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孔雀东南飞(并序)(3课时)..-教学教案

孔雀东南飞(并序)(3课时)..-教学教案

孔雀东南飞(并序)(3课时)..-教学教案
孔雀东南飞(并序)(3课时)..-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

2.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

3.了解偏义复词、古今异义字的特点,掌握“谢”“相”“见”“迎”的一词多义。

c、熟悉汉乐府的文学常识与《孔雀东南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4.注意把握本诗人物语言个性化这一突出的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

1.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分析人物感情;

2.掌握文中的“偏义复词”和“谢”“相”“见”“迎”的一词多义。

3.识记有关文学常识,背诵有关名句。

教学难点

1.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

2.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教学设想

1.本文语言接近口语,而且注释较详,学生易读懂词句。同时全诗篇幅较长,不宜在课堂内串讲。因此,教学本文可从语境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题思想。

2.本文故事情节在民间广为流传,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影响深广。在教学本文时,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电教手段,或阅读有关资料,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自《诗经》、楚辞文学之后,继之而起的是两汉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屠洪刚的一曲《孔雀东南飞》唱得荡气回肠,唱得催人泪下,而《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

二、关于诗题及“乐府”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稍后出现的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它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标题为何不直言“古诗为刘兰芝作”呢?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

“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时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后世把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其中属于汉代的就叫“汉乐府”。

三、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全诗,扫除语言障碍,并归纳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词只作陪衬)等现象。

明确:1.

①生字(幻灯显示)

②通假字(幻灯显示)

终老不复取通“娶”。槌床便大怒通“捶”,敲打。

箱帘六七十“帘”通“奁”,盛物之器。蒲苇纫如丝通“韧”,柔软而结。

府吏见丁宁也写做“叮咛”,嘱咐。虽与府吏要通“邀”。

摧藏马悲哀同“脏”,脏腑。

③古今异义(幻灯显示)

便可白公姥告诉;常指一种颜色共事二三年一起生活;一起工作可怜体无比可爱;值得怜悯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不受拘束槌床便大怒坐具;睡觉的地方再拜还入户第二次;下一次

以此下心意耐心受委屈;下定主意供养卒大恩侍奉公婆;伺奉长辈本自无教训教养;训斥或从错误得到认识

却与小姑别退出来;副词,表转折自可断来信使者,指媒人;书信处分适兄意处理、处置;对有错之人作出处罚决定

渠会永无缘他;常指人工开凿的河道

便可作婚姻结为亲家;结为夫妻

卿可去成婚订好婚约;结婚郁郁登郡门繁盛的样子:不高兴

蹑履相逢迎迎接;常指奉承、拍马

汝是大家子大户人家;我们奄奄黄昏后暗沉沉的;形容气息微弱叶叶相交通交错相通;为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④偏义复词:(幻灯显示)

便可白公姥公公婆婆,这里专指婆婆。昼夜勤作息原意是工作和休息,这里专指劳作。我有亲父兄即同胞兄,亲哥哥。我有亲父母这里指母。

逼迫兼弟兄这里指兄。其日牛马嘶这里指马

⑤词语难点

无所施:用启阿母:禀告致不厚:招致萦苦辛:缠绕

卒大恩:尽、终若见录:记逆以煎我怀:逆想,想到将来

赍钱:赠送否泰:坏运气;好运气奄奄黄昏后:晚上7点到9点

寂寂人定初:夜里9点到11点

⑥指出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指代作用

及时相谴归我,指刘兰芝会不相从许你,指焦仲卿

还必相迎取你,指刘兰芝久久莫相忘我,指刘兰芝

好自相扶将她,指婆婆嬉戏莫相忘我,指刘兰芝

誓不相隔卿你,指刘兰芝誓天不相负你,指刘兰芝

不得便相许你,指媒人

⑦指出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思相见常日稀互相儿已薄禄相命相

六合正相应互相黄泉下相见互相

叶叶相交通互相仰头相向鸣互相

君既若见录我,指刘兰芝府吏见丁宁我,指刘兰芝

2.看序言部分,它给我们交代了哪些内容?

明确: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过程、结果以及为诗的缘起。故事发生在汉代末年的建安年间,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

3.复述故事情节

故事梗概: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为媒。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

4.理清思路,将全诗32节分成6部分,并给各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课文内容结构

托物起兴(1)(引出故事)

自请谴归(2)(开端)

夫妻誓别(3-12)(发展)

(3-6)仲卿求情(7-8)决心自遣(9-10)拜母别姑(11—12)夫妻誓别兰芝抗婚(13-21)(进一步发展)

(13-18)得母同情(19-20)阿兄逼嫁(21)操办婚事

双双殉情(22-31)&

人教版孔雀东南飞教案设计

人教版孔雀东南飞教案设计导语:《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教案可以怎样去写?以下为品才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相关教学方案,欢迎阅读 人教版孔雀东南飞教案设计范文【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及一词多义。 2、理清文章结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鉴赏人物形象,挖掘悲剧根源。 3、深理解赋、比、兴和浪漫主义手法在抒情上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点】 1、理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 2、了解叙事诗中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人物形象的艺术性。

【教学难点】 1、品味诗歌的民歌气息和抒情意味。 2、体味诗歌的悲剧意蕴。 一.导入 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家长制等传统文化的冷漠与残酷,使无数美丽的爱情成为“牵牛织女”,化作“双飞蝴蝶”,飞出“东南孔雀”,筑就“血泪沈园”! 《上邪》 (苍天啊) 一位女子痴迷而挚烈的爱情誓言。(两汉乐府)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是女子呼天以为誓。“山无陵”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深情奇想,确是“短章中神品”。

滴下钗头多少泪,沈家园里草犹悲! 南宋年间,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因在科场上秉笔直言,抒发抗金忧国之情,而名落孙山。陆游父母遂安排他与表妹唐琬成婚。陆游和唐琬结婚后,生活非常幸福。但是陆游母亲对此不悦,她认为唐琬成天弹琴吟诗,不但有失妇道,而且有误儿子的功名前程。在母亲压力下,陆游被迫休妻,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名和虚玄的命运八字活活拆散这对夫妻,唐琬另与赵士程结婚。一日,唐琬与赵士程来到沈园,与陆游相遇,陆游百感交集,提笔在粉墙上留下了传世经典的《钗头凤》。唐婉再游沈园,和之。不久抑郁而亡。 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永隔天河、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白娘子与许仙 顽强的生命可以摆脱精神枷锁。只要矢志不渝,执著追求,美好的理想就会实现。 今天我们就来说下发生在两汉时期的一段凄惨而又悲壮的爱情故事,它就是孔雀东南飞。

高一语文下册《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

高一语文下册《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 1.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的艺术成就。 (2)理解铺陈、排比、起兴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结合语境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3.德育目标: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封建家长制及封建礼教摧残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恶,培养学生珍爱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势力作斗争的情操。 1.理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 2.了解叙事诗中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人物形象的艺术性。 1.运用诵读法,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初步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及性格特点。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将自己对课文的感情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以情感朗读贯穿课堂始终,进行“读中品,品中读”。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孔雀东南飞》堪称我国古代爱情诗的绝唱,千百年来,让人 们感叹唏嘘不已,也一直让人们思索着。是什么要素使这首诗具有如此之大的震撼力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孔雀东南飞》的世界。 二、解题 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它原名《焦仲卿妻》,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全诗357句,1785个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2.汉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 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三、教师引导学生在几处重要片段的分角色朗读中深入体验、 品味人物个性化语言,鉴赏、剖析人物形象(以刘兰芝为主要探究对象) 1.展示多媒体课件,在画面、文字、音乐背景中,教师范读““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一段。 2.指导学生朗读此段。(读出节奏、语调、重音;读出服饰之美、体态之美、风度之美)

高一语文孔雀东南飞教案范文

高一语文孔雀东南飞教案范文 《孔雀东南飞》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以下是整理的《孔雀东南飞》教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您喜欢。 孔雀东南飞教案篇一 设计说明 1、指导思想 本设计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立足于培养学生识记理解古汉语知识和鉴赏古典文学作品的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深入探究的良好习惯。 2、教学设想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也是乐府诗中的一朵奇葩,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对于这样一篇经典名作,我认为应该不惜时间精读细研,因此我确定用三课时完成。 本单元的话题为“爱的生命的乐章”,与单元话题相一致,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青年男女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封建礼教、家长摧残青年男女爱情的罪恶。要深入理解这一重

点问题,必须先扫清字词障碍,读懂原文。*写作年代离我们十分久远,文中有很多生词、古今异义词等文言知识,可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积累有关文言基础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另外,人物形象的塑造、思想价值的实现要借助于一定的写作手法,乐府诗常用的赋、比、兴手法也应是学习的内容之一。因此,我确定了这样三个方面的学习目标。 疏通文意,学习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学生依靠课释和工具书基本可以完成,因此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自行解决为主,教师可就疑难问题略作指导。重点目标的实现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采用问题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作品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难点(起兴手法)的突破可引导学生拓展联想,用学生较为熟悉的例子帮助他们理解。 3、本设计的特点 本设计没有刻意求新,而是重在扎实严谨上作*。教学内容的安排由易到难;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过渡严谨自然。教学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实词、多义词、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互文等,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孔雀东南飞--优秀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悉汉乐府的文学常识与《孔雀东南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背诵默写诗歌中的名句。 3、从诗歌的创作时代和作品反映的时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 4、掌握偏义复词、古今字的特点,掌握“相”、“见”等词语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 1.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分析人物感情。 2.学习本诗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的特点。 3.识记有关文学常识,背诵有关名句。 【教学难点】 了解和掌握文中的“偏义复词”和“指代性副词”。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南宋时期,曾有一对令人羡慕的才子佳人,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情意相投。常常在月夜花下,吟诗作对,琴瑟和鸣,起舞弄影,互诉衷肠。这对幸福的恋人就是陆游和唐婉。本来他们能够幸福地长相厮守,白头偕老。可是因为婆媳不睦,陆母从中作梗,这对情深意切的鸳鸯刚刚结合不久就被活生生地分开了。 比较阅读陆游、唐婉夫妇的应和词《钗头凤》: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传心事,独倚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从词中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心如刀绞搬的悲痛与无奈。 今天,我们翻开课本,来读一读与其如出一辙的另一个悲剧故事——《孔雀东南飞》。 二、简介有关文学常识 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全诗357句,1785字,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格萨尔王》,英雄史诗,一千多万字。) 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 2.乐府和乐府诗: 举例:《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长相思。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滚滚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一个官署,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这个官署相当庞大,汉成帝时“女乐近千人”。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辽宁省实验中学营口分校崔显丽 设计说明 1、指导思想 本设计依据我校推行的人本教学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研读文本,从诗歌的形式、内容、思想三个方面展开研究。让学生学会研究,举一反三,给予学生自主性、独立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达到语文阅读教学“立人”的目的。 2、教学设想 本课出自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本单元节选了先秦到南北朝的诗歌作品,本课是汉乐府五言诗,之前的分别时《诗经》的四言诗、骚体诗,目的在于让学生在鉴赏经典作品的同时,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历程。与单元编者的意图相一致,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刘兰芝人物形象赏析、封建礼教、专制家长摧残青年男女爱情的主题探究以及汉乐府对《诗经》的继承发展的研究。通过本课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乐府五言诗在诗体形式方面变化的理解,它在诗歌发展中承前启后的的作用。 3、本设计的特点 (1)利用学案充分落实课前预习。本的篇幅较长,语言接近口语,而且注释详尽,学生容易读懂文意,不宜在课堂内串讲。对于文中出现重要的文言知识点,我们利用学案(学案为我校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编写而成,本课学案附在后面)分类梳理以练习题的形式呈现,让学生独立完成,在教师批阅完毕之后下发答案,这样做使预习更加扎实。教师针对疑难问题略作指导即可,文言基础知识通过学生自主预习的方式得到了有效地落实, (2)体系化。设计从两个角度展开,将文章纳入到两个体系之中,第一课时进行刘兰芝人物形象的赏析,并将其纳入到中国文学塑造的女性体系之中。第二课时赏析写作形式、手法,并与《诗经》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确乐府五言诗的特点及其承前启后的作用。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建立体系的思想,对中国文学有整体性感知。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育教学案例及解析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案例及解析

————————————————————————————————作者:————————————————————————————————日期: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案例及解析 教学目标: 1. 了解“乐府”知识,认识汉乐府民歌现实主义传统,认识本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掌握文中的偏义复词,了解偏义复词、古今字的特点。 2.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之间的爱情悲剧,把握刘兰芝性格特点。 3.进一步认识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摧残,以及刘、焦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诗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分析人物感情,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教学时数: 二课时 布置预习: 1.利用工具书和注释,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的含义;对本文情节形成整体了解;尽量结合作品时代背景理解课文。 课堂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读全诗,疏通课文词句,扫除文字障碍。了解“乐府”知识。 一、导入 欣赏歌手屠洪刚的《孔雀东南飞》。屠洪刚的一曲《孔雀东南飞》唱得荡气回肠,催人泪下,而《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 二、题解及文学常识简介 1.本诗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名“焦仲卿妻”,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区别于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但成诗时间可能稍后一些。全诗357 句,1785 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幻灯片) 2.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合称“乐府双璧”。 3. 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是我国最早的乐府诗集,也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 4.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构。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乐府”可以有如下理解:①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兼管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的歌辞,以后就把这些乐章歌辞称为乐府诗,成为继《诗经》《楚辞》之后而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幻灯片)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太白中学张雅)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把握女主人公刘兰芝的形象特征以及性格特点,探究诗歌的主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结合语境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培养综合探究的能力。 3、德育目标: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封建家长制及封建礼教摧残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恶,培养学生珍爱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势力作斗争的情操。 教学重点: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导入】: 听《梁祝》,感受悲剧色彩。《孔雀东南飞》是一首古乐府叙事诗,讲述的同样是一个爱情悲剧故事。鲁迅先生曾经说: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撕碎)给人看。据此,确定本节课学习目标,探讨两大问题:(一)寻“美”:故事中有哪些可观可感之美? (二)探究“碎美”之因:既然故事中的刘兰芝如此之美,为什么会被遣休、被逼婚,而最终“举身赴清池”呢? 【文本欣赏】 朗读:请你找出自己感觉最美的文字,读一读,并能说说他为什么美?(比一比,看那组同学读得好,讲得好。) 【探究】: (一)寻“美”:故事中有哪些可观可感之美?

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美”点: 1、情美:焦刘二人的爱情忠贞。 从文中可找到的依据是:“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焦仲卿的家庭本来也很美满。夫妻恩爱,“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兰芝在家也是“昼夜勤作息”“供养卒大恩”,可谓男主外女主内,仲卿孝顺,兰芝勤快,和小姑相处和谐,家庭美满幸福。 2、人美:刘兰芝之美。 外表美——美貌:“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能干:“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 诗书” 善良:“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有修养:“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精神美——反抗精神:“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二):探究“碎美”之因。 既然故事中的刘兰芝如此之美,为什么会被遣休、被逼婚,而最终“举身赴清池”呢?(学生分组探讨,各组代表发言) 主要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焦母的蛮横; 2、焦仲卿的软弱; 3、刘兰芝的刚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归纳“美好东西被撕碎”的原因为两个方面: (一)社会原因。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度。“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

《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

《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说明: 《孔雀东南飞》语言优美、情节曲折、故事感人,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是汉乐府的名篇。设计本节课,我是通过学案式教学,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紧扣文本特点,凸显重点,以题带动赏析及阅读,以期达到读与练完美结合,最终实现知、情、意结于一体的新型教学设想。 课堂实录: 师: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愫,也是文学作品永恒的话题。同学知道有哪些关于爱情的诗歌呢? 生1:《关雎》。 师:能不能说说其中的诗句呢? 生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师:非常好。其他同学还知道哪些? 生2:《蒹葭》。有这样的句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生3:还有白居易的《长恨歌》。 师:你能够说出其中的名句吗? 生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师:不错。(问全体学生)还有吗? 生4:老师,我知道李商隐的《无题》中,有这样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生5:老师,这句好像不是《无题》中的,我读过李商隐的《无题》,好像没有啊。 师:李商隐有好多《无题》,你们读的不是一首,他说的也是出自《无题》。 (生笑) 生6:有这样几句: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但是我不知道是谁写的? 师:哪位同学知道呢? 生7:好像是白居易的。 师:哦,《上邪》是汉乐府《饶歌》中的一首情歌,全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呼天为誓,直抒胸臆,表达了一个女子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执着坚定,作者不详。不知道没有关系,大家说得非常好。爱情是美好的,但爱情带给人的并不全是幸福。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化蝶双飞的梁祝,劳燕分飞的陆游和唐婉,他们演绎的都是催人泪下、荡气回肠、感天动地的爱情悲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孔雀东南飞》讲述的就是这样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老师板书课题:《孔雀东南飞》) 师:现在我来检测一下学案中的乐府名句的背诵情况。我说上句,同

点拨教学孔雀东南飞教案

点拨教学《孔雀东南飞》教案 [教学目标] (一)认识汉乐府民歌主要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是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认识本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学习本诗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的特点。 (三)学习本诗的铺陈、比、兴手法。 [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诗开头两句(第一段)游离开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分析:不能删。这是民歌习用的起兴手法。它为全诗制造一种徘徊顾恋的情调,又有提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二) (1)第二段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是否太烦琐?它与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分析:不烦琐。这是一种铺陈手法,称为“赋”。 这里写得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下文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情。 (2)要求学生从诗中再找出使用铺陈手法的文字。

分析:第十三段是第二段内容的重复,都是强调兰芝从小聪明,很有教养,但转换了叙述的角度,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 第9段写兰芝临别“严妆”又用了一段铺陈,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开焦家前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的性格。既突出了“精妙世无双”,又为下文太守的儿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铺垫。 (3)第二段从时间上(13岁-17岁)作了纵的铺陈,第九段则从妆束、服饰、姿态上作横的铺陈。无论哪一种铺陈,都对塑造人物形象、推进故事情节起了积极的作用。 同学们初中时学过的乐府诗《陌上桑》,在描写秦罗敷的美貌时,也是用了横的铺陈。 (三)诗中两次把焦仲卿比作磐石,把刘兰芝比作蒲苇,是否显得累赘?这和情节的发展有何关系? 分析:这个比喻第一次出自刘兰芝之口,表示刘兰芝对爱情坚贞不渝,永不变心。第二次是焦仲卿说的,他用这个比喻来责问刘兰芝为什么改变初衷。表明人物之间产生了误会,出现了分歧。这两次比喻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一致的,并能推波助澜,使情节曲折起伏,生动感人。 (四)联系上下文,理解“黄泉共为友”的含义。 分析:在揭示了婆媳之间的矛盾后,焦仲卿明确地表示要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以此来向焦母求情。

优质课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 导入: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叫沈园的地方,一个叫陆游的诗人,娶了一个叫唐婉的女子,伉俪相得,琴瑟相和,好一对神仙眷侣。然而,这一切,并不随陆母之意,逼迫夫妻离异。几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满怀郁闷踽踽独游,邂遇唐婉,唐遣人送酒致意,陆游满怀伤感,词成《钗头凤》一首,唐婉和之。不久,唐婉抑郁而亡。”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有着各自的不幸,我们的《孔雀东南飞》演绎的又是怎样的一段爱情故事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学习目标: 1、阅读欣赏,把握故事情节,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2、小组合作,探究悲剧产生的原因,培养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 同学们,《孔雀东南飞》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又是如何讲述的呢谁能: 1、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复述这个故事。 明确:诗歌前面的“序”是全诗内容最概括、最简洁的介绍 本文讲的是在汉末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却因焦母的逼迫,不得已而选择离婚。但夫妻二人双双“誓死不相负”。兰芝回到娘家后,哥哥却逼她再嫁,兰芝毅然投井而死,仲卿也自缢身亡。死后两人变成了一对鸳鸯相对而鸣。 2、请按照“引子、开端、发展、再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层次为我们梳理故事脉络,并用2至4字概述每一层次的内容。 引子: 1 自然段,托物起兴 开端: 2-6 自然段,被遣 发展: 7-12 自然段,誓别 ; 再发展: 13-21 自然段,抗婚 高潮: 22-31 自然段,殉情 结局: 32 自然段,合葬 通过解决前两个问题,我们整体感知了全文。那么,同学们 二、分析人物形象 这个故事的女一号是谁下面,请你在文中寻找刘兰芝的动人之处,做到能通过分析语言,分析刘兰芝形象,并能有感情的朗诵个性化的语言。 我来说说我眼中的刘兰芝。 (诵读指导: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其节奏按意群划分。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从情感上来说,我们要注意个性化的语言所具有的人物感情色彩。) . 1、美丽、聪明、勤劳,知书达礼。 ◆诗的一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的铺排,立即令读者对她产生“多才多艺、美丽、聪明”印象。◆随着故事的展开,这种印象不断得到充实和加强。如“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表现了她出众的美丽,下文里写县令、太守纷纷派人到她家求亲也从侧面表现了她的美貌远近皆知。◆又如“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等,表现了她的

《孔雀东南飞》教学片段实录

《孔雀东南飞》教学片段实录师:作为封建家长和封建礼教的焦母拆散了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无独有偶,受封建礼教迫害的不仅仅是他们,当时无数的青年男女纯洁高贵的爱情都成了它的牺牲品。你能举出我们学过的文学作品中或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吗? 生:梁山伯与祝英台(生简介梁祝故事梗概) 生:罗密欧与朱丽叶(生简介故事梗概) 师:除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南宋诗人陆游与唐婉的爱情也是这样的,(多媒体展示两人背景故事及两首词《钗头凤》)这两首词大家要积累背诵 先看陆游的: 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莫,莫,莫! 再来看唐婉的: 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 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 咽泪装欢。 瞒,瞒,瞒。 (背景故事) 师:这些文学形象和人物故事之所以能打动读者,就在于他们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以死(路游唐婉除外)来抗议人们扼杀他们对美好爱情婚姻的向往与追求。大家能用几句话概括一下他们的爱情观吗? 生:是元好问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生:是《乐府民歌》中的“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生:是《长恨歌》中“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生:是诗人笔下“海枯石烂不移情,沧海桑田不变心。”师:那么是否两人有了情感,就不顾一切的结合呢? 生:“是,为了爱就应有“飞蛾扑火”的精神,为爱情而死也是伟大的。” (学生鼓掌。) 生:“不行,你死了你考虑过父母亲友的感受吗!这样做是自私的。” 生:“父母的意见没我们可以参考,父母不同意,我们去做工作,争取他们的同意。” 生:“父母就是不同意呢?” 生:“那我就不听他们的了。” (学生笑,鼓掌。) 师:如此看来大家都赞成“有情人都成眷属”。但我奉劝大家还是多考虑一下身边亲友的意见,毕竟他们经历的事情比我们多,考虑问题比我问全面。还有一种情况大家想过没有“唐玄宗与杨玉环”“吴三桂与陈圆圆”也是有情人,他们成了眷属耽误的是江山社稷。我们应思考当个人情感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怎样正确处理 生:“当然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能因个人情感而损伤国家利益。”

(完整word版)孔雀东南飞试讲教案

《孔雀东南飞》试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下午好,我是XX号选手,我今天试讲的课程是《孔雀东南飞》,现在开始正式上课! 上课,同学们好!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先秦的《诗经》起源,就拉开了中华诗歌的悠久历史和传统;中国是一个浪漫的民族,她有很多流传久远、深入人心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而且大多以爱情为主题,表现的是“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种最朴素的愿望,如果生不能结为夫妇,死后也要同坟台。这样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如“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等。东汉末年,一个叫焦仲卿的庐江小吏,一个叫刘兰芝的贤慧女子,夫妻相爱却不能永远相守,演绎了一出“孔雀东南飞”的悲剧。 二、解题 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2.汉乐府 原指汉武帝设立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三。另一方面,在中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发展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传统、精神,哺育了后代诗坛。 三、整体感知 1.诵读指导 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其节奏按意群划分。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2.概括内容,用最简短的话来介绍情节。 明确:诗歌前面的“序”是全诗内容最概括、最简洁的介绍。

(1)诗意。 (2)诗前小序,交待了哪些内容?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成诗的经过。 3.理清故事结构 开头两句:托物起兴,引出故事。 第一部分:兰芝被遣(2-5自然段)——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夫妻誓别(6-12自然段)——故事的发展 第三部分:兰芝抗婚(13-21自然段)——故事的发展 第四部分:双双殉情(22-31自然段)——故事的高潮 第五部分:告诫后人(32自然段)——故事的尾声 4.诗歌开头两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 (1)引起下文,托物起兴,以孔雀失偶来暗示夫妻别离失散。(2)孔雀徘徊反顾,营造缠绵、哀怨的氛围,为全市奠定深沉悲哀的基调。 四、课文赏析 (一)人物形象 主人公是谁?刘兰芝形象有哪些动人之处?(答案有依据) 1.美丽、聪明、勤劳,知书达礼。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表现了她出众的美丽,下文里写县令、太守纷纷派人到她家求亲也从侧面表现了她的美貌远近皆知。 又如“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等,表现了她的勤劳、能干。 她向焦母辞行时,虽然对焦母不无怨言,可最后还是说“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与小姑子告别时,则说“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温柔的话语里,见出她的善良、懂礼。 2.兰芝忠于爱情,不为荣华所动。 仲卿送她回家,两人告别时,她自比“纫如丝”的“蒲苇”,将仲卿比作“无转移”的磐石,以此表白她忠于爱情的心意,后来她确实做到了。回到娘家后,

孔雀东南飞公开课一等奖课程教案设计

孔雀东南飞教案 [教学目标] (一)认识汉乐府民歌主要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是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认识本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二)学习本诗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的特点。(三)学习本诗的铺陈、比、兴手法。 教学难点 1.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 2.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一、导入。 谁记得,《木兰诗》选自何处?北朝民歌。 师:乐府诗歌是自《诗经》、楚辞之后而兴起的,是文学史上的珍品,《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齐名,与之并誉为“乐府双璧”。 谁能讲讲关于“乐府”和“乐府诗”的知识呢? 乐府诗是指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分别用于朝廷典礼和宴会上演唱。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诗”,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乐府诗的范围逐渐扩大,一些虽未合乐而袭用古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的作品,也统称为乐府。因此,“乐府”,就成了一种诗体的名称

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就叫“汉乐府”。两汉乐府诗体裁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和杂言。句式灵活自由,语言流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气息较浓。乐府诗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 3、课本所选的这首《孔雀东南飞》最先原题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又有人将其题作《焦仲卿妻》。后人又取诗歌的首句,题为《孔雀东南飞》。它是中国最早的长篇叙事诗。 师: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我们的文章演绎的又是怎样的一段爱情?让我们继续学习诗歌《孔雀东南飞》。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正是焦刘悲剧的根本原因。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兰芝一边,表明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坚决态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诗歌的发展,《孔雀东南飞》与《诗经》、《涉江》有什么不同?(《诗经》、《涉江》是抒情诗,《孔雀东南飞》是叙事诗。) 叙事诗和抒情诗的主要区别在于:抒情诗,作者直接借景(或物)抒情。叙事诗借助于故事情节塑造的人物形象,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诗歌的主题思想。让我们循着叙事诗这条表达主题的线索,来读这一首长篇叙事诗。古诗也常常寓抒情于叙事明确:(1)、主要人物: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刘兄(2)、矛盾冲突:有“遣与

人教版高一必修2孔雀东南飞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2《孔雀东南飞》教案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线索,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加深理解赋、比、兴和浪漫主义手法在抒情上的艺术效果。 3、落实实词,侧重于一词多义、偏义复词、古今异义。教 学时间:两课时 一、导语 导语一: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先秦的《诗经》起源,就拉开了中华诗歌的悠久历史和传统;中国是一个浪漫的民族,她有很多流传久远、深入人心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而且大多以爱情为主题,表现的是“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种最朴素的愿望,如果生不能结为夫妇,死后也要同坟台。这样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如“白蛇传”、“梁祝化蝶”、“牛郎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田螺姑娘”等。 导语二:在标题下面写下两行字:一个断人心肠的故事,一曲唱绝千古的悲歌。其实文章就是一曲悲歌,一段悲剧“悲剧的不幸,在于它往往不仅仅是悲剧,而是永远的生活”,大家熟悉的感天动地的梁祝化蝶就是这种悲剧的延续,而千年过去了,这样的悲剧并没有随着古人沉痛的悲告而终结,劳燕分飞的《钗头凤》仍在上演着................................ 投影:陆游《钗头凤》,师生齐读,简介陆游与唐婉的爱情

悲剧。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销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一个叫沈园的地方,一个叫陆游的诗人,娶了一个叫唐婉的女子,伉俪相得,琴瑟相和,好一对神仙眷属。然而,这一切,并不随陆母之意,逼迫夫妻离异。几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满怀郁闷踽踽独游,邂遇唐婉,唐遣人送酒致意,陆游满怀伤感,词成《钗头凤》一首,唐婉和之。不久,唐婉抑郁而亡。”(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有着不同的不幸,我们的文章演绎的是怎样的一段爱情呢?让我们随着录音走进课文—— (悲剧的魅力,在于它毁灭的美。) 二、解题 1.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它原名《焦仲卿妻》,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全诗357 句,1785 个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 首长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 双璧” 2. 汉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3篇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3篇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3篇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下面是小编准备的《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了解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的艺术成就。 ⑵理解铺陈、排比、起兴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能力目标 ⑴培养学生运用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结合语境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3、德育目标: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封建家长制及封建礼教摧残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恶,培养学生珍爱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势力作斗争的情操。 【教学重点】 1、理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

2、了解叙事诗中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人物形象的艺术性。 【教学难点】 1、体味人物性格及诗句的民歌气息和抒情意味。 2、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1、运用诵读法,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初步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及性格特点。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将自己对课文的感情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汉乐府”的有关知识。 2、梳理诗歌的故事情节。 3、朗诵课文,学习课文的“开端”及“发展”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观看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最后几组镜头,并配以小提琴曲《梁祝》。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画面上演绎的故事吗?

明确:《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是一个封建社会中男女青年的悲剧爱情故事。像这样的故事,在封建时代不足为奇,我们现在就要看到另一个爱情悲剧故事《孔雀东南飞》。 板书:孔雀东南飞 二、解题显示 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它原名《焦仲卿妻》,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全诗357句,1785个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2、汉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三、整体把握课文 1、听录音,朗读课文。 2、学习诗前的小序,概括其内容。 明确: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结局、作诗的缘由。 3、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明确诗歌的写作顺序、线索、

孔雀东南飞公开课教案「优秀篇」

孔雀东南飞公开课教案「优秀篇」 孔雀东南飞公开课教案「优秀篇」 1.了解“乐府”及“乐府诗”; 2. 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及一词多义; 3. 鉴赏人物形象,挖掘悲剧根源; 4.读懂全诗,理清脉络,掌握故事情节。 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 学习本诗的铺陈、比、兴手法。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封建家长制是扼杀青年男女爱情自由、婚姻自由的一把利刃,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可恨的是婚后公婆或者丈夫稍有不满,就可以凭一纸修书将女子赶回家。这样的悲剧在古代不足为奇。早在梁祝之前即有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以得美丽的孔雀被活活拆散,美梦只有在死后才能实现。 二、解题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被誉为长诗之圣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选自南朝宋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乐府” 是西汉初年出现的掌管音乐的机构,它整理收集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乐府”又分为两汉乐府和南北朝乐府。 汉乐府民歌:内容上注重写实;表现形式是杂言体和五言体,取代《诗经》的四言体和《楚辞》的骚体;写作技巧上注重人物对话、人物心理和细节描写,语言朴素生动,诗末揭示写作目的。(一) 听朗诵,总结古汉语知识 1.请注意下面字的读音 公姥伶俜腰襦葳蕤聘礼磐石拊掌 否泰赍钱踯躅冥冥摧藏晻晻仕宦 2.注意课文中重要的通假字 终老不复取通“娶”。 箱帘六七十通“奁 谓言无誓违应作“愆”,愆违,过 府吏见丁宁写做“叮咛”,嘱咐 恐此事非奇应为“宜”, 摧藏马悲哀同“脏”,脏腑 蒲苇纫如丝通“韧”,柔软而结实 3.请注意加点字词的古今异义 词语古义今义 共事二三年一起生活一同工作 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不受限制约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线索,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加深理解赋、比、兴和浪漫主义手法在抒情上的艺术效果。 3、落实实词,侧重于一词多义、偏义复词、古今异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一、导语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先秦的《诗经》起源,就拉开了中华诗歌的悠久历史和传统;中国是一个浪漫的民族,她有很多流传久远、深入人心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而且大多以爱情为主题,表现的是“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种最朴素的愿望,如果生不能结为夫妇,死后也要同坟台。这样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如“白蛇传”、“梁祝化蝶”、“牛郎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田螺姑娘”等。 一个断人心肠的故事,一曲唱绝千古的悲歌。 二、解题 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它原名《焦仲卿妻》,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全诗357句,1785个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 2.汉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3、“乐府双璧”: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和北朝乐府《木兰辞》’如果说《陌上桑》是汉乐府民歌中虚构性叙事诗的代表作,那么《孔雀东南飞》就是汉乐府民歌中纪实性叙事诗的代表作。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 4、故事梗概: 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 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为媒。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 故事结尾与其它中国民间文学几成千篇一律,充满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两人合葬,林中化鸟。(其它如《梁祝》中的“化蝶”、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 三、诵读感知 1、学生标注段落、标读音 2、音频朗读 3、分角色朗读 4、自读,转注注释,疏通大意 5、概括故事情节发展。 开端:从“十三能织素”至“及时相遣归” 兰芝被遣 发展:从“府吏得闻之”到“二情同依依” 夫妻誓别 再发展:从“入门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门” 兰芝抗婚 高潮:从“阿母谓阿女”到“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 尾声:从“两家求合葬”到“戒之慎勿忘” 告诫后人 ——发展线索:全诗是按仲卿、兰芝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的。 四、赏析诗歌 1.分析小序部分

《孔雀东南飞》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设想: 阅读,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阅读,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教师,只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和对话者之一。教师不能以自己的阅读代替学生的阅读,不能以自己的情感体验代替学生的情感认知,而要强化并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个性体验,引导并促进学生在阅读中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去创造意义。 基于这样的阅读理念,我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只字不提作者、背景、评价等相关材料。紧接着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讨论,目的就是不想让现成的或教师的结论左右学生的思维。我想听一听学生原汁原味的情感认知。下面,就是讨论课的情形。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孔雀东南飞》,大家对《孔雀东南飞》是不是有了点模模糊糊、朦朦胧胧的印象啊? 生:是。(异口同声) 师:好。那我们这节课就来猜一猜、说一说《孔雀东南飞》。 生:“猜一猜”?(有同学疑虑地说) 师:嗯。请问刘兰芝为什么要离开焦仲卿? 生:老师,您说得不对。不是刘兰芝“要”离开焦仲卿,而是被焦仲卿的母亲逼迫,被他们家赶出了家门。请注意是“逼迫”。(我的话音刚落,一女生就抢着说) 师:好。那么请问焦仲卿的母亲为什么要“逼迫”她呢? 生:她看她不爽!(一个瘦高个子的男生说着。“不爽”引得同学们一阵大笑。) 师:为什么看她“不爽”?大家一起来猜一猜。 生:因为刘兰芝任性。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她婆婆说她是“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师:还有别的原因吗?大家抓紧时间猜一猜。 生:因为刘兰芝与焦仲卿“门不当,户不对”。 师:有根据吗? 生:刘兰芝是“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焦仲卿是“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师:还有吗? 生:因为……因为……刘兰芝没有生孩子。(一个女生低着头,红着脸,小声地说。) 生:对。(不少同学附和着) 师:为什么没生孩子就逼她走呢?(我紧逼一句。许多同学陷入了沉思,保持着沉默。)生:老年人都想抱孙子。(一个大胆的男生说) 师:这是事实。那么我们从封建伦理道德来看呢? 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师:什么意思? 生:“无后”是大不孝,因为“无后”就是断香火,就是断子绝孙。所以焦仲卿的母亲就找借口“逼”她走。 师:有一定的道理。还有吗?(我想继续挖掘) 生:有。我认为是嫉妒心理。(一个胖乎乎的男生说) 师:谁嫉妒谁啊? 生:焦仲卿的妈嫉妒刘兰芝。 师:啊?怎么说?

《孔雀东南飞》教案

六、孔雀东南飞并序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的艺术成就。 2、理解铺陈、排比、起兴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运用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4、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封建家长制及封建礼教摧残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恶,培养学生珍爱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势力作斗争的情操。 [教学重点]:1.理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 2.了解叙事诗中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人物形象的艺术性。 [教学难点]:体味人物性格及诗句的民歌气息和抒情意味。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孔雀东南飞》堪称我国古代爱情诗的绝唱,千百年来,让人们感叹唏嘘不已,也一直让人们思索着。是什么要素使这首诗具有如此之大的震撼力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孔雀东南飞》的世界。 二、解题: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也是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称“古今第一首长诗”(区别于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它原名《焦仲卿妻》,最早见于南朝陈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2.汉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三、教师引导学生在几处重要片段的分角色朗读中深入体验、品味人物个性化语言,鉴赏、剖析人物形象(以刘兰芝为主要探究对象) 1、展示多媒体课件,在画面、音乐背景中,教师范读““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一段。 2、指导学生朗读此段。(读出节奏、语调、重音;读出服饰之美、体态之美、风度之美) 3、设计问题,进入本节课中心环节: (1)刘兰芝是在怎样的情景中“起严妆”的?明确:被婆婆无理遣归之前。 (2)“被遣”是在贞洁至上的封建社会中是对女子极大的侮辱,而刘兰芝面对巨大的心理打击,却能精心打扮自己,体现了她怎样的独特个性? 提示:品读兰芝个性化语言,是走进她的内心世界,挖掘其鲜明的性格魅力的最重要途径 4、师生共同勾画刘兰芝自述身世的语言片段,一起深情朗读和品味。 (1)“十三能织素”到“及时相遣归”(个别朗读,点评) 思考:刘兰芝不愿意离开焦仲卿,但为何自求遣归?你看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征? 明确:焦母蓄谋已久,兰芝自求遣归是一种为求得自尊、自由而不得已为之的反抗行为。 (2)“上堂拜阿母”到“嬉戏莫相忘”(两位学生分别读出兰芝与焦母、小姑告别时的不同语言,接着由同学品味前后语气上的差异。) 思考:从兰芝与焦母告别的话语中你读出了她怎样的性格? 明确:言行和思想统一:漂亮能干、勤劳善良、果断坚决、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举止得体 (3)品读遣归之后兰芝与刘兄的对话。 ①这一部分着重通过语言揭示了兰芝兄长这个人物,学生诵读刘兄的语言,分析其性格特征。 明确:刘兄只有七句话,极有个性。有质问:“作事何不量”;有利诱“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有威胁:“不嫁义朗体,其往欲何云?”短短几句,阿兄形象:自私横暴,趋炎附势。 ②兰芝是忠于爱情的,为什么最后还是允婚了?请再现画面,推断兰芝当时的心理。 (4)品读兰芝与焦仲卿的三处精彩对话(分组朗读,比一比哪一组最能读出人物的真实情感)。 A.被遣之前B.夫妇誓别 C.夫妇诀别 “夫妻誓别”这一情节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