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活动:降落伞比赛学案

1.3活动:降落伞比赛学案

1.3活动:降落伞比赛学案
1.3活动:降落伞比赛学案

1.3活动:降落伞比赛学案

1 / 3

单县实验中学初二物理学案 课题:&1.3活动:降落伞比赛 主备:鹿时魁 审核:初二物理组

☆学习目标☆

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知道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的基本原理。

2. 体验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过程,领悟“控制变量”等科学研究方法。 经历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过程,体会物理测量的基本方法,会根据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仪器。

3. 通过经历探究过程,树立善于参与讨论与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成果的意识。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热情,以及通过科学探究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物理问题的兴趣。

☆学习过程☆

【温故知新】 1、长度的测量

常用的测量工具有 ,测量结果,有 和 组成, 既要记录 ,又要记录 。

物理学中把 与 之间的差异叫做测量误差。误差不是错误,不能消除,我们利用 的方法,可以使误差减小。 2、测量时间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 。常用的测量时间的工具有 、 等。

【自主预习】

1、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什么有关?

2、在本次活动中采取的主要科学方法是什么?

3、怎样选择合适的仪器?

4、不规则面积怎样测量?

第3页/共4页

第4页/共4页

【知识链接】降落伞的制作

【提出质疑】 【探究过程】

一、正确使用测量仪器(重点) 1、如何选择测量仪器的量程?

2、在操作测量仪器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内容?

(1)调节零点:测量仪器使用前,一般应先调整指针到 ,这个过程叫 。如不能调零,要 。

(2)读数时,要求眼睛 刻度线,记录数据,要实事求是。仪器读数时一般要求读到 ,所以读数前要首先观看仪器的 。 针对训练:

1、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 、 和 。分度值是指刻度尺上的 ,它是 的决定因素。 二、时间、面积的测量(重难点)

1、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来记录长短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何?

针对训练:

2、如右图,大圈:1整圈代表 ,1大格代表 ,

1小格代表 ,小圈:1整圈代表 ,1大格代表 , 1小格代表 ,

图中时间为:

3、对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规则几何形状,怎样求面积?

4、在本节课的实验活动中,如何测量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针对训练:3、如右图,每个小格面积是1cm 2,

估算不规则

1.3活动:降落伞比赛学案

3 / 3

面积图形的面积是多大?

三、控制变量法(重难点)

在降落伞比赛的活动中,小明将活动中的具体数据进行了记录,来用于研究降落伞的滞留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并回答问题

1.活动中利用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 、秒表。

2.分析数据1、2可

知 。

3.分析数据2、3可知 。

4.分析数据2、4可知 。

5.分析数据5、6可知 。

6.实验中利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

7.

【归纳总结】

【课堂检测】

1、体育课上,为了测量掷铅球的距离,应选用( )

A 、三角板

B 、1.5m 的皮尺

C 、200cm 的钢卷尺

D 、15m 的皮尺 2、什么是控制变量法?

3、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

☆ 课后反思☆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3节活动降落伞比赛试题教科版.doc

2019-2020 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3节活动降落伞比赛试题 教科版 一、填空题 1.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有许多,猜想可能与伞的、和伞绳的 有关。 2.在设计实验来检验时,先考察其中的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它所有因 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 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 1)dm=mm= ( 2) 45mm=m=dm= ( 3)μ m= m= km= nm μ m μ m ( 4) = mm= m= nm 4.给以下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 1)某同学的身高是 16.5 ; ( 2)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 ; ( 3)一支圆珠笔长约为14 ; ( 4)乒乓球的直径是 3.11 ; ( 5)物理课本的厚度为 9.5 ; ( 6)一只火柴盒的厚度约0.013 5.某同学实验室记录的四个数据:2.93cm , 2.92cm, 2.49cm ,2.94cm ,若他测得是同一 物体的长度,其中测量结果错误的是,测量出这个物体的长度是6.某人用力拉伸一皮尺来测某物体长度,则测得的长度比真实值 。 。(填偏大或偏 小)。 7.测量结果是由、和组成的。只写了数字不标明的记录是无用的。 8.亮亮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的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 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自己的猜测是 否正确。于是在实验室中实验,下表是他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控制条件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 / 琴弦的横截面积 / A 钢20 0.3 B 钢20 0.7 C 尼龙丝30 0.5

D 铜40 0.5 E 尼龙丝40 0.5 ( 1)如果他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的关系,则他应选用表中编号的琴弦。 ( 2)如果他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材料的关系,则他应选用表中编号的琴弦。 ( 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步骤:①分析归纳;②实验研究;③提出问题(或猜想) ④得出结论等。则亮亮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二、选择题 1. 在每次活动中,首先要确定() A. 活动地点 B. 活动内容 C.活动的课题 D. 活动的结果 2. 面积的测量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离不开的一种测量,它属于一种() A. 直接测量 B. 间接测量 C. 控制变量法 D. 方格法 3. 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几句话中正确的是() A.误差是实验中的错误 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误差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测量规则引起的 D.错误是应该而且是可以避免的 4.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有() A.刻度尺的刻度没贴近被测长度 B.刻度尺放得不正 C.读数时,视线跟刻度尺不垂直 D.刻度尺热胀冷缩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课桌的高度大约0.75m B. 我们每步行 2 步的距离大约是 1.5m C. 同学们的身高在 1.5-2.0 之间 D. 每层楼房的高度在 3 米左右 6. 用某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为25.76dm,则此尺的分度值为() A. 1dm B.1cm C.1mm D.1m 7. 如图所示为测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活动-降落伞比赛学案

活动-降落伞比赛学案 3降落伞比赛 【教师寄语】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 .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知道科学探究最常用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并能简单应用。 .经历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过程,体会物理测量的基本方法,会根据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仪器。 【重点难点】劲往这里使! 重点难点是了解实验探究的基本要素,学习实验的一些基本技巧。 【温馨提示】相信它会为你的学习、探究带来帮助!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 【知识回顾】防止知识遗忘,我能记得更牢!

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_______,测量时间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亮出我的观点,秀出我的个性,展示我的风采! 提出问题:你认为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①讨论: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长短的因素可能有好几个,那我们该怎样研究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研究方法称为___________法。 ②在本实验中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别要用到什么测量仪器?

1.3活动降落伞比赛

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求。 (2)进一步了解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的基本原理。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自主探究活动过程,领悟“控制变量”等科学研究方法。 (2)经历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过程,体会物理测量的基本方法,会根据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仪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经历探究过程,树立善于参与讨论与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成果的意识。 (2)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3)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热情,以及通过科学探究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物理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学习实验的一些基本技巧。 难点:用“控制变量”方法在实际中应用。 教学器材:自制降落伞、 教学过程 站在自己所在教师走廊,展示自己所制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看哪个所制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最长? 科学探究的要素: 一、提出问题: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根据物理活动小组竞赛通知) 二、猜想与假设:(对话) 1.可能与降落伞的伞绳长有关? 2.可能与降落伞的形状有关? 3.可能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 4.可能与降落伞开始下落高度有关?(已控制高度) 5.可能与降落伞的总重量有关?(已控制质量) 三、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控制变量法。

1.选择器材、仪器:①不同伞绳长、不同面积、不同形状、不同总重量的降落伞; ②米尺、③秒表、④天平 2.操作步骤:根据控制变量的方法,多次实验,每次只改变一个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保持其它的因素不变。 四、进行实验、收集证据:正确选择、使用仪器,测量长度、时间和伞的面积。 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实验数据记录 五、分析与论证(在老师指导下进行) 比较(1) (2)两组数据,可知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的面积有关,伞的面积越大,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与面积有关 比较⑵和⑶两组数据可知: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的形状无关。 比较(3)和(4)两组数据可知: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的伞绳长无关。 结论: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的面积有关,而与伞的形状和伞绳的长度无关。

教科版初中物理降落伞比赛教案

1.3活动:降落伞比赛 复习提问 进行降落伞比赛 老师:这节课呢我们玩一个小游戏,叫降落伞比赛,看看谁的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长。(拿出道具) 同学们进行比赛。 老师:观察降落伞下降的时间脑海中是否有疑问呢? 学生回答: 老师: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这是实验探究的第一步提出问题,然后要进行哪一步。 学生回答:猜想与假设 学生回答:可能与降落伞的形状有关?可能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可能与降落伞的伞绳长度有关?可能与所配重物的轻重有关(降落伞的总重)?可能与降落伞下落的高度有关? 老师:非常好,同学们真聪明,那么我们怎么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设计方案,制定一个计划,怎么验证呢? 同学们回答: 老师:假如我们想验证与降落伞的面积的关系。我们怎么验证呢? 学生回答: 老师:我们想验证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的面积的关系,是不是应该保持其他的因素一样啊,也就是我们得拿两面形状相同、伞绳的长度相同,降落伞的总重相同,面积不同的降落伞,使它们从同一高度释放,分别记录它们在空中滞留的时间。对不对 老师:那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先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改变这个因素,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就叫做控制变量法。 老师:我们已经把科学探究的第三步设计方案与制定计划完成了,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了? 学生回答: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老师:非常好,那我们进行实验时都需要哪些测量仪器呢?想一想 学生回答: 老师:刻度尺,天平,停表。 (老师分发道具,让学生做实验) 老师:好了,实验已经做完了,谁能阐述一下结论呢?也就是我们科学探究的第四步分析与论证。 学生回答: 老师:降落伞的面积越大,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咱们这么阐述结论是不可以的,一定要阐述:其他因素不变,降落伞的面积越大,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 老师:那么我们就做一组实验行吗?不行,得进行多次实验,得出普遍规律。老师:那么我想验证其他的因素怎么进行验证呢? 学生回答: 老师领着学生们在做几组实验。

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活动 降落伞比赛学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活动降落伞比赛学案(新 版)教科版 1、3降落伞比赛 【教师寄语】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 【学习目标】 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 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2、知道科学探究最常用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并能简单应用。 3、经历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过程,体会物理测量的基本方法,会根据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仪器。 【重点难点】 劲往这里使!重点难点是了解实验探究的基本要素,学习实验的一些基本技巧。 【温馨提示】 相信它会为你的学习、探究带来帮助!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

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 【知识回顾】 防止知识遗忘,我能记得更牢! 1、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_______,测量时间的仪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课堂探究】 亮出我的观点,秀出我的个性,展示我的风采! 1、提出问题:你认为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①讨论: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长短的因素可能有好几个,那我们该怎样研究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研究方法称为___________法。②在本实验中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有哪些?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分别要用到什么测量仪器?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③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3 活动:降落伞比赛 课时练习(含答案)

1.3 活动:降落伞比赛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广东高州中学初二)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0”刻度线量起 B.不论测量什么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最小刻度越小越好 C.在进行长度测量时,应尽可能避免产生实验误差 D.读数的时候,视线必须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 2.(2019·四川雁江?初二期末)甲、乙两同学使用各自的刻度尺按正确的方法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度,并正确记录了测量结果,甲的记录是122.9cm,乙的记录是1.228m。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刻度尺分度值是1cm,乙的刻度尺分度值是1mm B.乙的读数更准确,因为他的小数位数更多 C.甲、乙两同学测量的结果不一样,是因为测量存在误差 D.如果甲、乙两同学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就不会出现误差,测量结果一定相同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B.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C.选择精密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认真仔细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4.(2019·河北永年?初二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因测量工具不精确而产生的误差 B.测量时选用的工具越精密越好 C.学生用钢尺的最大测量长度为15cm,因此,无法用它来测量长度约为50厘米的课桌的宽度 D.测量长度时,也可以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子 5.(2019·福建宁德?初二期中)小明和小华分别用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小明测量的结果记录为11.76 cm ,小华测量的结果记为11.78 cm ,则关于测量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两人测得结果存在差异是因为有错误

1.3活动:降落伞比赛课时教案

承德县第四中学物理学科课时教案 签批领导:签批日期:年月日使用日期:年月日

实验次数 降 落伞绳 长 降落 伞的形状 降 落伞的 面积 降 落伞的 高度 降落 伞的总质 量 降落伞在 空中滞留的时 间 1 2 3 4 5 6 四、分析论证 根据你的实验结果,你认为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长短与什么因素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 示质 疑下下面是某小组同学进行降落伞比赛所记录的实验数据,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 后的分析与论证。 实验次数 降 落伞绳 长 降落 伞的形状 降 落伞的 面积 降 落伞的 高度 降落 伞的总质 量 降落伞在 空中滞留的时间 11m圆形3m20g 21m圆形 1 m2 3m20g 31m圆形1 m2 3m30g 41m正方 形 1 m2 3m20g 5 1. 5m 正方 形 1 m2 3m20g 6正方 形 1 m2 6m20g 根据下表数据分析 1、比较1、2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_________有关,降落伞________越大,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 2、比较2、3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_________有关,降落伞________越大,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短。 3、比较2、4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____无关。

4、比较4、5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____无关。 5、比较5、6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_____有关, 降落伞___________越大,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 6、设计实验时,常用的方法是先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这里说的就是那些影响问题的因素。 专项训练1、丽娜同学在观察小提琴、二胡等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想:在琴弦张紧程度相 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的高低还可能与琴弦的粗细、长短、弦的材料有关,于是丽娜找来了各种不同的琴弦,想通过实验进行探究,琴弦的编号和情况如下表: 控制条件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 (cm) 琴弦的横截 积 (mm2) A钢30 B钢30 C尼龙丝40 D钢50 E尼龙丝50 (1) 丽娜同学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请你帮助她选用表中 编号为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她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她选用表中编号为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3)在上述研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个因素与研究问题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 课堂小 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达标检测1.在每次探究活动中,首先要确定( ) A.活动地点 B.活动内容 C.活动的 D.活动的结果 2.面积的测量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离不开的一种测量,它属于一种() A.直接测量 B.间接测量 C.控制变量法 D.方格法 3.在铅球测试中,测量投掷铅球的距离应选用() A.三角板 B.米尺 C.300cm钢卷尺 D.15m皮尺

教科版八年级1.3《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导学案设计

《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体验自主探究过程,领悟“控制变量”的科学研究方法。 2.积极参与探究过程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合作。 二、定向导学,互动展示 聚焦目标一:学习“控制变量法” 1.材料的准备:不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先写好计划,想一想你打算用什 么材料? 2.仪器的选择 3.提出问题: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 4.猜想与假设:(1)可能与伞的形状、面积、伞绳的长度有关;(2)可能与伞开始下降的高度有关;(3)可能与降落伞总重量有关。 时间与降落伞________有关, 降落伞________越大,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 比较2、3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________有关, 降落伞________越大,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短。 比较2、4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________无关。 比较4、5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________无关。 比较5、6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________有关, 降落伞________越大,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 结论:设计实验时,常用的方法是先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这里说的变量就是那些影响问题的因素。

聚焦目标二: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 长。 方法一(卡尺法):如图1所示,从刻度尺 上读出硬币的直径d=_________。根据公 式L=лd 求出硬币的周长L= ____________。 方法二(滚轮法):在纸面上画一直线,让 硬币从某个记号开始,在纸面沿直线滚动n周记下终点。测出线段长度s,先求出每周的周长L=s/n,再利用L=лd求出硬币的直径d=s/nл。 方法三(替换法):把硬币放在纸上,贴着边缘用笔画上一圈,再剪下对折,然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圆的d,即为硬币的直径。根据公式L=лd求出硬币的周长。 方法四(化曲为直法):拿一纸条紧贴着硬币边包几圈,用一大头针在纸条上扎穿一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平放,用刻度尺测出相邻孔间的距离L,就是硬币的周长。根据公式d=L/л求出硬币的直径。 聚焦目标三:测量一页纸的厚度(以多测少法) 测量时取若干页纸(纸的页数要足够多,除去封面和封底),压紧后,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量出其总厚度L,然后将总厚度除以纸的页数n,求出每页纸的厚度l=L/n。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以多测少法) 测量方法:如图所示,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捋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 依次密绕适当的圈数n=30,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_____ ,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d=L/n=_____。 三、随堂检测 1.测量曲线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400张同样的白纸迭合压紧,用刻度尺测出厚度为30.0mm,每张白纸 的厚度等于____um。 3.只用一把刻度尺,采用什么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伍分硬币的周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不规则形状面积的测量方法——方格法 不规则面积的测量要用到纸,具体方法如下: 在测量降落伞面积时,将降落伞放在方格纸上,并描下它的轮廓,数一下图形中包含的格数,不满一格时大于半格算一格,小于半格都不算,如图每格面积为1cm2,则图中降落伞的面积为_________cm2,如果方格纸上每格的面积不同,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方格面积较大的”或“方格面积较小的”),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 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 教科版

第3节活动:降落伞比赛 (两课时) 一、目标要求 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知道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的基本原理。 2. 体验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过程,领悟“控制变量”等科学研究方法。经历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过程,体会物理测量的基本方法,会根据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仪器。 3. 通过经历探究过程,树立善于参与讨论与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成果的意识。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热情,以及通过科学探究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物理问题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通知”,学生阅读过后,教师:同学们,高不高兴?生:高兴。师:想不想在比赛中获胜?生:想。师:为了在明天的比赛中获胜,现在我们一起来准备好不好?生:好! 二、引导研究: 1.材料的准备: 不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先写好计划,为了明天的比赛,我们先应干什么?(制降落伞),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做材料?(让学生举手回答,如纸、布、塑料等,然后综合得出最好的),还要什么?绳子。 2.仪器的择: ①对降落伞还有什么要求?教师用手在通知书上指出。(20g) 20克究竟是多少?我们用什么来称?磅秤?杆秤?案秤?(让学生回答),为什么?(因为它们的分度值不同,应该选择分度值较小的天平秤),你们会使用天平吗?过一会儿大家一起研究研究。 ②我们再看一看,还有什么要求?(指出3米)。 怎样测出高度是3米?需要什么仪器?(刻度尺) ③比赛是比什么?(时间长为胜),那么这又要什么仪器?(秒表) 3.天平的使用 我们准备了所需的器材,下面一步就是要会使用这些仪器了,上节课就布置了,要求同学们在图书室或上届初二学生的物理书上自己找一找有关天平使用的方法,你们找了吗?有谁会使用天平,请给同学们说一说。学生说后,教师再边演示边讲解。 4.秒表的使用

八年级物理降落伞比赛同步练习

第一章第3节活动:降落伞比赛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 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有许多,猜想可能与伞的 、 和伞绳的 有关。 2. 在设计实验来检验时,先考察其中的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它所有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 。 3.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m 3 104.2 dm= mm= μm (2)45mm= m= dm= μm (3)3 105.2?μm= m= km= nm (4)km 6 104.8-?= mm= m= nm 4. 给以下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1)某同学的身高是16.5 ; (2)一张纸的厚度约为 75 ; (3)一支圆珠笔长约为14 ; (4)乒乓球的直径是3.11 ; (5)物理课本的厚度为9.5 ; (6)一只火柴盒的厚度约0.013 5. 某同学实验室记录的四个数据:2.93cm ,2.92cm ,2.49cm ,2.94cm ,若他测得是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测量结果错误的是 ,测量出这个物体的长度是 。 6. 某人用力拉伸一皮尺来测某物体长度,则测得的长度比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 7. 测量结果是由 、 和 组成的。只写了数字不标明 的记录是无用的。 8. 亮亮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的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自己的 )如果他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的关系,则他应选用表中编号 的琴弦。(2)如果他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材料的关系,则他应选用表中编号 的琴弦。 (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步骤:①分析归纳;②实验研究;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则亮亮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 二、选择题 1. 在每次活动中,首先要确定( ) A. 活动地点 B. 活动内容 C. 活动的课题 D. 活动的结果 2. 面积的测量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离不开的一种测量,它属于一种( ) A. 直接测量 B. 间接测量 C. 控制变量法 D. 方格法 3. 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几句话中正确的是( ) A. 误差是实验中的错误 B.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3节 活动 降落伞比赛试题

第一章第3节活动:降落伞比赛 一、填空题 1. 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有许多,猜想可能与伞的、和伞绳的有关。 2. 在设计实验来检验时,先考察其中的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它所有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 3.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 dm= mm= μm (2)45mm= m= dm= μm (3)μm= m= km= nm (4)= mm= m= nm 4. 给以下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1)某同学的身高是16.5 ; (2)一张纸的厚度约为 75 ; (3)一支圆珠笔长约为14 ; (4)乒乓球的直径是3.11 ; (5)物理课本的厚度为9.5 ; (6)一只火柴盒的厚度约0.013 5. 某同学实验室记录的四个数据:2.93cm,2.92cm,2.49cm,2.94cm,若他测得是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测量结果错误的是,测量出这个物体的长度是。 6. 某人用力拉伸一皮尺来测某物体长度,则测得的长度比真实值。(填偏大或偏小)。 7. 测量结果是由、和组成的。只写了数字不标明的记录是无用的。 8. 亮亮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的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于是在实验室中实验,下表是他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E 尼龙丝40 0.5 )如果他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的关系,则他应选用表中编号的琴弦。 (2)如果他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材料的关系,则他应选用表中编号的琴弦。 (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步骤:①分析归纳;②实验研究;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则亮亮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二、选择题 1. 在每次活动中,首先要确定() A. 活动地点 B. 活动内容 C. 活动的课题 D. 活动的结果 2. 面积的测量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离不开的一种测量,它属于一种() A. 直接测量 B. 间接测量 C. 控制变量法 D. 方格法 3. 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几句话中正确的是() A. 误差是实验中的错误 B.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 误差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测量规则引起的 D. 错误是应该而且是可以避免的 4. 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有() A. 刻度尺的刻度没贴近被测长度 B. 刻度尺放得不正 C. 读数时,视线跟刻度尺不垂直 D. 刻度尺热胀冷缩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课桌的高度大约0.75m B. 我们每步行2步的距离大约是1.5m C. 同学们的身高在1.5-2.0之间 D. 每层楼房的高度在3米左右 6. 用某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为25.76dm,则此尺的分度值为() A. 1dm B.1cm C.1mm D.1m 7. 如图所示为测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活动:降落伞比赛导学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活动:降落伞比赛导学案 (新版)教科版 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2、知道的基本原理。 3、经历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过程,体会物理测量的基本方法,会根据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仪器。重点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难点控制变量法的应用预习引导自学书上的内容,讨论以下问题: 1、怎样制作降落伞?你打算用什么材料? 2、在本次活动中,对降落伞的质量有要求吗?用什么仪器来测质量? 3、本次比赛对降落伞释放的高度有要求吗?要用到什么仪器来测量? 4、本次活动中,怎样才算取得了胜利?需要测量什么? 问题导学 一、降落伞的制作经验交流 二、研究方法指导 1、提出问题:你认为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设计实验①讨论: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长短的因素可能有好几个,那我们该怎样研究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这种研究方法称为___________法。②在本实验中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要用到什么测量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怎样测出不规则的降落伞的面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三、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请同学们把实验数据填入下面表格中实验次数降落伞绳长降落伞的形状降落伞的面积降落伞的高度降落伞的总质量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123456 四、分析论证根据你的实验结果,你认为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长短与什么因素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当堂检测 1、明同学要测出自己鞋底的面积,他的一只平底鞋放在方格纸上描绘出的形状如图所示,已知每个方格都是边长为2cm的正

1.3活动降落伞比赛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同步练习题《1.3活动:降落伞比赛》 (编者:继电初级中学于汇锋) 1.下面是小明和小红在物理课上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一段对话,你能根据你所掌握的探究的步骤说出它们在干什么吗? 小红:小明,你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吗? ______________。 小明:我想可能与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有关,因为我发现在我推桌子的时候,如果书桌里面有很多书推起来较费力。__________________。 小红:那么我们来讨论一下如何能验证你的想法。 小明:好的。 讨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实验方案已经制定好了,下面我们来做实验吧! 实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红:下面我们就对我们在实验中得出的数据进行一下分析,看看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______________。 小明:实验的结论得出来了,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我们实验过程及结论是否严紧。 小红:好。______________。 小明:好了,我们拿着我们的探究方案和结论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吧! _________。 2.科学探究的方法不仅对科学家是十分有用的,而且对我们解决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也是有用的。例如,有一天小明肚子突然疼起来了,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呢?是受凉了还是食物中毒?是盲肠炎还是其它毛病?首先得搞清楚疼痛的部位,再想一想,最近是否淋了雨还是天气突然变冷时衣服穿少了?吃了坏东西吧?根据这些情况做出初步的设想,然后再请医生诊断,通过必要的检查和化验,就可以找出原因并对症治疗,在这个过程中,那些语句属于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收集证据和验证假设。请把有关的语句写在空格 处。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证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证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 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4.小玲、小红和小丽在操场上玩荡秋千,小丽把小玲、小红分别轻轻推了一下,细心的小丽发现,她俩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几乎一样。那么,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 呢?三人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以下猜想: ①猜想l: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人的质量有关。 ②猜想2: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 ③猜想3: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秋千摆动时离开中 心线的最大距离有关。

《3.活动:降落伞比赛》习题2

《3.活动:降落伞比赛》习题 1、如下图所示,在铅笔上整齐排绕20 匝铁丝,则铁丝直径约 mm. 2、某同学用以下步骤和方法来测算物理课本内页中每张纸的厚度。 (1)将从封面开始的10页纸叠紧; (2)用刻度尺量出这叠纸的厚度为L; (3)算出每张纸的厚度d=L/10。 该同学以上做法中的三个错误是: (1)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使用下列器材进行物理实验时,我们应该注意: (1)使用液体温度计读数时,____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读数。 (2)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观察读数时应注意视线______。 4、这是警方在一案发现场取得的一张罪犯的脚印,经过测量,其长度是25.7cm,刑侦人员估计,此罪犯的身高大约是180cm,根据数据你猜想一下,刑侦人员是如何来估计罪犯的身高的? 你的身高是多少?估计你的脚长大约是多少? 5、用下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_________mm,所测铅笔的长度为5.25______________(填单位)。 6、下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 5678 cm

分别是() A.1 cm、5.50 cm B.1 cm、8.30 cm C.1 mm、8.30 cm D.1 mm、2.80 cm 7、2001年第47届世乒赛,国际乒联做出重大改革:为了增加乒乓球的可观赏性,将乒乓球改为“大球”。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A.2cm B.2mm C.2μm D.2dm 8、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 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 9、如下图所示,停表的读数______________。 10、一支未使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最接近于() A.10cm B.20cm C.30cm D.40cm 11、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对照表,表中“光脚长度”的单位是() A.m B.cm C.nm D.mm 鞋的尺码 3 6 3 7 3 8 3 9 4 光脚长度 2 30 2 35 2 40 2 45 2 50 12、如图所示,用A_____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不正确。

1.3活动:降落伞比赛 实验报告

第3节活动:降落伞比赛 一、目标要求 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知道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的基本原理。 2. 体验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过程,领悟“控制变量”等科学研究方法。 经历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过程,体会物理测量的基本方法,会根据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仪器。 3.通过经历探究过程,树立善于参与讨论与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 点与成果的意识。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热情,以及通过科学探究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物理问题的兴趣。 二、教学时间: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通知”,学生阅读过后,教师:同学们,高不高兴?生:高兴。师:想不想在比赛中获胜?生:想。师:为了在明天的比赛中获胜,现在我们一起来准备好不好?生:好! (二)引导研究: 1.材料的准备: 不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先写好计划,为了明天的比赛,我们先应干什么?(制降落伞),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做材料?(让学生举手回答,如纸、布、塑料等,然后综合得出最好的),还要什么?绳子。 2.仪器的择: ①对降落伞还有什么要求?教师用手在通知书上指出。(20g), 20克究竟是多少?我们用什么来称?磅秤?杆秤?案秤?(让学生回答),为什么?(因为它们的分度值不同,应该选择分度值较小的天平秤),你们会使用天平吗?过一会儿大家一起研究研究。

②我们再看一看,还有什么要求?(指出3米)。 怎样测出高度是3米?需要什么仪器?(刻度尺) ③比赛是比什么?(时间长为胜),那么这又要什么仪器?(秒表)3.天平的使用 我们准备了所需的器材,下面一步就是要会使用这些仪器了,上节课就布置了,要求同学们在图书室或上届初二学生的物理书上自己找一找有关天平使用的方法,你们找了吗?有谁会使用天平,请给同学们说一说。学生说后,教师再边演示边讲解。 4.秒表的使用 我们一开课就讲了怎样学好物理,请同学说一说?教师再复述一次,秒表如何使用,现在就要用上这一方法。我们先要猜一猜:上面一些按钮是干什么的,然后试一试。证明自己的所想是否正确。(让学生,讨论、试一试),然后让学生演示,教师综合。 四、教育反思:

教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三节 活动 降落伞比赛》教案

《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知道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的基本原理。 2.经历长度、时间与面积的测量过程,体会物理测量的基本方法,会根据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仪器。 3.体验自主探究活动过程,领悟“控制变量法”等科学研究方法。 4.经历测量长度、时间与面积的过程,体会物理测量的基本方法,会根据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仪器。 5.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热情,以及通过科学探究解决实际生活中物理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领悟控制变量法。 教学难点 根据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仪器进行测量。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竞赛通知 定于本周星期六举办降落伞飞行比赛。请自制降落伞,悬挂物是标有10g的钩码。伞面和伞绳总质量不超过20g。比赛时,降落伞从指定高处落下,在空中滞留时间最长者胜。 物理活动小组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板书设计) 二、自学互研 自主阅读教材P16~18,完成下列问题: (一)活动有关准备 1.怎样制作降落伞?你打算用什么材料? __布(塑料,纸)、细线__ 2.在本次活动中,对降落伞的质量有要求吗?用什么仪器来测质量? __有要求;用托盘天平__ 3.本次比赛对降落伞释放的高度有要求吗?要用到什么仪器来测量? __有;刻度尺(皮尺,卷尺)__ 4.本次活动中,怎样才算取得了胜利?需要测量什么? __空中滞留时间长者获胜;时间__ (二)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 1.提出问题:你认为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__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可能与伞的形状、伞的面积、伞绳等有关。__ 3.设计实验: (1)讨论: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长短的因素可能有好几个,那我们该怎样研究呢? __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因素。__ 这种研究方法称为__控制变量__法。 (2)在本实验中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有哪些?分别要用到什么测量仪器? __降落伞绳长,降落伞面积,降落伞的高度,降落伞总质量,在空中滞留时间;刻度尺,天平,秒表__。 (3)怎样测出不规则的降落伞的面积?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走进实验室降落伞比赛导学案

3.活动:降落伞比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2.知道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的基本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体验自主探究活动过程,领悟“控制变量”等科学研究方法. 2.经历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过程,体会物理测量的基本方法,会根据测量对象选 择适当的仪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经历探究过程,树立善于参与讨论与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成果的意识.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2.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热情,以及通过科学探究培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物理 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认识“家庭 实验室”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播放设备、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天平、秒表、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弹簧测力计、圆盘测力计、量筒、几个学生制作的小制作小发明、气 球以及一些辅助材料. 【教学课时】1课时 【新课引入】 展示“通知”,学生阅读过后,教师:同学们,高不高兴?生:高兴.师:想不想在比赛中获胜?生:想.师:为了在明天的比赛中获胜,现在我们一起来准备好不好?生:好! 【进行新课】

一、引导研究 1.材料的准备: 不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先写好计划,为了明天的比赛,我们先应干什么?(制降 落伞),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做材料?(让学生举手回答,如纸、布、塑料等,然后综 合得出最好的),还要什么?绳子. 2.仪器的选择: ①对降落伞还有什么要求?教师用手在黑板上指出“20g”.20克究竟是多少?我们用什么来称?磅秤?杆秤?案秤?(让学生回答),为什么?(因为它们的分度值不同,应该选择分度值较小的天平秤),你们会使用天平吗?过一会儿大家一起研究研究. ②我们再看一看,还有什么要求?(指出3米). 怎样测出高度是3米的物体?需要什么仪器?(刻度尺) ③比赛是比什么?(时间长为胜),那么这又要什么仪器?(秒表) 3.天平的使用 我们准备了所需的器材,下面一步就是要会使用这些仪器了,上节课就布置了,要 求同学们在图书室或上届初二学生的物理书上找一找有关天平使用的方法,你们找了 吗?有谁会使用天平,请给同学们说一说.学生说后,教师再边演示边讲解. 4.秒表的使用 我们一开课就讲了怎样学好物理,请同学说一说?教师再复述一次,秒表如何使用,现在就要用上这一方法.我们先要猜一猜:上面一些按钮是干什么的,然后试一试.证明自己的所想是否正确.(让学生,讨论、试一试),然后让学生演示,教师综合. 5.我们已经准备了所需的仪器,又会使用.现在我们应该考虑什么?(怎样让“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最长,哪些因素影响下降的速度?),这一问题、也需要自己猜想、实验,我想:由于时间和环境有限,现在大家自己想一想,课后再试一试,剩下的时间 我们就一起来熟练一下天平、秒表的使用. 二、比赛活动 探究问题: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1.可能与降落伞的伞绳长有关 2.可能与降落伞的形状有关 3.可能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 4.可能与降落伞开始下落高度有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