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记录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记录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记录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记录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 事件基本情况:事件名称、发生日期、时间、地点、人员、环境、设备等基本信息。

2. 事件描述:对事件的发生经过进行详细描述,包括事件的原因、过程、影响等。

3. 事件等级:根据事件的危害程度、严重程度、频率等因素,分别确定事件的等级,一般分为一般事件、重大事件、特别重大事件等。

4. 事件影响:对事件的影响进行描述,包括对患者、医院、医生、护士等的影响,以及对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影响。

5. 处置措施:对事件的处理措施进行记录,包括立即采取的措施和以后的措施,以及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等。

6. 防范措施:对事件的防范措施进行记录,包括制定应急预案、加强人员培训、检查设备等方面的措施,以及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等。

7. 处理效果:对处理措施的效果进行记录,包括对事件的消除、对患者和医疗

人员的教育等方面的效果,以及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等。

8. 签字确认:对事件报告进行签字确认,包括事件的汇报人、处理人、审核人和有关领导。

以上是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记录的内容,通过及时记录和处理事件,可以有效地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共5篇)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共5篇) 第一篇: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病人安全是医疗的基本原则,是质量管理的核心。为了鼓励全院职工及时、主动、方便地报告影响病人安全的事故隐患或潜在风险,通过管理人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以达到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缺陷,确保医疗安全的目的。为此,我院特制定了无惩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与流程,并在院内网上设置了不良事件上报程序,鼓励全院职工积极参与不良事件上报。 一、不良事件的定义 所谓医疗不良事件是指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不良事件可分为2类,一类是可预防的不良事件,即医疗过程中未被阻止的差错或设备故障造成的伤害;另一类是不可预防的不良事件,即正确的医疗行为造成的不可预防的伤害。 二、不良事件报告的意义 1、通过报告不良事件,及时发现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可有效避免医疗差错与纠纷,保障病人安全。 2、不良事件的全面报告,有利于发现医院安全系统存在的不足,提高医院系统安全水平,促进医院及时发现事故隐患,不断提高对错误的识别能力。 3、不良事件报告后的信息共享,可以使相关人员能从他人的过失中吸取经验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三、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分类 根据报告系统的主体和适用范围可分为外部报告系统和内部报告系统两类;根据所报告不良事件的种类可分为强制报告系统和自愿报告系统两类。外部报告系统和内部报告系统中都包含强制报告系统和

自愿报告系统。医疗事故和重大医疗差错属于强制报告系统。 四、不良事件的范围不良事件主要包括以下范围:(1)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病人安全相关的护理意外;(2)诊断或治疗失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非正常死亡、严重功能障碍、住院时间延长或住院费用增加等医疗事件;(3)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输血不良反应;(4)因医疗器械或医疗设备的原因给患者或医务人员带来的损害;(5)因工务人员或陪护人员的原因给患者带来的损害;(6)严重院内感染;(7)门急诊、保卫、信息等其他相关不良事件。 五、不良事件报告的原则 坚持非惩罚性、主动报告的原则。医院鼓励医务人员主动、自愿报告不良事件,包括报告本人的或本科室的,也可以报告他人的或其他科室的,可以实名报告也可以匿名报告。对主动报告的科室和个人的有关信息,医院将严格保密。 六、不良事件报告的时限 建议早发现早报告,一般不良事件报告时间为24~48小时以内;严重不良事件或情况紧急者应在处理事件的同时先口头上报相关部门,事后在24~48小时内补填《不良事件报告表》。 七、不良事件报告流程 院内网上有“不良事件上报”菜单,进入后点击下载《不良事件报告表》,按表格要求填写相关内容,根据事件内容选择发送至相应职能部门即可。 八、不良事件报告的奖惩措施 对主动、及时上报不良事件的人员和科室,将根据不良事件的具体情况给予免责、减轻处罚或奖励处理;凡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但隐瞒不报的科室和个人,一经查实,根据事件具体情况给予当事科室和个人相应的行政和经济处罚。 建立不以惩罚为手段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是建立安全医疗体系的第一步。很多国家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我国与发达国家比较相对滞后,不良事件报告

不良事件会议记录

不良事件会议记录 第一篇:不良事件会议记录 时间:2012年4月10日16:30分地点:小会议室人员:各科护士长 内容: 1、奖励1-3月份填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的相关科室 2、分析1-3月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情况及整改措施 1、我院第一季度各科室报送情况为:肾内科2例,传染病ICU室4例。奖励肾内科20元,传染病ICU室40元。 2、1季度不良事件的主要表现是深圳益心达的一次性使用无菌静脉导管包质量存在一定问题,针头脱落,静脉导管与输液器连接口开裂,我们已通知供应商更换这一批次商品,也请护士长严密关注,以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时间:2012年5月8日16:30分地点:小会议室人员:各科护士长内容: 1、印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主要临床表现 2、讲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填报 1、我们经过分析,整理,现在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主要临床表现印发给各科室,希望护士长组织科室人员认真学习,所有人员均能熟练掌握不良事件的各种临床表现。 2、对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填报,个别科室都不能规范填写,很多重要的内容存在缺项,现在我分ABCD逐一向大家讲达。 A患者资料: (1)姓名、年龄(可以不填写出生日期)、性别、电话都是容易填写的。 (2)唯一需要强调的是预期治疗疾病与作用这一项,要填写患者住院主要治疗何种疾病及使用医疗器械的目的,比如应急科的患儿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出现不良事件,这项要疾病名称填写:治疗手足口病,使用器械目的:输液治疗。

B不良事件情况: (1)事件主要表现:器械故障具体填写,如输液器针头连接处漏水;主要伤害如增加病人痛苦。 (2)事件发生日期、发现日期、使用场所都是非常容易填写的。 (3)重点讲一下事件陈述这项:要填写器械使用时间、使用目的、使用依据、不良事件情况(具体填写器械故障)、对受害者影响、采取治疗措施时间、采取治疗措施、好转时间。要注意四个时间的描述,要具体要时分。 C医疗器械情况: (1)要严格对照产品包装完整无误的填写注册证号、产品名称、商品名称、企业名称、地址、联系电话、规格型号、编号、批号、有效期、生产期、使用期。 (2)事件发生初步原因分析:要填写出现此次不良事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产品质量、还是人员操作,或者是其它原因。 (3)事件初步处理情况:出现不良事件后,我们医护人员是如何处理的。 D关联性评价:(1)发现的不良事件是否有合理的先后时间顺序?(2)是否属于所使用的医疗器械导致的?(3)是否可用其它因素来解释?是打勾形式的。 各科室当出现不良事件时要及时上报,并认真填写报告表格,如不能完全填写,请咨询设备科,电话88021,我们会电话或现场为你们解答,大家努力做好这项工作,一切为医院,一切为患者。 时间:2012年7月3日16:30分地点:小会议室人员:各科护士长 内容: 1、奖励4-6月份填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的相关科室 2、分析4-6月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情况及整改措施1、2季度各科室报送不良事件例次为:内分泌科1例,传染病ICU室10例,肿瘤科1例,普外科1例,重症ICU室2例,手术室1例,胸外科1例。每例次奖励10元。2、2季度不良事件的主要表现是一次性使用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记录本

医疗安全(不良) 事件记录本 科室 年份 称多县人民医院 目录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流程 二、医疗纠纷(事故)防范、预警与处理规定 三、各种表格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与流程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及范围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正常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发生本可避免的涉及医疗安全的不良事件/缺陷。包括: (一)可能损害患者健康或延长患者住院时间的事件; (二)可能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的事件; (三)各类可能引发医疗纠纷的事件; (四)不符合临床诊疗规范的操作; (五)可能引起患者额外经济损失的事件; (六)可能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的事件; (七)可能给医务人员带来人身损害或经济损失的事件; (八)可能给医院带来信誉等各种损失的事件;

(九)其他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事件或隐患。 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级 (一)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二)不良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 (三)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四)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 三、接收报告单位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表根据不同内容有以下相应部门收集处理: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由医务科处理; (二)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由护理部处理; (三)感染相关安全(不良)事件由控感办处理; (四)药品安全(不良)事件由临床药剂科处理; (五)器械、设备安全(不良)事件由药剂科和设备科处理; (六)设施安全(不良)事件由总务科处理; (七)服务及风纪安全(不良)由政工科处理; (八)安全不良事件由保卫科处理。 四、上报流程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信息采集记录和报告相关制度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信息采集记录和报告相关制度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疗机构的核心工作内容之一、为了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关的制度来采集、记录和报告医疗质量与安全方面的不良事件信息。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目标是提供高质量、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实现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不良事件的采集、记录和报告是医疗机构进行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不良事件的采集是指通过对不良事件进行统一的收集、整理和分类,获取相关信息的过程。医疗机构应建立不良事件的采集制度,要求医务人员每当发生不良事件时,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准确、详细的记录。不良事件的采集应遵循科学、客观、公正和及时的原则,确保采集到的信息真实可靠。 不良事件的记录是指将采集到的不良事件信息进行编码、分类和整理的过程。医疗机构应建立不良事件的记录制度,要求医务人员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将采集到的不良事件信息进行记录。不良事件的记录应包括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病人信息、事件经过、处理过程和结果等内容。记录应详实、准确,并保存在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部门或相应负责人的专用档案中。 不良事件的报告是指将采集和记录到的不良事件信息移交给相关部门或者上级机构的过程。医疗机构应建立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在发生不良事件后,将采集和记录的不良事件信息进行报告。报告应包括事件的经过、原因、影响和借鉴教训等内容。报告应及时、准确,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移交。

建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的不良事件信息采集、记录和报告制度,有助于 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医疗服务的质量与安全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促进医疗机构的 整体发展和提高。因此,医疗机构应重视医疗质量与安全的不良事件信息 采集、记录和报告工作,并加以规范和完善。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和监测培训(共5篇)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和监测培训(共5篇) 第一篇: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和监测培训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和监测培训指南 (主动服务类) 一、办理依据 蚌埠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为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为药械使用安全提供服务保障。负责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化妆品不良反应及药物滥用监测的信息收集、分析评价、核查、上报反馈、网络管理和宣传培训等日常监测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 二、承办机构 蚌埠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中心) 三、服务对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 四、服务条件 无 五、服务流程 蚌埠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动到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开展 七、办理时限 不定时 八、收费依据及标准 无 九、咨询方式 蚌埠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中心) 电话:************ 第二篇: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 为了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严格医疗器械的质量跟踪检测

工作,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特制订本制度: 一、基本概念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主要包括医疗器械已知和未知作用引起的副作用、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等。副作用:是治疗使用的医疗器械所产生的某些与防治目的无关的作用。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指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医疗器械与药品一样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特别是那些与人体长时间接触、长期使用、植入人体内的医疗器械,在其对疾病诊治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相应风险。只有通过医疗器械上市后,在使用中发生的不良事件的监测和管理,最大限度地控制医疗器械潜在的风险,保证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使用。 二、报告原则 (一)基本原则:造成患者、使用者或其他人员死亡、严重伤害的事件已经发生,并且可能与所用的医疗器械有关,需要按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严重伤害包括三种情况: 1.危及生命 2.导致机体功能的永久性伤害或者机体结构的永久性损伤。 3.必须采取医疗措施才能避免上诉永久性伤害或者损伤。 (二)濒临事件原则:有些事件当时并未造成人员伤害,但临床医务人员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认为再次发生同类事件时,会造成患者、使用者或其他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则也需报告。 (三)可疑即报原则:在不清楚是否属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时,按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报告事件可以是与使用医疗器械有关的事件,也可以是不能排除与医疗器械无关的事件。 三、报告时限及流程 (一)报告时限 群发不良事件:立即报告,科室报告员应在24小时内填报《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并送达院级监测员。院级监测员应立即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 疗人员的死亡或严重伤害,应该按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3、主动报告原则: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应该在发现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后,主动向药监部门报告。 四、报告流程: 1、发现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后,立即停止使用该器械,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并将事件报告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的负责人。 2、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应该及时向 药监部门报告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提供详细的事件陈述和医疗器械情况。 3、药监部门收到报告后,将对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评 估事件的严重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通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要求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五、报告表填写说明: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应该详细记录患者资料、医疗器械情况、不良事件情况、事件处理情况等信息,并在事件陈述中尽可能详细地描述事件的经过和影响。填写报告表时应该注意格式的正确性,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并尽可能用简明的语言表达。 1、格式错误已经被修正; 2、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3、改写每段话如下: 一、报告原则: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是指在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发生了与医疗器械有关的意外、事故、质量问题、疾病传播等不良事件,需要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告。报告原则包括:必报原则、可疑即报原则和免除报告原则。 二、必报原则: 根据《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管理办法》,以下情况必须报告:

1.引起或造成死亡或严重伤害的事件; 2.对医疗器械性能的影响性质严重,很可能引起或造成死亡或严重伤害的事件; 3.使器械不能发挥其必要的正常作用,并且影响医疗器械的治疗、检查或诊断作用,可能引起或造成死亡或严重伤害的事件; 4.医疗器械属于长期植入物或生命支持器械,因此对维持人类生命十分必要的事件; 5.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需要采取或被要求采取行动来减少产品对公众健康造成损害的风险的事件; 6.类似事件在过去实际已经引起或造成死亡或严重伤害的事件。 同时,如果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出现未知的不良反应,或者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意外事件,导致医务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也需要进行报告。 注意事项: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是指在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或质量问题,都需要及时向国家药监局进行报告。这一措施不仅可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还可以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监管,保证整个医疗行业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以下是三个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的案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思。 第一个案例是2013年发生的“移植耳蜗事件”。在华山医院进 行的一次听力重建手术中,使用了一只有缺陷的耳蜗。导致手术失败,患者丧失了正常的听力,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舆论讨论。最终,华山医院接受了严格的调查和整改,同时还启动了应急预案,进行了应急处理。 第二个案例是2017年发生的“盆底电切事件”。在南京市妇幼 保健院进行的一次分娩中,使用了有毛边缺陷的盆底电切器。导致器械在使用过程中撕裂了孕妇的阴道和直肠,严重威胁了孕妇的生命安全。最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接受了严格的调查和整改,同时还高度重视医疗器械的品质和安全,加强了医疗器械的监管和管理。 第三个案例是2019年发生的“椎管内麻木事件”。在一家医院 为患者进行椎管内麻醉治疗时,由于使用的医疗器械存在瑕疵,导致患者出现了永久性的麻木现象。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保护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最终,该医院接受了调查和整改,同时还对医疗器械的选择和使用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加

强。 这三个案例的发生,反映出了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隐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通过更加细致的监管、更加完善的制度和更加高效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医疗质量的保障。另外,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也需要更加深入的宣传和普及。所有医疗工作者、医院和药品制造商都应该加强对器械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的识别和报告,确保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证整个医疗系统的品质和安全水平。 在医疗器械领域,质量和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医疗工作者、医院、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都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监管和管理,加强对安全风险的识别和预防,同时还需要促进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和创新,提高医疗器械的品质和水平,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 总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是我们保障用药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需要我们共同关注和加强。医疗器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频发也导致广大患者和社会公众对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了更高的关注和重视。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的稳定性,医疗机构、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都应该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监管和管理,保证医疗器械的品质和安全水平。下面我们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的角度,深入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医疗不良事件分析总结(3篇对策)

医疗不良事件分析总结(3篇对策) 医疗不良事件分析总结(3篇对策) 不良事件分为很多种,基本分为:药品不良事件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以下是关于医疗不良事件分析总结,供大家参考! 医疗不良事件分析总结(范文一) 一、原因探讨 医疗安全责任意识差,知与行不能统一: 近年来,尽管各级医院都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医疗质量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在医院的各个岗位都有章可循,但实际却是好多问题出现在有章不循方面,尤其是有关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长期被忽视,在制度面前有的简单应付,有的视而不见,有的马虎从事,不执行制度,不把患者当回事,进而出现安全事故。 医疗安全管理不到位,惩罚措施失之于宽: 在医院管理层对医疗安全管理失之于宽,出现了面对差 错事故处理不够及时,惩罚也不够严格,堵塞漏洞的措施落实较差等问题。使一些明显的医疗安全责任问题得不到及时惩戒,追查问责的制度不够明确,对当事者没有较强的威慑力,体现不出管理手段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致使个别素质较差的人员将规章制度视为儿戏,经常出现医疗差错。 业务能力不足,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认识不够,防范不力: 医学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科学,未知领域很多,许多新理论、新疗法、新术式瞬息万变,如果不及时更新知识,更新理论,不能对疾病有一个全方位的掌握,就会对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认识不够,进而防范预案不到位,导致安全事件。 医院整体利益与科室局部利益不够协调统一: 医疗过程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常涉及众多的环节,需要多专业、多种类、多人员的严密合作,有的科室缺乏对医院整体工作负责的态度,只强调本科的利益,不管不顾整体工作的连续性和衔接性,在收住院、做检查、会诊、转科等方面不注意协调配合,延误抢救治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范文(四篇)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范文 医疗不良事件是指发生在医疗机构的医疗事故、医疗差错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医源性损害,包括医疗意外、并发症等。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虽有一部分原因来自医务人员个人的疏忽或技术缺陷,但更多的原因的来自长期潜在于整个业务管理中的疏漏。增进患者安全,关键是能够捕获关于医疗不良事件和高危隐患的综合信息,通过深入剖析,将其中的教训深刻汲取,为预防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奠定基础。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有利于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缺陷的发生及处理情况形成深入的认识,便于分析发生原因及处理的合理性,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为牢固树立患者安全意识,强化安全保证措施,有效防范医疗缺陷,切实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工作提供实质性支持。根据“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实施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一、成立____: 成立医疗不良事件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报告项目:

手术病人及部位错误、病人识别错误、用药错误、输血意外、重大并发症、医院感染。 三、报告方式: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的内容应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就诊或入院时间、简要诊疗经过、目前状况;医疗过失行为发生的时间经过,已采取的医疗措施及效果;当事医务人员的姓名、专业、科室、职务或职称。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的形式:科室或个人以书面方式为主,应以____,报告的内容必须真实。 四、报告处理: 医务科接到报告后将立即____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及时制定改进措施。 五、督查考核: 医务科将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对主动报告不予处罚,对隐瞒不报,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医院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为了鼓励全中心职工及时、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通过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以达到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目的,特制定我中心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一、医疗不良事件的定义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记录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记录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发生的由于医务人员、医疗设备、医疗环境或患者本身等因素导致的意外事件或事故,这些事件可能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不良影响。为了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报告记录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下面是有关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记录的参考内容: 1. 事件基本信息 - 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医疗机构名称等。 - 事件相关人员的姓名、职称及从业年限等。 2. 事件描述 - 对事件的发生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 病情转归等。 - 针对事件的启动原因进行描述,从医务人员、设备、环境、患者自身等方面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 3. 事件类型分类和等级划分 - 根据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对事件进行分类和等级划分。 - 常见的分类包括手术相关事件、药物相关事件、感染相关 事件等。 4. 事件的原因分析 - 通过事件回顾、记录和讨论,分析引发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 - 探讨医务人员、医疗设备、医疗环境等方面的责任与问题。

- 提出对于类似事件的改善措施和预防措施。 5. 不良事件的影响评估 - 对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评估。 - 分析事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等方面 造成的影响。 - 根据影响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置和修复措施。 6. 处理和修复措施 - 根据不良事件的性质和原因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和 修复措施。 - 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 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转和使用安全。 - 对医疗环境进行整改和卫生消毒,提高患者安全保障水平。 7. 事件监测和反馈 - 设立事件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事件进行检查和反馈。 - 对不良事件的发生和处理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和改善管 理效果。 - 定期发布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提高公众对医疗质 量安全的关注。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记录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报告日期:年月日时分事件发生日期:年月日时分A.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 科别:床号:住院号:诊疗时间:年月日时分 临床诊断: B.不良事件情况 事件发生场所:✍急诊✍门诊✍住院部✍医技部门✍行政后勤部门✍其它 不良后果:✍无✍有(请写出) 事件经过(可另加附页): C.不良事件类别 ✍信息传递错误事件:医师、护理、医技判定意见错误、医嘱错误(口头及书面)、其他传递方式错误 ✍治疗错误事件:患者、部位、器材、剂量等选择错误;不认真查对事件 ✍方法(技术)错误事件:遗忘、未治疗、延期、时间或程序错误、不必要的治疗、灭菌(消毒)错误、体位错误等 ✍药物调剂分发错误事件:医嘱、处方、给药、调剂等不良事件 ✍输血事件:医嘱、备血、传送及输血不当引起的不良事件 ✍设备器械使用事件:设备故障,一次性耗材出现问题或者设备使用不当导致的不良事件 ✍导管操作事件:静点滴漏(渗)、导管脱落(断裂、堵塞)、连接错误等 ✍医疗技术检查事件:检查人员无资质、标本丢失或弄错标本、试剂管理、医疗信息沟通错误;迟报、漏报、错报结果等 ✍知情同意事件:如知情告知不准确、未✍物品运送事件:如延迟、遗忘、丢失、破损、未按急需急送、品种规格错误等✍患者及其家属依从性事件:患者及家属不按照医嘱,医院规定,依从性差造成的事件 ✍公共设施事件:医院建筑、通道、其它工作物、有害物质外泄、放射线泄漏等相关事件 ✍医患双方冲突事件:医患双方发生的不满、言语、肢体冲突等事件 ✍治安事件:非医患双方之间的治安事件:如盗窃,患方与第三方的治安事件 ✍医护安全事件:包括锐器刺伤、接触化疗药、传染病等导致损害的不良事件 ✍非预期事件:非预期诊疗措施、重返ICU、花费大幅超出预期,住院时间延长等 ✍不作为事件:医疗护理工作中已经发现问题,但未及时处现导致的不良事件 ✍基础护理事件:如摔倒、坠床、误吸、误咽、

科室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记录本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记录本 科室: 年份: 徐州市中心医院 徐州市中心医院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流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是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的重要措施。为达到卫生部提出的病人安全目标,落实建立与完善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 规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医疗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将获取的医疗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反馈并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院内发生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主动报告;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输血不良反应、院内感染个案报告需按特定的报告表格和程序上报,不属本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内容之列。 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和等级划分 (一)定义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等级划分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4个等级: 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原则: (一)Ⅰ级和Ⅱ级事件属于强制性报告范畴,报告原则应遵照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国发[1987]63号)、卫生部《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卫医发[2002]206号)执行。 (二)Ⅲ、Ⅳ级事件报告具有自愿性、保密性、非处罚性和公开性的特点。 1、自愿性:医院各科室、部门和个人有自愿参与(或退出)的权利,提供信息报告是报告人(部门)的自愿行为。 2、保密性:该制度对报告人以及报告中涉及的其他人和部门的信息完全保密。报告人可通过网络、信件等多种形式具名或匿名报告,相关职能部门将严格保密。 3、非处罚性:报告内容不作为对报告人或他人违章处罚的依据,也不作为对所涉及人员和部门处罚的依据。 4、公开性:医疗安全信息在院内通过相关职能部门公开和公示,分享医疗安全信息及其分析结果,用于医院和科室的质量持续改进。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登记本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登记本 科室: 负责人: 年度: 医院

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 1.器械设备科负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信息收集分析、报告和管理工作,加强对临床科室人员的不良事件教育, 提高其医疗器械安全风险意识。 2.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任何 与医疗器械预期效果无关的有害事件。伤害事件分一般伤害与严重伤害。严重伤害的含义是指下列情况之一:2.1.危及生命。 2.2.导致机体功能的永久性伤害或机体结构永久性损伤。 2.3.必须采取医疗措施才能避免的永久性伤害或损伤。 3.不良事件报告原则 3.1.基本原则:造成患者、使用者或其他人员死亡、严重伤害的事件已经发生,并且可能与使用的医疗器械有关。 3.2.濒临事件原则:当时并未造成人员伤害,但临床医务人员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认为再次发生同类事件时会造 成患者、使用者死亡或严重伤害。 3.3.可疑即报原则:在不清楚是否属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时,按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4.不良事件报告及召回的程序 4.1.使用科室发现可疑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详细记录,按规定报告。 4.2.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重点监测品种应报告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中的一般伤害事件,其他品种报告与医疗器械 有关的死亡或严重伤害事件。 4.3.可疑不良事件发生后,器械设备科与使用科室应立即调查记录不良事件的有关资料,包括患者资料、发生情 况与地点、医疗器械相关信息、操作使用人员等信息:在事件发生后 10 个工作日内填写《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补充报告表》。报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中心。其中,死亡事件应在 24 小时内报告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中心和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机构,同时通知生产、经营单位,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范本

南华县人民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试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是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的重要措施。为达到卫生部提出的病人安全目标,落实建立与完善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 规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医疗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将获取的医疗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反馈并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院内发生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主动报告;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输血不良反应、院内感染个案报告需按特定的报告表格和程序上报,不属本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内容之列。 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和等级划分 (一)定义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等级划分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4个等级: 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原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