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预测和研究

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预测和研究

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预测和研究
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预测和研究

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预测和分析

专业金融学

学号 12420701046

姓名杨昆

2018年3月20日

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预测和分析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利率美元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外汇储备

目录

第一章绪论4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4)

1.2本文研究的内容 (4)

第二章人民币汇率理论5

2.1人民币汇率概述 (5)

2.2人民币汇率的简要回顾 (5)

2.3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 (6)

2.3.1国际收支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7)

2.3.2外汇储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8)

2.3.3利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15)

2.4 通货膨胀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18)

2.4.1通货膨胀 (18)

2.4.2近代通货膨胀情况 (19)

2.5政治局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19)

第三章总结与展望 (20)

参考文献 (21)

第一章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人民币汇率的高低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有一定影响。由于我国很多出口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低,主要以价格低廉赢得国际市场。人民币升值迫使出口企业必须积极地参与国际合作和分工,以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而不是仅依靠价格和资源优势;迫使企业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升级,增加商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近几年人民币汇率不断走高,导致我国人民币不断升值。一般说明该国经济状况良好,对外资的吸引力是极大的。人民币升值可以减轻通货膨胀压力,有效地冷却过热的宏观经济。由于人民币汇率低估,国际上大量热钱流入中国,引起经济过热、房地产泡沫扩大。人民币升值的经济效应就相当于全面提高了出口商品的价格。其后果当然是抑制了出口,这显然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将导致外债规模进一步扩大。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将吸引大量资本流入中国资本市场,使中国的外债规模相应扩大。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资本市场上活跃的多为国际游资,这部分资金规模大、流动快、趋利性强,是造成金融市场动荡的潜在因素。在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将对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做好人民币汇率的预测和分析可以更好的指导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指引投资导向。

<二)本文研究的内容

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应当遵守以下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完善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的公告》

人民币汇率的预测和分析有利于我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开拓国际

市场;有利于企业技术提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出口企业要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对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需求将不断扩大;控制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控制通货膨胀,调控房地产价格,促进股市制度性下跌,降低股市圈钱功能,有利于中国企业在国际上对即将破产企业或业务进行收购,促进中国的对外投资,帮助世界各国经济复苏,体现了中国的良好风范。

第二章人民币汇率理论

<一)人民币汇率概述

人民币汇率(The exchange rate of RMB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人民币汇率就是人民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二)人民币汇率的简要回顾

(三)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

影响汇率波动的最基本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国际收支

二、外汇储备。

三、利率。

四、通货膨胀

五、政治局势。

1、国际收支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净金融交易的帐目表。通常被分成经常帐,它包含有形贸易<净货品的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差异)和无形贸易差额<如航运,银行和旅游服务的支出和收入);资本帐,该账户的短期和长期资本的流入和流出<如来自直接投资、证券、地产等收入)。有形及无形贸易、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都有机会出现盈余<如出口大于进口)或赤字<如进口大于出口),但原则上整体国际收支则应该没有盈余或赤字。

国际收支及外汇储备。所谓国际收支就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收入总额与付给其它国家的货币支出总额的对比。如果货币收人总额大于支出总额,便会出现国际收支顺差,反之,则是国际收支逆差。国际收支状况对一国汇率的变动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发生国际收支顺差,会使该国货币对外汇率上升,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

2008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不少新兴市场出现资本外流、储备下降、汇率贬值的情况,而中国对外经济仍然保持平稳运行,外汇供求关系逐渐趋于平衡,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

2008年,货物贸易顺差3154亿美元,增长14%,增速较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经常工程顺差规模虽有所上升,但由于受名义GDP较快增长和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的影响,经常工程顺差相当于GDP的比重由上年的13%降至9.8%,为2002年以来首次下降,显示我国经济增长对外需拉动的依赖性进一步减弱。"引进来"与"走出去"开放步伐更加协调,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1478亿美元,增长8%,增幅下降70个百分点;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556亿美元,增长2.2倍<2007年较上年下降20%);直接投资项下净流入943亿美元,下降22%<2007年较上年增长113%)。截至2008年末,外债余额为3747亿美元,较上年增加10.4亿美元,增长0.3%,增速同比回落15.7个百分点,其中短期外债占外债总额的56.3%,占比较上年回落2.7个百分点,外债期限结构有所好转。全年新增外汇储备4178亿美元,比上年少增441亿美元,表

明国家多年来采取的一系列"促平衡、减顺差"的政策措施效果初步显现。

2009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增长有所放缓,但国际收支继续呈现“双顺差”格局。根据报告,2009年中国经常工程顺差297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32%;资本和金融工程顺差1448亿美元,较上年上升664%。2009年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2399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4531亿美元。

2018年,我国涉外经济总体趋于活跃,国际收支交易呈现恢复性增长,总体规模创历史新高,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95%,较2009年上升13个百分点,贸易、投资等主要工程交易量均较快增长。经常工程收支状况持续改善,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 5.2%,与2009年的比例基本持平,仍明显低于2007年和2008年的历史高点。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 4.3%,较2009年下降0.7个百分点。主要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我国资本和金融工程顺差年内呈现一定波动。境内市场主体的负债外币化倾向依然较强,外债规模有所上升,外汇贷款继续增加。

单从国际收支来看,国际收支顺差导致人民币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的趋势明显。

2、外汇储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外汇储备

证券等。

<1)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

<2)外汇储备和汇率的关系

第一:文献综述

关于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储备规模的关系,之前已经有不少学者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从他们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外汇储备规模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现将主要相关文献做一简短介绍:许承明<2001)采用1978至1999年的年度数据建立了我国外汇储备需求的动态调整模型,该模型表明我国的外汇储备需求是由国际收支波动率、经济规模和汇率波动率决定的,外汇储备需求与汇率波动率呈负相关关系。金中夏<2003)以1980-2002年的月度数据为样本,利用内嵌协整关系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有效和我国的外汇储备进行动态分析,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与外汇储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人民币的升值将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加速增长。马娴<2004)利用1992-2001年的季度数据对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汇率波动对国际储备有影响,但是并不显著。肖宏伟<2009)利用1980-1990年季度数据为样本,运用协整、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分析方法对外汇储备和人民币汇率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外汇储备与人民币汇率不存在长期协整性,但存在外汇储备到人民币汇率的单向因果关系,外汇储备增长会引起人民币的升值。

虽然上述学者们在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储备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取得不少成果,但仔细分析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第一:样本数据的选取

不是十分的合理。之前的研究很多样本数据来自2005年之前,但是由于2005年7月汇改前我国实行单一汇率制度,汇率被人为控制,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市场供求,同样外汇储备规模对其影响也不明显。第二:虽然反映外汇储备对人民币汇率存在影响,但并没有建立彼此的数量关系,仅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次。第三:并没有结合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储备规模的关系对目前人民币升值和外汇储备不断增长给出合理政策建议。本文通过选取2005年7月至2018年12月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储备规模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建立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储备规模的线性回归模型,预估二者的数量关系,以证明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为调整人民币汇率提供技术手段和理论支持。

第二:数据来源

本文2005年7月至2018年12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ER>和外汇储备(FER>数据均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的调查统计一栏,其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b65673062.html,。由于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是以美国国债等形式存在,同时因为美元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所以外汇储备以美元为货币单位。由于自2005年7月汇改后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反映市场供求,所以选取这一时间段数据。同时现行汇率制度“参考一篮子货币”也是主要参考对美元汇率,所以人民币汇率选取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价格。

2005年7月至2018年12月

我国外汇储备和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统计数据

2008年7月18451.64 6.83762018年10月32737.96 6.3566

2008年8月18841.53 6.85152018年11月32209.07 6.3408

2008年9月19055.85 6.83072018年12月31811.48 6.3281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调查统计栏

第三:相关经济学理论

根据英国学者葛逊提出的国际借贷说:汇率是外汇市场的价格,是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决定,而外汇市场上的供求是由国际收支决定。当一国进入支出阶段的外汇支出大于进入收入阶段的外汇收入时,外汇的需求大于供给,因而本国货币的汇率就会下降,本币贬值,反之,则本国货币的汇率会上升,本币升值。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长,是由于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外汇的供给大于需求,按照国际借贷说理论,会导致本币的升值。所以,外汇储备会与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反方向变化。

第四:实证分析

首先运用上述统计数据通过Stata软件生成以人民币汇率为纵轴,外汇储备为横轴的散点图,如下图所示。

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储备的散点图

通过上述散点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储备之间存在负的线性相关关系,随着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多,美元对人民币的价格在减小,这就表明人民币在不断升值。为了更直观的描述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储备之间的线性关系,我们建立以人民币汇率为因变量Yt而外汇储备为自变量Xt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t=a+bXt+ut,其中a为常数项,b为回归系数,ut为随机误差性,表示除X以外影响Y的因素。运用Stata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_cons 8.499062 .0529116 160.63 0.000 8.393679 8.604444 FER -.0000696 2.57e-06 -27.06 0.000 -.0000748 -.0000645

ER Coef. Std. Err. t P>|t| [95% Conf. Interval] Total 25.9635853 77 .337189419 Root MSE = .17922 Adj R-squared = 0.9047 Residual 2.44102091 76 .032118696 R-squared = 0.9060 Model 23.5225644 1 23.5225644 Prob > F = 0.0000 F( 1, 76) = 732.36 Source SS df MS Number of obs = 78

[-R 2的说明

第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理论和实证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储备存在负的线性相关关系,随着我国的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美元对人民币的价格在不断减小,也即人民币在不断升值。同时,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和一系列紧缩货币政策的引导下,大量国外“热钱”通过贸易项下涌入中国,这在很大程度上将促进我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而外汇储备的增长又会迫使基础货币通过外汇占款而大量投放,政府将又不得不采取更加严厉的货币政策来降低流动性,这又会迫使人民币升值。所以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储备的线性相关关系会导致外汇储备不断增长和人民币连续升值的恶性循环。

针对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居高不下和外国政府施加的巨大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现状,结合我们的实证分析,特给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深化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实行更加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虽然2005年汇改后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为了外汇市场的稳定和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全,汇率浮动幅度受到严格的限

制,对外汇市场的供求波动缺乏弹性。同时由于我国外汇市场还不成熟,交易主体少,受传统体制的影响,为保护和促进出口贸易,中国人民银行也常常主动入市干预,外汇市场的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程度低。由于外汇市场的汇率不能真实的反映外汇市场的供求,特别是在人民币被人为低估的情况下,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产品在国际上具有价格优势,导致经常贸易的顺差,引起外汇储备的增长。所以,我们必须深化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实行更加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使人民币汇率真实的反映外汇市场的供求。

第二:政府加大海外投资力度,特别是战略资源的投资。巨额的外汇储备导致西方国家对中国充满妒忌和不满,纷纷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希望像当年逼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一样打垮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时,根据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储备负的线性相关关系,减少外国政府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一个办法就是减少外汇储备。如何减少呢?鼓励政府和企业加大海外直接投资,特别是应加大能源、资源、农业等战略领域的投资。以前我们缺乏外汇资金我们鼓励外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办厂,今天我们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我们也应该积极走出国门开展投资,这既可以减少外汇储备,获取重要的战略资源,又可以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和增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第三:加速国内产业升级,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目前我国之所以能够保持多年的贸易顺差,进而导致外汇储备不断上涨的重要原因是我国的人力成本低,中国产品具有价格优势,同时很多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发达国家都已淘汰,完全要靠从中国进口来满足国内的需求,所以我国会出现贸易顺差。但是,我们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工人们的低收入低生活质量,环境严重污染,大量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被消耗,由此导致的能源安全隐患增大、国民的疾病增多等诸多社会问题。所以,我们不能像以前一样单纯的去追求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的增加,而应加速国内产业的升级,特别是加大对拥有知识产权的高技术行业的投资,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在产业调整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出现贸易逆差和外汇储备的减少,这些都将是暂时的正常经济现象,对调整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也是有帮助的。

第四:鼓励国民走出去,学习世界各国的的先进知识和技术。正如一个家庭一样,成家早期经济比较拮据,强调要节俭,把钱存起来,而到了一定阶段有钱了就需要考虑怎么花钱,很多家庭选择子女教育投资。同样,对于国家而言,现在拥有世界第一位的外汇储备,也需要考虑怎样使用这笔钱。我觉得一个途径就是国家出费用选派大量的有志青年赴海外深造,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知识和技术,从清朝和国民党统治时期选派留学生赴海外学习的成果来看,这一举措对整个民族和国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充足,应加大在国民出国深造的资助,特别是广大贫困的农村学子。这一举措既为国家培养了人才,同时也降低了我国的外汇储备,减轻当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总之,外汇储备规模不断的增长会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增大,应设法调整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抑制外汇储备规模的快速增长。同时也应在市场的作用下将人民币汇率调整到与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和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水平。

<3)利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利率

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上升时,便提高利率、收紧信贷;当过热的经济和通货膨胀得到控制时,便会把利率适当地调低。因此,利率是重要的基本经济因素之一。利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金融变量,几乎所有的金融现象、金融资产均与利率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当前,世界各国频繁运用利率杠杆实施宏观调控,利率政策已成为各国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求,进而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利率政策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合理的利率,对发挥社会信用和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合理利率的计算方法是我们关心的问题。

我国今年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情况

利率水平对外汇汇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利率是影响汇率最重要的因素。我们知道,汇率是两个国家的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和其他商品的定价机制一样,它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所决定。外汇是一种金融资产,人们持有它,是因为它能带来资本的收盗。人们在选择是持有本国货币,还是持有某一种外国借币时,首先也是考虑持有哪一种货币能够给他带来较大的收益.而各国货币的收益率首先是由其金融市场的利率来衡量的。某种货币的利率上升,则持有该种货币的利息收益增加,吸引投资者买人该种货币,因此,对该货币有利好(行情看好>支持;如果利率下降,持有该种货币的收益便会减少,该种货币的吸引力也就减弱了。因此,可以说"利率升,货币强;利率跌,货币弱"。

4、通货膨胀对人民币利率的影响

<1)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1]Inflation)通俗地讲是指国家生产的货币过多,导致货币降低本来的价值,使得物价上涨。客观来说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纸币、含金量低的铸币、信用货币,过度发行都会导致通胀。

经济学界对于通货膨胀的解释并不完全一致,一般定义为: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

通货膨胀

定义中的物价上涨不是指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物价上升,也不是物价水平一时的上升,一般指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普遍的上升过程,或者是说货币价值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的下降过程。

可见,通货膨胀不是指这种或那种商品及劳务的价格上涨,而是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物价总水平或一般物价水平是指所有商品和劳务交易价格总额的加权平均数。这个加权平均数,就是价格指数。

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一般有三种:消费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折算指数。简单说,当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2)近代通货膨胀情况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浮动汇率取代了固定汇率,通货膨胀对汇率变动的影响变得更为重要了。通货膨胀意味着国内物价水平的上涨,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由于物价是一国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通货膨胀也就意味着该国货币代表的价值量下降。在国内外商品市场相互紧密联系的情况下,一般地,通货膨胀和国内物价上涨,会引起出口商品的减少和进口商品的增加,从而对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发生影响,导致该国汇率波动。同时,一国货币对内价值的下降必定影响其对外价值,削弱该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地位,人们会因通货膨胀而预期该国货币的汇率将趋于疲软,把手中持有该国货币转化为其他货币,从而导致汇价下跌。按照一价定律和购买力平价理论,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另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时,则该国货币实际所代表的价值相对另一国货币在减少,该国货币汇率就会下降。反之,则会上升。

5、政治局势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近些年,国际政治局势相对稳定,战争发生在局部地区,没有大范围的武装冲突,国际政坛稳定。从长期看,中国的和平崛起将是推动国际秩序朝着公正合理方向演进的重要因素。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中,拥有十多亿人口的中国经济高速稳定增长,这本身就是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2002年,中国以不到世界总产出4%的经济总量,带动了全球经济增长的16%。中国的迅猛发展自然会引起世人种种看法,归纳起来大体上有三类:一是世界对于这种经济成就能否持久抱有多大信心?二是中国的政治结构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控制住这一进程?三是中国在较广泛的国际舞台上可能将发挥何种作用?中国和平崛起的理论实际上就是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所谓“崛起”,就是确保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就是增进中国人民的福利水平,就是使世界体系在今后的发展和运作中离不开中国的积极参与,就是让中国的实际利益和权利在现行或未来的国际

2000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及成因分析

2000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及成因分析 1、近十年人民币汇率走势 中国经济进入2000年后保持了高速而且稳定的增长,这期间人民币汇率整体上呈现出了两个主要的走势,第一阶段从2000年至2005年呈基本固定的走势,实际上这是由于当时实行的是固定汇率政策,第二阶段从2005年至今,这期间人民币实行了两次汇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第二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小的阶段,分别是从2005年6月中旬至2008年6月中旬,这阶段中由于2005年实行汇改,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所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2008年6月中旬第一次汇改结束,从此至2010年6月中旬的两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保持在1:6.8左右。2010年6月实行第二次汇改后,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下降,到2011年10月10日,也就是前天,已经跌破1:6.35,创历史新高。这种走势可以用下面的图表形象的表示出来: 2、人民币汇率变动成因分析 汇率变动的6大影响因素:经济增长,国际收支,货币供应量, 外汇储备,利差,通货膨胀

1)经济增长 进入2000年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年10%左右,国民总产值增长迅猛,同时国内通货膨胀率又较低,老百姓有很强的消费需求又有很强的购买力,使得人民币购买力增强。同时国外发达国家诸如美国、日本2000年后经济持续低迷或负增长,从而使得人民币的购买力变得更强。 近20年中国GDP增速 2)国际收支、外汇储备及货币供应量 进入两千年后,中国对美国的外贸呈连年递增的顺差形势,这导致了中国对美国的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因此外汇储备也逐年剧增。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美元的供应量的增加,从而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就会下降,导致人民币的升值。此外2011年,美国实行美元量化宽松政策,实际上就是增加美元供应量,实行贬值,这也是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近30年中国外汇储备 3)利差 所谓利差理论,拿中美两国来说就是,中国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差额近似等于中美两国的利率差额。进入两千年以后,中国国民总产值迅速增长拉动需求和投资增长,投资回报率较美国更高,中美两国利差达到3%左右,根据利差理论,人民币会因此升值。 4)通货膨胀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两国货币汇率由二者的通货膨胀率决定,即如果中国通货膨胀率高于美国则人民币应该贬值,如果通胀率低于美国则人民币应该升值。但是这一理论并不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65673062.html,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作者:崔磊李岩岭 来源:《北方经贸》2014年第07期 摘要: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包括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放开两方面内容,本文对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内容以及对商业银行影响做一简要分析,并梳理出下一步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商业银行;进程预测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191-01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一直是金融领域里的热门课题。2014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4年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彰显了汇率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的趋势。本文对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内容以及对商业银行影响做一简要分析,并梳理出下一步改革的方向。 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内容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包括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放开两方面内容。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方面,2005年7月,央行宣布将人民币汇率一次性升值2.1%,并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10年6月,央行启动“二次汇改”,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2012年4月,央行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每日波动幅度 由0.5%扩大至1% 。2014年3月,央行再次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每日波动幅度由1%扩大至2%。2013年上半年央行外汇占款1.54万亿人民币,央行外汇储备增加1851亿美元(折合 1.15万亿人民币),表明市场中的美元主要由央行接盘,人民币汇率并没有完全显示市场供求关系。总体来看,我国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方面正处于管制与市场交接阶段。 资本账户开放方面,近年来,我国资本账户开放步伐明显加快。2010年10月,十七届五中全会决定,将“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目标写入“十二五”发展规划。2013年5月,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提出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建立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制度,研究推动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目前我国在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走出去”以及境外合格证券投资等方面已逐步放开,但在最重要的境外借贷(包括商业银行从境外市场融入资金和境内企业从境外银行贷款)、个人境外投资等方面仍受到外债指标等严格控制。IMF认为在资本项目7大类11个单项中,一国开放信贷交易工具,且其它单项开放6项以上,即可视为基本实现资本账户开放。目前我国仅有直接投资、直接投资清盘两个单项基本开放(见表1),在资本项目方面属于基本管制性质。

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预测和分析

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预测和分析 专业金融学 学号12420701046 姓名杨昆 2014年3月20日

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预测和分析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利率美元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外汇储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4) 1.2本文研究的内容 (4) 第二章人民币汇率理论 (2) 2.1人民币汇率概述 (5) 2.2人民币汇率的简要回顾 (5) 2.3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 (6) 2.3.1国际收支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7) 2.3.2外汇储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8) 2.3.3利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15) 2.4 通货膨胀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18) 2.4.1通货膨胀 (18) 2.4.2近代通货膨胀情况 (19) 2.5政治局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19) 第三章总结与展望 (20) 参考文献 (21)

第一章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人民币汇率的高低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有一定影响。由于我国很多出口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低,主要以价格低廉赢得国际市场。人民币升值迫使出口企业必须积极地参与国际合作和分工,以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而不是仅依靠价格和资源优势;迫使企业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升级,增加商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近几年人民币汇率不断走高,导致我国人民币不断升值。一般说明该国经济状况良好,对外资的吸引力是极大的。人民币升值可以减轻通货膨胀压力,有效地冷却过热的宏观经济。由于人民币汇率低估,国际上大量热钱流入中国,引起经济过热、房地产泡沫扩大。人民币升值的经济效应就相当于全面提高了出口商品的价格。其后果当然是抑制了出口,这显然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将导致外债规模进一步扩大。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将吸引大量资本流入中国资本市场,使中国的外债规模相应扩大。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资本市场上活跃的多为国际游资,这部分资金规模大、流动快、趋利性强,是造成金融市场动荡的潜在因素。在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将对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做好人民币汇率的预测和分析可以更好的指导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指引投资导向。 (二)本文研究的内容 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应当遵守以下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完善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的公告》 人民币汇率的预测和分析有利于我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开拓国际

2012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

2012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 前言 2011年后半段,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正悄然发生转变,经济面已无力再推动汇率大幅升值,政治因素成为汇率升值路上的重要动力。展望2012年,由于全球多个重要国家将相续进入大选换届阶段,因此人民币汇率必将在经济面和政治面做出博弈,并择机波动。预计,全年升值幅度将维持在1.5-3.0%之间,同时汇率波动幅度有望进一步放大。 一、2011年人民币汇率市场行情回顾 1、美元指数触底反弹,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不改 2011年,人民币继续保持渐进可控的原则,兑美元汇率在震荡中缓慢升值。截止12月30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尾盘收于6.2940,较年初开盘下跌4.71%(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幅度为4.94%),较2010年重启汇改以来下跌7.81%(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幅度为8.48%),。 全年,随着欧债危机的负面影响逐渐扩大,避险需求成为外汇市场的主旋律,加上美国经济及就业情况明显好转,因此美元触底反弹,并带动美元指数重返80整数关口。同期,人民币汇率暂时摆脱与美元指数的相关性,形成单边升值趋势,全年累 -1-

计下跌逾3000bp,盘中略有起伏,尤其自11月30日起,人民币汇率连续12个交易日触及跌停,反映了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有所弱化。但中间价的持续高开,不仅出现人民币汇率在跌停中缓慢升值的怪象,而且反映出央行对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持坚定态度。 全年,人民币兑其他各主要非美货币基本取得一定涨幅,其中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下跌幅度最大,主要原因是欧债危机促使欧元汇率全面走弱;加元、英镑和澳元兑人民币汇率也因美元走强而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日元是唯一兑人民币汇率取得上涨的货币,主要原因是市场避险需求以及日本国内灾后重建,均使得日元汇率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 表1:2011年人民币汇率波动表 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涨跌幅度最大波幅美元指数79.139 81.313 72.696 80.205 1.35% 11.85% 美元兑人民币 6.6050 6.6377 6.2940 6.2940 -4.71% 5.46% 欧元兑人民币8.7940 9.6993 8.1210 8.1449 -7.38% 19.43% 日元兑人民币0.08117 0.08512 0.07646 0.08177 0.74% 11.33% 澳元兑人民币 6.7254 7.1483 5.9831 6.4330 -4.35% 19.47% 英镑兑人民币10.2588 10.8884 9.6946 9.7776 -4.69% 12.31% 加元兑人民币 6.6225 6.8836 5.9793 6.1729 -6.79% 15.12% 图1:2011年境内人民币汇率及美元汇率走势图 (黑线:境内美元兑人民币、红线:美元指数) -2-

人民币汇率走势预期分析

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的预测 08金融学1班陈杰鹏145 一、人民币汇率回顾 (一)人民币汇改前历程 人民币从1949年到1952年用浮动汇率制度。 从1953年到1973年,以计划经济制度,人民币与美金有正式的挂钩,汇率保持在在1美元兑换2.46元人民币的水平上。 1973年,由于石油危机,世界物价水平上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汇率波动频繁。为了适应国际汇率制度的这种转变与现实中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有利于推行人民币计价结算,便于贸易,为国外贸易所接受的原则,人民币汇率参照西方国家货币汇率浮动状况,采用“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计算方法进行调整。 从1980年到1994年,中国大陆有双重汇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实行双重汇率制度,即除官方汇率外,另行规定一种适用进出口贸易结算和外贸单位经济效益核算的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格,该价格根据当时的出口换汇成本确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 1991年4月至1993年底。这一阶段对人民币汇率实行微调。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官方汇率数十次小幅度调低,但仍赶不上出口换汇成本和外汇调剂价的变化。这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化与改革的特点是: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官方汇率逐渐向下调整。 人民币在1994年起与美元非正式地挂钩,汇率只能在1美元兑8.27至8.28元人民币这非常窄的范围内浮动。 (二)人民币汇改后发展历程 1.2005年~2008年 2005年7月21日19时,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美元/人民币官方汇率由8.27调整为8.11,人民币升幅约为2.1%。央行同时还宣布废除原先盯住单一美元的货币政策,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图1 人民币/美元汇率变动(2005.7~2008.9) 当初之所以选择2005年这个时机来改革汇率机制,是由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对外开放度提高,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强化等导致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外汇占款不断提高,中央银行不得不大规模发行票据对冲,提高了宏观经济调控成本,使得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的成本上升。由图一可以看出,自从2005年人民币汇改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以来,逐步与美元脱钩,中国的高度发展的经济以及人民币升值的高预期可在图中展现出来。所谓“强国有强币”,而体现国民经济的重要指标就是GDP。我们可以直观得看出中国在05年到08年GDP处于稳健快速的增长状态下,经济发展迅猛。人民币的发行机制以及发行方式决定了其以GDP、CPI增长情况和经济周期等为依据。在这三年间,人民币一直处于单边的升值状态,这与GDP的快速增长和中国国力的日益加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2008年~2010年

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分析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相关 (一)基本概念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1: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利率市场化过程的关键是货币当局对利率决定从直接控制转向于间接调控的过程2;利率全面市场化的可行性主要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在间接调控下有效传导的可行性,而后者的关键问题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能否与中央银行间接调控方式相协调的问题。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具体可分为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化、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以及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三部分。相关的配套制度安排不断完善,包括: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及公开市场操作等主要中央银行间接调控工具的建设;金融市场结构的改革与完善;金融机构竞争机制和监管机制的建立等。 从解除利率管制的角度,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已经基本实现,外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也已经基本放开,央行对人民币业务已实现了“贷款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另一方面,尽管部分金融市场的利率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还远未结束。存款利率的上限仍控制在1.1 倍,贷款利率的下仍限控制在0.7 倍。 (二)改革路线图 现有政策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思路是: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以下分别归纳改革路线。 1.货币市场(1986-2007)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同业拆借利率为突破口:1986 年,允许银行间拆借, 1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中国货币政策以直接调控为主,即采取信贷规模、现金计划等工具。1998年以后,主 要采取间接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总量。现阶段,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 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和窗口指导等。

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走势分析(一)

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走势分析(一)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用购买力平价分析发展中国家时要做修正。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时期可能有较高的通胀率而其汇率并不按比例贬值。因为在经济起飞的一段时间里,发展中国家的非贸易品(住房,服务)的涨价幅度远高于贸易品的涨幅。第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时期可贸易品生产力的提高速度一般高于发达国家。这也是人民币未来可能趋强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利率平价对人民币走势的解释和预测能力会越来越强。第四,中国应考虑在贸易项下基本平衡,在经常帐户下有赤字,在资本项下有盈余的格局来保持外汇供求平衡和汇率的稳定。第五,靠减少再贷款对冲中央银行买汇放出基础货币的余地已变得越来越小。可选择政策工具有:(1)用鼓励投资或放宽进口限制的方法适当增加进口;(2)考虑采取用部分自愿结汇的办法使一部分外汇分流在民间;(3)逐步使利率市场化,以减少由套利活动带来的不确定性;(4)考虑逐步开放资本帐户,稳步走向人民币全面可兑换。1994年汇率并轨后,中国实行了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系,从而基本上消除了外汇黑市。官方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管理,官方汇率基本上等于在给定外贸和汇率政策下的市场均衡汇率。图1给出了1980─1996年人民币官方汇率。从总体来看,94年以来的外汇供给大于外汇需求。为稳定汇率,在1994─1996三年期间,我国中央银行平均每天净买入1

亿美元。本文以回答下面两个问题为主线来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基准及未来走势。1.1994,1995,1996三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21.7%,14.8%,6.1%,美国这三年的通胀率平均为3%左右;为什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此期间非但不贬反而稳中有升?2.1994─1996三年期间,人民币存款利率远高于美元利率;为什么人民币还能升值?3.中国改革开放期间国际收支对人民币汇率有那些影响?4.中国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关系如何?本文分五部分:绝对购买力平价,相对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前三部分提供分析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基准,后两部分分析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一、绝对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理论有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应该等于两国物价指数之比。代表本国货币交换外国货币的比率──汇率,实际上代表的是用本国购买力交换外国购买力的比率。绝对购买力根据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在一篮子可比较商品上所具有的购买力的大小来解释汇率的决定。如果用E表示1美元合多少元人民币的人民币直接标价汇率,P$表示美国的价格水平,PRMB表示中国的价格水平,绝对购买力可用公式表述为:用购买力平价估算的结果差距很大。以《经济学家》期刊(1993年5月13日)所引用的估算为最高,1美元合1.5元人民币;以目前汇率折算的估算为最低,1美元合8.30元人民币。中国1995年的GDP为57733亿元人民币,如果1美元合1.5元人民币,那么中国1995年的GDP就约为38500亿美元,人均3200美元。这一

外汇、汇率与外汇交易市场习题

第一章外汇、汇率与外汇交易市场 四、名词解释: 1、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为标准来折算一定数量本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2、基本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对某一关键货币的比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多数国家均将美元作为关键货币来制 定基本汇率。 3、套算汇率:又称交叉汇率,是指两种货币通过第三种货币(即某一关键货币)为中介,由两种已知的汇率间接 换算出来的汇率。 4、市场汇率:又称银行汇率,是指银行间在外汇市场上交易时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汇率。 五、简答题: 1、简述外汇的特点。 (1)外币性(2)自由兑换性(3)普遍接受性(4)可偿性 2、简述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和外汇交易的层次。 (1)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包括: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买卖外汇的客户、中央银行。 (2)外汇交易的层次可以分为三个交易层次:银行和顾客之间的外汇交易、银行同业间的外汇交易以及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 第二章外汇交易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四、简答题: 1、简述外汇交易的规则。 (1)采用以美元为中心的报价方法; (2)客户询价后,银行有义务报价; (3)采用双向报价,且报价简洁,只报汇率最后两位数;一般不能要求银行按10分钟以前的报价成交; (4)交易双方必须恪守信用,共同遵守“一言为定”的原则和“我的话就是合同”的惯例,交易一经成交不得反悔、变更或要求注销; (5)交易金额通常以100万美元为单位; (6)交易术语规范化。 2、简述外汇交易的程序。 询价(Asking)报价(Quotation) 成交(Done) 证实(Conformation) 交割(Delivery)或结算(Settlement) 3、请根据以下银行的交易记录进行分析计算。 P 银行:What’s your spot USD against SGD 5 mio? M银行:50/70. P银行:At 2.0450, we buy SGD and sell USD 5 mio. M银行:Ok, done. We sell SGD and buy USD 5 mio at 2.0450, value July 10, 2009. Our USD to…(account) where is your SGD? P银行:Our SGD to…(account). Thanks for the deal MHTK. M银行:Thanks a lot,PCSI . 问:(1)本次外汇交易的交割日是哪一天? (2)中国建设银行买新加坡元,还是卖新加坡元? (3)中国建设银行可以获得多少新加坡元? 解: (1)本次外汇交易的交割日是:2009年7月10日。 (2)中国建设银行买新加坡元。 (3)中国建设银行可以获得:500×2.0450 = 1222.50万(新加坡元) 4、请阅读下列资料后,回答人民币升值与外汇储备关系相关的问题。

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七大因素.

最近随着美元走强,人民币对美元出现持续走软的现象,自7月30日至8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连续贬值,贬值幅度达到约0.67%,尽管8月13日有所反弹,但14日又开始走低。这是否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始由升值转向贬值,还是人民币汇率只是短暂的喘息,继续它的升值之旅。判断人民币汇率走势,必须要考察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实际上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一是国际收支的变化。国际收支变化是决定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它反映了外汇市场供给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如果国际收支盈余,外汇市场外币供给将增加,外币将贬值,人民币将升值;如果国际收支恶化外汇供给将下降,人民币会面临贬值压力。长期以来我国的贸易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人民币也保持升值的趋势。若我国国际收支盈余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将变缓,汇率双向变动可能性会增加。 二是央行的干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外汇市场的参与者除了买卖双方,还有央行的干预,它是市场最大的参与者,能够影响汇率的走势。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为了控制人民币快速升值、稳定汇率,央行需要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外汇投入本币。买入的外汇越多干预的力量就越大,这也反映在外汇储备的增量上,若外汇储备增加得越多,央行干预的力度可能就越大。1-5月份我国外汇储备增加都较多,6月份出现了大幅度下降,为118.67亿美元,这反映了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缓解,央行干预的压力在下降。 三是公众的预期。若公众预期人民币汇率继续升值,公众会少持有外汇,尽快结汇以减少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会加大,升值步伐也会加快。若公众预期人民币汇率会贬值,则更愿意持有外汇形成外汇存款。据央行的统计数据,长期以来我国的外汇存款基本保持在1500-1600亿美元左右,未发生大的变化,这也说明了在人民币有升值预期的情况下,居民更愿意结汇而非存款。 四是通货膨胀的变化。若中国的通货膨胀率相对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人民币的相对币值也就是说其购买力在下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缓解。相反若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则美元的币值在下降,人民币的币值相对上升,人民币会有升值的压力。目前中国的通货膨胀率虽有下降的趋势,但仍高于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人民币的币值相对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也将得到一定缓解。 五是热钱的流动。若国际投机资本流入,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将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增加;若投机资本流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减缓。我国新修订的外汇管理条例强化了对热钱流入的控制,同时人民币预期升值幅度有所下降,投机资本的获利空间减少,投机资本流出将会增加,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将变缓。 六是美元币值的变化。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人民币币值对美元币值之比,它反映了当期人民币和美元的购买力之比。在一定的名义汇率水平下,若美元币值下降,人民币币值就相对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就大;若美元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就相对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将下降。如最近在美元持续走强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出现了持续贬值的现象。 七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趋势,要受到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汇率的影响。通常我们讲人民币升值和人民币贬值主要是指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和对美元贬值。人民币除了对美元汇

《美元和人民币汇率变化历史》2014-11-06

美金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继续上涨:美元和人民币汇率变化历史 2014年10月06日 因宏观经济向好、境外资金流入等因素的推动,自2014年8月7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出现明显升值。6日,中间价报6.1522,较上个发布日的6.1562升值40个基点,已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升值。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今年以来正加快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3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中国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 因中国出口增速超过市场预期,刺激贸易顺差创出纪录,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昨日大幅攀升。中国海关总署网站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今年7月份出口同比增长14.5%,大幅超出市场的预期,进口规模则下滑1.6%,贸易顺差达到473亿美元。自8月7日开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由6.1681升至6.1522,升值幅度达到159个基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下半年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事实上,进入三季度,包括花旗、汇丰、澳新银行在内的多家投行,均发布报告称下半年人民币将重新步入升值通道。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考虑到人民币汇率目前基本处在均衡水平,单边升值的走势预计难以持久。 1949年至2014年美元和人民币汇率变化历史走势图: 1949年1美元兑换2.3元人民币 1950年1美元兑换2.75元人民币 1951年1美元兑换2.238元人民币 1952年1美元兑换2.617元人民币 1953年1美元兑换2.617元人民币 1954年1美元兑换2.617元人民币 1955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56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57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58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59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60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61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62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63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64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65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走势分析

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走势分析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用购买力平价分析发展中国家时要做修正。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时期可能有较高的通胀率而其汇率并不按比例贬值。因为在经济起飞的一段时间里,发展中国家的非贸易品(住房,服务)的涨价幅度远高于贸易品的涨幅。第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时期可贸易品生产力的提高速度一般高于发达国家。这也是人民币未来可能趋强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利率平价对人民币走势的解释和预测能力会越来越强。第四,中国应考虑在贸易项下基本平衡,在经常帐户下有赤字,在资本项下有盈余的格局来保持外汇供求平衡和汇率的稳定。第五,靠减少再贷款对冲中央银行买汇放出基础货币的余地已变得越来越小。可选择政策工具有:(1)用鼓励投资或放宽进口限制的方法适当增加进口;(2)考虑采取用部分自愿结汇的办法使一部分外汇分流在民间;(3)逐步使利率市场化,以减少由套利活动带来的不确定性;(4)考虑逐步开放资本帐户,稳步走向人民币全面可兑换。 1994年汇率并轨后,中国实行了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系,从而基本上消除了外汇黑市。官方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管理,官方汇率基本上等于在给定外贸和汇率政策下的市场均衡汇率。图1给出了1980―1996年人民币官方汇率。 从总体来看,94年以来的外汇供给大于外汇需求。为稳定汇率,在1994―1996三年期间,我国中央银行平均每天净买入1亿美元。本文

以回答下面两个问题为主线来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基准及未来走势。1.1994,1995,1996三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21.7%,14.8%,6.1%,美国这三年的通胀率平均为3%左右;为什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此期间非但不贬反而稳中有升?2.1994―1996三年期间,人民币存款利率远高于美元利率;为什么人民币还能升值?3.中国改革开放期间国际收支对人民币汇率有那些影响?4.中国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关系如何? 本文分五部分:绝对购买力平价,相对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前三部分提供分析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基准,后两部分分析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 一、绝对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理论有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应该等于两国物价指数之比。代表本国货币交换外国货币的比率――汇率,实际上代表的是用本国购买力交换外国购买力的比率。绝对购买力根据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在一篮子可比较商品上所具有的购买力的大小来解释汇率的决定。如果用E表示1美元合多少元人民币的人民币直接标价汇率,P $表示美国的价格水平,PRMB表示中国的价格水平,绝对购买力可用公式表述为: 用购买力平价估算的结果差距很大。以《经济学家》期刊(1993年5月13日)所引用的估算为最高,1美元合1.5元人民币;以目前汇率折算的估算为最低,1美元合8.30元人民币。中国1995年的GDP为

{财务管理外汇汇率}外汇汇率与外汇市场精编

{财务管理外汇汇率}外汇汇率与外汇市场

第二章外汇、汇率与外汇市场 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外汇、汇率等相关基本概念,了解汇率决定的基础理论、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以及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了解外汇市场及其主要的外汇交易方式。 第一节外汇与汇率 第二节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第三节外汇市场 第四节外汇交易 第一节外汇与汇率 一、外汇概述 外汇(ForeignExchange),即国际汇兑。动态(Dynamic)和静态(Static)两个不同的角度理解外汇的含义。动态的外汇,是指把一国货币兑换为另一国货币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实践活动或过程。 静态的外汇,是指国际间为清偿债权债务关系而进行的汇兑活动所凭借的手段和工具。 静态的外汇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外汇: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 它们是:⑴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 ⑵外汇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 ⑶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 ⑷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资产。 ⑸其他外汇资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第三条狭义的外汇:外国货币或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能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银行汇票、支票、银行存款等)。 一种外币成为外汇的三个前提条件:⑴、自由兑换性;⑵、可接受性;⑶、可偿性。 二、汇率及其分类 (一)汇率及其标价法 外汇汇率(ForeignExchangeRate)又称外汇汇价,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即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折算比率。 标价法中的基准货币和标价货币 人们将各种标价法下数量固定不变的货币叫做基准货币(BasedCurrency)或被报价货币(ReferenceCurrency),把数量变化的货币叫做报价货币或标价货币(QuotedCurrency)。 1.直接标价法(DirectQuotation)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即“外币固定本币变”。 2.间接标价法(1ndirectQuotation)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即“本币固定外币变”。 3.美元标价法(U.S.DollarQuotation)以美元和其他国家的货币来表示各国货币汇率的方法,目的是为了简化报价并广泛地比较各种货币的汇价。 在直接标价法下,基准货币为外币,标价货币为本币;在间接标价法下,基准货币为本币,标价货币为外币;在美元标价法下,基准货币可能是美元,也可能是其他各国货币。 在直接标价法下,一定单位以外币折算的本国货币越多,说明本国货币的币值越低,而外国货币的币值越高。反之则本国货币币值越高,而外国货币币值越低。同理,一定单位以外币折算的本国货币增多,说明外币汇率上涨,即外国货币币值上升,或本国货币币值下降。反之则外国货币币值下降,或本国货币币值上升。在间接标价法下,此种关系正好与直接标价法下之情形相反。

近十年人民币汇率改革

近十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及其影响 2017/3/26

近十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及其影响 汇率变化对经济各方面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同的,其中最为主要的汇率对于贸易收支、价格水平、资本移动、外汇储备、财政税收、收入分配以及对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关系。 人民币汇率改革是指在国民经济的不同发展时期中,人民币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的需要而不断调整人民币与其他货币比价的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变更的过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人民币汇率不在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但参考一篮子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以2005年7月作为中国汇改的元年,人民币市场化进程的开启在十年间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1.第一个阶段是从2005年7月到2008年7月。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汇改,不再单一盯住美元,也正式拉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道路的序幕。短短三年时间内,即期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从飙升到,升值幅度接近20%。2006年1月,央行引入询价交易方式和做市商制度,改进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从汇改的表述上来看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质上则是人民币汇率只能在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这个幅度会慢慢放开,但只要还存在着中间价和浮动区间,就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浮动汇率。汇率政策还是以管控为主,离真正的浮动汇率制度和基于市场供求的汇率形成机制尚存距离。 2.第二个阶段是从2008年8月到2010年7月。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局面到2008年金融危机就中断了,在这个周期内人民币实际上又回到了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从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图中可以发现曲线开始横向移动,而人民币对欧元在持续贬值,因此人民币指数反映的情况是下跌的,幅度在2%左右。这段期间人民币市场化进程似乎暂停了,又回到了2005年汇改之前盯住美元的状态。 3.第三个阶段是从2010年8月至今。金融危机风波稳定之后,人民币又重启了汇改进程,其间扩大了人民币对非美元国际货币的直接交易,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单日价格浮动幅度也从%扩大至1%,后来又扩大至2%。从2012年4月后,人民币离岸市场得到较快发展,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人民币对美元在岸汇率与离岸汇率价差变大。这个

1949年以来至2014年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兑换数据

1949年以来至2014年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兑换数据,及汇率变化历史走势图,仅供参考。 1949年1美元兑换2.3 元人民币 1950年1美元兑换2.75 元人民币 1951年1美元兑换2.238 元人民币 1952年1美元兑换2.617 元人民币 1953年1美元兑换2.617 元人民币 1954年1美元兑换2.617 元人民币 1955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56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57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58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59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60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61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62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63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64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65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66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67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68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69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70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71年1美元兑换2.2673 元人民币 1972年1美元兑换2.2401 元人民币 1973年1美元兑换2.0202 元人民币 1974年1美元兑换1.8397 元人民币 1975年1美元兑换1.9663 元人民币 1976年1美元兑换1.8803 元人民币 1977年1美元兑换1.7300 元人民币 1978年1美元兑换1.5771 元人民币 1979年1美元兑换1.4962 元人民币 1980年1美元兑换1.5303 元人民币 1981年1美元兑换1.7051 元人民币 1982年1美元兑换1.8926 元人民币 1983年1美元兑换1.9757 元人民币 1984年1美元兑换2.3270 元人民币 1985年1美元兑换2.9367 元人民币 1986年1美元兑换3.4528 元人民币 1987年1美元兑换3.7221 元人民币 1988年1美元兑换3.7221 元人民币

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会呈现何种趋势(精)

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会呈现何种趋势 2009-08-07 08:03:14 来源: 卓越理财跟贴0 条手机看股票2009年4月至5月,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显著变化。一方面市场流动性继续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3个月期LOBOR-OIS利差已经由2008年4季度的200个基点以上的水平回落至50以下的水平,正逐步接近正常水平,另一方面市场的风险偏好也在明显回升,表示市场对未来股市波动性预期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VIX指数已经由60下降至30附近,接近 20~30的正常水平。英镑、澳元、欧元汇率纷纷突破阻力位上行,资金由美元资产流出的趋势出现。可以说,市场对于金融危机的恐慌已经过去,对经济的触底反弹有所期望。但是,笔者认为市场对于经济的乐观预期是建立在不稳定的高流动性水平之上的,一旦目前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稍有变化,市场预期与金融市场将会出现大幅波动。 金融机构核心资本充足后,过高的超储率将回落至正常水平 理论上讲,流动性转好将使金融机构对流动性不足的担忧下降,存款类金融机构会主动降低超额储备率,而美国存款类金融机构超储率不但没有随着市场流动性提升而降低,反而继续上升,由危机爆发时的5-10倍提升至5月份的15.7倍,且非借准备金占比由金融危机爆发时的-300%反弹至5月份的40%,这表示美国金融机构的自有资金正在逐步恢复,这主要是联储大量从金融机构手中购买证券使得金融机构手中流动资金充沛,但非借准备金占全部准备金比例还没有上升至90%以上的正常水平,主要是借入准备金和非借入准备金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的缘故,2009年5月仅借入准备金水平就达到法定准备金的10倍。 1 目前,制约金融机构降低超储的主要因素在于资本金并不十分充足,美国金融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有一级资本及一级核心资本监管要求,而目前美国存款类金融机构以普通股为主的核心资本尚处于缺乏状态。二级市场上金融股指数迅猛上涨意味着市场对于金融机构普通股的需求将会回升,金融机构募集普通股补足资本金仅是

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与汇率制度改革的关系

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与汇率制度改革的关系 内容摘要:利率改革是我国目前金融改革的核心,利率市场化体系的建立是金融改革的最终目标之一。中国人民银行有必要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中,充分认识利率在平衡国际收支中的作用,在出台相关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到利率市场化对汇率水平的影响,以确保人民币汇率的长期稳定。 利率是影响汇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汇率市场化与利率市场化之间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没有利率的市场化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汇率市场化。但是我国汇率改革存在着滞后性,这将对汇率市场化的进程产生影响。利率是资金的国内价格,利率市场化的实现必然意味着金融机构之间竞争的加剧。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和利率是相互影响,相互传导,相互制约的,并影响经济的内外均衡。关键词:利率利率市场化改革汇率汇率制度改革二者关系 一,利率和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又称利息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利率市场化一直是我国金融界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 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具体内容 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是指将中央银行用计划手段确定的受管制的利率变为由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决定的市场利率,并使其成为引导资金配置的基本指标。即将利率决定权交给市场,市场主体可以在市场利率的基础上,依据自身的资金供求情况、投资状况、盈利及风险等因素自行调节、自行控制利率。同时,利率市场化并不排除国家的宏观间接调控,即政府可以利用经济手段在市场上间接影响资金供求状况从而影响利率水平。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金融交易主体有利率决定权。金融交易主体应该有权对其资金交易的规模、价格、偿还期限等具体条款进行商洽,商洽的方式可能是面谈、招标,也可能是资金供求双方在不同客户或服务商之间反复权衡或选择。 2、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应由市场自发选择。金融交易双方就某一项交易的具体数量(或规模)、期限、风险及其具体利率水平所达成的协议,可以为整个金融市场合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利率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这个由市场选择的利率结构比起利率管理当局测算并制定的利率结构要合理得多。 3、同业拆借利率和短期国债利率将成为市场利率的基本指针。一般来说,市场利率水平只能根据一种或几种交易量大、为金融交易主体所普遍接受的利率水平来确定。根据其他国家的经验,同业拆借利率或短期国债利率是市场上交易量最大、信息披露最充分从而也最有代表性的利率,也是衡量市场利率水平涨跌的基本依据。

论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一)

论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一) 摘要: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历程出发,分析现行汇率形成机制下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压力问题的原因,并针对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式,对人民币的未来走势进行预测。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汇率升值压力;国际收支失衡 一、我国现阶段人民币汇率存在的问题 至2007年9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10.19%,人民币汇率弹性有了很大提高,然而在人民币汇率走向弹性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这一汇率制度安排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 (一)人民币汇率面临的升值压力 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利率水平由于我国当期汇率低于美国汇率,即人民币远期将升值。 第二,通货膨胀:购买力评价理论认为,某种货币国内购买力的下降(国内物价水平的上升)会引起货币外汇市场上的等比例贬值。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决定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是国家间通货膨胀率的差异。预计2007年全年,我国通货膨胀率接近4%,相对于美国我国通货膨胀率仍然偏低,即人民币有升值压力。 第三,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我国自1994年起,经常项目、金融与资本项目存在长期的双顺差(仅1998年例外),这导致在外汇市场上,外汇的供给远大于外汇的需求,央行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而买入外汇,引起了我国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国际收支中我国出口远大于进口,国外资金的流入,致使在国际市场上人民币需求增加,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第四,基于购买力平价理论(PPP)的价格水平因素。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任何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会调整到能反映这两个国家之间价格水平的变动,汇率由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动所决定。因此,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动会对汇率产生影响。从长期来看,一国价格水平的相对上升,将导致该国货币贬值;而一国相对价格水平的下降,将导致该国货币升值。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人民币在一段时期以来一直面临着升值的压力。 (二)人民币升值压力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第一,在国际贸易方面。从理论上,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而限制出口,致使贸易条件恶化。第二,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减少我国的实际出口数量,使本国的出口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同时就业机会减少,从而引起较少的国民收入。 第三,人民币升值,我国出口受到限制,进口大量增加,造成我国出口工业和进口替代业萎缩,致使产业结构发生调整,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由以上分析,此次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束了近10年来的“固定”汇率制度,开始了浮动汇率制度的历史历程。对我国的国际贸易来说,人民币升值将有效地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扩大内需;对国内,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来说,有利于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提高金融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人民币的升值不仅可以限制国际游资的进一步快速流入,同时也可以减少被动性的货币发行,使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得到保证。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金融政策的改革和金融体制的深化,为进一步开放资本项目管制奠定了基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市场化和弹性化将增强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市场竞争力,减少我国出口企业的国际贸易摩擦等。 (三)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风险 2005年7月21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实行改革,人民币汇率由单一钉住美元转变为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然而参考“一篮子货币”制度在我国现阶段的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下可能存在着潜在的风险。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加剧了国外资本的流入,虽然我国还没有完全开放资本项目,但是对我国现阶段经济中存在的通货膨胀压力、货币流动性过剩、国际收支不平衡等问题产生不利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