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药物制剂技术 1教案

第一章 药物制剂技术 1教案

第一章  药物制剂技术 1教案
第一章  药物制剂技术 1教案

第一次课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药物制剂技术及制剂

一、药物制剂技术及制剂

药物制剂技术是指在药剂

中药制剂技术包括中药制剂和中药调剂,它的宗旨是制备安全、高效、稳定、使用方便、经济的中药药剂,以及科学合理使用中药制剂的有关技术和理论。

任何一种药物都不能直接应用于患者,必须制成适合于患者应用的形式(即药物剂型)后才能使用。药剂学重点探讨根据药典或其他有关处方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适宜剂型的工艺技和理论,以及探讨按医师处方合理调配药物,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的有关技术和理论。因此,药剂学不仅具有工艺学的性质,即研究药物剂型的生产工艺,设备与质量控制等,而且还密切联系医疗实践,即研究制备有效、安全、稳定的药物剂型,以适应临床需要,经过临床实践所得到的信息,反馈到生产实践中,又能不断地改造和提高制剂质量。

制剂主要在药厂生产,医院制剂室也生产部分品种。

近年来,中药制剂技术在继承传统剂型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借鉴了现代制剂的新理论、新技术,如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等现代药剂学分支学科的基本内容,形成了一门既具有中医药特色,又反映当代中药制剂水平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二、中药制剂技术的任务

中药制剂技术的基本任务是如何将中药制成适宜的剂型,保证以有效、安全、稳定的药物制剂满足医疗卫生的需要。

其具体任务是:

1、按生产工艺规程和标准操作规程,将中药原料制成适宜的剂型,保证以安全、有效、稳定、经济、可控的制剂满足医疗卫生工作的需要,并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吸收和应用现代制剂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等,加速实

现中药制剂技术的现代化。

3、加强中药制剂基本理论的研究,使中药制剂从传统经验开发向现代科学技术开发过渡。中药制剂基本理论包括制剂成型理论和技术、质量控制、合理应用以及中药或方剂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精制、浓缩、干燥等内容。

4、积极研究和开发中药的新剂型、新制剂,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等。

5、研究和开发新辅料,以适应中药制剂某些特点的需要,同时可以提高中药制剂整体水平,创造新的中药剂型。

三、中药制剂技术的常用术语

1、药物与药品

凡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与药品,简称为药。一般可分为天然药物和人工合成药物两大娄。

药品与药物在实质上没有区别,严格地讲药品则是指将原料药物经过加工制成的可直接应用的成品。因此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药品等等。

2、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如:汤剂、散剂、丸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目前常用的中药剂型有40多种。

3、制剂和中药制剂

根据药典、部颁标准、局颁标准或其他规定处方,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称为制剂。制剂的生产一般在药厂或医院制剂室中进行。如玉屏风口服液、颠茄酊、洋地黄片、梅花点舌丸、午时茶冲剂……等。

中药制剂:以中药材为原料

中药制剂学:研究中药制剂的配方、工艺、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的学科。

4、中成药

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处方和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药品。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如六神丸、七厘散、益母草膏、头痛粉、十滴水……等。

5、标准操作规程(SOP)

经批准用以指导制剂生产操作的通用性文件或管理办法。包括生产操作、辅助操作以及管理操作规程

6、岗位操作法

经批准用以指示生产岗位的具体操作的书面规定。

7、生产工艺规程

规定为生产一定数量成品所需起始原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以及工艺、加工说明、注意事项,包括生产过程中控制的一个或一套文件。

8、有效期

药品生产企业或研究机构,根据稳定性考察的实测,或通过化学动力学的方法研究药物稳定性和反应速度问题,制定的药品可使用的常温贮存有效期限。

除上述常见的术语外,在生产企业或药品包装或标签上还会见到“批”、“半成品”等各种常用术语。

四、中药材在中药制剂中的存在方式

1、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

2、总提取物

3、原药材粉末

4、部分原药材粉末 + 部分提取物

第二节中药制剂的发展

在漫长的中医药发展进程中,中药制剂的剂型理论、加工技术、以及临床应用等中药药剂学理论伴随着古今成方及剂型的演变而形成和发展,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药水平的提高,中药制剂技术的制备理论与工艺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因此需了解中药制剂的起源和发展简况。

中药制剂的发展概况(资料)

发挥

一、古代中药制剂简况

1、中药制剂的起源

中药制剂的发展历史可追溯至夏禹时代。夏禹时期(公元前2140年),已

经能酿酒,同时发现了曲(酵母),开始有多种药物浸制而成的药酒。商汤时期,伊尹首创汤剂,并总结了《汤液经》,为我国最早的制药技术专著,汤剂至今仍是中医用的常用剂型。

2、中药制剂的发展

战国时期,我国现存第一部医药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提出了“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同时还在《汤液醪醴论》论述了汤液醪醴的制法和作用,记载了汤、丸、散、膏、药酒等不同剂型及其制法。

秦、汉时代是我国药剂学理论与技术显著发展的时期。《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时期,该书对中药剂型的运用做了具体阐述,“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煎者,宜酒渍者,宜煎膏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可违越”。提出了根据药性选择剂型的理论。这应该是中药药剂学最终发展成为完整学科的第一块基石。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记载了煎剂、丸剂、散剂、浸膏剂、软膏剂、酒剂、栓剂、脏器制剂等十余种剂型及其制备方法。

晋代葛洪著《肘后备急方》八卷,记载了铅硬膏、蜡丸、锭剂、条剂、药膏剂、灸剂、熨剂、饼剂、尿道栓剂等多种剂型。并首次提出“成药剂”的概念,主张批量生产贮备,供急需之用。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分别收载成方5300首和2000首,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灸剂等剂型。其中著名的成药有磁朱丸、紫雪、定志丸等,至今沿用不衰。《备急千金要方》并设有制药总论专章,叙述了制药理论、工艺和质量问题,促进了中药药剂学的发展。王焘著《外台秘要》收方6000余首,在每个病名的门下都附有处方、制备方法等。

宋、元时期,中药成方制剂得到巨大发展,中药制剂初具规模。官方编写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共收载中药制剂788种,详细论述了各药物的加工炮制、药的制法及其检验方法,为我国历史上由官方颁发的第一部制剂规范。民间方书《小儿药证直诀》《金匮要略方论》《济生方》《普济本事方》亦收载了很多疗效确切的中药制剂,如抱龙丸、七味白术散等,六味地黄丸等。

明、清时期,中药成方及其剂型也有相应的充实和提高。例如,明·朱棣著《普济方》对外用的膏药、丹药及药酒列专篇介绍。李时珍《本草纲目》,

收载剂型近40种,其内容丰富、全面深入,为中药药剂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另外,王肯堂《证治准绳》中的二至丸、水陆二仙丹,陈实功《外科正宗》中的冰硼散、如意金黄散等一直沿用至今。《理瀹骈文》系统论述了中药外用膏剂的制备与应用。

二、现代中药制剂的发展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开发和研究,中药新剂型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气雾剂、注射剂,以及中西药组方制剂等成功地应用于临床。近年来,相关研究部门和制药企业注重中药新剂型、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辅料等的研究和攻关,取得了显著成就,如长效制剂、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相继问世,促进了中药剂型的发展。超临界流体萃取、超声波提取、超滤、喷雾干燥、一步制粒、悬浮包衣等新技术应用于中药制剂生产。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现代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对提高中药制剂质量,强化药品监督管理,加快中药制剂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中药指纹图谱的建立,使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二次课

第三节中药制剂剂型与辅料

一、中药剂型的分类

(一)按形态分类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

(三)按给药途径分类

(四)按制备方法分类

二、药物制成剂型的目的。(制备新药时选择适宜剂型的选择原则)

1、满足防病治病的需要

由于病有缓急,证有表里,须因病施治,对症下药,因此,对剂型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各类药物剂型要满足医疗、预防的需要,必须根据处方所治疗疾病的特点,选用适宜的给药途径和剂型。一般而言,急症用药宜选用发挥疗效迅速的剂型,如注射剂、气雾剂、舌下片、滴丸等;而慢性病用药,宜选用作用缓和、持久的剂型,如丸剂、片剂、膏药及长效缓释制剂等;皮肤疾患用药,一般选用软膏剂、膏药、涂膜剂、洗剂、搽剂等剂型;而某些腔道病变,可选用栓剂、条剂、线剂等。

2、适应药物本身的性质特点

有些药物本身性质要求制成适宜的剂型才能应用,如天花粉蛋白是从中药天花粉中提取,精制而得到的一种结晶物,用于中期妊娠、死胎、过期流产等的引产,该中药只有经提取精制,深部肌肉注射一定剂量才显效,而天花粉药材水煎液口服并无引产的药效,但其口服剂型可用于清热化痰;又如芸香草,主要成分为胡椒酮,为止咳平喘药,制成口服制剂,服用量大,显效慢,疗效差,且对肠胃道副作用强,制成气雾剂,则用量小,显效快,疗效好。

3、提高某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

由于目前中药制剂生物有效性研究难度较大,在比较固体剂型时可借助于体外溶出度来比较。例如:通过测定银翘解毒丸、片(糖衣片、素片)和黄连上清丸、片(糖衣片、素片)的体外溶出度,结果表明,银翘解毒糖衣片中有

)是素片的6倍,是蜜丸的3倍,黄连上清糖效成分溶出50%所需的时间(t

50

衣片也是蜜丸的2倍多,提示由传统的蜜丸制剂改为糖衣片,并不符合临床迅速发挥药效的基本要求。

4、充分考虑生产条件并满足方便性

不同剂型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路线对厂房设备、生产环境和工人素质的要求不同,故剂型设计时还必须兼顾生产条件。若目前尚缺乏生产该剂型的符合GMP要求的车间,在临床用药、药物性质许可的前提下,更换具备生产条件的其他剂型。当然必要的厂房设施、仪器设备、制剂技术是确保剂型选择准确性的重要条件。

总之,药物和剂型之间有辩证关系,药物本身的疗效固然是主要的,而恰当的剂型对药物疗效的发挥,也有积极作用。因此,在创制、改进,选择剂型时,除了满足医疗、预防和诊断的需要外,同时对药物的性质,制剂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质量控制、以及服用、生产、运输等均应全面考虑,力求药物剂型符合三效(高效、速效或长效)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五便(服用方便、携带方便、生产方便、运输方便、贮藏方便)的要求。

三、辅料类型与应用

辅料系指生产制剂时所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

赋形剂是作为药物的载体,赋予制剂一定的形态与结构的物质。

附加剂是用于保持药物与剂型的质量稳定的物质。

辅料可分为天然、合成和半合成三类。在制剂中使用均应是药用规格,即应达到药用的要求。

中药制剂中的辅料还常具有“药辅合一”的特点,如中药半浸膏片中常用浸膏作为黏合剂,部分中药细粉作稀释剂、吸收剂或崩解剂,以减少其他辅料用量和减少服用剂量。又如二母宁嗽丸中的蜂蜜,既是处方中的一味药,与处方中的其他药物起协同作用,还是丸剂的黏合剂。因此中药制剂在选用辅料时,常注重辅料与药效相结合。

第四节中药制剂的工作依据

一、药品标准

药剂是一类特殊的物质,它的质量优劣直接与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有关。因此,药剂必须保证质量,使其用于临床有效、安全。中西制剂工作都必须遵从药品标准、药事法规等工作依据。

(一)药典

1、药典的性质与作用

性质: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由国家组织药典委员会编纂,并由政府颁布施行,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等部门共同遵循的准绳,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内容:药典中收载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物及其制剂,规定其质量标准、制备要求、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等。

作用:作为药物生产、检验、供应、管理与使用的依据。药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药品生产、医疗和科技的水平,也体现出医药卫生工作的特点和服务方向。药典在保证人民用药有效安全,促进药物研究和生产上起到重大作用。

2、中国的药典发展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全国性药典的国家。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就编纂,并颁布了《新修本草》,又称《唐新修本草》或《唐本草》,是我国政府颁布的第一部药典。它比欧洲1498年出版的地方性药典《佛洛伦斯药典》早800多年,比欧洲第一部全国性药典《法国药典》早1100多年。所以《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全国性药典。这也是我们祖国作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第一部官方颁布的制剂规范,收载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药方,于绍兴21年(公元1151年)出书,也具有药典的性质。

1930年国民党政府卫生署编纂了《中华药典》第一版。主要参考英、美国家药典编写而成,规定的药品不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该药典出版后,直到全国解放前,20年之久也未曾修订。

新中国建立以来,为统一制定全国性的药品标准,由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组织有关医药学专家,组建各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审各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经卫生部批准,颁布施行。《中国药典》已有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及2010年版。我国现行药典是《中国药典》2010年版。

《中国药典》各版简况表:

《中国药典》2010年版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颁布,于2010年1月出版发行,2010年10月1日起正式执行,《中国药典》2010年版分为一、二、三部,共收载4567种,其中新增1386种。一部收载中药品种2165种,其中新增1019种(包括439个饮片标准)、修订634种;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等2271种,其中新增330种、修订1500种;三部收载生物制品131种,其中新增37种。《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而2010年版药典未收载的品种共有39种。

3、其他国家药典简介

(二)其他药品标准

部颁标准、局颁药品标准

二、制剂生产管理

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ning Prachice,GMP)系指在药品生产过程中,运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保证生产优良药品的一整套科学管理方法。GMP的实施,确保了制剂生产,管理的规范性。现行GMP 的类型大致为国际组织的GMP,国家的GMP和制药组织的GMP。

基本要求:

(1)做好药厂的总体设计应按照原料、辅料、燃料进厂到成品出厂整个生产过程,经济合理地布置生产车间和辅助设施。

(2)重视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尽可能选用密闭、高效、节能、自动化程度高、对环境无粉尘污染,且符合GMP要求的新技术和新设备。

(3)加强人员的学历教育和岗前培训根据GMP药品管理的要求,建立合理的药品生产及质量管理的人员梯队结构。

(4)加强制度和标准的建立常规制度包括人员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原辅料及包装材料管理制度,以及卫生管理制度等。必须建立完善的产品标准、原料药和制剂标准及批准生产文号、原辅料质量标准,以及生产、组织、行政、监测等管理标准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又称“GLP”

3、《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又称“GCP”

4、《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管理办法》

5、《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

6、《药包材国家标准》

练习:

一、选择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早于何年颁布()

A、1949年

B、1953年

C、1963年

D、1977年

2、药品生产、供应、检验、管理和使用的主要依据是()

A、GLP

B、GMP

C、药典

D、药品管理法

3、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包括()

A、药典

B、地方标准

C、国标

D、《药品管理法》

E、《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4、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必须遵从药典,各项药品标准,制剂规范与处方

B、药典仅作为药物生产、检验的依据

C、《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全国性药典

D、《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主要收载中药材及其成方制剂

E、地区性药品标准仅对本地区药品生产等具有指导作用,却无法律的约束力。

5、根据《部颁标准》,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制品,称为()A方剂B调剂C中药D汤剂E制剂

6、《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新版本为何年出版()

A 2010

B 1982

C 2005

D 1995

E 2000

7、某以中药为原料的药品标签上写有“黑卫药准字(1984)026号”的字样,其应属于()概念。(BDE)

A中药B成药C方剂D中成药E制剂

8、按形态对剂型进行分类,则应含有()等剂型。(ACE)

A气体制剂B浸出制剂C半固体制剂

D无菌操作制剂E液体制剂

9、下列中()属于药典。(ACDE)

A 太平惠民和济局方

B 神农本草经

C U·S·P

D G·P

E J·P

二、填空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分三部,其中一部为中药部分,二部为西药部分。

2、制剂的要求中,三小是指剂量小、毒性小和副作用小。

3、中药制剂技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研究、论述中药制剂的处方设计、制备理论、生产技术、设备使用、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应用技术课程。

三、简答题

1、制剂三效、三小、五方便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三效是指高效、速效和长效;三小是指剂量小、毒性小和副作用小;五方便是指服用方便、携带方便、贮藏方便、生产方便和运输方便。

四、名词解释

1、中药药剂学

2、制剂

3、剂型

4、中成药

5、标准操作规程

五、论述题:

药典的性质和作用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反馈:

第三次课

实验:

实验一学习查阅《中国药典》

一、实验目的要求

1、通过查阅不同版本的《中国药典》中的有关项目和内容,熟悉每版药典之间的差异特别是2010年版的药典必须清楚它的特点;

2、熟悉《中国药典》的查阅和使用方法;

3、了解《中国药典》的主要内容。

二、实验指导

1、药典是一个国家的药品规格和标准法典,由国家组织编撰,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药典中收载的品种是:医疗必需、临床常用,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较稳定的常用药物及其制剂。每个品种项下规定了相应的质量标准、制备要求、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等作为药品生产、检验、供应和使用的依据和准绳。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药典》已颁布1953年版、1963年版、1977年版、1985年版、1990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2005年版、2010年版9个版本。我国药典现行版是2005年版。

3、《中国药典》2010年版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颁布,于2010年1月出版发行,2010年10月1日起正式执行。《中国药典》2010年版分为一、二、三部,共收载4567种,其中新增1386种。一部收载中药品种2165种,其中新增1019种(包括439个饮片标准)、修订634种;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等2271种,其中新增330种、修订1500种;三部收载生物制品131种,其中新增37种。《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而2010年版药典未收载的品种共有39种。

三、实验用品及材料

《中国药典》记录纸

四、实验内容

从《中国药典》凡例、正文、附录中各选若干项,记录查阅结果,并写出所在部页。

1、从“凡例”中查出近似溶解度、粉末分等内容。

2、从《中国药典》正文查出川贝母鉴别、白芷鉴别、益母草膏的制备方法等。

3、从《中国药典》附录中查出相对密度测定法,水分测定法、乙醇量测定法、无菌检查法、片剂重量差异检查方法等。

4、从《中国药典》附录中查出0.5mol/L硫酸滴定液的配制方法。

查阅记录

药物制剂技术教学资源库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等职业教育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二○一一年一月

目录 一、项目建设背景与意义 (1) 二、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7) 三、建设目标与思路 (11) 四、建设规划 (13) 五、建设内容 (14) 六、预期效果 (29) 七、项目建设的保障措施 (30) 八、项目风险与对策 (32) 九、基本结论 (33)

一、项目建设背景与意义 1.项目建设背景 1)我国医药行业现状 医药行业生产的是关系人类健康和疾病治疗不可缺少的产品,由于其特殊性,被称为“不为经济左右的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医药行业一直保持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制药行业对人才需求量的快速上涨。2010年,我国医药行业受惠于新医改政策所带来的市场扩容、新品增加、药品终端需求活跃等众多有利因素,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和政府投入的加大,行业景气向好,众多医药企业都充分利用这一机遇,通过广纳人才,提高自身竞争力。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的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目标是未来十至二十年增强我国医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使我国生产的药品进入美、欧、日等国际主要药品消费国家,手段是提高药品自主创新能力和生产技术能力。这将是我国医药行业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这一切都将对从事药物制剂生产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出了质量和数量上的要求,有行业数据预测,我国有可能到2020年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医药市场。 药物制剂从业人员在整个医药行业从业人员中占据较大比例,制剂岗位作为药品从研发至临床应用整个流程中的就业核心关键岗位,高职高专药品类及药学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有很大比例从事药物制剂工作。随着我国制药水平的提高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制剂生产与应用行业正处于扩充发展、技术及服务理念更新阶段,对就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大量从事药物制剂生产与应用服务等领域职业岗位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药品(药学)类职业教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强化专业职业技能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标准的研究。 2)我国医药行业药物制剂技术人才需求量及职业岗位分析 通过对药物制剂技术专业领域过去三年(2008年至2010年)以及未来三年(2011年-2013年)对人才数量的需求情况分析,生产一线对制剂人才的需求量呈上升趋势,未来制剂人才的市场需求量依然十分可观。对职业岗位需求情况做

最新药剂学电子教案

药剂学教案 教研组:药学授课教师:蒋丽授课对象:13级药剂1、2班早节一、绪论授课方式理论课 内容(一)概述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周次第1周第1次 目的与要求知识目标: 术语。 能力目标: 德育目标: 掌握药剂学的含义、药物制剂的重要性及分类、药剂学常用 学生能够分析药物剂型对药效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重点:药剂学的含义、药物制剂的重要性及分类、药剂学常用术语。 难点:药物制剂的重要性的理解。 导入新课: 以欣弗案件引出药剂学的重要性。 2006年7月24日,青海西宁部分患者使用欣弗”后,出现胸闷、心悸、心慌等临床症状,青海药监局第一时间发出紧急通知,要求该省停用。随后,广西、浙江、黑龙 江、山东等省药监局也分别报告,有病人在使用该注射液后出现相似临床症状。 主要用途:扁桃体炎、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等 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也可出现肝肾功能异常? 药品流向:销往全国26个省区市,安徽最多… 违规灭菌造出害人“欣弗”: 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2006年6月至7月生产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欣弗)生产工艺改变如下图: 啾弗1?事件造成9人死亡 广西—严走木良丘疳的有口例 四川一1名总上注胡话般砸 -I住帕鬣3巨&J砂那青型咒亡 湖— 二崑腳笔立灭电左1若老人因住蜥T非 吒亡 — 谒女孰1名老人忌附鱷后死匕 -冋峠门氐凱尺C审時哎 广竄-— 1悯辽宇址象币女子麵肩国嫌死巴 — 浙江?■ 1若W耳的男建 110IJ】人旦和「化耳号氏亡 讲授新课: 一、介绍本章节学习内容 (一)概述 (二)药剂学的发展与任务 重点和难点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药物制剂(GMP)

药物制剂实训教学仿真系统解决方案 一、引入医学仿真教学软件的必要性 当前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已经没有太多的企业愿意给新员工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工作的熟悉,学生书本的知识又远远不够岗位需求,更严重的是书本理论没有经过现实的验证让学生面对强大的竞争压力时越来越不敢前进。而学校面临这一问题却是分身乏力。因为没有太多的岗位可以让学生去实习,退而求其次,就算医院愿意提供岗位让学生来实习,学生又有多少机会可以真正的接触真实的东西?生命毕竟是珍贵的,没有人愿意承担藐视生命的责难。 医疗仿真系统的引入却可以解决以上种种问题。让学生在校时可以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在计算机上用软件来模拟现实。可以解决很多现实无法解决的问题。 仿真可以提高对设备操作方式的理解、模拟现实世界的变化、降低测试成本以及在执行计划或者优化方案的过程中使发生错误风险的机会最小化。 二、引入医学仿真教学软件的意义 仿真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教学手段,更是未来智能化教育的基础。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动手的机会。强大的交互性能,使得学生们可以自己动手设置各种实验参数,并及时地得到结果,这在真实世界中往往是无法实现的。除了易见的优点,仿真教学还有一些超出人们预

期的效果: 1、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仿真软件一般都是独立操作,独立完成,学生必须开动脑筋认真分析问题,从而才能准确地解决问题。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会等待教师给出正确答案。 2、开拓想象空间。仿真软件的操作不存在限制,学生可以海阔天空地想象,进行各种各样的设计,并迅速地通过仿真看到结果。这在传统教学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3、减轻教师的负担。学生们主观能动性的提高,就意味着教师可以腾出手来做更多的教学工作,或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工作。传统教学中,一个教师往往要面对几十位学生,无法跟踪每个学生的全过程。 4、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通过仿真训练,学生们充分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领域,应用前景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了对专业技术的认识,从而激发敬业精神。而传统教学中,学生们掌握了一大堆知识,却不知道如何应用,往往会对本专业有一种挫败感,丧失从事专业工作的积极性。 5、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通过计算机仿真,在虚拟世界中由于错误的操作而产生的安全事故,可以提高学生的警觉,分析故障原因,掌握排除故障的技巧。 总之,仿真教学是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手段和教学手段,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以及专业教师提供了教学和研究的一个平台,延展了创新的想象空间,必将在未来的智能化教育领域中取

完整电力电子技术教案

电力电子技术教案 周次:

时间: 课题:绪论第一章第一节电力二极管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电力电子技术 2、电力二极管的结构与伏安特性 3、掌握掌握电力二极管的主要参数和使用 重点、难点:电力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和主要参数 教具:教材粉笔 教学方法:讲授法 时间分配:新授 80分钟小结 15分钟作业布置 5分钟 教学过程: 绪论 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电力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包括信息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两大分支。通常所说的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都属于信息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是应用于电力领域的电子技术。具体地说,就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目前所用的电力电子器件均用半导体制成,故也称电力半导体器件。电力电子技术所变换的“电力”,功率可以大到数百MW甚至GVV,也可以小到数W甚至1W以下。信息电子技术主要用于信息处理,而电力电子技术则主要用于电力变换。通常所用的电力有交流和直流两种。从公用电网直接得到的电力是交流的,从蓄电池和干电池得到的电力是直流的。从这些电源得到的电力往往不能直接满足要求,需要进行电力变换。如表0-1所示,电力变换通常可分为四大类,即交流变直流、直流变交流、直流变直流和交流变交流。交流变直流称为整流,直流变交流称为逆变。直流变直流是指一种电压(或电流)的直流变为另一种电压(或电流)的直流,可用直流斩波电路实现。交流变交流可以是电压或电力的变换,称做交流电力控制,也可以是频率或相数的变换。进行上述电力变换的技术称为变流技术。. 二.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简介 1.传统电力电子器件 2.现代电力电子器件 (1)双极型器件 (2)单极型器件 (3)混合型器件 三、变换电路与控制技术 四、对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第一节电力二极管 相关知识 一、结构与伏安特性 1、结构 电力二极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与信息电子电路中的二极管是一样的,都是以半导体PN结为基础的。电力二极管实际上是由一个面积较大的PN结和两端引线以及封装组成的,图1-2示出了电力二极管的外形、结构和电气图形符号。从外形上看,电力二极管 主要有螺性型和平板型两种封装。 2、伏安特性 电力二极管的静态特性主要是指其伏安特性,如图 所示。当电力二极管承受的正向电压大到一定值(门槛电压),正向电流才开始明显增加,处于稳

药物制剂技术教学大纲

《药物制剂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药物制剂技术 计划学时: 72 计划学分: 4.5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 适用专业:医药营销专业 开设学期:第四学期 制订单位:药学系药剂教研室执笔人:许嵘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研究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保证药物制剂的安全、有效和稳定,以质量优良的药剂满足医疗卫生的需要。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物剂型的设计及药物制剂的制备、生产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二)能力培养目标 掌握药物制剂质量控制的方法并能对药物制剂的质量进行正确的评价。

(备注:类型分为基础、验证、综合及创新等四种;)四、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剂型、制剂、药剂学的概念。 2.掌握剂型的重要性、分类方法和常用剂型。(原料药必须制成适宜的剂型及其制剂才能应用临床的原因和药物剂型及其制剂处 方设计的依据) 3.熟悉药典的概况,中国药典的沿革概况,熟悉处方的概念和类型。4.熟悉GMP、GLP的含义。 5.了解药剂学的任务和发展。 重点与难点: 剂型、制剂、药剂学的概念;剂型分类方法和常用剂型 教学内容: 一.概述 1.药剂学常用术语 2.药剂学的任务 3.药物剂型的分类 二、药剂学的发展 三、药典与药品标准 1.概述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3.其他国家药典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及地区性药品标准 四、处方 五、新药与新药审批办法 1.新药与新药的分类

2.新药审批资料与审批程序 六、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药品安全实验规范 第二章液体制剂(10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液体制剂的含义、特点、分类及质量要求。 2. 掌握液体制剂的常用溶剂。 3. 熟悉增加药物溶解度的药剂学方法。 4. 掌握表面活性剂的概念、功能结构、种类、特性及应用。 5. 熟悉溶液剂、糖浆剂、芳香水剂的概念和有关特点及制备方法。 6. 熟悉高分子溶液剂和溶胶剂的概念、性质及制备方法。 7. 掌握混悬剂的概念、质量要求、稳定性、常用稳定剂及质量评价。 熟悉混悬剂的制备方法。 8. 掌握乳剂的概念、特点、稳定性和常用乳化剂。熟悉乳剂的制备 方法、形成条件及质量评价。 9. 熟悉合剂、洗剂、搽剂、滴鼻剂的概念及应用。了解含漱剂、滴 牙剂、滴耳剂、灌肠剂、灌洗剂、涂剂的概念和应用。 10.了解液体制剂的防腐与色、香、味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 液体制剂的含义、特点、分类及质量要求; 液体制剂的常用溶剂; 表面活性剂的概念、功能结构、种类、特性及应用; 混悬剂的概念、质量要求、稳定性*、常用稳定剂及质量评价; 乳剂的概念、特点、稳定性*和常用乳化剂。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1.液体制剂的特点与质量要求 2.液体制剂的分类 3.液体制剂的常用溶剂

药物制剂设备课程标准

《药物制剂设备》课程标准 一、课程编码:012152 二、课程类型:B类课程 三、适用专业:三年制大专药学 四、参考学时、学分:总计36学时:理论30学时,校内实训6学时;2学分 五、课程性质 《药物制剂设备》是药学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性课程,同时也是大专药学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是研究制剂设备在药学领域中的地位和任务。通过学习使学 生理解设备的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能在药物制剂设备设计上奠 定理论基础;同时为培养有解决实际问题和设备维修技能的高端技能型实用人才 奠定基础。 六、课程定位 《药物制剂设备》在课程中以机械理论等为基础,研究药物制剂设备的学科。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设备维修基本操作方法,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初步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熟练的操作 能力等,树立全心全意对为药学事业服务的思想,关爱、尊重科学,强化预防观念,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七、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三年制大专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药学岗位所涵盖的工作任 务的需要而设置,经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药学从业人员所 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为主线和依据。课程设计主要按学生就业岗位的特点,采用理 实统合、教练融合、工学结合、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组合教学内容,并通过 仿真实验、小组讨论、医院见习等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实现融“教、学、做”为一体,充分体现药物制剂设备课程服务于专业课程的三年制大专药专业教育的课程定 位。 八、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将使学生掌握本学科重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 实验技术,通过任务驱动、服务驱动来展开知识、技能的教学活动,突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高职办学特色,使学生全面掌握或理解制药设备、GMP等内 容。培养学生刻苦勤奋、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强 的团队协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能将相关理论知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

厦门电子职业中专学校教案纸 第页

§1.1电路 一、电路的基本组成 1.什么是电路? 电路是由各种元器件(或电工设备)按一定方式 联接起来的总体,为电流的流通提供了路径。 如图1-1所示。 图1-1 简单的直流电路 2.电路的基本组成 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电源(供能元件):为电路提供电能的设备和器件。 提问 (2)负载(耗能元件):使用(消耗)电能的设备和器件(如灯泡等用电器)。 (3) 控制器件:控制电路工作状态的器件或设备(如开关等)。 (4) 联接导线:将电器设备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如各种铜、铝电缆线等)。 教案纸附页 教学内容、方法、过程和板书设计教学追记

3.电路的状态 (1) 通路(闭路):电源与负载接通,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气设备或元器件获得一 定的电压和电功率,进行能量转换。 (2) 开路(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又称为空载状态。 (3) 短路(捷路):电源两端的导线直接相连接,输出电流过大对电源来说属于严重 过载,如没有保护措施,电源或电器会被烧毁或发生火灾,所以通常要在电路或电气 设备中安装熔断器、保险丝等保险装置,以避免发生短路时出现不良后果。 二、电气元件符号 三、基本电路图 由理想元件构成的电路叫做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也叫做实际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简称为电路图。例如,图1-2所示的手电筒电路。 理想元件:电路是由电特性相当复杂的元器件组成的,为了便于使用数学方法对 电路进行分析,可将电路实体中的各种电器设备和元器件用一些能够表征它们主要电 磁特性的理想元件(模型)来代替,而对它的实际上的结构、材料、形状等非电磁特性不 予考虑。 图1-2 手电筒的电路原理图 画图讲解 厦门电子职业中专学校教案纸 学《电子电检查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20200625135839)

药剂学习题 第一篇药物剂型概论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A 型题】 1. 药剂学概念正确的表述是() A、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B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C、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技术科学 D、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科学 E、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2. 既可以经胃肠道给药又可以经非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是() A. 合剂 B. 胶囊剂 C. 气雾剂 D. 溶液剂 E. 注射剂 3. 靶向制剂属于() . 第一代制剂B. 第二代制剂C. 第三代制剂 D. 第四代制剂 E.第五代制剂 4. 药剂学的研究不涉及的学科() A. 数学 B. 化学 C.经济学 D.生物学 E. 微生物学 5. 注射剂中不属于处方设计的有() A. 加水量 B. 是否加入抗氧剂 C. pH如何调节 D.药物水溶性好坏 E. 药物的粉碎方法 6. 哪一项不属于胃肠道给药剂型() A. 溶液剂 B. 气雾剂 C. 片剂 D.乳剂 E.散剂 7. 关于临床药学研究内容不正确的是() A. 临床用制剂和处方的研究 B. 指导制剂设 计、剂型改革 C.药物制剂的临床研究和评价 D. 药剂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E. 药剂质量的临床监控 8. 按医师处方专为某一患者调制的,并明确指明用法和用量的药剂称为() A. 药品 B. 方剂 C. 制剂 D. 成药 E. 以上均不是 9. 下列关于剂型的表述错误的是() A、剂型系指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B、同一种剂型可以有不同的药物 C、同一药物也可制成多种剂型 D、剂型系指某一药物的具体品种 E、阿司匹林片、扑热息痛片、麦迪霉素片、尼莫地平片等均为片剂剂型 10. 关于剂型的分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胶剂为液体剂型B C、栓剂为半固体剂型D E、气雾剂、吸入粉雾剂为经呼吸道给药剂型) 、软膏剂为半固体剂型 、气雾剂为气体分散型

药剂学电子教案

药剂学教案2班级药剂授课对象:131、教研组:药学授课教师:蒋丽章节一、绪论授课方式理论课 2内容学时授课时数概述一)(第1授课周次周第1次 知识目标:掌握药剂学的含义、药物制剂的重要性及分类、药剂学常用目术语。的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分析药物剂型对药效的重要性。要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求 重点:药剂学的含义、药物制剂的重要性及分类、药剂学常用术语。重点和难点 难点:药物制剂的重要性的理解。 导入新课: 以欣弗案件引出药剂学的重要性。 2006年7月24日,青海西宁部分患者使用“欣弗”后,出现胸闷、心悸、心慌等临床症状,青海药监局第一时间发出紧急通知,要求该省停用。随后,广西、浙江、黑龙江、山东等省药监局也分别报告,有病人在使用该注射液后出现相似临床症状。教主要用途:扁桃体炎、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急性支气管炎、慢学 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等过 程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也可出现肝肾功能异常…设药品流向:销往全国计26个省区市,安徽最多… 违规灭菌造出害人“欣弗”: 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2006年6月至7月生产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欣弗)生产工艺改变如下图: 1 讲授新课:介绍本章节学习内容一、

概述(一) 药剂学的发展与任务(二) (三)药典与药品标准四)处方((GMP) 五)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二、介绍本次课学习内容: 1、药剂学定义、药剂学的分支学科2 、剂型重要性3 、药物剂型分类4 5、药剂学常用术语三、强调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重点:药剂学的含义、药物制剂的重要性及分类、药剂学常用术语。难点:药物制剂的重要性的理解。四、具体内容讲解:(一)药剂学定义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制备)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学科。药剂学分为制剂学和调剂学。制剂学(药厂):根据国家药品标准处方或其他有关处方将原料药 2

药剂学教学习题

《药剂学》练习题 第一章总论 一、名词解释 1. 药剂学 2. 药典 3. 处方 4. GMP 5. GLP 6. DDS 7. OTC 8. USP 9. 制剂 10. 剂型 11. 溶液型分散系统 12. 乳剂型分散系统13. 混悬型分散系统 14. 非胃肠道给药制剂 15. 固体型分散系统 16. 气体型分散系统 二、思考题 1. 药剂学的分支学科有哪些?试分别解释各学科的定义。 2. 药剂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 药剂学总体发展可划分为哪三个时期? 4. 现代药剂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5. 目前颁布的中国药典和国外药典有哪些?最新版本是哪一版? 6. 简述药剂学的进展。 7. 药物剂型可分为几类?试分别叙述。 8. 剂型的重要性主要包括哪些? 9. 药物制剂和剂型的发展可分为哪四个时代?试分别叙述。 10. 药物制剂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11. 试述药物制剂与多学科的关系。 12. 试述片剂在制备与贮存期间的注意事项。 第二章液体制剂 一、名词解释 1.液体药剂 2.流变性 3.溶解、溶解度和溶解速度 4.潜溶和助溶 5.增溶和胶束 6.HLB值、CMC、cloud point 7.乳剂和混悬剂 8.凝胶和胶凝 9.絮凝和反絮凝 10.微乳和复乳 11.Zeta 电位 12. 娇味剂 13. 芳香剂 14. 着色剂 15. 掩蔽剂 二、思考题

1.液体制剂的特点及其分类方法有哪些?简述均相和非均相液体制剂的特征。试述分散度与疗效、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牛顿流体的特点是什么?非牛顿流动流动曲线有哪几种类型? 2.流变学在药剂学中的有何应用? 3.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哪几种? 4.根据 Noyes-Whitney 方程,简述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 5.试述表面活性剂定义、分类及结构特点。 6.影响表面活性剂增溶的因素有哪些? 7.试举例简述各类表面活性剂的特点和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8.简述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学性质。 9.何谓胶体溶液?有哪两类? 10.试述分子胶体和微粒胶体在结构、性质和稳定性方面的异同点。 11.热溶法冷溶法制备糖浆剂的优缺点有哪些? 12.试述乳化剂定义、种类及其乳化作用机理。 13.试述决定乳剂类型的主要因素及其转相方法。 14.简述微乳和普通乳剂的主要区别及其制备方法。 15.混悬剂处方中常用的稳定剂有哪几类? 16.何谓絮凝和反絮凝剂?其作用机理如何? 17.混悬剂的制备方法有哪些?其质量评价方法有哪些? 第三章无菌制剂和灭菌制剂 一、名词解释 1. 灭菌制剂和无菌制剂 2. 注射剂和输液 3. 等渗和等张 4. 热原和反渗透 5. 原水、纯化水和注射用水 6. 滴眼剂和洗眼剂 7. 海绵剂和冻干制剂 8. 灭菌法 9. 无菌 10. 防腐和消毒 11. 湿热灭菌法 12. 低温间歇式灭菌法 13. F 值和 Fo 值 14. 工业净化和生物净化 15. 层流和紊流 二、思考题 1.药剂学中灭菌法可分为哪几类?物理灭菌技术主要包括哪些方法? 2.影响湿热灭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使用热压灭菌设备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电子技术基础》正式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正式 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目的与要求 1. 了解半导体的导电本质, 2. 理解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的概念 3. 掌握PN结的单向导电性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2.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难点 1.半导体的导电本质 2.PN结的形成 教学方法 讲授法,列举法,启发法 教具 二极管,三角尺 小结 半导体中载流子有扩散运动和漂移运动两种运动方式。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定向运动称为漂移运动。在半导体中,如果载流子浓度分布不均匀,因为浓度差,载流子将会从浓度高的区域向浓度低的区域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扩散运动。 多数载流子因浓度上的差异而形成的运动称为扩散运动 PN结的单向导电性是指PN结外加正向电压时处于导通状态,外加反向电压时处于截止状态。 布置作业 1.什么叫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器件

自然界中的物质,按其导电能力可分为三大类: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半导体的特点: ①热敏性 ②光敏性 ③掺杂性 导体和绝缘体的导电原理:了解简介。 一、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如硅(Si)、锗(Ge)。硅和锗是4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轨道上有4个价电子。 1.热激发产生自由电子和空穴 每个原子周围有四个相邻的原子,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紧密结合在一起。两个相邻原子共用一对电子。室温下,由于热运动少数价电子挣脱共价键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同时在共价键中留下一个空位这个空位称为空穴。失去价电子的原子成为正离子,就好象空穴带正电荷一样。 在电子技术中,将空穴看成带正电荷的载流子。 2.空穴的运动(与自由电子的运动不同) 有了空穴,邻近共价键中的价电子很容易过来填补这个空穴,这样空穴便转移到邻近共价键中。新的空穴又会被邻近的价电子填补。带负电荷的价电子依次填补空穴的运动,从效果上看,相当于带正电荷的空穴作相反方向的运动。 3.结论 (1)半导体中存在两种载流子,一种是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另一种是带正电的空穴,它们都可以运载电荷形成电流。 (2)本征半导体中,自由电子和空穴相伴产生,数目相同。 (3)一定温度下,本征半导体中电子空穴对的产生与复合相对平衡,电子空穴对的数目相对稳定。 (4)温度升高,激发的电子空穴对数目增加,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增强。 空穴的出现是半导体导电区别导体导电的一个主要特征。 二、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药剂学习题与答案

药剂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剂型、制剂、药剂学的概念是什么? 2. 什么是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3. 什么是、与? 第二章液体制剂 1.液体制剂的按分散系统如何分类? 2.液体制剂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 3.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4.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有哪些?何为潜溶剂? 5.何为絮凝,加入絮凝剂的意义何在? 6.乳剂和混悬剂的特点是什么? 7.用公式描述影响沉降的因素,并说明加入高分子助悬剂具有哪些作用? 8.乳化剂的作用如何?如何选择乳化剂? 9.乳剂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10.简述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哪些? 11.简述助溶和增溶的区别? 12.什么是胶束?形成胶束有何意义? 13.表面活性剂分哪几类,在药剂中主要有哪几个作用? 第三章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1.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有哪些? 2.常用的除菌过滤器有哪些? 3.灭菌参数F和F0值的意义和适用范围? 4.洁净室的净化标准怎样? 5.注射剂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 6.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7.纯化水、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的区别? 8.热原的定义及组成是什么? 9.热原的性质有哪些?各国药典检查热原的法定方法是什么? 10.简述污染热原的途径及去除热原的方法。 11.注射剂等渗的调节方法及调节等张的意义。 12.制备安瓶的玻璃有几种?各适合于什么性质的药液? 13.输液按规定的灭菌条件灭菌后,为什么还会出现染菌现象? 14.输液常出现澄明度问题,简述微粒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第四~五章固体制剂 1.散剂的概念、制备方法与质量要求。 2.用什么方程来描述药物的溶出速度?改善药物溶出速度的方法有哪些? 3.什么是功指数? 4.影响物料均匀混合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达到均匀混合? 5.片剂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6.片剂的可分哪几类?各自的特点? 7.片剂常用的辅料有哪些?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片的辅料有哪些? 8.湿法制粒的方法有哪些?各自的特点? 9.片剂产生裂片的主要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10.片剂的包衣的目的何在? 11.片剂的成形及其影响因素。 12.简述片剂制备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原因。 13.物料水分的性质。 14.片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15.胶囊剂的概念、分类与特点是什么? 16.空胶囊的组成与规格。 17.滴丸剂的概念,它与软胶囊有何区别? 第六章半固体制剂、栓剂与膜剂

药物制剂教学大纲20120314

常州市工贸技工学校 药物制剂专业 课 程 教 学 计 划 学制 3年 招生对象应届初中毕业生或相当学历者学校(盖章)常州市工贸技工学校 填报日期 2012年3月

一、培养目标与业务标准 表1 培养目标与业务规格表 (一)公共基础课 1、德育 (1) 职业道德与生涯规划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

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语文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3、英语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4、数学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5、计算机基础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6、体育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

药剂学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授课章节及课题第一章绪论学时 安排 3 授课 时间 2006.9.5 授课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药剂学的概念与任务;药剂学的分支学科;药物剂型与DDS;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药典与药品标准简介;GMP、GLP、与GCP;药剂学的沿革和发展。 掌握药剂学的定义及相关常用术语,药剂学的任务,药物制剂的分类及命名,药剂学 的发展,药典与处方,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及药品安全实验规范等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和知识点: 重点讲解药剂学的主要任务及在新药开发中的重要意义 讲解药典的定义、作用及国家对药品的生产、研究部门实行GMP、GLP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第一节药剂学的概念与任务0.25 第二节药剂学的分支学科0.25 第三节药物剂型与DDS 0.5 第四节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0.5 第五节药典与药品标准简介0.25 第六节GMP、GLP与GCP 0.5 示教方式与教具: 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以新药开发的成功实例培养学生对药剂学重要性的认识。 思考题、作业题及参考书: 崔福德.药剂学.北京:中国医药学出版社,2002 吴镭,平其能.药剂学发展与展望.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郑筱萸,徐玉麟.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学习辅导.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毕殿洲.药剂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张汝华.工业药剂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 熊宗贵.生物技术制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拉赫曼,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等译.工业药剂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4 预习:第二章液体制剂

药剂教案

课程名称:药剂学 授 课 对 象 系别:药剂学系 年级:2009 班级:药学本科 本单元 (章节) 学时数 4学时 课 程 类 型 大 课(√) 实验课( ) 讨论课( ) 章节题目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 教学目 的 掌握表面活性剂的概念、结构特征、分类;掌握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与应用; 熟悉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学性质。 了解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性; 教 学 内 容 重点(△) 难点(○) 疑点(?) 时间 分配 (分钟) 举例/教具 1、概述 表面活性剂的概念、结构特征及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性。 2、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离子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新型表面活性剂的种类。 3、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和应用 临界胶束浓度及测定;HLB值;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及其应用;其他应用。 4、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学性质 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毒性;刺激性。△ △ △○ 20 30 95 15 多媒体 图解 联系生活中用到的表面 活性剂举例 图解 举例 讲授 讨论、思考题、作业: 1.表面活性剂的定义、种类、每类代表及特点? 2.CMC、昙点的定义,HLB的含义及计算。 3.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及其在药剂中的应用? 参考书目: 1.苏德生,王思玲主编.物理药剂学.第1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殷恭宽主编.物理药学.第1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授课教师:汪效英2009年4月1日

课程名称:药剂学 授 课 对 象 系别:药剂学系 年级:2009 班级:药学本科 本单元 (章节) 学时数 2学时 课 程 类 型 大 课(√) 实验课( ) 讨论课( ) 章节题目 第四章 微粒分散体系 教学目 的 掌握分散体系的概念、分类及微粒分散体系在药剂学中的意义;微粒分散体系的基本特性;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 熟悉微粒大小的测定方法;微粒大小与体内分布的关系;微粒分散体系的热力学动力学、光学性质 了解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相关理论 教 学 内 容 重点(△) 难点(○) 疑点(?) 时间 分配 (分钟) 举例/教具 1. 概述 分散体系的概念、分类;微粒分散体系在药剂学中的重要意义。 2. 微粒分散系的主要性质与特点 微粒大小及测定方法;微粒大小与体内分布的关系;微粒的动力学性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 3. 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 微粒分散体系的热力学稳定性、动力学稳定性、絮凝与反絮凝。 4. 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的相关理论△ △○ △○ 15 45 30 自学 多媒体 实例 图解 讨论、实例 图解、讲授 讨论、思考题、作业: 1. 简述微粒分散系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2. 试述微粒大小与体内分布的关系?有何意义? 3. 什么是絮凝、反絮凝,有何意义? 参考书目: 1.苏德生,王思玲主编.物理药剂学.第1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殷恭宽主编.物理药学.第1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授课教师:汪效英2012年4月8日

01-1药物制剂技术一项目教学设计新部编版方案任务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药物制剂技术一 (固体制剂技术)项目教学方案设计 项目一揽表(每个项目8个课时以上便要分解,模块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减,生产岗位不写GMP对人员的要求)

(以下是机械加工专业的模板仅作参考,各位老师作参考编写各 自岗位的内容) 项目四平面轮廓加工 项目描述: 平面轮廓加工是按《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中级技能考核要求编入的核心项目。该项目含盖了圆弧直线轮廓凸台加工、型腔加工、复合轮廓加工等多个任务模块。通过项目学习与实践,加工出合格的平面类零件。 模块三复合轮廓加工 一、模块描述: 该图纸为玩具注塑模具中的一个上模零件,其作用是利用注塑机合模使得上模配合动模板与下模板凹模形成注塑腔体,要求须按照图纸加工出零件,达到图纸上的精度要求,并将加工出的零件和其他已有的下模零件组装起来完成其零件腔体功能。该模块是对之前技能学习的综合检验,也是对该项目的综合评价。

姓名 工件号 得分 轮廓名称 四方台 八边形凸台 内孔 弧形凸台值 程序文件名 (O1) (O2) (O3) (O4) 基本尺寸 008 .090- 02.045.79± 05 .00 66+φ 005 .040- 半精加工刀补量D01 理想目标尺寸L 理 实际测量值L 实 Δ修正 精加工刀补D01’ 最终测量值 是否合格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分析图纸,安排加工工艺; 2.掌握如何实现安全加工的程序编制方法; 3.能结合刀补划分粗、精加工阶段,加工出合格零件。 三、教学资源: PPT 多媒体教学课件 摄像仪视频演示 2人一台数控铣床 每人一本课程任务书 四、教学组织: 实操前指导课分组,按任务岗位分组,每组有工艺分析员、程序员、质检员和组长组成,分5组,20人小班化教学;上岗实操,2人一台机床,1人实操,另1人安全操作流程监督,

电子技术教案完整版

编号:1—1 教研室主任签字:王亚君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课题名称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器件 §1-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的 1. 知道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2.知道两种杂质半导体的形成、特点 3.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4.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安全及就业观的引导。 教学重点半导体的导电特性、两种杂质半导体的形成、特点 教学难点PN结的形成及其特性 教学方法讲练法 课题类型新授课 课的结构组织教学→复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小结→作业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时间 型半导体型和授讲新课P二、N

型半导体的形成及特点1、N教师板书,分钟15)形成:在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五价元1学生听述素磷并记录笔2)特点:自由电子多、空穴少记 、2P型半导体的形成及特点 )形成:在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三价元1 素硼 2)特点:自由电子少、空穴多 )、1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是(习练学5分生自己钟 )。和(完成 、)型半导体的多数载流子是2、N( 。少数栽流子是() 型半导体的电中性讲型和P、3N课新授30分钟 学生听述 三、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1、PN结的形成 1)扩散运动:物质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板书 度低的地方的运动 2)漂移运动:载流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 发生的移动 3)PN结的形成 扩散运动和漂移运动达到动态平衡时 形成的空间电荷区即是PN结。空间电荷 区也叫阻挡层、耗尽层 2、PN结的特点 PN结正偏时,电阻小导通,PN结反偏时,电阻大截止。

:王亚君教研室主任签字编号:2—1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课题名称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器件 §1-2 二极管 教学目的1、认识二极管的结构和符号

药剂学辅导教案散剂和颗粒剂第三章

药剂学辅导 第三张散剂和颗粒剂 3.1 粉体学 3.1.1 粉体学的概念【熟】研究粉体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粉体最基本的性质是粒子的大小、粒度分布与形状, 粉体的比表面积、密度、孔隙率、流动性、润湿性等。 3.1.2 研究粉体学的意义 3.1.3 粉体的性质 1.粒子大小和粒度分布 1) 粒子大小(粒度) 是粉体最基本的性质,它对粉体的溶解性、可压性、密度、流动性等均有显著的影响。 (1)表示粒子大小的方法:【熟】定方向径、等价径、体积等价径、有效径、筛分径等。 (2)粉体粒径的测定方法:【熟】显微镜法、库尔特记数法、沉降法、筛分法等。 A .显微镜法:光镜可测定0.5 —100um级粒径,一般需测200 至500 个粒子。 B. 库尔特记数法:应用库尔特记数器,将电信号换算成粒径完成测定。 C. 沉降法:应用Stock。方程求出粒子的粒径,适于100um 以下的粒径测定。

D .筛分法:最早的方法,应用范围在45um以上。我国工业用标准筛用“目”表示筛号,目数越大孔径越小。 2)粒度分布通过粒度分布可了解粒子的均匀性。2.粉体的比表面积是指单位重量或体积的粉体所具有的表面积。比表面积大,粒径小,粉体的吸附性强。 3.粉体的空隙率 1)概念粉体层中空隙所占的比例。 2)分类粉体内空隙率、粉体间空隙率、总空隙率4.粉体的密度1)概念单位体积粉体的重量(质量/体积)。 2 )粉体体积的表示: (1)粉体的真体积(Vt) (2)粉体内部空隙的体积(V内) (3)粉体间空隙的体积(V间) (4)粉体的充填体积(V二Vt+V内+V间) 3)密度的表示方法 (1)真密度M/Vt (2)粒子密度M/ (Vt+V 内) (3)松密度(堆密度)M/V (V=Vt+V 内+V 建) 同一种粉体的真密度是相同的,但松密度会有所不同,如MgO 有重质与轻质之分,前者的松密度大,后者的小。

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教案

附件四 《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教案 第一章绪论(共2学时) 一、总结实习收获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GMP、生产设备的认识; 总结收获与不足; 根据学生不了解的工程知识,引出一个工程实例-------江西川奇药业GMP 车间 二、以江西川奇药业GMP车间为例,着重讲解中药提取车间的布置、制剂车间及 其空调净化系统的设计。 三、介绍《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教学大纲、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四、概述制药机械设备 (一)分类; (二)制药机械国家、行业标准分类; (三)制药机械的代码与型号; (四)制剂设备发展动态。 五、制药车间工程设计概述 (一)制药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 1、项目建议书 2、可行性研究报告 3、设计阶段 4、例: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制药工程设计所涉及到的技术法规 第二章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与制剂工程(共6学时) ?教学提示: ?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GMP发展史、GMP认证与验证制度;熟悉GMP的主要

内容;掌握GMP对药厂总体规划、洁净厂房车间设计的要求;掌握GMP对洁净厂房卫生要求及对制剂生产设备的要求 第一节 GMP的发展及实施 1、国际上GMP的发展及实施 GMP的概念 2、国内GMP的发展及实施 3、实施GMP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GMP的主要内容(重点讲解:) GMP的基本点;GMP的中心指导思想; 1、我国98修订版的GMP分为14章88条,其内容介绍。 训练有素的——生产人员、管理人员 合适的——厂房、设施、设备 合格的——原辅料、包装材料 经过验证的——生产方法 可靠的——监控措施 完善的——销后服务 2、GMP附录内容;空气洁净度级别表; 3、部分国家和组织GMP空气洁净度等级的比较 一、二节学时的讲解 第三节 GMP与药厂总体规划(共学时)一、厂址选择(6点原则) 二、总体规划: 1、厂区划分和组成 举例:上海东方制药厂总图规划,主要说明厂区的有机组成 2、总体布置(重点讲解:) 先说明进行制剂厂区总平面布置时应考虑以下原则和要求;再举例:上海汉殷制药厂总图规划 海正药业总图规划 合肥利民药业总图规划 3、总图管线综合布置 管线敷设方式: a.直埋地下敷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