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教案

於省财校2010年8月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第一课:走进社会科学

一、社会科学的形成、地位和功能

(一)社会科学的形成

1.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科学:一是自然科学;二是社会

科学。

2.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形成:人对自然的认识形成了自然

科学,对社会的认识就形成了社会科学。

3.人具有两重性:一、自然属性;二;社会属性。人即是自

然界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的产物。

4.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代表:哥白尼、布鲁诺、开普勒的

天文学,达尔文的进化论,伽利略的新物理学,牛顿的经典力学等,马克思的哲学、经济学、社会科学。

5.社会科学以研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为主,这些学

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探索,形成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

(二)社会科学的地位

1.社会科学是创造物质文明的巨大动力

2.社会科学是实现社会进步和创建文明社会的先导

3.社会科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精神文明的强大支柱(三)社会科学的功能

1.认识功能;

2.导向功能;

3.管理功能;4服务功能。

第二课:我国的政治制度

一、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新中国的诞生

1.国庆节:1949年10月1日,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首

都为北京,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

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职权主要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利机关,常设机关是人大常委会。

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民主集中制。

(二)我国的政党制度

1政党:政党是阶级的组织,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政党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政党。

2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⑴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⑵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⑶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⑷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

(三)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我国的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中国致公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

2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内容(略)

(四)我国的国家职能

1对内职能:

第一、政治职能,

第二、经济职能,

第三、文化职能,

第四,社会公共关系服务职能

2对外职能

第一、保家卫国,

第二、发展国际交流,

第三、维护世界和平。

第三课:思想文化

一、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

(一)、思想文化: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1.百家争鸣:

⑴主要代表是儒、道、墨、法等诸家。

⑵代表人物:儒家有: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有墨子;道家有老子和庄子;法家有韩非子。

2.儒家的勃兴

⑴孔子: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⑵“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提出“仁者,爱人”,主张以徳治民,反对苛政。

⑶孔子的着作《诗经》、《尚书》、《礼》、《易》和《春秋》即“五经”。他的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⑴西汉儒家继承者: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还提出“三纲五常”;他大力提倡孝道。

(二)古代科学技术发展

1.先秦时期的科学技术:①天文;②物理;③医学。

2.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①天文学;②数学;③医药学;④造纸术。

(三)辽、宋的科学技术:①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

二、中国近代以来的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李大钊:

2·陈独秀:

3·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二)从三民主义到邓小平理论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⑴旧三民主义:民权、民权、民生;

⑵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3·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四课:对外交流与合作

一、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

1·两汉与朝鲜、日本、越南的交往

2·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到东南亚、南亚一带。

3·马可波罗4·郑和下西洋

药物分析学相关知识点总结

药物分析学相关知识点总结: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缩写Ch.P)和药品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 中国药典(1953 1963 1977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 USP NF JP Ph.Eur Ph.Int GLP GSP GMP GCP 药典概况: 真伪、纯度、品质的质量要求,三者集中体现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中国药典的内容包括凡例、正文、附录、索引。 乙醇未指明溶度时,均系95%(ml/ml)的溶液 液体的滴数,系在20℃时,以1.0ml水进行换算。 称取0.1g系指称取重量在0.06—0.14g,称取2g系指称取重量在1.5---2.5;称取2.0系指称取1.95—2.05;称取2.00系指称取1.995---2.005。精密称定系指精确至千分之一,称定系指精确至百分之一,约/若干系指不超过±10%。除另有规定外,实验时的温度均指25±2℃。实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均系指纯化水;酸碱度检查所用水,均系指新沸并放冷至室温的水。酸碱实验时,如未指明用何种试剂,均系指石蕊试纸。 正文品种按中文笔画编排;附录包括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按分类编码。除另有规定外,水溶液的PH值应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的酸度计进行测定。酸度计应定期进行检定。 鉴别是用来判定药物的真伪,而检查和含量测定则可用来判定药物的优劣。 药物的鉴别实验: 性状(一般用于原料药的鉴别项目):外观、溶解度、物理常数(熔点、比旋度、吸收系数)比旋度:药物通过1dm且每1ml中含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时测得的旋光度为比旋度 吸收系数:在给定的波长、溶剂和温度等的条件下测得的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单位液层厚度时的吸收度称为吸收系数。 一般鉴别实验只能证实是某一类药物,而不能证实是某一种药物。 有机氟化物:氧瓶燃烧法进行破坏后,加茜素氟蓝试液、硝酸亚沛在PH4.3溶液中形成蓝紫色络合物。 水杨酸盐:与三氯化铁试液生成配位化合物,在中性时显红色,弱酸性时紫色。加稀盐酸,析出白色沉淀;分离,白色沉淀在醋酸铵试液中溶解。 酒石酸(C4H6O6)盐:中性试品,加氨制硝酸银试液数滴,置水域中加热,银游离并附着在试管内壁成银镜。 芳香第一胺类:加亚硝酸钠和碱性β-奈酚试液数滴(重氮化偶合反应),视供试品不同,颜色从橙黄色到猩红色。 托烷生物碱类:均具有莨菪酸结构,可发生Vitali反应,经发烟硝酸加热处理,转变为三硝基衍生物,再与氢氧化钾醇溶液作用,转变形成醌型产物而显深紫色。后马托品不具莨菪酸结构。 无机金属盐:钠盐、钾盐、钙盐、钡盐的焰色反应 钠盐显鲜黄色;钾盐显紫色;钙离子显砖红色。 铵盐:加氢氧化钠试液,加热,即分解产生氨臭。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使之变蓝色,并能使硝酸亚汞试液湿润的滤纸显黑色。 无机酸根: 氯化物:①稀硝酸酸化后加硝酸银试液,生成白色凝乳状沉淀;分离,沉淀加氨试液即溶解,再加稀硝酸酸化沉淀复生成。②供试品少量,加等量的二氧化锰,混匀,加硫酸润湿,缓缓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2005年04月11日 ? 小学教育专业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 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上半叶以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在20世纪下半叶逐步走向 2 3 4态度和“ 5 6 7早期人 8 9。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较多的教育史学者将此作为独立的教育学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10·教育法学是法学与教育学合作产生的交叉学科。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人文科学、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2.全球问题 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3.实证主义思潮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4.只“ 51 A C 2 A C 3 A .15世纪 B .16世纪 C .一18世纪 D .19世纪 4.“计算机+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 D ) A .美国 B .韩国

。 C.泰国 D.日本 5.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 B )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6.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 B )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7.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C ) A.维纳 B。申农 C.贝塔朗菲 D。普利高津 8.下列哪一组学科被认为是最为典型的综合学科?( B ) A.哲学、文艺学、历史学 B。现代管理学、人口科学、科学学 C.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 D。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 9.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来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 A ) A.经济学 B,管理学 C.历史学 D。政治学 10.支配了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基本走向的理论先导是( A ) A.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 B.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实用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序号填入括号之中。每小题1分,共20分) 1.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分主要是由于( )。 A.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B.事物的本质 C.社会的需要 D.科学自身的需要 2.其实,各种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领域和层次不同。研究人类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的学科是( )。 A.管理学 B.经济学 C.法学 D.政治学 3.成为20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技术“起飞”的主要信号是( )。 A.人造地球卫星升天 B.DNA重组 C.相对论和量力力学建立 D.试管婴儿培育成功 4.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 )。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5.下列社会过程和现象尚不属于“全球问题”的是( )。 A.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问题 B.裁减军备、防止核战争、缩小国家间贫富差距等有关世界政治和国际经济的迫切问题 C.和平利用空间、协调信息传播问题 D.普及义务制高等教育问题 6.发动了早期有组织的全球问题研究活动并陆续发表《增长的极限》、《回答未来的挑战——学无止境》等一系列著名的研究报告的学术团体是( )。 A.罗马俱乐部 B.斯坦福国际问题研究所 C.兰德公司 D.赫德森研究所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精心整理《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教案 於省财校2010年8月 1. 2. 3. 4. 5. 度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探索,形成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 (二)社会科学的地位 1.社会科学是创造物质文明的巨大动力 2.社会科学是实现社会进步和创建文明社会的先导 3.社会科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精神文明的强大支柱

(三)社会科学的功能 1.认识功能; 2.导向功能; 3.管理功能;4服务功能。 第二课:我国的政治制度 一、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新中国的诞生 1. 2. 1 2 ⑴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⑵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⑶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⑷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 (三)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我国的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中国农工民 2 1 2 第三课:思想文化 一、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 (一)、思想文化: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1.百家争鸣: ⑴主要代表是儒、道、墨、法等诸家。

⑵代表人物:儒家有: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有墨子;道家有老子和庄子;法家有韩非子。 2.儒家的勃兴 ⑴孔子: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⑵“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提出“仁者,爱人”,主张以徳治民, 3. 1. 2. 1 2·陈独秀: 3·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二)从三民主义到邓小平理论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医学类试卷]初级药师基础知识(药物分析)模拟试卷7.doc

[医学类试卷]初级药师基础知识(药物分析)模拟试卷7 1 在试管中炽灼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显黑色的药物是 (A)尼美舒利 (B)阿司匹林 (C)吲哚美辛 (D)对乙酰氨基酚 (E)美洛昔康 2 下列药物中,能采用重氮化-偶合反应进行鉴别的是 (A)阿司匹林 (B)尼美舒利 (C)对乙酰氨基酚 (D)美洛昔康 (E)吲哚美辛 3 对乙酰氨基酚中有关杂质检查采用HPLC法进行,其流动相中加入四丁基氢氧化铵的作用是 (A)降低有关物质的保留行为 (B)提高有关物质的保留行为 (C)扫尾剂的作用 (D)增加流动相的离子强度

(E)调节pH 4 下列苯乙胺类药物中,可与三氯化铁试剂显深绿色,再滴加碳酸氢钠溶液,即变蓝色,然后变成红色的是 (A)硫酸苯丙胺 (B)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C)盐酸克伦特罗 (D)盐酸苯乙双胍 (E)盐酸甲氧明 5 下列药物中,可显Rimini反应的是 (A)氧烯洛尔 (B)苯佐卡因 (C)对氨基苯甲酸 (D)盐酸多巴胺 (E)重酒石酸间羟胺 6 下列药物中,可用溴量法定量的是 (A)黄体酮 (B)戊巴比妥 (C)对氨基水杨酸钠 (D)盐酸去氧肾上腺素

(E)维生素B1 7 具芳伯氨基或经水解生成芳伯氨基的药物可用亚硝酸钠滴定,其反应条件是(A)弱酸性环境,40℃以上加速进行 (B)酸度高反应加速,宜采用高酸度 (C)酸性条件下,室温即可,避免副反应 (D)酸浓度高,反应完全,宜采用高浓度酸 (E)适量强酸环境,加适量溴化钾,室温下进行 8 用于药物杂质定量检查的分析方法验证不需要考虑 (A)耐用性 (B)检测限 (C)精密度 (D)准确度 (E)定量限 9 盐酸丁卡因与亚硝酸钠作用形成的产物是 (A)偶氮染料 (B)亚硝基苯化合物 (C)偶氮氨基化合物 (D)N-亚硝基化合物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精选版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 及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2005年04月11日 小学教育专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 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上半叶以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在20世纪下半叶逐步走向了整体联动。 2.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的时代性、研究主体的时代性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时代背景因素。 3.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1900年由哲学家胡塞尔创立的“现象学”而掀开新的一页,引发了后来的存在主义哲学。 4,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家兰克受实证主义哲学思想影响,倡导以纯“客观主义”态度和“科学方法”研究历史,被尊为“近代史之父”。 5.20世纪对纯客观主义的史学传统发动猛攻的首推意大利历史哲学家克罗齐。他提出: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6.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着作是马建忠借鉴拉丁语法通析汉语语法结构于1989年出版的《马氏文通》。 7.美国和英国人类学奠基人摩尔根和泰勒在各自的着作《古代社会》和《原始文化》中,以空前丰富、翔实的资料,阐述人类的历史变迁分为蒙昧、野蛮、文明三个时期,被称为——早期人类学的进化论派。 8.现代西方新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罗尔斯于1971年出版的哎《正义论》一书,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伦理学、政治学、法学领域中最主要的理论着作。 9。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较多的教育史学者将此作为独立的教育学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10·教育法学是法学与教育学合作产生的交叉学科。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人文科学、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2.全球问题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3.实证主义思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4.经济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是与国家干预主义并列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5.语言学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内部结构、功能和发展,揭示语言本质及其存在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三、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题号填入括弧之中。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份主要是由于( A ) A.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B.事物的本质 C.社会的需要 D.科学自身的需要 2.我国把马克思主义列为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 A ) A.综合性的主干学科 B。边缘学科

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

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 案(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0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的字母标号涂黑。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出自 A.《老子》 B.《论语》 .《墨子》 D.《孟子》 2.描写杜丽娘与柳梦梅生死离合故事的戏剧作品是 A.《长生殿》 B.《西厢记》 .《桃花扇》 D.《牡丹亭》 3.《红楼梦》中,宝玉《芙蓉女儿诔》所写的对象是 A.晴雯 B.袭人 .黛玉 D.湘云 4.鲁迅以涓生为主人公的小说是 A.《在酒楼上》

B.《伤逝》 .《药》 D.《风波》 .小说《推拿》的作者是 A.毕飞宇 B.叶兆言 .余华 D.莫言 6.剧本《雷雨》中的梅侍萍即 A.鲁妈 B.蘩漪 .四凤 D.周萍 7.《史记》中主要记载贵族王侯历史的是A.表 B.书 .世家 D.列传 8.下列不属于古代“小学”的是 A.文字学 B.目录学 .训诂学

D.音韵学 9.鲁迅《魏晋风度及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被称为“改造的祖师”的是 A.曹操 B.阮籍 .曹植 D.嵇康 60.下列著作不属于类书的是 A.《艺文类聚》 B.《太平御览》 .《永乐大典》 D.《四库全书》 61.列夫•托尔斯泰的三大代表作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与 A.《复活》 B.《哥萨克》 .《一个地主的早晨》 D.《童年》 62.长篇小说《生死场》主要讲述了东北农民贫苦无告的生活。这部小说的作者是 A.张爱玲 B.萧红

.丁玲 D.凌叔华 63.《围城》里的董斜川说:“唐以后的大诗人可以把地理名词来包括,叫‘陵谷山原’。”例如李贺又称李昌谷,故属于谷。李商隐属于 A.陵 B.谷 .山 D.原 64.与诗句“白日放歌须纵酒”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A.初闻涕泪满衣裳 B.漫卷诗书喜欲狂 .青春作伴好还乡 D.便下襄阳向洛阳 6.下列文学批评著作产生时代最早的一部是 A.《人间词话》 B.《诗品》 .《六一诗话》 D.《艺概》 66.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初级药师 基础知识 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 第一节药品质量标准 一、药品质量标准 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常见的国家标准: 国内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Ch.P)、药品标准; 国外药品标准:美国药典(USP)、美国国家处方集(NF)、英国药典(BP)、日本药局方(JP)、欧洲药典(Ph.Eur)和国际药典(Ph.Int)。 (掌握各自的简称) 二、《中国药典》 1.历史沿革: 建国之后至今共出了十版: 1953、1963、1977、1985、1990、1995、 2000、2005、2010、2015年版。 1963:开始分一、二两部。 2005:开始分三部,第三部收载生物制品。 2015:开始分四部。 2.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中国药典》由一部(中)、二部(化)、三部(生)、四部及增补本组成,首次将通则、药用辅料单独作为《中国药典》四部。 主要内容:凡例、正文、通则。 3.凡例 是为解释和使用中国药典,正确进行质量检验提供的指导原则。 关于检验方法和限度的规定 检验方法:《中国药典》规定的按药典,采用其他方法的要与药典方法对比。仲裁以《中国药典》方法为准。 关于标准品和对照品的规定 标准品、对照品系指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 标准品:是指用于生物检定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其特性量值按效价单位(或μg)计。 对照品:是指采用理化方法进行鉴别、检查或含量测定时所用的标准物质,其特性量值按纯度(%)计。 考点:混淆标准品、对照品的概念 关于精确度的规定 指取样量的准确度和试验精密度。 “精密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取用量为“约”若干时,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一).doc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一) 2009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人文社会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乂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2.时代主题 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3.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体。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4.终身教育论 终身教育论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教育如何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如何适应人的终身发展需求。它的主要内容是:(1)全程教育,即应该将人受教育的时期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程;(2)全城教育,即应该将人受教育的场所遍布于全社会; (3)全民教育,目的是使人受教育的机会平等;(4)全面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i.各种人文学科研究的最后n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领域和层 次不同。其中研究“学习活动中的人”的学科是(C )。 A.哲学 B.心理学 C.教育学 D.社会学 2.下列学科中没有明显阶级倾向的是(D )o A.政治学、历史学 B.法学、新闻传播学 C.伦理学、人类学 D.语言学、考古学 3.人文社会科学在思想建设中发挥作用,主要是依靠何种力量?(A ) A.理论 B.实践 C.社会环境 D. 人的素质 4.“计算机+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D ) A.美国 B.韩国 C.泰国 D.日本 5.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 B )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自觉领悟 D.情感 激发 6.教材所介绍的调查方法中,哪一?种具体方法是与政治选举的预测一起发展起来的?( D ) A.完全参与观察 B.半参与观察 C.非参与观察 D.抽样调查 7.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 )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期末试题B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 1、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汉朝的试着、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称于后世的“丝绸之路”。 2、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先后七次航海,访问过亚洲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洪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3、明朝派年轻将领威继光抗倭,在台州九战九捷。后来,他与另一位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重创倭寇。到1565年,倭寇基本肃清。 4、清初1661年,郑成功率战舰三百多艘,在台湾登陆,打败荷兰移民者。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5、陆地环境包括岩石、地貌、气候、水、生物、土壤。 6、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7、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环境等。 8、世界主要的工业区域有西欧工业区域、北美工业区域、东亚工业区域。 9、大陆桥是把本大陆东、西两侧的个海上运输,用横亘在陆上具有国际意义的铁路大干线链接起来的交通大动脉。 10、美国和加拿大南部、西欧、南亚是世界三大公路网。 11、纽约、伦敦、苏黎世是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 12、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是主要区域经济集团。 13、日本、美国、韩国、德国等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 14、城市景观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城市的建筑。如悉尼的歌剧院、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北京的天安门等。 15、城市空间布局主要有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文教区等不同职能的区域。 16、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构成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 17、旅游资源大体可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18、人口稠密地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带。 19、人口问题包括人口过快增长、人口老龄化、人口素质低下等许多方面。 20、环境问题主要变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 2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 1、( A )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A:鸦片战争 B: 中日甲午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2、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 A ) A、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 B、陆地上各种水资源 C、浅层地下水和江河水 D、冰川和深层地下水 3、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寒潮发生在( D ) A、冬季和秋季 B、冬季和春季 C、秋末和冬季 D、秋季和春季 4、被称为“地球生命保护伞”的气体是( D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臭氧 5、( B )苏联用火箭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开创了从太空观测、研究地球和整个宇宙的新时代。 A:1981年 B:1957年 C:1970年 D:1999年 6、(B)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A、英国 B、美国 C、阿根廷 D、中国 7、世界上最早形成的工业区域是(C) A、北美工业区域 B、东亚工业区域 C、西欧工业区域 D、东欧工业区域 8、当今工业增长最快,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是( D ) A、东欧工业区域 B、北美工业区域 C、西欧工业区域 D、东亚工业区域 9、我国的粮食作物的种类繁多,可分为(C)三大类. A:小麦、玉米和大豆 B:棉花、花生和油菜籽 C:稻谷、小麦和杂粮 D:大豆、玉米和高粱 10、自1825年(A)建成了世界第一条现代营业铁路后,目前世界拥有的铁路总长度已达140多万千米。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11、(B)是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中的主要形式。 A:铁路运输 B:海洋运输 C:公路运输 D:航空运输 12、( D )是我国最大的内河航线,货运量占全国内河总运量的70%以上。 A:珠江航线 B:淮河航线 C:京杭运河航线 D:长江航线 13、中国于( C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1995年7月 B:1995年1月 C:2001年11月 D:2003年7月 14、( A )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文明时代。 A:城市 B:文字 C:语言 D:火的使用 15、大城市的分布,明显集中在(B )。 A:河流入海口地区B:气温适中的中纬度地带C:低纬地区D:平原地区 16、( C )是城市的核心部分,是城市最繁华的地区,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A:商业区B: 居住区C:城市中心区D:工业区 17、我国自然旅游资源中,以( C )最为重要。 A:古建筑B:古代园林C:山水风光D:气候资源 18、旅游的客体是( B ) A:旅游业B:旅游资源C:旅游者 19、世界人口疏密的不同可用( B )来表示。 A:人口总数 B:人口密度 C:人口出生率 D:人口死亡率 20、( C )是全球性土地资源问题中最为突出的。 A:砍伐森林B:城市用地增加C:土壤侵蚀D:土地荒漠化 邹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期末试卷B

药物分析知识点总结

国家药品标准是《中国药典》(缩写Ch.P)和局颁标准。 药品质量标准:是药品现代化生产和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和行政、技术监督管理各部门应共同遵循的法定技术依据。 药典内容分:凡例、正文、附录、索引。 药品质量管理规范(5个G)《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定GL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标准品: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计,以国际标准品进行标定。 对照品除另有规定外,均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质)进行计算后使用。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一般为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检验报告。 杂质两个来源:一是由生产过程中引入,二是贮藏过程中引入。 杂质按照来源分: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按毒性分:毒性杂质和信号杂质;按理化性质分:有机杂质、无机杂质和残留杂质。 杂质限量:药物中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 杂质限量%=杂质最大允许量/供试品量*100% 杂质限量%=标准溶液的浓度*标准溶液的体积/供试品量*100%即L=CV/S*100% 1.氯化物检查,在硝酸酸性条件下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胶体微粒而显白色浑浊,与一定量的标准氯化钠溶液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的氯化银浑浊程度比较,浊度不得更大。加硝酸目的:避免弱酸银盐如碳酸银、磷酸银及氧化银沉淀的干扰,且可加速氯化银沉淀的生产并产生较好的乳浊,酸度以50ml供试溶液中含稀硝酸10ml为宜。 2.硫酸盐检查,在稀盐酸酸性条件下与氯化钡反应,与一定量标准硫酸钾溶液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的硫酸钡浑浊程度比较。 3.铁盐检查,硫氰酸盐法,铁盐在盐酸酸性与硫氰酸盐作用生产红色可溶性硫氰酸铁配离子 4.重金属检查,硫代乙酰胺法适用于溶于水、稀酸和乙醇的药物;炽灼后的硫代乙酰胺法适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综合测试及答案

精心整理 ★★★★★ ★★★★★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综合练习及答案 第二部分综合练习 11.德国历史学家_________被尊为“近代史学之父”。 12.20世纪50年代,_________创建了转换生成语法。 1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和罗杰斯。 14.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学说的侧重点是_________。 15.第一次产业革命首先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______。

16.预测研究包括_________和局部范围的短期预测。 17.现代初等教育需要跨系科的研究,首先是由教育的_________本性所决定的。 18.提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观点的是_________。 19.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同是以_________为中心的科学,同是_________的自 是 27.初等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的庞大基石,它具有高度复杂的广泛性、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必须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 28.人文科学是指_________科学。 29._________往往是导致常规性发展向革命性发展的最直接的因素。

30.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真理性探索,而且还代表了一定的价值观和_________的利益。 31.科学既是人对于世界的认识的结果,又是人认识世界时的一种_________。 32.简而言之,积极的理性是_________。 33.人文社会科学家的工作情感,更多地包孕于_________美感。 45.我国教育家_________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教育观念。 46.无论中西,初等教育新旧观念的冲突,最核心、重要的是_________的冲突。 47.我国初等教育在处理自身和政治的关系上多次出现_________现象。 48.人文社会科学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具体体现为社会实践对人文社会科学的_________两个方面。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期末试题

专业: 年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 1、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2、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 3、1898年,维新派联合光绪帝发动了“百日维新”。 4、1905年 在孙中山推动下各革命团体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组织同盟会,提出了 “恢复中华(民族) 创立民国(民权) 平均地权(民生)” 的口号,主张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进行政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保障人民的生活,即三民主义。 5、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爆发, 这一年是农历幸亥年 因此称为“幸亥革命” 。 6、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7、1927年,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8、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创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9、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体开始在英国确立起来。 11、美国1787年宪法,吸收了英法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精髓,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12、宋代的制瓷技术大放异彩,著名的江西景德镇瓷窑,到元代发展称为全国的制瓷中心,以生产青花瓷闻名。 13、北宋时,益州开始发行“交子”即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14、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清政府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 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的统治。这部分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15、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16、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到好望角,为以后开辟到达亚洲的航路奠定了基础。 17、1519年-1521年,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路队,沿海伦布开辟的航路,到达南美洲。然后,绕过南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和印度洋,绕过非洲,回到欧洲,完成了环球航行。 18、1933年罗斯福出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19、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组织三大区域集团。 20、1992年,欧共体12国正式签署《欧洲联盟条约》,欧洲联盟正式建立。 21、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2、春秋时期的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的核心是仁。 23、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问世以后,逐渐走向世界。 24、《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等四部长篇小说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25、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新文化运动兴起。 26、14、15世纪时,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顺应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开始创造一种新文化。 这场运动因为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因而被人们称为文艺复兴运动。 27、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三杰是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28、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它成为时代的象征,即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9、奥地利的音乐家舒伯特创造出清新流畅、柔肠百转的《小夜曲》等作品,被称为“歌曲之王”。 30、法国人米卢埃尔兄弟制成兼有拍摄和放映功能的“活动电影机”。1895年底,在巴黎首次向公众放映,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 1、禹死后,( B )继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 一、名词解释: 1、时代主题------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集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2、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3、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内部结构、功能和发展,揭示语言本质及存在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经历了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三个阶段。 二、填空题: 1、20世纪世界格局的首次变动前后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世界格局第二次变动前后的时代主题是对抗与对话世界格局第三次变动前后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2、20世纪自然科学的综合化有三种表现:一是自然科学各学科、技术各领域内部的综合,二是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技术各领域之间的综合,三是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综合。 3、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社会革命与学术建设之间的复杂联接和冲突,以及这三个序列之间的复杂的关联与撞击,是现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在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世界版图上有着某种特别的位置和色调。 4、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出现了一个日益清晰的聚焦点,人、人的解放和发展。 5、20世纪西方哲学发展的两大思潮一是科学主义思潮,或者叫做时政主义思潮,二是人本主义思潮,或者叫做非理性主义思潮。 6、历史学作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的反应和阐释,始终追求实现三大基本概念,这三大基本概念是:全面、真实、必然。 7、在文学领域中,文艺理论探讨文艺的性质、原理和批评标准等,文艺史探索文艺的演变发展,文艺批评则是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价。 8瑞士语言家索绪尔创立了结构语言学。他认为语言是符号系统。作为符号,语言的物质性声音叫做“能指”,语言的表意性叫做“所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同一张纸的反面和正面。 9、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对语言学的拓展开始于他对“语言行为”和“语言能力”的区分,前者研究是什么样子,后者回答语言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10、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是《马氏文通》,他的作者是马建忠。 三、选择题: 1、在完整的意义上,“世界格局”指的是(A国际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 2、成为20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技术“起飞”的主要信号是(C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建立) 3、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4、下列社会过程和现象尚不属于全球问题( D 普及义务制高等教育问题) 5、系统论的创始人是(C贝塔朗菲) 6、世界哲学的三大发源地是(C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希腊) 7、20世纪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海德格尔,萨特) 8 —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观点的首倡者是(B克罗齐) 9、19世纪形成高潮、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表现功能的一种重要文艺思潮是( C 浪漫主义) 10、语言学一历经了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三个阶段,现代语言学的正式开端是(C 结构语言学) 四、简答题: 1、20世纪推动和制约世界人文科学发展的背景因素有哪些?答:20世纪推动和制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因素主要有:(1)不断深化的时代主题;(2)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技术;(3)日益尖锐化的全球问题。 2、20世纪世界历史学研究岀现哪些变革?答:20世纪世界历史学研究岀现的变革主要有:(1)“欧洲中心论”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2)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20XX年04月11日 小学教育专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 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上半叶以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在20世纪下半叶逐步走向了整体联动。 2.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的时代性、研究主体的时代性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时代背景因素。 3.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1900年由哲学家胡塞尔创立的“现象学”而掀开新的一页,引发了后来的存在主义哲学。 4,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家兰克受实证主义哲学思想影响,倡导以纯“客观主义”态度和“科学方法”研究历史,被尊为“近代史之父”。 5.20世纪对纯客观主义的史学传统发动猛攻的首推意大利历史哲学家克罗齐。他提出: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6.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是马建忠借鉴拉丁语法通析汉语语法结构于1989年出版的《马氏文通》。 7.美国和英国人类学奠基人摩尔根和泰勒在各自的著作《古代社会》和《原始文化》中,以空前丰富、翔实的资料,阐述人类的历史变迁分为蒙昧、野蛮、文明三个时期,被称为——早期人类学的进化论派。 8.现代西方新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罗尔斯于1971年出版的哎《正义论》一书,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伦理学、政治学、法学领域中最主要的理论著作。 9。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较多的教育史学者将此作为独立的教育学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10·教育法学是法学与教育学合作产生的交叉学科。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人文科学、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2.全球问题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3.实证主义思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4.经济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是与国家干预主义并列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5.语言学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内部结构、功能和发展,揭示语言本质及其存在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三、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题号填入括弧之中。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份主要是由于( A ) A.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B.事物的本质 C.社会的需要 D.科学自身的需要 2.我国把马克思主义列为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 A ) A.综合性的主干学科 B。边缘学科 C.交叉学科 D.专业学科 3.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始以分门别类的面目出现的时间是( C )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期末考试试卷A卷

昆明城市工商管理学校2013—2014学年上学期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期末考试试卷 A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出卷人:吕尔朝使用班级:13级学前教育10、11班姓名:班级:得分: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20分) 1、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因而把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为一,号称。 2、年8月,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3、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还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4、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一书出版,标志着,引了生物学的一场革命。 5、宇宙是与的总称,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大秦是指哪个国家() A、秦国 B、秦始皇 C、唐朝 D、罗马帝国 2、()是第一个承认并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A、美国 B、苏联 C、俄国 D、日本 3、中美双方正式建交的的时间是() A、1978年1月1日 B 、1979年1月1日 C 、1985年10月1日 D、 1979年10月1日 4、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改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起点是主要是() A、广州 B、厦门 C、广西 D、浙江 5、清代的孔尚任的(),“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A 、西厢记 B、窦娥冤 C、罗密欧与朱丽叶 D、桃花扇 6、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是() A、拜伦 B、海涅 C、雨果 D、巴尔扎克 7、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于18世纪19世纪初的法国,于资产阶级革命有关。代表作是大卫的() A、马拉之死 B、自由引导人民 C、播种者 D、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8、“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在()逐步形成的。 A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B、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三中全会之后 C、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之后 D、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后 9、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的中后期。 A、明代 B、宋代 C、清代 D、商代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卷及答案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九龙坡分校考试试卷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 开卷 共 2 页 20 17 年春季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本试卷共 2 页,满分分, 90 分钟完卷) 注意事项: 1、 考生答题必须将答案按要求填写在相应位置上,否则成绩无效。 2、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交回,按顺序清理好。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人文社会科学: 2.定性研究: 3.科学主义思潮: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 )不属于人文社会学科。 A.哲学B.历史学C.文艺学D.生物学 世纪到16世纪的欧洲的( ),摇撼了神学的统治地位。 A.文艺复兴 B.轴心期 C.宗教革命 D.文艺革命 3.从( )是人文社会科学各基本学科逐步成型、独立发展的时期。 世纪世纪世纪世纪 4.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是( )关系。 A.对立统一B.辩证统一C.互动D.联系 5.下列( )不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A.认识功能 B.思想建设功能 C.文化建设功能 D.娱乐功能 6.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有( ) A.调查研究 B.实地研究 C.理性研究和情感激发 D.文献研究 7.( )创造的数学--实验方法之美,就是在于他第一次把数学与经验自然科学奇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A.牛顿 B.伽利略 C.爱因斯坦 D.亚里斯多德 8.( )是调查统计中的基本抽样方法。 A.系统抽样 B.分层抽样 C.简单随机抽样 D.整群抽样 9.世界格局首次变动前后的时代主题:( ) A.战争与革命 B.对抗与对话 C.和平与发展 D.战争与和平 10.以( )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于20世纪40年代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理论体系。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列宁 11.下列不属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是( ) 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道教 12.美国现代语言学家( )对现代语言的强烈震动始于他对“语言行为”和“语言能力”的划分。 A.索绪尔 B.乔木斯基 C.冯特 D.华生 13..1879年德国哲学教授生物学家( )在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A.华生B.冯特C.皮亚杰D.弗洛伊德 14.( )开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 A.索绪尔 B.马斯洛 C.罗斯杰 D.约翰.梅耶 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显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希望是在( ). 年代之后年代之前年代之前年代之后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哪些价值关联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