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分析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分析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分析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分析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教案

於省财校2010年8月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第一课:走进社会科学

一、社会科学的形成、地位和功能

(一)社会科学的形成

1.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科学:一是自然科学;二是社会

科学。

2.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形成:人对自然的认识形成了自然

科学,对社会的认识就形成了社会科学。

3.人具有两重性:一、自然属性;二;社会属性。人即是自

然界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的产物。

4.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代表:哥白尼、布鲁诺、开普勒的

天文学,达尔文的进化论,伽利略的新物理学,牛顿的经典力学等,马克思的哲学、经济学、社会科学。

5.社会科学以研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为主,这些学

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探索,形成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

(二)社会科学的地位

1.社会科学是创造物质文明的巨大动力

2.社会科学是实现社会进步和创建文明社会的先导

3.社会科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精神文明的强大支柱(三)社会科学的功能

1.认识功能;

2.导向功能;

3.管理功能;4服务功能。

第二课:我国的政治制度

一、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新中国的诞生

1.国庆节:1949年10月1日,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首

都为北京,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

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职权主要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利机关,常设机关是人大常委会。

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民主集中制。

(二)我国的政党制度

1政党:政党是阶级的组织,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政党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政党。

2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⑴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⑵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

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⑶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⑷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

(三)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我国的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中国致公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

2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内容(略)

(四)我国的国家职能

1对内职能:

第一、政治职能,

第二、经济职能,

第三、文化职能,

第四,社会公共关系服务职能

2对外职能

第一、保家卫国,

第二、发展国际交流,

第三、维护世界和平。

第三课:思想文化

一、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

(一)、思想文化: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1.百家争鸣:

⑴主要代表是儒、道、墨、法等诸家。

⑵代表人物:儒家有: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有墨子;道家有老子和庄子;法家有韩非子。

2.儒家的勃兴

⑴孔子: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⑵“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提出“仁者,爱人”,主张以徳治民,反对苛政。

⑶孔子的著作《诗经》、《尚书》、《礼》、《易》和《春秋》即“五经”。他的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⑴西汉儒家继承者: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还提出“三纲五常”;他大力提倡孝道。

(二)古代科学技术发展

1.先秦时期的科学技术:①天文;②物理;③医学。

2.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①天文学;②数学;③医药学;④造纸术。

(三)辽、宋的科学技术:①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

二、中国近代以来的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李大钊:

2·陈独秀:

3·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二)从三民主义到邓小平理论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⑴旧三民主义:民权、民权、民生;

⑵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3·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四课:对外交流与合作

一、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

1·两汉与朝鲜、日本、越南的交往

2·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到东南亚、南亚一带。

3·马可波罗

4·郑和下西洋

教育基础知识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基础知识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任考试都离不开做题,教师招聘考试也是一样,只有多做题才能从中把握考试的重点向,也才可以更扎实的掌握各个知识点,为此,文都网校教师招聘频道小编特意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历年考试真题给大家作为参考,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婴幼儿长骨骼的必需条件是 A.营养和 B.铁和磷 C.维生素C和钙 D.维生素A和水 2.具有促进铁吸收功能的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3.婴幼儿脑细胞能够利用的能量来源是

A.碳水化合物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4.直观行动思维的工具是 A.感知、动作 B.具体形象 C.语词概括 D.概念、判断、推理 5.以下关于儿童情绪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认知是情绪产生的基础,同时情绪也会影响认知过程 B.婴儿期的儿童,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差 C.婴儿最初的笑是没有社会意义的 D.新生儿听见他人哭泣而哇哇大哭,是移情的表现 6.2010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规定:学前教育公共的提供必需坚持 A.广覆盖、高质量 B.重点覆盖、保基本 C.广覆盖、保基本 D.多覆盖、有质量 7.“案教学”的倡导者是

A.瑞吉欧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B.进步主义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C.人本主义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D.新行为主义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8.我国的“托幼一体化”是指 A.托儿所和幼儿园职能合并 B.幼儿园取代托儿所 C.托儿所取代幼儿园 D.以上都不是 9.学前教育的本体价值是 A.儿童发展价值 B.社会发展价值 C.兼具儿童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价值 D.以上都不是 10.儿童观的在结构应包括 A.儿童的自然存在 B.儿童的社会存在 C.儿童的精神存在 D.以上都是 11.在现代社会中,作为教育者的幼儿教师角色不包括 A.幼儿的观察者和研究者 B.公共关系的协调者 C.幼儿学习的引导者 D.幼儿的榜样和示者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2005年04月11日 ? 小学教育专业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 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上半叶以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在20世纪下半叶逐步走向 2 3 4态度和“ 5 6 7早期人 8 9。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较多的教育史学者将此作为独立的教育学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10·教育法学是法学与教育学合作产生的交叉学科。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人文科学、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2.全球问题 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3.实证主义思潮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4.只“ 51 A C 2 A C 3 A .15世纪 B .16世纪 C .一18世纪 D .19世纪 4.“计算机+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 D ) A .美国 B .韩国

。 C.泰国 D.日本 5.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 B )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6.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 B )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7.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C ) A.维纳 B。申农 C.贝塔朗菲 D。普利高津 8.下列哪一组学科被认为是最为典型的综合学科?( B ) A.哲学、文艺学、历史学 B。现代管理学、人口科学、科学学 C.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 D。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 9.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来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 A ) A.经济学 B,管理学 C.历史学 D。政治学 10.支配了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基本走向的理论先导是( A ) A.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 B.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实用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序号填入括号之中。每小题1分,共20分) 1.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分主要是由于( )。 A.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B.事物的本质 C.社会的需要 D.科学自身的需要 2.其实,各种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领域和层次不同。研究人类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的学科是( )。 A.管理学 B.经济学 C.法学 D.政治学 3.成为20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技术“起飞”的主要信号是( )。 A.人造地球卫星升天 B.DNA重组 C.相对论和量力力学建立 D.试管婴儿培育成功 4.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 )。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5.下列社会过程和现象尚不属于“全球问题”的是( )。 A.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问题 B.裁减军备、防止核战争、缩小国家间贫富差距等有关世界政治和国际经济的迫切问题 C.和平利用空间、协调信息传播问题 D.普及义务制高等教育问题 6.发动了早期有组织的全球问题研究活动并陆续发表《增长的极限》、《回答未来的挑战——学无止境》等一系列著名的研究报告的学术团体是( )。 A.罗马俱乐部 B.斯坦福国际问题研究所 C.兰德公司 D.赫德森研究所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是( )。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整合各方面教育影响,使其形成正向的合力 C.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D.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2.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3.下列关于班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B.班级是学校最基层的正式组织 C.班级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 D.最先提出“班级”一词的是夸美纽斯 4.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 )。 A.对象相同 B.概念不同 C.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 D.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5.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称为(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6.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有利于( )。 A.发展学生个性 B.巩固学生的知识 C.加强“教学相长” D.坚持“循序渐进” 7.班上成绩第一名的学生的家长认为实验班的学习氛围更好,提出要将孩子调到实验班,但是该生私下向你表达不愿意跳班。你首先应该怎么办?( ) A.建议家长先了解孩子的意愿再做决定 B.向家长分析调班结果的利与弊 C.告诉家长孩子不愿意调班 D.告诉家长新环境可能会使孩子成绩下 8.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作品等以了解儿童心理特点的方法是( )。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9.在推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和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分解成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进而形成班级目标体系,这种管理方法称作( )。 A.目标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常规管理 10.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个人活动 B.小组活动 C.年级活动 D.群众性活动 参考答案:1-5CADBB6-10AADAB 一、单选题 1.德育的知行统一原则要求( )。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精选版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 及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2005年04月11日 小学教育专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 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上半叶以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在20世纪下半叶逐步走向了整体联动。 2.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的时代性、研究主体的时代性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时代背景因素。 3.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1900年由哲学家胡塞尔创立的“现象学”而掀开新的一页,引发了后来的存在主义哲学。 4,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家兰克受实证主义哲学思想影响,倡导以纯“客观主义”态度和“科学方法”研究历史,被尊为“近代史之父”。 5.20世纪对纯客观主义的史学传统发动猛攻的首推意大利历史哲学家克罗齐。他提出: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6.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着作是马建忠借鉴拉丁语法通析汉语语法结构于1989年出版的《马氏文通》。 7.美国和英国人类学奠基人摩尔根和泰勒在各自的着作《古代社会》和《原始文化》中,以空前丰富、翔实的资料,阐述人类的历史变迁分为蒙昧、野蛮、文明三个时期,被称为——早期人类学的进化论派。 8.现代西方新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罗尔斯于1971年出版的哎《正义论》一书,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伦理学、政治学、法学领域中最主要的理论着作。 9。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较多的教育史学者将此作为独立的教育学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10·教育法学是法学与教育学合作产生的交叉学科。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人文科学、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2.全球问题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3.实证主义思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4.经济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是与国家干预主义并列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5.语言学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内部结构、功能和发展,揭示语言本质及其存在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三、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题号填入括弧之中。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份主要是由于( A ) A.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B.事物的本质 C.社会的需要 D.科学自身的需要 2.我国把马克思主义列为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 A ) A.综合性的主干学科 B。边缘学科

测度论基础知识总结

测度论基础知识总结 1.集合论 1.1 集合与基本运算 ·概念:具有一定性质的对象构成的全体(不严格定义)。中间含有的对象叫元素。 全集:要研究的问题涉及到的最大集合。 空集:没有任何元素的集合。 表达方法:{x(集合元素x)|x应该有的性质}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x A,x?A ·集合之间的关系 只有包含或者不包含 若对于任意元素x A,x B则A包含于B(证明就用这个方法),A是B的子集(A B 则为B的真子集) 包含的特殊情况相等:A=B就是A包含于B同时B包含于A 真子集:A包含于B但A B ·集合的运算 ①单个元素的幂集 对于一个集合X,它的幂集表示所有其子集为元素构成的集合。这种以集合为元素的集合,也叫集合族。 ②两个集合的运算 交:A B={x| x A且x B} 并:A B={x| x A或x B} 差:A\B(或写成A-B)={x| x A且x?B} 补:=U\A(U是问题要研究的全集) 于是有等式A\B=A 积:(直积)A×B={(x,y)| x A且y B }(把A、B中元素构成有序对) ③多个元素的运算 多个交表示所有以λ为角标的集合的并,要求λ,I称为指标集。 类似有多个并 注:可以是无穷个 【例】={x| x>},A={x| x>0},则A= ·集合的分析相关性质 ①上限集:一列集合{},定义上限集为。类似于数列的上极限。

②下限集:一列集合{},定义下限集为。类似于数列的下极限。 ③集合列的极限:当上限集等于下限集时极限存在,就是上限集(或下限集)。 ④单调集合列:若始终有包含于,也就是集合越来越大,则为递增集合列;反之, 若始终有,则为递减列。 若为递增列,则有极限=;若为递减列,则有=。 1.2映射 ·定义:X、Y是两个集合,对任意x X,存在唯一的y=f(x)Y与之对应,则对应法则f 为X到Y的一个映射,记为f:X→Y。 像集:对于X的一个子集A,像集{f(x)| x A}记为f(A),显然包含于Y 原像集:对于Y的一个子集B,原像集{x| x记为 ·满射:f(X)=Y,即Y中所有元素都是像 单射:X中不同元素一定对应Y中不同的像 双射:既是单射又是满射。双射是一一对应的映射。 ·逆映射:对于双射,建立一种Y到X的双射,将像映射到原像上。记为:Y→X ·复合映射:f:X→Y,g:Y→Z,它们的复合g o f:X→Z,写成g(f(X)) ·函数,一个(n维实数向量)到R(实数)上的映射 ·性质(映射与交并运算顺序可交换性) 对于f:X→Y,X若干个子集,Y若干个子集 f(U)=Uf() = f()包含于(只有这一个不一定等于!!!) 不等于的例子:A={1} ,B={-1},f(x)=|x|,则f(A B)f(A)f(B) = 用集合相等定义可证明。 1.3集合的势 ·对等:如果集合A和B之间可以建立双射,则A对等于B。记为A~B 性质:①A到B有单射→A与B子集对等 A到B有满射→B与A子集对等 ②A~B,B~C,则A~C(传递性) ③A~C,B~D,则A×B~C×D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测试题 4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测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认为实验归纳法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之路,为后来的教育学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的是( )。 A.苏格拉底 B.夸美纽斯 C.培根 D.梅伊曼和拉伊 2.下列哪一观点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 A.美德是否可教 B.教学具有教育性 C.人的和谐发展和年龄分期 D.教育即生活 3.独立形态时期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 )。 A.《雄辩术原理》 B.《康德论教育》 C.《大教学论》

D.《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4.与封建社会教育特征不符的是( )。 A.师生关系民主化,出现了双轨制 B.教育具有阶级性和宗教性 C.以“四书五经”等经典为教育内容 D.官学与私学、书院和社学并存 5.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在( )时期。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6.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壬戌学制 C.甲午学制 D.癸卯学制 7.“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8.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 )的特征进行。 A.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儿童身心发展的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C.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 D.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9.“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 )教育目的论。 A.神学的 B.科学本位 C.社会本位 D.个人本位 10.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 A.哲学观念 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 D.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11.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 )。 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一).doc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一) 2009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人文社会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乂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2.时代主题 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3.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体。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4.终身教育论 终身教育论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教育如何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如何适应人的终身发展需求。它的主要内容是:(1)全程教育,即应该将人受教育的时期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程;(2)全城教育,即应该将人受教育的场所遍布于全社会; (3)全民教育,目的是使人受教育的机会平等;(4)全面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i.各种人文学科研究的最后n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领域和层 次不同。其中研究“学习活动中的人”的学科是(C )。 A.哲学 B.心理学 C.教育学 D.社会学 2.下列学科中没有明显阶级倾向的是(D )o A.政治学、历史学 B.法学、新闻传播学 C.伦理学、人类学 D.语言学、考古学 3.人文社会科学在思想建设中发挥作用,主要是依靠何种力量?(A ) A.理论 B.实践 C.社会环境 D. 人的素质 4.“计算机+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D ) A.美国 B.韩国 C.泰国 D.日本 5.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 B )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自觉领悟 D.情感 激发 6.教材所介绍的调查方法中,哪一?种具体方法是与政治选举的预测一起发展起来的?( D ) A.完全参与观察 B.半参与观察 C.非参与观察 D.抽样调查 7.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 )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外测度的性质与计算小结

外测度的性质与计算 The properties and calculation of the outer measure 姓名: 学号: 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外测度的性质与计算 【摘要】Lebesgue外测度是Lebesgue积分的基础,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它的一些性质及相关的计算.首先,给出了Lebesgue外测度的定义;接着,指出和证明了外测度具有的非负性、单调性、次可数可加性、距离可加性、平移不变性这五大主要性质;同时给出了外测度的介值定理和一些其他的性质,并讨论了在一般情况下,外测度不具备可数可加性;然后讨论了可数集的外测度的性质,着重写出可数

江西师范大学11届学士学位毕业论文 集的外测度具有可数可加性;最后是与外测度计算相关的一些例题.【关键词】Lebesgue外测度,次可数可加性,距离可加性。

The properties and calculation of the outside measure 【abstract 】Lebesgue outer measure is the base of lebesgue integral, this thesis mainly discusses some properties and its related calculation. At first, give the definition of Lebesgue outer measure; then pointed out and proved the outer measure has nonnegative, monotonicity and second countable additive property , distance additive property,translation invariant property ,the five main properties; It also gives the outer measure mean value theorem and some other properties, and discusses the properties under the meaning of general point sets, the outer measure does not have countable additive property. Then discussed the property of outer measure of countable set, and emphatically write that outer measure of countable set has count additive property. And the last is some examples about outer measure computation. 【keywords 】Lebesgue outer measure, Second countable additive property , Distance additive property

教师公招教育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师公招(教育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洛克 D.杜威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

识的方法,是()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二、填空题 1、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____。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____。 3、学习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____价值。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综合测试及答案

精心整理 ★★★★★ ★★★★★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综合练习及答案 第二部分综合练习 11.德国历史学家_________被尊为“近代史学之父”。 12.20世纪50年代,_________创建了转换生成语法。 1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和罗杰斯。 14.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学说的侧重点是_________。 15.第一次产业革命首先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______。

16.预测研究包括_________和局部范围的短期预测。 17.现代初等教育需要跨系科的研究,首先是由教育的_________本性所决定的。 18.提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观点的是_________。 19.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同是以_________为中心的科学,同是_________的自 是 27.初等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的庞大基石,它具有高度复杂的广泛性、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必须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 28.人文科学是指_________科学。 29._________往往是导致常规性发展向革命性发展的最直接的因素。

30.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真理性探索,而且还代表了一定的价值观和_________的利益。 31.科学既是人对于世界的认识的结果,又是人认识世界时的一种_________。 32.简而言之,积极的理性是_________。 33.人文社会科学家的工作情感,更多地包孕于_________美感。 45.我国教育家_________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教育观念。 46.无论中西,初等教育新旧观念的冲突,最核心、重要的是_________的冲突。 47.我国初等教育在处理自身和政治的关系上多次出现_________现象。 48.人文社会科学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具体体现为社会实践对人文社会科学的_________两个方面。

第二章 测度论的知识要点与复习自测

第二章 测度论的知识要点与复习自测 一、Lebesgue 外测度的知识要点: ◇ 熟练掌握Lebesgue 外测度的定义和外测度的基本性质(包括基本性质:非负性、单调性、次可数可加性;Lebesgue 外测度的特有性质:距离分离性); ◇ 会用定义或性质求一些典型集合的外测度(例如:n R 中至多可数集,区间,Cantor (三分)集,黎曼可积函数(特别是连续函数)图象等的外测度); ◇ 特别注意零测集的含义和性质【如n R 中的任何集合并上零测集或减去零测集外侧度不变;零测集的子集仍为零测集;至多可数个零测集的并集仍为零测集】。 自测题: 1、叙述n R 中Lebesgue 外侧度的定义及性质,并用定义和性质解决如下问题: (1)设n n Q R ?为有理点集,计算*n m Q 0=; (2)设n R E ?为至多可数集,计算* m 0E =; (3)设n ,R E F ?,* m 0E =,则()()***m m m \F E F F E ?==。 2、据理说明下面的结论是否成立:设n R E ?, (1)若E 为有界集,则* m E <+∞; (2)若* m E <+∞,则E 为有界集; (3)若*m E =+∞,则E 为无界集; (4)若E 为无界集,则* m E =+∞。 3、设n R I ?为区间,证明:*m I I =,其中I 表示I 的体积(注意I 分有界和无界 两种情况来证明);并利用此结论和外侧度的性质再解决如下问题: (1)设1[0,1]R P ??为三分Cantor 集,则* m 0P =;(注意三分Cantor 集的构造) (2)设()f x 为定义在1[,]R a b ?上的黎曼可积函数, {}2()(,)(),[,]R p G f x y y f x x a b ==∈?, ()f x 在[,]a b 的图像,则*m ()0p G f =;(注意黎曼可积的充要条件的使用) (3)设n R E ?有内点,则* m 0E >; (4)(外侧度的介值性)设1 R E ?为有界集,*m 0E >,则对任意* 0m c E ≤≤,存在1E E ?,使得,*1m E c =;(注意构造适当的连续函数,利用连续函数的介值性) (5)(外侧度的介值性的一般形式)设1 R E ?,*m 0E >,则对任意* 0m c E ≤≤,存在1E E ?,使得,*1m E c =。(注意:此结论要用到后面的等测包定理和单调递增可测集列的测度性质) 二、Lebesgue 可测集的知识要点: ◇ 熟练掌握Lebesgue 可测集的卡氏定义(即C.Caratheodory 定义)及等价 条件(如:余集的可测性;对任意的A E ?和c B E ?,总有()*** m A B m A m B ?=+),会用定义或等价条件来证明一些点集的可测性(例如:零测集,区间等); ◇ 熟练掌握可测集的并、交、差、余运算性质,并会熟练地运用这些性质来判断集合的可测性;

继续教育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基础知识考试试卷 1.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错误的是()。 误差表明测量结果偏离真值 误差有一个允许误差范围 误差是一个无符号的量值 误差是衡量测定结果准确度高低的尺度 (2)下面不符合“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是()。 实验室自行制订的非标方法,经确认后,可以作为资质认定项目 实验室应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不得采用国际标准 实验室应有适当的计算和数据转换及处理规定,并有效实施 检测方法的偏离须有相关技术单位验证其可靠性或经有关主管部门核准(3)法人授权的实验室,其法律责任由()承担 实验室上级机关母体组织 (4)检测机构的管理评审()的责任。 质量负责人最高管理者本机构所有人员 (5)()是实验室检验工作的依据,是实验室内部的法规性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技术管理体系文件经济管理体系文件(6)从计量测量数据处理需要,按其性质一般将误差分为()。 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固有误差和设备误差 设备误差和系统误差 (7)下列关于检测合同评审和签订的说法,错误的是()。

检测委托合同由委托人提交给检测机构相关人员按程序评审 评审内容包括委托的检测项目和应遵循的标准是否属于计量认证确认的范围 检测委托合同经评审确认后,双方代表签字,合同生效 评审过程应有相关人员的明确意见并留有记录 (8)以下各项不属于强制检定特点的是()。 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统管 由使用单位按需要制定检定周期 由指定的法定或授权技术机构执行 (9)()指一组平行测定数据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 极差中位数标准偏差 (10)在同一测试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量时,误差大小、符号均以不可预定的方式变化着的误差,称为()。 随机误差测量误差系统误差粗大误差 (11)一组平行测定数据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称为()。 方差中位数偏差极差 (12)下列关于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区别说法错误的是()。 误差没有符号 不确定度恒为正 误差有一个允许误差范围 不确定度没有不确定度的限值 误差不知道真值,但有一个人为的约定真值 不确定度不知道真值,也没有约定真值 (13)根据“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员注册管理办法”,检测员在注册证书有效期内应至少参加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 一、名词解释: 1、时代主题------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集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2、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3、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内部结构、功能和发展,揭示语言本质及存在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经历了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三个阶段。 二、填空题: 1、20世纪世界格局的首次变动前后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世界格局第二次变动前后的时代主题是对抗与对话世界格局第三次变动前后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2、20世纪自然科学的综合化有三种表现:一是自然科学各学科、技术各领域内部的综合,二是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技术各领域之间的综合,三是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综合。 3、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社会革命与学术建设之间的复杂联接和冲突,以及这三个序列之间的复杂的关联与撞击,是现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在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世界版图上有着某种特别的位置和色调。 4、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出现了一个日益清晰的聚焦点,人、人的解放和发展。 5、20世纪西方哲学发展的两大思潮一是科学主义思潮,或者叫做时政主义思潮,二是人本主义思潮,或者叫做非理性主义思潮。 6、历史学作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的反应和阐释,始终追求实现三大基本概念,这三大基本概念是:全面、真实、必然。 7、在文学领域中,文艺理论探讨文艺的性质、原理和批评标准等,文艺史探索文艺的演变发展,文艺批评则是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价。 8瑞士语言家索绪尔创立了结构语言学。他认为语言是符号系统。作为符号,语言的物质性声音叫做“能指”,语言的表意性叫做“所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同一张纸的反面和正面。 9、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对语言学的拓展开始于他对“语言行为”和“语言能力”的区分,前者研究是什么样子,后者回答语言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10、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是《马氏文通》,他的作者是马建忠。 三、选择题: 1、在完整的意义上,“世界格局”指的是(A国际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 2、成为20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技术“起飞”的主要信号是(C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建立) 3、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4、下列社会过程和现象尚不属于全球问题( D 普及义务制高等教育问题) 5、系统论的创始人是(C贝塔朗菲) 6、世界哲学的三大发源地是(C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希腊) 7、20世纪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海德格尔,萨特) 8 —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观点的首倡者是(B克罗齐) 9、19世纪形成高潮、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表现功能的一种重要文艺思潮是( C 浪漫主义) 10、语言学一历经了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三个阶段,现代语言学的正式开端是(C 结构语言学) 四、简答题: 1、20世纪推动和制约世界人文科学发展的背景因素有哪些?答:20世纪推动和制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因素主要有:(1)不断深化的时代主题;(2)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技术;(3)日益尖锐化的全球问题。 2、20世纪世界历史学研究岀现哪些变革?答:20世纪世界历史学研究岀现的变革主要有:(1)“欧洲中心论”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2)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20XX年04月11日 小学教育专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 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上半叶以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在20世纪下半叶逐步走向了整体联动。 2.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的时代性、研究主体的时代性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时代背景因素。 3.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1900年由哲学家胡塞尔创立的“现象学”而掀开新的一页,引发了后来的存在主义哲学。 4,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家兰克受实证主义哲学思想影响,倡导以纯“客观主义”态度和“科学方法”研究历史,被尊为“近代史之父”。 5.20世纪对纯客观主义的史学传统发动猛攻的首推意大利历史哲学家克罗齐。他提出: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6.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是马建忠借鉴拉丁语法通析汉语语法结构于1989年出版的《马氏文通》。 7.美国和英国人类学奠基人摩尔根和泰勒在各自的著作《古代社会》和《原始文化》中,以空前丰富、翔实的资料,阐述人类的历史变迁分为蒙昧、野蛮、文明三个时期,被称为——早期人类学的进化论派。 8.现代西方新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罗尔斯于1971年出版的哎《正义论》一书,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伦理学、政治学、法学领域中最主要的理论著作。 9。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较多的教育史学者将此作为独立的教育学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10·教育法学是法学与教育学合作产生的交叉学科。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人文科学、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2.全球问题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3.实证主义思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4.经济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是与国家干预主义并列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5.语言学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内部结构、功能和发展,揭示语言本质及其存在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三、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题号填入括弧之中。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份主要是由于( A ) A.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B.事物的本质 C.社会的需要 D.科学自身的需要 2.我国把马克思主义列为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 A ) A.综合性的主干学科 B。边缘学科 C.交叉学科 D.专业学科 3.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始以分门别类的面目出现的时间是( C )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八套)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八套)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 A.《论语》B.《大学》C.《学记》 D.《中庸》 2.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禄B.洛克C.卢梭D.利托尔诺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 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A.社会本位论思想B.个人本位论思想C.社会效益论思想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学校教育制度B.高等教育制度C.社会教育制度D.国民教育制度

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A.学不躐等B.各因其材C.开而弗达D.温故而知新 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A.品德评价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 A.知识素养之一B.能力素养之一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D.基本任务之一 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 A.课外教育B.校外教育C.业余教育 D.课外校外教育1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布置作业D.成绩评定 1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 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 1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 A.观察力B.曲调感C.节奏感D.色调感 1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 A.缺乏营养B.遗传因素C.狼的影响D.缺乏社会性刺激14.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 () A.气质B.性格C.能力D.兴趣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卷及答案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九龙坡分校考试试卷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 开卷 共 2 页 20 17 年春季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本试卷共 2 页,满分分, 90 分钟完卷) 注意事项: 1、 考生答题必须将答案按要求填写在相应位置上,否则成绩无效。 2、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交回,按顺序清理好。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人文社会科学: 2.定性研究: 3.科学主义思潮: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 )不属于人文社会学科。 A.哲学B.历史学C.文艺学D.生物学 世纪到16世纪的欧洲的( ),摇撼了神学的统治地位。 A.文艺复兴 B.轴心期 C.宗教革命 D.文艺革命 3.从( )是人文社会科学各基本学科逐步成型、独立发展的时期。 世纪世纪世纪世纪 4.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是( )关系。 A.对立统一B.辩证统一C.互动D.联系 5.下列( )不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A.认识功能 B.思想建设功能 C.文化建设功能 D.娱乐功能 6.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有( ) A.调查研究 B.实地研究 C.理性研究和情感激发 D.文献研究 7.( )创造的数学--实验方法之美,就是在于他第一次把数学与经验自然科学奇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A.牛顿 B.伽利略 C.爱因斯坦 D.亚里斯多德 8.( )是调查统计中的基本抽样方法。 A.系统抽样 B.分层抽样 C.简单随机抽样 D.整群抽样 9.世界格局首次变动前后的时代主题:( ) A.战争与革命 B.对抗与对话 C.和平与发展 D.战争与和平 10.以( )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于20世纪40年代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理论体系。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列宁 11.下列不属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是( ) 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道教 12.美国现代语言学家( )对现代语言的强烈震动始于他对“语言行为”和“语言能力”的划分。 A.索绪尔 B.乔木斯基 C.冯特 D.华生 13..1879年德国哲学教授生物学家( )在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A.华生B.冯特C.皮亚杰D.弗洛伊德 14.( )开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 A.索绪尔 B.马斯洛 C.罗斯杰 D.约翰.梅耶 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显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希望是在( ). 年代之后年代之前年代之前年代之后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哪些价值关联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