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提高后备母猪的发情率

如何提高后备母猪的发情率


如何提高后备母猪的发情率
后备母猪的发情是后备母猪受胎能力和筛选的重要标记,及时确认具有繁殖能力的后备母猪,提高后备母猪的筛选效率,对不发情的后备母猪进行有效处理,可以大大提高后备母猪的种用率,减少后备母猪的饲养量和饲养费用,提高猪场的总体效益。结合本场多年的实践经验,现将提高后备母猪发情率的措施介绍如下。
预防后备母猪不发情措施
合理的营养后备母猪30kg~80kg阶段日喂3次或自由采食,不进行限料。80kg以后更换哺乳母猪料,适当地限饲(见下表),保证其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发育,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同时防止过肥。后备母猪配种前的理想P2点背膘为18mm~20mm,过肥或过瘦均有可能出现繁殖障碍。有条件的场,6月龄以后每天投喂一定量的青绿饲料,如胡罗卜。饲养方式对后备母猪而言,大栏饲养(4头~6头)优于定位栏饲养。母猪间适当地追赶、爬跨能促进发情,但大栏饲养密度不宜过大,否则造成拥挤且打斗频繁,不利于发情。确保每头猪有效的使用面积在1.5㎡~1.8㎡,若用定位栏饲养,应加强运动。环境温度有研究发现,对150日龄~230日龄的后备母猪进行持续的热刺激(33.3℃)会引起80%的后备母猪不发情,但对发情母猪的排卵数影响不明显。泰国有学者对发情期的后备母猪进行热应激处理(35℃10小时)造成42.9%的母猪第二情期异常。因此,在后备母猪的饲养过程中应该十分重视防止热应激。
利用公猪早期诱情后备母猪160日龄以后开始与试情公猪直接或隔栏接触,诱导早期发情。每天1次~2次,每次15分钟~20分钟,使用不同公猪诱情比使用一头公猪效果更好,同时应注意公猪与母猪的数量比,后备母猪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诱情效果,公母比例1︰5~1︰15之间最好。
建立完善的发情档案后备母猪在160日龄以后,在诱导发情的同时,应及时鉴定发情的后备母猪,对发情的后备母猪要建立完善的发情记录,为以后配种做好准备,并根据发情情况建立发情区与非发情区,对不发情的后备母猪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做好卫生及疾病防治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后备母猪的卫生情况,尤其是后备母猪发情期的卫生。减少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针对猪群的具体情况定期拟定详细的保健方案,及时治疗,严格防止PRRS、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等导致母猪不发情的疾病发生。
后备母猪不发情处理
公猪刺激
1.让成年公猪在后备母猪栏内每天追逐10分钟~20分钟,刺激发情。但追逐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对母猪易造成伤害,反而不利于发情。
2.将母猪赶到公猪舍内,利用

公猪舍内公猪气味进行刺激发情。
3.后备母猪日常应与试情公猪相隔离饲养,确保母猪看不到公猪,并不在公猪下风口饲养后备母猪。这样有利于公猪刺激的有效强度。
外源刺激向后备母猪鼻腔内每日喷入少量成年公猪精液,刺激其发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