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误差的测试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误差的测试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误差的测试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误差的测试

1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的产生

在电厂及变电站电能计量回路中,室外的电压互感器离装设于控制室配电盘上的电能表有较远的间隔,一般在200~400 m左右,整个回路有接线端子排、开关、熔断器及导线,必然存在着接触电阻、导线电阻及分布参数,从而就存在着一定的回路阻抗,造成电压互感器与电能表间的二次回路上有电压降△ù,导致电压互感器二次端电压与电能表端电压不相等,其大小和相角都不同。

图1三相三线电路

在图1所示三相三线电路中,ab相及cb相二次回路压降分别为△ùab和△ùcb,电能表端电压ù′ab(或ù′cb)相对于PT二次端电压ùab(或cb)存在着比差fab(或fcb)和角差δab(或δcb )。

图2三相四线电路

在图2所示三相四线电路中,ao相、bo相及co相二次回路压降分别为△ùa、△ùb和△ùc,电能表端电压ù′a(或ù′b,ù′c)相对于PT二次端电压ùa(或ùb,ùc)存在着比差fa(或fb、fca(或δb、δc)。

2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的丈量

在电力系统中主要采用互感器校验仪法或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校验仪法来测试PT二次压降。此方法是用互感器校验仪或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校验仪测出电能表端电压相对于电压互感器二次端电压的比差fab与fcb(或fa、fb、fc),角差δab与δcb(或δa、δb、δc),通过公式计算出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ùab与△ùcb(或△ùab、△c)之值,进一步求得二次压降引起的计量误差之值。此方法的优点是基于直接测差法原理,丈量正确度高;通常在设备运行状况下带电进行测试,比设备停电后测试更符合实际运行情况;可以直接测出比差与角差;测试结果不受电源波动的影响;计算比较简单。不足之处是需要由控制室配电盘引出临时电缆到变电站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端子箱侧。武汉中试高测电气有限公司采用互感器校验仪或二次回路电压降校验仪丈量比差和角差的原理是相同的。用互感器校验仪进行丈量,需外接高精度隔离标准电压互感器及转换开关箱等设备,现场工作时设备种类多,且不便携带,接线和操纵也很繁琐。随着对电能计量装置治理的加强,对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的丈量技术日趋成熟,近几年来国内研制出了好几种电子式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校验仪,它将隔离用标准PT装在测试仪内,还具有丈量电压与核相等功能,在使用上更加方便。为此,下面介绍运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校验仪来测试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的线路和由压降引起的计量误差的计算方法。

2.1丈量线路

(1)三相三线计量方式

图3三相三线计量方式下户外侧测PT二次压降线路

(2)三相四线计量方式

图4三相四线计量方式下户外侧测PT二次压降线路

使用二次回路压降校验仪测试压降引起的比差和角差,有户外(PT侧)和户内(表计侧)两种测试方式。采用户外测试方式时,压降校验仪放置在现场PT四周,由于它们之间的间隔很近,相互之间只需用短粗线连接,这样就保证了校验仪内部的隔离用标准电压互感器不致因连接线太长引进大的附加误差。假如采用户内丈量方式,则压降校验仪放在室内电能表四周,由于现场互感器二次端与压降校验仪之间较长电缆线的电阻的影响,将使压降仪内的隔离标准电压互感器产生较大的附加误差。因此,图3、图4所示均采用户外(PT侧)测试方式。

2.2测试留意事项

(1)由于测试是在现场电网带电情况下进行,因此操纵职员必须严格按照《电业安全规程》进行,以避免发生人身伤害及可能造成电网及设备事故。

(2)接进压降校验仪的导线是四芯屏蔽电缆线,接进电路前应用500 V兆欧表检查电缆各芯之间、芯与屏蔽层之间的尽缘是否良好,以免造成短路故障。

(3)假如在三相三线计量方式时丈量,则电缆线只需三芯通电,那么空余的一芯线的接线头切不可短路。

(4)测试工作进行前,应对压降校验仪及临时电缆线进行自校以测出它们所带来的丈量误差。该误差可保存于压降校验仪内,校验仪将在每次测试结果中自动扣除这部分误差以消除对丈量的影响。自检线路如图5、图6所示,是对应于图3和图4丈量方式的自校线路。与前面的丈量线路的不同之处在于,接进压降校验仪的PT侧插座和电能表侧插座的均是现场PT二次端电压。

图5三相三线计量方式户外侧测压降的自校线路

图6三相四线计量方式户外侧测压降的自校线路

(5)对重要场所,Ⅰ类计量装置或压降误差过大的线路,需分别在保险或空气开关前、后进行丈量。以确定保险或空气开关接触电阻的影响量。2.3丈量结果的处理2.3.1PT二次回路压降△U的计算

(1)三相三线计量方式将校验仪测得的比差fab、fcb及角差δab、δcb之值代进下式即可求得PT二次回路压降△Uab和△Ucb之值。

(2)三相四线计量方式将校验仪测得的比差fa、fb、fc及角差δa、δb、δc之值代进下式即可求得PT二次回路压降△Ua、△Ub和△Uc之值。

2.3.2电压降引进的电能计量误差εr的计算

(1)三相三线计量方式

式中:φ—线路均匀功率因数角φ值可查阅该线路在半年或一年内累计的有功电量Wa和无功电量Wr,并由下式求出:φ=tg-1(Wr/Wa)(2)三相四线计量方式:

式中:φ—线路均匀功率因数角2.3.3少计有功电量△Wa的计算由压降引起少计的有功电量△Wa不能简单地用电能表读数Wa与εr的乘积来计算。由于电能表读数Wa中并不含有因压降影响造成的少计的电量,那么没有压降影响的电量应为Wa+△Wa,所以压降引起的计量误差可由下式计算:

电流电压互感器额定二次容量计算方法

附录C 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容量计算方法 电流互感器实际二次负荷(计算负荷)按公式(1)计算: 2222()I n jx l jx m k S I K R K Z R =+∑+ (1) 2nI S =K ×2I S 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截面A 与电阻值的关系如式(2)所示。 l L R A ρ= (2) 式中: 2I S ——电流互感器实际二次负荷(计算负荷),VA 2nI S ——设计选择的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负荷,VA K ——系数,一般选择1.5~3 A ——二次回路导线截面, 2mm ρ——铜导电率,257m /mm )ρ=Ω,(? L ——二次回路导线单根长度,m l R ——二次回路导线电阻,Ω jx K ——二次回路导线接触系数,分相接法为2,,星形接法为1; 2 jx K ——串联线圈总阻抗接线系数,不完全星形接法时如存在V 相串联线圈(如接入 90,其余为1。 2n I ——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电流,A ,一般为5A 或1A 。 m Z ——计算相二次接入单个电能表电流线圈阻抗,单个三相电子式电能表一般选定为0.05Ω,三相机械表选择0.15Ω。 m Z ∑——计算相的电流互感器其二次回路所串接入的N 个电能表电流线圈总阻抗之 和。 k R ——二次回路接头接触电阻,一般取0.05~0.1

根据上述的设定,以二次额定电流为5A ,分相接法,4 mm 2的电缆长100米,本计量点接入2个三相电子表为例, 222221.5() 21001.55( 120.050.1)57440I n jx l jx m k S I K R K Z R =+∑+???+??+? = =(VA) 取40VA ,如电流互感器选择40VA 有困难,则应加大导线截面,选用较小容量的设备。 而上述计量装置采用简化接线方式时,本计量点电流互感器的额定容量为: 222221.5() 11005( 120.050.1)574I n jx l jx m k S I K R K Z R =+∑+???+??+? =1.5 =24(VA) 取30VA 。 附录D 电压互感器额定二次容量选择方法 电压互感器的实际二次负载按公式(3)计算: 22Y n U S U =2 (3) 因电压互感器二次容量,一般仅考虑所计表计电压回路的总阻抗,导线电阻及接触电阻相对于表计阻抗常可以忽略,故各相电压互感器额定二次容量,可根据本计量点各相所接电能表电压回路的总功耗,来确定电压互感器所接的实际二次负载。 2U b S S =∑ (4) b S ——电能表单相电压回路功耗 根据目前国内外电能表技术参数,单相电压回路的平均功耗参考值如下所示:

电能计量装置常用的几种典型接线图电压互感器实际二次负荷的计算

姓八年、知识与技能 ①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 ②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③感受作者描绘的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过程与方法①重视诵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②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作者个性化的写景抒情风格③体会拟人、比喻等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引导学生把握形象生动的写景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教、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重写的方法难、积累文言词 教讨论点拨法。诵读感悟法 教教学时多媒体课件制准教学过程与步多媒体展教学内一、导(PPT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景区。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谕理下面让我们一起随着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的脚步到北京郊外满井去走PPT走,看一看,领略一下那时那地的春之美景(课件出示幻灯1---课题二、正课检测预习情况掌握下列词语的读音 ;nxā)节)二;z地ù)沙之;飞沙ì;;鲜妍)明 红装面ìè寸l髻hhìj)ā)j而歌者等汗ú脱笼朗读课文,疏通文意,作标记、标注,合作探讨 ①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学生朗读并翻译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学生朗读并翻译 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学生朗读并翻译 ②、归类总结巩固,积累下列文言词语。)一词多义(这时)冰皮始:冻(经常)(开始):冰(未尝)无(才)知郊田之未(刚刚)髻鬟(突然)出于匣冷光:波(开始) (得意、满足悠然:欲出(能够 (然而)徒步则汗出浃:晶--的样子 )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用泉水煮)(喝茶)者(端着酒杯)而歌者红(穿着艳装)(骑着驴)-----走)(动词的使动用法:作(-----飞))重点虚词点击超链:若脱(表修饰关系,可译为“的)按钮,局促一(表限度关系,可译为“以 髻(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不译)始掠满井游记图 疑难语句交流释疑 请从原文中找出与大屏幕上画面相应的语句 PPT5--作简介及写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辅助理解 ①简介作者背景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代文学家,湖北公安人。万历年进士,官至吏部中郎,与兄宗道、弟中道并三,为文学史的创始者。其作品真率自然、清新活泼,内容则多写闲情逸致安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袁中郎全集②写作背景,袁宏道再次作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年万2159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不到申诉。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近的名胜古迹、整体感知阅读思第一段写出怎样的景象,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有什么作用“冻风时作答这一段描写了早春城中“余寒犹厉“飞沙走砾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局促于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郁闷心情烘托、反衬了满井的春意盎然和郊游时“若脱笼之鹄”的开阔胸襟。,又未见游踪。从全文结构来看,些内容看似信手写来,既未言“满井一段是极必要的铺垫,作者欲扬先抑,欲进先退,把那种迫切渴望出游的情暗示给读者;同时,又向读者交代了时间,作者所处的地点第二段写了哪些景色,表答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电流互感器误差引起事故分析(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8432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电流互感器误差引起事故分析(正式版)

电流互感器误差引起事故分析(正式 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 事故简述 20xx年6月18日,某110kV变电所35kV线路 遭到雷击,该线路定时速断跳闸,重合成功;同时该 110kV变电所分段370断路器定时速断跳闸(重合闸 停用),造成35kVⅡ段母线失电。 2 原因分析及采取措施 2.1原因分析

该35kV线路与分段370断路器的保护定值配置如图1,从定值的配置分析,保护的定值是满足选择性的,即当35kV线路近端故障时,由该线路速断保护切除故障;当35kV线路远处故障时,由该线定时速断保护及过流切除故障。分段370断路器保护作为35kV线路的后备保护,只有在35kV线路保护拒动时才动作跳闸。显然,分段370断路器保护越级跳闸属于不正确动作。故障发生后,分别从该线路及分段370断路器保护装置本身、开关机构、接线等方面逐一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发现保护装置的采样精度、定值、跳闸逻辑均正确,由于分段370断路器定时速断、该35kV线路速断电流定值比较大,一次升流设备无法达到该电流值,因此,采用适当降低定值后,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测试作业指导书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测试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的现场测试。 2依据 DL/T 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 国家电网公司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作业指导书 3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0~35)℃ 相对湿度:≤85%; 4安全工作要求 4.1办理第二种工作票。 4.2至少有两人一起工作,其中一人进行监护。 4.3操作工具绝缘良好。 4.4测试仪和试验端子之间的连接导线应有良好的绝缘,中间不允许有接头。 4.5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严禁短路。 4.6现场检验应使用具有漏电及过流保护功能的电源插座。 4.7收放测试导线时,应确保导线处贴地状态,严禁导线架空。 5使用设备 5.1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测试仪(以下简称测试仪) 5.2数字万用表 6工作程序 6.1办理第二种工作票。 6.2检查电能计量装置(包括计量柜、电能表、试验接线盒、失压仪、电压互感器刀闸及二次回路等)的铅封情况,经在场人员确认完好无损后做好记录。 6.3用万用表检查各测试导线芯间、芯与屏蔽层之间的绝缘情况, 6.4打开试验接线盒罩壳,按图1(三相四线)、图2(三相三线)接线。

6.5打开测试仪电源开关,选择电能表端测量方式,进行自校。 6.6从电能表屏处放测试导线至电压互感器就地端子箱处。 6.7运行人员与测试人员在电压互感器就地端子箱处,共同确认计量用绕组对应的二次端子。 6.8用万用表检查就地端子箱内的熔断器或空气开关是否正常。

6.9将带相别标志的测试仪电压互感器侧线夹接至就地端子箱对应的二次端子上,并留专人监护。 6.10在电能表屏处将带相别标志的测试仪电能表侧线夹接到试验接线盒的对应电压端子上。 6.11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安装压降补偿器的应分别测量补偿前后的压降。 6.12I、Ⅱ类用于贸易结算的电能计量装置中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应不大于其额定二次电压的0.2%;其他电能计量装置中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应不大于其额定二次电压的0.5%。 6.13测试结束后,通知就地端子箱处的测试人员拆除测试线。 6.14确认就地端子箱的测试线已拆除后,拆除电能表屏侧的测试线。 6.15恢复试验接线盒,施加铅封并经用户代表签字确认。 6.16关闭测试仪电源,清理工作现场。 6.17撤离工作现场后,办理工作终结手续。 7测试结果处理 二次压降若超差,应通知客户进行整改。 8原始记录 8.1原始记录必须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应有用户代表签字。 8.2原始记录至少应保存3个周期。 8.3原始记录的格式见附录A。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误差特性隐性恶化的原因分析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8435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误差特性隐性恶化的原因分析详 细版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误差特性隐性恶化的原因分析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下文简称为TV)作为电能计量装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误差特性影响着电能计量的准确性。TV的误差特性是根据检定规程要求按铭牌参数进行试验。而TV是在实际条件下运行,在某些情况下,TV的实际误差可能超出了允许值。正因为我们在TV的使用中忽视了这些情况,导致TV误差特性恶化而未被察觉,即所谓的隐性恶化。由此,为减少电能计量误差而在其它方面采取的措施得到的成效,反被TV误差特性恶化而部分或全部抵消。因此,对引起TV误差特性恶化的原因作了如下的分析。

1额定容量不足引起TV误差特性恶化 由于TV绕组存在直流电阻和漏电抗,接上负载时必然产生压降,引起二次电压随着负载而变化,即TV误差随之变化。按规程规定,选择TV二次额定容量Sn时,应使实际二次容量S不大于Sn,但不小于(1/4)Sn,即(1/4)Sn≤S≤Sn。TV实际二次容量可按下式计算: S=[(∑Skcosφk)2+(∑Sksinφk)2]1/2=[(∑Pk)2+(∑Qk)2]1/2 式中cosφk-接在TV二次侧的各设备的功率因数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误差特性隐性恶化的原因分析(新编版)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误差特性隐性恶化的原因分析(新编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37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误差特性隐性恶化的原 因分析(新编版)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下文简称为TV)作为电能计量装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误差特性影响着电能计量的准确性。TV的误差特性是根据检定规程要求按铭牌参数进行试验。而TV是在实际条件下运行,在某些情况下,TV的实际误差可能超出了允许值。正因为我们在TV的使用中忽视了这些情况,导致TV误差特性恶化而未被察觉,即所谓的隐性恶化。由此,为减少电能计量误差而在其它方面采取的措施得到的成效,反被TV误差特性恶化而部分或全部抵消。因此,对引起TV误差特性恶化的原因作了如下的分析。 1额定容量不足引起TV误差特性恶化 由于TV绕组存在直流电阻和漏电抗,接上负载时必然产生压降,引起二次电压随着负载而变化,即TV误差随之变化。按规程规定,

选择TV二次额定容量Sn时,应使实际二次容量S不大于Sn,但不小于(1/4)Sn,即(1/4)Sn≤S≤Sn。TV实际二次容量可按下式计算:S=[(∑Skcosφk)2+(∑Sksinφk)2]1/2=[(∑Pk)2+(∑ Qk)2]1/2 式中cosφk-接在TV二次侧的各设备的功率因数 Sk-接在TV二次侧的各设备的视在功率(一般设计手册可查到) TV额定容量选取不足的原因,归纳起来,有如下方面: (1)先天不足: ①设计人员缺乏必要的计量专业知识,在额定容量的选取问题上认识不足; ②对各种测量性质不同的表计,或同一类不同工作原理的表计的电压回路参数、结构知之不详,又不愿查有关的手册,因而引起计算错误; ③对计量不够重视,工作疏忽,对接入设备数量不清楚,如后备线路未计算在内; ④为了节约投资,选取了额定容量较小或额定容量裕量不足的

浅析多绕组电压互感器二次负荷配置原则

浅析多绕组电压互感器二次负荷配置原则 发表时间:2018-04-19T16:20:05.65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3期作者:燕刚 [导读] 摘要:本文对保护绕组二次负荷额定值以及计量误差现象和影响的机理进行分析,提出有效原则。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阿县供电公司 252200) 摘要:本文对保护绕组二次负荷额定值以及计量误差现象和影响的机理进行分析,提出有效原则。 关键词:多绕组;电压互感器;二次负荷;配置原则 0引言 随着电子式电能表、智能电能表的逐渐普及,电压互感器计量绕组二次回路负荷普遍变轻,与此同时,采用现代微机型保护装置替代传统电磁式继电保护装置后,保护绕组二次回路负荷同样大大降低,而更换上述新型二次装置时,一般不会同时更换电压互感器,这就造成电压互感器的运行轻载现象严重,甚至出现计量二次实际负荷远小于1/4额定负荷的极端情况。在计量误差方面表现为电压互感器出厂合格,但在实际运行时误差正偏严重,甚至超差。电压互感器多个二次绕组负荷变化对计量误差影响的模型研究已经较为成熟,但在2017年XX电网关口计量装置改造项目开始之前,尚没有机构开展电压互感器二次负荷配置原则的研究。设计部门一般以大于4倍实际运行二次负荷的原则进行互感器额定容量选型,裕度过大。基于多绕组电压互感器的电磁模型,本文揭示计量和保护绕组二次负荷额定值与实际值对计量误差的影响机理,根据理论和试验结果制定了多绕组二次负荷的配置原则,并将其应用于电网电厂上网关口计量装置改造工程中。工程检测结果表明,电压互感器的误差正向偏移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互感器设计的最佳误差特性点得到了应用。提出的二次负荷优化配置理论以及工程实践经验可在其他公司推广应用。 1.计算模型. 高压多绕组电压互感器最常见的配置是一次绕组加2个基本二次绕组和1个剩余电压绕组,基本二次绕组1个用于计量、另1个用于保护和测控。稳态运行时,剩余绕组上不流过电流(不产生磁场),不会对计量绕组误差产生影响。而一次绕组、计量绕组和保护绕组3者的磁场通过铁芯和空气磁路紧密耦合在一起,当任意1个绕组二次负荷发生改变时,都会对计量绕组的误差产生影响。 为分析二次负荷配置对计量准确性的影响,首先需建立多绕组电压互感器的电磁模型。单相三绕组电压互感器的电磁结构如图1所示。图中,一次绕组、计量绕组和保护绕组分别编号为1、2、3号绕组,匝数分别是N1、N2、N3;Φm是交链3个绕组的铁芯磁通;E1、E2、E3是铁芯磁通的感应电势,其中下标表示绕组编号;Φ12、Φ13、Φ23是交链2个绕组的互漏磁通;Φ1σ、Φ2σ、Φ3σ表示绕组的自漏磁通;U1、U2、U3和I1、I2、I3表示绕组端口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按照电磁学惯例选取;Y2和Y3代表二次负荷。 按照全电流定律、各绕组的电压平衡方程,并采用三绕组变压器的建模方法将所有物理量归算到一次侧可得: 式中:Im代表励磁电流;上标′表示归算到一次侧的物理量;R1、R2′、R3′和1X、2X′、3X′分别为3个绕组的电阻和自漏抗; X12′=X21′、X13′=X31′、X23′=X32′为2个绕组间的互漏抗。 根据式(1)?式(4)可以做出三绕组电压互感器的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归算到一次侧后,由主磁通Φm感应出的3个绕组电势相等,即 。 整理式可得:

电流互感器10差校验的计算方法.

电流互感器10%误差校验的计算方法 简介:本文对<<工业与民用配电手册>>中关于电流互感器10%误差校验的方法提出疑问,并结合<<手册>>中的例题,给出了作者认为的计算方法. 关键字:电流互感器 10%误差校验计算方法 由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编,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以下简称手册)自1983年11月第一版到2005年10月的第三版,发行量近16万册,该手册的权威性、指导性,对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行业的影响是勿庸置疑的。正因为广大设计者对该手册的重视和尊重,更要求它是完美的。本文就手册中关于“电流互感器10%误差校验的计算方法”提出不同的意见,供大家参考。尽管如此,本人仍然认为,暇不掩玉,该手册仍然是广大设计者必备的案头参考书。 手册给出的电流互感器允许误差计算步骤如下: 道频 2,根据电流互感器的型号、变比和一次电流倍数,在10%误差曲线上确定控m自电流互感器的允许二次负荷。 oc网.s师i3,按照对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荷最严重的短路类型计算电流互感器的实际二次负j计eh荷。设s.国k中w.z 4,比较实际二次负荷与允许二次负荷,如实际二次负荷小于允许二次负荷, 表示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不超过ww10%。 1,按照保护装置类型计算流过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倍数 对于步骤1、2、4,本文并无异议,对步骤3,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现引用《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例题【7-9】,6KV线路过流与速断保护为例来说明问题。已知条件如下(对原例题中与本讨论无关的给予了简化):某6KV单侧放射式单回路线路,工作电流Ig.xl为100A,电动机起动时的过负荷电流Igh为181A。经校验实际线路长度能满足瞬时电流速断选择性动作,且短路时母线上有规定的残压。采用DL-11型电流继电器、DL-13型继电器、DSL-12型时间继电器和ZJ6型中间继电器作为线路的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交流操作),电流互感器选用LFZB6-10型,变比150/5,三相星型接线方式。另采用ZD-4型小电流接地信号装置作为线路单相接地保护。已知最大运行方式下,线路末端三相短路时的超瞬态电流I”2k3.MAX=1752A。最小运行方式下,线路末端三相短路时的超瞬态电流I”2k3.Min=1674A。 计算过程为: 1)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 IopK=KrelKjxI”2k3.MAX/nTA=1.2x1x1752/30=70.1A (式1) 式中Krel:可靠系数,取1.2;Kjx:接线系数,接于相电流时取1;IopK:继电器动作值,计算值为70.1A,取70A,装设DL-11/200型继电器。 2)过电流保护整定: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测试作业指导书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测试 作业指导书

目录 1.概述………………………………………………………….() 2.应用范围…………………………………………………….() 3.引用标准、规程、规范…………………………………….() 4.使用仪器、仪表及准确度等级……………………….() 5.试验条件…………………………………………………….() 6.试验项目……………………………………………………() 7.试验方法……………………………………………………() 8.试验结果的处理…………………………………………….() 9.安全技术措施……………………………………………….()附录A.试验记录格式……………………………………….()

1 概述 本作业指导书针对的测试对象是发电厂和变电站计量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所引起的电压降。试验目的是检验用于电能计量中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的误差。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是由电流互感器的误差、电压互感器的误差、电能表的误差及电压互感器二次导线压所引起计量综合误差所组成。因此电能计量综合误差的计算与修正,需要准确地检测出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的误差。现行规程规定压降的检测周期为2年。 2.应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对新装及运行中高供高计的电力用户和发、供电企业间用于电量交易的电能计量装置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的测试工作。 3.引用标准、规程、规范 (1)DL/T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2)JJG169-1993 《互感器校验仪检定规程》 (3)JJG1027-1991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 (4)国家电网安监字[2005]83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4.使用仪器、仪表及准确度等级 表1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测试用标准仪器 5.试验条件 5.1压降测试仪: 5.1.1等级不应低于2级;基本误差应包含测试引线所带来的附加误差。

电压互感器极性错误造成的误差

1问题提出 我国某县35kV变电站有10kV出线4回,其中1XL、2XL分别向甲乙两个乡镇农村供电,且两线路结构、长度及其 负荷相当,每回出线均装有一高压总计量(PT是V/V)接线,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1XL线损较大,比2XL高出10%。虽然供电所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加强巡线砍青、加大反窃电力度等都无法 使线损降下来。 (2)逆向送电电能表不反转即不能计量。1XL上并有一座装机75kW的小型水电站,虽然该电站发电时间较短, 但发现该电站发电期间反而使1XL线损更大,最高达48%。该电站停止发电后,线损又回落至原来水平。这两种情况都表明电表计量不准,可经过校表后情况仍未改变,于是提出了计量本身是否有问题的疑问。2带电检查 (1)用抽中相法和电压交叉法初步检查。未拆B相电压前,电能表每40s转动一圈,拆去B相电压后,电能表每 30s转一圈,转速不仅没有降低反而略有加快;另一方面,将a、c两相电压交换后发现电能表并不停转。 这两种方法都证实了是电能表接线不正确,事实上该电表的接线又是正确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估计是在 计量箱内部。 (2)用万用表测量a、b、c三相电压,发现Uab=114V、Ucb=116V、Uca=201V,三相电压不相等,且Uca 约为 UAB、Ucb的√3 倍,这可以肯定是计量箱内部PT的某组极性接反所致,一般PT的V/V接法可能的接线有如下3种: 3分析与推算 3.1借助向量图和电表接线图,对三相二元件电能表的两个元件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与推算 (1) 若PT的极性正确 ①正向送电即小电站未发电,该线路是通过下县网供电: P1=UabIacos(30°+φ)=UIcos(30°+φ) P2=UcbIccos(30°-φ)=UIcos(30°-φ)两元件总功率P=P1+ P2=UIcosφ,即电能表正转计量准确。 ②逆向送电即小电站发电,该线路自用有余,向网上返供电:P1′=Uab(-Ia)cos(150°-φ)=-

电流互感器10%误差曲线计算及应用

继电保护用电流互感器10%误差曲线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1 电流互感器的误差 电流互感器,用来将一次大电流变换为二次小电流,并将低压设备与高压线路隔离,是一种常见的电气设备。其等值电路如图1所示,向量图如图2所示。 图中I ’1为折算到二次侧的一次电流,R ’1、X ’ 1为折算到二次侧的一次电阻和漏抗;R 2、X 2为二次电阻和漏抗;I 0为电流互感器的励磁电流。在理想的电流互感器中I 0的值为零,I ’ 1=I 2。但实际 上Z 2 为Z 0 相比不能忽略,所以,0I .=1I .-0I . 2≠; 由电流互感器的向量图中可看出,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主要是由于励磁电流I 0的存在,它使二次电流与换算到二次侧后的一次电流I ’ 1不但在数值上不相等,而且相位也不相同,这就造成了电流互感器的误差。电流互感器的比误差f= 100I I I ' 1 2 ' 1 ?-;角误差为I ’ 1与I 2间的夹角。 做为标准和测量用的电流互感器,要考虑到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比误差和角误差;做为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为保证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可靠运行,要考虑当系统出现最大短路电流的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能正常工作,不致因为饱和及误差带来拒动,因而规程的规定,应用于继电保护的电流互感器,在其二次侧负载和一次电流为已知的情况下,电流误差不得超过10%。

2 电流互感器的10%误差及10%误差曲线 设Ki为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其一次侧电流与二次电流有I2=I1/Ki的关系,在Ki为常数(电源互感器I2不饱和)时,就是一条直线,如图3所示。当电流互感器铁芯开始饱和后,与I1/Ki 就不再保持线性关系,而是如图中的曲线2所示,呈铁芯的磁化曲线状。继电保护要求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I1等于最大短路电流时,其变比误差小于或等于10%。因此,我们可以在图中找到一个 电流值I1.b,自I1.b作垂线与曲线1、2分别相交于B、A两点,且BA=0.1I ’ 1(为折算到二次的I1 值)。如果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小于I1,其变比误差就不会大于10%;如果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大于I1,其变比误差就大于10%。 图3 图4 另外,电流互感器的变比误差还与其二次负载阻抗有关。为了便于计算,制造厂对每种电流互感器提供了在m10下允许的二次负载阻抗值Zen,曲线m10=f(Zen)就称为电流互感器的10%误差曲线,如图4所示,已知m10的值后,从该曲线上就可很方便地得出允许的负载阻抗。如果它大于或等于实际的负载阻抗,误差就满足要求,否则,应设法降低实际负载阻抗,直至满足要求为止。当然,也可在已知实际负载阻抗后,从该曲线上求出允许的m10,用以与流经电流互感器一次线绕组的最大短路电流作比较。 通常电流互感器的10%误差曲线是由制造厂实验作出,并且在产品说明书中给出。若在产品说明书中未提供,或经多年运行,需重新核对电流互感器的特性时,就要通过试验的方法绘制电流互

电流、电压互感器额定二次容量计算方法

附录C 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容量计算方法 电流互感器实际二次负荷(计算负荷)按公式(1)计算: 2222()I n jx l jx m k S I K R K Z R =+∑+ (1) 2nI S =K ×2I S 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截面A 与电阻值的关系如式(2)所示。 l L R A ρ= (2) 式中: 2I S ——电流互感器实际二次负荷(计算负荷),VA 2nI S ——设计选择的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负荷,VA K ——系数,一般选择~3 A ——二次回路导线截面, 2mm ρ——铜导电率,257m /mm )ρ=Ω,(? L ——二次回路导线单根长度,m l R ——二次回路导线电阻,Ω jx K ——二次回路导线接触系数,分相接法为2,,星形接法为1; 2 jx K ——串联线圈总阻抗接线系数,不完全星形接法时如存在V 相串联线圈(如接入 90,其余为1。 2n I ——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电流,A ,一般为5A 或1A 。 m Z ——计算相二次接入单个电能表电流线圈阻抗,单个三相电子式电能表一般选定为Ω,三相机械表选择Ω。 m Z ∑——计算相的电流互感器其二次回路所串接入的N 个电能表电流线圈总阻抗之 和。 k R ——二次回路接头接触电阻,一般取~ 根据上述的设定,以二次额定电流为5A ,分相接法,4 mm 2的电缆长100米,本计量点

接入2个三相电子表为例, 222221.5() 21001.55( 120.050.1)57440I n jx l jx m k S I K R K Z R =+∑+???+??+? = =(VA) 取40VA ,如电流互感器选择40VA 有困难,则应加大导线截面,选用较小容量的设备。 而上述计量装置采用简化接线方式时,本计量点电流互感器的额定容量为: 222221.5() 11005( 120.050.1)574I n jx l jx m k S I K R K Z R =+∑+???+??+? =1.5 =24(VA) 取30VA 。 附录D 电压互感器额定二次容量选择方法 电压互感器的实际二次负载按公式(3)计算: 22Y n U S U =2 (3) 因电压互感器二次容量,一般仅考虑所计表计电压回路的总阻抗,导线电阻及接触电阻相对于表计阻抗常可以忽略,故各相电压互感器额定二次容量,可根据本计量点各相所接电能表电压回路的总功耗,来确定电压互感器所接的实际二次负载。 2U b S S =∑ (4) b S ——电能表单相电压回路功耗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超差原因和改进措施分析 栾洪利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超差原因和改进措施分析栾洪利 发表时间:2019-03-29T15:55:39.74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作者:栾洪利 [导读] 摘要:电压互感器是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转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电压互感器会在电能表端子之间二次回路线路中产生二次压降,这一现象会导致电压计量与真实值之间出现一定偏差,为用户带来经济方面的损失。 (四川蜀能电力有限公司电网运维分公司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电压互感器是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转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电压互感器会在电能表端子之间二次回路线路中产生二次压降,这一现象会导致电压计量与真实值之间出现一定偏差,为用户带来经济方面的损失。鉴于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具有普遍存在性,且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以及电能的计量等具有重要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该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并针对这种现象做出必要的应对措施,以减小或消除二次压降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确保计量误差在合理范围内。基于此,本文对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超差原因和改进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超差原因;改进措施 电力系统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由电压互感器误差、电流互感器误差、电能表误差以及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引起的误差四部分组成。随着社会科技进步以及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电压互感器误差、电流互感器误差、电能表误差在电能计量综合误差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因此,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所引起的误差越来越明显。可见,分析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产生的原因以及寻求降低其误差的方法意义重大。 1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超差原因分析 1.1二次回路连接电缆。变电站及大用户电能表一般都装在主控室电能表屏上,与户外母线电压互感器距离较远,近则几十米,远则上百米,甚至更长。加之现场电压回路的电缆不是按照回路所接负载的大小及距离来计算确定电缆截面,导致电缆截面过小,使得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出线端钮处的电压大于二次回路末端电能表表头端钮处的电压。 1.2二次回路中所接快速开关、保险、继电器、辅助接点、试验端子等的接触电阻较大,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压互感器,其端子箱、隔离刀闸辅助接点等大都在户外,由于室外环境污染,温湿度变化等导致这些接点氧化较为严重,使得接触电阻增大,二次回路电压损失也增大。 1.3保护、测量、计量共用一个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二次负载大,从而引起负载电流增大,使得二次回路的电压损失增加。 1.4中性点偏移。在三相四线电路中,当I1+I2+I3≠0或其他原因,中性点发生偏移,对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降影响很大,表现为二次压降三相极不对称,严重时某些相比差还将出现正值,严重影响计量准确性。以500kV橄榄变电站1号站用变319为例,以前为三相三线电能表,改为三相四线电能表后,由于电压互感器采用三相三线接入方式,电能表位置无电压中性线,电能表电压中性点临时接入电流公共点,使电压中性点发生偏移。 1.5二次负荷大小的影响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过大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二次负载过多。500kV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其220kV及以下电压线路电能表的计量电压一般取自母线电压互感器,而母线上连接的一般都有十几条以上的出线,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负载较大。特别是220kV侧出线往往更多,而且很多出线装设了两块电能表,这些变电站220kV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超差比较明显。例如,某500kV变电站220kVI段母线有10多个出线间隔,现场测试其压降时发现其AB、CB相压降分别为0.61%和0.56%。为验证线路电能表负载过大是引起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超差的主要原因,将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上连接的电能表退出运行后再测量其二次压降,发现测量的压降将远远低于原来的值。 2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改进措施 2.1装设计量专用电压二次回路 采用计量专用电压二次回路,有以下几个优点:采用专用电压二次回路,通过专用电缆线中的电流I显著减小,从而可以减小二次回路电压降ΔU及由此带来的电能计量误差。采用专用二次回路,电能表与继电保护、测量指示仪表的电压回路彻底分开,消除了相互之间的影响,其回路电压降不受接于其他二次回路中的继电保护、测量仪表等负荷变化的影响,并且提高了电压回路的可靠性,可按各自回路的负荷大小,准确度等级以及回路的接线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 2.2降低计量电压回路控制电缆损耗 根据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所连接的负载的大小、距离,适当放大计量电压回路控制电缆的截面(建议采用2.5mm2或以上),可以降低电压互感器二次导线的阻抗,从而降低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一次配电装置现场条件许可,比如为户内安装时,将计量表计下放配电装置现场,以此缩短电压二次回路控制电缆长度,不失为一种降低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的良方。 2.3减小回路电流 在实际应用中,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负载通常为电能表等计量装置,其所需的负载电流非常小,通常小于200毫安,若实际检测中发现回路电流超过该阈值可以采用适当的端接方式和端接器材降低回路电流,进而降低回路中的压降。常用的减小回路电流的方法有:更换计量绕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保护绕组和计量绕组相互分离,这样可以降低回路中产生的电流;更换电压互感器,为减小回路电流可以选用精度更高的绕组作为电能计量使用的绕组降低压降;选用全电子多功能电能表对电能表进行更新换代,全电子电能表具有更高的输入阻抗,可以产生更低的负载电流,对于减小回路电流具有明显作用。 2.4增加补偿装置 首先,定值补偿主要是利用自耦变压器实现的,通过自耦变压器可以将二次回路中电能表端电压幅值与相位调至与电压互感器端相同的水平,这样既可实现对电压的补偿,消除压降的影响。 其次,电流跟踪式补偿器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子线路通过对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流的跟踪产生一个与二次回路阻抗大小相等的负阻抗,最终使二次回路总阻抗等效为零。这样,即使有PT二次回路电流的存在,由于回路阻抗为零,压降也为零。由于二次回路总阻抗等效为零,可以保持压降为零。但对于二次回路阻抗变化的情况,则不能自动跟踪,也就是说,如果熔体电阻或接点接触电阻发生改变,则回路等效阻抗不为零,这是该补偿器的局限性。 最后,电压跟踪式补偿器的原理是通过一取样电缆,将电压互感器二次端电压信号与电能表计端电压信号进行比较,以产生一个与二

电压互感器的误差分为几种

电压互感器的误差分为几种? 比差和角差 比差就是两个电压向量的模之差 角差就是两个电压向量的相位角差。 电压互感器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电压互感器的基本结构和变压器很相似。它由一、二次绕组,铁芯和绝缘组成。当在一次绕组上施加电压U1时,一次绕组产生励磁电流I0,在铁芯中就产生磁通φ,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在一、二次中分别产生感应电势E1和E2,绕组的感应电动势与匝数成正比,改变一、二次绕组的匝数,就可以产生不同的一次电压与二次电压比。当U=1在铁芯中产生磁通φ时,有激磁电流I0存在,由于一次绕组存在电阻和漏抗,I0在激磁导纳上产生了电压降,就形成了电压互感器的空载误差,当二次绕组接有负载时,产生的负荷电流在二次绕组的内阻抗及一次绕组中感应的一个负载电流分量在一次绕组内阻抗上产生的电压降,形成了电压互感器的负载误差。可见,电压互感的误差主要与激磁导纳,一、二次绕组内阻抗和负荷导纳有关。 三相四线制有功电度表带电流互感器带电流表带电压互感器接线原理图 翻过接线端子盖,就可以看到接线图。其中1、4、7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S1端,即电流进线端;3、6、9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S2端,即电流出线端;2、5、8分别接三相电源;10、11是接零端。为了安全,应将电流互感器S2端连接后接地。注意的是各电流互感器的电流测量取样必须与其电压取样保持同相,即1、2、3为一组;4、5、6 为一组;7、8、9 为一组 电压互感器vv接线图 见图:

VV接线一般用于35kV及以下系统,是采用两只全绝缘电压互感器一次首尾相连分别接到ABC三相(A1接A相、X1与A2接B相、X2接C相)监测电压。这样一次绕组没有接地,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时候VV接线方式不易引起系统谐振,这是最大的优点。但是这种接线方式测量的是线电压,不能测量相电压,也不能监测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这是他的缺点。 一般V-V接线的电压互感器是由二个相同的单相电压互感器组成的,每个单相电压互感器的一次绕组(高压绕组)的二个引出端分别标有A和X,而这个单相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低压绕组)的二个引出端分别标有a和x; 标准的接法是第一个单相电压互感器的高压引出端A接电源A相,第一个单相电压互感器的高压引出端X与第二个单相电压互感器的高压引出端A按在一起,接到电源B相,第二个单相电压互感器的高压引出端X接到电源C相,组成AX-AX 接线; 但对这样的单相电压互感器,哪一个引出端当A,哪一个引出端当X都无所谓,只是需要将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引出端和一次相对应就行,即高压接成了“XA-XA”,低压也要接成“xa-xa”; 虽然“XAXA”、“AXXA”、“XAAX”这些接法只要二次跟着变换,原理就没有错,功能也能实现,但不算标准,容易出现问题,在工程实践中,还是要选用标准接法。 电压互感器按用途分为测量用电压互感器和保护用电压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接线端子的定义1a 2a 1b 2b 怎么分组有零没有哪个是零? 这是全绝缘型电压互感器,1a-1b一组;2a-2b一组,测量相间电压,也就是线电压。没有零 高压电流、电压互感器为什么有两组接线端子? 1S1,1S2;2S1,2S2这两组,难道它们的变比不同吗?电压互感器有100V和220V两组,但是它们的绝缘等级不同,我不知道这样做有什么用?求教高手! 流互感器的2组端子,一组精度高,用于计量计费用。另一组用于继电保护。 电压互感器的2组端子,一组是基本绕组,用来接电压表等等,另一组是辅助绕组,用来绝缘检测的,当单相接地时,辅助绕组会感应出100V的电压一组测量回路(如电流表,功率表,电压表等),一组保护回路(如继电器,声光报警装置等)。 。电压互感器的种类及不同接线形式的特点? 电压互感器原理上是一个带铁心的变压器,主要是由一、二次线圈、铁心、绝缘组成。采用三只单相三绕组电压互感器或者一只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的接线形式。电压互感器的接线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自激法测量介质损耗误差分析

CVT介质损耗负值的解决方法 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又称介质损耗因数或简称介损。测量介质损耗因数是一项灵敏度很高的试验项目,它可以发现电力设备绝缘整体受潮、劣化变质以及小体积被试设备贯通和未贯通的局部缺陷。例如:某台变压器的套管,正常tg值为0.5%,而当受潮后tg值为3.5%,两个数据相差7倍;而用测量绝缘电阻检测,受潮前后的数值相差不大。由于测量介质损耗因数对反映上述缺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所以在电工制造及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变压器、发电机、断路器等电气设备的介损测试《规程》都作了规定。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简称CVT)由电容分压器和电磁单元组成,从结构上讲,分为分装式和叠装式两种。前者的电容分压器和电磁单元由外部连线连接在一起(现场很少用);后者的电容分压器和电磁单元内部已通过分压器的抽压端子与电磁单元的高压端连接在一起。对于叠装式CVT,又有中间抽压端子和无中间抽压端子之分,有中间抽压端子的CVT在现场和工厂一样也可以采用常规法进行测量,无中间抽压端子的CVT在现场无法采用工厂的常规测量方法,而用户现场测量方法又不统一,有的方法测出的数据不能真实地反映CVT 的绝缘状况,出现负值就是其中一种状况。本次着重讨论负值的生成及解决方法。 CVT的电气原理如图1所示。电容分压器由高压电容器C1和中压电容器C2组成,其中对于110 kV CVT C1由一节耦合电容器、220 kV CVT C1由二节耦合电容器、500 kV CVT C1一般由三、四节耦合

电容器组成;电磁单元位于油箱内,由中间变压器、谐振电抗器、阻尼器和避雷器组成,二次绕组端子、电容分压器低压端、接地端及保护间隙等位于端子箱内。 图3接线是某厂家向用户推荐的测量方法,也是我们现场最常用测量方法,其本意是测量C1和C2的整体介损和电容量。实际上由于电磁单元的存在,使测量结果产生偏小的误差,有时甚至会出现负值。 我们知道一般介质损耗角出现负值的原因有下面几条:一是仪器接地不好;二是标准电容器的介损过大;三是高压引线和测量线没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