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框架结构风荷载作用下弯矩计算(优.选)

框架结构风荷载作用下弯矩计算(优.选)

框架结构风荷载作用下弯矩计算(优.选)
框架结构风荷载作用下弯矩计算(优.选)

4.风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

4. 1 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0k z s z ?βμμ?=

其中k ?——垂直与建筑物单位面积上的风荷载标准值

z β——Z 高度上的风振系数,因结构高度H=18m<30m ,B=14.4m ,H/B=1.25<1.5,可取1.0

s μ——风荷载体型系数 根据建筑物体型查得s μ=1.3

z μ——Z 高度处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可根据地面粗糙程度C 类和各层离地面高度查规范求得

0?——基本风压 取 0.45kN/m 2

B ——迎风面的宽度 B=6m

等效节点集中风荷载如图:

图4.6.1 风荷载作用下结构计算简图

4. 2 风荷载作用下抗侧移计算

侧移刚度D 计算:

A 轴柱

B 轴柱

C 轴柱

D 轴柱

c

i K i =

445.4100.767.110?=? 44(5.4 4.7)10 1.427.110+?=? 44(5.4 4.7)10 1.427.110+?=? 4

4

5.4100.767.110?=?

0.52c K K α+=

+ 0.46 0.56 0.56 0.46 212c jk c i

D h

α=

18931

23046

23046

18931

j

D

83954

表4.6.2底层侧移刚度D

表4.6.3 2-5层侧移刚度D

表4.6.4 各层间相对转角

侧移验算:层间侧移最大值1/7609<1/550,满足要求。

4.3风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求得框架柱侧向刚度后,根据下式可将层间总剪力分配给该层各柱: 1

jk

jk j m

jk

k D V V D

==

式中 jk V ———第j 层第k 柱所分配到的剪力

jk D ———第j 层第k 柱的侧向刚度D 值 m ———第j 层框架柱数

j V ———第j 层框架柱所承受的层间总剪力

求得各柱所承受的剪力后,假定除底层柱以外,其余各柱的上下端节点 转角均相

同,即除底层柱以外,其余各层框架柱的反弯点位于高层的中点,对于底层柱则假

定其反弯点位于距支座2/3层高处。则由下式可求得各柱的杆端弯矩。

()1jk c M V y h =-?上

c jk M V yh =下

其中柱底至反弯点的高度: ()0123yh y y y y h =+++

0y ——均布水平荷载下各层柱标准反弯点高度比

1y ——上下层梁刚度变化修正系数

2y 、3y ——上下层高度变化修正系数

0y 修正后的结果见下表

风荷载作用下A 、D 轴框架柱剪力和柱端弯矩计算: 层 号

()i V KN j D ∑ jk D

jk j

D D ∑ ()jk V KN y ()

c M K N m ?上

()

c M K N m ?下

5 10.368 98334 19167 0.195 2.021 0.30 5.093 2.183 4 19.872 98334 19167 0.195 3.873 0.35 9.064 4.880 3 29.160 98334 19167 0.195 5.684 0.45 11.254 9.208 2 38.448 98334 19167 0.195 7.494 0.50 13.490 13.490 1 50.187 83954 18931 0.225 11.317

0.67

16.992 34.499

风荷载作用下B 、C 轴框架柱剪力和柱端弯矩计算: 层 号

()i V KN j D ∑ jk D jk j

D D ∑ ()jk V KN y

()

c M K N m ?上

()

c M K N m ?下

5 10.368 98334 30000 0.305 3.163 0.35

6 7.333 4.054 4 19.872 98334 30000 0.305 6.063 0.406 12.964 8.861 3 29.160 98334 30000 0.305 8.896 0.456 17.422 14.604 2 38.448 98334 30000 0.305 11.730 0.500 21.114 21.114 1 50.18

7 83954 23046 0.275 13.777 0.629

23.256 39.428

表4.6.6 B 、C 轴框架柱柱端剪力、弯矩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 文本 --------------------- 方便更改

史上最完整荷载整理【AIAY】

荷载整理一、活荷载

注:1本表所给各项活荷载适用于一般使用条件,当使用荷载较大、情况特殊或有专门要求时,应按实际情况采用; 2第6 项书库活荷载当书架高度大于2m 时,书库活荷载尚应按每书架高度不小于 2.5kN/m2确定;(h=2.4m, 2.4×2.5=6.0 kN/m2) 3第8 项中的客车活荷载只适用于停放载人少于9 人的客车;消防车活荷载是适用于满载总重为300kN(30t)的大型车辆;当不符合本表的要求时,应将车轮的局部荷载按结构效应的等效原则,换算为等效均布荷载; 4 第8项消防车活荷载,当双向板楼盖板跨介于3m×3m~6m×6m之间时,应按跨度线性插值确定; 5第12 项楼梯活荷载,对预制楼梯踏步平板;尚应按 1.5kN 集中荷载验算; 6本表各项荷载不包括隔墙自重和二次装修荷载;对固定隔墙的自重应按永久荷载考虑,当隔墙位置可灵活自由布置时,非固定隔墙的自重应取不小于1/3 每延米墙重(kN/m)作为楼面活荷载的附加值(kN/m2)计入,附加值不应小于1.0kN/m2 注:1不上人的屋面,当施工或维修荷载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采用;对不同类型的结构应按有关设

计规范的规定,但不得低于0.3kN/m2; 2当上人的屋面当兼作其他用途时,应按相应楼面活荷载采用; 3对于因屋面排水不畅、堵塞等引起的积水荷载,应采用构造措施加以防止;必要时,应按积水的可能深度确定屋面活荷载。(屋面积水荷载可取2.0 kN/m2(考虑20cm水深),且不与活载组合。)4屋顶花园活荷载不包括花圃土石等材料自重。 (考虑花圃土石等材料自重后,活荷载可取10.0 kN/m2) 3.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荷载 3.1施工和检修荷载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设计屋面板、檀条、钢筋混凝土挑檐、悬挑雨蓬和预制小梁时,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标准值不应小于1.0kN,并应在最不利位置处进行验算; 2对于轻型构件或较宽构件,应按实际情况验算,或采用加垫板、支撑等临时设施; 3计算挑檐、悬挑雨蓬的承载力时,应沿板宽每隔 1.0m 取一个集中荷载;在验算挑檐、悬挑雨蓬倾覆时,应沿板宽每隔2.5~3.0m 取一个集中荷载。 3.2楼梯、看台、阳台和上人屋面等的栏杆活荷载标准值,不应小于下列规定: 1住宅、宿舍、办公楼、旅馆、医院、托儿所、幼儿园,栏杆顶部的水平荷载应取1.0KN/m; 2学校、食堂、剧场、电影院、车站、礼堂、展览馆或体育场,栏杆顶部的水平荷载应取 1.0kN/m,竖向荷载应取1.2kN/m,水平荷载与竖向荷载应分别考虑。 3.3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荷载的组合值应取0.7,频遇值系数应取0.5,准永久值系数应取0。 4.补充荷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措施——结构体系》(2009)<附录F> ★关于地下室顶板施工荷载可取5.0kN/m2,相关要求如下: 1) 4.0kN/m2,《2012 荷规》5.5.1 条文说明和《07北京细则》2.0.3条; 2) 5.0kN/m2,《09 技术措施-结构体系》F.1-4 条6)款; 3) 10.0kN/m2,《03广东高规》2.1.2条。 ★计算地下室外墙时,室外地面堆载取5.0 kN/m2,详《09 技术措施-结构体系》F.1-4条7)款。土压力按永久荷载计,分项系数可取1.2(活载主导)或1.35。 ★地下室顶板一般绿化荷载(不包括大型植栽)取5.0 kN/m2。 ★高低层相邻的屋面,塔楼周边不小于5m 范围内的较低屋面考虑施工荷载4.0 kN/m2,详《09 技术措施-结构体系》F.1-4 条5)款。 ★预制板考虑施工荷载3.0 kN/m2。 ★砼楼板下的管道及设备吊挂按实际考虑,并不小于0.5 kN/m2。 ★轻钢屋面附加吊挂荷载(kN/m2):矿棉天花板吊顶0.10;金属屋面内衬板0.05; 彩钢夹芯板0.12;风管0.20;灯具0.05;喷淋0.15;灯光马道0.15。

风荷载计算

4.2风荷载 当空气的流动受到建筑物的阻碍时,会在建筑物表面形成压力或吸力,这些压力或吸力即为建筑所受的风荷载。 4.2.1单位面积上的风荷载标准值 建筑结构所受风荷载的大小与建筑地点的地貌、离地面或海平面高度、风的性质、风速、风向以高层建筑结构自振特性、体型、平面尺寸、表面状况等因素有关。 垂直作用于建筑物表面单位面积上的风荷载标准值按下式计算:(-1) 式中: 1.基本风压值Wo 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米高度处10分钟平均的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年一遇的 值确定的风速V0(m/s)按公式确定。但不得小于0.3kN/m2。 对于特别重要或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基本风压采用10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对风荷载是否敏感主要与高层建筑的自振特性有关,目前还没有实用的标准。一般当房屋高度大于60米时,采用100年一风压。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给出全国各个地方的设计基本风压。 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s 《荷载规范》把地面粗糙度分为A、B、C、D四类。 A类:指近海海面、海岸、湖岸、海岛及沙漠地区; 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及房屋比较稀疏的城镇及城市郊区;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书P55页表4.2给出了各类地区风压沿高度变化系数。位于山峰和山坡地的高层建筑,其风压高系数还要进行修正,可查阅《荷载规范》。 3.风载体型系数μz 风荷载体型系数是指建筑物表面实际风压与基本风压的比值,它表示不同体型建筑物表面风力的小。一般取决于建筑建筑物的平面形状等。 计算主体结构的风荷载效应时风荷载体型系数可按书中P57表4.2-2确定各个表面的风载体型或由风洞试验确定。几种常用结构形式的风载体型系数如下图

三等跨框架结构风荷载计算

1.1.1 风荷载计算 本部分参考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12年版),以下简称荷载规范。 对于垂直于建筑物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当计算主要承重结构是,按下式计算: 0k z s z w w βμμ= (2-4-12) 式中 k w —风荷载标准值(2kN m ); z β—高度Z 处的风振系数; s μ— 风荷载体型系数; z μ—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w —基本风压(2kN m )。 由《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西安地区重现期为50年的基本风压0w =0.352kN m ,地面粗糙度为C 类,风荷载体型 系数由《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续表8.3.1第8项可知s μ=0.8(迎风面)s μ=-0.4(背风面),本建筑的背风侧被建筑 物完全挡住且距离特别近,则只考虑迎风侧。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 μ :按C 类地区查表如下, 离地面高度Z(m) 4.2 7.8 11.4 15 18.6 z μ 0.74 0.74 0.74 0.74 0.812 风振系数z β: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对于高度大于30m ,且高宽比大于1.5的房屋结构,应采用风振 系数z β来考虑风压脉动的影响。本设计中,房屋高度H<30m ,H/B=18.6/18=1.03<1.5,则不需要考虑风压脉动的影响,取z β=1.0。 现取s 轴一榀框架进行计算,轴线框架的负荷宽度B= 4.2 4.2 4.22 += 将风荷载换算成作用于框架每层节点上的荷载,如下表2-4-5。 表2-4-5 风荷载计算 层次 )(m Z Z β S μ z μ w k w )(2m A ()w F kN ) (kN V

框架结构荷载整理

荷载统计 2011.4 (一) 面荷载: 恒载: 1. 100mm厚混凝土板: 2.5KN/m2 120mm厚混凝土板: 3.0KN/m2 240mm厚混凝土板: 6.0KN/m2 2. 建筑面层: 1.0KN/m2 3. 板底粉刷吊顶: 0.5KN/m2 5. 卫生间回填土容重(水泥炉渣):14 kN/m^3 6. 上人屋面作法: 5.0 kN/m^2 7. 非上人屋面作法: 3.0 kN/m^2 8. 楼梯荷载: 踏步宽: 0.30 (m) 踏步高: 0.150 0.163 (m) 角度: 26.57 (度) cos 26.57 = 0.8944 28.52 (度) cos 28.52 = 0.8787 面层 1.00 * (0.30 + 0.150) / 0.30 = 1.50 kN/m^2 1.00 * (0.30 + 0.163) / 0.30 = 1.5433 kN/m^2 踏步 25.00 * 0.163 / 2 = 2.04 kN/m^2 粉刷 0.50 / cos 28.52 = 0.58 kN/m^2 = 4.17 kN/m^2 0.080厚梯板 25.00 * 0.080 / cos 26.57 = 2.34 kN/m^2 0.100厚梯板 25.00 * 0.100 / cos 26.57 = 2.80 kN/m^2 0.120厚梯板 25.00 * 0.120 / cos 26.57 = 3.35 kN/m^2 0.130厚梯板 25.00 * 0.130 / cos 26.57 = 3.63 kN/m^2 0.140厚梯板 25.00 * 0.140 / cos 26.57 = 3.91 kN/m^2 0.150厚梯板 25.00 * 0.150 / cos 26.57 = 4.19 kN/m^2 0.160厚梯板 25.00 * 0.160 / cos 28.52 = 4.55 kN/m^2 活载: 1. 走廊、楼梯 3.5 kN/m^2 2. 大会议室、多功能厅、公共卫生间、食堂、餐厅 2.5 kN/m^2 3. 小办公室、值班室、中小会议室、休息室、强电、弱电 2.0 kN/m^2 4. 大办公室,职工之家 3.0 kN/m^2 5. 金库 12.0kN/m^2 6. 空调机房 7.0 kN/m^2 7. 储藏间、设备室 5.0 kN/m^2 8. 厨房(不含较重的炉灶、设备及厨料) 4.0 kN/m^2 9. 上人屋面 2.0 kN/m^2 10. 非上人屋面 0.5 kN/m^2 11. 栏杆、女儿墙顶水平荷载 1.0 KN/m 12.材料室、档案室 6.0 kN/m^2 13.网络机房 8.0 kN/m^2 (二) 线荷载: 1.砖墙部分: 200mm厚加气砼外墙 0.2*10+1.5=3.5KN/m2 200mm厚加气砼内墙 0.2*10+1.0=3.0KN/m2 100mm厚加气砼内墙 0.1*10+1.5=2.5KN/m2 100mm厚加气砼内墙 0.1*10+1.0=2.0KN/m2 200mm厚实心砖外墙 0.2*19+1.5=5.3KN/m2 200mm厚实心砖内墙 0.2*19+1.0=4.8KN/m2 100mm厚实心砖内墙 0.1*19+1.0=2.9KN/m2

史上最完整的20-80定律

史上最完整的20/80定律! 史上最完整的20/80定律! 20%的人成功------------------80%的人不成功- 20%的人用脖子以上赚钱--------80%的人脖子以下赚钱- 20%的人正面思考--------------80%的人负面思考- 20%的人买时间----------------80%的人卖时间- 20%的人找一个好员工----------80%的人找一份好工作- 20%的人支配别人--------------80%的人受人支配-

20%的人做事业----------------80%的人做事情- 20%的人重视经验--------------80%的人重视学历- 20%的人认为行动才有结果------80%的人认为知识就是力量-建芬老师QQ:16 55 253392 20%的人我要怎么做才有钱------80%的人我要有钱我就怎么做- 20%的人爱投资----------------80%的人爱购物- 20%的人有目标----------------80%的人爱瞎想- 20%的人在问题中找答案--------80%的人在答案中找问题- 20%的人在放眼长远------------80%的人只顾眼前-20%的人把握机会--------------80%的人错失机会- 20%的人计划未来--------------80%的人早上起来才想今天干嘛- 20%的人按成功经验行事--------80%的人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20%的人做简单的事情----------80%的人不愿意做简单的事情- 20%的人明天的事情今天做------80%的人今天的事情明天做- 20%的人如何能办到------------80%的人不可能办到- 20%的人记笔记----------------80%的人忘性好- 20%的人受成功的人影响--------80%的人受失败人的影响- 20%的人状态很好--------------80%的人态度不好- 20%的人相信自己会成功--------------80%的人不愿改变环境- 20%的人永远赞美、鼓励--------------80%的人永远漫骂、批评- 20%的人会坚持--------------80%的人会放弃 梦想团队欢迎你,有梦你就来

框架结构风荷载作用下弯矩计算.doc

4.风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 4. 1 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0k z s z ?βμμ?= 其中k ?——垂直与建筑物单位面积上的风荷载标准值 z β——Z 高度上的风振系数,因结构高度H=18m<30m ,B=14.4m ,H/B=1.25<1.5,可取1.0 s μ——风荷载体型系数 根据建筑物体型查得s μ=1.3 z μ——Z 高度处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可根据地面粗糙程度C 类和各层离地面高度查规范求得 0?——基本风压 取 0.45kN/m 2 B ——迎风面的宽度 B=6m 等效节点集中风荷载如图:

图4.6.1 风荷载作用下结构计算简图 4. 2 风荷载作用下抗侧移计算 侧移刚度D 计算: A 轴柱 B 轴柱 C 轴柱 D 轴柱 c i K i = ∑ 445.4100.767.110?=? 44(5.4 4.7)10 1.427.110+?=? 44(5.4 4.7)10 1.427.110+?=? 4 4 5.4100.767.110?=? 0.52c K K α+= + 0.46 0.56 0.56 0.46 212c jk c i D h α= 18931 23046 23046 18931 j D ∑ 83954 表4.6.2底层侧移刚度D

表4.6.3 2-5层侧移刚度D 表4.6.4 各层间相对转角 侧移验算:层间侧移最大值1/7609<1/550,满足要求。 4.3风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求得框架柱侧向刚度后,根据下式可将层间总剪力分配给该层各柱: 1 jk jk j m jk k D V V D == ∑ 式中 jk V ———第j 层第k 柱所分配到的剪力 jk D ———第j 层第k 柱的侧向刚度D 值 m ———第j 层框架柱数 j V ———第j 层框架柱所承受的层间总剪力 求得各柱所承受的剪力后,假定除底层柱以外,其余各柱的上下端节点 转角均相 同,即除底层柱以外,其余各层框架柱的反弯点位于高层的中点,对于底层柱则假

框架结构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第6章竖向荷载作用下力计算 §6.1 框架结构的荷载计算 §6.1.1.板传荷载计算 计算单元见下图所示: 因为楼板为整体现浇,本板选用双向板,可沿四角点沿45°线将区格分为小块,每个板上的荷载传给与之相邻的梁,板传至梁上的三角形或梯形荷载可等效为均布荷载。 图6-1 框架结构计算单元

图6-2 框架结构计算单元等效荷载 一.B~C, (D~E)轴间框架梁: 屋面板传荷载: 恒载:222 ??+? 6.09KN/m 1.5m[1-2(1.5/6)(1.5/6)]2=1 7.128KN/m 活载:222 ???+? 2.0KN/m 1.5m[1-2(1.5/6)(1.5/6)]2=5.625KN/m 楼面板传荷载: 恒载:222 ???+? 3.83KN/m 1.5m[1-2(1.5/6)(1.5/6)]2=10.772KN/m 活载:222 ???+? 2.0KN/m 1.5m[1-2(1.5/6)(1.5/6)]2=5.625KN/m 梁自重:3.95KN/m B~C, (D~E)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为: 屋面梁: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17.128 KN/m+3.95 KN/m=21.103 KN/m 活载=板传荷载=5.625 KN/m 楼面板传荷载: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3.95 KN/m+10.772 KN/m=14.747 KN/m 活载=板传荷载=5.625 KN/m 二. C~D轴间框架梁: 屋面板传荷载: 恒载:2 ??? 6.09KN/m 1.2m5/82=9.135KN/m 活载:2 ??? 2.0KN/m 1.5m5/82=3KN/m 楼面板传荷载:

中国工艺美术史考试要点(整理过-比较全)

工艺美术史考点习题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图腾)是最早的具有实用意义的一种装饰。 (磨制石器)和(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物质文化的主要标志。 人物舞蹈彩陶盆出土于(青海上孙家寨)。 彩陶工艺以(装饰)取胜,而黑陶以(造型)见长。 马家窑彩陶的装饰花纹以(螺旋纹)最出色。 属于马厂型彩陶的有(裸体人像彩陶壶、回形纹罐)。 原始制陶工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彩陶)和(黑陶)。 黑陶工艺产生于(龙山)文化中。 简述黑陶的工艺特点。黑、薄、光、纽 轮制的优点:、器形浑圆工整,趋于正圆。、器胎厚薄均匀。、提高了制陶的速度。 黑陶已采用轮制,其工艺特点:黑、薄、光、纽(盖纽)。彩陶以装饰见长,黑陶以造型取胜。(黑陶产生的前提是轮制技术的成熟)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装饰花纹的陶器,是原始社会制陶工艺中最出色的品种。它分布地区广,以黄河中游仰韶文化的彩陶和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最有代表性,时间也较早。 半坡型彩陶的鱼形纹,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 原始社会彩陶工艺的主要类型及艺术特点。 原始社会彩陶以黄河中游仰韶文化的彩陶和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最有代表性。仰韶文化的彩陶以西安半坡彩陶和河南陕县庙底沟彩陶最具有特色,艺术成就也最高。 半坡型彩陶常见的器形有卷唇平底或圆底盆、小口尖底瓶、敛口束腰葫芦瓶、细颈大腹壶以及杯、钵、罐、瓮、甑、釜等。装饰一般用直线,并多组成直边三角形,很少运用曲线。以动物纹为主。 庙底沟型彩陶在造型上的典型器形为:大口鼓腹小平底钵,有折唇和敛口两种。装饰多是单一的黑色或紫黑色成带式连续图案,图案构成多用直线和曲线结合,以植物为主。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主要类型有马家窑型、半山型和马厂型。 马家窑彩陶已采用泥条盘筑法制作陶器,造型多样。装饰纹样以螺旋纹最有特色,点的运用之装饰画面产生定点和核心的效果,马家窑彩陶中有很大一部分彩陶通体画满花纹,同时又有内彩。 半山型彩陶质地细腻,呈橙黄色,表面磨光,造型更加实用,装饰精巧工整,是彩陶工艺中最精美的一类。 马厂型彩陶造型上也更加丰富,增加了流、盖、提梁和纽,以提高器物的使用功能。装饰纹样趋向于简略,具有刚健粗犷的艺术特色。 商、西周、春秋时期的工艺美术 代表奴隶社会工艺最高水平的是(青铜)工艺。 青铜器的铸造方法有(模范法)法和(失蜡法)法。 商代青铜器以(饕餮纹)作为主要纹饰。 商代,(司母毋鼎)是我国目前所知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为祭祀母亲而铸造,重875公斤,高133厘米,横长110厘米,宽78厘米。青铜金属在物理化学性能上的优点:、熔点比较低。(容易掌握铸造过程)、硬度可以增高,根据铜和锡的含量比例的不同,能够得到不同硬度的青铜器。、在熔铸时由于铜液膨胀性加大,可以减少气孔,得到清晰的花纹。、加锡可以增加青铜器的光泽度。(商代),有了原始青瓷。 商代青铜器的装饰艺术特点:图案纹样是以单独适合纹样为主,是以饕餮纹为主体,或双夔纹组成的饕餮。图案纹样多采用对称的格式,采用对称格式的原因:A、均衡的格式往往产生活泼感,而对称的格式则产生庄严感,可以强烈地烘托出青铜器的肃穆威严;B、与器物的制作和成型有关,青铜器用模块制作花纹,运用左右对称的办法,更能做到工整和准确。商代的装饰多采用主纹和地纹的结合,以饕餮纹作为主花,回纹为地花,制作精美层次丰富。 试述商周青铜工艺不同的艺术特点。(10分)

一榀框架结构荷载计算书

毕业设计 题目一榀框架计算书 班级土木工程2006级高本学生姓名孟凡龙 指导老师

2011.5 摘要 本工程为济南某综合教学楼楼,主体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板柱均为现浇,建筑面积约为3000m2,宽35米,长为60米,建筑方案确定。建筑分类为乙类公共类建筑,二类场地,抗震等级三级。 .

目录 第一章框架结构设计任务书 (1) 1.1工程概况 (1) 1.2设计资料 (2) 1.3设计内容 (2) 第二章框架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图确定 (2)

2.1梁柱界面确定 (2) 2.2结构计算简图 (2) 第三章荷载计算 (5) 3.1恒荷载计算: (5) 3.1.1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5) 3.1.2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5) 3.1.3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6) 3.1.4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7) 3.1.5恒荷载作用下结构计算简图 (8) 3.2活荷载标准值计算 (9) 3.2.1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9) 3.2.2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9) 3.2.3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9) 3.2.4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10) 3.2.5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 (10) 3.3风荷载计算 (11) 第四章结构内力计算 (15) 4.1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15) 4.2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25) 4.3风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33) 第五章内力组合 (34) 5.1框架横梁内力组合 (38) 5.2柱内力组合 (46) 第六章配筋计算 (60) 6.1梁配筋计算 (60) 6.2 柱配筋计算 (75) 6.3楼梯配筋计算 (80) 6.4基础配筋计算 (84) 第七章电算结果 (80) 7.1结构电算步骤 (86) 7.2结构电算结果 (87) 参考文献 (112)

史上最最完整版AQ规范

即将实施的AQ: 通用类AQ 其他类AQ 石油行业类AQ 化工类AQ 金属非金属矿山类AQ 烟花爆竹类AQ 煤矿类AQ 2015年9月1日即将实施的AQ AQ/T 9009-2015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AQ 3051-2015 液氯钢瓶充装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要求AQ/T 3052-2015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导则 AQ 3053-2015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安全技术规范AQ/T 3054-2015 保护层分析(LOPA)方法应用导则 AQ 5217-2015 木器涂装职业安全健康要求 AQ 4241-2015 纺织工业除尘设备防爆技术规范 AQ 4242-2015 纺织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AQ 4243-2015 石棉生产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AQ/T 4244-2015 造纸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AQ 4245-2015 卷烟制造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AQ 4246-2015 建材物流业防尘技术规范 AQ/T 4247-2015 水泥生产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AQ/T 4248-2015 钢铁企业烧结球团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T 4249-2015 制鞋企业防毒防尘技术规范 AQ 4250-2015 电镀工艺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AQ/T 4251-2015 木材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AQ/T 4252-2015 黄金开采企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 AQ/T 4253-2015 箱包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AQ 4254-2015 涂料生产企业职业健康技术规范

AQ/T 4255-2015 制药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 AQ/T 4256-2015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 AQ/T 4257-2015 宝石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 AQ/T 4258-2015 玻璃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 AQ/T 4259-2015 石棉矿山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细则 AQ/T 4260-2015 石棉矿山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 AQ/T 4261-2015 石棉矿山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细则 AQ/T 4262-2015 石棉制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 AQ/T 4263-2015 石棉制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细则 AQ/T 4264-2015 石棉制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细则 AQ/T 4265-2015 木制家具制造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细则 AQ/T 4266-2015 木制家具制造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细则 AQ/T 4267-2015 木制家具制造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 AQ/T 4268-2015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快速检测方法--光散射法 AQ/T 4269-2015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规范 AQ/T 4270-2015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 AQ/T 4271-2015 通风除尘系统运行监测与评估技术规范 通用类AQ AQ 8006-2010 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 AQ8007-2013 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规范 AQ/T 8008-2013 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 AQ/T 8009-2013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导则 AQ/T 8010-2013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导则 AQ/T 9001-2006 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 AQ/T 9002-200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 9003-2008 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AQ 9003.1-2008 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1部分:危险场所网络化监测系统现场接入技术规范 AQ 9003.2-2008 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2部分:危险场所

框架结构设计(阶段Ⅲ)计算书参考

5 水平风荷载作用计算 5.1 水平风荷载 5.1.1 结构各楼层标高处风荷载标准值 对于一般多高层框架,其侧移由于柱的轴向变形所引起的侧移值很小,可忽略不计,一般仅考虑梁、柱弯曲所引起的侧移。水平荷载作用引起的侧移可采用D 值法近似估算。 下面进行风荷载计算: (1) 风荷载标准值 垂直于建筑物表面的单位面积风荷载标准值,计算主要承重结构时依据参考文献[1]第7.1.1条:按下式计算: 0k z s z ωβμμω= 作用在建筑物表面的均布风荷载可转化为作用在屋面梁和楼面梁节点处的集中风荷载,其标准值按下式计算: ()/2z k i j h h B ωω=+ 式中:k ω——单位面积风荷载标准值(kN/m 2) z ω——风荷载标准值(kN ) ωo ——基本风压,本设计广东省江门市区ωo =0.6kN/m 2; βz ——风振系数,本设计属于高度不超过30m 或高宽比小于1.5的房屋建筑故取βz =1.0; μs ——风荷载体型系数,依据参考文献[4],第4.2.3条: 本设计属于结构高宽比H/B 不大于4的矩形结构,所以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1.3; μz ——风压变化系数,本设计因建在江门市市区,所以地面粗糙度为B 类; h i ——下层柱高; h j ——上层柱高,对顶层为女儿墙高度的2倍; B ——迎风面宽度B ,根据建筑图及所选取的计算单元本设计取:B =8.1m 。 2)沿房屋高度分布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如表5.1所示。风荷载作用图如图5.1。 表5.1 集中风荷载作用标准值

图5.1 水平风荷载作用图(单位:kN) 5.1.2 侧移刚度D 值和柱的反弯点 D 值法又称作改进的反弯点法,是对柱的抗侧刚度和柱的反弯点位置进行修正后计算框架内力的一种方法。 (1)框架柱抗侧移刚度1D 值计算下: 底层边柱(A 、C 柱): 底层中柱(B 柱): 二层边柱(A 、C 柱): kN/m 1024.3512/6.06.01015.312124 3 3731?=????==h EI D kN/m 1097.75 12/75.075.01015.312124 3 3731?=????==h EI D kN/m 1052.95 .312 /6.06.01015.3121243 3731?=????==h EI D

框架结构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第6章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6.1 框架结构的荷载计算 §6.1.1.板传荷载计算 计算单元见下图所示: 因为楼板为整体现浇,本板选用双向板,可沿四角点沿45°线将区格分为小块,每个板上的荷载传给与之相邻的梁,板传至梁上的三角形或梯形荷载可等效为均布荷载。 图6-1 框架结构计算单元

图6-2 框架结构计算单元等效荷载 一.B ~C, (D ~E)轴间框架梁: 屋面板传荷载: 恒载:2226.09KN/m 1.5m [1-2(1.5/6)(1.5/6)]2=17.128KN/m ??+? 活载:2222.0KN/m 1.5m [1-2(1.5/6)(1.5/6)]2=5.625KN/m ???+? 楼面板传荷载: 恒载:2223.83KN/m 1.5m [1-2(1.5/6)(1.5/6)]2=10.772KN/m ???+? 活载:2222.0KN/m 1.5m [1-2(1.5/6)(1.5/6)]2=5.625KN/m ???+? 梁自重:3.95KN/m B ~C, (D ~E)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为: 屋 面 梁: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17.128 KN/m+3.95 KN/m=21.103 KN/m 活载=板传荷载=5.625 KN/m 楼面板传荷载: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3.95 KN/m+10.772 KN/m=14.747 KN/m 活载=板传荷载=5.625 KN/m 二. C ~D 轴间框架梁: 屋面板传荷载: 恒载:26.09KN/m 1.2m 5/82=9.135KN/m ??? 活载:22.0KN/m 1.5m 5/82=3KN/m ??? 楼面板传荷载:

史上最完整荷载整理(AIAY)

荷载整理 一、活荷载 1.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最小值】

注:1 本表所给各项活荷载适用于一般使用条件,当使用荷载较大、情况特殊或有专门要求时,应按实际情况采用; 2第 6 项书库活荷载当书架高度大于2m 时,书库活荷载尚应按每书架高度不小于 2.5kN/m2 确定;(h=2.4m, 2.4×2.5=6.0 kN/m2 ) 3 第8 项中的客车活荷载只适用于停放载人少于9 人的客车;消防车活荷载是适用于满载总重为300kN(30t)的大型车辆;当不符合本表的要求时,应将车轮的局部荷载按结构效应的等效原则,换算为等效均布荷载; 4 第8项消防车活荷载,当双向板楼盖板跨介于3m×3m~6m×6m之间时,应按跨度线性插值确定; 5 第12 项楼梯活荷载,对预制楼梯踏步平板;尚应按1.5kN 集中荷载验算; 6 本表各项荷载不包括隔墙自重和二次装修荷载;对固定隔墙的自重应按永久荷载考虑,当隔墙位置可灵活自由布置时,非固定隔墙的自重应取不小于1/3 每延米墙重(kN/m)作为楼面活荷载的附加值(kN/m2)计入,附加值不应小于1.0kN/m2

2.屋面活荷载 房屋建筑的屋面,其水平投影面上的屋面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及其组合值系数、频遇值系数和准永久组合值系数的取值,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 注:1 不上人的屋面,当施工或维修荷载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采用;对不同类型的结构应按有关设计规的规定,但不得低于0.3kN/m2; 2 当上人的屋面当兼作其他用途时,应按相应楼面活荷载采用; 3 对于因屋面排水不畅、堵塞等引起的积水荷载,应采用构造措施加以防止;必要时,应按积水的可能深度确定屋面活荷载。(屋面积水荷载可取2.0 kN/m2(考虑20cm水深),且不与活载组合。) 4 屋顶花园活荷载不包括花圃土石等材料自重。 (考虑花圃土石等材料自重后,活荷载可取10.0 kN/m2) 3.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荷载 3.1 施工和检修荷载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 设计屋面板、檀条、钢筋混凝土挑檐、悬挑雨蓬和预制小梁时,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标准值不

框架结构风荷载作用下弯矩计算培训资料

框架结构风荷载作用下弯矩计算

4.风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 4. 1 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0k z s z ?βμμ?= 其中k ?——垂直与建筑物单位面积上的风荷载标准值 z β——Z 高度上的风振系数,因结构高度H=18m<30m ,B=14.4m ,H/B=1.25<1.5,可取1.0 s μ——风荷载体型系数 根据建筑物体型查得s μ=1.3 z μ——Z 高度处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可根据地面粗糙程度C 类和各层离地面高度查规范求得 0?——基本风压 取 0.45kN/m 2 B ——迎风面的宽度 B=6m 表4.6.1 集中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等效节点集中风荷载如图:

图4.6.1 风荷载作用下结构计算简图 4. 2 风荷载作用下抗侧移计算 侧移刚度D 计算: 底层侧移刚度:(底层柱高=4.55m ) A 轴柱 B 轴柱 C 轴柱 D 轴柱 c i K i = ∑ 445.4100.767.110?=? 44(5.4 4.7)10 1.427.110+?=? 44(5.4 4.7)10 1.427.110+?=? 4 4 5.4100.767.110?=? 0.52c K K α+= + 0.46 0.56 0.56 0.46 212c jk c i D h α= 18931 23046 23046 18931 j D ∑ 83954 表4.6.2底层侧移刚度D

2-5层侧移刚度:(标准层高度=3.6m ) 表4.6.3 2-5层侧移刚度D 表4.6.4 各层间相对转角 侧移验算:层间侧移最大值1/7609<1/550,满足要求。 4.3风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求得框架柱侧向刚度后,根据下式可将层间总剪力分配给该层各柱: 1 jk jk j m jk k D V V D == ∑ 式中 jk V ———第j 层第k 柱所分配到的剪力 jk D ———第j 层第k 柱的侧向刚度D 值 m ———第j 层框架柱数

测量放线仅需7步,史上最完整总结

【技术】测量放线仅需7步,史上最完整总结!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阶段放线,大致分为建筑物定位、土方开挖、基础施工和主体施工放线等阶段,另外我们再聊聊建筑物沉降观测的那些事儿。 一、建筑物定位 房屋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专业的),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放线工具为“GPS”或“全站仪”。 二、土方开挖阶段 土方开挖阶段放线,一般分龙门板定位尺量放线和仪器测量放线,前者根据图纸已知的控制点或现场确定的控制点,在要放线的建筑物基础外四周一定距离打桩、架设龙门板,在龙门板上用施工线拉一个大至的直角线,尽量把线拉紧,然后用勾股定理采用钢尺合尺,尺寸要大一点,一般6、8、10m,这样比较准确,首先在两控制线上量取尺寸用红铅笔放点,然后两人拉尺,一人摆动可以任意那根线与钢尺的尺寸稳合,然后龙门板上固定施工线,用钢尺从头再校对一次,确认无误后四周挂线、钢尺校核,根据图纸上的轴线尺寸用钢尺量取放点,用铅垂垂于地面,这样就可以用石灰粉分别放开挖线了,用水准仪在龙门板上测放控制高程。后者如果会用经纬仪或全站仪那就简单多了,只要根据图纸已知的控制点或现场确定的控制点,图纸上的距离、角度关系就可测量确定具体位置。三、基础施工放线 建筑物定位桩设定后,由施工单位的专业测量人员、施工现场负责人及监理共同对基础工程进行放线及测量复核(监理人员主要是旁站监督、验证),最后放出

所有建筑物轴线的定位桩(根据建筑物大小也可轴线间隔放线),所有轴线定位桩是根据规划部门的定位桩(至少4个)及建筑物底层施工平面图进行放线的。放线工具为“经纬仪”。 基础施工采用外控法,即打好控制桩,用经纬仪投测轴线。 四、主体施工放线 基础工程施工出正负零后,紧接着就是主体一层、二层...直至主体封顶的施工及放线工作,放线工具:经纬仪、线坠子、线绳、墨斗、钢卷尺等。根据轴线定位桩及外引的轴线基准线进行施工放线。用经纬仪将轴线打到建筑物上,在建筑物的施工层面上弹出轴线,再根据轴线放出柱子、墙体等边线等,每层如此,直至主体封顶。 高层因层高高及有外脚手架,故线锤法及外控法均不适宜,可采用内控法。即用经纬仪将控制轴线投测到首层平面上,首层平面在可通视的位置上预埋钢板,用经纬仪在钢板上找出交点,刻痕,作为竖向投测轴线的基点,然后用铅垂仪以此点向上可引测轴线n层. 高层放线普遍用的就是内控法。具体讲在建筑轴线附近平行与轴线找一合适的距离我一班找1米左右这个位置预埋钢板,在钢板上找出交点,刻痕,作为竖向投测轴线的基点,然后用铅垂仪或激光经纬仪以此点向上可引测轴线n层. 比如你现在从一层向二层引,你对准一层的点用激光经纬仪向上打,在二层用玻璃接住从下面传来的点就是了.然后从二层这个点往回量1米那就是建筑物轴线的位置了。 五、高程的引测

风荷载例题

例题1:某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为矩形,纵向各轴线间距离为4.2m ,层高为3.6m ,室内外高差0.6m ,地貌为B 类,所在地区基本风压值w 0为0.55kN/m 2 。求,顺风向风对一榀横向中框架各层节点产生的风荷载标准值。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z)(老规范) 离地面高度(m ) 地面粗糙度B 5 1.00 10 1.00 15 1.14 解:建筑总高h <30m ,取βz =1.0 层数 βz μs z μz w 0 w z 1 1.0 1.3 4.2 1.00 0.55 0.715 2 7.8 1.00 0.715 3 11.4 1.04 0.744 一榀横向中框架各层节点产生的风荷载标准值为: ()1 1 4. 2 3.60.715 4.211.71kN 2P =?+??= ()21 3.6 3.60.715 4.210.81kN 2P =?+??= 31 3.60.744 4.2 5.62kN 2 P =???= 例题2:某金工车间,外形尺寸及部分风载体型系数如图所示,基本风压2 00.45kN /m ω=, 柱顶标高为10m +,室外天然地坪标高为0.30m -,1=2.1m h ,2=1.2m h ,地面粗糙类别为B ,排架计算宽度6m B =。求作用在排架上的顺风向风荷载标准值。 .解:(1)求21,q q ,

离地10m 时,0.1=z μ,离地15m 时,14.1=z μ,当离地10.3m 时, ()1.141 110.3101 .011510 z μ-=+ ?-=- ()10.8 1.010.456 2.18/k q kN m =???=→ ()20.5 1.010.456 1.36/k q kN m =???=→ (2)求w 屋顶与檐口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均按檐口离室外地坪的高度10.3+2.1=12.4 ()1.141 112.410 1.071510 z μ-=+ ?-=- ()()0.80.5 2.10.50.6 1.2 1.070.4567.54k w kN =+?+-????=????

框架结构计算书

1. 工程概况 黑龙江省某市兴建六层商店住宅,建筑面积 4770平方米左右,拟建房屋所在地震动参数08. 0m ax =α, 40. 0T g =,基本雪压-20m 6KN . 0S ?=,基本风压-20m 40KN . 0?=?,地面粗糙度为B 类。 地质资料见表1。 表1 地质资料 2.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根据该房屋的使用功能及建筑设计的要求, 进行了建筑平面、立面及剖面设计, 其标准层建筑平面、结构平面和剖面示意图分别见图纸。主体结构共6层,层高1层为3.6m , 2~6层为2.8m 。 填充墙采用陶粒空心砌块砌筑:外墙400mm;内墙200mm 。窗户均采用铝合金窗,门采用钢门和木门。 楼盖及屋面均采用现浇钢筋砼结构,楼板厚度取120mm,梁截面高度按跨度的 1/812/1~估算,尺寸见表2,砼强度采用mm43N . 1f , mm3KN.14f(C-2t -2c 30?=?=。 屋面采用彩钢板屋面。

表2 梁截面尺寸(mm 柱截面尺寸可根据式c N f ][N A c μ≥ 估算。因为抗震烈度为7度,总高度30m <,查表 可知该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为二级,其轴压比限值8. 0][N =μ;各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近似取12-2m KN ?,由图 2.2可知边柱及中柱的负载面积分别为2m 35. 4?和2m 8. 45. 4?。由 公式可得第一层柱截面面积为 边柱32c 1.34.5312106 A 98182mm0.814.3?????≥=? 中柱23c mm51049114.3 8. 06 10128. 45. 425. 1A =??????≥ 如取柱截面为正方形,则边柱和中柱截面高度分别为371mm和389mm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并综合考虑其它因素,本设计框架柱截面尺寸取值均为600m m 600m m?,构造柱取

史上最完整pkpm使用技巧及问题归纳

PKPM技巧及问题总结 目录 1. PKPM中主梁与次梁的区别 (3) 2.PKPM结构设计使用心得 (5) 3.PKPM程序学习的一些体会 (6) 4.参加pkpm学习班的笔记 (14) 5.PKPM公司论坛精华帖 (17) 6.PK/PM 问答 (32) 7. PKPM新规范版本变化笔记 (42) 8.运用PKPM软件进行无梁楼盖结构的设计 (48) 9.TAT计算模型的合理简化 (49) 10.pkpm新天地三期咨询台答问摘编 (51) 11.多层框架电算结果的人工调整 (54) 12.建筑结构(SATWE)的总信息 (55) 13. PKPM参数问题 (60)

一. PKPM中主梁与次梁的区别 ----------- --次梁在PMCAD主菜单1和主菜单2不同输入方法的比较分析 次梁可在PMCAD主菜单1中和其它主梁一起输入,程序上称为“按主梁输入的次梁”,也可在PMCAD主菜2的“次梁布置”菜单中输入,此时不论在矩形或非矩形房间内均可输入次梁,但只能以房间为单元输入,输入方式不如在PMCAD主菜单1中方便。 次梁在主菜单1输入时,梁的相交处会形成大量无柱联接节点,节点又把一跨梁分成一段段的小梁,因此整个平面的梁根数和节点数会增加很多。因为划分房间单元是按梁进行的,因此整个平面的房间碎小,数量众多。 次梁在主菜单2输入时,次梁端点不形成节点,不切分主梁,次梁的单元是房间两支承点之间的梁段,次梁与次梁之间也不形成节点,这时可避免形成过多的无柱节点,整个平面的主梁根数和节点数大大减少,房间数量也大大减少。因此,当工程规模较大而节点,杆件或房间数量可能超出程序允许范围时,把次梁放在主菜2输入可有效地、大幅度减少节点、杆件和房间的数量。 在主菜单1中输入次梁(简称当主梁输)和在主菜单2中输入的次梁(简称当次梁输)在程序处理上有很多不同点,计算和绘图结果也会不同。 1、导荷方式的不同 作用于楼板上的恒活荷是以房间为单元传导的,次梁当主梁输时,楼板荷载直接传导到同边的梁上。当次梁输时,该房间楼板荷载被次梁分隔成若干板块,楼板荷载先传导到次梁上,该房间上次梁如有互相交叉,再对次梁作交叉梁系分析(交叉梁系仅限于本房间范围),程序假定次梁简支于房间周边,最后得出每次梁的支座反力,房间周边梁将得到由次梁围成板块传来的线荷载和次梁集中力。 两种导荷方式的结构总荷载应相同,但平面局部会有差异。 2、结构计算模式的不同 在PM主菜单1中输的次梁将由SATWE、TA T进行空间整体计算,次梁和主梁一起完成各层平面的交叉梁系计算分析,其它要特征是次梁交在主梁的支座是弹性支座,有竖向位移。有时,主梁和次梁之间是互为支座的关系。 在PM主菜单2输入的次梁按连续梁的二维计算模式计算。计算时,次梁铰接于主梁支座,其端跨一定铰支,中间跨连续。其各支座均无竖向位移。 3、梁的交点连接性质的不同 按主梁输的次梁与主梁为刚接连接,之间不仅传递竖向力,还传递弯矩和扭矩。特别是端跨处的次梁和主梁间这种固端连接的影响更大。当然用户可对这种程序隐含的连接方式人工干预指定为铰接端。 PM主菜2输的次梁和主梁的连接方式是铰接于主梁支座,其节点只传递竖向力,不传递弯矩和扭矩。对于其端跨计算支座弯距一定为0。 4、梁支座负弯矩调幅的不同 在SATWE、TA T计算时对PM主菜单1中输的次梁均隐含设定为“不调幅梁”,此时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