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云教材和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北航郭卫东)

基于云教材和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北航郭卫东)

北航08-09年基础物理实验期末考试真题

2008-2009第1学期《基础物理实验》期末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在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过程中,保持恒定或以可以预知方法变化的那一部分误差称为_____ A.仪器误差 B.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粗大误差 2.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S x 的计算公式是_____ A. 3. 用停表测量单摆周期,启停一次秒表的误差不会超过。实验测出10个周期的时间为10T='' ,则其不确定度u (T )=_____ 秒 欲用伏安法测量一阻值约200Ω的电阻,要求测量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 () 1%u R R <,应选择下列_____组仪器(提示:不计电表内阻的影响和A 类不确定度) A.电流表级,量程10mA ;电压表级,量程2V B.电流表级,量程10mA ;电压表级,量程2V C.电流表级,量程15mA ;电压表级,量程2V D.电流表级,量程50mA ;电压表级,量程2V 5. 某长度测量值为,则所用仪器可能是_____ A.毫米尺 分度卡尺 分度卡尺 D.千分尺 6. 已知312 N x y =+,则其不确定度_____ A. 2 2221()()()2u N u x y u y =+ B. 22223 ()()()2u N u x y u y =+ C. 22429()()()4u N u x y u y =+ D. 22 29()()()4 u N u x u y =+ 7. 200(10080) 1010(0.0100.000251) +-=?+_____ 8. 用作图法处理数据时,为保证精度,至少应使坐标纸的最小分格和测量值的_____相对应 A.最后一位有效数字 B.最后一位准确数字 C.第一位有效数字 D.第二位有效数字 9. 下列关于测量的说法中_____是错误的 A.测量是为了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一组操作 B.测量结果是根据已有信息和条件对被测量量值做出的最佳估计,也就是真值 C.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被称为测量结果的重复性 D.在不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被称为测量结果的复现性 10. 以下所示电路中,_____构成了换向电路 A. B. C. D.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发表时间:2018-08-30T16:49:20.30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年3月上作者:费谏章 [导读]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不再是主角,而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摘要:针对当前翻转课堂模式下,对教师教学行为如何评价问题,提出了多元化、全面化、多样化的评价思路和设计方案,研制出了《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教学行为评价标准》。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标准 虽然翻转课堂从美国流传到我国才几载,但对我国的传统课堂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什么是翻转课堂呢?通俗地讲,就是由教师创建教学视频,学生先在课前观看视频讲解,然后再回到课堂上,与教师、与同学进行面对面的分享交流,并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解决课前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最终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可见,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不再是主角,而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所以,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就不能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评价标准,而必须运用新的教育理念,采用新的评价设计,使用新的评价标准。 一、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的新理念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课堂,课内和课外的教学功能被置换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前要做大量的教学准备工作。在课中必须完成角色转变,走近每一名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在课后,除了批阅作业外,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完成。因此,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必须秉持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1.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主体,不能只由学科专家教师担任。由于翻转课堂的主角是学生,故按照新的教育理念,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主体,应该由学生、教师本人和学科专家教师共同构成。 2.评价角度的全面性 按照翻转课堂的一般结构,要对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师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就需要对教师课前教学行为、课中教学行为和课后教学行为,采用与之相匹配的评价标准,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评价,决不能以偏概全。 3.评价内容的多样性 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效果好不好,更要关注教师的角色转换是否到位、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促进下的参与程度如何以及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是否积极等。因此,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应体现出评价内容的多样化。 二、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的新设计 1.重视对教师的课前教学行为评价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前阶段的教学准备,是整个教学活动能否正常展开的前提条件。此环节里,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指标有五项: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制作教学视频、课前练习设计以及在线答疑。评价由学生、教师本人和学科专家教师共同完成。最后取他们三方面评价分数的平均值,作为此环节里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的最终评分。 2.重视对教师课中教学行为的评价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中阶段的教学行为,是关乎落实各项教学目标的关键。该环节里,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指标有四项:教师角色转换情况、对学生学习的组织引导促进情况、课堂精讲精练情况以及教师的个人业务素质情况。评价由学生、教师本人和学科专家教师共同完成。最后取他们三方面评价分数的平均值,作为该环节里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的最终评分。 3.重视对教师课后教学行为的评价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后阶段的教学行为是夯实教学目标的保障,也直接关乎教师和学生能否可持续发展。本环节里,对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的指标有五项:作业批阅情况、个别辅导情况、建立学生学习档案情况、课后教学反思情况和进行业务研修情况。评价由学生、教师本人和学科专家教师共同完成。最后取他们三方面评价分数的平均值,作为本环节里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的最终评分。 三、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的新标准 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展示交流汇报是翻转课堂的主旋律。所以,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必须围绕这个主旋律来展开。这就要求我们摒弃传统评价模式中的不足,大胆运用新理念,采用新设计,使用新标准。 笔者经过认真学习领会翻转课堂的相关理论,结合自己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运用,以及多年参与各级各类教学评价的经验,最终研制出《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教学行为评价标准》,如下表: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摘要: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和学者投入时间和精力来研究、探讨。翻转课堂该如何“翻转”是能否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对教学内容、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是翻转课堂的关键。 关键词:翻转课堂;导学案;教学视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许多学校都在尝试着进行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成为现阶段较流行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所谓“翻转课堂”,是指把传统的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的教学模式翻转过来。构建“学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讨论和吸收过程,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教学结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活动如下: 一、课前活动 教师需要根据具体内容,借助软件以视频、文档、ppt 等形式开发微课程和导学案。学生通过自学视频,完成导学案,并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 课前教师的设计与制作: 1.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

学习流程的学习活动方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是融合了教案和学案一体化的教与学载体。导学案中的学习内容是本节课必须要掌握和能够在实际中应用的内容。“导学案”体现的是“学生的意志”,是为“学生的设计”。它的着眼点与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求得创新和发展。导学案包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延伸三部分: (1)自主学习:这个版块主要解决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学法。这部分内容的设计应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题目设计不宜过难,应以低难度或中等难度的题目为主。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完成这个版块的内容,进而理解和把握知识结构和框架,并试图找出和记录自己的疑惑点,为课堂内的探究学习做好准备。 (2)合作探究:这个版块主要针对大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本节课的难点问题。这个版块内容的设计要符合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的要求,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梯度,做到循序渐进、循循善诱,问题的设计要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要解决这部分内容必须认真看书或者观看视频,而且要进行深入透彻的思考。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部分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北航基础物理实验考试试题及答案

2009级基础物理实验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不确定度在可修正的系统误差修正以后,将余下的全部误差按产生原因及计算方法不同分为两类,其中 B 属于A类分量。 A、由测量仪器产生的的误差分析 B、同一条件下的多次测量值按统计方法计算的误差分量 C、由环境产生的误差分析 D、由测量条件产生的误差分量 2、下列说法中 C 是正确的。 A、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可以相互转化 B、当测量条件改变后,系统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不随之变化 C、随机误差可以通过多次重复测量发现 D、一组测量数据中,出现异常的值即为粗大误差 5、已知(),下列公式中 B 是正确的。 A、 B、 C、 D、 7、用千分尺(精度0、01mm)测某金属片厚度d的结果为 i1234567 1.516 1.519 1.514 1.522 1.523 1.513 1.517

则测量结果应表述为d u(d)= A A、(1.5180.003)mm B、(1.5180.004)mm C、(1.5180.001)mm D、 (1.5180.002)mm 8.tg45°1′有 B 位有效数字 A、 6 B、5 C、 4 D、 3 9、对y=a+bx的线性函数,利用图解法求b时,正确的求解方法是 C 。 A、 b=tg(为所作直线与坐标横轴的夹角实测值) B、 b=(、为任选两个测点的坐标值之差) C、 b=(、为在所作直线上任选两个分得较远的点的坐标值之差) D、 b=(x、y为所作直线上任选一点的坐标) 10、用量程为500mV的5级电压表测电压,下列测量记录中哪个是正确的? D A、250.43mV B、250.4mV C、250mV D、0.25V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1、已被确切掌握了其大小和符号的系统误差成为可定系统误差。 12、已知某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为9.794,甲、乙、丙三人测量的结果分别为:9.7950.024,9.8110.004,9.7910.006,试比较他们测量的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甲测量的精密度低,正确度高;乙测量的正确度最低;

翻转课堂至测验以及期末考试复习题

翻转课堂第一讲至第五讲测验以及期末考试复习题 活动1.1 感知翻转课堂教学法 亚伦老师刚开始翻转课堂的视频从哪儿来的? A.网上找的 B.课堂环境下录制的讲课视频 C.课外录制的实验录像 D.其他老师的讲课视频 正确答案: B、 亚伦老师对学生课前活动是怎样评价的? A.一定要做作业,看作业是否能作对 B.可以不做作业,只要学生能举证自己学会了 C.可以不会做作业,学生举证自己学了,比如画漫画,做成游戏软件,写文章等。 D.学生能正确完成实验 正确答案: B、 C 视频中学生对教学视频的意见和建议是什么? 正确答案是:设置围绕视频的讨论。 陈江老师采取了哪两种方法来保证学生会课前看视频的?

正确答案是:学生出题,视频有意思。 课堂上使用的投票器可以产生的效用有: A.对某个问题立即测试,获取到学生的掌握情况 B.投票的结果可以立即显示在屏幕上,学生可以了解自己所处的分布 C.设置多选项,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向,使更聚焦、更深入 D.迎合了数字一代多在教室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期望 正确答案: A、B、C、D 翻转式课堂是如何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 A.教学视频可以反复看 B.不会可以问老师和同学 C.教别人自己学得更好 D.有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正确答案: A、B、C、D 翻转式课堂与传统课堂有什么区别? A.很嘈杂 B.没什么区别 C.多为学生活动 D.老师不讲课了 正确答案: A、C

1翻转课堂中,教师需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对指定资源是否学习了、学到什么程度的情况。 A.√ B.× 正确答案: A 2翻转课堂中的课堂讨论是自发的、无组织的学习。 A.√ B.× 正确答案: B 3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法学生的工作量会大大增加。 A.√ B.× 正确答案: B 4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资料只要有老师教学视频就够了。 A.√ B.× 正确答案: B 5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重构,有效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和吸收内化。 A.√ B.× 正确答案: A 6翻转课堂中,课前学习任务必须使用视频的形式,即老师讲授。 A.√ B.×

北航基础物理实验要求

2012级基础物理实验选课及课程说明 网上选课操作方法 物理实验选课在网上进行,可通过两个途径:①使用校园网(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b77354284.html,);②使用物理实验中心局域网(地点:实3-415选课室,时间:下午13:30—16:30)。 1.按网址进入“大学物理实验网上选课”页面,先点击“注册”(注意:务必使用您的真实姓名和学号注册,否则计算机将不能处理您的成绩,或导致成绩打印错漏)。成功后,返回主页。 2.输入学号和密码,点击“登录”进行选课。选课只需用鼠标单击相应时间段内的选择钮,按“Enter”或页面下方的确定键即可生效。如该时间段未排实验或选课人数已满员,则选择无效,需另选其它时间或组号。选课时请认真选好时间和组号,时间指单(或双)周、星期几、下午或晚上。选课成功后请再点击“查询”菜单,最后确认一遍选课信息,之后注销本人界面。 3.如需修改选课时间,可重新执行操作2,这时计算机将自动用新的结果代替原来的选择。 4.每次只允许选择1个题目,做完以后才可以选择新的题目。开课前三天,自动关闭选课,此间调课需通过管理员进行。第一次选课于第二周星期一(2013年9月16日)开始,正式上课时间为2013年9月23日(星期一)。 注:物理学院和中法工程师学院的学生只需注册,不要自行选课,由实验中心统一安排。 物理实验课程说明 1.本课程采用“积分制”教学模式。每个实验题目根据其难易程度设置了不同积分,本学期规定修“物理实验A”的同学要完成38个积分,修“物理实验B”的同学要完成33个积分。物理学院(记为C)的学生要完成58个积分。该课程只限定了最低积分,未限制实验的个数,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通过选做少数几个难度大的实验或多个难度小的实验来完成积分。 2.第一学期基本实验以专题的形式开出,每个专题包含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多个实验题目。题目编号方法如下:例如1040522,其中首位数字“1”表示基本实验,第二、三位“04”为专题号,第四、五位“05”为实验序列,第六位数字“2”为题目序号,最后一位数字“2”是积分值。具体实验代号和实验题目见下表。大家可自行安排做哪些内容,但规定某些类型实验(如103、105、107、109)必选。 3.允许但不鼓励学生重复选择同一专题的实验,若重复选择同一类型题目(题号前5位相同,如1010313、1010323),包括一次课上做两个同类型实验,从第二个实验开始积分值逐次减1分;若选择同一专题不同类型题目(题号前3位相同,如1030113、1030213、1030312),从第四个实验开始积分值逐次减1分;若重做实验(题号完全相同,如1010113、1010113),每重做一次积分减1分,成绩仅保留最后一次输入的结果。 4.选课后无故不来做实验将扣除1个积分。因病缺课者,凭医院证明到选课管理室(实3-414)消除记录(一周内);其它原因缺课于课前凭校(院)教务科证明消除记录。

翻转课堂结题报告

《课堂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研究》课题阶段总结翻转 莱阳一中英语组孙晓斋 翻转课堂作为新兴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空间。翻转课堂是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两位教师因很多学生缺课而跟不上学习进度,开始使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他们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课堂缺席的学生补课,更具开创性的是,两位教师逐渐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节省出课堂时间来为在完成作业或做实验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提供 帮助。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翻转课堂形式下学生与同伴、学生与老师之间需要进行互动。这一次次的互动,不仅促进了信息输入与输出的相互转化,而且使参与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从而会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学习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习得能力进一步提高。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在计算机技术广泛普及的社会形势下而产生的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但这种教学模式却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进行了本课题的研究。研究目的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课外作业、学生上自习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下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在自主自习上预习新课、通过查找资料和同学探讨合作完成学道、课堂上学生交流和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给予重点性的点拔,课堂成为师生之间互动的场所。我校自2009年就开始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接下来我就自己在该课堂模式下的评价谈两点自己的做法。

翻转课堂教学法第二讲作业

翻转课堂教学法中国大学MOOC (慕课) 单元二测验部分试题 1翻转课堂课前学习老师与学生应该达成什么三个最重要的目标:正确答案:B A.暴露问题、反复练习、充分讨论 B.学习知识、暴露问题、衔接课上 C.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吸收知识 D.掌握知识、衔接课上、创新思维 2下列选项中,对arcs模型当中的“注意”因素描述错误的是:正确答案:A A.要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注意,要依次进行知觉唤醒和激发探究两个步骤 B.注意是引起个体学习的先决条件 C.一般来说,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 D.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可以使用播放音乐或玩游戏等方法 3下列对于ARCS动机设计模型的描述正确的是:正确答案:A A.ARCS动机模型中四个因素的重要程度是一样的 B.ARCS动机设计模型只适用于翻转课堂教学法 C.ARCS模型在使用的时候四个维度缺一不可 D.ARCS动机设计模型是美国教育学家加涅首先提出的 4ARCS动机模型中“信心”的含义正确答案:C A.信心能够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 B.有信心就一定能学会 C.信心能够在学生遭受挫折和困难时,帮助他们维持学习动机,避免放弃学习 D.信心的维持是一次性的 5下列关于布鲁姆分类法的表示错误的是:正确答案:A A.记忆是最低级的一层也是最不重要的一层 B.高层次的认知维度是建立在低层次的维度之上的 C.不同的知识类型都可以划分出不同的认知层次 D.高层次的认知过程强调学生的判断和创造 6以下关于ARCS动机模型中“注意”的描述错误的是:正确答案:C A.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征 B.引起注意的含义就是要唤起学习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C.只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才能够引起他们的注意 D.注意的类型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类 7下来关于翻转课堂课前任务和传统课堂预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正确答案:B、C A.翻转课堂的课前任务是与课上紧密相关的 B.传统课堂的预习是翻转课堂课前任务的简化版 C.翻转课堂课前任务依靠学生自由发挥,不需要学习反馈 D.翻转课堂课前任务是由老师提供学习支架的 8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建立“关联”的原因在于:正确答案:A、B、D A.让学生发现所学的新知识是有用的,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B.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维持较长时间的学习兴趣 C.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 D.通过讲所学知识付诸实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何对翻转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

如何对翻转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 翻转课堂能够经历了十年多的时间而没有被传统课堂所打压下去,必定是有其的过人之处,也就是这样相信很多人都是使用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或者了解过翻转课堂的模式,那么下面就是对翻转课堂的监测以及评价。 课程教学监控和评价包括对学生学习的监控考核评价和对教师教学的监控考核评价,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过程也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如何考核学生学习成绩?学习知识量不应该是考核的重点,重点应该放在学习态度、过程、方法、合作等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有人担心学生自我评价过高,其实是不必要的,如果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抄袭的,只要是真正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的进步必然是显著地,即使自我评价高一些,也应该得到认可;更何况还有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进行客观合理的调整。 评价应是由学习者、同组成员、不同小组间和老师共同完成的,不仅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更要通过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真正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个人的评价和对小组的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之间的良好结合,评价内容包括,研讨问题选择、前置学习表现、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学习计划安排、时间安排、结果表达和成果展示等,过

程评价强调在学习和工作全过程关于学习者的记录、数据采集、调查分析等,学生的自评、互评、组间互评要占有较大比重。 对任课教师的考核评价,重点不应是对课堂讲授质量的评价,主要应是学习情境的设计水平,应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指导的态度和方法,其中,学生评价是主要的依据,同行听课应该重点对师生共同制订、签署自主学习任务书、分组合作学习指导、前置学习设计和指导、课堂活动设计和组织等情况进行评价。

大学物理实验期末考试

“物理实验III-1”期末考试试卷(C卷) 一、填空、选择、简答题(任选4题,若多答则按前4题记分)(在选择的题上画圈)(8分) 1 单双臂电桥测量电阻值的适用范围是:( ) (A)单双臂电桥都可以测量任何阻值的电阻; (B)单臂电桥适用于测量中值电阻,而双臂电桥适用于测量低值电阻; (C)双臂电桥只适用于测量低值电阻;而单臂电桥测量电阻的范围不受限制; (D)单臂电桥只适用于测量低值电阻;而双臂电桥测量电阻的范围不受限制; 2 误差按照性质可分为两种类型,即_________和系统_________。 3 进行十一线电位差计实验时,在工作电流标准化的过程中,检流计始终单方向偏转,不指零,其原因为: (A)标准电池接反(B)检流计灵敏度不高 (C)电阻丝不均匀(D)工作电源过高 4 在上图中画出x偏转板上的信号波形: 5 探测线圈处于什么条件下毫伏表的读数最大?毫伏表读数最小,又说明什么问题? 答: 6 在进行n次测量的情况下,任一次测量的标准偏差为: (A)(B)(C)(D) 7 用螺旋测微计计量长度时,测量值=末读数—初读数,初读数是为了消除( ) (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过失误差(D)其他误差

8 分光计的刻度上有720个分格,每一格为30’,角游标的30个分格对应着刻度盘上的29个分格,该游标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_。 二、有效数字及运算(6分) 1.计算下列函数有效数的结果: (1) x=9.80, lnx=________ (2) x=5.84, =________ (3) x=0.5275, =________ 2.把下列各数按数字修约规则取为四位有效数字 (1) 21.495 _______ (2) 43,465 _______ (3) 8.1308 _______ 三、推导不确定度传递公式(8分) (1) N=x+y+2z (2) f = (a ≠b) 四、(6分)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用2 24l g T π=计算重力加速度。已获得摆长l 与周期T 的测量结果为: (100.0100.010)l cm =± (2.00210.0020)T =±秒 写出表示重力加速度g 的测量结果,即: 要求推导出不确定度的方差传递公式 ?g g ?= 计算出不确定度?g ?=最后写出测量结果g g g =±?。

复旦大学基础物理实验期末模拟题库

复旦大学基础物理实验期末考试复习题库 整理汇编者: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五年制) bsong13@https://www.doczj.com/doc/b77354284.html, 示波器的原理及使用 1. 2. 3. 4.

5.一个已知相关参数的信号,60dB衰减,在已知示波器T和V参数设置的情况下在示波屏上V/DIV和T/DIV的相应读数(按照示波器读数规则) 答案A 9. 10. 11.答案C

13.答案:2 14. 15. 16、输入的信号为正弦波形,但是屏幕上只看到一条直线,可能的原因 A、按下了接地按钮 B、AC\DC档中选了DC档位 C、Volts/DEC衰减过大 D、扫描速度过 17.快衰变改变的是什么()A.幅度 B.频率 C.相位 D.波形 18.已经得到了正弦波图像,改变下面条件,一定不会使图像消失的是B A调节辉度intensity B交流AC变成直流DC(DC还是会保留交流部分。) C接地 D调节垂直position 19.使用示波器前,应先对示波器进行校准,将示波器内部提供的标准方波输入到CH1或CH2通道。用示波器观察李萨如图形时,图形不稳定,应该调节电平旋扭。 20.如果示波器上的波形在触发源开关选择正确的情况下总是沿横向左右移动,应该 先调节“SEC/DIV”旋钮再调节“LEVEL”触发电平调节旋钮 21.“VOLTS/DIV”和“TIME/DIV”旋钮的作用是什么? 22.测量被测信号的电压时,应通过调节衰减倍率开关(VOLTS/DIV)使其幅度尽量放大,但是不能超出显示屏幕为什么? 23.测量被测信号的周期和频率时,应通过调节扫描速度开关(TIME/DIV)使被测信号相邻两个波峰的水平距离尽量放大,但是不能超出显示屏幕为什么? 24.“VOLTS/DIV”和“TIME/DIV”旋钮所在位置分别为0.5v和0.2ms,请给

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评价重点 评 价 内 容 评分A B C 教学目标与内容(20分) 教学目标能够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定位 准确、表述清晰完整,符合学生认知现状 和规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 1086 准确把握教材,内容适合学生的发展水 平,容量适当. 1086 教师教学过程与方法(30分)课堂环节结构包含(1)搭脚手架(2)进 入情境(3)独立探究(4)协作学习(5) 学习效果评价!过程设计精致,建构活动 体现学科本质.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讲解 精当,启发思维. 1086 以学定教,学生有充分的独立探究和合作 学习时间,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开展 学法指导,学生智力集中在教学重心相关 的重要观点上,充分体现教育信息化和学 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1086 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学习特点和学生差 异,开展分层教学,结合巡视、面批进行 个别指导,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习效果 及时反馈评价与矫正. 1086 学生学习过程与效果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学习活动参与率 高,思维品质发展良好,不同层次学生获 得相应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率高。 15129 学生经历有意义的自主学习过程和基于深 度准备的合作互动,自主学习能力得以发 15129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40分)展,微课程、自主学习单等发挥作用效果 好. 教学反馈迅速、多样、有效,基于教师的 预设,主动提问、思考、交流、建构,课 堂生成有价值. 1086 课堂文化建 设(10分)学习习惯良好,师生关系民主和谐,学生 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有足够的耐心 帮助学困生建立学习自信心,善于捕捉合 适的时机激励学生. 1086 总分(满分100分)

翻转课堂反思

为有源头活水来 ——关于薛镇初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反思 马鞍山市薛镇初中李建峰 2014年新学期伊始,根据博望区教育局统一布置,我校率先在全区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试点。经研究,学校决定拿七(1)、七(4)两个班做试点。我担任七(1)班语文教学任务,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成员之一。自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以来,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索。 首先加强关于“翻转课堂”的理论学习,提高认识,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始自美国,近几年传入我国。根据我的理解,这种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质相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收到时间、空间的限制,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却是基于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更加方便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这种课堂模式里,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和欲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设疑解难等方面宏观掌控,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其次,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如学情、硬件设施等积极探索,形成了我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雏形,即“导学案+课件、微课+课堂释疑解难”的模式。“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等,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件”、“微课”

主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重难点;课堂上主要是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释疑解难。 第三,建立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机制。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侧重于教学测试中的成绩,轻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新“课程标准”在“教学评价”中关于学生的学习评价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以“课程标准”为准则,建立更加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探索中,我们逐步探索、形成了一套比较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评价机制,以表格化的形式进行量化评价。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学生起到了激励和促进作用。 然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探索中,我们也存在一些困惑和思考。 1、关于我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表面上看起来,我校“翻转课堂”搞得风生水起,热热闹闹,所有参与者都忙得不亦乐乎,学校分管领导每周基本上也开会探讨、总结。然而,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怎么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预期效果是什么,这些最起码的东西我们都没有想清楚,换一句话来说,我们现在所进行的这一教学模式的改革目标不够明确,措施不够具体,有些盲目和随意,说到底,不是自己主观上有这种改革的愿望,而是处于被动地位,因为上面要求我们搞,所以不得不搞。这样被动地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前景不容乐观。 2、农村中学实施“翻转课堂”会遇到一些暂时无法逾越的障碍。

论翻转课堂的优点与缺点

论翻转课堂的优点与缺点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翻转课堂逐渐成为当代教育的热点,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那么到底什么是翻转课堂?所谓的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在课前制作关于各个知识点的教学视频,学生在课外完成通过观看视频的任务,根据教师的讲解对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交流,解决问题,完成检测的一种教学形态。 翻转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填鸭式教学的弊端,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求知者,不仅让传统的沉默的大学课堂变得活跃起来,且翻转课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某些课堂老师讲的是学生会的,学生不会的而老师没有讲解的问题,而是由学生用提出问题的形式的解决每一个学生存在的个性的问题,促进了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翻转课堂利用丰富的信息化资源,让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角。因此评价机制的提升,可以促进翻转课堂更加普及。 新课老师不讲,课上主要讨论,它能够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并不是降低老师的作用,而是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线学习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微视频,老师把讲的内容、知识点编制成微视频让学生在家里自己看,这种自行观看微视频的最大好处就是形象生动、方便记忆。并且,学生在家里看的时候可以自己掌控节奏,不断地看、反复看。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接受知识接受得快,有的学生则相对来说慢一些,在课堂上直接教学,老师需统一教学进度与要求,所以不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用视频的形式在课前让学生先去看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充分起到了预习的效果,是个性化教学的体现。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可以使老师能够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展开充分的互动交流,进行自主思考。老师在其中起到的是一种助教、助导的作用而不是像一般的课堂上所处的一个以老师为中心的地位。课堂上会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留给学生,体现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翻转课堂的形式最成功的是在理科方面,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因为理科相对来说知识点比较集中,老师在编制微视频的时候可以将问题带入,但是通过半年对翻转课堂的探讨发现,其实每一门学科都可以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教学,只是各个学科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方式方法。 翻转课堂所推动的,要打破现有的谁是教师,就由谁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传统做法,建立一种新型的评价机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观看自己的任课教师的视频来学习,也可以观看其他老师的视频来学习,只要能够顺利通过学习,都应该计算学分。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优劣之我见

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优劣之我见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在学习时间与课程进度的灵活性、师生教学的互动程度、学习效果评价标准等方面,翻转课堂比传统课堂有着明显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探索实践。 关键词:翻转课堂;传统课堂;优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如何让学生进入社会后具有竞争力,已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了。我们需要培养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这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对教育的看法,教育绝不是批量化生产“机器”,而是培养具有完整人格的个体“生态系统”。 一、学习时间与课程的统一性 传统课堂中,所有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课程都是统一的,所有的问题尽量要有标准答案,这样有利于教师做评判。这种教育模式将学生按年龄段划分,然后在相同的时间里学习相同的内容。而评价他们学习成果的方式就是标准化的考试。这里最明显的缺点就是即使学生没有理解上一学期的知识,下个学期的

课程也会照常开始。这就好比造房子,如果地基没有打牢就贸然开始一层层地造,最终只能整座大厦倒塌。

而翻转课堂采用课前学习、课上答疑的方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课前学习的时间。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同,学习效率高的时间段也不一样,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方式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以增强自己的学习效果。在课堂上,貌似学生在同一个时间段学习,但实际上是教师在给不同学习进度的学生解答不同阶段的问题。翻转课堂不要求学生达到相同的课程进度才能在同一个课堂上学习,集中答疑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师生交流的效率。 二、师生教学的互动性 传统课堂中,大多是“填鸭式”教学,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互动比较少,课堂由教师主导,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学生的参与度比较低,意见不受重视。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影响,学习效果也随之大打折扣。 而翻转课堂下,所有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知识变成了“线上作业”,而上课变成了“线下交流”。学生可以在网上使用优质教育资源,教师也不再只是教授知识,而是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然后进行解惑和指导,引导他们怎么去运用知识。

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作者:沈璐 来源:《决策探索》2019年第22期 【摘要】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普及为人们获取知识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就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翻转课堂的应用已经步入深水区,因此确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翻转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高校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理念,并提出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层面来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以此与高校的课程设置和培养人才的目标更好地契合。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高效课堂推动了翻转课堂在我国的发展,这种授课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先教后学”的教育理念,引发了教师教学角色、教学管理、课程模式一系列的转变。“互联网+教育”的快速发展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与此同时,建立一套符合此种教学模式新要求和新方法的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式,有利于推动翻转课堂教学评价制度走向合理化、标准化和制度化。 一、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理念 (一)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翻转课堂的关键点就是要做好角色转换,教师将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可以在课上通过看视频讲座、听音频讲解、电子阅读等多种形式完成自主学习,学生还能在网上与其他学习者随时进行互动并查阅所需的学习资料,同时,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这一阶段被称为信息传递,主要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来实现第二阶段的内化吸收。第二个阶段是通过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的互动来完成的,这个阶段要求教师具备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确把握教育发展的规律,将关注点放在课堂的每个学生身上,教师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创造更多与学生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方案,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吸收。 (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行合一”教学模式 教育是国家发展建设之基,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是推动我国教育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所在。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大部分学校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践学习要解决长期以来以课堂教学模式为主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脱节的现象,实现由单一的教学模式向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基础物理实验考试题-94级物理实验试题.doc

1 94级物理实验试题 计算器得出cos30°3 =0.86558874,根据不确定度传递的一般原则,应有几位有效数字? 解:y = cosx = cos 30。3' = 0.865588741 dy — -sinxtZx,Ay = -sinxAx 1° 1 71 Ar = 1’=——二—x——=0.00029 60 60 180 二—sin xAr = — sin 3003*0.00029 = -0.000145 ),=0.8656 ±0.0001 有四位有效数字。 (注意:角度的计算题求不确定度时要化为弧度) 2.分别用米尺(钢板尺),最小分度0.05mm游标卡尺和千分尺测量同一长度,如果示值都 是5mm,写出这三个结果(不要求写出不确定度):米尺5.0秫m,游标卡尺5.00mm, 千分尺5.000/m. 3.精密度高表示测量结果的随机误差小,正确度高表示测量结果的系统误差小, 准确度高表示测量结果与相符合的程度高。 4.甲乙两个同学用最小分度为1mm的米尺测同一圆柱的直径。,各测5次,得其平均值均 为5.00如,但随机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标准差)不相同,甲为0.07mm,乙为0.4sm, 则甲的测量结果是,乙的测量结果是 0.5/77/2? u a (L) = 0.01 mm.,u h (L) = = 0.2889"?〃? 甲V3 U(L) = J昕(L)+ 诚(L) = 0.0291cm 测量结果:5.00±0.0297cm,修约5.00± 0.03cm 0 5mm 乙u a (L) = OAmm u b(L)= 一厂—=0.2887/??/??

u(L) = Ju (L) + u (L) = 0.493mm 测量结果:5.0()± 0.0493cm = 5.00± 0.05cm 5.用千分尺测量金属球的直径一次,得D = 5.002mm,若千分尺的仪器误差按最小分度的一半计算,则直径的相对不确定度u(D)/D=,其体积的相对不确定度 u(v)/v= __________ 解? /八、0.005 mm八八八。。。匕 u(D)= ------ 亍-- =0.002886 mm J3 相对不确定度 u(D) = 0.058 % D (相对不确定度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4勿。3 巾3 京='lnV = ln- + 31nD 3 2 6 6 求全微分: dV 3dD *迎虹0.17% V D

翻转课堂的评价实施意见

关于翻转课堂评价的实施意见 青岛开发区珠江路小学 翻转课堂无疑是当下最热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话题之一。2012年6月,美国教育咨询公司发布了—项调查报告揭示了翻转课堂的应用价值,报告显示: 88%受访教师表示翻转课堂提高了他们的职业满意度;67%受访教师表示学生标准化考试成绩得到提高; 80%受访教师声称他们的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到改善;99%受访教师表示下一年将继续采用翻转课堂模式。 翻转课堂也正在给教育带来颠覆性的变革。那么,怎样的翻转课堂才是科学的课堂,才能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促进教育的变革,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呢? 一、翻转课堂评价的意义 以纸质笔试的传统测试方式是无法测试出学生在翻转课堂中全部的学习效果,因为,翻转课堂还涉及到学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个人时间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等。因此,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是实现翻转课堂优势的重要保障。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和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翻转课堂评价的方法 1.评价方式

翻转课堂中的评价体制与传统课堂的评价完全不同。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评价应该由专家、学者、老师、同伴以及学习者自己共同完成。 2.评价过程 翻转课堂不但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还通过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真正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个人的评价和对小组的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之间的良好结合。 3.评价内容 评价的内容涉及问题的选择、独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小组学习中的表现、学习计划安排、时间安排、结果表达和成果展示等方面。 4.评价结果 对结果的评价强调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对过程的评价强调学生在实验记录、各种原始数据、活动记录表、调查表、访谈表、学习体会、反思日记等的内容中的表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设计及思路

附件 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设计及思路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 “翻转课堂”对传统课堂教学带来极大冲击和影响,它创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自主地学习;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圣人,而是学生身边的导师;翻转课堂采用在线学习和个别化指导相结合的混合模式,增加了生生、师生的互动和个性化沟通,体现对学生体验的尊重,所有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化培养;“翻转课堂”让教师离学生更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被完全激活释放,学生以兴趣为驱动而自主学习,教学成效显著提高。 二、现代教育翻转课堂的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由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两部分组成。在这两个过程中,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是现代翻转课堂学习环境创设的关键。 (一)翻转课堂课前学习的设计 1.课程建设团队制作微课视频和建设课程教学资源。 (1)教学团队必须充分了解面对的学生,清楚学生既有的基础和智能特点。学习通过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和课程资源初步完成。教学视频可由教学团队选用优质的网络视频(爱课程网等),或者由教师自行录制。 教师在优质开放教育资源中,寻找与自己教学内容相符的视频资源作为课程教学内容,节省人力、物力,也使学生接触到国内外优秀教师的教学内容;然而网络教育资源可能会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不完全相符。 教师自行录制教学视频能够与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吻合,并可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多版本地录制视频,根据学生特点控制视频时长。但自行录制视频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出要求,教师应具有生动展示、讲解的能力。 (2)视频不是完成授课任务,而是引导学生体验学习,动脑参与。在开发视频时,需要注意如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视频及相关资源的学习中去。 教师制作的微课视频一般几分钟,最长只有十几分钟。视频中出现的是书写的符号,以及配合书写讲解的画外音;或是演示的动画、技术技能的示范操作等;不要展现师生风貌,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力。为避免学生记笔记分散精力,教师应在重点内容上为学生提供视频必要的文字副本(相当于学生的笔记)。 (3)微课需要脚本设计。不同的内容,需要不同的呈现、展示、表达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