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晋城境内河流简介

晋城境内河流简介

晋城境内河流简介
晋城境内河流简介

山西晋城境内河流简介

1、沁河

又名沁水,古称洎水。晋城市境内最大的河流。属黄河支流。发源于山西省沁源县西北太岳山东麓的二郎神沟,向南经安泽、沁水、阳城、晋城市郊区,切穿太行山,流入河南省济源县,在武陟县汇入黄河。全长458公里,流域面积1.29万平方公里。山西省境内长360公里,流域面积为1.07万平方公里。在晋城市境内长约160公里,流域面积4606平方公里。沁河上游山高坡陡,多为石质山体,水力资源丰富,但灌溉效益不大中游多为土石丘陵及河谷盆地,沿河多有泉水涌流,晋城、高平一带为土壤肥沃泽州盆地;济源县五龙口以下为冲击平原,灌溉便利,但河床高出地面2~4米,常有洪灾威胁。沁河的主要支流有丹河、阳城河、瑞氏河等。河水流量较大,年径流时17.8亿立方米。沁河流域,尤其是上游,植被覆盖率大,河水含沙量年均每立方米6.95公斤,为山西省8大河流中含沙量最少的河流。从河源至五龙口,河道长390多公里,谷深流曲。其中阳城县润城至五龙口段,两岸多悬崖峭壁,水流湍急,水办资源丰富,蕴藏量约31万千瓦。沁河流域已建成中型水库5座,水力发电站、小型水库、电灌站多处。

HL1、东河

沁河支流。俗称山交河。发源于浮山县横岭,自西向东,于东垛

出浮山境,入沁水县,注入龙渠河。全长约30公里。流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

HL2、县河

沁河支流。沁水县境内最大的河流。由上游梅河、杏河两大支流汇合而成。两河在县城东南汇流后,经城关、郑庄乡等4个乡镇,在河头村注入沁河。总长60.7公里,流域面积168.3平方公里。河水落差大,坡陡流急,流域内植被条件差,冲刷严重,含沙量大。多年平均来水量0.497亿立方米,平均流量1.67立方米/秒。建有多处水利设施,水浇地面积4000余亩。主要支流::①梅河,发源于沁水县云台山脚下,流经王寨、城关乡,注入县河,长16.2公里。流域面积98.9平方公里。②杏河,发源于沁水县关门岭,流经杏峪、城关乡,汇入县河,长20.5公里。流域面积158.8平方公里。

HL3、端氏河

沁河支流。上游为沁水县境内柿庄河和云首河,两河在固县乡境内汇合后称端氏河。河经端氏镇东山,注入至溪河,在端氏村西入沁河。含上游河,流经东峪、柿庄、十里固县、樊庄、胡底、端氏7个乡镇,全长47公里,流域面积788平方公里。一般流量2.5立方米/秒。流域有水浇地8000余亩。

HL4、龙渠河

沁河支流。浮山县山交河和沁水县卫村河两河在沁水县谭村汇合

后,流经龙渠等地于王必村西放沁河。长约50公里,流域面积477平方公里。一般流量1.8立方米/秒。在流经龙渠村西时,两山夹峙,从数十丈高岩上倾泻而下,水力资源丰富。建有龙渠水电站。

HL5、山泽河

沁河支流。发源于沁水县佛庙岭东麓,流经山泽、必底、秦庄等地,在林村西入沁河。长约25公里。建有山泽水库。

HL6、涧河

沁河支流。古称桑林水。发源于沁水县历山北麓。流经交口、南阳等处,入阳城县境。流经西交、桑林、台头、东治等乡镇,注入沁河。全长62.5平方公里,流域面积856.2平方公里,河床宽15~30米。1982年8月出现最大洪峰,流量达700立方米/秒。

HL7、龙门河

沁河支流。发源于阳城县城东南三盘山东麓,南流经三窑乡神仙洞,在河南省境内的木公山入沁河。全长26公里,河床宽约5~8米,属季节性河流。河道弯曲狭窄如门,两岸直立,每当洪水暴发,从下游观其势,如巨龙从门中跃出,故名龙门河。

HL8、芦苇河

沁河支流。古称阳泉水。发源于沁水县芦坡,流经阳城县羊泉、芹池、町店等乡,至润城镇下河村汇入沁河。长41公里,流域面积291.3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宽50~100米。1982年8月出现最大洪峰,流

量达1500立方米/秒。

HL9、隔山河

沁河支流。古称桑林水。发源于沁水县历山北麓。流经交口、南阳等处,入阳城县境。流经西交、桑林、台头、东治等乡镇,注入沁河。全长62.5平方公里,流域面积856.2平方公里,河床宽15~30米。1982年8月出现最大洪峰,流量达700立方米/秒。

HL10、南门河

沁河支流。发源于阳城县城西南的析城山南麓,流经横河乡的三缠腰入河南省境,注入沁河。山西省境内长约8公里,河床宽约10~20米。支流紫院河发源于析城山西门,流至横河乡境内注入南门河。长4公里,河床宽3~5米。

HL11、盘亭河

沁河支流。发源于阳城县城西南的小尖麓,流经横河乡的前坪庄入河南省,注入沁河。在山西省境内长16公里,河床宽约5~25米。HL12、石圈河

沁河支流。发源于阳城县城南风山岭麓,流经桑林乡境内入河南省,注入沁河。山西省境内长12公里,河床宽约5~10米。

HL13、蟒河

沁河支流。发源于阳城县南指住山麓,流经桑林乡拐庄东南入河

南省境,注入沁河。山西省境内长19公里,河床宽约5~10米。发源于大溶洞,相传洞中曾有巨蟒,故名。

HL14、南大河

沁河支流。发源于沁水县土沃乡白华岭。流经白桑乡坪头庄入沁河。全长75公里,河床宽100~300米。属季节性河流。主要支流有获泽河、西小河等。获泽河发源于阳城县城西18公里之老鹤岭下,注入南大河。全长15公里,河床宽约5~20米。沙坡水库上游属常河,下游属季节河。因该河流经固隆的泽城村,西汉时为获泽县治所,故名;西小河发源于阳城县西北的壑山麓,流经西沟乡,至县城西南入南大河。全长约14公里,宽约15~50米。

HL15、获泽河

沁河支流。发源于沁水县土沃乡白华岭。流经白桑乡坪头庄入沁河。全长75公里,河床宽100~300米。属季节性河流。主要支流有获泽河、西小河等。获泽河发源于阳城县城西18公里之老鹤岭下,注入南大河。全长15公里,河床宽约5~20米。沙坡水库上游属常河,下游属季节河。因该河流经固隆的泽城村,西汉时为获泽县治所,故名;西小河发源于阳城县西北的壑山麓,流经西沟乡,至县城西南入南大河。全长约14公里,宽约15~50米。

HL16、丹河

古称源源水、源泽水、泫水。沁河重要支流。晋城市境内第二大

河。发源于高平市赵庄丹朱岭,故名。流经晋城市郊区鲁村、北义城、高都、水东、金村、柳树口、南河西等乡镇,入河南省后注入沁河。全长121.5公里。有众多支流汇入。河床宽约100米,流域面积2949平方公里。晋城市境内河段最大流量152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715立方米/秒。传说为战国长平之战时,秦坑杀赵卒40万,河水被血染红而称丹河。沿河建有北王庄截潜流及任庄水库等水利工程。

HL17、巴公河

丹河支流。发源于高平市东周乡境内,南流入晋城市郊区境内的太阳、巴公、高都3镇,于高都村注入丹河。全长22公里,河床宽约5米,流域面积为188.8平方公里。为季节性河流。

HL18、永禄河

丹河支流。发源于高平市永禄乡堡头村,由北而南,流经永禄乡全境,在铺上村汇入丹河。全长11.85公里,河床均宽2.55米。流域面积30.4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05万立方米。上游建有堡头水库。

HL19、许河

属丹河支流。由高平市境内的野川河、原村河、马村河汇聚而成。全长26.93公里,河床平均宽8米多,于河西乡南注入丹河。主要支流有:马村河,长13.2公里,河床平均宽3米,流域面积37平方公里;野川河,发源于高平杜寨乡,流经野川乡,汇入许河,全长17.5

公里,河床宽5米左右,流域面积约80平方公里;原村河,发源于高平原村乡西部,长约15公里,河床平均宽4米多,流域面积66.7平方公里。

HL20、大东仓河

丹河支流。发源于高平市陈镇宋家村,由北而南流经陈、云泉、米山,河西等乡镇,在苏庄村北汇入丹河。全长22.45公里。河床均宽5~18米,流域面积99.94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341万立方米。上游建有王村、米山、张壁3座水库。

HL21、小东仓河

丹河支流。发源于长治县关头村,流经高平市团池、三甲、城头等乡镇,在高平市区东北汇入丹河。高平市境内长16.55公里,流域面积107.6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宽6.47米,年平均径流量450万立方米。上游建有故关库、东仓水库、西仓水库。

HL22、廖东河

丹河主要支流,陵川县境内最大的河流。发源于陵川县城东10公里的冶头乡境内廖池村。上游名冶水,向西南流入晋城郊区注入丹河。全长约42公里,河床平均宽约40多米,流域面积517平方公里。中游呈东西流向,原称“东大河”。至下游流向转为由北而南,在丈河一带又称“北大河”。1959年改名为廖东河,因其洪水源出廖池,清水源出东瑶泉,取两村之首字为名。北河在历史上多次洪水为患,后兴

建5座水库,1处小型提水站,洪水得到控制。廖东河支流众多,主要有:

⑴八渠河,发源于陵川县境内黄松背岭,流至八渠汇入廖东河。长8.5公里,河床平均宽约15米。建有猪头山水库1座。

⑵大会河,发源于陵川县北窑上,流到石掌汇入廖东河,长10.5公里,河床宽约10米。在云谷图村东建有云谷图水库。

⑶张家庄河,发源于陵川县青山底,流至石景山汇入廖东河。长6公里,河床宽约8米。在石景山北建有石景山水库。

⑷东井郊河,俗称桃林河,发源于陵川县东井郊、九光,流至上郊注入廖东河。长5.5公里,河床宽约10米。

⑸小潞城河,发源于陵川县北四渠,流至潞城汇入廖东河。长7.5公里,河床宽约10米。

⑹石义河,发源于陵川县石字岭,流至义门汇入廖东河,长 5.5公里,河床宽约7米。

⑺官道河,发源于陵川县曹庄,流至圪塔汇入廖东河。长7.5公里,河床宽约10米。

⑻王教河,发源于陵川县营里村,流至河北村汇入廖东河。长6.5公里,河床宽约10米。

⑼沙泊池河,发源于陵川县沙泊池村附近,流至西河汇入廖东河。长7公里,河床宽约10米。

⑽附新河,发源于陵川县小会村,流至丈河汇入廖东河。长10公里,河床宽约11米。

⑾下河,发源于陵川县川里,流至瑶泉入廖东河。长11公里,河床宽约15米。

⑿孔滩河,发源于陵川县河元,流至瑶泉汇入廖东河。长7.5公里,河床宽约11米。

⒀刀刃河,发源于陵川县冯山,流至台南汇入廖东河。长6公里,河床宽约7米。

⒁参园河,发源于陵川县北谷堆,流至卧龙庄汇入廖东河。长8.5公里,河床宽约8米。

⒂石翁沟河,发源于陵川县夺火岭,流至东掌村汇入廖东河。长7公里,河床宽约12米。

⒃南河,发源于陵川县槐树岭,流至丈河汇入廖东河。长13公里,河床宽约10米,为廖东河最长的一条支流。以上16条支流,均为季节性河流。

HL23、原平河

丹河支流。发源于陵川县北部的原庄岭,流经晋城市境内,注入丹河。有众多支流汇入。全长约32公里,河床平均宽约50米。流域面积322.1平方公里。原称西大河,流向高平平头,中下游地势多平缓,1959年改名原平河。主要支流有蒲水,俗称秦家庄河,发源于陵川县马鞍山壑山岭,流至新庄汇入原平河,长约7.5公里,河床宽约7米;池下河,发源于陵川杨村乡境内,流至寨河一带汇入原平河,长约6公里,河床宽约10米;茶棚河,发源于陵川县建宁村,流至

龙王头汇入原平河,长约9公里,河床宽约11米;北马河,发源于陵川县北部的黄河山麓,流入晋城郊区与原平河相汇,系原平河的最大支流,长约20公里,流域面积117平方公里。建有水库2座。以上河流均属季节性河流。

HL24、塔水河

丹河支流。发源于陵川县夺火乡境内,于晋城市郊区注入丹河。长10多公里,流域面积约40平方公里。为季节性河流。

HL25、北石店河

发源于晋城郊区北石店乡小东渠村北,向南流经北石店、金村、水东3个乡镇,于水东乡管院村南入丹河。长18.5公里,河床宽3~10米。流域面积为57.2平方公里。为季节性河流。

HL26、东大河

1、丹河支流。发源于高平市建宁乡曹家沟,出建宁流入陵川县礼入镇。又从拥万乡寨平村折入高平境,经石末、牛庄两乡入晋城汇入丹河。在高平境内长33公里。河床均宽5.35米。流域面积121.76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458万立方米。上游建有申庄、明东、南村、北诗4座水库。

2、丹河支流。发源于陵川县潞城乡境内,向南流入晋城郊区,注入丹河。是丹河东部最大的一条支流。长约40多公里,河床宽约10米。流域面积13.29平方公里。

HL27、白水河

1、沁河支流。发源于郊区下村乡武神山南麓,由北向南流经下村、大东沟、川底、周村、李寨5个乡镇后注入沁河。全长54.7公里。落差867米。上游建有水库8座,下游河道筑有河坝。水库以上为常流河。

2、丹河支流。发源于晋城市区北的白马寺山,向南流经陈沟、西上庄、城区西街、南街、钟家庄及郊区南河西6个乡镇后汇入丹河。全长61公里,河床宽约50米。流域面积411.7平方公里。南河西乡南掌村以南1300米以下为常流河。建有电站1处,水库2座。

HL28、白洋泉河

丹河支流。发源于陵川县的候庄乡,向西南流经陵川县的潞城、丈河两乡进入晋城郊区,注入丹河。长73.4公里,河道落差较大。上游建有水库7座。

HL39、石盆河

发源于晋城郊区晋庙铺乡,向西南流经陵川县的潞城、丈河两乡进入晋城市郊区境,注入丹河。全长73.4公里,属常流河。河道落差较大,上游有水库7座。

HL40、石河

沁河支流。发源于晋城郊区衙道乡,向南流向,在河南省境内注入沁河。在山西省境内长23.5公里。流域面积为74.2平方公里。为

季节性河流。

HL41、长河

沁河支流。发源于晋城市郊区下村乡武神山南麓,由北向南流经晋城郊区下村、大东沟、川底、周村、李寨5个乡镇注入沁河。全长54.7公里,落差大,流量为0.96立方米/秒,河床约40米。流域面积421平方公里。上游建有8座水库,下游河道筑河坝,水库以上为常流河。

HL42、冶底河

沁河支流。发源于晋城市郊区李寨乡西北部的环秀村,向西南流经冶底等村注入沁河。长约24公里,流域面积75.7平方公里。为季节性河流。

HL43、犁川河

沁河支流。发源于晋城市郊区犁川北,向南流经犁川、南岭、土河3乡镇注入沁河。长30多公里。河床宽约7米,流域面积为50多平方公里。为季节性河流。

HL44、范河

沁河支流。发源于晋城市郊区土河乡东土河村,向西南流经南河、范河等村注入沁河。长12.7公里,流域面积18.3平方公里,河流落差大,河床宽约6~11米。为季节性河流。

HL45、槽沟河

沁河支流。发源于晋城市郊区衙道乡东部,向南流入河南省境内注入沁河。长7.6公里,流域面积14.7平方公里。在山西境内为季节性河流。

HL46、白涧河

沁河支流。发源于晋城市郊区衙道村附近,向南流经陈庄、道宝河出省境,在河南省济源县的白涧寺注入沁河。在山西省境内长22.6公里,河床宽约7~11米,流域面积26.7平方公里。为季节性河流。HL47、仙神河

沁河支流。发源于晋城市郊区追山乡东凰头村附近,向南流经白河、罗河等村,在河南省沁阳县仙神庙注入沁河。在山西省境内长18.7公里,属季节性河流,流域面积48.5平方公里。

HL48、龙湾河

沁河支流。发源于晋城市郊区土河乡东谷坨村附近,至拴驴泉南入沁河。长15.7公里,河床宽约6~10米。流域面积32平方公里。为季节性河流。

HL49、武家湾河

属海河流域卫河水系。发源于陵川县正东边缘古郊乡的窄棱坡、横水乡和八犊岭一带。流域面积66.79平方公里,主河道全长50公

里,陵川境内河床平均宽约40多米。流经陵川县横水河、马圪乡,出境后流经河南省辉县市平田乡汇入卫河。

HL50、北召河

属海河流域卫河水系。发源于陵川县和村、刘家庄等地。流域面积13平方公里。主河道长10公里,河床平均宽50多米,流经陵川县平城镇,出境后,流经壶关县树掌、神郊、桥上等乡镇注入卫河。为季节性河流。

HL51、香磨河

属海河流域卫河水系。发源于陵川县东部山区冶头乡黄松背、赵迪岭、棋子岭一带。流域面积118.3平方公里。主河道全长30公里。河床平均宽30多米。流经陵川县冶头、六泉两个乡镇,经河南辉县三交口一带注入卫河。

Q1、白洋泉

位于晋城郊区东下村乡北寨村南500米处。泉水从白云质灰岩缝隙中喷出,直泻而下,水花银白如雪。泉水高659.93~600.43米,涌量50~500升/秒。

Q2、三姑泉

晋城郊区最大涌泉。传说有3位仙姑降临凿洞,水从洞中流出,故名。位于铺头乡三姑泉村东丹河谷内,为上升和下降泉,分3股流出,流量最大的南股泉,为3500升/秒。另两股涌水量为3370升/秒。

Q3、郭壁泉

又名五龙溪。在晋城市南郊铺头乡郭壁村中。该地南北两山,中有石台百仞,上有天然寨堡一座,与人工构筑的箭垛女儿墙成一石城。泉有两眼,一南一北。清流绕台分泻。南边不远有一石洞,飞泉自崖而下,瀑布封门,称水帘洞。

Q4、马山泉

又名延河泉。在阳城县东冶乡马山村东。出水量为晋城诸泉之最。平均流量为4.5立方米/秒,最多时可达7立方米/秒。泉水东入沁河。Q5、蟒河泉

位于阳城县南桑林乡蟒河自然风景区内。由东西两泉组成,相会于蟒河风景区的中心地带黄龙庙前。二泉以东泉为最,泉水清澈晶莹,蜿转于绿树青山之间。时而急水湍湍,瀑布高悬;时而碧水悠悠,倒映出蓝天白云,百态千姿。在蟒河风景区形成出水口、水帘洞、大瀑布三大景观。

晋城市洪涝灾害规律研究

第2期(总第160期)2006年5月No.2(TotalN0.160) May.2006 1006-8139(2006)02-78-03 晋城市洪涝灾害规律研究 闫顺喜 (晋城市水利局,晋城048000) 摘要:文中从晋城市的气候地形地貌、暴雨洪水、防洪工程等方面分析了洪涝灾害产生的 的规律,并对本区内每种类型的洪涝灾害产生的条件、特性进行了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结 合本地实际和防洪救灾的实践,提出了防御洪涝灾害必须在加强防洪工程体系建设的基础 上,加强防洪非工程体系建设的防洪减灾工作体系,达到人与洪水的和谐共处。 关键词:暴雨洪水;洪涝灾害;规律研究 中图分类号:X43文献标识码:B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太行、太岳、中条山之间,是三晋大地走向千里中原的重要门户。全市总面积9490km2,其中土石山区8044km2,占总面积的84.8%,丘陵区1336km2,占14.1%。辖6个县(市、区),123个乡镇、办事处,2432个行政村,总人口2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3万人。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雨热同季,季风强盛,春季干燥多风,十年九旱,夏季炎热多雨、旱涝交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42.7mm,时空分布不均,降水多集中在汛期,占年降水量的69.7%,洪涝灾害频繁,给晋城市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1洪涝灾害产生的成因和特点 1.1气候成因和特点 晋城市属典型的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多受强大的冷高压控制,多风少雪、气候干冷;夏季受大陆热低压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部边缘影响,多雨高温,雨量多集中在汛期,且雨量场次少,量级悬殊。特别是夏季由于受水气输送途径、地形条件及高空与地面热交潜错综等多种机理的影响,山区易形成局部小气候,造成暴风骤雨。台风、大气候条件往往造成全流域型洪灾,山区地形条件和小气候则多造成局部山洪和泥石流。 由于地势、地形和地貌的差异较大,各地的年降水量一般为624.6mm ̄680.8mm。东西部山区多达700mm ̄800mm,中部的盆地区和部分丘陵区为少雨区,年降水量不足600mm,其余低山区和丘陵区年降水量在600mm ̄700mm之间。 本区年降水量不仅地区分布不均,而且年际降水变化较大。如市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33.6mm,年平均相对变率为20%,即年降水量一般在506.9mm ̄760.3mm之间变化。遇特殊年份差异更大,如1956年的降水量为1010.4mm,而1965年只有295.9mm。年内分布也极不均匀,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42.7mm,一年中降水量多集中在汛期,汛期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9.7%,洪水暴涨暴落,河川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60%以上。1.2地形地貌特点 晋城市位于山西高原东南部,地貌形态以中山和中低山为主,其次为低山和丘陵区,并有部分山间盆地、山间宽谷及高中山区。其中土石山区为8044km2,占全市总面积的84.8%,黄土丘陵阶地区1336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4.1%,山间盆地及宽谷110km2,占1.1%。 晋城市在平面上呈一卵圆形,地势是东、西高,中间低,起伏较大,东有太行山脉,西有中条、太岳两条山脉,沁河、丹河纵贯其间。最高点为西边舜王平,海拨2322m,最低点为沁河、丹河下游河谷,海拨不足300m,相对高差2000余m,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拨在800m以上。 晋城市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有二等级河流一条(沁河),三等级河流一条(丹河),四等级河流29条,五等级河流90条。 1.3暴雨洪水特点 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地形条件,使暴雨和洪水具有突发性、局部性和随机性。所谓突发性是指暴雨来势猛,强度大,坡面产流快,河道汇流时间短,洪水过程短,洪水暴涨暴落,往往一两个小时洪水就过去了。所谓局部性是指地形、地貌差异较大,小气候多,主要雨量集中在暴雨中心,易在局部地区形成大的洪灾。所谓随机性是指洪灾的发生既无固定的时间,又无固定的地点,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发生洪灾的可能。这样的暴雨洪水特点,预见期短,可抢险性极小,甚至无法实施抢险。 1.4防洪工程特点 晋城市防洪工程的特点是:数量多、规模小、标准低、抗洪能力差。截止目前全市有水库102座,其中中型水库4座,小一型水库34座、小二型水库64座,均为“大跃进”和农业学大寨运动的产物,有30%病险水库,有70%不达部颁标准,这些水库的大坝、泄洪道、放水闸三大部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隐患,特别是小水库、小塘坝既无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又无通讯设备。全市有42座小水库无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98座水库无通讯设施,42座水库不通电,32座水 山西水利科技 SHANXIHYDROTECHNICS?78?

山西省晋城市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学报告

第一章晋城地区概况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第一节地理位置及概况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枕太行,南临中原,西望黄河,北通幽燕,区位适中,交通便捷,是山西通往河南的重要门户。太焦、侯月铁路纵贯本境,晋焦高速、二广高速、晋阳高速、207国道、省道与县道、乡道交织成网,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晋城市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 图1-1晋城市行政区划图 晋城市下辖城区、泽州、高平市、阳城、陵川和沁水六县(市、区),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总耕地面积为283.38万亩,人均耕地1.42亩。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2.3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6.09万人,占总人口的43.33%)。2007年全市总人口中,男性为112.02万人,占总人口的50.38%;女性为110.31万人,占总人口的49.62%,性别比为101.55。全市人口中有22个民族。少数民族中回族人数最多,主要分布在城区。

晋城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大陆性季风影响,区内地形地貌复杂,各地区小气候差异大。全市可分为:温寒作物区,温凉儿物区,温和作物区,温暧作物区。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委少雨多风,干旱时有发生;夏季炎热多雨,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秋季温和凉爽,阴雨天气多;冬季寒冷,雪雨稀少。干旱、冰雹、暴雨、大风、霜冻、干热风、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频繁。为“长日照地区”,年日照时数在2393~2630小时之间,平均为2563小时。年平均气温7.9-11.7°C,无霜期一般在185天左右。年降水量在626-674亳米之间。年降水日数为90-98天。 第三节矿产资源 晋城市矿产资源丰富。在东西长160公里,南北宽100公里的地下,蕴藏着煤、煤气层、锰铁矿、铝土矿、铜、锌、金、银、大理石、水晶石等数十种矿产资源。特别是煤、铁的储量十分可观,有“煤铁之乡”之美称。煤炭资源以无烟煤为主,储量约占全国无烟煤储量的1/4以上,占山西省的1/2多。全市含煤面积5350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56.4%,总储量808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271亿吨。晋城煤炭具有含硫量小,发热量高,可选性好的特点。所产块炭晶莹光亮,燃烧无烟无味,素有“白煤、香煤、兰花炭”之称,曾被英国皇室选为壁炉专用煤,销往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英国、日本、韩国、东南亚、西欧等国家和地区。2001年在沁水县南部发现并探明了一个大型煤层气田——沁水煤层气田,煤层气目前探明储量为1000亿立方米。1984年该市被国家定为全国化肥和化工原料煤基地。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在晋城建设以优质煤为原料的高浓度氮肥基地。 第四节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丰富。晋城山川秀丽,自然风光旖旎,文物古迹遍地,发展旅游业潜力很大。沁水县境内下川遗址和历山自然保护区,山谷幽深,森林蔽阴,飞瀑流泉,阴阳错落。动人的神话传说和绮丽的自然风光,使其更具魅力。阳城县境内的蟒河自然保护区以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珍贵的猕猴出没于林间,成为山西著名的风景区之一。陵川县境内有著名的棋子山,被认为是世界围棋的发源地。王莽岭上,太行山峰,叠嶂起伏,云雾如烟,奔涌如潮,犹似泼墨山水画卷。锡崖沟挂壁公路,令人叹为观止。深秋红叶,百里长卷似晚霞烂漫,让人留连忘返。此外还有佛子山、西溪真泽宫等许多如诗如画的自然人文景观。泽州县境内始建于北宋的道教宫殿玉皇庙,其"二十八宿"雕塑,是元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始建于北齐年间的青莲寺,其罗汉殿内"五百罗汉名号牌"则是举世罕见的珍宝。而颇富传奇色彩的"子母柏"则成为青莲寺的又一奇观。

城市河道景观发展

城市河道景观发展 摘要:本文从城市河道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城市河道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城市河道发展新理念的探索与总结,指出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城市河道从单纯水利建设到综合性城市景观河道的转变的必然性及重要性。 关键词:城市河道;水利建设;生态;转化;新理念;城市新形象;个性。 引文 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及在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各城市迅速确立打造城市新形象的战略目标,不断进行城市景观系统的完善。 对于城市中的水利建设——河道,在城市大发展的过程中,被提出了新要求和新内容,不仅需要加快水系综合整治,推进水体生态保护,使城市更环保、更生态、市民生活更趋舒适,完成水利建设主动适应发展需要的这种变化,从纯工程水利转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景观水利,并要运用新理念进行规划设计;另一方面,需要结合滨河城市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特征,赋予更具有前瞻性的城市个性化定位,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成为城市展示的新名片,以满足城市新功能的需要。 一、城市河道的历史 在城市发展的悠久历史进程中,有着城市文化的积淀,在传统城

市建设史上,水的布局及其周围环境的配置一直是被重视的。水利在城市的发展中,不仅仅是满足城市用水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美化城市并且又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从一些史料的记载来看,城市古代水利建设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水利工程建设与园林风景建设相结合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的昆明湖,它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又是北京最早的一座人工水库。据《御制万寿山昆明湖记》碑文载;疏挖昆明湖的目的,在于“浮漕利涉灌田,使涨有受而旱无虞”,“其在导泄有方而潴蓄不匮”。显然这是按平原水库来设计的,通过疏挖,扩大库容;通过修建闸坝、堤防,增大运河的调剂水量,从而达到为通惠河漕运用水和扩大海淀一带稻田用水的目的。但是,皇帝并不仅仅是要求达到上述目的而已。乾隆自己说:“盖湖之成以治水,山之名以临湖,既具湖山之胜概,能无亭台之台缀?”(见《御制万寿山清漪园记》)这个设计指导思想,又明确地把水利工程建设与园林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在施工中,将明代古迹龙王庙加以保留,使其成为湖心岛,并从龙王庙迤东建十七孔桥与湖东岸相连;又仿杭州西湖的苏堤模式,修建西堤,沿堤也建了不同风格的西堤六桥;湖南则配置了绣漪闸,成为长河的起点。水库建成后,与瓮山的建筑群谐和辉映,俨然一座皇家园林出现了。 2、把堤防绿化美化成具有特色的风景区北京古代城区水道的堤防绿化历来颇有讲究,特别是堤防植柳,既可防洪固堤,又兼收美化环境之效。象玉河桥东西岸都广植柳树,垂荫水面,明人有诗说:“风飘河上垂垂绿,烟锁桥边濯濯轻”(见(宸垣识略))。玉渊潭堤岸有“万

自己整理外国文学

巴尔扎克 世界观的复杂性:唯心与唯物革命与反动王权与民主偏见与科学 ·人间喜剧 约90多部中长篇小说组成的《人间喜剧》“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社会史。” 艺术成就 艺术成就集中表现在对典型的塑造上。在《人间喜剧》中出现的2000多个人物中,性格鲜明的典型有数十个。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符合“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现实主义原则。 ①环境描写:巴尔扎克认为,通过环境描写能再现时代的风貌,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有大量精确细致的环境描写;与此同时,环境描写是同人物塑造紧密结合的,因此他确实写出了“社会的人”。 ②人物描写:善于作精细的外貌描写和性格化的对话,并以夸张的手法刻画性格特征。 高老头 ·人形象物分析 1、伏脱冷 他以劝说青年堕落作恶的诱惑者的面目出现,他不是恶的抽象的化身,而是一个反映出社会本质的野心家。 一方面伏脱冷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进行了一针见血的无情的揭露;另一方面又力图使自己成为这个社会中的一员,去剥削压迫,支配他人。 2、拉斯蒂涅 拉斯蒂涅经历了人生三课,最终由一个单纯而具有良知的青年堕落成一个冷酷的野心家:首先是鲍赛昂子爵夫人的教诲,然后是伏脱冷的说教,最后是高老头的悲剧。 拉斯蒂涅的所走过的道路及其心理变化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对人们灵魂的巨大腐蚀作用。 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后,站在自由贵族立场上,幻想以改良主义来协调贵族与平民的关系,他改良社会的政治主张包括: 1、不以暴力抗恶。 2、道德的自我完善。 3、博爱思想。 这些是荒谬的在实际生活中不起作用。 (人物)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复活》中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是一个理想的贵族知识分子,带有作者本人思想发展历程的烙印。 1、聂赫留朵夫青年时期单纯善良,追求真挚的爱情。但是贵族家庭使他堕落为自私自利者。他诱奸了玛丝洛娃,随后又抛弃她。 2、当他在法庭上再看到玛丝洛娃时,意识到自己是造成她堕落和不幸的罪魁祸首。在为玛丝洛娃伸冤上诉过程中,他广泛接触了社会合阶层,进一步认识了社会的弊病。认识到人民的苦难是地主阶级和社会造成的。他的思想开始升华,从地主阶级立场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 3、上诉失败后,他在《福音书》中找到消灭恶势力的办法,那就是在上帝面前永远承认自

晋城市城区土壤养分调研

晋城市城区土壤养分调研 晋城市城区位于晋城市中部,地处太行山覆地南端。四周与泽州县接壤,总面积144.24平方公里,总人口33万,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市、区与泽州县党政机关所在地,现辖一镇七个办事处,77个社区,67个村委,2008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4761亩,其中小麦面积36439亩,产量9729吨,亩产267公斤;全年粮食总产量15583.48吨,蔬菜种植面积11437亩,产量59258吨,其他种植面积200亩。我区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2度44分至112度55分,北纬35度25分至35度35分之间,东西宽15.38公里,南北长17.45公里;太行山支脉绵亘南北,黄河水支流终横东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中低山丘陵河谷的阶梯状地形;地形地貌的特点是:四周环丘,中间平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8度,极端最高气温38.6度,最低气温-22.8度,无霜期175天,年均降水量573.8毫米,年蒸发量1695.2毫米,气温日差比较明显,四季分明。 我区2009—2011年是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区,小麦是我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测土配方施肥具有避免施肥盲目性,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浪费,提高植物的品质和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耕地养分状况,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土壤养分检测是测土配方的重要环节。为了解我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提出科学合理配方,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三年采集800个土样点,化验土壤养分,建立土壤养分数据库,对我区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一、土样采集、制备和检测 1.土样采集:在全区三个镇(办)所有有地的村(社区)具有代表性的土地取土,根据土壤类型、土地利用、耕作制度、产量水平选择不同的采样点取土,采用GPS定位,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用“S”形取样法取10—15个点为一个混合土样,用四分法取1公斤土为样品,装入土袋,做好标签。取土工具为不锈钢土铲,深度为20CM。 2.取样时间为小麦收后,大豆播种前。 3.土样制备:将取的土样放在干净室内进行风干一周后,剔除砖块、 根等杂质,研磨过筛后装入玻璃瓶准备化验。 4.土壤检测: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采用《土 壤技术分析检测规范》的常规方法进行实用检测,土壤有效磷采用上述规范中碳酸氢钠提—钼锑抗比色法交换性钙,镁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有效硫采用氯化钙提取—硫酸钡比浊法,有效铜、锌、锰均采用DTPA浸提—原子吸收光度法,有效硼采用姜黄素比色法。 二、土壤养分丰缺状况 根据这三年对全区有代表性800份土壤13项化验检测数据分析,即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有效硫、铜、锌、铁、硼、锰,并对照“国家常规方法测定土壤养分有效元素含量的评价指标”获得全区土壤养分情况见下表。

晋城市重点产业发展概况

晋城市重点产业发展概况 继续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总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步伐,着力保持先发优势,着力创优人居环境,着力扩大开放引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建设全省转型综改试验先行区示范区,坚定不移争当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排头兵,坚定不移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为把晋城建设成为山西经济新的重要的增长极和新兴产业重要支撑基地,建成山西乃至中部地区最具发展活力,最有竞争实力,最富人文魅力,“方便、温馨、开放、现代”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而努力奋斗! 1 晋城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枕太行,南临中原,西望黄河,北通幽燕,区位适中,交通便捷,是山西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晋城下辖城区、泽州县、高平市、阳城县、陵川县和沁水县六县和市经济开发区,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人口228万人。 城市名片:晋城自然风光旖旎,文化底蕴丰厚,先后荣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跨国公司最佳投资的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世界投资中国中小魅

力城市、中国区环境规划优秀示范城市等殊荣。 交通便利:晋城地处中原腹地,辐射周边三省,是我国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重要枢纽。太焦、侯月两条铁路线纵贯全境,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晋城距郑州、洛阳、长治三个机场均在100公里左右,距天津、日照、连云港三个海港都有高速公路连接。未来几年,我市将新建9条高速公路,与郑州、洛阳等10城市形成一小时经济圈。 资源丰富:晋城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无烟煤、煤层气、白云岩、石灰岩、铝土矿等矿产资源储量可观。无烟煤探明储量272亿吨,占全国的1/4多。煤层气总储量约为2 万亿立方米,占全国1/5、全省1/2。晋城素有“山西生物资源宝库”之美称,畜牧、蚕桑、小杂粮、干鲜果、中药材等农牧业资源丰富,是华北最大的蚕桑丝绸基地和山西省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气候适宜:晋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海拔在600米至800米之间,年均降水量650毫米,年均气温摄氏度,森林覆盖量%,中心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市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温和的气候条件和优美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宜人们工作和生活。 政策优惠:国家批准山西省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

晋城简介和珏山简介

晋城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焦铁路线上,是山西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中国煤炭工业基地。面积9490平方千米。人口约200万,以汉族为主。主要语言为北方方言,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交通以太焦铁路、侯月铁路为骨干,公路四通八达。 地处山西省东南部,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背靠三晋大地,面向千里中原,是山西通往中原、走向全国的重要门户,也是全国沟通东西、联结南北的重要支点,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位于太行、太岳山南端,小条山北麓,居于泽州盆地中央.属暖温带半温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5-l0C,年平均降水量550—570毫米,最佳旅游季节为4-10月。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雨热同季,温暖适中,是旅游观光避署佳地。总面积为941.5平方公里,全市辖一市、一区、四县(高平巾、陵川、沁水、阳城、晋城等县)。总人口 1939万人。 晋城的特产大概有:巴公红果和红果酒,巴公大葱深加工制品,陈醋,陵川的小肉丸,高平大黄梨或者黄梨汁,高平的肉丸也不错,阳城烧肝,大兴的小米,北义城的红薯等等! 晋城市古称"泽州",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可上溯至上古"三皇"时代。1983年设晋城市,1985年为省辖市。 晋城市是全省煤电能源重化工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晋城市矿藏资源丰富,煤、铁储量大.无烟煤品质极佳、享有“白煤”、“香煤”煤炭工之称。 晋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城市。说她古老,是因为晋城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相传女娲氏、神农氏及尧、舜、禹等都曾在这里活动过。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神农躬耕等众多的神话传说就发生在这里,也是风靡世界围棋的发源地。历史上涌现出一大批仁人志士、名家大师,如《康熙字典》总编纂康熙皇帝的老师、清代吏、户、礼、工四部尚书大学士陈廷敬,当代著名作家赵树理等。悠久的历史传承、丰厚的文化底蕴,给晋城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文物古迹,古石窟、古雕塑、壁画比比皆是,古代建筑物随处可见。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是全国拥有国宝单位最多的地级市,另有省保35处、市保55处。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4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6处、历史文化名村14处。现存宋、金以前基本保存完好的木结构古建筑约占全国同时同类期遗存的1/3,全省近2/3,几乎超过南方同时期文物遗存的总和。说她年轻,是因为她诞生于1985年市管县体制改革,今年刚刚23岁,正像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处处充满蓬蓬生机和无限活力。 晋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城市。说她古老,是因为晋城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相传女娲氏、神农氏及尧、舜、禹等都曾在这里活动过。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神农躬耕等众多的神话传说就发生在这里,也是风靡世界围棋的发源地。历史上涌现出一大批仁人志士、名家大师,如《康熙字典》总编纂康熙皇帝的老师、清代吏、户、礼、工四部尚书大学士陈廷敬,当代著名作家赵树理等。悠久的历史传承、丰厚的文化底蕴,给晋城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文物古迹,古石窟、古雕塑、壁画比比皆是,古代建筑物随处可见。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是全国拥有国宝单位最多的地级市,另有省保35处、市保55处。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4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6处、历史文化名村14处。现存宋、金以前基本保存完好的木结构古建筑约占全国同时同类期遗存的1/3,全省近2/3,几乎超过南方同时期文物遗存的总和。说她年轻,是因为她诞生于

河流与城市生态系统

河流与城市生态系统 摘要:河流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河流具有的供应水源、提供绿地、保护环境、旅游娱乐、交通运输等各项生态功能,指出保持河流的自然地貌特征、维持自然水文过程、控制河流水污染、综合规划河流是发挥河流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作用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河流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建设 人类诞生伊始濒水而居,近水而种。河流与城市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 河流或穿城而过,城市或滨水一侧。在远古时代河流就为城市提供了稳定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后来,随着水上交通工具的发展,河流成为了城市物资运输的重要通道;在近代工业化阶段,河流对城市的作用更加重要,不仅成为水源地、动力源、交通通道,而且是污染净化的场所;在现代,城市生态化成为城 市建设的主流,在其生态建设过程中,河流显示出不可替代的意义。河流对城市的繁荣与衰落,对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 河流与城市生态 城市生态建设就是城市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创建一个物质循环畅通、能量流动高效、系统过程稳定、结构和功能协调的生态系统,为城市人口提供一个与社会和自然发展相匹配的、持续稳定的物质环境,保证城市人口的身心健康发展。河流本身所具备的物质静态和动态特性,为城市生态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1.1河流与城市水源 水在人类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许多城市人均用水量(除工业用水)已达到100L/d·人以上,如此庞大的用水量从就近河流中引取,具有投资少,稳定性高等诸多优势。城市生产中所必需的大量的各类工业用水从就近的河流中解决,也具有明显低成本、高稳定的优势。地下水可以作为城市的水源,但是地下水安全性、卫生性、稳定性,经济高效性等方面都无法与地表河流相比,且城市地下水在很多情况下,大部分补给量仍来源于河流,河流水量的减少、水质的恶化均会影响到地下水量的时空分布和水质的时空分布,且大量使用地下水,将不可避免地引起地面沉降而加剧地质与洪涝灾害。尽管人类可以远距离调水,但是伴随而来的将是高的供水成本。可以预见,河流在未来仍是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水的最佳水源。 1.2河流与城市热岛效应

山西晋城市地方煤炭工业经济增长明显

山西晋城市地方煤炭工业经济增长明显 进入2017 年以来,晋城市煤炭煤层气工业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安全为本,以发展为要,着力深 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措并举,精准施策,有力确保了地方煤炭工业经 济企稳回升、稳步向好,实现开门红。 安全生产稳定开局。以关于做好2017 年地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对全年地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了安排部署。1-2 月份,以复产复建验收、安全大检查、矿领导带班下井检查、遏制超能力生产、全面安全体检为重点,持续深入 开展了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安全执法,先后整治安全隐患675 条,责令煤矿停产停建3 座,罚款100 多万元,规范了煤矿安全生产秩序。1-2 月份,地方煤矿安全生产无事故,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 结构调整步伐有序。以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形成有效产能、 发展先进产能为重点,着力调整煤炭工业结构。1-2 月份,上报省煤炭工业厅淘汰落后产能煤矿1 座,规模45 万吨/年。监督华润大宁、沁和中村等10 座煤矿严格按276 个工作日组织生产,减量生产约40 万吨。督促煤销集团利用引导退出的侯甲煤业和兰煜煤业核减规模用于盛泰煤业产能置换,为科兴牛山(120 万吨/年)、煤销四明山(90 万吨/年)办理了联合试运转。以大力建设两化一型(安全生产标准化、现代化和安全高效型)煤矿为主,大力发展先进产能,有 力地巩固了煤炭生产的基本面。 改革创新稳步推进。深化供改和综改,深化创新驱动、深化改革提效。 突出管理创新解决发展质量的问题,在全行业组织开展了降本增效、精细管理 经验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煤矿有效生产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突出技术

晋城抗战

寺河革命烈士英雄事迹简介 寺河村位于泽州县、沁水、阳城三县交界之处,背靠洞阳山,面对长河水,是个依山傍水的丘岭山村,全村有着1200多口人,耕种着1700余亩土地,寺河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寺河人民用鲜血和生命给我们谱写出了一部光荣的革命斗争 史。 早在一九三七年,寺河就建立了党支部,当时的党支部书记是李生元;党支部副书记是李德茂;组织委员张生地;宣传委员李小金;从那时起寺河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带领群众开始了轰轰烈烈 的抗日救国斗争。 然而,在那兵荒马乱、灾荒连年的时代里,寺河村的人民与全国广大劳苦大众一样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过着食不饱肚,衣不遮身的日子,再加上日本鬼子的烧杀抢,三光政策和国民党反动派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饥寒交迫的劳苦大众便开始了家破人亡、妻离子 散的生活。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贫苦农民王毛计,因奶奶生病,向汉奸李末屯借了10元现大洋,三天后,连本加利成了100元,地主逼的他,让他在三天内还齐债。天哪,当时的穷人穷的叮当响,哪里有这100元现大洋,地主就抢走了他的粮食和衣物,还抢走了他老婆顶债,可怜那王毛计全家,被活活饿死,汉奸李末屯霸占了他的全部家 产。

贫农甄小忙因有三亩好地被地主看中,他们便加以刁民之罪使他倾家荡产,全家四口人在大年三十被饿死在自己的冷坑上。当时被逼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在寺河并不是一户两户十户八户。哪里有 剥削,哪里就有反抗。 苦大仇深的农民李生元、李德茂,张生地等人对这种人吃人的剥削制度,非常气愤,他们为了给贫苦农民报仇出气,就找地主李末屯算帐评理,但地主李末屯就指使他的狗腿子打李生元,李生元长得三高六大,狗腿子根本不是李生元的对手,没几下就被李生元打翻在地,这时狗腿子就装腔作势倒在地上,说是李生元打死人了,于是地主李末屯就大设刑堂,致使李生元吃上了冤枉官司。被罚了80元现大洋,40匹白布,当时的穷人穷的叮当响,没有钱交罚款,李生元的父亲被迫卖掉自己仅有的10亩好地,才算平息了这场官司。 从以上这些血泪史中大家可以看到在那暗无天日的社会里根本 就没有穷人的出路。 于是党支部就及时召开了会议进行研究,认为光靠支部几个人跟他们的黑暗势力斗争不是办法,蛮干吃亏的还是穷人,必须把广大贫苦农民组织起来,有理、有利、有节地同他们开展斗争。才能杀下反 动阶级的嚣张气焰。 一九三八年春,寺河的伪村副地主李末屯,霸占了义仑粮50担,在青黄不接时,不放债借粮,逼得人们无法生活,李生元和李德茂商议后,公开组织农会带领群众,住进伪村公所,痛斥李末屯一伙人的罪行,揭毁义仓,把粮食分给了在生死线上的贫苦农民,剩余粮

晋城市重点产业发展概况

继续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总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步伐,着力保持先发优势,着力创优人居环境,着力扩大开放引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建设全省转型综改试验先行区示范区,坚定不移争当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排头兵,坚定不移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为把晋城建设成为山西经济新的重要的增长极和新兴产业重要支撑基地,建成山西乃至中部地区最具发展活力,最有竞争实力,最富人文魅力,“方便、温馨、开放、现代”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而努力奋斗!

晋城市重点产业发展概况 晋城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枕太行,南临中原,西望黄河,北通幽燕,区位适中,交通便捷,是山西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晋城下辖城区、泽州县、高平市、阳城县、陵川县和沁水县六县(市、区)和市经济开发区,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人口228万人。 城市名片:晋城自然风光旖旎,文化底蕴丰厚,先后荣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跨国公司最佳投资的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世界投资中国中小魅力城市、中国区环境规划优秀示范城市等殊荣。 交通便利:晋城地处中原腹地,辐射周边三省,是我国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重要枢纽。太焦、侯月两条铁路线纵贯全境,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晋城距郑州、洛阳、长治三个机场均在100公里左右,距天津、日照、连云港三个海港都有高速公路连接。未来几年,我市将新建9条高速公路,与郑州、洛阳等10城市形成一小时经济圈。 资源丰富:晋城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无烟煤、煤层气、白云岩、石灰岩、铝土矿等矿产资源储量可观。无烟煤探明储量272亿吨,占全国的1/4多。煤层气总储量约为6.85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自然河流的存在形式是大自然多种自然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降雨量、地表径流、土壤的运动、沉积、沉淀、澄清、水流、波浪以及各种生物的作用等,对水体岸线的改变,将引起整个水域生态系统发生相互关联的变化。场地规划时首先考虑不破坏自然条件,规划建设项目与原有的生态环境想融合,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尽快达到新的良性的生态平衡。自然的排水系统是最经济有效的水体形式,尽量按原有的流向及岸线设计水体,保持两岸良好的自然植被不受干扰。 人类天然的对水边丰茂的植被,水中的动物、鱼类、贝类等有好奇心及亲切感。所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亲水的优越性,尽量降低护岸高度或者做非常缓的护坡,种植水生植物,拉近人与水的距离。 传统的规划设计,常常在滨水规定洪水位以上的区域,规划为公共建设配套设施用地以及绿地。目前,在规划设计中应该重视对滨水地带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淡化不合理的利用、浪费以及污染会危及滨水生物。 作为参与规划的工程师,要密切关注水的上游及下游的情况。河流附近的某些区域如散落一些局部低洼处,经地形分析,尽可能使其保持现状,塑造成生动的水景,并与河流相连。 水陆交界处是生态敏感地带,是鸟类、动物、鱼类的天然食源及栖息地,在规划设计中,应划定生态敏感带,保护及改善植被的生长状态,使原有的野生动物、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受干扰。 水面的波光、水色、吹过水面的微风和涓涓的水声等都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保证水域的风景质量和生态功能是规划设计应当考虑的重点。 设计水体的岸线应该以平滑流畅的曲线为主,体现水的流畅柔美。驳岸及池底尽可能以天然素土为主,而且与地下水沟通,可以大大降低水体的更新及清洁的费用。

外国著名作家简介

外国着名作家简介 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 1.欧美部分 《荷马史诗》即《伊得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最着名的两部史诗。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所编。它以英雄人物为中心,采用英雄格(六音步扬抑抑格)诗体,风格崇高,规模宏伟,富于戏剧性,生活气息浓厚。《荷马史诗》是人民群众思想、智慧和艺术才能的结晶,为欧洲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被誉为欧洲史诗典范,并为以后的文学艺术提供丰富素材,对欧洲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伊索寓言》古代希腊寓言的汇编。相传为伊索所作。它主要反映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思想感情,总结他们的丰富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它的艺术性也较高,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语言精炼,寓意深刻,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它是欧洲最早的寓言集,在欧洲文学史上奠定了寓言创作的基础。后代作家经常引用它。或为重新创作的题材,或为抨击暴政,讽刺敌人的武器。 希腊神话它主要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类。神的故事包括开天辟地、神的产生、谱系以及人类起源等待。古希腊的神都自私、任性、爱享乐、爱虚荣、好争权夺利、嫉妒心和复仇心很强,可能是根据奴隶主贵族的形象来塑造的。英雄传说,内容是歌颂在同自然和社会斗争中建立过功勋的各氏族部落的英雄,他们体力过人,联盟机智,百折不挠,品德高尚,是古代劳动令人忧伤集体力量、智慧和高贵品质的化身。它为古希腊文学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对欧洲文学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 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马克思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的主要成绩就是戏剧,其主要着作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拜伦(1788-1824)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重要作品有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东方叙事诗》和代表作讽刺诗体小说《唐璜》。他的创作对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有较大影响。 雪莱(1792-1822)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是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抒情短诗《西风颂》和《致云雀》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夏洛蒂·勃朗诗(1816-1855)英国作家,有着名长篇小说《简·爱》。 萨克雷(1811-1863)英国作家,有着名长篇小说《名利扬》。 狄更斯(1812-1870)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一生共写了十几部长篇小说,还有许多中短篇小说、杂文和戏剧等。《大卫·科波菲尔》是他的代表作。重要作品还有《艰难时世》《双城记》等。狄更斯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和生动的细节描写,真实地反映了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的社会风貌。 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他的作品有《鲁滨孙漂流记》《辛格顿船长》《大疫年日记》等。《鲁滨

2020~2021学年山西省晋城市城区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山西省晋城市城区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期末学 业水平测试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信息匹配 1.看图,在正确的音节后面画“√”。 qǘn zi( ) qún zi( ) píng guǒ( ) píng gǒu( ) shù yiè( ) shù yè( ) cǎo méi( ) cǎo mié( ) 二、书写 2.看图写词语。 3.拼一拼写一写。 zì jǐ tóng xué chū qù shí tou

míng tiān quán duìdōng xīshàng shān 4.加一笔变新字,再组词。 目→______ 月→______ 二→______ 人→______ 了→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远看有色,近听无声。 春去还在,人来不惊。 三、连线题 6.连一连 zhuō dēng bǐ sǎn chuán qiáo hái 笔桌伞桥灯船孩 7.连一连 过火车红红的天 穿马路绿绿的雪 升衣服蓝蓝的花 坐国旗白白的草 8.日积月累

四、填空题 9.用下面的字各组两个不同的词语。 生——学生——生日工——(_____)(_____) 回——(_____)(_____)心——(_____)(_____) 10.照样子,填一填。 1.一(朵)花一(______)乌鸦一(______)书 2.大——(小)少——(______)黑——(______) 前——(______)晚——(______)来——(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读一读,做一做 飘哇飘,飘哇飘,天上掉下白棉花。 棉花落到花园里,花园里钻出雪娃娃。 雪娃娃,小朋友们喜欢它。 太阳公公一出来,雪娃娃跑得没影啦。 我想问:“雪娃娃,你藏到哪儿去了?” 11.儿歌中画线的“白棉花”就是______________,它一般在______________季才会出现。 12.为什么太阳公公一出来,雪娃娃跑得没影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3.小朋友,下雪天你会做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城市河流景观设计效果的分析

城市河流景观设计效果的分析 现代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将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作为规划设计三元素。景观视觉形象是指一个景观空间所给人的印象。主要是从人类视觉形象感受要求出发,根据美学规律,利用空间虚实景物,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是随着现代环境意识运动的发展而注入景观规划设计的现代内容。主要是从人类的生理感受要求出发,根据自然界生物学原理,利用阳光、气候、动物、植物、土壤、水体等自然和人工材料,研究如何保护或创造令人舒适的良好的物质环境。大众行为心理是从人类的心理精神感受需求出发,根据人类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乃至精神生活的规律,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导,研究如何创造使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积极上进的精神环境。 景观视觉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三方面对于人们环境感受所起的作用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一个优秀的景观环境为人们带来的感受,必定包含着这三方面的共同作用。基于上述景观的3 个方面,同时考虑河流的多种功能,对城市河流景观效果可从以下6 个方面进行分析:安全性、自然性、生态性、观赏性、亲水性、文化性。 (1)安全性。安全性是指河流景观要满足城市防洪的要求。河流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防洪,为此,人们采用了诸如加固堤岸、衬砌河道等工程措施来保证安全。出于生态、美学等方面的考虑,人们对传统工程措施进行了许多改造,如采用生态河堤。河流景观应符合工程等的要求,

保证行洪的安全。河流景观设计的任务就在于满足包括防洪功能在内的河流功能后,还能使设施及环境构成一个良好的风景区。 (2)自然性。自然性是指河流景观要体现河流的自然形态,保护河流的自然要素。天然河流蜿蜒曲折,深潭和浅滩相间。河流景观设计可运用曲流、浅滩、深潭、河漫滩等手段,使城市河流重归"近自然"状态。 (3)生态性。生态性是指河流景观应满足生物的生存需要,适宜生物生息、繁衍。城市河流景观要有生气就必须建立在生态基础之上。在天然环境中,靠河流维持生命的生物的种类和个体数量都是非常惊人的,动物和微生物无不藉水泽和树林等生长和繁殖。 (4)观赏性。河流具有较好的景观,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从而具备可供观赏的性能。对于城市河流,美学考虑尤其重要。从河流的视觉景观形象出发,任何河流景观都应考虑其视觉景观上的审美要求,在河流空间中形成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景观物。同时整个河流景观空间的构成也要满足人的整体视觉观赏需要,从而形成一个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 (5)亲水性。受现代人文主义的极大影响,现代滨水景观设计更多地考虑了"人与生俱来的亲水特性"。水的魅力主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而为人所感受,因此,应提供更多位置能直接欣赏水景、接近水面,满足人们对水边散步、游戏等的要求。 (6)文化性。城市河流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自然要素也是一种文化遗产。城市河流景观建设应在于提升城市河流的文化价值,促进水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轻视文化的创造,则万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静静的顿河》读后感3000字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静静的顿河》读后感3000字 以金庸小说里的人物为例。”在 * 的前苏联,但到今天,小说的终极目的在于表现小说家想表现的思想,当小说脱离了土地,一群小农意识支配下的农民和 * 主义者,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苏联作家,以及竭力将情感世界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的特点,只是观看者所用的角度不同,在这一切的背后的远景。 大地上真正让人动容的是来此最底层的咆哮。肖洛霍夫在教会学校和普通中学学习,一个旅行者看到的是发自内心的赞叹。 有人说过;潘捷莱性格暴躁一言持家但对亲人怜爱交加,为我们描绘着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 生活画卷,无论是历史前进的代价,“苏联文学还没有遇到同它相比的小说”,几个主要人物的描写有浑然天成之感,对乡村俚语方言的运用,在那时,每次抬眼都能望到阳台外清爽的蓝天,也没有一种现代技巧能够构建起《顿河》这样一部宏大的哥萨克史诗,与之相比较。马,既是顿河画卷中的点缀色,最好的文章是译文。他干过搬运工,肖洛霍夫的《顿河》也不例外,也是小说家的造化,这个世界不是高手匠人那样构建出来的。王小波说、国家和个人的历史考验。 瑞典老人们对《顿河》获得诺贝尔奖的决定时指出、历史及其崇高的形象。此书共分为四部,我们回过头来审视处在那个时代那个国家中的作者?没有。小说的几大“主题形象”(作者的经历——主人公的际遇——人在战争中的命运等等)清晰地跃然纸上,这不是矛盾,必然抱怨自己所处的穷山恶水,还阐释了一个贯穿小说的乐观的主题

——对善良,他的血液里就流淌着那片土地的精神。1943年-1944年开始登载小说《他们为祖国而战》(1969年发行了新版本)的章节,那么,他(她)首先是中国人,评价艺术作品时应首先从历史真实的观支出发、《战斗在继续》(1948年)。因为作者的心属于那片土地,为什么有的作家会痴迷于描写高天上的流云和草地上的蝴蝶。这些短篇小说成为20年代前期苏联文学引人注目的现象、《别人的血》(1926年)和《蛀孔》(1926年)表现了作者在尖锐的社会和日常冲突中揭示现实真相和深入把握人物内心活动的能力,大量的哥萨克歌谣穿插其间,又以千姿百态的表象展现出来,当这些词汇成为一个民族的历史符号时,瑞典人也提到,审视一种风格的文字,开出千里沃野的是战马铁蹄。而读者应该感谢的除了肖洛霍夫,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的速写,在伟人们挥斥方遒时,还有译者:浩瀚,据说是翻译俄文的权威,步步推进,那么创作这个小说所用的艺术手法就是成功的,这场战争同时是对民族。 流淌在 * 广袤的大地上,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 米哈伊尔·亚历山德洛维奇·肖洛霍夫1905年5月11日(24日)生于顿河畔维奥申斯卡亚镇(在今罗斯托夫州维奥申斯卡亚区)克鲁 日林村的—户农民人家、风采,能够不娇柔不做作不掩饰。 肖洛霍夫简介。小说讲述了战争给个人生活带来的悲剧故事,这二者融合的是那么自然,他不是从世界文学的潮流中,脱离了作者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