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心各章节教案表象与想象

普心各章节教案表象与想象

 普心各章节教案表象与想象
 普心各章节教案表象与想象

认知心理学 教案 讲义 第七章 表象

第七章表象(4课时) 表象(Mental image),亦称表象、心象。认知心理学认为表象是指当未直接呈现的事物的一种心理表征。表象包括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第一节表象知觉表征(1课时) 一、表象与知觉技能等价(难点) 认知心理学中尽管对表象的理解有不少差别,但存在着一个共同点:表象和知觉是连在一起的,将表象看作是类似知觉的信息表征。如Neisser(1972)认为,表象活动就是应用知觉时所用的某些认知过程,只不过这时没有引起知觉的刺激输入而已,后来又把表象看作对知觉的期待。Kosslyn(1980,1981)把视觉表象看成类似于视知觉的人脑中的图画,或类似图画的信息表争。这些观点强调的是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下面一些实验支持了这些观点。 1、定位实验 将在知觉条件下完成的一种作业与在表象条件下完成的同一作业进行比较,以发现是否有共同的或类似的情况,从而确定表象与知觉是否等价。Podgorny和Shepand(1978)的视觉定位实验。实验分5组(1)视觉-记忆组,带字母的5×5网格(2)带网格的表象组,空的5×5网格,想象出字母(3)不带网格的表象组,其他同(2)组,只是测试的网格只画出外边的框子,内部方格不画出。 实验表明,3个组的实验结果无显著差异,有四种共同的反应模式。说明知觉条件和表象条件下,完成同一作业的情况是一样的或相似的。 2、视敏度实验 3、McCollough效应实验 什么是NcCollough效应,指澳大利亚心理学家McCollough发现的一组视觉后效现象。1965年McCollough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分别通过红色和绿色滤光后向屏幕上交替投射垂直栅条和水平栅条,每10秒交替一次。让被试注视10分钟后,紧接着呈现一个一半是垂直的一半是水平的黑白栅条。结果被试报告说看到的垂直栅条是绿色的,水平栅条是红色的。如果被试的头倾斜90°,继续观察,原来发绿的栅条变为发红,原来发红的栅条变为发绿了。这种随测验图形的条纹方向而变化的颜色后效就是McCollough after-effect。麦氏推断,人脑中有执行方向和颜色双重任务的觉察器,能对方向和颜色同时进行加工。当被试注视红色垂直条纹一段时间后,红色-垂直觉察器就会发生适应,而难以激活,而绿色-垂直觉察器没有适应,成了神经反应中的主要成分,从而把测验图形中的黑白垂直栅条看成是绿色的。同样,当绿色-垂直觉察器发生适应时,红色-水平觉察器在神经反应中起主导作用,把测验图形中的黑白水平栅条看成是红色的。 麦氏后效是一种知觉实验中测到的,在表象实验中如何呢?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七章-思维

第七章-思维 一、单选题 1.根据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活动的方向和思维的成果的特点,可将思维分为( )。 A.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B.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D.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2.人脑所形成的事物的映像与它所反映的事物木身之间的区别是 ( )。 A.前者是第一性的,后者是第二性的 B.两者皆是第一性的,只不过是事物的映像以观念的形式存在 C.前者是第二性的,后者是第一性的 D.两者皆是第一性的,而被反映的客观事物是独立存在于现实中的实在的客体 3.概念形成的策略中,( )是更有效的策略。 A.保守性聚焦B.冒险性聚焦C.同时性扫描D.继时性扫描4.在下述推理中,正确的是 ( )。 A.所有A都是B,所有C都是B,因而所有A都是C B.所有A都不是B,所有B都是C,因此所有A都不是C C.所有A都是B,所有B都是C,因而所有A都是C D.有些A是B,有些B是C,因此,有些A是C 5.看完《西游记》后,脑中产生一个 "椰棚如生"的孙悟空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 )。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D.表象形成6.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 ( )的认识。 A.直接具体B.常规抽象C.概括间接D.直接概括7.为研究概念的形成,人们在实验室条件下对 ( )进行了研究。 A.具体概念B.抽象概念C.自然概念D.人工概念8.在解决河内塔问题时人们采用的策略是 ( )。 A.算法B.手段一目的分析C.逆向搜索D.爬山法9.在概念的层次网络模型中,每个概念结点上贮存的是 ( )。 A.该概念的独有特征B.本级概念共有的特征 C.该概念的功能性特征D.该概念的所有特征 10.心理旋转实验证明表象具有 ( )。 A.直观性B.稳定性C.概括性D.可操作性11、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A经验B知识C客体D表象 12、从爱听童话神话故事发展到爱听英雄模范故事,这是想象()发展的表现。 A有意性B现实性C创造性D概括性13、小学生从“习作例文”到“命题作文”,这是想象()的发展的表现。 A有意性B现实性C创造性D概括性 14、当人们在交谈中提到“黄山”时,头脑中出现迎客松的形象,这是() A.会议 B.重现 C.表象 D.想象 15、当我们在阅读《祥林嫂》时,头脑中出现的祥林嫂的形象是()想象的形象。 A 有意B无意C再造D创造16.在看小说时,脑中产生出小说描写的场景,这个心理过程是() A.再造想像B.创造想像C.幻想D.表象形成17.Wason通过“四卡片选择作业实验”结果证明,人们有:() A.验证倾向 B.虚伪倾向 C.证实倾向D.证伪倾向

第七章--表象与想象

第七章表象与想象 一、单项选择题: 1.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 A. 表象 B.联想 B. 幻想 D.梦想 2.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描绘,在人脑中产生新形象的过程是 A.想象 B. 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 创造想象 3.艺术家创作时的构思活动主要是 A.记忆表象 B. 再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 创造想象 4.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形象,称为 A.想象 B. 表象 C.幻想 D. 后象 5.从感知到思维的过渡环节是 A. 想象 B.表象 C. 需要 D.创造想象 6.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是 A.幻想 B. 空想 C.做梦 D. 理想 二、填空题 1.想象是人脑对重新组合,产生的过程。 2.从有无目的性来看,想象可分为想象和想象两大类。 3.根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可分为:幻想、与空想。 4.读者看小说时,头脑中的想象活动主要是;工程师进行蓝图设计的想象主要是。 5.表象是从过渡到的中间环节。 6.表象具有两个显著特点,即和。 7. 信息的双重编码是指和。 三、名词解释 1.想象 2.再造想象 3.创造想象 4.幻想 5.表象 四、简答题 1.想象分哪些种类? 2.影响再造想象有哪些因素? 3.影响创造想象有哪些因素? 4.想象与表象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五、论述题 怎样培养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D 4.B 5.B 6.C

二、填空题 1.表象新形象 2.无意有意 3.理想 4.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5.感知思维 6.形象性概括性 7.表象编码言语编码 三、名词解释 1.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捆或图形等的提示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3.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4.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5.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形象。 四、简答题 1.想象按其分类标准不同,可分如下几种:①从有无目的性来看,可分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两种,前者是有自觉的想象目的与任务,有意识的想象;后者是无预定目的,不由自主地想起事物形象的过程。②从想象活动的独立与创新程度来看,可分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两种,前者是根据别人的词语描述或图形描绘,在人脑中产生的事物的形象;后者是根据某种刺激,在人脑中独立地产生新事物的形象。③从想象与现实的关系看,可分幻想、理想、空想。幻想是一种同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和特殊形式。积极的幻想是理想.理想是以现实为依据,并指向行动,经过努力最终可以实现的;消极的幻想是空想.脱离现实,毫无实现的可能。 2.再造想象的生动、形象、准确依赖许多条件:①刺激物(如言语、图表等)本身是否清晰、鲜明、生动、形象,会影响再造想象的效果,一般来说,采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描述方式,要比普通叙述方式的再造想象效果好;②主体本身记忆表象储备程度的影响,主体自身的旧经验、旧表象越丰富、越深刻.再造想象也越容易;③主体是否能正确地理解词语和图表等实物标志的意义,主体识图能力强弱,也会影响再造想象;④主体掌握与理解知识经验的深度和广度,理解越深刻、越广泛再造想象效果越好;⑤情绪与情感的感染力量在再造想象中起着重要作用。情绪情感不仅可以推动人的再造想象不断丰富、不断发展,而且情感差异会影响人们阅读和欣赏文艺作品时的再造想象有很大的差异。 3.影响创造想象的因素主要有:①创造需要、愿望与社会活动要求相结合,转化为创造动机,从而成为推动人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想象的动力系统。②原型与原型启发是激发创造的起点。绝大多数的创造发明都是在原型基础上,经过联想作用,才创造了新事物的形象。如人发明船就是借助了“鱼的原型”。③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创造想象产生的关键。只有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才能创造出独特、新颖、有益于社会的新产品。艺术家的创造过程都是积极思维构想的结果。④灵感和艰巨劳动是创造思维与创造活动的重要条件,灵感是对艰巨劳动的奖赏,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的创造想象与创作产品都不可能没有灵感。 4.想象和表象的联系是:①两者有共同特点,都是属于认识过程,部属于形象认识过程:②两者是紧密联系的,表象(记忆表象)是想象的基础,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表象(即想象表象)。两者的区别是:①表象是原有形象的保持与回忆,全称是记忆表象,想象是在原有记忆表象基础上,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过程;②表象基本属于感性认识过程,想象带有理性认识的特点。 五、论述题 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应注意如下几点:①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获得感性经验,不断丰富其表象,表象是想象的基础,表象贫乏,想象也会枯竭。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打开想象力的大门,想象和思维是紧密联系的。在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心理学作业 第七第八章答案

心理学练习第七章思维与想像 第八章情绪和情感 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 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前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46分) (C )1、当人们在交谈“黄山”时,头脑中出现迎客松的形象,这是________。 A 回忆; B 重现; C 表象; D 再认。 (D )2、人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基本材料是________。 A 感知; B 记忆; C 想像; D 表象。 (B )3、幻想是________的一种特殊形式。 A 不随意想像; B 随意想像; C 无意想像; D 空想。 (D )4、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是________。 A 综合; B 抽象; C 概括; D 概念。 (B )5、按照一定目的、任务,利用自己以往经验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称作________。 A 再造想象; B 创造想像; C 无意相像; D 联想。 (D )6、通过检查日光灯零件故障并作修理的思维种类是________思维。 A 具体形象; B 抽象; C 语词逻辑; D 动作。 (C )7、思维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 A 分析与综合; B 抽象与概括; C 间接与概括; D 深刻与灵活。(C )8、人们对科学研究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产生好奇感,这种情感属于________。 A 道德感; B 美感; C 理智感; D 认识。 (A )9、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称作________。 A 心境; B 激情; C 应激; D 热情。 (B )10、________需要得不到满足,容易使人产生孤独感。 A 生理; B 爱与归属; C 自我实现; D 尊重。 (B )11、对偏见、迷信、谬误的憎恨属于________。 A 道德感; B 理智感; C 美感; D 责任感。 (B )12、与追求真理有关的情感体验属于________。 A 道德感; B 理智感; C 美感; D 责任感。 (C )13、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需要的最高层次是________。 A 安全; B 爱与归属; C 自我实现; D 尊重。 (A )14、中国的古语“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说明的情绪状态是________。 A 心境; B 激情; C 应激; D 焦虑。 (A )15、与有机体生物需要满足相联系的态度体验形式是________。 A 情绪; B 情感; C 应激; D 心境。 (D )16、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是与人的________相联系的高级情感。 A 心理需要; B 生理需要; C 自我实现的需要; D 社会需要。(D )17、小明解出3道数学难题,心中感到无比欢乐,这种情感表现为________。 A 美感; B 心境; C 激情; D 理智感。 (C )18、詹姆斯——兰格认为情绪的引起是由于________。 A 刺激; B 刺激情境; C 身体反应; D 情绪经验。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复习稿、练习与参考答案)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3、做一做: 一、填空题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________、________的反映。通过思维人能够认识事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2.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性不同,有意想象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 3.思维最基本的过程是________与________。 4.幻想是________的特殊形式,幻想可以分为 ________和________。 5.根据思维的抽象水平,可将思维划分为_________思维、______思维和_________思维。6.问题解决一般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7. 幻想是一种与________相联系,并指向______ 的想象。 8.创造想象是对已有表象综合加工的产物,加工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_ 、________。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反之划“×”。) 1.概念的掌握是获得和运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现成的经验的过程。()2.想象是一种超现实的自由精神的创造。 ( ) 3.语言是思维的唯一工具。 ( ) 4.我们在对某类事物进行比较之后,找出它们的本质属性,舍弃其非本质属性,这样的思维过程称之为概括。 ( ) 5.思维的基本特点是概括性和间接性。 ( ) 6.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以一贯十”,这是发散思维的表现。 ( ) 7.动机是推动人解决问题的内部驱动力,动机越强,解决问题的速度越快。 ( ) 8.定势在解决问题中既起推动作用,有时又起消极作用。 ( ) 9.梦基本上属于无意想象活动。 ( ) 三、单项选择题 1.属于无意想象的是 ( )。 A.梦 B.幻想 C.空想 D.灵感 2.“鸵鸟不是鸟”这是思维形式的 ( )。 A.日常概念 B.科学概念 C.判断 D.推理 3.鲁班发明锯借助了丝茅草的启示,这种现象具体属于( )。 A.顿悟 B.观察能力 C.灵感 D.原型启发

表象与想象

第七章表象与想象 一、单项选择题 1.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 A. 表象 B.联想 B. 幻想 D.梦想 2.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描绘,在人脑中产生新形象的过程是 A.想象 B. 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 创造想象 3.艺术家创作时的构思活动主要是 A.记忆表象 B. 再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 创造想象 4.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形象,称为 A.想象 B. 表象 C.幻想 D. 后象 5.从感知到思维的过渡环节是 A. 想象 B.表象 C. 需要 D.创造想象 6.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是 A.幻想 B. 空想 C.做梦 D. 理想 ? 二、填空题 1.想象是人脑对重新组合,产生的过程。 2.从有无目的性来看,想象可分为想象和想象两大类。 3.根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可分为:幻想、与空想。 4.读者看小说时,头脑中的想象活动主要是;工程师进行蓝图设计的想象主要是。 5.表象是从过渡到的中间环节。 6.表象具有两个显着特点,即和。 7. 信息的双重编码是指和。 ? 三、名词解释 1.想象 2.再造想象 3.创造想象 4.幻想 5.表象 ? 四、简答题 1.想象分哪些种类 2.影响再造想象有哪些因素 3.影响创造想象有哪些因素 4.想象与表象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五、论述题 怎样培养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 二、填空题 1.表象新形象 2.无意有意 3.理想 4.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5.感知思维 6.形象性概括性 7.表象编码言语编码 ? 三、名词解释 1.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捆或图形等的提示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3.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4.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5.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形象。 ? 四、简答题 1.想象按其分类标准不同,可分如下几种:①从有无目的性来看,可分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两种,前者是有自觉的想象目的与任务,有意识的想象;后者是无预定目的,不由自主地想起事物形象的过程。②从想象活动的独立与创新程度来看,可分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两种,前者是根据别人的词语描述或图形描绘,在人脑中产生的事物的形象;后者是根据某种刺激,在人脑中独立地产生新事物的形象。③从想象与现实的关系看,可分幻想、理想、空想。幻想是一种同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和特殊形式。积极的幻想是理想.理想是以现实为依据,并指向行动,经过努力最终可以实现的;消极的幻想是空想.脱离现实,毫无实现的可能。 2.再造想象的生动、形象、准确依赖许多条件:①刺激物(如言语、图表等)本身是否清晰、鲜明、生动、形象,会影响再造想象的效果,一般来说,采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描述方式,要比普通叙述方式的再造想象效果好;②主体本身记忆表象储备程度的影响,主体自身的旧经验、旧表象越丰富、越深刻.再造想象也越容易;③主体是否能正确地理解词语和图表等实物标志的意义,主体识图能力强弱,也会影响再造想象;④主体掌握与理解知识经验的深度和广度,理解越深刻、越广泛再造想象效果越好;⑤情绪与情感的感染力量在再造想象中起着重要作用。情绪情感不仅可以推动人的再造想象不断丰富、不断发展,而且情感差异会影响人们阅读和欣赏文艺作品时的再造想象有很大的差异。 3.影响创造想象的因素主要有:①创造需要、愿望与社会活动要求相结合,转化为创造动机,从而成为推动人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想象的动力系统。②原型与原型启发是激发创造的起点。绝大多数的创造发明都是在原型基础上,经过联想作用,才创造了新事物的形象。如人发明船就是借助了“鱼的原型”。③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创造想象产生的关键。只有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才能创造出独特、新颖、有益于社会的新产品。艺术家的创造过程都是积极思维构想的结果。④灵感和艰巨劳动是创造思维与创造活动的重要条件,灵感是对艰巨劳动的奖赏,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的创造想象与创作产品都不可能没有灵感。 4.想象和表象的联系是:①两者有共同特点,都是属于认识过程,部属于形象认识过程:②两者是紧密联系的,表象(记忆表象)是想象的基础,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表象(即想象表象)。两者的区别是:①表象是原有形象的保持与回忆,全称是记忆表象,想象是在原有记忆表象基础上,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过程;②表象基本属于感性认识过程,想象带有理性认识的特点。 ? 五、论述题 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应注意如下几点:①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获得感性经验,不断丰富其表象,表象是想象的基础,表象贫乏,想象也会枯竭。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打开想

普通心理学--表象与想像

第七章表象与想像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表象及想像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掌握表象和想象的含义及特点;明确想象产生新形象的操作方法;正确认识再造与创造想象的关系,从而培养不断发展自己的想象能力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表象、想像的概念及特征 2.再造想像与创造想像的条件 3.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的关系 教学时数 4课时 建议教学方法 建议以教师讲授为主,部分内容可自学。 第一节表象 一、表象的概述 (一)表象的概念 表象是在头脑中出现的已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即当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 1.表象不同于感觉后像。后像是作用于人的感觉的刺激停止后,头脑中所保留的相关事物的映像;它是由刺激直接影响后的后效所引起的,时间短暂,在人的生活实践中不起重要作用。二表象则是事物不在面前时,通过间接方式出现的头脑中的事物映像,时间较长久,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2.表象与感知觉不同,表象是间接的、形象的,感知是直接的、具体的。 (二)表象的特征 1.形象性 表象的形象性与知觉的形象性的区别: (1)不如感知觉那么鲜明 (2)不如感知觉那么完整 (3)不如感知觉那么稳定 2.概括性 表象的概括性不等于思维的概括: (1)表象用形象进行概括 (2)表象中混杂着本质与非本质属性,思维揭露的都是本质属性。 二、表象的种类 (一)记忆表象与想像表象 1.记忆表象: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简单重复 2.想像表象:旧表象经过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创造出来的新形象。 (二)单一表象和复合表象 1.单一表象:指由一种主要的知觉痕迹构成的表象

根据其产生的感知通道不同,又可将单一表象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动觉表象等。 2.复合表象:指由多种知觉痕迹构成的表象。 (三)一般表象和个别表象 1.一般表象(同类事物):反映一类事物共同特性的表象 2.个别表象(某一具体事物):反映某一事物都有特性的表象。 (四)遗觉像 在刺激停止作用后,头脑中继续保持着异常清晰、鲜明的表象,称为遗觉像。它是记忆表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几乎与感知觉形象一样鲜明和生动,是介于知觉与幻觉之间的状态。遗觉象在成人身上很少出现,一般在儿童身上表现较多,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消退。 三、表象的作用 (一)表象是人们积累感性经验的一种形式 (二)表象是介于知觉与思维的中介环节 (三)表象是思维想像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节想像 一、想像的概述 (一)想像的概念 想像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新形象是指主体从未接触过的事物的形象。可能是现实中已经存在的,但个人尚未接触过;可能是现实生活中尚未有过,还待于创造的事物形象;还可能是现实中根本不可能有的事物的形象。 (二)想像与客观现实 世界上不存在超脱现实的想像,想像也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首先,从想像的内容看,通过想像创造出来的形象无论多么新奇,构成这些新形象的“原料”却是在现实中取得的。 其次,任何想像都是由一定的原因所引起的,而引起想像的原因都存在于现实中 再次,如果没有足够的感性材料,就不能完美地进行想像,甚至不能想像。 (三)想像的特点 想像属于人的高级认识活动,它具有间接性与概括性的基本特征。 (四)想像的方法 1、粘合 粘合就是把不同事物的某些方面和特征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夸张 夸张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形象中的某一部分进行改变,突出其特点,从而产生新形象。 3、人格化 人格化就是对客观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特征,从而产生的新形象。 4、典型化 典型化就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来创造新形象。 (五)想像与实践 想像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同时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想像可以引起和导致人的实践活动,想像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且想像的内容和水平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六)想像的生理机制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思维与想象 要求:1、了解思维和创造思维概念、思维的过程及思维的分类; 2、掌握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创造性维在行为上的特征、良好的思维品质、青少年思维与想象的特点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了解想象概念、想象的分类。 4、了解概念学习的有关知识。 思维与想象概述 一、思维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属于思维的高级阶段。 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主要特征。 (二)思维的过程 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将反映的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 综合是把对象的各个部分按一定要求、线索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比较: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反映对象的特征加以对照,确定其异同的思维操作活动。 抽象与概括:抽象是抽取出同类是事物的共同特征的操作活动。概括是将抽象出来的特征推广到一类事物中去。 对鸟下定义:鸟是有羽毛、有翅膀、会飞的动物。(下定义的过程体现了思维的抽象与概括)(三)思维的分类 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根据所依据的中阶物分) 直观动作思维;在思维过程中借助知觉和实际动作操作为媒介的思维。 形象思维;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 抽象思维;借助语言为媒介,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 2.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分) 聚合思维:又叫求同思维,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 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其主要特点是求异与创新。 3.直接思维与分析思维(根据思维的过程特点分) 直接思维 是一种非逻辑性思维,它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的新问题、新事物和新现象,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方式。 分析思维 也叫做逻辑思维,它严格遵从逻辑规律,逐步进行分析与推导,最后得出合符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 4.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分) (1)常规思维 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启发学生举例说明。 创造思维 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第六章 思维与想象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一、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名词解释) 二、2、思维的基本特征 ?(1)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凭借已有知识经验或其他事物的媒介认识客观事物的特征,推知事物过去的进程,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思维的间接性能使人的认识摆脱时空的限制,揭示凭感知无法把握的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性。 ?(2)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思维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事物或事物的个别属性,而是一类事物的共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特性。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概括出“凡这样”,“就那样”的结论,因此,人们只要见到“这样”,即使未见到“那样”,也能做出间接的判断。(填空)人类思维和动物思维的区别的答题要点 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之间的关系 ?人之所以能够间接地反映事物,是因为人有概括性的知识经验,而人的知识经验越概括,就越能间接地反映客观事物。 三、思考题:动物有思维吗?(必考) ?哲学上讲,动物和人的一个本质区别在于:人有思维,而动物没有,那么,动物真的没有思维吗? 动物有思维也有记忆 动物有破坏性思维吗? 四、思维的种类(理解) ?(一)按个体思维发展水平可分为: ?1、直观动作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 ?3、抽象逻辑思维 (二)根据思维过程中是否以经验为指导划分: ?1、经验思维:是以日常生活经验为依据,判断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思维。 ?例如,儿童凭自己的经验认为“鸟是会飞的动物”;人们通常认为“太阳从东边升起,往西边落下”等都属于经验思维。 ?2、理论思维:是以科学的原理、定理、定律等理论为依据,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的思维。 ?例如,根据“凡绿色植物都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一般原理,去判断某一种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科学家、理论家运用理论思维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 (三)根据探索目标的方向的不同: ?1、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或功能是求同求优。 ?例如,学生从各种解题方法中筛选出一种最佳解法;工程建设中把多种实施方案经过筛选和比较找出最佳的方案等的思维。 ?2、发散思维(必考):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求异创新是这一思维的突出特点。(选择) (四)根据过程的不同 1.直觉思维 2.分析思维 (五)根据思维的创造性的不同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复习稿、练习与参考答案).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3、做一做: 一、填空题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________、________的反映。通过思维人能够认识事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2.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性不同,有意想象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 3.思维最基本的过程是________与________。 4.幻想是________的特殊形式,幻想可以分为 ________和________。 5.根据思维的抽象水平,可将思维划分为_________思维、______思维和 _________思维。 6.问题解决一般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7. 幻想是一种与________相联系,并指向______ 的想象。 8.创造想象是对已有表象综合加工的产物,加工的主要方式有:_____、 _______ 、________。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反之划“×”。 1.概念的掌握是获得和运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现成的经验的过程。( 2.想象是一种超现实的自由精神的创造。 ( 3.语言是思维的唯一工具。 (

4.我们在对某类事物进行比较之后,找出它们的本质属性,舍弃其非本质属性,这样的思维过程称之为概括。 ( 5.思维的基本特点是概括性和间接性。 ( 6.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以一贯十”,这是发散思维的表现。 ( 7.动机是推动人解决问题的内部驱动力,动机越强,解决问题的速度越快。 ( 8.定势在解决问题中既起推动作用,有时又起消极作用。 ( 9.梦基本上属于无意想象活动。 ( 三、单项选择题 1.属于无意想象的是 ( 。 A.梦 B.幻想 C.空想 D.灵感 2.“鸵鸟不是鸟”这是思维形式的 ( 。 A.日常概念 B.科学概念 C.判断 D.推理 3.鲁班发明锯借助了丝茅草的启示,这种现象具体属于( 。

心理学第七章 表象和想象

第七章表象和想象 一、填空题 1、表象是人脑对事物的的反映,具有和两个特征。 2、想象是人脑对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______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 ______活动。 3、在刺激停止作用后,人脑中继续保持异常清晰、鲜明的形象称为。 4、想象具有功能、功能和功能。 5、根据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可以分为想象和想象。 6、根据预定目的,在一定意志努力程度下自觉进行的想象是。 7、有意想象根据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程度分为想象和想象。 二、选择题 1、在空旷处听到腾格尔唱出悠扬动听的歌曲《天堂》脑海里浮现出草原景色是属于() A 再造想象 B 创造想象 C 幻想 2、通过想象来弥补人的认知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和不足是指想象的()功能 A 预见 B 补充 C 代替 3、根据表象产生的概括性程度将表象分为(),根据创造性成分分为()。 A 一般表象 B 个别表象 C 记忆表象 D 想象表象 4、看到冬天窗户上的冰花觉得像是一颗枝繁叶茂的梅花树,这是一种() A 无意想象 B 有意想象 C 不随意想象 D 随意想象 5、班级同学就“摒弃陋习,传承文明”为主题创作海报,属于() A 再造想象 B 创造想象 C 幻想 三、判断题 1、天生盲人也可以有视觉表象。 2、一般而言,画家具有较好的视觉表象,音乐家具有较好的听觉表象。 3、你头脑中出现的你家的小花猫的形象属于一般表象。 4、记忆表象具有直观性和概括性的特征。 5、当我们在阅读《西游记》时,头脑中出现的孙悟空的形象时我们创造想象的结果。 6、想象和感知觉最大的不同,在于想象的形象并非来源于客观现实。 7、梦中出现的形象有时特别离奇古怪,所以是创造想象。 8、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有无创造性。 9、幻想中的新形象是人们所向往的,因此,幻想总是积极的。 四、简答题 1、简述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关系。 2、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

8表象与想象

第八章表象与想象 [内容提要] 1、表象的定义、分类及其主要特征 2、想象的概念、作用及形式 一、表象(image) (一)什么是表象? 表象(representation)是指在头脑中保存的关于事物的形象,是对事物的一种知识表征。人的思维不仅要借助于概念来进行,也要借助于表象来进行。 表象不同于知觉形象。表象是在知觉形象基础上产生的,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如都比较直观、具体。但是表象和知觉的形象又有所不同。表象比知觉形象更概括一些。知觉的形象鲜明生动,而表象的形象却比较暗淡模糊;知觉的形象完整,表象的形象不完整;知觉的形象持久稳定,表象的形象不稳定。例如,一棵树的表征不如具体某一棵树的知觉形象鲜明,它的形状、颜色和大小都不很清楚,而且表象的复现常常不很完整,我们一会儿想到树干,一会儿想到树枝等。 表象的种类: 1、根据表象产生的通道可分为: 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嗅觉表象,味觉表象,触觉表象,动觉表象如体育活动的动作,等等。 2、根据表象创造性程度不同可分为: 知觉表象,感知事物时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记忆表象是指在记忆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想象表象是指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后形成的新形象,这些形象可能是人们从未感知过的,或者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 3、根据表象的概括程度,可分为: 个别表象,或单一表象:是反映某一具体客体的形象。 一般表象:反映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的表象。 (二)表象的特征 1、直观性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构成表象的材料均来自过去知觉过的内容,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 2、概括性 表象是人们多次感知的结果,它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它是关于某个事物或某类事物的概括形象。例如,“马”的表象,头脑中出现的不是某一匹具体的马,而是马的大体形象:高高的头,长长的尾巴,四条腿,颜色可能是白色的,也可能是红色的,可能是奔跑的,也可能是

心理学复习与练习 第6章思维与想象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教学要求: 1、了解思维和创造思维概念、思维的过程及思维的分类; 2、掌握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创造性思维在行为上的特征、良好的思维品质、青少年思维与想象的特点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了解想象概念、想象的分类。 4、了解概念学习的有关知识。 第一节思维与想象概述 一、思维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属于思维的高级阶段。 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主要特征。 (二)思维的过程 (1)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将反映的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

综合是把对象的各个部分按一定要求、线索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比较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反映对象的特征加以对照,确定其异同的思维操作活动。 (3)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抽取出同类是事物的共同特征的操作活动。概括是将抽象出来的特征推广到一类事物中去。 对鸟下定义:鸟是有羽毛、有翅膀、会飞的动物。 (下定义的过程体现了思维的抽象与概括) (三)思维的分类 1.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根据所依据的中阶物分) (1)直观动作思维 在思维过程中借助知觉和实际动作操作为媒介的思维。 (2)形象思维 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 (3)抽象思维 借助语言为媒介,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

2.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分) (1)聚合思维 又叫求同思维,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 (2)发散思维 又叫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其主要特点是求异与创新。3.直接思维与分析思维(根据思维的过程特点分)(1)直接思维 是一种非逻辑性思维,它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的新问题、新事物和新现象,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方式。 (2)分析思维 也叫做逻辑思维,它严格遵从逻辑规律,逐步进行分析与推导,最后得出合符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4.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分) (1)常规思维 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启发学生举例说明。 (3)创造思维 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第七章表面现象

第七章 表面现象 (一)主要公式及其适用条件 1、表面张力的定义 A W A G N p T d /d )/('r ,,=??=σ 式中:N p T A G ,,)/(??为在温度、压力及相组成恒定的条件下,系统的吉布斯函数随表面积A 的变化率,称为比表面吉布斯函数;A W d /d 'r 为在恒温、恒压及相组成恒定的可逆条件下,系统每增加单位表面积所得到的最大非体积功,称为比表面功。二者的单位皆为J ·m -2 = N ·m -1。 2、润湿角与杨氏方程 l -g l -s g s /)(cos σσσθ-=- 式中:σs -g 、σs -l 及σg -l 分别在一定温度下,固-气、固-液及气-液之间的表面(或界面)张力;θ为气、液、固三相交界处,在同一个垂直剖面上,气-液界面与固-液界面之间含有液体的夹角,称为润湿角或接触角。此式适用的条件为铺展系数?≤0。 3、铺展系数的定义 ? = σs -g -σs -l -σg -l 4、拉普拉斯方程 ?p = 2σ / r 此式适用于在一定温度下,曲率半径为r 的圆球形液滴或在液体中半径为r 的小气泡附加压力?p 的计算。 对于悬浮在气体中半径为r 的小气泡,因为它有内外两个表面,所以泡内气体所承受的附加压力。 ?p = 4σ / r 式中σ为液膜的表面张力。 5、开尔文公式 r M p p RT r ρσ/2)/ln( 式中:σ、ρ、p 和p r 分别为在温度T 时液体的表面张力、密度、饱和蒸气压和半径为r 圆球形小液滴的饱和蒸气压;M 为液体的摩尔质量。适用条件为圆球形液滴和不考虑分散度对σ的影响。 6、兰格缪尔吸附等温式 ),1/(bp bp +=θ 或 )1/(bp bp +Γ=Γ∞ 在一定温度下指定吸附系统,式中θ为覆盖度,b 为吸附系数,p 为吸附平衡压力,Γ及Γ∞分别为平衡吸附量和饱和吸附量。此式适用于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单分子层吸附。 若将上式中的p 换成c ,也可适用于溶液中溶质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 7、吉布斯吸附公式 Γ = -(c /RT )T c )/(??σ 式中:T c )/(??σ为在温度T 、浓度c 时σ随c 的变 化率,Γ为溶质的表面吸附量。此式适用于稀溶液 中的溶质在溶液表面层中吸附量的计算。 (二)概念题 7·2·1 填空题 1、液体表面层中的分子恒受到指向( )力,表面张力是在( )的方向上,这两种力的方向是相互( )的。 2、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大,其表面张力( )。 图7·2·1-8

第七章思维自测题

第七章思维 自测题 一、解释概念 1、思维 2、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3、创造性思维 4、概念 5、合取概念和析取概念 6、人工概念 7、推理 8、问题解决 9、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二、判断题 ()1、幻想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2、梦是有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3、只有幼儿才有动作思维,正常成年人是没有动作思维的。 ()4、幼儿园小朋友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 ()5、发散思维的主要功能是求同。 ()6、辐合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求异和创新。 ()7、算法式策略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8、推理的正确性主要取决于前提的正确性。 ()9、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创造性。 ()10、原型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自然概念和抽象概念的组成因素。 三、选择题 ()1、“心理旋转”的实验充分的说明了表象的 A.形象性 B.直观性 C.概括性 D.可操作性 ()2、幻想属于的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空想 D.理想 ()3、当人认识到问题解决的目标与自己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别时,于是把大目标分为下一级的子目标,从而缩小这种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A.算法式 B.爬山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反推法 ()4、在思想中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舍弃其个别属性的过程是 A.抽象 B.概括 C.轻度睡眠 D.深度睡眠 ()5、在解决河内塔问题时人们采用的策略是( )。 A.算法式 B.手段一目的分析 C.逆向搜索 D.爬山法 ()6、读《西游记》时头脑中会出现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形象。这属于A.创造想象 B.理想 C.空想 D.再造想象 ()7、通常把对解决问题有启发作用的事物称为 A.原型 B.定势 C.迁移 D.变式 ()8、要求幼儿香蕉、苹果、皮球、口琴进行分类,幼儿将苹果与皮球归为一类,将香蕉与口琴归为一类。由此表明他们所具有的概念种类是 A.具体概念 B.合取概念 C.抽象概念 D.人工概念 ()9、根据“毛笔”这一概念的属于 A.自然概念 B.合取概念 C.析取概念 D.人工概念 ()10、想象的功能不包括 A.代替 B.预见 C.创造 D.调节 四、填空题 1.表象是从知觉到思维过渡的桥梁,具有、和特点。

第七章 表象 知觉 表征

第一节表象知觉表征 表象(Medal Image)亦称意象。包括通常所说的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普通心理学认为:表象是事物形象在头脑中的反映,在认知心理学中,表象不仅是信息加工的成果,也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表象是一个富有特色的心理过程,在现代心理学发展早期曾被关注,但随着行为主义心理学占统治地位,表象在二十世纪20年代开始曾趋沉寂。在认知心理学兴起后,表象的研究又重新受重视并迅速发展,成果也非常丰富。 认知心理学对“心理旋转”和“心理扫描”的研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表象的作用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表象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关于表象的实验和功能的讨论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一、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 认知心理学认为,表象与知觉的信息表征是相似的,二者在机能上是等价的。 表象与知觉机能等价的方法是将在知觉条件下完成的一种作业与在表象条件下完成的同一作业进行比较,考察二者的共同或相似情况。以下的实验就是为探索考察表象与知觉机能等价而设计的: 1.定位实验 Podgorny和Shepard(1978)进行的视觉定位实验,实验设计了三组被试: ①知觉-记忆组。实验中,先用速示器给被试呈现一个涂有某个字母或字母组合的栅格,然后呈现一个带有一个测试点的栅格,要求被试在保持高度精确的同时,尽快地判定该蓝色的测试点示落在所呈现的字母之内或之外,分别用左手或右手作出按键反应,记录反应时。 *实验演示

②带栅格的表象组。实验中,先用速示器给被试呈现一个同样的、然而示空的5×5栅格,同时实验者给被试以口头指示,让他利用某些特定的方格想象出某个英文字母或字母组合,这些字母及其在栅格中的位置与知觉-记忆组相同,并且要求他不要变更字母在栅格中的位置。等到被试想象出字母后,再用速示器呈现带一个测试点的同样的栅格,其余实验程序同前。 *实验演示 ③不带栅格的表象组。与组②只有一点不同,即带测试点的栅格只画出最外边的轮廓,内部的方格不画出来。这样是为了避免被试在测试点呈现之后推论出字母在栅格中的位置。*实验演示 实验材料与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在完成字符定位作业中,三个小组被试的反应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有四种共同的反应模式。说明被试的知觉表征和想象表征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知觉条件和表象条件下完成同一作业的情况是一样的或相似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