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测量基本工作.doc

施工测量基本工作.doc

施工测量基本工作.doc
施工测量基本工作.doc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第一节施工测量概述

各种工程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测量。包括:施工前施工控制网的建立;施工期间将图纸上所有设计的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设到相应的地面上;工程竣工后测绘各建(构)筑物的实际位置和高程;以及在施工和管理期间对建(构)筑物进行变形和沉降观测等。

一、施工测量的特点

施工测量与地形测量相反,它是将图纸上的建筑物、构筑物按其设计位置和高程,测设到地面上,作为施工的依据。因此,测量员应熟悉图纸,对放样数据要反复校核,对所用的仪器、工具应进行检验校正,放样之后,还要对建筑物自身尺寸进行检查,以确保建(构)筑物关系位置正确。

施工测量与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关系密切,因此,测量员应了解施工方案,掌握施工进度,使测量工作能满足施工进展要求。

由于机械化施工和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的堆放,人来车往,土方填挖量大以及交叉作业等原因,使得地面变化和震动大,各种测量标志易遭破坏,因此,必须将测量标志埋设牢固,妥善保护,经常检查,及时恢复。

施工现场工种繁多,干扰较大,测设方法和计算方法应力求简捷,以保证各项工作衔接。同时要注意仪器安全和人身安全。

二、施工测量的原则

施工测量与地形测量一样,也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因此,在施工之前,应在施工场地上,建立统一的施工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作为施工放样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位置的依据。这一原则能使分布较广的建筑物、构筑物保持同等精度进行测设,以保证各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关系位置正确。有关施工控制测量的内容将在后面章节中作详细介绍。施工测量的另一原则也是“步步有校核”,以防止差、错、漏的发生。

三、施工测量的精度

为了保证建筑物、构筑物放样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施工测量必须达到一定的精度要求。

施工控制网的精度,由建筑物、构筑物的定位精度和控制网的范围大小等决定。当点位精度标较高和施工场地较大时,施工控制网应具有较高的精度。具体要求可参照不同工程的有关规范。

总之,测量应根据具体的测设对象,制定切实可行且必须满足工程要求的精度标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如果制定的标准偏低,将影响施工质量,这是不

容许的;如果太高,则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概括起来讲,对于精度问题,因具体工程而异,既要满足工程标,又要经济合理。第二节测设的基本工作

测设就是根据已有的控制点或地物点,按工程设计要求,将建(构)筑物的特征点在实地上标定出来,因此,首先要确定特征点与控制点或原

有建筑物之间的角度、距离和高程关系,这些关系称为测设数据,然后利用测量仪器,根据测量数据将特征点测设于地面。测设的基本工作包括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

一、水平距离的测设

水平距离的测设是根据给定的起点和方向,按设计要求的长度,标定出线段的终点位置。

(一)钢尺测设

1、一般方法

测设给定的水平距离,当精度要求不高时,可用钢尺从已知起点开始,根据所给定的水平距离,沿已知方向定出水平距离的另一端点,为了校核,将钢尺移动10~20cm,同法再测设一点,若两次点位之差在限差之内,则取两次端点平均位置作为最后的位置,如图9-1所示。

2、精确方法

精确地测设水平距离,必须考虑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倾斜改正。根据给定的水平距离计算出在地面上应测量的距离D′

(9-1)

然后根据计算结果,进行测设。举例如下:

已知待测设的水平距离=26.000m,在测设前进行概量定出端点,并测量两点之间的高差=0.800m,设所使用的钢尺尺长方程式=

30+0.005+0.000012×30(-20℃)m,测设时的湿度=25℃,求的长度。

按第四章中的方法求出三项改正数。

(1)尺长改正

(2)湿度改正

=0.000012×(25-20)×26.000=0.0016m

工程施工测量方案详解

第一章施工测量方案 一.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考虑该工程的实际情况,拟对本工程的±0.000以下采用外控法,对±0.000以上采用内控法,根据当地城市导线点,一次性建立统一的平面施工控制网。 1、布网原则 (1)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 (2)控制点要选在拘束度不大、安全、易保护的位置,通视条 件良好,分布均匀。 2、施工控制网的测设 (1)控制点引测 根据当地城市规划坐标点在场区内引测不少于3个控制点,要求埋深1.5米,用混凝土浇注并以木桩上面钉子做标记,并测定高程作为工程定位放线依据,精度限差要求如下表: (2)控制网布设 依据场内导线控制点,沿距建筑物开挖线约1 米远位置测设各轴线方向控制基准点,并埋设外控基准点,要求埋深0.5m,并

浇注混凝土稳固。 (3)内控制基准点布设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主体部分采用内控法,用激光垂准仪竖向投测,设放线点时要注意尽量避开砼墙柱。保证每个施工段纵横向均不少于2个点,且夹角为90度,测量孔布置相见附图。1#楼1单元X方向设在1A-8轴上,距1A-A轴和1A-M轴均为1米;Y方向设在距1A-K轴1米处,距1A-1轴和1A-13轴均为1米;2单元X方向设在距1B-13轴1米处,距1B-A 轴和1B-M轴均为1米;Y方向设在距1B-K轴1米处,距1B-1轴和1B-20轴均为1米。2#楼X方向设在2-11轴上,距2-B 轴和2-R轴均为1米;Y方向设在距2-Q轴1米处,距2-1轴和2-22轴均为1米。 (4)内控基准点埋设方法 依据施工前布设控制网基准点将内控点埋设在首层位置。基准点的埋设采用10cm×10cm钢板,钢针刻划十字线,钢板通过锚爪与顶板钢板焊牢。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向上每层在相应位置留洞,以便于基准点的竖向投测。 (5)控制网加密和施工放线

公路工程施工的测量工作

试论公路工程施工的测量工作 摘要: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工作就是测量,主要是按照预期目的和条件,不断的规划设计,实现社会效益的根本依据,公路工程测量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公路测量施工前准备为介入点,对施工中的测量技术及竣工测量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测量 abstract: the most important one of the basic work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engineering is measurement, mainly according to the expected purpose and conditions, planning and design constantly, realize the fundamental basis of social benefit,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measurement before as a breakthrough point, to measurement techn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completion of measurement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easurement 中图分类号:tu74 一、施工前准备阶段 1 编制测量监理规划 测量监理规划是整个测量监理过程中的行动纲领, 在施工准备

办公大楼工程施工测量方法

办公大楼工程施工测量方法 办公大楼工程的施工测量方法 佛山调度大楼位与汾江南路。本大楼由三十三层的主塔楼和六层附楼组成。结合本工程的施工难点和要点,施工时测量工作采用如下方法控制: (1)测量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及校核 根据施工图纸JF---01总平面图,可以知道1轴与H轴交点坐标X=254240.83,Y=38407721.6;12轴与H轴轴线交点坐标X=2546281.63,Y=38407721.6;1轴与A轴轴线交点坐标X=254628.83,Y=38407760.0;12轴与A轴线交点坐标X=2546281.63,Y=38407760;L轴与13轴线交点坐标X=2546285.13,Y=3840701.6。有了这些点的坐标可以推算出所有轴线交点的坐标。由总平面图可知建筑物与周边的相对关系,考虑到便于施工测量放线工作,测量平面控制网的布置如下:将E轴向H轴方向平移1m,可以确定一条东西方向的主轴线。考虑地下室基坑的开挖,为了保证控制点的稳定,拟将A、B两点分别布设在(1)22轴线向外3.5m出,根据以点坐标及与AB轴线的相对关系及尺寸,由公式X=X+REC(S,O),Y=Y+S推导出A、B两点的坐标。 A点坐标为X=2546237.33,Y=38407728.40同理将6轴向7轴方向平移2.8m确定出另一条主塔楼的对称轴线CD。为了节省投入及仪器架设次数,故将C点转90度角投出另一条CE控制线,以此线作为副塔楼的主控线。通过计算,CE控制线到K轴线为0.6m。D点作为在离A轴3.5m处,这样在C点架设仪器后视D点转90度投出另一条CE控制线,以此线作为副塔楼的主控线。通过计算,CE控制线到轴线为0.6m,D点作在离轴3.5m的建筑物外,同上,C点坐标:X=2546261.23,Y=38407718.10;D点坐标为:X=2546261.23,Y=38407763.50;E点坐标为:.X=2546339.93,Y=38407718.10;然后将轴向轴平移1m,得出F、G控制线, 根据以上原理,可以求出F点的坐标为:X=.2546318.33,Y=38407698.12;G点的坐标为:X=2546318.33,Y=38407731.52,由此四条控制线组成整幢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测量放线以此图为依据,具体平面布置见图当作出了A、B、C、D、E、F、G、这七个点的坐标后,根据建设单位在现场提供的坐标控制点,采用索佳全站仪,将A、B、C、D、E、F、G 几点分别测设到施工现场,并打下木桩,钉上钢钉,用红油漆做好标志,同时在周围浇筑混凝土加固、保护,防止人为碰动或机械破坏,平面控制网设好以后,采用三角形锁法演算,检验精度是否满足要求,根据各点坐标采用公式: 求出各点之间的距里和方位角,然后索佳全站仪进行多测回的观测进行复核。 (2)楼层施工测量放线方法: 1)地下室部分 在桩基础施工时,主要根据已知点坐标,然后将桩心坐标编号输入全站仪中,输入完后,要仔细复核数据,以免出错。施测时将全站仪分别设置在已布置好的A、B、C、D、E、F、G控制点上,将棱镜站牌直接定出桩心,同时做好标志。人工挖孔桩成孔时,当第一层护壁浇筑完后,还要将轴线或桩中心线投测到护壁上,通过拉麻线吊锤球的办法来检验下部是否偏心,从而保证桩的施工质量。 底板施工时,主要依据平面控制网,将AB、CD、CE、FG等控制线投测到底板上,而后用50m钢卷尺分出各轴线及柱样边线。 2)上部楼层施工 由于该大楼为三十三层,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垂直度,因此,在上部放线时,应采用激光铝直仪来控制点的竖相传递,主要步骤如下:当首层结构完成后,借助开工布设的平面控制网,将主轴线投到首层结构面上,采用索佳全站仪,复核各轴线交点坐标,当各坐标准确无

第八章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第八章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1、施工测量与地形测量的异同? 答:施工测量和地形测量一样,也应遵循程序上“由整体到局部”,步骤上“先控制后碎部”,精度上“由高级至低级”的基本原则,即必须先进行总体的施工控制测量,再以此为依据进行建筑物主轴线和细部的施工放样;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地形测量是将地面上地物和地貌的空间位置和几何形状测绘到图纸上,而施工测量则相反,是将图纸上设计建筑物的空间位置和几何形状测设到地面上。 2、施工测量的基本测设有哪几项? 答:水平角测设、距离测设和高程的测设为施工测量中的基本测设。 3、测设水平角时,如何确定放样所需的方向线? 答: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角时,取盘左、盘右的平均方向作为放样方向线。 用单测角度改正法时,先将盘左测设的方向作为概略方向,然后按测回法检测该方向,并以改正后的方向作为放样方向线。一般单测角度改正法的精度优于前一种方法。 4、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H A,用水准仪在B点测设高程 H, B

若水准点A 上为后视读数为a ,则前视点B 处标尺读数为多少时尺底高程刚好为所需测设的高程B H ?如何测设? 答:安置水准仪,以水准点A 为后视,由其标尺读数a ,得视线高程a H H A I +=,则前视B 点标尺的读数应为 b =B I H H -,然后在B 点木桩侧面上下移动标尺,直至水准仪视线在尺上截取的读数恰好等于b ,在木桩侧面沿尺底画一横线,即为B 点设计高程B H 的位置。 5、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方法有哪几种?在什么条件下采用?测设数据是什么? 答: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常用方法有:直角坐标法、交会法(角度交会和距离交会)、极坐标法。以方格网或建筑基线作为施工控制,适于用直角坐标法进行建筑物特征点的测设,所需测设数据为待测点相对于角点(控制点)的纵、横坐标增量。在不宜到达的场地适于用交会法进行点位的测设。常用的交会法为角度交会,所需测设数据为交会角(至少2个);也可采用距离交会,所需测设数据为交会距离(至少2个)。极坐标法控制网的形式可以灵活布置,且测设方法较简单,故对一般施工场地的点位测设均适用,所需测设数据为一个水平角和一条水平距离。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

第一讲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㈠ 知识目标:熟悉工程测量的任务、内容 能力目标:掌握工程测量的一般程序与工作原则 一、本课程学习的目的与内容简介 通过设疑、答疑引入工程测量的目的,对照课程目录解说本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及能力要求。 二、工程测量的概念 1.工程测量学的任务和内容 工程测量学的含义——指的是研究工程建设在勘测设计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以及交付使用后的服务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一门科学。 工程测量学的任务——为工程建设服务 工程测量学的内容——测定和测设 工程测量学的实质——确定点的位置 测定——指的是用恰当的测量仪器、工具和测量方法对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的位置进行实地测量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缩绘成图的过程。(包括图根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竣工测量、变形测量等) 测设——指的是用恰当的测量仪器、工具和测量方法将规划、设计在图上的建筑物、构筑物标定到实地上,作为施工依据的过程。(包括建筑基线及建筑方格网的测设、施工放样、设备安装测量等) 2.建筑工程测量的内容

⑴工程规划设计阶段——测绘地形图 ⑵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按图样要求实地标定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⑶施工阶段——对施工和安装工作进行检验、校核 ⑷管理阶段——定期进行变形观测(大型和重要建筑物) 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测量工作,测量的精度和速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速度。 测量放线工——进行工程建设的施工测量 3. 测量工作的一般程序 ⑴从整体到局部 ⑵从高级到低级 ⑶先控制后细部 4. 测量放线工的工作原则 ⑴严格按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样的要求进行施工测量 ⑵按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安排及时进行有关测量工作 ⑶严格按测量规范和细则进行测量工作 ⑷边工作边检核 第二讲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㈡ 知识目标:掌握地面点位的确定方法及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施工现场测量方法

施工放线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建筑物定位(放线)、基础施工(放线)和主体施工(放线)。 一、建筑物定位 房屋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总平面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放线工具为“全站仪”或“比较高级的经纬仪”。 二、基础施工放线 建筑物定位桩设定后,由施工单位的专业测量人员、施工现场负责人及监理共同对基础工程进行放线及测量复核(监理人员主要是旁站监督、验证),最后放出所有建筑物轴线的定位桩(根据建筑物大小也可轴线间隔放线),所有轴线定位桩是根据规划部门的定位桩(至少4个)及建筑物底层施工平面图进行放线的。放线工具为“经纬仪”。 基础定位放线完成后,由施工现场的测量员及施工员依据定位的轴线放出基础的边线,进行基础开挖。基础轴线定位桩在基础放线的同时须引到拟建建筑物周围的永久建筑物或固定物上,防止轴线定位桩破坏了,用来补救。 三、主体施工放线 基础工程施工出正负零后,紧接着就是主体一层、二层...直至主体封顶的施工及放线工作。根据轴线定位桩及外引的轴线基准线进行施工放线。用经纬仪将轴线打到建筑物上,在建筑物的施工层面上弹出轴线,再根据轴线放出柱子、墙体等边线等,每层如此,直至主体封顶。 施工测量前置工作: (1)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复核,并与业主办理控制点的交接手续,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坐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2)现场建立控制坐标网和水准参照点。水准参照点需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永久水准点设置在距建筑物附处稳定、可靠的土层内,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 (3)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 控制点或水准参照点做法示意图 第一篇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1.1场区控制网 基础施工阶段地形变化大、地势错阶起伏,单位工程数量多,为实施有效测量控制,开工初在场区内设置由二~四个桩位形成的导线控制网(场区四周边及中间高处各布一点,保证通视即可),场区控制网是单位工程轴网设置的依据,它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的上一级控制。 1.2单位工程轴线控制网(建筑方格网) 单位工程轴线多且密集,根据建筑物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轴线设置轴线控制网。 控制桩尽量设在开挖区外原始地坪上;另外在基坑底部及长轴线中部加密设置辅助性控制桩,以便于基础施工测量。建筑方格网是建筑物定位和施工放线的基本依据。

(建筑工程管理)第十一章施工测量基本工作

(建筑工程管理)第十一章施工测量基本工作

第十壹章施工测量基本工作 §11.1概述 壹、施工测量的任务 各种工程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施工控制网(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放样工作(平面和高程)、检查验收测量、变形观测(沉降观测、位移观测、倾斜观测、裂缝观测、挠度观测)、竣工测量等。 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是将图纸上设计好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要求以壹定的精度标定在实地上 二、施工测量的特点 1.放样工作和测图工作过程相反 测图——将地面上的地形测绘到图上。 测设——将图上设计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要求以壹定的精度在地面标示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2.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高 3.干扰因素多 4.时间性紧 三、施工测量的精度 建筑工程的点位中误差: 由于限差通常是二倍的中误差,则有:,根据可计算出,再根据值,确定出、及。通常<<,应当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适当确定、、之间的关系,因而设计出、。 在工程测量规范中,规定了部分建筑物、构筑物施工放样的允许误差,根据,也可直接确定出。 四、测绘新技术在施工测量中的应用 主要有电磁波测距和电子测角技术、激光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11.2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 壹、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1.钢尺测设法 (1)壹般方法 在通常情况下,对经过平整后的场地,可用钢尺按设计长度沿给定方向直接丈量,且进行往返测检校,合格的话取平均值定出最后端点。 →B′ A···B ← (2)精密方法 先根据精密量距三项改正(尺长、温度和倾斜),反算出实地应测设出的长度,然后按此长度按壹般方法进行测设。 D为设计长度,D′为实地应测设出的长度。 2.全站仪测设法 通过沿直线方向移棱镜,确定直线的另壹端点。若棱镜位置和设计长度位置相差不多时,可用钢卷尺归化。 二、测设已知水平角的 1.壹般方法 (壹般方法)(精密方法)

施工测量基本工作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第一节施工测量概述 各种工程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测量。包括:施工前施工控制网的建立;施工期间将图纸上所有设计的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设到相应的地面上;工程竣工后测绘各建(构)筑物的实际位置和高程;以及在施工和管理期间对建(构)筑物进行变形和沉降观测等。 一、施工测量的特点 施工测量与地形测量相反,它是将图纸上的建筑物、构筑物按其设计位置和高程,测设到地面上,作为施工的依据。因此,测量员应熟悉图纸,对放样数据要反复校核,对所用的仪器、工具应进行检验校正,放样之后,还要对建筑物自身尺寸进行检查,以确保建(构)筑物关系位置正确。 施工测量与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关系密切,因此,测量员应了解施工方案,掌握施工进度,使测量工作能满足施工进展要求。 由于机械化施工和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的堆放,人来车往,土方填挖量大以及交叉作业等原因,使得地面变化和震动大,各种测量标志易遭破坏,因此,必须将测量标志埋设牢固,妥善保护,经常检查,及时恢复。 施工现场工种繁多,干扰较大,测设方法和计算方法应力求简捷,以保证各项工作衔接。同时要注意仪器安全和人身安全。 二、施工测量的原则 施工测量与地形测量一样,也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因此,在施工之前,应在施工场地上,建立统一的施工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作为施工放样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位置的依据。这一原则能使分布较广的建筑物、构筑物保持同等精度进行测设,以保证各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关系位置正确。有关施工控制测量的内容将在后面章节中作详细介绍。施工测量的另一原则也是“步步有校核”,以防止差、错、漏的发生。 三、施工测量的精度 为了保证建筑物、构筑物放样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施工测量必须达到一定的精度要求。 施工控制网的精度,由建筑物、构筑物的定位精度和控制网的范围大小等决定。当点位精度标较高和施工场地较大时,施工控制网应具有较高的精度。具体要求可参照不同工程的有关规范。 总之,测量应根据具体的测设对象,制定切实可行且必须满足工程要求的精度标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如果制定的标准偏低,将影响施工质量,这是不

工程部工作流程图

工程部工作流程图

第一章:工长岗位规范 直属上级:工程部经理直属下级:各工种工人 能力要求: 1、组织施工能力。 2、解决施工质量问题能力。 岗位职责: 1.组织现场施工,对施工部分的工程质量负全责。 2.组织施工现场技术交底。 3.协调施工现场各工种施工。 4.维持施工现场秩序。 5.协调客户关系。催缴工程款。 6.立足本岗位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工作流程: 1.接受工作任务,领取施工文件(施工图纸,预算等)。 2.根据预定工期做出施工进度计划,上报工程部经理。 3.协助工程监理组织现场技术交底: 1)联系设计师确认确切交底时间。如因客户原因变更交底时间,设计 师应及时与监理取得联系,明确变更后的时间,如有延误,设计师 应承担责任。乙方不得主动提出变更交底时间的要求。 2)勘查施工现场的结构及施工面层等情况。发现轻度质量问题(包括 原有防水层)须及时向设计师和客户提出,并提出相应技术处理意 见。 3)对原建筑质量问题严重或可能影响装修施工的,建议业主要求物业 管理部门对建筑原有的质量问题采取处理措施,直至符合装修施工 条件为止。对此,监理应同客户协商工程延期,并办理延期手续。 4)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包括互换通讯方法)。向客户说明并介绍公 司在施工管理、质检、交款、服务等方面的规定。征询客户意见, 了解客户需求;协助客户与物业管理部门办理好开工前的必备手续; 5)与客户约订好材料进场验收时间或下次见面的时间地点等。 6)与客户确认水电改造项目及增减项目。

7)根据图纸、预算,结合施工现场情况,评估设计人员的交底是否详 实、准确,相关技术处理是否恰当,对有误之处予以说明,由设计师处理设计变更。 8)工程监理、设计师、工长、客户共同填写技术交底表,24小时内由 监理将交底表交到工程部。 4.遵照公司有关施工现场文明施工规定,布置施工现场,组织施工。 5.材料进场验收:填写相应表格,签字。 6.隐蔽工程验收:填写相应表格,签字。 7.工程中期验收:填写相应表格,签字。 8.竣工验收:填写相应表格,签字。 第二章:工长工作流程 一、工长职责: 1、工长由公司施工部领导,是施工工地的直接责任人,负责施工现场的施 工组织、施工管理,全面执行、落实公司有关施工的各项规定,保障施工质量符合合同要求。工长对施工质量负全责。 2、参与组织开工的现场技术交底。 3、落实开工前的技术准备;核对施工文件的图纸、施工项目及预算部分。 如施工文件不齐或发现问题,可直接将问题汇报工程部经理。 4、组织施工中的各阶段验收。包括:材料进场验收、隐蔽工程验收、防水 验收、中期验收、竣工验收。发现质量问题必须当场做出处理意见,责成相关责任人限期整改。对于重大质量事故,限期一天内做出书面处理意见及说明,上报工程部经理。 5、协助监理催缴工程中期款、尾款;根据结算情况,控制工程进度。每周 与客户电话联系至少一次,沟通协调工程事宜。 6、检查工地安全措施,消除隐患;对施工安全负有责任。对施工期间客户 的财物安全负有责任。

工程测量的主要工作教程文件

工程测量的主要工作

工程测量的主要工作 目录 绪论 1.测量的任务及目的 2.数字化测量的发展 1概述 1.1测区概况 1.2已有资料的概况 2控制测量 2.1高程控制测量 2.1.1四等水准测量 2.1.2四等水准测量操作规范 2.2平面控制测量 2.2.1导线测量 2.2.2一级导线测量操作规范 3碎部测量 3.1碎部测量的基本介绍 3.2碎部测量的操作规范 4数字地形图测绘 4.1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基本介绍 5附成果 6结论 绪论

1、测量的任务及目的 测量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地表的几何形状及空间位置的科学。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和能动的改造自然服务。测量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确定地面点在规定坐标系中的坐标值(x、y、z),控制测量的基本任务是研究精确测定和描绘地面控制点空间位置,为人类社会活动提供有用的空间信息,以工程建设测量为主要服务对象,依据大地测量学基本理论基础。 2、数字化测量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测量仪器的智能化,特别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全面用于大地测量定位,全数字化测图系统、影像扫描系统、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等数字化测绘技术装备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相继问世,实现了地理信息获取、处理、管理和分发服务全过程数字化,测绘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已经全面涉入了数字化测绘生产技术,具备了空间定位(GPS系统)、数据采集、外业一体化数字成图与建库等技术生产能力。从事控制测量、地形地籍测量、房产测绘工程与精密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理信息工程、立体模型制作,服务领域涉及土地管理、水利工程、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公路与铁路交通、国防建设、基础测绘、地质找矿与矿山开发。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和传统测图在概念上已出现很大的不同。传统大比例尺测图是以生产纸质地图为惟一目

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

(一)一般规定 1、施工测量准备工作应包括:施工图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检测、测量方案 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测量仪器和工具的检验校正、施工场地测量等内容。 2、施工测量前,应根据工程任务的要求,收集和分析有关施工资料,宜包括以下内容: 1)城市规划、测绘成果; 2)工程勘察报告; 3)施工设计图纸与有关变更文件; 4)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5)施工场区地下管线、建(构)筑物等测绘成果。 (二)施工图审核和定位依据点检测 1、施工图审核可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需要,审核总平面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 设备施工图等。 2、施工图审核内容应包括坐标与高程系统、建筑轴线关系、几何尺寸、各部位高程等, 并应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关工程设计变更文件,以确保测量放样数据准确可靠。 3、平面控制点或建筑红线桩点是建筑物定位的依据,应认真做好成果资料与现场点位 或桩位的交接工作,并妥善做好点位或桩位的保护工作。 4、平面控制点或建筑红线桩点使用前,应进行内业验算与外业检测,定位依据桩点数 量不应少于三个。检测红线桩的允许误差:角度误差为±60″,边长相对误差为1/2500, 点位误差为5cm。 5、城市规划部门提供的水准点是确定建筑物高程的基本依据,水准点数量不应少于两 个,使用前应按附合水准路线进行检测,允许闭合差为±10 n (mm)( n为测站数)。 (三)施工测量方案编制和测量数据准备 1、施工测量方案是指导施工测量的技术依据,方案编制宜包括以下内容: 1 工程概况; 2 任务要求; 3 施工测量技术依据、测量方法和技术要求; 4 起始依据点的检测; 5 建筑物定位放线、验线与基础以及±以上施工测量; 6 安全、质量保证体系与具体措施; 7 成果资料整理与提交。 注:根据施工测量任务的大小与复杂程度,可对上述内容简化。 2、建筑小区工程、大型复杂建筑物、特殊工程的施工测量方案编制,除执行本节第条规定外,宜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增加以下内容: 1 场地准备测量; 2 场区控制网测量; 3 装饰与安装测量; 4 竣工测量与变形测量。 3、施工测量数据准备应包括以下内容: 1)依据施工图计算施工放样数据; 2)依据放样数据绘制施工放样简图。 2)施工测量放样数据和简图均应进行独立校核。 3)施工测量计算资料应及时整理、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4、测量仪器、量具的检验校正与维护 1)为保证测量成果准确可靠,测量仪器、量具应按国家计量部门或工程建设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检定,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2)测量仪器和量具除按规定周期检定外,对经常使用的经纬仪、水准仪的主要轴系关系应在每项工程施工测量前进行检验校正,施工中还应每隔1~3个月进行定期检验校正。

测量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测量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一、放线依据: 1. 建设单位、放线办提供的坐标高程控制点(L3-1号点及L3-2号点)及一期坐标高程控制点。 2.设计总平面图、施工平面图 3.国家水准测量规范 4.工程测量规范 二、施工测量工艺流程: 测量仪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钢尺)的检定、核验→校测起始依据→场地控制网测设→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基础放线→建筑物的控制轴线、高程竖向传递→建筑物细部放线。 三、工程定位测量: 根据建设单位、放线办提供的坐标高程控制点(L3-1号点及L3-2号点)进行定位放线。地下车库根据一期工程坐标高程控制点进行定位放线。 控制点用全站仪测定出建筑物角点,确定测量基准线,建立施工控制网,根据施工平面控制网施放工程的定位轴线,以定位轴线为基准线,施放建筑物细部轴线。 四、轴线及标高控制网的建立:

单位工程定位轴线点确立后,根据测量放线需要建立控制轴线控制轴线以定位轴线点为依据,根据工程平面布置特点,以便于量距、测角为原则,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将定位轴线位移一定距离建立控制轴线网。控制轴线网一般以确定的定位轴线长边作为控制轴线网的测量依据在符合测角中误差小于10、边长中误差小于1/10000的要求后,监理工程师复核确认作为主控制轴线。 主控制轴线一般布置成“十”字型或井格型(在满足“十”型的基础上尽力布置成井格型),以利于工程测量放线。主控制轴线布置成“K”字型进行控制。 五、基础施工阶段轴线控制 基础、车库、首层施工时,利用设定的主控制轴线,采用外测法向建筑物内投点,将主控制轴线投放到基础上,再根据设计图纸放出其他轴线及细部尺寸,施测时,将经纬仪置于控制轴线点上,参照设定的控制轴线将主控制轴线投测到作业层面上,特殊地当控制轴线点难以架设仪器时,亦可利用控制轴线议程线将控制轴线点交会出,从面进行其它轴线和细部尺寸的放线。在基础土石方施工阶段,根据现场工作面进行流水施工,通过拟定控制轴线,将建筑物各轴线引测出至建筑物外,形成轴线方格网进行控制。 六、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轴线控制

施工测量方案

1、编制依据 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 《全球定位系统(GPS )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 3. 《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4.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7929-94。 5. 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95。 6. 7. 26日至㎡、驳岸33.1放线员:配合测量人员测量放线。 3.2测量设备配置

根据设计图纸和按甲方要求以及结合我标段实际情况该测量方案分为:施工控制测量、施

工测量和竣工、验收测量。 4.2施测原则 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方格网,以控制方格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区域的定位放线。 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同时坚持测量技术符合的工作制度。 4.3 1. 2. 3. 4.4 1. 2. 3.调查测区内交通现状,以便确定合理的测量方案,测量时选择适当的测量路线和交通工具。 4.5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是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对施工测量精度的要求以及合同规定、业主和监理的要求,结合测区内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和观测方案,保证在规定期

限内多快好省地完成生产任务。技术要求包含以下主要内容:复核方法是利用GPS架设在各个控制网点上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平差计算得出各个网点的三维坐标,将实际测量坐标与移交坐标进行比较分析,确认无粗差后,利用E级网点的复核,并同时进行加密点的数据采集和处理。 4.6埋设加密点标石 埋设测量标志是把图上设计的点位落实到实地,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网点选在通视 4.7 1 2 4.8 1 2) (3) GPS接收机原始观测数据,采用各自的随机软件转化为统一标准格式,在原数据转化过程中,保证测站名、仪器型号及编号、天线型号及编号是否缺项,天线改正模型是否正确。 4.9坐标值较差 待完成计算、检查、复核完成后,利用业主提供的控制网成果和复测成果进行坐标值较差,作出评价和指出利用的可能性。

工程施工中的控制测量工作探讨

工程施工中的控制测量工作探讨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工程施工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缓解城市压力还是在人们生活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好对工程的测量工作,通过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保证工程的顺利完工。本文简要概述工程控制测量的相关知识点,并结合工程施工活动进行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控制测量工作 工程施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其作用也日益显著,而且随着世界一体化格式的逐渐形成,世界各国的工程施工方法和经验也得以交流。在工程施工中最主要的就是控制测量工作,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对工程施工过程的工序或者建设活动进行必要的控制测量,才能保证工程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 1 工程控制测量的相关介绍 控制测量(Control Survey)是指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进行地形测图或工程测量工作缩畸形的控制测量工作。其主要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层控制测量等多种形式。为了方便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控制测量网一般以建筑物的中轴线为基础进行展开,这样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施工对象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案。例如建筑工程控制网多为方格状,而桥梁设计施工中多采用对称状结构。同时控制测量的方法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对策,例如在方格网的构建过程中,应该根据建筑的中轴线放样出方格网的各点,并明确勾勒出坐标,施工时严格按照这些坐标进行施工,这样就能为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打好坚实的基础。 2 工程施工控制测量工作的侧重点 2.1 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Plane Control Survey)是指测定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并进行测量的方式,它主要是将测定控制点的坐标更精确的测量方式。为了防止失误,提高测图的精度,促进施工活动尽快完工。平面控制测量工作必须坚持“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工作原则,提高工作的效率。平面控制测量在控制点的基础上建立多种形式的网络体系,形成平面控制网。如图1: 这是最典型的三角形网络体系,在一条起算边长的基础上运用经纬仪进行仔细的观测。这种平面控制网络简单易懂,将建筑坐标非常直观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的适用范围非常广。三角控制网按照其控制次序可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和四等四个等级,一等三角网是国家平面控制网的核心,二等三角网是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基础所在,三等、四等三角网是国家平面控制网的精确部分,它们是对二等三角网进一步加密的过程,极大的适应了工作环境。此外还有导线控制网,通过在建筑地选取不同的控制点,然后进行直线连接,将这些折线相互

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流程图

签署施工合同 拟定项目管理计划 委任项目经理、组建项目部 收集有关资料,实施项目管理工作 进度管理 实名制管 理 应收账款 财务核算 材料管理 分包招标 竣工验收 项目结束、总结、归档 总经办 工程部 项目部 市场部 财务部 物资部 合约部 形象策划 施工管理 组织审图 工程投标 开户银行 编制采购 成本测算 行政管理 安全管理 拟定方案 合同洽谈 设置账户 计划 材料分析 人事管理 质量检查 临设规划 计划统计 款项筹集 市场询价 跟踪审计 安全保卫 竣工验收 项目管理 合同交底 资金拨付 物资采购 工程决算

建设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制定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掌握施工合同对文明施工的要求 实施文明施工管理 明确目标签订责任状确定文明施工标进行文明施工投入 现场围栏施工现场管理制定办公设置综合治理扬尘噪音污 合设设理置置设大七置门牌悬四主材 挂通体料 安一挂合 全平密理 设两设保 备区置证 合分临卫 理开时生 做加做禁 好强 垃员 圾工 注加污 围及两标合目堆防水饮堆教 挡宣图识理网放护冲水放育传绿厕清 化所运 实施效果的检查验收 达标注意保持未达标查明原因整改好黄意强水现赌噪尘处场毒音噪理看酗控管后护酒制理排 放

员 防 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图 成立组织明确分工 成立组织 第一责任人 主管 具体工作 成 配 建 法 项 企 项立 备 立 人 目 业 目安 专 群 代 负 分 分全 职 众 表 责 管 管部 安 管 人 安 安 全 理 全 全 员 体 负 负 系 责 责 人 人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责 培 性 任 训 工 制 教 程 度 育 验 、 收 交 制 底 度 消 设 治 用 防 备 安 电 管 管 管 制 理 理 理 度 制 制 制 度 度 度 安 度 特 事 安 全 种 故 全 护 作 应 检 用 业 急 查 品 人 救 制 管 援 度 理 制 制 管 度 度 理 制 实施安全管理 安 进 确 保 强 化全 行 会 安 人 员 安 全 议 全 设 备 意 识培 训 处 于 和 现 安 全 场 自 状 态 检 自保 项 目安 全 主 管 每日 上传 安 全 巡 查表 项目部每月 25 日上传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控制情况表 专 专 项 职 职 目 部 部 安 门 门 监 负 工 员 责 作 人 人 员 安 安 危 现 机 现 临 全 全 险 场 械 场 时 进 督 做 行 促 好 方 存 应 案 在 急 检 问 救 查 题 援 的 整 改

(完整版)施工测量方案

施工测量方案 2008-10-21 11:20:48| 分类:测绘|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施工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服务范围是二等以下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控制点加密。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等规程规范。如业主有特殊要求的,按业主要求执行。 一、准备工作 1.收集资料 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成果精度指三角网的高程、测角、点位、最弱边、相对点位中误差; 水准路线中每公里偶然中误差和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等。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PS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1.4了解测区的行政划分、社会治安、交通运输、物资供应、风俗习惯、气象、地质情况。例如了解冻土深度,用以考虑埋石深度;最大风力,以考虑觇标的结构;雾季、雨季和风季的起止时间,封冻和解冻时间,以确定适宜的作业月份。 2.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踏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2.1原有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GPS点的位置,了解觇标、标石 和标志的现状,其造标埋石的质量,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2.2原有地形图是否与现有地物、地貌相一致,着重踏勘增加了哪些 建筑物,为控制网图上设计做准备。 2.3调查测区内交通现状,以便确定合理的高程测量方案,测量时选择适 当的交通工具。

建筑工程公司测量员工作总结

建筑工程公司测量员工作 总结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测量工作总结 时光茫然,转眼间我来到公司已经四个月了;在这四个月中,我主要是负责测量方面的工作。测量工作主要是为了工程的前期准备和提供相关数据给设计院进行对工程建筑物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并把相关的围挡建筑物的位置坐标提供给设计院进行参考更改工程线路。 开始来公司的时候,各方面还不太熟悉,大部分的工作都需要公司各位领导的指导下进行,在这里我非常感谢给位领导的细心教导。而公司测量方面使用的仪器我也在摸索中,由于后来我发现我们的项目需要放线的工作量很大,要是只用我们公司现有的全站仪放线的话效率太低,容易影响施工的进度。我们公司主要建设的是低层建筑物,施工距离算是比较长,而且RDK的精度也能达到要求,所以我建议公司买了一套RDK。RDK买来后,开始可能对仪器的使用还不太熟练,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在这里我深表歉意。不过再后来经过我不断的摸索及努力学习的情况下,现在已经很熟练的使用了RDK,一直以来测量方面的工作基本上不会影响施工进度。 测量放线是建筑工程之本。俗语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测量放线就是工程中的各工种的标尺,没有它我们的工作就没了目标,就是盲目的工作,就成了盲人骑瞎马;从而就会出现不应该出现的错误。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本着严格要求自己,在尽量减小误差,消灭错误的前提下,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为本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最有利的保障。在平常的工作中积极督促劳务班组的放

线工搞好放线工作,并协助他们做好楼层平面放线和楼层高程的抄平。加强在平时工作中的巡察,加强过程控制,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及时改正;将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不使其成为工程进度的绊脚石;测量资料严格把关。 首先,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得更好,我将努力做到一下几点: 1、紧密配合施工,坚持实事实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2、测量前需了解设计意图,学习和校核图纸;了解施工部署,制定测量放线方案。 3、会同建设单位一起对红线桩测量控制点进行实地校测。 4、测量仪器的核定、校正。 5、与设计、建筑、劳务班组等方面密切配合,并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与施工同步的测量放线方案。 6、须在整个施工的各个阶段和各主要部位做好放线、验线工作,并要在审查测量放线方案和指导检查测量放线工作等方面加强工作,避免返工。 7、验线工作要主动。验线工作要从审核测量放线方案开始,在各主要阶段施工前,对测量放线工作提出预防性要求,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8、准确地测定标高。 9、及时负责整理完善基线复核、测量记录等测量资料。 其次,对在即将到来的工作中,做好一下工作: 1、在工程即将开工前,配合规划部门对整个园区做好坐标点的

施工测量的内容和方法

施工测量的内容和方法 一、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施工测量现场主要工作有长度的测设、角度的测设、建筑物细部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建筑物细部点高程位置的测设及倾斜线的测设等。测角、测距和测高差是测量的基本工作。平面控制测量必须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组织实施原则,以避免放样误差的积累。大中型的施工项目,应先建立场区控制网,再分别建立建筑物施工控制网,以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点为基础,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根据主轴线再进行建筑物的细部放样;小规模或精度高的独立施工项目,可直接布设建筑物旋工控制网。 高程控制测量宜采用水准测量。 二、施工测量的内容 (1)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2)建筑物定位、基础放线及细部测设。 (3)竣工图的绘制。 (4)施工和运营期间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三、施工测量的方法 1.已知长度的测设 (1)将经纬仪安置在直线的起点上并标定直线的方向。 (2)陆续地在地面上打入尺段桩和终点桩,并在桩面上刻画十字标志。 (3)精密丈量距离的同时,测定量距时的温度及各尺段高差,经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及倾斜改正后,求出丈量的结果。 (4)根据丈量结果与已知长度的差值,在终点桩上修正初步标定的刻线;若差值较大,点位落在桩外时,则须换桩。

2.已知角度的测设 测设已知角度时,只给出一个方向,按已知角值,在地面上测定另一方向。 3.建筑物细部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 (1)直角坐标法。 (2)极坐标法。 (3)角度前方交会法。 (4)距离交会法。 (5)方向线交会法。 【命题考点】 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前方交会法;距离交会法;方向线交会法。 【分析预测】 (1)分析在已知长度的情况下,施工测量的方法。 (2)分析在已知角度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施工测量。 (3)分析建筑物细部点的平面位置测设中关于方法的选择。

工程施工测量考试基础知识

施工测量基础知识:单选题: 1.大地水准面的形状是(不能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表达的曲面) 2.实际测量工作中,采用的高程基准面的是(平均海水面) 3.我国目前使用的高程系统是(1985年国家高程准;黄海高程系统1956年国家高程基准) 4.确定地面点的三个基本观测量是(距离、角度和高差) 多选题: 1.下列关于大地水准面的描述,正确的是(@大地水准面是绝对高程的起算面@大地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垂直@大地水准面是平均海水面) 2.对一般建筑而言,地球曲率对距离测量和高差测量的影响分别为(@对距离测量可以忽略@对高差测量必须予以考虑)水准测量: 单选题: 1.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相等,其往目的是为了消除(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 2.水准测量中,望远镜瞄准目标产生视差现象的原因是(眼睛的晃动) 3.水准测量时,转点的作用是传递(高程) 4.DS3型水水准仪的水准管分划值是(20〞/2mm) 5.整平DS3型水准仪时,气泡移动的方向和转动脚螺旋方向一致的是(左手大拇指) 6.设A点为后视点,B 点为前视点,A点高程8 7.452m,当后视读数为1.267m,前视读数为1.663m,则B的高程H B=(87.056m;H AB=a-b) 7.水准仪中圆水准器的作用是(粗略置平仪器) 8.用微倾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水准仪精平是通过转动(微倾旋钮),使管水准气泡居中来达到目的 9.用水准仪测高差时,每次估读数的单位是(mm) 10。已知A 点高程HA=38.746m,B点设计高程HB=40.012m,在A、B两点间安置水

准仪,A尺上的读数为2.450m,B尺上的读数为1.291m,问B点处施工时应(填土) 11.水准仪安置符合棱镜的目的是(提高管气泡居中的精度) 12.水准测量中,A尺读数a=1.482m,B尺读数b=1.846m,则有关两点间高差的描述,正确的是(H AB=-0.364m;H AB= a-b=1.48-1.846) 13.水准仪使用前,要消除视差必须仔细转动(物镜对光螺旋) 14.如图左右两根双面水准尺红黑面零点差分别为4.878与4.678,对A、B两眯进行高差测定,读数如图所示(视线上方为黑面读数,下方为红面读数),则AB高差为(-0.063m) 15.在水准测量中,(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勤 16.微倾式水准仪中,视准轴不平行水准管轴的误差为i角误差,为消除i角误差对一测站高差的影响,水准仪应(在两尺日间) 多选题: 1.设A点为后视点,B 点为前视点,后视读数a=1.24m,前视读数b=1.428m,则(@后视点比前视点高@若A点高程HA=20 2.016m,测前视点高程为202.320m) 2.进行水准测量时,采用前后视距相等坷消除(@地球曲率@大气折光@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 3.水准仪的组成包括(@望远镜@水准仪@基座) 4.微倾式水准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是(@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十字丝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竖轴@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角度测量:1.测量水平角时,采用改变各测回水平度盘起始位置读数的办法,可以削弱(度盘刻画不均匀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2.经纬仪观测某一点的水平方向值时,如果在该点竖立花杆作为观测标志,那么瞄准部位应尽可能选择花杆的(底部)3.测回法适用于观测(两个方向)间的夹角。4.J6型经纬仪的“6”是表示该仪器一测回水平方向的(中误差) 5.观测水平角∠AOB,仪器架设在O点。盘左时,左目标A读数为188°16′18″;右目标B读数为8°16′30″盘右时,左目标A读数为8°16′54″,右目标B读数为188°17′00″,该水平角的一测回角值为(180°00′09″) 6.经纬仪在盘左位置时,将望远镜大致置平,使基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