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动能指标

第八章-动能指标

第八章-动能指标
第八章-动能指标

财务分析报告中的重要分析指标

财务分析报告中的重要分析指标 财务分析报告中的重要分析指标是哪一方面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财务分析报告中的主要分析指标的文章,欢迎各位需要的朋友参考阅读! 一、财务分析报告的内涵及特点 财务分析报告是企业财务主管以实际的财务资料为依据,系统地研究分析企业财务运作的应用文书。随着商品流转的不断进行,企业的资金不断循环周转,构成了资金的筹集、运用、耗费和分配等方面的运动,这就是企业的财务活动。企业财务活动的结果,反映在资金来源、资金占用、流通费用、税金、利润等财务指标上,企业的财务分析报告就是对这些指标在一定时期内的完成情况用一定的方法进行综合性地计算和分析,并用书面文字加以阐述。 财务分析报告的作用主要有:通过检查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计划执行情况和对企业各项财务指标实绩的分析,总结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经验及教训,并提出具体的工作建议,提出对资金运用、费用开支、利润完成状况的总评价,作为检查、考核企业财务管理优劣的重要依据。它是帮助领导决策、指导企业业务的重要手段。 财务分析报告可分为综合分析、专题分析、简易分析、典型分析、

财务预测五种。 综合财务分析报告分为年度和上半年度两种,它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活动状况及其成果,并对资金、费用、利润等数据,对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总结经验教训,对今后工作提出建议。 简易财务分析报告是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通常是季度或月度,对企业财务活动及经营成果作简要的分析,以发现经营活动和财务资金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专题财务分析报告是企业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发现某一财务状况对业务经营的开展有很大影响而作出的专门分析。如商品库存结构分析;资金分析;财经纪律状况分析等。 典型财务分析报告是分析与财务活动有关的、重大突出的、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事例所写的报告,多数是上级单位或同级财税,金融,工商管理部门编写,常用第三人称。 财务预测报告也称财务可行性预测,是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或对某一经营业务的财务成果进行预测时所写的报告,供领导作决策之用。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及参数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及参数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特征描述计量 单位 数量 1 水平输送机1.带宽550,长10m, 2.输送功率4kw,升降,线速度≤s, 3.处理能力:50t/h。 台 1 2 升降输送机1.带宽550,长15m 或18m, 2.输送功率,升降,线速度≤s, 3.处理能力:50-80t/h 台 1 3 卸粮机1.带宽550,8S+4D, 2.输送功率4kw,线速度≤s, 3.处理能力:50-100t/h 台 1 4 电动行走装仓 机 1.带宽550,12+6、含电动行走,新式方向盘, 2.输送,升降3kw,伸缩,行走 台 1 5 探粮器1.主机功率:1800w; 2.电源:220 50hz; 3.不锈钢管直径28mm。。 台 1 6 分样器适用于小麦、玉米、大豆等颗粒粮食样品的等量分样台 1 7 快速水分检测 仪 1.测量范围:3~35%(因样品种类而异) 2.显示分辨率:%, 3.测量精度:水分:干燥法的标准误差为%以下(水 分低于20%的全部样品), 4.测量品种:小麦、玉米等多个品种; 5.重复性误差:≤±%,重量:内置电子天平, 6.温度:自动温度补偿。 台 1 8 小麦容重器1.容重器大工作称重:1000±2g ; 2.容重器小工作称重:100g ; 3.容重器分辨力:1g ; 4.容重筒容积:1000± ; 5.供电电源:220v; 6.工作条件环境温度5℃-40℃ 7.相对湿度<90%RH ; 台 1

8.测量方式:组合式测量 9 玉米容重器1.容重器大工作称重:1000±2g ; 2.容重器小工作称重:100g ; 3.容重器分辨力:1g ; 4.容重筒容积:1000± ; 5.供电电源:220v; 6.工作条件环境温度5℃-40℃ 7.相对湿度<90%RH ; 8.测量方式:组合式测量 台 1 10 天平1.称量范围0-200g; 2.读取精度; 3.重复性±; 4.线性误差±; 5.称盘尺寸Ф80mm; 6.输出接口RS232C; 7.外型尺寸34cm××35cm(长*宽*高); 8.电源AC 110-240V; 台 1 11 害虫显微镜1.产品倍数:40-1600倍; 2.产品材质:全金属材质; 3.产品光源:LED上下电光源; 4.供电方式:电池; 5.产品配置:广角目镜、倍增镜、标本移动卡尺; 6.具有精细调节及微调功能 台 2 12 地磅1.称台规格:宽米、长16米、10mm-12mm(+, 2.称重量:100t; 3.数字高精度30吨桥式传感器; 4.不锈钢外壳数字仪表; 5.不锈钢防浪涌10线接线盒;衡器专用?4#主线;5H 防水外显屏; 6.称重管理软件一套; 7.附件含台式电脑、打印机; 8.含称台基础。 台 1

几个重要财务指标的分析

几个重要财务指标的分析 ——《财务管理》第二轮复习课 【考点分析】 财务指标属于重点节,考试中所占比重较大,平均占10%左右,从历年的高 考题型来看,客观题和主观题都有可能,因此在复习过程,特别要求学生应全面理解和掌握,切忌猜题,严格贯彻“谨慎性原则” 。 【学法分析】本节涉及的财务指标多,计算量大,实务操作性强,且试题难度与教材中介 绍的内容和例题常有较大差异。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觉难度较大,易混淆,所以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把每一个考点都真正弄明白,且要有必要的记忆,切不可死记硬背,对教材内容必须真正理解;此外,要知道学习是一个逐层递进的过程,它如同环形锁扣,环环相扣,有机结合,切忌急躁。同学在复习中可通过几个阶段的复习来完成本节重难点:一是精读课本;二是总结记忆;三是适当练习;四是查漏补缺,最后是巩固冲刺几个阶段,用以实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 【学生分析】通过新授课与第一轮复习,学生已基本掌握本节几个重要的基本财务指标的计算,也基本理解了各财务指标的基本含义,所以本阶段应是查漏补缺阶段。经调查,学生所欠缺的是:通过分析各比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计算及分析计算结果的能力。所以本轮复习就定位在提高学生分析财务指标关联关系的能力;提高学生通过计算结果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1、理解基本财务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行计算 2、从财务比率的计算结果分析财务主体的现状,找出经营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3、能简单分析其问题产生原因。 【情感目标】让学生明白财务管理本源于生活,明白学好财务管理,就可以使之服务于生活,让自己充分享受学习后的成就感与乐趣。给学生以足够的自信,为学生今后 能自信地,身心健康地面对生活打基础。 【德育目标】1通过“财务分析在其本身、报表的真实性”培养学生“诚信”意识。 2、通过“启发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我行”意识。 3、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讲练结合、案例教学 【教具选择】多媒体、小黑板

第八章统计指数

习题库《统计指数分析》 、单项选择题 A080101广义的指数是指 A 、价格变动的相对数 C 、动态的各种相对数 B 、物量变动的相对数 D 、简单现象总体或复杂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A080102指数的分类,按说明现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A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D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A080103指数的分类,按指数化指标的性质可分为 A 、总指数和个体指数 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 、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D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A080104指数的分类,按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 A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C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A080105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 A 、商品物价指数 B 、 C 、平均工资指数 D 、 A080106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A 、工业产品产量指数 B C 、职工人数指数 D A080201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 、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A080202在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 A 、同度量因素是报告期的数量指标 C 、同度量因素是报告期的质量指标 A080203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 A 、同度量因素是报告期的数量指标 C 、同度量因素是报告期的质量指标 B 、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D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商品销售量指数 、劳动生产率指数 、总成本指数 B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B 同度量因素是基期的数量指标 同度量因素是基期的质量指标 同度量因素是基期的数量指标 同度量因素是基期的质量指标 二 PG A080204销售价格综合指数(、. )表示 -p °q i A 、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 B 、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C 、 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 D 、 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 .1 p 0q 1 , A08020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 二-中,、? P o q i J p o q o (B ) A 、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B 、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C 、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D 、 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表达的绝对额

技术指标分析模板

CR指标的特殊分析方法 一、分析家软件上的CR指标的分析 在分析家软件上, 日CR指标主要是由日CR曲线和CR的MA日均线组成。其中, MA由三条不同周期的曲线构成, 分别为MA1、MA2、MA3, 它们能够选用不同的周期参数, MA1、MA2、MA3的计算移动平均的天数, 起始天数的参数一般为5、10、20。日ROC指标的分析就是围绕这四条曲线间的不同的关系展开。 CR曲线与CR的MA曲线的关系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形态和背离等分析方法外, 更重要的是在于CR曲线和CR的三条MA曲线的交叉情况的分析。其主要分析方法如下: 1、当CR曲线和三条MA曲线在底部拈合在一起, 并在一个狭窄区域( 最好位于75——150之间) 里横向移动时, 表明股价在底部区域横盘筑底, 此时, 投资者应注意股价的动向并能 够开始逢低建仓。一旦成交量开始慢慢放大, 股价也缓慢向上时, 投资者能够加大建仓量。 2、当CR曲线开始脱离前期底部横盘的狭窄区域, 并从下向上开始突破三条MA曲线时, 表明股价的底部整理可能结束, 股价的强势特征开始显现, 一旦CR曲线向上突破最后的一条MA曲线时, 并有比较大的成交量配合时, 为较佳的买入信号。投资者应及时买入。

3、当CR曲线向上突破三条MA曲线并快速向上攀升超过150数值时, 表明股价的强势特征已经确立, 投资者应及时短线买入或持股待涨。 4、当CR曲线快速向上移动后, 三条MA曲线也同时上扬, 表明股价继续维持强势上攻态势, 投资者应一路持股。 5、当CR曲线经过一段较短时间的快速上升并远离前期的整理区域, 而且, 股价已经涨幅很大的情况下, 投资者应密切留意CR曲线的动向。 6、当CR曲线在高位( 200以上) 开始向下掉头时, 表明股价的强势行情即将结束, 是较佳的卖出信号, 投资者应及时卖 出股票。 7、当CR曲线从高位向下运动并首次跌破最上面的一条MA曲线时, 表明股价的强势行情已经结束, 投资者应及时清仓出局。 8、当CR曲线从高位向下运动时, 其它三条MA曲线也开始一起向下运行时, 表明股价的弱势行情已经开始, 投资者应 以持币观望为主。 9、当CR曲线向下突破最后一条MA曲线时, 表明股价的弱势行情已经确立, 股价将加速下跌, 投资者应坚决持币观望。 10、当CR曲线跌破三条MA曲线以后, 股价走势将进入一个漫长的探底过程, 投资者能做的事就是耐心等待, 直到股 价运行的弱势行情显露结束的迹象。

主要股票分析指标学习资料

主要股票分析指标 量比指标 量比=现在总手/(5日平均总手/240)*当前已开市多少分钟 若量比数值大于1,表示现在这时刻的成交总手放大;量放大。 若量比数值小于1,表示现在这时刻的成交总手萎缩;量萎缩。 委比 委比= (A-B)/(A+B)*100% A=某股票当前委托买入下三档手数之和 B =某股票当前委托卖出上三档手数之和 当委比数值为正时表示委托买入之手数大于委托卖出之手数,换言之,买盘比卖盘大,股价上涨几率较大。 当委比数值为负时表示委托卖出之手数大于委托买入之手数,换言之,卖盘比买盘大,股价下跌几率较大。 K线 K线图又称蜡烛线、阴阳线或棒线,原来是日本米市商人用来记录米市当中的行情波动,后因其标画方法具有独到之处,因而在股市及期市中被广泛引用。K线将买卖双方力量 的增减与转变过程及实战结果用图形表示出来。经过近百年来的使用与改进,K线理论被投资人广泛接受。 画法: K线之开盘价与收盘价之间以实体表示。若收盘价高于开盘价,以中空实体表示,称红线或阳线;若收盘价低于开盘价,则以黑色实体表示,称黑线或阴线。 若当天最高价高于实体之高价,则在实体上方另加细线,称为上影线;当天最低价低于实体之低价,也在实体下方另加细线,称为下影线。 一般来说,上影线愈长表示向下的压力愈大;而下影线愈长表示市场向上的支撑力愈大。K 线的实体表示密集交易区。 美国线 美国线的构造则较K线简单。美国线的直线部分,表示了当天行情的最高价与最低价间的波动幅度。左侧横线代表开盘价,右侧横线侧代表收盘价。绘制美国线比绘制K线简便得多。 K线所表达的涵义,较为细腻敏感,与美国线相比较,K线较容易掌握短期内价格的波动,也易于判断多空双方(买力与卖力)和强弱状态,作为进出场交易的参考。美国线偏重于趋势面的研究。另外,我们可以在美国线上更清楚地看出各种形态,例如反转形态,整理形态等等。 MACD平滑异同平均线指标 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简称MACD,是近来美国所创的技术分析工具。MACD吸收了移动平

技术篇——技术指标分析大全

妙语论金—黄金技术分析指标大全 一、趋向指标:MACD指标、DMI指标、DMA指标、TRX指标 二、能量指标:BRAR指标、CR指标、VR指标 三、量价指标:OBV指标、ASI指标、EMV指标、WVAD指标 四、强弱指标:RSI指标、W%R指标 五、停损指标:SAR指标 六、超买超卖指标:KDJ指标、CCI指标、ROC指标 七、压力支撑指标:MIKE指标、布林线指标 一、趋向指标 (一)MACD指标 MACD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为GERALDAPPLE所创,其利用两条长,短期的平滑平均线,计算其二者之差离值,作为研判行情买卖

之依据。 买卖原则: 1.DIF、MACD在0以上,大势属多头市场,DIF向上突破MACD,可作买。若DIF向下跌破MACD,只可作原单的平仓,不可新卖单进场。 2.DIF、MACD在0以下,大势属空头市场,DIF向下跌破MACD,可作买。若DIF向上突破MACD,只可作原单的平仓,不可新买单入场。 3.牛离差:股价出现二或三个近期低点而MACD并不配合出现新低,可作买。 4.熊离差:股价出现二或三个近期高点而MACD并不配合出现新高,可作卖。 5.高档两次向下交叉大跌,低档两次向上交叉大涨。 (二)DMI指标top DMI指标系由J.WellsWilder于1978年在"

NewConceptsinTechnicalTradingSystems"一书中首先提出,DMI指标提示投资人不要在盘整世道中入场交易,一旦市场变得有利润时,DMI立刻引导投资者进场,并且在适当的时机退场,实为近年来受到相当重视的指标之一。 买卖原则: 1.+DI上交叉-DI时作买。 2.+DI下交叉-DI时作卖。 3.ADX于50以上向下转折时,代表市场趋势终了。 4.当ADX滑落到_+DI之下时,不宜进场交易。 5.当ADXR介于20-25时,宜采用TBP及CDP中之反应秘诀为交易参考。 (三)DMA指标 DMA平均线差乃利用两条不同期间的平均线,计算差值之后,再除以基期天数。

主要技术分析指标

主要技术分析指标 一、K线图 类型 按时间单位不同,K线图又分为分钟图、小时图、日线图、周线图、月线图等。图示1中,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价格。日K线图中的每一根蜡烛都表示出了一个交易日当中的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和最低价。 释义 以日K线图为例,蜡烛上端的线段是上影线,下端的线段是下影线,分别表示当日的最高价和最低价;中间的长方形被称为实体或柱体,表示当日的开盘价和收盘价。图示2左图表示低开高收的市况,即收盘价高于开盘价,称为阳线。阳线通常用红色表示。图示2中的右图表示高开低收的市况,即开盘价高于收盘价,称为阴线。阴线通常用绿色表示。观察日K 线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该交易日的市况是“低开高收”还是“高开低收”。 二、布林通道 释义 BOLL指标是美国股市分析家约翰.布林先生根据统计学中的标准差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非常简单实用的技术分析指标。一般而言,价格的运动总是围绕某一价值中枢(如均线、成本线等)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布林通道指标正事在上述条件的基础上,引进了“价格通道”的概念,其认为价格通道的宽窄随着价格波动幅度的大小而变化,而且价格通道又具有变异性,它会随着价格的变化而自动调整。参考布林通道进行买卖,不仅能指示支撑,压力位,显示超买、超卖区域,进而指示运行趋势,还能有效规避主力惯用的技术陷阱----诱多或诱空。计算方法 一般来说,布林通道线是由上、中、下三条轨道组成。日BOLL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中轨线=N日的移动平均线 上轨线=中轨线+两倍的标准差 下轨线=中轨线-两倍的标准差 上、下轨位于通道的最外面,分别是该趋势的压力线与支撑线,中轨线为价格的平均线。多数情况下,价格总是在由上下轨道组成的带状区间中运行,且随价格的变化而自动调整轨道的位置。而带状的宽度可以看出价格变动的幅度,越宽表示价格的变动越大。一般而言,当价格在布林线的中轨线上方运行时,表明价格处于强势趋势;当价格在布林线的中轨线下方运行时,表明价格处于弱势趋势。 意义 2 BOLL指标中的上、中、下轨线所形成的价格信道的移动范围是不确定的,信道的上下限随着价格的上下波动而变化。在正常情况下,价格应始终处于价格信道内运行。如果价格脱离价格信道运行,则意味着行情处于极端的状态下。

人大版统计学习题加答案 第八章 指数

统计指数分析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是表明社会现象复杂经济总体的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数。 2. 指数按其指标的作用不同,可分为 和 。 3.总指数的编制方法,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 ,二是 。 4. 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一般是以 为同度量因素,并将其固定在 。 5. 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一般是以 为同度量因素,并将其固定在 。 二、选择 1.设p 表示商品的价格,q 表示商品的销售量,1 011q p q p ∑∑说明了( )。 A 在基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B 在报告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C 在基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D 在报告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2.某市居民以相同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 A 17.6% B 85% C 115% D 117.6% 3. 某商店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销售额增长6.5%,商品销售量增长6.5%,则商品价格( )。 A 增长13% B 增长6.5% C 增长1% D 不增不减 4.某种产品报告期与基期比较产量增长26%,单位成本下降32%,则生产费用支出总额为基期的( )。 A 166.32% B 85.68% C 185% D 54% 5.某商店本年同上年比较,商品销售额没有变化,而各种商品价格上涨了7%,则商品销售量增的百分比为( )。 A -6.54% B –3% C 6.00% D 14.29% 三、判断题 1.指数的实质是相对数,它能反映现象的变动和差异程度。 ( ) 2.在实际应用中,计算价格指数通常以基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 ) 3.某企业职工人数比去年减少2%,而全员劳动生产率比去年提高5%,则企业总产值增长了7%。 ( ) 4.拉氏价格指数和派氏价格指数计算结果不同,是因为拉氏价格指数主要受报告期商品结构的影响,而派氏价格指数主要受基期商品结构的影响。 ( )

ICPMS主要技术指标

ICP-MS主要技术指标 性能指标: 1 仪器应用要求 本仪器要求能适用于应用领域广泛的各种样品的元素分析和同位素分析任务。 仪器要求符合美国环保署标准方法EPA200.8 ,EPA6020,英国NS30 等国际标准要求2. 仪器工作环境 2.1工作环境温度:15-30℃. 2.2工作环境湿度:< 80% (无冷凝) 电源:power supply 单相200-240V ,50 Hz 3. 仪器规格: 3.1 仪器硬件; 3.1.1 雾化器:高耐盐,高精度,高效率同心雾化器, 3.1.2雾化室:小死体积,低记忆效应,配置Peltier 半导体制冷装置对雾化室制冷控温,雾化室制冷温度控制要求可以达到≤ -10 0C 3.1.3 接口:Ni材料锥口,口径要求足够大,以便耐样品溶液所含的基体。样品锥口口径1.1 mm, 截取锥口径0.75 mm。 3.1.4 质量流量计:等离子体气,辅助气,雾化气三路质量流量计 3.1.4 ICP 源:27.12 MHz 固体晶体稳频RF 发生器,频率稳定性< ±0.01% 3.1.6 RF 功率稳定性< 0.01% 3.1.7 真空系统: 3.1.7.1快速三级高真空系统:工作时真空度<2×10- 6 乇, 3.1.7.2从大气压开始抽至可工作的真空度的时间小于20分钟。 3.1.8. 离子光学:低背景的离轴四极杆质谱仪系统

3.1.9 四极杆:Mo 质四极杆, RF频率2.0 MHz 3.1.10 四极杆质谱仪是可靠的免拆洗系统 3.1.11 脉冲模拟双模式同时型电子倍增器, 3.1.12 可以在一次样品测试中同时完成扫描和跳峰分析 3.1.13 等离子体炬位调整: 由计算机三维(X,Y, Z 方向)控制 3.1.14 数据采集:拥有60000道以上的多通道数据分析系统,以适应瞬间信号分析要求3.1.1 4. 质谱范围:2-255amu 3.1.16 仪器分辨率在一次样品分析中可变,以便通过变化分辨率降低干扰,扩大分析元素的浓度分析范围 3.2 软件: 3.2.1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多任务,多用户系统软件 3.2.2 全自动分析功能(启动关闭仪器,炬位调整, 等离子体参数, 离子透镜, 其它技术模式切换等) 3.2.3 瞬间信号分析软件以便与色谱或激光进样系统等连用。 3.2.4 实时数据显示,和实时报告显示 3.2.4拥有智能化软件包括:智能进样时间和智能冲洗时间,QAQC 软件,智能谱图解释软件, 4 仪器功能要求 4.1 定性分析 4.1.1带智能谱图解释 4.2 半定量分析 4.2.1要求半定量分析的内存工作曲线可以校正 *4.2.2要求样品分析时能一次同时完成半定量和全定量分析

第八章 统计指数答案

第六章指数分析法习题 一、填空题 1、在编制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的确定原则为: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2、利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是统计指数的最重要作用。 3、若已知∑p1q1=120,∑p0q1=100,∑p0q0 =110,则价格指数为120% ,销售量指数为 90.9% 。 二、选择题 单选题: 1、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分为( 3 ) (1)个体指数和总指数(2)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3)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4)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2、职工平均工资增长3.5%,固定构成工资指数增长15%,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下降或增长( 3 ) (1)18.5% (2)14% (3)-10% (4)-11.5% 3、某商业企业销售额今年比去年增长了50%,销售量增长了25%,则销售价格增长( 4 ) (1)25% (2)2% (3)75% (4)20% 4、指数体系中同度量因素选择的首要标准是( 2 ) (1)数学上等式关系的成立 (2)经济意义上的合理 (3)质量指标指数,采用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4)数量指标指数,采用基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多选题: 1、指数的作用有( 1 3 5 ) ①综合反映现象的变动程度②研究现象的内部结构 ③据以进行因素分析④反映现象的发展规律 ⑤研究现象长时期的综合变动趋势 2、下列情况中,属于广义指数概念的有( 1234 ) (1)不同空间同类指标之比 (2)同类指标实际与计划之比 (3)同一总体的部分指标与总量指标之比 (4)同一总体的部分指标与另一部分指标之比 3、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2 3 ) (1)产品产量总指数(2)销售量总指数 (2)平均成本指数(3)劳动生产率指数 (5)销售额指数 4、某企业甲产品报告期单位成本为基期的120%,这以指数是(134 ) (1)个体指数(2)数量指标指数(3)质量指标指数 (4)动态指数(5)静态指数 三、简答题(略) 1、综合指数法与平均数指数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2、简述平均指标指数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3、什么是指数体系?有什么作用? 四、计算题 1、某企业1998年各种产品的实际和计划产量,以及1997年的实际产量资料如下:

采购项目及主要专业技术指标(1)

采购项目及主要技术指标

————————————————————————————————作者:————————————————————————————————日期:

采购项目及主要技术指标 在金财网上建立财政财务管理平台,整个平台采用先进技术,应用XML、EJB、CORBA、Java等语言,平台不改造各个股室的旧系统(特别是省统一使用的业务软件),只是在终端加上用户授权,采用统一的标准,保证互联互通即可。成为跨平台的、标准的、不依赖任何公司的平台。统一平台管理,分步将各股室业务系统软件(已使用的或新购的C/S或B/S)集中在所建平台上,各业务软件操作将通过所建立的综合管理平台进行,各种数据包的上传和下载将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实现,最终实现财政财务一体化、乡财县管、财政资金动态监管。同时,本着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资源(特别是乡镇计算机设备)进行建设,系统具有前瞻性、可扩展性和可伸缩性。在系统建设中要集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专用芯片技术。通过平台实现:一是将年初预算和指标系统整合(软件可新购);二是内部办公网络化,满足软硬件资源和财政内部信息共享,实现网上办公;三是动态监管预算资金。购置总账、报表等软件,乡镇使用该软件进行财务核算、报表,相关领导及业务人员可以随时查询到所有纳入财政集中财务平台的单位的“余额表”、“总分类账”、“明细账”同时可以联查凭证,并可以将查询出来的表导出至excel。其组成如下表: 项目名称序 号 类别和名称 数 量 备注 南江县乡财县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1 数据库管理系统 大型数据库管理 系统 1 满足5、6、7、8、9需要2 硬件 WEB服务器 1 技术参数椐据软件需要配置 3 数据库服务器 1 技术参数椐据软件需要配置 4 防火墙 1 满足现有网络安全需要 5 系统平台 基于JAVA技术 开发的软件平台 1 5 预算管理 预算编制系统 1 300个预算单位 6 财政指标管理 1 300个预算单位 7 乡财县管系统 总账管理系统 1 200个账套 8 网络报表系统 1 200个账套

关于世界经济几个重要指标分析

1主要发展指标 人口年均增长率,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它是表示世界各地人口的密集程度的指标。通常以每平方千米或每公顷内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世界上的陆地面积为14800万平方千米,以世界50亿人口计,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3人。但是,世界上实际人口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按各国的平均数而论,以农业经济为主,人口比较密集的孟加拉国为例,其人口密度为625人/平方千米(据1981年统计数字,下同);而国家比较小,全部国土中城市占重要地位或全部为城市的新加坡与摩纳哥为例,前者的人口密度为3953人/平方千米,后者为13757人/平方千米。再看人口少的国家或地区,如蒙古的人口密度约为1人/平方千米;北美洲的格陵兰地区只有0.023人/平方千米,即平均每42.7平方千米才有1人。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它的面积达1400万平方千米,则是一个无固定居民的地区。我国人口的数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口密度平均是104人/平方千米,密度最高的江苏为600人/平方千米,密度最低的西藏只有1人/平方千米。以城市而论,北京市市区的人口密度为571人/平方千米(1985,下同),但各区县差别仍很大,如市内的宣武区,人口的密度达34140人/平方千米,而远郊的门头沟区则只有192人/平方千米。 同地区人口数经常变动,故人口密度的计算须针对一定地区和一定时点进行,以便相互进行比较。1900~1980年,世界人口密度已从每平方公里10.8人增至29人。1980年,欧洲人口密度最高,为67人;亚洲次之,为60人;拉美17人,非洲15.7人,北美11人,大洋洲2.5人。中国的人口密度1981年为105.5人,但分布不平衡。西北部的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4省区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8人,而其余26个省、市、自治区平均人口密度达200人左右。其中江苏、山东两省高达500人以上。 为使人口密度同资源、经济紧密结合,人口密度分为:①农业人口密度。指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农业人口数。它可避免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比较人口密度时,因城乡人口比例相差悬殊而带来的假象,真实地反映散居在土地上并依赖土地生活的人口密度。故既有地理意义,又有经济意义;②比较人口密度。指单位农用土地(包括耕地、多年生作物和可利用的牧场,后者按3:1折换成耕地)上的平均人口数。这一指标可避免土地利用结构不同而造成的假象,更确切地反映农用土地的负担能力,或反映地区人口对农业土地资源的压力大小;③经济人口密度。指各种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与人口的比。如人均水资源量、人均能源资源蕴藏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人均工农业产品产量等。 我们可以从人口密度的分布来看世界人口分布的情况。一般把人口的密度分为几个等级: 第一级人口密集区>100人/平方千米 第二级人口中等区25~100人/平方千米 第三级人口稀少区1~25人/平方千米 第四级人口极稀区<1人/平方千米 从世界人口密度图上可以看到,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在亚洲,其中有日本、朝鲜、中国东部、中南半岛、南亚次大陆、伊拉克南部、黎巴嫩、以色列、土耳其沿海地带;在非洲有尼罗河下游、非洲的西北、西南以及几内亚湾的沿海地区;在欧洲,除北欧与俄罗斯的欧洲部分的东部地区以外,都属于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在美洲主要是美国的东北部、巴西的东南部,以及阿根廷和乌拉圭沿拉普拉塔河的河口地区。人口密集地区的总面积约占世界陆地的1/6,而人口则占世界总人口的4/6。这些人口密集的地区也是世界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同时,在我国,人口稀少地区的面积比人口密集地区大得多。世界上的每个大陆都有人口稀少的地区。总的分布范围集中在亚欧大陆的中部、北部,北美洲大陆的中部和北部,南美洲大陆的中部和南部,非洲大陆的撒哈拉地区,澳大利亚大陆的西部及南极大陆。 从全球来看,亚洲人口最多,达26亿,占世界人口58%;大洋洲最少,只有0.23亿,仅占世界人口的0.5%;介于其间的为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按国家为单位来看,到1990年,超过一亿人口的国家有中国(13亿)、印度(8.5亿)、美国(2.5亿)、印度尼西亚(1.78亿)、巴西(1.5亿)、俄罗斯(1.47亿)、日本(1.23亿)、尼日利亚(1.15亿)、巴基斯坦(1.12亿)、孟加拉(1.06亿)。 必须指出,人口密度这一概念虽然现在应用得比较广泛,它把单位面积的人口数表现得相当清楚。但是,这一概念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它考虑的只是陆地土地的面积,并未考虑土地的质量与土地生产情况。以我国的情况来说,江苏人口的平均密度约为600人/平方千米,而西藏的平均人口密度为1人/平方千米。从数字上看,会认为西藏人口稀少,江苏人口过密,同时,也会想到西藏土地在供养人口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其实,情况往往并非如此。西藏地区是海拔平均4000米的高原和山地,耕地只限狭窄的南部河谷地区等,实际耕地面积很有限;高原上的草场,由于干寒,产草量很低,单位面积的载畜量也很有限。相反,江苏位于长江入海处,有大片的长江三角洲平原,开辟成的水网农田的生产力很高,所以有效的耕地面积远远超过西藏。因此,改用其他表示人口密度的方法,其中有:生理密度(physiological density)与农业密度(agric-ultural density)。而把前面以面积计的人口密度,称为人口的数学密度(arithmatic density)。 生理密度指适合于农业用地的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这个数字反映了人口对生产食物的土地的需要和人口与食物的生产的关系。埃及的生理密度大体上是1475人/平方千米,而数学密度是42人/平方千米。日本的生理密度大体是2380人/平方千米,而数学密度是315人/平方千米。这种差异反映出许多国家的国土大多是不适于农业的土地。 农业密度是一项表达人口与农业,特别是食物产量的关系比较密切的指标。它是表示一地区内总的农田数与农民数的比例。这个数字充分表现出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的效率。在经济发达的国家,由于多采用机械,使用劳动力比较少,农业密度就低。农业密度低

外汇常用技术指标一览

外汇常用技术指标一览 MACD-平滑移动平均线 说明 MACD是根据移动平均线的优点所发展出来的技术工具。MACD吸收了移动平均线的优点。运用移动平均线判断买卖时机,在趋势明显时收效很大,但如果碰上牛皮盘整的行情,所发出的信号频繁而不准确。根据移动平均线原理所发展出来的MACD,一则去掉移动平均线频繁的假讯号缺陷,二则能确保移动平均线最大的战果。 应用 1. MACD金叉:DIF由下向上突破DEM,为买入信号。 2. MACD死叉:DIF由上向下突破DEM,为卖出信号。 3. MACD绿转红:MACD值由负变正,市场由空头转为多头。 4. MACD红转绿:MACD值由正变负,市场由多头转为空头。 使用技巧

1. DIFF与DEA均为正值,即都在零轴线以上时,大势属多头市场,DIFF向上突破DEA,可作买。 2. DIFF与DEA均为负值,即都在零轴线以下时,大势属空头市场,DIFF向下跌破DEA,可作卖。 3. 当DEA线与K线趋势发生背离时为反转信号。 4. DEA在盘局时,失误率较高,但如果配合RSI及KD,可以适当弥补缺憾。 5. 分析MACD柱形图,由正变负时往往指示该卖,反之往往为买入信号。 参数说明 DIF参数-默认值:9 快速EMA参数-默认值:12 慢速EMA参数-默认值:26 ASI-累计震荡量指标

说明 ASI累计震荡指标企图籍调整指标对于开高低收的迷思,出一条感应线,以便代表真实的市场,对于压力线及支撑线的突破及新高,低点的确认,背离等现象,提供相当精辟的解释,理论上,ASI将震荡高点数值化,并且确实的界定了短期的震荡点,另一方面又真实强力的指示出市场的内涵。 应用 1. 股价和ASI指标同步上升,当ASI领先股价突破前期高点时,是买入信号。 2. 股价和ASI指标同步下降,当ASI领先股价跌破前期低点时,是卖出信号。使用技巧 1. 股价创新高、低,而ASI未创新高、低,代表此高低点不确认。 2. 股价已突破压力或支撑线,ASI却未伴随发生,为假突破。 3. ASI前一次形成的显著高、低点,视为ASI停损点;多头时,ASI跌破前一次低点,

财务分析的四大导向及30个重要指标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的 4 大导向和30 个基本指标 面对财务三张报表《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的分析,从逻辑上讲有四大导向:盈利性、安全性、效率性和增长性。而针对这四个导向,财务分析可以延展到以下30 个基础指标: 一、盈利能力分析 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2.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 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3.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 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4.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平均资产总额× 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5.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 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6.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 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经营效益越高 二、盈利质量分析 1.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 100% 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2.盈利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越强,其值一般应大于1 3.销售收现比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100% 数值越大表明销售收现能力越强,销售质量越高 三、偿债能力分析 1.净运营资本=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长期资本- 长期资产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进行比较分析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4.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5.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6.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100% 该比值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7.产权比率与权益乘数 产权比率=总负债÷股东权益,权益乘数= 总资产÷股东权益产权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8.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 利息费用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主要财务指标分析(完整)

主要财务指标 分析

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目录 一、偿债能力指标 (1) (一)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1) (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2) 二、运营能力指标 (2) (一)流动资产周转情况 (3) (二)固定资产周转情况 (4) (三)总资产周转情况 (4) 三、获利能力指标 (5) (一)营业利润率 (5) (二)成本费用利润率 (5) (三)总资产报酬率 (6) (四)净资产收益率 (6) 四、发展能力指标 (6) (一)营业收入增长率 (6) (二)资本保值增值率 (7) (三)总资产增长率 (7) (四)营业利润增长率 (7) 五、综合指标分析 (8) (一)综合指标的分析的含义及特点 (8) (二)综合指标的分析方法 (8) I

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总结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分析指标包括偿债能力指标、运营能力指标、获利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和综合指标。 一、偿债能力指标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包括本息)的能力。偿债能力指标包括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一)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短期偿债能力指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是衡量企业当期的财务能力,特别是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标志。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两项: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1、流动比率 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表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保证,反映企业用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长黄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偿债人的权益越有保证。国际上通常认为,流动比率的下限为100%;而流动比率等于200%时较为适当,它表明企业财务状况稳定可靠,除了满足日常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需要外,还有足够的财力偿付到期短期债务。如果比例过低,则表明企业可能捉襟见肘,难以如期偿还债务。但是,流动比率也不可以过高,过高则说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主要是企业对待风险与收益的态度予以确定。 运用流动比率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虽然流动比率越高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流动资产保证程度越强,但这不等于说企业已有足够的现金或存款用来偿债。流动比率高也可能是存货积压、应收账款增多且收款期延长,以及待摊费用和待处理财产损失增加所致,而真正可用来偿债的现金和存款却严重短缺。所以企业应在分析流动比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现金流量进行考察。 (2)从短期债权人的角度,自然希望流动比率越高越好。但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过高的流动比率通常意味着企业闲置资金的持有量过多,必然造成企业机会成本的增加和获利能力的降低。因此,企业应尽可能将流动比率维持在不是货币资金闲置的水平。 (3)流动比率是否合理,不同的企业以及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因此,不应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各企业流动比率合理与否。 (4)在分析流动比率时应剔出一些虚假因素的影响。 2、速动比率 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所谓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减去变现能力较差且不稳定的存货、预付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其他流动资产等之后的余额。由于剔除了存货等变现能力较弱且不稳定的资产,因此,速动比率较之流动比率能够更加准确、可靠的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其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其中: 1

统计学概论课后答案 第8章统计指数习题解答

167 第八章 对比分析与统计指数思考与练习 一、选择题: 1.某企业计划要求本月每万元产值能源消耗率指标比去年同期下降5%,实际降低了 2.5%,则该项计划的计划完成百分比为( d )。 a. 50.0% b. 97.4% c. 97.6% d. 102.6% 2.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是( b )。 a..产值利润率 b.基尼系数 c. 恩格尔系数 d.人均消费支出 3.编制综合指数时,应固定的因素是(c )。 a .指数化指标 b.个体指数 c.同度量因素 d.被测定的因素 4.指出下列哪一个数量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恒等于综合指数形式的拉氏数量指标指数(c )。 a . 1 010p q p q k q ∑∑;b. 1 111p q p q k q ∑∑;c. 000p q p q k q ∑∑; d. 101p q p q k q ∑∑ 5.之所以称为同度量因素,是因为:(a )。 a. 它可使得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 b. 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 c. 是我们所要测定的那个因素; d. 它必须固定在相同的时期。 6.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a ) a . 质量指标 b .数量指标 c .综合指标 d .相对指标 7.空间价格指数一般可以采用( c )指数形式来编制。 a .拉氏指数 b.帕氏指数 c.马埃公式 d.平均指数 二、问答题: 1.报告期与基期相比,某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10%,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了20%,试问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了多少?

解:(1+20%)/110%-100%=109.10%-100%=9.10% 2.某公司报告期能源消耗总额为28.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所耗能源的价格平均上升了20%,那么按去年同期的能源价格计算,该公司报告期能源消耗总额应为多少? 解:28.8÷(1+20%)=24万元 3.编制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的选择与指数化指标有什么关系?同度量因素为什么又称为权数?它与平均指数中的权数是否一致? 解:(略) 4.结构影响指数的数值越小,是否说明总体结构的变动程度越小?一般说来,当总体结构发生什么样的变动时,结构影响指数就会大于1。可结合具体事例来说明。 解:(略) 5.为什么在多因素指数分析中要强调各因素的排列顺序?“连锁替代法”是否适用于任一种排序的多因素分析? 解:(略) 6.某厂工人分为技术工和辅助工两类,技术工人的工资水平大大高于辅助工。最近,该厂一位财务人员对全厂工人的平均工资变动情况进行了动态对比,他发现与上年相比,全厂工人的平均工资下降了5%。而另一人则通过分析认为,全厂工人的工资水平并没有下降,而实际上工人的工资平均提高了5%。你认为这两人的分析结论是否矛盾?为什么? 解:不矛盾。前者依据的是可变构成指数的计算结果;后者依据的是固定构成指数的计算结果。 三、计算题 1. 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报告期和基期产量、出厂价格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1)用拉氏公式编制产品产量和出厂价格指数;(2)用帕氏公式编制产品产量和出厂价格指数;(3)比较两种公式编制的产量和销售量指数 16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