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考地理二轮优选习题 专题七 区域可持续发展 微专题30 区域生态问题及治理学案

2020高考地理二轮优选习题 专题七 区域可持续发展 微专题30 区域生态问题及治理学案

2020高考地理二轮优选习题 专题七 区域可持续发展 微专题30 区域生态问题及治理学案
2020高考地理二轮优选习题 专题七 区域可持续发展 微专题30 区域生态问题及治理学案

微专题30 区域生态问题及治理考试要求

考试内容加试要求

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1)荒漠化的含义(b)

(2)荒漠化形成的原因(c)

(3)荒漠化产生的危害及综合治理措施(b)

分析某地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湿地的概念和类型(a)

(2)湿地的重要价值(b)

(3)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保

护措施(c)

分析某地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

(1)自然原因

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的发展。

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干旱的冬春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

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气温的变率大。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

(2)人为原因及其相应的治理措施

(3)荒漠化的防治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渍化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

加试级拓展延伸其他类型的荒漠化

(1)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的石漠化

自然原因:地表物质疏松,植被稀少,山石裸露,石多土少,土层很薄;地形破碎,旱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

人为原因:人口快速增长增加对土地的压力,导致乱垦坡地、砍伐森林和超载放牧等。

石漠化的危害:降低土壤肥力,导致可耕地面积减小,旱涝灾害频率和强度增加,冲断桥梁,毁坏水利工程,加剧人畜饮水困难。

(2)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内陆地区的土壤次生盐渍化

①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形成过程

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干旱时节尤其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土壤疏松,土壤水分容易蒸发;地势低平,低洼地易积水,排水不畅,地下水位升高,水容易从土壤空隙中蒸发,致使土壤中盐分向地表集聚;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地下水位上升,使盐类物质留于地表,造成土壤盐碱化。

②华北平原与西北内陆地区土壤盐碱化的异同

比较相同点不同点

华北平原

地下水位上升,将土壤底层的盐分带到

表层,水分蒸发后引起盐分在土壤表层

或土壤中积累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相对稳定

西北内陆地区气候终年干燥,没有淋盐过程,四季均可能发生盐碱化

2.湿地资源问题与湿地保护

(1)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

造成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时可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入手。

①自然原因

湿地面积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沼,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

②人为原因

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湿地消亡的过程,湿地消亡的人为因素如下表所示: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的结果

土壤侵蚀

外部物质进入,填充作用加剧

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

围湖(海)造陆

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

乃至消失

环境污染

内部富营养化加剧,水草繁

茂、泥炭化加速

造成入湖营养物质增加,使湖

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也就是

人为加速的富营养化过程大量引水灌溉

湿地中水量减少、干涸

使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十

年内就明显缩小、变浅,直至

完全干涸

河流的截流改向

(2)湖泊萎缩的原因及危害

由于所处区域特征不同,外流湖与内流湖面积萎缩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

①外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洞庭湖为例)

②内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咸海为例)

b、c级知识归纳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

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作用,但各地湿地保护的主要侧重目的不同。举例如下:

大河中下游湖泊主要目的是调蓄洪水,减轻洪水威胁

内陆干旱区湖泊

主要目的是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恶化现象的

发生

大河上游(如我

国三江源湿地)

主要目的是保护当地水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东北三江平原湿地主要目的是调节河湖水量,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

黄河三角洲湿地净化水质,降解内陆河流污染物,提高环境质量;蓄滞洪水;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3.水土流失

(1)水土流失成因的综合分析

①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

气候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

地形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

植被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减小降雨对地表的冲蚀强度和削减地表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

土壤与土质的疏密程度关系密切。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

②人为因素: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如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

b级特别提醒

水土流失的本质是流水侵蚀。人类不合理活动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2)水土流失危害的整体性分析

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相互影响的过程,其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如下图所示:

(3)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①工程措施:主要指针对水土流失情况,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等措施将所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固定,使其不再继续发生和发展。

②生物措施:是指在水土流失较轻的地方,采取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植被绿化的方法进行治理的措施。

③农业技术措施:是指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的手段,如土壤培育、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作、提高复种指数等。

真题设问1.(2018·4月浙江选考)引起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类活动是

2.(2018·4月浙江选考)我国新疆治理土地荒漠化,宜采取的措施

3.(2017·11月浙江选考)修建铁路北段时,适合保护生态的措施

4.(2016·10月浙江选考)为防止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宜采取的

措施是

5.(2016·4月浙江选考)从保护长江水环境的角度,图中C、D两

地的生态保护重点分别是

考向和规律

1.考向:各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各种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

2.命题规律

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是本专题内容考查的主要形式,非选择

题中填空的形式最为多见。

材料特征:材料多以区域某地物的结构图、区域图或区域简图的

形式呈现相关信息,信息的呈现形式相对比较单一。

设问特征:其设问多是以原因或措施类为主,其中原因考查多是

选择题的形式,而措施类考查多是非选择题的形式。

选项或答案特征:围绕材料,结合环境问题的种类和区域特点进

行设置选项或组织答案。

例1(2018·4月浙江选考)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构成图”。完成(1)~(2)题。

(1)引起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类活动是( )

A.农业生产

B.工业生产

C.交通建设

D.居民生活

(2)我国新疆治理土地荒漠化,宜采取的措施是( )

①天山建设高海拔人工草场②环境脆弱地区进行生态移民③塔里木河中上游合理控制

用水④塔里木盆地中部废弃油田复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A (2)C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引起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故A项正确。(2)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但由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加之对塔里木河中上游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中上游及下游土地荒漠化不断加剧。

例2(2016·10月浙江选考)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溉区。下图为“河套灌区局部略图”。完成(1)~(2)题。

(1)乌梁素海湿地的主要作用是( )

A.为灌区提供灌溉水源

B.调蓄黄河洪水

C.发展航运和水产养殖

D.汇集灌溉余水

(2)为防止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宜采取的措施是( )

A.推广耐盐作物

B.完善排水系统

C.增加灌溉水量

D.增施有机肥料

答案(1)D (2)B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区,灌区内水向低处流,与黄河流向一致。读图可知,乌梁素海湿地位于灌区的下游位置,主要作用是汇集灌溉余水,其作用不是调蓄黄河洪水,也不能发展航运。第(2)题,河套平原是半干旱的灌溉农业区,为防止土壤盐渍化,宜采取的措施是完善排水系统,把盐排走;推广耐盐作物,增施有机肥料不能防止盐渍化;增加灌溉水量易导致盐渍化。

(2018·浙江慈溪检测)下图是“我国部分区域简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各地区中,荒漠化主要是由水蚀作用引起土地退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对于荒漠化带来的危害,说法正确的是( )

A.导致生物的生产力下降

B.荒漠化只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C.就全球看,荒漠化影响范围不大

D.荒漠化只会影响本地区

答案 1.C 2.A

(2018·浙江宁海段考)发菜贴于荒漠植物的下面,因其形如乱发,颜色乌黑,得名“发菜”,是一种藻类植物,其营养价值并不是很高。但因发菜与“发财”谐音,迎合了部分食客的心理,造成发菜的市场价格非常高。在挖取发菜时,需要连牧草草根一并挖起。在过去二十余年中,单在内蒙古因采挖发菜而沙化的草场面积已经相当于两个香港,使之成为荒漠化的一个重灾区。据此完成3~4题。

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除了挖取发菜外,还有( )

①过度樵采导致土地荒漠化②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

③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④农业结构调整导致酸雨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关于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形成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加大

B.这里的高山地区冰川作用显著

C.气候干旱,地表水丰富,河流发育良好

D.大风日数多,地表沙质沉积物多,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答案 3.B 4.D

解析第3题,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有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第4题,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深居内陆,距海远,使得本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风力强劲,沙漠、戈壁广布。

下图为“我国现有盐碱地占耕地面积比例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A、B两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的比重大,其共同原因主要是( )

①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②土壤贫瘠,化肥使用量大

③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化小④灌溉措施不当,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聚集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6.C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比重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 )

A.人类不合理灌溉

B.地势低平,沿海地区海水浸渍

C.夏季风强劲

D.降水集中,盐分随季节变化小

答案 5.C 6.B

解析第5题,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盐碱化所占比重应较小,①错。土壤贫瘠,化肥使用量大,可能导致土壤酸化、板结,②错。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化小,缺少淋盐过程,③对。A、B两地耕地都位于干旱、半干旱区,蒸发旺盛。灌溉措施不当,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聚集,④对。第6题,人类不合理灌溉不是自然原因,A项错。C地位于江淮平原地区,耕地中盐碱地所占比重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地势低平,沿海地区海水浸渍,B项对。夏季风强劲,降水多,不是盐碱地比重较大的原因,C项错。降水集中,盐分随季节变化大,D项错。

(2018·浙江安吉检测)读“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石漠化面积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环境人口容量统计图”,完成7~8题。

7.判断图中曲线名称,正确的是( )

A.①为石漠化面积②为生物多样性③为环境人口容量

B.①为生物多样性②为环境人口容量③为石漠化面积

C.①为环境人口容量②为石漠化面积③为生物多样性

D.①为石漠化面积②为环境人口容量③为生物多样性

8.影响该地区石漠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B.降水丰富

C.喀斯特地貌广布

D.地形崎岖

答案7.D 8.A

解析第7题,我国西南地区随着森林覆盖面积的减少,石漠化面积总体在增加,生物多样性在减少,而环境人口容量随资源状况和技术状况的变化,会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状况。第8题,影响该地区石漠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过度砍伐、过度开垦等。

(2018·浙江海盐检测)读“次生盐渍化形成原理图”,完成9~10题。

9.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面上升

B.水土流失

C.荒漠化

D.不合理的灌溉

10.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

A.三江平原

B.宁夏平原

C.成都平原

D.密西西比平原

答案9.D 10.B

解析第9题,读图,由于干旱地区不合理的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加上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盐分在地表聚集,造成土壤盐渍化。第10题,宁夏平原降水少,气候干旱,农业生产需引黄灌溉,因此该区域最可能为宁夏平原。

(2017·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七里海湿地(距天津市区30千米)芦苇丛生、鸟类众多,是天津最大的天然湿地。下表为1987~2005年间七里海古泻湖湿地面积变化数据。据此完成11~12题。

时间七里海古泻湖湿地面积/平方千

天然湿地

人工湿地

水域养殖地

1987年38.89 5.23 0

2000年34.67 6.10 2.37

2005年33.50 5.75 3.81

11.七里海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A.提供农副产品

B.维持生物多样性

C.旅游功能

D.提供水源

12.关于七里海古泻湖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成立专门机构启动生态修复项目

B.湿地面积的变化仅由人为因素造成

C.人工湿地开辟使湿地总面积增加

D.人工湿地变化使净化水质功能增强

答案11.B 12.A

13.读“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Q、R两地的荒漠化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Q、R两地荒漠化出现差异的原因。

(3)为了保护铁路,人们在R地铺设了草方格沙障,分析R地铺设的草方格沙障所起的作用。答案(1)土地次生盐渍化土地沙漠化

(2)Q地地处宁夏平原,西侧的贺兰山阻挡了来自西北方向的风沙;农业生产中大水漫灌和干旱的气候特征导致了土地次生盐渍化的发生。由于没有山脉的阻挡,R地受到来自西北方向的风沙的影响较强烈,因而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

(3)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和植被存活。

解析(1) Q、R两地都处于我国西北地区,R地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Q地以土地次生盐渍化现象为主。(2)R地土地沙漠化是由于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Q地灌溉农业发达,大水漫灌导致了土地次生盐渍化的产生。(3)草方格沙障既能削减风力,又能截留水分,减少水分蒸发。

14.(2017·浙江乐清调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西部齐齐哈尔附近,是丹顶鹤的繁殖和栖息地,4月初,虽然草色

未青,寒风清冽,但置身在风吹草荡,水清鱼游,鹤舞鸟鸣,水天一色的大自然中,仍觉它的秀美、安宁。

(1)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填甲、乙、丙、丁)

(2)扎龙湿地面积最大的季节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年来,扎龙湿地面积在不断缩小,你认为扎龙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人为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1)乙丁(2)夏季夏季降水最多(3)围垦湿地中上游地区工农业用水量大增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第(1)题,湿地能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湿地破坏后,气温、流量曲线变化增大。

(2)结合气候因素分析湿地面积变化。(3)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从工农业等多角度分析。

28、29加试加练

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荒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红色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等。其中,“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地退化现象;“红色荒漠化”主要是指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的土地荒漠化现象。下图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

(1)说出甲、乙两地土地荒漠化相同的自然原因。

(2)指出造成甲、丙两地土地荒漠化外力作用的差异。

(3)说明乙地荒漠化带来的环境影响。

(4)简述甲、乙、丙三地土地荒漠化治理的相同措施。

答案(1)多山地丘陵,地形起伏较大(坡度大);降水集中,多暴雨;土层浅薄。

(2)甲地:流水侵蚀作用;丙地: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

(3)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加重,洪涝威胁加大;生态环境恶化。

(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利用土地;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发展农业技术;因地制宜地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

16.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湿地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植物从大气中吸收大量的CO2,湿地由于水分过于饱和的厌氧环境,微生物活动相对较弱,释放CO2的过程十分缓慢,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湿地土壤和泥炭层,起到汇集与固碳的功能。

材料二鸟类乐园——黄河三角洲。

(1)2018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特征。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如今,湿地观鸟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性的户外活动。以上材料反映了湿地的哪些功能?

(3)科学家认为,湿地的破坏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极为敏感的反馈性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整体性

(2)维护物种的多样性、休闲娱乐(旅游观光)。

(3)如果湿地被排干,土壤中微生物活力增强,会加速几千或上万年来积累的泥炭或草根层的有机质分解,重新以CO2和CH4等温室气体的形式返回到大气中,对全球气候变暖来说后果非常严重。反过来,全球变暖,蒸发更加旺盛,将导致土壤水分减少,湿地面积萎缩,形成恶性循环。

1.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 )

①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②植被破坏③降水强度大,多暴雨④土层疏松,直立性较强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 D

解析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都属于季风气候区,形成荒漠化的原因都有降水强度大,多暴雨,同时都有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

2.(2018·浙江嘉兴测试)读“内陆某地景观示意图”,图示区域最可能位于( )

A.巴西

B.以色列

C.英国

D.俄罗斯

答案 B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该地的麦田主要分布在水井周围,而且四周沙地广布,说明该地气候干旱,主要依靠地下水来发展农业,符合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答案选B项。

(2018·浙江乐清检测)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该流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黑河下游过去曾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地方,现在到处是荒漠戈壁。读图完成3~4题。

3.黑河下游地区草原退化、生态恶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陡坡修筑梯田

B.工业规模扩大

C.水资源利用不当

D.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4.为恢复黑河下游地区往日的生态,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

①上游推广节水灌溉②中游建设河流防渗工程③流域用水统一管理④下游修建平原水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3.C 4.A

解析第3题,黑河属于内流河,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黑河下游地区草原退化、生态环境恶化主要是水资源日益减少,与其上游水资源过度利用有关。第4题,下游水较浅,水资源蒸发较多,修建平原水库会加速干旱区水资源流失,不可行,排除④,A选项正确。

(2018·浙江开化段考)在联合国“里约+20”会议上,亿利集团董事会主席王文彪荣获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奖”。亿利集团在库布齐沙漠的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中创建了独特的“库布齐模式”(下图)。据图完成5~6题。

5.库布齐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盆地地形,气流闭塞

B.乱砍滥伐,植被稀少

C.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D.高山环绕,水汽难以深入

6.以下可以体现“库布齐模式”特点的是( )

A.立足生态治理,促进产业发展

B.科技引领,为技术导向型产业

C.产业链长,附加值低,但生态效益好

D.以第三产业为主,实现生产经营一体化

答案 5.C 6.A

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库布齐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获得的水汽少,降水量少,因而气候干旱。A、D项错。乱砍滥伐是人为原因,B项也不符合题意。第6题,根据“库布齐模式”图可知,立足生态治理,科技引领,促进产业发展,但不是技术导向型产业;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生态效益好,但不是以第三产业为主。

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近几年来多地出现短期大面积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这引起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并组织专家进行调查。据此完成7~8题。

7.专家对水土流失进行调查首先要借助各种地图,其中必须具备的是( )

A.气温与土壤类型分布图

B.地形图和降水分布图

C.工业与交通分布图

D.农作物和植被类型分布图

8.专家经过实地调查确定水土流失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城市化进程快,占用大量土地

B.为扩大耕地面积而大规模修筑梯田

C.生态环境改善,降水增加且多暴雨

D.铲除原始植被,栽种柑橘等经济林

答案7.B 8.D

解析第7题,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的水土流失现象,主要与丘陵地形起伏大、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及植被稀少等因素有关。故需要查阅地形图和降水分布图。第8题,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出现短期大面积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的主要人为原因是铲除原始植被,栽种柑橘等经济林。

(2018·浙江东阳中学检测)读“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红树林湿地面积变化表”,完成9~10题。

海南10308.0 7195.9 3930.3

福建720.0 497.3 615.1

引自:国家林业局.2001.中国红树林调查报告

9.与1951年相比,2001年我国红树林湿地面积( )

A.广东减少比例最大

B.广西减少面积最大

C.福建保护相对较好

D.海南减少比例最小

10.下列属于红树林湿地的生态功能有( )

①提供水源②调蓄洪水③保护海岸④维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9.C 10.B

(2018·浙江绍兴选考)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受水源的制约性很大,灌溉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也会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据此完成11~12题。

11.图Ⅰ信息反映出灌溉用水量过多时,当地环境会出现( )

A.土壤板结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水体污染

12.图Ⅱ中灌溉用水量超过P值后,皮棉产量下降,是因为( )

A.土壤养分减少

B.灌溉水源不足

C.热量条件变差

D.生物灾害增多

答案11.D 12.A

解析第11题,图Ⅰ信息反映出灌溉用水量过多时,总氮淋失量也随之增加,土壤中淋失的氮通过灌溉水排放到当地环境中,从而引起水体污染。土壤板结是指土壤表层缺乏有机质,

结构不良,在灌溉或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结构被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使土面变硬。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土壤盐碱化是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滞留排泄不畅且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地面蒸发作用强烈,土壤母质和地下水中所含盐分,随着土壤毛细管水上升而积聚于地表。故D项正确。第12题,结合图中信息可以判断灌溉用水量过多会导致土壤中氮淋失增多,而氮是土壤养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灌溉用水过多导致土壤养分减少,土壤肥力下降,进而影响农作物产量。所以A项正确。

13.捷列克河是俄罗斯北高加索东部的河流。读“捷列克河所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捷列克河三角洲广泛分布着盐渍化土壤,分析其成因。

(2)试分析土壤盐渍化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3)说明防治土壤盐渍化的措施。

答案(1)地势低洼,地下水水位高;邻近里海(咸水湖),地下水盐度(含盐量)高;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集聚。

(2)造成土壤板结,土地肥力下降;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阻碍作物生长。

(3)水利改良措施:灌溉、排水、防淤、防渗等。农业改良措施:平整土地、改良耕作制度、轮作、间种套种等。生物改良措施:种植耐盐植物等。化学改良措施: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

解析(1)可从地势低洼、地下水水位高、地下水含盐量高、蒸发旺盛等方面分析。(2)土壤盐渍化造成土壤板结,土地肥力下降,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阻碍作物生长。(3)防治土壤盐渍化的措施主要有水利改良措施、农业改良措施、生物改良措施、化学改良措施等。14.(2017·浙江长兴调研)图1为“银川平原湿地分布图”,图2为“银川平原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昔日银川水系发达,湖泊湿地资源丰富。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银川的湖泊湿地大幅萎缩。通过扩湖整治和沟道水系连通等工程的实施,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同时也出现了乱垦滥牧、水体污染等问题。

(1)指出银川平原湿地的主要类型,简述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

(2)分析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银川湖泊湿地大幅萎缩的主要原因。

(3)请提出保护银川平原湿地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

答案(1)湿地类型:河流湿地、湖泊湿地。生态环境效益: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2)自然原因: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河流泥沙淤积。人为原因:围湖造田;城市和交通建设用地增加等。

(3)退耕(牧)还湿;防治湿地污染;制定和实施保护湿地的法律法规;生产(农业、工业)、生活节约用水;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等。

解析第(1)题,湿地类型可以从湿地分布图分析;主要生态环境作用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等方面分析。第(2)题,湿地萎缩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分析。第(3)题,保护湿地的措施主要从调整产业结构、防治污染、制定法规、合理用水、提高环保意识等方面分析。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区域地理(选择题)包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区域地理(选择题)含答案专题:区域地理 (一)(2019·贵阳模拟) 下图为某岛略图。该岛降水量在1 000 mm以上,东北部比西南部降水多。据此回答1--3题。 1、该岛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大,主要原因是东北部() A.长期受盛行西风控制 B.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 C.经常受对流雨的影响 D.沿岸有暖流的增湿作用 2、该岛屿最适宜发展() A.热带种植园农业B.地中海式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 3、该岛() A.位于美洲板块B.水系形态呈向心状 C.人口分布均匀D.以常绿硬叶林为主 解析:第1题,根据纬度可判断该岛处于东北信风带内,受岛上东西走向(根据河流流向可判定山脉走向)山脉的阻挡和抬升作用,该岛东北部降水较西南部多,A错、B对;东北部位于东北信风迎风坡,经常有地形雨,C错;该岛南北沿海都受暖流影响,但这不是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大的主要原因,D错。 第2题,根据该岛所处纬度和常年受东北信风的影响可判断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适合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A对;地中海气候区适合发展地中海式农业,B错;该岛山区面积广大且位于热带,而商品谷物农业主要作物为小麦和玉米等,分布在温带气候区的平原地区,C错;该岛多山地,草场面积狭小,不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D错。

第3题,根据经纬度可判断该岛位于南北美洲之间的西印度群岛,属于美洲板块,A对;该岛中部地势高,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B错;中部山地人口密度较小,沿海狭窄平原人口密度较大,C错;根据上题关于气候的分析,可推断该岛植被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为主,D错。 答案:1---3、B .A .A (二)(2019·潍坊模拟)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我国制造企业在墨西哥建厂,以充分利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带来的便利。我国海信集团于2016年初进驻墨西哥的罗萨里托,接管夏普墨西哥工厂,对原有生产线进行升级,一年多就在当地家电制造领域站稳了脚跟。下图示意罗萨里托位置。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海信集团入驻罗萨里托的原因不包括() A.接近消费市场B.距原料产地近 C.税收政策优惠D.劳动力成本低 2.海信集团迅速在罗萨里托家电制造领域站稳了脚跟,主要依赖于() A.质量更优B.设计精美 C.规模经营D.功能多样 解析:第1题,家电生产需要的零部件较多,生产企业分散,因此我国海信集团入驻墨西哥罗萨里托并不是为了距原料产地近,B对。罗萨里托位于美国与墨西哥边界附近,可以利用墨西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由贸易区内关税的优惠政策,生产的产品可就近出口到美国市场。 第2题,根据材料“接管夏普墨西哥工厂,对原有生产线进行升级”可知,海信生产的家电产品质量更优,A对;对于家电产品,消费者往往更加注重质量,B 错;扩大生产规模和产品功能多样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一年多难以做到,C、D错。

学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九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业水平过关

学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九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业水平过关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专题九区域可持续发展 学业水平过关(九) 一、单项选择题Ⅰ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设立雄安新区(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县、安新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雄安新区距离北京、天津等城市较近。立足于承载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据此完成1~3题。 1.雄安新区选址在开发程度较低的地区,主要考虑的是( ) A.建设成本B.技术水平 C.产业基础D.气候条件 2.设立雄安新区最有利于北京( ) A.扩大服务范围B.增加城市职能 C.提高市民素质D.改善城市环境 3.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以( ) A.促进三地资源优势互补 B.根治三地交通拥堵问题 C.缓解三地用水紧张状况 D.引导三地产业结构趋同 解析:第1题,开发程度较低的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土地租金低,建设成本低,成为大型建设或新区的首选地,选A。第2题,京“非首都功能”主要是指各类较为低端产业或污染工业、占地大的资源型产业等,这类产业的移出,有利于保护北京市的城区环境,选D。第3题,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以促进三地资源优势互补,但不能根治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引导三地产业结构各具特色、优势并存,不能缓解三地用水紧张状况,选A。 答案: 下图为2015年1~6月我国某能源产量位居前6位的省区统计图,读图,完成4~6题。

4.该能源是( ) A.煤炭B.石油 C.天然气D.水能 5.为解决该能源生产与消费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状况,我国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北煤南运B.南水北调 C.西电东送D.西气东输 6.该能源对输入地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B.完善城市功能分区 C.减轻沙尘暴危害程度D.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该能源产量以陕西、新疆、四川最多,应为天然气。第5题,我国东部地区天然气消费量大但生产量小,西部地区天然气生产量大且消费量小,因此,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解决天然气生产与消费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状况。第6题,实施西气东输可以优化输入地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答案: 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7.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①维护生物多样性②发展畜牧业③保护湿地和水源④发展种植业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8.下图示意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①②③的含义依次是( ) A.过度放牧、生活能源缺乏、工程建设 B.生活能源缺乏、过度放牧、工程建设 C.生活能源缺乏、工程建设、过度放牧 D.工程建设、生活能源缺乏、过度放牧

2020高考地理二轮优选习题 专题七 区域可持续发展 微专题29 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

微专题29 资源跨区域调配考试要求 考试内容加试要求 (1)我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式(a) (2)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方案及图示(c) (3)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c) 分析区域合作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 主要从资源调入区和资源调出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配置情况入手,分析如下: 2.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其建设意义的分析要分别从资源调入区和资源调出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入手,具体分析如下表: 南水北调调出区 有利:促进调出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提高人们 节水意识 不利:取水口水文环境受影响,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 的影响 调入区 有利:增加水域面积,促进水循环;增加地表水和土壤 含水量;回补地下水,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防止地面 沉降;可有效遏制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 和生物多样性;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提供基本 保障,促进经济发展 不利:北方灌区可能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等环境问题 西气东输调出区 有利: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加快天然气综合利 用步伐;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

就业机会;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等 不利:管道铺设沿线易造成生态破坏 调入区 有利:改善能源供应,促进经济发展;减轻铁路运输压 力;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等 西电 东送 调出区 有利:促进中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 经济优势,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不利: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环境污染加重 调入区 有利:保障东部地区的电力供应;促进经济的发展;改 善大气质量,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等 真题设问 1.(2017·11月浙江选考)与俄罗斯的合作有利于我国 2.(2016·10月浙江选考)简述“中哈输油管道”建成对中国能源安全 和哈萨克斯坦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3.(2016·4月浙江选考)从能源消费的角度,简述西电东送工程对长 三角地区的积极意义。 考向和规律 1.考向:能源输送工程对输出地和输入地的积极意义;能源输送工程 对沿途生态环境的影响;区域合作的意义。 2.命题规律 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是本专题的重要考查形式。 材料特征:以有关某区域概况的文字材料或略图的方式呈现相关信息, 若信息呈现在图中,需要考生仔细读图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设问特征:设问多是简述题,其形式主要是“简述……的积极意义” 或“分析……的影响”。 选项或答案特征:围绕材料,紧扣教材知识,结合考查区域进行具体 分析,组织答案要点。 例1(2017·11月浙江选考)“一带一路”是互惠双赢之路,它对密切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意义重大。与俄罗斯的合作有利于我国( ) ①引进大量民间资本②输入大量剩余劳动力③进口大量油气资源④拓宽产品的销售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恐龙是地质历史时期的爬行类动物族群,在距今大约2亿3 500万年至6 500万年曾经繁盛一时,支配全球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读图,完成第1~2题。 图中数字表示距今年代(单位:亿年) 1.恐龙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在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对于恐龙的突然灭绝,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气候发生剧变所致,这些学说认为导致恐龙灭绝的共同原因是( ) A.气温变化 B.植物变化 C.降水变化 D.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变化 答案1.D 2.D (2018浙江金华十校高二期末)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是( ) A.风化基岩 B.气候 C.地形 D.生物 4.图示区域( ) ①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②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③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④地下径流量受当地气温影响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3.D 4.A 解析第3题,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故选D项。第4题,植被覆盖率越高,水体下渗越多,地表径流越少,因此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①正确;陡坡上由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土迁移较快,因此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②正确;土壤中的矿物养分来自于成土母质,③错误;地下径流量受当地降水和植被的影响大,④错误。故选A项。 (2018浙江稽阳3月联考)下图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降水差异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丙地的自然带是( ) A.温带针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荒漠带 D.温带草原带 6.甲—乙—丙三地的自然植被变化,体现了( ) A.纬度地带分异 B.干湿度地带分异 C.垂直分异 D.地方性分异 答案5.D 6.B 解析第5题,丙地年降水量为200~400毫米,植被类型为草原。第6题,据图可知,甲—乙—丙的自然植被的变化是由于降水的差异引起的,故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2018浙江11月选考,15~16)下图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坡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第7~8题。 7.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8.垂直带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降水 D.土壤 答案7.C 8.C 解析第7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由图可知,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为南北更替,故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故选C项。第8题,考查自然带的成因。由图可知,垂直带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下方自然植被为草原、荒漠,说明甲地相对其下方水分条件较好,故选C项。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在某一地质时期与近现代的植被分布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第9~11题。

区域可持续发展知识点..

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1荒漠化的防治 知识点一荒漠化成因. 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的发展。 (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3)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4)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的变率大。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 知识点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技术措施 ①交通技术措施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②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有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 生活措施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作燃料等 经济措施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 政策措施主要有开发性移民,投入资金、劳动力,城市规划或旅游等 环保措施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制、治理环境污染,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提高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 2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知识点一湿地的主要功能 知识点二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造成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时可主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入手。 (1)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 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的结果 土壤侵蚀外部物质进入,填充作用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

(课标版)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三区域可持续发展练习

专题十三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 读某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单位:mm)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影响图示区域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海陆位置②地形起伏 ③太阳辐射④植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答案 A 据图分析可知,图示区域降水整体上呈现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趋势,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局部地区出现闭合曲线,是地形起伏影响的结果。 2.图中虚线圆圈所示区域生态脆弱的表现有( ) ①地势高峻,气候寒冷 ②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③湿地广布,生物多样性少 ④降水少,土地荒漠化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 D 据图分析可知,图中虚线圆圈所示区域主要为黄土高原地区,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少于500 mm,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加之人类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土地荒漠化严重。 下图所示盆地某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 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 cm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2019陕西一模)图示沙漠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多固定半固定沙丘,与其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地表风力小 B.山地降水量丰富 C.积雪融水丰富 D.高山冰雪融水丰富 答案 C 读图可知,图中沙漠位于我国准噶尔盆地,西部有缺口,狭管效应明显,地表风力较大,A项错误;山地降水较丰富,但是对沙漠地区的植被影响较小,B项错误;冬季降雪日数稳定,有季节性积雪融水,为植被生长提供了水分,C项正确;高山冰雪融水主要补给河流,对沙漠地区的植被影响不大,D项错误。 4.(2019陕西一模)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 A.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 B.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大气温度 C.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 D.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 答案 C 由材料可知,该地有稳定的积雪覆盖,可以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C项正确;积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可减弱地面辐射,A、B项错误;增加了土壤含水量,湿度升高,但对地表径流影响不大,D项错误。 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该处河曲发育,牛轭湖星罗棋布(如图a)。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多呈弯月形(如图b)。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高考地理一轮中国地理专题训练

高考一轮中国地理专题训练 据下图1,判断1~2题: 1.在我国五条南北铁路干线中,穿越长江的有() A.3条B.4条C.5条D.2条 2.沿江分布铁路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长江航运功能强B.沿江地形制约 C.沿江经济落后D.沿江人口稀少 【解析】1选C,2选A。该题组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五条南北铁路干线,都穿越了长江。第2题,由于长江航运功能强,是我国的黄金水道,所以,沿江铁路较少。 读下面“108°E的地形剖面图”(图2)。据图回答3~5题。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青藏高原 B. ①为四川盆地 C.①为黄河谷地 D. ①为喜马拉雅山 4.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A.有喀斯特地貌分布 B.具有广阔平原 C.海拔较高,起伏不大 D.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5.关于①地形区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B.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C.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 D.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 【解析】3选B,4选A,5选C。第3题,关键是通过空间定位判断①①①①①①分别位于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汉江、秦岭、渭河谷地、黄土高原。第4题,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第5题,渭河谷地是一个地堑。 读“某区域示意图”(图3),完成6~7题。 6.图示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①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①污染浪费严重①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7.该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暴雪 B.沙尘暴 C.咸潮 D.赤潮 【解析】6选D,7选C。第6题,图示地区为我国的珠江口地区,该地区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再加上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导致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第7题,冬季,珠江注入南海水量少,海水容易倒灌,形成咸潮。 下图是“我国某省城市分布图”(图4),读图回答8~10题。 8.该省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其主要原因是() A.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B.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 C.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D.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晚 9.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 A.以旅游业为主B.以轻工业为主 C.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D.以金融、贸易为主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世界地理

高考地理【专题九】世界地理 【考情分析】 由于初中和高中地理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在高考中也将考查有关初中地理的相关内容,其内容包括: 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气温等降水的分布 3.一个大洲五个地区(如东南亚、中东、欧注、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六个国家(如日本、印度、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知识交汇】 一、七大洲地形特征及典型经纬线剖面示意 项目 大洲 地形特征沿典型经纬线剖面示意图 亚洲地形复杂,中部 1 ,四周 2 。 中部高原、山地面积广 大,约占全洲面积的 3/4。平原分布在大陆周 围地区。 400N 1000E 非洲地形单一,以 3 为主,被称为“ 4 大陆” 赤道 200E 北美洲地形分为西部、中部和 东部三大地形区。西部 5 系北段;中部 6 和密西西比河冲积平 原;东部7 高原 和8 山脉。 400N 900W

南美洲地形分为西部、中部和 东部三大地形区。西部 9 山脉;中部是10 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 东部是11 高原。 23026’S 600W 南极洲地形单一,是七大洲中 平均海拔12 的一 洲,地面冰雪覆盖,有 “冰雪高原”之称。 800S 600W~ 1200E 欧洲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 主,海拔13 的大 洲。平原主要分布于中 部地区;北部和南部山 地分布较广。 500N 100E 大洋洲地形分为西部、中部和 东部三大地形区。西部 14 ;中部是 15 ;东部是 16 。 23026’S 1400E 二、各地理分区自然地理要素的特点 要素 分区 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资源 东亚 地势17 ;西 部内陆多高原、山 18 气候显著:东 部以温带季风气候和 大部分河流向东流入 太平洋;黑龙江、黄 种类多样,且储量丰 富

(浙江选考)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专题十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十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题 1.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 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 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 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 解析中国荒漠化最严重和最典型的是西北地区,西北生态环境脆弱,风力侵蚀作用强烈,风沙灾害较多;中国南方荒漠化不典型,且生态环境相对于西北、黄土高原等地区要优越;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慢;三江平原过度垦殖主要导致湿地和沼泽的减少,并不会产生严重的荒漠化。 答案 D (2016·杭州七校联考)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土地荒漠化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读图回答2~3题。 2.下列省区荒漠化比例最大的是( ) A.宁夏 B.青海 C.陕西 D.新疆 3.下列防治草地退化的措施,合理的是( ) ①开采矿产②生态移民③合理载畜④抽取地下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第2题,从图中可知,荒漠化比例最大的是新疆,占比超过40%。第3题,防治草地退化的措施有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合理载畜等;开采矿产,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加速草地退化,促进荒漠化;抽取地下水会导致水位下降,也会加速草地退化,促进荒漠化。 答案 2.D 3.B 根据我国北方半湿润区某小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率图,回答4~5题。

4.1998年之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表现为( ) A.由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 B.由耕地、草地向水域转化 C.由耕地、草地向城乡用地转化 D.由城乡用地向耕地、草地转化 5.据图可以推断,从1976年到2010年该流域生态环境( ) A.前期改善明显,后期改善缓慢 B.得到持续明显改善 C.前期改善缓慢,后期改善明显 D.改善效果不甚明显 解析第4题,由图示可知:1998年后,林地变化率最高,为正值,说明增加林地多; 耕地和草地变化率也较大,但为负值,说明耕地与林地减少的多,而其他用地变化率不大,故选A。第5题,由图可知,1976~1998年,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率都很小,所以改善缓慢;1998~2010年变化率大,故改善明显。 答案 4.A 5.C (2016·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二联考)下图为中国局部地区农牧界线演变图。读图完成6~7题。 6.对图示农牧界线演变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从低纬向高纬②从内陆向沿海③从东南向西北④从荒漠到草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图示农牧界线演变的社会经济原因包括( ) A.东部荒漠化严重 B.人口压力增大 C.西部大开发战略 D.全球气候变暖

高考地理:等值线专题训练

高考地理:等值线专题训练 一、单选题 1.重庆年太阳年辐射总量数值约为:() A.80 B.86 C.95 D.107 2.受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影响:() A.重庆市应鼓励居民广泛使用太阳能 B.上海、福州可以太阳能取代常规能源 C.昆明四季如春,适宜发展花卉园林业 D.台北年降水量大,年太阳辐射总量小 3.与广州比,兰州的年太阳年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主 要原因是:() A.纬度高,昼更长 B.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更大 C.降水更少,多晴天 D.位于黄土高原,海拔更高 图为“非洲大陆局部区域某月份平均气温(°C)分布 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控制图中①②③三条等温线基本走向及数值递变的 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洋流 D.海陆位置 5.图中R地的气温数值,可能是 A.27 B.23 C.20 D.16 干燥度是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通常反映某地 某时段水分的收入和支出状况。下图为海南岛等年 日照时数线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6.关于图示甲、乙、丙三地干燥度的叙述,正确的 是 A.干燥度甲>乙>丙 B.甲地太阳辐射强,降低了甲地的干燥度 C.乙地比丙地距海近,干燥度更小 D.丙地干燥度最低,最适合种植业的发展 7.关于图中盐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②沿岸暖流增温,利于晒盐③晴天 多,太阳辐射强,蒸发旺盛 ④产盐最多的季节为春季⑤夏秋季 节多受台风影响,利于晒盐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下图为我国某月某日某时刻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此时, A.台北天气晴朗 B.西安西北风强劲 C.广州天气晴朗 D.渤海不可能有冰情 9.该日,我国北方出现大范围雾霾,据图推测此时雾霾最重的城市是 A.哈尔滨 B.北京 C.大连 D.青岛 读如图,完成下列各题。 10.根据图示信息,推断当地主要地形特征 A.地势起伏较小,以平原为主 B.东高西低,东部为山地 C.周边山脉围绕,应为盆地 D.地势起伏大,可能为高原 11.区域内沿-10℃等温线,自南向北走 A.自然景观由荒漠逐渐变为森林 B.自然带由亚寒带森林带逐渐变为温带草原带 C.降水中来自北冰洋的水汽含量比例增大 D.越往北土壤层越深厚,有机质含量越大 12. 读某区域小比例尺等温线分布图,若a>b,阴影部分为陆地,则图中所示为() A.北半球7月等温线分布 B.南半球1月等温线分布 C.南半球7月等温线分布 D.北半球1月等温线分布 图1所示区域陆地地势平坦,图2为图1 中河流甲、乙两处的年径流量曲线。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13.图中的河流乙河段河水补给主要是 ①湖泊水补给②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③冰川融水补给④雨水补给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14.关于图示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北半球 B.此时为1月 C.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D.乙河段位于湖泊下游

可持续发展导论

浅谈我国农村河流污染现状及其解决途径 摘要:河流的污染现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人们面前的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然而人们仅限于对大江大河污染的关注,小河流的污染状况则很少受到重视。因此,在这一领域里,需要更多的人去关注他们。“无以小流,无以成江河”,治理要从小抓起。通过对比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得出了我国农村中小河流污染现状是非常严重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 关键词:农村;河流;污染 一、我国河流整体现状 我国水环境面临着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等多方面压力。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破坏促使洪涝灾害频发。据199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目前我国七大水系、主要湖泊、近岸海域及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流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是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等;湖泊以富营养化为特征,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和高猛酸盐指数等;近岸海域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重金属。这些因素构成了水环境问题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等特征。我国水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人类主观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工业发展中,水消耗量大、利用率低。不仅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大,而且万元产值用水量各省区间差距悬殊。1998年全国平均万元GDP用水683m3以上。其中,北京161m3,天津201m3,上海300m3。但是,黑龙江、内蒙古、江西、广西、贵州、青海、甘肃等省区大多在1000m3以上。宁夏、新疆为4000m3左右。北京1m3灌溉用水可以生产2kg粮食,而宁夏才生产不到1kg。同时,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企业生产经营缺乏节能降耗的动力。企业技术改造往往以扩大再生产为目的,生产工艺落后,更新换代速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哈尔滨模拟)下图为世界某一区域,该区域在较长时期内受图中气压系统控制。读图回答1~2题。 1.若某科考队从甲到乙进行横跨半岛的地质考察,该考察线路的直线距离约为() A.280千米B.550千米 C.850千米D.1 100千米 解析:从甲到乙沿40°N纬线大致跨10个经度,其距离可借助30°N纬线上10个经度的长度来推算,10×111×cos45°

C.东北地区D.内蒙古高原 解析:第3题,从9月13日图可知,b城被淹没受影响最大;一旦堰塞湖溃坝,c城受灾严重,而a城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故选B。第4题,从9月11日图可知,城镇多沿河流分布,这与青藏高原地区的城镇分布最相似。 答案:3.B 4.A (潍坊模拟)沿甲图E-F,A-B所作出的海平面气压变化图分别为乙图和丙图,据图回答5~6题。 5.①地比②地() A.气压高,风速大B.气压高,风速小 C.气压低,风速大D.气压低,风速小 6.②地此时的风向为() A.偏西风B.偏东风 C.东北风D.东南风 解析:第5题,从丙图上可知①地气压高于②地,从丙图曲线的倾 斜趋势可推测出①地附近的等压线比②地稀疏,故①地比②地风速小。 第6题,综合乙丙两图可知图甲区域为一高压脊控制,如图所示,②地 位于脊线上,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其风向都是偏西风。 答案:5.B 6.A (广东高考) 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A.上海、天津B.广东、福建 C.海南、贵州D.辽宁、山东 8.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2020届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九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专题检测含解析

专题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9·云南昆明摸底)乌鲁米耶湖(下图)位于伊朗西北部,是世界第三大咸水湖,春季湖水相对较深。近年来,该湖面积迅速缩小,面临消失。据此完成1~3题。 1.该湖春季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雨水B.冰川融水 C.地下水D.季节性积雪融水 答案 D 解析乌鲁米耶湖位于伊朗西北部,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小,降水少,A项错误;该湖泊流域内春季气温相对较低,冰川融水少,但春季会有季节性积雪融化,B项错误,D项正确;当地气候干旱,地下水埋藏深,春季湖水水位高于地下水位,地下水不可能补给湖泊,C项错误。 2.该湖面积迅速缩小的自然原因是() A.全球变暖,降水变率增大 B.蒸发加剧,入湖水量减少 C.植被破坏,坡面径流增加 D.引水灌溉,水位迅速下降 答案 B 解析降水变率增大,对该湖泊补给的总水量影响不大,A项错误;全球变暖,蒸发加剧,入湖水量减少,B项正确;根据题干“自然原因”可直接排除C、D两项。 3.伊朗政府计划拯救乌鲁米耶湖,可行的措施有() ①湖区发展渔业生产②湖区实施人工降雨③增加高山冰雪融水④发展

节水农业⑤跨流域调水 A.①③④B.①②⑤ C.②④⑤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乌鲁米耶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补给水源不足,可行的措施应该包括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实施人工降雨和跨流域调水属于开源措施,发展节水农业属于节流措施,②④⑤正确;发展渔业生产既不属于开源措施也不属于节流措施,①错误;乌鲁米耶湖流域内高山冰雪融水有限,难以增加,③错误。 (2019·湖北联考)土地荒漠化是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有旱灾发生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退化的现象。土地退化的强度可以通过植被指数来衡量,植被减少或增加的趋势是土地退化处于加剧或改善过程的反映。下图是我国不同地区土地退化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影响土地退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干湿状况B.温度 C.地形D.土地生产力 答案 A 解析从图上可以看出,植被覆盖度和土地生产力从湿润区向极端干旱区降低,由此可见影响土地退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干湿状况。 5.下列地区中土地退化强度最大的是() A.极端干旱区B.干旱区 C.半湿润区D.湿润区 答案 C 解析据图中初始基准面和终极基准面的差异判断土地退化强度即可,二者相差越大土地退化强度越大,由图可知半湿润区二者差异最大。 (2019·四川自贡一诊)重庆某大学的“沙变土”技术,是在沙子中掺入植物纤维黏合剂和水,搅拌后让沙子具有类似土壤的功能。该项技术已在乌兰布和沙漠东部推广运用,3 000亩试验地农作物长势喜人。下图为该试验地位置示意图。读

2020高考地理专题训练:人工岛(附参考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人工岛 (附参考答案)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南黄海辐射状沙脊群(水下泥沙堆积体)位于现代长江三角洲以北、旧黄河三 角洲以南的江苏岸外浅海区,规模巨大。沙脊群由辐聚辐散的潮流将周边泥沙带至该 处塑造发育形成。该区域生物资源丰富,沙脊间的潮汐水道深而稳定。 2010年,“南黄海辐射沙脊群空间开发利用及环境生态评价技术”项目启动,项目之一拟在“东沙”修建超大型人工岛。下图为南黄海辐射状沙脊群示意图。 (1)指出形成该沙脊群泥沙的主要来源。(4分) (2)监测表明,东沙面积缩小,中部淤高,试分析其原因。(6分) (3)分析在东沙修建大型人工岛的优势及面临的困难。(8分) (4)依托该区域海洋资源条件,请你为东沙人工岛的产业开发提出建议,并说明理 由。(8分) 参考答案:(26分) (1)旧黄河所携带的入海的泥沙;现代长江入海泥沙;海岸及海底的侵蚀物。(每 点2分,满分4分) (2)黄河改道,泥沙来源减少;边缘受海浪侵蚀,面积缩小;部分侵蚀泥沙向东沙 内部推移,使中部逐渐淤高。(每点2分,满分6分)

(3)优势:潮间滩浅且面积较大,建岛相对容易(相对沙脊,填海工程量较小); 距大陆较近,建成后利用方便(建设过程中,便于设备及材料运输)。(每点2分,满分4分) 困难:多台风、风暴潮等气象灾害,影响工程施工;潮滩环境,淡水资源缺乏。 (每点2分,满分4分) (4)沙脊间潮汐水道深而稳定,可修建港口,发展航运;区域生物资源丰富,可发 展水产养殖、捕捞及水产加工业;利用海岛发展临港加工贸易产业;利用独特的海岸 景观及优质天然环境,发展滨海旅游业。(每点2分,满分8分)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珠江口伶仃洋临近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地貌条件独特、 水沙条件复杂的敏感海区,也是我国乃至世界沿海航线最密集、船舶密度最大的水域 之一。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隧道的东、西两端各设置一个海中人工岛,选定在珠江口 的伶仃洋之上,以衔接桥梁和海底隧道。承建方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深插式钢圆筒 快速成岛技术,用120个巨型钢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到海底,然后在中间填土形 成人工岛。这种锁定结构可以固定钢筒里填埋的泥沙,也不用移走海量的淤泥。 材料二:在人工岛进入海底隧道前,先要经历一段白色天体顶篷的露天隧道。 在西人工岛隧道入口处一段300多米长的露天隧道徐徐而下,正式驶入海底隧道;在海底隧道东端的尽头,又通过一段露天隧道,从东人工岛隧道出口驶出不到200米就是大桥的香港段。 上图为港珠澳大桥的西人工岛 (1)根据材料,分析人工岛海上施工存在的困难。 (2)简析人工岛采用钢筒快速成岛技术的优点。

可持续发展导论-笔记

可持续发展导论 【课程基本信息】 1、探讨问题:一个社会和文明是怎么进入可持续发展的状态的? 用中国传统文化来说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考试形式:三道论述题,至少每道200字 ●具有普世性的行为才是值得赞扬的 ●男性的主要社会责任在于展示力量,不以善为最高目的。 ●而女性的主要社会责任在于宽容,在于传承善,而生育后代是传承善的最重要的手段。 ●人口生产与传承,以美德、善为前提 ●最具有普适性的是家庭伦理观,父母对子女的善是永恒的。 ●文明社会,出现了以两性为基础的父权制社会。 ●自愿、无害、 ●人类最基本的原则都与人口生产有关系。人类社会的最高目标是指向后代的。 ●对于成年人来说两性关系的不稳定并不会有重大影响,但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会很是不利。 ●忠诚的爱情受到表扬是因为它有利于人口的繁衍。 【pre选择题目】 1、说龙凤:关于龙凤起源 2、中国技术化时代的特征:提出心特征、质疑书本说法、进一步论证书本说法 3、伦理化时代、特点、道路 4、历史发展道路的理论:其他人的关于历史发展道路的学说并与老师看法进行对照。

导言:理论与方法 【前言】 1、历史的产生 ●中国最早的历史《春秋》 ●最早的历史是流水账,在选择要记录哪些历史的时候人们就形成了历史观。 ●历史观最重要的是根据道德原则进行道德评判。 ●中国的历史观在春秋时候就开始形成了。 2、民族历史意识→人类历史观念 ●农业时代产生了与特定地理环境或特定生活方式相关联的民族历史意识。 ●民族历史意识本质上是各民族文化发展即将终结之际的产物,从根本上屏蔽了对民族文化发展 道路的真理性思考。 ●工业时代,文明之间联系日益紧密,人类在各民族历史意识相互汇通的基础上,超越早先各自 民族历史意识的局限性,孕育和建构了某种共同的人类历史观念。 一、西方思想对文明道路和人类历史的思考 (一)主要学者与观点 1、黑格尔(人类历史意识自觉的开始) ①观点 绝对理念或世界精神是世界历史的本质,在历史中表现为“自由意识”,世界历史就是自由意识的进展。自由在人类历史中对偶然“意志”的扬弃决定世界各国民族都将走上世界历史的道路。 历史“有一个决定的东方,就是亚细亚。那个外界的物质的太阳便在这里生气,而在西方沉没,那个自觉的太阳也在这里升起,散播着一种更为高贵的光明。” ●太阳从东方升起,东方是人类社会的早期,在那里只有一个人是自由的(君主) ●太阳向西移动,古希腊罗马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时期,在那里有部分人是自由的(居民) ●太阳最终到达了西方,基督教日耳曼世界拥有高贵的光明,在那里所有人都是自由的 ?历史就是由东方发展到西方的过程 *18世纪末19世纪以后,西方人对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的态度由赞扬变成批评。 →西方在经过工业革命之后兴起,开始蔑视东方文化。 ②缺陷 ●黑格尔对东方尤其是中国文明的了解极其有限。 ●工业文明仍在起步阶段,世界历史意识还很空疏。 2、马克思(世界历史意识最重要的奠基人) ①观点 ●第一次把历史建立在实践即社会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实践 主要就是社会物质生产。 ●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在社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了与物质生产力相适

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九 区域可持续发展 提升训练26“3S”技术的应用

提升训练26 “3S”技术的应用 (2018浙江丽水、衢州、湖州高三质量检测)读不同水质水体反射率对比图,完成第1~2题。 1.两种水体相比( ) A.在0.6微米附近反射率差别最小 B.清澈水体反射率变化幅度大 C.相同波段混浊泥水反射率大 D.混浊泥水吸收太阳辐射量较大 2.根据两种水体的反射率差异,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可以( ) A.统计泥沙差量 B.监测洪涝灾害 C.模拟泾渭分明 D.评估进出水量 答案1.C 2.A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学生要熟悉各种地理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其运用。第1题,读图 可知,两种水体相比,在小于0.5微米附近反射率差别最小,A项错;清澈水体反射率变化幅度小,B 项错;相同波段混浊泥水反射率大,C项对;混浊泥水反射率大,吸收太阳辐射量较小,D项错。第2题,根据两种水体的反射率差异,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判断出水体的含沙量,统计泥沙差量,A项对;泥沙含量与洪涝灾害关系不大,不能利用反射率差异监测洪涝灾害,B项错;模拟泾渭分明主要是利 用RS,C项错;泥沙含量与进出水量关系不大,D项错。 下图为研究某城市功能区布局而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读图,完成第3~4题。 交通线图层人口密度图层地价图层 3 3313 2 2212 3 3212 1 1111 3 3212 3 3 3 2 3 3 3 2 1 2 3 2 1 1 2 3 1 1 2 1 2 2 1 1 1

3 3 3 3 3 3 3M 2 2 3 3 3 3 2 3 3 2 2 1 2 3 3 2 2 3 1—主干道 1—高密度 1—高地价 2—次干道 2—中等密度 2—中等地价 3—支路 3—低密度 3—低地价 3.M 地最适合布局( ) A.工厂 B.学校 C.银行 D.居民住宅 4.图中数字信息可以服务的对象最合适的是( ) A.旅游部门 B.民政部门 C.公共交通部门 D.住房建设部门 答案3.A 4.D 解析第3题,根据图层中信息,M 地位于次干道附近,人口密度小,地价便宜,最适合布局要求交通便利、地价低的工厂,A 项对。学校、银行、居民住宅应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方便人们的生活,B 、 C 、 D 三项错。第4题,图中数字信息可以服务的对象最合适的是住房建设部门,根据交通、人口密度、地价,进行住宅区规划建设,D 项对。旅游部门不考虑人口密度,民政部门、公共交通部门不考虑地价,A 、B 、C 三项错。 (2018浙江4月选考)某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制作专题地图,运用GIS 技术打开河流、城镇两个图层,图层中十字星的经纬度相同。据此完成第5题。 5.如果将两个图层叠加,所得地图为( ) 答案D 2016年8月16日6时中央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读该日8—20时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完成第6~7题。

2018版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第一部分 专题七 区域可持续发展 2-7-1-3b含答案

[角度训练] 角度“3S”技术及应用 1.(2017·广东梅州一模)近十年,中国高铁建设飞速发展。高铁建成通车后,为了保证高铁安全准时运行,需要采取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GPS ②GIS ③RS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 高铁安全运行,要准时到达预定位置,需要GPS,①正确。高铁列车不只一列,必须按规划线路运行,才能保证安全,需要GIS进行线路规划、分析,②正确。RS主要功能是获取图像,不能保证列车运行安全,③错误。故A正确。 [答案] A (2017·福建宁德一模)地铁是铺设在地下隧道内的快速、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下图示意福州市地铁规划。读图完成2题。 2.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福州地铁线路进行规划时,应优先调取的图层是( ) A.福州行政区划图 B.福州降水分布图 C.福州道路分布图 D.福州等高线地形图 [解析]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福州地铁线路进行规划时,应优先考虑市区原有的道路分布,以便合理规划、建设地铁线路。 [答案] C (2017·江苏省苏锡常镇调研)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

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下表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概况。据材料回答3~4题。 ①人口普查②应急搜救③水文监测④水产品加工 ⑤地理信息测绘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⑤ 4.由上表可知( ) A.北斗一号系统服务范围超过2000万平方千米 B.北斗二号系统服务范围主要涵盖亚洲和欧洲 C.目前北斗系统服务范围覆盖太平洋和大西洋 D.目前西半球区域暂时无法接收北斗系统服务 [解析] 本题组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学生需认真研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根据材料信息,北斗导航系统主要用于“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再根据表格经纬度确定其服务范围,由此解答题目。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北斗导航系统主要用于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人口普查、水产品加工不在此列,选C。第4题,根据表格信息,目前北斗导航虽未覆盖全球,但已经覆盖太平洋、印度洋的大部分地区,影响到亚洲及欧洲的部分地区,涉及东西半球,超过2000万平方千米,选A正确。 [答案] 3.C 4.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