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略论大学的知识管理

略论大学的知识管理

略论大学的知识管理
略论大学的知识管理

略论大学的知识管理

摘要]本文首先描述了大学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基本概念,而后论述了大学知识的转换模式和转换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知识的管理战略。

[关键词]知识管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

近年来,大学在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战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已得到全球范围的认同。大学的知识创新与知识管理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英国的《经济学家》杂志将大学比作知识的工厂、人才的培养库、经济的增长源、文化的传播源。

一、大学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Ikujiro)研究发现,各种不同的学科、专业领域都存在大量“知而不能言诸众”、“高度个性化”的隐性知识,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从人们积累的经验中挖掘出隐性存在的知识,以满足社会、经济和教育的个性化需要。为证明这一观点,他列举了松下电器公司烤面包机改进的案例:1985年,松下电器公司生产的烤面包机销售不畅,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烤面包机烤出的面包没有特色,比不上手工烤制的面包。为改进烤面包机的生产技术,工程师田中郁子和她的同仁们走遍了大阪、东京各大饭店的面包房和西餐店,注意吸取首席面包师烤制面包的经验和体会,研究面包大师的烤制技巧,仔细分析面包烤制的工艺过程,经过一年的探索和试验,终于研制并生产出具有精细模拟程序和灵巧电控设备的新型烤面包机。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大学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是一种显性的知识,也就是说可以用文字、符号、图标等有形方式来表达知识信息。实际上,我们周围绝大多数的知识并不能以上述方式表达和存在,这些知识和信息往往隐藏在现象的背后,不易被人们发现和表达。对此,我们可以将大学知识分为“显性的(Explicit)知识”和“隐性的(Hidden)知识”两大类。可以说,大学的显性知识好比是“冰山的一角”,而隐藏在这冰山底部的很大一部分则是大学的隐性知识。也可以说,大学的隐性知识就是为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而大学的显性知识只不过是树上结出的果实。

相比而言,大学的显性知识要比隐性知识容易操作和管理,大学的知识管理不仅要研究如何对大学的显性知识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还要挖掘隐藏在事物现象背后的知识和信息,以及潜藏在人们脑海中的想法、直觉、灵感和智慧等,使大学隐性知识逐步向显性知识转换,这也是大学知识创新研究的切入点。

二、大学的知识转换

大学知识转换是指,大学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相互转换和变化,并具有一定的转换模式和内在的转换机制。

知识管理基本概念总结

知识管理基本概念总结 王连娟 E-mail: Phone:82235403, 绪论知识管理概述 1.企业知识理论 ?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是只是一体化的制度,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投入是知识,但知识有个人掌握,并专业化于某一特殊领域,由此知识的专业性就决定了生产活动需要拥有各种不同类型知识的各类专家的共同协作和努力,因此企业无非就是一种“团队生产”的组织形式。 2、知识管理的概念 ?巴斯(Bassi)认为,知识管理是指为了增强组织的绩效而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的过程。 ?奎达斯等(P.Quitas)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管理各种知识的连续过程,以满足现在和将来出现的各种需要,确定和探索现有和获得的知识资产,开发新的机会。” ?维格(K.Wiig)认为,知识管理主要涉及四个方面:自上而下地监测、推动与知识有关的活动;创造和维护知识基础设施;更新组织和转化知识资产;使用知识以提高其价值。 ?艾莉(Verna Allee)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是“帮助人们对拥有的知识进行反思,帮助和发展支持人们进行知识交流的技术和企业内部结构,并帮助人们获得知识来源,促进他们之间进行知识的交流”。 ?法拉普罗(Carl Frappuolo)说“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 ?马斯(E.Maise)认为,知识管理是系统发现、选择、组织、过滤和表述信息的过程,目的是改善雇员对待特定问题的理解。 ?达文波特教授(T.H.Davenport)指出:“知识管理真正的显著方面分为两个重要类别:知识的创造和知识的利用。 3、知识管理学派 ?技术学派 该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信息的管理”。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和专家们一般都有着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教育背景。他们常常被卷入到对信息管理系统、人工智能、重组和群件等的设计、构建过程当中。对他们来讲,知识等于对象,并可以在信息系统当中被标识和处理。 ?行为学派 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这个领域的研究者一般有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或商业管理的教育背景。他们经常卷入到对人类个体的技能或行为的评估、改变或是改进过程当中。对他们来说,知识等于过程,是一个对不断改变着的技能等的一系列复杂的、动态的安排。 ?综合学派 综合学派认为“知识管理不但要对信息和人进行管理,还要将信息和人连接起来进行管理;知识管理要将信息处理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相互结合,增强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组成该学派的专家既对信息技术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又有着丰富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他们推动着技术学派和行为学派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从而融合为自己所属的综合学派。 4、数据、信息与知识 1)、什么是知识 经合组织(OECD) 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书中把知识分为四大类,知道是什么(即知事,know-what,又称事实知识)、知道为什么(即知因,know-why, 又称原理知识)、知道怎样做(即知窍,know-how, 又称技能知识)和知道谁有知识(即知人,know-who, 又称人力知识)。前两类知识即事实知识和原理知识是可以表述出来的知识,是显性的,而后两类知识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难以用文字表述,是隐性的。OECD知识分类不仅可看出显、隐性知识之间的区分,还详细地给出了显、隐性知识所包括的内容 2)、知识的分类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 ?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 ?实体知识和过程知识 ?核心知识和非核心知识 5、本课程对知识管理内容的理解 1)、知识管理主体——知识管理者 ?CKO(CIO) ?知识经理 ?知识工人(个人知识管理) 2)知识管理客体——知识 ?知识的积累——知识地图 ?知识共享 ?知识创新

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开发共享策略研究

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开发共享策略研究 周慧霞 张文彦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30) 【摘 要】 在分析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的特点及其开发共享意义的基础上,对促进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开发的策略做了初步的探讨,认为可从组织层面和教师个人层面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从组织层面,要建立有相应软硬件支持的隐性知识共享机制;从教师个人层面,形成教学科研实践、自学活动和人际交往三位一体的学习和创新模式。 【关键词】 高等教育;隐性知识;管理;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8418(2010)02-0086-03 【作者简介】 周慧霞(1974—),女,内蒙古包头人,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张文彦(1982—),女,河北省邢台市人,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管理学院讲师。 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隐性知识的开发和共享,而有关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问题直到最近才被引起广泛关注。面对老教师退休可能带走的教学科研知识,新进教师需要分享的教学科研知识,中青年教师需要积累和创新的教学科研知识,我们不得不思考,怎样管理和使用教师可贵的隐性知识资源,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促进高校和教师群体的发展。 一、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的定义、特点 高校教师的隐性知识是指高度依附于高校教师群体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可将之划分为三类:教学过程中的隐性知识、科研过程中的隐性知识以及个人价值生成与社会服务过程中的隐性知识。 教学过程中的隐性知识,主要包含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经验及心得体会等;科研过程中的隐性知识,主要包括灵感、直觉、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与未公开的研究感悟等;为社会服务过程中的隐性知识,主要包括个人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等。高校教师的隐性知识的主要特点包括: 1.非结构性强,难以合理规范。教师的隐性知识发端于工作实践,既有与人交往的艺术性,又有脑力劳动的复杂性。以教学活动为例,参与者有教师、学生,其最终的劳动成果表现在拥有更多知识资源的学生和教师,整个劳动过程是一种极为精致的精神生产,其劳动过程很难监控,劳动成果难以衡量。要发掘和共享这种隐性知识,必须结合实践观摩﹑模仿和体悟才能有所得。 2.静态多样和动态拓展的有机结合。高校教师一般具有差异化的学科专业和技能背景。他们的年龄、性格、兴趣爱好、履历、已有经验及成长环境有诸多的不同。这决定了每个人内隐知识具有显著的个性化乃至静态多样性的特征。对于教师个体而言其内隐知识是有限的,但是随着组织成员的互动和实践活动的深入,新的内隐知识不断产生和流通,使得组织的隐性知识又具有动态拓展性。 3.固有与产生相随,确定与或然统一。高校教师的隐性知识一方面存在于每位教师的头脑中,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它不仅仅是静止既定的知识,而且伴随生命主体间的互动而不断地产生和被修正。对教师个体而言,经过多年的经历和积淀而形成的信仰、信念、经验、直觉等往往是确定性的。而教师在各自院系或科研团队内部与其他成员的交往过程中,思维的碰撞和冲突会触及个体既定的隐性知识,其产生过程与结果具有极大的随机性、不确定性。 二、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开发共享的意义 (一)促进教师及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 高校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成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就必须向成功者学习,用心与他们交流,细心体会他们的成功,分享他们的经验。在这样的发现和显现隐性知识的过程中,一个普通教师就开始了知识发现和创新的历程,就有可能完成向专家型教师的过渡。可见,显现和表述隐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二)促进学生个人智慧的成长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个人的行为、观念、风格、价值取向、人格修养等在更深层次潜移默化地影 68 江苏高教 2010年第2期

(KM知识管理)知识管理(KM)

知识管理(KM) ERP的新内容-知识链管理 ERP是在MRP-II的基础上演变和发展而来的,最初它是基于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管理,将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所有的业务单元如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质量、运输、市场、销售、服务等以及相应的财务活动均纳入一条供应链内进行管理,当时比较重视的是物流的管理,即如何更快更好地生产出产品并把其推向市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生产出的产品必须要转化成利润企业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因而企业更加注重对资金的管理和动态利润的分析,即如何在供应链上更好地利用企业有限的资金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如何使投资增值来维护股东的利益等等,为此ERP在对整个供应链的管理过程中加入了企业理财的观念,更加强调和加强了对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控制,这就使ERP的管理内容增加了对价值链的管理和控制;随后,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在全球化的大市场竞争环境下,人们发现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业务上都成为世界上最杰出者,必须联合该行业中其它上下游企业,建立一条业务关系紧密、经济利益相连的行业供应链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竞争环境,共同增强市场竞争实力。因此,ERP从对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管理延伸和发展为面向全行业的广义的产业链管理,管理的资源对象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了外部;而在知识经济即将到来的今天,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他们最宝贵的资产和资源是知识,即知识不

但作为资源是生产的要素,而且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故在ERP 的管理范围内,将增加新的内容,知识管理。 早在80年代,保罗.罗默教授(现任教于斯坦福大学)就曾提出了经济增长四要素理论,其核心思想是把知识作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要素,他认为:首先,知识能提高收益;其次,知识需要投资;第三,知识与投资存在良性循环关系,投资促进知识,知识促进投资。现今,企业的价值已不在于拥有多少厂房,设备,甚至产品,而在于知识产权,客户的信赖程度,与商业伙伴合作的能力,电讯基础结构,以及雇员的创造潜力和技能等,公司中最大的资产,就是继资本、劳动之后脱颖而出的“第三资源”-知识资源。为此,ERP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社会环境下,将把企业的知识资源纳入其管理之中,即把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储存、传递、共享等组成一条知识链,并对其进行有效地管理。 什么是知识管理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知识管理是企业在面临一种新的形式下作出的战略性的反映。目前,对

知识管理的10项原则

知识管理的10项原则 在过去两年间,我与知识管理领域的机构共事。其中一些机构致力于这个主题已有多年,但只是最近才认识到,它们是在管理知识。更常见的是,知识管理这个主题只是最近才出现在这些机构中。但是,经验和教训已足够多,因而我们能够开始阐述和讨论某些原则和经验法测。 一、知识管理的代价高昂 知识是一种资产,但其有效管理需要投入其他资产。许多特定的知识管理活动需要投入金钱或劳动力,这些活动包括: 知识获得,即创建文件并把文件输入电脑系统; 通过编选、组合和整理,给知识增添价值; 开发知识分类方法,并标示对知识的新贡献的特点; 发展信息技术基础,实行知识分配; 就知识的创造、分离和利用对雇员进行教育。 虽然很少有公司计算知识管理的成本,但仍有一些定量估计。巴克曼实验室公司的巴克曼 (R.Buckman)估计,他的公司将其收入的7%用于知识管理。麦金西公司长期以来具有将其收入的10%用于发展和管理智力资本的目标。 但是,虽然知识管理是代价高昂的,显而易见的反驳是,不进行知识管理的代价甚至更高昂。无知和迟钝的代价是什么?忘记关键的雇员知道什么,不能迅速回答或者根本不能回答客户的问题,或者根据错误的知识作出糟糕的决定,这会使一个组织付出多大的代价?一个组织在确定质量的价值

时,必定会确定质量低劣的产品和服务的代价,同样,如果我们希望评估知识的价值,我们会尝试衡量无知的代价。当然,这种评估可能导致政治问题,但这是知识管理的另一个原则。 二、有效的知识管理需要人员和技术的结合 《商业周刊》在最近一篇有关人工智能的文章的标题中宣布,“能思考的电脑几乎已出现……能象人类一样进行推理的人工智能的最终目标已近在咫尺。”对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来说,阅读1995年的这条大标题可能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体会,自1950年代以来,他们就听说了基于机器的知识。但事实是,希望有效地管理知识的公司今天需要大量人力。人非常善于某种类型的活动,而电脑非常善于其他类型的活动。 人或许是索价高昂和心地不良的,但他们十分擅长某些知识技能。如果我们致力于了解知识,在更广泛的背景下解释知识,将知识与其他类型的信息结合起来,或者将知识的各种无组织形式综合起来,人是受欢迎的工具。这些都是我们所擅长的知识任务的类型,我们应该被用于这些目的。 另一方面,电脑和电信系统擅长不同类型的事情。就获得、改变和分配结构十分严谨但变化迅速的知识来说,电脑比人更能干。对根据结构不那么严谨的文字和视觉知识履行这些相同的任务来说,电脑越来越有用????虽然仍有点笨拙。但事实上,大多数人在需要有关在某个特定知识领域内正在发生什么的丰富描述时,仍不去求助于电脑。 三、知识管理的高度政治性 “知识即权力”并非秘密,因此,不应使任何人感到惊讶的是,知识管理是一项高度政治性的任务。既然知识与权力、金钱和成功有关,那么,知识也与游说、阴谋和密室交易有关。如果围绕知识管理的倡议没有政治活动,这清楚地表明,该组织已认识到,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正在发生。 四、知识管理需要知识管理者

知识管理案例分析文档

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盛大网络知识管理 专业信息管理信息系统 帅威 学号 100497119 指导老师郭亚军 2011-6-02

1.案例 1.1盛大网络公司简介 盛大(NASDAQ: SNDA)是中国领先的互动娱乐传媒公司,致力于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娱乐服务。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公司秉承运营网络娱乐媒体的雄厚实力,通过专业化的团队及先进网络技术,最大限度为用户挖掘网络娱乐产业的乐趣。盛大的服务、技术及管理团队每时每刻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保障用户的娱乐需要。 1.2盛大遇到的问题 盛大CEO天桥最近为一个事情而头痛,史玉柱旗下的征途网络2005 年发布的同名网游《征途》与天桥此前发布的《英雄年代》极为相似,无论史如何辩解,事实就是这《征途》的研发队伍几乎全部来自盛大,而网游界后辈征途现在已成为盛大有力的竞争对手。这件事留给天桥心中多大的痛,这些员工的跳槽,带走了大量的盛大公司资料,以至于盛大处于被动的处境。这究竟是为什么?该怎么解决?怎么去防止一个员工的离开,整个计划就瘫痪的情况? 1.3盛大的解决办法 对于盛大而言,除了企业的惨痛教训之外,还有其更深远的想法。在人们的印象中,互联网企业更多的是抓住产业的发展,寻找一些机会和点子,而在管理方面难以和传统企业相比,盛大也未能免俗。2005年盛大转型做的盒子娱乐计

划市场反应不理想,同时盛大主营的网络游戏的收入持续下滑。2006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盛大净营收3.414亿元,同比下滑31.3%;净利润1180万元,同比下滑95%。与此同时,网易凭借网络游戏《梦幻西游》的成功,逐渐超越了盛大。天桥当时经受了来自华尔街和舆论界的多方质疑。 2006年,当媒体蜂拥报道盛大进行战略调整,天桥在盛大部狠抓管理和控制,寻求一套机制以实现“没有天桥,盛大也能运转”时,少有人注意到,信息化已纳入天桥的视野。实际上,在制造业等传统行业,ERP等信息化系统早就是企业的重要战略支撑,但是在互联网这个新兴行业,没人关心“向管理要效率”。显然,当天桥不管有多忙,每周五必到IT部门的例会上报到时,信息化已开始成为盛大的一项重要的企业策略。米丹宁告诉记者,“盛大开始把知识管理当做企业的一个战略来进行。” 而盛大在2007年脱胎换骨般的表现似乎在印证着天桥的正确。 1.31天桥的项目 盛大是在2006年5月启动知识管理项目的,当时盛大的情况并不乐观。实际上,短短几年来,盛大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几千余人,在急剧转型扩背后,各种管理问题纷至沓来。员工频繁流动是其中的问题之一,往往一名员工走后,随身带走U盘或移动硬盘,就带走了盛大的很多资料。 不会有人比天桥更能感受到这种痛了。在2006年年初IT部门的一次例会上,天桥了解到目前在实施的工作流系统具备的一部分文档管理功能后,他觉得远远不够。后来在听了米丹宁介绍的知识管理后,天桥当即决定上知识管理项目。实际上,这个信息化项目竟然与盛大的其他业务项目一起,名列盛大 2007年的十大项目。当天桥开始寻求信息化的支持时,他再一次体现了其做事的超前性和前瞻性。也许是天桥太超前了,米丹宁与其产生了一点分歧,他认为当时并不是上这个项目最合适的时间。“这个项目真的能做起来吗?”当时来自盛大其他高层的质疑声也不断,原来盛大2004年上马的ERP系统并不成功,至今只用到财务等少数模块,盛大上下由此对信息化项目不“感冒”。当时的工作流系统还没开始运行,效果好坏有待考察,紧接着就上知识管理,看上去怎么都有些冒险。 但在盛大这样一个企业中,天桥的想法是别人很难撼动的,这一次依然如此。但天桥却无法左右知识管理界。当米丹宁带着他的团队考察了包括IBM、微软等国外七八家企业的产品后,心里凉了半截。原来,知识管理系统供应商本来就没有几家,而且提供的产品并不成熟,各家产品多数倾向于某一方面而非一个全面的平台,有的公司冠名的知识管理系统实际上只是在OA软件上加了一些功能。 而对互联网行业信息化水平的调查同样不容乐观。按常理,互联网企业的员工本身就在IT圈里,企业的信息化基础应该不差。但互联网企业没有像传统企业那样,把信息化单独提出来做,更多的是在做业务系统时顺带做的,而知识管理系统更是鲜有企业在做。最终,盛大选择了微软的平台,出动了部最优秀的员工和微软部分资深的技术员一起,一共耗费100多人/月合作开发了盛大的知识管理系统。对于自己开发这一事实,米丹宁有几分无奈:“这条路是很艰难的一条路,其实是没有办法才选择自己开发。” 实际上,一切似乎有些机缘巧合。10年前的方正基本上是一年员工数量翻一番,半年业务模式可能发生变化,信息化建设追不上企业发展的脚步,市场上“没有几个像样的系统”。而在10年后,盛大面临了同样的问题,米丹宁的选择

浅析知识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浅析知识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企业的知识管理是在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被高度认同和接受的,而且一提出就倍受关注。一些企业开始尝试引进这种管理体系,一些企业在对传统的做法进行全面反思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组织结构进行幅度较大的变革,有的企业走得更远,在管理理念上把知识管理看成是企业发展之道。 一、推动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力量 1.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知识管理 金融市场是衡量价值最有效的天平和表达价值最有效的晴雨表。在当今资本市场上,投资人最注重的企业一般有两个特点:第一是看行业成长性,信息、网络、软件开发与生物工程技术类的公司市值往往大大超出了它们实际的有形资产价值。第二是看一家企业是否具有扎实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包括相关管理能力、管理技术以及能够对经营环境变化作出迅速反应。如果一家企业在质量管理、流程再造和业务成本预算方面成绩斐然,市场会给予极高的热情。西方一些投资者甚至认为“企业知识管理及流程创新能力”是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增加企业竞争优势的最重要工具。 现在,对一个企业来说,未来发展及价值增长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其管理知识、核心能力、人力资本价值、快速引进新产品、开发新技能、进入新市场以及对竞争威胁作出迅速反应的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注意力集中到:如何识别和获取相关知识,如何将其转化为技能和能力,如何为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而保存和分配这些能力。可见世界产业结构在过去50年里,已经由以制造为基础的生产体系转型为一个以知识、智能及技术为基础的价值体系。

2.“创业型经济”的兴起 随着创业型经济和风险投资基金的兴起(在美国,风险投资基金从1985年的140亿美元增加到1997年的460亿美元),使以知识和能力为基础的企业发展思路成为一种管理模式。因为创业者所依赖的就是发现机会、价值创造和业务模式创新等。而且创新的业务模式持续不断地对传统的销售、管理及融资方式形成冲击,使传统的业务运作模式不得不进行调整和适应新的运作模式。所以几乎所有从业人员都认为只有创新才有出路,而且这种创新主要是指“赋予现有资源以创造更大价值的能力”,显然做到这一点依靠的不是增加土地、资金和扩大规模,而是知识、技能、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3.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企业的知识管理成为可能 信息网络技术提高了企业发现、提取、仓储和传输信息、知识及资料的能力,它所创造的价值和效率已经远远超过传统的以集中的方式吸收及分析的做法。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保证企业员工拥有其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及信息,以便能够及时地评估业务所面临的问题和机会,并且藉此帮助员工了解不断变化的市场、产业及客户需求等。 4.全球经济的五大潮流使知识和信息共享成为必然 这五大潮流是:(1)知识的内容(如软件产品)正在不断增加。(2)由于技术的更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缩短,产业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的速度加快,导致知识可用性的周期在不断缩短。(3)互联网使世界联系得更加密切,为大量信息提供了载体和连接的手段。(4)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精心策划产品以及所必须的知识资产,以便在竞争中能够占先。(5)与过去相比,企业将更加重视利润增长。由于在整个的生产与管理中加强了质量管理、调整了工作程序,许多公司步

高校内部隐性知识的内涵与特征

高校内部隐性知识的内涵与特征 摘要:高校内部的隐性知识是指在特定的情景下,存在于教师、学生个体和校内各级组织中难以规范化、难以言明和模仿、不易交流与共事、也不易被复制或窃取、尚未编码和尚未显性化的各种知识。应从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从产生主体、知识类型、流转空间、转化本质、目的功能和价值取向等六个方面的特征。 关键词:高校内部隐性知识;内涵;特征 一、知识和隐性知识 1知识的内涵 关于“知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在知识管理学家看来,知识本身具有非常强的实践导向性特点,既包括一些事实、信念、观点、观念、判断、期望、方法论等。又包括人类对数据及信息的一种逻辑推理,它可以提升人类的工作、决策、问题解决及学习的绩效。Webster词典中对知识的定义被学者们广泛采纳,即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或调查获得的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对真理和原理的认识总和。因此,知识就是人类积累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2隐性知识的内涵 英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Michael Polsnyi(1958)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他认为,显性知识是指那些可以用系统的、正式的语言传播的知识。相对而言。隐性知识则不能被完全清晰地表达出来,所有理解都基于人们的内心留住,即个人的心智模式。日本学者Nonaka(1995)在Polaeyi对隐性知识阐述的基础上,把隐性知识分为两个不同的维度:技能维度和认知维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7)从知识经济学的角度将隐性知识进一步分为:知道怎样做(kflow-how)的技能知识和知道谁拥有(know-who)的人力知识。这两类知识很难用文字或语言来表达与传播,通常需要通过实践与互动才能获得并加以运用。朱克曼基于科学研究的实践角度认为,隐性知识是一种倾向性态度和不能编纂整理的思维和工作的方法。Rosenberg(1982)认为在某种程度上,隐性知识等同于实践中知道怎样做的知识。尽管学者们的表述不尽相同,但都认为隐性知识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理解力,是对经验的领会、理解、把握和控制的能力。 隐性知识所具有的调控性认知特点使其对个人和组织目标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价值。由于隐性知识植根于特殊情境下,具有高度个性化、难以格式化和非编码性的特点,因此只能通过承载主体在实践中不自觉和无意识的运用来表达。同时,隐性知识又因其所依附的主体不同而存在于个体和组织之中。个体层面的隐性知识可以用“隐性技能”和“隐性认知”来表达,即个体在实践中所形成的、难以表达的、高度个人化、情景化的经验、诀窍、灵感、心智模式等;组织层面的隐性知识可以用“隐性惯例”来表示,即组织在长期运作中所形成的能使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技术平台构建_建立知识管理系统时应该 注意的几个方面 著者:于涛部门:泛微大连项目管理部 实施知识管理,不但需要推行知识管理的理念,建立知识管理组织及创建知识共享的文化,还要通过知识管理系统来使之变为现实。但在利用知识管理系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服从知识管理目标 构建知识管理系统,首先要服从知识管理的整体目标,即能够“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给最恰当的人”,使他们能够做出最好的决策,只有达到了这个目标,才能成为真正的知识管理系统。其次要清楚知识管理的具体目标,究竟是为了更快地解答客户的咨询,是避免公司一旦因员工流失而出现青黄不解,还是为了降低运作成本?在知识管理系统实施的每一步开始前,都应该十分清楚该阶段预期达到的成效和项目的成果是什么。 2、尊重“以人为本” 知识管理系统的规划必须“以人为本”,而不要以文字知识为核心。实施时应当清楚的定义企业使用知识管理系统的用户是谁,他们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用户应当能够通过知识管理系统定义知识、发现知识、整合企业内外众多的知识源,并对其分类和组织。 3、鼓励知识共享行为 一般,鼓励知识共享更多地依赖于组织的内部管理,但知识管理系统能够为组织实施各种知识共享措施提供支持。例如:提供意见反馈、评分与建议等用户之间交互的工具,增加用户参与感。从系统提供的机制中,管理层可以清楚地得知用户的参与及贡献度,并能由用户反馈、使用频率明确地判别其知识价值。 4、符合知识创新和转化的需求 知识管理系统能够将企业每个成员纳入管理范围之内,为其提供创新所必须的知识库,通过规定的知识创新步骤、设计好的知识表达的规范格式来引导成员将其隐性知识显性化。 5、注意系统安全问题 由于知识管理系统可能涉及到组织的核心知识资产,所以系统要有一定的技术手段保护核心知识的流失,例如对相关的分析数据或文档信息有一套权限管理机制,并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案例: 埃森哲的知识管理系统被誉为“全球知识共享网络”(lotus notes),系统利用KX(knowledge xchange)黄页提供多种查询途径。全球47个国家110个办事处共有75000个用户。员工通过黄页可以迅速找到所需资料库加入到个人的工作站中。资料库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全球同步随时更新。资料库包括图书库/实务帮助、论坛、行业分析等,可以按照不同市场/行业/或服务领域分门别类。

国家标准《知识管理框架》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知识管理框架》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承担的国家标准《知识管理框架》的制定任务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纳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修订项目计划,项目编号为:。 2.背景 进入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创新和产品的附加值(知识含量)决定了组织(含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等)在新形势下的成败。 我国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市场环境的挑战,需要知识管理以实现战略转型。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生产效率低,能源和资源消耗高,企业产品附加值低,缺乏有效的产品研发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被称为世界加工厂。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低不断提高,石油、铁矿石、煤炭、农产品等原材料价格不断提高,我国企业的产品低价优势正在日益丧失,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与此同时,国内外竞争环境的变化和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管理对企业从“做大”到“做强”起到了关键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优势不再来源于规模经济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成本降低,知识已成为企业的战略资源,成为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 与知识竞争时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我国公共行政体系,正逐渐调整为知识型、服务型政府,政府部门正成为知识密集服务的提供者和推动者,政府部门也在考虑实施知识发展战略及其三大实践:政府知识管理、学习型政府和政府创新。 但是,知识管理的概念和框架模型在我国目前还缺乏统一的认识。本系列标准在统一概念、术语、框架、模型的基础上,力图为我国的组织开展知

识管理实践奠定基础。 3.主要工作过程 承接本标准的修订任务后,课题组调研了大量的国内外知识管理的应用、研究和标准化现状。在2008年3月25日,在外国专家大厦召开了“知识管理标准化研讨会”,与会专家肯定了知识管理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对知识管理标准体系框架、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知识管理关键技术标准等做了深入的研讨;与会专家都表示愿意积极参与知识管理标准化相关工作;并对《框架》标准提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 2008年6月23日,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召开了“《知识管理框架》标准研讨会”,进一步讨论了知识管理框架标准的制定工作。与会专家热烈讨论了知识管理标准化工作的推进。专家认为,应形成核心起草组及外围专家组,定期开展讨论和交流;下一步工作应在前期共识基础上,各自提交一份基本框架草案,以便进一步讨论和汇总。 2008年7月底,课题组在前期讨论意见的基础上,汇总了相关单位提交的标准草案,并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的制定原则和依据 1.定位于知识管理的概念框架 本标准定位于为知识管理提供标准化的概念模型,包括知识管理的基本术语、知识管理模型,将知识管理体系的过程模型的相关内容,包括知识管理的策划、实施、评价、改进等内容拟放在《知识管理体系要求》中进行规定和阐述;对知识活动、知识基础设施等内容在知识管理的其他标准中进行规定。 2.满足标准应用的各方需求 《知识管理框架》标准的用户涉及到政府机关、咨询机构、系统供应商、标准化机构、科研院所、企业用户等各种组织,来自各界的意见出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需求,会有不一致的地方和矛盾冲突的地方。本标准力争达到协调一致,通过超越底层的技术实现细节,从更高层面上界定了知识及知识管理的相关概念、体系框架、知识管理体系的过程模型。

企业知识管理经典案例分析

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1 安达信 安达信(Arthur Anderson, AA) 公司主要从事会计与审计、税务、商务顾问、咨询服务等业务,因为它为客户提供的服务99.5% 基于知识,因此,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贯穿于决策和管理过程的始终。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将所有信息组合成一个中心知识库。该公司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是:“ 促进个人和组织学习的过程”。在实施知识管理时,该公司的一些重要理念还包括: ? 知识与学习密切相关; ? 在将知识与管理结合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知识不容易管理,因为它存储在人们的头脑中; ? 知识管理策略应该与公司的商业策略密切结合。 目标 ? 帮助员工表达他们的思想; ? 帮助知识经理们更好地组织知识; ? 不断充实知识管理系统,使其容更加丰富,鼓励员工使用它; ? 力求使企业的所有知识都变成可以查询和获取的显性知识。 计划的实施 安达信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知识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具有竞争优势的策略。每一条服务线和每一个产业部门都有责任保证知识的共享。同时,每一条服务线和每个产业部门都配备了一名知识经理,共计60 名,其中一些人全职负责知识管理工作。 ? CIO 与CKO 的职责 前者关注技术,后者的工作集中于知识处理、调查和评估用户对知识产品的使用情况。但无论工作重点如何,两者总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合作。在企业部,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被上载到网上去,需要对它们进行评估,有价值的信息才能上载。 ? 技术平台

安达信的知识管理系统基于普通的软硬件平台(Windows 、Lotus Notes 和PC 机)。所采用的三大技术是:群件技术、Internet/Intranet 、数据库和指示系统(Database & Pointer System)。其中使用最频繁的技术是以下三种: ① Lotus Notes 确保信息能够安全地在全球围传播; ②语音允许人们能够在任何情况下进行交流; ③知识基地提供最佳实践数据库。 实践 安达信的知识管理项目获得了以下成果: ①全球最佳实践项目(GBP ) ②网上安达信 所有员工都是部网的用户,网上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公告(例如,金融市场产业)、相关资 源(例如,有关会议和有关公司其他投入产出的结果)以及网上对话与讨论。 ③电子知识蓝图 ④ 全球最佳实践基地(Global Best Practice Base ) 汇集了各类项目报告,共 2 万多页(同时有光盘版)。在总部有25 个人监督它的使用情况,并对容进行整理。该项目的定量和定性工具能够帮助人们构建事件的框架,并按优先次序排列。 ⑤ 商务咨询顾问 提供安达信所有的商务咨询方法(被制作成光盘),并提供50?100种工具,咨询人员可以将其作为辅 助工具。 ⑥ 专家向新手传递知识知识管理的难点之一是专家如何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传递给新手,在安达信,新手通过全球培训数据库获得知识。 经验教训 ? 引入Lotus Notes 时,并没有提供全球最佳实践数据库的能力,但事实证明这个数据库很有用,因此安达信应该与Lotus 协作,提供能满足全球最佳实践需求的产品信息。 ? 应该尽早采用委员会或小组方式推进知识共享的策略,在知识创新、评估以及监督等方面充分发挥知识经理的

知识管理将知识看成资源的管理修订稿

知识管理将知识看成资 源的管理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知识管理——将知识看成资源的管理 知识经济是近几年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个新概念,也是目前国内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知识经济的带动下,美国近来表现出了“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的良好发展势态,令世界瞩目。 而作为知识经济的子学科“知识管理”则是一个更新的概念。虽然我们似乎还没来得及深入研究,但它在当今的企业运营中,已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运作的主要工具和管理内容。一、什么是“知识管理” 享誉世界的福特汽车公司在管理中非常推崇“知识管理”,将“知识管理”看作是“智力资本杠杆”,并认为它具有四两拨千斤的管理效能。公司在1996年到1997年间成功地节约了超过3亿美元费用,而其中的亿美元可直接归功于其采用的一套知识管理技术——最优经验答复系统。更令人吃惊的是,节省的巨额费用是来自于由内部网络Web开发者和两位经营专家在10天内开发出的一套系统。 那么,能发挥如此奇效的“知识管理”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还是从“知识”的概念去理解会比较容易。 知识抽象是人对事物的认识和经验(包括技能)的总和。从信息的角度看,它是一种能改变人的行为方式、被人所利用的信息。但它不能独立存在于信息的集合中,也不表现为对信息的存储和提取的能力,它只能在人对信息的运用中体现和产生。当然,离开了信息,人也无法获得知识。可见,人是实现知识的主体,信息是转化为知识的基础。人的认识可以决定信息存在的价值,人的认识又会因被认识的事物所具有的信息所改变,从而形成不断提高的对事物的新认识,以至循环无穷。这就是信息在转化为

知识管理概述

幻灯片1 知识管理 K n o w l e d g e M a n a g e m e n t 卫军朝 w e i j c h@g m a i l.c o m 幻灯片2 知识管理推荐阅读书目 ●教材: ●廖开际主编.知识管理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幻灯片3 知识管理推荐阅读书目 ●英文书目: ●Ikujiro Nonaka, Hirotaka Takeuchi.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Davenport, Prusak. ●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 1998,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Murray Jennex. ●Case studies in knowledge management.2005.,Idea Group Publishing 幻灯片4 其他中文参考书目与译著 ● 1.柯平.知识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7 ● 2.王德禄.知识管理的IT实现——朴素的知识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 3.夏敬华,金昕.知识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 4.苏新宁.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 5.林东清等.知识管理理论与实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 6.李华伟,董小英,左美云.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 幻灯片5 ●7.邱均平等.知识管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8.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等.知识管理.杨开峰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波 士顿:哈佛商学院出版社,1999 ●9.Karl Eric Sveiby.知识型企业的管理——通过鼓励创造性来增加价值.梁立新译。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知识管理第二次,平时作业2020秋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

1. 知识管理兴起和发展的背景? 答:知识管理来诞生于知识经济逐渐兴起,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商业竞争日益加 剧的环境中。知识管理与信息技术密不可分,共同构建企业商务智能,并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进一步发展。第一代信息化管理的是数据自;第二代信息化管理的是信息;而知识管理将信息化推进到第三阶段,第三代信息化管理的对象是知识透过知识的分享,促使整个企业个人得以进步。 2. 隐性知识如何转化为显性知识? 答:在具体采取措施时,要注意将知识管理系统完全地融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内容中去,例如,可以将员工要处理的工作问题直接在知识管理中去完成,这样就可以一举两得,既可以完成工作,又能够积累知识。将知识管理有效融入到项目管理、客户管理、流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中去,这样才能够使工作和知识积累同时进行,逐渐使得知识积累成为一种习惯和方式,将已经在员工大脑中形成的隐性知识在工作过程中自然而然的释放出来,并且能够有效积累在企业的知识系统中形成具体的显性知识,为整个组织循环利用。 3. 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目标和原则? 答:第一,知识的获取。从供应链中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为从供应链内的成员间与供应链外获取满足供应链整体需求的知识。第二,知识的共享与传播。知识管理的研究者大都认为知识昔理的核心是知识的共享与传播,其根木原因是知识的共享与传播有利于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知识水平从而增强供应链的竞争优势。但事实上,企业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是有选择性的,只有一部分得到了共享和传播,因此供应链中知识共享的前提是知识识别,那此涉及成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往往不会成为供应链中共享与传播的对象。 4. 如何构建知识地图? 答:知识地图时指用于帮助人们知道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知识的 知识管理工具,是一个企业知识资源的导航系统。知识地图的作用就在于可以帮助员工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要的知识资源。知识地图可以显示整个企业知识资源的分布情况,不论是分类还是查找,知识地图都可以为用户提供满意的结果。同企业目前所面临的信息过量的情况一样,企业也会面临知识过量的问题。即便是为使用者提供高效率的搜索引擎,也是不能够使使用者摆脱寻找知识过程中的混乱状态的,需要有一个指引使用者的工具。知识地图可以为使用者提供知识库浏览方式,其结构与用户所想要的信息检索方式基本一致。知识地图时通往知识库的向导,这是形成知识管理氛围的关键性因素。 5. 企业的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 答: 1、建立知识管理系统的系统思维模式: 集团公司在进行知识管理系统构建过程中,不能仅仅将知识管理系统作为是企业运营管理的工具或专业性,仅仅要以全面性、系统的看法,把知识管理系统作为一种管理方案意识,在知识管理系统中不但重视网络科技的可用,又不能忽略知识管理系统中的文化创意因素、组织因素及人的因素。 2、重点围绕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专业技能要素拓展专业技能的深度广度: 对于一切一个集团公司来讲,其生存与发展趋向都具备自身的竞争优势,这类优势将会是生产工艺流程上的,也将会是经营或管理能力的优势。从知识管理系统的角度观察,这类优势就是企业的重要专业技能,务必依据知识管理系统将其进行储存、散布并在运用她们的此外与时俱进,从而保持其长期性的风采,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 3、建立专业技能资源共享、变换的方法: 知识管理系统的内容十分普遍,从归属于总体目标的角度来看,有一个人专业技能和组织知识管理系统;从特点上来看,有不可逆性专业技能和显性基因知识管理系统;而从其层面看,则存在着内部专业技能和外部知识管理系统。 6. 如何在自已的业务中开展有效的知识管理? 答:实现知识管理的自动化。办公自动化使各种文档实现电子化,通过电子文件

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摘要:作为知识经济的核心,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知识能够创造巨大的企业价值,这是十分简单的道理;可是,如何创造、收集、分享和利用这些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价值,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文主要通过一个项目型公司的案例,介绍建立知识管理体系的策略和主要方法,同时还将介绍一家名列全球十大石油公司的大型国有企业的知识管理计划的部分内容。 一、客户的背景以及面临的挑战 我们的客户是一家以对外工程承包为核心业务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在几十个国家承担过数百个各种不同形式的对外经济援助项目和国内建设项目。公司对外工程承包总额在12亿美元以上。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在亚洲、非洲、中东、欧洲、美洲和澳洲等地均设有代表处,承办公司的各类业务。 由于公司从事的大都是国际工程项目,项目的时间跨度一般比较长,有的甚至在10年以上,因此,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对于企业的成功就变得至关重要。为此,在2001年,公司制定了向知识和资本密集型工程项目管理公司迈进的战略远景。 然而,许多因素制约着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公司在非洲承接了一个电站建设项目,项目组成员克服了语言文化法律和技术等方面的重重困难,终于按计划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了电站建设;可惜的是由于没有将这些重要资料和经验进行及时整理,当公司投标非洲另一个电站的建设项目时,新的项目组差不多是从头开始收集当地的资料,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许多原本已经解决的问题又一次出现,项目组不得不花费宝贵的时间进行重新协调和谈判,对项目成本和进度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就在于公司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和知识共享的环境和机制。由于缺乏规范的和标准化的项目管理流程,每个项目组都是各有一套。公司中的绝大部分知识是以个人知识的形式存在的,包括员工个人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与保存在个人电脑或文件柜里的显形知识。公司领导早就意识到将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的必要性,然而在推行知识共享体系的过程中,公司面临着许多挑战: ?每个项目组都有各自的经验和诀窍,许多经验都是通过教训才取得的,因此, 如果没有合适的激励措施,就不愿意贡献出来 ?即便愿意同大家分享个人知识,又不知道谁需要以及通过什么有效 的途径来分享,许多知识散落在各处,不了解如何分类,很少进行 整理,难以查找

知识管理——将知识看成资源的管理

知识管理——将知识看成资源的管理 知识经济是近几年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个新概念,也是目前国内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知识经济的带动下,美国近来表现出了“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的良好发展势态,令世界瞩目。? 而作为知识经济的子学科“知识管理”则是一个更新的概念。虽然我们似乎还没来得及深入研究,但它在当今的企业运营中,已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运作的主要工具和管理内容。? 一、什么是“知识管理” 享誉世界的福特汽车公司在管理中非常推崇“知识管?理”,将“知识管理”看作是“智力资本杠杆”,并认为它具有四两拨千斤的管理效能。公司在1996年到1997年间成功地节约了超过3亿美元费用,而其中的亿美元可直接归功于其采用的一套知识管理技术——最优经验答复系统。更令人吃惊的是,节省的巨额费用是来自于由内部网络Web开发者和两位经营专家在10天内开发出的一套系统。? 那么,能发挥如此奇效的“知识管理”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还是从“知识”的概念去理解会比较容易。? 知识抽象是人对事物的认识和经验(包括技能)的总和。从信息的角度看,它是一种能改变人的行为方式、被人所利用的信息。但它不能独立存在于信息的集合中,也不表现为对信息的存储和提取的能力,它只能在人对信息的运用中体现和产生。当然,离开了信息,人也无法获得知识。可见,人是实现知识的主体,信息是转化为知识的基础。人的认识可以决定信息存在的价值,人的认识又会因被认识的事物所具有的信息所改变,从而形成不断提高的对事物的新认识,以至循环无穷。这就是信息在转化为知识

的过程中与人的相互作用和内在联系。如投机者认为美元会上扬,他们拼命买进就会推动它上涨,而美元的上涨这种新信息又会使其认识强化,从而形成新的循环。? 因此,人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信息的这种相互作用和内在联系决定了“知识管理”是一种对人与信息资源的动态管理过程。我们理解“知识管理”应是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目标,将知识看作是一种可开发资源的管理思想。简单说“知识管理”就是人在企业管理中对其集体的知识与技能(不管它是写在纸上,还是存在人脑中)的捕获与运用的过程。从结构上看,它可分为人力资源的管理和信息管理两个方面。其目的就是寻求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最佳结合,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共享,以便达到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使他们能够作出最恰当的决策。而要达成知识管理的目标,经理们必须发展的是卓越的判断力和超前的思维。具有能够正确评价和识别存在于人脑中的无形资产的能力,也是成功企业经理们共同的特点。? 二、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 着名的知识学教授Ikujiro?Nonaka曾说:“只有人类才能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无论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多大,它们终究不过是人类的一种工具。”? 可见,人既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又是知识的载体,因此说对人的管理(即人力资源的管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 人力资源名词对应的英文有三个:?Human是指人,Resource是指财富,Human?Resource是指将人力当做一种财富的价值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