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硝酸钠

硝酸钠

硝酸钠
硝酸钠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中文名:硝酸钠; 智利硝

化学品英文名:sodium nitrate; sodium saltpeter

企业名称:

生产企业地址:

邮编: 传真:

企业应急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技术说明书编码: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硝酸钠7631-99-4

危险性类别:第5.1类氧化剂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大量口服中毒时,患者剧烈腹痛、呕吐、血便、休克、全身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助燃。与可燃物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与易氧化物质、硫磺、亚硫酸氢钠、还原剂、强酸接触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燃烧分解时, 放出有毒的氮氧

化物气体。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

沸溅。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如木材、纸、油等)接触。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

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

将容器移离泄漏区。大量泄漏:泄漏物回收后,用水冲洗泄漏区。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聚乙

烯防毒服,戴氯丁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

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接触。搬

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易(可)燃物等分

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接触限值:

MAC(mg/m3): 未制定标准PC-TWA(mg/m3): 未制定标准

PC-STEL(mg/m3): 未制定标准TLV-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WA(mg/m3): TLV-STEL(mg/m3):

监测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密闭型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或白微带黄色的菱形结晶,味微苦,易潮解。

pH值: 无意义熔点(℃): 306.8

沸点(℃): 380(分解)相对密度(水=1): 2.2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燃烧热(kJ/mol): 无意义临界温度(℃): 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闪点(℃): 无意义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爆炸上限[%(V/V)]: 无意义溶解性:易溶于水、液氨,微溶于乙醇、甘油。

主要用途:用于搪瓷、玻璃业、染料业、医药,农业上用作肥料。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强酸、易燃或可燃物、铝。

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

聚合危害:不聚合

分解产物:氮氧化物。

急性毒性:25~27%本品斑贴试验,致腐蚀兔皮肤。

LD

50

大鼠经口LD

50(mg/kg): 1267 mg/kg 大鼠经皮LD

50

(mg/kg): 3900 mg/kg

大鼠静脉LD

50(mg/kg): 9200小鼠经口LD

50

(mg/kg): 2157 mg/kg

小鼠经皮LD

50(mg/kg): 48小鼠静脉LD

50

(mg/kg): 1364

小鼠腹膜腔LD

50(mg/kg): 4000豚鼠经口LD

50

(mg/kg): 2440

兔经口LD

50(mg/kg): 7060兔经皮LD

50

(mg/kg): >10 gm/kg

其它动物LD

50

: 400 mg/kg(犬经口)LDL0: 女人LDL0:1870mg/kg

TDL0: 250 mg/kg (大鼠气管内)

LC

50

大鼠吸入LC

50

(mg/m3): >28 gm/m3/1H 大鼠吸入LCL0(mg/m3): 2000ppm/4h

小鼠吸入LC

50

(mg/m3): 9400mg/m3,2小

小鼠吸入TCL0(mg/m3): 259ppm/7h 人吸入LCL0(mg/m3): 50pph/5min人吸入TCL0(mg/m3): 100ppm/5min IDLH: 50000ppm

其它动物吸入LC

50

:二甲苯,人吸入TCL0:200ppm,LCL0:10000ppm/6h

其它动物吸入LC

100

:大鼠吸入LC100:335360mg/m3/4h

其它动物吸入LCL0:狗吸入LCL0:40ppm/1h;豚鼠吸入LCL0:92ppm/1h

其它动物吸入TCL0:女人吸入TCL0:500ppm/2min

刺激性:

家兔经皮:500mg,轻度刺激(开放性刺激试验)

家兔经眼:100mg,重度刺激

豚鼠经眼:原液滴入豚鼠眼一滴,可引起角膜损害

人经皮:112mg/3天(间歇),轻度刺激。

人经眼:75ppm ,引起刺激

亚急性与慢性毒性:与锰相似。锰的亚急性和慢性毒性为:豆状核的苍白球、尾状核和丘脑出现胶样变性;大脑也有类似变化,甚至损及脊髓和周围神经。

致敏性:有致敏作用。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其它微生物1000ppm。微核实验:仓鼠经口250mg/kg。程序外DNA合成:人HeLa细胞6 mmol/L。细胞遗传学分析:仓鼠肺脏5700 mg/L。致畸性:小鼠孕后6~17天吸入最低中毒剂量(TCLo)1400 ppm/6H,致肌肉骨骼系统发育畸形。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组3,现有的证据不能对人类致癌性进行分类。

其他:大鼠睾丸内最低中毒剂量(TDL0):400mg/kg(1天,雄性),引起雄性生育指数改变。

生态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其他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在地下水中有蓄积作用。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在规定场所掩埋空容器。

危险货物编号:51055

UN编号:1498

包装类别:Ⅲ类包装

包装标志:氧化剂

包装方法:两层塑料袋或一层塑料袋外麻袋、塑料编织袋、乳胶布袋;塑料袋外复合塑料编织袋(聚丙烯三合一袋、聚乙烯三合一袋、聚丙烯二合一袋、聚乙烯

二合一袋);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塑料袋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

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单独装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

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严禁

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

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

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

法规信息:下列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储存、运输、装卸、分类和标志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9日国务院第52次常务会议通过);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年1月7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通过);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

危险化学品名录。

填表时间: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硝酸工业含氮氧化物工艺尾气处理方案

硝酸工业含氮氧化物工艺尾气处理方案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绿色环保浪潮”已在世界范围掀起,环境保护已成为国际交往与协商的重要议题。成果内容简介 在各种硝酸工业中会产生大量的含NOX工艺尾气,NOX的排空即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又造成了NOX资源的浪费。 当前对含NOX废气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干法和湿法两大类,干法由于不能有效回收氮氧化物资源,多用于汽车尾气处理,而很少用于硝酸工业尾气治理;湿法一般是将尾气中的NO首先氧化成活性更高的NO2,然后通过水、或稀酸、碱溶液吸收NOX。由于氮氧化物的吸收过程,在气相和液相中都存在着数种可逆与不可逆反应,使得处理难度较大,目前国外一般采用中压或高压吸收来实现,但加压处理除了必然要对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外,操作费用也会随着压力的提高而直线上升。本技术采用填料塔技术在常压下实现对硝酸酸工业含NOX尾气处理,处理结果完全达到国家环保要求。 本技术采用多塔串联处理含氮氧化物硝酸工业工艺尾气,其中前部分为水吸收,后部分采用碱吸收。从硝酸工业生产工段出来的工艺尾气,混入一定量的富氧空气后,首先进入水吸收塔,一方面氮氧化物迅速被液相吸收形成稀酸,另一方面吸收过程生成的稀硝酸会对氮氧化物起到氧化作用,提高氮氧化物的氧化度,使其更加利于吸收。从水洗塔出来的尾气依次进入碱吸收塔,此时由于氧化度已经很低,有利于价值较高的亚硝盐生成。当尾气从系统出来后,已经达到了国

家排放标准的净化气体经过引风机排空。在整个过程中,可以从水洗塔得到稀硝酸,经混入一定比例的浓硝酸后,可返回生产工段继续使用;从碱吸收塔可以得到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母液,去结晶工段经结晶分离最终得到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副产品。既避免了氮氧化物资源的损失,又减少了氮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 工业塔的流程简图见图1,填料塔内充高效规整填料,型号为250Y波纹板聚丙烯塑料填料。由图可知,由草酸反应釜出来的氮氧化物,通入足量空气经缓冲罐后,由防腐风机塔底引入塔内。塔顶的吸收剂自上而下流动,逐步与气体接触,进行气液反应吸收。在塔底产生的稀硝酸溶液由硝酸循环泵运送到换热器中进行换热,降温后的硝酸溶液重新被打入塔顶,在塔底累计达到设计浓度后再进行出料,这样共经历四个类似过程的吸收塔。在进入第五个塔前,需要用捕沫器将雾沫夹带或是气流中的酸雾捕集下来,将这部分液体返回到酸塔底部。穿过捕沫器的气体再次由底部进入碱吸收塔内,此时塔顶下降的是循环的碱液,经过三个碱吸收后,气体由60米的烟囱排出。 根据国家最新标准,60米烟囱的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为≤240ppm,而本装置的尾气为178ppm,已完全符合国家规定。根据厂方反馈的信息表明在正常操作条件下,不会出现所谓的“黄龙”现象,而且尾气达标,吸收塔设备运行可靠,此外每小时可以副产硝酸钠0.5吨,亚硝酸钠1.5吨。所有这些指标均显示本技术已可作为一项成熟技术向外推广。该项目所实施的研究开发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指标。经过生产运行实践考核,系统性能稳定,特别是大幅度地削减氮氧化物排放

硝酸钾生产工艺

硝酸钾生产工艺 配料、分离工段 根据相图,使氯化钾、半成品在高温下溶解而NaCl等很少溶解。从而达到富集KNO3的目的。 一次提纯工段 该工段根据溶解速度差异,而达到分离提纯目标的。 母液A

二次提纯工段 该工段是重复上一工段的重要部分,再次提高产品质量,原理也与上类同,为高温溶解,低温结晶NaCl 溶解速度快等原理。 成品加工工段 经以上工段主离子含量已达到合格,而水份较高。通过干燥器使水份含量达到合格,产品粒度不均通过振动筛使之合格,装袋,即可向外销售,而完成生产工序。 高母液B 离心水(同冲囤后水) 螺旋输送机

硝酸钾,分子式为KNO3。无色透明棱柱晶体或粉末,溶于水、稀乙醇、甘油,不溶于无水乙醇和乙醚。无嗅无毒,味咸辣有清凉感。空气中不潮解。在334℃分解放出氧,400℃时分解放出氧气,生成亚硝酸钾,继续加热则生成氧化钾。是强氧化剂,与易燃物,有机物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并发生有毒和刺激性气体。与炭或硫一起加热时,能发强光而燃烧。[1] 硝酸钾 - 主要用途 医药工业主要用于生产青霉素钾盐、利福平和利尿、发汗、清凉的药剂。食品工业用于配肉,并在午餐肉中起防腐剂作用。机械工业用于热处理(金属淬火)作淬火之盐浴。玻璃工业用于玻璃器皿生产,起耐温硬化玻料的作用,还用作玻璃澄清剂。农业上用作农作物和花卉的复合肥料。[1] 分析试剂,用于锰、钠的微量分析。 复分解法 硝酸钠与氯化钾经复分解反应得硝酸钾和氯化钠。利用它们的不同溶解度可将其分离。此法工业上应用较多。先把硝酸钠溶于热水中,在搅拌下按硝酸钠:氯化钾=100:85的配料比逐渐加入氯化钾,经蒸发浓缩,当温度为119°C时,氯化钠结晶析出。将分离氯化钠后的母液缓慢冷却,硝酸钾即结晶析出。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即得产品。 危害性 爆炸物危险特性:与有机物、硫磷等混合可爆 储运特性:库房通风; 轻装轻卸; 与有机物、还原剂、木炭、硫磷易燃物分开存放 可燃性危险特性:高热放出氧气; 遇有机物、还原剂、木炭、硫、磷等易燃物可燃; 燃烧产生有毒氮氧化物烟雾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氯丁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硝酸钾 - 存储运输

硝酸盐

硝酸盐 概述 硝酸盐是硝酸衍生的化合物的统称,一般为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硝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类。 硝酸盐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硝酸根离子NO3-和对应的正离子,如硝酸铵中的NH4+离子。 常见的硝酸盐有: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铵、硝酸钙、硝酸铅、硝酸铈等。 硝酸盐几乎全部易溶于水,只有硝酸脲微溶于水,碱式硝酸铋难溶于水,所以溶液中硝酸根不能被其他绝大多数阳离子沉淀。 结构 结构 硝酸根离子具有以下共振式: 硝酸根离子,其中氮氧键介于单双键之间。 化学性质 固体的硝酸盐加热时能分解放出氧,其中最活泼的金属的硝酸盐仅放出一部分氧而变成亚硝酸盐,其余大部分金属的硝酸盐,分解为金属的氧化物、氧和二氧化氮。 硝酸盐在高温或酸性水溶液中是强氧化剂,但在碱性或中性的水溶液几乎没有氧化作用。 硝酸根和金属离子可以按多种方式配位,包括单齿、双齿、叁齿或端梢、桥式等。生产方法 硝酸盐大量存在于自然界中,主要来源是固氮菌固氮形成,或在闪电的高温下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直接化合成氮氧化物,溶于雨水形成硝酸,在与地面的矿物反应生成硝酸盐。 硝酸与金属、金属氧化物或碳酸盐反应是最简单的制备硝酸盐的方法。某些含水的硝酸盐如Be(NO3)2,Mg(NO3)2和Cu(NO3)2加热水解,因此得不到相应的无水硝酸盐。无水硝酸盐可通过下列途径制得: 在液态N2O4中反应: Ni(CO)4 + N2O4→ Ni(NO3)2 + 2NO + 4CO 在纯HNO3-N2O5或液态N2O5中反应: TiCl4 + 4N2O5→ Ti(NO3)4 + 2N2O4 + 2Cl2 与卤素的硝酸盐在低温反应。如硝酸氯ClNO3: TiCl4 + 4ClNO3 (-80℃)→ Ti(NO3)4 + 2Cl2 某些金属还可形成通式为MOx(NO3)y 的碱式硝酸盐,如BiO(NO3)2。 大多数硝酸盐为离子型晶体,易溶于水。某些无水盐具有挥发性。

亚硝酸钠的检测方法

亚硝酸钠纯度检测方法 分子式:NaNO2 相对分子质量:69.00(按1987年国际原子量)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亚硝酸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硝酸生产过程中由氧化氮气体制得的工业亚硝酸钠。该产品主要用作制造硝基化合物、偶氮染料等的原料和织物染色的媒染剂、漂白剂、金属热处理剂、水泥早强剂和防冻剂等。 2 引用标准 GB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3051 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汞量法 GB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3 技术要求 3.1 外观:白色或微带淡黄色结晶。 3.2 工业亚硝酸钠应符合下表要求: 4 试验方法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试验中所需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601、GB603之规定配制。 4.1 亚硝酸钠含量的测定 4.1.1 方法提要

在酸性溶液中,用高锰酸钾氧化亚硝酸钠。根据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 消耗量计算出亚硝酸钠含量。 4.1.2 试剂和材料 4.1.2.1 硫酸(GB625):1+29溶液。按比例配制出硫酸溶液后,加热至70℃左右,滴加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至溶液呈微红色为止。冷却,备用; 4.1.2.2 硫酸(GB625):1+5溶液。按比例配制出硫酸溶液后,加热至70℃左右,滴加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至溶液呈微红色为止。冷却,备用; 4.1.2.3 高锰酸钾(GB643):c(1/5KMnO4)约0.1mol/L标准滴定溶液; 4.1.2.4 草酸钠(GB1289):c(1/2Na2C2O4)约0.1mol/L标准滴定溶液; a) 配制称取约6.7g草酸钠,溶解于300mL硫酸溶液(4.1.2.1)中,用水 稀释至1000mL,摇匀。 b) 标定移取30ml草酸钠标准滴定溶液,加入10ml硫酸溶液(8+92), 用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接近终点时加热至65℃,滴定至浅粉色保持30s,同时 做空白试验 c)计算 (V1?V2)C1 C= 式中: V1——消耗的高锰酸钾体积数值,ml V2——空白试验消耗的高锰酸钾体积数值,ml C1——高锰酸钾的准确浓度,mol/L V——移取草酸钠的体积数值,ml 4.1.5 分析步骤 称取2.5~2.7g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250mL烧杯中,加水溶解。 全部移入500mL(v3)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300mL锥形瓶中, 用滴定管滴加约40mL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用移液管加入25mL(v4)试验溶液,加入10mL硫酸溶液(4.1.2.2),加热至40℃。用移液管加入10mL草酸钠 标准滴定溶液,加热至70~80℃,继续用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 浅粉色并保持30s不消失为止。 4.1.6 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2%。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4.2水分的测定 4.2.1 仪器、设备 4.2.1.1 称量瓶:φ50×30mm。

工业硝酸钠——企业标准

工业硝酸钠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硝酸钠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硝酸钠。该产品是重要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玻璃、炸药、染料、冶金、机械、搪瓷等工业。 分子式:NaNO3 相对分子质量:84.99(按1999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90—19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l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eqvISO 780:1997) GB/T 601—1988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02—1988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03—1988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3049—1986 化工产品中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邻菲哕啉分光光度法(neq ISO 6685:1982) GB/T 3051—2000 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

汞量法(neqISO 5790:1979) GB/T 3600—2000 肥料中氨态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 GB/T 6678—1986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qISO 3696:1987) 3 要求 3.1 外观:白色细小结晶,允许带浅灰色或浅黄色。 3.2 工业硝酸钠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4 试验方法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GB/T 603之规定制备。 安全提示:试验中所用的强酸、强碱为腐蚀品,操作时应小心,如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氯化物含量测定后的含汞废液应

亚硝酸钠(msds)

材料安全资料表(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亚硝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nitrite 技术说明书编码:597 CAS No.:7632-00-0 分子式:NaNO2 分子量:69.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亚硝酸钠≥99.0% 7632-0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属于危险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毒作用为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部紧迫感以及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粘膜明显紫绀。严重者血压下降、昏迷、死亡。接触工人手、足部皮肤可发生损害。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无机氧化剂。与有机物、可燃物的混合物能燃烧和爆炸,并放出有毒和刺激性的氧化氮气体。与铵盐、可燃物粉末或氰化物的混合物会爆炸。加热或遇酸能产生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有害燃烧产物: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0.1 TLVTN:未制定标准 TLVWN: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必要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硝酸工业含氮氧化物工艺尾气处理方法

精心整理硝酸工业含氮氧化物工艺尾气处理方案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绿色环保浪潮”已在世界范围掀起,环境保护已成为国际交往与协商的重要议题。成果内容简介 在各种硝酸工业中会产生大量的含NOX工艺尾气,NOX的排空即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又造成了NOX资源的浪费。 当前对含NOX废气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干法和湿法两大类,干法由于不能有效回收氮氧化物资源,多用于汽车尾气处理,而很少用于硝酸工业尾气治理;湿法一般是将尾气中的NO首先氧化成活性更高的NO2,然后通过水、或稀酸、碱溶液吸收NOX。由于氮氧化物的吸收过程,在气相和液相中都存在着数种可逆与不可逆反应,使得处理难度较大,目前国外一般采用中压或高压吸收来实现,但加压处理除了必然要对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外,操作费用也会随着压力的提高而直线上升。本技术采用填料塔技术在常压下实现对硝酸酸工业含NOX尾气处理,处理结果完全达到国家环保要求。 本技术采用多塔串联处理含氮氧化物硝酸工业工艺尾气,其中前部分为水吸收,后部分采用碱吸收。从硝酸工业生产工段出来的工艺尾气,混入一定量的富氧空气后,首先进入水吸收塔,一方面氮氧化物迅速被液相吸收形成稀酸,另一方面吸收过程生成的稀硝酸会对氮氧化物起到氧化作用,提高氮氧化物的氧化度,使其更加利于吸收。从水洗塔出来的尾气依次进入碱吸收塔,此时由于氧化度已经很低,有利于价值较高的亚硝盐生成。当尾气从系统出来后,已经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的净化气体经过引风机排空。在整个过程中,可以从水洗塔得到稀硝酸,经混入一定比例的浓硝酸后,可返回生产工段继续使用;从碱吸收塔可以得到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母液,

去结晶工段经结晶分离最终得到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副产品。既避免了氮氧化物资源的损失,又减少了氮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 工业塔的流程简图见图1,填料塔内充高效规整填料,型号为250Y波纹板聚丙烯塑料填料。由图可知,由草酸反应釜出来的氮氧化物,通入足量空气经缓冲罐后,由防腐风机塔底引入塔内。塔顶的吸收剂自上而下流动,逐步与气体接触,进行气液反应吸收。在塔底产生的稀硝酸溶液由硝酸循环泵运送到换热器中进行换热,降温后的硝酸溶液重新被打入塔顶,在塔底累计达到设计浓度后再进行出料,这样共经历四个类似过程的吸收塔。在进入第五个塔前,需要用捕沫器将雾沫夹带或是气流中的酸雾捕集下来,将这部分液体返回到酸塔底部。穿过捕沫器的气体再次由底部进入碱吸收塔内,此时塔顶下降的是循环的碱液,经过三个碱吸收后,气体由60米的烟囱排出。 根据国家最新标准,60米烟囱的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为≤240ppm,而本装置的尾气为178ppm,已完全符合国家规定。根据厂方反馈的信息表明在正常操作条件下,不会出现所谓的“黄龙”现象,而且尾气达标,吸收塔设备运行可靠,此外每小时可以副产硝酸钠0.5吨,亚硝酸钠1.5吨。所有这些指标均显示本技术已可作为一项成熟技术向外推广。该项目所实施的研究开发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指标。经过生产运行实践考核,系统性能稳定,特别是大幅度地削减氮氧化物排放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立项情况 化学工业如何实施减少废料、防止污染,向“洁净化工”转化,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水环境、生态环境遭到人类生产活动严重破坏的同时,大气环境也日趋恶化,历史上世界各地曾多次发生大气污染公害事件,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在各种硝酸工业中会产生大量的含NOX工艺尾气,NOX的排空即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又造成了NOX资源的浪费。为此,对硝酸工业工艺尾气中的NOX

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测土壤中蛔虫卵

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测土壤中蛔虫卵 一、原理 先用碱性溶液与土壤样品充分混合以分离蛔虫卵和土壤颗粒,再加入比重较大的溶液使得比重较轻的蛔虫卵飘浮在液体表面,收集后镜检计数。 二、方法 1.土壤样品处理:剔除菜叶、树皮等大杂物,压碎土壤中的大颗 粒;然后用孔径3mm的铜筛过筛,收集过筛后的土壤。 2.分离虫卵:取50mL大离心管,放入过筛后的土壤10g,加5% 氢氧化钠溶液至40或45mL刻度线。用橡皮塞塞紧管口,在 振荡器上振荡15分钟,可反复3~4次,待充分混合后,以 2000rpm离心4min。 3.漂浮:弃去上部的氢氧化钠,加入饱和硝酸钠溶液充分搅拌, 2000rpm离心4min,再加饱和硝酸钠溶液满至管口,覆上18m m ×18mm盖玻片。 4.计数:静置15min后,将盖玻片迅速翻转取下,置于载玻片上 镜检,同时再覆上第二块盖玻片,如此反复,共计数3~4张盖 玻片。 三、注意事项 1.漂浮液的比重:漂浮液的比重是影响蛔虫卵检出率的重要因 素,用比重大的溶液做为漂浮液效果较为理想,与饱和硫酸锌、硫酸镁、氯化钠等盐溶液相比,饱和硝酸钠的比重最高,用作

漂浮液,蛔虫卵的检出率最高。 2.土壤性质:土壤性质决定了蛔虫卵和土壤颗粒的粘合程度,蛔 虫卵检出率沙土最高,壤土次之,粘土最低。 3.离心的时间与次数:延长离心时间、提高离心速度或增加离心 次数均可以提高蛔虫卵与土壤颗粒的分离效果从而提高检出率。 美蓝、伊红、硼砂染色法 一、原理 美蓝、伊红、硼砂(简称M.E.B)溶于水呈碱性。活虫卵可以还原碱性染料,降低着色力,不易被染色。死虫卵不能还原碱性染料,容易着色。蛔虫卵外层膜蛋白容易被染色,染色前需脱去膜蛋白。 二、配制 将0.2g美蓝加入100mL蒸馏水中煮沸10min,加入硼砂0.5g,再煮沸10min,冷却后加入伊红0.1g,待完全溶解后过滤备用,PH值为10~11,在室温中可放置1.5年。 三、步骤 1.脱膜蛋白:将收集的蛔虫卵加入30%次氯酸钠,作用数分 钟,并经常振荡,再用蒸馏水洗2次,即可脱掉蛋白膜。 2.染色镜检:吸取虫卵沉淀物一滴置于载玻片上,加M.E.B 染色液一滴,上覆盖玻片,静置3~5min后镜检。或者,吸 取虫卵沉淀物一滴放入小试管内,加入染色液染30min再

亚硝酸钠性质

亚硝酸钠 亚硝酸钠(NaNO2),俗称亚硝酸盐,是亚硝酸根离子与钠离子化和生成的无机盐。亚硝酸钠易潮解,易溶于水和液氨,其水溶液呈碱性,其pH约为9,微溶于乙醇、甲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亚硝酸钠有咸味,又是被用来制造假食盐。亚硝酸钠暴露于空气中会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若加热到320℃以上则分解,生成氧气、氧化氮和氧化钠。接触有机物易燃烧爆炸。本品与肉制品中肌红蛋白、血红蛋白生成鲜艳、亮红色的亚硝基肌红蛋白或亚硝基血红蛋白而护色时,尚可产生腌肉的特殊风味。 目录 简介基本信息理化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测量运用作用与危害用途药理危害危险性类别亚硝酸纳的制备化学毒性应急处置储藏运输废液处理亚硝酸钠的检验行业生产标准简介亚硝酸钠是工业用盐,它是一种白色不透明晶体,形状很像食盐。亚硝酸盐对人体有亚硝酸钠 害,2011外贸原单女装,可使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的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性损害。亚硝酸盐不仅是致癌物质,而且摄入0.2-0.5g即可引起食物中毒,3g可致死。而亚硝酸盐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起着色、防腐作用,广泛用于熟肉类、灌肠类和罐头等动物性食品。鉴于亚硝酸盐对肉类脆制具有多种有益的功能,现在世界各国仍允许用它来腌制肉类,但用量严加限制。基本信息性质化学式NaNO2 摩尔质量69.00 g mol?1 外观白色或微带淡黄色斜方晶系结晶或粉末密度 2.2 g/cm3 (固) 熔点270°C 沸点320°C 分解 亚硝酸钠 在水中的溶解度82 g/100 ml (20 °C) 结构晶体结构三方危险性MSDS External MSDS EU分类氧化剂(O) 有毒(T) 对环境有害(N) 警示性质标准词R8, R25, R36, R37, R38, R50 安全建议标准词S26, S36, S45, S61 闪点不可燃相关化学品其他阴离子硝酸钠其他阳离子亚硝酸钾、亚硝酸铵理化性质物理性质白色至淡黄色粒状结晶或粉沫,无臭,有吸潮性,有毒,微溶于醇及乙醚,水溶液呈碱性,PH值约为9。相对密度(水=1):2.17;熔点:271℃;沸点320℃(分解)。[1]化学性质属强氧化剂又有还原性,在空气中会逐渐氧化,表面则变为硝酸钠,也能被氧化剂所氧化;遇弱酸分解放出棕色二氧化氮气体;与有机

硝酸钠多少钱一吨

硝酸钠为无色透明或白微带黄色菱形晶体。其味苦咸,易溶于水和液氨,微溶于甘油和乙醇中,易潮解,特别在含有极少量氯化钠杂质时,硝酸钠潮解性就大为增加。当溶解于水时其溶液温度降低,溶液呈中性。在加热时,硝酸钠易分解成亚硝酸钠和氧气。那么硝酸钠一吨多少钱呢? 不同厂家、不同质量、不同地域等硝酸钠价格都会随之而变。郑州宏通生物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内知名的专业从事精细化工原料研发,食品原料和医药原料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本公司产品质优价廉,性价比高,是您购买硝酸钠的理想选择。 硝酸钠注意事项 一、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2、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3、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并用沾湿的棉签清理鼻子内壁。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二、消防措施 1、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与有机物、金属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燃烧分解时,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气体。受热分解,放出氧气。 2、有害燃烧产物:氮氧化物。 3、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雾状水、砂土。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三、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

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 四、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易(可)燃物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材料收容泄漏物。 以上就是有关硝酸钠的一些相关介绍,希望对您进一步的认识了解有所帮助。

亚硝酸钠标准标准溶液的配制

亚硝酸钠标准标准溶液的配制 0.1mol/L亚硝酸钠标准标准溶液 1.1 配制: 按下面规定的量称取亚硝酸钠,氢氧化钠及无水碳酸钠,溶于1000毫升水中,摇均。(1)亚硝酸钠标准滴定液的浓度0.5;亚硝酸钠的质量m36(g);氢氧化钠的质量m0.5(g)无水碳酸钠的质量m1(g);(2)亚硝酸钠标准滴定液的浓度0.1;亚硝酸钠的质量m7.2(g);氢氧化钠的质量m0.1(g)无水碳酸钠的质量m0.2(g) . 1.2 标定: 按表15的规定称取于120℃±2℃电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的工作基准试剂无水对氨基苯黄酸,加氨水溶解,加200毫升水及20毫升盐酸,按永停滴定法安装好电极和测量仪表(见图1)。将装有配置好的响应浓度的亚硝酸钠溶液的滴管插入溶液内约10毫米处,在搅拌下于15℃±20℃进行滴定,近终点时,将滴管的尖端提出液面,用少量水淋洗尖端,洗液并入溶液中,继续慢慢滴定,并观察检流计读数和指针偏转情况,直至加入滴定液搅拌后电流突增,并不在回复时为滴定终点。临用前标定。 1.2.1. 亚硝酸钠标准滴定液的浓度0.5;工作基准试剂无水对氨基苯黄酸m 3(g);氨水的体积V 3(ml); 1.2.2.亚硝酸钠标准滴定液的浓度0.1;工作基准试剂无水对氨基苯黄酸m 0.6(g);氨水的体积V 2(ml); 1.2.3. 亚硝酸钠标准滴定液的浓度[c(NaNO2)],数值以摩尔每升(mol/L)表示, 按式(1)计算: c(NaNO2)=[m*1000]/[V M] (1) 式中: m----无水对氨基苯黄酸的质量的准确数值,单位为克(g); V0---亚硝酸钠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M---无水对氨基苯黄酸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每升(g/mol){M[C6H4(NH2)(SO3H)]=173.19}。

硝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标识 中文名:硝酸钠;智利硝英文名:sodium nitrate 分子式:NaNO相对分子量:85.01CAS号:7631-99-4 危险类别:第5.1类 氧化剂化学类别: 硝酸盐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 含量 工业级 一级≥99.2%;二级≥98.3%。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或白微带黄色的菱形结晶,味微苦。易潮解。主要用途: 用于搪瓷、玻璃业、染料业、医药、农业上用作肥料。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大量口服中毒时,患者剧烈腹痛、呕吐、血便、休克、全身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 不燃闪点(℃):无意义引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下限(%):无意 义 爆炸上限(%):无意义 最小点火能(mJ): 无意义 最大爆炸压力(MPa):无意义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与易氧化物、硫磺、亚硫酸氢钠、还原剂、强酸接触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燃烧分解时,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气体。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 灭火剂: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雾状水、砂土。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易燃物或可燃物、还原剂、硫、磷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八、防护措施 车间卫生标准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美国TVL-TWA OSHA:未制定标准 ACGIH:未制定标准 美国TLV-STEL ACGIH:未制定标准 检测方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氯丁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九、理化性质 熔点(℃):306.8沸点(℃):无资料相对密度(水=1):2.26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临界温度(℃): 相对密度(空气 =1):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燃烧热(kJ/mol):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溶解性:易溶于水、液氨,微溶于乙醇、甘油。 十、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化工硝酸钠三效蒸发方案20181230

硝酸钠三效 蒸发+真空结晶方案书 项目名称:硝酸钠蒸发结晶装置 设备名称:硝酸钠蒸发结晶装置 设计单位:河北卓普化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设计日期:2018年12月30日

一、设计依据 (1)、原料液组分:硝酸钠溶液,其中硝酸钠含量4.9%;另含有少量甲苯与苯醚甲环唑。 (2)、原料液处理量:2t/h,初始温度25℃; (3)、进料温度:70℃(预热后); (4)、PH值:2-3左右; (5)、可提供的生蒸汽:饱和生蒸汽压力≥0.4MpaG,满足工艺使用量。 (6)、硝酸钠相关参数 硝酸钠在水中溶解度(100g纯水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克数) 温度010203040506080100 溶解度72.779.987.696.1105114125149176 饱和浓度42.1%44.4%46.7%49%51.2%53.2%55.5%59.8%63.7% 饱和下沸点107.6107.6108108110.1111112.5114.5117 沸点升7.67.68810.11112.514.517 二、三效工艺简述: 物料流向:原料液由上料泵依次进去冷凝水预热器A、冷凝水预热器B预热后,进入三效蒸发器蒸发浓缩,浓缩后的料液通过转料泵进入二效蒸发器,继续蒸发浓缩后,蒸发到一定浓度后再经由转料泵进入一效蒸发器继续蒸发浓缩,浓缩至一定要求后,料液由出料泵输送至真空闪蒸结晶器进行真空闪蒸降温结晶,降温结晶后的溶液进入稠厚器,再进入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离心出的母液经母液罐后返回一效蒸发器继续蒸发浓缩,离心出的晶体进行再处理。 蒸汽流向:锅炉来的生蒸汽进入到一效加热室的壳程作为一效蒸发器的热源;上一效蒸发器产生的二次蒸汽作为下一效的热源进行换热,末效产生的二次汽进入冷凝器冷凝后统一收

硝酸钠重结晶实验报告

硝酸钠重结晶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对实验制备的硝酸钠进行重结晶,探索重结晶是否有利于硝酸钠提纯。 2、实验原理 本实验是利用硝酸钠与溶液中其它溶剂组分的溶解度不同,通过将硝酸钠重新溶解、蒸发浓缩、冷却析出结晶的方法来提纯硝酸钠 3、实验仪器及药品 仪器:电热炉、铁架台、搅拌器、1000mL三口烧瓶、温度计、PH计、1000mL量筒、1000mL烧杯、抽滤设备;药品:硝酸钠、活性炭、双氧水。 3、实验步骤及记录 ①用1000mL量筒量取700mL水倒入1000mL烧杯,再将实验制备的140g硝酸钠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抽滤。 溶解后颜色抽滤后颜色 ②将滤液转移到三口烧瓶内,把三口烧瓶固定在铁架台,装上搅拌和冷凝管。蒸发装置图如下图1所示: 图1

开启电热炉加热,搅拌器速度为223r/min,当压力为0.063MPa,温度为78.5℃时,冷凝管滴出蒸馏水。 ④当三口烧瓶内溶液析出大量结晶时,停止蒸发将溶液转移到烧杯中自然冷却、抽滤。 整个蒸发过程用时5时14分,蒸出蒸馏水524mL,得到硝酸钠白色晶体47.93g。如图2分别为蒸发前和蒸发后的硝酸钠晶体 图2 4、实验数据 5、实验结果计算与分析 以钠为基准计算硝酸钠百分含量: 硝酸钠 2.21×105÷钠的相对原子质量×硝酸钠相对原子质量×10-6×100% =2.21×105÷23×85×10-6×100% =81.7% 重结晶 2.13×105÷钠的相对原子质量×硝酸钠相对原子质量×10-6×100% =2.13×105÷23×85×10-6×100% =78.7%

结果分析:由上可以知道,硝酸钠的百分含量为81.7,含水率1.72%;重结晶硝酸钠的百分含量为78.7,含水率2.67%。由数据可知重结晶后的硝酸钠比原来的硝酸钠含量低了3个百分点①这是由于硝酸钠只进行了简单的抽滤并没有拿去烘干,所以含水率较高硝酸钠所占总体分量自然下降。②硝酸钠与杂质组分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差不甚小,重结晶没有很好的起到除杂作用。

工业亚硝酸钠

工业亚硝酸钠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亚硝酸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硝酸生产过程中由氧化氮气体制得的工业亚硝酸钠。该产品主要用作制造硝基化合物、偶氮染料等的原料和织物染色的媒染剂、漂白剂、金属热处理剂、水泥早强剂和防冻剂等。 分子式:NaNO2 相对分子质量:69.00(按1987年国际原子量) 2 引用标准 GB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3051 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汞量法 GB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3 技术要求 3.1 外观:白色或微带淡黄色结晶。 3.2 工业亚硝酸钠应符合下表要求: 表2 4 试验方法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试验中所需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601、GB603之规定配制。 4.1 亚硝酸钠含量的测定 4.1.1 方法提要 在酸性溶液中,用高锰酸钾氧化亚硝酸钠。根据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亚硝酸钠含量。

4.1.2 试剂和材料 4.1.2.1 硫酸(GB625):1+29溶液。按比例配制出硫酸溶液后,加热至70℃左右,滴加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至溶液呈微红色为止。冷却,备用; 4.1.2.2 硫酸(GB625):1+5溶液。配制方法同4.1.2.1条; 4.1.2.5 高锰酸钾(GB643):c(1/5KMnO4)约0.1mol/L标准滴定溶液; 4.1.2.4 草酸钠(GB1289):c(1/2Na2C2O4)约0.1mol/L标准滴定溶液; 称取约6.7g草酸钠,溶解于300mL硫酸溶液(4.2.2.1)中,用水稀释至1000mL,摇匀。用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标定。 4.1.5 分析步骤 称取2.5~2.7g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250mL烧杯中,加水溶解。全部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300mL 锥形瓶中,用滴定管滴加约40mL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用移液管加入25mL试验溶液,加入10mL硫酸溶液(4.1.2.2),加热至40℃。用移液管加入10mL草酸钠标准滴定溶液,加热至70~80℃,继续用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粉色并保持30s不消失为止。

亚硝酸钠标准标准溶液的配制

L亚硝酸钠标准标准溶液 配制: 按下面规定的量称取亚硝酸钠,氢氧化钠及无水碳酸钠,溶于1000毫升水中,摇均。(1)亚硝酸钠标准滴定液的浓度;亚硝酸钠的质量m36(g);氢氧化钠的质量(g)无水碳酸钠的质量m1(g);(2)亚硝酸钠标准滴定液的浓度;亚硝酸钠的质量(g);氢氧化钠的质量(g) 无水碳酸钠的质量(g) . 标定: 按表15的规定称取于120℃±2℃电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的工作基准试剂无水对氨基苯黄酸,加氨水溶解,加200毫升水及20毫升盐酸,按永停滴定法安装好电极和测量仪表(见图1)。将装有配置好的响应浓度的亚硝酸钠溶液的滴管插入溶液内约10毫米处,在搅拌下于15℃±20℃进行滴定,近终点时,将滴管的尖端提出液面,用少量水淋洗尖端,洗液并入溶液中,继续慢慢滴定,并观察检流计读数和指针偏转情况,直至加入滴定液搅拌后电流突增,并不在回复时为滴定终点。临用前标定。 1.2.1. 亚硝酸钠标准滴定液的浓度;工作基准试剂无水对氨基苯黄酸m 3(g);氨水的体积V 3(ml); 1.2.2.亚硝酸钠标准滴定液的浓度;工作基准试剂无水对氨基苯黄酸m (g);氨水的体积V 2(ml); 1.2.3. 亚硝酸钠标准滴定液的浓度[c(NaNO2)],数值以摩尔每升(mol/L)表示, 按式(1)计算:c(NaNO2)=[m*1000]/[V M] ……………………. (1) 式中: m----无水对氨基苯黄酸的质量的准确数值,单位为克 (g); V0---亚硝酸钠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M---无水对氨基苯黄酸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每升(g/mol){M[C6H4(NH2)(SO3H)]=}。

亚硝酸钠的危害

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盐,虽然和食盐氯化钠很像,但有毒,不能食用。亚硝酸钠有较强毒性,人食用0.2克到0.5克就可能出现中毒症状,如果一次性误食3 克,就可能造成死亡。亚硝酸钠中毒的特征表现为紫绀,症状体征有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黏膜紫绀等,甚至抽搐、昏迷,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此外,亚硝酸钠还是致癌物质。 亚硝酸钠是热狗、咸肉以及火腿、香肠等其他腌制食品中常见的添加剂。食物中的亚硝酸盐会生发出少量的强效致癌化学物质亚硝胺。 研究表明,吃腌制肉类及摄入亚硝酸盐与患某些种类的癌症之间是有关联的。为了安全起见,如果想吃此类食物,请到健康食品店购买。这些店里的腌制食品应该是不含亚硝酸盐的,但再次提醒:请看清标签,以防万一。不含亚硝酸盐的肉类可在冷冻食品区找到。为了防止食物中毒,这些食物必须冷冻保存,这是往食物中添加此类化学物质所必须记住的基本常识。每次买腌制食物时尽量少买一些,买回家后冷冻保存,等到使用前才解冻。 亚硝胺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会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危害。在食品中加入少量亚硝酸钠作为防腐剂和增色剂,不但能防腐,还能使肉的色泽鲜艳。但亚硝酸钠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过量或长期食用对人的身体会造成危害,甚至会致癌。 由于外观酷似食盐,故误食中毒者屡有发生。此外,苦井水,笼锅水,新腌制的咸菜及变质陈腐的蔬菜(如韮菜、菠菜、卷心菜、萝卜、白菜等),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其食入后被肠道细菌还原成亚硝酸盐,也可引起中毒。 哪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 1 甜味剂、防腐剂: 大多存在于:蜜饯、果脯、山楂羹、茶饮料、易拉罐装碳酸饮料。 危害:有可能致癌。 2 色素: 大多存在于:酱卤类制品、灌肠类制品、休闲肉干制品、五彩糖。 危害:长期食入含有着色剂的食品后,人体健康会受到影响,过量的污染物还会对人体主要脏器造成损害。尤其对儿童的健康发育会有一定的危害。 3 过氧化苯甲酰大多存在于:面粉。 危害:过量使用过氧化苯甲酰会使面粉中的营养物质受到破坏,还会产生苯甲酸,苯甲酸需在肝脏中进行分解,过量食用对肝脏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一、在超市买东西,务必养成翻过来看“背面”的习惯。尽量买含添加剂少的食品。 二、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买食品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加工度越高,添加剂也就越多。请不要忘记,光线越强,影子也就越深。 三、“知道”了以后再吃。希望大家在知道了食品中含有什么样的添加剂之后再吃。 四、不要直奔便宜货——便宜是有原因的,在价格战的背后,有食品加工业者在暗中活动。 五、具有“简单的怀疑”精神。“为什么这种明太鱼子的颜色这么漂亮?”“为什么

《硝酸钠国家标准解析》主编:崔玉祥.doc

硝酸钠国家标准解析 (崔玉祥****公司化肥厂) [摘要] 本文通过对工业硝酸钠国家标准的剖析,总结了硝酸钠含量、氯化物、硫酸盐、钙镁离子含量分析操作的分析技巧和注意事项,对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确保出厂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提供了必要保证。 [关键词] 硝酸钠,氯化物,硫酸盐,钙镁离子 1 产品标准 1.1 外观:白色细小结晶,允许带浅灰色或浅黄色。 1.2 工业硝酸钠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要求 % 2 采样 2.1 采样方法。 按照GB/T 6678的规定确定采样单元数。每一塑料编织袋为 一包装单元。采样时,从每个选取的包装袋的上方斜插至料层深度的3/4处,用采样器取出不少于50 g的样品,将所采的样品混匀后,按四分法缩分至约500 g,立即装入两个清洁干燥带磨口塞的广口瓶中,密封。瓶上粘贴标签,注明:生产厂名、产品名称、批号、采样日期和采样者姓名。一瓶用于检验,另一瓶保存三个月备查。

2.2 注意事项 2.2.1 由于硝酸钠是间歇式生产,每釜之间产品质量不一定很均 匀,因此采样时选择单元时要在硝酸钠垛上随机选取,以保证样品代表性。 2.2.2 每袋硝酸钠产品为50kg,塑料编织袋也比较滑,搬动时注意防止滑到摔伤。 3 理化性质测定 3.1 外观的测定 3.1.1 方法标准和基本原理 依据《GB/T4553—2019工业硝酸钠》中要求,采用目视法测定外观,在自然光下,采用目视法判定外观。 3.1.2 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观察样品颜色时,确保盛装样品的广口瓶无色透明,光线充足。 3.2 氯化物含量测定方法一——汞量法 3.2.1. 参照标准和方法提要 GB/T3051—《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汞量法》。 在微酸性的水或乙醇—水溶液中,用强电离的硝酸汞标准溶液将氯离子转化为弱电离的氯化汞,用二苯偶氮碳酰肼指示液与过量的Hg2+生成紫红色配合物来判断终点。 3.2.2 注意事项和分析技巧 3.2.2.1 试样中氯化物(以Cl计)含量和建议采用的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见表1-1 表2 试样中氯化物(以Cl计)含量采用的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 表2 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选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