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白酒文化内涵

中国白酒文化内涵

中国白酒文化内涵
中国白酒文化内涵

中国白酒文化内涵

中国白酒同亚述地区先民创造的啤酒、中东西河流域先民创造的葡萄酒一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酒种之一。

中国古代文化专家柳活征先生就说:“古代初无尊卑,由种谷作酒之后,始以饮食之礼而分尊卑也。”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明从有酒开始。“百礼之会,非酒不行”,从西周开始,酒就首先用在祭祀礼仪中,几乎“无酒不成礼”。“庶民以为欢,君子以为礼”,我国历代倡导“饮酒有类,酒表有仪,酒杯有艺,上酒有序,开瓶有本,倒酒有方,配菜有别”等饮酒文化。

古往今来,上至王侯将相,下到黎民百姓,很少是为了饮酒而饮酒,即便是形态层面的饮酒,表达的也多是精神层面的主旨。可以说,中国的酒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客从远方来,无酒不足以表达深情厚意;良辰佳节,无酒不足以显示欢快惬意;丧葬忌日,无酒不足以致其哀伤肠断;蹉跎困顿,无酒不足以消除寂寥忧伤;春风得意,无酒不足以抒发豪情得意。皇帝登基、天下太平要喝酒,将军凯旋、举子及第也要喝酒,老百姓打了粮食也要喝酒……。酒真正成了人们表达感情,寄托理想,增进友谊,扩大交往,调节生活的不可缺少

的精神灵物。

时至今日,行业人士更认识到白酒与文化,就是一种天生的缘份,或者说,白酒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因此白酒在酒文化建设上,更是使尽十八般武艺进行着大量的探索和实践,许多酒厂更是在白酒文化潮流中,制造出了分门别类的

白酒文化派别。

历史文化型:立足于酒的生产历史或历史典故、名著、名人文化。如水浒

酒、板桥宴、太白酒、杜康酒等。

地域文化型:基于产地原因,如地域的个性文化、名胜古迹,或者地域性的历史文化或者地域性的人物。如黑土地、杏花村、茅台、泸州老窖、肖尔布

拉克等。

酒窖文化型:主要宣扬酒的制造工艺和历史悠远。如道光二十五、水井坊、

老酒坊等。

哲理文化型:更多地体现一种人生价值和生活哲理。如舍得酒、难得糊涂

等。

情感文化型:实现情感的寄托,引起品牌理念和消费理念的共鸣,使产品和情感融为一体,如金六福、孔府家、贵州青酒、金世缘等。

民俗文化型:基于地方民俗特色,如“福、禄、寿、禧”酒、恭禧发财酒、

金满堂等。

热点文化型:对当前市场上的“文化热点”实行“拿来主义”,“现炒现卖”。

如天下粮仓酒、笑傲江湖酒、刘老根、大宅门酒等。

概念文化型:采用创新性产品概念作为产品文化。如宁夏红、天冠纯净酒、

昂格丽玛奶酒等。

祈愿文化型:以积极的、健康的角度表达祝愿。如一帆风顺酒、锦绣前程

酒、太平盛世酒等。

总之白酒文化是花样繁多,而有些酒更是在宣扬几种文化概念,制造着各种酒文化,要让消费者记住你,你必须让他先感受到你的文化取向。有句话说得好:对于造酒而言,实在是一件不但用五谷之粒、青山之泉,还须用生命之元气、文化之心魄的事儿。因此靠宣扬独特的酒文化而成就一个大品牌的例子屡见不鲜。从孔府家到金六福,从小糊涂仙到酒鬼酒,再从水井坊到舍得,都是在一定的时期引领白酒文化的强势品牌。

我们说的酒文化不是以唯美的角度空谈虚无的伪文化,而是在实质上探寻白酒消费发展的脉络,设计最超前的文化概念引领白酒消费的潮流。

诀窍1酒桌上虽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但喝酒的时候决不能把这句话挂在嘴上。诀窍2 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切不可一上酒桌就充大。

诀窍3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自己敬。

诀窍4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

诀窍5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诀窍6 自己敬别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度。

诀窍7自己职位卑微,记得多给领导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领导确实想找人代,还要装作.........

中国白酒历史文化

中国白酒历史文化 篇一:贯穿中国历史的酒道文化 龙源期刊网 .cn 贯穿中国历史的酒道文化 作者:伯言沙干鳅 来源:2014年第05期 泸州人冲破中国历史上第一道禁酒令。孔子认为:饮酒活动是人们学礼、施礼,进而达到人、天合一的一个重要途径。 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中国现存最早的酒,是一坛密封完好的3000年古酒,浓香依旧,所有专家惊叹:这的确是一个令人难解的奇迹。 公元1324年,泸州酿酒大师郭怀玉,酿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坛浓香大曲酒……酒神精神 赋予艺术最自由的状态 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象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世界文化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到古希腊悲剧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以升华,尼采认为,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 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神精神无所不往,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造的登峰造极之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因为,自由、艺术和美是三位一体的,因自由而艺术,因艺术而产生美。 篇二:酒与中国历史文化 酒与中国历史文化 1205班孙雪梅1230140244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酒最基本的功用是体现在其饮食功能上,在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里酒是必不可少的,人们说”无酒必竟不成席”就是为了强调

国内外十大名酒排名

第一届:1952年在北京举行,共评出四大名酒,白酒有:茅台酒、汾酒、泸州大曲酒、西凤酒。 第二届:1963年在北京举行,共评出八大名酒:五粮液、古井贡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酒、茅台酒、西凤酒、汾酒、董酒。 第三届:1979年在大连举行,共评出八种名酒:茅台酒、汾酒、五粮液、剑南春、古井贡酒、洋河大曲、董酒、泸州老窖特曲。 第四届:1984年在太原举行,共评出十三种名酒:茅台酒、汾酒、五粮液、洋河大曲、剑南春、古井贡酒、董酒、西凤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酒、双沟大曲、特制黄鹤楼酒、郎酒。 第五届:1989年在合肥举行,共评出十七种名酒:茅台酒、汾酒、五粮液、洋河大曲、剑南春、古井贡酒、董酒、西凤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酒、双沟大曲、特制黄鹤楼酒、郎酒、武陵酒、宝丰酒、宋河粮液、沱牌曲酒。 1.第一名:BACARDI 2.第二名:SMIRNOFF 3.第三名:ABSOLUT 4.第四名:JOHNNIE WALKER 5.第五名:RICARD 6.第六名:JACK DANIELS 7.第七名:芝华士威士忌 8.第八名:Moet Chandon 9.第九名:人头马 NO.1第一名:BACARDI 自西班牙移民古巴的该品牌创始者首度将当时原本极粗犷强烈的Rum,成功赋予了细致、柔和的崭新风貌,因之相对使Bacardi成为Rum的代表品牌.除了最基本的light系列外,151°酒精度高达75.5%,用来调制鸡尾酒,口感格外饱满. NO.2第二名:SMIRNOFF 1818年,在莫斯科建立了**伏特加酒厂(PierreSmirnoffFils) 目前为最为普遍接受的伏特加之一,在全球170多个国家销售,堪称全球第一伏特加. NO.3第三名:ABSOLUT 享誉国际的顶级烈酒品牌绝对伏特加(ABSOLUT VODKA)在福布斯(Forbes)商业杂志所评选的美国奢侈品牌独占鳌头.所生产的顶级伏特加不但口感圆润,而且质量无与伦比,但其品牌所体现出来的完美和无穷创造力更是为世界所首肯,从而名扬九州. NO.4第四名:JOHNNIE WALKER 以卓越酒质享誉全球的尊尼获加成立于1820年,是全世界最大的苏格兰威士忌生产商,历史悠久. 尊尼获加<红牌>威士忌JOHNNIE WALKER RED LABEL是全球销量最高的苏格兰威士忌,其销量较最近对手几乎每年多一百万箱.

酒与中国文化

如果要写一部关于酒与中国文化的论文,那绝对是一部鸿篇巨制,难以写尽,难以写全。中国古代的文人大多嗜酒,他们悲伤时候喝酒,得意时喝酒,甚至为了激发诗情无事也喝酒。因为酒是一个浪漫的液体,在酒精的作用下,文人会露出他们最真实的一面,率性的一面。他们心中压抑的情感,蓄积的宏愿会毫无保留的表露出来。 若要选出一个作品与酒结合最为密切、最为完美的诗人,那毫无疑问,是“诗仙”李白。 李白,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的明星,百年难遇的杰出天才,也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何谓浪漫?即想常人之不敢想,说常人之不敢说,做常人之不敢做,飘逸出世,超脱如仙。旁人或许会很羡慕这种浪漫的气质,然而人毕竟身在世俗,绝对的浪漫是无法实现的,而李白的浪漫也造就了他一生的郁郁不得志。 李白的确是个天才,他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故而他性格张狂,豪放洒脱。在他预想中,凭一己才气,取功名利禄不在话下。他身有侠气,做事不拘一格,放浪形骸,俨然一个浪子。他以为欣赏他的人自会懂他,其他人的看法他也不在乎。 二十五岁,李白出蜀,离开家乡,开始游历。他内心渴望做官,可是又不想主动去追逐,故作清高地他希望有人赏识他的才华从而举荐他。直到他41岁,因道士吴筠的举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李白以为自己的春天来了,得意万分。唐玄宗也十分赏识他的才华,对他十分礼遇,让他做自己的文学侍从。李白虽以文章著名,但是他出仕绝非只想做一个作诗供皇帝取乐的文学侍从,这是他梦想破灭的开始。 官场是一个神秘的隐形战场,充满了尔虞我诈,以李白的狂妄劲是难以生存的,自然更不会太得志。三年之后,李白基本对前程失望,他实在想不到自己曾经孜孜以求的理想竟然会是这样的惨淡,自此他更加放纵自己,得罪了不少权贵。终于,李白被赐金放还。李白大歌一曲“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脸的不屑,实则内心伤痛落寞。 这之后,李白继续游历,在洛阳见到了杜甫,又游历山东,再下扬州、逛会稽。赐金放还八年后,李白与有人岑勋、元丹丘登高宴饮,纵情放歌。此时李白已经是五十一岁老者,头发已经斑白,往日的轻狂在额头留下道道深痕,可在酒精的作用下,李白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忘掉了这几十年间的悲喜离合,抛开俗世的纷纷扰扰,唱出了千古名篇《将进酒》:

中国白酒文化

中国白酒文化 国酒分类 纯净的酒精水溶液几乎是没有香味的,而一般的白酒具有独特的香、味、色。这是因为白酒里除了含有酒精之外,还含有糖类、甘油、氨基酸、有机酯和多种维生素等。所以闻起来就有特殊的香味了 白酒有香味,就有了香味的分类,那么就出现了香型。白酒,酿造所采用的原料不同,有的是高粱,有的是大米;所选用的糖化发酵剂不同,有的是大麦和豌豆制成的中温大曲,有的是小麦制成的中温大曲或高温大曲,有的是大米制成的小曲、麸皮和各种不同微生物制成麸曲等;所使用的发酵容器设备不同,有的是陶缸、水泥池、砖池、箱,有的是泥池老窖等;所采取的酿造工艺不同,有的是清蒸清糙、续精混蒸、回沙发酵,有的是固态和液态发酵等;所处酿造环境的气候条件不同,有的干湿度高,有的干湿度低,有的气温高,有的气温低等。因此,各个厂家所酿制的酒品,其香韵特点也就各不一样。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中国食协白酒专业协会在1994年12月28日联合发布的通告中,已将我国的白酒分为以下7种香型: 酱香型

又称茅香型,以贵州省仁怀市的茅台酒为典型代表。这种香型的白酒,以高梁为原料。以小麦高温制成的高温大曲或纵曲和产酯酵母为糖化发酵制,采刚高温堆积,一年一周期,二次投料,八次发酵,以酒养糟,七次高温烤酒,多次取酒,长期陈贮的酿造工艺酿制而成。其主体香味成份至今尚无定论,初步认为是一组高沸点的物质。酒质特点为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晶亮,酱香突出,优雅细腻,空杯留香,经久不散,幽雅持久,口味醇厚、丰满,回味悠长。高度酒分为43度和53度二种。其总酸以乙酸计,为≥1.5克/升,总酯以乙酸乙酯计,为≥2.5克/升;低度酒为38度以下,其总酸为≥0.7克/升,总酯为≥1.5克/升。 清香型 又称汾香型,以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的汾酒为典型代表。这种香型的白酒以高梁等谷物为原料,以大麦和豌豆制成的中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有的用麸曲和酵母为糖化发酵剂),采用清蒸清糟酿造工艺、固态地缸发酵、清蒸流酒,强调“清蒸排杂、清洁卫生”,即都在一个“清”字上下功夫,“一清到底”。其主体香味成份是乙酸乙酯,酒质特点无色、清亮透明,清香纯汇.醇厚柔和。甘润绵软、自然协调、余味爽净.后味较长:不应有浓乔或酱香技其它导香和邪杂气味。高度酒分为40度至54度、55度至65度两种,其总酸(以乙酸计)为(0.4至0.9克/升;其总

从“酒”字看中国的酒文化内涵

从“酒”字看中国的“酒”文化内涵 中国的酿酒历史可以说是颇为久远,早在新时期时代,那时候的人们就 会用谷物酿酒。到了夏朝酿酒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有多处的文献记载,江 统《酒诰》云:“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又曰杜康。”《说文解字》载,“古 者仪狄作酒醪, 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杜康作秫酒。”《战国策;魏策二》和《吕氏春秋》皆提及仪狄作酒,且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墓葬出土大量酒器。 从此,中国的酿酒业日益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一、酒的本义及源流。 酒, 甲骨文作《说文解字》:“酒,就也。”酒同酉,《说文解字》:“酉,[与久切], 就也, 酒即为黄酒,是有别于甜酒的一种,它是商代用曲酿酒的见证,卜辞中有多用酒祭祀的记载。酉彡字在甲骨中常见,但酒、酉彡并非同字。在马如森的《酒、酉彡辨》,其中就指出“燎、酉彡,酉彡假为槱,都是祭名,积木燎以祭。”酉彡为用酒祭祀之专用字,被视为酉彡祭,二者不可等同视之。 二、酒的品种繁多,见于甲骨文记载的至少有三种,即酒、醴、鬯。 醴,甲骨文作,甘酒。主要用大米和麦芽酿制而成,含渣较多。段玉裁“醴”下注曰:“汁滓相将,盖如今江东人家之自酒,滓即糟也,滓多,故酌醴者用柶,醴甘,故曰如今甜酒,恬即甛也。”《释名;释饮食》载“醴,齐醴,礼也。酿之一宿而成礼,有酒味而已也。《说文解字》也云“醴,酒,一宿熟也。”《汉书;楚元王传》:“穆王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王设醴”。可见醴是被当作一般的饮品,与酒有一定区别。有时醴与豊常被视为同字。 鬯,甲骨文作, 是个独体象物字,如米在器中酿酒之形。鬯即象酒在器中之 形,鬯之为酒不为草,当成定论。”即鬯为之酒也,且为香酒。《说文解字》:“鬯,以秬酿鬰草,芬芳攸服以降神也。那么可以看出鬯,是一种香酒。字形也可看作用香草滤酒之形,这样也不失为一种香酒。鬯又是御酒,规格较高,用于祭祀的对象地位也较高。 三、酒、醴、鬯的多种用途,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从上述的三个字中可以看出,虽说酒的用处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祭 祀之用。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更是儒教礼仪中最重要的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天 神称祀,地祗称祭,宗庙称享。祭祀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天神地祇只能由天 子祭祀。诸侯大夫可以祭祀山川。士庶人则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和灶神。到 了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以天为尊”的概念,奠定了儒学在中国 文化中的正统地位。 酒的甘甜、醇洌,也成了中国人生活的必需品之一,与人们的生活休戚

浅谈中国酒文化

浅谈中国酒文化 【摘要】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化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介绍了中国酒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并研究了其深刻内涵,最后探讨了中国酒文化的现实意义,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酒文化研究的热情,继承和发扬中国酒文化。 【关键词】酒文化;起源与发展;内涵;现实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酒系的发源地之一。中国的饮酒已经摆脱了单纯的食用价值,凝结了人类物质生产与精神创作,上升为一种饮食文化。中国酒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蕴涵而在世界酒文化之林中独领风骚,中国酒文化蕴涵丰富、自成体系,具有很大的精神文化价值。中国酒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也是一种政治文化,更是一种艺术文化。酒文化对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刻的意义,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1中国酒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中华酒文化起源于酒的酿造,而民间对酒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例如仪狄酿酒,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战国策》中有这样的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 ‘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杜康酿酒,《说文解字·巾部》中也有记载:“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这个说法在民间广为流行;酿酒始于黄帝时期,《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黄帝与岐伯讨论酿酒,《神农本草》载有酒的性味;酿酒与天地同时,带有神话色彩的说法,“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然而无论那种说法,都能说明我国的酿酒历史距今起码在四千年以上,当今的许多考古发现也都证明了这一点。不过现代观点认为酒是谷物自然发酵的产物,晋代江统《酒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或云杜康。有饭不尽,委馀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果酒和乳酒是第一代饮料酒,旧石器时代人们以采集狩猎为生。水果中含有较多糖分,易自然发酵生成果酒;动物乳汁中含有蛋白质和乳糖,也易发酵成酒。商代出现了利用谷物糖化再酒化的酿酒技术;先秦时期,出现了活性微生物或其酶类的直接酿酒法;汉代发展了制曲技术并从西域引进了葡萄酒的生产;唐宋开始酿造果酒和药酒;元代出现了蒸馏法酿制的烧酒技术;明清时期,伴随着造酒业的进一步发展,酒度较高的蒸馏白酒迅速普及。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形成了具有中华特色的酒文化。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结晶。 2 中国酒文化的深刻内涵 中国酒文化与礼仪 酒礼,是酒行为的礼节,用以体现酒行为中的贵贱、尊卑、长幼乃至各种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有时这种礼节还非常繁琐。但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下不遵守,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又因为饮酒过量,便不能自制,容易生乱,制定饮酒礼节就很重要。明代的袁宏道,看到酒徒在饮酒时不遵守酒礼,深感长辈有责任,于是从古代的书籍中采集了大量的资料,专门写了一篇《觞政》。这虽然是为饮酒行令者写的,但对于一般的饮酒者也有一定的意义。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客人要回敬主人,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中国白酒产业结构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酿酒业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国白酒是以含有丰富淀粉的农副产品为原料(如高梁、小麦等粮食作物),以自然微生物接种制曲,采用独特传统的固态发酵工艺酿制而成,具有自然微生物发酵而伴随产生的多种微量香气成份的蒸馏白酒。白酒作为我国特有的酒种,具有悠久的传统历史,在世界烈性酒类产品中独树一帜,足世界上六大蒸馏酒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白酒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既在满足市场和消费需求的同时,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给国民带来精神享受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国家财政积累了大量资金,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中国白酒产业结构分析 1.从白酒产量看行业结构 1949-----1991 1992----2007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国白酒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一是产业发展初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及计划经济时期),时间从1949年到1978年文革结束,29年的时间里,白酒的税收占国家税收的比例相当大,白酒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家领导人对传统白酒的发展十分重视。这一阶段白酒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白酒的技术改造取得许多突破性的工作,茅台试点、汾酒试点、周口试点等项目的开展.为白酒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五”期间白酒产量增长了69%,“六五”期间增长了57%; 二是20世纪80年代快速发展阶段,我国经济体制开始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这期间,农业包产到户,农业快速发展,粮食过剩,同时酿酒行业进入门槛低,白酒产业得到空前高速发展.”七五”期间白酒产量增长了52%,“八五”期间增长了50.6%。“九五”初期,我国白酒产量达到历史高峰,总产量达到时801.3万吨。这种高速发展给白酒行业的规范以及市场的良性竞争带来了隐患。直到现在,我国的小酒厂依旧是多而杂的状况; 三是90年代期至今的调整发展阶段。“九五“以来,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提高白酒行业的投入产出比和综合经济效益,国家对白酒行业制定了以调控和调整为基础的产业政策,“九五”期间白酒产量下降23%.“十

历史各时期酒文化(zs)

历史各时期的酒文化 史前时期 从最早的中华五千年文明之前——史前时代,原始部落的人们采集的野果在经过长期的储存后发霉,然后形成酒的气味。经过最初的品尝后,他们认为,发霉后果子流出的水也很好喝,于是,就开始了酿酒文化。在原始社会,我国酿酒已很盛行,远古时期的酒,是未经过滤的酒醪,呈糊状和半流质,对于这种酒,不适于饮用,而是食用,故食用的酒具一般是食具,如碗,钵等大口器皿。 夏朝 夏朝酒文化十分盛行,商人善饮酒,夏朝有一种叫爵的酒器,是我国已知最早的青铜器,在中华历史上具体重要地位。古云:“杜康造秫酒”,杜康作为夏王朝的六世国王,亲自造酒,可见当时人们对酒的重视程度。乡人于十月在地方学堂行饮酒礼:“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友斯飨,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由此诗充分展示了夏朝的酒文化。 商代 商代酿酒业十分发达,青铜器制作技术提高,中国的酒器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作酒有了成套的经验,出现了“长勺氏”和“尾勺氏”这种专门以制作酒具为生的氏族。当时的酒精饮料有酒、醴和鬯,饮酒风气很盛,特别是贵族饮酒极为盛行,酒的广泛饮用引起商统治者的高度重视,纣王造酒池可行船,整日里美酒伴美色,商代留下了“酒色文化”。 周代 周代大力倡导“酒礼”与“酒德”,把酒的主要用途限制的祭祀上,于是出现了“酒祭文化”。周代酒礼成为最严格的礼节,周代乡饮习俗,以乡大夫为主人,处士贤者为宾。饮酒,尤以年长者为优厚,“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其尊老敬老的民风在以酒为主体的民俗活动中有生动显现。这即是周代的“酒仪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工具的使用,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农民"早出暮归,强乎耕稼树艺,多娶菽粟",生产积极性提高,使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物资财富大为增加。这就为酒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资基础,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对酒的记载很多: 《论语》:"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诗经?幽风七月》:"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诗经?小雅吉日》:"以御宾客且以酌醴。"醴,酒的一种,系甜酒。 《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天子饮酎用礼乐。"酎,重酿之酒,配乐而饮,是说开盛会而饮之酒。 《礼记?玉藻》:"凡尊必尚元酒唯君面尊,唯饷野人皆酒,大夫侧尊用木於士侧尊用禁。"尚元酒,带怀古之意,系君专饮之酒。春秋时分国人和野人,野人是指普通群众。饷野人皆酒,意思是让他们一般的饭菜,喝普通的酒。木於、禁是酒杯的等级。 从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特别是北方游牧民族,其酒器主要以青铜制品为主。酿酒技术已有了明显的提高,酒的质量随之也有很大的提高,饮酒的方法是:将酿成的酒盛于青铜壘壶之中,再用青铜勺挹取,置入青铜杯中饮用。 秦汉时期 秦朝经济的繁荣,酿酒业自然也就兴旺起来。秦汉年间出现“酒政文化”,统治者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屡次禁酒,提倡戒酒,以减少五谷的消耗,最终屡禁不止。汉代时期对酒的认识进一步加宽,酒的用途广为扩大,东汉名医张仲景用酒疗病,水平相当高。调和人伦、献谀神灵和祭祀祖先是汉代基本酒文化功能,以乐为本是汉人酒文化的精神内核。秦汉以后,酒文化中“礼”的色彩也愈来愈浓,酒礼严格。而东汉末年,酒文化从以乐为本向以悲为怀的转变。 两汉时期,饮酒逐渐与各种节日联系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酒日,酒曲的种类也更多了。汉代之酒道,饮酒一般是席地而坐,酒樽入在席地中间,里面放着挹酒的勺,饮酒器具也置于地上,故形体较矮胖。 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作为我国的酒文化的发展时期,不论是技术,原料,还是种类等都有很大进步,三国时期的酒风极“盛”,酒风剽悍、嗜酒如命,陶元珍先生评价三国酒风时曾引用这样一段话:“三国时饮酒之风颇盛,南荆有三雅之爵,河朔有避暑之饮。”三国劝酒之风也颇盛,喝酒手段也比较激烈。 魏晋南北朝时期(分开)

浅谈中国酒文化

浅谈中国酒文化 中国人爱酒,中国的文人更爱酒,嗜酒如命。会朋友吃饭要酒,勤于政事要酒,打通关系要酒,做文章要酒,做书法要酒,春风得意时要酒,悲苦自伤时要酒,平时自己自斟自饮也是无比的惬意,尤其是老人,大多数的老人们并不需要什么五粮液,什么茅台,如果能给他们一碟花生米,再来二两老白干,那便是老来人生得意之事。品了酒,也品了人生。中国被认为是酒的发源地之一,当然就的文化也是由来已久的,沉积千年的。这里我写亵谈酒的狂欢,也是取自醉酒后妄谈一切之意,亦不必为那些烦人的责任去承担什么,也不必去规规矩矩的写什么论文,谈到哪算哪,岂不自由,快哉! 中国的造酒技术甚早,那些史学家们大多认为源起于新石器时代,中国的酒为何人所造呢?这恐怕是说法不一的,有“上天造酒”、“猿猴造酒”、“仪狄作酒”、“杜康造酒”等传说,但这毕竟是传说,我们很难知晓,即便知晓又有何用呢?曹孟德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可以看得出来,酒的文化可以说是一种功能的文化。一些事物的起源往往不必究的得那么甚之又甚,欧洲诸国各说我们的酒文化才是真正的酒文化,我们有“酒神”,这有什么必要呢?酒大体上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你说你早,我说我早,大家都有道理,因为我们都曾经经历过。在中国,我可以说我们中国人个个都是“酒神”。醉酒后的狂欢,是一个平等的话语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地位、阶级的局限可以被忽视,人们可以纵欲,可以狂舞,一切都变得肆无忌惮,这就是酒的狂欢。然而酒的狂欢释放着人们天然的真意。仿佛我们忘记了痛苦。但仿佛又一说我们仿佛可以探得,中国的酒神仿佛就是远古的巫文化的代表--萨满。中国的祭祀少不了酒。王国维说:“盛玉亦奉神人之器谓之酉,推之而奉神人之酒醴亦谓之醴,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中国上古时期,在祭祀中,萨满以之那迷狂的舞蹈,使人神相通,上古的人民享有这一份迷狂的崇拜。我们也可以从这嗅出“酒神”的味道来吧!这仿佛在屈原那光怪陆离的诗歌更能窥得一斑。 酒的狂欢,是一种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一定的心理相互妥协的载体。酒可以使人释放出早已郁积在心中的郁闷,显现真的自我;但也可使人堕落,甚至亡国。夏朝,仪狄发明旨酒(当然一说也有杜康),

感悟中国白酒文化

主题:感悟中国白酒文化(1)---破译水井坊 自2000年8月水井坊在广州首次公开上市以来,迅速拓展了华南市场市场,并成功导入了北京、上海、山东等重量级市场,进一步扩展了海南、湖南、广西、云南、河南等区域市场,还成功登陆港澳台、东南亚等国际市场。水井坊已经成为白酒业的一个“奇迹”,成为业内人士广泛关注的话题,为了找到水井坊的成功之道,我做了很长时间的针对性研究,并同其个别经销商和几位业内专家进行过一定的交流,在此贴出与阿里朋友共勉(为了提高文章的可阅性,文中有些资料性知识转引了其他文章和网站)! 水井坊的成功看是一个偶然,其实也是一个必然,是中国白酒业市场演变的必然,他是文化诉求的成功更是市场造作的成功。分析其成功之道,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三点的现实操作的成功。 一、核心文化渲染成功(造势)。 白酒是文化的产品,高档酒更是文化的品位,水井坊在文化诉求方面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的正如其品牌宣传语所言,“穿越历史。见证文明---水井坊,真正的酒”,水井坊的文化核心是历史的陈迹。1、川酒文化。 四川自古就是中国的酒都,名酒层出不穷,历史的积累形成了川酒霸气的文化内涵,水井坊坐落于酒都的中心地带成都,无疑先天性就具备了这种优势的霸气文化。 2、窖址文化。 “中国最古老的酒坊”、“中国浓香型白酒的一部无字史书”、“中国白酒行业的…秦始皇兵马俑?”、“中国白酒第一坊”。由于她填补了我国酒坊遗址专题考古的空白,被国家文物局授予“1999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3、原产地域文化: “水井坊”是中国白酒第一坊,是中国第一个浓香型白酒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品质和文化。并且通过浓香和浆香产异化宣传,使之成功避开茅台的原产地域文化的影响。 通过以上三个文化核心点的聚焦诉求,使水井坊在整个中国白酒行业中确立了自己的观念性第一地位,为他的高价销售和“风、雅、颂”品牌文化传输打下良好的理念基础。 二、文化力的转换成功(借势)。 文化本身没有实际价值,只有将其转变为具有一定动力的霸气性文化力,品牌和产品彩绘在市场中获得联动效应,水井坊通过塑造无形的品牌形象引导消费者认识产品的物理特征,并力求运用这种“品牌”与“实体”的双重消费效用去锁定更多的消费者。下面我们来进一步探讨水井坊的文化转换方式: 1、包装文化:水井坊酒包装以浓郁传统的东方文化内涵和简约洗练的现代设计手法,是酒业拥有包装专利最多的产品包装之一。体现了浓郁的民族传统文化,融酒文化与美的享受于一体;并采用内烧花工艺白酒酒瓶,将单纯的白酒产品进行了艺术化升华。并且其内置六面井台在突出水井坊本身文物价值外,也寓含着锦官城的历史文化孕育了水井坊。这一设计一举获得了国际大奖"莫比乌斯"包装广告奖。为水井坊的价值含量有增加了一个很重要的感性筹码。 2、狮子文化渲染。 狮子在民间被视为祥瑞的象征,同时也寓意王者和成功、豪情与王者风范。而石狮代表的则是历史、传统与尊贵。水井坊外包装上的三枚金属狮头开合钮,巧妙地借鉴了古建筑中的登叩作出的创意。以雄狮与石狮的结合,传达了"承接历史与现代,沟通传统与时尚"这样一个品牌内涵。在水井坊的许多宣传品上,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狮子的形象,从早期平面广告中的王者之狮,到最近气度不凡的水井坊先生,狮子的形象随水井坊一起得到了深化和演绎。

中国白酒排名

情怀小白酒https://www.doczj.com/doc/b61673079.html, 中国白酒排名 中国白酒排名,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李白有举杯邀明月的雅兴;苏轼有把酒问青天的胸怀;欧阳修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迈;曹操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苍凉;杜甫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潇洒。下面“那些年”小白酒带您简单了解中国白酒排名信息吧! NO.011935年赖茅酒单瓶1070万元 别看它不起眼,它的身价超过千万元。在一次拍卖会上,这瓶中国最贵的酒——赖茅酒被宁德市企业家赖先生以1070万元的天价收入囊中。这一价格打破了此前“汉帝茅台”890万元的拍卖记录,一举成为中国白酒拍卖历史上的标王,登顶“中国白酒之王”宝座。 这瓶天价赖茅酒至今已有75年历史,已绝版。瓶高16.5厘米,直径7.8厘米,酒瓶完整无损,釉色老成自然,隔瓶可闻幽香,酱香浓郁。现瓶酒挥发剩400克左右。这种赖茅酒在全国仅发现6瓶,其中有3瓶已无酒,为空瓶。另有2瓶(分别为1950年和1952年)2015年初在拍卖公司拍卖过,其中1950年的拍卖成交价为264.5万元。

情怀小白酒https://www.doczj.com/doc/b61673079.html, NO.02汉帝茅台单瓶890万元 一瓶“汉帝茅台”拍出890万的天价,据称这瓶茅台问世于1992年,虽然年份并不久远但它曾在当年法国巴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获得大奖,且数量稀少,当时仅生产十瓶,除一瓶留存外,其余9瓶都在香港拍卖,上世纪90年代末期最高曾拍出100万港币的高价。

情怀小白酒https://www.doczj.com/doc/b61673079.html, NO.03 30年代赖茅单瓶260万元 2012年6月,在北京保利拍卖会上,一瓶极其珍稀的20世纪30年代的赖茅卖出了260万元的天价。赖茅酒即原赖家茅酒,是国酒茅台前身。赖茅酒的口感十分复杂,风格尤为独特,入口后,此酒会给人带来一种“优雅和细腻”的感觉。 NO.04汾酒单瓶209万元 2010年9月1瓶汾酒拍出209万元天价,这是国内白酒拍卖的新纪录。在这场于北京举行的拍卖会上,20瓶国藏汾酒以3076万元的总价拍出,其中单瓶最高的价格为209万元,刷新了之前由茅台保持的单瓶103万元的国内白酒拍卖纪录。

中国白酒的社会文化分析

中国白酒的社会文化分析 中国白酒文化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从古至今,无论国内外,白酒都得到人们的充分认可,并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饮酒是一种复杂的而微妙的社会行为,酒与政治、经济、文学、医药、艺术等都有着深入广泛的联系。不少政治活动是借助酒来促进,许多重大经济谈判是在酒桌上达成,许多优秀作品是酒浇灌出来,许多药物也离不开酒的作用。 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兴也有酒,亡也有酒。酒一直陪伴历史的脚步前进。随着社会的变化,随着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所以几千年来对酒的褒贬是完全不同的,当前我们对酒的态度是“不禁不纵”有节有仪,趋其利而避其弊。我们酿酒的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所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为国家增加积累。 中国白酒文化历经千年,博大精深,在历史的潮流中把握酒文化的潮流,根据其文化的类型可以分为以下九个白酒文化派别。 1.历史文化类型:立足于白酒的生产历史或历史典故,名著、名人文化,如水浒酒、板桥宴、太白酒、杜康酒等。 2.地域文化类型:基于产地原因,如地域的个性文化,名胜古迹或者地域性的历史文化或者地域性的人物,如黑土地、杏花村、茅台、泸州老窖等。 3.酒窖文化性:主要宣扬酒的制造工艺和历史悠远,如道光二十五,、水井坊、老酒坊。 4.哲理文化型:更多的体现一种人生价值和生活哲理。如舍得酒、难得糊涂等。 5.情感文化型:实现情感的寄托,引起品牌和消费理念的共鸣。使产品和情感融为一体,如金六福、孔府家、贵州青酒、金世缘等。 6.民俗文化型:基于地方民俗特色。如“福、禄、寿、喜”酒、恭喜发财酒,金满堂等。 7.概念文化型:采用创新产品概念作为产品文化。如宁夏红、天园纯净酒、昂格丽玛奶酒等。 8.热点文化型:对当前市场上的“文化热点”实行“拿来主义”“现炒现卖”如天下粮仓酒,笑傲江湖酒,刘老根,大宅门等。 9.祈愿文化型:以积极,健康的角度表达祝愿,如一帆风顺酒,锦绣前程酒,太平盛世酒等。 随着洋酒的流入,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现代人已经形成了饮酒的新理念。然而中国白酒不能躺在历史上吃老本,不能只在史书上挖古人找依据,也不能只在古老传统上做文章,应该以文化创新产品创新来跟上现状和时尚的脚步。 传统的中国白酒文化就要传承,又要与时俱进白酒不但要在产品上创新,还要在文化上创新文化的创新就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宣扬一种君子之道,儒家风范。中国白酒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着中国民族的历史文化,包含着民族的情感,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血液,继承和发扬中国白酒文化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同时我们也希望中国白酒文化,酒道的文化能够更普及,更接近大众化。使我们在品鉴醇厚绵软的琼浆玉液的同时,更能体会我们穿越千年的华夏文明的白酒文化,使我们古老的中华白酒文化更好地传播传颂传承。 袁野 5163048512 15营销5班

中国白酒排行榜2011

2011年度华樽杯中国白酒品牌价值排行榜 时间:2011-9-20 3:31:21 核心提示:2011年度华樽杯中国白酒品牌价值排行榜... 2011年度华樽杯中国白酒品牌价值排行榜: 序号类别地区企业名称品牌价值(亿元) 1 白酒贵州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 595.28 茅台酒 2 白酒四川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584.0 3 五粮液 3 白酒江苏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 210.89 洋河蓝色经典 4 白酒四川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 152.06 泸州老窖 5 白酒四川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42.82 红花郎酒 6 白酒陕西陕西西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41.48 西凤酒 7 白酒湖北湖北稻花香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140.71 稻花香 8 白酒安徽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40.68 古井贡酒 9 白酒北京华泽(金六福企业) 96.25 金六福 10 白酒山西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3.21 汾酒杏花村竹叶青 11 白酒湖南湖南浏阳河酒业有限公司 83.6 浏阳河 12 白酒湖北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82.08 枝江大曲 13 白酒四川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81.2 剑南春 14 白酒四川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 74.26 水井坊 15 白酒四川四川省绵阳市丰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69.36 丰谷 16 白酒湖北湖北白云边股份有限公司 67.12 白云边 17 白酒安徽安徽金种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66.34 种子酒 18 白酒新疆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58.06 伊力特 19 白酒山东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 57.12 古贝春 20 白酒江西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 53.96 四特酒 21 白酒河南河南省张弓酒业集团有限公司 52.64 张弓酒 22 白酒河南河南宋河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51.96 宋河 23 白酒山东泰山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1.72 泰山酒五岳独尊 24 白酒河北承德乾隆醉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46.89 板城烧酒坊 25 白酒内蒙古内蒙古河套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6.49 河套王 26 白酒湖南湖南酒鬼股份有限公司 45.48 酒鬼酒

从酒中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从酒中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近代以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变化着。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等文化运动严重摧残了中国传统文化。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的思想日益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转而重视起来了传统文化。从百家讲坛到各种“中国年”,我们发现,国学越来越热了。但是,现在的中国人却是越来越缺乏信仰,难道是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对现在的生活就没有丝毫作用么?我们一方面要传承,一方面又不知道意义所在、如何传承。在这里,我就通过酒文化来谈一下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看法。 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历史几乎与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酒在饮食烹饪、养生保健、文学艺术、及认得审美情趣等方面都占有重要位置。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商代酿酒业十分发达,酒器繁荣,贵族饮酒盛行,但由于纣王,商代留下的是“酒色文化”。周代大力倡导“酒礼”与“酒德”,出现了“酒祭文化”和尊老敬老的“酒仪文化”。秦汉年间出现了“酒政文化”,并且酒礼更加严格。这些酒文化,有些本身就是错误的,有些和我们现在的生活并无多大联系,我们可以不予理会。至于“酒礼”、“酒德”、“酒仪文化”,我们今天在酒桌上依然讲究养老奉宾、主人向客人敬酒,说敬酒词,客人回敬等。至于那些繁琐的礼节,比如行跪拜礼等,我们当然没必要再遵从。

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士饮酒风气极盛,人们借酒抒发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的忧思,对历史的感叹等。这时候,出现了“曲水流觞”的习俗。唐朝酒文化则与文人墨客结缘。当时社会诗词的繁荣,对酒文化有着促进作用,出现了辉煌的“酒章文化”。这些酒文化与文人相关,算是酒产生的艺术了。酒醉而成传世杰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后来的郑板桥醉后作画皆是精品。这样的生活在我们今天看来未免有些遥远,我们已没有当年文人的豪情与才气。我们喝醉了也许是借酒消愁,也许是为了应酬,不管怎样,我们只是醉了,顶多耍一下酒疯,再无后话。我觉得这很值得我们思考,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变化? 明清时期,行酒令十分盛行。酒令五花八门,而且雅令很多,把中国的酒文化从高雅的殿堂推向了通俗的民间,把普通的饮酒提升到讲酒品、崇饮器、行酒令、懂饮道的高尚境地。我们现在行的大多是大众酒令,例如,骰令,虎棒鸡虫令,拍七令。酒令是我国酒文化中别具风姿的一部分,它是劝酒行为的文明化和艺术化。今天,我们掌握酒令的有关知识,适当地把它应用到饮酒活动中,可以调节气氛,增添乐趣,提高饮酒的文明程度。 古代还实行过酒禁制度。古代酒禁,约有四类,第一,为强国而禁。第二,为节约谷物而禁。第三,为专卖而禁。第四,因酗酒肇事而禁。这几点在当时都是很有道理的,只不过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因为酒的魅力实在是太大了。其实,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需不需要为了节约谷物而限制酒的生产呢?毕竟很多酒在餐桌

中国白酒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国白酒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开篇:中国白酒业正在大乱与大治中前行 2005年1-11月全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32243.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5.05%。白酒生产集中度进一步向大型企业集中。同时规模小、效率低、费用高、效益差、秩序乱等行业问题依然存在,随着WTO条款的实施、国外白酒企业与国内企业的竞争日渐加剧,白酒企业普遍面临如何做大做强、培养自己独特竞争优势的现实选择。 目前,营销手段的变化和终端通路的竞争,成为白酒品牌生死攸关的决定性因素。 仔细分析白酒业发展路线图,不难发现在中国白酒业发展历程中,伴随着其营销节奏的变化,各家白酒企业和白酒品牌的内涵都得到了鄣显。自从白酒生产销售放开之后,白酒业就进入了营销时代,从文化营销到广告营销、概念营销再到整合营销,仿佛一夜之间,白酒业的市场开发重点就转移到了市场终端的角逐。当终端操作从深化急速发展到恶化,几乎所有营销培训课都贯穿了“得终端者得天下”思想。尤其是实力雄厚的商家买断品牌行为的频繁上演和愈演愈烈,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于是,在终端竞争的硝烟战火里,市场开始了细分的步伐--强者愈强弱者不灭。这就像一场决斗中强者与弱者的对话--高端白酒拓展路线为:区域分割,高举高打,全力打造样板市场;区域性白酒则先求点胜,积点成面,尤其是部分传统名酒产地通过纷纷推出区域性强势品牌,坚守固有阵地,在市场运做中,营销手段、市场策略、整合力度各方面都不亚于全国性的品牌运做,加之品牌与当地的公共关系、地方支持,各自为王,称霸地方,其中,很多老名牌酒也被挤压

成区域性品牌,汾酒、四特、西凤、洋河、宋河、宝丰等都是典型例证。区域白酒营销的成功,使白酒市场前期比较成功的全国性强势品牌:小糊涂仙、金六福、浏阳河、金剑南等受到猛烈冲击,风光不再,利润降低。 乱局就是大局,乱局就是机会。 对未来3年白酒业发展趋势进行研判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全国性强势品牌将很难出现,区域性品牌优势日渐明显,同时区域性品牌在同区域内受其他品牌冲击后,将不断更新、淘汰,向前发展,以扩大市场份额与领先优势。今后盲目发展全国性品牌的路子将很难走通,而原有强势品牌里推新品、深耕渠道则成为必然。 同时,白酒趋向“时尚化”,也是解救白酒业本身束缚的一剂良药。 现在,年轻一代的消费者都偏向于红酒或国际名酒,为什么没有考虑中国白酒?白酒文化虽然悠久,但不是每个酒都可以诉求“古”文化,酒文化的塑造关键是要结合自身资源与时俱进,比如从色泽、口感和包装上注重美感和艺术感的结合让白酒时尚起来可吸引最大的消费群——年轻人,同时使增长有限的白酒市场蛋糕变大。 中篇:白酒行业未来走势的“十四大猜想” 一:终端竞争将延续 在整合营销中:目标人群、公共关系、政治权力、市场细分、市场选择更加重要 全国性强势品牌很难出现,区域性品牌优势明显。并且区域品牌在同区域内受其他品牌冲击下,将不断更新、淘汰。 二:营销将会向深度营销进化,销售渠道毛细化,专业化 以五粮液、茅台、剑南春、水井坊、国窖1573为主,在重点县、

中国白酒以文化赢得世界

中国白酒以文化赢得世界 白酒行业经历了10年辉煌之后,2012年下半年出现拐点,至今,多家白酒公司依然延续了业绩加剧下滑的趋势。业内专家认为,白酒的颓势短期内根本无法改变。在国内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白酒企业的国际化显然已经迫在眉睫。 但是,白酒行业似乎对国际化的热情并不高,这可能与近年来白酒企业国际化并不成功有一定关系。与此同时,国际白酒巨头们却加快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并开始了一系列的并购行为。长此以往,中国白酒企业的命运堪忧。 如果说当年的白酒走出国门,是为了认识神秘的世界,那么我们今天的国际化发展,则是为了证明自己,壮大自己,并以中国白酒的软实力征服世界,赢得世界。事实上,我国众多的白酒企业多年来一直在寻求国际市场的突破,并且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就其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来看,与当前我国经济实力和文化事业所处的国际地位还不甚相符,与中国白酒自身的深厚文化底蕴相比也存在着明显落差。以往中国白酒在世界市场的沉寂表现,一方面是我们的企业多以国内市场经营为主,在国际上虽有一些形象展示,但实际销售还很有限。而更关键的是,中国白酒多以工业品、消费品的物质定位出现在消费者面前,缺乏对自身文化内涵的充分展示,更缺乏将白酒文化与地域风情、中华文化的有效融合,对各国消费者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中国白酒的国际化目标,终究要靠文化来实现。 中国白酒国际化的文化优势:民族的记忆与情感 中国白酒,文化深厚,每一滴白酒都是中华文化的精粹。中国白酒的酿造工艺独特而复杂,代表着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中国白酒对生态气候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代表着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中国白酒历史悠久,包含着厚重丰富的人文积淀,这一切共同构成了白酒的文化价值体系。与世界各个酒种相比较,中国白酒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突出优势。 首先,中国白酒源远流长,传承悠久,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见证,也是标志性符号。 需要说明的是,酒是一个门类众多的体系,在中国有着漫长的历史。与之相比,其中的白酒诞生至今只有几百年,只是其中很短暂的一段时间。但我们应该看到,白酒在中国有着最广泛的群众基础,酒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反映,基本是以白酒为主,因此白酒虽然很年轻,但却是中华古老酒文化的主要载体。我们研究白酒文化,必须从中华酒文化的宏观角度着眼,这有利于对白酒文化做出科学的定位。 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中国酿酒的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9000年前,河南省漯河市贾湖村发现的陶器文物,内壁上附有酒石酸的成分,证明当时的先民已经学会酿酒。在之后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考古发现中,均有古代酒器酒具出土。随着时间推移,朝代更迭,酒文化伴随着华夏文明一起,走向繁荣昌盛。从敬畏天地祖先的祭祀文化,到唐风宋韵的诗酒风雅,再到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华民族的历史足迹中,可谓处处美酒飘香。

中国的四大名酒.

中国的四大名酒:茅台、汾酒、泸州老窖特曲酒和西凤酒中国的十大名酒:剑南春、古井贡、泸洲老窖、贵州茅台、五粮液、汾酒、杜康、董酒、小糊涂仙、蒙古王一、茅台酒茅台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公元前135年汉武帝“甘美之”的褒奖到1704年后清代大儒郑珍“酒冠黔人国”的赞誉,从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到1996年荣获纪念“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茅台酒系以优质高梁为原料,用小麦制成高温曲,而用曲量多于原料。用曲多,发酵期长,多次发酵,多次取酒等独特工艺,这是茅台酒风格独特、品质优异的重要原因。酿制茅台酒要经过两次加生沙(生粮)、八次发酵、九次蒸馏,生产周期长达八九个月,再陈贮三年以上,勾兑调配,然后再贮存一年,使酒质更加和谐醇香,绵软柔和,方准装瓶出厂,全部生产过程近五年之久。茅台酒是风格最完美的酱香型大曲酒之典型,故“酱香型”又称“茅香型”。其酒质晶亮透明,微有黄色,酱香突出,令人陶醉,敞杯不饮,香气扑鼻,开怀畅饮,满口生香,饮后空杯,留香更大,持久不散。口味幽雅细腻,酒体丰满醇厚,回味悠长,茅香不绝。茅台酒液纯净透明、醇馥幽郁的特点,是由酱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风味融合而成,现已知香气组成成分多达300余种。酒度53度。陈毅有诗:“金陵重逢饮茅台,万里长征洗脚来。深谢诗章传韵事,雪压江南饮一杯。”二、五粮液天下三千年,五粮成玉液。五粮液酒是浓香型大曲酒的典型代表,它集天、地、人之灵气,采用传统工艺,精选优质高梁、糯米、大米、小麦和玉米五种粮食酿制而成。具有“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的独特风格,是当今酒类产品中出类拔萃的精品。五粮液酒历次蝉联“国家名酒”金奖,九一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驰名商标”;继1915年获巴拿马奖八十年之后,1995年又获巴拿马国际贸易博览会酒类唯一金奖。至此,五粮液酒共获国际金奖三十二枚。三、西凤酒西凤酒产于陕西省凤翔县柳林镇西凤酒厂。西凤酒属其它香型(凤型)。曾四次被评为国家名酒。四、双沟大曲产于江苏省泗洪县双沟镇。1984年的第四次全国评酒会后,该酒以“色清透明,香气浓郁,风味协调,尾净余长”的浓香型典型风格连续两次被评为国家名酒。五、洋河大曲洋河大曲是江苏省泗阳县的洋河酒厂所产,曾被列为中国的八大名酒之一,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甜、绵、软、净、香”是洋河大曲的特色。现洋河大曲的主要品种有洋河大曲(55度)、低度洋河大曲(38度)、洋河敦煌大曲和洋河敦煌普曲四个品种。六、古井贡酒该酒产于安徽省亳县古井酒厂。魏王曹操在东汉末年曾向汉献帝上表献过该县已故县令家传的“九酿春酒法”。据当地史志记载,该地酿酒取用的水,来自南北朝时遗存的一口古井,明代万历年间,当地的美酒又曾贡献皇帝,因而就有了“古井贡酒”一美称。古井贡酒属于浓香型白酒,具有“色清如水晶,香纯如幽兰,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经久不息”的特点。七、剑南春产于四川省绵竹县。其前身当推唐代名酒剑南烧春。唐宪宗后期李肇在《唐国史补》中,就将剑南之烧春列入当时天下的十三种名酒之中。现今酒厂建于1951年4月。剑南春酒问世后,质量不断提高,1979年第三次全国评酒会上,首次被评为国家名酒。八、泸州老窖特曲酒泸州老窖特曲于1952年被国家确定为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泸州老窖窖池于199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我国白酒行业唯一的全国重点保护文物,誉为"国宝窖池"。泸州老窖国宝酒是经国宝窖池精心酿制而成,是当今最好的浓香型白酒九、汾酒 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甲等金质大奖章,连续五届被评为国家名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以其清香、纯正的独特风格著称于世。其酒典型风格是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适量饮用能驱风寒、消积滞、促进血液循环。酒度38度、48度、53度。注册商标:杏花村、古井亭、长城、汾字牌。十、董酒董酒产于贵州省遵义市董酒厂,1929年至1930年由程氏酿酒作坊酿出董公寺窖酒,1942年定名为“董酒”。1957年建立遵义董酒厂,1963年第一被评为国家名酒,1979年后都被评为国家名酒,董酒的香型既不同于浓香型,也不同于酱香型,而属于其它香型。该酒的生产方法独特,将大曲酒和小曲酒的生产工艺融合在一起。文革前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