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曼昆《宏观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圣才出品】

曼昆《宏观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圣才出品】

曼昆《宏观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圣才出品】
曼昆《宏观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圣才出品】

曼昆《宏观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

第16章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

一、名词解释

李嘉图等价定理(华中科技大学2005研;西安交通大学2006研;中央财经大学2011研;厦门大学2011研)

答:李嘉图等价定理是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并由新古典主义学者巴罗根据理性预期重新进行论述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政府支出一定的情况下,政府采取征税或发行公债来为政府筹措资金,其效应是相同的。

李嘉图等价理论的思路是:假设政府预算在初始时是平衡的。政府实行减税以图增加私人部门和公众的支出,扩大总需求,但减税导致财政赤字。如果政府发行债券来弥补财政赤字,由于在未来某个时点,政府将不得不增加税收,以便支付债务和积累的利息。具有前瞻性的消费者知道,政府今天借债意味着未来更高的税收。用政府债务融资的减税并没有减少税收负担,它仅仅是重新安排税收的时间。因此,这种政策不会刺激消费者更多支出。根据这一定理,政府因减税措施而增发的公债会被人们作为未来潜在的税收考虑到整个预算约束中去,在不存在流动性约束的情况下,公债和潜在税收的现值是相等的。这样,变化前后两种预算约束本质上是一致的,从而不会影响人们的消费和投资。

李嘉图等价定理反击了凯恩斯主义所提出的公债是非中性的,即对宏观经济是有益处的观点。但实际上,该定理成立前提条件太苛刻,现实经济很难满足。

二、简答题

1.简要解释李嘉图等价的基本逻辑及其政策含义。(厦门大学2005研)

答:(1)李嘉图等价的基本逻辑

李嘉图等价是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政府支出一定的情况下,政府采取征税或发行公债来为政府筹措资金,其效应是相同的。

巴罗具体阐述了这一定理:在特定条件(例如,完备的资本市场,一次总付税,代际利他等)下,如果公众是理性预期的,对于发行债券或增加税收,政府不论采用哪种融资方式,都不会对经济的运行产生影响。这是因为,政府发行债券融资造成的赤字会引起未来税收上升,这种上升一定会被具有完全理性的居民预期到,居民为了不使后代税负过重必然相应地调整目前的消费。简言之,居民不会将政府发行公债融资这样的财政扩张看作是幸运的意外收获,他们宁愿将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以支付未来的税收负担,因此消费需求不会上升,更不会出现消费支出的乘数效应。同时,居民增加的这些储蓄都购买了债券,使得债券需求的上升刚好等于债券供给的增加,货币需求不变,所以对利率也没有影响。

(2)李嘉图等价的政策含义

李嘉图等价定理反击了凯恩斯主义所提出的公债是非中性的,即对宏观经济是有益处的观点。李嘉图等价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如果人人都认识到他们的纳税量只是被推迟了,那么,政府借款而增加的任何支出都将被私人储蓄的等额增加所抵消,结果,既不存在消费扩张,也没有收入增加的乘数效应,因此,政府用减税的办法或用举债支出的办法来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是无效的。

2.解释李嘉图等价的经济含义,在什么条件下不适用?(北京大学2006研)

答:(1)李嘉图等价含义是:消费者是理性向前看的,今天税收的减少意味着明天税收的相应增加,用政府借债筹资的减税并没有减少负担,仅仅是重新安排税收的时间,从而消费者的跨时期财富不变,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选择不变,消费者将对政府储蓄的减少进行补

偿性储蓄以备未来支付增加的税收,总的国民储蓄不变。由于经济中总的消费、储蓄都没有发生变化,从而经济的其他基本面也不发生变化。政府负债性减税行为在短期、长期对经济都没有影响。

(2)在以下条件下,李嘉图等价不适用:

①消费者并非理性向前看,即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取决于现期财富而非跨时期财富。李嘉图等价定理在消费者非理性情况下失效,消费者认为减税使自己的一生收入增加,从而增加现期的消费减少储蓄;

②消费者的消费视界跟政府的决策视界不一样,政府偏重于长期,消费者更注重短期决策的效用最大化,当消费者决策短期化的时候,李嘉图等价定理失效;

③消费者的远期收入不确定,当消费者认为自己的远期收入会增加到足够弥补增加的税收时,消费者就会增加当前的消费;

④消费者现期消费面临借贷制约,如果消费者面临信贷约束,决定消费者消费数量的只能是消费者的现期收入,减税增加了当前收入,消费者会因为收入增加而增加消费;

⑤消费者确信政府未来将通过减少开支而非征税来弥补赤字;

⑥消费者确信政府增税筹资不会发生在他的有生之年,而是由自己的子孙后代来承担。这种情况下,理性的消费者将毫无负担地增加自己当前的消费。

在上述六种情况下,李嘉图等价不再成立,债务融资不等同于税收融资。政府负债性减税将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和国民储蓄,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

3.李嘉图等价原理的合理性与非现实性。(上海大学2001研;上海交通大学2004研)答:李嘉图等价原理是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的一种理论。根据李嘉图的观点,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要根据他们现在的收入水平,还要根据预期的将来的收入水平。理性的消

费者认为,政府用预算赤字为减税融资并没有减少自己的税收负担,只是对税收的重新安排。所以,政府的减税政策并不会鼓励人们进行更多的消费支出。政府债务相当于未来的税收,对理性的消费者来说,未来的税收相当于现在的税收。即如果人们完全考虑到了未来向他们所征收的税收要用来支付公债的利息,那么,在现在征税为政府支出融资与用债务融资并在未来支付利息是相等的。

(1)李嘉图等价原理的合理性

尽管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家庭仍然会考虑无限远的未来,家庭的代际关系可能通过馈赠和遗产维系着。所以,不能把子孙后代看作独立的经济活动者,因为人们都很关心自己的子孙后代。政府的减税政策并没有改变整个家庭的总资源数量,只是将税收推迟到下一代来征收,当代人可能不会把额外的收入都消费掉,而是将其储蓄起来作为遗产留给自己的后代以承担更多的未来税收。这样的馈赠就将税收负担在以后各代之间进行了平均分配。

(2)李嘉图等价的非现实性

李嘉图等价中包含着两个非常重要的假设是:一是假设家庭在计划消费多少时会考虑未来,建立在理性预期和理性行为基础上的前向预期消费理论支持这一假设;二是假定无论未来的征税多遥远,家庭计划总有相应的前瞻性。

传统公债理论的支持者认为,未来税收的预期对人们现在消费的影响并不像李嘉图观点所认为的那么大。这是因为:

①消费者的目光短浅。消费者会因为目光短浅,不能完全理解政府预算赤字的含义。而且有些人在进行消费和储蓄决策时会遵循一种简单而非理性的拇指规则,即假设未来的税收将会与现在的税收相等。消费者会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而不考虑政府减税政策对未来税收的影响,这样消费者会认为他一生的收入增加了,从而扩大消费支出并使国民储蓄减少。

②消费者面临的借贷限制。对于那些面临借贷限制的消费者来说,现期收入要比他一生

的收入更重要。例如,一个消费者想消费比当前的收入大得多的商品或劳务,则必须通过借贷活动才能满足。在他面临借贷限制,即借不到资金为现期消费来融资时,对他而言,无论一生的收入有多少,只有现期收入决定其消费支出。所以,政府减少税收相当于向纳税人提供了一笔贷款,从而会使那些想得到贷款但又得不到的消费者扩大消费支出。

③不关心子孙后代。消费者会预期未来的税收不会落在自己身上,而是落在子孙后代身上。所以,政府债务的增加意味着由下一代纳税人向这一代纳税人转移的财富会增加,这种财富的转移增加了这一代人一生的资源,从而会刺激他们的消费支出。由此可以看出,政府通过债务的增加而减税融资会以下一代人的损失为代价来刺激这一代人的消费支出。

4.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美国财政赤字危机引发了全球对政府债务问题的关注。我国中央政府的财政赤字与债务总水平虽在可控制范围之内,但各种显性与隐性的地方债务问题也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以避免触发公共财政与金融风险。请回答:

(1)为什么需要合理和有效地控制政府预算赤字?

(2)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发达经济体(特别是美国)在实施财政刺激计划的同时都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请利用宏观经济基本模型说明实施“财政政策货币化”的原因及效果。

(3)解决政府债务的方法主要包括税收筹资与债券筹资,这两种方式对消费、储蓄与产出(收入)的影响有何不同?(南开大学2012研)

答:(1)当社会的闲散资源未充分利用时,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和政府转移支付在短期可以增加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从而在短期一定程度上可刺激经济增长。实施这样的宏观经济政策可能会导致出现政府预算赤字。因此,存在一定的政府财政赤字有其合理性。但是,财政预算赤字也具有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长期财政预算赤字降低了国民储蓄,使宏观经济失衡,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其次,财政赤字可能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引发财政危机。由欧洲债务危机可知,长期过度举债是财政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政府信用逐渐丧失,经济也陷入危机之中,甚至其影响范围远至全球。

第三,财政赤字可能诱发通货膨胀。财政赤字导致货币总量增加,而现存的商品和劳务的总供给量并没有增加,这必然导致整个经济总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引诱价格水平高企。

最后,在长期,政府为偿还财政赤字带来的巨大债务本息,不得不依靠财政改革,即削减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这可能引发社会问题,不利于社会稳定。

(2)政府为预算赤字筹资的三种途径是:增加税收、发行债券和发行货币。当政府不能通过增加税收为支出筹资时,政府就会发行债券和增长货币供给,即财政政策货币化。因此,财政赤字货币化可以作为财政赤字融资的一种选择。

在西方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是分属财政部和中央银行掌握。在政府采取财政政策调节经济时,通过发行公债来弥补赤字,如果没有货币当局相应行动是不会使货币供给量发生变动的。因此,欧美国家近年来往往在采取财政刺激计划的同时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试图通过这样的政策搭配来调控经济的运行。

图16-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如图16-1所示,假定经济起初处于E点,收入为

Y,利率为0r,而充分就业的收入为

经济学原理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23章 1.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2.国内生产总值(GDP )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通常是一年或一个季度(3个月);衡量的生产价值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不管是由本国的国民还是住在本国的外国人生产;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不包括过去生产的物品;生产并合法出售的所有东西;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使用市场价格。 3.GDP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和净出口(NX )。 (1)逍费是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2)投资是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3)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4)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进口)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 4.真实GDP和名义GDP 真实GDP :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反映产的产量的变动 名义GDP :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是用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即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 通货膨胀率=[(第2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100 第24章

1 .消费物价指数CPI 答:指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即:CPI =(当年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100 计算消费物价指数:固定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 ]*100% 生产物价指数:企业所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衡量生活费用中的三个问题。(CPI高估了生活费用的增加) (1)替代倾向。CPI使用了一篮子固定不变的物品。 (2)新产品的引进。CPI基于固定不变的一篮子物品和服务,没反映出因引进新物品而引起的货币价值的增加。 (3 )无法衡量质量的变动。 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差别: (1)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CPI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CPI比较的是固定的二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GDP平减指数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同样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矫正经济变量 今天美元的数量=T年美元的数量* (今天的物价水平/T年的物价水平) 指数化:根据法律或合同按照通货膨胀的影响对货币数量的自动调整 真实利率和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指通常公布的、未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货币数量) 真实利率指根据通货膨胀校正的利率(货币购买力)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宏观经济学科学)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 第1篇导言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答: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奠定基础,二战后逐步走向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60年代后的“滞胀”问题使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并形成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等学派对立争论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又使国家干预思想占据主流。宏观经济学是当代发展最为迅猛,应用最为广泛,因而也是最为重要的经济学学科。 2.实际GDP(real GDP) 答:实际GDP指用以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衡量在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产品产量变化,以相同的价格或不变金额来计算两个时期所生产的所有产品的价值。在国民收入账户中,以2010年的价格作为基期来计算实际GDP,意味着在计算实际GDP时,用现期的产品产量乘以2010年的价格,便可得到以2010年价格出售的现期产出的价值。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inflation and deflation) 答:(1)通货膨胀是指在一段时期内,一个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持续显著地上涨。它包含三层含义:①通货膨胀是经济中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而不是个别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上涨;②通货膨胀是价格的持续上涨,而非一次性上涨;③通货膨胀是价格的显著上涨,而非某些微小的上升,例如每年上升0.5%,不能视为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一般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根据不同标准,可以把通货膨胀划分为不同类型。根据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隐蔽型通货膨胀;根据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分为爬行式通货膨胀、奔跑式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根据通货膨胀

曼昆版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七版课后题与答案

二十三章 1下列每种交易会影响CDP的哪一部分(如果有影响的话)?并解释之。 A.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 答: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会增加GDP 中的消费(C)部分,因为家庭用于家用电器的支 出计算在消费的耐用品类中。 B.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 答: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会增加GDP 中的投资(1)部分,因为家庭住宅能长期供人 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宅房屋的投资计算在 投资中。 C.福特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 答:福利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会减少现期GDP 中的投资,因为销 售中间物品存货时,企业的存货投资是负的,因而减少了当期的GDP。 C.你买了一个比萨饼。 答:我买了一个比萨饼会增加GDP 中的消费(C),因为我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计算在消 费的非耐用品类中。 D.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 号高速公路。 答: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 号高速公路增加了GDP中的政府购买(G),因为修建高 速公路是政府的行为。 E.你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 答:我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会减少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法国红酒是进口食 品,它的购买增加了美国的进口。 F.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 答: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增加了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本田公司是一家日本企业,它在美国的投资减少了美国对日本本田汽车的进口,使NX 增加 2.GDP组成部分中的“政府购买”并不包括用于社会保障这类转移支付的支出。想想GDP 的定义,解释为什么转移支付不包括在政府购买内? 答:因为转移支付并不是要交换现在生产的物品或劳务,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转移支付就像税收和回扣一样。转移支付和税收一样改变了家庭收入,但并没有反映经济的生产。由于GDP 是要衡量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从物品与劳务的生产中得到的收入,所以,不把 转移支付包括在政府购买内。 6.考虑以下美国GDP的数据: A.1996 年到1997 年间名义收入增长率是多少?(注意:增长率是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百 分比的变动。 答:1996 年到1997 年间名义收入增长率是5.86%。 B.1996 年到1997 年间,GDP平减指数的增长率是多少? 答:1996 年到1997 年间,GDP平减指数的增长率是1.8%。 C.按1992 年的价格衡量,1996 年的实际GDP是多少? 答:按1992 年的价格衡量,1996 年的实际收入是69654.5 亿元。 D.按1992 年的价格衡量,1997 年的实际GDP是多少? 答:按1992 年的价格衡量,1997 年的实际收入是72419.7 亿元。

曼昆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中文版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课后答案 复习题 1、由于整个经济的事件产生于许多家庭与许多企业的相互作用,所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必然是相互关联的。当我们研究整个经济时,我们必须考虑个别经济行为者的决策。由于总量只是描述许多个别决策的变量的总和,所以宏观经济理论必然依靠微观经济基础。 2、经济学家是用模型来解释世界,但一个经济学家的模型往往是由符号和方程式构成。经济学家建立模型有助于解释GDP、通货膨胀和失业这类经济变量。这些模型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们有助于我们略去无关的细节而更加明确地集中于重要的联系上。模型有两种变量: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一个模型的目的是说明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内生变量。 3、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一种物品或劳务的价格迅速变动使得供给量与需求量平衡,即市场走向供求均衡。这种假设称为市场出清。在回答大多数问题时,经济学家用市场出清模型。 持续市场出清的假设并不完全现实。市场要持续出清,价格就必须对供求变动作出迅速调整。但是,实际上许多工资和价格调整缓慢。虽然市场出清模型假设所有工资和价格都是有伸缩性的,但在现实世界中一些工资和价格是粘性的。明显的价格粘性并不一定使市场出清模型无用。首先偷格并不总是呆滞的,最终价格要根据供求的变动而调整。市场出清模型并不能描述每一种情况下的经济,但描述了经济缓慢地趋近了均衡。价格的伸缩性对研究我们在几十年中所观察到的实际GDP增长这类长期问题是一个好的假设。 第二章宏观经济学数据 复习题 1、GDP既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收入,又衡量对经济物品与劳务的总支出。 GDP能同时衡量这两件事,是因为这两个量实际上是相同的:对整个经济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这个事实又来自于一个更有基本的事实:由于每一次交易都有一个买者和一个卖者,所以,一个买者支出的每一美元必然成为一个卖者的一美元收入。 2、CPI衡量经济中物价总水平。它表示相对于某个基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价格的同样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现期价格。 3、劳工统计局把经济中每个人分为三种类型:就业、失业以及不属于劳动力。一 失业率是失业者在劳动力中所占的百分比,其中劳动力为就业者和失业者之和。一 -I、奥肯定理是指失业与实际GDP之间的这种负相关关系。就业工人有助于生产物品与劳务,而失业工人并非如此。失业率提高必定与实际GDP的减少相关。舆肯定理可以概括为等式:实际GDP变动百分比-3%-2×失业率的变动,印如果失业率保持不变,实际GDP增长3% 左右。这种正常的增长率是由于人口增长、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引起的。失业率每上升一个百分比,实际GDP一般减少2个百分比。一 问题和应用一 1、大量经济统计数字定期公布,包括GDP、失业率、公司收益、消费者物价指数及贸易结余。GDP是一年内所有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失业率是要工作的人中没有工作的人的比例。公司利润是所有制造企业税后会计利润,它暗示公司一般的财务健康情况。消费者物价指数是衡量消费者购买的物品的平均价格,它是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贸易结余是出口物品与进口物品之间的价差。一 2、每个人的增值是生产的物品的价值减去生产该物品所需的原材料的价值。因此,农夫增值是1美元,面粉厂的增值是2美元,面包店的增值是3美元。GDP就是总的增值,即为6 美元,它正好等于最终物品的价值。一 3、妇女与她的男管家结婚,GDP减少量等于男管家的工资。这是由于GDP是衡量经济中所有人

曼昆《宏观经济学》章节题库(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圣才出品】

曼昆《宏观经济学》章节题库 第16章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 一、简答题 1.A国经济在1990年代遇到了严重问题。目前尽管名义利率几乎为0,A国经济仍处于严重衰退之中。A国政府被批评为没有处理好本国经济问题。现在,新当选的首相承诺将宣布一揽子新政策以刺激经济走出衰退。假设你是A国首相的经济顾问,受命为他给出下列问题的明确答案: (1)由于利率政策已被证明是无效的,一项旨在降低所得税的税制改革被作为替代方案加以考虑(相应地减少政府支出以便不会出现财政赤字)。减税对刺激消费需求的有效性是否取决于减税是一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如果是,请解释为什么。 (2)与减税方案相对,一些经济学家提出应增加政府支出以刺激总需求,假设A国劳动市场不存在任何摩擦和扭曲,政府支出增加会增加A国的总产出吗?解释你的回答。 (3)继续假设劳动市场不存在摩擦,解释永久性减税将如何影响劳动市场和总供给。 (4)考虑到你对上述3个问题的回答,你倾向于采用减税政策还是增加政府支出政策?解释你的回答。 答:(1)减税的有效性取决于减税是否是暂时的。 如果减税是一时的,则由于消费者为了保持消费的平稳分配,将会增加储蓄,降低平均消费倾向,使刺激消费需求的有效性降低。如果减税是持久的,则消费者储蓄率不变,增加的收入将更多用于消费,使刺激消费更有效。 (2)不会。如果劳动市场不存在任何摩擦和扭曲,则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曲线;

增加政府支出,则总需求曲线右移,只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而不会影响产出。 (3)所得税的长期减少使劳动者更愿意供给劳动,劳动供给曲线右移,从而增加均衡劳动投入量,总供给曲线右移,使总产出增加。 (4)个人倾向于采用所得税的长期减少政策。 在迅速出清的劳动力市场,所得税的长期减少带来的劳动力供给增加会迅速形成新的、劳动力投入更高的均衡,使得长期总供给曲线右移,带来产出的增长。 仅仅旨在刺激总需求的增加政府支出的政策,在迅速出清的劳动力市场——从而一个垂直的总供给曲线——的条件下,不会对产出产生影响,反而会导致通胀。 2.李嘉图等价的经济含义,在什么条件下不适用? 答:(1)李嘉图等价理论认为,政府债务等价于未来税收,如果消费者有足够的前瞻性,未来税收等价于现在税收,用借债融资等价于用税收融资,用债务融资的减税并不会影响消费。假设消费者根据持久收入决定当期消费,且消费者是理性的,于是,当政府减税时,消费者预期到政府为保持长期预算平衡会在未来增税,这将使消费者的持久收入不变。于是,减税对消费者的行为没有影响。 (2)李嘉图等价不适用的情况是:①个人是非理性的,贪图当期享受,不考虑后代的税收负担;②个人不具有理性预期,不能预期到未来增税;③个人的时间视界短于政府,故未来的增税不在考虑范围内;④个人面临借贷限制,储蓄为0时。 3.(1)什么是李嘉图等价定律?完整而又简洁的叙述这一理论; (2)根据这一理论,分析政府减税对一个封闭经济中的利率是否有影响? (3)在一个实行浮动汇率的开放经济中,政府减税对汇率是否有影响?

曼昆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中英文)

宏观经济学 第十五章MEASUREING A NATION’S INCOME一国收入的衡量 Microeconomics the study of how households and firms make decisions and how they interact in markets.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 Macroeconomics the study of economy-wide phenomena,including inflation,unemployment,and economic growth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GDP is the market value of final goods and services produced within a country in a given period of time. 国内生产总值GDP:给定时期的一个经济体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Consumption is spending by households on goods and services, with the exception of purchased of new housing. 消费:除了购买新住房,家庭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Investment is spending on capital equipment inventories, and structures, including household purchases of new housing. 投资: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Government purchases are spending on goods and services by local, state, and federal government. 政府支出: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和与劳务的支出。 Net export is spending on domestically produced goods by foreigners (exports) minus spending on foreign goods by domestic residents (imports) 净出口:外国人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支出(出口)减国内居民对外国物品的支出(进口)。 Nominal GDP is the product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valued at current prices. 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 Real GDP is the product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valued at constant prices. 实际GDP: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和服务的生产。 GDP deflator is a measure of the price level calculated as the ratio of nominal GDP to real GDP times 100. GDP平减指数:用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我国政府财政赤字率究竟是多少

我国政府财政赤字率究竟是多少 财政赤字率是衡量财政风险最基本的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赤字率远低于欧盟安全警戒线3%,是否说明我国不存在财政风险?我们在对我国隐性债务赤字和透支收入赤字分析的基础上,对财政赤字率、政府收入赤字率Ⅰ、政府收入赤字率Ⅱ等三种口径的赤字率进行了推算,试图揭示我国转轨时期真实的财政风险。自1980年以来我国财政赤字率都在3%之内,但政府收入赤字率Ⅰ围绕10%波动,政府收入赤字率Ⅱ围绕15%波动,存在较大的财政风险。 三种赤字的含义 转轨国家由于政府的收入和支出不完整、不规范、不统一,往往可以通过隐性债务和透支收入来转移财政支出压力。隐性债务收入和透支收入成为除国债之外的两种赤字融资方式。隐性债务赤字是指财政应支未支、应付未付的政府开支,比如社保的欠账、国有银行呆坏账的处置,这些支出迟早要由财政负担。透支赤字是指不应收而征收的收入,比如土地出让收入、体制外收入等。真实赤字应该包括隐性债务赤字和透支收入赤字。为此,可用三种口径的赤字来衡量财政风险。(1)政府财政赤字。它是指最后由发行国债弥补的政府收入和政府支出缺口的部分,等于国家财政支出减去国家财政收入之差。(2)政府收入赤字Ⅰ。它是政府财政赤字和隐性债务赤字之和。隐性债务是对特定人群的赤字融资。隐性债务主要包括养老保险的隐性债务、国有经济隐性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等三部分。(3)政府收入赤字Ⅱ。它是最广义的政府收入赤字,包括政府收入赤字Ⅰ和透支赤字。政府在现有法律法规之外获取的收入,均相当于对特定人群不合理的征税,是对政府未来收入的提前支取。透支赤字主要包括土地出让收入和体制外收入,它们抑制了创业就业和部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以牺牲政府现有的税收和未来税收为代价获取的,相当于一种以牺牲未来收益换取现在收益的赤字,是一种对未来收入的透支,是一种时间置换赤字。政府收入赤字才是反映转轨国家真实赤字的有效指标,其含义与国际上通用的财政赤字率的含义基本相同。 三种赤字的规模及其构成 从赤字融资方式来分析政府收入赤字,既能对各种赤字进行划分,又能解决由于政府收入和支出数据不全面不能对政府收入赤字直接计算的问题。我们结合各种已有的研究,对各种赤字融资规模进行了推算,并且采取一定方式,对这些融资进行年度化,进而得出三种口径的赤字率。各种赤字融资额与GDP的比重,就是赤字融资率。图1是1980—2008年三种赤字率的变化情况。 1.政府财政赤字及其赤字率。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最重要的方式。我们假定1980—2008年期间政府财政赤字全部通过发行国债来弥补,即国债赤字融资额等于政府财政赤字,国债赤字率等于政府财政赤字率。改革开放以来,只有1981年、1985年和2007年存在财政盈余,其他年份均是财政赤字。在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除极少数年份外财政赤字率都在1%之内。从1998年开始,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财政赤字逐年上升,2002年到达2.62%。随着从2002年开始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增长周期,财政赤字率逐渐下降,2007年实现财政盈余0.60%。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从2008年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财政赤字率上升到0.37%。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赤字率低于国际警戒线3%。 2.政府收入赤字Ⅰ和政府收入赤字率Ⅰ。政府收入赤字Ⅰ是政府财政赤字与隐性债务赤字之和。在转型国家,隐性债务是减轻财政开支压力的主要方式,政府收入赤字Ⅰ远远大于同期财政赤字。比如,2006年隐性债务高达1.9万亿元,是当年财政赤字的11.4倍。政府收入赤字率Ⅰ是政府收入赤字Ⅰ与同年GDP之比。在图1中,政府收入赤字率Ⅰ与财政赤

邓子基《财政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15章 政府债务)【圣才出品】

第15章 政府债务 一、概念题 1.国债结构 答:国债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各种性质债务的互相搭配,以及债务收入来源和发行期限的有机结合。以偿还期为标准,国债可分为短期国债、中期国债、长期国债和永久国债。一般来说,短期国债指偿还期在1年或1年以内的国债,1年~5年(或1年~10年)称为中期国债,5年(或10年)以上称为长期国债。永久国债是指没有偿还期的国债,只是按年付息,但可以上市流通,随时兑现。合理的期限结构应该是短期、中期、长期并存的期限结构。 2.国债负担率 答:国债负担率是指一定时期的国债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比例。表明一国的国民经济对政府债务的负担程度。一般来说,国债负担率越高,国民对公债的负担越重,国家财政的困难程度也越大。国债负担率的计算公式为:国债负担率=%100 年国内生产总值国债累积余额。一国政府在评价国债规模是否合理时,国债负担率是主要根据。 3.国债依存度 答:国债依存度是指国债发行额与财政支出(或财政收入)的比例,反映财政支出(或财政收入)对国债的依赖程度。一般来说,国债依存度越高,国家的债务负担相对越重,国家财政的困难程度也越大。国债依存度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国债依存度=国债年度发行额

/财政支出×100%。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按上述公式以当年国债发行额计算国债依存度。此外,也有人提出过国债累积依存度的概念,即以国债累积余额代替当年国债发行额作分子与当年财政支出相比,但实践意义不大。 4.国家债务 答:国家债务是指政府作为借债主体(债务人)所形成的债务。国家债务最初源于弥补财政赤字的需要,后来进一步发展成为政府主动调节经济的一种筹资手段。因此,在市场经济中,国债具有三方面的积极意义:①具有反通货膨胀作用。当财政出现赤字时,若不用借债弥补,那就只能依靠扩大货币供应,就会出现通货膨胀。用国债弥补赤字属于购买力转移或结构调整,社会需求总量不变,但能防止出现通货膨胀。②具有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和发展的作用。财政支出要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虽是一个长期性的总的原则,但一经确定就有较强的刚性,难以因经济的临时或短期波动而削减,相反,经济萧条时财政收入减少了,但为了社会稳定和维持劳动力再生产,财政支出还得增加。国债解决了这种一减一增的矛盾,是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作用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与这种消极应付不同,国债还可以用来筹集大型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等建设需要的资金,这更是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无以替代的积极作用。③国债及其市场的发展还能为宏观经济调控提供手段。国债本来属于财政政策范畴。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它又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三大传统手段中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对象,国债市场是实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部。 二、选择题 1.如果国债的发行价格高于国债票面的名义价值,就叫做国债的()。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第六版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第六版答案【篇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答案)】 >第二十三章一国收入的衡量 复习题 1 .解释为什么一个经济的收入必定等于其支出? 答:对一 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因为每一次交易都有两方: 买者和卖者。一个买者的1 美元支出是另一个卖者的1 美元收入。 因此,交易对经济的收入和支出作出了相同的贡献。由于gdp 既衡 量总收入 135 又衡量总支出,因而无论作为总收入来衡量还是作为 总支出来衡量,gdp 都相等. 2 .生产一辆经济型轿车或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哪一个对gdp 的 贡献更大?为什么? 答: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 的贡献大。因 为gdp 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 市场价值。由于市场价格衡量人们愿意为各种不同物品支付的量, 所以市场价格反映了这些物品的市场价值。由于一辆豪华型轿车的 市场价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格,所以一辆豪华型轿车的 市场价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值,因而生产一辆豪华型轿 车对gdp 的贡献更大. 3 .农民以2 美元的价格把小麦卖给面包师。面包师用小麦制成面包,以3 美元的价格出售。这些交易对 gdp 的贡献是多少呢? 答: 对gdp 的贡献是3 美元。gdp 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因为中间物 品的价值已经包括在最终物品的价格中了. 4 .许多年以前,peggy 为了收集唱片而花了500 美元。今天她在 旧货销售中把她收集的物品卖了100 美元. 这种销售如何影响现期gdp? 答:现期gdp 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不包括涉及过去生产的东西的交易。因而这种销售不影响 现期gdp. 5 .列出gdp 的四个组成部分。各举一个例子. 答:gdp 等于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消费是家庭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汤姆一家人在麦当劳吃午餐. 投资是资本设备、存货、新住房和建筑物的购买,如通用汽车公司 建立一个汽车厂. 政府购买包括地方政府、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海军购买了一艘潜艇.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中文)

第20章货币制度 1、为什么银行不持有百分百的准备金银行持有的准备金量和银行体系所创造的货币量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银行不持有百分百的准备金是因为把存款用于放贷并收取利息比持有全部存款更有利可图。银行持有的准备金量和银行体系通过货币乘数所创造的货币量是相关的。银行的准备金率越低,货币乘数越大,所以银行存款的每一元钱可以创造更多的货币 2、考察以下情况如何影响经济的货币制度。 a、假设雅普岛的居民发现了一种制造石轮的简单方法。这种发现如何影响石轮作为货币的有用性呢并解释之。 b、假设美国某个人发现了一种仿造100美元钞票的简单办法。这种发现将如何影响美国的货币制度呢并解释之。 参考答案: a、如果有一种制造石轮的简单方法,雅普岛上的居民就会制造多余的石轮,只要每个石轮的货币价值大于制造它的成本。结果,人们会自己制造货币,于是就有太多的货币被制造出来。最有可能的是,人们会停止接受石轮作为货币,而转向其他资产作为交换的媒介 b. 如果美国有人发现了伪造百元面值美钞的简单方法,他们就会大量地生产这种假钞,而降低百元美钞的价值,结果可能是转为使用另一种通货。 3、伯列戈瑞德州银行(BSB)有亿美元存款,并保持10%的准备率。 a)列出BSB的T账户。 b)现在假设BSB的大储户从其账户中提取了1000万美元现金。如果BSB决定通过减 少其未清偿贷款量来恢复其准备率,说明它的新T账户。 c)解释BSB的行动对其他银行有什么影响 d)为什么BSB要采取(b)中所描述的行为是困难的讨论BSB恢复其原来准备金率的另 一种方法。 参考答案: a. BSB的T账户如下:: b. 当BSB的大储户提取了1000万美金现金,而BSB通过减少其未清偿贷款量来恢复其准备率,它的T账户如下: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中文)

第 20 章货币制度 1、为什么银行不持有百分百的准备金?银行持有的准备金量和银行体系所创造的货币量 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银行不持有百分百的准备金是因为把存款用于放贷并收取利息比持有全部存款更有利 可图。银行持有的准备金量和银行体系通过货币乘数所创造的货币量是相关的。银行的准备金率越低,货币乘数越大,所以银行存款的每一元钱可以创造更多的货币 2、考察以下情况如何影响经济的货币制度。 a、假设雅普岛的居民发现了一种制造石轮的简单方法。这种发现如何影响石轮作为货 币的有用性呢?并解释之。 b、假设美国某个人发现了一种仿造100 美元钞票的简单办法。这种发现将如何影响美 国的货币制度呢?并解释之。 参考答案: a、如果有一种制造石轮的简单方法,雅普岛上的居民就会制造多余的石轮,只要每个 石轮的货币价值大于制造它的成本。结果,人们会自己制造货币,于是就有太多的货币被制 造出来。最有可能的是,人们会停止接受石轮作为货币,而转向其他资产作为交换的媒介 b.如果美国有人发现了伪造百元面值美钞的简单方法,他们就会大量地生产这种假 钞,而降低百元美钞的价值,结果可能是转为使用另一种通货。 3、伯列戈瑞德州银行(BSB)有 2.5 亿美元存款,并保持10%的准备率。 a)列出 BSB的 T 账户。 b) 现在假设BSB的大储户从其账户中提取了1000 万美元现金。如果 BSB决定通过减 少其未清偿贷款量来恢复其准备率,说明它的新T 账户。 c) 解释 BSB的行动对其他银行有什么影响? d) 为什么 BSB要采取 (b) 中所描述的行为是困难的?讨论BSB恢复其原来准备金率的 另一种方法。 参考答案: a. BSB的 T 账户如下: : 伯列戈瑞德州银行(BSB) 资产负债 准备金$25 million存款$250 million 贷款$225 million b.当 BSB的大储户提取了 1000 万美金现金,而 BSB通过减少其未清偿贷款量来恢复其 准备率,它的 T 账户如下:

《曼昆—宏观经济学》重点总结

第23章一国收入的衡量—GDP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个别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整个经济,包括通货膨胀、失业率和经济增长。 一GDP 1 定义: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2 组成:GDP(用Y代表)被分为四个组成部分: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 X): Y = C +I +G +NX 3 实际GDP与名义GDP:实际GDP=名义GDP-通货膨胀率,衡量的是生产的变动,而不是物价的变动。 4 GDP平减指数:,是经济学家用来检测经济平均物价水平,从而监测通货膨胀率的一个重要指标。(GDP deflator) 5 GDP与经济福利: 由于GDP用市场价格来评价物品与劳务,它就没有把几乎所有在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包括进来,特别是,GDP漏掉了在家庭中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值。 GDP没有包括的另一种东西是环境质量。 GDP也没有涉及收入分配。 二衡量收入的其他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国永久居民(称为国民)所赚到的总收入。它与GDP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包括本国公民在国外赚到的收入,而不包括外国人在本国赚到的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NNP):是一国居民的总收入(GNP)减折旧的消耗。 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第24章生活费用的衡量—CPI 一CPI 1 定义: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 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 2 计算:定义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消费者物价指数=*100 3 衡量生活费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替代倾向 新产品的引进

曼昆版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七版 课后题及答案

章三二十并解释之。)?(如果有影响的话1下列每种交易会影响CDP的哪一部分 A.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答: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会增加GDP中的消费(C)部分,因为家庭用于家用电器的支出计算在消费的耐用品类中。 B.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答: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会增加GDP中的投资(1)部分,因为家庭住宅能长期供人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宅房屋的投资计算在投资中。福特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C.答:福利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会减少现期GDP中的投资,因为销 GDP。售中间物品存货时,企业的存货投资是负的,因而减少了当期的 C.你买了一个比萨饼。答:我买了一个比萨饼会增加GDP中的消费(C),因为我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计算在消费的非耐用品类中。101号高速公路。D.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答: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 高速公路增加了GDP中的政府购买(G),因为修建高速公路是政府的行为。..你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E答:我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会减少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法国红酒是进口食品,它的购买增加了美国的进口。.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F答: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增加了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本田公司是一家日本企业,它在美国的投资减少了美国对日本本田汽车的进口,使NX增加2.GDP 组成部分中的“政府购买”并不包括用于社会保障这类转移支付的支出。想想GDP? 的定义,解释为什么转移支付不包括在政府购买内答:因为转移支付并不是要交换现在生产的物品或劳务,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转移支付就像税收和回扣一样。转移支付和税收一样改变了家庭收入,但并没有反映经济的生产。由于GDP是要衡量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从物品与劳务的生产中得到的收入,所以,不把转移支付包括在政府购买内。的数据:GDP6.考虑以下美国 A.1996年 到1997年间名义收入增长率是多少?(注意:增长率是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 百分比的变动。。.86%1997答:1996年到年间名义收入增长率是5?平减指数的增长率是多少GDP年间,1997年到1996.B. 。.8%GDP平减指数的增长率是1年间,答:1996年到1997? GDP是多少年的价格衡量,1996年的实际C.按1992亿元。5年的实际收入是69654.答: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6? 是多少年的实际GDP1997D.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亿元。772419.答: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7年的实际收入是? GDP增长率是多少1996年到1997年间实际E.。97%.1997年间实际收入增长率是3答:1996年到并解释之。增长率?GDPG.名义GDP增长率高于还是低于实际H.答:名义收入增长率高于实际收入增长率,因为名义收入中运用的是现期价格,实际收入运用的是基期价格,因而名义收入增长率高于实际收入增长率。.二十四章.假设人们只消费三种物品,如下表所示:1?物价总水平变动的百分比是多少A.这三种物品每一种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是多少?答:网球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为0,网球拍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为50%,加多力饮料价格变。50%100%动的百分比是。物价总水平变动的百分比是B.相对于加多力饮料,网球拍变得更昂贵了还是更便宜了?相对于一些人的福利,另一些并解释之。?人的福利有什么变动.答:相对于加多力饮料,网球拍变得更便宜了。相对于爱喝加多力饮料的人来说,爱因为网球拍和网球的价格上涨幅度小于加多力饮料的上涨幅度。打网球的人的福利增加了,5.用以下海一种情况说明在编制CPI中会出现什么问题?并解释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中文

1 / 5 第20xx货币制度 1、为什么银行不持有百分百的准备金?银行持有的准备金量和银行体系所创造的货币量有什么关系? 参考 答案: 银行不持有百分百的准备金是因为把存款用于放贷并收取利息 比持有全部存款更有利可图。银行持有的准备金量和银行体系通过货币乘数所创造的货币量是相关的。银行的准备金率越低,货币乘数越大,所以银行存款的每一元钱可以创造更多的货币 2、考察以下情况如何影响经济的货币制度。 a、假设雅普岛的居民发现了一种制造石轮的简单方法。这种发现如何影响石轮作为货币的有用性呢?并解释之。 b、假设美国某个人发现了一种仿造100美元钞票的简单办法。这种发现将如何影响美国的货币制度呢?并解释之。 参考 答案: a、如果有一种制造石轮的简单方法,雅普岛上的居民就会制造多余的石轮,只要每个石轮的货币价值大于制造它的成本。结果,人们会自己制造货币,于是就有太多的货币被制造出来。最有可能的是,人们会停止接受石轮作为货币,而转向其他资产作为交换的媒介

b.如果美国有人发现了伪造百元面值美钞的简单方法,他们就会大量地生产这种假钞,而降低百元美钞的价值,结果可能是转为使用另一种通货。 3、xx瑞德州银行(BSB)有 2.5亿美元存款,并保持10%的准备率。 2 / 5 a)列出BSB的T账户。 b)现在假设BSB的大储户从其账户中提取了1000万美元现金。如果BSB决定通过减少其未清偿贷款量来恢复其准备率,说明它的新T账户。 c)解释BSB的行动对其他银行有什么影响? d)为什么BSB要采取(b)中所描述的行为是困难的?讨论BSB恢复其原来准备金率的另一种方法。 参考 答案: a. xx瑞德州银行(BSB) 资产 准备金 贷款 b.当BSB的大储户提取了1000万美金现金,而BSB通过减少其未清偿贷款量来恢复其准备率,它的T账户如下: $25 million存款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四版答案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四版答案 【篇一: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中文答案(6)】ass=txt>政府购买=税收-公共储蓄 g=1.5-0.2=1.3 万亿美元 储蓄=投资 i=0.7 万亿美元 消费=国民收入-投资-政府购买 c=8-0.7-1.3=6 万亿美元 7.假设英特尔公司正考虑建立一个新芯片工厂。 a.假设英特尔公司需要在债券市场上借钱,为什么利率上升会影响 英特尔关于是否建立这个工厂的决策? 答:因为利率上升增加了英特尔公司在债券市场上借钱的成本,减 少了建立这个工厂预期利润,因此英特尔公司有可能不会建立这个 工厂。 b.如果英特尔公司有足够的自有资金来为新工厂筹资而不用借钱, 利率的上升还会影响英特尔公司关于是否建立一个工厂的决策吗? 解释之。 答:也会。因为利率上升意味着英特尔公司自有资金的其他投资方 式的预期回报增加,因而增加了建立这个工厂的机会成本。 8.假设政府明年将借的款比今年多 200 亿美元。 a.用供求图分析这种政策。利率会上升还是会下降? 答: 图 26-3 货币市场供求图 当政府明年借款增加 200 亿美元时,它将使可贷资金需求增加 200 亿美元。与此相比,由于政府借款并不影响在任何一种既定利率时 家庭的储蓄量,所以它不影响可贷资金的供给。在图中,可贷资金 需求增加使得可贷资金需求曲线向右从 d1 移动到 d2,可贷资金需 求的增长使可贷资金市场的均衡利率从 i1 增加到 i2。 b.投资会发生什么变动?私人储蓄呢?公共储蓄呢?国民储蓄呢? 将这些变动的大小与政府 200 亿美元的额外借款进行比较。 答:可贷资金市场上的利率上升改变了参与贷款市场的家庭和企业 行为。特别是许多可贷资金需求者受到高利率的抑制,买新房子的 家庭少了,选择建立新工厂的企业也少了,因此,投资会减少。利 率上升后,家庭会增

曼昆-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第二篇古典理论: 长期中的经济 第3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 ※掌握: 古典的一般均衡模型(模型的假设;回答五个问题) ◆古典的一般均衡模型的假设 没有考虑货币的作用(第4章的内容) 封闭经济,不存在贸易(第5章的内容) 劳动力得到了充分利用(第6章的内容) 资本存量、劳动力和生产技术不变(第7、8章内容) 没有考虑短期黏性的物价的作用(第9-13章内容) ◆古典的一般均衡模型需要解答的五个问题 (1)什么因素决定国民收入水平? 假设: 资本存量、劳动力和生产技术不变 Y F K L Y (,) (2)国民收入如何在生产要素之间进行分配? 假设: 完全竞争(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 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的 Y MPK K MPL L(经济利润为零) (3)什么因素决定产品与服务需求?(消费、投资、政府购买) 消费决定 假设: 仅取决于可支配收入(改进: 还受实际利率影响) C C Y T C Y T ()() 投资决定 假设: 仅取决于实际利率水平 I I r () 政府购买 假设: 是一个政策选择的变量,G G (4)什么因素使两个市场达到均衡?实际利率的调节 产品与服务的供求均衡 ()() Y C Y T I r G 金融市场均衡(可贷资金的供求均衡) Y C Y T G S I r ()() (5)什么因素影响产出在不同用途间的重新配置? 政府政策(政府购买增加 / 税收减少) 抬高实际利率,挤出私人投资 投资需求变动(技术创新 / 税法变化)

抬高实际利率 ==================================================================== 第4章货币与通货膨胀(引入货币) ※掌握: 货币数量论(假设,观点,结论)※理解: 费雪效应(内涵;在实证中不成立的原因)※比较: 两种货币需求理论的差异◆ 货币数量论 (用于解释: 什么决定物价总水平) 数量方程式: 名义GDP=PY=MV 假设: (1)货币流通速度不变 (2)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决定总产出水平,其不受货币量的影响(货币中性) (3)货币需求函数: ) d kY M (P 其中1/k d 基本观点: 货币量决定经济产出的货币价值 结论: “通货膨胀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by 米歇尔-弗里德曼) 物价水平与货币供给水平同比例变化货币供给增长速度决定通货捧场率( M Y M Y ) ◆费雪效应 费雪方程式: e i r (其中r 由事前产品与服务市场的均衡决定) 费雪效应的阐述: 预期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利率之间存在一对一的关系实证数据不支持费雪效应的原因 : 存在未预期的通货膨胀 ◆ 引入名义利率的货币需求理论 实际货币需求的决定 : ) (,)(,) d e L i Y L r Y M (P 货币、物价和利率之间的关系(可用于解释通货膨胀自我加强的机制) 对比: 货币数量论中简单的货币需求理论 是否考虑名义利率对实际货币需求的影响货币供给影响价格水平的机制不同: 前者: 现在货币供给决定现在的物价水平 后者: 物价水平取决于现在的货币供给;也取决于预期的未来货币供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