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姐”称谓的演变

“小姐”称谓的演变

“小姐”称谓的演变
“小姐”称谓的演变

“小姐”称谓的演变

“小姐”称谓,与同志、先生相比较,出现晚而变化大。“小姐”或“小姐姐”最早见于宋金文献。如,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19“女真南徙”条载,贞?二年(1214)蒙古围金中都(今北京),宣宗派人议和,蒙古遣使来金国选女,宣宗以“允济(卫绍王)第四女小姐姐”秀丽聪慧,遂把她送给蒙古来使。《两朝纲目备要》卷15和《大金国志》卷24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19“鞑靼款塞”条载:“有刘二祖者,亦名盗也。其女刘小姐(有作“小姐姐”),亦聚众数万,皆为花帽军所杀。”岳珂《?史》卷6“汪革谣谶”条记载,一个叫洪恭的人,“有妾曰小姐”。周密《齐东野语》卷9“李全”条载,杨安儿“尝为盗于山东,聚众至数万。有妹曰小姐姐(原注:或云其女,其后称曰姑姑),年可二十……”马纯《陶朱新录》载:“吏部侍郎陈彦修有侍姬曰小姐”。从以上可见,“小姐”或“小姐姐”应是宋金时期常见的女孩儿名字。

现今流行的辞书《辞海》、《汉语大词典》等,多把“小

姐”解释为宋元时对地位低下女子的称呼,或谓宋时称乐户、妓女、宫婢等。以上结论和征引史料,大体上是沿袭清人赵翼《陔余丛考》卷38“小姐”条的考释和论证。其主要根据:一条是宋人洪迈《夷坚三志》己卷第四“傅九林小姐”:傅九“好狎游,常为倡家营办生业,遂与散乐林小姐绸缪,约窃负而逃”。另一条是钱惟演《玉堂逢辰录》:“其日,勘得掌茶酒宫人韩小姐称与亲事官孟贵私通……”如果仔细推敲这两条引文,似乎只能得出林小姐、韩小姐是身为乐户、妓女或宫人的人名,未必就是称谓。打个比方,这就像当今许多女孩子名叫“媛媛”、“婷婷”、“佳佳”等,其中有人是演员、歌星,但不能说这些名字就成了演员、歌星的称谓。再者,前面谈到的金国卫绍王四女名小姐姐,也是将“小姐”解释为宋元时对地位低下女子的称呼之难于成立的有力证据。金朝中期以后,汉化程度已经很高,居然给公主取一个含义同妓女、宫婢的名字,显然是说不通的。因此,那种认为宋金时期的“小姐”是指乐户、妓女、宫婢的说法,根据不够充分。

金章宗时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简称《董西厢》)中,红娘称崔莺莺为姐、姐姐,张生也称红娘、崔莺莺为姐或姐姐,又据前面提及的刘小姐也有作小姐姐。由此看来,宋金

时既有以“小姐”、“小姐姐”作为女孩儿的名字者,也有把未婚女子称姐、姐姐、小姐姐的。在五代、宋代女子人名中,也有用“娘”作名字的,同用“姐”字情况近似,其地位出身尊卑,也无明显区分。如,宋人罗烨《新编醉翁谈录》乙集:“皇都名娼楚娘者……”癸集:“此妓者谢福娘之家也。”然而,同书己集:“意娘者,五代周时人也,乃儒家之女。”壬集:“开封华椿年,以吏部侍郎知齐州事,娶长安郑氏,生一女,名春娘。”后两者的出身不卑。

到了元代,依然流行女子取名“姐”或“小姐”,当然,她们之中也有作妓女和宫婢的。署名“雪蓑钓隐”所辑《青楼集》记载了近百名杂剧艺人和妓女,其中有三四人名字中有“姐”或被呼为“二姐”、“三姐”等。明朱有?《元宫词》:“宫里前朝驾未回,六宫迎辇殿门开。帘前三寸弓鞋露,知是??小姐来。”据近人傅乐淑注:“元宫人称南方女子为小姐儿。”虽未举所据,也可备一说。

元代“小姐”一词,已成未嫁女子的通称。王实甫《西厢记》(简称《王西厢》)中,红娘称崔莺莺为小姐或姐姐。如,红娘说:“小姐有请。”“夫人着俺和姐姐佛殿上闲耍一

回去来。”法聪和尚对张生说:“这是河中开府崔相国的小姐。”张生称崔莺莺为姐姐、小姐,称红娘为姐姐、小娘子。

怎敢把淫词来戏谑。”在日常生活中,姐姐、小姐、小娘子等称谓大体通用,只是分寸上略有不同。称小姐,表示礼貌;称姐、姐姐表示亲近;称小娘子,似乎表示二者兼而有之。

从金《董西厢》和元《王西厢》的比较中,可以发现一点金元间“小姐”称谓的变化。在《王西厢》中,“小姐”称谓多次出现,而在《董西厢》中,红娘、张生都不称崔莺莺为“小姐”,而称姐、姐姐;在《王西厢》普救寺僧人称崔莺莺为小姐之处,《董西厢》中则称“女孩儿”。由此反映出宋金时“小姐”作为称谓,尚不普遍。

明清以来,在日常生活和戏曲中称未婚女子为“小姐”,已经很普遍,这里就无须举例说明了。至于明确称呼地位低下的女子(如妓女)为“小姐”,恐怕是宋元以后的事情。

在20世纪前期,“小姐”依然是对未婚女子的礼貌称谓。

在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春》、《秋》等作品中,诸如张小姐、李小姐、密斯张、密斯李之类的称呼随处可见。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的变革,观念的更新,旧时的许多称谓在日常交往中已经很少使用,尤其是“老爷”、“太太”、“小姐”等,几乎绝迹。人们似乎已经习惯地将“小姐”同资产阶级联系起来,如果哪位女士稍稍讲究衣着打扮,便被看成是“资产阶级小姐”作风。大约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对此都有切身的体验。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又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小姐”这个被废弃半个多世纪的称谓又突然时兴起来,以至你在商店购物时再把“小姐”称“同志”,会遭冷遇。近些年来,风尚丕变,“小姐”又同所谓“三陪”挂了钩,你仍称人“小姐”,则往往受到抢白:“你叫谁小姐?”时下真是不知该如何称呼年轻女性了。

词语的变迁

课题:2-2词语的变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逗号、顿号、分号、句号的停顿。 2.读通文章,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词语的变迁。 3.激发学生热爱汉语的情感。 教学重点:运用“浏览”这种阅读方法来学习课文,完成收集新名词的练习,培养探究能力。教学难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丰富积累,收集新名词。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词语的变迁》。 1.指导浏览阅读。浏览是比略读更为快速的一种阅读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通过“扫视”,快速摄取文本大意的能力。 2.学生浏览课文,填写信息单。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看一看这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中心句:从词语的变迁,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发展的脚步。 3.怎么样理解“历尽沧桑的老人”、“充满朝气的新生儿”的含义? 三、学习课文第二——六段,感受词语的变化。 1.为什么说“从词语的变迁,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发展的脚步”?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了解汉语词汇变迁的原因。 2.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3.结合诗句说一说“平台”的本意和现在的意思。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在品读文章时,要读出文章的趣味。 2.采用多种方法读,如自由读,小组比赛读等,读后可以让学生质疑讨论,为什么这个地方这样读?这样深入体味字里行间的意义,课文才能读出味,读出意,读出情。 3.朗读课文,注意逗号、顿号、分号、句号的停顿。逗号、顿号、分号、句号比较多,是这篇课文的一个特色。 五、小练笔 仿照课文,结合自己搜集的新词,写一段话,要求语句流畅,有中心句。 板书设计:词语的变迁 具有“地域性”的特色 有些词语是“舶来客” 词语中的新宠儿——“平台” 农民口中的新名词 动物世界里的语音也在发展

汉语日常语言中称谓语的变化及动因

2011.09 学教育 67 和维持学习行为并使其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驱力。Krashen 指出动机可以影响外语学习者的成绩、毅力和课堂表现。学习动机愈强烈,学习积极性越高,学习过程就愈轻松,语言认知就愈快,知识内化程度就越高。Arnold 把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二者对学习均有利,但后者促进作用更大,尤其有利于长期记忆。研究也表明,内在动机对于行为的内推作用要强于外在动机,因为内在动机的内推作用维持得更为长久(Brown ,1990)。 第三,自信心。自信心是人们对取得成功的把握程度和积极信念。自信心是进行大量口语练习的重要前提,也是攻克口语瓶颈的积极情感因素。拥有较强自信心的大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抓住机会展示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即使说错了,仍不会丧失自信心,而是更加努力地抓住机会练习口语。反之,自信心较弱的大学生,本来就担心自己口语得不到大家的肯定,然后犯了错误就更加害怕再次上台练习口语,因此放弃了很多可以帮助提高自己口语的机会。久而久之,前者的口语能力进步会很快,后者的口语能力仍然是一点进展都没有。 四、提高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1.加强词汇记忆 我们知道一切记忆都是有规律的,我们在记忆英语单词过程中,自觉遵循记忆规律,单词的遗忘是可以克服的。我们可以采用联想记忆法帮助学生记忆常用词汇以及词汇的搭配。由narrow 想到wide ,由long 想到short ,这是一种利用对立联想的记忆方法。利用归类法联想效果也很好,如我们可以把表示学习用具的“pen,ink,pencil ”等放在一起进行“批量”记忆。 2.进行英语口语教育制度的改革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突出的负作用是造成应试教育,学生为了考试而考试。语言是有声的符号系统,语言是用来为人类交流的。四六级考试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是为以后社会发展而服务的。值得庆幸的是,国家教育部于2005年初正式发布了四六级考试改革举措。我国的英语教育制度的改革应该推行口试先行的改革。口试先行的含义就是在举行四、六级笔试之前首先进行口语测试。口语测试及格的考生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记入最后的总成绩。 五、结语 现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都表明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迫在眉睫,告别“哑巴英语”势在必行。而大学英语口语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这个工程需要师生的配合,需要学者学的坚持,需要技巧,更需要学 校与社会的重视。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教授语言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用语言交流的能力。在掌握了英语口语学习方法后,学生学的不再是“哑巴英语”,真正使学生听、说、读、写,译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的口语交际能力 只能在语言环境中实际掌握,因此,在 课堂上,我们就应积极为学生创造这种环境,不仅要求有口语地道的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电影、电视、广播等媒体条件,巧妙地安排各种习得活动,让学生在课上学有所获,最终学有所成。

“老公、老婆”称谓探微

“老公、老婆”称谓探微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老公、老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和文化生活。它的产生契合了当时一定的社会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种契合度在今天达到一个高峰,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标签:老公老婆社会文化 萨皮尔说:“语言基本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的产品,它必须从文化和社会上来理解。”词汇作为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常常能最敏感地反映出社会生活和思想的变化。一个词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它的发展和前景,往往取决于它与社会和文化的契合度。契合度越高,它的发展前景就越大。“老公、老婆”的产生契合了当时的社会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种契合度在今天达到了一个高峰,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一、“老公、老婆”的产生期 “老公、老婆”这一对夫妻称谓的产生,可以说是伴随“老”字这一虚化轨迹而来的。起初“老”字是作为“老年的”这一意思,因此,“老公、老婆”最初的意思分别指“老年人的通称”“老年女性”。至宋代,“老”字完全虚化,成为一个构词词缀,“老公、老婆”开始用于夫妻称谓。这一带有亲昵意味的称谓是民间文化与情感合力打造的结果。宋元时期,夫妻称谓出现了淡化社会政治等级的趋势,代表性的就有“娘子、太太”。探其原因,一方面,民族的融合影响着中原的生活和思想,另一方面,由于商品经济萌芽开始缓慢发展,市民阶层由于新生力量的推动,渐渐在社会中表现出了一定的主体意识,带来了民间文化的繁荣。至明代,“老公、老婆”已是文人士大夫到普通老百姓通用的基本词汇了。从某种程度也可以说,反映了人们追求男女关系平等的愿望。[1]但这种愿望和当时的社会有本质上的对立。由于封建思想仍旧占统治地位,社会等级制度和观念根深蒂固。男尊女卑,夫尊妻卑的传统观念仍占主导地位。“老公、老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进步要求,但落后的社会制度从根本上制约着它的进一步发展。 二、“老公、老婆”的退隐期 至清代,“老公”增加了一个贬义义项,可以用来指“太监”。使“老公”一度退出了夫妻称谓的舞台。这虽然有语义演变方面的规律(劣义驱逐良义定律),但更重要的是,社会文化对它的选择。由于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是从维护家庭秩序而扩大到社会国家,《易·序卦》云:“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因此家庭秩序绝对不容颠覆,保持丈夫在家庭中核心而尊贵的地位,至关重要。 1949年,新中国成立,“太监”成为历史。社会主义时期的夫妻关系是一种新型的夫妻关系:男女平等,没有尊卑。这一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带给人们思想观念上巨大的冲击。人们急于想抛弃旧社会的一切不平等,表现在语言上,

官场“称呼学”:市长以上称老板 基层领导叫老大

官场“称呼学”:市长以上称老板基层领导叫老大 2014年04月24日11:26 来源:南方周末作者:孙甜甜杨翘楚 “在一些部委,如果党组书记和部长不是同一个人,有时下属们也会叫党组书记‘部长’。” “别人叫他院长,他马上就回答,尤其是大庭广众之下。如果是叫老师,他就好像没听见一样。” 一些地方为了规范称呼,甚至制作党内互称同志提示牌,摆放在党委(支部)会议室、党员活动室等场所的醒目位置。 某个晚上,一名中年男人叩开了郭振华家的门。“有个姓池的人找你。”女主人高声招呼郭振华。“是池、池厅长?”郭问。“啊呀啊呀,池厅长您、您来看我们?”意识到来者的身份后,女主人恭敬地赔笑道。 这是官场小说《沧浪之水》的一个桥段,刻画的正是官场中人对“称呼”的娴熟运用。 2001年,痛恨官场中丑恶风气的阎真写下了这本小说。尽管如此,这位北大毕业之后拒绝机关身份而选择乐守象牙塔的文学教授,在现实中也不得不屈服于无处不在的官场“称呼学”。 “一个科长一个小主任,官位叫出来他就高兴一点。”阎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我这么大年龄了,我叫我们单位的人,尤其是机关的科长、副科长和办公室主任,我就叫他某某主任,尽量把这个位置叫出来。因为有些事要找他帮忙。” 类似阎真这样的体会,某县财政局的小丁也有。不久前她参加一次接待活动,直到见到《××调研组来县接待手册》,小丁才知道,她一直称为“王处”的这位省财政厅领导,原来只是一个主任科员。 但她依然恭恭敬敬地继续称呼“王处”,因为她的局长也这样叫。“局长说,当‘王处’还只是从下属事业单位借调到省厅的科员时,他就开始喊‘王处’了!” 按中国的行政级别,这位局长和“王处”都是主任科员,相当于人们熟知的“科长”。正如人们从官场小说中所看到的那样,在那些见诸文件的称呼之外,官员之间还有另一套“称呼”的学问,有许多难以言传的细微讲究。 “逢长必叫,叫大不叫小” 对于基层的许多官员来说,“逢长必叫,叫大不叫小”是相互称呼时的惯例。阎真说,“在县里,一个科级干部就很大了。一个局长其实是科级,但是我要叫他局长。股长比科长还要小,可在县里也已经好大了,也是一个长嘛,也要叫出来。” “叫大不叫小”的惯例不仅仅是基层的专利。一位资深媒体人对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在一些部委,如果党组书记和部长不是同一个人,有时下属们也会叫党组书记‘部长’。正部级机构的领导叫主任或者局长的,他们的下属会习惯于叫部长。”这不是为了追求虚荣,而是害怕与低级别的职务混淆。“部长级别高,而办公厅主任也是主任。” 除去上述最基本的称呼规则外,官员之间的称呼还有许多微妙之处。 “上级对下级常常以‘姓名+同志’相称,但下级对上级当面一般却只用‘姓+职务’或‘职务’。”华东师范大学的胡范铸教授在他2000年发表的论文中指出。他的研究方向是应用语言学。 然而,有些时候这条规律并不适用。例如,一个机关的正副书记中有好几位

词汇的发展演变与词汇规范化

词汇的发展演变与词汇 规范化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词汇的发展演变与词汇规范化大字中字小字来源:| 2007-10-18 15:22:24| 背景:黄褐红绿蓝青灰白 一、词汇发展演变的原因 语言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的,这种动态运动既包括共时的使用中的变化,也包括历时的发展中的变化。在语言的动态运动中,词汇的变化是最敏感、最迅捷、最频繁的。 语言的发展演变,既有自身的内部规律和原因,也有语言外部的影响和制约。词汇的发展演变也一样,既有社会基础、认识基础,又有客观基础。 (一)社会的发展促成词汇的发展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词汇的发展更是如此,社会的任何变革、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会在词汇的变化中映射出来。甚至可以说,一个时期的词汇往往可以成为反映这一时期社会生活面貌的“晴雨表”。 1.社会制度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变革是不同历史阶段的重要变化。每一种新制度的产生,都会伴随着各种新事物的产生,每一种旧制度的消亡,也伴随着一些旧事物的消失,这些变化就带来了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词义的变化等等一系列的连锁反映。例如“奴隶”、“奴隶主”、“皇帝”、“嫔妃”、“佃户”、“姨太太”、“资本家”、“工会”、“党委”、“特区”、“独联体”、“联合国”等,这些在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下形成的事物名称的兴衰存亡,是社会制度变革在词汇中的反映。

2. 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从而产生了相应的新词。例如“印刷”、“火药”、“汽船”、“钱庄”、“车间”、“火车”、“信用卡”、“电焊”、“按揭”、“VCD”、“克隆”、“因特网”等。这些词都是在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应新事物的需要而产生的,没有新事物的出现,也就没有这些词的出现。 3. 社会交流的推动 所谓的“社会交流”,有两种情况,一是指操不同语言的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如操汉语的汉民族与操外语的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交流,产生了外来词;一种是使用同一种共同语的社会中不同方言群体之间的交流,导致了对各种方言词和行业语的吸收。 任何一种语言,在与外族的社会交流中,都会受到外族语言的影响,吸收一定数量的外来词语,以丰富本族语言的词汇系统,增强自身语言的表达能力。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就有几个较大规模地吸收外来词的时期。例如,中古汉语由于翻译佛经,从梵语中吸收了大批佛教词语,如“佛”、“罗汉”、“阎王”、“菩萨”、“执着”等。近现代中国派出了大量赴日留学生,也相应地吸收了许多日语汉字词。例如“干部”、“结构”、“主观”、“文化”、“手续”等,虽然这些词的表现形式源于汉语,有的是汉语中固有的,有的是日语中固有的,但或者其含义与汉语原词有了本质上的变化,或者根本就是适应新事物和新思想而生,因此,在当时都算做外来词。到了今天,我国的改革开放制度使国门敞开,国外大量的新事物、新思想涌入人们的生活中,更是掀起了又一次吸收外来词的高潮,例如“迪斯科”、“卡拉OK”、“欧佩克(OPEC)”、“艾滋病”、

称呼语与称谓语

第三课、称谓语 ●一、称谓语的概念 所谓称谓语,简单地说,就是人们用来表示彼此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等所使用的名称。 ——《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曹炜 ●二、称谓语的类别 1.亲属称谓语 人们的社会关系主要指的是亲缘关系,属于亲缘关系的称谓语叫作亲属称 谓语。 2.社会称谓语 人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主要涉及人们的身份、地位、职业等,表示人们所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的称谓语叫作社会称谓语。属于人们的社会关系的友邻关系称谓语一般也归作社会称谓语。 ●亲属称谓(只用在亲属之间) 亲属称谓语 拟亲属称谓(用在社会上成员之间)就是把所有的社会成员都看成亲属,用亲属称谓去称呼他们。EX:人们有的时候直接用亲属称谓来称呼,如:叔叔、伯伯、姐姐、哥哥等,但更多的时候把亲属称谓和词缀相结合来称呼别人,如:老大姐、大侄子等。 ●社会性称谓语按照它们的交际功能又可以分为六个层次:社交称谓、关系称 谓、职衔称谓、谦敬称谓、亲昵称谓和戏谑称谓。(做成图状) 社交称谓又称礼貌称谓,主要用于社交场合或者有特殊身份和地位的人,如:先生、女士、小姐、太太、夫人、阁下、陛下、殿下、总统等。 关系称谓是反映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如:老师、朋友、同志、师傅、老板等。 职衔称谓则是一种非常普及的称谓方式头衔称谓有的可以在前边冠以姓氏,如官衔、学衔和职衔,但遇到是副职时,出于礼貌,我们习惯把“副”省略,但军衔我们则不加姓氏。 谦敬称谓包括两种:一是谦称,也叫贱称,另一种是敬称。谦称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或者是平辈之间说话时很客气的自称,有时也可以是上级。对下级比较客气的自称;敬称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或者平辈之间说话时的对称。例如,谦称自己:小可、属下、在下、老朽、愚兄;谦称己方:贱内、犬子、家严、家慈、舍弟等。敬称一般都是称呼他人或他方。

对丈夫称呼的演变

对丈夫称呼的演变 随心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相互间的称呼也很有学问,近期我留意了妻子对丈夫称呼,感到很有意思,故将我搜集到的简要介绍几个,望大家喜欢: 1、良人:远古时期,妻子称丈夫为“良人”;丈夫也称妻子为“良人”。看得出当时男女地位还是比较平等的,但这种不加区别的称谓,也带来诸多不便。 2、郎:根据“说文解字”解释,为区别男女,人们在“良”字右边加“阝”称为“郎”。在“良”左边加“女”称为“娘”。妻子称丈夫为“郎”。 3、郎君:由于单音节词显得生硬,于是人们就在“郎”字后加了“君”字,在“娘”字后面加了“子”,妻子称丈夫为“郎君”。 4、官人:宋代,宫延中出现了“官家”之称谓,百姓中有了“官人”的称呼。妻子就尊称丈夫为“官人”了。 5、相公:又比“官人”进了一步,多用于书香门第及读书之人。 6、老爷:民国前,官宦人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后来延续到了富贵豪门之家。 7、外人:在宋代,妻子称自己的丈夫“外人,丈夫则称自己的妻子为“内人”。意思是男人对外,女人主内。 8、先生:近代之称呼。所谓先生,一般指有学识且德高望重之人,也含有老师的意思。称丈夫为先生,带有仰慕尊崇的意思。今在海外和港台地区还在广泛使用。 9、当家的、掌柜的:明末清初,在民间出现此称谓,现在好多地域还再用。 10、爱人:起源于40年代初,解放区受新文化运动熏陶的知识分子们,开始用“爱人”这一称谓。新中国成立后“爱人”之称便被广泛使用。 但在海外“爱人”译为“情人”。所以,海外华人不用“爱人”之称谓。 11、男人:这是最直接的叫法。加上定语谓之“我男人”。仅限于妻子对外时的称谓。 12、我们家那口子:带有某种亲热之味道,但祛除了尊敬的意思。 13、孩子他爸(爹):委婉朴实的称谓,农村多用。 14、老板:现代化的称谓,由“当家的”演变而来。但必须是有地位和财产的男士,才能获得如此称谓。现代家庭中,更多的称妻子为“老板”或“领导”。

官场“称呼学”

官场“称呼学” 某个晚上,一名中年男人叩开了郭振华家的门。“有个姓池的人找你。”女主人高声招呼郭振华。“是池、池厅长?”郭问。“啊呀啊呀,池厅长您、您来看我们?”意识到来者的身份后,女主人恭敬地赔笑道。 这是官场小说《沧浪之水》的一个桥段,刻画的正是官场中人对“称呼”的娴熟运用。 2001年,痛恨官场中丑恶风气的阎真写下了这本小说。尽管

教授,在现实中也不得不屈服于无处不在的官场“称呼学”。 “一个科长一个小主任,官位叫出来他就高兴一点。”阎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我这么大年龄了,我叫我们单位的人,尤其是机关的科长、副科长和办公室主任,我就叫他某某主任,尽量把这个位置叫出来。因为有些事要找他帮忙。” 类似阎真这样的体会,某县财政局的小丁也有。不久前她参加一次接待活动,直到见到《××调研组来县接待手册》,小丁才知道,她一直称为“王处”的这位省财政厅领导,原来只是一个主任科员。 但她依然恭恭敬敬地继续称呼“王处”,因为她的局长也这样叫。“局长说,当…王处?还只是从下属事业单位借调到省厅的科员时,他就开始喊…王处?了!” 按中国的行政级别,这位局长和“王处”都是主任科员,相当于人们熟知的“科长”。正如人们从官场小说中所看到的那样,在那些见诸文件的称呼之外,官员之间还有另一套“称呼”的学问,有许多难以言传的细微讲究。 “逢长必叫,叫大不叫小” 对于基层的许多官员来说,“逢长必叫,叫大不叫小”是相互称呼时的惯例。阎真说,“在县里,一个科级干部就很大了。一个

县里也已经好大了,也是一个长嘛,也要叫出来。” “叫大不叫小”的惯例不仅仅是基层的专利。一位资深媒体人对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在一些部委,如果党组书记和部长不是同一个人,有时下属们也会叫党组书记…部长?。正部级机构的领导叫主任或者局长的,他们的下属会习惯于叫部长。”这不是为了追求虚荣,而是害怕与低级别的职务混淆。“部长级别高,而办公厅主任也是主任。” 除去上述最基本的称呼规则外,官员之间的称呼还有许多微妙之处。 “上级对下级常常以…姓名+同志?相称,但下级对上级当面一般却只用…姓+职务?或…职务?。”华东师范大学的胡范铸教授在他2000年发表的论文中指出。他的研究方向是应用语言学。 然而,有些时候这条规律并不适用。例如,一个机关的正副书记中有好几位姓王时,“叫某某书记是惯例”上述媒体人说,名字+职务的选择很多时候“就是为了有一个很明确的区分”。 区分不同称呼的,除了职务外,还有资历与感情。一般来讲,官员之间互称官衔是较为客套和安全的,但一些职务不高的“老机关”却常享有“豁免权”,可以将别人眼中的“王书记”省去姓氏,直呼其名。上述媒体人说:“在机关里称名字,本身并不是冒犯,当然你要估量一下自己的地位,以及你和那个人到底有多熟。”

第六节 清代诗文词的发展演变

第六节清代诗文词的发展演变 总体而言,清代的诗文词成就未能超越前代,但是名家迭出,流派众多,也不可轻视。 一、清代初期的诗文词 (一)诗 (1)清初的诗坛上,遗民诗人黄宗曦、顾炎武、王夫之等不满清廷的民族压迫和专制统治,所作诗篇或悲思故国,或讴歌贞烈,或谴责清兵,或表白气节,共同主题就是抒发家国之悲和同情民生疾苦,风格悲壮沉郁,感慨深沉幽远,时代特色极为鲜明。 (2)同时的钱谦益、吴伟业两人均为官两朝,有失大节,但诗歌创作却较有特色。特别是吴伟业的歌行诗“梅村体”风行一时。 (3)清初诗论方面,诗坛领袖王士祯(号阮亭,又号渔阳山人)提倡“神韵”说。其含义与锤嵘《诗品》的“滋味”说、司空图的“韵外之致”说大体相同,而以《二十四诗品》“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和严羽《沧浪诗话》“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为最高境界。他在《蚕尾续集序》说:“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酸咸,而其美常在酸咸之外,酸咸之外者何味外味也;味外味者,神韵也。”他所谓神韵,是指诗歌要具有含蓄深蕴、言尽意不尽的特点。 (二)文 散文方面,清初重要作家有魏禧、侯方域、汪琬等,被称为“国初三大家”。其中魏禧观点卓越、析理透辟,汪琬写人状物笔墨生动,

而侯方域则继承韩、欧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文笔流畅恣肆,描写详尽委曲,被推为第一。 。 (三)词 词至清代,经过元、明的中衰以后,重又呈“中兴”气象。词家辈出,词作繁富。 (1)清初词坛,陈维菘效法苏、辛之豪放而开“阳羡词派”。陈维菘一生作词1800多首,居古今词人之冠。词作多反映明末清初的国家大事,有“词史”之称。 (2)朱彝尊“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张炎)差近”(《解佩令·自题词集》),推崇南宋姜(夔)、张(炎)之清空,开创“浙西词派”,形成“家白石而户玉田”的盛况。 (3)纳兰性德善作小令,长于白描,其词逼近南唐李煜,不但有“国初第一词人”之誉(况周颐《惠风词话》),甚而可以说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他与曹贞吉、顾贞观合称“京华三绝”。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长如玦!但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奈钟情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 春丛认取双栖蝶。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 清泪尽,纸灰起。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

官场称呼有讲究(同名40435)

官场称呼有讲究:千万别直称“某巡视员” 有专家表示:“这么多人在这个官场称谓上‘钻研’,说到底,是虚荣心在作怪,还是官本位思想没解决。 文_本刊记者舒炜 新中国成立以来,官场上的称呼最开始是称同志,领导之间也有直呼其名的,如恩来、少奇、小平等,这种比较亲切的称呼,体现出在一个党内,为了一个事业,超越官职大小的一种关系。 其实,官方正式文件和场合中从未有过“官员”的称呼,更多是用“干部”和“同志”来称呼。在解放初期,毛泽东关于党内称呼问题作过专门的批示,意思是党内不分职务大小一律都称同志。但是,这样的传统并没有坚持多久,一些干部更喜欢以称职务代替名字。有专家表示:“这么多人在这个官场称谓上‘钻研’,说到底,是虚荣心在作怪,还是官本位思想没解决。 “不过现实中,官场之间的称呼却有一些‘讲究’,很多新晋公务员常常话一出口就得罪人了,他自己还没明白过来。”有官员对廉政瞭望记者表示。 “千万别直称‘某巡视员’” 巡视员一般都是厅级干部,算大领导了,但在现实中,却很少有人直接称他们为某某巡视员。 “千万别这样喊,人家不乐意听。更多时候,我们都还是会用他之前的职务来称呼,比如王局、张厅、李主任等。”多名省级机关干部对廉政瞭望记者说,“但是正式行文时,要称为巡视员。” 曾有一名媒体人回忆,自己刚入行不久时,跟着老记者去采访某厅的一名副巡视员,很“莽撞”地直接管人家叫“某巡视员”,让本来“和颜悦色”的对方“脸色陡变”。后来报社领导好几年内都要拿这事给新记者做反面例子,让自己好不郁闷。 但同为非领导职务,级别为处级的调研员在口头称呼上要随意一些。“徐调、王调可以随便叫,都不会在意的。”西部某市的一名处级干部王正伟说。“当然,并非说所有的调研员或者巡视员都是这样,但我所打过交道的这类领导有数十名,基本符合这样的情况。” “归根到底,还是一部分干部境界和心态的问题,你本来就是这个职务,人家这样称呼你是完全正确的。”王正伟的一名同事表示。 “大市长”和“二市长” 相较上述情况而言,在不少官员看来,对正职和副职称呼,才更是一门“功课”。 廉政瞭望记者之前去东北采访,听当地官员在餐桌上聊起“大市长”、“二市长”来。当时是第一次听到还有这么个称呼,不解。 细问才明白:一个城市有一个市长,若干个副市长。向客人介绍时,过去不论正副只说苏市长李市长,客人不甚明白到底是正的还是副的,于是,为了便于区分,说着方便,就把

从几个常用词演变浅析词汇和词义的发展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增刊 从几个常用词演变浅析词汇和词义的发展 张莉娜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从历时的维度研究语言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方法,研 究语言的发展就是在梳理语言使用事实的历史。我们今 天所使用的词汇都有着自己的发展历程,对其研究可以 使我们对汉语词汇具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找到很多汉语 自身发展的规律性现象,比如词汇如何共存互补,又如何取而代之,词义之间如何互相渗透、怎样彼此消长,书面语和口语中的词汇关系是怎样的,以及我们现在使用词是什么时候确立其正式属性及地位的等等,这些都可以在对汉语词汇演变的考察中得到答案。 (一)名词 在汉语发展史上,发生过历史更替的名词为数不多,在三类实词中仅次于动词。名词的历史替换大多属于完全性替换,即新词和旧词的词汇意义基本一致,只不过换了个说法,新旧词之间的意义关系一般来说比较单纯,如“目-眼”、也有少数名词的新旧更替情况比较复杂,在某一历史时期指称对象并不完全一致。《说文》:“目,人眼。”《说文》:“眼,目也。”《说文解字注笺》:“眼,目中黑白也。……合黑白与匡谓之目。”二者的区别有三:其一,“目”字出现较“眼”字早一些 。甲骨文时期便出现了“目”字;东汉刘熙著《释名》:“眼,限也。”可见汉代已经有了“眼”字,先秦时期多用“目”,战国时期“眼”也非常少见,到两汉以后,用“眼”的才逐渐多起来。其二,“目”本义指眼睛;而“眼”,本来是指眼珠,后来引申为眼睛。其三,“由于词义的转移,‘眼’就在口语中代替了‘目’”[1],因此“眼”具有口语色彩;而“目”具有书面语色彩。 秦代以前的典籍中有“眼”字的例子很少,据学者研究,共有五见。包括王力先生引《战国策》、《庄子》、《周易》中各一例和汪维辉先生补充的两例(分别见于《韩非子》、《吕氏春秋》中)。可见秦代以前,“眼”的运用并不常见,可引的例子甚少。但此时的“眼”与“目”词义是有分别的,“眼”在这段时期是它的本义,指眼珠,还没有引申为眼睛。除了上述典籍,战国时期的医籍中也有些用例可证:“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素问》卷12) 关于“眼”什么时候作“目”讲,学术界有过两种意见。其一是王力先生认为“到了唐代‘眼’才成为‘目’的同义词”。其二是方一新先生曾列举了二十条书证证明“眼”字在汉魏六朝文献中就常讲“目”[2]。显然后者的说法更有说服力。上面曾论证过“眼”在先秦时代是作眼珠讲的,这种情况到西汉是还存在,例如《史记》中的用例:“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耳。”(《吕后本纪》)但此时与“目”的界限已划得不是那么清了,例如:“五采曜眼,有时而偷;茂木丰草,有时而落。”(《谈丛》)到了东汉时期,“眼”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了,与“目”的分别业已消失,例如:“非正色目不视,非正声耳不听。”(《论衡?命义》) 据一项学术调查表明:现存安世高和支娄迦谶两家的所有译经共29部,“眼”和“目”的出现次数是247: 21,其中“眼目”连文四次[3]。东汉时期的佛经里有如此大量的“眼”出现且表目义,而且在同时期的高文典册里也有少数一些用例,可见此时“眼”的口语话程度已经非常高了,因此可以有这样的结论:“眼”在口语中取代“目”不会晚于汉末。由此可见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末年是“眼”从出现到词义转变直至发展成熟的一个历史阶段。到了魏晋以后,“眼”的用例在文献中也日趋普遍,不胜枚举。在小说、民歌、诗文典册中常常可以见到,例如:“或斩手足,或凿眼。”(《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南北朝的文人诗里,“眼”的使用频率已明显高于“目”。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但是在文言词汇系统中“目”始终与“眼”并存,“目”的动词义(用眼睛看/示意),也没有被“眼”取代。 唐代以后“眼”开始变为双音词“眼睛”(有时也单说“眼”),一直沿用至今。 (二)动词 动词的新旧更替大多是一个或几个义位的替换,属于完全性替换的比较少见。这是动词和名词的一个显著区别。因此讨论动词的新旧更替要比名词来得困难。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往往是划分词义和用法,找出新词和旧词在义位上的对应关系。其次,新词在跟旧词竞争中大多有一个词义不断丰富、用法不断扩展的过程,不像名词那样词汇意义基本保持不变。这也给描写新旧更替的过程增加了难度。不过正是由于动词的复杂性,它对 ? 7 2 ?

从_老公_老婆_的称谓看词义的演变

从 老公 老婆 的称谓看词义的演变陈辉霞 萨丕尔说: 语言基本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的产物,它必须从文化和社会上来理解。 因此,作为婚姻关系称谓的夫妻间的称谓,也有着超越语言本身的意义。 老公 、 老婆 这对夫妻称谓词的词义演变就是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缩影。 一 从古至今,人们对妻子的称呼可谓五花八门,从最初的 妇 、 妇人 、 妻 到代表一定等级的 夫人、太太 ,再到显示男尊女卑、带有鄙视色彩的贱称 妾、内人、内子、贱荆、贱累、贱内、荆人、山妻 等,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得到最好的体现。同时还出现了平民化、大众化色彩的 妻子、老婆 等,这些称谓一直使用到今天, 其生命力非常顽强。从近代开始,又逐渐产生了一些新的称谓,如 爱人 等, 爱人 可指夫妻任何一方,可能是五四以后,从英语的lover翻译过来的意译外来词。当然,对妻子的称谓还包括在方言中曾经出现或至今还在使用的一些称呼,如 媳妇、婆娘、娘子、堂客、屋里的、做饭的 等等。 指称丈夫的称谓与指称妻子的称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等差。在传统的差序格局中, 夫 被规定的地位和身份是 上 而 贵 ,这自然就要求称谓在认定时使用尊称、敬称。 男人是一家之主,这种地位通过妻对夫的称谓而表现得更加突出更加集中。借用先秦时的 君 ,以及汉唐的 卿 、 郎 等来表示夫君,大抵没有脱离权力的痕迹。最高的称谓是把丈夫当作所依赖的 天、所天 ,这则是源于对天的崇拜与敬畏。 学而优则仕 ,是古代文人的理想,也是为妻者对丈夫的共同要求。因此, 官人、相公 等称谓则从泛指为官者而演化为丈夫了。如果说, 官本位 是社会意识, 夫本位 是家庭意识,而妻子对丈夫的称谓则融合了社会和家庭两方面的意识。 良人 在 诗经 中就早已出现,在上古可以是夫称妻,后多用于妻称夫,但后来还可以表示 平民、良家子 等含义,使其语义负担重,最终被淘汰出局。而 先生、丈夫 等尊称则源于时间,即年长。对应于平民化的 老婆 ,相应地,就出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平民化的称呼 老公 。这一用法的出现,表明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男女之间、夫妻之间社会地位相对地趋于平等。当然,这也只是相对于一定阶层来说的。 二 词义的演变是指词的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 老公 、 老婆 自出现至今,形式上没有变化,但意义上却发生了一些变化。 有人认为 老公 一词是改革开放后由港台地区传过来的方言词。实际上, 老公 、 老婆 的称谓古已有之,并非先诞生于南方的港台地区,而且 老公 、 老婆 这两个词的形成经历了词义的引申、虚化、泛化以及特指等演变过程。 老公 是由两个单音节语素 老 和 公 组成。 老 本义是年岁大的。 论语 季氏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公 古有对老年人的通称之义。如: 战国策 孟尝君问: 冯公有亲乎? 后来, 老 和 公 这两同义词复合成复音词 老公 ,引申为对年长者尊称的意思。如:汉刘向 说苑 政理 (齐桓公)见一老公而问之,曰: 是为何谷? 可见, 老公 最初出现的意义并非我们现在对丈夫的爱称,而是对老年人的通称,如: 三国志 魏志 邓艾传 : 艾功名以成,当书之竹帛,传祚万世,七十老公,反欲何求! 搜神记 卷一 : 正月上午,有八老公诣门求见。 宋书 萧思话传 : 既久废射,又多病,略不能制之,便成老公,令人叹息。 从上可以看出, 老公 的词义由中性向贬义发展,词义有虚化的倾向,由此, 老公 也就变成了对老年人的蔑称,意思就与我们今天的 老东西 相当。如: 北史高隆之传 : 帝将受禅,大臣咸言未可,隆之又在其中,帝深衔之,因此大怒,骂曰: 徐家老公 ,令壮士筑百余拳,放出。 到了宋元时期, 老公 由泛指所有的老年人发展为特指自己的丈夫,而其中的 老 就是一个构词用的前缀,已失去 年长 义,仅仅是一个具有附加意义的词缀。如: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 : 你在京中娶了一个小老婆,我在家中也嫁了一个小老公。 元杨显之 酷寒亭 第三折黄钟民白: 高成,我老公不在家,我和你永远做夫妻,可不受用。 明 春芜记 第四回; 嘴儿捺得红,眉儿画得浓,只要吃醋拈酸打老公。 老婆 一词的演变基本上与 老公 相同。 老婆 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它既指 老年女性 ,又 24

词的产生演变和发展(上)

词的产生演变和发展(上) 导读:第一节、词的产生和演变 一、词的名称 词是曲子词之简称,即有歌谱的歌词。清宋翔凤《乐府余论》云:“以文写之则为词,以声度之则为曲。”说明词是一种密切配合音乐用以歌唱的新兴抒情诗体。其别称很多: 乐府:词最初能合乐,故有此称。如苏轼有《东坡乐府》,宋人把它称之为“近体乐府”。如欧阳修词三卷称为“近体乐府”。也有称之为“寓声乐府”,如贺铸词集叫“东山寓声乐府”;也有称之为“新乐府”的,如元好问有“遗山新乐府。”也有叫“倚声”,或“歌曲”的,宋姜夔词集叫《白石道人歌曲》;也有叫“乐章”的,如柳永词集叫《乐章集》。还有叫“琴趣”的,如黄山谷有《山谷琴趣外编》。 长短句:因句子长短不齐,故有此称。宋秦观词集叫《淮海居士长短句》。 诗余:因它是在诗之后发展起来的,与近体诗有密切关系,故有此称。宋宁宗庆元间编有《草堂诗余》(传为胡仔所编,不可信)语业:《碧鸡漫志》卷二说:“陈无己所作(词)数十首,号曰语业。”杨炎正词集号曰《西樵语业》,名称多达20余种。 在之众多名称中,词是正名、通名,是曲子词、曲子的简称。其它均为别称。什么是词?王力先生定义为:词“是一种律化的、长短句的、固定字数的诗。”但必须加上一句:它与音乐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词的起源 1、关于词的起源有各种看法。目前学术界看法尚不统一。①或云南朝乐府里某些歌辞即其雏形。如梁武帝萧衍有六首乐府、《江南弄》、《龙笛》、《採莲》、《凤笙》、《采菱》、《游女》、《朝云》。如武帝《江南弄》云: 众花杂色满上林,舒芳耀绿垂轻阴,连手躞蹀(xièdié)舞春心。 舞春心,临岁腴(yú)。中人望,独踟蹰。 沈约亦有《江南弄》四首,调格字句全同,并同有转韵。可知《江南弄》已成定格,诸家所作,都是依其调而为其辞者,与往昔乐府诗不同。故认为填词萌芽于齐、梁时代。 ②产生于隋代。此说较流行和普遍。王灼《碧鸡漫志》卷一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张炎《词源》卷下也说:“粤自隋唐以来,声诗间为长短句。”如《河传》和《杨柳枝》两调,前者乃“炀帝将幸江都时所制”(《碧鸡漫志》),后者乃是“亡隋之曲,炀帝将幸江都,开汴河,种柳,至今曰隋堤,有是曲也。”(后蜀何光远《鉴戒录》)。这两调可能是隋代民歌,可见词起自民间。 ③认为产生于唐代。如南宋朱弁《曲洧旧闻》说:“词起于唐人,而六代已滥觞矣。”刘大杰认为“词出于乐府与由于唐代近体诗变化而来的一两说最有力。”认为既产生于六朝乐府而变出于唐。 2、词的产生与音乐有关。 隋唐时期,音乐有三个系统——雅乐、清乐、宴乐。雅乐是《诗经》所配的古乐,清乐乃汉魏六朝乐府诗所配之乐。宴乐(又称燕乐、

现代汉语社交称谓语的变化.

现代汉语社交称谓语的变化 摘要:称谓语是人们中止社会交际经常用的言语。它是一个敏感的、开放的语汇系统,时期的变化和价值观念的更新都会惹起称谓语语义极端功用的变化。汉语社交称谓语的变化主要表往常语用上的减少和泛化,同时也反映出称谓语存在缺位的问题。 关键词:社交称谓语减少泛化 一、引言 人的社会属性决议了人离不开社会活动,而人在中止社会活动时又不可避免地要中止社会交际,为了交际的顺利中止和完成,运用恰当的称谓语具有极端重要的作用。但是,称谓语是一个敏感的、开放的语汇系统,时期的变化和价值观念的更新都会惹起称谓语语义及其功用的变化。(祝琬瑾,1992)并且,称谓语包括两个方面:面称和引称。面称即我们所说的社交称谓语,用于当面打招呼。因此,本文将经过浅议几个典型的称谓语的语用变化来看汉语社交称谓语变化上所表现的减少与泛化。 二、称谓语与称谓语的关系 在平常的运用中,人们并没有将称谓语和称谓语作出明白地域分,普通情况下,人们以为称谓语就是称谓语。诚然,二者之间的确有一定联络,它们都可以用于社会交际中称谓他人,但又存在根本区别。 称谓语被以为是人们当面打招呼时称谓对方所运用的词语。而称谓语指用来表示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表现了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以及所扮演的角色所运用的称号。(马宏基,常庆丰,1998)。从定义上就可以发现,称谓语侧重于理论言语交际中运用的词汇;而称谓语侧重于从其所用的词汇中凸显人的身份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除此之外,在方式上,二者也有差异。由于称谓语是一种直接的言语交际为,用于人们的日常交际,所以多采用口头方式。而称谓语普通用于比较正式的场所,因此常采用书面方式,多见于行政文书中。另外,称谓语较称谓语更稳定。由于称谓语指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又是比较稳定的,所以展开变化就相对较慢。可称谓语不同,它具有灵活性的特征,所以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肖苏,2010)比如父子关系,在称谓上表现为:父亲和儿子;而在称谓上可表现为:爸爸、老爸、爹地………宝贝、乖乖、小淘气……。社会和时期的变化几乎不会影响父子关系在称谓方式上的表现,却会影响称谓方式的表现。所以,称谓语趋向稳定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下一页

古今夫妻之间的称呼综述

古今夫妻之间的称呼综述 夫妻之间的称谓? 丈夫称呼:我们对女子的配偶称作丈夫。此外对丈夫的称谓还有良人.、郎、郎君、官人、老爷、外人、外子、相公、先生、爱人、男人、我们家那口子、孩子他爸、老板(or 领导)、老公―――却原来就是太监。当家的、前面人、掌柜的、外面人、老伴、老头子、老爱、孩子他爹、俺汉子、俺老汉子、俺男人、俺们当家、丈人、拙夫等。 1良人 古时叫丈夫“良人”,好听吧!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古代丈夫们光辉高大的形象,估计那时的男人们是说有贪污腐败,泡小蜜的吧。古诗里就有“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 “良人”一词显示不出男女性别,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良人”;丈夫称自己的妻子亦为“良人”;从这儿可以看出当时男女地位大抵还是比较平等的,但这种不加区别也给夫妻间称呼带来很多不便。 2 郎 所以再后来就根据“说文解字”,在“良”字音义上加以区别;在“良”右边加“阝”,变成“郎”;在“良”左边加“女”,衍成“娘”。“郎”就代表丈夫了,李白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义山诗有“刘郎已恨蓬山远,又隔蓬山一万丛”,花间词中有“问郎花好侬颜好” 。“郎”多亲切的称呼阿! 3 郎君 但单音节词似乎太甜腻了,大约除了个别那时的“小甜甜”,如郑袖,钩弋之流,众多良家妇女们在人前还是羞于叫出口(哎,偶们的mm和那些生猛的夷女就是不可同日而语啊)。于是就在前头或尾后加一个字变双音词,即“郎”字后面加一个“君”字;在“娘”字后面加一个“子”字,成了表示亲昵的“郎君”,“娘子”。(注:起先,“娘子”一词仅用青春妙龄的少女。大约到了唐代就成了妻子的称呼。)妻子称丈夫为“郎君”,是对丈夫的雅称(让人想起金庸笔下的“金色郎君”,呵呵。。。) 丈夫称妻子为“娘子”,是对妻子的爱称。 4 官人 官人,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时代。在夫妻间的称呼上,也是称谓较多的朝代。宫延中,出现了“官家”一词;平民百姓中,有了“官人”这一称谓。有的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官人”。至今,民间仍对新婚夫妻戏称为“新郎官”、“新娘子”。最知名的代表人物就是:西门大官人。从这个称呼也可看出随着宋代理学的兴盛,男人的家庭地位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啊。官当人是管人嘛,那家里的官人当然就是管家里的老婆了哦。 5 老爷 老爷,仅限于官宦人家对老公的称呼。其在家中的尊贵地位不言而喻。 6外人,外子 在宋代,妻子也有称自己的丈夫“外人”的,再文雅点的就叫称做外子”,丈夫则称自己的妻子的除“娘子”外,还称“内人”。在别人面前,对妻子的谦称还有“贱内”、“家内”;这都是那时的小资和伪小资们最喜欢喜欢的叫法了。潘金莲mm称西门庆gg一定是甜甜的一声“偶官人”:但李易安mm称照明城gg (不好意思,应是赵明诚gg)则一定是“外子”。

中国军队名称演变

资料:中国军队称谓的历史演变 工农红军军旗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名称诞生于1927年8月1日,诞生以来曾先后使用过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人

民解放军等名称。 从中国工农革命军到中国工农红军 1927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的北伐军两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在湖南、江西边界地区,领导农民、工人和革命士兵举行了秋收起义。参加起义的主力部队编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是我党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第51号通报,规定各地工农革命军一律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1928年6月起,各革命根据地的工农革命军及其他工农武装开始陆续改称红军。1930年8月至1936年7月,红军又先后编成了红一、红四、红二方面军。1933年5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组织中国工农红军总部,任命朱德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周恩来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 从中国工农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 1937年“七七事变”后,根据党的洛川会议和我党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于1937年8月将红军主力部队改名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 1937年10月,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湖南、江西、福建、广东、浙江、湖北、河南和安徽8省15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于1938年1月6日改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 从八路军、新四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6年6月,国民党公开撕毁国共两党签定的《停战协定》,悍然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各解放区军民奋起自卫,人民解放战争全面展开。由于战略任务发生了根本变化,从1946年9月中旬起,我军正式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和彭德怀分别任正副总司令。从此,我军一直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由于当时战事繁忙,各部队改称的时间不一,直到1947年年底才全部改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