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完好率 设备利用率 设备故障率 设备开动率 OEE MTTR MTTF MTBF

设备完好率 设备利用率 设备故障率 设备开动率 OEE MTTR MTTF MTBF

设备完好率 设备利用率 设备故障率 设备开动率 OEE MTTR MTTF MTBF
设备完好率 设备利用率 设备故障率 设备开动率 OEE MTTR MTTF MTBF

1、设备完好率

定义:设备完好率,指的是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它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台数/生产设备总台数× 100%

标准:所谓完好设备一般标准是:

①设备性能良好,如机械加工设备的精度达到工艺要求;

②设备运转正常,如零部件磨损、腐蚀程度不超过技术规定标准,润滑系统正常、

设备运转无超温、超压现象;

③原料、燃料、油料等消耗正常,没有油、水、汽、电的泄漏现象。对于各种不同类

型的设备,还要规定具体标准。例如传动系统的变速要齐全、滑动部分要灵敏、油路系统要畅通等。

公式中的设备总台数包括在用、停用、封存的设备。在计算设备完好率时,除按全部设备计算外,还应分别计算各类设备的完好率。

2、设备利用率

定义:设备利用率是指每年度设备实际使用时间占计划用时的百分比。是指设备的使用效率。是反映设备工作状态及生产效率的技术经济指标。

在一般的企业当中,设备投资常常在总投资中占较大的比例。因此,设备能否充分利用,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等于相对降低了产品成本。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生产决策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一般包括:设备数量利用指标―实有设备安装率,已安装设备利用率;设备时间利用指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设备能力利用指标―设备负荷率;

设备综合利用指标―设备综合利用率。过去,设备利用率一般仅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

计算公式:

公式一:

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产量/ 每小时理论产量×100%

公式二:

设备利用率=每班次(天)实际开机时数/ 每班次(天)应开机时数×100%

公式三:

设备利用率=某抽样时刻的开机台数/ 设备总台数×100%

3、设备故障率

定义:设备故障率是指事故(故障)停机时间与设备应开动时间的百分比,是考核设备技术状态、故障强度、维修质量和效率一个指标。

计算公式:故障造成的停机时间/设备工作运行时间×100%

4、设备开动率

定义:设备开动率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内(如一班、一天等)开动机器生产所占的时间比率。

计算公式:设备实际开动时间/设备正常工作时间×100%

5、OEE

定义:设备综合效率是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简称OEE。一般,每一个生产设备都有自己的最大理论产能,要实现这一产能必须保证没有任何干扰和质量损耗。当然,实际生产中是不可能达到这一要求,由于许许多多的因素,车间设备存在着大量的失效: 例如除过设备的故障,调整以及设备的完全更换之外,当设备的表现非常低时,可能会影响生产率,产生次品,返工等。

OEE是一个独立的测量工具,它用来表现实际的生产能力相对于理论产能的比率。国际上对OEE的定义为:OEE是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全局设备效率)的缩写,它由可用率,表现性以及质量指数三个关键要素组成

计算公式:OEE=可用率X 表现性 X质量指数。

其中:

可用率=操作时间 / 计划工作时间

它是用来考虑停工所带来的损失,包括引起计划生产发生停工的任何事件,例如设备故障,原料短缺以及生产方法的改变等。

表现性=理想周期时间 / (操作时间 / 总产量)=(总产量 / 操作时间)/ 生产速率

表现性考虑生产速度上的损失。包括任何导致生产不能以最大速度运行的因素,例如设备的磨损,材料的不合格以及操作人员的失误等。

质量指数=良品/总产量

质量指数考虑质量的损失,它用来反映没有满足质量要求的产品(包括返工的产品)。

6、MTTR

定义:MTTR(mean time to restoration,即平均修复时间),是指可修复产品的平均修复时间,就是从出现故障到修复中间的这段时间。MTTR越短表示易恢复性越好。它包括确认失效发生所必需的时间,以及维护所需要的时间。

MTTR也必须包含获得配件的时间,维修团队的响应时间,记录所有任务的时间,还有将设备重新投入使用的时间。

7、MTBF

定义:全称是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即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就是从新的产品在规定的工作环境条件下开始工作到出现第一个故障的时间的平均值。MTBF越长表示可靠性越高正确工作能力越强。

8、MTTF

定义:全称是Mean Time To Failure,即平均失效时间。系统平均能够正常运行多长时间,才发生一次故障。系统的可靠性越高,平均无故障时间越长。

设备完好率设备利用率设备故障率设备开动率OEEMTTRMTTFMTBF

1、设备完好率 定义:设备完好率,指的是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它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台数/生产设备总台数× 100% 标准:所谓完好设备一般标准是: ①设备性能良好,如机械加工设备的精度达到工艺要求; ②设备运转正常,如零部件磨损、腐蚀程度不超过技术规定标准,润滑系统正常、 设备运转无超温、超压现象; ③原料、燃料、油料等消耗正常,没有油、水、汽、电的泄漏现象。对于各种不同类 型的设备,还要规定具体标准。例如传动系统的变速要齐全、滑动部分要灵敏、油路系统要畅通等。 公式中的设备总台数包括在用、停用、封存的设备。在计算设备完好率时,除按全部设备计算外,还应分别计算各类设备的完好率。 2、设备利用率 定义:设备利用率是指每年度设备实际使用时间占计划用时的百分比。是指设备的使用效率。是反映设备工作状态及生产效率的技术经济指标。 在一般的企业当中,设备投资常常在总投资中占较大的比例。因此,设备能否充分利用,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等于相对降低了产品成本。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生产决策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一般包括:设备数量利用指标―实有设备安装率,已安装设备利用率;设备时间利用指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设备能力利用指标―设备负荷率; 设备综合利用指标―设备综合利用率。过去,设备利用率一般仅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 计算公式: 公式一: 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产量/ 每小时理论产量×100% 公式二: 设备利用率=每班次(天)实际开机时数/ 每班次(天)应开机时数×100% 公式三: 设备利用率=某抽样时刻的开机台数/ 设备总台数×100% 3、设备故障率

机械设备完好率利用率等统计公式

机械设备完好率、利用率等统计公式 1、主要机械完好率。它是反映机械完好情况的指标,按规定的主要机械进行考核。其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机械完好总台日数 主要机械完好率= ———————————×100% 报告期机械制度总台日数 2、主要机械设备利用率。它是反映机械利用情况的指标,按规定的主要机械进行考核。其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机械实作总台日数 主要机械利用率= ———————————×100% 报告期机械制度总台日数 3、装备生产率。它是反映机械在生产中所创造价值大小的指标,供与规模近似的同行业之间水平的高低或本企业逐年的水平升降作对比。其计算公式为: 全年施工(生产)总产值 装备生产率= ———————————×100% 末自有机械净值 4、净产值机械维修费用率。它是反映企业机械维修费用和完成净产值的比率,用以考核机械维修费用的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全年机械维修费用+全年机械大修费用 净产值机械维修费用率=————————————————×100% 全年净产值总和 5、机械固定资金利税率。它是反映企业的利税总额和机械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用以考核机械创造利税的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全年实现利税总额 机械固定资金利税率= ————————————×100% 自有机械固定资产平均原值 式中:机械固定资产平均原值=(年初机械原值+年末机械原值)÷2 (二)专业性指标 企业为了评价机械管理、使用、维修各项业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制定了一整套考核指标,作为企机械经营管理的目标和考核依据。当前施工企业执行的指标尚无统一规定,应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和需要选用。 1、机械装备方面的指标 (1)技术装备率。它是反映企业人均装备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末自有机械净值(元) 全员或工人技术装备率(元/人)= ———————————— 报告期末全员工人人数(人) (2)动力装备率。它是反映企业人均动力装备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末自有机械动力数(KW) 动力装备率(KW/人)= —————————————— 报告期末全员或工人人数(人) (3)机械新度系数。它是反映企业机械的平均新旧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末机械总净值 机械新度系数= ————————— 报告期末机械总原值 (4)机械装备更新率。它是全年机械更新原值占全部机械原值的比率,用以反映企业机械装备更新速为:

设备完好率统计及检查标准

设备完好率统计标准 一、设备完好标准 1.设备运转正常,零部件齐全,安全防护装置良好,磨损、腐蚀程度不超过规定的标准,控制系统、计量仪器、仪表系统工作正常; ①主辅机的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②仪表、计器、信号联锁和各种安全装置、自动调节装置齐全完整、灵敏准确; ③基础、机座稳固可靠,地脚螺栓和各部螺栓连接紧固、齐整,符合技术要求; ④管线、管件、阀门、支架等安装合理,牢固完整,标志分明,符合要求; ⑤防腐、保温、防冻设施完整有效,符合要求。 2.设备性能良好,机械设备能稳定地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动力设备的功能达到原设计或规定标准,运转无超温超压等现象,润滑工作正常: ①设备润滑良好,润滑系统畅通,油质符合要求,实行“五定”(定点、定人、定质、定时、定量)、“三级过滤”(油桶、油壶、加油点); ②无松动、杂音等不正常现象,振动值不超过允许范围; ③各部温度、压力、转速、流量,电流等运行参数符合规程要求; ④生产能力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3.技术资料齐全、准确: ①设备档案、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 ②设备运转时间和累计运转时间有统计、记录; ③设备易损配件有图纸; ④设备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4.原材料、燃料、润滑油、动能等消耗正常,无漏油、漏水、漏气(汽)、漏电现象,外表清洁整齐。 二、设备完好率及日常统计方法 设备按完好或不完好评级,用下列公式计算完好率: 设备完好率=(设备台数×实际完好时间/设备台数×总时间)×100%. 其中,实际完好时间=总时间-维修时间; 设备日常维修需体现在日常工作日志中(写明维修设备名称·所在工段楼

层·维修原因及结果·维修时限),设备科每日记录前一日各车间设备维修情况,月底总结计算各车间设备完好率进行考核,体考核评分标准见附表。

设备完好率评定办法

凯云物业设备完好率评定方案 一、目的 通过开展设备完好率评定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司设备管理水平。 二、设备完好分类 1、完好设备:设备现状和运行情况完全符合设备完好标准(得分超95分)为完好设备。 2、基本完好设备:设备现状和运行情况有一项达不到完好标准或有2—3项比较小的设备隐患(得分在86—95分),但不影响使用的为基本完好设备。 3、不完好设备:设备现状和运行情况有两项及以上达不到完好标准或只有一项达不到标准(得分在85分以下)并影响正常使用的设备为不完好设备。 4、设备完好率评定方法 1)物业服务中心每月度对所辖设备进行自查和完好率进行统计,将统计结果填入《设备完好率评定表》,并依下列公式计算出物业服务中心设备完好率: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台数+基本完好设备台数/设施设备总台数%; 2)公司工程部每季度对所有服务中心的设备完好率进行抽查,其完好率作为对服务中心设备管理目标责任的考核依据。 1、高、低压配电系统 1)配电箱完好标准 序号检查项目技术要求检查方法 考核定 分 不合格扣分 标准 考核得分 1 接地线接触良好,不松动手感、目测15分5分/项 2 箱体内外清洁、无杂物目测10分5分/项 3 配电箱的固定牢固手感10分10分/项 4 配电箱门把手、螺丝齐全、关 闭严密 手感,目测10分5分/项 5 指示灯仪表完整,指示正确目测10分5分/只

6 线路整齐,有标志目测10分5分/ 处 7 连接点及接线 螺丝 无过热、变色无氧化 现象 目测15分 5分/ 只 8 灭弧罩齐全,完整目测10分5分/ 只 9 设备编号及 标牌 明确、完整目测10分 5分/ 项 2)电力变压器完好标准 序号检查 项目 技术要求检查方法 考核 定分 不合格扣分 标准 1 变压器声响无杂音,无放电声耳听15分5分/项 2 变压器外壳清洁,无积尘和杂 物 目测10分5分/项 3 温控器工作正常,指示正 确 询问、目测10分 5分/ 项 4 绝缘子整体完好,无破损、 裂纹 目测10分5分/项 5 防护罩无破损、裂纹目测10分5分/ 只 6 线路高低压 线连接点 无过热、变色,无 氧化现象 目测15分5分/ 处 7 降温装置完好,工作正常目测10分 5分/ 只 8 地线接触良好,不松动目测,手感10分5分/ 项 9 铭牌和编号 牌齐全,清楚目测 10分 5分/ 项 3)高压配电装置完好标准 序号检查项目技术要求检查方法考核定 分 不合格扣标 准 1 断路器工作状 况 工作正常,各功能 指示正常。 目测,询问5分5分/项 2 绝缘瓷件无破损、裂纹目测10分5分/项 3 母线油漆相序正确,无脱落 现象 目测5分5分/ 项 4 隔离开关刀口接触良好,位置正 确 目测10分5分/项 5 二次线路排列整齐,线号清 晰 目测10分5分/ 处 6 指示灯仪表及完好,指示正确目测10分5分/ 只

设备完好率计算方法

设备完好率计算方法 设备完好率=设备完好分值/设备基础分值×100%-较大故障扣分 计算说明: 1、数据来源:《主要设备维保计划及完成情况明细表》。其中:单台设备完好分值=该设备基础分值-一般故障次数/月,一般故障每次该设备完好分值为0。 2、在常、备用配置的系统设备中,当常用或备用设备发生故障,三天内未能修复或三天内未做出妥善维修安排(计划)的,第四天起故障时间计入完好率统计。 3、在故障抢修中,因备品、备件采购周期较长等原因一时无法彻底修复,但采取临时应急措施有效缓解业主需求的,过渡时间不扣较大故障分,但影响设备完好分值。 4、有计划安排的检修项目不计入完好率统计,但不能严重影响到业主的正常需求。根据设备运行情况临时安排的重大检修项目,该设备完好分值为0。 5、较大及以上故障扣分细则 在发生下面定义的较大及以上故障时,除该单台设备得分为0外,从该设备所属设备类别的月度设备完好率百分数上扣分。 电梯设备

1)发生困人故障,扣5%/次。 2)单台电梯停机故障,4小时以内,扣%;4—8小时内,扣%/次;超过8小时,每2小时多扣%,即8-10小时扣%,10-12小时扣%,以此类推。 3)触及电梯安全管理红线的问题,如下表所示: 扣5%/台.项。 供配电系统 1)影响业主正常生活或办公,影响范围大于一户的故障断电,抢修时间在—2小时内,扣%/次;大于2小时小于8小时,扣1%/次;大于8小时,每2小时多扣%,即8-10小时扣%,10-12小时扣2%,以此类推。 2)触及安全管理红线的问题,如下表所示:

扣5%/次.项。 给排水系统 1)因设备故障,造成用户端(一户以上)停、用水1—4小时,扣%/次;4—8小时,扣1%/次;大于8小时,每2小时多扣%,即8-10小时扣%,10-12小时扣2%,以此类推。2)因设备原因,使业主财产遭到较大损失的,扣2%/次。3)因管道原因造成小区路面或楼内严重积水的,扣2%/次;如因积水造成别的系统设备损坏的,扣5%/次。 智能化系统 主要有CCTV监视设备、周界报警设备、门禁对讲设备及保安巡更设备。以上各类设备因系统损坏不能使用或完好率低于90%,当天无法修复时,扣%/天;其后每增加1天,加扣%/天。 消防系统 1)系统损坏不能使用或现场元件完好率低于90%,当天无法修复,扣%/天;损坏率低于10%,但故障连续5天不能修复的,自第6天起,扣%/天;由于故障修理整个系统停用1—4

设备完好率及分析报告

设备完好率及分析报告 制造部车间的生产设备是承担公司生产任务的主要设备,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提高生产设备完好率成为设备管理的重点。我们在分析影响设备完好率主要原因的基础上,实施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加强生产设备日常维护是提高完好率的保证 1、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保养+按需修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改变维修人员忙于应付抢修的被动局面,科学地对生产设备作出技术分析,合理确定设备的投入。定期维护保养,使设备一直处于安全、经济的运行状态; 2、完善相关设备管理制度,加强设备故障的动态管理,对关键部位进行状态监测,并通过维修档案分析故障规律; 3、确保设备维修配件的供应,提高设备配件的质量。 二、做好生产设备安全管理是提高设备完好率的中心任务 1、实施部门领导安全责任制,部门领导亲自主抓生产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由制造部协调品质部定期开展生产安全专向整治活动; 2、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和防护措施。为保证相关人员及设备的安全,针对重点部位进行重点检查和控制; 3、加强对生产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操作技术培训,通过培训和技术考核等手段不断提高作业人员素质; 4、制定生产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树立职工的安全危机管理理念,培养应对事故的处理能力,增强事故防范意识。 三、提高设备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使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好故障 1、对设备维修人员加强技术培训,让每个维修人员都对设备了如指掌;

2、了解设备配件性能,能够在无原型号配件时知道如何选用替代件; 3、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定期召开技术交流会,为设备快速维修提供信息支持 四、建立生产作业人员生产培训、考核机制,使职工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1、思想上的重视,通过大力宣传和学习,号召职工努力学习生产技术,熟悉设备操作规程; 2、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培训及学习氛围。通过观看视频、学习培训资料等方式来培训,以达到强化训练的目的; 3、制度上的支持。制造部积极执行公司内的绩效管理制度,对保养勤、维护好、技术精、工效高的员工给予奖励,对造成设备损坏者给予严厉处罚 制造部通过综合运用以上管理措施,使设备技术状况有所改善,缩短了维修时间,节约了维修资金,降低了生产成本。截止2011年底,制造部共有生产设备61台,完好设备59台(有2台行车遥控器因使用年限长需维修更换)设备完好率为96.7%,达成2011年初制定的计划目标。

设备完好率、设备利用率、设备故障率、设备开动率、OEE、MTTR,MTTF,MTBF

定义:设备完好率,指的是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它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台数/生产设备总台数× 100% 标准:所谓完好设备一般标准是: ①设备性能良好,如机械加工设备的精度达到工艺要求; ②设备运转正常,如零部件磨损、腐蚀程度不超过技术规定标准,润滑 系统正常、设备运转无超温、超压现象; ③原料、燃料、油料等消耗正常,没有油、水、汽、电的泄漏现象。对于各 种不同类型的设备,还要规定具体标准。例如传动系统的变速要齐全、滑动部分要灵敏、油路系统要畅通等。 公式中的设备总台数包括在用、停用、封存的设备。在计算设备完好率时,除按全部设备计算外,还应分别计算各类设备的完好率。 2、设备利用率 定义:设备利用率是指每年度设备实际使用时间占计划用时的百分比。是指设备的使用效率。是反映设备工作状态及生产效率的技术经济指标。 在一般的企业当中,设备投资常常在总投资中占较大的比例。因此,设备能否充分利用,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等于相对降低了产品成本。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生产决策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一般包括:设备数量利用指标―实有设备安装率,已安装设备利用率;设备时间利用指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设备能力利用指标―设备负荷率;设备综合利用指标―设备综合利用率。过去,设备利用率一般仅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 计算公式: 公式一: 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产量/ 每小时理论产量×100% 公式二: 设备利用率=每班次(天)实际开机时数/ 每班次(天)应开机时数×100% 公式三: 设备利用率=某抽样时刻的开机台数/ 设备总台数×100%

新版设备完好分级标准及设备完好率的计算模板

汽轮机项目计划问题 1、配电室到装置电源没有计划。 2、公司现有多芯屏蔽控制电缆能否替代计划上的信号电缆。 3、电缆沟穿线管按两根设计, 管径能够加大。 电仪厂 -7-29

设备完好分级标准及设备完好率的计算( 1) 设备完好标准是设备处于完好技术状态的检查根据, 也是计算设备完好率的基础与前提。那么设备完好标准是怎样定义的呢? 各地、各部门为了考核企业设备的完好率, 规定了设备完好标准。 一、级别: ①一级完好设备, ②二级完好设备, ③不完好设备 二、项目标准 1、基础 一级: 基础稳固, 无腐蚀、倾斜、裂缝, 连接牢靠, 无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 二级: 基础稳固, 无腐蚀、倾斜、裂缝, 连接牢靠, 无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

不完好: 有腐蚀、倾斜、裂缝、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 2、结构 一级: 结构完整, 零部件齐全, 磨损、腐蚀和变形均在允许范围内 二级: 结构、零部件基本完整齐全, 虽有部门缺陷但不影响安全运行 不完好: 不完整齐全, 并已影响安全运行 3、润滑 一级: 润滑良好, 没有油、水、气等介质的跑、冒、滴、漏现象 二级: 润滑基本完好, 无严重跑、冒、滴、漏现象 不完好: 有严重跑、冒、滴、漏现象 4、计量仪表和防护装置 一级: 计量仪表灵敏可靠, 安全防护装置齐全 二级: 主要计量仪表和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 不完好: 不齐全可靠

5、设备精度和运行效能 一级: 运行正常, 设备精度达到公称能力, 即原出厂技术要求 二级: 运行正常, 设备精度能符合工艺技术要求 不完好: 运行已不正常, 不能满足工艺技术要求 注: 五个项目中只要有一项出现不完好设备状况, 则为不完好设备。 近几年, 不少企业又依照企业标准的格式制定了企业设备完好标准,为确定与核算设备完好率提供了更科学合理的依据。同时企业都确定设备完好率为企业中所有完好生产设备占全部生产设备之比重。其计算公式为: 设备完好率=( 完好生产设备台数/全部生产设备台数) ×100% 由此可见: 要准确核算设备完好率, 设备管理员就必须首先制定自己企业各种生产设备的完好标准, 这样才能有依据其进行认真检查和考核。这就是说, 设备完好标准是衡量设备质量的唯一依据, 也是企业设备管理的基本依据。没有标准你无法检查和考核设备的完好, 就象你不知道北京在东还是在西, 你就无法达到。

各类设备完好率标准

各类设备完好率标准 各类设备完好标准 一、金属切削机床(1~6项为主要项目) 适用范围:车床、铣床、磨床、刨床、钻床、镗床、刻线机、拉床、齿轮及螺纹加工加工机床、切断机床、组合机床、简易专用机床、超声波及电加工机床。 1.精度、性能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精密、稀有机床主要精度性能达到出厂 标准。 2.各传动系统运转正常,变速齐全。 3.各操作系统动作灵敏可靠。 4.润滑系统装置齐全,管道完整,油路畅通,油标醒目,油质符合要求。 5.电气系统装置齐全,管线完整,性能灵敏,运行可靠。 6.滑动部位运转正常,各滑动部位及零件无严重拉、研、碰伤。 7.机床内外清洁,无黄袍,无油垢,无锈蚀。 8.基本无漏油、漏水、漏气现象。 9.零部件完整,随机附件基本齐全,保管妥善。 10.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 二、锻压设备(1~6项为主要项目) 适用范围:锻锤、锻造机、轧机、冲床、剪床、平板机、弯板机、弯管机、整形机、冷镦机、弹簧加工机、滚压机、压力机等。 1.精密、能力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2.各传动部位运转正常,变速齐全。 3.润滑系统装置齐全,管路完整,润滑良好,油质符合要求。 4.各操作系统动作灵敏可靠,各指示刻度准确。 5.电气系统装置齐全,管线完整,性能灵敏,运行可靠。 6.滑动部位运转正常,各滑导部位及零件无严重拉、研、碰伤。 7.机床内外清洁,无黄袍,无油垢,无锈蚀。 8.基本无漏油、漏水、漏气现象。 9.零部件完整,随机附件基本齐全,保管妥善。 10.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 三、铸造设备(1~3项为主要项目) 适用范围:造型机、抛砂机、造芯机、混砂机、落砂机、抛丸机、喷砂机等。 1.性能良好,能力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2.设备运转正常,操作控制系统完整可靠。 3.电气、安全、防护、防尘装置齐全有效。 4.设备内外整洁,零部件及各滑动面无严重磨损,滑动、导轨面无锈蚀。 5.基本无漏水、漏气、漏砂现象。 6.润滑装置齐全,效果良好。 四、各类生产设备电器部分 1.能力满足生产要求,操作和控制系统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关于设备完好率

设备完好率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设备完好率 英文名称:equipment perfectness 定义:设备完好台日数与制度台日数的比值。是反映设备技术状况的指标,按百分率表示:设备完好率是(报告期内制度台日数中的完好台日数/报告期内制度台日数) 100%。 所属学科:电力(一级学科);水工建筑(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设备完好率 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它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为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台数/生产设备总台数× 100% 所谓完好设备一般标准是:①设备性能良好,如机械加工设备的精度达到工艺要求;②设备运转正常,如零部件磨损、腐蚀程度不超过技术规定标准,润滑系统正常、设备运转无超温、超压现象;③原料、燃料、油料等消耗正常,没有油、水、汽、电的泄漏现象。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还要规定具体标准。例如传动系统的变速要齐全、滑动部分要灵敏、油路系统要畅通等。 公式中的设备总台数包括在用、停用、封存的设备。在计算设备完好率时,除按全部设备计算外,还应分别计算各类设备的完好率。 关于设备完好率,大家都来讨论讨论! 设备完好标准是设备管理的基本依据 设备是生产和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种机械和装置的总称。它是现代企业生产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是生产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中有关设备的购置、使用、维护、修理、改进、更新、调拨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就是设备管理。而设备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让设备完好,尤其是在生产使用中的设备处于

完好的技术状况,以保证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 一、设备的种类 一般工业企业,可以把设备分为下列七类。 1.生产设备 即承担生产任务的各种机械装置,如机床、高炉、纺织机、化工反应塔等。 2.动力设备 即产生电力、热力及其他各种动力的设备,如锅炉、发电机、柴油机、空压机、变压器等。 3.传导设备 即用于传送电、热、水、压缩空气及有关固体、液体和气体物料的设备,如电力网,传送带、上下水道、煤气管、蒸气管等。 4.运输设备 即用于载人和运货的各种运输车辆、船舶等。 5.检测设备 即用于生产和科研中的各种测试设备、计量仪器和仪表装置。 6.管理设备 即生产经营管理用的设备和装置,如计算机与传真机、电话通讯设备等办公设备。 7.公用服务设备 即企业中的医疗卫生设备、炊事设备以及企业工人俱乐部、影院、体育场等公用场所上的设备。我国一些大中型企业一般都有这些设备。 二、设备的两种运动形态 设备运动过程是从选购设备开始,经投入生产使用、维修、再使用……直至报废为止的设备寿命全过程。 在这个设备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下列两种运动形态: 1.设备的物质运动形态 即设备的选购、进厂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更新、改造等形态。 2.设备的价值运动形态 即指设备的最初投资、维修费用开支、拆旧及更新改造资金的筹措等。 设备管理也就是上述两种设备运动形态的管理。设备物质运动形态的管理称为设备技术管理,一般由企业设备动力部门负责,设备价值运动形态的管理称为设备经济管理,一般都由企业财务部门负责。 三、设备的磨损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磨损,其中主要是有形磨损,同时也存在着无形磨损。 设备的磨损一般可能分成三个阶段: 1.初期磨损阶段

设备完好率标准及计算

设备完好分级标准及设备完好率的计算(1) 设备完好标准是设备处于完好技术状态的检查根据,也是计算设备完好率的基础与前提。那么设备完好标准是怎样定义的呢? 各地、各部门为了考核企业设备的完好率,规定了设备完好标准。 一、级别:①一级完好设备,②二级完好设备,③不完好设备 二、项目标准 1、基础 一级:基础稳固,无腐蚀、倾斜、裂缝,连接牢靠,无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 二级:基础稳固,无腐蚀、倾斜、裂缝,连接牢靠,无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 不完好:有腐蚀、倾斜、裂缝、松动、断裂和脱落现象 2、结构 一级:结构完整,零部件齐全,磨损、腐蚀和变形均在允许范围内 二级:结构、零部件基本完整齐全,虽有部门缺陷但不影响安全运行 不完好:不完整齐全,并已影响安全运行 3、润滑 一级:润滑良好,没有油、水、气等介质的跑、冒、滴、漏现象 二级:润滑基本完好,无严重跑、冒、滴、漏现象 不完好:有严重跑、冒、滴、漏现象 4、计量仪表和防护装置 一级:计量仪表灵敏可靠,安全防护装置齐全 二级:主要计量仪表和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 不完好:不齐全可靠 5、设备精度和运行效能 一级:运行正常,设备精度达到公称能力,即原出厂技术要求 二级:运行正常,设备精度能符合工艺技术要求 不完好:运行已不正常,不能满足工艺技术要求 注:五个项目中只要有一项出现不完好设备状况,则为不完好设备。 近几年,不少企业又依照企业标准的格式制定了企业设备完好标准,为确定与核算设备完好率提供了更科学合理的依据。同时企业都确定设备完好率为企业中所有完好生产设备占全部生产设备之比重。其计算公式为:设备完好率=(完好生产设备台数/全部生产设备台数)×100% 由此可见:要准确核算设备完好率,设备管理员就必须首先制定自己企业各种生产设备的完好标准,这样才能有依据其进行认真检查和考核。这就是说,设备完好标准是衡量设备质量的唯一依据,也是企业设备管理的基本依据。没有标准你无法检查和考核设备的完好,就象你不知道北京在东还是在西,你就无法达到。 设备完好率统计标准(2) 一、设备完好率的定义: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它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 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台数/生产设备总台数×100%

设备完好率设备利用率设备故障率设备开动率OEEMTTR,MTTF,MTBF

设备完好率设备利用率设备故障率设备开动率 O E E M T T R,M T T F,M T B F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1、设备完好率 定义:设备完好率,指的是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它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台数/生产设备总台数× 100% 标准:所谓完好设备一般标准是: ①设备性能良好,如的精度达到工艺要求; ②设备运转正常,如零部件磨损、腐蚀程度不超过技术规定标准,润滑系 统正常、设备运转无超温、超压现象; ③、、油料等消耗正常,没有、、、的泄漏现象。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设 备,还要规定具体标准。例如的变速要齐全、滑动部分要灵敏、油路系统要等。 中的设备总台数包括在用、停用、封存的设备。在计算设备完好率时,除按全部设备计算外,还应分别计算各类设备的完好率。 2、设备利用率 定义:设备利用率是指每年度设备实际使用时间占计划用时的百分比。是指设备的使用效率。是反映设备工作状态及的技术经济。 在一般的企业当中,设备投资常常在总投资中占较大的比例。因此,设备能否充分利用,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等于相对降低了产品成本。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一般包括:设备数量利用指标―实有设备安装率,已安装设备利用率;设备时间利用指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设备能力利用

指标―设备负荷率;设备综合利用指标―设备综合利用率。过去,设备利用率一般仅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 计算公式: 公式一: 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 每小时×100% 公式二: 设备利用率=每班次(天)实际开机时数/ 每班次(天)应开机时数×100% 公式三: 设备利用率=某抽样时刻的开机台数/ 设备总台数×100% 3、设备故障率 定义:设备故障率是指事故(故障)停机时间与设备应开动时间的百分比,是考核设备技术状态、故障强度、维修质量和效率一个指标。 计算公式:故障造成的停机时间/设备工作运行时间×100% 4、设备开动率 定义:设备开动率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内(如一班、一天等)开动机器生产所占的时间比率。 计算公式:设备实际开动时间/设备正常工作时间×100% 5、OEE 定义:设备综合效率是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简称OEE。一般,每一个生产设备都有自己的最大理论产能,要实现这一产能必须保证没有任何干扰和质量损耗。当然,实际生产中是不可能达到这一要求,由于许

机械设备完好率利用率等统计公式

机械设备完好率利用率 等统计公式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机械设备完好率、利用率等统计公式 1、主要机械完好率。它是反映机械完好情况的指标,按规定的主要机械进 行考核。其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机械完好总台日数 主要机械完好率= ———————————×100% 报告期机械制度总台日数 2、主要机械设备利用率。它是反映机械利用情况的指标,按规定的主要机 械进行考核。其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机械实作总台日数 主要机械利用率= ———————————×100% 报告期机械制度总台日数 3、装备生产率。它是反映机械在生产中所创造价值大小的指标,供与规模近似的同行业之间水平的高低或本企业逐年的水平升降作对比。其计算公式为:全年施工(生产)总产值 装备生产率= ———————————×100% 末自有机械净值 4、净产值机械维修费用率。它是反映企业机械维修费用和完成净产值的比 率,用以考核机械维修费用的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全年机械维修费用+全年机械大修费用净产值机械维修费用率=————————————————×100% 全年净产值总和 5、机械固定资金利税率。它是反映企业的利税总额和机械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用以考核机械创造利税的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全年实现利税总额 机械固定资金利税率= ————————————×100% 自有机械固定资产平均原值 式中:机械固定资产平均原值=(年初机械原值+年末机械原值)÷2(二)专业性指标 企业为了评价机械管理、使用、维修各项业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制定了一整套考核指标,作为企机械经营管理的目标和考核依据。当前施工企业执行的指标尚无统一规定,应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和需要选用。

设备利用率1

设备利用率 什么是设备利用率 设备利用率是指每年度设备实际使用时间占计划用时的百分比。是指设备的使用效率。是反映设备工作状态及生产效率的技术经济指标。 在一般的企业当中,设备投资常常在总投资中占较大的比例。因此,设备能否充分利用,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等于相对降低了产品成本。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生产决策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一般包括:设备数量利用指标―实有设备安装率,已安装设备利用率;设备时间利用指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设备能力利用指标―设备负荷率;设备综合利用指标―设备综合利用率。过去,设备利用率一般仅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 设备利用率的计算公式 设备的利用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公式一: 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产量/ 每小时理论产量×100% 公式二: 设备利用率=每班次(天)实际开机时数/ 每班次(天)应开机时数×100% 公式三: 设备利用率=某抽样时刻的开机台数/ 设备总台数×100% 设备利用率的统计办法 1、人员及部门 进行设备的统计应该由专人或专门的部门负责,其统计的目的主要是为生产能力设计和生产决策与生产分析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一般由企业的生产部、主管部或机电部门负责。 2、方法 进行设备利用率的统计可依据生产报表分析进行,也可以采取实际统计的办法。对于时产量固定的或产量容易计算的,可采用公式一;对于产量可变或设备较小的,可采用公式二、公式三;统计工作应该认真、严肃、长期坚持,只有长期的数据,才是更加准确和实事求是的调查数据 设备完好率

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它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为设备完好率=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台数/生产设备总台数× 100%所谓完好设备一般标准是:①设备性能良好,如机械加工设备的精度达到工艺要求;②设备运转正常,如零部件磨损、腐蚀程度不超过技术规定标准,润滑系统正常、设备运转无超温、超压现象;③原料、燃料、油料等消耗正常,没有油、水、汽、电的泄漏现象。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还要规定具体标准。例如传动系统的变速要齐全、滑动部分要灵敏、油路系统要畅通等。 公式中的设备总台数包括在用、停用、封存的设备。在计算设备 完好率时,除按全部设备计算外,还应分别计算各类设备的完好率。 设备完好率统计标准(2) 一、设备完好率的定义: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它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 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台数/生产设备总台数×100% =[(一级完好设备数十二级完好设备数)/生产设备总台数]×100%公式中的设备总台数包括在用、停用、封存的设备。 二、设备的定义:是生产和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种机械和装置的总称。它是现代企业生产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是生产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中有关设备的购置、使用、维护、修理、改进、更新、调拨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就是设备管理。而设备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让设备完好,尤其是在生产使用中的设备处于完好的技术状况,以保证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 三、设备的种类 设备分为下列七类。 1.生产设备:即承担生产任务的各种机械装置,如发电机、除氧器等。 2.动力设备即产生电力、热力及其他各种动力的设备,如锅炉、工业汽轮机、空压机、变压器等。 3.传导设备:即用于传送电、热、水、压缩空气及有关固体、液体和气体物料的设备,如电力网,传送带、上下水道、煤气管、蒸气管等。 4.运输设备:即用于载人和运货的各种运输车辆。 5.检测设备:即用于生产和科研中的各种测试设备、计量仪器和仪表装置。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设备完好率管理规范 一.定义 设备完好率,指的是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它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标准 所谓完好设备一般标准是: 1.设备性能良好,如机械设备的工作能力达到工艺要求; 2.设备运转正常,如零部件磨损、腐蚀程度不超过技术规定标准,润滑系统正常、设备运转无超温、超压现象; 3.原料、燃料、油料等消耗正常,没有油、水、汽、电的泄漏现象。如倒伞曝气机的变速要齐全、滑动部分要灵敏、油路系统要畅通等。 公式中的设备总台数包括在用、停用、封存的设备。在计算设备完好率时,除按全部设备计算外,还应分别计算各类设备的完好率。 三.设备的分类 1.机械设备:水厂工艺运行中用到的所有机械设备(含本身非落地式控制箱)。包括:带电动机构的阀门或者闸门、拦污设备、螺旋输送设备、曝气沉砂设备、排泥设备、泵类、搅拌推流器、表面曝气机、带式脱水机、加药设备、泥泵(螺杆泵)、卧式离心机等; 2.电气设备:水厂工艺运行中所用到的所有电气设备。包括:高、低压配电室各配电柜、控制柜、变压器等,现场综合柜(综合控制柜或者配电柜)、紫外线消毒设备; 3.仪表自控设备:PLC柜、仪表(含保护箱、传感器、变送器)、中控机、打印机、投影仪、UPS,中控联网设备、进/出水在线监测设备等; 4.化验室设备:化验室内所有设备。但不包括玻璃器皿等; 5.其它设备:管道、曝气头、曝气管道、手动阀门或闸门(DN400以内)、线缆、手推车等。

注意:需要上报设备完好率的设备只包括以上1-4类,第5类设备不计入设备完好率考核范围。如第5类设备发生故障,务必在5个工作日内排除故障,恢复使用。如遇到影响工艺运行的设备故障,单独上报。 四.设备完好率、利用率的计算方法 时间法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是以设备的运转记录为依据,以时间为单位来统计计算的。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完好的时间(扣除设备事故、故障检修的停机及设备维护保养时间)与其制度工作时间的百分比,利用率是指设备实际工作的时间与制度工作时间的百分比。其中时间单位可以用日、台班、小时来计算。在统计运用中,通常是用台日作为时间度量单位。设备台日完好率、台日利用率因应用普遍、计算简单,通常简称为设备完好率和设备利用率,计算公式如下。 设备台日完好率= x 100% 设备台日利用率= x 100% 式中,设备制度台日数,是指报告期内全部机械设备(不管技术,工作状况如何)乘以制度日数(通常为日历数)求得;设备完好台日数,是指报告期内日历(或制度)台日数内处于完好状态下的机械设备台日数,包括修理不满1d的机械设备,不包括在修的1d以上和待修、送修在途的机械设备;设备的实作台日数,是指报告期内机械设备实际出勤进行施工的台日数,不论在1d内参加生产时间长短或分作几个台班,均算为1个实作台日。 五.设备完好率的上报 1.设备完好率的上报包含设备分类的1-4类设备,分别为: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仪表自控设备和化验室设备。各类分别计算设备完好率,然后汇总总的设备完好率。即水厂需要上报共5类设备完好率:机械设备完好率、电气设备完好率、仪表自控设备完好率、化验室设备完好率和综合完好率; 2.各水厂在每月25日17:00前将设备完好率如实上报到所属分公司运营

设备完好率标准

目录 设备完好率标准 (2) 一、完好率标准制定的起因 (2) 二、定义 (2) 1.设备完好率 (2) 2.设备打分标准 (3) 3.设备完好标准 (3) 三、附表:设备完好率打分及计算标准 (4)

设备完好率标准 一、完好率标准制定的起因 自83年参加工作以来,就知道设备完好率的名词,也知道管理设备人员要对设备完好率负责。也知道设备完好率就完好的设备与全部设备的比值乘以100等于完好率,但是真正的把完好率纳入KPI 指标量化后,作为绩效考核依据操作起来难度就很大,得出的分数往往惨杂于很多人为因素,以至于被考核人员满腹怨言,就会觉得不便于实际操作。 之后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本人制定出了一套设备完好率考核标准,以供大家学习和工作使用。 二、定义 1.设备完好率 设备完好率是指所有设备(工艺表内设备所有纳入编号的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完好的台数(完好台数依据下边“设备打分标准”计算)与总的台数的比值,就是设备完好率。 即: %100?=设备总台数设备完好台数 设备完好率 这个不难理解,和大家认为没有区别,关键的是什么?是设备完好这个标准。

2.设备打分标准 按照设备的打分标准,得出该设备的得分。 它分重要指标、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 重要指标是要求满足生产要求,是一项重中之重的重要指标。 主要指标包括:震动、温度和润滑。 详细考核标准见附表《设备完好率打分及计算标准》。 3.设备完好标准 设备完好标准是指每台设备在正常运行时能否达到设备完好的要求。完好标准等于该设备的得分大于90分,否则就是不完好。 详细考核标准见附表《设备完好率打分及计算标准》。

设备完好率考核办法

污水处理厂 设备完好率考核办法(试行) 一、定义 1、为进一步加强设备管理,保障生产安全稳定,完善设备管理考核体系,特针对各污水处理厂主要设备制定完好率指标考核办法。 2、设备完好率指标考核是生产类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生产类考核的必要内容。 3、设备完好率考核结果纳入各单位绩效考核范畴,由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 4、各污水处理厂应根据本办法规定的设备完好率标准认真加强日常设备管理工作,努力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和维修人员业务素质,确保设备完好率达标。 5、为增强设备完好率考核的可操作性,主要生产设备划分为两类进行考核,分别是:有备用设备,完好率需达到98%;无备用设备,完好率需达到100%。 二、考核标准 设备完好需达到的一般标准为: 1、设备性能良好,如设备的运行工况要满足工艺正常运行的需求,并在额定的能耗范围之内;

2、设备运转正常,如零部件磨损、腐蚀程度不超过技术规定标准,润滑系统正常、设备运转无超温、超压现象; 3、原料、燃料、油料等消耗正常,没有油、水、汽、电的泄漏现象,如滑动部分要灵敏、油路系统要畅通等; 4、配套的配电、自控等运行、操作正常,数据显示准确。 三、考核设备范围 1、机械设备:污水处理厂各运行工艺段使用的所有机械设备。包括:拦污设备、螺旋输送设备、曝气沉砂设备、排泥设备、泵类、搅拌推流器、曝气机、脱水机、加药设备、泥泵(螺杆泵)、离心机、阀门、闸门等(包含设备对应的现场控制柜、配电柜等自控设备); 2、电气设备:污水处理厂各运行工艺段使用的所有电气设备。包括:高、低压配电室配电柜、控制柜、变压器、紫外线消毒设备等; 3、仪表测量设备:PLC柜、仪表、流量计、进/出水在线监测设备等; 4、化验室设备:化验室内所有设备,但不包括玻璃器皿等; 公司生产技术部根据考核设备范围制定各污水处理厂考核设备清单,作为设备完好率计算和考核依据。对纳入完好率考核范畴之外的辅助性设备,各厂应加强管理和维护,

设备完好率设备利用率设备故障率设备开动率OEEMTTRMTTFMTBF

设备完好率设备利用率设备故障率设备开动率O E E M T T R M T T F M T B F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定义:设备完好率,指的是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它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台数/生产设备总台数× 100% 标准:所谓完好设备一般标准是: ①设备性能良好,如的精度达到工艺要求; ②设备运转正常,如零部件磨损、腐蚀程度不超过技术规定标准,润滑 系统正常、设备运转无超温、超压现象; ③、、油料等消耗正常,没有、、、的泄漏现象。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设 备,还要规定具体标准。例如的变速要齐全、滑动部分要灵敏、油路系统要等。 中的设备总台数包括在用、停用、封存的设备。在计算设备完好率时,除按全部设备计算外,还应分别计算各类设备的完好率。 2、设备利用率 定义:设备利用率是指每年度设备实际使用时间占计划用时的百分比。是指设备的使用效率。是反映设备工作状态及的技术经济。 在一般的企业当中,设备投资常常在总投资中占较大的比例。因此,设备能否充分利用,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等于相对降低了产品成本。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一般包括:设备数量利用指标―实有设备安装率,已安装设备利用率;设备时间利用指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设备能力利用指标―设备负荷率;设备综合利用指标―设备综合利用率。过去,设备利用率一般仅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 计算公式: 公式一: 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 每小时×100% 公式二: 设备利用率=每班次(天)实际开机时数/ 每班次(天)应开机时数×100% 公式三: 设备利用率=某抽样时刻的开机台数/ 设备总台数×100% 3、设备故障率 定义:设备故障率是指事故(故障)停机时间与设备应开动时间的百分 比,是考核设备技术状态、故障强度、维修质量和效率一个指标。 计算公式:故障造成的停机时间/设备工作运行时间×1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