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地图 教学设计

2021年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地图 教学设计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地图教学设计

课题

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初步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判别地形和地势特征。

2. 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程。

3.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

4.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

过程

方法

在绘图过程中,通过教师指点、小组互动合作等形式,学会搜集、查阅资料并进行、加工的方法,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

情感

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阅读分析法、读图分析法、多边互动法教具

山体模型、实体、自制教具、

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过程

主要内容

备注

前提测评

复习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1.比例尺:(课件展示)①会运用比例尺,通过测量图上距离,换算出实际距离;②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2.方向:(在地图上有三种表示方法)①指向标(课件展示);

②经纬网;③按惯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3.图例:(课件展示地图)

适应认知规律,注重旧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导入新课

(由图例所示地图导入)我们认识的这些地图,都是在平面上的。大家都知道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是高低起伏不平的,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这就是本节课要重点讨论的“地形图的判读”(课件板书)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

讲授新课

㈠自学

结合图1.27和图1.28自学下面两段文字,理解以下几个概念:①海拔;②相对高度;③等高线;④等深线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件展示: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

1.什么是海拔?并指认甲、乙两点的海拔高度。

2.强调海拔的参照物是海平面。

3.什么是相对高度?并指认甲、乙两点的相对高度。

4.(课件展示:珠穆朗玛峰及其海拔示意图)登山者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时,一般先到大本营适应环境,休整准备。大本营海拔高度是6600米,珠峰海拔8844米,问它们间的相对高度为多少?(口算:2244米)这就是登山者要攀登的高度。(《同步成长》16页19题)

5.你认为是什么一直吸引着人们勇攀珠峰?(磨练人的意志,培养人的吃苦精神,实现人类挑战极限、征服自然的愿望等。)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联系生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诱发情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2.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线

1.什么是等高线?

2.展示山体模型,理解:等高线是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闭合曲线,在平面上的投影。

3.(课件演示)等高线的绘制、等高线地形图与剖面图的对应关系、辅助线的使用规则、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

(1)出示类似山体的实体(冬瓜),请两个同学到讲台上切割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

(2)再请一个同学协助老师在黑板上绘制实体的等高线地形图,标出海拔高度值(假设)。

(3)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剖面图:①首先根据实体绘制剖面图的等高距。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