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弯曲试验操作标准

弯曲试验操作标准

弯曲试验操作标准
弯曲试验操作标准

1.使用工具

剪刀、直尺、吊重砝码

2.检核事项

打开电源开关,将工作键调至“自检”部位,按启动键,调节…速度调节键?,查看是否正常运转。

3.准备工作

3.1 将试验机之摇摆角度调节至所测线材之标准要求之角度。

3.2 取样线至少5段,每段长度约50-60CM,两端剥皮约1CM露出导体。

4.试验方法

4.1 将线材一端置于试验机上之夹具内,将需测试芯线之导体连接,另一端垂直吊重标准砝码。

4.2 设定线材测试所规定之测试总次数,再将工位复位键归零。

4.3 用测试导线之方形夹具连接吊重下端之导体部位,圆形端连接试验机之两极。

4.4 启动电源,将速度调节键调至相应频率后,开始自行测试。

5.判定

测试线材摇摆次数未达到标准或客户要求,则此线判定不合格。

6.注意事项

6.1当测试时,手及身体不可接触到导线接触点,以防触电。

6.2 线材全部断线后,摇摆机会自行停止摇动,必须先记下测试断线次数后,再关

掉电源,方可取下测试线材,避免触电。

7.异常状况处理

7.1 仪器如有故障,就应请专业人员修理,不可自行拆卸.

第1页共1页

理化生实验评分标准

准考证号姓名签号监考教师得分 1.物理实验题:探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规律(16分) 评分要点分值扣分 选出凸透镜,2分。 (1)选择器材透镜开始选错,在实验过程中又纠正的,扣1分。 2 若用触摸的方法选出凸透镜的,扣1分。 器材安装位置不合理的,扣2分。 (2)安装器材开始安装错误,在实验过程又纠正的,扣1分。 4 没有调整凸透镜、光屏和F形电光源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的,扣2分。 能两次得到F形电光源经过凸透镜成缩小的、清晰的实像,并正确记录对应的物距和像距。每空2分。 (3)观察记录实验过程中所成的实像明显偏离光屏中央的,扣1分。 8 所成的实像明显不清晰的,扣1分。 若某次实验成放大的实像,则该次实验所得数据无效,每空扣 2分。 (4)实验结论正确的结论是:物距较小的那次所成实像较大。 2 2.化学实验题:制作过滤器(6 分) 评分要点分值扣分 (1)折滤纸取一圆形滤纸对折两次(1分),一、三层打开,呈圆锥形(1分)。 2 (2)放滤纸把滤纸放入漏斗中,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的边缘,调整到合 2 适的角度(1分),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1分)。 (3)润湿滤纸手指压住三层滤纸的部位,用胶头滴管吸水,润湿滤纸,使 2 滤纸紧贴在漏斗内壁(1分),用玻璃棒将气泡赶出(1分)。 3.生物实验题:制作黄瓜表层果肉细胞临时装片(6 分) 评分要点分值扣分 (1)准备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不擦拭扣 1 分); 2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1-2 滴清水(不滴扣1 分)。

1

准考证号姓名签号监考教师得分 1.物理实验题: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16 分) 评分要点分值扣分 天平已经调节平衡,只是游码不在零刻度线。能把游码拨到 (1)检查器材零刻度线,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2 若用镊子拨游码拨不动,可以用手移动游码,不扣分。 若没有用镊子试拨而直接用手拨游码的,扣1分。 要求操作规范,顺序合理,结果记录正确。 把石块放在右盘中的,扣1分。 (2)测量质量用手直接添加砝码的或把砝码放在桌面上的,扣1分。 6 结果读数错误的,扣2分。 测量过程中又调节平衡螺母的,扣1分。 若先测量石块的体积,再测量石块的质量的,扣1分。 要求操作规范,结果正确,顺序合理。 读数时把量筒提离桌面的,扣1分。 (3)测量体积读数时视线不与液面的凹面相平的,扣1分。 4 读数错误的,每次扣1分。 若先测水和石块的总体积,再测水的体积,扣1分。 (4)实验结果算出石块的体积,2分。算出石块的密度,2分。 4 2.化学实验题: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6 分) 评分要点分值扣分取氢氧化 向试管内倒入氢氧化钙溶液 1 mL-2 mL(标签向手心,无滴 (1)洒,液体量误差不大)(1 分),瓶塞倒放,用后盖上瓶塞,2 钙溶液 放回原处,标签向操作者(1 分)。 滴加碳酸向上述试管里滴加碳酸钠溶液(滴管垂直悬空、不能伸入或接触试 (2) 管,无滴洒),观察现象(1 分)。瓶塞倒放,用后盖上瓶塞, 放 4 钠溶液 回原处,标签向操作者(1 分),胶头滴管中剩余液体挤入废液 缸, 洗净滴管放回原处(1 分),记录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1 分)。

弯曲试验作业指导书

1.0目的 规范各种塑料弯曲试验方法 2.0范围: 适用于检测室所有检测员 3.0职责: 品保员负责检测样品的抽取与送检。 注塑员负责对样品的注塑成型。 检测员负责样品的测试,并严格按照操作指导书操作。 4.0检验规程: 4.1试样状态调节:温度 23±2℃,湿度为50±10%,试验前试样应在生化箱中进行温湿平衡处理,具体处理 时间见《塑料状态调节作业指导书》。温湿平衡处理完成后在与状态调节相同的环境下测试。样条在生化箱中应平放避免堆积。 4.2试样检查:试样应无扭曲,相邻平面间应相互垂直,表面和边缘应无划痕、麻点、凹陷和飞边。试样可用 直尺、平板、目测检查是否符合要求,经检查发现试样不合要求时,应舍弃。 4.3试样数量:每项性能试验,试样数量不少于5个,如需要精密度更高的平均值,试样数量可多于5个。 4.4试样尺寸:长度l:80±2mm、宽度b:10±0.2、厚度h:4±0.2mm,在每个试样中部1/3长度内各处厚度 h与厚度平均值- h的偏差不大于0.5%,宽度精确至0.1mm;相应的宽度b偏差不应大于3%;厚度h精确 至0.01mm。然后在“用户参数”中输入其所测试的宽度和厚度。 4.5测试 4.5.1放置试样:调节跨度为(16±1)- h,测量调节好的跨度,精确到0.5%。 4.5.2把试样对称地放在两个支座上,并于跨度中心施加力。 4.5.3试验速度: 2mm/min(试验速度值应使应变速率尽可能接近1%/min,使每分钟产生的挠度近似为试样厚 度值的0.4倍)。 4.5.4将负荷和形变清零,开始试验。 4.6数据处理: 4.6.1若试样在跨度中部1/3外断裂应废除并重新取样试验。试验结果取5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和平均值的 95%置信区间。 4.6.2试验结果在“用户参数”中显示,应力和模量取三位有效数字,单位为MPa;挠度计算到2位有效数字。 5.0相关文件

实验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实验考核评分标准 1. 用自然过滤法分离Fe(OH)3胶状沉淀。 (1)胶体或胶状沉淀不能直接过滤(应先加热破坏胶体,否则会透滤。稍加热示范即可。若学生不加热便过滤,则提示。) (2)自然过滤(滤纸折叠法、撕去一角、放入漏斗、调节水柱、玻棒引流、“三靠两低”等,先转移溶液、后转移沉淀,每次转移量不能超过滤纸高度的2/3。) 2. 现有由CuSO4与NaHCO3在水中反应制备的Cu2(OH)2CO3沉淀,利用倾析法将其与溶液分离并检查SO42-洗净否。 (1)倾析分离(静置、玻棒引流、蒸馏水洗涤两三遍。) (2)SO 42-检查(用小漏斗过滤法,过滤几滴溶液在试管中,因有CO 3 2-、需加几滴HNO 3 、 再加几滴BaCl2溶液检查。) 3. 在不增加溶液体积前提下除去硫酸亚铁铵过饱和溶液中的不溶性杂质。 热过滤操作(加热使硫酸亚铁铵晶体溶解完全、选无颈漏斗并注意预热、过滤时每次转移少量溶液、烧杯中剩余溶液保持加热。注意题目的前提条件,必要时提醒学生80°C以上硫酸亚铁铵晶体会溶解完全。) 4. 将CuSO4·5H2O晶体与母液分离并用乙醇洗涤晶体。 (1)抽滤操作(滤纸大小、润湿滤纸、稍抽气使滤纸紧贴、玻棒引流、注意加入的溶液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开大水龙头抽滤、滤饼要较均匀地铺满漏斗底、用药勺压实滤饼、抽滤至干、先拔橡皮管再关水龙头、玻棒轻轻揭起滤纸边、取出滤纸与沉淀、滤液从抽滤瓶的上口倒出。) (2)洗涤操作(2种方法:沉淀较多时,拔掉橡皮管暂停抽滤、加入洗涤剂洗涤;沉淀较少时,关小水龙头、加入洗涤剂洗涤。我们要求用前一种方法,所以要求学生过滤较多晶体。) 5. 将预先已称好的10.0 g CuSO4·5H2O晶体重结晶。 重结晶操作(按1:1量好10mL蒸馏水,先加部分水、几滴H2SO4,加热至沸,若晶体未完全溶解,则用滴管逐滴加水至晶体刚好完全溶解,停止加热,然后用水冷却或自然冷却。注:不允许浓缩、不用过滤。) 6. 水浴蒸发浓缩制备CuSO4·5H2O晶体。 (1)水浴加热(500 mL大烧杯、水量为其容量的1/2~2/3。) (2)蒸发浓缩(蒸发皿。先加硫酸酸化再加热、前期搅拌、发现有晶体析出时停止搅拌,浓缩至表面出现一层完整的晶膜即停止加热浓缩。) 7. 称取5.0 g NaCl固体并将其溶解。 (1)电子秤的使用(注意:不能用滤纸称量、不能将试剂撒在电子秤上。) (2)固体试剂的取用(试剂瓶盖子反过来放在实验台上、用干净药勺取试剂、取出试剂后立即盖紧瓶盖、取多的药品不能倒回原瓶) (3)固体溶解(加热、搅拌) 8. 将15.0 mL 0.1 mol/L Fe2(SO4)3溶液沉淀完全。 (1)沉淀操作(煮沸后边搅拌边滴加NaOH溶液、双手并用。沉淀完全后要煮沸一段时间,要学生口头说明即可。)

GW-40B钢筋弯曲试验机操作规程

. GW-40B钢筋弯曲试验机 型钢筋弯曲试验机是对钢筋进行平面正、反向弯曲试验GW-40B(代的测试设备,该设备主要技术参数和指标符合GB/T1499.2-2018、: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替《钢、YB/T5126-2003GB/T28900-2012《钢筋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钢筋平GB5029-85筋混凝土钢筋弯曲和反向弯曲试验方法》(代替)的标准要求,为钢厂和建筑单位检验螺纹钢面反向弯曲试验方法》筋反弯性能不可少的试验设备,同时适用于建筑行业现场钢筋弯曲,达到 试验与施工一机两用。 型的替化产品,通过更换GW-2/40GW-40B型是原GW-2/25型和普业钢筋为客户节约了资金。不同规格的配件一机可以替代两机用,操作简单易质量优良并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弯曲试验机性能齐全,掌握,弯曲角度数字显示直观,运行平稳噪音低,使用可靠寿命长,普业设备的限位改为机械式限位设计合理维修方便润滑简单等特点。易损件刃口易更换。易损件的设计更加合理,开关,使用更方便耐用,避免了因接近开关此外设备还增加了光电开关异常控制器报警功能,采集

信号出现问题系统不停机而导致设备损坏。 1 / 3 . 钢筋双向弯曲试验机操作: GB/T1499.2-2018 试验前,先打开电源开关,设置设定正弯、反弯角度的数值,按“设置””+”或

“<>”选择光标的位数,按“键和“选择”键盘选择证弯或反弯,按“”进行数字的递加或递减,最后按“确定”键进行角度确定,按后就可以-和“对钢筋进行弯曲试验。 所示将工作轴和弯心套装在工作盘上,按“点动按附图3自动正弯试验:反弯”按键将工作盘反转至起始位置,放入钢筋试验,由压紧装置将试样压紧,按键使正弯工作轴靠近并接触试样后,按“自动正弯”按键,点动正弯”“再按试验机 便自动做正向(顺时针)弯曲,并不断显示当前弯曲角度,当弯曲到设定角度时,试验机便自动停车。按“清零”按键盘,以备下次试验。 2 / 3 . 所示放置,由压紧将正弯后的试样和反弯工作轴按附图4自动反弯试验:装置 将试样压紧,按“点动反弯”按键,使反弯工作轴靠近并接触试样,并且使试样的另一端靠近并接触反弯挡轴后,再按动“自动反弯”按键,这时试验机便能自动做反向(逆时针)弯曲,并不断显示当前反向弯曲角度,当转到设定反弯按键, 以备下次试验。”角度时,试验机便自动停机。按“清零

操作考核评分参考标准.doc

测生命体征操作考核评分参考标准 备注:考核时同学互测。全程操作10分钟,超时终止操作。 项目总分具体内容分值洗手,床旁评估:病情、意识、心理状态、有无影响准确测量的因 素等 6 病人准备:病人理解操作目的、配合要点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光线充足 2 准备工作20 护士准备:着装符合要求、指甲已修剪、洗手(六/七步)、戴口 罩 4 用物准备并检查: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纱布、秒表、笔、记 录单、洗手液等 6 核对病人,安置体位 4 腋温测量:擦拭、放表、屈臂过胸 6 测脉搏:以食指、中指、无名指按于桡动脉上,计数不小于30s 5 测呼吸:似诊脉状,观察胸廓起伏,计数不小于30 秒 5 告知脉搏、呼吸结果 1 卷袖露臂,手心朝上 2 放平血压计并打开,缠绕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 4 测血压操作流程60 置听诊器于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一手固定,另一手 加压注气 6 缓慢放气 5 听音判断,告知结果 6 解开袖带,驱尽袖带内空气,整理并关闭血压计 3 取出体温表,擦拭 2 检视读数,告知结果 2 甩表,妥善放置 2 安置病人,终末处置 4 洗手,脱口罩,记录 3 安全意识、查对制度 5 终末质量15 交流技巧、人文关怀 5 程序正确、结果满意 5 理论回答 5 提问:目的或注意事项5

总分100 100

无菌技术操作法考核评分参考标准 备注:1. 全程操作10 分钟,超时终止操作 2. 任何操作步骤出现跨越、污染,扣除该步骤的全部分值 项目总分具体内容分值环境准备:操作室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光线适中;( 1 分) 半小时内停止打扫、减少走动;( 1 分) 3 操作台宽阔、清洁、干燥、平坦( 1 分) 准备工作10 个人准备:着装符合要求( 1 分),指甲已修剪( 1 分),洗手(六步/ 七步法)( 3 分)、戴口罩( 1 分) 6 用物准备:无菌持物钳/镊、无菌巾包、无菌碗、无菌纱布罐、无菌溶 液、无菌手套;另备清洁干燥治疗盘、棉签、碘伏溶液、弯盘、纸、笔、 1 手消毒剂 检查物品:无菌持物钳/镊、无菌巾包、无菌碗、纱布罐、溶液、碘伏、 棉签、治疗盘、手套 10 将无菌包放置在操作台上打开 2 依次揭开左右两角,再解开内角 3 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巾,置于备好的治疗盘内 5 按原折痕回包 3 注明开包时间,放置妥当 2 将取出的治疗巾双折铺于治疗盘内 2 治疗巾上层扇形折叠,无菌面向上 3 一次性打开无菌碗 4 放置无菌碗 5 去除瓶盖,消毒无菌溶液瓶塞 2 操作流程78 打开无菌纱布罐,用无菌持物镊夹取无菌纱布一块 3 垫纱布打开无菌溶液瓶塞 2 瓶签向手心,旋转冲洗瓶口,倒溶液于无菌碗内 5 盖瓶塞 1 记录开瓶时间并签名 2 移动无菌碗置中央,将上层无菌巾拉下,边缘对齐 3 折叠治疗巾 3 注明铺盘时间并签名 2 打开手套袋,取出手套 3 对好五指,戴手套,调整位置贴合紧密 6 翻转脱手套,置黄色垃圾袋内 3 终末处置 2 洗手、脱口罩2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7 年6月l日 1 总则 1.0.1为在普通混凝土中合理使用天然砂,人工砂和碎石、卵石,保证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的质量要求和检验。 1.0.3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1.0.3 砂和石的质量要求和检验,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天然砂 natural sand 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公称粒径小于 5mm的岩石颗粒。按其产源不同,可分为河砂、海砂和山砂。 2.1.2 人工砂 artificial sand 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mm的岩石颗粒。 2.1.3 混合砂 mixed sand 由天然砂与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砂。 2.1.4 碎石 crushed stone 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的,公称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 2.1.5 卵石 gravel 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公称粒径大于 5.00mm 的岩石颗粒。 2.1.6 含泥量 dust content 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颗粒的含量。 2.1.7 砂的泥块含量 clay lump content in sands 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30μm 的颗粒的含量。 2.1.8 石的泥块含量 clay lump content in stones 石中公称粒径大于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0mm 的颗粒的含量。 2.1.9 石粉含量 crusher dust content 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且其矿物组成和成分与被加工母岩石相同的颗粒含量。 2.1.10 表观密度 apparent density 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 2.1.11 紧密密度 tight density 骨料安规定方法颠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 2.1.12 堆积密度 bulk density 骨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1.13 坚固性 soundness 骨料在气候、环境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2.1.14 轻物质 light material 砂中表观密度小于 2000kg/m3 的物质。 2.1.15 针、片状颗粒 elongated and flaky particle

砂子试验标准操作方法

砂子试验标准操作方法

一.目的 检测砂子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确定砂子的规格和类别。指导检测人员按标准正确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 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 执行标准: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7.2.5条。 GB/T14684-2011《建设用砂》 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设工程中混凝土及其制品和建筑砂浆用砂。 四.职责 检测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标准操作,随时作好试验记录,填写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 同一规格产地,每验收批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将表面层铲去,然后由8个部位取大致等量的砂,组成一组样品,人工四分法缩分至所需试样。用大型运输工具的,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运输时,以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以一批论。最少取样数量不少于30kg。

六.仪器设备 1.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2.案称:称量10kg,感量5g; 3.电子天平1000 g:精度1g。 4.摇筛机 5.方孔筛:孔径为75μm -9.50mm的筛共八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 6.容器: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深度大于250 mm); 7.量具:500 mL容量瓶; 8.容量筒:圆柱形金属筒,内径108 mm,净高109mm,壁厚2mm,筒底厚约5mm,容积为1L;; 9.密度计; 10.放大境:3倍—5倍放大率;钢针; 11.搪瓷盘,毛刷、垫棒(直径10 mm,长500 mm的圆钢)、直尺、漏斗或料勺、亚甲蓝溶液等; 七.环境条件 操作室:20 ±5℃。 八.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 1.颗粒级配 准备好试验用的工具,检查仪器设备的状态是否正常。 按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砂八份组成一组样品,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室温后,筛除大

试验操作规程

水泥恒应力压力机操作规程 一、开电源 打开显示器电源,计算机主机电源,压力机三相电源。进入WINDOWS主窗口,用鼠标左键双击抗压试验图标即可进入抗压试验主程序界面。启动软件运行。 二、抗压试验操作方法 1、进入抗压试验主界面后,让试验机预热5分钟后 做以下设置。 2、参数设置:A.速率设置:ISO试验为2.4KN/S 加或减少。 B.编号输入:直接用键盘输入字母或数字即可。 C.间隔时间设置:该设置为一组试验内,两块试块抗压试验的中间间隔时间,时间单位是秒,根据操作工的熟练程度作适当调整,默认值为6秒。具体操作同A。 D.上升设置:为保证试验的更加稳定、精确,依据实际情况上升设置需做相应的调整,调整加荷曲线起始为零为最佳。 E.龄期设置:用鼠标在龄期设置输入框内点击两下,然后输入具体的龄期回车即可。 3. 键,若需继续做下一组试块试验,则重复2—3的过程。 4. 5. 紧急停止:压力试验机正面围板上装有一红色急停按钮,如有意外情况 可按下此按钮停止泵站工作,待故障或问题排除后顺时针旋转按钮即可恢复正常。 6. 退出抗压试验界面:当所有的试块做完后,用鼠标左键单击界面底部退出,然后单击是。即可退出。

万能机操作规程 一、接好电源线,按“电源”按钮,指示灯亮。 二、根据试样,选用测量范围,在摆杆上挂上或取下铊,并调整回油 阀及缓冲阀的转换手柄。 三、根据试样形状及尺寸,把相应的钳口装入上下钳口座内。 四、开动油泵拧开送油阀使试台上升约10毫米,然后关闭送油阀,如 果试台已在升起位置时,则不必先开动油泵送油,仅将送油阀关好即可。 五、将试样的一端夹于上钳口中,(如试样较时需调整平衡铊)。 六、开动油泵调整指针对准度盘零点。 七、开动电动机,将下钳口升降到适当高度,将试样另一端夹在下钳 口中(须注意使试样垂直)。 八、按试验要求的加荷速度,缓慢的拧开送油阀进行加荷试验。 九、试样断裂后,关闭送油阀,并停止油泵工作。 十、打开回油阀卸荷后,将从动针拔回零点。 十一、取下断裂后的试样。 压缩及弯曲等试验可参照上述各项进行操作。

砂子试验标准操作方法

目的 检测砂子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确定砂子的规格和类别。指导检测人员按标准正确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准确。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 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执行标准: 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7.2.5 条。 GB/T14684-2011 《建设用砂》 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设工程中混凝土及其制品和建筑砂浆用砂。 四.职责 检测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标准操作,随时作好试验记录,填写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 同一规格产地,每验收批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将表面层铲去,然后由8 个部位取大致等量的砂,组成一组样品,人工四分法缩分至所需试样。用大型运输工具的,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运输时,以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以一批论。最少取样数量不少于30kg 。 六.仪器设备

1. 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 i5)C; 2. 案称:称量10kg ,感量5g; 3.电子天平1000 g :精度1g。 4.摇筛机 5 .方孔筛:孔径为75呵-9.50mm的筛共八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 6. 容器: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深度大于250 mm); 7. 量具:500 mL 容量瓶; 8. 容量筒:圆柱形金属筒,内径108 mm ,净高109mm ,壁厚 2mm ,筒底厚约5mm,容积为1L ; 9. 密度计; 10. 放大境:3 倍—5 倍放大率;钢针; 11. 搪瓷盘,毛刷、垫棒(直径10 mm,长500 mm的圆钢)、直 尺、漏斗或料勺、亚甲蓝溶液等; 七.环境条件 操作室:20 i5 C。 八.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 1 .颗粒级配准备好试验用的工具,检查仪器设备的状态是否正常。 按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砂八份组成一组样品,并将试样缩分至约 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 ±5)C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室温后,筛除大于9.50mm 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注:恒量系指试样在烘干1h-3h 的情况下,其前后质量之差不大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度(下同)。 a 称取试样500g , 精确至1g 。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组合的

2016化学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附件2: 赣州市化学实验操作题库及评分标准 一、实验名称:粗盐提纯 实验要求:1、正确取用液体药品 2、正确使用酒精灯加热 3、正确地进行过滤操作 4、正确进行蒸发操作 5、整理器材 实验时间:10分钟 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圈)、漏斗、滤纸、酒精灯、坩埚、坩埚钳、胶头滴管、小烧杯、玻璃棒、石棉网、试管刷、抹布 实验药品:粗盐水(实验时尽量少取些盐水,能满足实验演示即可。)

二、实验名称:探究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条件 实验要求:1、正确探究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条件,观察相关反应的现象 2、正确取用固体药品以及液体药品 3、正确使用酒精灯 4、在评分表中写出相关结论 5、整理器材 实验时间:10分钟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药匙、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火柴 实验药品: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三、实验名称: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并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 实验要求:1、正确地倾倒和滴加液体药品 2、正确地使用pH试纸 3、能正确地鉴别物质 4、在实验记录表中正确地注明鉴别结果并写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所测碳酸钠溶液的pH 5、实验后整理器材 实验时间:10分钟 实验器材:试管、胶头滴管、玻璃棒、表面皿、pH试纸、滤纸、标签纸、水槽、试管刷、试管架、废液缸、抹布 实验药品: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 (待鉴别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试剂瓶上分别贴上标签并注明“样品1”和“样品2”,要求考生取样品时用对应的贴有“样品1”和“样品2”标签的试管)

四、实验名称:酸(稀硫酸)的性质 实验要求:1、正确取用固体和液体药品 2、掌握试管振荡方法 3、通过3个实验证明酸通性中的三个不同的性质 4、实验完毕,用文字简述实验中体现出的酸的性质 5、规范操作,确保安全,实验后整理器材 实验时间:10分钟 实验器材:试管5支、滴瓶2只(内盛试剂)、药匙(或镊子)1把、水槽、试管刷 实验药品:稀硫酸、石蕊试液、碳酸钠溶液、锌粒

钢筋弯曲试验机操作规程

钢筋弯曲试验机技术操作规程 1. 适用范围:本钢筋弯曲试验机适用于检验钢材承受正向弯曲和平面反向弯曲的变形性能。 2. 原理 利用钢材弯曲的实验方法,检查弯曲处的外表面及侧面是否有影响钢材表面质量的缺陷。 3.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3.1 按钢材公称直径选择合适的弯心套备用。 3.2 选择好的弯心套安装在工作盘上。 3.3 先打开弯曲实验机电源开关,在打开弯曲实验机操作台开关。 3.4 在弯曲实验机操作台上设定正弯、反弯试验角度的数值。 4. 自动正弯试验 4.1 将弯曲试样放到弯曲机的转盘上并将横肋的最低处与弯芯相切。 4.2 利用弯曲实验机的手摇夹臂对试样夹紧。 4.3 在实验机操作台上将工作状态打到正弯,然后按“点动正弯”按钮使工作轴靠 近并接触试样。 4.4 当工作轴接触到试样后,按“自动正弯”按钮,试验机便自动做正向(顺时针) 弯曲,并不断显示当前弯曲角度,当弯曲到设定的正弯角度时,试验机便自动停止。 4.5 当实验机弯曲停止后,在实验机的操作台上将工作状态打到反弯,按“自动反 弯”同时将弯曲实验机的手摇夹臂退回,松开并取下试样。 4.6 在实验机操作台上按“清零”按钮,使角度显示表清零以备下次试验使用 4.7 对弯曲试样弯曲处的外表面及侧面进行观察,如不出现裂断,裂缝,起皮等 表面缺陷则判为合格。

1. 实验后的日常设备维护 1.1 试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机表面 编号:C (H) 10 044-A 1.2 及时对试验机的弯心附近的铁屑进行清理。 1.3 以及对试验机转盘下方的铁屑即使清理。 1.4 试验后要检查弯心的螺丝是否有松动。 1.5 试验后检查弯曲机手摇臂的挡板是否牢固,以避免下次试验时发生以外

砂子试验标准操作方法

一.目的 检测砂子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确定砂子的规格和类别。指导检测人员按标准正确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 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 执行标准: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中7.2.5条。 GB/T14684-2011《建设用砂》 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三.适用围 适用于建设工程中混凝土及其制品和建筑砂浆用砂。 四.职责 检测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标准操作,随时作好试验记录,填写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 同一规格产地,每验收批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将表面层铲去,然后由8个部位取大致等量的砂,组成一组样品,人工四分法缩分至所需试样。用大型运输工具的,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运输时,以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以一批论。最少取样数量不少于30kg。 六.仪器设备 1.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2.案称:称量10kg,感量5g; 3.电子天平1000 g:精度1g。 4.摇筛机 5.方孔筛:孔径为75μm -9.50mm的筛共八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 6.容器: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深度大于250 mm); 7.量具:500 mL容量瓶; 8.容量筒:圆柱形金属筒,径108 mm,净高 109mm,壁厚 2mm,筒底厚约5mm,容积为1L;; 9.密度计; 10.放大境:3倍—5倍放大率;钢针; 11.搪瓷盘,毛刷、垫棒(直径10 mm,长500 mm的圆钢)、直尺、漏斗或料勺、亚甲蓝溶液等; 七.环境条件 操作室:20 ±5℃。 八.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 1.颗粒级配 准备好试验用的工具,检查仪器设备的状态是否正常。 按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砂八份组成一组样品,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室温后,筛除大于9.50mm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注:恒量系指试样在烘干1h-3h的情况下,其前后质量之差不大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度(下同)。 a称取试样500g ,精确至1g。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组合的套

RH-6002塑料管弯曲试验机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13750 RH-6002塑料管弯曲试验机安全 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RH-6002塑料管弯曲试验机安全操 作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将试验机放置平稳,表面擦拭干净。 2.试验前,先将弯曲辅助件插入每个试样中,弯曲辅助件可以是由无毛刺的,直径为1-2mm的钢丝所绕成的密圈弹簧(弹簧的外径比所规定的导管最小内径小0.7-1mm。)或采用生产厂商所推荐的弯曲辅助件。 3.将试验机两边的手柄抬起,根据不同直径的试样,选择相应的成形模(轮),将试样插入成型模和弯曲辊(轮)之间,转动夹紧手柄,用夹紧装置轻轻夹在成型模的槽中。

化学实验操作评分表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试题(一) 氢氧化钙变质的实验探究 一、实验目的:探究氢氧化钙是否变质并证明固体的组成成分。 二、实验用品:稀盐酸(1:4,盛于滴瓶中)、变质氢氧化钙固体 样品(盛于广口瓶中)、酚酞试液(盛于滴瓶中)、药匙、试管(Ф20×200mm)2支、试管架、U形纸槽、洁净纸、小烧杯(100ml;盛蒸馏水)、滴管(置于一烧杯中)、试管刷、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抹布。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监考教师确认成绩学生签字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试题(二)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一、实验目的: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守恒。 二、实验用品:硫酸铜溶液(盛于细口瓶中)、铁钉(盛于广口 瓶中)、托盘天平(带砝码盒)或电子秤、白纸2张(10cm ×10cm)、镊子、烧杯(100mL)、量筒(10 mL)、胶头滴管(置于一烧杯中)、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抹布。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监考教师确认成绩学生签字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试题(三) 酸性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 一、实验目的:观察酸性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 二、实验用品:酸性硫酸铜溶液(硫酸铜饱和溶液与1:4的硫 酸溶液按5:1配制)、10%氢氧化钠溶液、试管架、试管(Ф15mm×150mm)一支、滴管(置于一烧杯中)、试管刷、抹布、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监考教师确认成绩学生签字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试题(四)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废液溶质实验探究 一、实验目的:认识碳酸钠与稀盐酸和氯化钙的反应。 二、实验用品: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废弃液体(稀盐酸与氯化钙 混合液、盛于细口瓶中),10%碳酸钠溶液(盛于细口瓶中),试管架、试管(Ф15mm×150mm)一支、滴管(置于一烧杯中)、试管刷、抹布、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钢材拉伸、弯曲试验作业指导书(正本)

钢材拉伸、弯曲试验作业指导书 阿城区金实工程质量检测 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钢材拉伸、弯曲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 执行标准: (3) 二. 拉伸试验(GB/T228-2002) (4) 2.1设备工具 (4) 2.2 试验步骤: (4) 三. 弯曲试验:(GB/T232-1999) (8) 3.1设备: (8) 3.2 试件长度: (8) 3.3 试验步骤: (8) 四. 标准要求: (9) 4.1 GB13013-91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9) 4.2 GB13014-91 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 (9) 4.3 GB201-1997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10) 4.4 GB1499-1998 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10) 4.5 JG 3046-1998 冷轧扭钢筋 (11) 4.6 GB700-88 碳素结构钢 (11) 4.7 GB/T5224-200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13) 五. 钢筋焊接: (14) 六. 建筑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作业指导书 (17) 6.1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 (17) 6.2 带肋钢筋 (17)

钢材拉伸、弯曲试验作业指导书 原理:根据钢筋横截面积求得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等指标。 一. 执行标准: ?GB/T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232-1999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GB238-1984 金属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 ?GB13013-91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GB13014-91 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 ?GB1499-1998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13788-2000 冷轧带肋钢筋 ?GB/T701-1997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JG3046-1998 冷轧扭钢筋 ?GB/T5224-200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700-88 碳素结构钢 ?JGJ/T27-2001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JGJ18-200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07-2003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石子试验标准操作方法

一.目的 检测石子各项指标,指导检测人员按标准操作,确定石子的规格和类别,保证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 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空隙率、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指标值、针片状颗粒含量等。 执行标准:GB50204-2002(2011年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7.2.5条 GB/T14685-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 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设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 四.职责 检测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标准操作,随时作好试验记录,填写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 在料堆上取样时,应均匀在料堆顶部,中部和底部的五个部位,铲除表面,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15份,组成一组样品。大型运输工具的,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运输时,以200m3或300t 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以一批论。规格产地相同。取样数量不少于80kg。六.仪器设备 1.鼓风烘箱:温度控制在(105±5)℃;

2.台秤:称量10kg,感量1g; 3. 摇筛机 4. 针状规准仪与片状规准仪; 5. 受压试模 (测定压碎值); 6.WE-300B压力试验机:量程300 kN.,示值相对误差2 %; 7.方孔筛:孔径为75μm-90 mm的筛共14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 8.垫棒:直径10 mm、长500 mm、直径16 mm、长600 mm,的圆钢; 9.容量筒;10L、20L 10. 广口瓶:1000 mL,磨口,带玻璃片; 11. 温度计、搪瓷盘、毛巾、毛刷、直尺,小铲等。 七.环境条件 操作室:20 ±5℃。 八.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 1. 颗粒级配 准备好试验用的工具,检查仪器设各的状态是否正常。根据最大粒径称取规定数量的样品,精确到1g。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然后用摇筛机筛分10分钟。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种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为止。通过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到1g。 a.计算分计算余百分率:各号筛的筛余量与试样总质量之比,计算精确至%。

弯曲试验作业指导书

弯曲试验作业指导书 1. 前言 1.1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操作规程及试验结果评定. 1.2 本作业指导书是根据GB/T232-1999《金属弯曲试验方法》并结合实际操作而制定的. 1.3 本岗位任务是正确检测金属材料弯曲试验,自接收样品后,2天内完成检验并报告结果.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金属材料,焊接接头,镍及镍合金焊条,压力容器用钢焊条的弯曲试验. 3. 引用标准 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13814-92《镍及镍合金焊条》 GB/T2653-2008《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方法》 GB/T4747-2002《压力容器用钢焊条订货技术条件》 4. 符号 本作业指导书符号及说明见表1 5. 检验方法 5.1 试验前准备工作 a 首先检查仪器设备运转是否正常. b 检查试样外观、数量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5.2 支辊间距离 除非另有规定,支辊间距离应照式(2)定: L=(d+3a)±0.5a (2) 此距离在试验期间应保持不变. 注:熔敷金属纵向弯曲试验支辊间距离为63mm. 5.3 根据试样品种,规格选取不同的弯心直径和弯心角度. 5.4 启动仪器把试台升起所要求的位置,按规定调整支辊间距离,根据弯心直径(d)调换压

头. 5.5 把试件放在支辊上开动仪器,打开送油阀缓慢施加弯曲力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打开回 油阀,卸荷取下试件. 5.6 试验结果 a 弯曲结束后,试样的外表面和侧面都应进行检验. b 依据相关标准对弯曲试样进行评定并记录. c 除非另有规定,在试样表面上小于3mm长的缺欠应判为合格. 5.7 实验报告 a 依据的国家标准,例如:GB/T232-1999 b 试样说明. c 试样的尺寸. d 弯曲试验的类型和代号(正弯和背弯、横行弯曲或纵向弯曲、侧弯等). e 试验条件 ———试验方法; ———压头直径; ———辊筒间或支座间距离. f 试验温度. g 观察到的缺欠的类型和尺寸. h 弯曲角度. 批准:审核:起草:

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评分细则

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评分 细则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实验操作统考号 化学试题1 氢氧化钙完全变质的实验探究 一、实验原理:探究氢氧化钙是否变质并证明固体的组成成分。 二、实验用品:稀盐酸(1:4,盛于滴瓶中)、完全变质氢氧化钙固体样 品(盛于广口瓶中)、酚酞试液(盛于滴瓶中)、药匙、试管(Ф20×200mm)2支、试管架、U形纸槽、洁净的白纸、小烧杯 (100ml;盛蒸馏水)、滴管(置于一烧杯中)、试管刷、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抹布。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化学试题2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一、实验原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守恒。 二、实验用品:硫酸铜溶液(盛于125ml细口瓶中)、铁钉、托盘天 平、白纸2张(10cm×10cm)、镊子、烧杯(100mL)、量筒(10 mL)、胶头滴管(置于一烧杯中)、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抹布。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四川省二0一三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试题(三) 酸性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 一、实验目的:观察酸性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 二、实验用品:酸性硫酸铜溶液(硫酸铜饱和溶液与1:4的硫酸溶液按 5:1配制)、10%氢氧化钠溶液、试管架、试管(Ф15mm×150mm)一支、滴管(置于一烧杯中)、试管刷、抹布、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监考教师确认成绩学生签字

学校报名号姓名抽签号 四川省二〇一五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试题(四) 液体药品的量取 (考试时间:10 分钟) 一、实验目的:准确量取10mL 蒸馏水 二、实验用品:量筒(10 mL)、胶头滴管(置于一烧杯中)、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抹布。蒸馏水(盛于细口瓶中) 监考教师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金属管弯曲试验操作规程

金属管弯曲试验操作规程 (ISO9001-2015) 1.0 目的和范围 1.1本文件规定了测定圆形横截面的金属管弯曲塑性变形能力的试验方法。1.2本文件适用于外径≤65mm的钢管。 1.3外径≤60mm的直缝电焊钢管,可用弯曲试验代替压扁试验。 1.4金属管横向条状试样的弯曲试样方法应根据GB/T 232来进行,以增加试样的原始弯曲率。 2.0 符号,名称和单位 本文件使用的符号,名称和单位在下表中规定。 符号名称单位 a(1)管壁厚度mm D 金属管原始外径mm L 试样原始长度mm r 弯心半径mm α弯曲角度(o) (1)在钢管标准中也用符号T表示此参数 3.0 规范性应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应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应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1 GB/T 2975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和试样制备 3.2 GB/T 244 金属管弯曲试验方法

3.3 GB/T 232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3.4 GB/T 13793 直缝电焊钢管 4.0 原理 将一根全截面的金属直管绕着一个规定半径和带槽的弯心弯曲,直至弯曲角度达到相关产品标准所规定的值。 5.0 试验设备 5.1弯曲试样设备应在弯管试验机上进行,试验时试验机应能防止管的横截面产生椭圆变形。 5.2弯管试验机的弯心应具有与管外轮廓相适应的沟槽。弯心半径由相关产品标准规定。 注:弯心半径的偏差,沟槽的深度和椭圆度均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5.3 直缝电焊钢管 弯曲半径为钢管外径的6倍,弯曲角度为90o,试验后焊缝处不得出现裂纹和裂口。 6.0 试样 试样应是金属直管的一部分,并能在弯管试验机上进行试验。 7.0试验程序 7.1试验一般应在10℃∽35℃的室温范围内进行。对要求在控制条件下进行的试验,试验温度应为23℃±5℃。 7.2通过弯管试验机将不带填充物的管试样弯曲,试验时应确保试样弯曲变形段与金属管弯心紧密接触,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 7.3在进行焊接管的弯曲试验时,焊缝位于弯曲方向的外侧,与弯曲平面呈9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