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课件】实验三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组织观察

【材料课件】实验三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组织观察

【材料课件】实验三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组织观察
【材料课件】实验三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组织观察

实验三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组织观察

目的

1.加深对材料塑性编写过程的理解;

2.认识塑性变形的典型组织;

3.理解变形量对再结晶后晶粒尺寸的影响。

一、塑性变形引起材料组织的变化

晶体塑性材料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有四种:滑移、孪生、蠕变、粘滞性流动。

滑移是晶体中位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运动,造成晶体的两部分在滑移面上沿滑移方向的相对移动,滑移是位错的移动,晶体内部原子从一个平衡位置移到另一个平衡位置,不一起晶体内的组织变化,位错移出晶体的表面,形成滑移台阶,一个位错源发出的位错都移出,在晶体表明形成台阶在显微镜下可以见到,就是滑移线。

孪生是在滑移困难时以形成孪晶的方式发生的塑性变形,晶体发生孪生,在晶体表面产生浮凸,晶体内部生成的孪晶与原晶体的取向不一样,并有界面分隔,所以在晶体内重新制样后依然可以看到孪晶。

多晶体材料发生塑性变形后,原等轴晶粒被拉长或压扁,晶界变模糊。两相材料经过塑性变形后,第二相的分布也与变形方向有关。

塑性变形后进行退火加热发生再结晶的晶粒尺寸与变形量有直接的关系。在临界变形量(不同材料不相同,一般金属在2—10%之间)以下,金属材料不发生再结晶,材料维持原来的晶粒尺寸;在临界变形量附近,刚能形核,因核心数量很少而再结晶后的尺寸很大,有时甚至可得到单晶;一般情况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再结晶后的晶粒尺寸不断减小;当变形量过大(>70%)后,可能产生明显织构,在退火温度高时发生晶粒的异常长大。

二、实验内容

1.观察几种塑性变形后的组织形貌

①.低碳钢拉伸后的组织变化:看断口附近,变形量最大,组织特征明显,白色的软相的晶粒的形

状分布,黑色较硬相形状分布特征。

②纯铁压缩表面的滑移线:为了观察,现将试样磨平,再压缩变形,晶体表面可留下滑移线。若再

打磨则滑移线就不可见。一个滑移系能开动,与之平行的滑移系也可能开动,滑移线往往时互相平行,因为存在交滑移,滑移线为波浪状。

③锌的变形孪晶:Zn是hcp晶系,仅有三个滑移系,多晶体变形就会发生孪生,从试样上可见到变

形产生的孪晶。

④纯铁的变形孪晶:铁为bcc晶体,有12个滑移系,一般变形为滑移。在-120℃以下冲击,低温

滑移阻力大,大的应力也可引起孪生方式的变形。

2.观察铝片经不同变形量后退火发生再结晶后晶粒的大小。

一组试样的变形量分别为0、1、2、3、5、8、10、13%,见试样头部的字号,用钢板尺测晶粒的平均截线长。

方法:取一线段,数穿过了多少个晶粒,则

)

(

)

(

n

mm

d

晶粒的个数

测量用线段总长

=

,为保证数字有意义,50

>

n。

三、实验报告要求

报告内容部分:

1.画出见到的四中组织示意图,每一个注明组织特征,简述形成组织的原因(或过程)。

2.用表格列出测量铝片用的总长度,数出的晶粒个数,算出平均截线长。用坐标纸画出在结晶后的晶粒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材料科学基础学习知识-实验-06

实验六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Plastic Deformation and Recrystallization of Metals)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综合 前修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导论》 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显微镜下变形孪晶与退火孪晶的特征; 2.了解金属经冷加工变形后显微组织及机械性能的变化; 3.讨论冷加工变形度对再结晶后晶粒大小的影响。 二、概述 1.显微镜下的滑移线与变形孪晶 金属受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在金属中将产生塑性变形。金属单晶体变形机理指出,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为:滑移和孪晶两种。 所谓滑移,是晶体在切应力作用下借助于金属薄层沿滑移面相对移动(实质为位错沿滑移面运动)的结果。滑移后在滑移面两侧的晶体位向保持不变。 把抛光的纯铝试样拉伸,试样表面会有变形台阶出现,一组细小的台阶在显微镜下只能观察到一条黑线,即称为滑移带。变形后的显微组织是由许多滑移带(平行的黑线)所组成。

在显微镜下能清楚地看到多晶体变形的特点:① 各晶粒内滑移带的方向不同(因晶粒方位各不相同);② 各晶粒之间形变程度不均匀,有的晶粒内滑移带多(即变形量大),有的晶粒内滑移带少(即变形量小);③ 在同一晶粒内,晶粒中心与晶粒边界变形量也不相同,晶粒中心滑移带密,而边界滑移带稀,并可发现在一些变形量大的晶粒内,滑移沿几个系统进行,经常看见双滑移现象(在面心立方晶格情况下很易发现),即两组平行的黑线在晶粒内部交错起来,将晶粒分成许多小块。(注:此类样品制备困难,需要先将样品进行抛光,再进行拉伸,拉伸后立即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若此时再进行样品的磨光、抛光,滑移带将消失,观察不到。原因是:滑移带是位错滑移现象在金属表面造成的不平整台阶,不是材料内部晶体结构的变化,样品制备过程会造成滑移带的消失。) 另一种变形的方式为孪晶。不易产生滑移的金属,如六方晶系的镉、镁、铍、锌等,或某些金属当其滑移发生困难的时候,在切应力的作用下将发生的另一形式的变形,即晶体的一部分以一定的晶面(孪晶面或双晶面)为对称面,与晶体的另一部分发生对称移动,这种变形方式称为孪晶或双晶。 孪晶的结果是:孪晶面两侧晶体的位向发生变化,呈镜面对称。所以孪晶变形后,由于对光的反射能力不同,在显微镜下能看到较宽的变形痕迹——孪晶带或双晶带。在密排六方结构的锌中,由于其滑移系少,则易以孪晶方式变形,在显微镜下看到变形孪晶呈发亮的竹叶状特征。(注:孪晶是材料内部晶体结构上的变化,样品制备过程不会造成孪晶的消失。) 对体心立方结构的Fe -α,在常温时变形以滑移方式进行;而在0℃以下受冲击载荷时,则以孪晶方式变形;而面心立方结构大多是以滑移方式变形的。 2.变形程度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实验名称: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实验类型: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实验步骤与实验结果(必填) 五、讨论、心得(必填)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冷塑性变形对金属材料的内部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了解变形度对金属再结晶退火后晶粒大小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有滑移和孪生两种。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某一晶面相对于另一部分滑动,这种变形方式称为滑移;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某一晶面相对另一部分产生剪切变形,且变形部分与未变形部分的位向形成了镜面对称关系,这种变形方式称为孪生。 (一)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若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塑性变形,称为冷塑性变形。冷塑性变形不仅改变了金属材料的形状与尺寸,而且还将引起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变化。金属在发生塑性变形时,随着外形的变化,其内部晶粒形状由原来的等轴晶粒逐渐变为沿变形方向伸长的晶粒,在晶粒内部也出现了滑移带或孪晶带。当变形程度很大时,晶粒被显著地拉成纤维状,这种组织称为冷加工纤维组织。同时,随着变形程度的加剧,原来位向不同的各个晶粒会逐渐取得近于一致的位向,而形成了形变织构,使金属材料的性能呈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金属经冷塑性变形后,会使其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二) 冷塑性变形后金属在加热时组织与性能的变化 金属经冷塑性变形后,由于其内部亚结构细化、晶格畸变等原因,处于不稳定状态,具有自发地恢复到稳定状态的趋势。但在室温下,由于原子活动能力不足,恢复过程不易进行。若对其加热,因原子活动能力增强,就会使组织与性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1.回复当加热温度较低时,原子活动能力尚低,故冷变形金属的显微组织无明显变化,仍保持着纤组织的特征。此时,因晶格畸变已减轻,使残余应力显著下降。但造成加工硬化的主要原因未消除,故其机械性能变化不大。 2.再结晶当加热温度较高时,将首先在变形晶粒的晶界或滑移带、孪晶带等晶格畸变严重的地带,通过晶核与长大方式进行再结晶。冷变形金属在再结晶后获得了新的等轴晶粒,因而消除了冷加工纤维组织、加工硬化和残余应力,使金属又重新恢复到冷塑性变形前的状态。 金属的再结晶过程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的。通常把变形程度在70%以上的冷变形金属经1h加热能完全再结晶的最低温度,定为再结晶渡。实验证明,金属的熔点愈高,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其再结晶温度也愈高。金属的再结晶温度(T再)与其熔点(T熔)间的关系,大致可用下式表示: T再≈0.4 T熔 3.晶粒长大冷变形金属再结晶后,一般都得到细小均匀的等轴晶粒。但继续升高加热温度或延长保温时间,再结晶后的晶粒又会逐渐长大,使晶粒粗化。 (三) 变形程度对金属再结晶后晶粒度的影响 冷变形金属再结晶后晶粒度除与加热温度、保温时间有关外,还与金属的预先变形程度有关。金属再结晶后的晶粒度与其预先变形程度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金属塑性变形与断裂

金属塑性变形与断裂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金属材料塑性变形与断裂的关系 摘要:金属的断裂是指金属材料在变形超过其塑性极限而呈现完全分开的状态。材料受力时,原子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当局部变形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原于间结合力遭受破坏,使其出现了裂纹,裂纹经过扩展而使金属断开。任何断裂都是由裂纹形成和裂纹扩展两个过程组成的,而裂纹形成则是塑性变形的结果。金属塑性的好坏表明了它抑制断裂能力的高低。 关键词:塑性变形解理断裂准解理断裂沿晶断裂冷脆疲劳应力腐蚀 氢脆高温断裂 一、解理断裂与塑变的关系 解理断裂在主应力作用下,材料由于原子键的破断而产生的沿着某一晶面的快速破断过程。解理断裂的的产生条件是位错滑移必须遇到阻力,且位错滑移聚集到一定程度。断裂面沿一定的晶面发生,这个平面叫做解理面。解理台阶是沿两个高度不同的平行解理面上扩展的解理裂纹相交时形成的。形成过程有两种方式:通过解理裂纹与螺型位错相交形成;通过二次解理或撕裂形成。 第一种,当解理裂纹与螺型位错相遇时,便形成一个台阶,裂纹继续向前扩展,与许多螺型位错相交便形成众多台阶,他们沿裂纹前端滑动而相互交汇,同号台阶相互汇合长大,异号台阶相互抵消,当汇合台阶足够大的时候便在电镜下观察为河流状花样。

第二种,二次解理是指在解理裂纹扩展的两个互相平行解理面间距较小时产生的,但若解理裂纹的上下两个面间距远大于一个原子间距时,两解理裂纹之间的金属会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结果由于塑性撕裂而形成台阶,称为撕裂棱晶界。舌状花样是由于解理裂纹沿孪晶界扩散留下的舌头状凹坑或凸台。 从宏观上看,解理断裂没有塑性变形,但从微观上看解理裂纹是以塑性变形为先导的,尽管变形量很小。解理断裂是塑性变形严重受阻,应力集中非常严重的一种断裂。 二、准解理断裂与塑变的关系 准解理断裂介于解理断裂和韧窝断裂之间,它是两种机制的混合。产生原因: (1)、从材料方面考虑,必为淬火加低温回火的组织,回火温度低,易产生此类断裂。 (2)、构件的工作温度与钢材的脆性转折温度基本相同。 (3)、构件的薄弱环节处处于平面应变状态。 (4)、材料的尺寸比较粗大。 (5)、回火马氏体组织的缺陷,如碳化物在回火时的定向析出。 准解理断裂往往开始是因为碳化物,析出物或者夹杂物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裂纹,然后沿某一晶面解理扩展,之后以塑性变形方式撕裂,其断裂面上显现有较大的塑性变形,特征是断口上存在由于几个地方的小裂纹分别扩展相遇发生塑性撕裂而形成的撕裂岭。准解理断裂面不是一

第六章材料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何谓滑移和孪生 滑移: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某些晶面和晶向发生滑动 孪生: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某些晶面和晶向作均匀切变 指出三种典型结构金属晶体的滑移面和滑移方向 1. 面心立方金属:密排面{}111密排晶向1101234=?个滑移系,塑性较好 2. 体心立方金属:密排面{}110密排晶向1111226=?个滑移系,塑性较好 3. 密排六方金属:室温时{}0001密排晶向2011331=?塑性较差 并比较其滑移难易程度 1. 当其他条件相同时,金属晶体中的滑移系越多,则滑移时可供采用的空间位 向也多,塑性也越好 2. 面心立方晶格的金属晶体的滑移系为12个,密排立方结构的金属晶体的滑移 系为3个()2011,0001,所以面心立方晶格的金属晶体更易发生滑移 3. 从此可以看出,面心立方和体心立方金属的塑性较好,而密排六方金属的塑 性较差 4. 金属塑性的好坏,不只是取决于滑移系的多少,还与滑移面上原子的密排程 度和滑移方向的数目有关 5. 例如Fe -α,它的滑移方向不及面心立方金属多,其滑移面上原子密排程度 也比面心立方金属低,因此它的滑移面间距较小,原子间结合力较大,必须在较大的应力作用下才开始滑移,所以它的塑性要比铜铝金银等面心立方金属差些 为何晶体的滑移通常沿着其最密晶面和最密晶向进行

1.在晶体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上,原子间的结合力最强,而面与面之间的距离 却最大,即密排面之间的原子间结合力最小,滑移阻力最小,最易于滑移2.沿最密晶向滑移的步长最小,这种滑移所需要的切应力最小 何谓加工硬化 金属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塑性变形时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 运用位错理论说明细化晶粒可以提高材料强度的原因 通常金属是由许多晶粒组成的多晶体,晶粒的大小可以用单位体积内晶粒的数目来表示,数目越多,晶粒越细。实验表明,在常温下的细晶粒金属比粗晶粒金属有更高的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这是因为细晶粒受到外力发生塑性变形可分散在更多的晶粒内进行,塑性变形较均匀,应力集中较小;此外,晶粒越细,晶界面积越大,晶界越曲折,越不利于裂纹的扩展。故工业上将通过细化晶粒以提高材料强度的方法称为细晶强化 运用位错理论说明细化晶粒可以提高材料强度的原因 来自69页北京工业大学2009细晶强化的位错理论 1.金属多晶体材料塑性变形时,粗大晶粒的晶界处塞积的位错数目多,形成较 大的应力场,能够使相邻晶粒内的位错源启动,使变形继续 2.相反,细小晶粒的晶界处塞积的位错数目少,要使变形继续,必须施加更大 的外加作用力以激活相邻晶粒内的位错源 3.因此,细晶材料要发生塑性变形需要更大外部作用力,即晶粒越细小晶体强 度越高 单相固溶体合金的强度均高于纯溶剂组元的强度,试用位错理论分析之

第四章 塑性变形(含答案)

第四章塑性变形(含答案) 一、填空题(在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内容) 1、晶体中能够产生滑移的晶面与晶向分别称为________和________,若晶体中这种晶面与晶向越多,则金属的塑性变形能力越________。 答案:滑移面、滑移方向、好(强) 2、金属的再结晶温度不仅与金属本身的________有关,还与变形度有关,这种变形度越大,则再结晶温度越________。 答案:熔点、低 3、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滑动位移的现象称为________。答案:滑移 4、由于________和________的影响,多晶体有比单晶体更高的塑性变形抗力。 答案:晶界、晶粒位向(晶粒取向各异) 5、生产中消除加工硬化的方法是________。 答案:再结晶退火 6、在生产实践中,经冷变形的金属进行再结晶退火后继续升高温度会发生________现象。答案:晶粒长大 7、金属塑性变形后其内部存在着残留内应力,其中________内应力是产生加工硬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第三类(超微观) 8、纯铜经几次冷拔后,若继续冷拔会容易断裂,为便于继续拉拔必须进行________。 答案:再结晶退火 9、金属热加工时产生的________现象随时被再结晶过程产生的软化所抵消,因而热加工带来的强化效果不显著。 答案:加工硬化 10、纯铜的熔点是1083℃,根据再结晶温度的计算方法,它的最低再结晶温度是________。答案: 269℃ 11、常温下,金属单晶体塑性变形方式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答案:滑移、孪生 12、金属产生加工硬化后会使强度________,硬度________;塑性________,韧性________。答案:提高、提高、降低、降低 13、为了合理地利用纤维组织,正应力应________纤维方向,切应力应________纤维方向。答案:平行(于)、垂直(于) 14、金属单晶体塑性变形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不同形式。 答案:滑移、孪生 15、经过塑性变形的金属,在随后的加热过程中,其组织、性能和内应力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大致可将这些变化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回复、再结晶、晶粒长大 16、所谓冷加工是指金属在________以下进行的塑性变形。 答案:再结晶温度

工业纯铝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显微镜下滑移线、变形孪晶的特征; 2、了解金属经冷加工变形后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变化; 二、概述 1 显微镜下的滑移线与变形挛晶 金属受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在金属中特产生塑性变形。金属单晶体变形机理指出,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为滑移和孪晶两种。 所谓滑移时晶体在切应力作用下借助于金属薄层沿滑移面相对移动实质为位错沿滑移面运动的结果。滑移后在滑移面两侧的晶体位相保持不变。把抛光的纯铝试样拉伸,试样表面会有变形台阶出现,一组细小的台阶在显微镜下只能观察到一条黑线,即称为滑移带。变形后的显微姐织是由许多滑移带所组成。 另一种变形的方式为孪晶。不易产生滑移的金属,如六方晶系镉、镁、铍、锌等,或某些金属当其滑移发生困难的时候,在切应力的作用下将发生的另一形式的变形,即晶体的—部分以一定的晶面为对称面;与晶体的另一部分发生对称移动,这种变形方式称为孪晶或双晶。孪晶的结果是孪晶面两侧晶体的位向发生变化,呈镜面对称。所以孪晶变形后,由于对光的反射能力不同,在显微镜下能看到较宽的变形痕迹——孪晶带或双晶带。 2、变形程度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变形前金属为等轴晶粒,轻微量变形后晶粒内即有滑移带出现,经过较大的变形后即发现晶粒被拉长,变形程度愈大,晶粒被拉得愈长,当变形程度很大时,则加剧剧了晶粒沿一定方向伸长,晶粒内部被许多的滑移带分割成细小的小块,晶界与滑移带分辨不清,呈纤维状组织。 由于变形的结果,滑移带附近晶粒破碎,产生较严重的晶格歪扭,造成临界切应力提高,使继续变形发生困难,即产生了所谓加工硬化现象。随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硬度、强度、矫顽力、电阻增加,而塑性和韧性下降。 3、形变金属在加热后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变形后的金属在较低温度加热时,金属内部的应力部分消除,歪曲的晶格恢

【材料课件】实验三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组织观察

实验三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组织观察 目的 1.加深对材料塑性编写过程的理解; 2.认识塑性变形的典型组织; 3.理解变形量对再结晶后晶粒尺寸的影响。 一、塑性变形引起材料组织的变化 晶体塑性材料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有四种:滑移、孪生、蠕变、粘滞性流动。 滑移是晶体中位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运动,造成晶体的两部分在滑移面上沿滑移方向的相对移动,滑移是位错的移动,晶体内部原子从一个平衡位置移到另一个平衡位置,不一起晶体内的组织变化,位错移出晶体的表面,形成滑移台阶,一个位错源发出的位错都移出,在晶体表明形成台阶在显微镜下可以见到,就是滑移线。 孪生是在滑移困难时以形成孪晶的方式发生的塑性变形,晶体发生孪生,在晶体表面产生浮凸,晶体内部生成的孪晶与原晶体的取向不一样,并有界面分隔,所以在晶体内重新制样后依然可以看到孪晶。 多晶体材料发生塑性变形后,原等轴晶粒被拉长或压扁,晶界变模糊。两相材料经过塑性变形后,第二相的分布也与变形方向有关。 塑性变形后进行退火加热发生再结晶的晶粒尺寸与变形量有直接的关系。在临界变形量(不同材料不相同,一般金属在2—10%之间)以下,金属材料不发生再结晶,材料维持原来的晶粒尺寸;在临界变形量附近,刚能形核,因核心数量很少而再结晶后的尺寸很大,有时甚至可得到单晶;一般情况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再结晶后的晶粒尺寸不断减小;当变形量过大(>70%)后,可能产生明显织构,在退火温度高时发生晶粒的异常长大。 二、实验内容 1.观察几种塑性变形后的组织形貌 ①.低碳钢拉伸后的组织变化:看断口附近,变形量最大,组织特征明显,白色的软相的 晶粒的形状分布,黑色较硬相形状分布特征。 ②纯铁压缩表面的滑移线:为了观察,现将试样磨平,再压缩变形,晶体表面可留下滑移 线。若再打磨则滑移线就不可见。一个滑移系能开动,与之平行的滑移系也可能开动,滑移线往往时互相平行,因为存在交滑移,滑移线为波浪状。 ③锌的变形孪晶:Zn是hcp晶系,仅有三个滑移系,多晶体变形就会发生孪生,从试样 上可见到变形产生的孪晶。

第五章材料变形与再结晶答案.doc

第五章固体材料的塑性变形 Chapter 5 Plastic Deformation 作业1:在面心立方晶体结构中,有一位错可以在(111)和(111) Solution: 4歩0 晶面上发生交滑移,请确定这个位错的伯氏矢量? 作业2:在面心立方晶体中有三个滑移系,假定在Au晶体的[100]± 施加2MPa的拉伸应力,其临界分切应力是0. 91MPa o证明滑移不会在(111)晶面的三个滑移系上滑移? The three slip systems in the (111) plane are (111) [101], (111) [llo], (111) Oil]. Because [100]丄[oii], that is 入=90°,so r( resolred shear stress in (lll)[oii]) is 0.

COS60°=T So: Measurable slip will not occur on any of the three slip systems in the (111) plane. 作业3?:在面心立方晶体中,沿[i23]方向施加2 MPa的正应力。滑移面是(111),滑移方向是[101]o请确定临界分切应力Tor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must find both cos0 and cos(p? This can be done suing the vector dot product: |[123j[ioq V14V2 Solving equation T C R =(ycos6cos(p for T C R and substituting the data given in the problem statement yields: T cR=(2Mpa)x(0.617)x(0.756)=0.933Mpa 作业4:假定某面心立方晶体可以开动的滑移系为(ni)[011]o试回答: (1)给出引起滑移的单位位错得相应矢量,并说明之。

第五章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全解

第五章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 结晶 目的:掌握金属在塑性变形后组织与性能的变化。 要求: 1、掌握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了解冷变形金属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掌握回复和 再结晶的概念及其应用; 3、明确金属冷加工和热加工的区别。 重点: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回复和再结晶的概念及其应用。 §5-1 金属的塑性变形 一、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 1、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只能在切应力作用下发 生; 2、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在晶体原子最密排面上 沿最密排方向进行; 3、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伴随着晶体的转动;

二、多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 1、多晶体金属的组织、结构特点对塑性变形的影响 1)各晶粒形状、大小不同,成分、性能不均匀,各相邻晶粒的晶格位向不同:塑性变形抗力增大;相互约束、 阻碍;应力、应变分布不均匀;相互协调、适应。 2)存在大量晶界,晶内与晶界性能不同,晶界易聚集杂质,晶格排列紊乱:晶格畸变增大,滑移位错运动阻 力增大,难以变形,塑性变形抗力增大。晶粒越细,

强度越高:晶界总面积增加,周围不同取向的晶粒数越多,塑性变形抗力越大;晶粒越细,塑性、韧性越好:晶粒越细,单位体积中的晶粒数越多,变形量分散到更多晶粒中进行,产生较均匀的变形,不致造成局部应力集中,引发裂纹的产生和扩展,断裂前可发生较大塑性变形量。 工业上,常用压力加工、热处理方法细化晶粒,提高性能。 2 、多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过程 多晶体金属中各晶粒的 晶格位向不同,所受分切应 力不同,塑性变形在不同晶 粒中逐批进行,是个不均匀 过程。 软位向:晶格位向与外力处于或接近45°角的晶粒所受分切应力最大,首先发生塑性变形。 硬位向:晶格位向与外力处于或接近平行或垂直的晶粒所受分切应力最小,难以进行塑性变形。 多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是一批一批晶粒逐步发生,由少数晶粒发生塑性变形逐渐趋于大量晶粒发生塑性变形,由不均匀变形逐渐趋于较均匀变形。 §5-2 塑性变形对组织和性能的影 响 一、塑性变形对组织的影响 1、 晶粒形状发生变化: 沿变形方向被拉长,形成纤维组织; 2、 晶粒内产生亚结构:

材料的变形与再结晶

材料的变形与再结晶 1.一根长为5m,直径为3mm的铝线,已知铝的弹性模量为70GPa,求在200N 的拉力作用下,此线的总长度。 2.一Mg合金的屈服强度为180MPa,E为45GPa,a)求不至于使一块10mm?2mm 的Mg板发生塑性变形的最大载荷;b)在此载荷作用下,该镁板每mm的伸长量为多少? 3. 已知烧结Al 2O 3 的孔隙度为5%,其E=370GPa。若另一烧结Al 2 O 3 的E=270GPa, 试求其孔隙度。 4. 有一Cu-30%Zn黄铜板冷轧25%后厚度变为1cm,接着再将此板厚度减少到0.6cm,试求总冷变形度,并推测冷轧后性能变化。 5. 有一截面为10mm?10mm的镍基合金试样,其长度为40mm,拉伸实验结果如下: 载荷(N)标距长度(mm) 0 40.0 43,100 40.1 86,200 40.2 102,000 40.4 104,800 40.8 109,600 41.6 113,800 42.4 121,300 44.0 126,900 46.0 127,600 48.0 113,800(破断)50.2 试计算其抗拉强度σ b ,屈服强度σ 0.2 ,弹性模量E以及延伸率δ。 6. 将一根长为20m,直径为14mm的铝棒通过孔径为12.7mm的模具拉拔,求a)这根铝棒拉拔后的尺寸;b)这根铝棒要承受的冷加工率。

7. 确定下列情况下的工程应变ε e 和真应变ε T ,说明何者更能反映真实的变形特 性: a)由L伸长至1.1L; b)由h压缩至0.9h; c)由L伸长至2L; d)由h压缩至0.5h。 8. 对于预先经过退火的金属多晶体,其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的塑性部分可近似 表示为,其中k和n为经验常数,分别称为强度系数和应变硬化指 数。若有A,B两种材料,其k值大致相等,而n A =0.5,n B =0.2,则问a)那一种 材料的硬化能力较高,为什么?b)同样的塑性应变时,A和B哪个位错密度高, 为什么?c)导出应变硬化指数n和应变硬化率之间的数学公式。 9. 有一70MPa应力作用在fcc晶体的[001]方向上,求作用在(111)和(111)滑移系上的分切应力。 10. 有一bcc晶体的[111]滑移系的临界分切力为60MPa,试问在[001]和[010]方向必须施加多少的应力才会产生滑移? 11. Zn单晶在拉伸之前的滑移方向与拉伸轴的夹角为45?,拉伸后滑移方向与拉伸轴的夹角为30?,求拉伸后的延伸率。 12. Al单晶在室温时的临界分切应力τC =7.9×105Pa。若室温下对铝单晶试样作为拉伸试验时,拉伸轴为[123]方向,试计算引起该样品屈服所需加的应力。 13. Al单晶制成拉伸试棒(其截面积为9mm2)进行室温拉伸,拉伸轴与[001]交成36.7?,与[011]交成19.1?,与[111]交成22.2?,开始屈服时载荷为20.40N,试确定主滑移系的分切应力。 14. Mg单晶体的试样拉伸时,三个滑移方向与拉伸轴分别交成38°、45°、85°,而基面法线与拉伸轴交成60°。如果在拉应力为2.05MPa时开始观察到塑性变形,则Mg的临界分切应力为多少? 15. MgO为NaCl型结构,其滑移面为{110},滑移方向为<110>,试问沿哪一方向拉伸(或压缩)不能引起滑移?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结构的影响 (1)晶粒发生变形金属发生塑性变形后,晶粒沿形变方向被拉长或压扁。当变形量很大时, 晶粒变成细条状(拉伸时), 金属中的夹杂物也被拉长, 形成纤维组织。 变形前后晶粒形状变化示意图 (2)亚结构形成金属经大的塑性变形时, 由于位错的密度增大和发生交互作用, 大量位错堆积在局部地区, 并相互缠结, 形成不均匀的分布, 使晶粒分化成许多位向略有不同的小晶块, 而在晶粒内产生亚晶粒。 金属经变形后的亚结构 (3)形变织构产生金属塑性变形到很大程度(70%以上)时, 由于晶粒发生转动, 使各晶粒的位向趋近于一致, 形成特殊的择优取向, 这种有序化的结构叫做形变织构。形变织构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各晶粒的一定晶向平行于拉拔方向, 称为丝织构, 例如低碳钢经高度冷拔后, 其<100>平行于拔丝方向; 另

一种是各晶粒的一定晶面和晶向平行于轧制方向, 称为板织构, 低碳钢的板织构为{001}<110>。 形变织构示意图 2. 塑性变形对金属性能的影响 (1)形变强化金属发生塑性变形, 随变形度的增大, 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 塑性和韧性明显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也叫形变强化。 产生加工硬化的原因是:金属发生塑性变形时, 位错密度增加, 位错间的交互作用增强, 相互缠结, 造成位错运动阻力的增大, 引起塑性变形抗力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晶粒破碎细化, 使强度得以提高。在生产中可通过冷轧、冷拔提高钢板或钢丝的强度。 (2)产生各向异性由于纤维组织和形变织构的形成, 使金属的性能产生各向异性。如沿纤维方向的强度和塑性明显高于垂直方向的。用有织构的板材冲制筒形零件时, 即由于在不同方向上塑性差别很大, 零件的边缘出现“制耳”。在某些情况下, 织构的各向异性也有好处。制造变压器铁芯的硅钢片, 因沿[100]方向最易磁化, 采用这种织构可使铁损大大减小, 因而变压器的效率大大提高。

第4章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第4章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4-1 金属的塑性变形 塑性变形是金属材料的一个重要性能,也是金属的一种加工方法。大多数金属材料都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所以获得广泛应用。塑性变形不仅可以改变金属的外型,而且能改变金属的内部组织和结构。为了消除塑性变形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加工之后或加工过程中,通常对材料加热,使其内部组织发生回复和再结晶过程。 一、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 弹性变形—晶格发生弹性伸长或歪扭 塑性变形—晶粒被拉长或压扁,变形不可恢复 塑性变形和断裂—随着应力的增大,当超过强度极限,试件开始不均匀塑性变形,出现“颈缩”到K点后发生断裂。单晶体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有两种: 1 滑移 金属中晶体的一部分相对另一部分,沿着一定的晶面发生相对的滑动位移现象。 ⑴滑移带:滑移后滑移面产生高低不一的台阶,实际由滑移线组成。 滑移沿晶体中原子排列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进行{体心立方晶格(110)晶面、[111]晶向},因为它们之间的距离最大,原子结合力最弱,滑移阻力小。 ⑵滑移系:一个滑移面和一个滑移方向组成一个滑移系。 体心、面心立方晶格有12个滑移系(6×2、4×3),密排六方有三个(1×3),面心比体心立方晶格的金属塑性变形更好,因为滑移方向对滑移起的作用比滑移面大。 ⑶滑移临界切应力:滑移与正应力无关,与切应力有关,使

滑移开动的最小切应力为临界切应力。 ⑷滑移时晶体的转动:滑移时晶体以滑移面的法线为转轴转动,滑移方向与最大切应力方向趋于一致。 ⑸滑移机理:滑移是位错移动的结果,不等于刚性移动。滑移是在切应力作用下位错沿滑移面的运动。最初人们认为晶体的两部分做整体滑动,按刚性计算的切应力值比实际测到的大几个数量级。 2 孪生 金属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一定晶面(孪生面)沿一定方向(孪生方向)发生切变,切变部分叫孪生带简称孪晶。孪晶面两侧晶体形成镜面对称。孪生引起晶格变化,同样与切应力有关。容易发生滑移的(体心、面心立方)晶格,不容易发生孪生。 孪生与滑移比较: ⑴孪生通过晶格切变改变晶格位向,滑移不改变晶格位向; ⑵孪生所需的切应力比滑移大的多; ⑶孪生时,相邻原子面的相对位移量小于一个原子间距,滑移时滑移面两侧的相对位移量是原子间距的整数倍。 二、多晶体(实际金属)的塑性变形 1晶粒和晶界在变形中的作用 多晶体塑性变形是晶界和晶粒起作用 ⑴晶界—附近有较高的塑性变形抗力,晶格排列紊乱,杂质原子较多,增大晶格畸变,滑移时位错阻力较大,能使变形抗力增大,强度硬度增大。 ⑵晶粒—细晶粒金属不仅强度高,塑性、韧性也好。这是因为单位体积中晶粒数多,金属的总变形量分布在更多的晶粒中,晶粒间变形不均匀性减小了;晶粒内部和晶界变形量差

工程材料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工程材料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1、 二元共晶反应 1)共晶反应刚结束时,含30%B 的合金: 相组分?组织组分? 2)从显微镜中观察初晶 与共晶 各占50%(共晶反应刚结束时),求合金中B 的 含量。 2、画F-Fe 3C 相图,并进行分析: (1) 标注出相图中空白区域相和组织; (2) 分析碳含量为0.4%的亚共析钢的结晶过程及其在室温下组织及含量,相及含量; 3、二种铁碳合金,其中一种合金的显微组织中珠光体占75%,铁素体占25%,另一种合金的显微组织中珠光体占92%,二次渗碳体占8%。问这二种合金各属于哪一类合金?其含碳量各为多少? 思考题 1、分析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共析渗碳体的异同。 2、合金中相组分和组织组分的区别何在指出常温下亚共析钢与亚共晶白口铸铁中的相组分和组织组分。指出常温下碳钢与白口铸铁相组分和组织组分的异同。 (一) 判断题 1.因为体心立方晶体格与面心立方晶体格具有相同的滑移系,所以它们的塑性变形能力也相同. ( ) 2.金属的热加工是指在室温以上的塑性变形过程. ( ) 3.金属的加工硬化是指金属冷塑性变形为后强度和塑性提高的现象. ( ) 4.从金属学的观点看,凡是加热以后的变形为热加工,反之不加热的变形为冷加工. ( ) 5.细晶粒金属的强度高,塑性也好. ( ) 6.反复弯折铁丝,铁丝会越来越硬,最后会断裂. ( ) (二) 选择题 1.面心立方晶体受力时的滑移方向为_____. A.<111> B.<110> C.<100> D.<112> 2.体心立方与面心立方晶格具有相同的滑移系,但其塑性变形能力是不同的,其原因是面心立方晶体的滑移方向较体心立方晶体的滑移方向___. A.少 B.多 C.相等 D 有时多有时少 3.变形金属在加热时发生的再结晶过程是一个新晶粒代替旧晶粒的过程,这种新晶粒的晶体结构___,. A.与变形前的金属相同 B.与变形后的金属相同 C.与再结晶前的金属相同 D.形成新的晶体结构 4.金属的再结晶温度是___ A.一个确定的温度值 B.一个温度范围 C.一个临界值 D.一个最高的温度值 (三) 改错题 1.塑性变形就是提高材料塑性的变形 2.钢的再结晶温度一般为1100oC. 3.锡在室温下加工是冷加工,钨在1000oC 变形是热加工 4.滑移面是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滑移方向则是原子密度最小的方向 5.再结晶退火温度就是最低再结晶温度 (四) 计算题 951575βα+→L ββα+

金属的塑性变形

二、金属的塑性变形 材料受力后要发生变形,变形可分为三个阶段:弹性变形;弹-塑性变形;断裂。外力较小时产生弹性变形,外力较大时产生塑性变形,而当外力过大时就会发生断裂。在整个变形过程中,对材料组织、性能影响最大的是弹-塑性阶段的塑性变形部分。如:锻造、轧制、拉拔、挤压、冲压等生产上的许多加工方法,都要求使金属产生变形,一方面获得所要求的形状及尺寸,另一方面可引起金属内部组织和结构的变化,从而获得所要求的性能。因此研究塑性变形特征与组织结构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弹性变形(Elastic Deformation) 1.1 弹性变形特征(Character of Elastic Deformation) 1.变形是可逆的; 2.应力与应变保持单值线性函数关系,符合Hooke定律:σ=Eε,τ=Gγ,G=E/2(1-ν) 3.弹性变形量随材料的不同而异。 1.2 弹性的不完整性(Imperfection of Elastane) 工程上应用的材料为多晶体,内部存在各种类型的缺陷,弹性变形时,可能出现加载线与卸载线不重合、应变的发展跟不上应力的变化等现象,称为弹性的不完整性,包括包申格效应、弹性后效、弹性滞后等。 1.包申格效应(Bauschinger effect) 现象:下图为退火轧制黄铜在不同载荷条件下弹性极限的变化情况。 曲线A:初次拉伸曲线,σe=240Pa 曲线B:初次压缩曲线,σe=178Pa 曲线C:B再压缩曲线,σe↑,σe=278Pa 曲线D:第二次拉伸曲线,σe↓,σe=85Pa 可见:B、C为同向加载,σe↑;C、D为反向加载,σe↓。 定义:材料经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然后同向加载则σe升高,反向加载则σe降低的现象,称为包申格效应。对承受应变疲劳的工件是很重要的。 2.弹性后效(Anelasticity) 理想晶体(Perfect crystals):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第二章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一、名词解释 滑移、滑移系、滑移线、滑移带、孪生;软位向、硬位向;回复、再结晶;织构、加工硬化。 二、判断是非 1.金属晶体的滑移是在正应力作用下产生的。 2.经塑性变形后,金属的晶粒变细,故金属的强度、硬度升高。 3.室温下铜的塑性比铁好,这是因为铜的滑移系比铁的多。 4.冷变形金属在再结晶过程中会改变其晶体结构。 5.用冷拉紫铜管制造输油管,在冷弯以前应进行去应力退火,以降低硬度、提高塑性,防 止弯曲裂纹产生。 6.热加工纤维组织(流线)可以通过热处理方法给予消除。 7.铸件、锻件、冲压件都可以通过再结晶退火,来消除加工硬化,降低硬度。 8.材料的弹性模量E愈大,则材料的塑性愈好。 三、填空 1.常见的金属的塑性变形方式有()和()两种类型。 2.铜的多晶体要比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抗力(),这是由于多晶体的()和() 阻碍位错运动造成的。 3.金属的晶粒愈细小,则金属的强度、硬度愈()、塑性韧性愈(),这种现象称 为()强化。金属随塑性变形程度的增加,其强度、硬度(),塑性、韧性(),这种现象称为()。金属经塑性变形以后,金属的晶粒(),亚晶粒(),位错()。 4.金属晶体的滑移是通过()运动来实现的,而不是晶体一部分相对另一部分的刚性 滑动,因此实际临界()应力值很小。 5.纯金属结晶后进一步强化的唯一方法是依靠()来实现的,降低纯金属强度的工艺 方法通常采用()。 6.塑性金属材料制造的零件,在工作过程中一旦过载,零件不会立即断裂而是发生(), 使强度()。 7.多晶体金属经过大量塑性变形后,各晶粒的晶格某些位向趋向一致,这种结构称为 (),此时金属呈现明显的()性,这种结构用热处理()消除。金属再结晶后的晶粒大小与()和()有关。工业金属不能在()变形度进行变形,否则再结晶后的晶粒(),使机械性能()。 8.铸钢锭经过热轧后,粗大的晶粒会(),缩松、气孔等缺陷会(),并且还会出 现()组织。 9.用热轧圆钢通过锻造生产零件毛坯,应力求使流线与零件所受最大拉应力方向(), 与切应力或冲击力方向()。加工硬化在工业应用中的有利方面是()、()和();特别是对()材料更为重要。铸态组织,经热加工后,()、()及()等得到改善。 10.金属热加工纤维组织是()呈纤维状,此种组织的机械性能呈现()。钢的锻 造温度高于()温度,故属于()加工。 11.材料的弹性模量愈高,其刚度愈()。刚度()通过热处理改变;材料一定时, 可通过()和()的方法来提高零件的刚度。 12.四、单项选择

金属塑性变形与断裂

金属材料塑性变形与断裂的关系 摘要:金属的断裂是指金属材料在变形超过其塑性极限而呈现完全分开的状态。材料受力时,原子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当局部变形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原于间结合力遭受破坏,使其出现了裂纹,裂纹经过扩展而使金属断开。任何断裂都是由裂纹形成和裂纹扩展两个过程组成的,而裂纹形成则是塑性变形的结果。金属塑性的好坏表明了它抑制断裂能力的高低。 关键词:塑性变形解理断裂准解理断裂沿晶断裂冷脆疲劳应力腐蚀 氢脆高温断裂 一、解理断裂与塑变的关系 解理断裂在主应力作用下,材料由于原子键的破断而产生的沿着某一晶面的快速破断过程。解理断裂的的产生条件是位错滑移必须遇到阻力,且位错滑移聚集到一定程度。断裂面沿一定的晶面发生,这个平面叫做解理面。解理台阶是沿两个高度不同的平行解理面上扩展的解理裂纹相交时形成的。形成过程有两种方式:通过解理裂纹与螺型位错相交形成;通过二次解理或撕裂形成。 第一种,当解理裂纹与螺型位错相遇时,便形成一个台阶,裂纹继续向前扩展,与许多螺型位错相交便形成众多台阶,他们沿裂纹前端滑动而相互交汇,同号台阶相互汇合长大,异号台阶相互抵消,当汇合台阶足够大的时候便在电镜下观察为河流状花样。 第二种,二次解理是指在解理裂纹扩展的两个互相平行解理面间距较小时产生的,但若解理裂纹的上下两个面间距远大于一个原子间距时,两解理裂纹之间的金属会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结果由于塑性撕裂而形成台阶,称为撕裂棱晶界。舌状花样是由于解理裂纹沿孪晶界扩散留下的舌头状凹坑或凸台。 从宏观上看,解理断裂没有塑性变形,但从微观上看解理裂纹是以塑性变形为先导的,尽管变形量很小。解理断裂是塑性变形严重受阻,应力集中非常严重的一种断裂。 二、准解理断裂与塑变的关系 准解理断裂介于解理断裂和韧窝断裂之间,它是两种机制的混合。产生原因: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组织观察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组织观察 目的 1.加深对材料塑性编写过程的理解; 2.认识塑性变形的典型组织; 3.理解变形量对再结晶后晶粒尺寸的影响。 一、塑性变形引起材料组织的变化 晶体塑性材料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有四种:滑移、孪生、蠕变、粘滞性流动。 滑移是晶体中位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运动,造成晶体的两部分在滑移面上沿滑移方向的相对移动,滑移是位错的移动,晶体内部原子从一个平衡位置移到另一个平衡位置,不一起晶体内的组织变化,位错移出晶体的表面,形成滑移台阶,一个位错源发出的位错都移出,在晶体表明形成台阶在显微镜下可以见到,就是滑移线。 孪生是在滑移困难时以形成孪晶的方式发生的塑性变形,晶体发生孪生,在晶体表面产生浮凸,晶体内部生成的孪晶与原晶体的取向不一样,并有界面分隔,所以在晶体内重新制样后依然可以看到孪晶。 多晶体材料发生塑性变形后,原等轴晶粒被拉长或压扁,晶界变模糊。两相材料经过塑性变形后,第二相的分布也与变形方向有关。 塑性变形后进行退火加热发生再结晶的晶粒尺寸与变形量有直接的关系。在临界变形量(不同材料不相同,一般金属在2—10%之间)以下,金属材料不发生再结晶,材料维持原来的晶粒尺寸;在临界变形量附近,刚能形核,因核心数量很少而再结晶后的尺寸很大,有时甚至可得到单晶;一般情况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再结晶后的晶粒尺寸不断减小;当变形量过大(>70%)后,可能产生明显织构,在退火温度高时发生晶粒的异常长大。

二、实验内容 1.观察几种塑性变形后的组织形貌 ①.低碳钢拉伸后的组织变化:看断口附近,变形量最大,组织特征明显,白色的软相的晶粒的形状分布,黑色较硬相形状分布特征。 ②纯铁压缩表面的滑移线:为了观察,现将试样磨平,再压缩变形,晶体表面可留下滑移线。若再打磨则滑移线就不可见。一个滑移系能开动,与之平行的滑移系也可能开动,滑移线往往时互相平行,因为存在交滑移,滑移线为波浪状。 ③锌的变形孪晶:Zn 是hcp 晶系,仅有三个滑移系,多晶体变形就会发生孪生,从试样上可见到变形产生的孪晶。 ④纯铁的变形孪晶:铁为bcc 晶体,有12个滑移系,一般变形为滑移。在-120℃以下冲击,低温滑移阻力大,大的应力也可引起孪生方式的变形。 2.观察铝片经不同变形量后退火发生再结晶后晶粒的大小。 一组试样的变形量分别为0、1、2、3、5、8、10、13%,见试样头部的字号,用钢板尺测晶粒的平均截线长。 方法:取一线段,数穿过了多少个晶粒,则) () (n mm d 晶粒的个数测量用线段总长=,为保 证数字有意义,50>n 。 三、实验报告要求 报告内容部分: 1.画出见到的四中组织示意图,每一个注明组织特征,简述形成组织的原因(或过程)。 2.用表格列出测量铝片用的总长度,数出的晶粒个数,算出平均截线长。用坐标纸画出在结晶后的晶粒尺寸与变形量关系曲线。指出其临界变形量。

第五章 金属及合金的塑性变形 -答案

第五章金属及合金的塑性变形与断裂一名词解释 固溶强化,应变时效,孪生,临界分切应力,变形织构 固溶强化:固溶体中的溶质原子溶入基体金属后使合金变形抗力提高,应力-应变曲线升高,塑性下降的现象; 应变时效:具有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在受到拉伸等变形发生屈服后,在室温停留或低温加热后重新拉伸又出现屈服效应的情况; 孪生:金属塑性变形的重要方式。晶体在切应力作用下一部分晶体沿着一定的晶面(孪晶面)和一定的晶向(孪生方向)相对于另外一部分晶体作均匀的切变,使相邻两部分的晶体取向不同,以孪晶面为对称面形成镜像对称,孪晶面的两边的晶体部分称为孪晶。形成孪晶的过程称为孪生; 临界分切应力:金属晶体在变形中受到外力使某个滑移系启动发生滑移的最小

分切应力; 变形织构:多晶体中位向不同的晶粒经过塑性变形后晶粒取向变成大体一致,形成晶粒的择优取向,择优取向后的晶体结构称为变形织构,织构在变形中产生,称为变形织构。 二填空题 1.从刃型位错的结构模型分析,滑移的 移面为{111},滑移系方向为<110>,构成12 个滑移系。P166. 3. 加工硬化现象是指随变形度的增 大,金属强度和硬度显著 提高而塑性和韧性显著下降的现象 ,加工硬化的结果,使金属对塑性变形的抗力增大,造成加工硬化的

根本原因是位错密度提高,变形抗 力增大。 4.影响多晶体塑性变形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晶界、晶格位向差。 5.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是滑移和孪生,冷变形后金属的 强度增大,塑性降低。6.常温下使用的金属材料以细小晶粒为好,而高温下使用的金属材 料以粗一些晶粒为好。对于在高温下工作的金属材料,晶粒应粗一些。因为在高温下原子沿晶界 的扩散比晶内快,晶界对变形的阻 力大为减弱而致 7.内应力可分为宏观内应力、微观内应力、点阵畸变三种。 三判断题 1.晶体滑移所需的临界分切应力实测值比理论值小得多。(√) 2 在体心立方晶格中,滑移面为{111}×6,滑移方向为〈110〉×2,所以其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