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伸出爱的手走进残疾人教案

伸出爱的手走进残疾人教案

伸出爱的手走进残疾人教案
伸出爱的手走进残疾人教案

伸出爱的手──走进残疾人教学设计及评析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到残疾人生活中的种种不便及他们身残志坚的精神。

2.通过“查、说、看、议、找、想、演”等活动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心,树立关爱残疾人的思想。

3.通过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前期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社会中的人、事、物等的观察力、社会交往能力、主动获取资料的能力。

【设计思路】

残疾人是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需要人们去了解、理解他们,更需要全社会的人去关爱他们。所以,我们在把握本课题“走近残疾人”题义时,重点抓住“走近”二字,课程目标锁定在:“了解残疾人、理解残疾人、关爱残疾人”这三个环节上。

通过引导学生去调查、访问有关残疾人的事例,并让他们去亲身体验等活动方式,让学生首先了解残疾人,进而去理解残疾人在生活中的诸多不方便及通过典型的中外残疾人事例,说明残疾人:常人能做到的或做不到的,他们也能做到。他们身上体现的身残志坚的品质和精神力量,值得大家学习。通过体验,使学生感受到残疾人不容易、不方便,但是,他们也有生存的尊严和权利,进而让学生自觉地去关爱残疾人──关爱残疾人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本课主要从四个环节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引导。全课以“了解──理解──关爱”残疾人为主线,以真生活才会有真教育为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了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让学生体验“准生活”,甚至尝试“真生活”──三个体验活动,教学没有造作,没有“假生活”,体现了“真”让学生成为志愿者,并宣誓,体现了“善”,达到了德育目标。

【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地处福建省三明市中心,学生大都是机关干部孩子且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孩子中突出存在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状况,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关心爱护弱势群体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残疾人身残志坚的典型事迹。

2.布置学生调查了解社会关心爱护残疾人的具体事例。

【活动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课题

1.出示关于中国参加第十二届残奥会情况的报道(图片及报道)。

师:大家知道奥运会吗?知道残奥会吗?

2.生自由发表感受,师导入课题。

师:残疾人是我们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语言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残疾人,走近残疾人。

3.生讲述收集的古今中外残疾人身残志坚的故事。

师:大家是否知道一些残疾人的故事呢?谁能简练地做一个介绍?

4.师出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并和生共同交流。

5.欣赏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师:好听吗?这首交响曲反映了不屈服于命运,百折不挠,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师:听了这么多残疾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残疾人有一种怎样的精神呢?请大家互相交流交流。

6.生简要汇报。

师小结:残疾人虽然在生理上有缺陷,但他们残疾而不残废,同样具有奋发图强、努力拼搏的精神,在不同的岗位上、用不同的方式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二、亲身体验、引起共鸣

师:残疾人在生活中的情况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体验残疾人,在体验中进一步地理解他们。

1.体验活动。

(1)体验盲人。

师:同学们,现在有几位盲人将要寻找自己的座位,请大家暂时不要帮助他们,认真地观察,用心体会他们的感觉。

(访问小结)

(2)体验聋哑人。

师:现在几位聋哑人要传递一句话,可是他们说不出话,也听不到声音,只能用手势和表情来表示,让我们一起用心观察和体会。

(访问小结)

(3)体验残肢人

师:接下来,老师和大家一起体验残肢人,要求每个人把一只手插进裤袋里不许抽出来,用另外一只手来穿好衣服。

(访问小结)

2.师小结。

在实际生活中,残疾人面临着许多的不方便,正常人看来轻而易举的事情,他们却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三、行为辨析、加深理解

1.生谈自己熟悉的残疾人或所遇到的残疾人,说出经历及感受。

师: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遇到过残疾人,和他们交流过呢?谁来谈谈自己的亲身经历?

(你是怎么做的呢?)

2.行为辨析,他们做的对不对?

师小结:残疾人也是人,和我们一样,他们也有生命的权利和尊严,所以我们首先要尊重他们,把他们当作正常人一样交往,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双手,去关心和爱护他们。

四、升华认识、明理导行

1.生谈学习本课的体会。

师:同学们,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想法?今后要怎么做呢?谁愿意谈谈?

2.师生交流。

国家和社会为残疾人所做的工作。

(法律、科技、公共设施)

3.奇思妙想。

师:你们想不想为残疾人做点实事呢?现在就请大家当一回小科学家,想一想今后可以为残疾人发明一些什么呢?请各小组讨论讨论,比比看,哪组的点子最好!

师:大家的想法真好!希望这些美妙的想法早日实现,使残疾人们过得越来越好!

4.出示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引导认识并理解含义。

师:青年志愿者们无私地为社会奉献,为他人服务,做了许许多多有益的事情。大家愿不愿意像他们一样呢?

师:太好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成为一名小小志愿者,一起在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标志下宣誓,好吗?

5.在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下宣誓。

师: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中,大家一定能献出爱心,去帮助残疾人,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请把你们的做法告诉我,让我为你们高兴!我的联络方法是……

(课件出示联络方法)

【教学点评】

《伸出爱的手──走进残疾人》这一主题活动的选择与开展──真实、生动、寓教于乐,完全符合品德与社会课标的要求,整堂课以“了解──理解──关爱”残疾人为主线,层层递进,充分体现了品德要源于生活、指导生活、高于生活的基本精神,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立足生活──选材贴近学生的生活,达到品德源于生活的目的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型课程,强调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作为活动主题。它强调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学校的局限,在空间上,向学生真实的生活延伸。本课以“残奥”导课──“中国金牌总数第一名”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有感残疾人“身残志坚”,进而对残疾人产生敬畏感,实现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目标。

二、立足自主──灵活选择活动方式,体现自主、合作、开放特征

在活动方式的选择上,主要是学生的自主性,通过“三个游戏”的情境模拟,令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通过实景表演,使学生身临其境,以实现“身历──体验──悟理──导行”的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不同的残疾人在生活中的“看不到、听不到、说不出、不方便……”生活像常人一样──“难”!这是一次有益的生活经历,让学生在思维上形成记忆──理解残疾人,进而为学生形成关爱残疾人的责任和义务创设可能。

三、立足实践──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实现导行明理之目的

在升华认识上,先让学生谈体验感受,说出真实感觉──残疾人要像常人一样生活──“难”,教师及时出示四幅动画──生活常态中存在的的问题。让学生检视自我,纠正偏差、坚持正义,增强社会责任感,完成了道德不是上帝创造出来的,而是人为的,最终是为人服务的目的。最后以“青年志愿者”的要求,鼓励学生要成为“小小志愿者”去关爱残疾人、帮助残疾人,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体现了“善”,达到了德育目标,使学生在铿镪有力的宣誓活动中得到发展。

《走近残疾人》,教学设计

《心里想着他们》 ---《走近残疾人》教学设计 驻香港部队秭归希望小学郑燕平 教学内容 湖北教育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爱心温暖你我他”中第二板块“走近残疾人”。 教材分析 “走近残疾人”是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爱心温暖你我他”中的第二板块。本课的立足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困难,理解残疾人的内心,认识到他们需要人们的尊重和人格上的平等对待,并学习优秀残疾人自强自立,勇敢坚强的精神。 教学理念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教学中,我创设

了能让学生体验的情境,营造浓浓的情感交流气氛,通过换位体验、观看残疾人真实生活的视频等活动,使学生从心灵深处真正理解、尊重残疾人,渗透残疾人和正常人是一样的观点。 教学目标 1.在体验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残疾人生活的诸多不便,激起学生关爱之情。 2.走进残疾人的生活,感受他们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渗透他们和正常人是一样的思想。 3.通过了解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事例,激起学生对残疾人的敬佩之情。 4.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懂得在情感上关爱残疾人,在人格上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残疾人。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教学准备:眼罩、纸条、书本、红领巾 学生准备:身边认识的残疾人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揭题板书,走近残疾人

品德与社会《走进残疾人》

品德与社会《走进残疾人》教学设计 凌家镇中心学校:廖正鸿学情分析: 小学生对残疾人理解应是聋哑人、盲人、四肢不健全的人等等,在他们生活的环境里因为没有残疾人,做为农村生活的孩子们生活空间也很小、交际能力也很有限,所以对残疾人的认识只是可怜、好奇、还有害怕的心理。不能体会残疾人生活的困难,对待残疾人不够尊重,有的甚至瞧不起残疾人。为些,在课前我收集了大量关于残疾人的故事,希望让学生理解残疾人既有坚强的一面,也有脆弱的一面。更好的了解残疾人的心理,从而建立起帮助残疾人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心围绕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展开。范围由家庭、学校拓展了社会生活领域。包括邻里和不同群体的人。《走进残疾人》一课是通过模拟、体验活动,培养学生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尊重和爱心,并在更大的范围,关注不同环境下生活的自己的同龄人,懂得珍惜美好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残疾人生活中的一些特殊需要。 过程与方法: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情感与态度: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体验产生理解,体验产生情感,体验残疾人的活动。 教学难点: 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 教学准备: 模拟活动所需要的简单材料:如蒙眼的深色布、拐杖、简单的手语说明等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生活着许多残疾人,椐统计,我国目前有6000万残疾人。那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什么样的人是残疾人呢? 生:盲人、聋哑人…… 教师通过用简单的手语和同学们沟通;让学生们闭上眼睛去拿某一个物品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残疾人。 教师小结:残疾人就是身体的某个部分有残疾的人。 师:你见过残疾人吗?你认识某个残疾人吗?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走近残疾人的世界,去看看他们是怎么生活的?引出课题《走近残疾人》 [为了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贴近学生生活事例的情景模拟,能激发相应的环境气氛,使学生受到情绪上的感染。] 二、亲身体验,感受残疾人

关爱残疾人教学设计

《关爱残疾人》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据调查,中国有6000万残疾人,其中听力言语残疾约2057万人,智力残疾、肢体残疾877万人,视力残疾225万人,多重其他残疾782万人。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残联成立近十年来,在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残疾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关爱和帮助,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在一次问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的学生在家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有求必应,天生的优越性让他们难以体会生活的艰辛和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的美德,更使他们缺乏对残疾人的尊重和关爱,欠缺与残疾人沟通的技巧,难以体会到残疾人生活的不便。因此,在我校大力开展“五心”教育的大气候下,我开展里了这次以《关爱残疾人》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为了不让学生仅仅停留在如何尊重残疾人和帮助残疾人上,我设计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让学习在生活中去体验、感悟,进一步引发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观察力、思维能力、团体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二、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身边各类残疾人群在生活中的不便之处,近距离体会残疾人内心的痛苦与渴求。 能力目标: 1、在此次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制定活动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 2、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调查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收集所需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关注、尊重自己周围和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仁爱之心。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关注身边的残疾人群,对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调查。 难点: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以及培养学生对信息整理、分析的能力。 四、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通过各种方法收集有关残疾人的资料(文字、图片、视频等). 活动计划表。 五、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 (一)阶段目标: 1、通过体验游戏、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关注残疾人的另类生活,激发学生的调查欲望;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确立小组研究主题,并进行适当的交流。 活教师活学生活设计意 步、体验游戏)单手穿衣服:一只胳臂背在身后单手将衣服和红领巾穿上)我做你猜:不能出声,只能用中体验残疾人的体验游活,激发学生对体语言,比如:手势,表情,来表示件事或东西疾人的关注)盲人贴画:用红领巾蒙上眼睛在事先画好的脸部轮廓上贴出眉毛、 睛、鼻子、耳朵、嘴巴、师:同学们,在刚才的游戏中,交流发言除了感受到快乐,还感受到了什么吗?、是啊!残疾人的生活有许多的不便3之处,但有很多的残疾人朋友并不因为自身的

《走进残疾人》教案

《心里想着他们》教案 教学内容:湖北教育出版社《思品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五课《心里想着他们》的第一个板块《走近残疾人》。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同情、理解、关注残疾人,在必要时愿意努力,并采取适宜的方法帮助他们。 行为与习惯:在生活中帮助残疾人。 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残疾人的身体缺陷,用真诚的心体验残疾人生活中的不便和他们为克服自身缺陷而付出的努力。 教学重点: 体验感受残疾人生活中的不便,了解他们的自立、自强,并为之敬佩。 教学难点: 体会残疾人对“理解、尊重、平等“的渴望。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了解关爱残疾人的组织和设施。 2、多媒体课件:(1)部分残疾名人故事;(2)残奥会片段;(3)歌曲《爱的奉献》 教学过程: 一、走进残疾人。游戏引入,体验残疾人的困难,同情残疾人的不幸 (一)游戏一:贴鼻子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贴鼻子,谁知道这个游戏有什么规则?(必须把眼睛蒙起来。要把鼻子贴正确才为胜利。) 1、请三名学生上台玩游戏。 2、提问: ①鼻子为什么会被贴歪呢? ②假如你的眼睛看不见东西了,你有什么感觉? ③要是让你闭着眼睛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你觉得怎样?想试试吗?学生闭上眼睛回到座位,体验盲人生活。 ④现在这几位同学因眼睛看不见而遇到困难,你们说该怎么办呢?请同桌上前帮助他们。 (二)游戏二:穿衣服 这次游戏的内容是————穿衣服比赛。本游戏的规则是:请按老师的口令进行游戏,请听口令! (1)请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脱下你们的上衣,谈谈双手脱外套的感受。 (2)请女同学用一只手将外套穿上,再谈谈感受。 (3)男同学在不用手的条件下,试穿外套。请女生上前帮助他们。请男生谈谈这次穿衣的感受。 (三)认识各种残疾人 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做这个游戏吗?(体会残疾人的艰难。)在我们的身边就有一部分残疾人,他们由于身体的某一部分有了残疾,生活起来很不方便,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什么样的残疾人?你能想像他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吗? 学生发言……

走近残疾人教学反思

《走近残疾人》教学反思 火车站小学鲍泉泉 《走近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话题,现在的孩子由于受到人们不正确的价值观的影响,对残疾人有一种鄙视感。要让他们扭转这种观念,并走近残疾人是困难的,如何让孩子们的情感自然生成?甚至为之落泪?情到深处泪自流,孩子们的情感是真实的,没有深刻的亲身体会,无论老师用多么忧伤的语言,他们的泪水是出不来的,毕竟他们不是演员,生活是他们真正的教材! 一、将“体验”进行到底 通过再次钻研教材,我揣摩出了编者的意图,只要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有感受,体会到残疾人的痛苦并知道去帮助他们,干吗非得要他们哭呢!没有流泪并不等于他们的心没有被震撼,没有眼泪并不等于他们不会理解、关爱、尊重残疾人,更不等于以后他们不去帮助残疾人。于是,我们设计了体验活动,并放慢了节奏,抓住学生瞬间的感悟,来体会残疾人生活的困难。我们设计的“把衣服的拉链拉开,把右手伸到背后,用左手把衣服重新穿上”“蒙眼写字”的游戏,在学生无意识的状态下体验了失去一只手的残疾和盲人的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参与,只有源于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这种学习获得的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真切的感受!起初,学生中有的觉得好玩,但随着体验活动的进展,学生感受到在他们看来很容易做到的事情,残

疾人却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完成,从而深深地体会到了残疾人生活的困难。体验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积极踊跃地把自己的感受同大家一起分享,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每一个在社会上生活的残疾人,都是可亲可敬的。 二、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首好听的乐曲,只要前奏一响,就能拨动起听众的心弦,可谓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亦是如此,创设引人入胜的课堂情境,既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整个课堂的和谐发展做好铺垫,犹如磁铁般牢牢地吸引住学生,让学生“心随我动”,创设不同的情景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学设计,让学生如饮甘泉、如品香茗,流连忘返。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使教育入情、入理、入耳、入心,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1、利用故事创设情境 在理解残疾人这一环节,通过倾听残疾人的心声,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嘲笑,我们的讥讽就是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这种痛苦比身体上的残疾还要可怕,这相当于让学生承诺,今后应该怎样对待残疾人,这是对本节课要落实的思想教育的一个检验,学生知道怎样做了,就说明他们的确是受到了思想上的一次洗礼。 2、利用图片创设情境 为了使学生对残疾人的同情转化为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在

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教案

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意图: 5月20日是全国的第十七次助残日,今年助残日的主题是“保障残疾人权益,共建和谐社会”,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扶残助弱的传统美德,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号召全体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和实际行动表达对残疾少年儿童的关心和帮助。 活动目的: 1、通过宣传,弘扬中华民族扶残助弱的美德,提高小学生的思想觉悟。 2、营造理解、尊重、爱护、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3、开展用实际行动,表达献爱心活动。 活动准备: 倡议书、宣传栏、活动小品等 活动过程: 一、由班主任宣读班级的《扶残助弱》倡议书。 二、营造良好气氛,倡导“奉献爱心”精神。 1、组织学习讨论宣传单、宣传栏材料。 2、分组学习关于扶残助弱的宣传材料。 三、模拟实践,深化明理。 (在活动中,我们有目的地让学生参与实践,用学生亲身的实践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要比正常人多得多,更需要别人的关心、帮助和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养成有一颗同情心和乐于帮助残疾人的爱

心。) 1、分组分别模仿“盲人”“瘸子”“哑人”等残疾人处理日常生活事务。 2、分组交流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心得体会。 3、小组汇报,交流。 各抒已见,论一论、议一议自己的感受与体会。 四、献爱心,表达心意。 1、师:同学们,通过今天早上升旗时的国旗下讲话和薛主任对本次助残日活动的动员讲话,阅读报纸和学习宣传资料等,同学们亲身去听、去说、去想、去感受、去体会,大家都深深体会到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所受的痛苦,是何等的艰辛。希望同学们献出你的爱心,用实际行动来表达你们对残疾人的关心与帮助。 2、学生捐献活动开始。(拍摄几张照片) 3、师:刚才我们可以看到,同学们你捐五角、我献出一元、他捐出……一颗颗爱心在跳动。大家用真情和爱心谱写了一曲精神文明建设的赞歌,涌现出一颗颗爱护、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童心,为帮助残疾人献出一颗火热的心。

关爱残疾人教案讲解学习

椒园乡优质课竞赛品德学科教学设计 上课时间:2015.09.25 上课教师:袁晓琴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关爱残疾人》 知识目标:了解残疾人,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能力目标:了解社会各种助残设施,体会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增强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增进学生对残疾人的理解,尊重和友爱之情。 教学重点:让学生用不同方式亲身体验残疾人的生活,从而增进对残疾人的理解、尊重和友爱的情感。 教学难点:由对残疾人的同情转化为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体验活动的道具。 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残疾人,收集关于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事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欣赏春晚中有名的节目《千手观音》,一边看一边思考给你的感受。 2.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角色模拟,走近残疾人

残疾人为了适应现实生活,需要付出比常人几倍,几十倍的努力,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着大家来做一次模拟活动,亲身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 活动一:体验盲人——用红领巾蒙住眼睛,从门口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取东西,体验盲人对阳光、世界的渴望。 活动二:体验聋哑人——老师讲一件事情,让扮演者用手语或肢体语言传达,体验聋哑人渴望说话的感受。 活动三:体验肢残者——让学生单手穿衣,单腿走路,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便。 三、感悟顽强,激发情感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残疾人事迹的资料,都带来了吗?把你搜集的资料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说说你知道的残疾人。 1.张海迪。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她无法上学,便在家自学。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愤学习,自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 2.我国著名的体操运动员桑兰,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一次跳马练习中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但她却以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与伤残作斗争,成为2008年北京申奥大使之一,又于2008年北京奥运官方网站担当特约记者。

走近残疾人教学教案

走近残疾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体会和感受残疾人在实际生活中的不便和困难,以及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体察他人,观察社会事物和获取社会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能够理解、尊重和关爱残疾人,并对他们在困难面前自强不息的精神持有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让学生学习、体验、感悟残疾人的社会生活,获得亲身感受,从而培养学生关爱残疾人、尊重残疾人、关注残疾人生活的意识。 教学难点: 感受残疾人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教法学法:情景教学法、体验法、欣赏法、谈话法、实践性活动、讲授等多种教法学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体验活动的道具、学生搜集残疾人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孩子们!老师看到我们班每个小朋友都十分活泼可爱,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还有一双灵巧的小手,你们知道吗?你们真的非常幸运!因为,同在一片蓝天下,还生活着这样一群特殊而困难的群体:他们或者在漫漫长夜里摸索,或者在无声的世界里生活,或者是靠轮椅、拐杖走着自己的人生。

(课件1:出示不同类型的一组残疾人的图片)像他们这种在身体结构上丧失某种功能或者心理上存在某种不正常的人,就是我们今天要关注的社会弱势群体——残疾人。就让我们一起伸出爱的手,走近残疾人,来了解一下残疾人的生活。──板书课题(伸出爱的手走近残疾人)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对残疾人已有的认识和学习愿望,把残疾人图片在课堂上播放,引发学生探究残疾人的生活、学习的欲望,使教学寻找到了适当的切入点,为儿童真正走进残疾人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珍视儿童生活独特价值”的独特理念。 二、了解残疾人 这些人因为先天或后天原因不能拥有健全的身体,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适应生活,即使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也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或电视上,见到过残疾人吗?他们是怎样生活的呢? 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课程资源,加深对残疾人的了解,为体验残疾人打下基础。激发学生尊重残疾人的意识 三、体验残疾人的生活 师:同学们,大家都见过残疾人,但他们的生活到底有多不方便呢,想不想亲自体验一下?好,让我们一起来做一次模拟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吧。(多媒体出示活动题目) 活动一:单手穿衣。我们再来模仿肢残人,体验一下“单手穿衣”吧!请一组学生,一只手不准动,只能用另一只手来穿。(其他同学观察他们是

《走近残疾人》教案

《走近残疾人》教案 北重六小史静 教案背景: 班上同学都是健全的人,学生大部分没有接触过残疾人,因此不太了解残疾人生活的艰难和内心的痛苦,而现在的学生又大多是独生子女,孩子中存在着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状况,孩子们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关心爱护弱势群体的意识。 教材分析: 《走近残疾人》是小学《品德与社会》第七册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他》的第二个主题——伸出爱的手,这一主题由两课时完成,《走近残疾人》是第一课时。本课的立足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困难,理解残疾人的内心,认识到他们需要人们的尊重和关爱,并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关怀他们,向他们伸出温暖的双手。 教学理念: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走近残疾人》这一课投射出育人的光芒,本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习经验出发。教学中,创设能让学生体验的情境,营造浓浓的情感交流氛围,通过换位体验、资料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感悟、体验,从而使学生从心灵深处真正理解、尊重、关爱残疾人,从行动上真正帮助残疾人。 教学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1、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体验感受他们生活的诸多不便。

2、让学生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范例,从而敬佩那些付出比正常人更多努力的残疾人。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心中有他人,培养社会责任感。 二、行为与习惯 1、大家共同参与自己所创造的残疾人情境,组织学生展开活动。 2、能尊重残疾人,设身处地为残疾人着想,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三、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和社会责任感。 四、过程与方法 通过换位体验、资料搜集、讨论分享、讲故事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残疾人在生活上有许多困难,社会给予残疾人许多关怀,帮助残疾人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教学重点、难点: 1、体验残疾人的生活和自我感受。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了解残疾人 教师打一个哑语。 师:猜一猜,老师做的动作是什么意思?(学生猜手势的意思)说一说老师现在的心情如何? 师:在我们的社会中就生活着这一种类型的人,他们是——残疾人,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吧? 二、体验感悟,理解残疾人 师:当我们欣赏那蓝天白云的时候,当我们聆听美妙动听的音乐的时候,当我们坐在这宽敞与整洁的教室学习的时候,大家可曾想过我们身边

关爱残疾人教案

关爱他人 青岛海逸学校孟萱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们都喜欢那些卡通明星?(学生回答)今天动画城堡的王子来了,他有什么要告诉我们,让我们听一听(录音:同学们,欢迎你们到爱心城堡参观,我给你们准备了精美的礼物,只有你有爱心,能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小朋友就能得到)同学们,你们有信心得到精美的礼物吗?那就快让我们进入爱心城堡吧! 二、教学过程 活动一:父母长辈在心中 1、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吗?你认为你了解你的爸爸妈妈吗?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你父母是做什么职业的?他们一天都要做哪些事情?你认为他们辛苦吗? 2、刚才老师听到同学们都认为自己的父母很辛苦,其实不仅仅是父母,我们其他的长辈每天也要做许多事情,也很辛苦,我们是不是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关心帮助父母呢?请看(播放公益广告),广告中的小朋友学妈妈给奶奶洗脚的样子,也给妈妈洗脚,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小组讨论:组内互相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 3、全班交流 王子说:看来同学们都是关心父母长辈的好孩子,这祝贺大家第一关闯关成功,老师这还带来了一段录像,大家仔细看一看。

活动二:关注残疾人 1、课件出示《千手观音》的录像,这是去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一个节目,你知道这个节目名字吗?一年多过去了,为什么你对这个节目还记得这么清楚呢?(因为……)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在身体、智力等方面有缺陷的残疾人,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种种困难,这都是我们正常人难以体会的。 2、感受、体验 1、体验盲人:用红领巾蒙住眼睛、从门口走到自己的座位上,体验盲人对阳光世界的渴望。 2、体验聋哑人:老师讲一件事情,让扮演者用手语或肢体语言复述,体验聋哑人渴望说话的感受。 3、体验肢残者:让学生一手背后、单手穿上衣服、扣好扣子,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便。说说你们的感受。生说 3、说一说你体验后的感受。 播放佳佳录像。 4、同学们来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关心残疾人? 大家听懂花仙子的话了吗?你以后再遇到残疾人会怎么做?师:是啊,他们需要我们的理解与帮助,为了使他们也可以像我们正常人一样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的社会又为他们提供了哪些帮助呢?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生:我国制定了《残疾人权利保障法》从法律上保障了残疾人的

品德与社会《走进残疾人》

品德与社会《走进残疾人》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小学生对残疾人理解应是聋哑人、盲人、四肢不健全的人等等,在他们生活的环境里因为没有残疾人,做为农村生活的孩子们生活空间也很小、交际能力也很有限,所以对残疾人的认识只是可怜、好奇、还有害怕的心理。不能体会残疾人生活的困难,对待残疾人不够尊重,有的甚至瞧不起残疾人。为些,在课前我收集了大量关于残疾人的故事,希望让学生理解残疾人既有坚强的一面,也有脆弱的一面。更好的了解残疾人的心理,从而建立起帮助残疾人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心围绕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展开。范围由家庭、学校拓展了社会生活领域。包括邻里和不同群体的人。《走进残疾人》一课是通过模拟、体验活动,培养学生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尊重和爱心,并在更大的范围,关注不同环境下生活的自己的同龄人,懂得珍惜美好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残疾人生活中的一些特殊需要。 过程与方法: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情感与态度: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体验产生理解,体验产生情感,体验残疾人的活动。 教学难点: 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 教学准备: 模拟活动所需要的简单材料:如蒙眼的深色布、拐杖、简单的手语说明等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生活着许多残疾人,椐统计,我国目前有6000万残疾人。那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什么样的人是残疾人呢? 生:盲人、聋哑人…… 教师通过用简单的手语和同学们沟通;让学生们闭上眼睛去拿某一个物品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残疾人。 教师小结:残疾人就是身体的某个部分有残疾的人。 师:你见过残疾人吗?你认识某个残疾人吗?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走近残疾人的世界,去看看他们是怎么生活的?引出课题《走近残疾人》 [为了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贴近学生生活事例的情景模拟,能激发相应的环境气氛,使学生受到情绪上的感染。] 二、亲身体验,感受残疾人

大班社会教案:关爱残疾人

大班社会教案:关爱残疾人 执教者: 活动目标: 1、认识残疾人,了解残疾人的生活。 2、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并愿意帮助他们。 3、产生尊敬、关爱残疾人的情感,。 活动重点:培养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并愿意帮助他们。 活动难点: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活动准备: 1、课件 2、蒙眼睛的布条、玩具熊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跳《幸福拍手歌》 师:小朋友玩的开心吗?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我们身边有些人却享受不到这样的快乐。他们有的看不见鲜花和美景,有的听不到歌声与欢笑,有的无法开口说话,有的行走不方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是些什么人。 二、观看课件,了解什么是残疾人。 提问:他们是些什么人?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盲人、聋哑人、四肢不健全、智力有障碍的人都是身体有缺陷的人,我们叫他残疾人。 三、观看课件,了解残疾人的生活。 提问:这些残疾人在生活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小结:这些残疾人,有的靠卖艺为生,有的生活需要别人照顾,他们要生 活四、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1、请一位幼儿扮盲人上来拿玩具。 请小朋友说说盲孩子走路和拿玩具的样子。 小结:是啊!拿玩具这么容易的事,盲人做起来却那么难,那么的不容易。 2、分两组扮独臂人和无臂人穿衣服穿鞋。 师:失去光明的盲人生活这么不容易,如果失去了手会怎么样呢?现在我们

大家请小朋友先脱下你们的外套,分成两组,一组将一只手背到身后,用另一只手来穿上衣服,另一组用两只手穿。接着再脱下你们的鞋,刚才用一只手穿衣服的用两只手穿鞋,用两只手穿衣服的现在把两只手背到身后穿上鞋。 师:今天有些小朋友为什么穿不上衣服和鞋呢? 小结:拿玩具、穿衣服,穿鞋这么简单的事,对于盲人、和失去手的残疾人来说却是非常的困难,非常的不容易。 五、讨论怎样帮助残疾人。 提问:残疾人这么可怜,他们的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做点什么呢? 师:小朋友们想了这么多的办法帮助他们,现在全社会的都在关心帮助残疾人,设计师也为他们设计了许多方便他们生活的用具,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3)观看课件,了解残疾人用具。 六、延伸活动: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来为残疾人设计一件生活用具?请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尝试设计一种方便残疾人生活的用具画出来。(播放爱的奉献)小朋友,我们今天了解了一些残疾人和他们的生活,知道他们的生活很不容易,从现在起,我们要更加关爱他们,献出自己小小的爱心,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走进残疾人世界综合实践活动

《走进残疾人把爱献给你我他》少先队活动课设计方案 活动实施年级:三四年级全体学生 一、活动背景: 1991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开始实施,该法规定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专为残疾人服务的设施和机构。如马路上黄颜色的盲道,厕所里残疾人专用坐便器等,但是许多设施不是被占用就是被损坏,给广大残疾人带来了许多不便。更有许多人嘲笑、歧视残疾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对于这些现象,许多正常人却熟视无睹。广大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一再受到损害。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广大少年儿童要从小树立关注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丑美观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残疾人的日常生活状态,懂得残疾人生活中的困难,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艰辛。 2.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残疾人身上的可贵品质,使他们产生帮助和平等对待残疾人的情感。 3.行为目标:帮助和平等对待残疾人,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 三、活动重点: 帮助和公平对待残疾人,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发学生面对困难树立克服与战胜困难的勇气与信心。 (一)活动仪式: 中队长(彩色童年):各小队整理队伍,报告人数: 1.(异彩纷呈)(天真烂漫)(欢歌笑语)小队长:第一小队——欢歌笑语小队全体起立,立正。(跑步向中队长,互相敬礼)“报告中队长,欢歌笑语小队应到7人,实到7人,报告完毕”(敬礼) 中队长:接受你的报告 小队长:原路返回,对队员们说:“稍息”。 2.中队长:“全体立正。(跑步向中队长,互相敬礼)报告辅导员老师,彩色童年中队,应到21人,实到21人,《把爱献给残疾人》主题活动,一切工作准备就绪,现在我们邀请您您参加我们的肢主题活动,并给予指导,报告完毕,请指示。” 3.辅导员:“接受你们的报告,我愿意参加你们的主题活动,并预祝你们的主题活动圆满成功。” 4.中队辅导员敬礼,中队长还礼。 5.中队长:我宣布:彩色童年中队《把爱献给残疾人》主题活动现在开始。第一项出队旗。

四年级语文教案《 伸出爱的手──走进残疾人》教学设计及评析

四年级语文教案《伸出爱的手──走进残疾人》教学设计及评析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到残疾人生活中的种种不便及他们身残志坚的精神。 2.通过查、说、看、议、找、想、演等活动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心,树立关爱残疾人的思想。 3.通过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前期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社会中的人、事、物等的观察力、社会交往能力、主动获取资料的能力。 【设计思路】 残疾人是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需要人们去了解、理解他们,更需要全社会的人去关爱他们。所以,我们在把握本课题走近残疾人题义时,重点抓住走近二字,课程目标锁定在:了解残疾人、理解残疾人、关爱残疾人这三个环节上。 通过引导学生去调查、访问有关残疾人的事例,并让他们去亲身体验等活动方式,让学生首先了解残疾人,进而去理解残疾人在生活中的诸多不便当及通过典型的中外残疾人事例,说明残疾人:常人能做到的或做不到的,他们也能做到。他们身上体现的身残志坚的品质和精神力量,值得大家学习。通过体验,使学生感受到残疾人不简易、不便当,但是,他们也有生存的威严和权利,进而让学生自觉地去关爱残疾人──关爱残疾人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本课主要从四个环节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引导。全课以了解──理解──关爱残疾人为主线,以真生活才会有真教育为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了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让学生体验准生活,甚至尝试真生活──三个体验活动,教学没有造作,没有假生活,体现了真让学生成为志愿者,并宣誓,体现了善,达到了德育目标。 【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地处福建省××市中心,学生大都是机关干部孩子且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孩子中突出存在偏私、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状况,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关心爱护弱势群体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残疾人身残志坚的典型事迹。 2.布置学生调查了解社会关心爱护残疾人的详尽事例。 【活动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课题 1.出示关于中国参加第十二届残奥会情况的报道(图片及报道)。 师:大家知道奥运会吗?知道残奥会吗? 2.生解放发表感受,师导入课题。 师:残疾人是我们社会中的一个分外群体,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语言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残疾人,走近残疾人。 3.生讲述收集的古今中外残疾人身残志坚的故事。 师:大家是否知道一些残疾人的故事呢?谁能精炼地做一个介绍? 4.师出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并和生共同交流。 5.欣赏xx《命运交响曲》。 师:好听吗?这首交响曲反映了不屈服于命运,百折不挠,与命运顽固抗争的精神。 师:听了这么多残疾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残疾人有一种怎样的精神呢?请大家互相交流交流。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帮助残疾人

一、活动背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得到家庭、社会的关爱多,照顾多,而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比较淡漠。有的孩子甚至嘲笑残疾人,歧视残疾人,讨厌残疾人,看见残疾儿童甚至直呼他们瘸子、瞎子、傻子。因此,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残疾人,让他们从小学会关心、爱护他人是迫在眉睫的事。我们结合5.20全国助残日,组织幼儿参观儿童福利院,慰问那里的残疾儿童,并为他们捐钱、捐物,献上一份爱心。让幼儿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残疾儿童失去健康的痛苦,学习和生活的艰难;看到福利院的叔叔、阿姨,以及社会各界对残疾儿童的精心照顾和关心。同时,这儿许多血淋林的、悲惨而真实的故事,对幼儿幼小心灵具有强烈的震撼作用,能积极有效地对孩子进行生动、直观的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接触残疾人,了解残疾人,增强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学习残疾人坚强勇敢、克服困难的精神。2、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3、从身边做起,关心、帮助随班就读的弱智儿童。 (二)活动准备1、带领幼儿参观社会福利院,并拍参观活动录像片。 2、为残疾儿童做一件好事。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前几天,我们参观了社会福利院,你们在那里看到了什么? 幼A:社会福利院里有许多小朋友不会讲话,只会哇哇地叫,老师在

为他们做手势。 幼B:我看到几个小朋友不会走路,手脚都特别短,还有的脚没有了,只能坐在轮椅上。 幼C:有的小朋友眼睛看不见,他们读书用手摸,走路用一根棒敲着走,真可怜。师:这些身体有缺陷的人我们叫他"残疾人",这些孩子身体残疾以后非常痛苦,生活、学习都很困难。你愿意自己变成残疾人吗?幼:不愿意!师: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小哥哥、小姐姐是怎么变成残疾人的。 2、观看参观活动的录像片(选段1),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师:老师把那天的活动录了下来,你们看哥哥、姐姐和小弟弟怎么了?他们的眼睛为什么看不见了?他们对小朋友说了些什么? 幼A:哥哥小时候玩炮仗把眼睛炸伤了,他说,现在我什么也看不见,心里真后悔。 幼B:小弟弟说,他生下来眼睛就看不见。 幼C:小姐姐说,前几年他们家里发生火灾,身体烧坏了,眼睛也烧瞎了。 师:小朋友,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危险。你们一定要记住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千万不要做危险的事情!你们知道哪些事儿是危险的吗? 幼A:不能玩火,要烧起来的,人会烧伤,房子也要烧掉的。 幼B:发生火灾的时候马上打110救火,人要跑到安全的地方去。幼C:我们不能一个人玩炮仗、会发生危险的。

最新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教案

最新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教案 我们应该懂得关心残疾人.不歧视他们,要关心和帮助他们,从小事做起。残疾人是身残志不残,我们应该敬佩他们对生活的信心与勇气,不能取笑他们,同时也要珍惜自己生命。下面是带来的三篇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教案1 教学目标 1、首先让孩子通过学习,活动,观摩,体验残疾人生活中的种种不便。 2、培养孩子们的爱心,懂得关心残疾人.不歧视他们,要关心和帮助他们,从小事做起。 3、明白健康对每个人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培养孩子们的爱心,懂得关心残疾人.不歧视他们,要关心和帮助他们,从小事做起。教学难点 关心和帮助残疾人,应丛哪些从小事做起。具体过程: 1、让事先对残疾人进行了解的同学谈谈残疾人有哪些生活上的不便和他们的心理痛苦。(问题****于真实生活)

2、放音乐背景,让一个学生表演盲人走路,单手系红领巾,老师随着音乐解说学生动作的艰难,其余学生观摩。(让学生亲身体念,去感受不便和痛苦。) 3、之后让表演者说感受,另外让其余学生在仔细看的基础上再谈体会。(达成共同认识) 4、多媒体展示:残疾人的心声。让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懂得他们他们是多么的不容易(升华情感和体念) 5、让学生谈谈你该如何去关心周围的残疾人。(小组讨论,请学生畅谈) 6、讲张海迪姐姐顽强与病魔抗争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更多了解他们的好品质激励作用) 7、小结: 教育孩子们残疾人是身残志不残,我们应该敬佩他们对生活的信心与勇气,不能取笑他们,同时也要珍惜自己生命。 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教案2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关爱残疾人》知识目标:了解残疾人,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幼儿园帮助残疾人教案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帮助残疾人教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助残设施,了解这些设施为残疾人带来的方便。 2、能结合收集的信息大胆自己对残疾人设施的了解。 3、乐于幼儿园帮助残疾人教案,产生对残疾人的关爱之心。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事先请家长带孩子参观体验残疾人设施。 2、收集助残设施的照片或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回顾马路上的残疾人设施。 1、小朋友们有没有看到过残疾人啊?那你觉得什么是残疾人啊?(残疾人是那些身体有缺陷的人,眼睛看不见或者耳朵听不见) 2、爸爸妈妈带你们过马路时,你们有没发现马路上有哪些残疾人设施? (1)盲道; (2)轮椅走道(公共场所任何有台阶的地方); (3)红绿灯处加声音信号,以方便盲人过马路。 二、了解马路上的残疾人设施。 1、说说马路上的盲道。 出示图片,马路旁的人行道上有什么?(黄色的瓷砖) 那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黄色的瓷砖跟旁边的白色地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黄色的圆圆的一条条的横线) 你觉得这些线是为谁而设置的?(回答不出,就引导他们是凸出来的)

你知道这些圆和线是用来干嘛的吗?(其实这些圆圆和横线是凸起来的,而凸起来你眼睛闭上是不是也能感到路的变化啊,所以这个是为盲人设置的。 ――其实他有一个好听和名字,你们猜猜叫什么名字。 ――那有些地方是直条纹的,有些地方式圆圈的,为什么要这样设置呢? 教师小结:直条纹的盲道是告诉盲人直着走,有点点的盲道是告诉盲人前方的路有变化了,需要小心。盲人就会用手中的盲杖先试探一下再走,这样就能避免危险了。 2、了解马路上的无障碍设施。 继续出示其它图片,中间的那些阶梯到哪里去了?(变成了一个斜坡)这个斜坡是干什么用的?(那些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方便有轮椅的通行),我们把这个叫做无障碍设施。 你在哪里也见过这些无障碍设施?(在一些酒店门口、医院、厕所、公园、宾馆、超市) 小结:无障碍设施给很多人带来了方便,让那些有困难的人出门方便多了。 3、说说我知道的助残设施。 你还在城市里见过其他的幼儿园帮助残疾人教案的设施吗?它们是什么样的?是怎么用的?(盲道、无障碍设施、给残疾人用的专门厕所,电话厅) 三、讨论如何幼儿园帮助残疾人教案。 1、你觉得这些设施好吗?为什么?

《走进残疾人》教学设计

《走近残疾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体会和感受残疾人在实际生活中的不便和困难,以及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体察他人,观察社会事物和获取社会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能够理解、尊重和关爱残疾人,并对他们在困难面前自强不息的精神持有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让学生学习、体验、感悟残疾人的社会生活,获得亲身感受,从而培养学生关爱残疾人、尊重残疾人、关注残疾人生活的意识。 教学难点: 感受残疾人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教法学法:情境教学法、体验法、小组学习等多种教法学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体验活动的道具、学生搜集残疾人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认识新朋友,导入新课堂 1、教师介绍课堂学习的新朋友,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他是谁呢? 2、豆博士:小朋友们好,我是豆博士。我看到你们都非常健康、聪明,可是在我们的身边生活着许多残疾人,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八千多万的残疾人,我想考考你们,你知道什么样的人是残疾人呢? 3、学生说,教师趁机板书:盲人、聋哑人、肢残人、智障人 课件出示一组关于残疾人的照片(盲人、聋哑人、智障人、肢残人) 4、豆博士:今天,豆博士就和你们一起《走近残疾人》 (板书课题《走近残疾人》) 二、了解残疾人,尊重残疾人

1、豆博士:你见过残疾人吗?你认识某个残疾人吗?能讲讲你对他们的了解吗? 2、学生说 3、认识一些有名的残疾人,并观看视频《2010年广州亚残会》,学生谈感受 师:接下来我们把目光移到“2010年残疾人亚运会”,他们用自己的血汗为我国体育事业争得了荣誉,他们这种身残志坚,不向命运认输、不向自身残疾低头,顽强生活的拼搏精神,值得我们健全人敬仰、学习。咱们一起来看一看。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哪幅画面最让你感动?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4、豆博士小结:他们虽然身有残疾,但却有着美好幸福的人生。人生与残疾毫无关系。有一位残疾朋友就曾对着整个世界大声宣告:“我是残疾人,但我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 三、体验残疾人的生活,友爱残疾人 1、豆博士:虽然同学们都见过残疾人,但是对他们不一定有很多了解。我们一起来进行模拟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 2、了解活动的构想,课件出示: 1、你想体验哪一类残疾人的生活? 2、你想给这个体验活动取个什么名? 3、这个体验活动怎样做,有什么规则? 4、体验活动后,谈谈你有什么感想? 3、教师示范,带领学生体验活动《单手戴红领巾》 ①首先请四个孩子用双手在10秒内把红领巾戴好。 ②师:现在脱下红领巾,请把右手捍成拳头放在背后,记住:活动中右手始终不能帮忙,也不能离开你的后背。请用你的左手把红领巾戴好。 ③学生体验单手戴红领巾 ④现场采访:和刚才双手戴红领巾相比,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小组交流

班关爱残疾儿童教案

关爱残疾儿童教案 三(2)班魏晓霞 一、指导思想:引导学生自觉发扬关爱残疾人的精神,进一步教育他们主动地伸出手去关心和帮助别人,从而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世界。 二、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认识到残疾人在生活上有许多困难,了解残疾人身残志坚的故事,教育学生尊敬残疾人。使学生燃起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之情,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培养学生的爱心。 2、能尊重残疾人,设身处地为残疾人着想,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3、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与帮助,培养搜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活动形式:感悟讨论、表演等多种形式结合 四、活动准备: 1、学生搜集残疾人资料,准备蒙眼布。 2、歌曲《爱的奉献》录音带 五、活动过程: (一)游戏触情,引入主题 同学们,下午好!这次班队会的主题――关心残疾儿童 世界上的人可以有多种分法:黑人、白人;中国人、美国人;还有健全人、残疾人…… 毫无疑问,残疾人是最弱势的却又是为数不少的一个群体。目前世界上有残疾人亿仅在中国就有3000万残疾人,其中包括778万肢体残疾人。而残疾儿童就有600多万。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样的人叫残疾人吗(眼睛看不见的人,没有手的人,嘴巴不会说话的人等) 同学们说得对,由于先天或后天的意外,而使身体器官或功能有了缺陷的人,我们称为残疾人。残疾人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体验体验吧! 1、同学们,请闭上眼睛,半分钟后谈论你的感受如果在黑暗中做事情,又会有什么感受呢下面我们一起做个游戏:请两位同学蒙上眼睛找座位。 2、请同学们把书包里的书本全部拿出放在桌子上,右手握拳放在胸前,用左手整理书包。 3、游戏结束后,谈体会。与平时比较有什么不同。 4、结论:一件平日里最简单不过的事情,现在变得如此艰难。 从这个游戏中,你还想到了什么 结论:我们应关心爱护残疾儿童。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我们个个是健康、活泼的孩子,得到老师精心的培养,父母的疼爱,多么幸福呀!当我们尽情享受这个世界的无限美好时,可曾想过,还有一些小伙伴,他们的一生,只能以黑暗为伴,与无声为侣。甚至有的人,精神世界一片混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残疾儿童。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们,关注他们特别的生活。 (二)身残志坚故事会 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同学们就感到了许多不便,而残疾人却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多么不容易。可他们战胜了生活的困难,克服自身的残疾,用自立自强谱写了一篇篇感人的故事。请同学们讲讲残疾人身残志坚的故事。听后学生谈感受。 结论:很多残疾儿童,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了辉煌的成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同时我们更应该多方面地了解他们,关心帮助他们。说说如何帮助残疾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