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坝乡草莓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与思路(精)

中坝乡草莓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与思路(精)

中坝乡草莓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与思路(精)
中坝乡草莓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与思路(精)

一、基本情况产,其结果必然造成较低的劳动生产率三、中坝乡草莓产业发展前景分析仁和区中坝乡的草莓种植已有接和较高的生产成本。另外,土壤的有机从市场需求和草莓产业本身的特近30个年头,主要集中在中坝社区小质含量低,草莓生产管理技术水平还不点分析,中坝草莓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河田、石头田、中坝田、孟古桥、沙沟箐、高,优质商品果率低,存在平均销售价良好的前景。中坝草莓目前年生产能力小湾庄、高坎子、牛圈山、大凹子、烂坝格逐年降低的趋势。近2000t,每年11月开始上市,主要集山等10个村民小组。为了打造草莓绿2.农业开发资金短缺生产者对草中在春节前后。攀枝花市草莓上市季色生态品牌,中坝乡组建了攀枝花市中莓生产的自主投入能力较低,特别是对节,是本地以北地区水果淡季,同时比坝草莓专业合作社,对农户日常种植、基础建设项目的投资积极性与草莓高成都市大棚生产的草莓还要提前上市。管理、品种改良、包装、销售等进行指标准生产的需求差距较大。合作社因资因中坝的良好的地理气候和环境,草莓导,努力提升草莓种植水平,扩大种植金短缺,目前仅仅可以对引种和小型项甜度较省内其他地区高,口感好,与成面积,目前中坝乡的草莓种植面积已接目投入。草莓作为特色产业,其附加价都市等中心城市不存在价格竞争问题。近1000亩。经过多年的引种培育和技值未能得到充分挖掘。雅攀高速公路的通车,将为中坝草莓插术改进,目前的主推品种有甜莎莉、瑰3.优质草莓生产管理技术推广尚有上腾飞的翅膀,中坝草莓的发展机遇良怒甘、巧克力、美香莎等,每亩年产量达较大差距草莓生产的抗灾能力较弱,好,前景广阔。

4000kg左右。它们果型好、颜色靓、收种植草莓还存在一定的风险。虽然每年四、中坝乡草莓产业发展思路获期长,其特有的酸甜口感、浓郁的芬都组织草莓种植培训,但还是相对缺乏1.争取在“十二五”期间,中坝乡草芳香味、鲜美的多汁果肉,倍受消费者专业技术人员,生产者还停留在传统农莓种植面积达2000亩以上实施有青睐,每亩产值可达10000元左右,已业种植技术上,还没有草莓标准化生产机草莓栽培技术标准种植40亩,实施成为本地富民增收的特色产业之一。草绿色草莓栽培技术标准种植200亩,带的观念,草莓生产中施肥、病虫害防治、动无公害种植2000亩;建立优质草莓莓特有的“秋种冬收”,既填补了攀枝花灌溉、疏花疏果等关键环节,技术水平种苗圃20亩,草莓组培室及配

套育苗市冬春鲜食水果市场空白,又丰富了我还有待提高。大棚5亩,节水灌溉1000亩,完成2000市“冬季阳光之旅”的内涵,具有冬季农4.草莓营销渠道单一,营销手段落亩草莓种植地的田型调整、田埂硬化、业生态旅游特色,在全市小有名气。后目前中坝的草莓由于品质、规模、田间人行道和沟渠配套建设。

二、存在的困难产量都还不算高,仅仅还停留在本地传2.引进和改良草莓品种,不断提升1.农业基础薄弱,产业组织不合理统销售方式销售鲜果,效率不高,销售草莓的产量与品质改变储运方式,拓从产业组织的角度来看,中坝草莓产价格通常也不高。宽销售渠道,特别是外销要主攻成都市业目前产业组织结构存在较大的不合5.草莓的保鲜储运问题没有解决,场。培训草莓种植能手100人,草莓田理性。10个村民小组,600余家种植户,导致外销受限由于草莓不耐运输,保间学榜培训200人,建立气调库lOOm3及平均每一种植户不足2亩地,属于自产质期短,目前的储运方式,使草莓仅仅包装及配送中心,研究日常保鲜技术,自销的小农生产,没有形成成片的大面是当地销售,没有走出攀枝花。扩大外为外销创造条件。对小河田至高坎子河积规模化种植。如此分散的产业集中度销,走出攀枝花现在已具备条件,雅攀道进行改造,打造草莓绿色文化走廊。和零碎的土地面积,导致草莓的生产经高速公路已通车,中坝草莓热销成都完(通联: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中营过程中,无法进行集约化、标准化生全可以实现。坝乡人民政府617060)

但删表蜊蔽:莎—————————————————————————————————历丽而r——黪#∞‰万方数据

汉中市十三五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汉中市“十三五”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健康服务规划(-)》精神,按照《陕西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为加快我市中药产业发展,依据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汉中市“十三五”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全市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十二五”期间,按照“科技引领、龙头带动、市场运作、项目支撑、突出优势、循环发展”的原则,通过实施六大工程和推进两大体系建设,我市中药产业总体实现增规模、调结构,促进中药产业产值稳步增长的规划目标。 . 中药产业快速发展,结构稳步优化 “十二五”期间,我市中药产业体系趋于完善,产业链逐步壮大,调结构成效显著。我市中药材种植规模和标准化工程建设居全省首位,汉中天麻、汉中猪苓规范化种植技术全国领先,天麻、元胡、附子个单品种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以上,“强力定眩片”实现单品药品销售过亿元。年,中药产业总产值达到亿元,是年的倍,年均增长。我市中药产业优势与特色更加凸现,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 中药材种植业稳步发展,推动农业倍增贡献明显

“十二五”末,我市中药产业收入占农业收入的%,较“十一五”增加个百分点;中药材种植业收入亿元,较年增长;中药材种植户超过万户,药农户均收入万元,比“十一五”增加万元。中药材种植面积约万亩,其中天麻、附子、元胡、猪苓等草本菌类品种种植面积约万亩,山茱萸、杜仲、银杏、厚朴等木本品种种植面积约万亩,采收面积万亩。建成山茱萸、天麻、西洋参、杜仲、猪苓、元胡、附子等优势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个,规范化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中药材种植企业达家。中药种植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增收途径之一。 . 中药加工工业进一步发展,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年,我市中药加工企业个,规模以上医药企业家,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年均增长。其中药品制剂生产企业家,个剂型、条生产线通过认证;国药准字批准文号个,中药保护品种个;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家。“十二五”期间,我市中医药工业园区累计投入资金约亿元,已有汉王药业等余户制药企业进驻医药园区,生产药品剂型种、品种个。年实现销售额约亿元,利税亿元。中药加工工业比较效益明显,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汉王药业生产的“天麻片”获全国银奖,“强力定眩片”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汉王”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汉江药业合作研发二类新药“肾炎消”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丙酰奋”通过了认证。城固振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开发皂素中间体产品种,成为国内最具规模的甾体激素医药中间体生产和供货商,

关于工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方案

关于工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方案 宜创宜业的主阵地作用,打造园区项目落户、建设、生产的“绿色通道”,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城西生态高新产业园(以下简称高新区)开发建设,实现县域经济绿色崛起。现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x、x、x、x、x全会及省、市、县委全会精神,实施“提质增效、工业强县”战略,以改革为突破口,以平台建设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手段,发挥高新区的平台优势,吸引国内外知名香料香精企业落户,不断提升园区集约集群发展水平,切实把香料香精产业打造成全省最具影响力的特色产业之一。与此同时,进一步优化城北园区品位,提升产业层次,切实解决好企业生产、生态建设和宜居生活问题。 二、发展目标 工业园区x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0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工业增加值26亿元,同比增长10%;上交税金3亿元,同比增长10%;x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户以上;新承接5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其中亿元项目2个以上,香料香精项目3个以上,确保x年香料产业总销售收入过百亿。 加大高新区征迁力度,构建12平方公里路网体系,初步形成以金福大道为中心轴的“三纵五横”路网格局,完成高新区规划范围内

土地“豆腐块”分割,为实现精准征迁、满足多样化功能需求和企业落户创造良好条件。 三、工作重点 各地各部门要突出生态理念,理顺工作机制,破解瓶颈制约,合力推进高新区建设。 (一)凝心聚力抓建设 1、全力以赴推动调区扩区。发改、工信、环保、建设、国土、林业、园区等部门要根据各自分工,加强与省厅相关部门沟通,确保调区扩区工作完成,为高新区合规开发和项目承接奠定坚实基础。 2、全力以赴破解征迁难题。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划,明确轻重缓急,实现依法依规、精准高效征迁,切实解决以往征迁遗留问题。工业园区、相关乡镇、国土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是高新区征迁的第一责任人,要把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干部调配到征迁工作中来;国土部门要优先安排园区建设用地指标,做好占补平衡工作,通过土地整理、规划修编,确保高新区的已征地、预征地可征可用,确保全年新增可用工业用地5000亩以上。 3、全力以赴加快平台建设。高新区经一路、纬二路、纬三路、和谐西路今年要全面完工;苏家西路、纬一路、经二路延伸段上半年必须完成招投标工作,保证下半年能全面开工,年底完成路基建设;集中供热项目管网、高新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进入建设实施阶段;完成2000亩土地平整,确保10户以上项目用地需求;高新区污水收集池、电网建设基本完成;完成200亩高新区科技创业园规划设

浅谈吉林省草莓产业的发展

浅谈吉林省草莓产业的发展 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 .)是蔷薇科(Rosaccae)草莓属(Fragaria)的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在园艺学上属于浆果类水果,又叫红莓、洋莓、地莓等。 1、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粗壮,密集成丛,高5~25cm。茎密被黄棕色柔毛,几与叶等长。叶三出;叶柄长4~18cm,密被黄棕色绢状柔毛;小叶具短柄;小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5cm,宽0.8~3cm,先端圆钝,顶生小叶基部楔形,侧生小叶基部偏斜,边缘具缺刻状锯齿,锯齿顶端急尖或圆钝,上面深绿色,被疏柔毛,下面淡绿色,被黄棕色绢状柔毛,沿叶脉上毛长而密。聚伞花序1~6朵;花序下部具一或三出有柄的小叶;花梗被开展的黄色绢状柔毛;花两性,直径1~2cm,萼片卵状披针形,比副萼片宽或近相等,副萼片披针形,全缘或2裂,果时增大;花瓣5,圆形,基部有短爪,白色;雄蕊20枚,不等长。聚合果圆形,白色、淡白黄色或红色,宿存萼片直立,紧贴果实;瘦果卵形、光滑。花期4~7月,果期6~8月。 2、营养含量 草莓不但色泽鲜艳,果肉多汁,酸甜可口,清香扑鼻,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17种氨基酸,维生素C的含量比柑橘高3倍,并且含有钙、铁、磷、锌等矿物质,属于高档营养型水果。被誉为天然美容果、抗癌妙果、果中皇后、红粉佳人等。 3、营养分析 草莓性味甘、凉,入脾、胃、肺经,有润肺生津,健脾和胃,解热祛暑之功,适用于肺热咳嗽,食欲不振,暑热烦渴等。草莓中丰富的维生素C 除了可以预防坏血病以外,对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溢血、高血压、高血脂等,都有积极的预防作用。草莓中含有的果胶及纤维素,可促进胃肠蠕动,预防肠癌的发生。草莓中含有的胺类物质,对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一定疗效。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风热咳嗽、咽喉肿痛、声音嘶哑者;夏季烦热口干或腹泻如水者;癌症,特别是鼻咽癌、肺癌、扁桃体癌、喉癌患者尤宜食用。 4、国际国内草莓产业发展概况 据国际国内统计综合分析,目前世界草莓年生产量已超过 450 万吨,栽培面积已超过 30 万公顷。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草莓产量最多,约占世界的 42%,主要分布在中国、土耳其、日本、韩国、伊朗、以色列等;其次是欧洲,产量约占世界的28%,主要分布在西班牙、波兰、意大利、俄罗斯、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英国、南斯拉夫、奥地利、罗马尼亚等;第三是北美洲,产量约占世界的21%,主要分布在美国、墨西哥、加拿大等;非洲草莓主要分布在摩洛哥、埃及等,南美洲草莓主要分布在智利、哥伦比亚等,大洋洲草莓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这三个洲草莓总产量所占比例不足世界的 10% 。

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及规划方法的讨论

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及规划方法的讨论(一) (2009-03-23 22:00:24) 在当前的经济形式下,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新一轮经济组织形式的重构,必将是一个复杂多变和漫长的过程,逐步将影响到以实体经济为主的中国,尤其是 对以产业聚集为手段、产业成本为竞争力的园区化发展,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产业园区的发展将更多的符合经济活动的核心规律,也将从一般性的成本竞争 转向为效率的竞争和技术能力的竞争,将从一个规模化园区时代逐步走向“功能化 园区”的时代。 一、对产业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模式分析 所谓产业园区,实际上是由于生产行为和交易行为带来的一种空间聚集模式,初期的聚集所带来的相关功能需求和衍生经济行为,造成了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聚集方式和空间特征,也成为我们定义发展阶段特征的主要依据; 我们在这里把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义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生产要素聚集

第二个阶段,产业主导特征 第三个阶段,创新突破阶段 第四个阶段,现代科技都市

二、产业园区发展(尤其是高新园区发展)的几个趋势 随着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不断的转型,也必然使园区的发展内容和特征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的趋势,也是未来产业园区规划和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趋势一、从注重优惠政策向发展产业集群转变:从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来看,基本经历了由“单个企业→同类企业集群→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演变,高新技术产业只有集群化发展,才会激发出更大的能量。从未来高新技术园区政策走向看,优惠政策将可能逐步从区域倾斜转向技术倾斜和产业倾斜(这是国外通行的做法)。 趋势二、由加工型高新区向研发型高新区转型:由于高新技术园区功能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新技术园区适合打造前端性产业链(研发、设计、中试等)。未来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在于比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效率,我国高新技术园区也将逐步走向以研发中心、研发型产业、科技服务业为主体的研发型高新技术园区。 趋势三、从强调引进大型公司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转变:随着高新产业系统化、交叉性的增大,使得科技研发与转化的复杂性日益加大,从而大规模研发的系统风险大大增加。而随着科技预测性和可控性的加强,在总体方向下,将研发课题

安康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安康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作者:安康市科技局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627 文章录入:admin ]安康位于陕西省最南部,北靠秦岭,南依巴山,汉江横贯其中,形成“两山夹一川”的地势特征。市辖 1 区 9 县, 200 个乡镇办事处,2937 个行政村,人口 294 万,面积 2.35 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92.5% 、丘陵占 5.7% 、川道占 1.8% 的。安康地处南北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全国闻名的“生物资源基因库”,也是天然无污染的药用生物资源宝库,被称为“中药材之乡”。为认真贯彻《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陕南中药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市委、市政府把“药、水、游”作为全市主导产业的决定精神,加快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做大做强中药产业,特制定《安康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一、产业发展现状 “八五”以来,安康把中药产业作为生物资源开发的重点纳入国民经济计划,相继形成了以绞股蓝、黄姜、葛根为主的中药产业化开发格局,十余年医药加工产值增长了 9.4 倍。 2003 年,人工种植中药材面积达 83 万亩,中药产业实现总产值 12.6 亿元,实现 GDP6.5 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 6.3% 。 (一)自然条件独特。安康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均气温 12 ~ 16 ℃,极端最低气温 -7 ~ -11 ℃,极端最高温度 42 ℃;无霜期 215 ~ 278 天,年日照 1660 ~ 1852 小时,年降水量 736 ~ 1238 毫米。市内森林植被茂密,林业用地 2402 万亩,有林地 1761 万亩,森林覆盖率 50.2% 。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地貌特征,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全市汇集了各类经济植物 3300 多种,

我国国内草莓市场发展情况汇报综述

完美 WORD格式 . 整理 1.中国草莓市场发展概况 1.1中国草莓市场基本概况 草莓 (strawberry)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的维生素 C ,有帮助消化的功效,同时还可以巩固齿 龈,清新口气,润泽喉部,另外加上特别的外形,因此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我国是世界草莓属植物种类分布最多的国家,草莓种植面积达200 万亩左右( 2,000,000 亩),年产量约200 万吨(2,000,000 吨),产值约 300亿元( 30,000,000,000元人民币),根据草莓协会统计,自2007年以来 , 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来看,中国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草莓生产国家,气候条件和病虫害等因素很容易影响到草莓的产量。 我国栽培的草莓中98% 以上的栽培品种引自国外,国产草莓品种的市场占有率不到2% 。中国草莓行业整体发展比较快速,在1985年,全国草莓种植面积仅有33 平方千米,到了 2012年,全国草莓种植面积则达到了1,149平方千米。中国的草莓产地主要分布在分布在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东部沿海地区, 5 省草莓种植面积合计约为全国总草莓种植面积的50% ,其中辽宁丹东、安徽丰县、河北保定、山东烟台等市县都以大面积的草莓种植而闻名。北京草莓种植面积大约 5 万亩( 50,000亩),以昌平种植为最多。 Chart 1中国草莓种植基地主要分布 河北保定 辽宁丹东 山东烟台 四川双流县安徽丰县 来源: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and Desk Research 草莓主要产区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 东港市是全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和出口基地,是农业部命名的“全国优质草莓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2012 年全市草莓生产面积 15 万亩( 150,000 亩)、产量 35 万吨( 350,000 吨)、产值 30 亿元( 3,000,000,000 元人民币),全市有 9 万( 90,000 户)户农民种植草莓。东 港草莓”证明商标被评定为“辽宁省十佳农业品牌” ,且跻身全国300 个最具综合价值量地理标志名单。

全市工业园区发展计划情况,存在问答及其对策建议

全市工业园区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 (2015年5月) 一、我市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一)总体发展概况。我市工业园区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十一五”期间开始快速发展,“十二五”时期进入发展黄金期。截止2014年底,全市工业园区建成面积近90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超过800家,规上企业454户,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以上,利税总额20亿元,工业集中度已达到75%,基本形成以南充经济开发区、市区共建的南充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园和9县(市、区)工业集中区为重点的“2+9”工业园区发展格局。南充经济开发区、南充航空港工业集中区、南部县工业集中区、四川蓬安工业园区被纳入全省“51025”产业园区发展计划。其中:南充经济开发区被纳入全省千亿产业园区发展计划,并正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充航空港工业集中区、南部县工业集中区、四川蓬安工业园被纳入全省500亿产业园区发展计划。南充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与嘉陵工业集中区正在联合申报全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西充县工业集中区被列为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阆中市工业集中区成功创建为全省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园区。 表一全市“2+9”产业园区基本情况

注:数据截止期为2014年。 (二)产业发展概况。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紧紧围绕油气化工、汽车汽配、丝纺服装、轻工食品四大传统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新兴产业,不断优化园区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推行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园区产业发展格局。顺庆集中发展机械汽配、新材料产业,高坪重点发展丝纺服装、电子信息产业,嘉陵突出发展新能源汽车和轻工食品产业,南部大力发展板材建材、机械机电、食品饮料产业,阆中围绕旅游休闲产业,加快发展食品药品、清洁能源产业,仪陇、营山、蓬安、西充作为农产品主产区,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兼顾发展1—2个特色产业,其中西充的有机食品、仪陇的制鞋产业已初具规模。

中国国内草莓市场发展情况综述

中国草莓市场发展概况 中国草莓市场基本概况 草莓(strawberry)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的维生素C,有帮助消化的功效,同时还可以巩固齿龈,清新口气,润泽喉部,另外加上特别的外形,因此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我国是世界草莓属植物种类分布最多的国家,草莓种植面积达200万亩左右(2,000,000亩),年产量约200万吨(2,000,000吨),产值约300亿元 (30,000,000,000元人民币),根据草莓协会统计,自2007年以来,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来看,中国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草莓生产国家,气候条件和病虫害等因素很容易影响到草莓的产量。 我国栽培的草莓中98%以上的栽培品种引自国外,国产草莓品种的市场占有率不到2%。中国草莓行业整体发展比较快速,在1985年,全国草莓种植面积仅有33平方千米,到了2012年,全国草莓种植面积则达到了1,149平方千米。中国的草莓产地主要分布在分布在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东部沿海地区,5省草莓种植面积合计约为全国总草莓种植面积的50%,其中辽宁丹东、安徽丰县、河北保定、山东烟台等市县都以大面积的草莓种植而闻名。北京草莓种植面积大约5万亩(50,000亩),以昌平种植为最多。 中国草莓种植基地主要分布 来源: 草莓主要产区 生产基地”,201230亿元(3,000,000,000 安徽省合肥市丰县 2013年,长丰草莓种植面积达约19.5万亩(195,000亩),总产量达35万吨左右(350,000吨),涌现出水湖等5个草莓万亩乡镇,种植品种以“丰香”、“红颜”、“章姬”等鲜食品种为主。2012年2月,“长丰草莓”在北京举办的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上,品质高于其他主产地的草莓位列第一。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草莓种植起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初,至今,己有50多年的历史,2012年草莓种植面积达6.8万亩(68,000亩),草莓产量约为10万吨(100,000吨)。该县于1985年成立全国第一家县级草莓研究所,研究所培育出的品种在2005年,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在2012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上,选送的“绿海”、“绿波”草莓品种受到关注,并且获得较高评价。 山东省烟台市 烟台的草莓在全国是起步较早,是中国草莓主产区之一,草莓种植面积约10万亩(100,000亩),年产量约20万吨。山东烟台同样作为草莓主要产区,不断引进新的品质,改良现有的草莓品种,推出了早熟草莓,比普通的草莓的成熟期短,大约能够比正常的草莓丰收季提前半个月,烟台草莓率先占领市场,以比较高的价格出售,为草莓种植户提高了收入,大大提升了农户种植草莓的热情,最高时,山东烟台早熟草莓的零售价格可以达到40元人民币/斤左右。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 双流县以种植冬草莓闻名,冬草莓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5万亩左右(50,000亩),年产量约8万吨(80,000吨),年产值超过5亿元(500,000,000元人民币),“双流冬草莓”于2005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0年以6.9亿元的品牌价值名列全国农产品百强品牌。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章规划提出背景 白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大巴山北麓,北临汉江,总面积1455平方公里。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带,属于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也是南北兼容的自然环境和山地小气候,因此我县生物种类繁多,仅药用植物就有1000多种,如木瓜、黄姜、天麻、二花、杜仲、五味子、葛根、柴胡、玄参、独活、淫羊藿、五倍子、升麻、丹参、绞股蓝、何首乌等,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也都在十余种以上。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使得白河中药材原产地道,品质上乘。 近年来,白河县将强县富民做为战略部署来抓,发展木瓜、黄姜、畜牧、林果、蚕桑等为主导产业。形成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的格局,并以此推动绿色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确定了“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基地建设、产品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思路。与此同时,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贯彻落实和生态环境的逐步深入,树下种药、林药间作的种植模式应运而生,弃粮种药悠然兴起,使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面积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逐渐实现了由野生转为人工栽培。据相关调查,截止2009年12月,我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万亩,年产原料药4.5万吨。因此,我县中药材已逐渐成为我县重点发展的后续农村产业之一。 一、中药材种植的意义 结构调整,产业发展。旨在增加农民收入,改变贫困面貌,

但白河地处西北内陆偏远山区,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已发展起来的中药材产业,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核心是要能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要有销售市场,要卖的出去。近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我县无论野生或人工种植的中药材,由于质优地道,倍受外地药商欢迎,每年都有安徽亳州、河南信阳、广西玉林及本省西安的药商前来采购,市场供不应求。因此,通过培育规模企业生产销售、加大种植大户培养,形成“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基地建设、产品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思路。不仅能有效解决农民收入增加,还能确保财政收入稳固增长,对白河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识。 二、发展中药材种植的理由 立足白河,实事求是,寻求白河经济率先突破发展的产业,是白河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展望全县优势特色产业,白河中药材产业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和加工生产潜力,具备产业发展的条件。 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3万亩,2009年产量鲜药材达4.5万吨,根据白河土地资源状况,结合退耕还林,到2015年,全县中药材基地可扩展到10万亩,年产中药材可达15万吨以上,到2020年,全县中药材基地可扩展到15万亩,年产亩效益0.24万元以上,产值可达3.6亿元,随着产业链条的延长,工业产值可达10亿元,为此中药材种植将成为白河主导产业的有以下几点:

揭秘草莓产业现状与发展方向

我国草莓产业发展前景探讨 草莓是人们最熟悉的水果之一、饱满的色泽、自然的红绿配色, 娇滴滴的样子犹如一位温婉的少女。不仅样子好看,而且还很实在, 草莓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助消化、巩固齿龈、清新口气、润泽 喉部的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那么我国的草莓种植业目前的规模有多大呢?种植前景如何呢? 存在哪些问题呢?后续该如何发展呢?下面就为大家深入调查与解 析。 一、草莓种植规模介绍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我国草莓产业开始大发展,目前种植区域已遍布全国。优质产区主要有:“四川双流冬草 莓”“北京昌平草莓”、“辽宁丹东东港草莓” 、“山东潍坊诸城草莓” 、“安徽合肥长丰草莓” 、“浙江杭州建德草莓”等。 我国是世界上草莓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统计显示, 目前世界草莓种植面积约为525 万亩,我国草莓种植面积已达200 万亩,草莓种植面积世界排名前五的分别为中国、波兰、美国、俄罗斯、西班牙;世界草莓年产量超过500万吨,我国年产量在 200 万吨左右,草莓年产量世界排名前五的分别是中国、美国、波兰、西班牙、日本。我国虽然种植面积与年产量均排名世界第一,但我国草莓种植单产较低。

二、我国草莓供需情况调查 草莓主要以鲜食为主,深加工产品如草莓汁、草莓干等消费较少,其中鲜食消费达到 85%,其他产品仅占 15%。目前我国生产的草莓主要 供应国内市场,较少出口,统计显示:截止 2014 年,我国鲜草莓出口 数量为 129 吨,冷冻草莓出口数量约为 738.5 吨,2014 年我国冷冻草 莓进口数量为 713 吨,国内消费与进出口均较为平稳。 三、我国草莓种植前景分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群众的消费能力不断上升,人们对于自身 健康的越发重视,草莓因其独特的口感与功效,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 喜爱,草莓种植在我国的前景潜力巨大。 ①国内需求旺盛:草莓因为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较好的口感,以及其对人体的多重功效,如助消化、有利于治疗肠胃病、贫血病等受到了消 费者的喜爱,而更高品质的绿色有机草莓更是供不应求。 ②种植模式逐渐多元化:随着近几年休闲旅游的不断兴起,草莓 采摘游也逐渐火热起来,很多城郊地区草莓园区都开始实施这一模式, 不仅拓宽了草莓的销售渠道,也带动了旅游消费的增长,一举两得,草 莓产业不再只是传统种植模式,不再是“产地 -经销商 -消费者”这一单 一模式。 ③栽培技术日渐成熟:我国草莓栽培经过多年的发展,栽培技术 有了很大的提高,逐渐形成了露地栽培、大棚栽培多种栽培模式;以及 组织培养技术、一直栽培技术、促成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等多

“草莓之乡”强大草莓产业

“草莓之乡”强大草莓产业 中国草莓在浙江,浙江草莓在建德。 17℃的新安江,孕育了浙江建德唯美的自然山水,也形成了冬暖夏凉的小气候。在这个独特的小气候下,即使是严冬酷暑,农作物也能保持良好的生长态势,为草莓种植提供了天然温床。30年的发展史,草莓成了建德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从产地销到销地产的转变 1982年,当时建德市柑橘研究所的技术人员从杭州引入几个草莓品种,开始在原建德市良种场、白沙公社镇新安江大队十八坞的自然村和杨村桥公社绪塘大队进行露地试种,到1984年全市草莓栽培面积仅有5.8亩。虽然这些露天草莓只有20余天的采摘期,但让试种的村民们尝到了甜头。1989年从浙江省农科院引进休眠浅适合大棚栽培的优质鲜食草 莓品种――丰香,开启了大棚草莓反季节栽培的历史,建德草莓产业发展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期。 随着草莓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建德草莓产业遇到了新问题:当地土地面积少,市场竞争激烈,草莓鲜果不利长途运输销售。建德莓农转换脑筋求新求变,开启了异地种植草莓的模式,建德草莓很快遍布全国各地,实现了从产地销到

销地产的转变。 到2008年,全市共有15个乡镇(街道)107个行政村9469个农户从事草莓生产,草莓种植面积占到了全省草莓生产面积的35%以上,草莓产业总产值达到46703.9万元。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异地草莓平均亩产值为1.56万元,全市外出异地种植草莓总产值实现了2.4亿元,已经超过了本地草莓产值,打造了建德草莓的半壁江山。 打造“放心草莓”工程 一个个建德草莓生长的实景大棚被创意性地搬到了城 市的中心,采用最新型的立体栽培技术,一株株开着白花、挂着鲜果的近千盆草莓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是2015年年底在杭州举办的第八届建德新安江中国草莓节开幕现场的一幕。 据悉,建德草莓安全首先从“人的因素”抓起,种草莓必须持证上岗,从业人员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才能获得政府颁发的“草莓师傅证”。对本地的草莓种植户实行一对一安全监管员制度,促进莓农生产自律,并在田间、贩销、上市多环节实行草莓质量监督抽检,通过多环节抽样检验,杜绝不合格草莓流入市场。建德还在农资经营点设立“草莓放心农资专柜”,筛选出一批防治效果好、安全性高的农业投入品,规范投入品使用,杜绝其他农业投入品进入草莓生产过程。 此外,建德市还建立了草莓安全追溯体系,消费者扫一

工业园区发展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工业园区发展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工业园区自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支持园区以来,已经从规划启动阶段,步入形态开发阶段和目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协调的快速发展阶段。 三年来,在省政府、县委县政府及各县直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园区的区位优势得到很大的发挥,并且在农科院和县科技局的帮助下,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及产品,发展了一批外向型企业,同时形成两个产业园区,即电力电器产业园和健康产业园,园区内新兴的如义兴铁塔、日新光伏等科技企业日益壮大。园区的区域性经济得到很大提高。从税收的100多万提高到的1200多万元,工业产值实现5亿元,比建区前增长10倍。 今天,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我县县域经济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之一,不断集聚着高新技术产业,认真回顾与总结过去的实践,为园区今后的发展积累了结验,为未来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一、加强领导,强化服务与保障体系 建立园区之初,县委、县政府就将园区列为本地区发展重点,并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这里的区位优势、经济实力和科技人才优势,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高标准、高科技、高效益的新兴经济区。同时,决定组建园区党组、管委会、开发

公司,形成党、政、企三位一体的组织领导机构。三年来,这个组织机构很好地适应了园区开发建设的需要,充分发挥出宏观调控、统一管理、协调服务的职能。 二、制定规划,提出重点建设目标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在市科委及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园区先后制定了-2020年发展规划、“九五”计划及发展规划。发展规划经县政府同意实施后,有力调控了生产力布局,明确提出重点建设目标。目前,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建设起步区电力电器产业园和健康产业园,建成以电力电器为主的产业基地和健康产业基地。截止目前,入园企业已达21家。 在建项目5个,即将动工兴建项目9个。规划的实施不仅对生产力要素起到调控作用,也起到了很好的环境效果和生态效应。 三、促进科技、经济与金融结合 建区伊始,园区就提出科技、经济与金融要紧密结合的发展思路。实践证明,这一思路是园区取得规模效益的有效出路。 科技与经济结合尤为典型。园区积极与渤海大学、农科院、畜牧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协作关系,这种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使园区科技贡献份额由建区初期的54%,提高到目前的64%。 四、吸纳了一批科技队伍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报告

第一章规划提出背景 白河县位于省东南部,大巴山北麓,北临汉江,总面积1455平方公里。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带,属于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也是南北兼容的自然环境和山地小气候,因此我县生物种类繁多,仅药用植物就有1000多种,如木瓜、黄、天麻、二花、杜仲、五味子、根、柴胡、玄参、独活、淫羊藿、五倍子、升麻、丹参、绞股蓝、何首乌等,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也都在十余种以上。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使得白河中药材原产地道,品质上乘。 近年来,白河县将强县富民做为战略部署来抓,发展木瓜、黄、畜牧、林果、蚕桑等为主导产业。形成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的格局,并以此推动绿色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确定了“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基地建设、产品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思路。与此同时,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贯彻落实和生态环境的逐步深入,树下种药、林药间作的种植模式应运而生,弃粮种药悠然兴起,使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面积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逐渐实现了由野生转为人工栽培。据相关调查,截止2009年12月,我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万亩,年产原料药4.5万吨。因此,我县中药材已逐渐成为我县重点发展的后续农村产业之一。 一、中药材种植的意义

结构调整,产业发展。旨在增加农民收入,改变贫困面貌,但白河地处西北陆偏远山区,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已发展起来的中药材产业,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核心是要能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要有销售市场,要卖的出去。近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我县无论野生或人工种植的中药材,由于质优地道,倍受外地药商欢迎,每年都有亳州、、及本省的药商前来采购,市场供不应求。因此,通过培育规模企业生产销售、加大种植大户培养,形成“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基地建设、产品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思路。不仅能有效解决农民收入增加,还能确保财政收入稳固增长,对白河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识。 二、发展中药材种植的理由 立足白河,实事,寻求白河经济率先突破发展的产业,是白河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展望全县优势特色产业,白河中药材产业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和加工生产潜力,具备产业发展的条件。 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3万亩, 2009年产量鲜药材达4.5万吨,根据白河土地资源状况,结合退耕还林,到2015年,全县中药材基地可扩展到10万亩,年产中药材可达15万吨以上,到2020年,全县中药材基地可扩展到15万亩,年产亩效益0.24万元以上,产值可达3.6亿元,随着产业链条的延长,工业产值可达10亿元,为此中药材种植将成为白河主导产业的有以下几点:

工业园区建设工作方案工业园区建设工作方案

工业园区建设工作方案工业园区建设工作方案 篇一:工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工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快实施“工业强乡”发展战略步伐,打造以×××酒业为核心的工业园区,结合《×××乡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基本思路,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工业强乡”发展战略目标,以园区建设为工作重点,坚持走“以园区引企业、园区聚产业、园区带工业、园区促就业、园区带城乡”的发展思路,求真务实,科学规划,把

工业园区打造成“结构清晰、布局合理、交通流畅、设施完善、环境优雅、环保达标”的现代工业园区。 二、目标规划 (一)远期目标(总体构想):到2020年,在位于长永公路沿线的慈竹村1、2、4、5社,张嘴村2、3、4、5、6、11、12、20社,石榴村5、7、8社(×××至×××预制厂、×××农贸市场至赖子石坝公路两旁),计划投资8亿元,规划建设一个1400亩的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力争做到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层次明晰,园区实现产值20亿元、利税2亿元。 (二)中期目标:到2015年,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园区内各类企业数达到20家以上,实现产值10亿元、利税1亿元以上。 (三)近期目标:2009-2010年将启动约200亩的园区建设用地,新引进1—2个重点项目或企业入驻,实现产值2亿元,利税1500万元。

三、工作安排 2009年,着手进行以摸底调研、土地协调、关键基础设施修建、项目引进等为主要内容的启动工作,力争打造初步的园区形象。今年,园区的启动拟从以下四个阶段开展工作: (一)综合调研阶段(2009年1月——2009年3月) 这一阶段主要围绕工业园区建设的前期有关工作进行全方位彻底的摸底调查。主要包括对园区内的土地状况、农户情况以及基础设施情况等进行调查,为初步选址启动开发点提供依据。同时,力争醇香源酒业公司以群众土地租赁(入股)形式用地10亩,并破土动工。 (二)土地协调阶段(2009年4月——2009年6月)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调研的基础上,全力抓好园区规划设计和土地报批工作,选择基础条件好的100—200亩进行探索性开发,力争取得启动用地的使用权。一是要选择用地位置;二是探索土

中国国内草莓市场发展情况综述

1. 中国草莓市场发展概况 1.1 中国草莓市场基本概况 草莓(strawberry) 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的维生素C,有帮助消化的功效,同时还可以巩固齿龈,清新口气,润泽喉部,另外加上特别的外形,因此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我国是世界草莓属植物种类分布最多的国家,草莓种植面积达200万亩左右(2,000,000亩),年产量约200万吨(2,000,000吨),产值约300亿元(30,000,000,000元人民币),根据草莓协会统计,自2007年以来, 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来看,中国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草莓生产国家,气候条件和病虫害等因素很容易影响到草莓的产量。 我国栽培的草莓中98%以上的栽培品种引自国外,国产草莓品种的市场占有率不到2%。中国草莓行业整体发展比较快速,在1985年,全国草莓种植面积仅有33平方千米,到了2012年,全国草莓种植面积则达到了1,149平方千米。中国的草莓产地主要分布在分布在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东部沿海地区,5省草莓种植面积合计约为全国总草莓种植面积的50%,其中辽宁丹东、安徽丰县、河北保定、山东烟台等市县都以大面积的草莓种植而闻名。北京草莓种植面积大约5万亩(50,000亩),以昌平种植为最多。 来源: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and Desk Research 草莓主要产区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 东港市是全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和出口基地,是农业部命名的“全国优质草莓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012年全市草莓生产面积15万亩(150,000亩)、产量35万吨(350,000吨)、产值30亿元(3,000,000,000元人民币),全市有9万(90,000户)户农民种植草莓。东港草莓”证明商标被评定为“辽宁省十佳农业品牌”,且跻身全国300个最具综合价值量地理标志名单。

关于农村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农村产业发展的几点 思考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调研题目:关于农村产业发展的 几点思考 调研时间:2015年9月15日 调研人:殷开鲜 关于农村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发展农村产业是解决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大事。如何立足安乐河镇基础资源.挖掘其发展潜力,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逐步走向产业化,使其成为具有较好市场效益的支柱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现状与问题。 宁强县安乐河镇位于宁强县西方南角,全镇辖6个行政村43个村民小组2206户8936人,总面积150.48平方公里。多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产业富镇”战略,紧紧抓住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两条主线不放松,确定了”短抓菌、长抓果、家家户户发展养殖和劳务”的产业发展重点,使农村产业基本达到了镇有基地、村有特色、组有重点、户有项目的要求,步入了长短结合,发展和管护并重的良性轨道。2015年全镇发展食用菌272万袋,新引进二元母猪46头,生猪出栏12046头,建设2000亩以上的示范户1个,完成了4个村2500亩的核桃管护任务,建成新农村建设示范点2个46户,实现劳务输出3250人,创收5900万元。虽然全镇的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全镇交通不便,产业发展滞后,规模偏小,农业基础差,农民增收缓慢等问题,这些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发展农村产

业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就我镇而言,发展产业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经济基础条件差,产业结构调整不优化,产业服务体系不完善;二是农村产业发展无强有力的龙头企业做支撑;三是缺乏资金、技术及专门人才;四是产业项目没有政府保护价规定,农民发展产业存在着怕风险、主动性不高。五是现行的产业扶持政策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产业的需要。 二。原因分析。 目前,农村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归结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农村自然经济条件差,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发展产业思路还不够明晰。就安乐河镇而言,全镇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产业发展仅停留在个人自然经济中,缺乏因地制宜的产业发展思路和有力措施。 二是政府资金投入不够。因资金有限,作为基层政府大部分资金投入到灾后重建、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它民生工程,无力挤出更多资金扶持产业建设。 三是现行机制难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目前,产业发展涉及到资金、土地、信息、技术、市场等因素。作为现行的扶持政策还不健全、完善,尤其是信息、市场、技术等服务体系还比较滞后,对壮大产业规模还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四是产业发展缺乏农业技术人才。作为农村基层,技术人才仅为政府农技员,人员少,力量单薄,大部分技术人才集中城市,对于一些特色产业,技术人才更是严重匮乏。 三.应对措施

我国草莓生产发展现状

我国草莓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园艺园林学院,海南,儋州,573717) 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小浆果,其果实柔软多汁、酸甜适口、营养丰富,而且外观美丽、香气浓郁,因而在国内外市场备受青睐,被誉为“水果皇后”。一般栽培数月后即可收获,5月份上市供应,填补了水果淡季市场。也可用保护地进行促成栽培或一年内多次生产,周年供应,是一种投资少、收益高的经济作物。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各级政府及科研单位对草莓生产开始重视,使草莓生产迅速发展。引进并筛选出一些优良品种在生产上迅速推广,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栽培方式从原来单一的露地栽培发展为多种形式并存,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草莓以其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适于保护地栽培等优势而成为中国果树业中发展最快的一项新兴产业,有的地区草莓种植业还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我国草莓生产现状 1.1 栽培面积与主产地 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80年代我国草莓栽培面积大约为3300公顷;90年代栽培面积达36700公顷;到2000年,草莓栽培面积已达46700公顷;到2001年栽培面积达60000公顷。超过原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而居世界各国之首,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草莓生产大国;据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的统计,到2007年,我国草莓种植面积达130万亩,仍居世界第一。 我国草莓产区可划分为秦岭和淮河以北的北方区、秦岭与淮河以南的长江流域区和南岭以南的华南区三大区域。20世纪80年代我国草莓栽培主要集中分布在少数几个地区,如今遍及全国各地,南起海南,北至黑龙江,东自江浙,西到新疆的广阔领域内均有大面积的草莓栽培。目前河北省和辽宁省是我国最大的草莓产区,其次是山东、江苏、浙江、吉林、四川等省。河北保定和辽宁丹东是全国最早发展起来的两大草莓基地,目前全国有名的草莓产区有河北的满城、辽宁的东港、山东的烟台、江苏的连云港和句容、上海的青浦和奉贤、浙江的建德和诸暨、四川的双流等。它们已成为北京、沈阳、天津、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大城市草莓鲜果的主产区。 1.2 栽培品种与产量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草莓栽培主要是从美国、日本、欧洲各国引入优良品种,如河北保定主要栽培品种是美国的“全明星”和日本的“丰香”、“静宝”,辽宁丹东主要栽培品种是荷兰的“戈雷拉”。90年代主要栽培品种是西班牙品种“弗吉尼亚”和日本品种“宝交早生”、“丰香”以及“吐德拉”、“鬼怒甘”等品种。近年来我国自育的品种“明晶”、“明磊”、“硕丰”、“硕香”、“星都1号”、“星都2号”在生产上也有一定的栽培面积。就各地区而言,目前北方露地栽培主要使用“全明星”、“宝交早生”、“戈雷拉”和“玛丽亚”;长江中下游地区使用“宝交早生”和“硕丰”;四川和贵州两省使用“丰香”、“春香”和“宝交早生”;华南区则以“宝交早生”、“丰香”、“静香”为主栽品种;设施栽培方面长江流域主栽“丰香”和“明宝”;北方主要使用“弗吉尼亚”、“宝交早生”、“全明星”和“丰香”。 截止到2007年我国年产草莓13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年草莓出口量约5万吨。虽然我国有较多农户创造了667平方米产量达到或超过5000公斤的惊人记录,但与世界草莓生产较为先进的国家如美国、日本、意大利相比,平均单产仍较低。露地栽培一般每667平方米500公斤-1500公斤,保护地栽培产量一般为每667平方米1000公斤-2000公斤。北方日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为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和国家倾斜支持宁夏发展的政策机遇,以及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全面贯彻落实县委、政府“产业富民强县”、“绿色生态立县”战略,推进中药材产业扩量、提质、增效,实现中药材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转变,特制定2012年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一、2011年全县中药材种植现状 2011年全县中药材种植16.5万亩,其中大田种植6万亩,育苗0.5万亩,林药间作10万亩;建设万亩以上种植基地1个,千亩以上种植基地6个,百亩以上种植基地16个,品种主要以黄芪、甘草、水飞薊、菊芋、秦艽、柴胡为主,搭配黄芩、防风、大黄、板蓝根、独活等品种,预计总产值达2.1亿元,纯收益达1.26亿元。 二、2012年发展规划 (一)、发展思路 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培育加工企业为关键,以开拓营销市场为动力,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通过招商引资和龙头带动,发展订单种植,推行中药材GAP 体系建设,构筑种植、加工、研发、营销为一体的中药材产业新格局,推进中药材产业由以种植为主的初级产品输出型向种植、加工、研发、营销为一体的精深开发转变,把中药材产业培育成为富民的主导产业、强县的支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 (二)、发展目标 以菊芋为引领,以秦艽、黄芪、甘草、大黄为主栽品种,搭配板蓝根、柴胡、水飞蓟、黄芩等品种,不断扩大种植规模,提高规范化种植水平,提升加工和研发能力,构筑市场营销体系,推进中药材产业实现量的扩张、质的提升。使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7万亩,其中大田规范化基地5万亩(菊芋1.5万亩),林药间作基地12万亩;进一步加强六盘山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工作,完成修复保护面积7万亩;引进中药材大型加工企业2家以上,小型加工企业4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个、发展种植大户和农民经纪人100人以上,规划建立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