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备课说课材料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备课说课材料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备课说课材料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备课说课材料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备课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三)

教材分析:

本单元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简单物体,能初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并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的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初步的空间观念。教材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使学生经历“观察实物—初步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从而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使学生初步认识整体和局部、立体与平面之间的关系。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拼搭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像、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注意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并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具准备:小正方体数个、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本单元知识网络结构图

第一课时观察物体(一)

一、教学内容:

P2页例1,完成练习一第1、2、4、5题。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三、重点难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四、教学准备:

小正方体木块、课件五、教学过程:

人教版第七单元认识时间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七单元《认识时间》单元教学设计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被理解。在教学中要注意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使用钟表模型等学具、教具,让学生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掌握概念和知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时间概念的已有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在一年级上册中只是让学生知道并记住“12∶30就是指12时半”,而对于为什么分针指向刻度“6”就是“几时半”,为什么要表示“几时半”在冒号后面就要用“30”,学生并不理解。等学生学习了这个单元的知识,了解了时与分的关系后,对这些问题就会有新的认识。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会读、写几时几分。 2.知道1时=60分。 3.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五、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面时间,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1. 通过1分1分数的方法,准确读出某一时间。 2.推算经过的时间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 1、读、写几时几分(5分5分数的方法和1分1分数的方法)。 2、1时=60分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 6 节

测试情况 1 反馈 合计 6 八、各课时教学设计 第1节《认识时间(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在已认识整时的基础上掌握认识几时几分(整五整十分); 2、正确书写时间。 3、学会节约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几时几分(整五整十分)。 2、教学难点:准确读出某一时间。 三、预计教学时间:1节 四、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口算】 23+2=70-10=3+42=5+25=5+5=5+5+5=45+5=35+5= 【解答题】 1、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汇总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描写的故事,体会课文中的老汉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2、理解描写老汉在关键时刻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感受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2、认识本课6个生字,了解和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以“桥”引入,初步感知 1、谈话引入课题。 我们在四年级学习过一篇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桥》,也是一座生命桥。出示课题——《桥》。 2、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 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二、再读课文,感受“感动” 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洪水的凶猛的句子? 2、交流:

(1出示句子进行对比: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 (2理解:“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么咆哮的?理解“势不可挡” (3知道学生读出洪水的凶猛。 (4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洪水的凶猛?找出来说一说,读一读。(随机理解词语:跳舞、狞笑 3、过渡: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 路?他们找到了吗?(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这是一座普通的桥吗?不,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因为它窄窄的身躯上将承载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整个村庄的生命啊! 于是,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4、讨论: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么的结果?(学生自由猜测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形势的紧张 5、是的,在危急关头,年迈的村支书没有因为惊慌而失去理智。他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请再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读一读,说一说。 (1先村民到木桥前,便于指挥。 (2号召党员同志排后,体现党员同志的先进性。 (3不顾私情,支持让非党员村民先行,先人后己。 (4舍己为人,壮烈牺牲。

认识时间教案

课题:认识时间 教学目标:1、是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知道钟面上刻度的含义,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示,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过程,知道1时=60分。 3、使学生体验时间的知识就在身边的生活中,形成 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1、能准确的数分(5分5分)。 2、能认、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1、概括认识时间的方法。 2、正确认识“几时差几分”的时间。 教具学具:师:钟表4个、板书卡片3个、课件 生:小表 教学过程: 课前和学生做数数游戏,1个1个数,数12个同学,每个同学再5个5个地数,数到60。 一、情景再现,导入新课。 【课前唱《喜羊羊与灰太狼》片首曲】 1.同学们唱的真好听,我相信你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一定和你们的歌声一样出色。 2.太阳升起来了,青青草原又迎来新的一天。喜羊羊和美羊羊来叫懒羊羊上学,可懒羊羊还在睡大觉。 3.慢羊羊村长批评懒羊羊又迟到了,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

好办法吗? 4.对,老师就把同学们出的好主意作为礼物送给懒羊羊,请懒羊羊猜猜是什么礼物?(出示闹钟)我们对它一点也不陌生,谁来说说钟面上都有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还有一些小格。)【强调又粗又短的是时针,又细又长的是分针】 5.(出示课件:8时)懒羊羊应该这个时间上课,你知道是几时吗?(8时)你能说一说怎样准确读出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6.可是懒羊羊睡懒觉,这个时间才来上学,你能读出这个时间吗?(出示课件:8:15)同学们对这个时间读的有些困难,不要紧,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认识时间(板书课题,齐读),学完这节课,相信你一定能够准确的读出来。 二、活动探究,自主学习。 1.首先我们来回忆一下,时针走一大格是多长时间?(1小时)那分针走一大格是多少呢?小精灵聪聪告诉我们:“分针走1小格表示1分钟。”那走一大格是多长时间呢?我们一起看一看一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5个)一个大格也就是多少分钟?(5分钟)那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钟呢?我们来一起数一数,应该怎样数更好一些?(5分5分地数,数到60分) 2.那时与分有什么关系呢?(课件播放) (1)分针走的同时,时针也在走。 (2)时针走了半小时,分针走了半圈,也就是30分,所以半小

集体备课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认识时间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教科书p90、91例1、例2及练习二十三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 知道钟面上刻度的含义,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示,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过程,知道1时=60分。 3.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教学重点:1. 能准确数分(5分5分地数); 2. 能认、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1. 慨括认识时间的方法; 2. 正确认识几时差几分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再现——导入新课。 1.猜谜引入。?? “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这是什么?(钟表)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设计意图: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以旧引新——掀起欲望 师:你认识这个时间吗?(课件出示8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分针指12,时针指8就是8时。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时。 师:如果分针继续转动,指向5(课件出示6时5分)这个时间呢?你还认识这个时间吗? 师:象这样的时间在生活中经常遇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设计意图:例1呈现了学生熟悉的上课起立图,由8:05的钟面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时间与生活的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复习整时,引发新知分针指5是什么时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认识钟面 课件出示钟面,教师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些什么?(12个数、时针、分针、格子。)在小组内交流。 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动态演示: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 每一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动态演示:每一大格里有5个小格。) 你能推测出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吗?(动态演示验证:一共有60个小格。)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屏幕上显示的钟面或手中的学具钟面,然后四人一组探索交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钟面,同时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2.认识分 媒体演示:分针从12起走动1小格。 师: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 媒体演示分针从12走到1的过程,提问:分针从12走到1经过了几分,你是怎样想的?(12到1有5个小格,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走5小格的时间就是5分。) 师:请你迅速的回答,分针从12起走到3是几分?你是怎样想的?分针从12走到5、8各是多少分?分针走一圈又是多少分? 师: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走几小格经过的时间就是几分。 你知道每个数对应的小格数吗?课本第81页在括号里填出相应的数。填起的同学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3.感受一分钟 师:我们认识了分,那么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呢?下面我们就分组活动来感受一分钟。 电脑播放《十二生肖歌》计时,学生分组活动。第一组:读课文。第二组:写字。第三组:看动画。第四组:数数。 一分钟结束后,交流:请每组的3号同学汇报你的成果。 师:一分钟的时间虽然短,但我们还是能做许多的事情,老师希望大家能抓紧每一分钟,做好每一件事情。

五单元观察物体1.doc

主备人:殷现平 年级:四年级科目:数学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初步学会了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物体,用图形表示看到的形状。本单元继续从这些位置观察由4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用4个正方体能够摆出许多形状不同的物体,赋予本单元丰富的教学内容,既能从不同位置观察这些物体,乂能比较各个物体的视图,还能依据提供的某个位置的视图,对物体的形状展开丰富的想象。这些活动都能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辩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2、使学生在实际的拼搭活动中,进-?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思考,培养初步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通过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立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深化对实物与视图关系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难点: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探索不同的拼搭方法。 关键:在学生的实际观察和操作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培养空间观念,发展直观的判断、推理和想像能力。 学习方法:多观察、多操作、多说、多练。 教学时间:3课时。 课题:辨认组合的实物体形状和相对位置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了解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长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精神,培养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单元《认识时间》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探索并发现1时=60分,通过1分1分或5分5分地数判断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这部分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初步认识整时的基础上教学的。考虑到秒是很小的时间单位,日常生活中的计时很少需要精确到秒,因此这部分内容只安排时、分的认识和学习看钟面上的时刻。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学生把先前的学习经验迁移到后续学习之中,又便于学生集中精力掌握看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这一学习难点。 本单元主要知识点: 1. 知道1时=60分。 2. 能认、读、写几时几分。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不容易理解。在教学中要注意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使用钟表模型等学具、教具,让学生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掌握知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时间概念已有知识的认识,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在一年级上册中只是让学生知道并记住“12:00就是指12时”,而对于为什么是这样,学生并不理解。等学生学习了这个单元的知识,了解了时与分的关系后,对这些问题就会有新的认识。 1. 掌握认识时间的方法,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 2. 知道1时=60分,能1分1分或5分5分地数出钟面上的时刻。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1.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呈现教学内容。例如,学生上学时先看一看钟面上的时刻、老师的作息时间、自己的作息时间等。 2.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自主探索来获取知识。例如,钟面上有几大格、每大格有几小格、一共有几小格这几个问题,1时=60分的关系的发现等。 3. 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掌握看钟面上时刻的方法。教材把认识几时几分单列一课时,并充分利用学生认识整时和半时的经验。先呈现表示整时和半时的钟面,引导学生先判断大约是几时,再过渡到判断具体是几时几分。此外,教材还注意用色块清楚地标明分针从12起已走的部分,以方便学生观察和思考等。 1 认识时、分…………………………………………………….1课时 2 认识几时几分…………………………………………………….1课时 认识时、分。(教材第90页) 1.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 让学生经历1时、1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 在认识时、分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重点:认识钟面、认识1时、1分及时、分的关系。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本单元主要教学认识几时几分。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第二层次是在5分5分数的基础上,再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面时间,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1. 通过1分1分数的方法,准确读出某一时间。 2. 推算经过的时间 四、本单元评价要点 1、读、写几时几分(5分5分数的方法和1分1分数的方法)。 2、1时=60分 第1课时认识时间(1) 教学内容:课本p90、91例1、例2及练习二十三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手表。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引入。“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的不停的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这是什么?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你能说出你自已的一些作息时间吗?(教师板书) 师: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时半表示时间,还有些同学能用8:10的形式来表示时间。 师:同学们,你们又知道现在是几时吗?(出示现在的时间钟面),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板书课题) 2、认识钟面。观察钟面,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大家交流交流,说一说。 二、直观演示,自主探究新知。 1、认识时间:分 (1)、引导学生观察分针。(演示分针走1小格)

最新五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

最新五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 教学方法有创新。不照本宣科,不满堂灌,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余地,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关于五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1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通过以“说”与“读”、“读”与“悟”的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说“母爱” 1.欣赏《懂你》。 同学们,你们知道满文军的这首歌要献给谁的吗?(献给母亲的歌) 2.叙说“母爱”。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请大家把你知道的或你亲身体验到的有关“母爱”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可引导学生从电视电影、课外阅读、自身经历等方面去说) 3.导入新课。 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二、阅读课文,懂“母爱” 1.一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自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默读、朗读、速读……然后让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讨论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采取两种方式解决:同学间互相解决,留待深入阅读时理解。) 2.二读课文。 (1)按要求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 (2)把画出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 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3)深入理解感悟:(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句子) “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母亲内心矛盾,爱子之心昭然若揭) “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深深自责,足见爱子之切) “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度日如年”的感觉只因母子情深) “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磨练的是“意志”,体现的是“至爱”)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负责任的爱是真爱) 3.三读课文。 母爱是广袤深远的,母爱的表达也是异彩纷呈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好好体会母亲的感情。(读好描写母亲语言、心理等句子是重点,读出感情的变化是关键) 三、联系实际,赞“母爱” 1.教师引导。 “母爱”的主题是永恒的,是共同的。但每个人从母亲那里感受到的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单元备课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二)前后联系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简单物体(单个具体实物)形状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它是“空间与图形”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立体模型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难点:根据看到的形状想象物体的摆放方式 二、单元教学目标 基本目标: 1.结合“冰箱、冰柜”展示图,现实生活,通过认真的观察活动,了解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结合“仓库里搬运货物”的情境,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分层目标: C类:达到基本目标,学会从多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策略,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B类: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来想像物体的摆放方式, A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三、单元学情分析 信息窗一: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从正面、侧面、上面不同角度观察单个物体的形状,这里观察的是多个物体组合,同学们可以自己动手摆一摆,看一看,比一比,同学们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就可以自学。 信息窗二:从多个角度观察多个正方体的组合,同学们对这一知识点学起来有困难,可以采用小组合作,亲自动手操作的方式进行学习。

四、单元教法与学法 教法: 1.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2.把握知识层次,逐步提高要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使学生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学法: 1.先观察单个具体实物的形状,规范观察的方位以及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2.在观察一组物体的时候可以采用由少到多、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观察。 3.观察到的形状可以变抽象为形象,把它在不同位置的形状画下来,同学之间讨论交流。4.为了小组观察方便,可以采用“转物观察法”、“换位观察法”。 五、单元预习提纲: 借助单元目标导学材料,指导学生进行单元预习,并填写导学材料,整体把握单元知识体系。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特制订预习提纲。 信息窗一: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一组具体实物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每组同学课前准备好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盒子代替冰箱和冰柜。 1.从前面观察冰箱、冰柜是什么形状?能试着把你看到的形状画出来吗? 2.从侧面观察冰箱、冰柜是什么形状?能试着把你看到的形状画出来吗? 3.从上面观察冰箱、冰柜是什么形状?能试着把你看到的形状画出来吗? 4.从不同的方位看到的形状一样吗?为什么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同一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5.试着完成课本73页自主练习第1题和第2题。 6.通过预习,你有哪些收获和疑惑以及发现,在预习本上记录下来。 信息窗二: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一组正方体货物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每组同学提前准备好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盒子。 1.从不同方向看 2.从不同方向看 3 4 5.试着完成课本31、2、3题及第5页的1、2、3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急促、报警、盗窃、犯罪、嫌疑、金属、银行、图纸、即使、规定、窗帘、保持、噪音、集中、处理、对付、研制、奇迹、博物馆、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3.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和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4.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导语:同学们,今天的语文课我们将举办新型玻璃展销会。那么,你们就是展销会上的推销员,你们的任务就是将你们公司生产的新型玻璃推销给在场的每一位客商,大家有信心吗? 二、整体感知,自主阅读 1.师:我非常相信你们,你们的推销一定会非常精彩,非常成功的。不过,要把你们公司的新型玻璃推销出去,你得首先熟悉新型玻璃。你们都想学习了解

有关新型玻璃的哪些知识? 2.师:怎样才能了解新型玻璃的这些知识呢?我们一块来读读课文。 3.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介绍了哪些玻璃?(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五种新型玻璃) 5.这5种玻璃,你对哪种玻璃有兴趣呢?那就请你根据自己的喜好的玻璃,采取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自主阅读,了解玻璃的特点、作用等。 三、交流讨论,合作学习 1.同桌或四人小组或自己找小伙伴,交流自学情况,互相补充,相互释疑。(上台写出所学玻璃的特点、作用。 2.全班交流:通过自学交流,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教师适时点拨,强调结合实际和收集到的资料谈)。 四、拓展延伸 1.最近,一个商场要装修,请你帮帮忙,他们该用哪种玻璃?为什么? 2.你们推荐的玻璃除了商场可以用,还有哪儿可以用?(练习句式: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 3.你们推荐了这么多的玻璃,请用“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说一句话。 师:你们的建议真好!老师谢谢你们。同学们,我们人类真了不起,研制了这么好的新型玻璃造福于人类。你能联系生活实际的需要,自己也研制设计一种新型玻璃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课文介绍了哪几种玻璃?你们设计了哪些玻璃? 二、展示、推销 1.让我们随着轻快的音乐走进展销会场,把你们设计的新型玻璃或已经生产出来的新型玻璃展示给客商吧! 2.学生设计展销形式,展销词。要求:形式多样,语言生动,富有创意。自行准备。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集体备课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集体备课主讲稿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32~39页内容。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从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初步掌握了观察物体的方法。这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直接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以及用平面视图描述物体结构的方法,培养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对以后学习相关内容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会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组合体,能根据观察到的形状正确选择相应的视图,或根据指定的视图正确的摆出组合体,体会物体与视图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全过程,能联系实物或看到的形状进行直观思考,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体会数学思考的价值,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与空间观念,提高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观察物体的活动中,感受几何空间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观察物体的兴趣,逐步形成对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四、教学重点:会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物体;能根据物体的形状选择相应的视图或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五、教学难点:能根据物体的形状想象相应的视图,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六、教具学具:光盘课件 七、课时安排: 观察物体(4课时) 1、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1课时 2、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1课时 3、观察几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2)1课时

4、练习六 1课时 八、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1、观察物体(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⒈用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分别将它拼摆成以下形状。 请同学们分别说说它们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分别看到了什么形状? ⒉指出:刚才的形状分别是由4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拼成成的,但由于拼摆的方法,观察的位置不同,我们在各个面看到的形状也不太相同,这节课,我们继续用物手中的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摆,进一步学会如何观察物体。 二、教学新课 ⒈刚才我拉用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了这个形状。

《认识时间》教案(全课时)

《认识时间》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90~92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钟面,能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 2、了解时、分的含义及关系,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 4.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 5.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 学会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些比较特殊的时刻,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 学会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些比较特殊的时刻,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教具准备: 电脑、电脑课件一套、实物钟一个 学具准备: 学具钟面模型一个 教学过程: (课前小游戏:报数接力,以开火车形式让学生5个5个报数5;10;15;20;)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 引入:今天我们要和一个老朋友一起上课。它每天都挂在教室里,嘀哒嘀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猜猜它是谁?(出示实物钟)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 2.复习旧知。 师:哪位同学说说,这是几时?(边问边出示实物钟,定格在8:00) 师:你怎么知道钟面上表示的时间是8时?(复习整时) 3.导入新课。

8时是我们学校上第一节课的时间,但我们还有10分钟的晨谈,正式开始上课是这个时间(出示:8:10),你们认识这个时间吗?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时间王国《认识时间》好吗?(板书课题) 二、直观演示,探索新知 (一)第一关:认识钟面。 师:要认识这样的时间,首先我们要了解钟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显示的钟面或手中的学具钟面,互相说一说:你看到钟面上有些什么? 1.小组观察交流,教师巡视。 2.学生交流结果,教师课件演示认识钟面 (1)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动态演示: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2)每个大格有里多少个小格呢?我们来看从数字12到1之间的大格有几个小格?(课件演示,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从数字1到2有几个小格呢?从5到6呢?小结:每一个大格都有5个小格。 (3)用一格一格数的方法数。那么,从数字12到1之间有5个小格,从12到2之间有几个小格呢?到3呢?(课件演示)刚才是一格一格数的。 (4)用5格5格数的方法数。如果5格5格数你会吗?从数字12数到3,请同学们打开书到81页,接着数一数并填一填。 (5)集体订正。学生汇报教师课件演示,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呢?(突出5格数的方法,为后面学习认几时几分打基础。) 小结并板书: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数,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共有60个小格。 (二)第二关:认识时、分。 1.认识时 (1)你知道吗?不仅钟面上有那么多秘密,我们的时针也藏着许多秘密,你看聪聪的钟面,课件演示:闪动时针,并且时针从数12走到数1。时针发生了什么变化?那么时针走这1大格经过的时间是多少?(板书:1小时) (2)那么时针从1走到2是几小时,从4走到几是1小时?从几走到6是1小时?你还能说说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吗? 2.认识分 (1)认识1小格是一分。我们再一起来看一看明明的钟面,课件演示:闪动分针,并且分针从12起走动1小格。你发现了什么?分针走过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多少?(1分)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就是1分。 (2)感受1分钟有多久(课件演示1分钟,放音乐)1分是多长时间呢?请你看着大屏幕静静地感受一下。(课件演示1分钟,放音乐)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1、窃读记教学目标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4、通过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 5、培养学生从小喜欢读书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让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同学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那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学生放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 适当的激励与点评。) 2、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是啊!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窃读记》。 3、板书课题。 4、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测:为什么要窃读?是怎么窃读的?窃读是怎样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刚才同学们提出了那么多问题,那么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边认真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3、自学生词新词。 6分钟后看谁学得最好! 三、检测学情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单元复习第七单元认识时间人教新课标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探索并发现1时=60分,通过1分1分或5分5分 地数判断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这部分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初步认识整时的基础上教学的。考虑到秒是很小的时间单位,日常生活中的计时很少需要精确到秒,因此这部分内容只安排时、分的认识和学习看钟面上的时刻。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学生把先前的学习经验迁移到后续学习之中,又便于学生集中精力掌握看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这一学习难点。 本单元主要知识点: 1. 知道1时=60分。 2. 能认、读、写几时几分。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不容易理解。在教学中要注意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使用钟表模型等学具、教具,让学生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掌握知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 对时间概念已有知识的认识,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在一年级上册中只是让学生知道并记住“ 12:00就是指12时”而对于为什么是这样,学生并不理解。等学生学习了这个单元的知识,了解了时与分的关系后,对这些问题就会有新的认识。 1. 掌握认识时间的方法,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 2. 知道1时=60分,能1分1分或5分5分地数出钟面上的时刻。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1.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呈现教学内容。例如,学生上学时先看一看钟面上的时刻、老师的作息时间、自己的作息时间等。 2.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自主探索来获取知识。例如,钟面上有几大格、每大格有几小 格、一共有几小格这几个问题,1时=60分的关系的发现等。 3. 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掌握看钟面上时刻的方法。教材把认识几时几分单列一课时,并充分利用学生认识整时和半时的经验。先呈现表示整时和半时的钟面,引导学生先判断大约是几 时, 再过渡到判断具体是几时几分。此外,教材还注意用色块清楚地标明分针从12起已走的部分,以方便学生观察和思考等。 1 认识时、分.......................................................... .1课时 2 认识几时几分........................................................ .1课时 认识时、分。(教材第90页) 1.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 让学生经历1时、1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 在认识时、分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重点:认识钟面、认识1时、1分及时、分的关系。 难点:理解1时=60分”。 多媒体课件、实物钟、学具钟。 师:昨天我们的预习作业是小组合作画一个钟面,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你们在钟面上都画了

《观察物体》单元教材分析

---------------------------------------------------------------最新资料推荐------------------------------------------------------ 《观察物体》单元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单元教材分析黄琅学校陈小丹一、单元内容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 6771 页。 知识脉络非常清晰,包括三部分内容: 1.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2.轴对称 3.镜面对称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三、教材分析空间与人类的生存和居住紧密相关,了解、探索和把握空间,能使孩子更好地生存、活动和成长。 因此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和课程特点,〈〈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 在本册教材中,空间与图形方面除了在第三单元安排了〈〈角的初步认识〉〉外,还安排了本单元的〈〈观察物体〉〉。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和镜面对称现象,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1 / 12

1.教材所处的地位例 1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例 2 轴对称、例 3 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涉及到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对几何图形的记忆,是学习空间和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教材编排呈现特点〈〈观察物体〉〉这一单元是新增设的一块内容,而以前老教材中是并没有的。 纵观其 3 个例题和一个练习编排来看,教学内容的每一细节处,无不渗透新的教学思想,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就其编排特点,有三点体会: (1)教材注重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 例 1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教材首先展示出来的是一幅三名学生分别从前面、侧面、后面观察一个恐龙玩具的生活情景图。 在这个生活情境中,可以使学生不知不觉中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能初步体会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例 2 轴对称,教材借助于生活中的实例(蜻蜓、树叶、蝴蝶、京剧脸谱)和一个剪衣服的操作活动,判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找出对称轴,并初步地、感性地了解轴对称的性质。 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画面,对学生其学习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也有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充分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集体备课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认识时间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教科书p90、91例1、例2及练习二十三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 知道钟面上刻度的含义,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示,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过程,知道1时=60分。 3.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教学重点:1. 能准确数分(5分5分地数); 2. 能认、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1. 慨括认识时间的方法; 2. 正确认识几时差几分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再现——导入新课。 1.猜谜引入。 “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这是什么?(钟表)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 (设计意图: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以旧引新——掀起欲望 师:你认识这个时间吗?(课件出示8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分针指12,时针指8就是8时。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时。 师:如果分针继续转动,指向5(课件出示6时5分)这个时间呢?你还认识这个时间吗? 师:象这样的时间在生活中经常遇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设计意图:例1呈现了学生熟悉的上课起立图,由8:05的钟面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时间与生活的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复习整时,引发新知分针指5是什么时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认识钟面 课件出示钟面,教师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些什么?(12个数、时针、分针、格子。)在小组内交流。

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动态演示: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每一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动态演示:每一大格里有5个小格。) 你能推测出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吗?(动态演示验证:一共有60个小格。)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屏幕上显示的钟面或手中的学具钟面,然后四人一组探索交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钟面,同时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2.认识分 媒体演示:分针从12起走动1小格。 师: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 媒体演示分针从12走到1的过程,提问:分针从12走到1经过了几分,你是怎样想的?(12到1有5个小格,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走5小格的时间就是5分。) 师:请你迅速的回答,分针从12起走到3是几分?你是怎样想的?分针从12走到5、8各是多少分?分针走一圈又是多少分? 师: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走几小格经过的时间就是几分。 你知道每个数对应的小格数吗?课本第81页在括号里填出相应的数。填起的同学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3.感受一分钟 师:我们认识了分,那么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呢?下面我们就分组活动来感受一分钟。 电脑播放《十二生肖歌》计时,学生分组活动。第一组:读课文。第二组:写字。第三组:看动画。第四组:数数。 一分钟结束后,交流:请每组的3号同学汇报你的成果。 师:一分钟的时间虽然短,但我们还是能做许多的事情,老师希望大家能抓紧每一分钟,做好每一件事情。 (通过读、写、算、数等活动,亲身体验1分钟的长短,建立时间观念。)4.认识时 课件演示:看,这是时针,时针从数12走到1走了1个大格,经过的时间是1小时。 师:时针从3走到几是1小时呢?你还能说一说,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从12走到2是几小时?走到3呢?小结: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经过的时间是1小时。

五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

五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 五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1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通过以“说”与“读”、“读”与“悟”的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说“母爱” 1.欣赏《懂你》。 同学们,你们知道满文军的这首歌要献给谁的吗?(献给母亲的歌) 2.叙说“母爱”。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请大家把你知道的或你亲身体验到的有关“母爱”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可引导学生从电视电影、课外阅读、自身经历等方面去说) 3.导入新课。 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二、阅读课文,懂“母爱” 1.一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自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默读、朗读、速读……然后让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讨论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

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采取两种方式解决:同学间互相解决,留待深入阅读时理解。) 2.二读课文。 (1)按要求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 (2)把画出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 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3)深入理解感悟:(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句子) “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母亲内心矛盾,爱子之心昭然若揭) “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深深自责,足见爱子之切) “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度日如年”的感觉只因母子情深) “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磨练的是“意志”,体现的是“至爱”)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负责任的爱是真爱) 3.三读课文。 母爱是广袤深远的,母爱的表达也是异彩纷呈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好好体会母亲的感情。(读好描写母亲语言、心理等句子是重点,读出感情的变化是关键) 三、联系实际,赞“母爱” 1.教师引导。 “母爱”的主题是永恒的,是共同的。但每个人从母亲那里感受到的“爱”是各不一样的,能不能把你自己感受到的母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呢?可以写首诗,可以唱支歌,可以说几句话,也可以制作一份小礼物…… 2.独自准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