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暴力研究(上).人民大学匡文波

网络暴力研究(上).人民大学匡文波

网络暴力研究(上).人民大学匡文波
网络暴力研究(上).人民大学匡文波

网络暴力研究(上)

主讲人:匡文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同志们好,今天我给大家讲主题是“网络暴力研究”。

一、网络暴力的发展

(一)网络暴力的定义

什么叫网络暴力呢?网络暴力和现实的暴力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首先看暴力,暴力这个词,规范的解释是指强制的力量、武力,不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力量叫暴力。

网络暴力跟现实暴力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一种强制的力量,但是与现实暴力有所不同,网络暴力主要指的是在新媒体的平台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和视频的行为,跟现实暴力有所不同的是现实暴力更多的是一种肢体的暴力,网络暴力更多的是一种言论上的暴力。这是网络暴力和现实暴力的异同。

(二)网络暴力的类型

网络暴力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第一种类型叫纯恶意攻击,即完全是恶意的,对其他人造成人身攻击,编造虚假的信息。第二种比较复杂,叫伪道德谴责。我们等会会讲一些网络暴力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会发现网络暴力的施害方打着道德的旗帜,对被害人做出了很大的精神和人身伤害。

(三)网络暴力的危害

网络暴力的危害很多,首先对当事人导致了名誉上的损害,而且打破了道德的底线,往往还伴随着其他的侵权行为。网络暴力需要用教育、道德、法律的手段进行规范,同时网民也要担负起维护文明道德的使命,至少要保持必要的理性和客观。网络暴力的产生,除了道德的缺失和法律的不健全之外,还跟网民的从众心理也有很大的关系。一群网民人云亦云,对事实真相并不了解,很快的下是非判断,从而对被害人或当事人造成极大的精神伤害。所以网民的从众心理和某些网民理性的缺失,也是导致网络暴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其次网络暴力之所以产生并产生一定的危害,也和网民的匿名性有关。在网上发帖子,包括一些博客,很多信息是匿名发布的,匿名性导致了责任心的降低,降低了人们的是非约束力。但是我要提醒大家,虽然网络上大家是匿名的,但是现在的技术手段完全可以跟踪。比方说上网的时候发表不负责任言论的时候,其实是可以查出IP地址的,如果拿手机上网,是可以追查到上网的手机号码的,所以说虽然是匿名发布的,还是能够追踪到本人,因为上网的终端IP地址,手机号码可以被跟踪,所以还是可以查得到的。

同时整个社会,尤其是网络社会存在一定的道德规范缺失,从而导致了网络暴力的泛滥。除此之外新媒体,比如门户网站为了吸引眼球,对网络暴力事件产生一种推动作用。新媒体的报道,很多传统媒体尤其是一些商业化的都市报,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进行传播,为了吸引眼球,从而导致了网络暴力事件的扩大。

(四)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

暴力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呢?网民对没有经过证实或者已经证实的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的、煽动性的、侮辱性的失实的言论,造成当事人的名誉的损害,造成名誉的损害,这是第一。第二侵犯隐私权,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的隐私。第三,对当事人,或者对当事人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言语的侵扰和行动的侵扰,导致其人身权利受到了损害。

(五)网络暴力的参与者

网络暴力的参与者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涉及到信息的发布者,第二是跟帖者,跟帖者有一些是属于真正的讨伐者,打着道德的旗号,第二种是盲目的跟风者,第三类是无意识的参与者,第三类就是网络看客,他们只是看信息,但也是网络暴力的主要参与者。

(六)网络暴力的案例研究

1.姜岩事件

我们这里讲几个案例,第一个案例就是非常有名的姜岩事件。这个事情是2007年12月29日,有一位白领女子叫姜岩,从北京远洋天地24层家中跳下身亡。在她死的前两个月,关闭了MSN、空间,她的死亡日记将自杀的原因归结为丈夫的出轨。

在自杀前的两个月里面,在名为“北飞的候鸟”网站博客里记录了她的心路历程,并暗示要自杀。这个博客很快被网友转载到各大网络论坛,引起极大的关注。网络论坛上,迅速

上演了一场道德审判,网友们纷纷对她的丈夫王菲以及第三者进行谴责,出现了很多极端的言论。得知姜岩自杀的消息以后,网友通过人肉搜索很快查出了王菲还有第三者的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双方父母的电话和住址,部分网友甚至于打电话给王菲及第三者的单位,打电话给王菲的父母,甚至在王菲父母的家门口涂上“逼死贤妻、血债血偿”的标语,王菲本人也被迫辞去了工作,再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网络暴力,最后王菲及其家人因担心网友采取过激行为,心理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最后选择将北飞的候鸟、大旗网、天涯三家网站告上了法庭,认为三家网站侵犯了他的名誉权和隐私权,要求支付经济赔偿。这是当时影响比较大的网络暴力事件。

这个事件本身从好的方面来讲,网民的道德水平比较高,尊重生命,同情弱者。但是另一方面王菲个人的隐私也应该予以尊重,而且他的婚外情还需要进一步核实,在这样的情况下面,人们是没有权利无限度的去干扰别人的生活的。姜岩事作为受害者是不幸的,但是另一方面网民对王菲的人身攻击也是应该受到谴责的,这是第一个案例。

2.后妈虐童事件

第二个案例就是后妈虐童事件。2007年的7月中旬,网络上出现了《历史上最恶毒的后妈打断女童6块脊椎》的网帖,网帖中还配上了小慧被打的口吐鲜血,全身是伤痕,被打的大小便失禁等极具震撼力的照片。这一网帖立刻得到网站和网络论坛转载,网友在网络上谴责这个禽兽不如的后妈的同时,还来到她的住所,对她进行指责和谩骂。

但是这个事件是未经证实的,很快医院和警方证实小慧的伤并不是后妈虐打所致,而是因为小慧本身患有血友病导致的正常病理反应。但是这位遭受网友们咒骂的后妈,却因为无法承受是非舆论的压力,多次提到的自杀。这场闹剧实际是一个新闻炒作,目的是希望通过炒作使小慧得到社会的关注,这是一个典型的网络暴力事件。这个案例是一个网络信息真实性的问题,网民们疾恶如仇,极力声讨这种可恶的行为,但是真相大白以后,我们是否应该反思,面对这种虐童的事件,我们是不是不应该盲目跟帖?如果确有这样事情,应该先向公安机关报案,待核实以后再进行声讨,这是一个例子。

3.高跟鞋虐猫事件

第三个网络暴力的案例是高跟鞋虐猫事件。高跟鞋虐猫事件是指黑龙江鹤岗市的一个镇

上,一个名山岛的公园里拍摄的女子以高跟鞋虐杀小猫的视频,并且在2006年的2月在网上公布。网帖是这样的:2006年3月4号12点,一个叫“浪漫夜风”在猫扑上发言,确认了“我不是沙漠天使”的证词,还补充了一些情况,并且说“视频中的女子叫王珏,是黑龙江省鹤岗人,年龄40岁左右,工作单位在萝北县人民医院,据说和老公感情不和,举动异常,前些年从楼上摔下来过。而拍摄“虐猫事件”的地点正是黑龙江省萝北县的名山岛。

到这个时候,“虐猫事件”的三个嫌疑人基本确定,距离一个叫“碎玻璃渣子”在网上贴虐猫组图不过6天的时间,效率可能比警方的破案速度还要高。但事实上,黑龙江媒体证实,这个女子是萝北县的一名药剂师,而有关图片来自于其朋友李跃军,是替他拍摄用于私下出售视频光盘的一部分,虐猫事件的拍摄地点是名山镇的名山岛公园。

李跃军在东北论坛上发布公开检讨书,黑龙江萝北县人民政府公布了一个踩猫女致广大网民和市民的一封公开道歉信。信上说不需要同情,但希望得到公众的理解,并称因此她自己和亲友受到了很深的伤害。这就是一个网上帖子的虐猫事件,她的很多朋友看到这个片子,认为她心理变态。而事实上这些视频材料的组织是很严密的,她自己也无法再一次找到相关的联系人。这个虐猫事件也是当时在网上影响比较大的一个网络暴力事件,对当事人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网络暴力的平台——新媒体

我们刚才讲了网络暴力的概念、特征、案例。我们讲第二部分,网络暴力离不开它的平台,因为网络暴力之所以兴起,跟平台是密切相关的。

网络暴力的平台是什么呢?是新媒体。有人说网络暴力的平台是互联网,这个不是很准确,因为新媒体包括互联网、手机、智能电视等。很多信息的传播,其实并不是借助于传统的有线互联网传播,而是借助于手机媒体的传播。我们要研究网络暴力,首先要研究他的平台。平台有什么特征呢?到底什么叫新媒体?这个概念我们简单的解释一下。

目前我查到了新媒体的100多种定义, 90多种定义都是采取所谓的列举定义,比如说有人说新媒体包括互联网、搜索引擎、博客、微博等。但是,列举式下定义两个基本原则:第

一个原则,子项要相互排斥,很多人给新媒体下定义,把互联网跟搜索引擎、博客、微博相提并论,这个不是相互排斥的,所以这是一个错误。第二列举法下定义,子项的和要等于母项,也就是说你列举了很多项,这些项的和要等于母项。我举个例子,很多人给新媒体下定义,新媒体包括互联网、搜索引擎等,最后加一个等,这些是子项之和小于母项,这样下定义逻辑上是不严密的。

那应该怎样去理解新媒体呢?新媒体其实是一个通俗的说法,严格的说是数字化的、互动式新媒体。从技术上来讲新媒体是数字化的,从传播特征看,新媒体具有高度的互动性,换句话说,数字化和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根本特征。是不是新媒体首先要看是不是互动的,如果没有互动,这不叫新媒体。

第二,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用今天的标准去衡量新,不能以过去的标准和未来的标准去衡量。比方说100年前啃报纸、期刊也属于新媒体,50年前啃广播电视也是新媒体。这个新旧不能以过去的标准去衡量,也不能以未来标准去衡量。因为未来的发展,尤其是技术的发展是无法预测的。我们2年前谁也没有想到诺基亚会破产,10年前谁也没想到苹果公司会去做手机,20年前谁也不会想到柯达会破产。所以技术的发展是很难预测的,我们只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衡量新旧。

新媒体还有第三个原则,必须是国际标准。新媒体的认定必须是以国际标准为依据,而不是以国内标准为依据。我们给新媒体下的定义,什么叫新媒体?新媒体就是借助于计算机传播信息的载体。新媒体的一个特点是使用终端必须是电脑,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只有使用终端是电脑,借助于计算机传播信息的载体叫新媒体。

目前的新媒体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是网络媒体,网络媒体主要指的互联网,包括搜索引擎、网络电视、网络报纸,各类的网站社会化媒体等,这是网络媒体。第二大类是手机媒体,比方说彩信、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微博、微信等属于手机媒体。目前真正符合新媒体标准,符合本质特征的,就是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还有一种媒体叫智能电视,智能电视也是下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新媒体。智能电视的发展,就像智能手机的发展一样,很快会改变整个电视业以及电视制造业,因为智能电视已经表现出了这个规律。

上网的时候,我们肯定要用到电脑,可以用传统的笔记本电脑、台式机以及一体机以及平板电脑,总而言之上网必须要用电脑。目前的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也是电脑的一种形态。

我最近写了一篇文章,预测10年以后新媒体是什么样子,有一条预测是这样,我认为10年以后,电脑作为一种独立的形态可能不复存在。今后的智能终端多样化,比如说手机也是电脑,智能电视也是电脑,是电脑的一种形态。所以说新媒体的终端必须是智能终端。

换个角度看,哪些不属于新媒体呢?报纸肯定不是,期刊肯定不是,传统的模拟广播电视显然不是,他们是传统媒体。而且我要特别强调,并不是新出现的媒体都可以叫新媒体,新出现的如果没有互动性,也不能叫新媒体。比方说像有一些城市里面的公共自行车,后轮上有一个木板,木板上可以做广告,这是新出现的,但是不能叫新媒体。目前每家每户拥有的数字电视,只是增加了清晰度,增加了一些频道,但是互动性并没有本质性的增加提高。所以目前的数字电视还不能叫新媒体,它只是增加了频道和清晰度,互动性还不够。

智能电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媒体。传统媒体传播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界限是很清晰的,但是新媒体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人人都有麦克风,这是新媒体一个很大的特征。新媒体传播有个特点,传播者跟受众之间是没有严格的界限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每个人也都可以成为受众,比如说网上传播信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接收者,所以有句俗语说新媒体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

新媒体有很多优势,我们谈了网络暴力,大家说新媒体一个不足,但实际上新媒体带来的社会正面价值,远远高于他的负面影响。首先新媒体的优势在什么地方?他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互动性,新媒体具有信息量大、使用方便、检索便捷、多媒体传播,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信息获取快、传统快、更新快的特征,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播媒体。新媒体的优势表现在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这是他本质的优势。

互联网信息的传播,从理论上来讲是可以以光速传播的,传播速度很快,而且传播的成本非常低。第二方面信息量很大,海量的信息。第三方面检索的便捷,互联网上通过百度、谷歌可以检索到大量的信息。另外在互联网上,有大量收费和免费的数据库。第四方面多媒体的传播,对传统的电视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新媒体传播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叫零成本的信息化传播。传统的媒体传播有一个特点,就是传播的成本与传播距离成正比,传播的距离越远,成本越高,可能大家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比如说广播电视,让广播电视信号覆盖全国,甚至于覆盖全世界,跟只是覆盖于本地、本省、本市相比,成本要高很多。报纸也是

一样,目前没有一份报纸可以说是全球性的报纸,因为报纸发行的距离越远,成本越高。

新媒体传播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新媒体传播的成本与传播的距离是无关的。换句话说新媒体传播,距离不管多远,成本都是一样的,而这个传播成本无论是从传播者的角度,还是受众的角度来讲都是一样的。我举个例子,北京的网民,打开电脑访问北京的新浪网、新华网和人民网,跟访问美国雅虎的成本是一样的。绝对不会因为美国雅虎在美国,访问成本高于新浪、人民、新华网的访问,这是从用户的角度来讲。从传统者的角度来讲,新浪网如果只是让信息在本国传播或者本市传播以及让他的信息在全球传播,成本是一样的。新浪网不会因为有一个遥远国家的网民访问了新浪网就增加成本。比方说巴西、阿根廷、美国的网民访问了新浪网,对新浪网的成本并不会高于北京的网民访问了新浪网。从这个角度来讲,新媒体一个很大的特点优势就是传播的成本和传统的距离是无关的。

我们可以这样去认为,新媒体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媒体,广播电视虽然也可以号称全球媒体,但是由于政治原因,由于商业利益的原因,没有一个国家会允许另外一个国家的电视台无限制的到本国去发展和传播。从这个角度来讲,互联网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媒体,所以网络暴力事件一旦发生,影响和危害是全球化的,这是应该特别强调的一点。第二新媒体还有一个优势叫互动性非常强,开放性和自由性。

新媒体存在很多不足,第一个不足就是信息安全的问题,棱镜门事件告诉我们在互联网上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窃取国家机密的事情非常普遍。在互联网上,人们是没有隐私可言的,而且网络信息的安全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全。棱镜门事件反映的其实只是冰山一角,所以信息安全形式是非常严峻的。从理论上来讲,只要电脑开机,只要连在互联网上,电脑硬盘上所有的数据都是可以被人拷贝和读取的,这是第一信息安全的问题。

第二就是侵犯版权非常严重,尤其在中国。我举个例子,我经常可以看到网上把我的文章和我写的书一个字不改的拷贝粘贴在互联网上,因为我现在出了17本书,发表了200多篇论文,我经常能看到网上有我的文章和书,一字不漏的粘贴拷贝到互联网。但是如果我要去维护自己的权利,我计算了一下,中国的网络版权起诉打官司到法院去的话,赔偿额是以稿费标准赔偿的。换句话说,即使我去起诉,一篇文章获得的赔偿额恐怕不会超过1000块钱,而起诉是需要时间成本和其他的成本的。这样对于很多版权人来讲,去起诉一家网站,从成本和收益上来讲是不合算的。而且去起诉的时候,是要先去公证的,不先公证就起诉一家网

站,到法院开庭的时候,这个网站可以把你的文章全部删掉,你就没有证据,所以首先要去公证,公证完了以后拿着公证的材料才能上法院起诉。从这个角度来讲,在互联网的时代网络版权保护是个很严峻的课题,我建议政府在相关的法规的修订上要加大惩罚力度,只有让网络侵权者得不偿失,才能真正有效维护网络上知识产权。大家可能都注意到,在中国的互联网上,不同网站之间信息的重复率相当高,跟我们国家网络版权保护不利有很大的关系。去年发生了韩寒等作家起诉百度文库的事件,这个事件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第三,新媒体最大的不足就是信息泛滥,因为在互联网上,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的发表言论,并且发布言论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门槛几乎为零,只要你会用电脑上网,或会用手机,你就可以从网络上发布信息,从而导致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信息泛滥,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除此之外互联网还有一些其他的一些不足,网络犯罪、网瘾症等,所以说互联网是个双刃剑,他可以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也会造成网络暴力这样的负效应。

三、网络暴力的新平台之一:手机媒体

我们刚才前面提到了,目前的新媒体主要包括互联网和手机媒体,这里我要主要强调,我们现在给手机下定义的时候,不要再把手机理解为电话。如果我问大家,什么叫手机?可能很多同志会回答手机就是移动电话,这个观点已经过时了。10年前我们去买手机,会关心几个指标,通话质量、电池能用多久以及是不是皮实耐用。诺基亚的手机皮实、信号强、电池时间长,所以在1998年的时候,诺基亚成了全球手机的老大。但是不幸的是诺基亚在智能手机时代已经落伍,做了13年全球的老大,终于被苹果和三星公司超越,最后被微软公司收购。所以手机已经不是电话,诺基亚的失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固守手机是电话这么一种成规,继续做功能手机,而没有花很大的力气做智能手机。到底什么叫手机呢?手机是具有通信功能的迷你型电脑,换句话说手机是电脑。在座的各位同志手里拿的手机都是智能手机,具有通信功能,可以打电话、发短信。另外手机的屏幕不会太大,手机的屏幕通常是7寸屏,原则上不超过7寸屏,现在5寸到6寸屏的手机比较普及,但是如果手机屏幕超过了7寸的话,会导致大多数人的口袋装不进去。现在解决手机屏幕大小的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是折叠型的,或者做成投影的,这样能解决屏幕的问题。

手机本身是具有通信功能的电脑,其实手机还不光是一个电脑,从技术上来说是电脑,它其实还是人的一种虚拟器官、感官的延伸。传播学有一个泰斗叫麦克卢汉,加拿大人,他

说了句很有名的话:媒体是人的延伸。这话在当时觉得难以理解,但是在今天这句话是很容易理解的,就是说手机是人感官的延伸,人的一种虚拟器官。

以后手机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手机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可能屏幕越来越大之外,未来的手机可能会戴在手腕上。上周iphone6发布,同时还发布了iwatch,就是说未来的手机可能会戴在手腕上。解决手腕上屏幕大小的问题,可能今后就是折叠屏幕或者做投影等,这是一种发展趋势。

为什么谈手机呢?实际上网络暴力今后越来越多的会出现在手机媒体的平台上,手机媒体是新媒体的主流。我最近写了两本新书,一本是《手机媒体概论》的第二版,一本是《手机媒体颠覆传媒,新时代的电脑和器官》这两本书里面我提到,手机媒体是新媒体的主流,而新媒体又是媒体的主流。

其中有几个观点,第一个观点为什么说手机媒体是新媒体主流?首先无线互联网是互联网的主流,我们现在拿手机上网超过了PC上网。日本是全世界第一个使用手机上网超过PC 上网的国家,2005年在日本用手机上网超过了用PC上网。在中国是前年用手机上网超过了PC 上网。换句话说,手机上网成为上网的主流,当然手机上网跟PC上网的用户里面,有很大的重叠群,有相当多的人群手机上网跟PC上网是重叠的。第二,日本为什么会成为全球第一个手机上网超过PC上网的国家呢?这跟日本的地铁很发达,很普及有很大的关系。东京人每人每天平均在地铁上渡过的时间是非常漫长的,所以手机上网很早在日本就成为了一种主要的上网方式。

第二方面,手机应用高速发展,各种各样手机应用软件,包括各类的新闻客户端越来越普及。第三传统上从主角的有线互联网成为了配角,所以手机媒体成为了新媒体的主流,而且手机的用户到去年年底,2013年年底全球手机用户普及率达到了96%。今年全球的手机用户会突破70亿人,2014年年底中国的手机用户肯定会突破13亿,手机用户的数量跟人的数量相等。所以我开玩笑说,以后可以给人的定义改写,什么叫人呢?我们可以从生物学的角度给人下定义,从社会学、哲学等不同的角度下定义。从传播学的角度给人下定义,就是未来会用手机的动物就是人。但是这个定义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定义,只是说手机用户越来越多,每人一部。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网络暴力事件在手机媒体上传播的后果,会导致全世界每个人都会知道这个事情,所以危害会更大,破坏力会更大。

我们前面谈到了一点,现在的手机是电脑是因为现在的手机都是智能手机。什么叫智能手机?我查到了几十种定义,我给智能手机下的定义就是具有操作系统的手机叫智能手机,这个定义比较简洁明了。

再从传媒的发展来讲,我们发现出现了两个趋势。第一个趋势是什么呢?十年前开始,在家庭中电脑屏幕对电视机屏幕的取替代效应。我们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每个家庭中电视机的数量在增加,但是电视机的开机时间在缩短。过去每家每户可能只有客厅有一台电视,但是现在很多家庭客厅跟卧室各一台电视,也就是说电视机的保有量提高了,但是电视机的开机时间在下降。比方说过去晚上7点钟是电视节目的黄金时间,但是现在晚上7点大家都在上网,这是要谈的一点。

现在出现了第二轮替代,手机屏幕慢慢替代电脑屏幕,在很多家庭中,用手机不用电脑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很多同志在晚上睡觉之前,看的最后一眼是手机,早上起床以后看的第一眼也是手机。这个趋势是从2010年的第四季度开始的,2010年第四季度在全世界出现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智能手机的销量超过了PC,所以当时很多做电脑的企业非常明智的去做智能手机,比方说联想、苹果,去做智能手机,完成了从PC厂家向手机厂家的转变,没有完成这种转变的企业比如说像惠普、戴尔、日本的NEC这些企业,市场销售是大幅下滑。智能手机目前的销售量大幅超过了PC,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手机的发展经过了三代。最早的手机发明人叫马丁库珀, 1973年4月份发明的手机,因为马丁库珀是贝尔实验室的员工,所以他的发明专利属于贝尔实验室。当时的手机是很笨重的。笨重到什么程度呢?抗美援朝的电影里面有个镜头向我开炮,像这个英雄背的这个步话机那样笨重。所以1973年4月份马丁库珀发明了手机以后,在美国并没有得到应用,因为70年代的时候,美国的固定电话已经高度普及,在这样情况下,手机的应用受到很多限制。全世界最早使用的手机的国家是北欧,因为北欧国家靠近北极,人烟稀少,使用固定电话的成本相当高,这样的情况下,北欧国家最早使用手机业务,1981年全球最早的移动通信网络在北欧国家瑞典、挪威开通。为什么著名的手机企业爱立信在瑞典?著名的手机企业诺基亚在芬兰?这不是偶然的,北欧国家是全世界最早使用手机的国家。

大家注意目前很多国家的手机普及率超过了100%,就是人均一部以上的手机。手机的发展有几个趋势。第一个趋势是大众化,过去是贵族的标志,精英的标志,或者说是大款的标

志。20年前中国大款的标志是什么?手拿大哥大、开着桑塔纳。现在手机高度普及,如果大家想要获得手机统计的准确数据,可以登陆公信部通信发展司的网站,现在是9月份,一般来说可以查到7月份的准确数据。如果要查到手机上网的用户数据,虽然调查数据很多,但是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是比较权威的。

(含2013年10月人大题库考真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在职研究生题库考试心得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在职研究生题库考试心得(含2013年题库考真题) 于2013年10月20日下午(上午刚考完试)  对于报考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经济学硕士的童鞋来讲,除了一年一度的国考, 一年二度的校考题库考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当然,四门考试中,对于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经济理论,我们可以啃一下大学时期的老家底儿。其它三门财政学、货币银行学、西 方经济学都是一个新的领域。当然这三门是经济类考生必修的基础性经济知识。对于大学本科非经济类考生来讲,俨然不是一个小坎儿。好多人还是为之折腰。  实际上,从难度来讲,从简单到复杂,依次是财政学、货币银行学、西方经济学。 当然都不是小儿科。没有数学的基础,可以把财政学轻松拿下,当然费一些力再把货币银 行学拿下。而对于西方经济学,基本上是屡试屡败。抽象一些,西方经济学确实是难度相 当大。而就这三门考试来讲,其中,前两门的解决之道:一个字,“背”。“背书”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理解的难度不大。当然,第三门,西方经济学怎么考才能过呢?貌似,背也 是自寻死路。  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践出发。一切从考试题出发,一切从及格出发。今天上 午刚刚考完试,我现在先把西方经济学和货币银行学2013年度第二次题库考的试题全部整理如下:  2013年秋季西方经济学题库考真题  名词解释:  1、价格消费曲线(4分) 2、商品边际替代率 (4分) 3、准备金率 (4分) 4、私人成本 (4分) 5、新古典经济模型 (4分) 简答: 1、对正常物品而言,为什么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请运用收入效应和替 代效应加以说明(10分) 。  2、简述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并指出其发挥作用的条件(10分)。  3、什么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如何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10分)

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资本论》复习题

1、结合货币形式的最新发展,说明货币的产生、发展与完善的根本原因。 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矛盾发展的产物,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商品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必须通过与另一种商品的交换表现出来。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经历了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成为货币形式。这一发展过程,是适应商品交换的需要,不断克服价值形式的缺点和局限性而发展的。最终一般等价物固定在具有优势的贵金属——金银身上,货币形式成为表现商品价值的最终形式。 货币是商品经济自发发展的产物,是交换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矛盾发展的结果。 从货币的形式上看,迄今为止,大致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几个阶段。从总的趋势看,货币形式随着商品生产流通的发展与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演变。 如从货币本质出发,把货币定义为“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从货币的形式出发,把货币定义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 从价值角度认为“货币是核算社会必要劳动的工具”; 从生产关系出发,“货币是隐藏在物后面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总之,货币的产生和发展取决于人类生产力的发展。 2、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资本的本质是不断自行增值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货币只有当它能带来剩余价值的时候才能成为资本。资本在流通过程中,和离开流通过程,都不能带来剩余价值。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价值增值只能发生在所购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 劳动力是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特殊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可以还原为生产那些为维持劳动者生存所必需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最大特点是它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能为它的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 资本家的货币只要和劳动力进行交换,就能使其带来剩余价值。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资本本质—货币如何成为资本—流通—使用价值—特殊产品—劳动力价值—劳动力使用价值—货币和劳动力交换—总结) 3、根据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原理,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推进创新的动因及其实现机制。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既定的条件下,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可以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动因:推进创新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实现机制:是通过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

在职研究生的读研历程

在职研究生的读研历程 在职研究生是高等教育体系内最特别的一个群体,他们立足职场,却又选择返回校园。社会与校园之间的奔波忙碌,使得他们的这段学习经历别有一番滋味。 “太折腾了” 说起读在职研究生以来的最大感受,小田的答案是“太折腾了”。 小田是厦门某高校的行政工作人员,在职研究生的就读院校却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师范大学,班上同学也基本都是外地学生。也正因如此,小田到北京的上课时间都集中在假期。于是,和办公室里的其他同事相比,放暑假对小田来说只是喘一口气而已——她需要复习功课、做作业,只歇得几日就得打点行李到北京上课。 “师大给我们提供住宿,省去了不少麻烦。假期嘛,时间充足,火车来回累点没关系,但是有时免不了临时来北京,就很麻烦。”小田说,比如去年9月,导师临时通知大家来北京开会。 接到导师的通知时,小田当时心里并不情愿——又不是上课,厦门飞北京的机票本来就很少打折,更何况买第二天的机票。这笔经济账小田算得很清楚。然而,导师说这次要跟学生谈一谈毕业论文开题的事情,非常重要。打听了一下几位同门也表示参加,小田一咬牙,买了高价机票,火速收拾行李赴京。 对于在职研究生而言,赴外地的情况远多于在本地就读。金原说:“这很好理解,教育资源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对我们这样在非省会城市的人来说,进修的选择当然不会首选本地学校。” 和小田相比,金原上课的地点不算太遥远。家住淮北的他在合肥工业大学读MPA。“从家里开车到合肥,走高速的话三个多小时就到。”他说,在职学习让他觉得最折腾的是时间安排。 “那种针对学校老师开设的班级,他们的上课时间集中在寒暑假,但我们这个班的上课时间是周末,每两周一次。”金原告诉记者,好在同乡的同班同学不少。于是每隔一周,大家便拼车开往省城。 不过,虽然是本地工作、本地进修,胡里奥也没觉得多轻松。在北京工作近4年后,胡里奥报考了北航在职进修的工程硕士项目。他告诉记者,学校安排的上课时间在每周六或周日,尽管每周只安排一天的课,但是得从早八点半上到晚上七点半,一天下来也着实辛苦。“我们班上有位河北的同学,每次都是提前一天来到北京。”他说。 “混”与“不混” 能够在工作之余选择继续学习,对于上班族来说,首要动机当然是提高学历。但大家在获得学历的过程中,却呈现出不同的态度。“混”还是“不混”,这是一个问题。 小田自认为是认真类的学生,平时也会完成老师布置下来的阅读任务。“上课前和同学们在QQ上交流,我还在为之前的作业紧张,一问才发现,像我这样把学习放在心上的人根本没有几个。”她说,“大多数在职研究生来学习都是为了混学历的,这类项目校方也不会特别限制学生毕业,所以真正能够认真学习的人是少数。” 当然,小田也表示,做了妈妈之后,她并不如之前设想得那么认真。小田笑着说:“毕竟精力有限嘛,而照顾宝宝又是一件那么重要的事。” 金原的妻子雪静也是一名在职研究生,开始在职学习生涯的时间甚至早过金原很多。如今已经是读在职研究生的第五年,雪静的论文却还没写完。她说:“我本来是抱着真的提高

网络暴力调查结果报告

. 对网络暴力的调查报告【前言】次《中国互联39CNNIC)完成的第据2017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亿,全年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截至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年1253.2% 429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共计新增网民什么是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一种暴力形式,它是一类在网上发表具有“网视频的行为现象,人们习惯称之为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络暴力”。网络暴力能对当事人造成名誉损害,而且它已经打破了道德底线,往往也伴随着侵权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亟待运用教育、道德约束、法律等手段进行规范。网络暴力是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正文】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主要在于了解不同年龄的人群对于网络暴力的理解和对待网络暴力的态度,探究正确网络用语的使用。二、调查对象及一般情况网络用户岁为中心的正态分布,网龄20之间,其中年龄以这部分人年龄在10-30 年都为6-10 三、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上海市徐汇区美罗城地下一楼随机选择网民当场发卷填 100% 10份,回收率达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共发出调查问卷四、调查时间:日月42017年8 五、调查内容主要调查了不同年龄人群对于网络暴力的理解和对待网络暴力的态度。个问题。(见附一)问卷共向投资者提出了9 六、调查结果的填写者很少遭遇过的填写者有时遭遇过网络暴力,20%通过调查,70% 的人则没有遭遇过网络暴力。网络暴力,而剩下的10%的人对于网络暴力的理解较肤浅,对于较严40%在这些受调查者中,有的人对于网络暴力非常理解。重的网络暴力行为认为理所当然;剩下60%的人在影50%100%的人选择举报,其中还有对于网络暴力的解决方法, 50%的人选择抓住对方纰漏给予打击。响轻微时选择置之不理,还有的人认为政府需颁布的人认为网络秩序需靠个人自觉,另有50%有50% 网络法律、网络维护者需加强监督。对于网络用语,网民一致认为,对于咒骂家人、本人的语言是令人讨厌的人承认,若喜爱的明星、作品等被拿来对比、贬低,自己都会70%的,另有非常生气。50%100%的人认为应该坚强,不能因此放弃生命,其中对于网络暴力,的人认为因网络暴力死去的40%对于因网络暴力死去的人为此感到可惜;另有的人认为网络暴人是对家人的不负责,太懦弱,十分谴责这种行为;剩下10% 力和自己无关。3 / 1 . 七、调查体会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的网民对于网络暴力持有排斥、谴责的态度,但有小部分网民对网络暴力的认识不够深切。那网络暴力有哪几种表现形式呢? 1、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 2、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 3、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等现今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在虚拟的网络上,我们要学会正确地应对网络暴力,遇到小事情时置之不理,遇到大事情时可以选择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切记不可放弃生命,但对于已经逝世的人们,也不能冷嘲热讽。 网络秩序需要网民共同维护,不用脏字,不发布虚假信息,不讽刺等等,文明上网。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考核与 成绩管理实施办法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考核与 成绩管理实施办法(修订) (2014-2015学年校政字14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是教学运行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和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为规范课程考核和成绩管理工作,严肃考试纪律,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规定的课程包括全日制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所有计算学分课程及教学环节,其中,新生研讨课、国防教育、经典历史著作阅读、实践教育类教学环节在执行本办法的同时,还应执行该教学环节所对应的专门管理办法。 第三条学生应当参加所修课程的考核,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和学分获得情况一并计入学生成绩单,作为其毕业、取得学位、参评奖助学金、出国学习交流等事项的依据。未在指定时间内经本科教学管理系统选课的学生或课程累计缺课时数达到该门课程总时数的1/3以上的学生不得参加该门课程的课程考核。 第四条在主管本科教学工作的副校长的统一领导下,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工作实行校、院两级组织管理。学校教务处负责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工作的总体组织与质量监控。学院是课程考

核与成绩管理工作的主体,负责具体实施。 第二章课程考核的组成及考核方式 第五条课程考核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其中,一般类别课程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比例为40%-70%,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比例为30%-60%。 实验类课程考核成绩各部分比例可在此基础上适当放宽。 第六条平时考核包括课程作业、课堂表现和期中考试三个环节。其中, (一)课程作业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要求参照《关于加强本科生课程作业管理暂行办法》(2013-2014学年校办字39号)执行; (二)课堂表现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出勤率、课堂讨论和课堂演示的综合表现给出成绩; (三)期中考试可采取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课程论文等方式进行。 第七条期末考核以期末考试的形式进行,一般采取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等方式,或上述方式相结合。其中,基础技能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的期末考试原则上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 第八条笔试考试(包括闭卷考试、开卷考试或开闭卷考试相结合)时间一般以2-3小时为宜。口试所用考签的总数不得少于考试人数的1/2,每张考签的容量和难易程度力求均衡。

人民大学社会学专业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社会工作方向)

社会学专业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社会工作方向)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提高在职人员业务素质,经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登记备案同意,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举办社会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一、专业背景: 社会学作为二十一世纪新经济时代一门既注重理论又注重方法,既注重学术又注重实践的综合性基础学科,为我们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提供了系统思路,又是企业管理、公共管理的主要知识源泉之一,被列入国家级重点学科。具有社会学视野的管理人员将成为企业和政府一项重要资源。 社会学专业在人民大学已有近50年的历史,许多著名社会学家来到我校工作,如陈达、李景汉、吴景超、赵承信、戴世光、陈文仙、全慰天等,为我校在上世纪80年代初恢复和发展社会学奠定了重要基础。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大学的社会学学科获得了迅速发展,人大社会学系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社会学教学与研究机构之一,为推动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学术声望。 二、研究方向: 社会工作 此方向通过对主干学科—社会学的学习,培养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能在民政、劳动、杜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课程目的: 1、依托人大人文社会学科的雄厚学术优势,学习先进的知识成果,建设和谐企 业、和谐政府乃至和谐社会。 2、充分发挥中国人民大学的师资力量,打造企业和政府管理精英。 3、塑造企业和政府管理创新观念,提升企业和政府规划和管理水平。 四、报名条件: 1、遵守法律、法规;优秀业务骨干;身体健康,并能坚持在职学习者;

大学生对于网络舆论的看法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于网络舆论的看法的调查报告 许行 指导教师:陈金华 自从21世纪以来,由于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资讯的传播速度有了一个指数型的增长。消息来源变得更广更及时,已经从平面媒体转为门户网站和个人博客。特别是在微博、SNS 等Web 2.0型社交网站出现后,更多的声音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这给网民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地表达意见、获取信息和互动交流的空间,进而形成了独特的网络舆论。然而网络舆论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关注一些主流媒体忽视或者被迫忽视的地方,使得正义得以张扬;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网络的放大作用,很多意见在网络的环境下变得“夸张”,甚至产生“网络暴力”。 因为大学生是目前网络的主力军,从而引发了笔者对于大学生对于网络舆论的看法的调查兴趣。 本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网上以人人网投票的方式发放,网下发放纸质调查问卷。并且辅以面对面口头访谈。然而,由于受课题开展过程中发生的黄山事件的影响,使得后期数据被迫删除而样本数量较少,并且由于接受调查学生的组成片面性,调查样本具有参考价值而不具备严格的代表意义。但是,依然可以从调查中收集出许多重要的信息。 从调查中可以分析出调查对象——大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网龄长、每天上网时间长、并且关注各类事件。从此可以看出大学生是网络舆论的最主要参与者。 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认为讲道理、辩论不是一种不良的网络行为,他们认为“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言论的权利是必须尊重的”,然而,在网络辩论的过程中,却产生了大量的不良行为,其中,恶搞、调侃甚至粗口脏话是比比皆是。辩论者希望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因而来标榜自己,阐明自己观点,对此多数大学生认为是无可非议的。然而,很多辩论者用一些虚无的证据,从道德层面来消灭对手却成了一种常见的暴力现象。 当被问及对网络暴力舆论的看法时,一位历史系的受访者说:“网民对特定事件的讨论严重侵犯了他人的隐私和合法权利,而且,由人肉搜索的案例可以看出,网络舆论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互联网的虚拟空间,而是直接延伸和投射到现实生活之中。这是十分危险的。” 一位旅游管理系的受访者也同意这个观点,并且认为“网民有以道德讨伐的名义执行法律职责的倾向。” 然而,有不少受访者有另外的看法。一位新闻系的受访者说:“‘网络暴力’只是由于我们现在网络环境不成熟的表现,现实压力、突发性事件、其他观点表达渠道缺失,成为网络暴力形成的条件,而这本身并非是网络舆论的错。事实上,网络舆论更多的时候表现出的是一种对被忽视者的关注,和对真理的追求。” 甚至有受访者认为,网络舆论只是一种舆论,网络只是一种渠道,而只是因为网络的

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课程作业答题纸

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课程作业答题纸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三) 要求: 1.个人信息填写完整准确。 2.请使用宋体五号字录入答案,行距为单倍行距,卷面清晰、整洁。 3.参照试题顺序,对应所给题号将答案依次书写在横线下方。 答题区 Part Ⅰ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into Chinese 试题1【106469】我们的老师总是鼓励我们去勇敢地说英语。 试题2【106470】你必须永远谨记,考试的时候不要作弊。 试题3【106471】王丽的爸爸自从从北京大学毕业之后就开始在这儿教英语了。 试题4【106472】这双鞋花了我260元。 试题5【106473】我们到那儿需要多长时间? 试题6【106474】请把这本书给第一个到的人。 试题7【106475】我现在是一个远程教育的学生。 试题8【106476】这个小男孩想用他的玩具换我的蛋糕。 试题9【106477】尽管很晚了,他们还在继续工作。 试题10【106478】这五个男孩上个学期的英语考试没有及格。 Part Ⅱ Writing The Book I Like Best I like reading very much. When I was a small girl, I was interested in reading picture books on science and history. At the age of seven, I entered a primary school and began to read more books. Now I am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I have many subjects to learn. Every day I must finish a lot of homework. I am very busy. But when I have spare time I still want to read some story books. One day my young sister brought me a book Xl YOU J I.I read the book with GREat interest. I like Monkey King very much.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贸易在职研究生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在职研究生课程班 学院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华北联合大学于1946年设立财经系,1947年改称经济学系。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命名后,于1956年重建经济学系,1957年成立世界经济教研室。1998年由经济学系、国际经济系和经济学研究所合并为经济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科在全国享有盛誉。经济学院是全国第一批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学、世界经济学等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第一批建立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首批建立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并在评估中列全国第一;中国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率先跻身国家百家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在国内率先获得理论经济学博士学位一级授予权。在2002年教育部重点学科的评估结果中,我院的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前两者名列榜首,世界经济学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中国人民大学是新中国理论经济学学科的奠基者与开拓者,是国家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重要基地,拥有一批全国一流的老中青结合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34人,已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36人,博士生导师27人,包括宋涛、吴大琨、高鸿业、卫兴华、胡钧、杜厚文、胡乃武、吴易风等老一辈著名经济学家。另外,以林岗、杨瑞龙、黄卫平、黄泰岩等教授为代表的新一代经济学教授已在国内外经济学界崭露头角,为学术界所瞩目。他们创造出大批高质量的、具有重大影响的优秀科研成果,在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引进与研究外国经济思想和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以及创建中国世界经济学学科体系,探索改革开放的理论与政策,培养经济学理论和实践人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 经济学院已与欧美日澳等世界各地的许多大学建立了学术联系。经济学院还聘请了斯蒂格利茨、蒙代尔、麦可宾、德莱斯代尔、邹志庄、刘遵义、真野辉彦等著名经济学家为名誉教授,聘请了浦山、黄范章、曹远征、韦伟等一批国内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同时,经济学院还与国内企业、银行、证券、高校、研究机构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面向崭新的未来,经济学院将弘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人大精神,进一步发扬传统,追踪现代,不断创新,努力创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与教学模式,将按照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的标准,以一流的科研、一流的教学、一流的管理,培养一流的经济学人才,保持经济学科在全国高校的领先位置,在“创建世界一流经济学院”的进程中创造新的辉煌。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提高在职人员业务素质,经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登记备案同意,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决定在北京举办(国际贸易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一、专业和方向: 1、国际贸易学专业——国际商务外交方向;

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资本论》复习题

1结合货币形式的最新发展,说明货币的产生、发展与完善的根本原因 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矛盾发展的产物,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商品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必须通过与另一种商品的交换表现出来。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经历了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成为货币形式。这一发展过程,是适应商品交换的需要,不断克服价值形式的缺点和局限性而发展的。最终一般等价物固定在具有优势的贵金属一一金银身上,货币形式成为表现商品价值的最终形式。 货币是商品经济自发发展的产物,是交换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矛盾发展的结果。 从货币的形式上看,迄今为止,大致经历了“实物货币一一金属货币一一信用货币” 几个阶段。从总的趋势看,货币形式随着商品生产流通的发展与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演变。 如从货币本质出发,把货币定义为“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从货币的形式出发,把货币定义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 从价值角度认为“货币是核算社会必要劳动的工具”; 从生产关系出发,“货币是隐藏在物后面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总之,货币的产生和发展取决于人类生产力的发展。 2、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资本的本质是不断自行增值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货币只有当它能带来剩余价值的时候才能成为资本。资本在流通过程中,和离开流通过程,都不能带来剩余价值。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价值增值只能发生在所购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 劳动力是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特殊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可 以还原为生产那些为维持劳动者生存所必需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最大特点是它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能为它的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

大学生对网络暴力的认知及态度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网络暴力的认知及态度的调查报告 您好,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大学生对于网络暴力的认知及态度调查,想邀请您用几分钟时卷。本问卷实行匿名制,所有数据只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题目选项无对错之分,情况填写。谢谢您的帮助。 Q1、您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长大约是多少? 1、半小时左右 2、1到2小时 3、3到4小时 4、4小时以上 Q2、您上网主要的目的是:(请选择最主要的1~3项,不要超过3项) 1、互联网基础应用(使用搜索引擎、电子邮件、即时通信) 2、浏览新闻、博客/个人空间;更新博客/个人空间 3、数字娱乐(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音乐) 4、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网上支付) 5、网络社区(论坛/BBS访问及发帖) 6、其它(网上银行、网上炒股/基金、网络求职、网络教育等) Q3、您对网络暴力了解多少? 1、非常了解 2、了解

4、不太清楚 5、一点都不了解 Q4、您认为什么是网络暴力? 1、攻击对方,涉及不雅用语,使用侮辱性语言等 2、故意违反版规,恶意灌水、爆吧等 3、侵犯他人隐私,与现实高度相关的暴力:如恶意人肉搜索等 4、其他 Q5、您是否了解近几年发生的下列网络事件? 1、某名星粉丝割腕事件 2、舒淇怒删微博事件 3、姜岩事件 4、英国女孩汉娜自杀事件 5、莎朗斯通事件 6、辽宁女张雅事件 Q6、在以上事件中,您是否对您不了解的事件产生了好奇心? 1、非常好奇 2、好奇 3、一般

5、完全不好奇 Q7、您是否在以上热门事件中发过帖,您的言论属于那种类型? 1、仅表示感叹:如“怎么会这样!” 2、发泄不满:如“真是人渣!”等 3、细致分析:如我认为他为什么这么做…… 4、无所谓:如“顶”、“沙发” 5、明确观点:如强烈支持或谴责某一方 6、不发帖,纯看客 Q8、有人认为这些事件的发起人及参与者是在使用网络暴力,您赞成这个观点么? 1、非常赞成 2、赞成 3、一般 4、反对 5、非常反对 Q9、如果您发的帖子被网管删除了,您有什么反应? 1、受打击不发了 2、在能发的地方加倍发

有关网络暴力成因的文献综述

有关网络暴力成因的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 142 张钟权 摘要:自中国引入网络之后,中国民众进入到了网络时代,而网络暴力也随之而来,前有铜须门事件让人们认识到网络暴力的行为方式,后有乔任梁的去世让人唏嘘不已,网络暴力已经对我们的网络环境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而我们希望通过对其的研究,找出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并从中寻找出解决方案,为网络环境的改善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网络暴力;社会学视角;心理学视角;传播学视角 自1987 年互联网被引入中国之后,就意味着中国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网络时代,但是新的时代也会面临着新的问题,网络暴力就是诸多问题中的一个,从2006 年“虐猫女”、“铜须门”等典型网络事件的发生再到现在的网络互骂、网络水军和各种网络民粹主义事件等网络新现象的出现,中国的网络社会正在处于一个极其混乱的境地当中,网络暴力已经对我们的网络环境产生了非常不良的影响。目前学者们对于这一现象的研究大多从三个方面:社会学方面、心理学方面和传播学方面,但由于各个观点过于分散,所以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对这些观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网络暴力的基本概念 由于目前对于网络暴力还没有一个学界权威的定义,所以把几种的概括较为全面的定义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有学者认为网络只不过是通过虚拟技术进行信息交流和传播一种媒介,“网络空间”的本质就是“现实空间”,而网络暴力是人们在网络空间表达的过程中没有自己应该遵守的责任,造成的一种网络表达自由的异化,于是这些学者将网络暴力的定义为有一定规模的有组织或者临时组合的网民,在“道德、正义”等“正当性”的支撑下,利用网络平台向特定对象发起的群体性的、非理性的、大规模的、持续性的舆论攻击,以造成对被攻击对象人身、名誉、财产等权益损

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艺术专业 艺术哲学题库+答案 (自己整理版)

艺术哲学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0l、巫术说 1西方学者关于艺术起源和本质的理论,极具影响力。2认为原始的艺术活动具有重大的巫术动机和目的,艺术是对巫术的模仿。3巫术说从人类历史活动、主题与课题的关系中考察和解释艺术的起源和本质,角度独特,富有启发性,对于理解原始艺术具有重大意义。4代表人物是英国爱德华泰勒和詹姆士弗雷泽。 02、书为心画 1汉代文学家、美学家扬雄提出的美学思想。2他把《乐记》中强调音乐同人心的关系推广到了作品,提出“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书法作品是作者德行、品行的体现和反映,是一个人内心境界和品德的反馈。如同“诗言志、文载道”。3理论不仅指出了文艺同人心的关系,也突出了文艺所具有的直接诉之于视听感官的形象性。 03、艺术欣赏 1在观看或倾听艺术作品时对艺术形象的感受、体验、想象、理解的审美精神活动,通过艺术作品获得精神满足和情感愉悦。2是一种饱含情感的、创造性的活动,欣赏者可以丰富、补充、扩大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3欣赏艺术对象具有多样性,欣赏结果具有差异性。 04、审美距离 1瑞士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提出的理论。2审美的发生是一种心理距离所造成的结果,认为审美是“通过间离客观物及其感染力和观赏者自我,以及分离客观和观赏者实际利害关系而得到的。”3即审美主体与对象在实用性、具体性方面的心里间隔、心理距离使主体摆脱现实的利害,着重于对形象的欣赏。4该理论发展成为西方现代美学中的审美态度理论。 05、伦理批评 1兴起较早而影响深远的一种艺术批评模式。2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其轮林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以善恶为基本尺度来决定批评对象的取舍。3从作品的功能和价值实现过程入手,具体探讨作品在审美领域中所起的道德伦理功用和对社会生活的反作用。4代表人物有中国的孔子、韩愈,西方的柏拉图、新古典主义倡导者等。 06、期待视野 1德国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姚斯提出的重要概念。2指文学阅读之前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原因,心理上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示。3这种以阅读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被称为阅读经验的期待视野。4接受者由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关于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定向性心理结构图示,是审美期待的心理基础。 07、艺术共鸣 1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欣赏者被艺术作品所感染,与作品共呼吸,与作品中的人物共命运,从而消弭了欣赏者和艺术作品之间的主客观距离,达到相互融合的契合,获得巨大的审美享受。2是艺术鉴赏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 08、散点透视 1中国画特有的空间处理方法和透视法。2不受地域、视域界限、移动立足点影响,凡于立足点观察到的事物均可入画,打破了空间局限性。3不同于西洋画的焦点透视法,散点透视移动视点,所谓移步换景,虚实相生,俯仰自得。4郭熙在《林泉高致》中的“三远法”即为解释:高远、深远、平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典型作品如《关山行旅图》《清明上河图》。 09、模仿说 1在西方流行的关于艺术和现实关系的学说。2认为艺术在本质上是对现实的模仿、反应和再现。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

网络暴力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 2008级本科生毕业论文《网络舆论暴力的传播学思考》

论文编号:学号:2008710030 姓名:黄舒敏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新闻指导老师:姜振宇 完成时间:成绩:

《网络舆论暴力的传播学思考》 摘要:本文从网络舆论暴力的概念界定入手/进一步分析网络传播的模式、“集合行为状态”、“沉默的螺旋”、“拟态环境”、意见领袖、受众心理、传统媒体责任这些因素与网络舆论暴力的关系。从而尝试着提出解决和应对网络舆论暴力的方法与途径,在维护网络舆论氛围和保持网络的开放自由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中国的互联网健康和谐地发展下去。 关键词:网络舆论暴力传播学传统媒体

目录 一、网络舆论暴力的概念界定 (1) 二、网络舆论暴力产生的机制与根源 (1) 1网络传播的模式 (2) 2“集合行为状态”下“沉默的螺旋”彰显效应 (2) 3网络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下,意见领袖起推动作用 (3) 4网络空间的理性缺失以及受众心理 (3) 5传统媒体责任的缺失 (3) 三、应对网络舆论暴力的途径 (4) 1加强立法,推行实名制 (4) 2强化网络的自我净化功能和技术管理 (4) 3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加强网民自身道德建设 (4) 4传统媒体应构建良好的舆论氛围 (5) 四、结语 (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具有非凡潜力并且已经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网络媒介。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自由地发送信息,对话交流几乎不受限制。这些特性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言论自由和社会民主;但也正是由于其自由难以掌控带来了许多问题。网络舆论暴力现象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且步步升级,虚拟暴力已然演变为现实暴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民的生活与权力。解决好网络舆论暴力现象,不仅仅关系到网络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利益。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对网络舆论暴力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并对网络舆论暴力现象产生的原因、机制及其解决的途径进行探究。 一、网络舆论暴力的概念界定 网络舆论暴力(Network media violence),这个名词在国外很早就出现了,麦克卢汉给网络一轮暴力如此定义:1.以道德的名义,恶意制裁、审判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2,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 煽动和纠集人群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3.在现实生活中使当事人遭到严重伤害并对现实产生实质性的威胁。1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解释对我们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是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体系下,还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网络舆论暴力印象的范围不仅仅是个人,它可以波及至单位或者群体。其次,网络舆论暴力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不是简单的语言攻击。所以,网络舆论暴力应该在深入分析本国具体情况方能做出明确合理的界定。 网络舆论暴力问题在我国开始出现并受关注应该是从“虐猫事件”开始,从“虐猫事件”到“铜须事件”再到“史上最毒后妈事件”,从前几年的“周老虎事件”,“很黄很暴力事件”,“高管猥亵事件”,一直到“李庄案”,“69圣战”“李刚门事件”“小月月事件”,再到最近发生的“药家鑫事件”……网络舆论暴力现象已经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在这些事件中,网民的许多行为已经突破了道德和法律的容许范围,演化成一种网络舆论暴力。从上述几个事件可以看出,网络舆论暴力现象的发生越来越频繁,方式也是越来越多,受害者既有个人也有单位,并且愈演愈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近几年来,网络正在引领着全社会的关注力,这种关注力并不是简单的引领潮流,更是在酝酿着一种巨大的,令人生畏的力量。数以万计的网民利用“鼠标和键盘”作为武器,对他们认为不义的行为进行谴责和攻击。在这些谴责和攻击当中,有反对的声音,有理性的批评,但是也出现了用恶毒的言语进行人身攻击,制造舆论压力发起媒介审判,甚至动用“人肉收索”将事件主角身份公之于众,进而造成对受害者的正常生活的严重干扰,这种现象被称为网络舆论暴力现象。 分析网络舆论暴力现象,其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间段:首先是一个未经证实的事件由网民或者媒体揭发而引起网民的关注;然后就是传统媒体的介入,由于媒介“企业化单位,事业化管理”的双重属性,生存是其第一法则。经济效益成为媒体重点追求的点,点击率和关注度对于媒介来说至关重要,所以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是“纵容”甚至“怂恿”网络舆论暴力事件的,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网络舆论暴力现象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直到最后事件的真相浮出水面,事件告一段落。许多人在事件后开始反思:实施网络舆论暴力仅仅是源于自身的正义感,或者是对社会不公平的不满和宣泄,同时也不排除很多人是抱着娱乐,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情参与的。而却没有想到,网络舆论暴力事件对被害者及其身边的家人朋友都造成了或轻或重的伤害,这其实是对他人的权利造成了严重的侵害,是不道德甚至是违法的行为。 根据以上分析,网络舆论暴力也许可以这样定义:网民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对某个还未确定的事实发表带有攻击、侮辱的言论、公开宣布当事人隐私甚至不惜造谣,致使当事人名誉受损,现实生活受到侵扰,导致其正当的公民权利受到侵害的行为。 二、网络舆论暴力产生的机制与根源 1 [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 麦克卢汉精粹[M],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418

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611批次课程考试

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611批次课程考试 BK001B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概论 注意事项: 1. 主观试题务必在考试提交期截止之日前提交。 2. 建议主观试题完成时间为40分钟。 主观试题 答题要求:1.主观试题部分共二道大题,满分70分。 2.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模板上提交,否则无效。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答依法治国的含义。 答: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简答"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 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试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答:首先,民族精神的形成、内涵及其作用。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奋发向上、百折不饶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献身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使中国走向了繁荣富强,爱国就是要爱社会主义的中国。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爱国主义还必然表现在维护祖国

关于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的流程

对中国人民大学远程教育的认识 学习地点:广东深圳文章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b716362560.html, 一、学校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目前学校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早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继续教育为辅助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形成了“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体系。学校是我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现有22个学院、14个跨学院研究机构,另设有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及深圳研究院等。学校设有学士学位专业66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8个,硕士学位学科点168个(包括自主设置的33个硕士点),博士学位学科点104个(包括自主设置的24个的博士点),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4个,博士后流动站15个。 学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有3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一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6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拥有5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和1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拥有1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全国高校第一。“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实验室”被评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新闻传播实验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在连续十二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中国人民大学获选25篇,占全国已入选人文社科优秀博士论文总数的12%,在所有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位居第一。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新一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人民大学的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七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位居全国高校首位,排名第一的学科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位。在2009年12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公布的“7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绩效评价结果与排序”中,中国人民大学在参评高校中名列第四。 截至2010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827人,其中教授510人,副教授625人。学校拥有17名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有14名教授入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其中,黄达担任委员会顾问,罗国杰担任委员会副主任),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有2人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1人担任副主任委员;12人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称号;先后有417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有25位专家入选中央第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是全国入选人数最多的高校。 二、招生专业 A、专科招生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金融学、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法学、汉语言文学。 B、本科招生 传播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金融学、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法学、汉语言文学。 三、课程设置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在职研究生考试答案.doc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在职研究生考 试答案 010-********True010-********。全国免费直拨:4000-716-617;(24小时咨询热线)True咨询QQ:864429365,976457629 True True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2014年我校继续招收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代码为:125200。拟招收130人(校本部50人,苏州国际学院80人,含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援藏计划),其中拟接收应届推免生30人(推免生均在北京校本部学习、生活),往届生100人。 True 一、专业介绍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意见,为促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和优化,专业学位将成为我国未来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公共管理硕士(MPA)是我国38种专业学位之一。它的培养目标是为政府部门或其它公共机构(包括教育、

科技、文化、卫生等部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管理人才。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不同,它更强调特定部门或职业的实际需要而非理论研究;与工商管理硕士(MBA)不同,它主要面向各类公共部门而非企业公司。 中国人民大学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素有“中国公共管理人才摇篮”之称,是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地,是全国、影响力的MPA培养基地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在全国首批开展公共管理教育,第一批获得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授予权,在2006年全国首批24所MPA试点院校教育评估中25项指标全优(获此殊荣的仅有两家院校),是2010年全国七家MPA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全国共146家培养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于2007年在全国率先试招全日制(双证)公共管理硕士(MPA),2009年开始招收在职双证MPA研究生,目前已累计招收双证MPA研究生271人,57人顺利毕业,主要前往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等机构就业。 四年来,我校集全校之力打造MPA品牌,建设了100多门MPA专设课程,范围之广、数量之多在全国。我校还利用各种资源,大力推进双证MPA研究生的国际交流活动。已有30余位研究生参与了学院的中短期国际交流计划,前往日本、挪威、英国、美国等地学习和深造。 True 二、招生信息发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