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参与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的特点与意义_刘云

中国参与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的特点与意义_刘云

中国参与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的特点与意义_刘云
中国参与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的特点与意义_刘云

2011年第1期第36卷(总第172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U RNAL OF Z HE JIANG NORM AL UN I VER SITY

(Socia l Sc i ences)

N o.1,2011

G enera l N o.172

V o.l36

中国参与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的特点与意义

刘云,崔静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浙江金华321004)

摘要:随着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的进一步密切,以及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认识的转变,中国积极参与了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为非洲国家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参与非洲维和不但有利于世界和平,有利于非洲国家的稳定,而且对中国有着重大的政治、外交、经济、军事意义。

关键词:中国;联合国;非洲维和

中图分类号:D8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035(2011)01-0007-07

参与非洲维和行动是中国参与联合国全球维和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非关系日益加强、中非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关系的一个方面。本文拟对中国参与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的背景、特点与意义作一探讨。

一、中国参与联合国非

洲维和行动的背景分析

中国参与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的原因与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的日益密切,一是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认识与立场的转变。

(一)中非关系的日益密切

不断增加的贸易往来,不断加强的能源合作、文化交流、高层互访以及军事与安全领域的合作,表明近年来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日益密切。目前,将近有2000个中国公司在49个非洲国家经营,业务范围覆盖农业、渔业、纺织业、石油开采与冶炼等领域。为寻求经济与基础建设方面的合作,中国在非洲建立了七个贸易与投资中心。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石油进口的30%来自非洲国家。[1]包括胡锦涛在内的中国国家领导人近年来对非洲的访问越来越多,中国派往非洲联盟等非洲地区组织中的代表近年也呈不断增长之势。中国不断加大对非援助力度,向非洲国家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的无息或低息贷款。文化与教育方面的交流也在扩大,特别是中非高校之间的交流在不断加强,/文化交流对加强中国人民与非洲各国人民之间的心灵沟通、巩固和发展中非友谊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0。[2]军事方面的合作也在增强,作为中非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非军事关系一直保持着友好、持续的发展态势。中国军队高度重视同非洲国家的军事关系,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合作关系。中国与非洲国家军队的务实性交流不断增多,内容涉及院校教育、军事训练、通讯、后勤、装备技术等多个领域。中国军队向非洲国家派遣的军事专家承担了

7

*收稿日期:2010-10-25

作者简介:刘云(1966-),男,甘肃酒泉人,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教授,史学博士;崔静(1986-),女,安徵宿州人,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院校教学、部队训练、装备维修、医疗卫生等任务,这些工作增进了中国与非洲国家人民和军队的友谊。中国还派出军事顾问到非洲国家,并帮助苏丹政府和其他国家政府建立了生产小型武器的兵工厂。

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有48个非洲国家的首脑与会,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了支持非洲国家发展的八项举措。[3]八项举措的实施,推动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促进了中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的合作。到目前为止,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项举措已全部完成。2009年11月8日,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埃及的沙姆沙伊赫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就全面推进中非合作提出了新八项举措。

中国以独立的外交政策发挥其在非洲的影响与作用。中国的无条件援助有利于非洲国家独立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也有利于非洲国家的政治稳定。面对非洲国家国内与国家间的冲突,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尊重当事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通过对话与协商方式解决问题,并充分发挥联合国在解决冲突时的重要作用。中国希望与非洲国家建立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希望中非关系全面提升,希望非洲国家有一个和平与稳定的内外环境。2006年1月12日,中国政府发表了5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6,表示支持非洲联盟等地区组织及相关国家为解决地区冲突所做的积极努力,并承诺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继续支持并参与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不断加大参与非洲维和行动的力度,从而为非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与绝大多数非洲国家保持着长期友好的关系,在非洲有着良好的声誉;同时,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一贯尊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具有公正的国际形象;中国参与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受到了非洲国家的欢迎,非洲国家领导人在许多场合都表示希望中国加大在非洲维和的力度, 2000年和2002年两届中非合作论坛所通过的文件,同样表达了双方在解决非洲地区冲突问题上加强合作的意愿。

(二)对联合国维和行动认识与态度的转变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益后,对联合国的运转机制与过程客观上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因此很少关注颇不熟悉的联合国维和工作。而从主观上来讲,当时中国对联合国维和政策持相当保留的立场。[4]从1971年到1988年,中国没有参加任何维和行动。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对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采取了不参与、不投票、不摊费的政策。

随着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开放和外交政策的调整,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认识有了重要改变。首先,中国认识到通过长期实践发展起来的维和行动,是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手段,能起到和平解决争端和缓解紧张局势的作用,对势单力薄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种有力的支撑。其次,根据1948年到2000年52年间的统计,联合国54项维和行动涉及5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绝大部分系发展中国家,这些客观事实要求中国重新审视有关维和的政策和立场。第三,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对自身在国际体制内的定位有了新的评估,认为在维和方面,应从/不介入0到/全面参与0,以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也是当前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情况下惟一的现实选择。另外,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在其他国际组织里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掌握了一定的解决国际问题的资源和手段,在一些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较大的决策参与权。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具备一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具备了加大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力度的实力。

由于认识上有了突破,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运动的政策调整措施接踵而至。中国开始对联合国维和行动采取谨慎的积极态度。1988年,中国参加了联合国大会维和特别委员会,这是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开端。1988年12月,安理会

8

通过了向纳米比亚派遣联合国过渡时期协助团的决议。1989年5月,中国派出观察组到纳米比亚观察其独立进程,并派出20名文职人员参加联合国驻纳米比亚过渡时期协助团,参与对纳米比亚制宪议会选举的监督工作。这表明中国已经正式开始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1990年,中国向中东地区派遣了军事观察员,这是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军事观察员。2001年,中国参加了联合国维和待命机制;2002年1月,中国正式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一级待命安排,并准备在适当时候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提供工程、医疗、运输等后勤保障分队。截止2009年底,中国先后参加了联合国24项维和行动,1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1.5万人次。[5]

从1988年中国正式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委会成员以来,中国不断派解放军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参与维和的地区越来越多,从柬埔寨维和行动开始,辐射至中东、非洲等地区。中国不但向联合国提供军事观察员,而且提供工程队、医疗队、警务人员、运输队等。中国还在江苏南京和河北廊坊建立了培训维和人员的常设基地。中国维和部队的高素质以及献身精神给联合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扬。

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随时准备派出大量人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已经永久性地随时准备为维和行动提供/一个联合国标准的工程队,一个联合国标准的医疗队,两个联合国标准的运输队0,[6]/中国从人员方面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意愿表明中国是国际舞台上一个负责任的大国0。[7]中国十分重视联合国在维和领域的工作,为联合国的维和使命作出了贡献,在联合国和整个国际社会都赢得了良好声誉。

二、中国参与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的特点

(一)中国参与联合国非洲维和的历史与现状

非洲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重点区域,也是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的重点区域。[8]中国参加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的人数超过了参加世界其他地区维和行动的总和。到目前为止,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4次,其中参加非洲维和行动13次,这表明中国政府对非洲维和行动尤其重视。中国在联合国宣布,为对付正在发生的对安全和稳定方面的挑战,加强非洲地区的维和能力是中国的优先考虑。[9]5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6指出:/支持非洲联盟等地区组织及相关国家为解决地区冲突所作的积极努力,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0文件特别提到,联合国维和行动是一种安全合作工具,中国将敦促联合国关注并帮助解决非洲的地区冲突,并继续支持和参与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且把它视为加强中国与非洲全方位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0]

1989年中国派军事观察员参加联合国纳米比亚过渡时期协助团,此后,中国逐渐加大了参与非洲维和的力度,1993-1994年参加过莫桑比克维和行动、1993-1997年参加过利比里亚维和行动、2004年参加过布隆迪维和行动、1998-1999年和1999-2005年两次参加了塞拉里昂维和行动。[11]2001年以前,中国主要采取派出军事观察员的形式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次数比较多,但规模并不大。

2003年4月,中国向刚果(金)派出一个175人的工兵连和一个43人的医疗分队,这是中国第一次派遣成建制部队执行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使命。2004年,中国向利比里亚分三批派出维和部队558名官兵,是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2007年11月24日,中国首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工兵先遣分队135名官兵抵达南达尔富尔州首府尼亚拉,成为联合国第一支进驻达尔富尔地区的维和部队。2008年7月,中国派往达尔富尔地区的维和官兵315人全部到位。

截至2008年7月,中国已累计向13个联合国非洲任务区派出维和军事人员4600多人,有3名士兵为非洲的和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目前,仍有1648名中国维和人员在西撒哈拉、刚果

9

(金)、科特迪瓦、利比里亚、苏丹南部、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等多个联合国非洲任务区执行任务。o中国参加非洲维和行动,为维护非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中国参与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的特点

与美国等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参与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中国派往非洲的维和人员以军事观察员、工兵和后勤部队为主,没有派出过作战部队。2001年以前,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人员基本上都是军事观察员。例如,1989年中国向纳米比亚观察团派出军事观察员7人;1991年4月29日,安全理事会决定设立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团(西撒特派团),中国派出了14名军事观察员;联合国从1999年开始在塞拉里昂部署维和部队,中国派出军事观察员参加了这次维和任务。中国积极派遣军事观察员参与维和的原因主要在于: (1)军事观察员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体力量(指维和行动的参与率,而非派遣人数);(2)军事观察员与其它维和人员相比,伤亡比率最小;

(3)军事观察员容易较快适应维和区域的恶劣环境。[8]

2001年以后,除继续派军事观察员之外,中国开始派遣成建制部队参加非洲维和,以派遣工程兵和医疗队为特色。2005年济南军区向苏丹南部维和区派出了275人组成的工程分队,100人组成的运输分队,60人组成的医疗分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修建道路、桥梁和机场,保证供水供电,进行饮水和人员运输。中国政府派遣到达尔富尔地区的工兵分队同样承担了为其他维和人员修筑营房和公路等后勤任务。

承担这些协调性、服务性事务的最大优点在于不易使中国维和人员卷入已经发生或潜在发生的武装冲突。客观地说,中国真正参与维和的时间较短,维和经验、经费支持和人员培训也十分有限,因此由承担服务性事务转变为在维和主体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需要中国政府和人民在心态上逐渐适应,这也是中国维和能力逐渐增强的过程。[8]

第二,中国参与非洲维和的力度越来越大,参与人数越来越多。20世纪90年代,中国虽然多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但每次派出人员都以军事观察员为主,有时也派出军事参谋,每次派出人数都在10人以下。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中国日益关注非洲国家的和平与稳定,在军事与安全领域和非洲国家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合作。2000年联合国召开千年首脑会议,各国首脑们要求联合国加强维和力度。中国为响应联合国的号召,派遣成建制非作战部队参加维和行动,并且规模越来越大。迄今,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之一,名列第二,仅次于法国。同时,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资金支持逐渐增多,对维和人员的培训投入也逐渐加大。[12]第三,中国维和人员的高素质与敬业精神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扬。中国维和人员在多种气候恶劣、政治环境险要的条件下,显示出了奋斗精神、牺牲精神(有的军官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与当地民众和睦相处的人道主义情怀以及同友邻部队的合作精神,中国维和医疗分队为联合国广大维和官兵和工作人员提供了优良的医疗服务保障,所有这些,赢得了联合国维和部队和国际社会的赞扬。所有中国维和部队都获得了联合国授予的集体贡献奖,个人获奖人数的比例也大大超过其他国家的维和部队,表明中国维和人员的工作成绩得到了联合国的充分肯定。

联合国在安排维和部队的岗位和职位时,比较注重语言的熟练程度,英语熟练的人会被安排较好的工作,例如观察点的分队司令官、副司令、军事行动指挥官、联络指挥官等。参加维和的中国军人大多数英语流利,执行任务基本没有语言障碍,因此中国军事观察员在每个观察点都会被任命担任这类指挥官。另外,与其他国家的维和人员相比,中国军官精通战术,掌握维和需要的各种技能,如驾驶、情报搜集、通讯、基本的军事知识等。虽然每个人的技能熟练程度与侧重点不同,

10

但大多数军官都有很强的技能。

三、中国参与联合国非

洲维和行动的战略意义

(一)加强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形象,扩大了中国的全球影响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享有联合国和安理会所赋予的法律上不可剥夺的权利,因此理所当然的要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是中国的国际政治资源,以审慎的姿态参与非洲维和并以积极姿态倡导维和,有助于展示中国的大国风范和负责任的形象,改变人们长期形成的中国在安理会的被动与不甚积极印象,这也与非洲国家对中国和平发展和崛起的心理认同与适应过程相吻合。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呼声也日渐高涨,加大在非洲维和的规模和力度,是对国际社会这种要求的有力回应。同时,以维和的形式参与非洲的冲突解决,也能向世界展示中国和平发展的发展模式,回击某些西方国家渲染的所谓/中国威胁论0。[13]通过在非洲的维和行动,中国向国际社会展示着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主要力量的良好形象。

(二)有助于加强中国与非洲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往,推动中国对非洲外交战略的顺利实施

参加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可以看成是一种国际安全方面的合作。中国支持和参与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扩大了对非洲国家的积极影响,使广大非洲国家尊重/一个中国0的原则,在国际论坛上积极支持中国的立场。

由于非洲在中国外交战略中意义重大,随着中国与非洲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联系的日益密切,中国应该将参与非洲维和行动看成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安全合作的机制,要在更大程度上积极参与,从而为非洲的和平与安全作出自己的贡献,为非洲国家与人民的福祉作出贡献,同时,这也符合我国的经济与政治利益。可以说,参与非洲维和行动对中国与非洲国家来说是一种双赢。当然,参与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也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中国威胁论0的制造者可能会利用它来攻击中国,正如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无条件援助,遭到了国际范围内的一些人的指责一样。因此,中国应该在国际范围内加大对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正面宣传。

中国正在加强与非洲联合国维和行动所在国的关系,这完全符合中国的对非战略。非洲国家的安全与稳定不但有利于非洲人民的福祉、有利于非洲国家的发展,同时也与中国的利益息息相关。一个战火纷飞的非洲显然对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和平交往非常不利。

(三)维护中国在非洲的经济利益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非贸易量的急剧增加、中国在非洲国家投资的日益增加,以及个人或团体出国访问非洲频率的大幅攀升,如何维护中国在非洲的利益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心之一。非洲国家的和平与稳定显然符合中国在非洲的经济利益。在非洲国家自身维和能力不足和西方大国的参与有限的情况下,中国的大力参与非洲维和必将为非洲大陆的冲突解决提供新的动力。在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帮助下,塞拉利昂、刚果(金)、利比里亚等非洲国家都实现了和平。加大参与非洲冲突解决的力度,不仅是对中非传统领域合作的加强和扩展,也有利于中非全面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积极参加非洲维和行动,有利于中国参与非洲冲突国家的战后经济重建,为扩大与非洲国家的经贸合作打下坚实基础。扩大对非洲国家的影响也有利于中国的能源建设、国际贸易,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助于保护中国在非洲的经济利益。通过参加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双赢关系正在不断加强。

(四)维护联合国地位

联合国维和行动在世界范围内维持和平与建设和平的作用虽然得到了世界公认,但维和行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冷战后世界各地热点

11

不断、战乱频仍,对维和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联合国和整个国际社会都难以应对。其次,当前维和行动的职能范畴陡增,相对于脆弱的维和机制与能力,联合国显得力不从心,从协助裁减军备、军人复员到组织和监督选举,从进行排雷到参与行政管理,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再次,虽然联合国已确立待命安排,但仍尚未形成专职维和部队。由于欠薪和安全等问题,各国在提供兵源时顾虑重重。如,当美国从索马里撤兵,仍需大量维和人员时,无一国愿意派兵。[14]最后,从联合国维和实践来看,维和行动的实施必须得到大国的支持,冷战后维和行动得以蓬勃发展,其直接动因正是来自大国的支持。但大国强权也给维和行动带来了重大挑战。目前新干涉主义已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一种安全战略取向,利用维和行动成为重要手段之一。[15]中国通过维和行动深入非洲内陆,对于提高中国在多边领域的影响力、遏制单边主义、促进世界多元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6]

确保联合国在国际舞台上不可动摇的地位是中国长期的战略利益所在。加强联合国在维和体系中的枢纽作用,符合绝大多数非洲国家的利益。中国加大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参与,明显减少了联合国和其他国家在维和方面的压力,中国的立场与行为必定会从总体上更加推动联合国维和事业向前发展,从而维护和提高联合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与地位。

(五)参加非洲维和行动,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自主而又积极地参加维和行动,可以不断提高中国军队与其他国家协同行动的能力,丰富中国军队在新军事技术条件下的实战经验,有利于更好地创新军事理论。

中国参加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使中国军队有了难得的从实战学习和熟悉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机会。在西撒维和行动中,所有维和人员都驾驶吉普车穿越了数千公里的沙漠,与当地贝都因人接触,学会了在恶劣的环境和极端的沙漠天气情况下生存与执行任务。这对中国军队以后在恶劣环境与气候状态下执行任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参与非洲维和行动也是中国军队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和途径,既检验军队的训练水平、装备水平和迅速反应能力,又检验了与其他国家军队的协调、合作能力。维和给了中国军队看世界的机会,也给世界提供了了解中国军队的机会。[16]总之,参与非洲维和行动,有利于中国军队进一步积累维和经验,以应对将来周边国家和世界其他地区可能出现的冲突和动荡局面,同时也在维和行动中不断加强军队建设,有利于中国军队军事素质的不断提高。

注释:

1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h tt p://https://www.doczj.com/doc/b813246520.html,/ch i nese/peace/ p eacekeepi ng,2010年10月12日。

o中国参加且已经完成的非洲维和行动有:1989-1990年纳米比亚维和行动、1993-1994年莫桑比克维和行动、1993-1997年联合国利比里亚观察团、2004年联合国布隆迪行动、1998-1999年联合国塞拉利昂观察团、1999-2005年联合国塞拉利昂特派团、2000年7月-2008年7月联合国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特派团。中国目前正在参加的联合国维和行动有:联合国西撒哈拉特派团、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联合国刚果民主共和国特派团、联合国科特迪瓦行动、联合国苏丹特派团、非盟/联合国达尔富尔混合行动。

参考文献:

[1]张抗.2000年以来中国原油进口来源构成分析[J]1当代石

油石化,2009(6):17-21.

[2]钟婷婷,王学军1论中国对非洲的软实力外交[J]1浙江师范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4):66-711

[3]胡锦涛1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C]//

新华日报社1时事文献辑览1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984-9861

[4]钟龙彪,王俊.中国对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认知和参与

[J]1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6):79-801

[5]周峰,等.中国军队维和20载:超过1.5万人次中国军人参

与[EB/OL]1[2010-05-05]1h ttp://www.ch i nane w s.co https://www.doczj.com/doc/b813246520.html,/ gn/ne w s/2010/05-05/2262966.s h t m l.

[6]Denn i s J.B l as ko1The Ch i nese A r my t oday:trad i ti on and tran s-

for m ation for the21st century[M]1London and N e w Yor k:Rou-t ledge,2006:179.

12

[7]Ph ili ppe Rogers.Ch i n a and U n i ted Nati ons peacekeep i ng opera-

tions i n A frica[J]1N ava lW ar College Revi ew,2007(Spring): 73-931

[8]赵磊.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类型及地域分析[J]1当代

亚太,2009(2):55-721

[9]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中国外交[M]1北京:世

界知识出版社,2005:422.

[10]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N]1人民日报,2006-01-13(3)1

[11]UN DPKO1Past Op erati ons[EB/OL]1[2010-10-16]1htt p://

https://www.doczj.com/doc/b813246520.html,/en/peacekeep i ng/pastops.sht m.l [12]张慧玉.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贡献[J]1武警学院学

报,2004(5):30-321

[13]J os hu a E i senm an,Joshua Kurl an tzick1Ch i na.s Africa Strategy

[J]1C urren tH istory,2006(M ay):219-2241

[14]Ja m es Sw i gert.Challenges of Peacekeep i ng i n A f rica[J]1The

DISAM Jou rna,l2004-2005(W inter):37-39.

[15]周琦.新维和观与中国国家利益[J]1求索,2005(3):57-601

[16]肖兰兰,等.中国参与非洲维和行动的国际战略利益分析

[J]1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10):24-28.

Ch i n a.s Partici pati on i n UN Peacekeep i ng O perati ons i n A frica:

Characteristi cs and Si gn ifi cance

LI U Yun,CU I Ji n g

(In stit u te of Afric an S tud ies,Z heji ang N or ma l Un i v e rsit y,J i nhua321004,Ch i na)

Abst ract:W ith the deve l o p m ent o f the re l a ti o nship bet w een Ch i n a and A frican countries and the change of Ch i n a.s understanding o fUN peacekeep i n g operations,Ch i n a is taking an active part in UN peacekeeping operations in A frica,m aking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peace and stab ility ofA frican countries.Ch i n a.s par-ticipation i n UN peacekeep i n g i n A frica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world peace and stability o fA frican coun-tries,but a lso has a m a j o r po litica,l diplo m atic,econo m ic,and m ilitary sign ificance to Ch i n a.

K ey w ords:China;t h e U nited Nati o ns;peacekeep i n g i n A frica

(责任编辑吴月芽)

13

中国对非援助面临的新形势及对策建议

【摘要】我国对非洲的援助始于1956年11月,之后无论是在3年困难时期, 经济一片混乱的“文化大革命”期间,还是在改革开放的发展时期,我国的对 非援助从未中断。随着非洲在整个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 对非援助作为我国对外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关键词】对非援助新挑战对策 一、中国对非援助面临的新形势及其原因分析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要求我们必须从 全局和战略高度,从实际出发,研究新形势下我国对非援助工作出现的新问题 和新挑战。 (一)非洲国家的诉求发生了新的变化 近年来,非洲的局势明显改善,一些长期受战乱、冲突困扰的国家如安哥拉、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等国家相继实现和平,整个非洲总体和平稳定局面不 断巩固。政治上,多党民主制基本确立,不少非洲国家的政权更迭陆续采取多 党选举的方式。经济上,一方面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另一方面随着地质勘探的进展,非洲不断发现新的资源或储量,如几内亚湾和 乍得湖一线的油田,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整个非洲处于从追求政治 独立向追求政治经济双独立过渡的进程中,因而在接受中国的援助时产生了一 些新的变化。 1.要求增加援助资金规模。非洲国家的经济建设基本上是从零开始,因此 发展的资金压力大,而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使不少的非洲国家产生了依 赖心理,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经常提出超出常规的援助要求。 2.要求扩大援助资金使用途径和领域。除传统的成套项目和培训等方式, 不少非洲国家提出了希望将我援助资金纳入其国家预算,成为政府日常开支的 组成部分。一些非洲国家还提出希望能够安排一些跨国甚至是跨区域的合作项目,如跨越刚果河连接金沙萨和布拉柴维尔的大桥,横亘东非的大铁路网,南 锥体内部交通网等。 3.要求增强项目实施的主动性。一些非洲国家的法律法规基本是西方发达 国家的翻版,而且不少官员都有留学欧美的背景,因此对我援助项目内部封闭 管理的实施模式颇有微词,不断提出要介入项目设立、实施和监督的全过程。 4.要求提供差异化的援助内容。非洲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分化。一些发展较快的国家和落后国家由于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对于援助的需求 不再一致:在有些非洲国家依然关注于基础设施时,有的国家主动要求增加更 多的人力资源培训,为下一步的发展创造好的条件;还有不少非洲国家在对其 提供援助的基础上,要求增加贸易和投资等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 5.要求全面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不少非洲国家惊叹于我国改革开发30年来取得巨大的成就,希望全面移植中国的发展经验,尤其是此次金融危机之后,一些非洲国家在表达对中国经济体制的羡慕之余,对中国的政治模式也产生了 兴趣。 (二)西方国家对我国对非援助的干扰和遏制逐步加强 冷战结束后,非洲的战略地位一度下降,不少西方国家只关注对非洲资源 和市场的分配,对中非关系的发展并不在意。但是自从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建立以来,中非经贸合作关系快速发展,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迅速提升。西 方大国在感受到紧密的中非关系带来的危机感之后,再次把战略目光投向非洲,

联合国维和行动

维持和平行动 维和行动由维持和平行动部(维和行动部)领导,旨在为遭受冲突的国家创造实现持久和平的条件。 联合国图片/Eskinder Debebe 部署在塞拉利昂的蒙古维和人员——他们在Tavan Tolgoi和平行动支助训练中心接受训练。 维持和平行动包括军事、警察和文职人员,其使命是提供安全、政治和早日开展建设和平方面的支助。 什么是维持和平? 事实证明,维和行动是联合国用来帮助所在国克服艰难险阻,从冲突走向和平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维和行动有很多独特优势,包括合法、共担负担、能够在全球范围部署和维持军队及警察,使他们与文职维持和平人员协调配合,以推进多层面任务的执行。 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提供安全和政治与建设和平方面的支助,以帮助各国克服困难,尽早从冲突转向和平。 联合国维和行动遵循三项基本原则: ?各方同意; ?公正; ?除非出于自卫和捍卫职责,不得使用武力。 维和行动灵活多变,过去二十年间,采取了多种配置形式实施部署。目前,总共在四个大陆上部署了16个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

今天,需要开展多层面的维持和平行动,不仅为了维持和平与安全,也为了推进政治进程、保护平民、协助前战斗人员解除武装、复员和重返社会;支持组织选举、保护和促进人权以及协助恢复法治。 就本身而言,联合国维和行动几乎总是发生在自然和政治条件最为恶劣的环境中,所以永远无法确保成功。但事实证明,在我们成立的60年里颇有建树,并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和平与安全 维持和平是联合国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之一。 维持和平的历史 1948年,联合国在中东成立了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停战监督组织),由此发起了第一次维和行动。自此,在世界范围共开展了68次维持和平行动。 维持和平的改革 维持和平不断适应新的挑战和政治现状。鉴于越来越需要开展复杂的维持和平行动,我们正致力于进行全面的维持和平改革。 大会的作用 大会在为维持和平筹措资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安全理事会的作用 依据《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负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开展新行动 在开展新的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前,需要采取一系列步骤。 维持和平人员日 5月29日是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 正在进行的维和行动

浅析联合国维和行动

浅析联合国维和行动 发表时间:2019-01-02T14:32:30.337Z 来源:《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3期作者: 徐乃斌 [导读] 联合国维和行动自创设以来,已经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维和行动的规模、使命范围、性质及其所依据的国际法根据都在发生变化。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西安 710063) 联合国维和行动自创设以来,已经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维和行动的规模、使命范围、性质及其所依据的国际法根据都在发生变化。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联合国维和行动经费的第二大分摊国。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研究维和行动的发展趋势和所出现的问题,促使其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更有效地维持国际和平,保障世界安全,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维和行动的性质及其法律依据 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诞生,是为了弥补《联合国宪章》第六章及第七章的不足。就《宪章》本身来说,没有明确的维和条款,所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性质及法律依据长久以来一直存在争议。但就其法律依据来说,还是应从宪章本身的规定来认识,因为联合国诞生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国际和平,而作为联合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产物——维和行动,更是这一职能的积极体现。 到底什么是维和行动?虽然迄今尚无可被各方接受的统一定义,但从传统维和行动的实践来看,有几点是可以肯定的:(1)联合国维和行动是在有关当事方请求或同意的前提下由安理会或大会决定采取的中立的具体安全行动。(2)是使用军事人员(包括少量文职人员)但不使用武力(仅限于自卫)的行动。而且这种有限的自卫行为应严格区分于主权国家的自卫行为,主权国家的自卫行为是指国家蒙受外国武力攻击时,运用自己的力量单独或集体行使的自卫。而维和部队的自卫权是指维和部队的官兵在受到攻击之时用最低的武力,且仅限于保护自身不受伤害的行为。(3)是在冲突中止和停火期间帮助恢复秩序,维持“现状”或协助履行有关临时协议,为冲突之和平解决创造气氛和条件的行为。所以,从实质上看,维和行动仍然是一种解决争端的和平方式,是未列入《宪章》第六章的和平方法,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和平加威慑”的方式。这是避免根据第七章规定的办法解决争端的有效途径,是对联合国宪章所确认的宗旨的创造性实践。 如果从维和行为在实践中形成和遵循的指导原则来看,维和行动也充分体现了宪章所确认的国际法基本原则,这些指导原则是: 1.同意和非强制原则。首先,不但维和行动的建立,维和部队和观察团(组)的派遣,都必须以当事方的同意或请求为前提,而且继续驻扎也必须有有关各方的同意和配合。如1967年5月16日,埃及政府决定终止联合国第一支紧急部队在埃及驻扎,秘书长又未能说服以色列让其改驻埃以边界以防不测,于是该部队只得全部撤离。其次,派出官兵和观察员参与维和行动也必须会员国自愿。第三,维和部队若要落实某种解决方案也必须由当事方同意,而不能强加于人。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联合国宪章关于当事国主权平等、领土完整等原则。 2.中立和公正原则。维和部队(或观察团)必须严守中立公正原则,不介入冲突,不偏袒任何一方,以维护联合国的声誉,赢得当事人各方对联合国的信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正常履行其维和使命,有效地监督停火停战,协助恢复或维持和平。 3.限制武力使用和不干涉原则。维和行动是“维和”而不是“造和”,在本质上是一种非强制的和平手段,因而对使用武力作了严格的限制。根据有关的指导原则,维和部队只能佩带轻武器用于自卫。维和部队及其官兵只有在“受到攻击”或履行职责“受到武力阻碍”时,才可使用“最低”的武力,为此,联合国维和部队官兵被称为特殊的军人,用联合国前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的话说,他们“无战斗之敌,无战胜之地,武器用于自卫,效果靠自愿合作。” 综上可以看出联合国维和行动正是基于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和精神创造出来的一种解决争端和冲突的“和平加威慑”手段。只不过这种“威慑”不是来自维和部队或观察团(组)的规模及其装备本身,而是来自他们身后的巨人——联合国,来自于联合国的权威和道义的力量,来自于世界和平舆论的力量。 二、冷战后维和行动所面临的新问题 20世纪90年代初,雅尔塔体系崩溃,冷战宣告结束。然冷战结束,热战蜂起,却为联合国更加积极地采取维和行动提供了可能和条件。联合国维和行动在停滞了多年之后,于1988年开始迅速进入了一个高峰期。冷战后的维和行动在某些方面突破了“维和”界限,形成了一些新的特点,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1.数量多,规模大,使命复杂化,政治因素增加。 1988年以来,联合国授权采取的维和行动多达20余项,仅1992年至1993年两年就增加了10项,目前大部分仍在实施中。在世界各地执行维和任务的人员多达七万以上,每年维和行动的费用多达数亿美元之多。更值得注意的是,维和使命日趋复杂,维和行动已不再限于在冲突地区起隔离、缓冲、监督停火和撤军的作用,从解除、收缴帮派武装,扫雷、清理战场到核查,监督选举,调查侵犯人权状况,安排、护送分发救济物资等,几乎无所不及。 2.部分维和行动突破了传统原则,维和性质也发生了变化。 应该说新时期联合国维和行动大多数遵守了传统的维和行动的指导原则,如1988年4月派出监督苏联从阿富汗撤军的联合国斡旋团,1988年8月派出的驻两伊军事观察团等,都没有逾越过去一直奉行的指导原则。但是确有一些维和行动,突破了传统原则,而带有明显的联合国宪章第七章所规定的强制“执行和平”色彩。 首先,不再限于同意。联合国“伊科观察团”并未征得伊拉克同意。在索马里,无论是美国等搞的“联合特遣行动”,还是第二期“联索行动”都受到冲突中某一方的反对和抵触。波黑塞族对联合国维和行动,也采取了更加抵触的态度。但是联合国并没有充分重视这些问题。其次,不再严守中立,在索马里和波黑,维和部队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其内部冲突,打一派,保一派,支持一方,打击另一方的现象时有发生。1993年下半年,美军和联合国维和部队缉拿、搜捕艾迪德(联合大会党主席),多次同艾派武装发生冲突,轰炸艾派驻地,甚至发展到向示威平民开枪,造成无辜平民伤亡。1995年4月30日,波黑冲突各方4个月停火期满,战事升温,局势恶化,在此情况下,联合国维和部队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冲突各方在期限内交还从维和部队武器存放点抢走的重武器,但无任何一方理睬。联合国秘书长却因拗不过美国的压力,因而请求北约于5月25日、26日两次轰炸塞族阵地,致使塞族将联合国378名维和官兵和观察员扣做人质(塞族称其为俘虏,因为

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原因探析

[摘要] 维持和平行动是联合国实现其“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宗旨的重要手段,在国际和平与安全领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地区性大国,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是中国重要的外交目标之一。因此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不仅是中国作为一个地区性大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且也是中国实现其外交目标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本文通过三个方面的详细论述来阐明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必要性。[关键词] 中国参与维持和平行动外交战略[Abstract] Peace-keeping operations(PKO)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nd efficient means to maintain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by United Nations; China is a very important regional power ,is one of permanent Members of Security council ,maintaining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is one of its important diplomatic goal . So participating peace-keeping operations of United Nations is its bounden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s .This passage exposits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peace-keeping of United Nations by argumentation of three respects. [Key Words] China's Participation Peace-keeping Operations Diplomatic Strategy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新事物,始于1948年联合国巴勒斯坦停战监督组织(UNTSO)的建立。“维持和平”(PKO)一词的正式使用,始于1965年2月联合国大会建立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但什么是维持和平行动?学术界迄今为止还没有一致的定义。一般认为它是由“联合国所从事的、在冲突地区帮助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由军事人员参与的、无强制力的一种行动”,①“是在冷战阴影里发现的重要任务”②。可以说它是在冷战对抗的大气候下,联合国处理频繁的国际冲突、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的最有创造力的发明。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中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对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采取了不参与,不投票,不摊费的消极政策,然而随着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开放,在80年代伴随着对整个外交政策的调整中国开始对联合国维和行动采取谨慎的积极态度。冷战结束以后,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联合国维和行动出现重大变化。维和次数迅速增加,维和费用大大提高,维和“三原则”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破坏,维和行动的功能大大扩展,由“维持 (peace-making)乃至“缔造和平”(peace-building),和平”(peace-keeping)发展到“建立和平” 维和行动出现了本质性的变化,自此联合国维和行动进入“第二代维和时期”。联合国“第二代维和行动”无论从内容、原则以及决策程序等方面与“第一代维和行动”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这与中国一直所强调的“主权”原则,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相互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联合国的维持和平行动,中国未来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在维和行动方面中国是否应有自己的战略选择,这一直是学术界以及各国政府密切关注的一个问题。就笔者而言,中国应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来对待和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这不仅是联合国的殷切希望,也是任何一个国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世界各国尤其是世界大国重要的外交政策之一。[!--empirenews.page--] 一、联合国维和行动代表建构和平安定的社会理想追求从古到今,人们历尽各种苦难而渴望和平,思索着如何永远消除战争和流血,实现永久和平。从伊曼努尔·康德的“永久和平”思想到近代思想家的“和平联合”思想都是人们对和平安定社会的追求和探索。而在刚过去的整整一个世纪中,人类社会又经历了两次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战的蹂躏,饱经了战争创伤。第一次世界大战迫使欧洲社会面对一场超越空间和技术界限的战争所带来的灾难与恐怖;第二次世界大战则迫使欧洲社会面对一场超越意识形态限制的战争所造成的大规模犯罪。联合国就是世界各国人民在二战中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后建立的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宪章》开宗明义的指出,这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组织的成立是“欲免后世再遭当代人类两度惨不堪言之战祸”。因此“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是联合国的重要总旨。为实现这一宗旨,联合国宪章第

浅谈当今联合国维和行动发展现状与展望

浅谈当今联合国维和行动发展现状与展望摘要:联合国作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组织,正如其会徽所诠释的那般,它一直向着“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目标迈进。作为这项艰巨使命的重要承担者和执行者,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已经在不断发展壮大中走过了63年的风雨历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但与此同时,面临各类此起彼伏的武装冲突以及国际社会对联合国与日俱增的期望值,维和行动也将面临诸多严峻挑战.。 关键词:国际组织联合国维和行动 一、维和行动的发展特点及趋势 (一)数量和规模迅速膨胀 纵观维和行动的历史,冷战时期由于受到东西两大对峙集团的影响和单边主义的妨碍,维和行动举步维艰,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冷战时期联合国仅开展13次维和行动。冷战结束后维和行动摆脱了左右掣肘的状况,自1988年以来的52项维和行动是冷战期间的近4倍。目前,世界各地开展的维和行动有16项以及1个阿富汗政治特派团。共计约10万多人的多国部队、警察和民事人员在四大洲工作。在那些饱受战争、种族矛盾、宗教冲突所困扰的国家和地区,维和行动被人们赋予了更高的期待。 (二)维和背景及战略的转变 首先,维和背景由传统走向复杂。在维持和平行动诞生之初,冷战对手常常使联合国安理会陷于瘫痪,维持和平的目标主要局限于在

实地维持停火和稳定局势,以便能够在政治层面作出努力,以和平手段解决冲突。冷战结束后,维和行动在对象上开始从处理国家间冲突扩展到某些主权国家内部的矛盾。随着地区冲突复杂性的增加,维和行动的任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涉及到监督选举、全民公决、保护盒分发人道主义援助,以及帮助扫雷和难民重返家园等许多非传统性的工作。其次,维和战略从“维持”和平走向“建设”和平。传统的维和行动是一项临时性措施,大多是在冲突发生之后才开始部署,目的是将敌对双方分隔以便防止矛盾升级。当前的维和宗旨已日益由单纯预防武装冲突向注重引发冲突的根源问题转变。基于这一背景,目前的维和行动实际上包含了联合国通常所划分的“缔造和平”、“维持和平”、“重建和平”等方面内容。 (三)参与主体日趋广泛 随着维和行动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众多国际角色努力谋求在国际事务中拥有更大发言权,众多国际行为主体,如区域组织、非政府组织、私营公司等也积极加入到维和队伍中。这打破了传统时代维和部队一统任务区的局面,使得各方维和力量都加入到重建和平的行列。当前发展中国家已成为维和行动的主要力量。目前向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派遣援助人数最多的3个国家分别是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中国是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在地区组织中,非洲联盟为非洲的安全与稳定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二、发展中的困惑

联合国维和行动

维持和平行动是联合国实现其“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宗旨的重要手段,在国际和平与安全领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地区性大国,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是中国重要的外交目标之一。因此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不仅是中国作为一个地区性大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且也是中国实现其外交目标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本文通过三个方面的详细论述来阐明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必要性。 维持和平行动是联合国在行使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这项职能中的伟大创举,60多年来联合国维和行动为促进冲突解决、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在新的世纪里还将继续进行下去。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负有特殊的责任。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时间较晚,但自从1990年第一次实际上参与维和行动以来,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发展迅速,这表明中国自身及其与国际体系关系的变化。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还将在维和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定义、意义与法律依据等,并重点讨论了第二代维和中出现的由于介入国内冲突而导致的维和与国家主权的关系、人道主义干预、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原则等问题。继而对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历史进行回顾并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建构了以服务于中国“和平崛起”战略为中心的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理论指导。最后,针对联合国维和的现状与中国的国情,本文对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以图对中国维和有所裨益。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新事物,始于1948年联合国巴勒斯坦停战监督组织(UNTSO)的建立。“维持和平”(PKO)一词的正式使用,始于1965年2月联合国大会建立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但什么是维持和平行动?学术界迄今为止还没有一致的定义。一般认为它是由“联合国所从事的、在冲突地区帮助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由军事人员参与的、无强制力的一种行动”,①“是在冷战阴影里发现的重要任务”②。可以说它是在冷战对抗的大气候下,联合国处理频繁的国际冲突、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的最有创造力的发明。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资料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资料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是指由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至少需九票赞成(必须包括五个常任理事国)核准部署并决定其任务授权的部队,此部队只配备简单武器用以自卫和维持秩序之用途。秘书长对于如何发起和开展行动必须提出建议并报告其进展情况,而维持和平部队的行动部则负责各维和部队的日常行政指导,管理和后勤支援。维和部队人员会戴有联合国徽章的蓝色贝雷帽或战斗盔,车辆和建筑物等则漆成白色,并标上“UN”字样。这支部队通常又被称为“蓝盔部队”。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作用是阻止局部冲突扩大化,或防止冲突再起,并帮助在战争中受害的平民百姓,为最终政治解决冲突创造条件后就应离开发生冲突的地区。 联合国宪章规定各国必须参与维和行动,所有联合国成员都要提供安理会所需的部队和设备。Ps:联合国维和行动另两种形式为军事观察团和多国部队。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1.是非强制性 它的进驻与活动,需由安理会或大会决定,并征得有关各方同意(其中15个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成员国中,最少有9个国家赞成,而且中国、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5个常任理事国没有投反对票),然后授权联合国秘书长组织;进驻后,一旦该国政府提出撤军要求,必须立即撤出。 2.鲜明中立性 它具有鲜明的中立性,其成员必须来自与冲突双方无直接利害关系的国家。 它不同于一支真正的军队,它没有战场,没有敌人,是一支政治外交部队。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在执行任务时,除进行自卫外,不得擅自使用武力。必须严守中立,不得卷入冲突任何一方,更不能干涉所在国内政。 具体职责视情况和需要: 监督停战或停火、撤军;观察、报告冲突地区的局势;执行脱离接触协议;防止非法越界或渗透;以及联合国决议赋予的其他使命。派遣军事观察组是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临时措施,均有一定的期限,视情况需要由安理会决定可延期。 联合国维和部队不能主动攻击。 兵员来源 发展中国家参加维和部队要高过发达国家.主因是兵员来自较小的国家可以帮助冲淡帝国主义色彩.例如,2005年12月,厄利垂亚当维和任务准备进行时把所有美洲,俄罗斯,欧洲,加拿大藉的人驱逐出境。另外原因是发达国家多担任出钱的角色.联合国提供捐兵国每一兵每月1000美金,加上装备提供.这些都是来自发达国家.而且装备和训练也可算是薪水的一种,联合国维和任务可以使这些发展中国家维持自己的军队员额又不必花大钱.只有4.5%维和的兵员和平民来自欧盟国家,只有不到1%来自美国。 组织结构 每一项维和任务都有三个核心的高级指挥人员来领导。第一位是联合国秘书长的特别代表,通常由一位资深的秘书担任。他是执行维和任务的官员,有权决定所有政策和外交事务,

中国援助非洲需要更加讲究战略回报

中国援助非洲需要更加讲究战略回报 美国研究机构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00年至2011年,中国共为51个非洲国家援助1673个项目,援助总额约750亿美元。2011年南苏丹独立后,非洲共有54个国家,这意味着仅有3个非洲国家未接受中国援助。在1673个援助项目中,涉及20多个领域,涵盖非洲社会的方方面面。就项目数量而言,卫生援助、减免债务援助、政府和民间组织援助、教育援助等排名靠前,项目总数均超过100个。就援助金额而言,减免债务所占比重最大,总额超过40亿美元,其次是交通和仓储援助,总额约24亿美元,其他援助金额较多的领域包括农林渔业、政府和民间组织援助、能源援助等。就援助份额而言,南非接受的援助项目最多,其次是加蓬、塞拉利昂、马里、纳米比亚等国,佛得角、突尼斯、莱索托、南苏丹等国接受的援助数量也比较靠前。报告没有给出各国接受援助项目的总额。报告表示,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国对非援助几乎遍布非洲大陆,并且今后可能继续增长,与美国对非援助比肩。据估计,2000年至2011年,美国对非援助总额约900亿美元。安邦的智库学者一直跟踪研究中国对非洲的投入,并提出“非洲马歇尔计划”,呼吁中国政府将对非经贸、投资及援助纳入到更大的战略框架之中。目前来看,中国在非洲投资了750亿美元,在金额上已经足够了,但却有些不太讲求战略回报。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指出,中国在非洲的投入并没有换来等价的产出,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中国没有机制外交与框架外交,只会一个个点、一个个项目地东敲西打,过了这村没这店,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被遗

忘了。陈功建议,中国政府在处理对非关系上,应当更加系统与具有战略眼光些,要有机制与框架的约束,有边界,有比较对象。

正在进行的维和行动

正在进行的维和行动 联合国维和行动始自1948年,至今已有52年的历史了。迄今联合国维和行动已达54次,此外,还有根据安理会决议建立的多国部队12次,“人道主义干预”部队2次。目前共有24项维和行动仍在进行中,具体如下: 一、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1948年5月29日根据安理会第50号决议建立,总部设在耶路撒冷,参加国为20个,由572人组成。 二、联合国驻印度和巴基斯坦军事观察小组,1948年4月21日根据安理会第47号决议于1949年1月组建,驻在地克什米尔,参加国有8个,由45人组成。 三、联合国驻塞浦路斯维持和平部队,1964年3月4日根据安理会第186号决议建立,主要使命是维持塞浦路斯稳定,防止希、土两族的冲突。由来自10个国家的军事人员6411人组成。 四、联合国脱离接触观察员部队,根据1974年5月31日安理会350号决议建立,驻在戈兰高地,使命为建立缓冲区,使叙、以部队脱离接触。由来自4个国家的军事观察员1052人组成。 五、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根据1978年3月19日安理会第425号决议建立,主要任务为确认以色列撤军,并协助黎政府恢复管辖权。由来自9个国家的军事人员4480人组成。今年5月安理会鉴于以撤出黎南部决定增派维和部队。 六、联合国伊拉克和科威特观察团,1991年4月3日根据安理会第687号决议建立,监督停火撤军。由来自34个国家的军事人员1120人组成。 七、联合国西撒哈拉公民投票特派团,1991年4月29日根据安理会690号决议建立,由军事观察员202人、部队117人、警察78人组成,来自36个国家。 八、联合国格鲁吉亚观察团,根据1993年8月24日安理会858号决议设立,由军事观察员134人、民政人员125人组成,来自22个国家。 九、联合国塔吉克斯坦观察团,1994年12月16日根据安理会968号决议建立,参加国9个,军事观察员45人、职员44人。 十、联合国预防性部署部队,1992年12月11日根据安理会795号决议建立,驻在马其顿,包括部队1050人、军事观察员35人、警察26人,来自27个国家。 十一、联合国驻波黑特派团,1995年12月21日根据安理会1035号决议建立,包括军警人员1962人,来自43个国家。 十二、联合国普雷拉卡观察团,1996年1月15日根据安理会1038号决议设立,由军事观察员28人组成,来自25个国家。 十三、联合国驻海地民事警察支援小组,1997年11月28日根据安理会1141号决议建立,包括警察300人,来自11个国家。 十四、联合国中非共和国特派团,根据1998年3月27日安理会1159号决议建立,包括警察1369人,来自12个国家。 十五、联合国塞拉利昂观察团,根据1998年7月13日安理会1181号决议建立,包括军事观察员及警察75人,来自10个国家。 十六、联合国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根据1999年6月10日安理会1244号决议建立,有民事警察1769人,分别来自美、英、法、新西兰、荷兰等国。 十七、联合国东帝汶过渡时期行政当局,根据1999年10月25日安理会1272号决议设立,包括军人8950人、军事观察员200人、警察140人。 十八、联合国驻塞拉利昂部队,根据1999年10月22日安理会1270号决议设立,包括军人6000人(后据安理会1289号决议拟增加到11100人)、军事观察员

【国际组织全说(二)】联合国维和行动和理论依据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 参见: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联合国事业的成就和贡献 几十年来,联合国历经国际风云变幻,在曲折的道路上成长壮大,为人类的和平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在实现全球非殖民化、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至2006年6月,联合国的会员国由创建时的51个增加到192个,已成为当代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最具普遍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据联合国公布的材料,1948年以来,安理会共授权进行了60余项维和行动。另外,联合国还先后组织制定了从不扩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等数百个国际条约。 联合国及其各机构在坚持与贯彻《世界人权宣言》的宗旨方面起到中心作用。联合国为一些过渡到民主政体的国家提供协助,包括监督与协助开展自由公平的选举、提高司法系统的质量、起草宪法、训练人权官员。联合国机构为全球的民主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联合国也支持妇女权益的提高。联合国组织从1985年起开始出现性别主流化的主张,用意之一就是鼓励妇女积极参加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 2005年12月20日,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同意设立一个新的机构“联合国和平建设委员会”,以协助刚刚摆脱战乱的国家避免再度陷入冲突。 2006年3月9日,联合国举行仪式,正式启动中央紧急应对基金,为联合国在自然灾害发生后立即开展救援活动提供了资金保证。 21世纪的议程和联合国面临的挑战 参见: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联合国的局限性UN 1.权力分配与民主机制问题: 联合国建立的初衷是维护世界和平,并且实行的是“大国一致”的“民主原则”。但其中的否决权有可能被滥用。例如在冷战(TheColdWar)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政治冲突,在双方否决权的使用上,即表现得十分明显。 2.缺乏强有力的维护世界和平安全的措施 例1:朝鲜战争 纽约时间1950年6月25日凌晨3时,朝鲜战争爆发。 当日,联合国安理会为此召开了紧急会议。在美国的倡议下,安理会通过了旨在挽救大韩民国颓势阻止朝鲜入侵的3项决议,并在第三项中明确要求所有各成员国须就朝鲜问题向联合国提供一切形式的援助,从而为组建“联合国军”奠定了基础。 朝鲜战争期间,“联合国军”援韩部队最多时达到93.26万人,受“联合国军”指挥的南韩部队达59万多人,共计152万多人。其中美国出兵居第一位,兵力达30多万人;英国居第二位,兵力达1.4万多人;加拿大居第三位,兵力达6100多人;土耳其居第四位,兵力达5400多人;其余出兵数量的排列顺序是澳大利亚、菲律宾、新西兰、泰国、埃塞俄比亚、法国、希腊、哥伦比亚、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南非。联合国制止了侵略别国的行径,捍卫了世界和平。 例2:卢旺达大屠杀 如果当年联合国力量及时介入,这场大屠杀其实只需要5000名装备精良、授权明确的联合国部队就能够制止。但由于国际社会的矛盾无序及其所导致的联合国的迟滞无能,电影里在卢旺达的维和部队官兵只能无奈地说:“我们不负责创造和平,我们只负责维持和平。” 例3:科索沃战争 1999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与塞尔维亚共和国科索沃自治省的阿尔巴尼亚族分裂势力发生冲突,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认为南联盟在科索沃进行“种族清洗”或“大屠杀”,第一次打出了“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帜,绕开联合国安理会,调兵狂炸南联盟,旨在制止南联盟

中国参与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的特点与意义_刘云

2011年第1期第36卷(总第172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U RNAL OF Z HE JIANG NORM AL UN I VER SITY (Socia l Sc i ences) N o.1,2011 G enera l N o.172 V o.l36 中国参与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的特点与意义 刘云,崔静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浙江金华321004) 摘要:随着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的进一步密切,以及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认识的转变,中国积极参与了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为非洲国家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参与非洲维和不但有利于世界和平,有利于非洲国家的稳定,而且对中国有着重大的政治、外交、经济、军事意义。 关键词:中国;联合国;非洲维和 中图分类号:D8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035(2011)01-0007-07 参与非洲维和行动是中国参与联合国全球维和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非关系日益加强、中非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关系的一个方面。本文拟对中国参与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的背景、特点与意义作一探讨。 一、中国参与联合国非 洲维和行动的背景分析 中国参与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的原因与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的日益密切,一是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认识与立场的转变。 (一)中非关系的日益密切 不断增加的贸易往来,不断加强的能源合作、文化交流、高层互访以及军事与安全领域的合作,表明近年来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日益密切。目前,将近有2000个中国公司在49个非洲国家经营,业务范围覆盖农业、渔业、纺织业、石油开采与冶炼等领域。为寻求经济与基础建设方面的合作,中国在非洲建立了七个贸易与投资中心。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石油进口的30%来自非洲国家。[1]包括胡锦涛在内的中国国家领导人近年来对非洲的访问越来越多,中国派往非洲联盟等非洲地区组织中的代表近年也呈不断增长之势。中国不断加大对非援助力度,向非洲国家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的无息或低息贷款。文化与教育方面的交流也在扩大,特别是中非高校之间的交流在不断加强,/文化交流对加强中国人民与非洲各国人民之间的心灵沟通、巩固和发展中非友谊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0。[2]军事方面的合作也在增强,作为中非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非军事关系一直保持着友好、持续的发展态势。中国军队高度重视同非洲国家的军事关系,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合作关系。中国与非洲国家军队的务实性交流不断增多,内容涉及院校教育、军事训练、通讯、后勤、装备技术等多个领域。中国军队向非洲国家派遣的军事专家承担了 7 *收稿日期:2010-10-25 作者简介:刘云(1966-),男,甘肃酒泉人,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教授,史学博士;崔静(1986-),女,安徵宿州人,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联合国公布有关指导维和行动的基本原则和条例

联合国公布有关指导维和行动的基本原则和条例 联合国一位高级官员介绍,这一公告的发表,意味着联合国在50多年的 维和历史上,首次为维和部队指挥人员提供了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具体条例。但 是,这一文件却对打着联合国旗号的北约驻科索沃维和部队没有任何约束力。 【新华社联合国8月10日电】(记者顾震球)综述:联合国公布有关指导维和行动的基本原则和条例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10日发表公告,宣布根据《日内瓦公约》的精神,为联合国维和部队今后执行和平使命制定了基本原则和条例。 这一题为“秘书长关于联合国部队遵守国际人道主义法的公告”的文件主要包括适用范围、保护平民人口、作战方式、以人道的方式对待被俘人员、保护伤病员以及医疗和救援人员等10个条款。该公告将于8月12日《日内瓦公约》通过5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正式生效,这使这一公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作为目前最普遍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方面担负着不可替代的首要责任。根据联合国秘书长所下的定义,维和行动是为了帮助维持或恢复冲突地区的和平,由联合国组织的、有军事人员参与,但没有强制执行权力的行动。在冷战时期,维和行动多用于“制止或遏止”国与国之间的冲突,冷战结束后,维和行动的使命、规模和适用范围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联合国有在柬埔寨树立的成功范例,也有在索马里取得的失败教训。 由于《联合国宪章》中没有载明有关维和行动的条款,所以就关于建立维和行动的法律依据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因此这一公告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进一步规范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提高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威信与工作效率。 一、安南认为这一公告是已有50年历史的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一大必要的进步”。但是,这一文件却对打着联合国旗号的北约驻科索沃维和部队没有任何约束力。 据联合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官员当天在记者招待会上介绍,这一公告的发表,意味着联合国在50多年的维和历史上,首次为维和部队指挥人员提供了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具体条例。因此,安南认为,这一公告的发表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一个必要进步”。 这位联合国高级官员说,这一公告只适用于在执行维和任务时卷入武装冲突的联合国维和官兵,也只适用于联合国负责指挥的军事行动,以及联合国安理会授权进行的维合行动。由于目前在南联盟科索沃的国际维和部队受北约指挥,因此这一公告中的有关规定不适用于这批北约维和部队。此外,这一公告也不适用于联合国派驻冲突地区的国际民事警察,因为这些警察在冲突地区执行任务时,通常并不携带武器。 二、安南发表这一公告的目的是要求联合国维和部队遵守《日内瓦公约》,但是联合国维和部队在遵守公告所规定的内容的同时,还必须同时遵守国际人道主义法。 此间分析家认为,由于联合国是一个国际组织,而不是一个国家,因此联合国没能参与签署《日内瓦公约》。在这样的情况下,安南发表这一公告,使其成为《日内瓦公约》的替代品。 起草这一公告的设想始于90年代初。当时,驻在索马里、卢旺达和波黑的联合国维和士兵,不仅在执行和平使命中使用武力进行自卫,而且还过分使用武力,来干些与维和关系不大的事情。例如,少数来自加拿大、意大利和比利时的维和士兵在索马里执行任务时,就被指控曾对索马里人犯有暴行,其中包括强迫一名被指控有偷窃行为的索马里穆斯林男孩吞食猪肉。难怪这位联合国高级官员说:“索马里和波黑等地的武装冲突表明,即使是维和人员也很难避免卷入冲突之中。”

维和行动的意义

维和行动的意义 摘要:长期以来,中国维和部队在各个国家出色地完成了多项维和任务,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突出贡献。这无疑也对中国的外交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维和行动对于中国外交的意义。关键词:维和、外交 正文: 一、背景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国际形势呈现多极化。于此同时,国际的安全形势愈发复杂,仍然存在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分裂主义等不稳定因素,严重影响了世界和平与安全。在这样的形势下,联合国开展了维和行动。 二、维和行动 1、联合国维和行动概述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根据安理会或联大通过的决议,向冲突地区派遣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护和平的一种行动。其目的已从传统的监督停火、居中斡旋,扩大到开展预防性外交、维持和平与重建和平。联合国维和行动属于临时性措施,一般均有一定的期限,可由安理会视具体情况,根据联合国秘书长的建议决定延期。维和行动的最基本要求:绝对不能干涉一国的内政。 维和行动的任务类型有监督停火、停战、撤军冲突双方脱离接触、观察报告局势、帮助执行和平协议、防止非法越界或渗透维持冲突地区的治安等。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任务范围也有

所扩大,涉及监督选举、全民公决、保护和分发人道主义援助,以及帮助扫雷和难民重返家园等许多非传统性的工作。 联合国维和行动有三大特征:国际性、非强制性和中立性。国际性即由联合国组织、成员来自各会员国、由联合国秘书长指挥、只对联合国负责。非强制性即维和部队必须征得当事国同意又有会员国自愿参加才能建立,它在维和时无权采取强制措施,只有在自卫的情况下才能使用武力。中立性即维和行动必须做到公正、不偏不倚、不干涉内部事务。 自1984年首次向中东地区派出监督阿以战争停火的部队以来,联合国共执行了60多次规模较大的维和行动,投入资金超过400亿美元;有100万名官兵、警官和文职人员在联合国旗帜下履行过维和使命,还有2000余人为此献出了生命。 2、中国参与的维和行动 (1)中国维和行动的内容及成果 1989年中国首次派人参加了联合国纳米比亚过渡时期协助团,帮助纳米比亚实现从南非独立的进程。1992年4月,中国第一支“蓝盔”部队—军事工程大队赴柬埔寨执行任务。2003年4月,中国赴刚果(金)维和。部队包括工兵连和医疗队。2003年11月,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由运输分队、医疗分队、工程兵大队组成。2004年10月,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员赴海地维和。这是我国第一次派成建制的防暴警察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2005年10月,中国维和部队赴苏丹。部队有工兵分队、运输分队和医疗分队。2006年3月,中

中国对非援助成果

中国对非援助成果 中国对非援助以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为基本指导原则,直接表现为“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其实质是尊重受援国政府的独立自主权,尊重受援国百姓的生存发展权。因而中国的援助能够贴近非洲发展的实际需求,广受非洲人民的欢迎和支持。从1956年至今的近55年间,中国对非援助的成果主要包括: ——援建大批基础设施项目。截至2009年底,中国在非洲援建了500多个基础设施项目,其中较大的项目包括:全长1860多公里长的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总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的埃及开罗国际会议中心、索马里贝莱特温——布劳公路、毛里塔尼亚友谊港、突尼斯麦热尔德-崩角水渠、坦桑尼亚国家体育场,以及目前正在援建非洲联盟会议中心等一大批项目。 ——重视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截至2009年底,中国提供援助在非洲建成107所学校,向29465人次非洲留学生提供了政府奖学金。截至2010年6月,中国为非洲国家培训了各类人员3万多人次,培训内容涵盖经济、公共行政管理、农牧渔业、医疗卫生、科技、环保等20多个领域。截至2009年底,中国向非洲派出青年志愿者312名,提供了汉语教学、医疗卫生、体育教学、计算机培训、国际救援等方面的志愿服务。 ——提供非洲发展急需的金融扶持和减轻债务负担。2007年至2009年,中国向非洲提供了50亿美元优惠贷款和优惠出口买方信贷。2010年至

2012年,中国计划向非洲提供100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优惠性质贷款支持的在建大型项目,包括毛里求斯机场、赤道几内亚马拉博住宅、加纳布维水电站等。从2000年至2009年,中国已免除35个非洲国家的312笔债务,总计189.6亿元人民币。 ——改善非洲医疗卫生条件和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合作。截至2009年底,中国在非洲援建了54所医院,设立30个疟疾防治中心,向35个非洲国家提供价值约2亿元人民币的抗疟药品。自1963年起,中国持续向非洲派遣医疗队,共向46个非洲国家派出过1.8万人次援外医疗队员,累计治疗患者2亿多人次,并为非洲培训数万名医疗技术人员。目前,有1000多名中国医疗队队员在41个非洲国家提供医疗服务。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为非洲援建农业技术试验站、推广站、农场等农业项目142个,启动1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并向非洲国家提供大批农用物资、农业设备。截至2009年底,中国向33个非洲国家派遣了104名高级农业技术专家,帮助非洲国家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和培训等。 ——开展减灾救灾和人道主义援助。2003年,阿尔及利亚发生6.8级地震,中国迅速向其提供紧急救援物资并派遣国际救援队,救灾援助总计536万美元。2004年,中国正式建立人道主义紧急救灾援助应急机制,援助行动更加快捷有效。近年来,中国向苏丹、马达加斯加、布隆迪、坦桑尼亚、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莱索托、津巴布韦等国家提供了食品、帐篷等紧急物资援助,帮助这些国家增强抵御灾害以及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