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交换试题大全

软交换试题大全

软交换试题大全
软交换试题大全

软交换试题大全

软交换试题

一、填空题

1、VoIP技术的两个发展阶段是1、以H.323技术为主的VoIP技术,

2、 Softswitch体系。(C级)

2、第二代IP电话网关模型是由IETF组织提出的。(B级)

3、第二代IP电话网关分解为三个部分,信令网关、媒体网关、媒体网关控制器。(B级)

4、在IP网络中,对于语音业务,传播时延、抖动以及丢包为影响通话质量的主要因素。(C级)

5、与传统电话网相比,分组网传话音具有成本低、易推出新业务、有利于企业建立高效综合服务内部网、有助于与各种新技术融合等很多优势。(B级)

6、软交换网络结构分为边缘/接入层,核心/传输层,控制层,业务/应用层。(C级)

7、骨干IP网在SOFTSWITCH结构中位于传输层。(C级)

8、信令网关,媒体网关在SOFTSWITCH结构中位于边缘层。(C级)

9、媒体控制协议有H.248协议,MGCP协议,

SIP协议等;用于Softswitch和TG/中继网关,

AG/接入网关等媒体网关之间。(C级)

10、S OFTSWITCH互通协议有BICC/SIP协议,

BCP-T协议,H.323协议等。(A级)

11、应用支持协议有Parlay,RADIUS,COPS等。

(A级)

12、在Softswitch体系中, SS控制设备

设备负责号码分析,并选择呼叫路由。(B级)13、在Softswitch体系中, Application Server 负责生成并存储业务逻辑。(B

级)

14、在Softswitch体系中, Policy Server 负责执行策略管理。(A级)

15、在Softswitch体系中, MG 负责媒

体流的建立和释放。(C级)

16、S oftswitch与Application Server之间通

过API 接口相连。两者之间使用的通信协议是Parlay 协议。(A级)

17、中继网关TG与数据网络侧接口为以太网

口,与PSTN侧的接口是 E1接口。(C级)

18、IAD综合接入设备的上行接口目前提供以

太网口接口。(C级)

19、IAD500系列下行接口为 Z接口,IAD600系列下行接口有 Z接口和数据接口。(C级)20、S oftswitch可同通过IP网络与宽带智能网

直接相连,也可通过 SG与传统的SCP进行交互。(B级)

21、A G与普通电话用户可通过双绞线线进行

相联。(C级)

22、媒体网关是处在电路交换方式的PSTN网与

SOFTSWITCH分组数据网边缘的网络产品,采用SOFTSWITCH标准适配层协议及传输层协议,可以有效实现两种网间数据的互通。(C 级)

23、媒体网关主要完成媒体流处理和必要控

制功能,信令网关完成PSTN侧的七号信令与IP网侧信令的转换。(C级)

24、媒体网关中,接入网关AG主要负责将PSTN

用户直接接入IP网,完成PSTN/ISDN用户侧的语音/传真与IP网侧语音/传真的转换功能。(C级)

25、中继网关主要负责PSTN网通过中继线接

入IP网,通过IP网受SOFTSWITCH控制。(C

级)

26、当一个接入单元配满DMV板时,其最大端口

数为 240。(C级)

27、D MV板主要实现对话音进行编解码,实现舒

适噪声生成,回声抑制等功能。(A级)

28、Z XSS MG100以太网单元21个端口分配,接

入单元, 13 个端口;网管板,2个端口;外部服务器与级连, 6 个端口。(B级)

29、媒体网关用户侧接口包括,模拟Z用户接

口,ISDN接口,V5接口。(B级)

30、媒体网关和信令网关后台数据均采用

Microsoft SQL Server 6.5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C级)

31、Z XSG10七号信令网关是处在PSTN网与IP

网边缘的网络产品,可以有效实现两种网间信令的互通。(C级)

32、Z XSG10系统为模块间全分散,模块内分级

控制,集中管理的开放式体系结构;以通用计算机平台为基础,局域网技术为支撑,客户机/服务器方式为控制结构的基本形态。(A级)33、Z XSG10采用IETF的Sigtran工作组的标准

适配层协议及传输层协议,适配能力强,功能

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 摘要: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宽带及业务的要求也在迅速增长,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现有业务和新增业务,提供给用户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提出了下一代网络的概念,且目前各大电信运营商已开始着手进行下一代通信网络的实验。软交换技术又是下一代通信网络解决方案中的焦点之一,已成为近年来业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我国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已经完成了有关软交换体系的总体技术要求框架,863计划也对有关软交换系统在多媒体和移动通信系统方面的研究课题进行了立项。 关键词:网关、服务器、软交换技术 1.软交换概念的提出及定义 软交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当时在企业网络环境下,用户采用基于以太网的电话,通过一套基于PC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软件(CallManager、CallServer),实现PBX 功能(IPPBX)。对于这样一套设备,系统不需单独铺设网络,而只通过与局域网共享就可实现管理与维护的统一,综合成本远低于传统的PBX。由于企业网环境对设备的可靠性、计费和管理要求不高,主要用于满足通信需求,设备门槛低,许多设备商都可提供此类解决方案,因此IP PBX应用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IP PBX成功的启发,为了提高网络综合运营效益,网络的发展更加趋于合理、开放,更好的服务于用户。业界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将传统的交换设备部件化,分为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二者之间采用标准协议(MGCP、H248)且主要使用纯软件进行处理,于是,SoftSwitch(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 软交换概念一经提出,很快便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和重视,ISC(International SoftSwitch Consortium)的成立更加快了软交换技术的发展步伐,软交换相关标准和协议得到了IETF、ITU-T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重视。 根据国际Softswitch论坛ISC的定义,Softswitch是基于分组网利用程控软件提供呼叫控制功能和媒体处理相分离的设备和系统。因此,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软交换主要提供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与此同时,软交换还将网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的业务。

《软交换与IMS_原理和技术演进》试题答案

单选题 1. ( )在软交换网络中处于接入层的位置,负责不同媒体格式之间的转换。√ A媒体网关 B媒体资源服务器 C信令网关 D应用服务器 正确答案: A 2. ()向应用服务器提供开放的、标准的接口,以方便第三方业务的引入,并提供统一的业务执行平台。√ A接入网关 B中继网关 C信令网关 D应用网关 正确答案: D 3. 狭义的下一代网络特指以( )为控制核心,能够实现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开放的分层体系架构。√ A媒体网关 B软交换设备 C信令网关 D应用服务器 正确答案: B

4. 软交换是网络演进以及下一代()的核心设备之一。√ A分组网络 B电话网络 C无线网络 D光纤网络 正确答案: A 5. 软交换提供业务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以提供新的综合网络业务。√ A增加程控交换机软件 B增加路由器软件 C API和应用服务器 D增加媒体网管软件 正确答案: C 6. Softswitch体系中哪个设备具体负责媒体资源的播放()√ A Media Server B Application Server C Softswitch D PIP 正确答案: A 7. 软交换系统中继网关主要针对传统的()网中的媒体流的汇接接入。√ A帧中继

B ADSL用户 C PSTN/ISDN D以太网用户 正确答案: C 8. 软交换系统中信令网关的主要作用是完成()的中继、翻译或终结处理。√ A信令消息 B媒体信息 C管理信息 D控制信息 正确答案: A 9. IMS最早是由哪个组织提出来的?√ A ITU-T B 3GPP C 3GPP2 D TISAPN 正确答案: B 10. IMS的全称是()√ A Integrated Mobile Solution(整合的移动通信解决方案) B IP Multimedia Sy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 C Intelligent Mobile System(智能的移动通信系统) D Interesting Multiple Service(有趣的多样性服务)

软交换机系统设计

成绩 南京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题目软交换机系统设计 课程名称现代交换技术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通信 101 学生姓名 xx 学号 xxxxxxxxx 设计地点信息楼 C315 指导教师李传森 设计起止时间:2013年12月23日至2013年12月27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1 二、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1 三、基本原理?1 四、课程设计主要内容?3 五、设计步骤?5 六、参考文献?11 七、设计心得?11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对交换机系统设计和功能设置,培养学生运用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和掌握交换机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操作步骤,学生通过对课程设计内容的实际调试,加强学生使用和管理交换机设备的能力,通过编写设计报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作总结和文字及图形表达能力。 二、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a.课程设计题目:软交换机系统设计 b.设计要求:根据软交换网络的拓扑结构,对软交换设备进行基本配置,包括:软交换服务器配置、语音网关配置、网络话机配置。 三、基本原理 1、网络拓扑 2、在最基本的V oIP 网络,由软交换服务器、语音网关、网络话机、普通话机、PSTN 拟线路等设备组成。涉及到以太网口、串行接口、模拟语音接口等接口。在本实验中对设备和接口进行初步的了解,进行基础的线路连接。对V oIP 系统涉及的各设备的基本配置项目进行了解和熟悉。 a.软交换服务器 软交换服务器是整个软交换系统平台的核心部件,主要完成软交换平台的呼叫控制、用户认证、号码资源分配、计费等功能。

b.语音网关 在V oIP 系统中,语音网关是在模拟的语音、传真信号与数字的IP 报文之间进行转换、实现V oIP 网络与PSTN 互通的设备,配合软交换服务器使用。较为高级的语音网关还提供了一些附加功能,如内置PBX(电话交换)、为重要电话提供“一机双号”,即该电话既保留了PSTN 直线电话号码,又分配IP 分机号码等等。 背面板接口细节: 以太网接口和控制台口:同软交换服务器。 FXS 接口:FXS(Foreign Exchange Station)是模拟电话接口。它是电话交换系统

软交换试题大全

软交换试题 一、填空题 1、VoIP技术的两个发展阶段是1、以H.323技术为主的VoIP技术, 2、 Softswitch体 系。(C级) 2、第二代IP电话网关模型是由IETF组织提出的。(B级) 3、第二代IP电话网关分解为三个部分,信令网关、媒体网关、媒体网关控制器。(B级) 4、在IP网络中,对于语音业务,传播时延、抖动以及丢包为影响通话质量的主要因素。 (C级) 5、与传统电话网相比,分组网传话音具有成本低、易推出新业务、有利于企业建立高效综 合服务内部网、有助于与各种新技术融合等很多优势。(B级) 6、软交换网络结构分为边缘/接入层,核心/传输层,控制层,业务/应用层。(C级) 7、骨干IP网在SOFTSWITCH结构中位于传输层。(C级) 8、信令网关,媒体网关在SOFTSWITCH结构中位于边缘层。(C级) 9、媒体控制协议有H.248协议,MGCP协议,SIP协议等;用于Softswitch和TG/中继网关, AG/接入网关等媒体网关之间。(C级) 10、S OFTSWITCH互通协议有BICC/SIP协议, BCP-T协议,H.323协议等。(A级) 11、应用支持协议有Parlay,RADIUS,COPS等。(A级) 12、在Softswitch体系中, SS控制设备设备负责号码分析,并选择呼叫路 由。(B级) 13、在Softswitch体系中, Application Server 负责生成并存储业务逻辑。(B 级) 14、在Softswitch体系中, Policy Server 负责执行策略管理。(A级) 15、在Softswitch体系中, MG 负责媒体流的建立和释放。(C级) 16、S oftswitch与Application Server之间通过API 接口相连。两者之间使用的通信协议 是 Parlay 协议。(A级) 17、中继网关TG与数据网络侧接口为以太网口,与PSTN侧的接口是 E1接口。(C级) 18、IAD综合接入设备的上行接口目前提供以太网口接口。(C级) 19、IAD500系列下行接口为 Z接口,IAD600系列下行接口有 Z接口和数据接口。(C级) 20、Softswitch可同通过IP网络与宽带智能网直接相连,也可通过 SG与传统的SCP进行

IMS与软交换的区别(新)

Independent Media Services IMS是英文Independent Media Services的缩写中文译名:独立媒体服务 IMS是MEGASTAR公司的一个部门,创始人Blong.He. 专门从事独立媒体运作业务。 IMS 1.1.IMS技术概念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是IP多媒体系统,是一种全新的多媒体业务形式,它能够满足现在的终端客户更新颖、更多样化多媒体业务的需求。目前,IMS被认为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也是解决移动与固网融合,引入语音、数据、视频三重融合等差异化业务的重要方式。但是,目前全球IMS网络多数处于初级阶段,应用方式也处于业界探讨当中。 1.2.IMS的定位 IMS在3GPPRelease 5版本中提出,是对IP多媒体业务进行控制的网络核心层逻辑功能实体的总称。3GPP R5主要定义IMS的核心结构,网元功能、接口和流程等内容:R6版本增加了部分IMS业务特性、IMS与其他网络的互通规范和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特性等;R7版本加强了对固定、移动融合的标准化制订,要求IMS支持数字用户线(xDSL)、电缆调制解调器等固定接入方式。 软交换技术从1998年就开始出现并且已经历了实验、商用等多个发展阶段,目前已比较成熟。全球范围早已有多家电信运营商开展了软交换试验,发展至今,软交换技术已经具备了替代电路交换机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宽带多媒体业务能力。在软交换技术已发展如此成熟的今天,IMS的出路在何方?又该如何发展和定位呢?首先需要对IMS和软交换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和分析。 如果从采用的基础技术上看,IMS和软交换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基于IP分组网;都实现了控制与承载的分离;大部分的协议都是相似或者完全相同的;许多网关设备和终端设备甚至是可以通用的。 IMS和软交换最大的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在软交换控制与承载分离的基础上,IMS更进一步的实现了呼叫控制层和业务控制层的分离; (2)IMS起源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应用,因此充分考虑了对移动性的支持,并增加了外置数据库——归属用户服务器(HSS),用于用户鉴权和保护用户业务触发规则; (3)IMS全部采用会话初始协议(SIP)作为呼叫控制和业务控制的信令,而在软交换中,SIP只是可用于呼叫控制的多种协议的一种,更多的使用媒体网关协议(MGCP)和H.248

软交换与NGN 阶段一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5道小题,共100.0分) 1.下面的H.248消息中,MGl与MGC通信时使用的IP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是 ()。 MGl→MGC: MEGACO/1 [10.54.250.43]:2944 P=369363687{C=386{ A=A0,A=A100000124{ M{O{MO=RC,RV=OFF,RG=OFF,nt/jit=40}, L{v=0 c=IN IP4 10.54.250.43 m=audio 18300 RTP/AVP 8}}}}} A. 10.54.250.43和2944 B. 10.54.250.43和18300 C. 10.54.250.44和2944 D. 10.54.250.44和18300 2.下面的H.248消息中,终端A100000124接收媒体流的IP地址、RTP端口 号分别是()。 MGl→MGC: MEGACO/1 [10.54.250.43]:2944 P=369363687{C=386{ A=A0,A=A100000124{ M{O{MO=RC,RV=OFF,RG=OFF,nt/jit=40},

L{v=0 c=IN IP4 10.54.250.43 m=audio 18300 RTP/AVP 8}}}}} A. 10.54.250.43和2944 B. 10.54.250.43和18300 C. 10.54.250.44和2944 D. 10.54.250.44和18300 3.在H.248协议中,()描述网关向远端实体发送的媒体流特性。 A. 本地描述符 B. 远端描述符 C. 事件描述符 D. 本地控制描述符 4. 5.以下消息中,该呼叫采用的消息体结构使用的协议是( )。 INVITE Sip:watson @ https://www.doczj.com/doc/b71396673.html, SIP/2.0 Via: SIP/2.0/UDP https://www.doczj.com/doc/b71396673.html, From: A. Bell ( Sip: a.g.bell @ https://www.doczj.com/doc/b71396673.html,) To: T. Watson (Sip: watson @ https://www.doczj.com/doc/b71396673.html,); tag = 37462311 Call-ID: 3298420296 @ https://www.doczj.com/doc/b71396673.html, CSeq: 1 INVITE Contact: Sip: a.g.bell @ https://www.doczj.com/doc/b71396673.html, Content-Type: application/sdp

现代通信交换技术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在程控交换系统中按照紧急性和实时性要求优先级最高的任务是(A) A、故障级任务 B、周期级任务 C、基本级任务 2、ATM信元结构是(A) A、固定53个字节长度 B、可变长度的 C、可变长度最大为53个字节 3、程控交换机中双音频号码失效、区别位间隔和摘|挂机的方法是检查(A)? A、变化识别 B、前次扫描结果 C、这次扫描结果 4、区分ATM系统中用户数据和信令数据是靠(A) A、信头标签不同 B、在不同时隙中传送 C、传输时间不同 5、MPLS交换技术在进行交换寻址时,采用的匹配原则(B) A、固定长度精确匹配 B、最大长度匹配 C、时间匹配 6、BANYAN网络具有以下特性(B、C) A、无内部阻塞 B、有唯一路径 C、可以自动选路 7、当电路交换局采用30/32路PCM系统时,其帧结构中每一帧包含了(C)个时隙 A、24 B、64 C、32 D、16 8、8X8矩阵的S接线器由(C)个控制存储器控制 A、1 B、3 C、8 D、10 9、T接线器在输入控制方式中,SM的写入由(C)控制 A、CP B、CPU C、CM 10、某S接线器,交换矩阵为1024x1024,则CM每个单元存储的数据为(C)bit A、8 B、9 C、10 D、32 11、MPLS网络中负责对进入分组进行转发等价类划分的是(A) A、边缘交换路由器 B、标记交换路由器 C、ATM交换机 12、MPLS的标记分配和分发主要有以下哪些方式(A、B) A、下游自主方式 B、下游按需方式 C、自由保存方式 D、保守保存方式 13、局域网交换机根据工作的协议可以分为(A、B、C、D) A、二层交换 B、三层交换 C、四层交换 D、七层交换 14、ATM的交换特点有(B、C、D) A、同步时分复用和异步交换 B、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综合 C、保证服务质量 D、按需分配带宽 15、软交换体系可以分为以下几层(A、B、D) A、接入层 B、传送层 C、网络层 D、控制层 16、软交换所使用的相关协议包括(A、B、C、D) A、H.323 B、SIP C、MGCP D、H.248/Megaco 17、软交换和媒体网关之间使用如下协议(A、B) A、SIP B、H.323 C、SIGTRAN D、SCTP 18、H.323协议的主要控制功能包括(A、B、C)? A、RAS信令 B、呼叫控制信令 C、媒体控制和传输 19、建立一个H.323的点对点呼叫,需要在两个IP终端之间使用两个TCP建立连接(A) A、RTP通道 B、呼叫控制信道 C、呼叫信令信道 D、SCTP通

交换试题

单选: 1、公共信道信令方式的No.7信令系统是一种新的(C)信令方式。 A:交换 B:传输 C:局间 D:通道 2、数字信道通常采用PCM传输系统中一个时隙,速率为(D)kbit/s。 A:8 B:16 C:32 D:64 3、(B)哪种消息是在TCAP层之上的消息。 A:SCCP B:MAP C:TUP D:ISUP 4、两个SP间的七号信令链路最多不超过(C)条。 A:4 B:8 C:16 D:32 5、在一次呼叫中触发的一个智能业务中,TCAP的对话ID号为(B) A:不同消息中不一样 B:所有消息中均相同 C:由消息类别编号 D:由消息顺序编号 6、我国国内的信令点编码为(B)位。 A:16 B:24 C:32 D:48 7、软交换设备之间通常可以使用(A)协议实现互通。 A:SIP B:MGCP C:H.248 D:SIGTRAN 8、我国要求局用程控交换机的系统中断时间为平均每年不超过(B)。 A:1小时 B:3分钟 C:24小时 D:一周 9、本地网路由的选择顺序为:直达路由、( A)路由、最终路由。 A:迂回 B:环路 C:环形 D:旁路 10、国内No.7信令网采用由HSTP、(B)和SP组成的三级信令网 A:STP B:LSTP C:TUP D:ISUP 11、我国长途自动电话计费方式一般采用(C)计费方式。 A:LAMA B:PAMA C:CAMA D:BULK 12、国内长途通话在原则上由那个局负责计费?(B) A:发话端局 B:发话长途局 C:受话长途局 D:受话端局 13、下列不是呼叫转移原因的是(D) A:无条件前转 B:遇忙前转 C:呼叫不可及前转 D:呼叫等待 14、软交换网络共分成几层结构?(B) A:3 B:4 C:5 D:6 15、我国固定电话网已从五级网演变为(C)级网。 A:一 B:二 C:三 D:四 16、总线形网是所有节点都连接在(A)公共传输通道——总线上。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无数个 17、被叫集中付费业务在国内简称为(C)业务。 A:300 B:400 C:800 D:600 18、在自动电话交换机中,通话电路建立以后,主被叫任何一方先挂机,通话电路立即复原,挂机用户立即释放,未挂机一方听忙音,超时不挂机,即被闭锁。以上复原控制方式采用了(C) A:主叫控制 B:被叫控制 C:主被叫互不控制 D:主被叫互控 19、程控交换机中,向用户终端提供接口电路,完成用户话务的集中和扩散,以及对用户侧的话路进行必要控制的模块是(A) A:用户模块 B:中继模块 C:信号设备 D:数字交换网络

什么是软交换_软交换介绍

电子知识 软交换(16) 软交换: 利用把呼叫控制功能与媒体网关分开的方法来沟通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与IP电话(VoIP)的一种交换技术。软交换(SS)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IP电话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在通信网由窄带向宽带过渡,由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演进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它继承了电信网集中控制的架构和可靠的信令技术,采用分层的机构实现了呼叫控制和媒体处理相的分离原则。 软交换是一种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 软交换是一种正在发展的概念,包含许多功能。其核心是一个采用标准化协议和应用编程接口(API)的开放体系结构。这就为第三方开发新应用和新业务敞开了大门。软交换体系结构的其它重要特性还包括应用分离(de-coupling of applications)、呼叫控制和承载控制。 软交换技术三个基本要素是: 1)开放的业务生成接口。 软交换提供业务的主要方式是通过API与“应用服务器”配合以提供新的综合网络业务。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兼顾现有通信网络,它还能够通过INAP与IN中已有的SCP配合以提供传统的智能业务。 2)综合的设备接入能力。 软交换可以支持众多的协议,以便对各种各样的接入设备进行控制,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投资并充分发挥现有通信

网络的作用。 3)基于策略的运行支持系统。 软交换采用了一种与传统OAM系统完全不同的、基于策略(Policy-based)的实现方式来完成运行支持系统的功能,按照一定的策略对网络特性进行实时、智能、集中式的调整和干预,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分组交换网络与传统PSTN网络融合的全新解决方案,软交换将PSTN的可靠性和数据网的灵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是新兴运营商进入话音市场的新的技术手段,也是传统话音网络向分组话音演进的方式。目前在国际上,软交换作为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组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运营商所接受和采用。 软交换十大功能介绍:一、媒体网关接入功能媒体网关功能是接入到IP网络的一个端点/网络中继或几个端点的集合,它是分组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接口设备,提供媒体流映射或代码转换的功能。例如,PSTN/ISDNIP中继媒体网关、ATM媒体网关、用户媒体网关和综合接入网关等,支持MGCP 协议和H.1248/MEGACO协议来实现资源控制、媒体处理控制、信号与事件处理、连接管理、维护管理、传输和安全等多种复杂的功能。二、呼叫控制和处理功能呼叫控制和处理功能是软交换的重要功能之一,可以说是整个网络的灵魂。它可以为基本业务/多媒体业务呼叫的建立、保持和释放提供控制功能,包括呼叫处理、连接控制、智能呼叫触发检出和资源控制等。支持基本的双方呼叫控制功能和多方呼叫控制功能,多方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多方呼叫的特殊逻辑关系、呼叫成员的加入/退出/隔离/旁听等。三、业务提供功能在网络从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的演进过程中,软交换必须能够实现PSTN/ISDN交换机所提

华为软交换SoftX3000体系结构分析

华为软交换SoftX3000体系结构分析 摘要:本文对softx3000的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单板功能、信令流程进行了全面阐述,对软交换与传统交换机的体系结构做了比较,并对各单板之间的通信机制,以及业务单板的信令处理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华为软交换;softx3000;体系结构;信令路径 本文对softx3000的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单板功能、信令流程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深入分析,以期对从事软交换维护的同行有所帮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 softx3000系统结构 (一)硬件构成 softx3000硬件体系结构可分为业务处理子系统、维护管理子系统、环境监控子系统三个部分。 业务处理子系统(又称为“主机”或“前台”),是softx3000的核心部分,由osta机框和连接设备构成,主要完成业务处理、资源管理等功能。 维护管理子系统(又称为“后台”),由bam、应急工作站、ws、igwb 和连接设备构成,主要完成操作维护、话单管理等功能。 环境监控子系统包括每个业务处理框的电源监控模块、风扇监控模块和每个机柜的配电框监控模块,主要用于保证softx3000正常的工作环境。 softx3000硬件平台由一个基本机柜和最多4个扩展机柜组成。最

少配置时,为一个机柜,由bam、igwb和一个0号osta机框组成。最大配置时,为5个机柜,共有18个osta机框。 在实际应用中,系统的容量由osta机框的数量来决定,可根据需要在1到18框之间灵活配置,完全满足平滑扩容的需要。最小配置只需要一个osta机框,由fccu、ifmi、cdbi和msgi各一对单板构成。每对fccu的处理能力是400k bhca。最大配置时,可配置40对fccu单板,系统的处理能力达16m bhca。 softx3000的物理构成和连接关系结构如图1-1所示。 (二)逻辑结构 softx3000硬件逻辑结构由5个模块组成,即接口模块、系统支撑模块、信令底层处理模块、业务处理模块和操作维护模块。 接口模块提供各类物理接口以满足系统组网的需求,包括窄带接口单元e1、接口板epii;宽带接口单元ip转发板ifmi、ifmi后插接口板bfii和时钟单元ckii。 系统支撑模块实现程序和数据的加载、设备管理和维护及板间通讯等功能,包括系统管理板smui、系统管理板后插接口板siui、热插拔控制单元hsci等几个部分。 信令底层处理模块提供信令协议处理功能,包括fcsu的mtp2处理单元、宽带信令协议处理单元bsgi和多媒体信令处理单元msgi板。业务处理模块由呼叫控制单元fccu、呼叫控制及信令处理单元fcsu和数据库单元cdbi构成。 操作维护模块由bam、ws、igwb计费网关、lan switch和应急工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试题和答案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试题 和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基础知识答案一、选择题接口是指:(A )与MSC间的接口和HLR的接口和VLR的接口和VLR的接口 2. 国内备用网的信令点编码为(B)位。 3. 在蜂窝通信系统中在满足同频保护比时,能够采用( A)技术,提高频谱利用率。 A.频率复用技术 B.时分技术 C.码分技术 4. 两台计算机通过以太网口用网线直接相连,网线制作时应该按照以下哪种方式(A)和3交叉,2和6交叉和6交叉,2和3交叉和 8.当某局向对端局发送_____消息后,随即收到对端发送来的相同的消息,且两个消息的CIC都相同,此时意味着发生了同抢。(D )(IAI) 9.两信令点相邻是指:(A ) A.两局间有直达的信令链路 B.两局间有直达的话路,不一定有直达的链路 C.两局间有直达的话路和链路 D.两局间话路和链路都不直达 10.哪一类业务的SCCP消息在传送时,SLS是随机选择的(A )类业务类业务类业务类业务 11. 在两个相邻七号交换局间最多可有_______根相邻链路 A A 16 B 4 C 8 D 2 12. 信息信号单元MSU中的业务表示语SI为0100时,表明该MSU属于______用户层 A A 电话用户部分TUP B ISDN用户部分ISUP C 信令网管理SNM D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 13. 信令链路的定位属于 B A LEVEL 1 B LEVEL 2 C LEVEL 3 14. MAP中,取消位置更新程序由_____发起 A A HLR B VMSC C AUC D VLR 15. A 接口指的是_______之间的接口 C A HLR---VLR B MSC---

软交换概念

软交换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宽带及业务的要求也在迅速增长,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现有业务和新增业务,提供给用户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提出了下一代网络的概念,且目前各大电信运营商已开始着手进行下一代通信网络的实验。软交换技术又是下一代通信网络解决方案中的焦点之一,已成为近年来业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我国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已经完成了有关软交换体系的总体技术要求框架,863计划也对有关软交换系统在多媒体和移动通信系统方面的研究课题进行了立项。 1.软交换基础概念 1.1.什么是软交换? 在询问这样的问题时,我们经常会得到一系列特征的描述:它是NGN的核心,它具有开放的架构,它能够实现呼叫控制与媒体传输分离…… 软交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当时在企业网络环境下,用户采用基于以太网的电话,通过一套基于PC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软件(CallManager、CallServer),实现PBX功能(IPPBX)。对于这样一套设备,系统不需单独铺设网络,而只通过与局域网共享就可实现管理与维护的统一,综合成本远低于传统的PBX。由于企业网环境对设备的可靠性、计费和管理要求不高,主要用于满足通信需求,设备门槛低,许多设备商都可提供此类解决方案,因此IPPBX应用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IPPBX成功的启发,为了提高网络综合运营效益,网络的发展更加趋于合理、开放,更好的服务于用户。业界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将传统的交换设备部件化,分为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二者之间采用标准协议(MGCP、H248)且主要使用纯软件进行处理,于是,SoftSwitch(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 软交换概念一经提出,很快便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和重视,ISC(InternationalSoftSwitchConsortium)的成立更加快了软交换技术的发展步伐,软交换相关标准和协议得到了IETF、ITU-T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重视。 根据国际Softswitch论坛ISC的定义,Softswitch是基于分组网利用程控软件提供呼叫控制功能和媒体处理相分离的设备和系统。因此,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软交换主要提供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与此同时,软交换还将网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的业务。 思科系统亚太区NGN/VoIP首席技术顾问殷康认为,尽管“软交换”是目前NGN 讨论的热点,但是人们对它的概念仍然有些似是而非。他说:“…软交换?这个术语可以说是从Softswitch翻译而得。Softswitch这一术语借用了传统电信领域PSTN网中的…硬?

华为SoftX3000软交换系统技术手册

U-SYS SoftX3000 软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产品概述分册 目 录 目 录 第1章 系统简介.....................................................................................................................1-1 1.1 产品定位.............................................................................................................................1-1 1.1.1 U-SYS 解决方案简介...............................................................................................1-1 1.1.2 SoftX3000的定位....................................................................................................1-5 1.2 产品特点.............................................................................................................................1-6 1.2.1 丰富的业务提供能力................................................................................................1-6 1.2.2 强大而灵活的组网能力............................................................................................1-6 1.2.3 大容量、高集成度....................................................................................................1-7 1.2.4 高可靠性..................................................................................................................1-7 1.2.5 高安全性..................................................................................................................1-8 1.2.6 平滑的扩容能力.......................................................................................................1-9 1.2.7 完善的计费能力与话单管理功能..............................................................................1-9 1.2.8 优良的性能统计功能..............................................................................................1-10 1.2.9 方便实用的操作维护功能.......................................................................................1-10 第2章 系统结构.....................................................................................................................2-1 2.1 硬件结构.............................................................................................................................2-1 2.1.1 物理结构..................................................................................................................2-1 2.1.2 逻辑结构..................................................................................................................2-3 2.2 软件结构.............................................................................................................................2-4 2.2.1 主机软件..................................................................................................................2-4 2.2.2 终端OAM 软件........................................................................................................2-6 第3章 接口、信令与协议.......................................................................................................3-1 3.1 物理接口.............................................................................................................................3-1 3.1.1 接口种类..................................................................................................................3-1 3.1.2 接口规范..................................................................................................................3-1 3.2 信令与协议.........................................................................................................................3-2 第4章 OAM 系统....................................................................................................................4-1 4.1 概述....................................................................................................................................4-1 4.1.1 OAM 的基本功能.....................................................................................................4-1 4.1.2 MML 命令行简介......................................................................................................4-2 4.1.3 OAM 的硬件平台——终端系统................................................................................4-3 4.2 网管与计费.........................................................................................................................4-4 4.2.1 网管.........................................................................................................................4-5 4.2.2 计费.........................................................................................................................4-5 https://www.doczj.com/doc/b71396673.html, IT猫扑社区

现代交换考试试题

1.电路交换比分组交换的电路利用率()。 A.高 B.低 C.无法确定 D.相同 2.程控交换机采用()方式 A.电路交换 B.分组交换 C.异步交换 D.软交换 3.如果交换机负荷的话务量一定,而平均呼叫占用时间减少时,其处理机的负荷是()。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无法确定 4.()技术在宽带和速度上更具优势。 A.电路交换 B.分组交换 C.ATM交换 D.光交换 5.下列()不属于数字程控交换机模拟用户电路的基本功能。 A.馈电 B.衰耗控制 C.测试D.过压保护 6.我国采用()级信令网结构。 A.2 B.3 C.4 D.5 7.2B+D基本接口中,D信道的速率为()。 A.16kb/s B.32kb/s C.64kb/s D.144kb/s 8.用户摘机识别扫描周期为()。 A.2ms B.10ms C.100ms D.600ms 9.()是衡量交换机服务质量的指标。 A.话务量 B.呼损 C.呼叫处理能力 10.在LAPB规程中,()用于数据链路建立和拆除。 A.信息帧 B.监控帧 C.无编号帧 11.如果T接线器的SM有128个单元,那么它的SM和CM的每个存储单元分别要存储()位码。 A.7.7 B.8.7 C.8.8 D.16.16 12.在交换机控制系统双机配置中,()工作方式过负荷能力最强。 A.微同步方式 B.负荷分担方式 C.主备用方 13.下列()属于网关控制协议。 A.H.323 B.SIP C.H.248 D.SCTP 14.在NO.7信令系统中,有三种不同的信令单元,其中消息信号单元中()。 A.L1=0 B.L1=1 C.L1=2 D.L1=3 15.ATM网络在进行VP交换时,下列()说法正确。 A.VPI值不变,VCI值不变 B. VPI值变化,VCI值不变 C. VPI值不变,VCI值变化D.VPI值变化,VCI值变化 16.ATM适配层位于()。 A.ATM交换机中 B.ATM端系统中 C.ATM交换机和ATM端系统中 17.下一代网络结构中,()负责端到端数据传输的路由判断和数据转发功能。 A.接入层 B.传输层 C.控制层D.业务层 18.采用逐段转发方式对线路的传输质量比端到端方式要()。 A.高 B.低 C.一样 D.不能确定 19.前向I组信令与前向II组信令的区分是依据()信令发送之前还是之后。 A. A1 B. A2 C. A3 D. A4 20.X.25分组通信网的流量控制是采用()。 A.证实法 B.预约法 C.许可证法 21.已知信令序列为00110111110101100111111011,经过“0”插入后的输出序列是()。 A.00110111110101100111111011 B.001101111101011001111101011 C.0011011111001011001111101011 D.0011011110101011001111011011 22.SIP协议规定的临床时响应消息的响应码是()。 A. 1xx B. 2xx C. 3xx D.4xx 23.我国电话网长途区号采用不等位制,最长区号的位数为()位。 A.2 B.3 C.4 D.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