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重点措施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重点措施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重点措施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重点措施

《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重点措施》

宣贯

《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重点措施》共有“健全起重机械管理机构与落实管理责任措施”等七项措施。

一、总则

1.2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和投

资建设的电力工程的起重机械安全管理。

1.3分为大型起重机械和中小型起重设备。

大型起重机有:塔式起重机、龙门起重机、门座起重机、桥式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汽车起重机、施工升降机、水电站门式起重机、缆绳起重机、输变电用张牵设备等;

中小型起重设备有:简易升降机、烟囱和水塔提升滑模

装置、吊蓝、抱杆、机动绞磨、卷扬机、电动葫芦、手

动葫芦、千斤顶等。

二、健全起重机械管理机构与落实管理责任措施

1、(2.2)省公司基建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职责,共有4

条,第(1)和(4)条应该做到了,但第(2)做没有

不知道,第(4)做了检查,评价及考核应该没有做。

2、(2.5)项目监理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职责,共有9

条,有3条基本没有做,有2条只做了一半。

3、(2.8.1)施工企业本部必须设置机械管理部门,主要职责一共有17条,做到没有,自己去核实。

4、(2.8.3)施工企业应设立起重机械专业单位(租赁公司),工地项目部和分包对等使用起重机械的单位,简称一般使用单位。起重机械专业单位和一般使用单位在本《重点措施》中统称起重机械使用单位,他们有以下11项具体主要职责。

三、完善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与记录资料措施

1、(3.1)至少要有“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与使用”等10项内容。

2、(3.2)至少要具备(配备)“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等10项规程、标准和措施。

3、(3.4)施工企业至少应有“起重机械台账”等以下10种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记录资料,并保证其完整、齐全和准确。(真实)

其中,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又包括原始资料和动态资料两部分。原始资料有购置合同等4类,动态资料有安装报告等7项。都应完整、齐全、完好。

4、(3.7.4)起重机械安全检查(评价)制度(包括外包、分包队的安拆队伍),应包括“检查方式,如巡检、月

检、专项检查、旁站监督和安全评价”等7项内容。5、(3.8)施工项目部应收集和保存的起重机械管理资料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国家、行业和上级的有关起重机械的文件,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理》、《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等。、、、、、、

共9项内容。

6、(3.9)输变电工程项目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起重机械和主要机具进场安全确认登记制度等。、、、、、、

共7项。

7、(3.11)监理项目部起重机械安全监理程序(或细则)至少要包括“起重机械和主要积聚进场安全确认登记监理程序”等9种程序、细则和办法。

8、(3.12)监理项目部起重机械安全监理资料至少应包括“现场起重机械登记台账”等以下13种内容。

本占了9页篇幅,可见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与记录资料的重要性。

四、起重机械安装与拆卸管理措施

1、(4.1)起重机械安装与拆卸必须实行专业化管理(持

证、不超范围)。

2、(4、3)作业人员应配齐,持证,明确过程责任。

3、(4.4)作业机具、设备、计量仪器必须经检查、检验,并合格。

4、(4.5)(4.6)安装与拆卸作业指导书应分别编写,编写人必须是起重机械专业工程师,并经安拆单位许可确认和经施工单位规定的权限审批(双重)。

5、(4.7)起重机械安装前,必须持有关资料到地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备案,办理安装告知书。

6、(4.8)安全技术交底(非常重要),首先是全体参与作业人员,其次是内容详尽(交清作业内容、作业流程、技术质量控制点、安全控制要点以及责任分工要明确),交底要针对不同作业类别进行,并重点对危险源(点)和控制措施进行交底。

7、(4.10)项目部机械管理专责人员应对关键工序进行把关,监理工程师对关键工序工艺过程进行旁站监理。

8、(4.11)(4.12)(4.13)转工序要检验;安装完必须自检,并出具自检报告书;申请检验,并取得安全检验合格证。

9、(4.15)大型起重机械安装与拆卸作业指导书按以下纲目编写。

(1)(4.15.1)起重机械概况;(2)(4.15.2)编制依据;

(3)(4.15.3)进度计划;(4)(4.15.4)工程准备;(5)(4.15.5)工序工艺过程;(6)(4.15.6)安全措施;(7)(4.15.7)附图与计算;(8)(4.15.8)负荷试验(安装时)与零部件检查(拆卸时);(9)(4.15.9)交懂签字页. 10、(4.16)起重机械安装与拆卸作业指导书审查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1)(4.16.1)编制依据一定要充分;(2)(4.16.2)人员应与工作相适应;(3)(4.16.3)必须有测量仪器;(4)(4.16.4)工序工艺一定要正确;(5)(4.16.5)标准数据一定要清晰;(6)(4.16.6)有必要的图示和计算;(7)(4.16.7)危险点和安全措施一定要清楚;(8)(4.16.8)一定有负荷实验要求。

五、外租和分包单位起重机械安全管理

1、(5.1)与出租和分包单位签订合同时,必须详细写明各自有关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和技术要求以及安装、拆卸、起重作业的安全责任。

2、(5.2)(5.3)外租、自带起重机械(未经审查或审查不合格,严禁租用或进场)及其作业人员,应按本《重点措施》对进场、安装、使用、维修、检查、拆卸全过程进行安全监督管理,严禁以“包”代管、以“罚”代管。

3、(5.4)审查内容应包括“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等4项。

4、(5.5)有“属国家明令淘汰或者禁止使用的”、“没有完整安全技术档案的”和“没有齐全有效的安全保护装置的”起重机械不得租用或进入施工现场。

5、(5.6)(5.7)(5.8)(5.9)(5.10)(5.11)安装、拆卸、检查、管理与“措施四”相同。

六、老旧起重机机械安全管理措施

1、(6.1)使用年限达到12年,但尚未达到规定年限的起重机机械称之为老旧起重机机械。

2、(6.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以报废。

(1)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价值的;

(2)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

3、(6.3.1)老旧起重机机械的专项检查(共有6项)。

4、(6.4)老旧起重机机械的使用要求有“降负荷使用”和“加大检查频次”等。

七、起重机机械安全检查与评价措施

论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管理的方法与技巧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论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管理的方法与技巧简易版

论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管理的方法 与技巧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起重机械是现代经济建设中改善物料搬运 条件,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机械化,提高劳 动生产率不可缺少的物流运输设备。随着人类 生产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国民经济的迅速发 展,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要求愈来愈高,与此 相适应的起重机械技术也在高速发展,使用范 围越来越广。 特别近年来国有企业改制,民营企业迅速 崛起,起重机械需求量日益增大,根据济宁市 20xx年~20xx年五年起重机械的增加量统计,

与20xx年相比增长了1.6倍。但使用企业的起重机械管理水平发展相对滞后,由此引发的设备事故、安全事故也日益增多。20xx年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颁布实施,说明国家对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的高度重视。那么如何落实《条例》精神,科学地对起重机械进行综合管理,充分发挥起重机械效能,努力提高起重机的装备技术素质和作业水平,高效、优质、低耗的完成施工安装、生产、装卸作业任务,保障安全生产,获取最佳经济效率,促进企业经营持续发展,是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管理的任务与目标。 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包括设备的选型论证,安装调试,特检机构的检验、安全

起重机械五种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日期:XXX 起重机械五种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及预防 措施 姓名:XXX 部门: XXX

起重机械五种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1. 挤压碰撞人 是指作业人员在运行中的起重机械挤压碰撞。在起重机械作业中很常见的伤亡事故,其危险性很大,后果很严重,往往也会导致人员死亡。起重机械作业中挤压碰撞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a) 吊物在起重机械运行过程中摆动挤压碰撞人。主要原因是:一是由于司机操作不当,运行中机构速度变化过快,使吊物产生较大的惯性。二是由于指挥有误,吊运路线不合理,致使吊物在剧烈摆动中挤压碰撞人。(b) 吊物摆放不稳定发生倾倒砸碰人。原因是:一是由于吊物放置方式不当,对重大吊物防止不稳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二是由于吊运作业现场管理不善。(c) 在指挥或检修流动式起重机作业中被挤压碰撞,即作为人员在起重机械运行机构与回转机构之间,受到运行中的起重机械的挤压碰撞。原因是:一是由于指挥作业人员站位不当; 二是由于检修作业中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d) 在巡回检查或维修桥式起重机作业中被挤压碰撞,即作业人员在起重机械与建筑物之间,受到运行中起重机械的挤压碰撞。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巡检人员或维修人员与司机缺乏相互联系; 二是由于检修作业中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2. 触电触电是指起重机械作业中作业人员触及带电体而发生触电。起重机械作业大部分处在有点的作业环境中,触电伤亡事故也是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常见的伤亡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a) 司机触碰滑触线当起重机械司机室设置在滑触线同侧,司机在上下起重视触碰滑线而触电。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司机室位置不合理; 二是由于起重机在靠近滑线端侧没有设置防护板,致使司机触电。(b) 触及高压输电线主要原因:一是由于起重机械在高压电线下作业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二是由于指挥不当,操作有误,致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措施

编号:SM-ZD-93280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起重吊运方面的法规是进行起重吊运管理和保证安全作业的依据。现行的国家标准,主要有《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5)、《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考核标准》、(GB6720-86)、《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5082-85)等。 (一)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为加强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管理,减少与防止起重伤害事故,原劳动人事部于1985年6月组织制定了国家标准《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这个规程对起重机械的设计、制造、检验、报废和安全使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安全要求,做了最基本的规定。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中规定,起重机械应配备相应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超载限制器、力矩限制器、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下降极限位置限制、运行极限位置限制器、偏斜

起重机操作的安全措施示范文本

起重机操作的安全措施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起重机操作的安全措施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为保护起重机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在设计起重机时应 包括安全装置并同时考虑相应的安全措施。下面是部分必 须考虑的安全装置及措施。 1.限位开关 限位开关是限制电动机带动的机械在一定范围内运 转,防止越位发生事故。一旦失灵,起重机运行到端点或 两车相近时,会发生很大的冲撞或发生两车撞车事故,损 坏部件,严重的车会脱轨。特别是在起重吊车或滑轮组上 端安装的卷扬限位尤其重要:如果失灵,司机在工作中一 旦失误,吊钩或滑轮组正好升到钢丝绳卷筒上会使卷筒绞 断钢丝绳发生吊钩落地,发生砸坏地面设备或砸伤地面工 作人员的重大人身和设备事故。

限位开关应该耐用。例行检查的内容必须包括这种限位开关 2.安全开关 安全开关是指门、舱开关。它的作用是当有人上下打开门或舱口盖时,开关触点断开,使车停电。防止有人上下起重机或在桥架上面工作时,司机盲目送电,发生人身伤亡或触电事故。一旦失灵将会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伤亡。 3.裸导线的防护 起重机必须采用橡胶绝缘电线、电缆。当使用馈电裸滑线的场合,特别是桥式起重机司机室位于天车滑线端时,通向起重机的梯子和走台与滑线间应设防护板,在端梁下也应设防护板,以防吊具或钢丝绳与滑线意外接触。凡易发生触电的部位都应设防护装置。在墙上或建筑物构件上应贴上适当的文字警示标志,如警告---有电。进行维

新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和技术管理制度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和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1 目的和范围 为建立、健全公司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和技术资料管理工作,完整地保存和科学地管理公司起重机械技术档案,充分发挥技术档案在起重机械安拆、维修保养和使用中的作用,更好地为公司各生产技术部门服务。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本标准适用于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及所属各施工企业。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包括: 1)起重机械出厂技术资料、产品合格证、使用维护说明书、易损零件图、电气原理、电器元件布置图、必要的安全附件型式试验报告、监督检验证明文件等有关资料。 2)安装过程中需要的技术资料,安装位置,启用时间。 3)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出具的验收证明或定期《检验报告书》。 4)日常保养、维护、大修、改造、变更、检查和试验记录。 5)设备事故、人身事故记录。 6)上级主管部门的设备安全评价。 7)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维保及检测记录。 起重机械技术资料指各项目部(包括机械施工分公司)在生产技术、科研成果、质量、设备、基建等技术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照片等技术资料以及外来、外购的图纸、资料、图书等。 2 引用标准 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第13号令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 特种设备监察条例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重点措施(试行) 3 职责 3.1 工程生产管理部:是机械管理部门,负责验收所购置施工机械原始资料,并监督检查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对施工机械原始档案和技术资料档案的管理。 3.2 起重机械使用单位:是租赁范围内施工机械的主责部门,负责租赁范围内施工机械档案和技术资料管理。设立专职档案管理员并接受公司档案室工作指导和检查。 3.3 档案室:承担技术文件资料的接收、复制、借阅、发放和建档,进行固定资产中施工机械购置、报废单及随机原始资料归档,配合施工企业工程生产管理部做好施工机械原始档案管理。协助各部门做好技术文件资料的形成积累和正确地整理、立卷归档工作。提供资料为全公司有关单位和技术人员服务。 3.4 项目应协助起重机械专业使用单位做好机械档案归档管理,及时将定期保养记录、维修记录交起重机械专业使用单位。及时将大型施工机械安装、拆除作业指导书及交底记录交公司档案室。对直接运输至项目的设备应及时进行资料接收工作并及时移交公司工程生产管理部进行归档工作

起重机械安全对策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1144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起重机械安全对策措施 标准版本

起重机械安全对策措施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起重机应购买具有起重设备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检验合格证三证齐全且安全可靠性高、产品知名度高、售后服务好的著名产品。 2)起重设备应请具有质监部门发放资质的安装单位进行安装。在安装完毕后应有资质的特种设备检测部门进行检测,并出具合格的检测报告。 3)本项目的起重设备必须凭有关技术资料和检测报告到质监部门领取《使用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4)起重设备必须建立相关设备档案,按照一机一档的要求将有关设备的技术资料、领证情况、维修记录、检测情况建立档案。

5)超重设备必须建立使用、检查、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置制度。 6)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企业和资质培训部门的培训,领取《特种设备操作证》和企业《上岗证》。 7)起重机械应按照《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的规定定期进行检验。 8)起重指挥人员起吊物件手势要清楚,信号要正确规范,不准戴手套指挥。 9)在吊装时要仔细观察钢丝绳工作情况,发现异常应中止作业,排除故障。吊装模具等时,一定要将物品捆绑牢固,方可进行吊装。 10)重物吊运时,应先稍离地试吊,确认吊钩平稳,制动良好方可升高,且缓慢运行;防止吊钩失灵,吊斗下落的伤害。 11)梯子和护圈平台、走台、挡板和栏杆等设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 有限公司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目录 一、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责 二、起重机械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 三、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四、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岗位职责 五、事故报告与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六、起重机械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七、使用登记与定期报检制度 八、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培训制度 九、起重机日常检查管理制度 十、起重机日常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十一、起重机安全技术管理规程 十二、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十三、行车工操作要点 十四、索具与备品备件采购、保管与使用要求十五、挂钩工安全操作规程 十六、执行本规则并接受安全监察

一、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机构职责 1.在主要负责人或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负责人领导下,全面负责起重机械的使用管理; 2.传达、贯彻上级有关起重机械安全的指示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 3.具体组织制定、修改、落实起重机械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检查执行情况。 4.确保起重机械管理人员、起重机械司机持证上岗; 5.负责督促做好起重机械的定期检验工作; 6.明确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购置、使用、维保、检验等)的各个环节及责任人员; 7.对起重机械管理、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及管理; 8.按规定对起重机械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9.具体负责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的制订、修订,具体负责应急预案的演练、突发事件或事故的响应、处理、调查与报告等。 10.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负责协助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做好应急处置、救援与善后处理工作。 二、起重机械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 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就是起重机械安全的责任主体。起重机械使用单位的法人代表(主要负责人)就是起重机械安全的

起重机械设备的防护措施

起重机械设备的防护措施 1、起重机械作业的危险因素 1)起重机械在现代生产中应用很广,从工矿企业到繁忙的港口、建筑工地以及铁路枢纽,到处都有起重机械在那里承担着成千上万吨的物料搬运和设备安装等任务。 2)起重机械事故按其发生原因可分为挤压事故、高处坠落事故、重物坠落事故、起重机械倒、折断及倾翻事故、触电事故、撞击事故等。3)常见的起重机械对安全影响较大的零部件主要有吊钩、钢丝绳、滑轮和滑轮组、卷铜及制动装置等。 2、起重机械危险的防护措施 1)起重机械应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超载限制器、力矩限制器、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下降极限位置限制器、运行极限位置限制器、偏斜调整和显示装置、幅度指示器、防止吊臂后倾装置、极限力矩限制装置、缓冲器、夹轨钳、锚定装置、回转定位装置等安全装置。 2)起重作业必须由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并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司机操作。 3)作业前要对制动器、吊钩、钢丝绳等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发现性能不正常时,应在作业前排除。 4)作业时应按指挥信号进行,开车前应鸣铃或报警,闭合主电源时,应把所有控制器手柄回到零位,作业结束时应将起重机秒定锚定。 5)起重机作业时,不能对运动机件进行检查和检修,不能在有载荷情况

下,调整起升、变幅机构的制动器。 6)吊运时,重物不能从人头顶通过,吊臂下严禁站人。 7)起重机工作时,其各部件、机构,必须要与输电线路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8)自行式起重机,工作前应将停机场地平整好,牢固可靠地打好支腿。 9)起重机驾驶人员要求身体健康,凡患有色盲、双眼视力在0.8以下,患有听力障碍症或癫痫病的人不能从事此项工作。 10)起重机驾驶人员要了解并保证做到“十不吊”: ①超过额定负荷不吊。 ②指挥信号不明、吊物重量不明、光线暗淡不吊。 ③吊索和附件捆绑不牢不吊。 ④行车吊挂重物直接进行加工不吊。 ⑤歪拉斜拽不吊。 ⑥吊物上站人或有浮放物不吊。 ⑦氧气瓶、乙炔放生器等具有易燃易爆危险的物品不吊。 ⑧吊物有刃角不垫好不吊。 ⑨埋在地下或凝固在地面上的物件不吊。 ⑩违章指挥不吊。

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管理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管理 正式版

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管理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起重机械的选择与安装 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包括设备的选型论证、安装调试、特检机构的检验、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维护保养、操作运行、改造、大修、报废等。 在选购起重机械时.首先要对本企业的使用范围、工作频繁程度、利用率、额定起重量等冈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适合本单位使用工作级别的起重机.根据拟定的技术参数,进行市场渊研。选择的供货厂家,必须是具备特种设备安全许可证的专业起重机制造企业。并考察制造厂家加

工设备的配套性、生产的规范性、产品的先进性.进行比较后选择价格合理、质量好、性能优良、安全装置齐全的起重机械。设备采购到货后,验收时要认真检查随机技术资料是否齐全,随机配件、工具、附件是否与清单一致.设备及配件是否有损伤、缺陷等,并做好开箱验收记录。 在安装起重机械时,要选择具有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安装(维修)安全认可证》,有安装相应起重重量安装资格,能提供制造、安装、调试一条龙服务的单位进行安装。安装前要协助安装单位办理特种设备开丁报告,并检查安装队伍的施工组织方案、安装设备、安装

起重机械安全对策措施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起重机械安全对策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77525起重机械安全对策措施 Lifting machinery safety measure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 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1)起重机应购买具有起重设备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检验合格证三证齐全且安全可靠性高、产品知名度高、售后服务好的著名产品。 2)起重设备应请具有质监部门发放资质的安装单位进行安装。在安装完毕后应有资质的特种设备检测部门进行检测,并出具合格的检测报告。 3)本项目的起重设备必须凭有关技术资料和检测报告到质监部门领取《使用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4)起重设备必须建立相关设备档案,按照一机一档的要求将有关设备的技术资料、领证情况、维修记录、检测情况建立档案。 5)超重设备必须建立使用、检查、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置制度。

6)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企业和资质培训部门的培训,领取《特种设备操作证》和企业《上岗证》。 7)起重机械应按照《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的规定定期进行检验。 8)起重指挥人员起吊物件手势要清楚,信号要正确规范,不准戴手套指挥。 9)在吊装时要仔细观察钢丝绳工作情况,发现异常应中止作业,排除故障。吊装模具等时,一定要将物品捆绑牢固,方可进行吊装。 10)重物吊运时,应先稍离地试吊,确认吊钩平稳,制动良好方可升高,且缓慢运行;防止吊钩失灵,吊斗下落的伤害。 11)梯子和护圈平台、走台、挡板和栏杆等设施完好。 12)钢丝绳经常检查、保养,并定期更换。 13)起重机上每一套机构都应配备制动器或具有同等功能的装置并保持完好。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 Foonshion Design Co., Ltd

起重机安全管理办法

安全生产投入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 一、起重机安全管理办法 机械设备安装完毕需要设保护接零或重复接地的必须接好,要试运转,按各项试验要求指标试运行,并要检查机械上的各部位装置,如提升机上的: 1、安全停靠装置,吊篮运行时,停靠装置将吊篮定位,该装置应能可靠的承担其自重额定荷载; 2、断绝保护装置,当机械运行中发生断绝时,应能可靠的将其停留住并固定在架体上; 3、安全门装置,安全门宜采用联锁开启装置,升降运行时安全门封闭,防止物料滚落; 4、上位限位器该装置应装在提升机最高工作位置,提升达到限定高度时,限位器动作切断电源或自动报警; 5、下极限位器,当起重平台降到最低限位时,限位器自动切断电源,使其停止下降; 6、超载限制器,当荷载达到定额荷载的90%时,发出报警信号,荷载超过额定荷载时,切断起升电源; 7、通讯装置当司机不能清楚地看到操作者和信号指挥人员时,必须加装通讯装置,并能清楚的向每一站讲话,起重司机必须严格培训,持证上岗。 机械司机应按机械保护规定,随时加油、养护,不能带病作业,发现故障要及时上报维修。 二、乙炔瓶、氧气瓶的安全管理办法 按规定要求,定期检验气瓶,充气前检查钢瓶的气样,防止误充气体,

充气速度不能过快,防止剧烈震动撞击,避免日光曝晒,远离高温、明火及其它热源,应距可燃易燃物及明火10米以上,与电焊在同一地点使用时,瓶底应垫绝缘物品,使用前应检查有无漏气现象,瓶阀或减压器不沾有油污,氧气瓶内的气体不能用尽,应留余压(1-2公斤/厘米2),使用乙炔瓶必须合格的乙炔减压器和回火防止器,瓶温不准超过30°-40°,严禁瓶体倒置、卧放。存放乙炔瓶的室内应注意通风换气,所用的仪表定期检验,以防失效。 压力容器的用途广泛,结构形式复杂,尤其是压力容器的介质,往往具有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有放射性等,因此,它发生爆炸造成的危害就更大,所以压力容器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气瓶的定期检验,盛装腐蚀性气体的气瓶每二年检验一次,盛装一般气体的气瓶每三年检验一次,液化石油气瓶使用未超过20年的每五年检查一次,超过20年,每二年检验一次,压力容器在投用前,必须持出厂文件,压力容器登记表或检验报告,到当地劳动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发给使用许可证,本单位建立气瓶档案。 三、焊割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1、焊工必须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省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体检、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全省统一印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能独立上岗作业。 2、焊工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为了确保焊割作业的安全,必须建立严格的动火制度。 四、动火制度的类别与审批 1、一类动火,在易燃易爆车间、装置设备管道及其周围动火称为一类动火,一类动火多数由企业安全技术部门或消防保卫部门批准。 2、二类动火,固定动火区、场和一类动火范围以外的动火称为二类动火,二类动火由本单位批准。

起重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起重作业安全技术措施交底 一、起重作业基本要求 1、采购或租赁前应对生产厂家或租赁方进行考察,起重机械必须检测合格,方可进入建筑施工现场投入使用。 2、起重机械进场后,要遵守安全技术规程作业,遵守国家及行业的相关规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有关规定。 3、重视施工设备的管理,明确专业对口部门行使管理职责,加强设备的检查、维修与保养。 4、起重设备操作人员、指挥人员及相关人员,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管理。 5、起重设备存在严重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使用单位应及时予以报废,并向原备案部门办理注销。 二、起重吊装作业范围 材料、机具的装卸;钢筋笼的装卸及吊装入孔、钢筋笼在孔口上吊装焊接;异常情况处理提笼作业、雷雨大风下雪天气作业。 三、吊装作业施工现场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 1、钢筋笼吊挂不牢。 2、钢筋笼起吊时钢丝绳拉断。 3、笼身悬空后没有牵引绳牵引出现飘荡。 4、吊车起重臂与钢丝绳及钢筋笼、安拆导管等距临时供电高压线路过近导致触电。

5、夜间吊装时施工现场照明不足。 6、吊装作业无专人指挥或指挥信号不明确,指挥、操作不当。 7、雷雨大风下雪天气冒险作业,发生雷击或机身失稳。 四、吊装作业十不准 1、超负荷不吊; 2、指挥信号不明,光线不明,重量不明不吊; 3、吊索和附件捆绑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吊; 4、歪拉斜挂,埋在地下物件不吊; 5、安全装置不灵不吊; 6、靠近高压线又无可靠安全措施不吊; 7、物件上站人或物件上浮放有活动物品不吊; 8、易燃易爆物品不吊; 9、带棱角缺口物件未垫好不吊;10、违章使用,违章指挥时不吊。 五、吊装作业安全技术 1、人员要求 (1)起重吊装作业人员包括起重工、电工、司机、指挥等,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2)起重机司机所持特种作业证的操作项目必须与司机所驾驶起重机类型相符。汽车吊、轮胎吊必须由起重机司机驾驶,严禁同车的汽车司机与起重司机相互替代(司机持有两种证的除外)。 (3)起重机的信号指挥人员其信号应符合《起重吊运指挥信号》的规定,与起重司机之间的信号联络要准确及时。 2、吊装作业机械安全 (1)作业前应对起重机械、工具绳索作全面的检查,并对起吊物的捆绑进行全面的检查,确认符合有关要求、规范,方可进行起重吊装作业。 (2)起重机的行驶道路必须平整、坚实可靠,一般情况纵向坡度不

起重机械的安全措施(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起重机械的安全措施(新版)

起重机械的安全措施(新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工程概况 二、安全措施 1、基础 基础深度大于1.3,并且地耐力应大于15×105N/m2,钢筋不得小于Φ14,砼标号大于或等于C30。 2、安装 首先,要对整个塔机的各个部位进行检查、整修,其次再安装,安装队必须是专业的,并且要有国家认可资质及安装人员的操作证件和安拆、维修合同。安装完毕后,经国家技术监督局工作人员检验之后,方能使用。 3、安全装置 为了保证塔机的安全作业,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必须设置安全保护装置 (1)起重力矩限制器;(2)超重量限制器;(3)提升高度限制

器;(4)幅度限位器;(5)塔机行走限制器;(6)钢丝绳防脱装置;(7)回转限制器;(8)电器控制中零位保护和紧急安全开关。(9)吊钩保险等装置。 4、操作 (1)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作业前,必须对工作现场周围环境,架空、电线建筑物以及构件重量和分布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3)操作人员在进行超重机回转、变幅、行走和吊钩升降等动作前,应鸣声示意。 (4)指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担任指挥,作业时应与操作人员密切配合,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指挥人员的信号,如信号不清或错误时,操作人员可拒绝执行。 (5)遇有六级以上大风或大雨、大雾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起重作业。 (6)起重机的变幅指示器,力矩限制器以及各种选种限位开关等安全保护装置必须齐全完整,灵敏可靠,不得随意调整和拆除,严禁用限位装置代替操纵机构。 (7)起重机作业时,重物下方不得有人停留或通过,严禁用非载

起重机安全管理制度(全)

起重机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切实贯彻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的精神,为加强本单位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工作,预防起重机械事故,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起重机械”实指本单位内各类起重机、电动葫芦、升降机等。 第三条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必须购置有安全技术监督检验合格证书的产品。安装前应到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第四条安装、修理起重机械必须由取得许可证书的起重机械安装、修理单位进行。 第五条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先具备下列条件,并向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取得起重机械准用证后方可使用。 具体条件如下: 一、起重机械经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检验合格; 二、起重机械作业人员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后签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证; 三、建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其内容包括: 1. 司机守则; 2. 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3. 起重机械维护、保养、检查和检验制度; 4.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5. 起重机械作业和维修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制度; 第六条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建立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其内容包括: 1. 设备出厂技术文件; 2. 安装、修理记录和验收资料; 3. 使用、维护、保养、检查和试验记录; 4. 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 5. 设备及人身事故记录; 6. 设备的问题及评价。 第七条起重机械使用单位要经常检查起重机械的运行和完好状况,包括年度检查、每月检查、每周检查和每日检查。 第八条经检查发现起重机械有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处理,严禁带病运行。 第九条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必须检验有效期前一个月向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请在用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检验。在用起重机械安全定期监督检验周期为两年,升降机安全定期监督检验周期为一年。 第十条起重机械的司机,挂钩工、指挥工、维修工必须进行专业和技术培训,并经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领取《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第十一条基建项目中起重机械设备必须按三同时要求进行,设备管理部门要严格监督采购前设备论证程序执行。 第十二条起重机械得报废,需按设备报废审批权限办理注销手续,并报本

起重机械五种事故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起重机械五种事故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①挤压碰撞人 是指作业人员在运行中的起重机械挤压碰撞。在起重机械作业 中很常见的伤亡事故,其危险性很大,后果很严重,往往也会导致 人员死亡。起重机械作业中挤压碰撞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a)吊 物在起重机械运行过程中摆动挤压碰撞人。主要原因是:一是由于 司机操作不当,运行中机构速度变化过快,使吊物产生较大的惯性。二是由于指挥有误,吊运路线不合理,致使吊物在剧烈摆动中挤压 碰撞人。(b)吊物摆放不稳定发生倾倒砸碰人。原因是:一是由于吊 物放置方式不当,对重大吊物防止不稳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二是由于吊运作业现场管理不善。(c)在指挥或检修流动式起重 机作业中被挤压碰撞,即作为人员在起重机械运行机构与回转机构 之间,受到运行中的起重机械的挤压碰撞。原因是:一是由于指挥 作业人员站位不当;二是由于检修作业中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 措施。(d)在巡回检查或维修桥式起重机作业中被挤压碰撞,即作业 人员在起重机械与建筑物之间,受到运行中起重机械的挤压碰撞。 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巡检人员或维修人员与司机缺乏相互联系;二 是由于检修作业中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②触电 触电是指起重机械作业中作业人员触及带电体而发生触电。起重机械作业大部分处在有点的作业环境中,触电伤亡事故也是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常见的伤亡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a)司机触碰滑触线当起重机械司机室设置在滑触线同侧,司机在上下起重视触碰滑线而触电。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司机室位置不合理;二是由于起重机在靠近滑线端侧没有设置防护板,致使司机触电。(b)触及高压输电线主要原因:一是由于起重机械在高压电线下作业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二是由于指挥不当,操作有误,致使起重机带电,导致操作人员触电。(c)电气设施漏电主要原因:一是由于起重机械电气设施不及时,发生漏电;二是由于司机室没有设置安全防护绝缘垫板,致使司机因漏电而触电。(d)起升钢绳触碰触线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吊运方法不当歪拉斜吊违反安全规程;二是由于起重机械靠近触线端侧没有设置滑触线而带电,导致作业人员触电。 ③高处坠落

起重机械安全对策措施示范文本

起重机械安全对策措施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起重机械安全对策措施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起重机应购买具有起重设备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 证、检验合格证三证齐全且安全可靠性高、产品知名度 高、售后服务好的著名产品。 2)起重设备应请具有质监部门发放资质的安装单位进 行安装。在安装完毕后应有资质的特种设备检测部门进行 检测,并出具合格的检测报告。 3)本项目的起重设备必须凭有关技术资料和检测报告 到质监部门领取《使用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4)起重设备必须建立相关设备档案,按照一机一档的 要求将有关设备的技术资料、领证情况、维修记录、检测 情况建立档案。 5)超重设备必须建立使用、检查、日常管理和应急处

置制度。 6)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企业和资质培训部门的培训,领取《特种设备操作证》和企业《上岗证》。 7)起重机械应按照《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的规定定期进行检验。 8)起重指挥人员起吊物件手势要清楚,信号要正确规范,不准戴手套指挥。 9)在吊装时要仔细观察钢丝绳工作情况,发现异常应中止作业,排除故障。吊装模具等时,一定要将物品捆绑牢固,方可进行吊装。 10)重物吊运时,应先稍离地试吊,确认吊钩平稳,制动良好方可升高,且缓慢运行;防止吊钩失灵,吊斗下落的伤害。 11)梯子和护圈平台、走台、挡板和栏杆等设施完好。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规定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规定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 一、新增起重机械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必须到当地设区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 二、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将起重机械《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起重机械上易于工作人员注意的显着位置。 三、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对制定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应严格执行,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对起重机械使用状态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四、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掌握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知识;熟悉有关的法规和标准;管理起重机械技术档案;编制常规检查计划并组织落实;编制定期检验计划并落实定期检验的报检工作;组织紧急救援演习;组织起重机械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 五、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完整、准确的起重机械技术档案,并长期保存。 六、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后,方可从事起重机械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七、一旦起重机械发生事故。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保护好现场,采取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起重机械管理人员职责 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设专职或兼职的管理人员,并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颁发的上岗证书上岗,其工作职责是: 1、负责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管理,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 2、编制本单位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3、负责起重机械的注册登记、建档及技术资料的管理和统计上报。

起重机械运输作业安全控制措施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起重机械运输作业安全控 制措施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FS-QG-75268 编 号: 起重机械运输作业安全控制措施 Lifti ng mach inery tran sportatio n safety con trol measure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1公司总部负责对重大吊装作业措施的审核、批准,项 目部大型吊装作业安全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后,由公司技术中心组织公司及行业有关专家进行研讨,对安全施工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后,由公司总工程师批准执行。 2我方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均经过石家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石家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起重机械作业的特种设备作业资格证。 3参与起重运输作业的机械人员按国家规定全过程持证有效率应达到100% 4重大的起重和运输作业,必须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经安全部及项目部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 5施工前由项目部工程部对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通

知监理、业主有关部门参加。 6起重作业应按照技术措施或作业方案进行施工,起重工器具的安全系数应能满足规定要求。 7起重机械标明最大起重量,悬挂安全操作规程、安全准用证、机组人员名单、主要性能及润滑图表等,安装、拆除、操作、管理人员必须持有合法资格证件。 8钢丝绳、吊钩、滑轮、安全装置及起重工器具定期按有关标准进行检验、检查和保养。 9施工现场使用国家标准规定的起重指挥信号、手势和旗语,使用对讲机指挥的机械其对讲机应使用指定的频率与频道。 10起吊前对索具及吊点进行严格检查,保证吊装索具及 吊点的安全可靠。 11作业人员对起重工器具在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由专人负责,并记录在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12起重作业要严格执行“十不吊”。起重钢丝绳在棱角处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千斤绳不得打扭、绞使用。 13轨道式起重机的基础和轨道、独立接地网必须符合安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的管理经验(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2930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的管理经验(正式版)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的管理经验(正式 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起重机械产品的数量、种 类、质量都有了长足发展。全面贯彻《特种设备安全 监察条例》等法规政策,科学地对起重机械进行综合 管理,充分发挥起重机械效能,努力提高起重机的装 备技术素质和作业水平,高效、优质、低耗的完成施 工安装、生产、装卸作业任务,保障安全生产,获取 最佳经济效率,促进企业经营持续发展,是企业起重 机械安全技术管理的任务与目标。 1 起重机械的选型及安装与检验 1.1 选型

企业在选购起重机械时,首先要对本企业的使用范围、额定起重量、跨度、工作频繁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适合本单位使用要求工作级别的起重机。根据拟定的技术参数与要求,进行市场调研。选择的供货厂家,必须是具备特种设备安全许可证的专业起重机制造企业。并考察制造厂家加工设备的配套性,生产的规范性,产品的先进性,进行比较后选择价格合理,质量好,性能优良,安全装置齐全的起重机械。起重设备到货后,开箱验收时要检查随机技术资料是否齐全,随机配件、工具、附件是否与配置清单一致,设备及配件是否有损伤、缺陷等,并做好开箱检查验收记录。 1.2 安装与检验 起重机械的安装队伍可选择有安装资格的制造厂家,形成制造、安装、调试一条龙的服务模式。除此

老旧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3537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老旧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措 施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老旧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措施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 本文件中所称老旧机械是指实际使用年限超过12年,但尚未达到使用说明书规定的使用年限,还仍在使用的起重机械。 2 起重机械的报废 起重机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 (1)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的; (2)达到安全技术规范等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或者报废条件的。 3 凡在工程现场使用的老旧起重机械,必须按以下程序进行整治:

3.1 开展对老旧起重机械的专项检测,其检测内容: (1)外观检查(结构变形、油漆爆裂、腐蚀程度、焊缝外观、螺栓连接、主要零部件磨损情况等); (2)形位公差测量(主要直线度、圆柱度、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圆跳动等); (3)对臂架、横梁、底架等重要结构主要受力焊缝进行焊缝探伤,并出具探伤报告和腐蚀测厚报告; (4)空载性能测试(起升、降落、变幅、回转、行走等测试。检查各机构和操纵、控制系统是否有异常); (5)额定负荷试验和超负荷试验,试验过程中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办法实用版

YF-ED-J2145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办法实 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办法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目的 为加强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工作,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集团)公司起重机械使用、管理单位 三、引用文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 (三)《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92号)

(四)GB6067-85《起重机械安全规定》 四、定义 起重机械包括: (一)起重机:包括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汽车轮胎起重机、履带起重机、铁路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二)电动葫芦:起吊重量在0. 5吨以上的。 (三)升降机、电梯等其他小型起重设备。 五、职责 (一)起重机械采购单位应审验生产单位的“生产许可证”、所在地省级相关部门颁发的“安全认可证”、产品质量说明书及由当地政府技术监督部门签发的“安全技术监督检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