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市服务业

苏州市服务业

苏州市服务业
苏州市服务业

苏州市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2018年统计年报和2019年定期报表)

苏州市统计局制定

二○一八年十二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苏州市统计局负责解释

目录

一、总说明.................................................................................................................................................... - 5 -

二、服务业统计分工 .................................................................................................................................... - 7 -

三、报表目录................................................................................................................................................ - 8 -

四、报表表式.............................................................................................................................................. - 10 -

(一)基层年报表式 .......................................................................................................................... - 10 -1.调查单位基本情况(601)........................................ - 10 -

2.法人单位所属产业活动单位情况(601-1).......................... - 12 -

3.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602)...................................... - 13 -

4.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SZF602-1)................................. - 14 -

5.财务状况(F603)............................................... - 15 -

6.财务状况(SZF603-1)........................................... - 17 -

7.金融业财务状况一(SZF603-2)................................... - 19 -

8.金融业财务状况二(SZF603-3)................................... - 20 -

9.金融业财务状况三(SZF603-4)................................... - 21 -

10.金融业财务状况四(SZF603-5).................................. - 22 -

11.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应用情况(609)............................... - 23 -

12.主要业务活动收入(108)....................................... - 24 -

13.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非四上法人单位基本情况(U104)................ - 25 - (二)基层定报表式 .......................................................................................................................... - 26 -14.调查单位基本情况(201-1)..................................... - 26 -

15.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202-1)................................... - 28 -

16.财务状况(F203).............................................. - 29 -

17.财务状况(SZF203-1).......................................... - 31 -

18.金融业财务状况一(SZF203-2).................................. - 33 -

19.金融业财务状况二(SZF203-3).................................. - 34 -

20.金融业财务状况三(SZF203-4).................................. - 35 -

21.金融业财务状况四(SZF203-5).................................. - 36 -

22.生产经营景气状况(F210)...................................... - 37 -

23.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情况(U201).................................. - 39 -

24.重点互联网出行平台基本情况(U202)............................ - 40 -

25.重点互联网医疗平台基本情况(U203)............................ - 41 -

26.重点互联网教育平台季报情况(U204)............................ - 42 -

27.合约类电子交易平台情况(U205)................................ - 43 -

28.服务业调查单位经营情况(F219)................................ - 44 -

29.服务业调查单位问卷(F220).................................... - 45 -

30.房地产业财务状况(SZX203).................................... - 46 -

31.苏州房地产开发企业运行趋势问卷调查(SZX205).................. - 47 -五、指标解释.............................................................................................................................................. - 49 -

(一)单位基本情况 ......................................................................................................................... - 49 -(二)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 ............................................................................................................. - 58 -(三)财务状况 ................................................................................................................................. - 63 -(四)金融业财务状况 ..................................................................................................................... - 71 -(五)信息化和电子商务 ................................................................................................................. - 76 -(六)服务业调查单位经营情况、问卷 ......................................................................................... - 78 -六、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GB/T 4754—2017)....................................................................................... - 85 -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20至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 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夜幕中,雪白色的晶莹的莲花在碧波莲叶间相互依偎着,有的躲在莲叶下娇羞欲语,有的沐浴着月色含(bāo)欲放,有的帖着水面如睡美人般娇柔地打盹儿。朦胧月光下的光与影,以及远处的蛙鸣声,交织成一首和谐的旋律。 凝视着恬静无暇的湖面,我仿佛进到一个远离喧(xiāo)的空灵世界,感到一种超凡的宁静,诉说着生命的感动,洗(dí)浮世的尘埃。叫我漫步于此怎能不每每(zhù)足。 ⑴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含(bāo)欲放_____ ②喧(xiāo)_____ ③洗(dí)_____ ④(zhù)足______⑵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 ____改为_____②_____改为____ 二、句子默写 2.默写古诗文名旬,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_____________》) ②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③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⑤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⑥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⑦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 ⑧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名著阅读 3.根据名著,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_____) A.傅聪是我国著名的钢琴家,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

以服务外包推动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

以服务外包推动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紧紧抓住国际资本和全球产业转移的机遇构建了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但从产业结构看现代服务业所占的比例还不够高。苏州要实现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就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大服务也的比重并且要着重推进重点区域的优势外包业务以此促进苏州市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关键词:苏州;服务外包;现代服务业;机遇;措施 1苏州服务外包的基本发展状况 1.1外包的基本概念外包是指企业将生产或经营过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交给其他(专门)公司完成。外包的范围按工作性质可分为“蓝领外包”和“白领外包”。“蓝领外包”指产品制造过程外包。“白领外包”亦称“服务外包”指技术开发与支持其他服务活动的外包。服务外包是服务业的一种形式是当前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全球范围内的生产服务、分工协作的重新布局是组织形态上的重新提升。目前服务外包广泛应用于IT服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会计、客户服务、研发、产品设计等众多领域服务层次不断提高服务附加值明显增大。 1.2苏州服务外包的发展状况目前苏州服务外包有了初步发展包括软件外包、物流外包、动漫外包和中介类专业服务外包已经成为苏州服务外包领域的先导产业。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已有软件企业200多家57家企业通过认证7家企业入选科技部“欧美软件出口工程试点企业”占江苏省

入选总数的83%。20__年软件外包出口额超过8000万美元比20__年增长167%。20__年苏州市服务外包业务收入有望到100亿元。20__年12月《关于在苏州工业园区进行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开展试点工作有关政策问题》正式公布苏州工业园区成为惟一的试点区这对整个苏州市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苏州市利用这个大好机会加大了与国外的广泛、深入地合作尤其与软件业发达的印度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20__年1月苏州工业园区与印度“软件服务外包之父”普雷姆吉签订了合作协议。政策效应将与苏州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在未来产生更大的合力。20__年3月苏州工业园区在印度的班加罗尔市举行科技招商合作交流活动在活动中新宇软件与印度著名IT企业戴塔麦特签订了目前中国最大的服务外包合作协议计划将在苏州工业园区建立首期1500人的ITO/BPO基地。20__年7月新加坡新电集团(NCS)与苏州工业园区(SIP)管理委员会近日签订一份备忘录协议共同开发服务外包业务在中国建立国际一流的服务和大型外包中心以提供包括应用开发、软件开发、业务流程和IT管理业务在内的大量IT服务。可以看出苏州市的区位优势、环境优势以及服务优势等都为苏州市服务外包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投资苏州的服务业市场为苏州市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苏州市发展服务外包的机遇和优势 2.1苏州市发展服务外包的机遇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预测20__年全球服务外包总值将达1.2万亿美元。外包业务这

江苏中心城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1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1.1.1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原则 1.强化城市中心,完善城市功能。 2.合理利用土地,发挥经济效益。 3.理清服务等级,建立完整服务体系。 4.重点与均衡相结合,完善基本功能,培育特色区域。 5.适应发展需要,适当超前布局。 1.1.2在中心城区规划2个市级中心、3个城市副中心、4个边缘组团中心。 1.市级中心包括:苏州主城中心、东部新城中心。苏州主城中心主要承担城市级的行政、大型商业零售、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等综合服务功能;东部新城中心主要承担市级商务办公、金融、信息服务等生产服务功能,同时配备相对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两大市级服务中心各自的主导功能应辐射至市域范围。 2.副中心包括:古城中心、平江片区中心、吴中片区中心。古城中心主要承担旅游服务、文化产业功能;相城区中心结合未来高速铁路车站建设,应具备商业零售、商务办公、商贸物流、餐饮娱乐等综合服务功能;吴中区中心应在现有基础上提升功能,建设辐射范围覆盖南部城区的综合服务中心。 3.边缘组团中心包括:浒关片区中心、木渎片区中心、越溪片区中心、车坊片区中心。各片区中心为本片区提供相应的商业、文化、医疗、体育、娱乐、办公等配套服务设施。 1.2行政办公用地规划 1.2.1现状及问题 现状行政办公用地规模为26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0.93%,人均1.19平方米。虽然比例适宜,但市属行政办公用地主要位于苏州主城,尤其是原古城内的市属行政用地与居住、商业用地混杂,既增加了古城交通压力,又不利于提

高行政办公效率,因此市属行政功能应逐步退出古城,向新的苏州主城中心集中。 1.2.2行政办公用地规划 规划行政办公用地356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0.96%。 其中各级行政办公用地布局规划如下: 1.市属行政办公功能逐步退出古城,集中布局在现高新技术开发区。 2.园区行政中心搬迁至金鸡湖东。在金鸡湖西商务中心集中布局市级办公用地。 3.相城区行政办公用地集中布局于相成区行政中心现址。 4.吴中区行政办公用地集中布局到大运河南岸。 1.3商业金融用地规划 1.3.1现状及问题 目前苏州商业业态形式多样,主要类型有: 1.长度在800米以上,或占地0.2平方公里的市级集中商业街或商业区,包括关前商业区、石路商业区。 2.长度在500米左右,或占地0.06平方公里的片区级商业中心区。例如南门商业区、园区中央商贸区、园区湖东文化水廊区、高新区狮山广场、吴中区东吴路商贸区等、相城区徐图路商贸区。 3.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商店。主要位于城郊交通便利位置,大型综合超市营业面积一般5000平方米以上,辐射半径3公里以上;仓储超市营业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服务半径5公里以上。 4.邻里中心。一种小型的购物中心,营业面积在8000平方米左右。服务半径500米。缺乏大型综合购物中心。 5.社区商业。一般是住宅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或服务人口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即列入社区商业重点建设区域,目前市区共有105个左右。住宅建筑面积在15万平方米以上或服务人口规模1万以上,列为发展社区商业的重中之重,目前市区共有35个左右。 6.现状大型专业批发零售市场主要有:相城区的蠡口国际家具城、苏州百安居装饰材料市场。建筑面积上万平米的大型百货商店主要有:苏州人民商场4.13万平方米,苏州美罗商城4.9万平方米,石路国际商城,苏州第一百货2.4万平方米,苏州长发商厦1.52万平方米,苏州大洋百货3.2万平方米。 7.其他商业类型。如专卖店、便利店、小型超市、专业市场、专业街等,

江苏省苏州市2018届高三期初调研地理试题

苏州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初调研试卷 地理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半边房(下图)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遮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留外人田”的说法,据此完成1—2题。 1、半边房门前种植落叶阔叶树可能是为了 A.春季防风固沙 B.夏季遮荫纳凉 C.秋季截水增湿 D.冬季挡风遮雨 2、北京时间12:48,该房屋的影子朝向正北,则该房屋的经度大约是 A.108°E B.132°E C.102°E D.108°W 米粉的生产工序主要有浸泡、蒸煮、打揉、压条、经数日晒制而成,福建沿海某村生产的米粉口感独特,畅销国内外,左下图示意该村局部等高线分布,读图完成3—4题。 3、正常年份,该村最适合晒米粉的月份是

A.1月 B.7月 C.8月 D.11月 4、晴朗的下午,下列四个地点中最适合晒米粉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松嫩平原的地理条件(下图),完成5—6题。 5、白城的年平均气温高于哈尔滨,主要是因为白城 A.接近冬季风源地 B.海拔低 C.地处大兴安岭背风坡 D.纬度低 6、白城的年降水最少于哈尔滨,原因主要是白城 A.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B.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 C.蒸发旺盛 D.受夏季风影响较小 下图为世界某海区表层水温等温线图,图中等温线的弯曲是受洋流影响而形成,据图完成7—8题。 7、若图中X=22℃,等温距为0.5,则Y的值为 A.20℃ B.22℃ C.24℃ D.26℃ 8、图中所示季节,①②③④四地为一年中最湿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清源山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区北部,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属于花岗岩地貌,景区內地势起伏,奇石众多,素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美誉,据此完成9—10题。

苏州市(全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普通小学数量3年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苏州市(全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普通小学数量3年数据解 读报告2019版

前言 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普通小学数量数据解读报告围绕核心要素普通高等学校数量,普通小学数量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普通小学数量的现状及发展脉络。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普通小学数量解读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协会、相关科研机构等权威部门,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全面解读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普通小学数量现状及发展态势,客观反映当前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普通小学数量真实状况,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普通小学数量数据解读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及参考,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目录 第一节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普通小学数量现状 (1) 第二节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3) 一、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现状统计 (3) 三、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比重统计 (3) 四、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苏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苏州市普通小学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7) 一、苏州市普通小学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普通小学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苏州市普通小学数量占全国普通小学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苏州市普通小学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苏州市普通小学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普通小学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苏州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制定生态型绿地系统规划奠定城市可持续发展基础 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贺凤春、匡振鶠 一、前言 城市绿化是现代都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的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城市绿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所以必须研究和制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城市绿地系统,加强苏州市绿化建设的科学性和延续性,促进苏州城市发展更上新台阶。 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切合点,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生态可持续发展创造先决条件。 二、苏州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苏州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①依据山水,构筑五片八园、四楔三带、一环九溪的绿地结构 全市地势靠山濒湖,西高东低,城市位于山水之间。地貌属江南丘陵山地的一部分,由低山丘陵过渡到山麓平原,洪积平原,广积平原。城市西南临太湖,湖区有岛屿。多低山丘陵,近郊有虎丘、何山、狮子山、天平山、灵岩山、七子山;远郊有阳山、邓尉山、穹窿山、清明山、洞庭东、西山。群山海拔高度一般为100-300米,最高峰穹窿山高341米,西山缥缈峰336.6米,东山莫厘峰296.6米。山势浑圆,一般坡度不超过20°25°。城市东部地势低平,多

大小湖泊,有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黄天荡、石湖、澹台湖,水系网络主要有太湖和三江(吴淞江、娄江、东江),京杭大运河等。古城区地形平坦,河流纵横,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海拔标高为4.2-4.5米,郊区一般3.8米左右(吴淞高程)。古城内河道纵横密布,宋平江图上河道长82公里,桥325座,至清中期开始逐呈衰落趋势,至清末仅剩河道约55公里,桥241座。民国期间又陆续填没,现今保存着“三横三直”骨干水系,河道35.28公里,桥梁163座,其中古桥约70座,仍为我国河桥最多的城市之一,形成街坊临河而建,居民依水而生“家家户户泊舟航”,“小桥流水人家”的独具特色的江南水乡城市风貌。 根据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充分利用自然河湖水系、自然山体及丰富的人文景观,开辟各类城市绿地,形成五片八园、四楔三带、一环九溪的结构体系,构成环形带状加楔形绿地的点、线、面相结合的“人工山水城中园、自然山水园中城”的城市绿地系统,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五片:中心城区分区片、虎丘高新区分区片、相城区分区片、工业园区分区片、吴中区分区片; 八园:东部金鸡湖滨公园、东沙湖公园、西北狮山何山中心公园、横山公园、南部石湖风景名胜公园、澹台湖公园、西北部大白塘公园、北部虎丘风景名胜公园 四楔:东北角的阳澄湖及其周边绿化用地、东南角的独墅湖及其周边绿化用地、西南角的石湖上方山、七子山及其周边绿化用地、西北角的三角嘴湖及其周边绿化用地 三带:沪宁城北交通干线防护林带、城西、城南京杭大运河沿岸防护及景

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

近几年来,苏州市第三产业发展较快,既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也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但就总体而言,苏州第三产业的比重仍不算高,还低于第二产业;而且其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比如仍以商饮业等传统服务业为主.而具有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 一、苏州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现状 产业结构是一定历史条件与特定环境的产物,它总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深化而不断演变。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产业结构的中心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服务业的顺序转移的一般趋势。具体说来就是,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存在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则首先是迅速增长,然后趋于稳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则趋于不断增长。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一般规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苏州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伴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苏州的产业结构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三次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15712演变为2004年的26731(参见图一)。 注根据苏州市历年统计年鉴及其统计公报数据绘制 很明显,苏州的产业结构的演变基本上符合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是,从苏州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苏州的产业结构又与这一“一般规律”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 按照历年汇率计算,苏州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1978年仅为415美元,1992年首度超过1000美元,达到11524美元,到2004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升至70083美元,居国内大中城市第二。按照“一般规律”,苏州市的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应远小于西蒙·库兹涅茨模式中人均GDP为1000美元时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44%;又有1995年,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的人均GDP为4260美元,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平均为37%。但是,苏州市当年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却高达67%,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与国内其他大中城市相比,苏州市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位居第一。 (二)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小 西蒙·库兹涅茨模式中人均GDP为1000美元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7%; 1995年,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的人均GDP为4260美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平均为53%。2004年,苏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70083美元,而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1%。显然,苏州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与其当前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适应的。同时,

苏州市区商业网点布局规划

苏州市区商业网点布局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苏州中心城市地位,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并配合新一轮《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的修编,特编制苏州市区商业网点布局规划。 第2条本规划的编制,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按照商务部《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实施手册》和《苏州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修编工作组织实 施意见》编制。 第3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本规划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执行本规划。对违反本规划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予以处罚。 第4条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说明、基础资料汇编和规划图纸四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5条本规划经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规划、商贸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负责执行。解释权归苏州市贸易局和苏州市规划局。 第二章规划目的、依据 第6条规划目的 通过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来推动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工业化的快速良性发展,使苏州现代商贸服务业成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繁荣城市面貌、强化城市功能、促进公平竞争的现代服务业支柱产业,从而达到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辐射力与凝聚力的目的。 第7条规划依据

1、《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实施手册》(国家商务部2004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3、《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2007.5) 4、《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苏州市人民政府2006年) 5、《苏州市服务业布局规划》(2006.5) 6、《苏州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第一阶段成果2004.12) 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8、《江苏省社区商业建设规范(试行)》(2007.3) 9、《苏州市区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第二阶段)设计任务书 10、现状基础资料调研 第三章规划范围、规划对象、规划年限第8条规划范围 苏州市区7个行政辖区的范围,即平江区、金阊区、沧浪区、相城区、吴中区、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共分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古城圈层,以苏州古城护城河为界,面积约14.2平方公里。 第二层次:内城圈层,东至东环路,西、南至京杭大运河,北至沪宁高速公路,面积73.2平方公里。

苏州市概述

苏州市概述 苏州原称吴,又称姑苏,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地处长江下游,拥有太仓、常熟、张家港等口岸港口,境内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沪宁铁路和沪宁高速公路横穿东西。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总人口598.85万人,现辖5市6区。 苏州是全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也是长三角重要中心城市之一。"苏州园林甲天下",现存古典园林60余个,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等9座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太湖绝大部分景点、景区分布在苏州境内。周庄、同里、甪直等千年古镇充满江南水乡风情。刺绣缂丝、吴门书画、桃花坞年画及昆曲、评弹、苏剧等,构成吴文化的丰富内涵。 全市现有园林60多个苏州现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3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处。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现有保存完好的古典园林60余处,,其中拙政园和留园列入中国四大名园,并同网师园、环秀山庄与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等9个古典园林,分别于97年12月和2000年11 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自公元前514年建城以来就长期是中国江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后又发展为中国南方、华东乃至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目前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重要的经济中心,苏南地区的工业中心。拥有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内河航运港口、江苏第一大港、中国大陆第九大港——苏州港,四通八达的铁路和公路交通网与全国各大城市相连,交通运输十分便利。以经济总量计算,苏州现在是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的中国大陆第五大城市。昔日的人间天堂将成为更加繁荣昌盛的人间新天堂。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68.9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0%,中国大陆排名第5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则达到了11.72万元,已经成为全国人均产出最高的城市之一。全市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00.6亿元,比上年增长20.9%。 2010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苏州排名第十一位,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苏州职业大学

苏州市职业大学 机电工程系简报 2010年第09期 总第25期 2010年 11月主办:机电工程系办公室 目录 1、机电工程系召开全系大会公布创先争优实施方案 2、机电系召开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建设研讨会 3、机电工程系召开第五次学生代表大会 4、机电系召开数控技术省特色专业建设点验收工作会议 5、机电工程系举行“名骏百盛”杯第二届建模技能大赛 6、机电工程系特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胡俊辉教授到校学术交流 7、机电系特邀上海前锐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勇来我校作报告 8、机电工程系特邀集美大学王大镇教授来我校讲学

机电工程系召开全系大会公布创先争优实施方案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加强党建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也是在新的形势下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性的有效形式。机电工程系党总支根据校党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工作要求,通过党政联席会和总支扩大会,制定方案,动员部署。为了便于师生员工了解、见证和参与对活动进展的评价,11月4日下午13:30在禹济楼301召开全系大会,向全体教职工公布实施方案。 会上,系党总支书记陈烈平从总体要求、实施目标、推进步骤、工作措施四个方面宣布了实施方案的内容,明确提出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四大实施目标和具体活动载体,一是学典型、倡读书、见行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二是围绕“教书育人做楷模、服务发展当先锋”的主题,开展“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活动;三是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服务社会做贡献;四是以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为重点,开展“学党史树理想信念,比贡献为党旗争光”活动,并公开向全体师生作出郑重承诺,实施方案让群众知晓,争创目标向群众亮相,实施过程交群众评价,活动结果令群众满意。最后,陈烈平书记要求全系党组织和党员,立足岗位职责,联系实际工作,按照方案实施的具体步骤,用比学赶超的行动和创先争优的实绩,向党和群众交出一份优异并满意的答卷,以实现“科学发展谋新业,创先争优建佳绩”的预期目标,为党旗争光,也为机电工程系系旗添彩。 通过此次大会,全系党员进一步提高了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加了党员责任感和先锋意识,表示要以实际行动履行承诺,用出色的工作业绩,使我系的各项工作沿着科学、持续、和谐的发展轨道,跃上一个更新的高度。 机电系召开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建设研讨会 2010年11月9日上午,在禹济楼机电工程系会议室召开了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建设研讨会。我校程宜康副校长、教务处陈雁处长、曹苹副处长、科技处张红兵副处长,机电工程系领导和建设组所有成员,以及相关系(部)的领导和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由机电工程系陶亦亦主

苏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情况

苏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经国务院、省政府批复同意前天已正式公布,撤销沧浪、平江、金阊三区设立姑苏区,吴江撤市建区。历史上,苏州市区经过数次区划调整,比如2001年,吴县市撤市设立吴中、相城两区,苏州主城区从409平方公里扩大到1650平方公里;2011年,吴中区、相城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700亿元和421亿元,相当于撤市建区前吴县市的6倍,这还不包括划归苏州工业园区和高新区的部分……这一组数字,生动诠释了行政区划重大调整,给苏州中心城市发展带来的能级大跳跃。 11年前的吴县市撤市分设两区,是距今最近的一次苏州中心城市行政区划重大调整。经国务院批复同意,2001年2月,苏州市撤销吴县市,在原吴县市管辖区分别设立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其中,吴中区面积767平方公里,人口56.32万,相城区面积490平方公里,人口40.2万。行政区划调整后,苏州市区面积增加了1200多平方公里,市区人口增至205.9万。由此,一个以古城区为核心的组团式大市区形成,苏州中心城市实现了由古城向现代化城市的又一步跨越。经过这次调整,苏州市区彻底走出了河街并行、粉墙黛瓦的小巷,苏州继新区开发、将千年古刹寒山寺从姑苏城外“搬”到城内后,又将区划范围延伸到了太湖之滨。“小苏州”一词离苏州渐行渐远。 这次行政区划调整,对原吴县市地区发展能带来什么,对苏州中心城市发展又影响几何?此后10多年间,本报一直在关注。如今,通过对本报记者在吴中区、相城区建区10 周年之际采写的相关报道的回眸,这些问题已经有了答案。 吴县市撤市设吴中区、相城区,是苏州拓展空间的必然趋势。在接受上海国际大都市的辐射过程中,苏州原有市区空间已不能承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载,33.5%的城市化率与后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水平间的落差越来越大。而吴中、相城建区后,抢抓机遇推进城市化,加快与苏州城区无缝对接,极大地推动了苏州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 据2011年2月本报报道,建区十年来,吴中区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形成了以老城区为中心,向运河东郭巷片区和越溪东太湖两个方向辐射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城市化水平提高到62%,曾经的苏州城南已变成苏州南城;建区以来,相城这座“苏州最新城”的城市化率每年以近4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10年提升了38个百分点,建成区面积扩大到了50平方公里。 快速的城市化,也带动了吴中、相城两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据本报报道,建区10年中,吴中区经济总量快速攀升,国民生产总值从122.2亿元增至602.3亿元;年地方财政收入由5.4亿元增至60亿元,2010年该区镇村两级集体总资产1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450元;十年中,相城区地区生产总值从55亿元增加到36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从1.9亿元增加到37亿元,农村村级集体收入增长3倍,平均水平达59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到274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提升到14220元,分别增长3.8倍和2.6倍。 区划调整后,吴中区在太湖保护开发方面大手笔不断,为生态苏州建设增添了新彩。据2011年2月本报报道,2006年,该区投资1亿元疏浚太湖流域水系河道;2007年,该区最后一个采石宕口关闭,山体覆绿工程全面实施;2008年,该区11.9万亩太湖养殖网围被拆除,苏州“母亲湖”重现碧波美景;2008年以来,该区完成旅游项目投资近57亿元,穹窿山景区、旺山景区、太湖水底世界、渔洋山景区、白象湾景区等成为环太湖旅游的新亮点。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 委托单位:苏州市人民政府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批准时间:2000年1月10日 规划范围:苏州市域包括苏州市区及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吴县、吴江六市(县)在内的行政区范围,总面积8488.4平方公里。 苏州市城市规划区指苏州市区的行政范围和苏州市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面积2014.7平方公里。 苏州中心城指苏州市规划建成区,包括各规划分区(含吴县市区),面积186.6平方公里。 苏州古城指外城河以内的古苏州城,面积14.2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近期1996年—2000年;中期2001年—2005年;远期2006年—2010年;远景2010年以后。 城市性质:苏州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城市人口规模:近期128.1万人,其中吴县市区12万人。2005年149.1万人,其中吴县市区13.5万人。远期185万人,其中吴县市区15万人。 城市用地规模:近期为134.4平方公里,其中吴县市区12平方公里。2005年为150.2平方公里,其中吴县新区13.5平方公里。远期为186.6平方公里,其中吴县市区15平方公里。 城市总体布局:总体布局分都市圈、中心城(包括吴县市区)、古城三个层次,形成以中心城为主体,周边城镇卫星烘托的形态。 规划期内形成古城居中、东园(工业园区)、西区(苏州新区)、一体两翼、南景(风景区)、北廊(交通走廊)的城市形态。 古城内保持传统的“假山假水城中园”和“路河平行双棋盘”格局,古城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真山真水园中城”和“路河相错套棋盘”的格局。 “四角山水”以楔形绿地的形式引入古城四角,与古城环城绿带组成城市绿地的基本骨架。东北角:阳澄湖;东南角:独墅湖;西北角:虎丘至三角咀鱼塘;西南角:上方山、石湖。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一城、二线、三片。一城:外城河以内的整个古城;二线:山塘线、上塘线;三片:虎丘片、留园片、寒山寺片。

苏州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发展

苏州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发展 产业结构是一定历史条件与特定环境的产物,它总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深化而不断演变。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产业结构的中心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服务业的顺序转移的一般趋势。具体说来就是,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存在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则首先是迅速增长,然后趋于稳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则趋于不断增长。 多年来,苏州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也符合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三次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8.1:55.7:16.2演变为2004年的2.2:65.7:32.1.具体来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制造业总量比较大。苏州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迈进阶段。经过多年的发展,苏州工业总产值达1.86万亿元,居全国第二,超过南京与无锡的总和,接近广州与杭州的总和。与此同时,制造业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化纤纺织服装、冶金、轻工、石化等六大主导产业,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初成雏形。 (2)产业集聚度比较高。苏州以“两轴三带”为支撑,以5个国家级、12个省级开发区、3个保税物流园区和6个出口加工区为载体,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联动,全市开发区集聚了85%左右的实际利用外资、80%的进出口和51%的财政收入。 (3)国际开放度比较高。依托区位、人文、服务、环境等比较优势,通过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苏州经济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国际资本加速流入,投资的叠加效应不断扩大。截至2008年底,全市累计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1330个,新增注册外资1149.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95.7亿美元。生产销售日趋全球化,产品出口已遍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国际交流日益频繁。 (4)科技创新起步比较快。多年来,通过实施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专利申请量不断增长。初步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持续发展后劲不断增强。2008年,全市R&D占GDP比重达到1.94%,以IT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4%。 (5)统筹发展能力较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较好发挥,人力、土地、科技、金融、市场资源等配置基本实现市场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协调推进,发展方式由粗放型的规模扩张向内涵型的质量提升转变,驱动方式由投资拉动向科技拉动转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均超过12%,城乡收入比达到2∶1。 但是,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苏州产业结构依然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1)资源环境瓶颈凸显。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环境的硬约束也在不断制约着未来发展。苏州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是日本的2.1倍、韩国的1.5倍,2008年苏州地均GDP仅为深圳的1/5。能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60%的水平。万元GDP能耗0.906吨标煤,大致相当于日本的6倍、美国的2.3倍。生态承载力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需求也不相适应。 (2)产业结构比例偏重。2008年,苏州第二产业比重达到62%。工业用电从2005年开始就超过了香港,特别是钢铁、化工、建材等6个行业能源消耗占比达到85%,而产值占比只有30%。另一方面,2008年苏州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只有36.4%,处于全国20个大中城市末位,远低于国内外先进水平。 (3)产品附加价值较低。苏州虽然已经是一个国际性制造业基地,但加工贸易出口占比高达76.3%。即便是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也大多处于“三来一补”型委托加工阶段,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 (4)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苏州虽然被列为世界九大新兴科技城市,但主要是通过招商引资,成为高科技产品的加工基地,基本上还处于技术引进与应用层次,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依然缺乏。2008

重磅!苏州市规划局2018新规出台及概要解读

重磅!苏州市规划局2018新规出台及概要解读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苏州市实施细则 之一“指标核定规则”(2018年版)》通知近日出台,本次规定是继《苏州市实施细则之一“指标核定规则”(2015年版)》首次更新,相较于2015年版,本次出台的规范在计容规则上更为严苛。 同时值得关注的一点,本次规划的发布到执行时间极短,从2018年1月18日发布,2018年2月22日即执行,关门时间仅约35天,同时还跨越了传统的春节大长假,基本上没有给开发企业太多更改准备空间。而在《2015年版》,发布时间为2014年9月23日,执行时间为2015年1月1日,关门时间接近100天。 本次执行的区域为姑苏区、相城区、吴中区,苏州市其他县市可参照执行。本文我们主要来看本次规范对住宅项目开发定位,影响最大的几条条款: 条款3.4.5 低层建筑中,分割单元内,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共享空间可不计入容积率:1、位于门厅、餐厅或起居厅上空;2、至少有一个边长与上层空间(走廊或起居厅等)连通;3、共享空间高度小于或等于两个自然层;4、每个单元内的共享空间不多余一个;5、开洞水平投影面积不超多下层总水平投影面积(包括共享部分)的20%;6、开洞部分

没有网络格梁等构件。超出以上规定的,超出部分按水平投影面积全额计入容积率。除低层住宅建筑以外的其他建筑设置的共享空间,除符合“3.4.9条”规定外,均按自然层计算容积率。 规划解读:本次条款与2015年版本的规范相比,在前面多两了个条件,一是“低层建筑中”,二是符合“3.4.9条款”的,而“3.4.9条”仅针对的是商业类型物业。换言之,除了1-3层外的建筑,多层、高层建筑中,凡是出现共享空间(也就是我们说的挑空部分),均需要全额计算容积率。也就是说,2016、2017大热的叠墅、复式高层产品在未来基本要退出历史舞台了。核心附加值不在,该类产品的溢价空间将所剩无几。从未来的影响主要有几点:1.对目前已报建、在售的叠墅产品、复式高层项目有一定程度的利好,新规范一出意味着未来新出地块将无同类型产品竞争者。2.对已拿地块未报建项目,如在早期拿地可研阶段铺排过该物业类型项目,则会出现一定程度利空,定位及设计方案均需出现调整,同时大概率上无法避免预期货值下滑。3.对待拍的地块而言,特别是中低容积地块,开发企业选择物业类型进一步受限,整体预期一定程度下滑,地价将有微幅下降。4.对别墅项目和地块也是相对性利好,作为唯一可以设置共享空间(挑空空间)的物业、产品价值进一步提高。 条款3.2.5非住宅建筑中,在两个自然层(含两层)或9米

江苏省苏州市2019

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数学试题 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第II 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填空题 1.已知集合{1,3}A =,{3,9}B =,则A B =_____. 2.如果复数2()3bi b R i -∈+的实部与虚部互为相反数,则b 等于_____. 3.下表是某同学五次数学附加题测试的得分情况,则这五次测试得分的方差为______. 4.已知4瓶饮料中有且仅有2瓶是果汁饮料,从这4瓶饮料中随机取2瓶,则所取两瓶中至少有一瓶是果汁饮料的概率是_________. 5.根据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当输入的,a b 分别为2,3时,最后输出的b 的值为______.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双曲线22 221x y a b -=(0,0a b >>)的两条渐近线的方程为2y x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 7.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若四边形AA 1C 1C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且AB =3,BC =5,M 是AA 1的中点,则三棱锥A 1﹣MBC 1的体积为_____. 8.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1530S =,71a =,则10S 的值为_____. 9.已知()y 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当[0,)x ∈+∞时, sin ,[0,1)()(1),[1,)x x f x f x x ∈?=?-∈+∞?,则56f π??--= ??? _______. 10.已知在ABC ?中,1AC =,3BC =.若O 是该三角形内的一点,满足 ()()0OA OB CA CB +?-=,则CO AB ?=_____. 11.已知sin 222cos2αα-=,则2sin sin 2αα+=__________. 12 .已知点A B 、是圆22:4O x y +=上任意两点,且满足AB =点P 是圆 22:(4)(3)4C x y +++=上任意一点,则||PA P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3.设实数1a ≥,若不等式||2x x a a -+≥,对任意的实数[1,3]x ∈恒成立,则满足条件的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4.在ABC ?中,若 tan tan 3tan tan A A B C +=,则sin A 的最大值为_____. 二、解答题 15.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B BC =,点P 是棱AC 的中点.

苏州大学排名学校排名|苏州大学排名

苏州大学,简称苏大,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苏州市,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入选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高校之一、“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同时也是国家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小学生作文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苏州大学排名,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州大学排名 人气度排名6048292 院校信息 类型综合隶属于江苏省教育厅211工程国家重点学科4个院士5人博士点192个硕士点312个 师资力量 教职工4112人,院士4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6人,教授、副教授1253人,一支力量

比较雄厚、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已初步形成。 我校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城东有中新两国政府合作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区,城西有苏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苏州所辖的五个县级市又是外资企业投资十分集中的地区,超过五分之一的世界500强企业和7100家台资企业落户苏州,这些企业大量吸纳了我校优秀毕业生。苏州地区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创)业机会。据统计,2007年新增就业岗位就达32万个。学校本科毕业生在苏州及周边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就业的分别占到了总数的40%和80%以上。学校各级领导对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了就业工作组织机构,完善了就业管理与服务体系,不断加强服务平台的建设,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努力建设实习基地与就业基地。目前富士通、佳能、三星电子、旭电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已成为录用我校毕业生的重要基地。我校还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加大就业指导力度,努力构建全方位的毕业生就业社会服务网络,每年都组织大型招聘说明会、专场招聘会和择业讲座。近几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名列全省高校前茅。许多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应用性专业和工科类专业的毕业生尤为紧俏。 重点专业 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放射医学内科学(血液病)纺织工程外科学(骨外科)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2个)放射医学内科学(血液病)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点(1个) 生物技术(免疫学)“十一五”江苏省重点学科(22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8题;共80分) 1. (4分) (2017高二下·静海月考) 2013年10月12日,北京香山红叶节开幕。据香山红叶物候观测小组的统计数据显示,19日,红叶平均变色率为43%,24日达到了60%。下图为香山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公园管理部门计划在甲地和山峰之间修建观光索道设计缆车的运行速度为每分钟100米。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 . 从甲地上行过程中观赏到红叶的变色率逐渐降低 B . 从甲地乘缆车到达山峰需超过37分钟 C . 缆车的起止点的相对高度为575米 D . 游客发现乙处红叶林长势明显好于丁处 (2)红叶节期间游客沿景观步道从丁处开始游览,可能看到的有() A . 位于甲处的缆车站 B . 位于乙处的观景台 C . 游步道旁小河河水枯竭 D . 峰顶山层林尽染

2. (4分)地震产生的次生地质灾害对抗震救灾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地震引起狂风、暴雨,致使电信中断,房屋倒塌 B . 地震引起水库、湖坝崩塌给下游地区造成洪水危害 C . 地震引起滑坡、泥石流阻断交通,增加救援人员和物资运输的难度 D . 地震引起山体滑坡堵塞河道,危害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 (4分) (2019高二上·温州期末) 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 100 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下图为我国南方某风景区山腰与山麓各月平均雾日比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山腰各月平均雾日多于山麓的原因是() A . 风力微弱 B . 水汽较多 C . 凝结核多 D . 植被茂盛 (2)大雾天气多,其影响表现为() A . 天气多变,游客急剧减少 B . 空气质量下降,诱发呼吸道疾病 C . 视线下降,影响缆车运行 D . 气温变化和缓,茶叶的品质优良 4. (4分) (2016高一下·双峰期中) 如图:在静风条件下某市PM2.5浓度日均等值线分布(单位:微克/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