沟通南北,经济恢复

中国古代城市体系的演变过程

中国古代城市体系的演变过程 城建1班张富彪 2011109042 我国对于城市做出的规划及其布局结构体系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的。从考古发掘郑州商城、湖北盘龙城及安阳殷都等处的遗址看,城市规划思想虽处于模糊的萌芽时期,但其布局已有一定的分区,一些都邑自中心向外周多依次为宫署区、居住区、农业区、城防区、作坊区等。郑州商城城址规模据测已达周长约7公里,城内还发现有大面积夯土台基和大型房基以及手工作坊等遗址。这些遗址布局表明,城市是经过简单的规划的。 西周时期: 营城建邑以前人的经验为基础,根据实际,周人还制定了一套城邑体制,自觉地把城市规划应用于城邑营建实践,从而为建立我国古代城市规划体系奠定了初步基础;同时也确定了我国传统城市内部分布结构的基本格局。西周城邑规划布局,确立了我国城市以宫城为中心主体的基本结构,处于从属地位的其他各个组成部分,则按照各自功能和规划体制要求,分别布置在主体的周围,按分区尊卑,围绕宫廷区依次安排。王室、卿、大夫府第所在的“国宅区”近王宫而建民众多分处城之四隅,宫区之北多为市场区,工商业者居于近市,手工业作坊区置于外郭。在宫廷区内,即实行前朝后寝制和三朝三门制;另有与之相适应的网格。通过整个道路系统的联系作用,一方面将规划范围扩及广大的王畿,另一方面以显示宫廷区的核心地位。我国古代城市的这种布局传统,差不多贯穿了我国城市发展史的全过程 秦汉时期: 随着大统一专制王朝的建立,城市规划布局传统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其主要表现是:城市内部结构布局重视利用地形,不强求仿制周制在形状上的整齐划一,据地形以加强军事的防御功能,以致城垣、居住区等平面颇为曲折;同时,秦汉宫廷区范围相应大为扩展。西汉整个宫廷区分为五宫,各自独立,顺地势高低从南而北,沿南北中轴线交错布置,呈不规则状。市、作坊及居民闾里偏处城北与城周较低地带。上行下效,郡、县治城亦多仿此。能,以致城垣、居住区等平面颇为曲折;同时,秦汉宫廷区范围相应大为扩展。西汉整个宫廷区分为五宫,各自独立,顺地势高低从南而北,沿南北中轴线交错布置,呈不规则状。市、作坊及居民闾里偏处城北与城周较低地带。上行下效,郡、县治城亦多仿此。 汉魏时期: 洛都因受传统礼制的影响,其王城规划布局基本上以周制为蓝本,但又不完全受其局限。洛都分区布置井井有条,以宫廷为中心,凡与宫廷区有密切关系的,加上永宁寺,都分布在内城中,各按其性质,依方位主次,环绕在宫廷区的周围。外郭除正南设有辟雍、灵台及明堂外,主要辟作市、里及手工业区。内外城的功能,其分工十分明确。市、里统一规划布局,严格区分。这种区域结构,既是这一时期继承周制城邑传统经验的总结,同时又为确立唐、宋时期城市规划制度奠定了基础。 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的城市布局结构,除宫廷区、官署区没有多大的变化外,在商业区、居住区等其他分区布局结构方面,尤其是宋代,则有较大的改进。其主要表现是:为适应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传统的集中市制转变成以全市为市场领域,行业街市为骨干,联系分布各居民坊巷的商业网点和新型仓库区所组成的商业网,新兴的城市服务行业,如瓦子、茶馆、酒肆等,也纳入商业网内,聚合而为我国古代后期城市综合性的商业服务组织的新规划、布局体制。

中国未来重点发展城市

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城市 城市是现代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要载体,国家层面的竞争也越来越体现为城市之间的竞争。40年改革开放带动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中国城市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不少城市快速崛起,也有一些城市逐渐衰落或相对衰落。随着城市化进程进入中后期,中国城市的基本格局已经确定。按照人随产业走、产业决定城市兴衰、规模经济和交通成本等区位因素决定产业布局的基本逻辑,我们在2019年4月《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2019》研究报告中对全国除三沙市和港澳台外的336个地级行政单元的发展潜力进行客观排名,深圳、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京、武汉、重庆、天津、杭州位居前十。十大城市土地面积合计17.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8%;2018年经济总量20.6万亿元,占全国的22.9%;常住人口1.4亿,占全国的10.3%;A+H股上市公司市值76.6万亿元,占全国的72.3%。 十大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武汉、天津已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深圳、南京、杭州未来或有望进入国家中心城市行列;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建设目标为全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是我国城镇体系规划设置的最高层级,是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层级之上出现的新的“塔尖”,集中了在空间、人口、资源和政策上的主要优势。2005年原建设部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年)》,定位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香港为全球职能城市。2010年住建部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在国

家中心城市的名单中增加了重庆。2016年5月,国务院和发改委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2016年12月,国务院和发改委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2018年2月,国家在《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总体上看,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分别引领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发展;重庆、成都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点,是长江经济带上游的战略支撑;武汉辐射带动长江中游地区;郑州引领中原发展;西安辐射带动西北地区发展。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成都和武汉在榜单中名列前十,郑州与西安分别是11名、14名。榜单前十中的深圳、南京和杭州虽然暂时未入围国家中心城市,但综合实力突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