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讯逼供社会认知状况调查报告_监狱服刑人员卷

刑讯逼供社会认知状况调查报告_监狱服刑人员卷

刑讯逼供社会认知状况调查报告_监狱服刑人员卷
刑讯逼供社会认知状况调查报告_监狱服刑人员卷

法学评论(双月刊)2009年第3期(总第155期)

刑讯逼供社会认知状况调查报告

*(监狱服刑人员卷)

林莉红** 张峰振*** 黄启辉****

内容提要:通过调查,了解监狱服刑人员对刑讯逼供的认知状况。调查数据显示,受访的服刑人员对于刑讯逼供的法律知识和权利意识不容乐观,其中偏低的受教育程度是重要影响因素;受访的服刑人员相对于普通公众更倾向于反对刑讯逼供;遭受过直接刑讯逼供的服刑人员相对于无此遭遇者更倾向于反对刑讯逼供,其对法院审判、司法现状、司法人员的文明程度更倾向于作出否定性评价。通过分析找出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主题词:刑讯逼供 认知 服刑人员

一、项目说明

(一)研究目的

基于对刑讯逼供问题的持久关注,在正当程序和人权保护理念指导下,我们开展了 刑讯逼供社会认知状况调查 项目,并形成了两篇调查报告,即 刑讯逼供社会认知状况调查报告(上篇 民众卷) 和 刑讯逼供社会认知状况调查报告(下篇 警察卷) (以下简称 调查报告 民众卷 和 调查报告 警察卷 )。为进一步了解刑讯逼供的现实情况、监狱服刑人员对于刑讯逼供的相关认知状况,以及审前羁押期间的整体权利状况,从2006年起,我们实施了 监狱服刑人员羁押经历调查 项目。本报告主要围绕监狱服刑人员对于刑讯逼供的主观认知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刑讯逼供受害者或有遭遇刑讯逼供现实危险的人对刑讯逼供的主

观认知, 包括在该类人群中是否存在 反直觉现象 。 关于审前羁押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状况

以及刑讯逼供的现实状况等问题,我们将另行撰文予以分析。

为避免歧义,先对本报告所涉概念作一说明。本报告所称 刑讯逼供 ,是指司法工作人员为逼取口供或证据线索,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的肉刑或变相肉刑。其中,肉刑包括对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实施殴打、捆绑、垂吊等行为,变相肉刑包括挨饿、不让睡觉、长时间站立、轮番审讯、故意冷冻等。为行文便利,本文将前者称之为直接刑讯行为,将后者称之为变相刑讯行为。将两者统称为刑讯行为。调查问卷中使用的119******

****

本研究得到亚洲法律资源中心的支持。在问卷设计和调查报告撰写过程中我们曾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听取了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罗教讲教授、武汉大学法学院蔡杰教授、洪浩教授、李傲副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安学院胡向阳教授、湖北警官学院云山城教授、胡卫红副教授、湖北省监狱管理局胡艳兵同志等专家的建议和意见。调查得到有关监狱管理机关、监狱、看守所的大力支持和监狱服刑人员的认真参与。问卷和调查报告初稿也听取了武汉大学法学院诉讼法专业诸多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意见和建议。在此,我们对所有参与者表示感谢。当然,调查报告中的结论和文字均由作者自己负责。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徐州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讲师,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武汉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林莉红、赵清林、黄启辉: 刑讯逼供社会认知状况调查报告(上篇 民众卷) ,载 法学评论 2006年第4期;林莉红、余涛、张超: 刑讯逼供社会认知状况调查报告(下篇 警察卷) ,载 法学评论 2006年第5期。

目前中国的法制环境下,相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存在着遭受刑讯逼供的现实危险或现实可能性,尽管这种可能并非一定转化成现实。或者说,他们是最接近刑讯危险的群体、最易遭受刑讯的群体。在 调查报告 民众卷 中,我们发现,普通民众对于刑讯逼供存在 反直觉现象 ,即本人或家人未遭遇过刑讯逼供的更倾向于支持刑讯逼供。

是列举方式,但为行文便利,本文各表格中用直接刑讯、变相刑讯或刑讯行为作相应替代。

(二)调查方法与问卷设计

本项目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同时辅之以访谈调查,包括对在押服刑人员和看守所干警的访谈。调查报告在反映问卷调查内容的同时,也将涉及访谈内容,以求全方位地展示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所设计的问卷共包含51个问题,其中有4个问题是开放式的,即关于受访者的年龄、服刑的罪名、出狱后的打算及关于调查和问卷的任何想法,需要受访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填写。其中开放式问题 关于本调查问卷以及羁押经历,您想告诉我们的任何想法 是问卷最后一题(下文分析中提到的开放式问题均指该题),可回答也可不回答。其余都是单项选择题,受访者只需在给出的各选项中作出一个选择即可。

(三)调查对象与样本选择

本次调研将视角完全转向被羁押(过)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力图从权利主体那里获得其对权利认知的现实状况。由于条件限制,对监狱和监狱中服刑人员的选取我们无法做到随机抽样,只能采取非随机抽样方法。我们采取了增强非随机样本代表性的诸多措施,在以调查结果推断总体状况时,我们尽可能严密细致,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结论的普遍性。

为尽量保证调查样本的代表性,我们拟按地区分布选择样本。经多方努力与协调,最后我们在东部、中部、南部以及西部地区共选取了四个省的七个监狱(其中有四个男子监狱,三个女子监狱。下文在研究地域差异时,分别以 东部 、 中部 、 南部 、 西部 指称或代表相应的监狱)进行调查。由于服刑人员每天有固定的生产任务,调查工作只能在不影响其生产的前提下进行。为确保调查对象的代表性,我们选择某一监区后,对该监区的服刑人员全部进行调查,对受教育程度、年龄、职业、罪名等则不做区分。

较早的一项资料显示,中国男女犯罪的比例大致为90:10,个别地方为85:15。 我们有意对男女比例作

了适当安排。受访者中,男女比例为89:11。考虑到时间的长短可能会影响到对羁押经历的准确描述,因此,在选取调查对象时,我们尽量挑选进监狱时间不长的服刑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因此,只要被调查监狱有新收犯中心的,我们对该中心的新到服刑人员全部选作调查对象,然后再对其他服刑人员作调查。我们对中部和东部两省监狱中新收犯收押中心的全部犯人进行了调查。

(四)调查实施

我们从武汉大学法学院教师和博士研究生中选出6人作为本项目的调查员,在项目主持人的带领下赴各地监狱调查。对监狱服刑人员的问卷和访谈调查的实施时间为2007年5月至8月间。

到达预定监狱后,我们先把在押服刑人员集中到教室或者大会议室等地方,由项目组调查员分发问卷,并作现场指导。对于文盲人员,考虑到其阅读和理解能力,我们在发放问卷时,单独将这部分人组织起来,由调查员一对一解释,经询问了解情况后代为填写,或者调查员念问卷给几个人听,同时伴随解释问卷,由服刑人员自己作答。

为打消受访者的顾虑,尽量保证回答的真实性,我们在每次发放问卷之前先进行自我介绍并作如下说明:第一,请不要有任何顾虑。你们的真实回答,将为我国法律的修改和完善提供宝贵的实证资料,也是各位

为我国法制建设做出的切实贡献。 第二,我们此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羁押期间的权利状况,是进入监狱之

前的情况,不是了解监狱服刑情况。第三,不要看周围人的答案,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所有回答没有对错之分,没有时间限制;第四,是否填写姓名,由回答者自愿决定;第五,问卷对个人不会有任何影响,做完我们就带走,不会留在监管人员手中。尽管如此,不排除有的受访者带着敌意心理,故意选择违法和情节恶劣的选项的情况;也不排除受访者担心打击报复,故意选择合法和情节轻微的选项的可能。为尽量避免这种现象,我们设计了部分验证题目,来检验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尽管我们不要求填写自己的真实姓名,但还是有相当多的人留下了真实的姓名、联系方式和地址。问卷最后的开放式问题可以不作回答,但仍有约38%的120

法学评论 2009年第3期

郭翔: 中国当代犯罪与控制战略研究 ,载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对于本次调查的意义,不少受访者在开放式问题的回答中表示了怀疑,如编号为XM 246的受访者写到: (调查)有何实质性意义?能带来什么?是否能起到完善的促进作用?不论结果是什么,对这种形式的调查很欣慰!起码有人问到我的感受!!! 。

林莉红等:刑讯逼供社会认知状况调查报告(监狱服刑人员卷)

受访者回答了该问题。这都从某些方面说明了受访者是在认真地回答问卷的。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650分,收回有效问卷2621。问卷回收后,由专门人员进行分类、编码,并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受访者中,男犯2326名,女犯294名;被羁押前从事的职业多是不稳定、收入不理想或无职业者。其中农民占30.3%,无职业者占20.9%,个体劳动者占16.6%,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7.8%,企业一般员工占7.5%,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占2.7%,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下岗人员各占2.4%,学生占1.8%,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占0.9%,离退休人员占0.3%,其他占6.3%。受访者中,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初中以下(含初中)的比例达到84.6%,其中初中程度的比例为49.9%,小学程度的比例为28. 7%,文盲为6.0%,高中或中专为12%,本科及以上为0.8%。受访者中,所实施的犯罪多数是侵犯财产或贪利型犯罪。其中盗窃罪占33.6%,抢劫罪占20.4%,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占8.0%。受访者中,已经服刑的期限普遍较短,其中服刑不满两年的比例为44.8%,2年以上不满5年的为27%,5年以上不满10年的为19.9%,10年以上的8.3%。受访者中,遭受过警察直接刑讯者占全部受访者的55.3%,遭受过警察间接刑讯者占全部受访者的60.1%;遭受过检察人员直接刑讯的比例为6.9%,遭受过检察人员变相刑讯逼供的比例为11.2%。受访者对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甚至性别等问题的回答均有缺失。文中分析所用数据均为有效百分比。

二、理论假设与分析框架

(一)分析框架

本调查报告将针对监狱服刑人员对刑讯逼供的相关认知状况进行分析。调查报告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撰写:受访者对刑讯逼供相关法律知识的认知、对受访者遭受刑讯逼供时的权利意识的考察(包括是否存在 反直觉现象 )、羁押经历特别是遭受刑讯逼供的经历是否影响受访者对司法现状、司法人员等的评价、结论及建议。报告的分析逻辑是:一个人掌握的法律知识会影响其权利意识,法律知识掌握得越多,其权利意识越强。一般来说,对刑讯逼供是违法行为的相关法律知识掌握的越多,在面对该种违法行为时的权利意识就越强。在羁押期间,当被羁押人的权利受到侵害如遭受过刑讯逼供时,受害人往往倾向于对社会的法治状况作出否定性评价,包括对司法现状、司法人员的评价。服刑人员如果对社会法治状况持否定性评价,那么,其被改造的难度将增大。在分析上述问题时,除了进行单变量分析外,还将进行多变量分析,借以考察受教育程度、是否遭遇过刑讯逼供等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二)理论假设

根据常识和专业经验,在调查开始前,我们有如下理论假设:

1.受教育程度影响服刑人员对刑讯逼供的认知

人的受教育程度影响其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和认知,也影响其权利保护意识,对刑讯逼供的认知亦然。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有机会通过书本或媒体接触法律知识,权利保护意识也越强,其对刑讯逼供的认知也越准确。从刑讯逼供社会认知状况调查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警察,都存在着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刑讯逼供认知越准确的现象。因此,我们推断,服刑人员中也存在同样的现象。

2.服刑人员中表面上反对实际上支持刑讯逼供

在 调查报告 民众卷 中,我们发现,在普通民众中存在 反直觉现象 ,即本人或家人遭遇过刑讯逼供的更倾向于支持刑讯逼供。因此我们推断这种现象在服刑人员中也可能存在,尤其那些遭遇过刑讯逼供的服刑人员,基于实体正义的考虑,或潜意识中的 赎罪感 ,他们也可能更倾向于支持刑讯逼供。

3.是否遭受过刑讯逼供影响被羁押人对司法现状的评价

经历可以改变人的观念、观点和对事物的认识态度。不同的经历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根据经验,遭遇过刑讯逼供,或者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权利受到侵犯的人,对司法现状以及相关的评价可能更倾向于否定。而无此遭遇的人可能更倾向于客观地评价事物。如果服刑人员对司法现状及司法人员的评价倾向于否定的话,那么,其改造和回归社会的难度可能更大。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受访者关于刑讯逼供的法律知识

1.多数人知道刑讯逼供是我国法律规定明确禁止的行为,但仍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不知道

121

是否知道刑讯逼供为我国法律明确禁止,是被调查者关于刑讯逼供法律认识的最初步的反映,其可能影响到对待刑讯逼供行为的态度。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66.4%的受访者知道刑讯逼供为我国法律明确禁止,但有33.6%的受访者不知道法律的规定。

表一 您是否知道,刑讯逼供是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的行为?选 项

人次百分比有效百分比有效回答知道170965.266.4不知道86633.033.6

总计257598.2100.0缺 失461.8

总 计2621100.0

比较而言,如 调查报告 民众卷 所反映的,公众完全不知道我国刑法规定了刑讯逼供罪的比例仅为16.3%,但受访的服刑人员不知道刑讯逼供为我国法律明确禁止的比例却高达33.6%。实际上,据我们所知,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在被羁押于看守所时经常被组织学习法律,在监狱服刑的调查对象都经历了一次完整的刑事诉讼程序,理应对刑法关于刑讯逼供的规定有更多了解。这种差异的原因或许可从受访者的文化程度上得到合理的解释。在对普通民众进行刑讯逼供认知状况调查时,受访者的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含初中)的比例仅为16.5%, 而本次调查中,被调查的服刑人员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含初中)的比例高达84.6%。这似乎可以说明文化程度越高对相关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越高。

2.多数人不知道无罪推定原则

无罪推定原则是指在法院作出有罪判决以前,任何人不得被认为有罪或应推定其无罪。这一原则已为 世界人权宣言 、 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等一系列国际人权文件所确认。我国 刑事诉讼法 第12条规定,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无罪推定原则已成为国际性法律文件和我国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否知道无罪推定原则,不仅是受访者法律意识高低的体现,更会影响其对刑讯逼供的认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30.2%的受访者知道这一原则,69.8%的受访者不知道该原则。这说明受访的服刑人员中,有近七成的人不知道这一人权保障的基本原则。

表二 您是否知道,在法院终审判决之前应把您当作无罪的人来看待?

选 项

人次有效百分比有效回答知道77130.2不知道

178669.8总计2557100.0

缺 失

64总 计

2621(二)受访者关于刑讯逼供的权利意识1.多数受访者不能接受针对自己的刑讯逼供行为,但仍有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选择了有条件的接受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68.1%的受访者认为不能接受针对自己的刑讯逼供行为,这反映了多数受访者在主观上能够意识到自己所享有的权利。但仍有近三分之一受访者选择了有条件地接受。在受访者中,有24.7%的人选择了 可以接受,只要没有冤枉 ,7.3%的人选择了 只有对罪大恶极的人才可以实施 ,二者相加,有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可以有条件地接受刑讯逼供行为。这正好印证了表一中的数据,即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不知道刑讯逼供是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的行为。既然不知道刑讯逼供为我国法律明确禁止,那么,有条件地接受刑讯行为就顺理成章、不足为奇了。作为研究者,对此数据我们忧心忡忡。权利的实现以主体的权利意识为前提。如果权利主体意识不到自己的权利,那么,维护权利就无从谈起。122

法学评论 2009年第3期

对普通公众的两个调查数据见 调查报告 民众卷 ,载 法学评论 2006年第4期。

表三 如果警察或者检察人员为了获取口供或证据线索,在审讯的过程中对您实施了直接刑讯或变相刑讯行为,您觉得?

选 项人次百分比有效百分比

有效回答不能接受170665.168.1可以接受,只要没有冤枉61823.624.7只有对罪大恶极的人

才可以实施1826.97.3总计250695.6100.0缺 失1154.4

总 计2621100.0

2.多数受访者在遭遇刑讯逼供时选择了容忍自己权利被侵犯

个人对刑讯逼供问题的态度,首先,应意识到不被刑讯逼供是自己的权利。其次,当自己遭遇刑讯逼供时,应考虑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或如何寻求救济。这是一个法治社会公民理性的、当然的选择。但通过调查,我们却惊奇地发现,在68.1%的受访者认为不能接受针对自己的刑讯逼供行为的基础上(表三),却只有23.9%的人在遭遇到刑讯时选择了强烈抗议,23.4%的人选择了 先忍受,事后寻找律师的帮助 。而52. 7%的人选择了 默默忍受,认了算了 。这种现象的出现固然与我国传统文化中 无讼 、息事宁人等观念有关,但现有法律制度不能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救济途径可能才是问题之根源。这反映了多数受访者在自己权利受侵犯时的无助、无奈甚至绝望。这可以从受访者对开放式问题的回答中得到验证。如编号为N W34的受访者写到: 自己在派出所也被吊起来,把门关起来打好可怜。想想,苍白无力,认命。以后作什么事情都要三思后行。

表四 如果警察或者检察人员为了获取口供或证据线索,在审讯的过程中对您实施了直接刑讯或变相刑讯行为,您将会

选 项人次百分比有效百分比

有效回答强烈抗议59722.823.9

默默忍受,认了算了131350.152.7先忍受,事后寻找律师的帮助58322.223.4

总计249395.1100.0缺 失128 4.9

总 计2621100.0

3.服刑人员对刑讯逼供道德评价更真切和更符合直觉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 犯罪嫌疑人对于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 。对这一规定的曲解普遍存在,它往往成为侦查人员采用刑讯行为的 法律依据 ,犯罪嫌疑人则慑于法律的 明确规定 ,也不得不就范。如果说侦查人员的利用多为恶意,那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误解是否是因为法律知识欠缺和权利意识淡薄?

表五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于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此规定可以理解为如果侦查人员认为犯罪嫌疑人没有如实回答,就有权力采取强制手段让其回答。您同意这种说法吗?

选 项人次百分比有效百分比

有效回答

同意26710.210.4不同意190272.673.9说不清楚40615.415.7总计257598.2100.0缺 失461.8

总 计2621100.0

调查结果显示,极少数在押犯人(10.4%)同意此种说法,绝大多数在押犯人(73.9%)不同意此种说法。在押犯人同意此种说法的比例低于普通公众(16.3%)同意的比例,而不同意此种说法的比例高于普通公众(69.6%)不同意的比例。可见在押犯人就此方面的法律评价和权利意识更为真切和现实。受访者对开放式问题的回答也可以验证这一结果。如编号为G MA166的受访者写到: 对于警察的刑迅逼供,表示强烈抗议与不满,不错,几乎再(应为 每 )个刑事犯如果不用刑都不会开口交待,但警察你就不该知法犯法使

123

林莉红等:刑讯逼供社会认知状况调查报告(监狱服刑人员卷)

法学评论 2009年第3期

用非法手段刑讯逼供,有种你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让犯罪人开口,无论你用什么方法,我想都不用殴打虐待。

这道题的难度远远高于关于 是否知道刑讯逼供是我国法律规定明确禁止 这道题,但受访的在押服刑人员却表现出比普通民众更为准确的认知。而在回答是否知道 刑讯逼供是我国法律明确禁止 这道题时,在押犯选择知道的比例低于普通公众。二者是否矛盾?我们认为:前述关于是否知道刑讯逼供为法律禁止的认知调查,是对法律规定或者说规范层面的认知调查,它主要受当事人文化程度和法律知识的制约。而在回答 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 的理解时,在押犯更多地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深切感受中加以判断的,这更多地是一种经验感知而非单纯的理性判断。受访者对该题的回答也从侧面反映出,受访者中并不存在 反直觉现象 。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者中多数人遭受了刑讯逼供,刑讯行为使其身心受害,所以他们反对、排斥刑讯逼供。

(三)受教育程度影响受访者的法律知识和权利意识

法律知识与受教育程度相关。通过对调查数据做多变量分析,我们发现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受访者对相关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在提高。在被问到 您是否知道,刑讯逼供是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的行为? 时,回答 知道 的比例,在文盲、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的受访者中分别占34.4%、51.9%、72.5%、83.9%、92.5%、100.0%。在被问到 您是否知道,在法院终审判决之前应把您当作无罪的人来看待? 时,回答 知道 的比例,在文盲、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的受访者中分别占27.5%、22.7%、31.5%、36.9%、46.3%、81.0%、

权利意识以及权利受到侵犯后的反应与受教育程度相关。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受访者主观上对自己遭受刑讯逼供行为的认识,选择 不能接受 的比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受访者有一个明显的差距,基本上呈正比递增关系。 其中,受访者是文盲、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的回答比例分别为68.5%、57.4%、70.5%、77.0%、81.0%、90.5%。而选择 可以接受,只要没有冤枉 的比例,基本上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降低,呈反比关系。其中,受访者是文盲、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的回答比例分别为25.2%、36.4%、21.2%、16.8%、9.5%、4.8%。选择 只有对罪大恶极的人才可以实施 的比例,文盲、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的受访者分别6.3%、6.2%、8. 2%、6.3%、9.5%、4.8%。

在被问到当自己遭遇到刑讯逼供时的客观反映时,回答 强烈抗议 的比例,文盲、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的受访者分别是28.1%、22.1%、24.0%、24.1%、28.4%、42.9%,回答 默默忍受,认了算了 的比例,文盲、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的受访者分别是47.9%、59.4%、52.3%、42.7%、50.7%、42.9%。

这说明受访者在不被刑讯逼供的权利意识以及权利受侵犯时的反应上,整体上存在着与受教育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即受教育程度越高,权利意识越强,维权行动的比例越高。

(四)受访的服刑人员中不存在 反直觉现象

在 刑讯逼供社会认知状况调查 项目中,我们发现,在普通民众中存在 反直觉现象 ,即本人或家人遭遇过刑讯逼供的更倾向于支持刑讯逼供。那么,服刑人员、遭受过刑讯逼供行为的服刑人员中是否也存在 反直觉现象 呢?

在本部分针对法律知识和权利意识的调查数据中,文盲与小学文化程度的受访者的回答与整体的观察规律不符,给人的感觉是文盲反而比小学程度的受访者的法律知识和权利意识更强。对此,我们认为,首先,文盲多数是由调查员亲自读给他们听的,他们的回答是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完成的,可靠性值得信赖。而相较之下,小学文化程度,特别是连小学也没有上完的受访者对问题的理解,其准确性可能大打折扣,因此,其回答的可靠性也存在一定的疑问。其次,在回答关于刑讯逼供、无罪推定等如此专业而又习以为常得令人误解的问题时,文盲与小学文化程度的区分没有太大意义,特别是小学也没有上完的人更是如此,因此,我们对文盲与小学文化程度的受访者在回答该部分问题时的反规律性不予考察。

124

表六 有人认为,审讯中动动手没什么,只要不致伤致残,不是冤假错案,都可以原谅,您怎么看?选 项

人次百分比有效百分比有效回答

可以接受2509.59.8对一些罪大恶极的人可以接受

26710.210.4完全不能接受137552.453.6说不清楚

67025.626.2总计256297.7100.0缺 失

59 2.3总 计2621100.0 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访的服刑人员中,对 有人认为,审讯中动动手没什么,只要不致伤致残,不是冤假错案,都可以原谅,您怎么看? 的回答中,认为对罪大恶极的人可以实施刑讯逼供行为的比例为10.4%,低于普通民众的选择比例(45.4%),而认为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能接受刑讯行为的比例(53.6%)高于普通民众相应的选择比例(34.4%)。上述结果表明,相对于受访的普通民众,受访的服刑人员更倾向于反对刑讯逼供。那么,在受访的服刑人员中,遭受过刑讯行为的受访者中是否存在 反直觉现象 呢?刑讯逼供手段包括直接刑讯和变相刑讯。由于直接刑讯对嫌疑人的权利影响较为明显,嫌疑人对直接刑讯的反应也较为强烈,因此,此处以遭受过直

接刑讯的受访者和未遭受过直接刑讯的受访者作为比较对象。

表七 如果警察或检察人员为了获取口供或证据线索,在审讯的过程中对您实施刑讯行为,您觉得?

选 项

遭受过警察直接刑讯者

未遭受过警察直接刑讯者人数有效百分比人数有效百分比不能接受

91173.660861.6可以接受,只要没有冤枉23719.130631.0对罪大恶极人才可以实施

907.3737.4

总计1238987 数据显示,遭受过警察直接刑讯行为的受访者,对侦查人员针对自己的刑讯行为选择 不能接受 的比例高于没有此遭遇的受访者的选择比例(73.6%-61.6%);而选择 可以接受,只要没有冤枉 的比例低于没有此遭遇的受访者的选择比例(19.1%-31%)。上述数据表明,遭受过直接刑讯逼供行为的服刑人员相对于没有此遭遇的服刑人员更倾向于反对刑讯逼供行为。

从上述调查数据可知,受访的服刑人员相对于普通公众更倾向于反对刑讯逼供,而服刑人员中,遭受过刑讯逼供行为的受访者相对于没有此遭遇的受访者更倾向于反对刑讯逼供。因此,在受访的监狱服刑人员中并不存在 反直觉现象 。这也可以从受访者对开放式问题的回答中得到验证。如编号为XM 156的受访者写到: 作为一名罪犯,我自己犯了罪,我无话可说,我也确实后悔了,也是真心的悔过,这几年的牢狱经历使我久久不能忘怀的却是公安机关的刑讯逼供,简直惨无人性,好像针对的是国民党反动分子一样,手段用尽。我认罪悔罪了,也决心一辈子不会犯法,但有一例外,就是出去后,若有适当机会,我一定会报复刑讯逼供过我的几位公安民警。

(五)羁押经历影响受访者对司法状况的评价

经历是人生的财富,但经历可以改变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事物的看法、影响人对社会的信心。作为服刑人员,其对羁押经历的评价如何,羁押经历对其是否产生了影响以及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都是我们考察的内容。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受访者关于法院对自己的审判,认为 公正 的比例为16.4%,比较公正的比例为23.7%, 不公正 的比例为28.8%, 说不清楚 的比例为31.1%。可见,在对法院的审判有明确认识的受访者中,认为 公正 和 比较公正 的比例(二者之加40.1%)高于认为 不公正 的比例。这说明受访者关125林莉红等:刑讯逼供社会认知状况调查报告(监狱服刑人员卷)

此处 未遭受警察直接刑讯 者包括遭受过警察间接刑讯者。由于调查数据显示遭受过警察直接刑讯者与遭受过警察间接刑讯者占全部受访者的比例数据相差不是很大(55.3%和60.1%),而遭受间接刑讯者的数字并不完全包含遭受直接刑讯者的数字,由于我们无法统计出遭受过刑讯与完全未遭受过刑讯的调查对象的数字,故此处只好比较遭受警察直接刑讯与未遭受警察直接刑讯者的情况。

于法院对自己的审判,认同的多于反对的。

表八 您认为法院对您的审判?选 项

人次百分比有效百分比有效回答公正41815.916.4比较公正

60323.023.7不公正73328.028.8说不清楚

79230.231.1总计254697.1100.0

缺 失

752.9总 计2621100.0 数据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遭受过刑讯逼供,但在所有受访者中却只有28%的人认为法院的审判

是不公正的。 这说明相当一部分遭遇过刑讯逼供的受访者认为法院的判决是公正的,即多数受访者虽然

反对刑讯逼供,但对法院使用刑讯所获证据并非一概反对,而更多地可能是认可。此种状况的出现,原因可能是:遭受过刑讯逼供的受访者中,有相当部分的人并不知道刑讯逼供为我国法律明确禁止(如表一所反映),因此,可能视刑讯逼供为其应受的惩罚;在我国根深蒂固的实体正义观念的影响下,很多遭受过刑讯逼供的受访者,可能并不反对法院将刑讯所获证据作为判案根据。另外,也有可能是这部分受访者不认为查明证据的合法性是法院的职责,认为既然刑讯是警察或检察人员所为,就不能认为法院的审判不公正。此题回答 说不清楚 的比例高达31.1%,也可能与此有关。

进一步分析则发现,不同的羁押经历影响受访者对法院审判的评价。以是否遭受过警察直接刑讯逼供

行为为例, 遭受过警察殴打、捆绑、垂吊等直接刑讯逼供行为的受访者关于法院对自己的审判选择 公正 、

比较公正 、 不公正 、 说不清楚 的比例分别为12.4%、20.6%、33.8%、33.2%,未遭受过警察直接刑讯逼供行为的受访者关于法院对自己的审判选择 公正 、 比较公正 、 不公正 、 说不清楚 的比例分别为21.7%、28.5%、22.2%、27.6%。遭受过直接刑讯逼供行为的受访者相对于没有此遭遇的受访者更倾向于认为法院的审判是不公正的。有此遭遇的受访者中,认为法院的审判 不公正 的比例略高于认为其 公正 和 比较公正 的比例,但二者的比例均在三分之一左右。

受访者对于法院审判的评价,认为 公正 和 比较公正 的比较高于认为 不公正 的比例,那么,受访者对司法状况(包括侦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的评价如何呢?

表九 根据您的羁押经历,您认为我国的司法现状?选 项

人次百分比有效百分比有效回答公正2569.810.1比较公正

51219.520.2不公正91735.036.2说不清楚

84832.433.5总计253396.6100.0

缺 失

883.4总 计2621100.0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对司法现状没有明确认识的外( 说不清楚 的比例为33.5%), 在有明确认识的

受访者中,对现状予以否定评价的比例( 不公正 的比例36.2%)高于肯定评价的比例( 公正 的比例与126

法学评论 2009年第3期 由于刑讯逼供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影响最为严重,遭受过刑讯逼供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相关问题的评价更为真切、典型。故此处(包括以下)有关羁押经历的影响部分,仅以刑讯逼供为影响因素加以说明。

此处包括以下关于羁押经历的影响的分析,均以是否遭受过警察的殴打、捆绑、垂吊等直接刑讯逼供行为为例予以考察。其理由有二:一是直接刑讯逼供行为对受害者影响较大,受害者基于此的印象和反应更为强烈、典型;二是我们发现,遭受过警察间接刑讯逼供行为(挨饿、不让睡觉、长时间站立、轮番审讯、故意冷冻等行为)和检察人员的刑讯逼供行为的受访者对该部分问题的回答,与遭受警察直接刑讯行为的受访者的回答,呈现出相同的规律。

表八、表九中,无论是对法院审判的评价,还是对我国司法现状的评价,均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受访者选择了 说不清楚 。其比例甚至超过了有明确认识的受访者。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为受访者认为自己根本不清楚公正与否的标准,因此对是否公正无法作出判断;也可能受访者不想对该问题作出评价。

比较公正 的比例之和为30.3%)。这个结果与受访者对审判状况的评价是相反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相反的结果呢?我们认为,可能是由受访者对于公安、检察机关的评价多是负面或否定评价导致的。

进一步分析则发现,不同的羁押经历影响受访者对我国司法现状的评价。仍以是否遭受过警察的直接刑讯逼供为例,遭受过警察直接刑讯逼供的受访者认为我国司法现状 公正 、 比较公正 、 不公正 、 说不清楚 的比例分别为5.7%、15.6%、46.8%、31.9%,未有此遭遇的受访者认为我国司法现状 公正 、 比较公正 、 不公正 、 说不清楚 的比例分别为15.6%、26.2%、24.1%、34.2%。数据显示,遭受过直接刑讯逼供行为的受访者相对于没有此遭遇的受访者更倾向于认为我国的司法现状是不公正的。有此遭遇的受访者中,认为我国的司法现状 不公正 的比例是认为 公正 、 比较公正 的比例的两倍多。而同样是遭受过直接刑讯逼供行为的受访者,认为法院审判 不公正 的比例(33.8%)只是略高于认为其 公正 和 比较公正 的比例(二者之和为33%)。这也说明即便是遭受过直接刑讯逼供的受访者,较为认可法院对自己的审判,而不认可我国整体的司法现状。这说明受访者对于警察或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执法状况的满意度低于法院。

另外,受访者对审判现状及司法现状是否公正的评价结论也可以从受访者对公安民警、检察官、法官谁最文明的调查中得到一定程度的验证。

表十比较公安民警、检察官、法官,您觉得谁最文明?

选 项

人次百分比有效百分比有效回答

都很文明26810.210.9公安民警最文明

31 1.21.3检察官最文明37314.215.2法官最文明

78029.831.8都不文明35713.614.6说不清楚

64424.626.3总计245393.6100.0缺 失

168 6.4总 计2621100.0 虽然上表调查的是公安民警、检察官、法官的文明程度,与其执行、适用法律是否公正并不等同,但从经验和常识判断,我们仍然认为在二者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即认为某一机关文明办案的,对其办案的公正性多持肯定评价,认为办案不文明的,对其结果的公正性多持否定评价;反之亦然,认为某一机关办案公正的,多认为其文明,而认为办案不公正的,多认为其不文明。

从上表反映的数据可知,在有明确认知的受访者中,选择 都不文明 的比例(14.6%)高于选择 都很文明 的比例(10.9%)。这也可从侧面印证表九所反映的情况,即总体上认为我国的司法现状 不公正 的比例高于认为 公正 和 比较公正 的比例。在谁最文明的比较中,选择法官、检察官、公安民警的比例是呈递减趋势的。其中,认为法官最文明的比例最高,为31.8%,远远超过认为检察官、公安民警最文明的比例(分别是15.2%,1.3%)。这也可以从开放式问题的回答中得到验证,如编号为C M 331的受访者在开放式问题的回答中写到: 我个人觉得检察机关和法院勉强还过得去吧,就是办案单位也就是所谓的公安素质极其低下,除了这样就是刑讯逼供,严刑拷打,还私自没收我个人财产和现金手机,都没有打收据,都作为什么办案经费,实在是无法接受。 编号为GMB178的受访者写到: 我今生体会是公安最黑,检察官也很黑,法官好一点。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可验证表中关于三个机关文明程度的数据变化趋势。这说明受访者对法官的评价是较高的,这也印证了表八对法院审判多持肯定性评价的结论。

进一步分析则发现同样的规律,即不同的羁押经历影响受访者对司法机关文明状况的回答。遭受过警察直接刑讯逼供行为的受访者认为 都很文明 、 公安民警最文明 、 检察官最文明 、 法官最文明 、 都不文明 、 说不清楚 的比例分别为3.2%、0.6%、18.8%、38.3%、18.1%、21.0%,未有此遭遇的受访者认

127

林莉红等:刑讯逼供社会认知状况调查报告(监狱服刑人员卷)

该题设计时有意选用 文明 这一比较抽象的、具有很强概括力和涵摄力的词语,旨在了解受访者对于公安民警、检察官、法官在守法程度、行为规范等多方面的满意度,旨在探寻受访者对于三个执法群体的主观方面的综合性的感受、印象和评价。

法学评论 2009年第3期

为 都很文明 、 公安民警最文明 、 检察官最文明 、 法官最文明 、 都不文明 、 说不清楚 的比例分别为20.4%、2.2%、13.0%、23.9%、9.9%、30.6%。数据表明,遭受过警察直接刑讯逼供行为的受访者选择 公安民警最文明 的比例低于未有此遭遇的受访者的选择比例。这可从对开放式问题的回答中得到印证,如编号为GMA12的受访者在对开放式问题的回答中写到: 从被捕至今,最可恶的应该是公安警察,岂止 刑讯逼供 四个字能道出其中滋味。 上述数据和回答也验证了 公安民警最文明 的选择比例是最低的。遭受过警察直接刑讯逼供行为的受访者更倾向于认为公安民警、检察官、法官 都不文明 ,其比例几乎是未有此遭遇的受访者的两倍。而没有此遭遇的受访者更倾向于认为 都很文明 ,其比例为20.4%,远高于有此遭遇的受访者的选择比例3.2%。有此遭遇的受访者选择 说不清楚 的比例(21.0%)低于没有类似遭遇的受访者的选择比例(30.6%),说明遭受过直接刑讯逼供的受访者的感受更为真切、深刻。

客观地说,无论是公众还是受访的服刑人员对于公安民警、检察官、法官文明程度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被评价人员所从事的工作或职责的影响。由于大部分案件的侦查属于公安机关的职责,且公安机关的其他工作也多与相对人直接接触甚至直接冲突,而检察机关的监督和公诉工作相对来说较易为人接受,最为超脱的是法院,居中裁判,坐堂办案。三者比较,哪一种工作更易为人接受一目了然。因此,前述对三个执法主体人员的评价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是对人的评价,而应更多地看作是对三个职业或三种岗位的评价。当然,这不能否定刑讯逼供等违法侵权行为给受访者造成的负面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一)调查结论

1.相对于普通公众,服刑人员对刑讯逼供的法律知识更为缺乏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服刑人员不知道刑讯逼供为我国法律明确禁止的比例是普通公众的两倍,达到33.6%。在我国法律明确禁止刑讯逼供、媒体不断揭露刑讯逼供导致的冤假错案、全社会基本形成反对刑讯逼供氛围的情况下,竟然还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服刑人员不知道刑讯逼供为我国法律明确禁止,这是十分令人担忧的。

2.相对于普通民众,服刑人员更倾向于反对刑讯逼供

基于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功利目的考虑,在普通民众或没有遭遇刑讯逼供现实危险的人群中,可能存在 反直觉现象 ,即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更倾向于支持刑讯逼供。但在遭受过刑讯逼供或有遭受刑讯逼供现实危险的人群中,并不存在 反直觉现象 。因为这些人的个人权利要么受到过刑讯行为的违法侵害,要么有遭受刑讯侵害的现实可能,他们对刑讯的感受最为直接、真切、深刻,他们对自己的权利也最为关注、在意。因此,这类人群更倾向于反对刑讯逼供。

3.服刑人员对刑讯逼供基本持否定和反对态度,但并没有否定刑讯逼供的深层逻辑

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受访者不能接受针对自己的刑讯逼供行为。相对于受访的普通民众,受访的服刑人员更倾向于反对刑讯逼供。这说明服刑人员对刑讯逼供基本持否定和反对态度。众所周知,刑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追究犯罪所需的证据。既然服刑人员对刑讯逼供基本持否定和反对态度,那么,其对刑讯所获证据的采纳也应持否定和反对态度。但调查结果却显示,尽管监狱服刑人员中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遭受过刑讯逼供,但在所有受访者中却只有28%的人认为法院的审判是不公正的。这说明相当一部分遭遇过刑讯逼供的受访者认为法院的判决是公正的,即多数受访者虽然反对刑讯逼供,但对法院使用刑讯所获证据并非一概反对,而更多的是认可。另外,超过三成的受访者认为即便是针对自己的刑讯逼供行为,只要没有冤枉或在罪大恶极时是可以接受的。这些情况均说明刑讯逼供的深层逻辑并没有被服刑人员的观念所否定。受访的服刑人员呈现的这种结论与受访的普通民众呈现的该种结论是一致的。由此可以谨慎地认为,刑讯逼供的深层逻辑没有被社会的观念所否定。

4.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法律知识和权利意识的重要因素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越高,相关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越高,权利意识就越强,行使权利以及维护权利的能力也越强;反之亦然。因此,接受教育是使人摆脱愚昧和无知,增强权利意识提高权利行使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升自身素质防范他人侵害的重要措施,是减少违法犯罪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途径。

128

林莉红等:刑讯逼供社会认知状况调查报告(监狱服刑人员卷)

5.羁押经历影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司法现状的评价

遭受过刑讯逼供行为的受访者,相对于无此遭遇的受访者,对法院审判、司法现状、司法人员的文明程度更倾向于否定性评价,更倾向于认为法院对自己的审判和我国的司法现状是不公正的,同时,也更倾向于认为公安民警、检察官、法官 都不文明 ,其比例几乎是未有此遭遇受访者的两倍。这说明司法机关的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对于遏制犯罪、改造罪犯、改善司法机关的形象、提高司法机关的公信度均会产生负面影响。

(二)若干建议

基于前述调查结果与分析,为有效地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羁押期间的合法权利,遏制刑事诉讼过程中的某些违法行为,我们拟提出如下建议:

1.提高公民的受教育程度,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权利意识

法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除良法、善治外,尚需有具备法律素养的民众。公民法律素养的形成和培育主要通过提高受教育程度实现。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公民的法律知识会逐步增多,其对社会现象识别和判断的能力会不断提高,其权利意识也会增强。调查数据显示,受访的服刑人员中,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受访者的法律知识和权利意识也在提高。因此,提高公民的受教育程度是减少犯罪、遏制公权力机关违法、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重要途径。

2.针对服刑人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适当采用现身说法方式揭露刑讯逼供现象及其危害

在法治后进的我国,针对民众的普法教育亦是培育公民法律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普法宣传过程中,除了须对全民进行现代刑事诉讼理念的大力宣传外,还应针对特殊人群做专门的普法教育。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服刑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是尤其需要普法的对象。一方面,可怜的收入和偏低的文化程度,使他们容易走上违法犯罪之路;另一方面,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他们的合法权利又极易受到侵犯。因此,采取一定措施专门针对服刑人员进行相应的法制宣传与教育工作,以提高其权利意识及为维护权利而进行救济的意识,对于改变羁押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状况、促进人权保障事业的发展、推进法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都是十分必要的。

针对特殊问题进行的专项普法教育亦是普法工作的重要形式。针对刑讯逼供这一严重侵犯人权的违法现象,可以专门组织普法宣传活动,宣传禁止刑讯逼供的相关国内法律及国际公约,揭露刑讯逼供的危害,让人们了解遭受刑讯逼供时的应对措施和救济途径。

刑讯逼供受害人现身说法是反对刑讯逼供法制宣传的重要形式。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遭受过刑讯逼供的服刑人员更倾向于反对刑讯逼供,即不存在 反直觉现象 。由于刑讯逼供的受害者对刑讯逼供的感受更真切、深刻,如果让这些人采取现身说法的形式,利用其切身体会、亲身经历来揭露刑讯逼供的现状和危害,借以在全社会形成反对刑讯逼供的浩大声势,使刑讯逼供成为人人喊打的 过街老鼠 。这样的法制宣传形式定会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3.完善刑事诉讼立法,扩大刑事法律援助范围

调查结果显示,刑讯逼供受害者更倾向于对法院的审判、司法现状以及司法人员的文明程度作出否定性评价。这种评价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司法机关的威信、影响判决的公信力,也不利于服刑人员改造和回归社会。因此,为根治刑讯逼供,需要制定完善的刑事诉讼法律,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规定禁止刑讯逼供,如可以规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讯问时律师的在场权、沉默权、侦查与羁押场所分离等制度。

调查显示,服刑人员中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而其职业及收入也多不理想。如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很多无能力聘请辩护律师的犯罪嫌疑人无法获得法律援助。因此,扩大刑事法律援助范围,应是未来完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方向之一。(责任编辑:许康定)

129

监狱服刑人员忏悔书:监狱忏悔—铁窗内,我向老娘忏悔

监狱服刑人员忏悔书:监狱忏悔—铁窗内,我向老娘忏悔 监狱忏悔—铁窗内,我向老娘忏悔 铁窗外,雪花在瑟瑟寒风中肆意地狂舞,房子上、地面上,到处一片洁白。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听着撕心裂肺的风声,我的心情沉重之极。 每年这个季节,每年下雪的日子,我都会给老娘生盆炭火,早早把电热毯加温,为老娘打一盆洗脚水。如今,不孝的儿子在铁窗内服刑,有谁给老娘洗脚,有谁为老娘生火,公文写作又有谁为老娘开电热毯呢。想着想着,苦涩的泪水流了下来,流到了腮边,流进了心里。 记得小时候我是一个听话的孩子,耳濡目染父母的言传身教,顺利完成了小学、中学、大学学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和美好的憧憬走上了工作岗位,立志要做一个奉公守法、清正廉洁的人,做一个对党、对人民、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X年飞逝如电,X年牢记母训。我把无限的激情与热情完全倾注在了我的事业之中。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事业如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树,焕发出令人炫目的光芒。党和人民给予了我充分的肯定和荣誉。这些,曾经让我心醉,也曾经让我的老娘骄傲。 可谁曾想到,一个不负责任的决策,毁了我的事业,毁了我的前程,毁了我的人生。我失去了钟爱的事业,失去了

曾经拥有的荣誉,失去了信任和尊敬,X年呕心沥血筑建的事业之塔顷刻之间完全坍塌。我为党抹了黑,为自己和亲人带来了无限的屈辱和痛苦。老娘啊,我好后悔,我好糊涂啊! 面对办案人员,我感到无地自容。曾经我和他们一样,忘我的工作令我快乐,给我骄傲,赋予我美好的梦想。而所有的一切,都因我的一时糊涂而毁于一旦。在法律政策的感召下,我的思想认识不断深化,对自己犯下的罪行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啊,一旦获取了荣誉,罩上了光环,就容易丧失理智,丧失原则。在荣誉和成绩面前,我变了,淡化了组织观念和法律意识,忘记了党性原则,开始滥用手中的职权,完全忘了自己在为人民干事。 老娘探监时对我的鼓励,给了我信心和勇气,促使我重新认识自己,认识错误。人的行为一旦超越法律的界限,就必然受到法律的惩罚。娘啊,请你放心,你的儿子不会因此倒下,我明白跌倒了再爬起来的道理。我会老老实实、彻彻底底地接受改造,以实际行动争取减刑,争取宽大,早一天回到老娘身边,为老娘行孝, (注:如果有不满意的地方,我会按要求修改的,直到你满意。另外,是否加上所犯罪行,会更加实际一些,能动真情实感)

论监狱服刑人员的婚姻权

法学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12总第196期论监狱服刑人员的婚姻权 廖鸿玲 胡晓峰 [摘要]本文从监狱服刑人员婚姻权入手,探讨监狱服刑人员婚姻权利的含义、立法依据、及其实现意 义,对服刑人员婚姻权的实现途径进行初步的探索,指出实现监狱服刑人员婚姻权的总的要求是:在寻 求监狱服刑人员婚姻权利与监狱管理的平衡点的基础上保障监狱服刑人员婚姻权有限制、有条件、有 目的的实现。 [关键词]监狱服刑人员;婚姻权;保障 中图分类号:DF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7)12—0142—03  作者简介:廖鸿玲,女,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法学系讲师。研究方向:婚姻法学;胡晓峰,女,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刑事司法系副主任。研究方向:监狱管理学。四川德阳 618000 一、监狱服刑人员及其婚姻权的含义 要明确监狱服刑人员的含义首先必须弄清楚罪犯的概念。罪犯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罪犯概念是指被人民法院生效判决判处刑罚的人。也就是说,在我国,依据《刑法》,只要被判处五项主刑及三项附加刑的人即可称之为罪犯。狭义的罪犯的概念从监狱学理论角度来看专指在监狱接受惩罚和改造的犯罪人。即为: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因此,监狱服刑人员实质上是特指监狱学理论中的狭义的罪犯概念。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罪犯已经谈不上婚姻权的实现问题,而被判处管制的罪犯并不予以关押,拘役是短期的剥夺自由,单被判处辅助刑的罪犯的人身自由并未受到剥夺或限制,三者在行使婚姻及其相关权利上未受到直接、重大的影响。故我们这里所关注的只是监狱服刑人员的婚姻权问题。 监狱理论界通常认为,我国罪犯权利保护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身方面的权利,包括生命权、维持正常生活及身体健康的权利、人格不受侮辱、人身不受刑讯体罚的权利、娱乐权;(2)民事方面的权利,包括合法财产不受侵犯权、婚姻、家庭权利;(3)宗教和政治权利,包括宗教信仰自由权、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的选举权;(4)与外界交往的权利,包括通信权、会见亲属或监护人的权利;(5)法律援助方面的权利,包括申诉权、辩护权、控告和检举权;(6)发展方面的权利,包括受教育权、劳动权、批评建议权、立功受奖权、刑满释放后享有获得安置和就业的权利; (7)其他方面的权利,除以上6个方面的权利外,罪犯还享有诸如特殊罪犯依法享有特殊待遇的权利,参加劳动的罪犯依法享有劳动保护和劳动报酬的权利等。由此,监狱服刑人员的婚姻权属于其未曾被刑罚剥夺的民事类权利,可基本包括婚姻自由权(结婚自由、离婚自由)、合法婚姻关系不受侵犯权以及与婚姻家庭其他有关的权利等。其中对监狱服刑人员的离婚自由和合法婚姻关系不受侵犯权的认识较为一致,保护比较到位,而在结婚自由及与其有关的延展权利等问题上还有很多模糊之处以及认识上的分歧。 二、监狱服刑人员享有婚姻权的立法依据 关于监狱服刑人员是否享有婚姻权历来存在争议,监狱服刑人员人身自由的剥夺,使许多人倾向于认为在婚姻权方面监狱服刑人员是无权主体。同时,一部分人还认为,监狱的作用就是通过使罪犯遭受一定的痛苦来达到惩戒的作用,如果监狱过于人性化,可能会使法律惩罚丧失基本的威慑力。更有人认为这是属于法外施恩,有助长腐败之嫌。1963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关于徒刑缓刑、假释、监外执行等罪犯的恋爱结婚问题的联合批复》等文件规定:“对于因病保外就医的罪犯,考虑到病愈后还要收监执行的情况,因此,他们的恋爱与结婚以不允许为宜……”。1982年公安部颁布的《监狱劳改队管教工作细则》规定“犯人在关押或保外就医期间,不准结婚。”这些文件规定成为监狱服刑人员没有婚姻权认识论的理论根源。 事实上,在建国初,我国就确立了人道主义的罪犯改造观。在我国1950年《婚姻法》、1980年《婚姻法》和2001年《婚姻法》中,国家对公民婚姻 241

戒毒人员社会帮教“双向延伸”工作之我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社会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趋向于和谐、稳定、健康。监狱对服刑罪犯的教育改造,实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随着社会的进步,监狱工作不断发展,罪犯的教育改造越来越趋向于社会化,大众化,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对监狱服刑罪犯的教育改造中来。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从社会帮教对促进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意义和作用来阐述社会帮教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分析历史原因的基础上,对当前监狱在社会帮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建议,希望有助于推进社会帮教工作在今后教育改造上有进一步发展。 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承担着惩罚与改造罪犯的任务,是与犯罪现象作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不仅需要监狱民警对其进行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而且还要组织社会力量进行帮助教育。 罪犯是犯了罪而被依法惩罚的人,是社会特殊的群体,对罪犯的教育改造,使之成为守法公民,是我国监狱工作的总体目标。因此,如何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促进罪犯教育改造成果,成为现代监狱民警的重点课题。而社会帮教工作,作为教育改造罪犯的一个重要手段,显得尤 为重要。 社会帮教,就是通过之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来实现教育改造的个别化、社会化和科学化;

是监管改造机关普遍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基本教育手段之一。它的作用在于协助监狱民警做好服刑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使之成为安心改造,遵纪守法的公民。我国动员社会力量对监狱服刑罪犯进行帮教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这项活动已进行了近二十年。我国动员社会力量对监狱服刑罪犯帮教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参加帮教的人员广泛,有党政机关的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法机关人员;工会、青年团、妇联的代表;各行业的英雄模范;社会知名人士;社会上的老干部、老教师等;帮教的方式主要是社会帮教人员来到监狱看望罪犯,给罪犯作报告、讲话等;帮教的重点主要是法制、道德、理想、 前途教育等。 由于这项活动对增强罪犯生活信心、鼓励罪犯接受改造、提高罪犯改造质量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社会力量对监狱服刑罪犯的帮教已成为中国改造罪犯工作的特色之一。这里先举一个发生在身边的例子:我监罪犯邱某(福建省永安市人, 23岁,小学文化,犯故意杀人、抢劫罪被判处无期徒刑,2000年4月25日入监),入监以来,由于恶习较深,对自己要求散漫,监规纪律意识淡薄,服刑期间经常顶撞民警、打架斗殴,违规不断,民警对其多次谈话教育,均无效果,被监狱列为顽危重点控制人员。后在查阅该犯档案过程中发现,其家中还有父

司法所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典型案例

城关司法所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典型案例 小张(化名),出生在城关镇一个经济条件较落后的村子,迫于生活压力,法律意识淡薄的他在朋友的唆使下,走上了犯罪道路,因盗窃罪被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入狱后的小张并没有给自己判“死刑”,而是痛定思痛,痛改前非。他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前后受到表扬十次,被评为监狱改造积极分子二次,减刑五次,近日刑满释放。 一、实地走访,初拟帮教计划 在小张出狱前一个月,我所工作人员通过河南省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信息管理系统对其基本信息进行核查。为了深入了解其个人简历及家庭情况,我所工作人员进行了实地走访。通过走访,我们了解到小张的母亲已经过世,其父亲跟其弟弟张某林一起生活;其妻子于2004年改嫁,有一独子,由其弟弟张某林抚养;兄弟俩关系一直不错,小张入狱后张某林经常去探望他,待小张的儿子如同自己亲生儿子。我们对小张做了预衔接,按照监所的建议将小张纳为重点帮教对象,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制定了初步的安置帮教计划。 二、提前介入,做好衔接安置 在小张出狱前一个星期,考虑到小张之前居住的房子已经荒废,我们提前做了小张出狱后的安置工作。为此。我们又走访了其弟弟张某林的家,张某林是村里的养猪大户,家里经济条件较好,我们建议小张出狱后暂时居住在张某林家里,张某林一拍即合,原来他早有此

打算,并已经做好了其家人的思想工作。我们还去了村委会,交代他们做好小张出狱的衔接工作,小张出狱时,由其弟弟张某林和村治安主任一同将其接回。 三、细心引导,重建社会关系 与社会脱轨长达十六年时间,想要让小张放下心理包袱,顺利回归社会并不是一件易事。小张回来后第二天我们就对其进行走访。和他交谈的过程中,虽然他话不多,情绪有些激动,但察觉不出有抵触心理和报复社会的可能,重新犯罪的可能性甚微。我们告诉他,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相信他会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不会再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他也保证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我们告诉他,这段时间不必急于找工作,先在张某林家里安心住下,调养身体,放下心理包袱,多与他人接触交流,有什么困难可以找我们帮忙。我们还交代张某林以及村委会成员对出狱后的小张要多些关心和帮助,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和生活现状,帮助其重新建立社会关系。 四、恒心帮教,顺利融入社会 再次见到小张的时候他脸色有了好转,已经开始帮张某林打理养猪场,和他儿子的关系也亲密不少。我们发现小张的话语比刚出狱时要多,基本沟通已经不成问题,张某林说偶尔会有村民来家里找小张泡茶聊天。在接下来的帮教过程中,我们坚持定期走访,并与张某林和村委会保持密切联系。小张的思想一直很稳定,守法意识有所增强,生活态度也挺积极乐观。就在上个月,他勇敢地跨出了家门,外出打工,现在在灵宝某服装有限公司上班。前两天和他通电话,小张说他

监狱与社会帮教部门的信息共享研究

监狱与社会帮教部门的信息共享研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互联网络、计算机技术日益变迁,信息网络在我国各个社会、经济领域中普遍应用。在此背景下,信息化成为我国社会生活、经济建设、国家事务等领域管理的重要手段、工具。文章主要结合目前监狱管理现状,探究监狱与社会帮教部门的信息共享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为信息共享体系构建提供合理建议。 关键词:监狱;社会帮教;信息共享;系统构建 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监狱担负着改造服刑人员、执行刑罚、维护社会稳定、减少犯罪等职责,对我国社会和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当前执法、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对监狱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希望在监狱改造工作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以此实现监狱职能,推动监狱工作创新发展。近几年,我国监狱信息化进程也逐渐加快,但工作多集中在独立的安防管控建设方面,监狱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较少,系统整合、共享较为缺乏,普遍存在重建设、轻共享现象。如此,监狱信息化工作较为单一,监狱联合社会帮教部门的能力、制度尚显欠缺,各方面工作有待加强。

1 当前监狱与社会帮教部门的信息共享现状 1.1 社会帮教力量参与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不足 在当前监狱信息化管理及与社会帮教部门信息共享建 设过程中,管理、建设重设备、轻信息,缺乏对社会帮教力量的充分利用,社会帮教力量参与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不足,帮教信息合作有待加强。例如,社会帮教主体主要包括单位社团人员、亲友、志愿者等,形式多为帮教大会、座谈交流、看望,通过规劝感化教育、温暖关怀帮助、解决具体难题等途径帮助监狱服刑人员,提高监狱工作效率[1]。但是,在目前具体管理中,由于监狱条件限制,各级领导对社会帮教工作重视不够,并没有在帮教部门建设中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缺乏对社会帮教工作的深度挖掘。同时,在思想意识方面,某些监狱工作人员认为改造、教育服刑人员是监狱自身的职责所在,对社会公众参与教育改造工作不甚认同,从而降低了社会帮教工作的积极性。 1.2 服刑人员改造质量的综合评估系统不健全 就社会帮教部门参与监狱工作而言,其工作的依据点是监狱能够提供服刑人员的基本资料。社会帮教人员结合基本资料,了解服刑人员存在的具体问题,以此开展有针对性的、合理的、有效的人员教导,提高教导水平。同时,在社会帮教部门开展服刑人员教导后,人员改造质量、帮教部门工作效果均需经过监狱评估,以此发现自身工作不足,及时改进,

服刑人员再犯的可能性分析

重新犯罪问题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重新犯罪是指触犯刑事法律并受到刑罚处罚后又重新故意实施犯罪活动,依法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行为。它既包括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的再次犯罪,也包括正在执行刑罚期间的服刑人员的再次犯罪。此类罪犯经验比较丰富,技能相对高明,手段比较残忍,计划周全,次数频繁,具有一定的反侦查能力。近年来一些刑释人员为报复社会,结成团伙,称霸一方,制造了不少震惊全国的大案要案。重新犯罪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严重关注。为了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我们对平遥监狱重新犯罪的服刑人员作了全面的摸底调查,据此分析整理出了一些重新犯罪的特点和原因,并相应提出防范对策。 一、重新犯罪的特点 截止到2006年12月底平遥监狱在押重新犯罪人员79人,发出重新犯罪问卷79份,收回79份,其中有效问卷76份,占问卷的96.2%。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分析,得出以下特点: 1.重新犯罪率上升速度明显加快。据监狱的数据资料统计,90年代初,二次犯罪人数占在押犯的8%,2000年为9.2%,2006年升至11.8%。 2.中青年人数居多。重新犯罪人员中35岁以下的占8.2%。 3.流窜犯罪呈上升趋势。在结伙流窜犯罪中,多数刑释人员充当了核心骨干。在平遥监狱在押犯中,首次犯罪流窜作案占3.31%。二次以上犯罪流窜作案的占6.22%,上升了近一倍。 4.以财产型犯罪、暴力型犯罪为主。重新犯罪中财产型、暴力型犯罪占70%以上,表明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普遍急于发财而铤而走险。 5.刑满释放人员五年内重新犯罪的比例较大。在释放后五年内又犯罪的,占58%,这说明刑释人员在释放后的五年内是重新犯罪高发时期。 6.未婚或离婚的刑释人员在重新犯罪中比例较大。未婚、离婚两者占70.5%,说明家庭约束力至关重要。 7.绝大部分文化程度偏低。高中以上仅占8%,文盲或半文盲占52.5%。 8.无业人员所占比例较大。工人占20.5%,农民占40%左右,干部占1.7%,个体户占11.4%,无业人员占30%左右。说明基本生活无保障,是导致重新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9.首次犯罪被判五年以下的罪犯,释放后犯罪的比例较大。首次犯罪被判5年以下徒刑的占整个重新犯罪人数的48.5%。 10.在服刑期间受到过减刑奖励的较多。首次犯罪服刑期间被减刑的占重新犯罪人数的46.1%。 二、原因分析

监狱服刑人员申诉权利维护

监狱服刑人员申诉权利维护 在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决定的时代背景下,避免和纠正冤假错案确实维护和保障罪犯申诉权利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罪犯由于被羁押使他们的申诉权利更不容易得到实现和实际保障。如何让罪犯同样得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实现正当的申诉权利,是我们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面对的重大课题。 “申诉”是指“诉讼当事人或其他有关公民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不服时,依法向法院或者检察机关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罪犯申诉,是指罪犯认为自己已经发生效力的判决或者裁定有错误,向司法机关提出撤销或者变更原判刑罚的请求。申诉是罪犯的一项法定权利。《刑事诉讼法》规定了监狱执行机关在刑罚执行中如果认为判决有错误或者罪犯不服判决提出申诉的应当转请检察院或者原判人民法院进行处理的内容。《监狱法》同样规定对于罪犯因对生效的判决不服可以提出申诉并且对于罪犯的申诉、控告、检举材料,监狱执行机关应当及时转递不得扣压的内容。可见在我国罪犯的申诉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罪犯申诉是司法机关预防和纠正冤假错案的重要来源。 一、我国罪犯申诉权利保障的现状 近年来,经媒体广泛宣传的司法机关纠正了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再审呼格吉勒图故意杀人、流氓罪一案,改判呼格吉勒图无罪”,还有“徐辉强奸杀人案”、“黄家光故

意杀人案”、“王本余奸淫幼女、故意杀人案”等等,最高人民检察院把检察机关严防冤假错案作为必须坚守的底线,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冤假错案,没有一起是在监狱服刑期间通过监狱和驻监检察机关申诉成功的。虽然这些冤假错案的当事人都在监狱服刑改造期间坚持申诉,但最后都是在监狱服刑完毕释放后再申诉维权成功被法院改判无罪的。我们驻监检察机关和监狱在维护和保障罪犯申诉控告权利方面的工作还存在明显不足之处。正在监狱服刑罪犯的申诉维权之路是如此艰难,驻监检察机关和监狱机关应深思在对罪犯进行服刑改造执行刑罚过程中,如何切实维护罪犯合理申诉权利,畅通申诉渠道,正确对待申诉罪犯特别是多次申诉未果持续申诉维权的罪犯,提高服刑罪犯申诉维权的效果。 二、我国罪犯申诉权利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法律未赋予监狱对生效判决的实质审查权 从罪犯被公安机关送交监狱执行开始,监狱依据法律赋予的权力只是审核收监的“三书一表”(即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法院的判决书、结案登记表和刑事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的形式要件,但无权对送交的法律文书进行实质审查。只要送交的法律文书形式要件满足规定监狱就必须收监执行。《监狱法》第16条规定当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时,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必须要将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法院的判决书、执行通知书、结案登记表同时移送给监狱。对于上述文件不全的,不得收监;如果是内容记载有误的,由作出生效判决的法院作出更正。法律并未授权监狱可以对判决的内容正确与否进行实质审

安置帮教相关法律

安置帮教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摘录1994年12月29日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五章第五节“释放和安置”,规定了四条内容。其中37条规定:“对刑满解教人员,当地人民政府帮助其安置生活区”。“刑满释放人员丧失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和基本生活来源的,由当地人民政府予以救济”。第38条规定:“刑满释放人员依法享有其它公民平等的权利”。第五章68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及罪犯的亲属,应当协助监狱做好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 2、《关于进一步做好服刑、在教人员刑满释放、解除劳教时衔接工作的意见》(1999年2月3日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司法部、公安部、民政部) 3、《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摘录1991年8月2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中指出:“妥善安置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的人员,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政法工作,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见》摘录。1992年7月22日经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政法工作,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见》中指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一是提倡尽可能由原单位接受安置;二是鼓励和帮助自谋职业;三是暂时无业可就的,由司法行政部门和劳动部门共同开办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实体,予以就业前的过渡性安置,并积极帮助其就业,防止流落社会重新犯罪。 5、《全民所有制工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摘录。1992年7月23日国务院发布实施的《全民所有制工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第17条“企业防地有劳动用工权”中规定:“刑满释放人员,同其它社会待业人员一样,经企业考核合格,可录用。在服刑期间保留职工身份的刑满释放人员,原企业应当予以安置”。

浅谈监狱民警再社会化

浅谈监狱民警再社会化 [找文章到☆大☆秘☆书☆网()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一、前言 长期以来,我们对监狱工作社会化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特别是XX年《司法部关于进一步推进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建设意见》出台后,监狱工作社会化问题已经成为监狱理论工作者和广大监狱民警的自觉行动。但是人们往往把监狱工作社会化理解为社会帮教、行刑社会化和罪犯再社会化三位一体,而很少对监狱民警的再社会化问题进行思索。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初步探索和分析。 二、监狱民警再社会化概念界定 人一生下来,就面临着社会化的问题。人的社会化是相对于孤立的自然性个体而言的。社会化是个体与社会意识、社会生活不断调适,使个体从“有机生物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活动,一方面由于个体对社会环境的依赖,必须接受社会教化;另一方面,作为独立的个体,他又必定会对完整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进行积极的并带有特殊色彩的思考和再现。 而人的再社会化问题,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由传统的封闭社会向现代的开放社会转型时期,最值得我们重视和反思的问题之一。简单地讲,再

社会化就是指“个体从一种模式社会化方式向另一种模式社会化方式的转变”过程。在过去,监狱民警受多种因素影响,似乎只需经历小社会化就足够了,而今天,监狱民警为了跟上崭新的时代步伐,就不能不进行再社会化。 综上所述,我们不妨将监狱民警再社会化界定为:监狱民警再社会化是指通过拓宽民警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促使民警深刻而全面地认识他人,认识自身,认识世界,自觉接受新的适合于个体社会角色的社会知识和文化模式,努力使自己成为有个性的善于改造监狱文化的社会人,并将独特的监狱文化外化为社会文化的过程。 三、监狱民警再社会化问题提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监狱民警再社会化问题的提出有其现实根据。 过去,因为受计划经济体制制约,“几乎所有人都有自己归属的单位。单位内部的关系是他们主要的和长期的社会关系,在单位内部所承担的角色就是他们最主要的社会角色。单位的性质、规模和特点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社会身份和地位。单位实际构成了他们社会化进程的全部空间。”每个民警从走上监狱工作岗位那天起,就决定了他自身的社会化过程几乎就是一元的“监狱化”过程,民警被深深地刻上“监狱化”烙印。如今,这种状况正在被逐步打破。 首先,监狱器物态的开放和制度的开放从无到有,决定监狱民警必须进行再社会化。公众对监狱不再象过去那样陌

在金陵监狱帮教XX籍犯人的讲话

在金陵监狱帮教XX籍犯人的讲话 各位**XX籍服刑人员: 今天**市XX镇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这里召开帮教会,将帮教工作向监所延伸,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江苏省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衔接管理办法》,加大安置帮教工作的力度,拓宽帮教工作的渠道,增强安置帮教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和帮助你们树立积极改造、奋发向上的精神,增强你们悔过自新、自强自立的信心。过去,你们由于种种原因从事了违法犯罪活动,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是,党和政府没有抛弃你们,社会各界没有忘记你们,而是在满腔热情地挽救你们、教育改造你们,今天的帮教会就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你们的关怀和期望,希望你们安心改造,重新做人,早日回归社会。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XX镇近年来城乡建设、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进入新世纪,XX人民以思想大解放推动经济大发展,干部群众“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经济社会呈现出“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喜人局面。全镇投入力度加大,开放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以来,全镇上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突出“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快速崛起”工作主题,凝心聚力

抢机遇、求真务实争进位,协调推进各方面工作,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4亿元,同比增长17.4%;一般预算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18.6%;完成工业开票收入70亿元,同比增长10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76亿元,其中工业投资7.3亿元;完成服务业增加值7.7亿元,同比增长18%。 一、发挥优势争进位。通过整合资源、发挥体制、创造竞争等三种优势,全力开创发展新局面。一是整合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区域交通优势,加快整合优化各类资源,依托S227建设、新阳大道东延,加快形成“一中心、一副中心”发展布局。张桥办事处、社区、派出所正式投用,张桥副中心功能不断优化。二是发挥体制优势。成立农村住宅置换商品房办公室,农村住宅置换商品房一期工程奠基开工,推动和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新组建专业合作社3家,土地股份合作社2家,完成水稻产业化流转面积11000亩左右,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加速成形。三是创造竞争优势。“光伏电子、日化医药、机械冶金”三大行业优势日益显现。 1-5月,光伏行业开票销售23.3亿元,同比增长440%,入库税金1408万元,同比增长67%。其中阿特斯开票销售达到21.3亿元,同比增长595%。 二、抓住机遇增后劲。充分运用手中资源,主动化解各种不利因素,不断壮大自身实力。一是依托龙头企业阿特斯,

监狱服刑人员人权保障

监狱服刑人员人权保障 摘要: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类文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监狱服刑人员的人权保障是人权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狱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保障服刑人员人权十分必要且势在必行。文章对我国监狱服刑人员人权的构成、保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保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监狱;服刑人员;人权保障 引言:2004年宪法修正案写入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从而将人权保障提高到了一定的高度。监狱服刑人员作为特定的主体,一方面,它拥有未被法律剥夺和限制的一些基本公民权利以及法律专门赋予服刑人员的特殊权利,另一方面,也因为其“服刑人员”这一特殊身份丧失了一些本该属于公民的权利,或者某些权利的行使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由此可见,其人权保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在此就如何保障监狱服刑人员的人权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服刑人员概念与范围界定 服刑人员是指依法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缓期执行或者管制,缓刑,暂予监外执行,假释和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依法被关押于看守所,监狱或者在社区服刑的人员。根据我国《监狱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依照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监狱内执行刑罚。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可见,“在监狱执行刑罚的服刑人员的范围是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余刑超过一年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犯罪分子。”① 二、监狱服刑人员权利的内容 关于监狱服刑人员的权利这一内容,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根据我国刑法学者屈学武教授的观点,监狱服刑人员的权利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平等权。监狱服刑人员作为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平等权。这是由我国法律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指导原则所决定的。既包括了作为 ①金鉴主编《监狱学总论》,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783页。

浅谈社会帮教对促进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意义(一)

浅谈社会帮教对促进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意义(一)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社会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趋向于和谐、稳定、健康。监狱对服刑罪犯的教育改造,实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随着社会的进步,监狱工作不断发展,罪犯的教育改造越来越趋向于社会化,大众化,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对监狱服刑罪犯的教育改造中来。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从社会帮教对促进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意义和作用来阐述社会帮教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分析历史原因的基础上,对当前监狱在社会帮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建议,希望有助于推进社会帮教工作在今后教育改造上有进一步发展。 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承担着惩罚与改造罪犯的任务,是与犯罪现象作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不仅需要监狱民警对其进行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而且还要组织社会力量进行帮助教育。 罪犯是犯了罪而被依法惩罚的人,是社会特殊的群体,对罪犯的教育改造,使之成为守法公民,是我国监狱工作的总体目标。因此,如何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促进罪犯教育改造成果,成为现代监狱民警的重点课题。而社会帮教工作,作为教育改造罪犯的一个重要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帮教,就是通过之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来实现教育改造的个别化、社会化和科学化;是监管改造机关普遍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基本教育手段之一。它的作用在于协助监狱民警做好服刑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使之成为安心改造,遵纪守法的公民。我国动员社会力量对监狱服刑罪犯进行帮教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这项活动已进行了近二十年。我国动员社会力量对监狱服刑罪犯帮教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参加帮教的人员广泛,有党政机关的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法机关人员;工会、青年团、妇联的代表;各行业的英雄模范;社会知名人士;社会上的老干部、老教师等;帮教的方式主要是社会帮教人员来到监狱看望罪犯,给罪犯作报告、讲话等;帮教的重点主要是法制、道德、理想、前途教育等。 由于这项活动对增强罪犯生活信心、鼓励罪犯接受改造、提高罪犯改造质量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社会力量对监狱服刑罪犯的帮教已成为中国改造罪犯工作的特色之一。这里先举一个发生在身边的例子:我监罪犯邱某(福建省永安市人,23岁,小学文化,犯故意杀人、抢劫罪被判处无期徒刑,2000年4月25日入监),入监以来,由于恶习较深,对自己要求散漫,监规纪律意识淡薄,服刑期间经常顶撞民警、打架斗殴,违规不断,民警对其多次谈话教育,均无效果,被监狱列为顽危重点控制人员。后在查阅该犯档案过程中发现,其家中还有父母、兄弟姐妹等亲人,但从未来探望联系过,经过多方努力,与其家属联系、沟通,协商帮教工作。经过近半年的帮教,该犯在思想、行为上有明显的改观,改造表现也有较大进步,并获得了减刑1年的奖励。该案例虽然是社会帮教在罪犯教育改造中的一个小小例子,但它反映出,帮教工作尤其是亲情帮教在促进监管安全稳定,教育改造罪犯中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可以唤回一个人的灵魂,找回失去的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可以说,撇开社会帮教的教育改造工作是不健全的,是孤立的,只有把监狱民警的日常管理教育和社会力量对服刑罪犯的帮教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是全面的、行之有效的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手段。 我国社会帮教的种类主要是“两个延伸”,即向外延伸和向后延伸。所谓向外延伸,是指发动罪犯亲属、罪犯原所在单位和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监狱的改造罪犯工作,比如邀请社会知名人士来监狱做规劝、感化工作,组织表现出色的出狱人来监狱现身说法做报告,动员罪犯亲属来监狱做规劝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是监狱与罪犯亲属、原工作单位或原户口所在地的政府签订相互配合、共同教育改造罪犯的帮教安置协议。协议书明确规定双方在改造罪犯和社会帮教方面的职责及具体内容。监狱方面负责做到:对罪犯实施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积极进行思想、文化和技术教育,组织他们参加文艺、体育等有益活动,

社会帮教对促进罪犯教育改造工作初探(一)

社会帮教对促进罪犯教育改造工作初探(一) 内容提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社会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趋向于和谐、稳定、健康。监狱对服刑罪犯的教育改造,实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随着社会的进步,监狱工作不断发展,罪犯的教育改造越来越趋向于社会化,大众化,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对监狱服刑罪犯的教育改造中来。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从社会帮教对促进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意义和作用来阐述社会帮教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分析历史原因的基础上,对当前监狱在社会帮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建议,希望有助于推进社会帮教工作在今后教育改造上有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社会帮教罪犯教育改造 社会帮教对促进罪犯教育 改造工作初探 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承担着惩罚与改造罪犯的任务,是与犯罪现象作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不仅需要监狱民警对其进行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而且还要组织社会力量进行帮助教育。 一、社会帮教对教育改造罪犯的意义和作用。 我国《监狱法》第61条规定,教育改造罪犯要实行“狱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办法”。罪犯是犯了罪而被依法惩罚的人,是社会特殊的群体,对罪犯的教育改造,使之成为守法公民,是我国监狱工作的总体目标。因此,如何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促进罪犯教育改造成果,成为现代监狱民警的重点课题。而社会帮教工作,作为教育改造罪犯的一个重要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它是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改造罪犯的主要载体。 社会帮教,是指监狱人民警察利用监狱以外的社会力量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的辅助教育活动。它是通过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来实现教育改造的个别化、社会化和科学化;是监管改造机关普遍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基本教育手段之一。它的作用在于能够使罪犯体悟到国家和社会、家庭的温暖,增强罪犯改造信心,鼓励罪犯在希望中改造;能够使罪犯感受到犯罪行为对受害者的伤害,正确认识量刑,促进罪犯责己思过,认罪服法;能够使罪犯及时感受到时代信息,开阔罪犯的眼界,调节罪犯狱内单一生活节奏,丰富罪犯的精神生活,促进罪犯的再社会化进程;同时,它还有利于争取社会对监狱工作的支持,促进监狱工作的整体进步,树立社会主义新型监狱良好形象。 我国动员社会力量对监狱服刑罪犯进行帮教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这项活动已进行了近二十年。由于这项活动对增强罪犯生活信心、鼓励罪犯接受改造、提高罪犯改造质量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社会力量对监狱服刑罪犯的帮教已成为中国改造罪犯工作的特色之一。这里先举一个发生在身边的例子:某监罪犯邱某(福建省永安市人,23岁,小学文化,犯故意杀人、抢劫罪被判处无期徒刑,2000年4月25日入监),入监以来,由于恶习较深,对自己要求散漫,监规纪律意识淡薄,服刑期间经常顶撞民警、打架斗殴,违规不断,民警对其多次谈话教育,均无效果,被监狱列为顽危重点控制人员。后在查阅该犯档案过程中发现,其家中还有父母、兄弟姐妹等亲人,但从未来探望联系过,经过多方努力,与其家属联系、沟通,协商帮教工作。经过近半年的帮教,该犯在思想、行为上有明显的改观,改造表现也有较大进步,并获得了减刑1年的奖励。该案例虽然是社会帮教在罪犯教育改造中的一个小小例子,但它反映出,帮教工作尤其是亲情帮教在促进监管安全稳定,教育改造罪犯中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可以唤回一个人的灵魂,找回失去的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可以说,撇开社会帮教的教育改造工作是不健全的,是孤立的,只有把监狱民警的日常管理教育和社会力量对服刑罪犯的帮教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是全面的、行之有效的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手段。 二、我国社会帮教工作的特点和种类。

监狱服刑人员悔罪赎罪专题教育教案1

服刑人员为什么要悔罪、赎罪 教学目的: 本专题是服刑人员在监狱服刑改造期间的必修课。通过对服刑人员为什么要悔罪、赎罪的专题教育,旨在使服刑人员深层次理解、懂得自己犯罪的根本原因是主观因素,犯罪行为对国家、社会、公民(受害者及亲属)犯罪者本人及其亲属等已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被判刑入狱接受改造是罪有应得、在服刑人员认识到罪错(恶)的基础上,反醒自己种下的苦果自己咽以外,还要多反思被害者受到你们的犯罪行为侵害后的严重后果,要震憾不安的心灵,这样才能确立悔改之心。主动放下包袱,消除思想上的疑虑,不再怨天由人,在服刑生活中正视现实,安心改造的同时以自己辛勤的汗水洗刷缺失了的灵魂,真正达到用心去悔罪、用改造成果去赎罪,经过监狱改造后真正成为一个一生都能遵纪守法的社会新人,为建设和谐社会做一个有用的人。 教学重点: 本专题教学重点是指导服刑人员弄懂:一、什么是犯罪?犯罪危害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犯罪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二、服刑人员为什么要悔罪、赎罪?通过教育使服刑人员放下思想包袱、消除思想疑虑、重新审视入狱后的自己、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自己。真正做到矫正恶习、自觉适应服刑改造生活,走好改造的每一步。为服刑期间和出狱后人生长河奠定坚实的遵纪守法的思想基础,减少甚至杜绝重新犯罪。 教学方法: 集中授课和分组讨论。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内容:各单位可根据教学需要选用 第一、二节:什么是犯罪?犯罪危害具体表现是什么?犯罪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在座的全体服刑人员:今天,我们围绕你们在监狱服刑改造期间必须要认识到的:什么是犯罪?犯罪危害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犯罪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服刑人员为什么要悔罪赎罪?怎样才能做到悔罪、赎罪?这些道理你们在服刑期间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打下你们认罪服法、悔过自新、积极改造的思想认识基础。否则,虽然改造了多年还会重蹈覆辙,走向不归路(穿插多次入狱的案例)。你们今天之所以要在监狱里服刑改造,这是由于在你们入狱前不珍惜美好的人生,触犯了国家的法律、被依法判处徒刑的恶果。在你们品偿你自己种下的苦果,还在犹豫枉忽中,这一课对你们应该有强烈的震憾。你们应该还记得、你们在投入监狱服刑的入监教育阶段,监狱就对你们进行了入监教育,你们入狱后,就已经懂得监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46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7条的规定,服刑人员必须接受监狱教育和改造。一个人犯了罪被依法判刑之后投入监狱服刑改造。既是人生的一大挫折,也是人生的又一次选择。因此,在你们面前摆着两条路:一是认罪服法,悔过自新,走向新生的光明之路,另一条是坚持错误、不思悔改、破罐破摔、走向自我毁灭之路。对此,你们将如何选择呢?正确的答案肯定是前者。我相信每个服刑人员都应该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擦去悔恨的眼泪、勇敢地面对现实、重新审视自己而振作起来。满怀忏悔之心、沿着积极改造的道路、重塑新的人生、用积极劳动、改过自新的成果去赎罪。 一、犯罪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一犯罪概念是对各种犯罪现象的理论概括,它不仅揭示了犯罪的法律特征、而且阐明了犯罪的社会政治内容、从而为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提供了原则标准。(强调服刑人员最好能熟背以铭记于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__某服刑人员刚来监狱时(2)

一、单项选择题 1、某服刑人员刚来监狱时表现很不好,后经过教育改造得到了很大转变,但个别监狱警察仍然认为该服刑人员表现是假的,好不到哪儿去。请问这是哪类偏见在起作用?( ) A、近因效应 B、刻板印象 C、首因效应 D、自我实现预言 2、判断一种行为是属于正常还是变态,首先必须考虑以下哪个要素?( ) A、家庭 B、职业 C、信仰 D、文化 3、关于自卑感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自卑的人热衷于与人比较,而对自己的期待却很低 B、自卑的人往往对自己缺乏客观、清醒的认识,无法悦纳自己 C、自卑的人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D、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是处理自卑问题的方法之一 4、注意易转移最常见于哪种病人?( ) A、抑郁症 B、精神分裂症 C、强迫症 D、躁狂症 5、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家罗杰斯倡导的“会心小组”的意义在于( ) A、增强学习自主性 B、形成集体智慧解决问题 C、个性张扬 D、人际交往,相互促进 6、交往双方能否成为知己,关键在于各自能否()。 A、改善交往情境 B、向对方施以恩惠 C、增加交往频率 D、向对方作自我表露 7、不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能力

C、性格 D、智商 8、关于情绪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的情绪都可后天习得 B、具有两极性 C、体验是情绪的基本特点 D、以上都正确 9、“走极端、以偏概全、消极思维、敏感多疑、自卑心理、自罪自责、自我评价过低”主要描述是( )。 A、抑郁症 B、自负 C、躁狂症 D、强迫症 10、按照研究问题的性质与内容,心理学属于()。 A、社会科学 B、行为科学 C、生物科学 D、以上皆不对 11、对人的性格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最初环境因素是()。 A、幼儿园 B、学校 C、工作单位 D、家庭 12、一个人总是反复检查是否锁了门或不停的洗手,这属于下面哪一种心理障碍?( ) A、恐怖症 B、一般性焦虑障碍 C、抑郁症 D、强迫症 13、追求完美、自尊心脆弱、控制欲望强、自视甚高、将不完美等同于不可爱、不值得爱的是( ) A、自卑者 B、自负的人 C、完美主义者

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老峰镇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市、区有关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刑释解教人员、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工作,维护全镇社会稳定,根据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全面准确掌握全镇重点人群的基础信息和动态变化,建立长效的服务管理工作机制为重点,最大限度减少不安全、不稳定、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平安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 通过进一步做好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工作,集中化解涉及重点人群的社会矛盾,切实解决涉及重点人群的实际困难,妥善处理重点人群的合理诉求,最大限度消除涉及重点人群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确保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恶性民转刑案件、群体性事件和进京上访事件,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三、工作措施 (一)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1、加强刑释解教人员衔接工作机制建设。强化监狱、司法所与家庭、单位、村(社区)之间的对接联系,完善对刑释解教重点人员的无缝对接机制。 2、加强对重点人员的衔接管控。在建立辖区刑释解教人员信息库基础上,强化对重点人员管控,建立刑释解教重点人员数据

库,健全完善帮扶措施,减少脱管失控现象,最大限度地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 3、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安置。(1)社保所牵头,建立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劳动技能培训绿色通道,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就业税收策、普惠政策和社会保险政策。将刑释解教人员纳入失业登记范围,降低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困难认定标准;免费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援助等服务;(2)民政办牵头,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或采取临时救助措施,加强对生活困难和丧失劳动能力的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3)司法所牵头,认真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安置,解决刑释解教人员在就业、生活、家庭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促使其顺利融入社会。 (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1、不断完善服务管理新网络,成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好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 2、探索拓展服务管理新内容,努力提升服务管理新品质 (1)劳动就业服务。每年为流动人口召开1-2次劳动用工就业推荐会,为农民工提供免费的岗位信息、政策咨询和职业指导等基本就业服务。加强流动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做到流动人口求职有门路,上岗有技能。 (2)维权服务。建立司法、劳保、工会为一体的流动人口维权新体制,积极疏导化解涉及流动人口的矛盾纠纷;加强劳动合同监督管理,受理劳资纠纷投诉,维护流动人口劳动保障合理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