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 第6讲 数学归纳法

6 第6讲 数学归纳法

6 第6讲 数学归纳法
6 第6讲 数学归纳法

第6讲数学归纳法

1.数学归纳法

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归纳奠基)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n0∈N*)时命题成立;

(2)(归纳递推)假设n=k(k≥n0,k∈N*)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2.明确数学归纳法的两步证明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只适用于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的证明方法,它们的表述严格而且规范,两个步骤缺一不可.第一步是递推的基础,第二步是递推的依据,第二步中,归纳假设起着“已知条件”的作用,在n=k+1时一定要运用它,否则就不是数学归纳法.第二步的关键是“一凑假设,二凑结论”.

(2018·台州书生中学月考)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a+a2+…+a n+1=1-a n+2

1-a

(a≠1,

n∈N*)”,在验证n=1时,等式左边是()

A.1B.1+a

C.1+a+a2D.1+a+a2+a3

解析:选C.由题意,根据数学归纳法的步骤可知,当n=1时,等式的左边应为1+a+a2,故选C.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3+…+(2n+1)=(n+1)(2n+1)时,从n=k到n=k+1,左边需增添的代数式是()

A.2k+2 B.2k+3

C.2k+1 D.(2k+2)+(2k+3)

答案:D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1+1

2+

1

4+…+

1

2n-1

127

64(n∈N

*)成立,其初始值至少应取

()

A.7B.8 C.9D.10

解析:选B.据已知可转化为1×????

1-

1

2n

1-

1

2

127

64,整理得2

n>128,解得n>7,故原不等式的

初始值为n=8.

观察分析下表中的数据:

多面体 面数(F ) 顶点数(V )

棱数(E ) 三棱柱 5 6 9 五棱锥 6 6 10 正方体

6

8

12

猜想一般凸多面体中F ,V ,E 所满足的等式是________.

解析:由题目中所给的三组数据:5+6-9=2,6+6-10=2,6+8-12=2,可以归纳出简单多面体的顶点数V 、面数F 及棱数E 间有关系:V +F -E =2,这个公式叫欧拉公式.公式描述了简单多面体顶点数、面数、棱数间的特有规律. 答案:V +F -E =2

证明1+12+13+14+…+12n -1>n

2(n ∈N +),假设n =k 时成立,当n =k +1时,不等式左边

增加的项数是________. 解析:当n =k 时, 左边=1+12+13+…+1

2k -1.

当n =k +1时,

左边=1+12+13+…+12k -1+12k +…+1

2k +1-1,

增加了12k +…+12k +1-1,共(2k +

1-1)-2k +1=2k (项).

答案:2k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

[典例引领]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2×4+14×6+16×8+…+12n (2n +2)=n

4(n +1)

(n ∈N *). 【证明】 (1)当n =1时,左边=12×1×(2×1+2)=1

8,

右边=14×(1+1)=1

8.

左边=右边,所以等式成立.

(2)假设n =k (k ∈N *且k ≥1)时等式成立,即有 12×4+14×6+16×8+…+12k (2k +2)=k 4(k +1), 则当n =k +1时,

12×4+14×6+16×8+…+12k (2k +2)+12(k +1)[2(k +1)+2] =

k 4(k +1)+1

4(k +1)(k +2)

=k (k +2)+14(k +1)(k +2) =(k +1)2

4(k +1)(k +2) =k +14(k +2) =k +14(k +1+1)

. 所以当n =k +1时,等式也成立,

由(1)、(2)可知,对于一切n ∈N *等式都成立.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恒等式的注意事项

(1)明确初始值n 0的取值并验证n =n 0时等式成立.

(2)由n =k 证明n =k +1时,弄清左边增加的项,且明确变形目标. (3)掌握恒等变形常用的方法:①因式分解;②添拆项;③配方法.

(2018·温州七校联考)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1+12+13+…+1

n

,记S n

=a 1+a 2+a 3+…+a n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S n =(n +1)a n -n . 证明:当n =1时,a 1=1,S 1=a 1=1,满足条件. 假设当n =k (k ≥1,k ∈N *)时,S k =(k +1)a k -k 成立, 则当n =k +1时, 因为a k =1+12+13+…+1

k

=1+12+13+…+1k +1k +1-1

k +1

=a k +1-

1

k +1

, 所以S k +1=S k +a k +1=(k +1)a k -k +a k +1 =(k +1)(a k +1-1

k +1)-k +a k +1

=(k +1)a k +1-1-k +a k +1 =(k +2)a k +1-(1+k ). 从而S n =(n +1)a n -n 成立.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典例引领]

(2018·衢州模拟)在数列{a n }中,已知a 1=a (a >2),且a n +1=a 2n

2(a n -1)(n ∈N *).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a n >2(n ∈N *); (2)求证a n +1

【证明】 (1)①当n =1时,a 1=a >2,命题成立. ②假设当n =k (k ∈N *,k ≥1)时,命题成立,即a k >2. 则当n =k +1时,

a k +1-2=a 2k

2(a k -1)-2=(a k -2)22(a k -1)>0,

所以当n =k +1时a k +1>2也成立, 由①②得,对任意正整数n ,都有a n >2. (2)a n +1-a n =a 2n

2(a n -1)-a n =a n (2-a n )2(a n -1),

由(1)可知a n >2>0, 所以a n +1

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的注意事项

(1)当遇到与正整数n 有关的不等式证明时,应用其他办法不容易证,则可考虑应用数学归纳法;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的关键是由n =k 成立,推证n =k +1时也成立,证明时用上归纳假设后,可采用分析法、综合法、作差(作商)比较法、放缩法等证明.

已知数列{a n }的各项均为正数,a 1=1,a 2n +1-a 2n =2.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证明:1a 1+1a 2+1a 3+…+1

a n

≤2n -1对一切n ∈N *恒成立.

解:(1)由a 2n +1-a 2n =2得a 2

n =2n -1,

所以a n =2n -1.

(2)证明:①当n =1时,1=1成立;当n =2时,左边<右边. ②假设当n =k (k ≥2,k ∈N *)时,1a 1+1a 2+1a 3+…+1

a k <2k -1成立,

那么当n =k +1时,

1a 1+1a 2+1a 3+…+1a k +1a k +1 <2k -1+1

2k +1

<2k -1+

2

2k +1+2k -1

=2k +1,不等式成立.

由①②可得1a 1+1a 2+1a 3+…+1

a n

≤2n -1对一切n ∈N *恒成立.

归纳—猜想—证明

[典例引领]

(2018·宁波效实中学高三期中)已知数列{a n },a 1=3,a n +1=3a n -4a n -1(n ∈N *).

(1)求a 2,a 3,a 4的值,并猜想{a n }的通项公式;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猜想.

【解】 (1)因为a 1=3,且a n +1=3a n -4

a n -1,

所以a 2=3×3-43-1

=52,a 3=3×52-452-1=7

3,

a 4=3×73-4

73-1=9

4,由此猜想a n =2n +1n .

(2)证明:①当n =1时,a 1=

2×1+1

1

=3,满足要求,猜想成立; ②假设n =k (k ≥1且k ∈N *)时,猜想成立, 即a k =2k +1

k

那么当n =k +1时,a k +1=3a k -4a k -1=3×2k +1k -4

2k +1k -1=2k +3k +1=2(k +1)+1

k +1

这就表明当n =k +1时,猜想成立,

根据①②可以断定,对所有的正整数该猜想成立,即a n =2n +1

n

.

“归纳——猜想——证明”的模式

2019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试题:专题六 第4讲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问题附解析

第4讲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问题 选题明细表 知识点·方法巩固提高A 巩固提高B 数学归纳法的理解1,2,5 1 数学归纳法的第一步3,7 2,7 3,4,5,6,8, 数学归纳法的第二步4,6,10,12 9,12 类比归纳8,9,11 10,11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13,14,15 13,14,15 巩固提高A 一、选择题 1.如果命题P(n)对n=k成立,则它对n=k+2也成立,若P(n)对n=2也成立,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B ) (A)P(n)对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 (B)P(n)对所有正偶数n都成立 (C)P(n)对所有正奇数n都成立 (D)P(n)对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 解析:由题意n=k时成立,则n=k+2时也成立,又n=2时成立,则P(n)对所有正偶数都成立.故选B. 2.设f(x)是定义在正整数集上的函数,且f(x)满足:“当f(k)≤k2成立时,总可推出f(k+1)≤(k+1)2成立.”那么,下列命题总成立的是( D )

(A)若f(2)≤4成立,则当k≥1时,均有f(k)≤k2成立 (B)若f(4)≤16成立,则当k≤4时,均有f(k)≤k2成立 (C)若f(6)>36成立,则当k≥7时,均有f(k)>k2成立 (D)若f(7)=50成立,则当k≤7时,均有f(k)>k2成立 解析:若f(2)≤4成立,依题意则应有当k≥2时,均有f(k)≤k2成立,故A不成立; 若f(4)≤16成立,依题意则应有当k≥4时,均有f(k)≤k2成立,故B不成立; 因命题“当f(k)≤k2成立时,总可推出f(k+1)≤(k+1)2成立”?“当f(k+1)>(k+1)2成立时,总可推出f(k)>k2成立”;因而若f(6)>36成立,则当k≤6时,均有f(k)>k2成立 ,故C 也不成立; 对于D,事实上f(7)=50>49,依题意知当k≤7时,均有f(k)>k2成立,故D成立. 3.若f(n)=1+++…+(n∈N*),则f(1)为( C ) (A)1 (B) (C)1++++(D)非以上答案 解析:注意f(n)的项的构成规律,各项分子都是1,分母是从1到6n-1的正整数, 故f(1)=1++++.故选C. 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1)(n+2)…(n+n)=2n·1·3·…·(2n-1)(n∈N*),从k到k+1时,左端需增乘的代数式为( B ) (A)2k+1 (B)2(2k+1) (C)(D) 解析:n=k时左边为(k+1)(k+2)…(k+k),n=k+1时左边为(k+2)(k+3)…(k+k+2),

高三一轮复习2021版 第六章 第6讲 数学归纳法

第6讲 数学归纳法 1.数学归纳法 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 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归纳奠基)证明当n 取第一个值n 0(n 0∈N *)时命题成立; (2)(归纳递推)假设n =k (k ≥n 0,k ∈N *)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 =k +1时命题也成立. 2.明确数学归纳法的两步证明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只适用于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的证明方法,它们的表述严格而且规范,两个步骤缺一不可.第一步是递推的基础,第二步是递推的依据,第二步中,归纳假设起着“已知条件”的作用,在n =k +1时一定要运用它,否则就不是数学归纳法.第二步的关键是“一凑假设,二凑结论”. (2019·台州书生中学月考)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a +a 2+…+a n + 1= 1-a n + 2 1 -a (a ≠1,n ∈N *)”,在验证n =1时,等式左边是( ) A .1 B .1+a C .1+a +a 2 D .1+a +a 2+a 3 解析:选C.由题意,根据数学归纳法的步骤可知,当n =1时,等式的左边应为1+a +a 2,故选C.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3+…+(2n +1)=(n +1)(2n +1)时,从n =k 到n =k +1,左边需增添的代数式是( ) A .2k +2 B .2k +3 C .2k +1 D .(2k +2)+(2k +3) 答案:D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1+12+14+…+12n -1>127 64(n ∈N *)成立,其初始值至少应取 ( ) A .7 B .8 C .9 D .10 解析:选B.据已知可转化为1×????1-12n 1-12>127 64,整理得2n >128,解得n >7,故原不等 式的初始值为n =8. 多面体 面数(F ) 顶点数(V ) 棱数(E ) 三棱柱 5 6 9

2019-2020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6章不等式推理与证明第6讲数学归纳法知能训练轻松闯关理北师大版

2019-2020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6章不等式推理与证明第6讲数学归纳 法知能训练轻松闯关理北师大版 1.凸n 多边形有f (n )条对角线,则凸(n +1)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f (n +1)为( ) A .f (n )+n +1 B .f (n )+n C .f (n )+n -1 D .f (n )+n -2 解析:选C.边数增加1,顶点也相应增加1个,它与和它不相邻的n -2个顶点连接成对角线,原来的一条边也成为对角线,因此,对角线增加n -1条.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n 为正奇数时,x n +y n 能被x +y 整除”的第二步是( ) A .假设n =2k +1时正确,再推n =2k +3时正确(其中k ∈N * ) B .假设n =2k -1时正确,再推n =2k +1时正确(其中k ∈N * ) C .假设n =k 时正确,再推n =k +1时正确(其中k ∈N * ) D .假设n =k 时正确,再推n =k +2时正确(其中k ∈N * ) 解析:选B.因为n 为正奇数,所以n =2k -1(k ∈N * ). 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2+13+…+12n -1 1)”时,由n =k (k >1)不等式成 立,推理n =k +1时,左边应增加的项数是________. 解析:当n =k 时,要证的式子为1+12+13+…+1 2k -1 2,f (8)>52 ,f (16)>3, f (32)>7 2 ,则其一般结论为________. 解析:因为f (22)>42,f (23)>52,f (24)>62,f (25)>72,所以当n ≥2时,有f (2n )>n +22. 答案:f (2n )>n +22 (n ≥2,n ∈N * ) 5.求证:(n +1)(n +2)·…·(n +n )=2n ·1·3·5·…·(2n -1)(n ∈N * ). 证明:(1)当n =1时,等式左边=2,右边=2,故等式成立; (2)假设当n =k (k ∈N * ,k ≥1)时等式成立, 即(k +1)(k +2)·…·(k +k ) =2k ·1·3·5·…·(2k -1), 那么当n =k +1时, 左边=(k +1+1)(k +1+2)·…·(k +1+k +1) =(k +2)(k +3)…(k +k )(2k +1)(2k +2) =2k ·1·3·5·…·(2k -1)(2k +1)·2 =2k +1 ·1·3·5·…·(2k -1)(2k +1). 这就是说当n =k +1时等式也成立. 由(1)(2)可知,对所有n ∈N * 等式成立. 6.(xx·高考广东卷)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满足S n =2na n +1-3n 2-4n ,n ∈N * ,且S 3=15. (1)求a 1,a 2,a 3的值; (2)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解:(1)由题意知S 2=4a 3-20,所以S 3=S 2+a 3=5a 3-20. 又S 3=15,所以a 3=7,S 2=4a 3-20=8. 又S 2=S 1+a 2=(2a 2-7)+a 2=3a 2-7, 所以a 2=5,a 1=S 1=2a 2-7=3. 综上知,a 1=3,a 2=5,a 3=7.

线性代数第1讲数学归纳法

线性代数 第2讲 数学归纳法 ( 教材 p.5 --- P.7 ) 关键词: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又称有限归纳法. 它是证明数学命题的一种常用方法. : 1=n 时,公式(1)的左边 = 1,右边 .1)11(12 1 =+??= 公式(1)成立. 现假设k n =时公式(1)已成立,即

.)1(2 1 321+=++++k k k 当1+=k n 时, .)1()321()1(321++++++=++++++k k k k 由归纳假设)(12 1 3+2+1+= ++k k k ,因此 ]1)1([)1(2 1 ) 2()1(2 1 )1()1(21 )1(321+++=++=+++= ++++++k k k k k k k k k 即当1+=k n 时,公式(1)也成立,因而命题得证. 现在,如果我们把公式(1)的左端记为)(1n S , 此时公式(1)可写为 ?n 321S 2222)n (2=++++= 结论是: )2(6 ) 12)(1(3212222)(2++= ++++=n n n n S n 公式(2)是如何想出来的?正确否?怎么证? 因为它涉及正整数n ,一般是用数学归纳法来回答此问题.

.304321,14321,521,112222222222=+++=++=+= 如果我们多算几项并列成下表: 3 17 3153133113937351:S S 204 1409155301451:S 36 28 21 15106 3 1: S 876 5 4 321:n )n (1)n (2)n (2)n (1 似乎可以看出有下面的规律: ,3 1 2) (1)(2+= n S S n n (这里只是对 8,,3,2,1 =n 成立)从而 )2(6 ) 12()1(312)(1)(2++=+= n n n S n S n n 8,,3,2,1 =n 是成立的. 但对任意正整数n 是否都成立? 2)对任何正整数n 都对. ) (2n S 知道了,能否利用归纳、类比的方法进一步探索出 )(3n S 与)(1n S 的联系呢?这就是由个别(或特殊)去发现 一般的思维方法. 先作如下观察: . )4321(1004321, )321(36321,)21(921,112 3 3 3 3 23332333+++==+++++==+++= =+= 似乎已经看出有如下十分有趣的规律: 虽然公式(3)当 定它对于一切正整数都对. 此时我们就会想到用数学归纳法来3)的正确性. 我们已验证(3)对4,3,2,1=n 成立. 设 k n =时公式(3)

第3讲 数学归纳法

第3讲数学归纳法一、选择题 1. 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a+a2+…+a n+1=1-a n+2 1-a (a≠1,n∈N*)”时,在验 证n=1成立时,左边应该是( ) A 1 B 1+a C 1+a+a2 D 1+a+a2+a3 解析当n=1时,左边=1+a+a2,故选C. 答案 C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当n是正奇数时,x n+y n能被x+y整除”,在第二步时,正确的证法是().A.假设n=k(k∈N+),证明n=k+1命题成立 B.假设n=k(k是正奇数),证明n=k+1命题成立 C.假设n=2k+1(k∈N+),证明n=k+1命题成立 D.假设n=k(k是正奇数),证明n=k+2命题成立 解析A、B、C中,k+1不一定表示奇数,只有D中k为奇数,k+2为奇数. 答案 D 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 2+ 1 3- 1 4+…+ 1 2n-1 - 1 2n= 1 n+1 + 1 n+2 +…+ 1 2n,则 当n=k+1时,左端应在n=k的基础上加上(). A.1 2k+2B.- 1 2k+2 C.1 2k+1- 1 2k+2 D. 1 2k+1 + 1 2k+2 解析∵当n=k时,左侧=1-1 2+ 1 3- 1 4+…+ 1 2k-1 - 1 2k,当n=k+1时, 左侧=1-1 2+ 1 3- 1 4+…+ 1 2k-1 - 1 2k+ 1 2k+1 - 1 2k+2 . 答案 C

4.对于不等式n2+n

(精品)第二数学归纳法培训讲学

(精品)第二数学归纳 法

第9讲 数学归纳法与第二数学归纳法 一.知识解读: 数学归纳法是用于证明与正整数n 有关的数学命题的正确性的一种严格的推理方法.在数学竞赛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1.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形式 (1)第一数学归纳法 设)(n P 是一个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如果 ①当0n n =(N n ∈0)时,)(n P 成立; ②假设),(0N k n k k n ∈≥=成立,由此推得1+=k n 时,)(n P 也成立,那么,根据①②对一切正整数0n n ≥时,)(n P 成立. (2)第二数学归纳法 设)(n P 是一个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如果 ①当0n n =(N n ∈0)时,)(n P 成立; ②假设),(0N k n k k n ∈≥≤成立,由此推得1+=k n 时,)(n P 也成立,那么,根据①②对一切正整数0n n ≥时,)(n P 成立. 2.数学归纳法的其他形式 (1)跳跃数学归纳法 ①当l n ,,3,2,1Λ=时,)(,),3(),2(),1(l P P P P Λ成立, ②假设k n =时)(k P 成立,由此推得l k n +=时,)(n P 也成立,那么,根据①②对一切正整数1≥n 时,)(n P 成立. (2)反向数学归纳法 设)(n P 是一个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如果 ①)(n P 对无限多个正整数n 成立;

②假设k n =时,命题)(k P 成立,则当1-=k n 时命题)1(-k P 也成立,那么根据①②对一切正整数1≥n 时,)(n P 成立. 3.应用数学归纳法的技巧 (1)起点前移:有些命题对一切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正整数n 都成立,但命题本身对0=n 也成立,而且验证起来比验证1=n 时容易,因此用验证0=n 成立代替验证1=n ,同理,其他起点也可以前移,只要前移的起点成立且容易验证就可以.因而为了便于起步,有意前移起点. (2)起点增多:有些命题在由k n =向1+=k n 跨进时,需要经其他特殊情形作为基础,此时往往需要补充验证某些特殊情形,因此需要适当增多起点. (3)加大跨度:有些命题为了减少归纳中的困难,适当可以改变跨度,但注意起点也应相应增多. (4)选择合适的假设方式:归纳假设为一定要拘泥于“假设k n =时命题成立”不可,需要根据题意采取第一、第二、跳跃、反向数学归纳法中的某一形式,灵活选择使用. (5)变换命题:有些命题在用数学归纳证明时,需要引进一个辅助命题帮助证明,或者需要改变命题即将命题一般化或加强命题才能满足归纳的需要,才能顺利进行证明. 5.归纳、猜想和证明 在数学中经常通过特例或根据一部分对象得出的结论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这种不严格的推理方法称为不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只能是一种猜想,其正确与否,必须进一步检验或证明,经常采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完全归纳法是发现规律、解决问题极好的方法.

人教版高数选修2-2第8讲:数学归纳法(学生版)

数学归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及应用. 2、数学归纳法的思想实质及在归纳推理中发现具体问题的递推关系. 一、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是证明关于正整数n的命题的一种方法,在高等数学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因而成为高考的热点之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不但要求能用数学归纳法去证明现代的结论,而且加强了对于不完全归纳法应用的考查,既要求归纳发现结论,又要求能证明结论的正确性,因此,初步形成“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的思维模式,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归纳奠基)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 = n0时命题成立; (2)(归纳递推)假设n=k()时命题成立,证明当时命题也成立。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上述证明方法叫做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是推理逻辑,它的第一步称为奠基步骤,是论证的基础保证,即通过验证落实传递的起点,这个基础必须真实可靠;它的第二步称为递推步骤,是命题具有后继传递性的保证,即只要命题对某个正整数成立,就能保证该命题对后继正整数都成立,两步合在一起为完全归纳步骤,称为数学归纳法,这两步各司其职,缺一不可,特别指出的是,第二步不是判断命题的真伪,而是证明命题是否具有传递性,如果没有第一步,而仅有第二步成立,命题也可能是假命题。 题型一、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恒等式

第3讲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

第3讲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n>2n+1对于n≥n0的正整数n都成立”时,第一步证明中的起始值n0应取() A.2 B.3 C.5 D.6 解析∵n=1时,21=2,2×1+1=3,2n>2n+1不成立; n=2时,22=4,2×2+1=5,2n>2n+1不成立; n=3时,23=8,2×3+1=7,2n>2n+1成立. ∴n的第一个取值n0=3. 答案 B 2.某个命题与正整数有关,如果当n=k(k∈N*)时该命题成立,那么可以推出n =k+1时该命题也成立.现已知n=5时该命题成立,那么() A.n=4时该命题成立 B.n=4时该命题不成立 C.n≥5,n∈N*时该命题都成立 D.可能n取某个大于5的整数时该命题不成立 解析显然A,B错误,由数学归纳法原理知C正确,D错. 答案 C 3.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1+1 2+ 1 3+…+ 1 2n-1 > n 2(n≥2,n∈N *)”的过程 中,由“n=k”变到“n=k+1”时,左边增加了() A.1项 B.k项 C.2k-1项 D.2k项 解析左边增加的项为1 2k +1 2k+1 +…+1 2k+1-1 共2k项,故选D. 答案 D 4.对于不等式n2+n

(k +1)2+k +1=k 2+3k +2<(k 2+3k +2)+(k +2)=(k +2)2=(k +1)+1. ∴当n =k +1时,不等式成立,则上述证法( ) A.过程全部正确 B.n =1验得不正确 C.归纳假设不正确 D.从n =k 到n =k +1的推理不正确 解析 在n =k +1时,没有应用n =k 时的假设,不是数学归纳法. 答案 D 5.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3+…+n 2 =n 4+n 2 2,则当n =k +1时左端应在n =k 的基础上加上( ) A.k 2+1 B.(k +1)2 C.(k +1)4+(k +1)22 D.(k 2+1)+(k 2+2)+…+(k +1)2 解析 当n =k 时,左端=1+2+3+…+k 2. 当n =k +1时,左端=1+2+3+…+k 2+(k 2+1)+(k 2+2)+…+(k +1)2, 故当n =k +1时,左端应在n =k 的基础上加上(k 2+1)+(k 2+2)+…+(k +1)2.故选D. 答案 D 二、填空题 6.设S n =1+12+13+14+…+1 2n ,则S n +1-S n =________. 解析 ∵S n +1=1+12+…+12n +12n +1+…+1 2n +2n , S n =1+12+13+14+…+1 2n .

第32讲 数学归纳法2

第13讲 数学归纳法 本节主要内容有数学归纳法的原理,第二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的应用.通常那些直接或间接与自然数n 有关的命题,可考虑运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 一.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形式 第一数学归纳法:设P(n)是关于正整数n 的命题,若 1°P(1)成立(奠基); 2°假设P(k)成立,可以推出P(k+1)成立(归纳), 则P(n)对一切正整数n 都成立. 如果P(n)定义在集合N -{ 0,1,2,…,r -1},则1°中“P(1)成立”应由“P(r)成立”取代. 第一数学归纳法有如下“变着”; 跳跃数学归纳法:设P(n)是关于正整数n 的命题,若 1°P(1),P(2),…,P(l )成立; 2°假设P(k)成立,可以推出P(k+l )成立,则P(n)对一切正整数n 都成立. 第二数学归纳法:设P(n)是关于正整数一的命题,若 l ° P(1)成立; 2°假设n ≤k(k 为任意正整数)时P(n)(1≤n≤k)成立,可以推出P(k+1))成立, 则P(n)对一切自然数n 都成立. 以上每种形式的数学归纳法都由两步组成:“奠基”和“归纳”,两步缺一不可.在“归纳”的过程中必须用到“归纳假设”这一不可缺少的前提. 二.数学归纳法证明技巧 1.“起点前移”或“起点后移”:有些关于自然数n 的命题P(n),验证P(1)比较困难,或者P(1),P(2),…,P(p -1)不能统一到“归纳”的过程中去,这时可考虑到将起点前移至P(0)(如果有意义),或将起点后移至P(r)(这时P(1),P(2),…,P(r -1)应另行证明). 2.加大“跨度”:对于定义在M={n 0,n 0+r ,n 0+2r ,…,n 0+mr ,…}( n 0,r ,m ∈N*)上的命题P(n),在采用数学归纳法时应考虑加大“跨度”的方法,即第一步验证P(n 0),第二步假设P(k)(k ∈M)成立,推出P(k+r)成立. 3.加强命题:有些不易直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命题,通过加强命题后反而可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比较方便.加强命题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将命题一般化,二是加强结论.一个命题的结论“加强”到何种程度为宜,只有抓住命题的特点,细心探索,大胆猜测,才可能找到适宜的解决方案. 本节主要内容有数学归纳法的原理,第二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A 类例题 例1 n 个半圆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这n 个半圆每两个都相交,且都在l 的同侧,问这些半圆被所有的交点最多分成多少段圆弧? 解 设这些半圆最多互相分成f (n)=段圆弧,则f (1)=1,f (2)=4=22, f (3)=9=33, 猜想:f (n)=n 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如下: 1°当n=1时,猜想显然成立 2°假设n=k 时,猜想正确,即f (k)=k 2 , 则当n=k+1时,我们作出第k+l 圆,它与前k 个半圆均相交,最多新增k 个交点, 第k+1个半圆自身被分成了k+1段弧,同时前k 个半圆又各多分出l 段弧,故有 f (k+1)= f (k)+k+k+1 =k 2+2k+1=(k+1)2, 即n=k+1时,猜想也正确. 所以对一切正整数n ,f (n)=n 2. 例2已知数列:,}{且满足的各项都是正数 n a 0111,(4),.2 n n n a a a a n N +== -∈

6 第6讲 数学归纳法

第6讲数学归纳法 1.数学归纳法 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归纳奠基)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n0∈N*)时命题成立; (2)(归纳递推)假设n=k(k≥n0,k∈N*)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2.明确数学归纳法的两步证明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只适用于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的证明方法,它们的表述严格而且规范,两个步骤缺一不可.第一步是递推的基础,第二步是递推的依据,第二步中,归纳假设起着“已知条件”的作用,在n=k+1时一定要运用它,否则就不是数学归纳法.第二步的关键是“一凑假设,二凑结论”. (2018·台州书生中学月考)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a+a2+…+a n+1=1-a n+2 1-a (a≠1, n∈N*)”,在验证n=1时,等式左边是() A.1B.1+a C.1+a+a2D.1+a+a2+a3 解析:选C.由题意,根据数学归纳法的步骤可知,当n=1时,等式的左边应为1+a+a2,故选C.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3+…+(2n+1)=(n+1)(2n+1)时,从n=k到n=k+1,左边需增添的代数式是() A.2k+2 B.2k+3 C.2k+1 D.(2k+2)+(2k+3) 答案:D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1+1 2+ 1 4+…+ 1 2n-1 > 127 64(n∈N *)成立,其初始值至少应取 () A.7B.8 C.9D.10 解析:选B.据已知可转化为1×???? 1- 1 2n 1- 1 2 > 127 64,整理得2 n>128,解得n>7,故原不等式的 初始值为n=8. 观察分析下表中的数据:

(新)第9讲 数学归纳法与第二数学归纳法

第9讲 数学归纳法与第二数学归纳法 一.知识解读: 数学归纳法是用于证明与正整数n 有关的数学命题的正确性的一种严格的推理方法.在数学竞赛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1.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形式 (1)第一数学归纳法 设)(n P 是一个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如果 ①当0n n =(N n ∈0)时,)(n P 成立; ②假设),(0N k n k k n ∈≥=成立,由此推得1+=k n 时,)(n P 也成立,那么,根据①②对一切正整数0n n ≥时,)(n P 成立. (2)第二数学归纳法 设)(n P 是一个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如果 ①当0n n =(N n ∈0)时,)(n P 成立; ②假设),(0N k n k k n ∈≥≤成立,由此推得1+=k n 时,)(n P 也成立,那么,根据①②对一切正整数0n n ≥时,)(n P 成立. 2.数学归纳法的其他形式 (1)跳跃数学归纳法 ①当l n ,,3,2,1 =时,)(,),3(),2(),1(l P P P P 成立, ②假设k n =时)(k P 成立,由此推得l k n +=时,)(n P 也成立,那么,根据①②对一切正整数1≥n 时,)(n P 成立. (2)反向数学归纳法 设)(n P 是一个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如果 ①)(n P 对无限多个正整数n 成立; ②假设k n =时,命题)(k P 成立,则当1-=k n 时命题)1(-k P 也成立,那么根据①②对一切正整数1≥n 时,)(n P 成立. 3.应用数学归纳法的技巧 (1)起点前移:有些命题对一切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正整数n 都成立,但命题本身对0=n 也成立,而且验证起来比验证1=n 时容易,因此用验证0=n 成立代替验证1=n ,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7_6数学归纳法讲

第06节数学归纳法 【考纲解读】 考点考纲内容五年统计分析预测 数学归纳 法 了解数学归纳原理,会用数 学归纳法证明简单的数学 命题. 2017浙江22 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问题. 备考重点: 1.数学归纳法原理; 2.数学归纳法的简单应用. 【知识清单】 数学归纳法 1.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归纳奠基)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n0∈N*) 时命题成立. (2)(归纳递推)假设n=k(k≥n0,k∈N*)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 2.数学归纳法的框图表示 对点练习 【2018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9月一模】已知数列中,, (). (1)求证:; (2)求证:是等差数列; (3)设,记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证:.【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证明见解析.

试题解析:(1)证明:当时,,满足, 假设当()时,,则当时,,即时,满足; 所以,当时,都有. (2)由,得, 所以, 即, 即, 所以,数列是等差数列. (3)由(2)知,, ∴, 因此, 当时,, 即时,,

所以时,, 显然,只需证明, 即可. 当 时, . 【考点深度剖析】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其应用主要体现在证明等式、证明不等式、证明整除性问题、归纳猜想证明等.浙江对数学归纳法的考查主要是与数列相结合. 【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1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 【1-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22 +…+2n +2 =2 n +3 -1”,验证n =1时,左边计算所得 的式子为( ) A. 1 B. 1+2 C. 1+2+22 D. 1+2+22 +23 【答案】D 【解析】左边的指数从0开始,依次加1,直到n +2,所以当n =1时,应加到23 ,故选D. 【1-2】观察下列等式: 11-=-; 132-+=; 1353-+-=-; 13574-+-+=; ……… (1)照此规律,归纳猜想出第n 个等式;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中的猜想. 【答案】(1)135+-+ + ()()()1211n n n n --=-(*N n ∈) ;(2)见解析.

第5讲 数学归纳法

第5讲 数学归纳法 [学生用书P244] 一、知识梳理 数学归纳法 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 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归纳奠基)证明当n 取第一个值n 0(n 0∈N *)时命题成立. (2)(归纳递推)假设当n =k (k ≥n 0,k ∈N *)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 =k +1时命题也成立.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 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 都成立. 二、习题改编 1.(选修2-2P99B 组T1改编)在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凸n 边形的对角线为1 2n (n -3)条时, 第一步检验n 等于( ) A .1 B .2 C .3 D .4 解析:选C.凸n 边形边数最小时是三角形,故第一步检验n =3. 2.(选修2-2P96A 组T2改编)已知{a n }满足a n +1=a 2n -na n +1,n ∈N * ,且a 1=2,则a 2 =________,a 3=________,a 4=________,猜想a n =________. 答案:3 4 5 n +1 一、思考辨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时,第一步是验证当n =1时结论成立.( ) (2)所有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命题都必须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 (3)不论是等式还是不等式,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由n =k 到n =k +1时,项数都增加了一项.( ) (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时,必须要用归纳假设.( ) 答案:(1)× (2)× (3)× (4)√ 二、易错纠偏

常见误区|K(1)误认为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第一步验证的初始值均为n =1; (2)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添加的项出错,或不利用归纳假设.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n >n 2+1对于n ≥n 0的正整数n 都成立”时,第一步证明中的起始值n 0应取( ) A .2 B .3 C .5 D .6 解析:选C.当n =1时,21=2=12+1, 当n =2时,22=4<22+1=5, 当n =3时,23=8<32+1=10, 当n =4时,24=16<42+1=17, 当n =5时,25=32>52+1=26, 当n =6时,26=64>62+1=37,故起始值n 0应取5.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3+…+(2n +1)=(n +1)(2n +1)时,从n =k 到n =k +1,左边需增添的代数式是______________. 解析:当n =k 时,待证等式左边=1+2+3+…+(2k +1), 当n =k +1时,待证等式左边=1+2+3+…+(2k +1)+(2k +2)+(2k +3), 所以从n =k 到n =k +1,左边需增添的代数式是(2k +2)+(2k +3). 答案:(2k +2)+(2k +3) [学生用书P244]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师生共研)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4+14×6+16×8+…+12n (2n +2)=n 4(n +1)(n ∈N *). 【证明】 (1)当n =1时,左边=12×1×(2×1+2)=1 8, 右边= 14×(1+1)=1 8 .左边=右边,所以等式成立. (2)假设n =k (k ∈N *且k ≥1)时等式成立,即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