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中的电磁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中的电磁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中的电磁学知识点总结电磁学知识点总结

电磁学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电流和磁场之间的关系。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一些基础的电磁学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1. 电荷和电场

在电磁学中,电荷是基本的物理量。正电荷和负电荷是电荷的两种极性。电荷可以静止也可以移动。带电物体周围会有电场,电场由电荷产生,描述了在该点的电场中,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2. 电流和导电材料

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一个横截面的电荷量。导电材料是指能够在内部自由移动电荷的物质。在导电材料中,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按电子运动的方向定义为负电流方向。

3. 电路和电阻

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和元件组成的路径,电流在其中流动。电阻是电路中的一个元件,限制电流通过的能力。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欧姆定律描述了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电流大小等于电压与电阻的比值。

4. 简单电路元件

在电路中,我们还会遇到一些简单的电路元件。

- 电压源:提供稳定的电压。

-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 电灯泡: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元件。

- 电阻器:用于调整电路中的电阻大小。

5. 磁场和磁力线

电磁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磁场。磁场由磁体产生,描述了在该点的磁场中,磁力的大小和方向。磁力线是用来表示磁场分布的曲线,从磁北极指向磁南极。

6. 长导线的磁场

当电流通过导线时,会在其周围形成一个环绕导线的磁场。磁场的强度与电流

的大小和导线与磁场的距离有关。根据安培定律可以得知,通过一个封闭线圈的电流所产生的磁场是由线圈内部流向线圈外部的。

7. 手右手规则

在研究磁场和电流时,可以使用手右手规则来确定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将拇

指放在导线所在的平面上,手指的曲线方向表示电流的方向,拇指的指向表示磁场的方向。

8. 电磁感应

当导体中有磁通量变化时,会在导体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这一现象被称为电

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描述了磁场变化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

9. 电磁铁和电动机

电磁铁是由导线绕制而成的,当通过电流时,会产生强磁场。电动机是将电能

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基于电磁感应现象。电动机中磁场和电流交互作用,使得电动机转动。

10. 变压器

变压器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设备,主要用于改变交流电的电压大小。变

压器通过共用磁场的方式,在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传输电能。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些重要的电磁学知识点总结。电磁学是一个广泛应用

于现代社会的学科,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将为我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物理中的电磁学知识点整理

初中物理中的电磁学知识点整理 电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电荷和电流的相互作用,以及电磁场 的产生和传播。初中物理中的电磁学内容主要包括静电学和电磁感应两个方面。本文将对初中物理中的电磁学知识点进行整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静电学 1. 电荷和电场 - 电荷的性质: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 电荷守恒定律:孤立系统中的总电荷保持不变,电荷可以通过接触、摩擦、感应等方式转移。 - 电场的概念:电荷周围存在着电场,电场是一种物质的属性,用于描述电 荷周围的作用力。 2. 静电场和电势 - 静电场的特征:静电场是由静止不动的电荷产生的,具有方向和大小。 - 静电场的性质:静电场内电势能是电荷的函数,电场强度是电势的负梯度。 - 电势的概念:电场中单位正电荷所具有的势能。 3. 静电力和库仑定律 - 静电力的概念:电荷之间由于静电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 - 库仑定律: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与它们的 电量乘积成正比。 二、电磁感应

1. 电磁感应现象 - 电磁感应的概念:导体中的电流产生磁场,当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 楞次定律:电磁感应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总是使得感应电流产生磁场的变化方向与原磁场变化的方向相反。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 磁通量的概念:磁场垂直于导线的面积,是磁感线穿过该面积的数量。 3. 感应电动势与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 感应电动势的应用:电磁感应广泛应用于变压器、发电机等设备中。 -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利用电磁感应将交流电转换为所需电压。 三、其他电磁学知识点 1. 电磁铁和电磁漏斗 - 电磁铁的原理:通过通电线圈产生磁场,使铁芯具有磁性,实现吸附物体的功能。 - 电磁漏斗的应用:利用磁场对铁矿石进行吸附,实现矿石的分离。 2. 电磁波的概念 - 电磁波的特点:电场和磁场交变产生的波动现象。 - 电磁波的分类: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 3. 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初中物理电磁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电磁知识点汇总 电磁知识点汇总 电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的现象和规律。在初中物理学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基础的电磁知识。本文将对初中物理中的电磁知识点进行汇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电荷和电场 电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它们可以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电场是由电荷所产生的力场,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力叫做库仑力。电场强度表示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大小的大小。电场强度的计算公式为E=F/q,其中E为电场强度,F为电荷所受到的力,q为电荷的大小。 二、电流和电路 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一个截面的数量。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电流是由于电荷在导体中的运动而产生的。电路是指电流在导体中的路径。电流的方向被定义为正电荷的流动方向。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它的数学表达式为I=U/R,其中I为电流,U为电压,R为电阻。 三、电阻和电功率 电阻是材料抵抗电流流动的程度。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电阻的大小与电阻器的长度、截面积和电阻率有关。电阻可以阻碍电流的流动,使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热能。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电能的转化速率,它的计算公式为P=UI,其中P为电功率,U为电压,I为电流。 四、电磁感应和法拉第定律

电磁感应是指由于磁场的变化而在闭合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法拉第定律描述了电磁感应的过程。根据法拉第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场变化的速率成正比。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根据右手定则确定。电磁感应的应用包括电磁铁、发电机和变压器等。 五、电磁波和光的折射 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波动现象。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折射是光线穿过两种不同介质界面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折射的大小与光的入射角和介质的折射率有关。折射的应用包括透镜和眼镜等。 六、静电场和静电力 静电场是由于电荷的分布而形成的场。静电力是由静电场中电荷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根据库仑定律,静电力的大小与电荷的量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静电力的方向由电荷的性质决定。静电力的应用包括电子学、静电贴等。 以上是初中物理中一些常见的电磁知识点的汇总。电磁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希望本文能对大家对电磁学有更深入的了解提供帮助。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 总结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总结 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荷; 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移动的电电荷 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 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 0.02 安;②0~3 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 安. 12、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伏特(V); 常用:千伏(KV),毫伏(mV). 1 千伏=1000 伏=1000000 毫伏. 1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 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0.1 伏; ②0~15 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0.5 伏. 14、熟记的电压值:①1 节干电池的电压 1.5 伏;②1 节铅蓄电池电压是 2 伏; ③家庭照明电压为 220 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 36 伏;⑤工业电压 380 伏. 15、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国际单位:欧姆(Ω); 常用:兆欧 (MΩ),千欧(KΩ);1 兆欧=1000 千欧; 1 千欧=1000 欧. 16、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17、滑动变阻器: A.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B.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C.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18、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U/R. 公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19、电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 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时为电功的单位,俗称“度”符号 kw.h 1 度=1kw.h=1000w×3600s=3.6×106J 20.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A、“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 220V 的电路中使用;B、“10(20)A”指这个电能表长时间工作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10 安,在短时间内最大电流不超过 20 安;C、 “50Hz”指这个电能表在 50 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D、“600revs/KWh”指

初中物理课程电磁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课程电磁学知识点 电磁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 用以及它们所产生的现象和规律。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学生需要了解 一些电磁学的基本知识点。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初中物理课程的电磁 学知识点。 1. 电荷和电场 电磁学的研究始于对电荷的观察和研究。电荷是物质所具有的一种 基本属性,通常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相同电荷之间相互排斥,不同 电荷之间相互吸引。电场是由电荷所产生的物理场,它描述了空间中 电荷所产生的力的作用情况。比如,当一个正电荷放置在空间中,它 会在周围产生一个电场,其他的电荷受到这个电场的作用而产生力。 2. 静电力和库仑定律 静电力是由电荷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根据库仑定律,两个电荷 之间的静电力正比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反比于它们之间的电荷 量的乘积。库仑定律可以用公式F = k * (q1 * q2 / r^2)表示,其中F为 静电力,q1和q2为两个电荷的电荷量,r为它们之间的距离,k为库 仑常量。 3. 电场的概念和电场力线 电场是一个矢量场,它描述了一个电荷对其他电荷施加的力的情况。电场力线是用来表示电场强度和方向的图形,它由离散电荷上的力矢

量连结而成。电场力线从正电荷流向负电荷,力线越密集表示电场越强。 4. 感生电动势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当一个导体或线圈与磁场相交时,导体内部会感应出电动势,这个 现象叫做感生电动势。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描述了感生电动势与磁场 变化的关系,它表明感生电动势的大小与磁场变化的速率成正比。感 生电动势可以用公式ε = -dφ / dt表示,其中ε为感生电动势,dφ为磁 通量的变化量,dt为时间的变化量。 5. 磁场和磁力 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它是一种物理量,用来描述空间中磁力的作 用情况。磁力是由磁场对运动电荷产生的力,它满足洛仑兹力公式F = q * v * B * sinθ,其中F为力,q为电荷量,v为电荷的速度,B为磁感 应强度,θ为电荷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夹角。 6. 电磁感有和电磁波 当一个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会产生磁场,这个现象叫做电磁感动。电磁感应与感生电动势是相互关联的。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场和磁场 相互耦合而产生的,可以传播和辐射的能量。 7. 电磁铁和电磁线圈 电磁铁是一种由电流激活的装置,它通过电流的作用产生强磁场, 可以实现吸附和释放物体的功能。电磁线圈是由导电线缠绕成的圈形 结构,它可以产生强磁场,用于制作电磁铁、电磁驱动器等。

初中物理电磁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磁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磁知识点总结 在初中的在物理时需要学习电磁的知识,那么相关的知识点都有哪些呢?本文是店铺整理给大家的初中物理电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电磁 1.永磁体包括人造磁体和天然磁体.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体或磁针,静止后总是一端指南(叫南极),一端指北(叫北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原来没有磁性的物质得到磁性的过程叫磁化.铁棒磁化后的磁性易消失,叫软磁铁;钢棒磁化后的磁性不易消失,叫硬磁铁. 2.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因此可用小磁针鉴别某空间是否存在磁场. 3.人们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引入了磁感线(实际并不存在)。(采用了模型法)磁感线的疏密表示该处磁场的强弱,磁感线的方向(即切线方向)表示该处磁场方向。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北极出发回到南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从南极指向北极。磁感线都是闭合曲线。 4.可以用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场方向)来判定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对于通电螺线管,用右手四个手指的环绕方向表示螺线管上的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指向即为通电螺线管的N极。 5.电磁铁与永磁体相比有很多优点,它可以通过调整电流的有无、强弱、方向,达到控制磁场的有无、强弱、方向。利用电磁铁做成的电磁继电器(电铃)在自动控制和远距离操纵上常有应用。 6.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7.直流电动机就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发生转动而制作的。在这一过程里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在直流电动机里利用换向器改变线圈中电流方向,使线圈在磁场力作用下持续沿同一方向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总结 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荷; 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移动的电电荷 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 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 安; ②0~3 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 安. 12、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伏特(V); 常用:千伏(KV),毫伏(mV). 1 千伏=1000 伏=1000000 毫伏. 1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 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 伏; ②0~15 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 伏. 14、熟记的电压值:①1 节干电池的电压1.5 伏;②1 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 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 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 伏;⑤工业电压380 伏. 15、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国际单位:欧姆(Ω); 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 兆欧=1000 千欧; 1 千欧=1000 欧. 16、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17、滑动变阻器: A.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B.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C.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18、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U/R. 公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19、电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时为电功的单位,俗称“度”符号kw.h 1 度=1kw.h=1000w×3600s=3.6×106J 20.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A、“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 的电路中使用;B、“10(20)A”指这个电能表长时间工作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 安,在短时间内最大电流不超过20 安;C、“50Hz”指这个电能表在50 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D、“600revs/KWh”指这个电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转盘转过600 转。21.电功公式:W=Pt=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22、电功率(P):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千瓦(KW)公式:P=W/t=UI 23.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实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总结

物理电学总结 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 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问题①:是正电荷的定向移动还是负电荷的定向移动? 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问题②:这句话是否正确?) 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 转化为电能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问题③:导体导电的原因:? 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问题④:绝缘体不导电的原因:? 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 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 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 0.02 安;②0~3 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 安. 12、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伏特(V); 常用:千伏(KV),毫伏(mV). 1 千伏 =1000 伏=1000000 毫伏. 1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 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 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 伏; ②0~15 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 伏. 14、熟记的电压值:①1 节干电池的电压1.5 伏;②1 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 伏;③家庭照明 电压为220 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_____伏;⑤工业电压______伏. 15、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国际单位:欧姆(Ω); 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 兆 欧=1000 千欧; 1 千欧=1000 欧. 16、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滑动变阻器: A.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B.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C.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闭合开关前应 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18、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U/R. 公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19、电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时为电功的单位,俗称“度” 符号kw.h 1 度=1kw.h=1000w×3600s=3.6×106J 20.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 A、“220V”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10(20)A”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50Hz”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600revs/KWh”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总结

2、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荷; 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移动的电电荷 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安;②0~3 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安. 12、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伏特(V); 常用:千伏(KV),毫伏(mV). 1 千伏=1000 伏=1000000 毫伏. 1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 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伏; ②0~15 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伏. 14、熟记的电压值:①1 节干电池的电压伏;②1 节铅蓄电池电压是 2 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 220 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 36 伏;⑤工业电压 380 伏. 15、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国际单位:欧姆(Ω); 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 兆欧=1000 千欧; 1 千欧=1000 欧. 16、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17、滑动变阻器: A.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B.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C.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18、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U/R. 公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19、电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 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时为电功的单位,俗称“度”符号 1 度==1000w×3600s=×106J 20.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A、“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 的电路中使用;B、“10(20)A”指这个电能表长时间工作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10 安,在短时间内最大电流不超过 20 安;C、“50Hz”指这个电能表在 50 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D、“600revs/KWh”指这个电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转盘转过 600 转。21.电功公式:W=Pt=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22、电功率(P):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千瓦(KW)公式:P=W/t=UI 23.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 > U0 时,则 P > P0 ;灯很亮,易烧坏. 当 U < U0 时,则 P < P0 ;灯很暗, 当 U = U0 时,

初三物理电磁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物理电磁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物理学科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其中电磁知识是颇具挑战的一部分。本文将会总结归纳初三阶段的物理电磁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这一部分内容。 一、静电学知识点 1. 堆积电荷与电介质 - 同名电荷相互排斥,异名电荷相互吸引; - 金属导体内部没有电场,外部电场为零; - 电介质是绝缘体,可以将电荷积聚并保持相对稳定。 2. 静电力和库仑定律 - 静电力的大小与电荷的数量多少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 库仑定律:F=k(q1*q2/r^2),其中F为静电力,q1、q2为电荷大小,r为两电荷间的距离,k为库仑常量。 3. 高压静电现象和应用 - 高压带电物体会产生放电现象,如摩擦电、电荷的迁移等; - 高压静电机和静电除尘器等现象均利用了静电的原理。 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1. 电流和电流强度

- 电流是指电荷通过导体的数量; - 电流强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2. 电路中的电阻 - 电阻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物质、长度和截面积; - 串联电阻时总电阻为各电阻之和,并联电阻时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之和。 3. 安培定律和欧姆定律 - 安培定律:I=U/R,其中I为电流强度,U为电压,R为电阻; - 欧姆定律:U=I*R,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强度,R为电阻。 4. 并联和串联电路 - 并联电路中,电流分支,电压相同; - 串联电路中,电流相同,电压分配。 三、磁学知识点 1. 磁性物质和磁感线 - 磁性物质能被磁化并具有吸铁性; - 磁感线由磁铁两极间的磁场线构成,从北极流向南极。 2. 磁场的形成和性质 - 磁场由带电粒子运动产生;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总结 电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和磁的现象和相互关系。以下是初中物理电磁学的知识点总结。 1.静电学:静电学研究静电荷和静电场的性质。静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静电力可以使带电体之间相互吸引或者相互排斥。库仑定律描述了静电力与带电体之间距离和电量之间的关系。 2.电流和电路: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流动。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符号是I。在闭合的电路中,电流从正电极流向负电极。电阻是电流的阻碍,其单位是欧姆,符号是R。欧姆定律指出电流、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为I=V/R。 3.磁场:磁场是指物体周围的空间中存在磁力的区域。磁场由磁铁或者电流产生。磁场可以吸引或者排斥带磁性的物体。磁感线是用来表示磁场的线条,它们从磁北极指向磁南极。 4.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指的是通过磁场产生电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指出,当导体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电磁感应可以用来解释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原理。 5.电磁波:电磁波是一种既有电场又有磁场的波动。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光速,即30万公里/秒。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之间有一个反比关系,即频率越高,波长越短。电磁波按照频率不同可以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 6.右手定则:右手定则是一个常用的规则,用于确定电流方向、力方向和磁场方向的关系。按照右手定则,将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其他四指弯曲的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力的方向则垂直于电流和磁场方向。

7.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指的是通过磁场产生电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 律指出,当导体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这 也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8.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一个用来描述磁场强度的物理量。它的 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B。磁感应强度与电流和距离的关系由安培定律给出:B=μ0I/2πr,其中μ0是真空中的磁导率,约等于4πx10⁻⁷特斯拉·米/安培。 9.电动势:电动势是指电源对单位正电荷所做的功。它的单位是伏特,符号是V。电动势可以理解为电源提供的电流推动电荷流动的能力。电动 势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由欧姆定律给出:V=IR。 10.变压器:变压器是一种用来改变交流电压大小的装置。它由两个 线圈组成,一个是输入线圈(原线圈),一个是输出线圈(副线圈)。变压器 通过改变两个线圈的匝数比,使得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之间有一个比例关系。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汇总 电磁学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电荷的相互作用和电磁场的产生与传播。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一些基本的电磁学知识点。下面是对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的汇总。 1. 电荷和电场 电荷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可以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场是电荷周围所产生的物理量,用于描述电荷的相互作用。电场力的大小与电荷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与电荷的数量成正比。 2. 静电和电荷守恒定律 当电荷处于静止状态时,所产生的电场称为静电场。当两个物体由于摩擦等原因发生电荷转移时,其中一个物体带正电荷,另一个物体带负电荷。电荷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孤立系统中,电荷的总量是不变的,只能通过转移而不能被创建或破坏。 3. 电流和电路 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数量,单位为安培(A)。电流的流向是由正电荷的运动方向决定的。电路是由电源、导体和负载组成的路径,电流在电路中的闭合回路中流动。 4. 电阻和电阻定律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单位为欧姆(Ω)。电阻的大小与导体材料和几何形状有关。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5. 电压和电动势

电压是电场力对电荷的推动能力,也称为电势差,单位为伏(V)。电源产生 电动势,使得电荷在电路中循环流动,从而形成电流。 6. 并联和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中,电流在分支中分流,各分支的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器件中串行流动,各器件的电流相等。这两种电路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组合使用。 7. 磁场和磁力 磁场是磁物体周围所产生的物理量,用于描述磁物体的相互作用。磁铁的两极 之间产生的磁力线是从北极流向南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8. 电磁感应和发电机 当导体与磁场相互作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根据法拉第电磁感 应定律,导体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运动的速度和磁场的强度成正比。发电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9. 电磁波和光波 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耦合产生的波动现象。光波是一种特殊的电 磁波,是人眼可见的电磁波。电磁波的特点包括传播速度快、波长和频率之间的关系、能量的传播等。 10. 电磁辐射和安全问题 电磁辐射是电磁波向周围空间的传播过程。无线电、电视、手机等无线通信设 备都会产生电磁辐射。在使用这些设备时,应注意遵守使用规范和保护自己的健康安全。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的汇总表明,电磁学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涉及 到电荷、电场、电流、电路、磁场、磁力等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这些知识点,有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整理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整理 电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电磁场的产生与 传播规律。作为初中物理的一部分,电磁学的知识点有很多。本文将对初中物理电磁学的基本知识进行整理。 1. 电荷和电场 电荷是物质所带的属性,可正可负,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电场是电荷周围的 特殊状态——受力场。在电荷周围存在电场力,体现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电荷和电场的概念是电磁学的基础,为电磁学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2. 静电场 静电场是指电荷固定不动时产生的电场。通过Coulomb电荷间的作用公式可以计算电荷间的力,即库仑定律。静电场的主要性质有:超对称性、叠加性、线对称性和外包性。通过学习静电场,可以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3. 电流和电路 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电流的测量单位是安培(A)。电流的产生需要电源提供电势差,以驱动电荷移动。电路是由电源、导线 和电器组成的闭合路径。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由电阻决定。 4. 磁场和磁力 磁场是指磁铁周围的特殊状态——受力场。磁铁有两个极,北极和南极。同磁 极相斥,异磁极相吸。磁场的单位是特斯拉(T)。磁场力是磁铁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使用Ampere定律计算磁场力的大小。 5. 电磁感应

当导体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导体内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这一现象被称为电磁感应。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导体中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有关。电磁感应还包括楞次定律和电磁感应定律。 6. 电磁波 电磁波是自由空间中电场和磁场以电磁能量传播的现象。电磁波可以分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多个频段。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光速,即3.0×10^8米/秒。电磁波的传播特性是电磁学的重要内容。 7. 电磁感应定律 电磁感应定律是描述磁通量变化导致感应电动势产生的定律。它包括楞次定律和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描述了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变化的关系,而电磁感应定律得出了感应电动势的方程。 8. 变压器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电器设备。它由两个线圈构成,一个是输入线圈(原线圈),另一个是输出线圈(副线圈)。通过变压器,可以将输入电压变换为较高或较低的输出电压。 9. 电磁铁 电磁铁是利用电通电产生的磁场来吸引或排斥物体的装置。电磁铁由通电线圈和磁铁芯组成。当通电线圈通过电流时,会产生磁场,使磁铁芯磁化。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可以调节电磁铁的吸引力。 10. 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的发射和传播。电磁辐射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常见的电磁辐射源包括手机、微波炉、电视机、电脑等。合理使用和防护可以减少电磁辐射对健康的潜在危害。

初中电磁知识点总结

初中电磁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磁现象磁场 1.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2.磁感线方向的规定:在磁体外部,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3、地磁场: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刚好相反,位置略有偏离。即磁理相反。 第二节电生磁 1、XXX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 第三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1.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线圈匝数相同,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电流一定时,外形相同的电磁铁,线圈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 2.电磁继电器: 电磁继电器是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地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第四节电动机

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XXX:XXX导体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 1.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当电流方向或磁感线方向两者中的一个发生改变时,力的方向也随之改变;当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两者同时都发生改变时,力的方向不变) 2.换向器的作用:(线圈在平衡位置时,改变线圈中的电流,从而改变线圈受力的方向)。 第五节磁生电 1.电磁感应现象: XXX: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3.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的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当导体运动方向或磁感线方向两者中的一个发生改变时,感到电流的方向也随之改变;当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两者同时都发生改变时,电流的方向不变。)温归结:1. 原理 电流磁效应

电生磁) 电磁感应 现象 磁生电) 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 用 磁电生力) 物理学家内容应用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电铃等 发机电 动圈式话筒 POS机刷卡 等 电动机 扬声器 能量转化 电能转化为磁能奥斯特通电导体四周存在着与电流方向有丹麦)关的磁场。

初中物理知识点电磁现象27条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知识点电磁现象27条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 磁体和磁极 1.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吸铁性)。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①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 ②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磁场和磁感线 5.磁体四周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互相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6.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7.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磁感线:①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②磁体四周的磁感线是从它北极出来,回到南极。③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强。④磁感线不相交。 9.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10.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北极 附近。(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这是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电与磁 11.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线四周存在磁场。 1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13.通电螺线管的性质:①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③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添;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流方一直转变。 14.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15.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掌握;②磁性的强弱可由转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整;③磁极可由电流方一直转变。 16.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掌握的开关。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掌握高电压、强电流。还可实现自动掌握。 17.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18.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需闭合;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③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19.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20.电磁感应现象中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1.发电机的原理是依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沟通发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 22.高压输电的原理:保持输出功率不变,提高输电电压,同时减小电流,从而减小电能的损失。 23.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是制成电动机。 24.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不肯定就受力的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