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代兵制的演变与中古社会变迁_张国刚

唐代兵制的演变与中古社会变迁_张国刚

唐代兵制的演变与中古社会变迁_张国刚
唐代兵制的演变与中古社会变迁_张国刚

唐代兵制的演变与中古社会变迁

张国刚

唐五代兵制的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从征兵制走向雇佣职业兵制,其军队编制与兵士待遇亦

随之变化。唐代前期兵役制度重视兵士的身份和家庭经济条件;后期则重视应募者的武艺技术。

中古社会历史的这种变革,体现了国家通过权力直接控制臣民的制度在转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唐宋社会变迁的历史大趋势。

关键词 唐代 兵役制度 唐宋变革

作者张国刚,1956年生,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北京 100084)。

5新唐书6卷505兵志6是/二十四史0中的开创之作。这不仅说明/兵0的问题在所志的唐代和作者所处的宋代具有特别的重要性,也体现出欧阳修不凡的史识。但遗憾的是,欧阳修所修5兵志6,不重视/制0,而是着眼于/治0。所谓/若乃将卒、营阵、车旗、器械、征防、守卫,凡兵之事不可悉记。记其废置、得失、终始、治乱、兴灭之迹,以为后世戒0。说明他写作5兵志6乃是从垂戒资治的考虑出发,其具体制度内容却大多省略。

近代以来,中国学者研究唐代兵制主要关注于资料层面,而且受到5兵志6的影响很大。从晚清及民国初年连续对折冲府数目的考订,到唐长孺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5唐代兵志笺证6,1都偏重于资料考证、整理与疏释。陈寅恪、岑仲勉、谷霁光等的研究为5兵志6所局限,

多集中于府兵制度。

o日本学者对唐代兵制的研究从一开始就走了另外一条思路,即努力探讨府兵制之外的新兵制。首先这要追溯到滨口重国在1930年发表的5从府兵制到新兵制6的大作,?具体描述了府兵制破坏后一些新兵制的出现过程。滨口的研究筚路蓝缕,难免有些粗糙;但他

的研究指明一个方向,即把探究唐代从府兵制破坏后所发生的兵制变化作为研究重点。

?后来的日本学者如玉井是博、日野开三郎、菊池英夫等人都只是在局部纠正、完善、补充滨口的观点,

或者进一步深入讨论滨口的论文所提出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对敦煌吐鲁番文书#

178#1

o

?

?

?唐长孺:5唐书兵志笺证6,科学出版社,1955年。陈寅恪:5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6第6章5兵制6,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岑仲勉:5府兵制度研究6,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谷霁光:5府兵制度考释6,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滨口重国:5从府兵制到新兵制6,载日本5史学杂志6第41卷第11、12期,收入5秦汉隋唐史研究6(上),东京大学出版会,1966年。日本学者关于府兵制的研究,除菊池英夫外,还有气贺泽保规的5府兵制N 研究6,同朋舍,1999年。关于该书的评介见张国刚书评,刊5唐研究6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81)488页。玉井是博:5唐代防丁考6,收入5支那社会经济史研究6,岩波书店,1942年。日野开三郎:5唐府兵制

资料的深入发掘以及研究工作的细密,中国学术界逐步摆脱了以府兵制代替唐代前期兵制的倾向。对于府兵制之外的兵种诸如兵募、团结、健儿、防丁等问题都有比较深入的讨论。根据这些研究成果,虽然我们还无法完全恢复被欧阳修5新唐书#兵志6所略去的许多制度史内容,但是在兵役与兵员结构上,却可以重建起比较清晰和完整的认识了。

本文的任务不是要复原唐代兵制的全部具体内容,而是试图揭示围绕唐代兵役和兵员结构所发生的重要变化,进而探讨其制度特征和社会意义,为中古社会历史变迁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观察角度。

一、兵员结构的变化

唐代兵役制度的重要变化概括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关于唐代兵员结构的演变。学术界迄今对于唐代前期府兵制度之外的兵员结构有了比5新唐书#兵志6更全面的了解。唐代前期的兵员有:府兵、兵募、健儿、团结兵、防丁;后期的兵员则为:官健、团结(团练)。中国和日本的学者在兵员身份的认定上有较为一致的认识。目前存在的疑问是:唐代前期的兵员如此复杂,后期却相对简单,其间承继关系应如何理解?而且,唐代前期有些兵员名目在5兵志6等史籍中没有清楚的记载,是否有其制度上的特殊原因?总之,必须对于唐代前期的兵员名目作更深入的分析,才能对唐代前后期兵员的演变作出正确的理解。

足以引起我们疑问的还有这样一段材料:

5资治通鉴6唐纪玄宗天宝元年(742)正月条:/凡镇兵四十九万人。0司马光于其下作/考异0曰:/此兵数,5唐历6所载也。5旧纪6:-天下健儿、团结、骑等总五十七万四千七百三十二人。.此盖止言边兵,彼并京畿诸州

骑数之耳。01这条材料对于理解唐代前期的兵员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记录了开元、天宝之际全国现役军人的总数,而且指明了当时的兵员种类。也就是说,唐朝中央军事主管部门)))兵部在统计全国在籍军队的时候,把什么府兵、兵募、健儿、团结、

骑等等之类,统统归并为健儿、团结、骑三种。

骑是开元十一年(723)用来取代府兵宿卫的禁军,其来源是府兵与白丁。司马光/考异0的意思是说,57万多军队中除了

骑(约8万多人)外,正好是边兵49万

人。而边兵则只分为健儿和团结两种。

o关于团结兵,日野开三郎、方积六与笔者都有过论述。?日野和方先生的文章只涉及团结兵的范围问题,只有我把团结兵理解为府兵、健儿之外的其他临时征集组合的军队的总称。我研

#

179#唐代兵制的演变与中古社会变迁

1o?时代N 团结兵K D #F 6,收入5日野开三郎东洋史论集6第1卷5唐代藩镇N 支配体系6,三一书房,

1980年。菊池英夫:5唐代兵募N 性格H 名称K D #F 6,5史渊667、68,1956年;5节度使制确立以前K )1k /军0制度N 展开6,载5东洋学报6第44卷第2期,1961年;5节度使制确立以前K )1

k /军0制度N 展开6(续编),载5东洋学报6第45卷第1期,1962年。

1 5资治通鉴6卷215,中华书局,1956年,第6851页。

或谓团结兵刚建立时为地方武装,此后性质有所变化,但这种看法没有坚实的根据。我不认为玄宗天

宝时期兵部对于边兵的分类统计与武则天时期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武则天时期设置团结兵,属于兵募性质的兵员。兵募本来就可以到边疆去打仗,也可以在一些特定的防区戍守。唐前期团结兵材料主要见5唐六典6卷5,该书编纂于开元末年,与5资治通鉴6所记天宝元年边兵分类统计仅相隔数年。

参见日野开三郎5唐府兵制时代N 团结兵K D #F 6、5唐府兵制时代K )1k 团结兵N 称呼H =N 普及

地域6,收入5日野开三郎东洋史论集6第1卷5唐代藩镇N 支配体系6。方积六:5关于唐代团结兵的探讨6,5文史6第9辑,中华书局,1985年。张国刚:5唐代团结兵问题辨析6,5历史研究61996年第4期。

究得出的结论是,除了府兵和健儿是具有特定身份的兵员外,团结兵是非身份性的,是就组建方式而言的。凡是从/非兵0到/兵0的过程,皆通过团结、团练的方式来进行。大体有两种团结兵员的形式,一是参加/征行0的团结兵,比如兵募就是此类。兵募其实是/募兵0一词的名词化表述,是为了某次特定的军事行动而组建的军队。他们被/团结0起来,以那些强干的勋官或者有经验的勇健男子为军将,到边疆去参加战斗或者防守,一般完成任务后就返回家乡。另外一类是/镇防0的团结兵,他们虽然在自己的家乡被组织起来,保卫某些特定的边州或要害之地。但是,他们并不是地方军队,仍然是朝廷委任地方官训练的队伍,就像边兵往往由边州都督和刺史统领一样。这两部分军队都称为/团结0,它们与后来的骑、健儿在天宝时共有57万余人。这样一来,唐代前期兵员中,除府兵之外就是健儿和团结,与唐代后期的官健和团结,就成为前后相承的制度了。所谓兵募云云,从集兵的方式说被包括在/团结兵0之中。

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五月重新核定诸州兵力:根据军事防御的需要而招募的兵士谓之健儿(官健);另外的番上往来的是团结或团练兵。这时定诸州兵,与其时朝廷正在核定全国赋税定额等工作有很大关系。唐代前期的健儿以及开元年间出现的长征健儿,在唐代后期一般叫

长行健儿,或简称为长行。

1这种名称演变的背后是军队征集和动员体制上的重大改变,即从特定时间或特定地区征募有专业训练的士兵变成向社会普遍招募职业化的士兵。

从制度上来讲,唐代后期的军队有常规部队和后备部队的区别,前者就是长行健儿(官健),后者就叫团结。作为常规部队的官健,本人的衣食和家口粮完全由官府供养。作为预备役的后备部队,原则上只是在执行防御或者战斗任务时才给本人提供必要的食品。这两种军队的名额和待遇都由中央控制,两者在各个军区的比重也不相同。大体说来,在北方、中原地区的藩镇官健的数量比较多,在南方团结占的比重比较大些。因为河北地区的藩镇为保持割据的实力以及边疆的守卫,都需要一支庞大的军队。西北地区的藩镇既有保卫边疆的任务,也有守卫京师的职责,也需要一支可观的常规部队。中原地区的藩镇雄居运河通道之上,这里驻扎的数十万士卒体现了朝廷扼守运河要冲、阻止河北藩镇南下的军事意图。南方藩镇军队中官健的比重较低而团结的比重相对较高,这是因为南方的战事比较少。晚唐时期,南方社会局势恶化,流民蜂起,出现了一些新的武装力量,比较突出的是所谓/乡兵0和/土团0。乡兵与土团都是地方武装,与团结兵不同的是,团结兵是国家正式设立并且定额管理的后备武装,乡兵和土团则是地方根据形势需要而临时设立的武装,即使报请中央或者上级同意也没有正式列入兵籍。

二、军队编制的变化

军队成分的改变也会反映在军队的组织制度上。因此,唐代兵制变化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军队编制的变化。唐代以前军队平时没有固定的编制。先秦的军队编制,特别是基层编制与百姓的什伍组织是一致的。秦汉军队战时编制也是不固定的。秦汉的军队是部曲制度,军下有部、部下设曲。部的长官是校尉,其率领的军队多则六七千,少则一二千人。而曲的长官军侯究竟

领多少人,还不清楚。总之,军队的编制并不固定。

o宋代禁军的编制是很固定的。比如都的定额大体为百人,五都为一指挥,指挥的定额一般是500人(有二三百人一指挥的,只能算特

#

180#中国社会科学 2006年第4期

1

o参见张国刚5唐代的健儿制6,载5中国史研究61990年第4期。参见黄今言5秦汉军制史论6(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26)241页。

例),其上建制有厢、军等。

1从秦汉到宋代军队编制经历了从不固定到固定的变化,而军队编制的这种固定化乃完成于唐代。

唐代前期的团结兵(包括兵募)是没有固定编制的。史料中有/蕃汉兵募、健儿0的说法,下面举蕃兵募的例子来作进一步分析。玄宗5移蔚州横野军于代郡制6云:/其蔚州横野军,宜移于山北古代郡,大安城南仍置汉兵三万人,以为九姓之援,,(拔野古都督)颉质略出马骑三千人,充横野军讨击大使;同罗都督毗伽末啜出马骑二千人,充横野前军讨击大使;习都督比言出马骑二千,充横野后军讨击大使;回纥都督夷健颉利发出马骑一千人,充大武军左军讨击大使;仆固都督曳勒哥出马骑八百人,冲大武军右军讨击大使,,其五都督讨击大使,各量赐物一百匹,领本部落蕃兵,取天兵军节度。其兵有事,应须讨逐探候,量宜追集,无事并放在部落营生,并使本军存问,务使安辑,应修筑所及支运兵马粮等,所司亦与节度使商量处置。0o按,五都督所统蕃兵以讨击大使的名义受天兵军节度,但他们平日里都仍在本部落,只是在需要其执行讨击和侦察任务时才被抽集在一起,这就是所谓/其兵有事,应须讨逐探候,量宜追集,无事并放在部落营生0的含义。由于受天兵军统领,国家必须给其兵马粮草,所以有/应修筑所及支运兵马粮等,所司亦与节度使商量处置0的安排,五都督所统蕃兵当然不止3000到800的数目,但是这个定额既然是朝廷规定的,那么给兵马粮草当然只会按照这个数目给付。

蕃兵是唐代征镇军队的一种来源,其他来源的镇兵(比如汉兵)的情况亦可以据此推知一

二。可以这样说,边疆的镇兵处在如下几种状态:/平日0即在非战争状况下,一般从事公私营种活动。/交兵之日0即新老镇兵交替的时候,押官们把新征募来的兵员交付给边疆军政当局,同时将/年满镇兵0放归。/团日0即从事军训活动的日子,进行编组(团伍)教练。此时,各地新征集的兵员首先需要重新编组训练,因此/交兵之日0之后不久,就会有所谓/团日0。倘若大敌当

前,或者需要主动出击,边军就会按照训练过了的具体的队形、营阵做战争军备,严阵以待。

?唐代府兵有团、旅、队、火的组织,这是平时在折冲府编组时的编制,在战争情况下并不

适用。府兵参战并不是成建制的去打仗,而是抽兵作战。

?当然府兵的平时建制会对战争情况下军队的编制有影响。唐代诸家兵法反映的是战争情况下的军队编制结构。5武经总要前集6卷二5教旗6篇云:/凡教旗,人无常数,大抵五百人为一营,以营之多少分左右厢,列次第。营壁已定,依次秣马,,凡步兵队,队五十人,,凡骑兵队,队五十人。0其中的5教步兵6篇又提到左右厢兵马使、兵马使、十将、副将等军官职级。这里已经透露了唐代作战情况下军队的编制情况。唐代藩镇节度使的职级本来就是行军制度的固定化,亦即是战时制度的平时化,所以,唐代战争情况下的军队编制逐渐变成平时化的编制的趋势也在加强。比如,晚唐五代出现了指挥使的名目。神策军54都,每都约1000人。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孟知祥谋据蜀中,所建置的军队每营大体是1000人。史称:/置左右牙等兵十六营,凡万六千人,营于牙城内外0。八月,又/增置左右冲山等六营,凡六千人,营于罗城内外;又置义宁等二十营,凡万六千人,

#

181#唐代兵制的演变与中古社会变迁

1o??参见王曾瑜5宋朝兵制初探6(中华书局,1983年)第24)32页。

5全唐文6卷21,玄宗5移蔚州横野军于代郡制6,第251页。

团结兵的这种特点,使得集兵的规模因时而不同,边兵人数也将因时而异。以朔方节度使为例,并州

置天兵军时有兵八万,玄宗5征突厥制6中说朔方道行军大总管王,/凡蕃汉三十万众,并取节度0(5全唐文6,第252页)。天宝元年缘边节度使兵力中,天兵军为20000人,河东节度使共55000人。可见每次集兵规模并不相同。参见孙继民5唐代行军制度研究6(文津出版社,1995年)。

分戍管内州县就食;有置左右牢城四营,凡四千人,分戍成都境内0。九月,孟知祥再/置左右飞棹兵六营,凡六千人,分戍滨江诸县,习水战以备夔峡。01

总之,唐末五代军队的战时和平时的作战编制在逐渐走向合一,从/非兵0到/兵0的过程在发生变化。这是伴随着兵士成分的变化即军队的雇佣职业化而必然发生的现象。

三、兵士待遇和地位的变化

唐代兵制变化的第三个方面,就是兵士待遇和地位的变化。唐代前期兵役制度无论是府兵还是兵募(团结)都有两个基本特点。第一,从国家的角度说,重视兵士的身份和家庭经济条件;从士兵的角度说,重视当兵的政治待遇而不是经济报酬。第二,对国家来说,征兵是臣民的义务;从臣民来说,当兵是他们的权利。

府兵出身资历表左右卫之亲卫

左右卫之勋卫及率府之亲卫左右卫之翊卫及率府之勋卫诸卫及率府之翊卫卫 士

二品以上孙

二品以上曾孙三品子三品孙

三品曾孙四品子四品孙

职事五品子孙;勋官三

品有封者及国公子孙五品以上子孙;柱国有封爵兼带职事官子孙

六品以下子孙及

白丁无职役者唐代前期的府兵制度是典型的重视身份性兵役制度。府兵包括内府与外府两个部分。内府府兵是/亲卫0、/勋卫0、/翊卫0,总称为/三卫0,外府府兵也各有美名,总称为/卫士0。三卫的遴选对象明确规定是官僚子孙。卫士主要的选拔标准则瞄准了下层官吏和殷实多丁之家。官员的子弟有做官的特权条件,但是要获得进身的阶梯,必须在吏部或者兵部服役,不服役的要纳资。服役或者纳资是获得出身并提高政治身份的途径。(参见府兵出身资历表)

如上表所示,三卫照例由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来担任。凡是符合条件的青年都要由各地上报名册到兵部,在尚书都省并报送门下省审核后,由兵部分配给他们以相应的职任和番次。原则上番次频度要按照其家乡到京城的距离来派定。凡是籍贯在首都附近包括京兆、河南、蒲州、同州、华州、岐州、陕州、怀州、汝州、郑州等地的三卫必须上番服役,其余的人纳资而已。5旧唐书6卷425职官一6提到唐代出身入仕的几种方式:科考及流外等之外,还有门资,/若以门资入仕,则先授亲、勋、翊卫,六番随文武简入选例0。也就是说/三卫0是门资入仕的重要途径之一。普通卫士按照规定选取六品以下官员的子弟或者白丁即平民子弟,贱民是不能当兵的。选拔府兵的标准是/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0o。也就是说,家境富裕、身体强壮、丁口多寡,是挑选府兵的三个因素序列。首先看经济条件,因为当兵不是为了养家糊口,而是为国家尽义务,当兵需要花钱,没有较好的家庭条件不行。在此我们不妨比较一下府兵卫士与一般百姓的负担。

#

182#中国社会科学 2006年第4期

1o5资治通鉴6卷275,唐明宗天成元年,第8991)8992页。

5唐律疏议6卷165擅兴律6。

府兵的负担究竟如何计算?目前还是一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总的说来有三个因素要考虑。其一,府兵服役的时间所包含的代价。其二,府兵自备武器装备和粮食的费用。其三,卫士从国家获得的报酬。

关于第一点即府兵服役时间,有一个番役的计算公式可以推算。唐代的色役大都按照番役来计算。而且多数情况下都采取500里内5番,500里外至1000里内7番,1000里外至1500里内8番。我们的推算结果是5番役要服役72天,路途48天,合计120天。7番役服役51天,路途90天,全年服役119天。8番役服役45天,路途90天,全年合计135天。10番役服役36天,路途96天,全年合计132天。12番役服役30天,路途100天,全年合计130天。总之,府兵服役时间一般在120天左右,上下差别不超过10%。与普通白丁服役情况相比似乎稍重些。考虑到府兵一般在所在地附近服役,如宿卫的卫士多来自京畿周边地区,边防地区如西州卫士也只是去附近的镇戍番上,因此府兵实际的服役地区大都在方圆500里以内,路途里程不用计

算,所以其实际服役天数当为72天。但是,这也比白丁要重。

1关于第二点,即卫士的武器和装备问题,5新唐书6卷505兵志6的记载提到的各种装备分为: 1.六驮马; 2.每火应该具备的生活用品; 3.每队应该具备的生活及军事用品; 4.每人应该具备的生活物资及武器装备。它们/皆自备0。

所谓/皆自备0究竟是什么含义?火备六驮马的运力工具,是为运载每火10名兵士的装备等物件,包括下文/火具0、/队具0、/人具0的部分。那么,这些部分是否都由府兵自己出资备办呢?从引文中可以看出,火备的物品都是生活用品;队具的东西很简单,可以算作战争中的辅助用品;人具的则包括随身携带的轻武器、服装、粮食三大项。下文说/并其介胄、戎具藏于库0的/介胄、戎具0是不包括在那些轻武器之内的。总之,这一段话的重点是说府兵每火、每队和每人应该具备的物品,所谓/皆自备0即自己准备的物品,并不是火、队、人所应该拥有的全部物品。还有介胄和戎具等禁止民间私有的东西,必须由官府准备。无论是自备之物,还是官府备之物,平时都/藏于库。有所征行,则视其入而出给之。其番上宿卫者,唯给弓矢、横刀而已0。显然,这里的/皆自备0强调的不是由谁出资的问题,而是由谁准备的问题。但即使是部分军事装备和用具,也要殷实之家方可置办和承担得起。

最后,卫士服役能够得到什么报酬呢?我们知道府兵番上有月赐,在边疆镇戍值勤也有官府供给的粮食。府兵从国家得到服役期间的生活费用,这一点与其他番役相同。其次就是府兵在战争中立功可以获得勋官,o进而获得政治上进步的阶梯。

综合以上论述,府兵的主要负担仍然是番上服役中的劳役支出。其折冲府/火具0、/队具0及六驮马,原则上应该由官府或者调拨百姓筹备。其/人具0的衣粮和轻兵器,有可能是府兵

#

183#唐代兵制的演变与中古社会变迁

1o关于均田制时期白丁的负担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有课役(租庸调)和夫役(杂徭)两项,折合为90

天,即租15天、调15天、庸(力役)20天共50天,再加上杂徭(充夫)40天。相反府兵500里内5番,每年服役天数72天,似乎较普通农民负担轻。这里的关键是如何看待所谓夫役即杂徭。我的看法是杂徭又称小徭,是中男(16岁)所服的徭役,并非正丁所应该负担的徭役。一般白丁的服役负担可以折算为50天,而不是90天。详见张国刚5唐代府兵渊源与番役6(5历史研究61989年第6期)。因此,府兵的负担即使是按照5番役的72天推算,比白丁要重一些。最近有人提出计算府兵负担时要考虑休息日的因素(古怡青:5唐代府兵制度兴衰研究)))从卫士负担谈起6,新文丰出版公司,2002年,

第310页),则府兵付出的劳动日更多。此种计算是否可以成立,尚属疑问,今不取。关于唐代勋官及其告身制度,参见朱雷5跋敦煌所出3唐景云二年张君义勋告46,载氏著5敦煌吐鲁

番文书论丛6,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25)243页。谷霁光:5府兵制度考释6认为府兵通过战争获得勋官,因而获得更多的勋田(第202)207页)。但是,实际上勋官受田的事例是很少见的。

个人的负担。而府兵得到的报酬主要是获得勋官,这对于富裕人家是有吸引力的。兵募的应募条件也与府兵类似。兵募是名为招募,实际是征点。兵募的待遇有所谓/给赐0。我曾经推算兵

募的待遇大概在每年三五匹绢。

1在这种情况下,百姓服兵役主要不是出于经济原因,而是为了获得勋赏。建功立业是唐代前期许多知识分子的梦想和追求,/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0o就是这种心态的写照。

唐代后期,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彻底改变了当兵重身份、重勋赏的情况,而是重武艺、重报酬。换言之,从招募方面说重视兵士的武艺,从应募方面说重视当兵的待遇。我曾经仔细计算过唐代后期一个军士的费用在24贯左右?。其中大约包括兵士的衣粮、赏赐和武器装备及其更新等,是按照人头计算的军事开支。至于兵士个人的收入,现有资料表明,唐德宗时朝廷给予一个防秋兵士的粮食是每月1石(大约50公斤),一年共12石(约600公斤)。这当然不只是兵士的食粮,还包括家口粮。但是,家口粮是作为兵士的收入获取的。

总之,唐代前期,兵士要有富裕的家庭背景,以便有能力制备衣装和轻武器;唐代后期,兵士却通过当兵来养活自己的家庭。魏博节度使田悦对本镇被朝廷裁减的兵士说:尔曹皆靠当兵养父母妻子,一旦被裁减,/如何得衣食自资0!?蛊惑他们起来对抗朝廷。

四、兵制变化的社会影响

唐代军士身份的变化、军队的职业化和军队待遇的变化所造成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它导致了士兵们从争功到逐利的明显变化。不仅经济利益是当兵的动机,而且在唐五代藩镇兵乱中,经济利益也是导致兵乱的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我们知道河北的卢龙、魏博、成德是三个最不听命的藩镇。三镇的节度使一般都不由中央任命,也不向中央交纳贡赋。唐朝与三镇的战争主要为德宗朝和宪宗朝。德宗建中年间的战争主要围绕着河北藩镇世袭的问题而爆发,而世袭的背后还是经济问题。建中初年定两税法,朝廷派洪经纶作为钦差大臣去河北定两税,由于地方预先留成的两税额与所养兵士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洪经纶在魏博首先提出裁减该镇的兵士。节度使田悦表面应付,却以家财把裁减的兵士保留下来。在河北藩镇联兵抗拒朝廷任命节度使的叛乱中,被裁撤的兵士成为反叛的主力。宪宗元和年间对于河北藩镇的战争曾取得重大进展,魏博、成德、卢龙三镇的相继归附也是以魏博为突破口进行的。其中魏博的田弘正和卢龙的刘评都是主动归顺朝廷的,朝廷许诺给予高达100万乃至150万的巨额赏赐。这使其他河北藩镇的兵士感到/反叛有何益乎!0从而激起连锁的归顺效应。最后,导致河北再度发生叛乱的是朝廷规定的赏赐额没有及时兑现,相反本镇却要拿出钱粮来支付帮助朝廷打仗的费用。又有材料表明,穆宗即位后密令各地藩镇裁减兵卒,从而再次导致河北兵乱,失去了朝廷对河北藩镇的直接控制。

再看中原地区的情况。中原地区的藩镇由于处在南北运输大动脉的运河的关键地段,又是保卫京都安全的东部屏障,所以一般有比较强大的兵力配备。9世纪时杜牧的5战论6已经分析了中原地区屯驻重兵,形成藩镇兵力相互制约的军事格局的原因。中原藩镇中,治所设置在徐州的武宁军是兵乱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分析一下徐州的兵乱就会发现,兵士为了获得赏赐和瓜

#

184#中国社会科学 2006年第4期

1o??张国刚:5关于唐代兵募制度的几个问题6,5南开学报61988年第1期。

5杨炯集6卷25从军行6,中华书局,1980年,第21)22页。

张国刚:5唐代藩镇研究6,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214)219页。

5旧唐书6卷1415田承嗣附悦传6,第3841页。

分财富是其中最突出的原因。武宁节度使经常被兵士驱逐,朝廷派去的节度使田牟颇得士心,史称:/田牟镇徐日,每与骄卒杂坐,酒酣抚背,时把板为之唱歌。其徒日费万计,每有宾宴,必先餍食沃酒,祁寒暑雨,卮酒盈前,然又喧噪邀求,动谋逐帅。01而被田牟所取代的节度使

康季荣则因为/不恤士卒0而被部下所逐。

o懿宗咸通二年(861)继田牟出任武宁节度使的温璋带兵尽杀武宁军士,三年朝廷调浙东观察使王式来徐州,同时撤消徐州节度使建制,改为团练防御使,寻又置徐泗团练观察处置使。这种调整旨在削弱徐州的军事地位。其严重的军事后果在其后的裘甫和黄巢起义中已经暴露无遗!?

唐代后期及于五代,兵士的待遇在不断上扬,而兵士的社会地位却真正的是在降低,出现了经济待遇与政治身份背道而驰的状况。像魏博和徐州军士这样的强悍表现,并不能真正表明武人社会地位的高贵和强大,恰恰相反,他们在这里所表现出来的无业流民的特征,说明武人地位的逐渐衰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这里具体举一些官僚子弟当兵对待勋赏的态度的变化,来说明军人地位和荣誉感的变化。天宝十一载(752)十二月关于朝要及监军子弟在军中争夺叙功的情况:/爰及破敌录功,触类凭虚,皆非摭实。或久在行阵,久被弃遗;或不践军戎,虚沾爵赏。银章紫绶,无汗马之劳;厚禄崇班,皆亲援而致,使战士失望,侥幸竞驰,静言其由,实在于此。且古者士农异处,军国殊容,所以国学上庠,以教胄子,撰车表貉,用训戎师。岂有家袭弓裘,身参卒伍?斯乃假名取进,其理昭然。皆因主将有私,遂乃公行嘱托。已往之过,朕亦不言,将来自新,必期革弊。自今以后,朝要并监军中使子弟,一切不得将行。先在军者,亦即勒还。0?这条材料是说,朝廷权势人士把子弟送到前线以便博取功名。但是到了唐朝末年,子弟在军中服役,很难获取好的前途。我们可以看下则材料。

大中年间(847)859)的一则碑文说到唐朝末年子弟在军中服役的情况:/君讳弘章,子广文,巨鹿曲阳人也。曾讳峻川,高不仕,耄龄殁世;祖讳叔元,终留守右屯营军押衙。公自弱冠之初,以精t 学,壮志操心,乃投文笔,从事辕门,授子弟之职。日趋公庭,礼貌谦恭,众流推美,自基迨末,凡三十载矣,迁崇者一十五阶,实为务剧位卑。0?魏弘章从子弟干起,30年间干到散兵马使,职务不高,但是带职却已经升到相当高的位置。这种升迁有时候意味着增加将士们的负担从而受到拒绝,于是唐代将士有拒绝叙勋阶的,如李商隐5为荥阳公奏请不叙录将士状6提到这种情况:/使当道将士及管内昭贺等州军士共二千一百二十六人,准去年五月五日制,叙勋阶使司去。今年四月二十五日,具将士姓名及甲授年月日申省讫,,伏以当管近无丰年,亦经小水,海上有分屯之卒,邕南有未返之师。欠冗食于居人,困裹粮于戎士。臣初叨廉问,方切拊循。虽拾缀升阶,各思受宠,而濡毫执简,无以为资。仰虑后期,敢忘积遽。伏见比者诸道有物力未足者,圣恩洪贷,许且权未叙录。窃缘往例,冒此上陈。冀伏天慈曲垂矜许,臣与将士等无任感激,冒昧战越之至。0?这篇状文中的荥阳公是桂管都防御使郑亚,状

#

185#唐代兵制的演变与中古社会变迁

1o????5旧唐书6卷19上5懿宗纪6咸通三年七月。

5东观奏记6卷下,中华书局,1994年,第131页。

参见拙稿5唐代藩镇研究6。

5册府元龟6卷635帝王部#发号令二6,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第1册,第712页。

5唐故东都留守散兵马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试左金吾卫长史上柱国魏府君墓志铭并序6,周绍良

等编5唐代墓志汇编6下,大中078,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308页。

5全唐文6卷773,李商隐:5为荥阳公奏请不叙录将士状6,中华书局影印本,第8053页。

文作于大中元年(847)1。这次普遍叙阶是因为朝廷在北边打了胜仗(所谓/近者朝廷奄靖北方,惟荒东道0),/固合同成国庆,共禀朝荣0。郑亚却代表当道将士请求免于叙阶,原因是没有钱交纳笔墨官告的费用。而且这种请求免予叙阶的情况还不是个别的,郑亚还援引了以往其他藩镇的惯例:/比者诸道有物力未足者,圣恩洪贷,许且权未叙录。窃缘往例,冒此上陈。0李商隐同时还替郑亚专门给中书的执政当局也上了一个5为荥阳公奏请不叙录将士上中书状6,可见态度之坚决。与唐朝前期的情况相比,简直是一个讽刺。

总之,唐朝前期,立功军将都可以得到勋赏,获得奖赏的标志就是被叙阶。唐代规定做官要有官资。除了家庭出身的因素得到阶资外,就是依靠劳考或者军功。唐朝前期军人打仗立功,朝廷奖励以一定的勋阶。天宝年间朝廷曾经下令禁止朝廷要员派遣自己的亲属到前线随军打仗,与将士争抢功名。获得功名的官员可以得到朝廷颁发的证书)))告身。但是,获奖者本人要支

付一笔告身费用。

o唐朝末年,将士们不仅不愿意得到这个没价值的勋赏,甚至上表朝廷请求豁免叙阶,是出于经济上的因素。于是,唐朝前期与后期,当兵者对于功名与报酬(政治与经济)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唐朝前期当兵是为了获得勋赏,提高政治地位。许多官宦子弟以此作为自己政治上进步的阶梯。富裕人家也愿意自出资财参加行武,以博取功名。一般百姓也必须忍受番役的负担去当府兵,并指望由此获得功勋。唐朝后期,当兵者追求的是经济赏赐,他们不仅不自出资财,而且要官府出资养活,对于勋赏已经采取了务实的态度,甚至不愿意花钱

去接受朝廷颁赐的空洞勋告,而只想谋求赏赐,与唐朝前期的情况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五、兵制变化的社会意义分析

如何来认识和评估唐代兵役制度在前后期发生的这些变化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历史意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从不同层面上加以讨论。

唐代前期包括府兵在内的兵役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影响,它是北朝制度的延伸和发展。北朝历史带有浓重的鲜卑色彩。北朝隋唐前期武人的社会地位比较高,有多重原因,一方面在兵荒马乱时期,武力是最重要的社会安全保障。另一方面,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进入中原并且建立自己的政权,其尚武精神影响到社会风气。/代北之人豪,故尚贵戚0(柳芳语),被时人归纳为北方世族的特征。陈寅恪、唐长孺都提出唐朝历史发展带有/南朝化0的倾向,用另外一个方式表述就是/去北朝化0。唐末五代迄于宋代,武人地位的衰落正是中国中古社会褪去魏晋南北朝/蛮族入侵0历史特征的必然归宿。当然,无论是/南朝化0还是/去北朝化0,都是对历史表象的一种归纳,在表象的背后隐藏的是汉魏以来儒家礼法文化

逐渐凝集成整个社会的伦理意识的历史运动。

?科举考试制度的成熟与发展当然从另外一个方面推进了这一变革的进程。

府兵社会地位的变化过程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迁。贞观、永徽之世,府兵的地位很高,#

186#中国社会科学 2006年第4期

1

o

?

?该状文的系年请参见张采田5玉溪生年谱会笺6,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30页。唐五代官员获得升迁也要支付一笔官告费用,详细情况请参见张国刚5唐代光署钱与五代的光台钱和光省钱6,见所著5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6,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61页。即使是唐代后期的/三卫0纳资,也不是为了获得做官资历,而是着眼于经济利益。参见5唐会要6卷595兵部侍郎6大和五年三月,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本,第1212页。关于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需要另外详加讨论,概括的表述见拙文5汉唐家法观念的变迁6(5史学月刊6

2005年第5期)以及笔者参加2005年北京论坛的讨论稿5唐宋变革与历史分期6。

卫士宿卫被称为侍官,/言侍卫天子0。高宗后期至武则天时期府兵的地位已经在衰落,以至

/侍官0成为京师里詈骂人的话。再说,至少在武则天时代,卫士之役就被作为惩罚罪犯的措施。唐中宗神龙年代(705)706)

/散颁刑部格0规定,盗用官文书印的犯罪行为予以严惩,/头首配流岭南远恶处,从配缘边有军府小州,并不在会赦之限0。凡是流外行署、州县杂任,于监主犯赃贿的,/一匹以上,先决杖六十;满五匹以上,先决杖一百;并配入军。如当州无府,配侧近州。断后一月内,即差纲领送所配府取领报讫,申所司0。这里虽然没有说配入军府就是当府兵。但是显而易见,犯罪分子入军府服役,对于府兵的社会地位是极大的损害。同一/散颁刑部格0还规定,凡是纠举盗窃驼马的人,每纠告得一匹驼马,赏物二十疋。/告数满十匹以上者,卫士免军,百姓免简点,户奴放从良01。卫士免除军籍、百姓免除被简点入军,竟然是对举告者的赏赐,甚至与奴婢放良等量齐观,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府兵地位确实是十分低下的。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有志愿者被简点入军,府兵之役成为带有极大强制性的役事。勋官泛滥,卫士被借给人做童仆,卫府官得不到升迁的机会,富人就会纷纷逃避兵役,或者雇人代役。府兵地位的衰落与/折冲府无兵可交0之间构成了必然的联系。

以军功起家的军官也在社会上受到诋毁。在唐朝前期氏族志的编修过程中,那些以军功起家的新兴官僚被朝廷升入士族行列,这个氏族谱却因而被目为/勋格0。这件事所凸显的政治意义在于,尽管李唐王室竭力提高军功出身者的身份和地位,但是,社会的风向标却转向重视文士。许多以军功出身的武人,也都竭力要把自己装扮成礼法文化的维护者。这里举唐代后期两个著名的将军李晟和李光颜的例子。先看李晟:

初,晟在凤翔,谓宾介曰:/魏征能直言极谏,致太宗于尧舜之上,真忠臣也,仆所慕

之。0行军司马李叔度对曰:/此绅儒者之事,非勋德所宜。0晟敛容曰:/行军失言。传称-邦有道,危言危行.。今休明之期,晟幸得备位将相,心有不可,忍而不言,岂可谓有犯无隐,知无不为者耶!是非在人主所择耳。0叔度惭而退。故晟为相,每当上所顾问,必极言匪躬,尽大臣之节。性沉默,未尝泄于所亲。临下明察,每理军,必曰某有劳,某能其事,虽厮养小善,必记姓名。尤恶下为朋党相构,好善嫉恶,出于天性。尝有恩者,厚报之。初,谭元澄为岚州刺史,尝有恩于晟,后坐贬于岳州;比晟贵,上疏理之,诏赠元澄宁州刺史。元澄三子,晟抚待勤至,皆为成就宦学,人皆义之。理家以严称,诸子侄非晨昏不得谒见,言不及公事,视王氏甥如己子。尝正岁,崔氏女归省,未及阶,晟却之曰:

/尔有家,况姑在堂,妇当奉酒醴供馈,以待宾客。0遂不视而遣还家,其达礼敦教如此。

o这里对于李晟的记述至少有三件事值得提出予以特别关注。第一件事,李晟羡慕魏征,他与幕僚李叔度的对话体现的是一种/致君尧舜上0的儒者襟怀。第二件事,李晟厚报对其有恩者,/人皆义之0,表现的是其对朋友有仁有义的道德情操。第三件事,对于家人和子女的严格要求反映的是其持家谨严的礼教立场。李晟的这些儒家品质是如何来的呢?其实其父亲李钦/代居陇右为裨将0,李晟本人18岁从军旅,既没有家学传统,又没有儒学训练。但是,时代的价值取向却把这位出身行伍的军人塑造成具有儒雅素质的将军。

再如李光进、光颜兄弟二人,/本河曲部落稽阿跌之族也0,少依姐夫葛旃,并从之习武学艺。史称:/光进兄弟少以孝睦推于军中。及居母丧,三年不归寝室。光颜先娶妻,其母委以家

#

187#唐代兵制的演变与中古社会变迁

1o唐耕耦、陆宏基合编5敦煌社会经济文书真迹释录6第二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印中心,1990年,

第563、567页。

5旧唐书6卷1335李晟传6。

事。母卒,光进始娶。光颜使其妻奉管钥、家籍、财物,归于其姒。光进命反之,且谓光颜曰:-新妇逮事母,尝命以主家,不可改也。.因相持泣良久,乃如初。0元和十四年,在吐蕃入侵泾原的时候,时任邠宁节度使的李光颜料兵赴救,邠师喧然曰:/人给五十千而不识战阵,彼何人也!常额衣资不得而前蹈白刃,此何人也!0对神策军公然不满,大有发生兵变的危险。但是,由于/光颜素得士心,曲为陈说大义,言发涕流,三军感之,亦泣下,乃欣然即路,击贼退之。01这里的/陈说大义0无非是忠君报国的儒家理论。两件事分别展现了夷狄出身的李氏兄弟用儒家理论治家、治军的优秀品质。

无论是从历史家的叙述手法,还是所表彰的事实,都可以看出其价值取向是充分认同于儒家的礼法文化。割据藩镇的节度使也是如此,o武将们都争相认同儒家礼法文化价值观,/儒将0被视为军事统帅的最高境界,峨冠博带显然比一身戎装更受社会的器重。这种儒将形象在后世

可以打造的岳飞、关羽身上更加清晰。

?此事牵涉稍远,于此不欲详论。但显而易见的是,唐朝后期皇室最理想的驸马人选早不是军功之后,而是在进士出身的士族子弟中去寻觅。这与唐太宗当初设计的与军功贵族世袭共治的政治理想完全不同。科举以及通过科举世袭高位成为世族

与寒门获取富贵的最佳选择。

?我们还可以把观察这个问题的视角更加展开一些。不管人们如何理解均田制的性质,都不能忽视这一制度的根本意义是国家通过防止土地过分集中、保障个体农民土地的获得,从而实现国家权力对于农民人身的干预这一事实。也就是说,国家通过保证土地与劳动人手的结合,来保证赋税的征收和兵役的征发,从而达到对臣民的直接控制。但是,事实是,土地买卖和商品经济都在不断的发展,土地兼并从高宗武后以来就愈演愈烈,从而侵蚀了国家对于基层社会的统治,导致了基层社会权力结构的巨大变动。

土地制度与人身关系的变化影响尤其深远。土地集中在土豪富户手中,他们需要劳动人手,又不能按照过去荫蔽客户的办法来获得。而失却土地的农民需要劳动机会以维持生存。中唐以来,土地租佃关系和雇佣关系的发展就适应了这种需要。因此,过去的征兵制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经济和社会基础。国家也就失去了完全用政治权力控制劳动人手的基础。由于世袭箕裘的世家大族势力的衰落,官员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在发生分离。唐代官员即使像白居易、杜牧、韩愈这样的文人官僚,也未必是田连阡陌的大土地占有者。在地方上另有一批土财主,他们的身份是平民。世家大族的势力让位于那些依靠工商业和农业发家的土财主。如果唐朝坚持原来

的征点兵役制度,势必要与急需劳动人手的土豪富户之家发生正面冲突。

?既然基层社会的权力关系在发生变化,随着土地关系的变化和赋役征收制度向/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人丁为本0的方向变革,兵役制度势必也要采取新的模式。雇佣职业兵制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唐代兵役制度的这一变化表明,当兵已经从权利和义务变成了一种由契约关系决定的雇佣行为。人身的强制因而得以削弱,契约关系由此而得到加强。这一点符合总的社会发展趋势。

总括以上论点,唐代前期,当兵是义务,也是权利,臣民与国家之间,表现为一种超越经#

188#中国社会科学 2006年第4期

1o

?

?

?5旧唐书6卷1615李光进传附弟光颜传6。

参见杨志玖5藩镇割据与儒家学说6,5陋室文存6,中华书局,2002年。关羽是三国人,但是他的儒将形象则是宋代以后打造的。三国故事在宋代说唱故事中已经流行。参见吴宗国5进士科与唐代后期高级官僚的世袭6,载5中国史研究61982年第1期。敦煌文书P2979有开元二十四年(736)岐州眉县县尉判集,提到当地富豪之家藏匿丁口,拒绝放人去

服丁防之役的情况。参见池田温5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概观#录文6(东京大学出版会,1979年)第375页。

唐代兵制的演变与中古社会变迁

济之外的人身隶属的政治关系。唐代后期,当兵则是一种职业,是/和雇0的契约关系。唐代中国社会历史的这种变革所反映的社会发展趋势就是,国家通过权力直接控制臣民的制度在削弱,世家大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的瓦解和衰落,不仅表现在科举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度,而且表现为军功和门荫结合的入仕路途的逐渐衰落。社会身份等级的凝固性在进一步削弱,而社会的流动性得到加强。门阀贵族制度下,当兵也讲究身份和血统。世家子弟通过当兵(门荫的必经之途)获得特权。唐朝前期/三卫0制度就适应了这种需要,普通卫士的选拔虽然降及于平民,但是也有一定身份限定。唐朝后期当兵是一种职业,兵士靠当兵来养活父母妻子,当兵的报酬就包括了/春冬衣0和/家口粮0两部分。唐代后期藩镇动乱的基本特点,从总体上看表现为兵士为谋求经济利益而展开的杀逐节度使的斗争,经济上的待遇问题是促使藩镇兵士发生动乱的关键,也是唐代藩镇割据的关键因素之一。唐后期及于五代,表面上看是一个武人打天下的世界,其实这个时期的武夫与北朝隋唐前期的武人的性质完全不同。北朝与隋唐前期的武人是贵族出身,他们及其子孙通过当兵而获得政治身份。唐五代的武人则是兵卒起家,他们没有尊贵的血统和身份,完全靠自己手中的武器来争取荣华富贵。

唐代兵制的上述变化本质上是军人身份的开放性和职业化、雇佣化。军人身份的开放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军将的开放性,不再是固定的世袭的特权。另一个是兵士身份的开放性,不再是固着在少数府兵之家。这个结果直接为宋代所继承。军人的职业化和雇佣化的另外一个后果就是军事管理体制的变化。军队常年驻扎需要有自己的编制,从而导致军事编制的固定化,并且与战时编制相一致。社会身份的流动性本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历史特征,而这种变化可以说正是在唐宋时期趋于完成的。

国家权力与基层社会的关系是社会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观察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坐标。国家如何选拔官员进入政权?国家如何征取赋税?臣民如何纳赋服役?都体现了一种社会秩序,也表现为一系列制度。社会秩序的变动总是表现为旧制度的衰落和新制度的形成。因此制度的变化是考察社会秩序与社会流动的一个重要窗口。唐初实行的以均田制、府兵制、三省六部制等构成的/律令制0,似乎代表了一种新的秩序,其实,这种秩序乃是对北朝以来社会变动的一种总结,代表的是一种旧的秩序,总结的是一种旧的制度。唐代既是旧的制度和秩序被精致地包装、被周密地总结和重建的时期,也是被打乱、被破坏的时期。旧的秩序被打乱,新的秩序在建立之中,这就是唐代的历史特点。唐末五代围绕科举与门荫的朋党之争,地方藩镇动乱势力的消长,都构成了新旧秩序交替过程的历史背景。宋朝人试图重建新秩序,只是在唐朝历史后期发展的基础上往前走。宋代武人地位的衰落,新的士人阶层的崛起,不是宋太祖为了防范武夫而收其兵权的结果,而是社会潮流的发展所致,反映了走出中古之后的新社会秩序的时代特征。过去我们考察唐宋社会变革,比较关注科举制度的兴起带来的上层精英集团的变化,以上对于兵士地位的考察则使我们获得一个新的视角,能够比较深入地观察到基层社会的变动。因为基层社会的变动也许是中古社会变革更深厚的土壤。

1本文责任编辑:王和2

#

#

189

ABSTRACTS

tr ansmission of May Fourth new culture with his unique ar tistic style.From the Anti2Japanese War to the period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his writing was an individuated practice which at the same time was structured in the total structur e of the society and the times.Literature was thus highlighted as a marginalized experience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It is helpful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oday p s mass popular culture to re2interpret a literary form pr oduced at a time of popularization,to under stand the traditional orientation of its reception,and to allow a diversity of artistic str ategies on the basis of respecting the indigenous reception.

(13)The Standardization of Poetr y Writing in the Tang Dynasty Zha ng Bowei#167#

Researchers disagree on the values and status of liter ary cr iticism in the T ang Dynasty.T his issue calls for more exploration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Poetics in the Tang Dynasty was character ized by/standardization,0which emphasized/how to write.0In the T ang Dynasty, the focus of poetics shifted fr om/what to wr ite0to/how to write.0In this r egar d,it occupies a place on its own i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14)The Evolution of the Military System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Social Change in Medieval

China Zhang Guogang#178#

In the T ang and the Five Dynasties,the conscr iption system was gradually replaced by the mercenar y system,which naturally brought about changes in the military establishment and the tr eatment of soldiers.In the early T ang Dynasty,much emphasis was put on soldiers p status and the economic status of their families,while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r ecruits p mastery of mar tial ar ts was stressed.Such changes in Chinese medieval society reflect changes in the institutions by which the state directly contr olled its subjects.It represented one aspect of the gr eat transition during the T ang and Song Dynasties.

(15)Irr igation,Envir onment and the Water Community:An Analysis of the Centr al Guanzhong

Region in the Qing Dynasty Chao Xiaohong#190#

Water conservancy societies and their change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ere former ly understood in academic studies as a matter of so2called water communities and their breakdown. This was the subject of heated debate.The concentration of land was taken as the main factor contributing to the disintegr ation of water communities.Based on fieldwork and unofficial literatur e,this study provides an analysis of irr igation canals and water societies in the central Guanzhong region.In rethinking and analyzing water community theory,the author holds that relatively scattered land property r ights may also lead to disproportionat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inside a community.Water communities may have broken down at different times in different places,r ather than simultaneously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唐代给侍法律制度研究

唐代给侍法律制度研究 一、被侍者和充侍者 (一)侍老 侍老是指达到一定年龄的老年人。给侍法律制度规定,年满八十的老年人被称为侍老。笃疾者与侍老一样享受给侍待遇。唐令中多有明文为证,"老谓八十以上,疾谓笃疾,并依令合侍"。"诸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一人;九千二人;百岁,五人"。唐令中没有限制享受侍老权利的社会等级要求,说明在唐代侍老的范围十分广泛,除了第一等级外,上至贵族与官吏,下至贱民,对于满足年龄条件的人依律官府都可拨侍下养其老。 1.官吏侍老 古代官吏达到高龄之时同样要面临养老问题,但官吏和庶民与贱民不同,其受官员致仕制度保障。官员致化制度即官员退休制度,是官员达到一定年龄之后,无法胜任本职工作,向皇帝提出辞呈告老还乡的制度,是职官退休和养老制度的重要内容。致仕官吏的养老也是养老中的一个群体,是对给侍法律制度的补充。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关于官员致仕年龄的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事","七十致政",意思是官员到了七十岁要将职位还给国家,回家养老。到两汉时期致仕制度初步形成,"养老与致仕密切相关,官员致仕时举行养老礼,官员致仕后在乡参与乡饮酒礼,而礼最重要的参与者即为致仕之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致仕年齡和致仕经济待遇"半禄"都曾以诏令的形式确定下来。到唐代官员到屯十岁就会申请致仕,"年七十以应致仕,若齿为未衰,亦听厘务。凡请致化五品以上奏闻,六品下由尚书省录奏"。@官员致仕的年齡限制有一定的放宽,对于

年龄未满毛十但健康状态不好的官员,也允许其提前致仕。而年龄已满七十,身体很好的官员也能够延退休,绝续处理政事。唐代给致仕官员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支持,以使其安享晚年。"诸事官年七十,五品以上致仕者各给半禄"。五品以下的致仕官员则只能享受四年的半禄待遇。后来唐玄宗在敕文中取消了四年的限制,使五品以下致仕官员的半禄待遇可终其余年",提高了低品级致仕官员的物质生活水平。 ...................... (二)侍丁 唐代给侍法律制度完备的最主要标志为亲待外侍之分。亲侍是与侍老有亲属关系的人。外侍与侍老无亲属关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1.亲侍 (1)亲属关系。亲侍指侍丁与侍老之间有亲属关系,包括直系血亲、期亲。侍了侍养祖父母、父母,是作为子孙应尽的职责。对于家族当中期亲的养老,其所犯罪行的具体情节可申请不同的处理办法。"死罪上请,唯听敕裁,流罪侍亲,准律合住"。犯非"十恶"的死罪者,家中有老疾无侍,且无期亲可充侍时,可以"具状上请",听后皇帝发落。犯有不属于"会赦犹流"的流罪之人,可以申请"权留养亲",以此来保证侍老得到给侍的法律权利。犯有徒刑的但仍要侍奉亲长的,在刑罚执行上也有一定的变通。 ......................... 二、侍老的权利与侍下的权义

2018高考复习备考诗歌题材分类鉴赏(边塞诗)教师版 -

边塞诗复习导学案 编写人:陈华平使用时间:2018.3.7 使用对象:高二 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诗概念及代表诗人,掌握边塞诗的基本常识,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2.反复诵读,感悟交流,学习边塞诗通过对比、衬托、夸张等突出形象的表现手法,深刻体会诗人在边塞诗中倾注的复杂情感。 【知识链接】 ——走近朔风猎猎的“边塞” 一、边塞诗的思想内容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是唐代汉族诗歌的主要题材之一,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因为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或盛或衰,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高昂或低沉,而每个诗人前往边塞的原因不同,目的不同,所抒发出的感情也千差万别,有褒有贬,情况相当复杂。 二、边塞诗的作者 边塞诗的作者大多是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创作。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前所未见。 初唐四杰中的骆宾王边塞诗创作较多,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这一时期的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被后人称为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从军行》,王之涣的《出塞》,王翰的《凉州词》等都是名篇。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 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 三、唐代边塞诗的艺术特色 盛唐边塞诗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在边塞诗中,诗人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等手法对战争的残酷、环境的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孤城落日斗兵稀”等;另一方面,更凸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如“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这种对立统一所产生的张力使诗句具有永不泯灭的魅力,诗句中洋溢着的崇高感,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四、唐代边塞诗的题材特色 在内容和题材选择上,唐代边塞诗有以下有鲜明的特色: 一是浓郁的汉代情结。唐代边塞诗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不仅如此,一般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班超、马援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 二是鲜明的边地风貌。自然景观多是黄沙白云、冰川雪山,地理区域多是塞外、雁门、漠北、玉关、黄河,异域风物多是羌笛、胡笳、琵琶、胡马,人物多是戍卒、将帅、胡人,用典多是投笔、长城(南朝宋的大臣檀道济)、楼兰,乐曲多是与边塞军旅生活有关的《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行路难》等。

简述唐代边塞诗的发展概况

简述唐代边塞诗的发展概况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极其辉煌的朝代之一,政治上清明,相继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封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大兴科举制,加强对外的文化交流,兼收并蓄,有着极其丰厚的文化积累。强盛的唐帝国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边塞诗在唐代发展到了顶峰,仅就其数量来说,就有近2000首,达到了各代边塞诗数量的总和。唐边塞诗的发展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内容丰富深刻,体裁风格多样,异彩纷呈。初唐时期诗人写作的边塞诗,约略有几种情况:一是以李世民、虞世南的边塞诗作品为代表,是"洗濯浮夸,兴寄独远"之作,以雄放的境界,奠基了盛唐之音。二是由于贬谪而写作的边塞诗作,可以骆宾王为代表,因为是贬谪生活,同时,也因为初唐时代尚未形成盛唐的胸襟气势,所以,其边塞诗作中多有悲凉气氛,在雄奇的西域风光中融入了个人离国别乡、羁旅边地的愁怨;三是并没有到达过边塞,而写作对于边塞生活的渴望,是想象中的边塞诗,以所闻地名为点缀,以虚拟的故事或人物为背景,可以初唐四杰中王勃、杨炯、卢照临为代表。 初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是郁勃。这种特色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强敌入侵的愤然抗击,一是对时事政治的喟然长叹。前者代表是骆宾王,后者代表是陈子昂。他们参加从军出塞,对边塞生活有亲身体会和深刻感触。唐初政治经济开始发展,知识分子积极参政,诗人们关心国家大事,对边塞战事有一定的关注。他们有对爱国精神的颂扬,有对征戍苦难的申诉,初唐边塞诗得到一定发展。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盛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是豪雄,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在边塞诗中,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金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但另一方面,边塞诗作更凸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保家卫国的豪情,还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名的壮志。如“不破楼兰终不还”;“愿为腰下剑,只为斩楼兰”;“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中唐以来,边塞诗的数量并未下降,在思想和艺术上也不断有新的追求和创新。李益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其诗作豪放明快、雅俗共赏,富有音乐美,从多方面真实而形象地反映了当时边塞战争的实际,闪耀着现实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光彩。中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是苍凉沉郁。唐由盛转衰,对外优势逐渐丧失,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降低,诗人们开始对朝廷进行讽刺,对征戍之苦的描写增加,边愁乡思成为主要写作内容。此时,边塞诗的创作有着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晚唐时期,这一阶段的乐府题边塞诗情调凄苦,呈现出低沉黯淡的氛围,其主导风格是萧飒。晚唐,国运衰弱,战事起,边塞诗从边将报国之志,戍卒思乡之愁,征妇孤独之怨,边地沦陷百姓流离之苦等方面展现了晚唐边塞的真实图景。惨淡凄清的自然意象与晚唐边塞诗低沉萧飒的情感基调相适应,沮丧、绝望情绪蔓延。中唐后期及晚唐只有对昔日盛况的追慕以及凄凉现实的哀叹。 唐代边塞诗是对边塞战争和边塞生活的精彩描绘,反映了诗人们的创作才华,更反映了诗人们对国家民生的关心,远大的抱负,表现了鲜明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人道主义和民族进取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唐朝的边塞诗

雄奇壮美的唐代边塞诗 作者:葛培岭 唐以前的中国诗歌,在题材上已经广泛开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无所不及,而在开发的程度上则各有深浅。边塞题材就是一片尚待深拓的莽原。汉代,边塞战争规模宏伟,但当时的诗歌发展水平尚低,也无大批的文人投佐戎幕,所以边塞诗并未得到多少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仍,诗艺提高,边塞诗渐见成长,而仍较稚嫩。是历史偏爱,赏赐唐人以出类拔萃的运会;是唐人精明,及时把握了大显身手的良机。于是边塞题材一时火红,蔚成大观。 唐诗的繁荣,发轫于初唐的诗歌革新,而边塞诗的兴起,则是这一革新的重要契机和显著标志。 太宗皇帝李世民堪称革新的先驱,他首开风气,带头写了一系列的边塞作品,并明确主张“用咸英之曲,变烂熳之音”(《帝京篇十首序》),“浇俗庶反淳,替文聊就质”(《执契静三边》)。 初唐诗歌革新的重要人物,向称四杰。陈子昂、……,而边塞诗创作正是他们从事革新的重要实绩。特别是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中的“苍苍丁零塞”、“丁亥岁云暮”、“朔风吹海树”、“本为贵公子”、“朝入云中郡”诸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送魏大从军》,《登幽州台歌》等名篇,都是边塞诗作。他所高倡的汉魏风骨,在这些诗中得到了最卓越的表现。陈子昂的出现耐人深思。当时的社会上升发展和知识分子参政,促成了诗界关心国计民生的风气。边塞战争有系国运沉浮,更受到高度重视。所以,最能代表时代潮流的杰出诗人,几乎是注定要在这里产生。在陈子昂的边塞诗里,蕴含了相当丰富的内容。其中有对爱国精神的颂扬,有对征戍苦难的申诉,更多的则是对凡庸将帅的讥刺和对朝廷失策的批评。这些内容后来曾被反复吟咏,成为边塞诗的基本主题。在形式上,陈子昂偏爱古体,创新不多,但对今体律绝亦注意吸收。他的《登幽州台歌》更在结构、句法上都摆去常规,意到言随,戛戛独造,遂成千古一家。 开元、天宝时期,革新运动宣告成功,边塞诗大盛,涌现出一批以此为长的杰出作家,文学史上称之为边塞诗派,成为唐诗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边塞诗派的骨干成员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人,后人简称为“高岑李王”。其中高岑可为代表,所以人们又称之为高岑诗派。 高适最著名的边塞诗是《燕歌行》,这是一幅概括力极强的边塞生活全图,其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并用,朝野官兵、战守行驻、山川物候、闺怨戍苦兼及,气势豪迈,感慨深沉,措词警策,佳句迭出,正所谓“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杜甫《奉简高三十五使君》)。诗用古体,却又多借近体诗法,对仗精美,声韵铿锵。 岑参边塞诗最著名的是两“歌”一“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较之高诗,岑诗的个性特征更为显著。杜甫称道“岑参兄弟皆好奇”(《渼陂行》),殷璠也说“岑参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河岳英灵集》),三诗突出表现着这一特色。那“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的轮台之夜,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的塞外雪景,那“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轮台歌》)的豪迈行军,都无比壮丽,令人神往。《走马川行》的三句连韵,有似音乐中的三连音,急促劲峭,又是一奇。

边塞诗专题复习

【专题】黄沙百战穿金甲------边塞诗复习 【目标】1. 了解边塞诗的基本特点; 2. 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过程】 一、边塞诗简述 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等诗人。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盛世唐朝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是其主调;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范仲淹)。 二、边塞诗的时代特点 初唐: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 ——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 盛唐: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中晚唐: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宋代: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三、边塞诗的常见意象 1、与战争有关的地名: 2、与战争有关的少数民族称呼: 3、与战争有关的景物: 4、与战争有关的器物: 5、与战争有关的乐曲: 四、边塞诗的常见情感内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唐 代 边 塞 诗 鉴 赏(1)

唐代边塞诗鉴赏(1) 古典诗文 2009-07-10 0833 盛唐的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像雄浑的军号,一声声吹的历史都热血沸腾. 盛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分体现了盛唐精神,是古代诗坛上绝无仅有的奇葩,是后世诗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 在这批边塞诗人中,七言绝句写的既多又好的当数五昌龄.七绝在初唐时就开始成熟了,但表现能力还没有充分发掘出来,佳作还不多,王昌龄以其成功的创作实践.,使七绝这种诗体的概括能力发挥到了极致,与李白同为写绝句成就最高的诗人,有人甚至说他超过李白.他名气很大.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美誉.所以叫王江宁,或说因为他是江宁人,或说因为他在江宁做过官。他的组诗《从军行》七首几乎全是精品,从各角度揭示前线将士的心理活动。比如第四首: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手一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就把战争气氛渲染的十分饮满酣畅“黄沙百战金甲”既揭示了环境的艰苦,又展现出战士们轻身许国的英雄气概。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这种万里远隔思念妻子的衰愁,所以会那么无可奈何,就因为每一次思念都可能是最后一次,因为一出战就可能再不会回到这“烽火城西百尺楼“来了。这是真正的带着血丝的相思!“不破楼兰终不还”,固然英雄气概十足,但诗人同时也看到了战争给普通士兵带来的痛苦,并没有一味沉浸在立功封侯的幻想中。 他的《出塞》更是古今传诵的名篇,被誉为唐代绝句的压卷之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说“秦时明月汉时关”,实际的含义不过是一轮明月照边关。然而,把明月照边关这种悲凉的意境推到秦汉时期,这一句就由写眼前的实景,一变而为饱含历史深度的虚景,虚实相生,从而使这句诗的内涵变得无比深厚。这也就是

初唐四杰的边塞诗与盛唐边塞诗之比较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 简要介绍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这类诗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而诗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 边塞诗的意象:烽火、狼烟、马、宝剑、铠甲、孤城、羌笛、雁、鹰等。 边塞诗和边塞诗派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他的边塞诗一方面题材开阔,内容包括:A、边塞风光;B、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C、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D、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不仅内容涵盖了盛唐边塞诗的大多领域,而且格调高亢。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边塞诗创作一时蔚为风气。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高之《燕歌行》、岑之《白雪歌》、《走马川行》等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有《出塞》、《从军行》,王之涣有《出塞》,王翰有《凉州词》。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 编辑本段 汉魏南北朝时期的边塞诗 反映边地战争的艰苦和征人思妇的相思苦。诗歌体裁以乐府诗为主。代表作品如: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蔡琰《胡笳十八拍》、《悲愤诗》,徐陵《关山月》、王褒《渡河北》等。 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中诗人分别以旁观者的口吻,边疆战士的口吻,家中思妇的口吻,真实的诉说了边塞征战之苦。语言素朴,构思独特。代表了这一时期的边塞诗风格。隋代的边塞诗 边塞题材较为普遍,甚至出现多位诗人同题唱和边塞诗的盛况。诗歌体裁既有歌行体又有近体绝句。虽数量不多,但促进了边塞诗的发展。代表作品有:隋炀帝《饮马长城窟行》、卢思道《从军行》、薛道衡《出塞》等。 例杨广《饮马长城窟行》——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第五课盛唐时期诗歌和边塞诗

盛唐时期异彩纷呈的诗歌 一、李白系列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李白《古风(其三十九)》阅读答案】李白《古风(其三十九)》阅读答案。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②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细想感情。(4分) 42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後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释: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 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②.千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4分) 43古风(四十六)

中国政治制度史模拟试卷参考答案单选题 3

单选题 1.从黄帝时代开始,中国文献开始频繁地出现对战争的记载。下列哪一场战争确立了黄帝族在联合体内的优势地位和黄帝个人的权威。黄帝与炎帝战争 2.从黄帝时代开始,中国文献开始频繁地出现对战争的记载。下列哪一场战争标志着舜从此确立自己的地位。舜对“四凶”的战争 3.从黄帝时代开始,中国文献开始频繁地出现对战争的记载。下列哪一场战争标志着决定了中原霸权的归属。黄帝与蚩尤的战争 4.夏以后,(世袭制)成为王权固定的继承模式,并得到了传统合法性观念的有力支持,从而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夏王朝的建立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5.商代最引人注目的,是制作和使用大量的(青铜器)。包括各种酒具、武器和礼器,制作精美。 6.西周后期已经出现了将王室与国家区分开来的政治观念,相应地,在制度上也出现了内廷与外朝的划分。(卿士寮)成为执政大臣的重要参谋和秘书机构。 7.西周宗法制是以在同一宗族内,大宗、小宗的的划分为基本特征,而大宗、小宗的划分是以( 嫡庶之分)为基础的。 8.据文献记载,西周分封建国,往往赐予相应的爵位。《春秋》将周的诸侯分成(公侯伯子男)。 9.由于封建制和宗法制的实施,西周的任官制度是(世卿世禄制),几乎所有的官职都是在特定的贵族家族的宗主之间世袭。 10.西周的宗法制,是以在同一宗族内,大宗、小宗的的划分为基本特征,而大宗、小宗的划分是以嫡庶之分为基础的。实际上就是以(血亲)为纽带,构筑了政治等级关系。 11.战国时期,原来的执政正式演化为(丞相)制度。除楚国仍沿用春秋时“令尹”名称外,山东各国的执政均称“相”。其职能为“百官之长”。 12.战国时期,因各国的度量衡不统一,薪俸制度的支付单位也是不一致的。其中,楚国是以(担)为单位。 13.战国时期,主要采用(粮食)作为官员薪俸发放的形式。 14.所谓皇位世袭制,体现的是皇帝家族对国家权力的独占。皇位继承的唯一合法依据是(血统)。 15.随着皇帝制度的确立,与皇帝有关的各种礼仪制度也逐渐制定出来。皇帝的言行有法定的名称,皇帝自称(朕)。 16.明代废除宰相的做法为清朝所继承。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以取代传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作为承旨办理军国要务、任免官员、呈递章奏、起草谕旨的中枢机构。 17.汉承秦制,皇帝制度较秦健全。皇帝的名号制度也进一步完善。东汉蔡邕在《独断》中总结: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言曰(制诰),史官记事曰上,等等。 18.秦朝确立皇帝制度。秦王嬴政决定兼采三皇之“皇”,及“五帝”之“帝”,合成“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此后,(皇帝)代替三代时的“王”,成为最高政治权力拥有者的称号。 19.清朝为防止皇子争储带来的政治动荡,(雍正)皇帝决定建立秘密建储制度。 20.清朝预立太子的制度开始于(康熙)时期。 21.皇位继承制度是延续专制皇统的重要保证,也是皇帝制度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制度,其核心之一是(世袭制)。 22.唐朝自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后,围绕皇位继承的斗争时有发生,有唐一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卷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卷 24.礼起源于先民的习俗仪式,重在敬神。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又创作舞乐、史诗,激发人们的认同感。这一变化反映出A.儒家学派始于周公旦 B.自古以来中国社会重视“礼” C.周礼重心从神转为人 D.礼乐制度重在维护社会等级 25.春秋时,孔子提出“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思想。战国时,孟子则逐渐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这一变化说明A.中原文化优于周边文化 B.孟子彻底摆脱夷夏观念 C.孔子思想不利于社会发展 D.民族融合趋势日益加强 26.《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戍边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斩首,情急之下揭竿而起。但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秦简,按照竹简记载,陈胜、吴广因为大雨而延期,根本不会被斩首。由此可见 A.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接近真相 B.历史研究需要通过多方采证 C.考古是认知历史的唯一有效途径 D.历史真相不可能真正被认知 27.南朝时期,政府推行一种“土断”制度,即清查大量被“私门”、“大户”吞噬的人口,把他们编入国家户籍。这一制度 A.标志国家户籍制度成熟 B.使得门阀士族开始走向衰退 C.使得均田制进一步推广 D.削弱了士族门阀的经济实力 28.(原创)唐代确立了严格的官吏致仕(退休)制度。官吏致仕的法定年龄为七十岁,或“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五品以上的官致仕,直接奏皇帝批准,六品以下则由尚书省奏皇帝批准。这有利于 A.官僚制度发展成熟 B.社会阶层的上下流动 C.完善社会养老体系 D.形成尊老的社会观念 29.宋代话本《张生彩鸾灯传》描写了张生元宵观灯引出的爱情佳话,《张主管志诚脱奇祸》描绘了张胜与小夫人“鬼魂”的遇合,声色和娱乐成为新的文学叙事的主题。由此可见宋代话本 A.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 B.动摇了传统的道德伦理规范 C.真实再现了北宋城市生活 D.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30.引起下表中数据出现先降后升的主要原因是

唐代官员常服的文化美学审视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呈现了繁华富丽、别具特色的服饰文化,官员服饰可谓是其中的突出代表。《旧唐书·舆服志》:“衣裳有常服、公服、朝服、祭服四等之制。”其中,官员常服是传统风格、西域风格和时尚风格的最佳结合,是唐廷继承传统、内部调整之后制度化的产物,从而颇具时代特色,可谓服饰美学的具体体现。 一 常服,亦称“燕服”、“讌服”、“宴服”,本为古之亵服,百官可着此礼见、 拜会,但不得用于祭祀及重大朝会。其自南北朝以来融入胡族因素,穿著便捷、舒适,遂逐步取代传统礼服的地位。 《旧唐书·舆服志》:“讌服,盖古之亵服也,今亦谓之常服。江南则以巾褐裙襦,北朝则杂以戎夷之制。爰至北齐,有长帽短靴,合袴袄子,朱紫玄黄,各任所好。虽谒见君上,出入省寺,若非元正大会,一切通用。” 自隋代开始,常服被纳入礼制,上至天子下至文武百官均可著之。在发展过程中, 乌纱帽逐渐被幞头所取代,而袍服亦被略加改制。“其乌纱帽渐废,贵贱通服折上巾,其制周 武帝建德年所造也。晋公宇文护始命袍加下襕。”[1](卷四五) 唐代 百官常服承袭前制,为圆领袍服,因前后襟下缘用一幅整布接成横襕,故称圆领襕袍,同时,受胡族风尚影响,初、盛唐时期流行窄紧直袖式样,中晚唐以来胡风渐弱,流行传统宽衣大袖。与常服配套的首服是幞头,足衣为乌皮六合靴,饰物有腰带、鱼(龟)袋等。 唐代为进一步巩固常服的礼仪规范,以示尊卑等级,在隋炀帝大业六年(610)规定“五品以上,通著紫袍,六品以 下,兼用绯绿”[1](卷四五) 基础之上,制定了详细的律令格式,品 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二方面:一是品色制度,二是章服制 度。品色制度是以官员散官品级的不同而配以不同颜色、质料、 纹样官服的制度,与之配套使用的还有腰带制度。唐武德四年(621)制定了初步的常服规范。《旧唐书·舆服志》:“三品以上,大科紬绫及罗,其色紫,饰用玉。五品以上,小科紬绫及罗,其色朱,饰用金。六品以上,服丝布,杂小绫,交梭,双紃,其色黄。六品、七品饰银。八品、九品鍮石。”唐太宗时期曾二次下诏加以修定。唐高宗时期,由于服饰紊乱,百官士庶每每不依令式,因而又曾二次重新申明,尤其是上元元年(674)之令,规定更为详备。《册府元龟》卷六○《帝王部·立制度一》:“上元元年八月戊戌,诏:一品以下文官,并带手巾、 算袋、刀子、磨石。其武官,欲带手巾、算袋者亦听。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服深绯,金带。五品服浅绯,金带。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并银带。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并鍮石带。”上元元年令为有唐一代服色制度的整个格局奠定基础,后世皇帝只是适时加以调整。时至晚唐,由于服色混乱,唐文宗不得不在上元元年令式基础之上详细定制,以适应形势的需要,同时,将常服纹样制度进一步规范化。 “太和六年六月,敕三品以上,许服鹘衔瑞草,雁衔绶带,及对孔雀绫袍袄。四品五品,许服地黄交枝绫。六品以下常参官,许服小团窠绫,及无纹绫,隔织独织等充。除此 色外,应有奇文异制袍袄绫等,并禁断。” [2](卷三二) 章服制度是常服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官员随身佩戴鱼(龟)袋的制度。《旧唐书·舆服志》:“自后(开元九年)恩制赐赏绯紫,例兼鱼袋,谓之章服。”随身佩鱼的目的,一是用它作为朝君应见的凭证;二是用来明贵贱、辨尊卑、严内外。常服佩鱼自隋代已初具形制,在唐代却经历了较大的变化:高祖武德元年(618)九月,改以往的银菟符为银鱼符。 唐代官员常服的文化美学审视 李怡1马 琳2 (1.北京科技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北京100083; 2.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200444) 【内容摘要】唐代官员常服在继承前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等级规范,品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紫、绯、绿、青的品色制度和章服 制度上。唐代官员常服是汉族传统服装与来自西域胡服的完美结合,是南北朝以来民族大融合、文明大交汇的直接反映,是其继承前制并结合自身要求内部调整的产物。常服在唐代的发展历程正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美学观念的具体体现,即自然美服从于伦理美。【关键词】唐代官员常服文化美学 中图分类号: K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1)04-0137-03*本文为教育部200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唐、明两代官员服饰文化比较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09YJC760005。*作者简介:李怡(1976-),女,北京科技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史学博士,主要从事艺术史、艺术理论、中国古典文献研究;马琳(1972-),女,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主要从事艺术管理、 艺术批评研究。2011年4月社科纵横 Apr ,2011总第26卷第4期SOIAL SCIENCES REVIEW VOL .26NO .4 137

(完整版)边塞诗鉴赏专题

边塞诗鉴赏专题 课型:专题复习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唐代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2、学习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形象分析、感情把握 教学难点:鉴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归纳法、研讨法、演练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1.在音乐背景下展示一组塞外风景图片。 听着动听的歌曲,欣赏着优美的风景,实在是一件令人愉悦的快事。这组图片中的景色表现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边塞、塞外) 看到这些优美的风景,你想到了哪些反映边塞生活的诗句呢?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像这些反映边塞生活的诗我通常称之为边塞诗,那么,边塞诗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二、什么是边塞诗: 从唐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其中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又称为“高岑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成为唐代这个诗歌王朝的一束奇葩。 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词大多和民族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就造成边塞诗词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异常丰富。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边塞诗,走近边塞诗人。首先我们来欣赏几首脍炙人口的唐诗,感受一下它们带给我们的审美愉悦。 三、示例分析,总结规律。 1、展示三首诗。分别先指名朗诵,读后评价,指出不足;再找学生读,再评,然后范读或录音朗诵,再有气势地齐读或男女生分别齐读。

中国古代边塞诗17首

边塞诗” 顾名思义,就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其中一部分是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成的;另一些是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创作。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用自己意象宏阔、基调昂扬的作品,使边塞诗”创作达到了顶点。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长云、雨雪、风沙;孤城、边关。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夜郎、天山、轮台、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边塞诗表现的思想感情分类:1. 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2.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3.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4.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5.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2.对比。 3.用典故。边塞诗的风格:或奇丽峻峭,雄浑挺拔;或清新幽雅,缠绵悱恻;或慷慨高歌,响遏云天,或低徊浅唱,感慨万端;或令人热血沸腾,欲跃马横戈,或使人愁肠寸断,想折戟断刀。赏析边塞诗的一般方法1.关注诗歌的作者,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2.关注诗歌的意象,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3.抓住直接抒情议论的句子。 1.从军行(唐朝)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塞下曲(唐)卢纶 (一)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二)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4.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逢入京使(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7.别董大(唐朝)·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8.凉州词(唐朝)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出塞(唐朝)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朝)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唐代边塞诗介绍及鉴赏

唐代边塞诗介绍及鉴赏精选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这类诗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而诗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 边塞诗的意象:烽火、狼烟、马、宝剑、铠甲、孤城、羌笛、雁、鹰等。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高之《燕歌行》、岑之《白雪歌》、《走马川行》等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有《出塞》、《从军行》,王之涣有《出塞》,王翰有《凉州词》。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像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习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这里的“催字”,有人说是催出发,和下文似乎难以贯通。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中国政治制度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1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1分) 1、A 2、C 3、B 4、C 5、C 6、D 7、C 8、A 9、D 10、C 二、多项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BCDE 2、DE 3、BCD 4、BCD 5、BCDE 三、辨析题(35分,每题5分。先回答对或错,再从正确内容的角度简单说明理由) 1、答:错。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者为组织和维护政权而实施的统治原则和方式的总和,它包括一个国家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 2、答:对。在国家与法的起源上,是法律先于国家,由“习惯”而来,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国家反倒是为了维护法律而产生的。 3、答:对。禹大会诸侯于塗山,在更广阔的地域内树立起了无与匹敌的权威,得到了当时几乎全部诸侯的认同,塗山之会无异于夏朝的“开国大典”。所以,一般认为,塗山之会是禹在更大地域内确立和宣示王权的标志,也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标志。 4、答:错。周代的政治制度是神权、宗法权和王权紧密结合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是其主体。 5、答:对。商代的神权政治,鬼神至上,民众至下,其最终结果不恤民众、惟天惟命,导致灭亡。周公以“礼”为尚,倡导的是“敬天保民”,其中固然仍有鬼神的地位,但已有所下降。 6、答:错。地主封建的政治制度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不是按宗法分封而获得土地的贵族组织的以氏族为单位的集体生产,而主要是由国家授予土地的农民的小农经济,以及从国家取得土地而从事农业的地主经济。 7、答:错。大约在春秋中后期,在一些大国,已出现了小农经济的个体家庭,国家已经对其进行直接的管理,将他们纳入类似战国时期的户籍管理制度之下。 四、简答题(30分,每题10分) 1、答:(1)夏王朝是以夏为核心的“万国”联合体,氏族仍然是构成社会的基本组织。夏朝在氏族公社和部落联盟传统习俗和规范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以神权、宗法权和王权相结合为特征的政治制度,并建立起了一套行政体制。 (2)商朝的政治制度基本沿袭夏朝。商汤的行政总的原则是“以宽治民”和“有功于民”。殷商继承了夏代的分封制度,王权得到了提升。 2、答:“敬天保民”,是周朝施政的基本原则。要做到“保民”,对统治者来说,就必须“明德”或曰“敬德”,施行德治。对此,周公和召公都多次提倡。择要而言,大致包含“无逸”、“慎罚”和先教后刑三个方面的内容。“无逸”就是要求统治者不要贪图享受安逸,加强道德修养,约束自己的行为。“慎法”,就是慎用刑法。先教而后刑,就是首先切实对民众进行教育、引导,以“民彝”即社会伦常为其基本内容。 3、答:第一,地主封建的政治制度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不是按宗法分封而获得土地的贵族组织的以氏族为单位的集体生产,而主要是由国家授予土地的农民的小农经济,以及从国家取得土地而从事农业的地主经济。 第二,封建政治制度针对的主要对象已经不是庶人或完全没有人身权利的奴隶,而是享有一定权利和自由并拥有生产资料的农民。 第三,组织、构成国家机关并实施政治制度的基本成员,已不是由天子分封、赏赐等而可以限定的贵族,而是可以通过合法经营乃至非法手段求得政治和经济更大发展的新贵。

边塞诗

第三节边塞诗 【边塞诗概述】 自秦汉以来,北方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边境掳掠人口、抢劫财物的行为就一直没有停歇,史称“边患”。边塞诗就是一种以历代的边塞防卫为前提和背景,集中表现边塞各类题材内容的诗歌。边塞诗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诗经》时代,其内容围绕着“战争”、“行役”与“怀乡”展开。其主旋律是爱国精神,洋溢着豪迈的气概与必胜的信念。但也不乏悲凉感伤情怀的流露。所以如果将《诗经》时代视为边塞诗的滥觞期,那么秦汉则是其发展定型期、魏晋是过渡期,唐朝是成熟、巅峰期。宋明虽有低谷,但是清朝又出现边塞诗的新气象。以唐朝为例,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诸多边塞诗写作圣手,例如王昌龄、高适、岑参、李益、李颀等等。其原因就是国家的拓边主义政策有效地激发、唤醒了唐代士人的开拓外疆的抱负,而边塞诗就成为这种情感的产物。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边塞诗中的浓郁的汉代情结。例如出现了“以汉代唐”的情况,但凡是唐朝的事物,都冠以“汉”字,即汉将、汉兵、汉月、汉关等。同时,汉代英雄,诸如卫青、霍去病、班超、马援等人也经常出现于文人的笔下。 【知识点】 1.与战争相关联的器物:干戈、旗鼓、战车、号角、狼烟、烽火、辕门。 2.与战争相关联的地点:玉门、阴山、黑山、瀚海、凉州、黄河、长城。 3.与战争相关联的人物:可汗、吐谷浑、胡人、单于。 4.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鼓角、琵琶、胡琴、羌笛、胡笳、芦管。 5.边塞诗中常见的标题:《从军行》、《凉州词》、《出塞》、《征人怨》、《关山月》。所以判断一首诗是否是边塞诗,只要抓题目、抓注释、抓意象即可,其中抓意象最为牢靠。 【品味寄托】 关于边塞诗的情感寄托,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切入,思考。 第一、环境描写角度。理解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通过对典型意象的把握,挖掘典型意象所构建的意境氛围,进而有效体察边塞的地域特征、诗人的情感内涵。例如,如果参与者是以积极的心态来审视边塞自然风物的话,那么其笔下的景物应该是“雄浑壮阔、奇丽峻峭”的,例如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