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陶瓷纤维的主要用途和生产历史

陶瓷纤维的主要用途和生产历史

陶瓷纤维的主要用途和生产历史
陶瓷纤维的主要用途和生产历史

陶瓷纤维的主要用途和生产历史

陶瓷纤维是一种纤维状轻质耐火材料,具有重量轻、耐高温、热稳定性好、导热率低、比热小及耐机械震动等优点,因而在机械、冶金、化工、石油、陶瓷、玻璃、电子等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几年由于全球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节能已成为中国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比隔热砖与浇筑料等传统耐材节能达

10-30%的陶瓷纤维在中国国内得到了更多更广的应用,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主要用途

1、各种隔热工业窑炉的炉门密封、炉口幕帘。

2、高温烟道、风管的衬套、膨胀的接头。

3、石油化工设备、容器、管道的高温隔热、保温。

4、高温环境下的防护衣、手套、头套、头盔、靴等。

5、汽车发动机的隔热罩、重油发动机排气管的包裹、高速赛车的复合制动摩擦衬垫。

6、输送高温液体、气体的泵、压缩机和阀门用的密封填料、垫片。

7、高温电器绝缘。

8、防火门、防火帘、灭火毯、接火花用垫子和隔热覆盖等防火缝制品。

9、航天、航空工业用的隔热、保温材料、制动摩擦衬垫。

10、深冷设备、容器、管道的隔热、包裹。

11、高档写字楼中的档案库、金库、保险柜等重要场所的绝热、防火隔层,消防自动防火帘。

生产历史

从生产历史上看,最早诞生的是喷丝生产工艺,但单线的生产能力较低,年产一般为1000-1500吨.随着生产效率提高的要求与生产工艺的不断探索与研究,最终发明了更先进的甩丝生产工艺,甩丝生产工艺的单条生产线的生产能力能达到喷丝工艺的2-4倍.以英国摩根热陶瓷公司在上海的甩丝毯生产线为例,单线年产量达近6000吨;

甩丝生产工艺已被绝大多数行业生产巨头与客户接受,所以中国在近五年内几乎所有新建陶瓷纤维生产线都选用甩丝工艺法喷丝纤维毯也有其独特的应用,如果需要将纤维打碎后做成二次加工品(如:制作真空成型品等),喷丝纤维因纤维较细而更容易与其他原料充分混合,所以较受欢迎.

所以,甩丝与喷丝工艺的陶瓷纤维各有所长,客户要根据实际应用取其长而避其短,以期达到最佳的效果.当然,甩丝毯的适用场合要远远多于喷丝毯.

就未来的发展前景来看,中国的陶瓷纤维生产总量还会提高,新的生产线仍以甩丝生产工艺为主.相对而言,喷丝毯的生产规模与占市场总量的比例将逐步减小,喷丝毯生产工艺较适合于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特别是早期投入资金较小的企业.甩丝生产工艺在中国的市场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了,这对消费者而言肯定是件好事,因为能花更少的钱,就享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了.这对中国热能应用的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降耗而言,也肯定是件大好事.

本文转载自廊坊龙华保温材料厂:https://www.doczj.com/doc/b610495481.html,/gsxw/527.html

氧化铝陶瓷的制备与应用

论文题目:氧化铝陶瓷的制备与应用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材料化学2班 学号:20090488 姓名:王杰 日期:2011-10-19

氧化铝陶瓷的制备与应用 摘要:氧化铝陶瓷是用途最广泛的陶瓷材料中的一种,它可用作机器及设备制造中的耐腐蚀材料、化工专业中的抗腐蚀材料、电工及电子技术中的绝缘材料、热工技术中的耐高温材料以及航空、国防等领域中的某些特种材料。 Abstract: the alumina ceramics is the most widely use of one of the ceramic material, it can be used as the machine and equipment manufacture of corrosion resistant material, chemical corrosion materials in the professional,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of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s,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m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 in the aerospace, defense, etc to some of the special material. 关键词:氧化铝陶瓷耐磨性机械强度耐化学腐蚀 Keywords: alumina ceramics Wear resistance Mechanical strength Chemical corrosion-resistant 氧化铝陶瓷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陶瓷。因为其优越的性能,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满足于日用和特殊性能的需要。[1] 1.硬度大经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测定,其洛氏硬度为HRA80-90,硬度仅次于金刚石,远远超过耐磨钢和不锈钢的耐磨性能。 2.耐磨性能极好经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所测定,其耐磨性相当于锰钢的266倍,高铬铸铁的171.5倍。根据我们十几年来的客户跟踪调查,在同等工况下,可至少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十倍以上。

陶瓷在中国发展史

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朝廷对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视。 秦汉时期陶瓷文化 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和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隋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贴花,就是一例。 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於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唐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 五代十国时期的陶瓷文化 这个时期较为有名的是后周世宗的柴窑,以天青色为主,世宗评为「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所以有「雨过天晴青」的美称。陶路上记载「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可略知其制作精美。 越窑到了五代,一度成为吴越王钱氏的御用器皿,臣庶不得享用,因此当时又称为「秘色窑」,皆属於青瓷的制造。 宋朝时期的陶瓷文化—集瓷器之大成 后周赵匡胤夺取政权,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宋代的陶瓷氏我国的鼎盛时期,「宋瓷」也是闻名世界。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为五大名窑,形制优美,高雅凝重,不但超越前人的成就,即使后人仿制也少能匹敌。 元朝时期陶瓷文化 元代入主中原九十一年,瓷业较宋代为衰落,然而这时期也有新的发展,如青花和釉里红的兴起,彩瓷大量的流行,白瓷成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泛青,带动以后明清两代的瓷器发展,得到很高的成就。

蜂窝陶瓷制备工艺[资料]

蜂窝陶瓷制备工艺[资料] 一种新的蜂窝陶瓷制备工艺方法 申请号/专利号: 200910043017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蜂窝陶瓷制备工艺方法,其方法步骤是:将牛胶、明胶、骨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搅拌混合加水升温溶解熬熟,制成混合溶液,再将混合溶液用80目筛过滤,滤液成为临时黏结剂,在蜂窝陶瓷粉料中分别加入蜂窝陶瓷粉料重量5~10,的临时黏结剂、0.5,2,的纤维素醚和5,10,的润滑剂,进行捏合和真空练泥,形成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蜂窝陶瓷泥坯,将泥坯制成坯体,再定型干燥,将坯体置入窑炉中烧制而成。可降低挤压成型生产蜂窝陶瓷的生产成本,每立方米蜂窝陶瓷成本可降低成本600元以上,提高了产品烧成合格率,它可大大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改善工作环境,提高人们健康水平,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增加了经济效益,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蜂窝陶瓷的成型 蜂窝陶瓷的蜂巢结构形状是由挤出成型而形成的,它的形状是由模具形状所决定。挤出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是蜂窝陶瓷生产中的关键技术。 挤出模具一般使用45号钢或模具钢制造,模具钢板厚为13,16mm,通常模具外径比模具的有效挤出直径要大于20,30mm.。进泥孔打孔深度为 6,10mm,以正方形蜂窝结构为例。其线切割深度为3,10mm。线切割缝宽即为产品的壁厚,一般在 0.2,0.5mm范围内,进泥圆孔面积与十字出泥孔面积比应为(1.1,1.2):1为宜。打孔深度与挂块长度之比应在(2,3):(1,2)。否则易脱落。对于大孔产品,一个送泥孔供应一个蜂巢泥料;对于小孔产品,一个送泥孔可代5/4左右个蜂巢泥料。挤出成型工艺是:泥料混后从模具中挤出、切割、最后粘拼既成。

世界七大陶瓷产业格局发展分析

精心整理世界七大陶瓷产业格局发展分析 世界陶器产业的起源从历史看有三大区域,东亚区域、西亚、北非、欧州区域、美州区域。美州制陶业在哥伦布发现美州大陆之前一直独立、缓慢地发现着。东亚陶瓷主要是中国为源头及核心不断向周边的热南、朝鲜(高丽)、日本及东南亚扩散。 釉软质瓷,直至17世纪荷兰的锡釉陶以仿制中国青花和五彩而闻名天下,中世纪欧州瓷是在伊斯兰陶器和中国瓷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虽然陶器世界很多地方在几千年前均有生产,但瓷器却被公认是中国人的发明,自14世纪开始的东西方陶瓷贸中,由于欧州存在

着巨大的贸易逆差,造成大量白银流失,为增加本国财富,18世纪欧州各国都加紧了陶瓷的研制。欧州最早的瓷器是德国的迈森工厂生产的,然后制瓷技术扩散到意大利及英法等国。 日本陶瓷业 1616年,归化日本的朝鲜人李参平在日本有田盯(Arita)发现瓷土并成功烧制出青花瓷,宣告了白本瓷器时代的来临,日本瓷器真 1658 势。 在原材料方面,由于国内陶瓷原料供应不足,日本陶瓷企业从国外进口陶瓷原料数量逐年增长,如可塑性高岭土原料需从韩国及新西兰进口,进口量已达总进口量50%以上。另外,从英国与中国进口高岭土原料数量逐年增多。随着原料的进口,导致产品成本增加,迫使企业必须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产品的档次。

在陶瓷原料开发利用方面,日本不再局限于满足过去普通的陶器与瓷器制品生产,而是强调更多地满足日用陶瓷的使用功能与用途,如增强陶瓷餐具的抗菌性能,对于卫生瓷强调产品的防污性、节水效果等;研制新产品中他们很注意提高环境保护的标准与有利于人体保健的效果,如对于釉料、色料含铅镉溶出所造成的污染进行规划治理。如日本的东陶公司将日本在新材料、电子方面的 牌 脑的 欧州陶瓷业 在欧共体,建筑瓷、日用瓷、卫生瓷工业拥有1500家企业,从业人员大约200000人。建筑瓷是最重要的行业,占据年销售额14000MECU的60%,余下的日用瓷和卫生瓷基本平均。日用瓷和卫生瓷也有一些集中性生产区域,但不象建筑瓷、卫生瓷生产集

蜂窝陶瓷制备工艺

一种新的蜂窝陶瓷制备工艺方法 申请号/专利号:200910043017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蜂窝陶瓷制备工艺方法,其方法步骤是:将牛胶、明胶、骨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搅拌混合加水升温溶解熬熟,制成混合溶液,再将混合溶液用80目筛过滤,滤液成为临时黏结剂,在蜂窝陶瓷粉料中分别加入蜂窝陶瓷粉料重量5~10%的临时黏结剂、0.5-2%的纤维素醚和5-10%的润滑剂,进行捏合和真空练泥,形成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蜂窝陶瓷泥坯,将泥坯制成坯体,再定型干燥,将坯体置入窑炉中烧制而成。可降低挤压成型生产蜂窝陶瓷的生产成本,每立方米蜂窝陶瓷成本可降低成本600元以上,提高了产品烧成合格率,它可大大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改善工作环境,提高人们健康水平,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增加了经济效益,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蜂窝陶瓷的成型 蜂窝陶瓷的蜂巢结构形状是由挤出成型而形成的,它的形状是由模具形状所决定。挤出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是蜂窝陶瓷生产中的关键技术。 挤出模具一般使用45号钢或模具钢制造,模具钢板厚为13~16mm,通常模具外径比模具的有效挤出直径要大于20~30mm.。进泥孔打孔深度为6~10mm,以正方形蜂窝结构为例。其线切割深度为3~10mm。线切割缝宽即为产品的壁厚,一般在0.2~0.5mm范围内,进泥圆孔面积与十字出泥孔面积比应为(1.1~1.2):1为宜。打孔深度与挂块长度之比应在(2~3):(1~2)。否则易脱落。对于大孔产品,一个送泥孔供应一个蜂巢泥料;对于小孔产品,一个送泥孔可代5/4左右个蜂巢泥料。挤出成型工艺是:泥料混后从模具中挤出、切割、最后粘拼既成。 蜂窝陶瓷的成品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燥工艺,目前大多采用微波干燥工艺。 蜂窝陶瓷过滤片 蜂窝陶瓷过滤片该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铸造行业金属熔融物过滤,采用莫来石质(堇青石质)的陶瓷材料,高质高密度直孔网眼,使产品具有很高的耐热冲击和耐高烧铸温度的特性,直孔式设计保证了流量和强度间的平衡,有效地去除杂质和渣粒等,使铸件机械性能、表面质量及产品合格率大大提高。 特点:新型陶瓷材料,对氧化物具有自然的化学吸附(亲和)能力,在孔的内壁上吸附金属液中的杂质(包括小于孔尺寸的微粒),提高了过滤效果。先进的挤压式生产工艺,使陶瓷过滤片具有独特的正方形和三角形设计,它增加与陶瓷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过滤片吸附和捕捉细小杂质的能力,比非挤压式过滤片过滤效果佳,金属液流动平稳。提高了浇注速度和连续性;减少铸件废品率;改善铸件机械性能,延长使用寿命。3、泡沫陶瓷金属溶液过滤器泡沫陶瓷过滤器产品是一种特殊工艺制作的,具有泡沫状多孔结构的陶瓷制品,其具有化学性能稳定、强度高、耐高温、抗热震性好、比表面积大等诸多优点,被广泛用于冶金、铸造、环保等领域。 使用陶瓷过滤片有以下几方面的过滤效益:1)、铸件结构滤除铸件中的夹杂物,减少铸件中的气体,降低金属液流充型时的紊流程度,减少铸件的表面缺陷。显著地减少铸件的废品率。铸件性能增加铸件的抗压密封性,增强延伸率和抗拉强度,改进铸件的表面光洁度。铸造性能改进熔融金属的流动性,增加铸件的充型能力和补缩能力。 2)、浇注系统设计简化了浇注系统设计。减少了横浇道的长度,提高了铸件工艺出品。铸件加工减少了加工时间和刀具损坏,改进了铸件加工表面质量它的使用可降低废品60-80%。过滤片用户年可获利达千万元。用途及优点陶瓷过滤片是消除铸造缺陷,获得质量完美铸件的最佳净化功能元件。可用于铸造生产

陶瓷发展美文

我国陶瓷窑炉技术水平现状与发展思路 标签:陶瓷、窑炉、技术、发展2007-04-06 00:10 我国陶瓷窑炉技术水平现状与发展思路 1、引言 窑炉是陶瓷生产中最重要的烧成设备。我国陶瓷行业自古就有“生在成型,死在烧成”、“三分做、七分烧”及“陶瓷是火里求财”等行业名谚。古代窑工在开始烧窑前均举行敬窑神的活动,并每年定期到窑神庙、火神庙进行祭祀、祈盼提高烧窑的成功率与瓷业的兴旺。从中可知窑炉及烧成的利害关系。 我国陶瓷历史悠久,又是最早发明与使用瓷器的国度,其中高超的筑炉技术与精湛的烧成技巧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从上溯万年前的野烧(即用柴堆将坯体围在中间的露天烧成方法),发展到地下式的穴窑,半地下式的土窑,到唐宋时代已发到南方普遍采用连室式龙窑,烧柴、采用还原焰;北方盛行以馒头窑代表的间歇式窑炉,烧煤、采用氧化焰。在产品特色上亦分成“南青北白”的艺术特色,从此而形成明显的分野。中国陶瓷窑炉技术水平之高,远远领先于国外诸国。直到18世纪欧洲人才开始生产仿中国风格的瓷器,而缺乏松柴资源的日本,直到19世纪才掌握用煤炭烧窑的技术。回顾这些光辉灿烂的历史,作为中国人不能不引以为自豪。 但是,历史的发展往往是曲折的。近200年来,在中国发展步伐减缓的时刻,西方国家的陶瓷生产技术发展迅速,后来居上。尤其是德国、意大利及日本等国的陶瓷业进步很快,以其先进的技术设备,包括先进的窑炉与烧成技术领先于中国。世界陶瓷窑炉的发展,近百年来在经历了圆窑、推板窑、隧道窑后,已经进入全自动控制的辊道窑与梭式窑时代。由于技术设备先进,电脑控制软件的灵敏,陶瓷制品的烧成优品率、能耗及生产效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近50年的变化,更为引人瞩目。 我国陶瓷行业于20世纪80年代起,先后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陶瓷生产线,尤其是建筑陶瓷生产线的引进取得巨大的成功,从而仅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已迅速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大国,我国的陶瓷窑炉设备与烧成技术水平也获得巨大的进步。综观目前我国陶瓷窑炉技术现状,存在着土、洋并举,先进与较落后相跻、中外技术相互融合或冲撞的复杂的局面。当前需要对国内陶瓷窑炉的技术水平、发展动向及新型窑炉前景进行分析,以确定未来适合国情特色的发展方向,从而保证中国陶瓷业在21世纪健康、持续发展。 2、目前国内窑炉技术水平现状 所谓技术水平,是指某种窑炉在生产效率、节能、节约耗材、热能利用(热效率)、控制操作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国际陶瓷行业在对窑炉技术设备进行评估亦大体采用以上标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技术水平状况,存在很大差异。而且在同一地区乃至同一企业,生产不同的产品,在窑炉形式选择及技术水平方面亦有不同的变化。概括来讲,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窑炉种类及技术经济评估如下。(由于采取的某些技术数据出处不一,仅供参考)。 (1)圆窑:

陶瓷工业窑炉能耗现状及节能技术

陶瓷工业窑炉能耗现状及节能技术 一.陶瓷工业窑炉概况 陶瓷工业窑炉按样式分:辊道窑、隧道窑、梭式窑。按热源分:燃油窑、燃气窑、电窑、微波窑。陶瓷产品主要分为:建筑陶瓷、日用陶瓷、卫生陶瓷、特种陶瓷。 建筑陶瓷具有薄、平、规则的特点,全部采用辊道窑快速烧成。日用陶瓷根据产品的各自特点,小而薄的可采用辊道窑烧成;大而不规则的则采用隧道窑烧成。卫生陶瓷大多体型大,不规则,厚度不一多采用隧道窑或梭式窑生产。特种陶瓷根据产品的样式以及物理化学要求大多采用电辊道窑、燃气梭式窑或微波窑烧成。 二.能耗因素 影响陶瓷窑炉能耗的因素有: 1.窑炉样式。隧道窑、梭式窑的窑车具带走的热量占窑炉 总耗热的20%左右。国内辊道窑能耗在450—1200Kcal/kg 瓷,隧道窑的能耗在1000Kcal/Kg瓷以上。 2.窑炉结构。窑墙的保温蓄热性能、窑顶结构对于气体流动 的影响、各种管道分布的合理性及对热量的利用率的影响。 3.窑炉尺寸。窑炉宽度增加1m,单位制品的能耗大概减少 2.5%。窑炉越长,窑头排烟带走的热量就越少。窑炉越高, 散热面积越大,能耗越大。

4.窑炉燃料。同样的温度要求下,洁净燃料所需的空气量和 产生的烟气量少,排烟带走的热量就少。微波、电热、燃气、燃油、燃煤窑炉的能耗依次增大。 5.窑炉材料。窑体材料的热导率越低,窑体散热越少,材料 越轻,窑体蓄热越少。 6.窑炉控制。目前国内大多采用计算机自动监测控制系统, 合理调节窑内温度、压力、气氛,从而减少燃料消耗;合理调节风机和传动电机频率,减少无用功。 7.窑炉烧嘴。目前国内新建窑炉大多采用高速预混式节能烧 嘴,该烧嘴可调节空气过量系数,高速,减少宽断面温差。 8.窑炉余热的回收利用。目前国内陶瓷窑炉基本都采用直接 热回收利用的方式,如:加热空气、干燥坯体等,动力回收的很少。 9.产品。产品的原料、规格、性能的不同,烧成参数也不同, 能耗自然也不同,产品烧成温度降低100℃,单位产品热耗可降低10%。目前广东外墙砖的能耗大概为530—1000Kcal/Kg瓷,仿古砖480—700Kcal/Kg瓷,抛光砖530—800Kcal/Kg瓷,日用卫生陶瓷大概为1000—2000Kcal/Kg瓷。 三.几种常见窑炉的能耗或节能成果。 辊道窑: 辊道窑因其机械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产量大深受

中国陶瓷发展历史(最全版)

中国陶瓷发展史 中国就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就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就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与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就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与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就是制瓷原料必须就是富含石英与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就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就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与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就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就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与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与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就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

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而各个时期的陶瓷文化展现着不同的风采。 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与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朝廷对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视。 秦汉时期陶瓷文化 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与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隋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贴花,就就是一例。 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於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就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

蜂窝陶瓷生产主要设备

蜂窝陶瓷生产主要设备-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蜂窝陶瓷生产主要设备 1、蜂窝陶瓷挤出成型机1台 主要参数:主油缸直径280mm,立式,带真空,料筒直径260mm 2、真空挤出成型机1台 主要参数:卧式,变速比10:1,料筒口径100,真空泵150升/分钟 3、真空练泥机1台 主要参数:水冷式,二轴,带二次真空,与泥料接触的所有部位全部采用不锈钢材质,挤泥筒直径250mm 4、工业微波炉 3台 主要参数:10KW,水冷式 5、燃气抽屉窑(梭式窑)1台 主要参数:最高使用温度1650℃,有效容积1m3 6、电炉1台 主要参数:自动控制温度,950℃,有效容积2m3 7、球磨机(1吨)2台 主要参数:高铝瓷衬(≥90%),带防护罩 8、工业隧道式电阻炉1条 主要参数:截面500×200mm,推板式,无级调速,18米长,温度950℃ 9、混捏机3台

主要参数:500L2台,5L1台 10、圆型振动筛分机2台 主要参数:直径1200mm,不锈钢材质 11、电动叉车1台 主要参数:3T,立式,(全电动)MOS无极调速 12、坯车10辆 用于装载,可现场制作 13、包装机1台 主要参数:带真空 14、空压机1台 主要参数:压力8KG以上,流量 /min 15、高压清洗机1台 主要参数:380V 16、自动切坯机2台 17、模具4套 主要参数:100×100(内壁,孔×,φ2,φ6,φ10 18、搅拌机1台主要参数:1000L,双螺旋 19、高铝球8吨 主要参数:Al2O3≥95%,φ50(4T),φ30(4T),机压 20、燃气锅炉 主要参数:自然循环,炉胆为水管贯流式,燃烧器采用顶烧式,有保护装置

纵观原始时期到现代我国北方陶瓷窑炉的变化和发展

陶 瓷 的 出 现 如 果 不 追 溯 她 的 起 源 ,已 经 拥有了八 九千年的历史了,在历史的长河中,陶瓷文化的产生和 发展是人类的文明的重要支撑。这是人类最早通过化学 变化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的活动,这 种人类改变自然产物的质的变化是人力改变天然物的开 端,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开端。 说到陶瓷的文明,大家一般都注意到了美轮美奂的 陶瓷制品, 并被她蕴含的丰富的历史美丽所折服。 但是, 从古到今,任何文明的产生都是我们的祖先对自然界的 一点一滴的认识所积累起来的。比如说我们烧制陶瓷所 建造的窑炉,在历史的发展角度来说,从露天的平地堆 烧到平地封泥烧制再到后来的各式窑炉的建造。这些都 是我们研究我国陶瓷的历史和发展规律的重要参考。 我国的北方的黄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再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聪明的华夏人在这里创造了 我国陶瓷文明的先河。在这片文章中,我将着重将我国 北方烧制陶瓷的窑炉的发展进行整理和梳理。用历史的 主线去诠释和挖掘我国北方陶瓷的文化积淀。 说到我过原始时期的陶瓷文化,不免要提起的是那 些我们后世发现的那些所谓的文化发源地。遥远的文化 已经陨落,我们后世的人只有根据发现的古遗址去天马 行空的想象,于是我国的陶瓷文化系统就这样形成了, 就姑且这么叫他们吧。 我国最早的陶器是什么样子呢,这些是不好阐明的 一个问题,因为还有待与发掘和研究。1 9 2 1 年在河南 仰韶村发现了公元前 4 5 1 5 - 2 4 6 0 年的仰韶文化。仰韶 文化的应该说是我国陶瓷文明有考究的最早的时期。这 个时代的制陶业已经相当的发达,这个时期的陶窑结构 比较简单,代表性窑穴大体分为横穴窑和竖穴窑两种, 横穴窑的的火膛位于窑室的前方,是一个呈穹形的筒状 甬道, 后部有三条大火道倾斜而上, 窑室平面略呈圆形, 直径约 1 米左右,窑臂的上部往里收缩。火焰均匀的分 布于窑室的四周,靠火道近的都比较小,远的则较大, 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调节火力的强弱。竖穴窑是一种比 较先进的陶窑,它和横穴窑的不同时火道采取垂直的形 式,火膛为口小底大的袋状坑。这种结构基本上为后来 的龙山文化所继承。
那时候犹豫陶窑的结构还不完善,而且规模较 小,不能完全控制窑内的烧成温度和气氛,所以在烧 成上有很多的缺陷,比如陶色深浅不一,坯体变形或 者烧坏。 在仰韶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龙山山文化,以 灰色为主的陶器色调得益于当时陶瓷窑炉结构的改进 和烧窑技术的的提高,这个时期,最流行的竖穴窑已 经把横穴窑已经基本被淘汰了,但在龙山文化以前的 大汶口文化还是由横穴窑烧制陶器的。与其说龙山文 化继承的大汶口文化不如直接说是继承的仰韶文化。 这是因为大汶口文化对于龙山文化只是一个过渡的作 用。龙山文化时期已经不像半坡仰韶文化那样,几座 陶窑零散的分布,这个时期的烧制陶器已经有过去的 氏族集体生产转变为富有经验的家族生产。这个时期 的陶窑由火膛、火道、和窑室等部分构成。火膛较深, 位于窑室的下部,火口很小。火道有主火道三股及两 侧支火道二、三股。窑室呈圆形,直径不到 1 米,窑 臂上部往里收缩,便于封窑。底部有箅,箅上有火眼 二十五孔,离火膛较近的火眼较小,远的较大。这使 窑内的受热比较均匀。从这几点可以很明显的看出, 这里继承了仰韶文化的竖穴窑所有的优点。 夏代其实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因为在考古中, 很多的历史文化遗址究竟是属于夏、还是属于先商、 先周或其他古代的氏族部落文化遗存,目前还没有明 确的定论。商代文化早期的遗物是从二里头文化晚期 开始的,在研究夏代的时候,不能不提的是二里头文 化早期的灰陶器。这是很聪明的避开给文化遗址下定 年限界限的一个方法,而且不妨碍对夏代文化的的讨 论。将文化历史的鉴定留给考古工作者吧。这个时期 的二里头文化是承袭河南豫西地区龙山文化晚期的陶 器发展而来的。这个时期的的烧陶窑炉的形制制为馒 头型。其结构分为窑室、窑箅,火膛、支柱和火门等 五部分。窑室呈圆形弧壁,并向上逐渐收敛,窑室的 底径为 1.28 米、周壁残高 0.25 米左右。窑室底部使 用草拌泥作成的厚约 0 . 1 4 的窑箅,箅上分布有直径 4 — 45 厘米的圆形箅孔。箅下为立于火膛中部支撑的 窑箅的长方形支柱,支柱长 0 . 8 9 米,宽 0 . 1 6 — 0 .
62
CERAMIC STUDIES JOURNAL

蜂窝陶瓷生产设备

蜂窝陶瓷生产主要设备 1、蜂窝陶瓷挤出成型机1台 主要参数:主油缸直径280mm,立式,带真空,料筒直径260mm 2、真空挤出成型机1台 主要参数:卧式,变速比10:1,料筒口径100,真空泵150升/分钟 3、真空练泥机1台 主要参数:水冷式,二轴,带二次真空,与泥料接触的所有部位全部采用不锈钢材质,挤泥筒直径250mm 4、工业微波炉 3台 主要参数:10KW,水冷式 5、燃气抽屉窑(梭式窑)1台 主要参数:最高使用温度1650℃,有效容积1m3 6、电炉1台 主要参数:自动控制温度,950℃,有效容积2m3 7、球磨机(1吨)2台 主要参数:高铝瓷衬(≥90%),带防护罩 8、工业隧道式电阻炉1条 主要参数:截面500×200mm,推板式,无级调速,18米长,温度950℃ 9、混捏机3台 主要参数:500L2台,5L1台

10、圆型振动筛分机2台 主要参数:直径1200mm,不锈钢材质 11、电动叉车1台 主要参数:3T,立式,(全电动)MOS无极调速 12、坯车10辆 用于装载,可现场制作 13、包装机1台 主要参数:带真空 14、空压机1台 主要参数:压力8KG以上,流量0.9m3/min 15、高压清洗机1台 主要参数:380V 16、自动切坯机2台 17、模具4套 主要参数:100×100(内壁0.2,孔0.25×0.25),φ2,φ6,φ10 18、搅拌机1台 主要参数:1000L,双螺旋 19、高铝球8吨 主要参数:Al2O3≥95%,φ50(4T),φ30(4T),机压 20、燃气锅炉 主要参数:自然循环,炉胆为水管贯流式,燃烧器采用顶烧式,

中国陶瓷技术发展简史

中国陶瓷技术发展简史 摘要:中国陶瓷史开端于距今10000年的新石器早期,鼎盛于唐宋时期。从实用功能主导的粗砂陶器,到现在陈列于世界各大博物馆的中国各朝代精美瓷器,实际上反映了中国陶瓷工艺的不断发展,也体现中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本文将以时间历程为主线,从陶瓷材料和烧制工艺的角度,简述中国陶瓷技术沿革。 关键字:中国陶瓷工艺材料烧制沿革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纵观历史,中国陶瓷技术很长时间领先于世界,以至于在英语中,“陶瓷”(china)竟成了中国的代名词。面对今天博物馆内造诣高超,精致华美的陶瓷文物,乃至身边繁多悦目的现代陶瓷制品,谁又能想象,陶瓷的发端仅仅作为剩物的容器?中国一代代陶瓷工艺者的革新和传承,造就了辉煌灿烂的陶瓷工艺史。尽管陶瓷没有列入我们津津乐道的四大发明,但陶瓷工艺确确实实是中国人值得骄傲的创造。除去了艺术造诣的探索,陶瓷制造工艺,也曾令世界为之惊叹。 从取材上说,新石器早期粗砂陶的材料多是先人就地采掘的土壤,而后期则是使用瓷石原料。从简单的陶土原料使用到瓷石原料发现应用,这是我国先民在陶瓷原料从自然使用到工艺应用的科学进步。从烧制工艺上说,发展则更为显著。新石器时代横穴式窑和竖穴式窑造出的原始陶器烧成温度只有700℃左右。而后经历两次重大技术

突破,第一次为商周时期的印纹硬陶烧制工艺成熟,它从陶器的最高烧成温度1 0 0 0℃、平均烧成温度9 2 0 ℃提高到印纹硬陶的最高烧成温度1 2 0 0 ℃、平均烧成温度1 0 8 0℃。最高温度提高了约20 0 ℃之多, 实现了我国陶瓷工艺史上的第一次高温技术的突破;第二次突破是在隋唐时期北方白釉瓷烧制工艺上实现的。它从原始瓷的最高烧成温度1 2 8 0℃、平均烧成温度1 1 20 ℃提高到北方白粕瓷的最高烧成温度1 3 8 0℃、平均烧成温度1 2 4 0℃ , 最高烧成温度又提高了约1的℃ , 达到了我国历史上的瓷器的最高烧成温度, 实现了第二次高温技术的突破。[1] 1 陶器技术沿革 1。1 新石器时期 最早在一万多年以前,我国的先民已经会使用陶土。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下层中与打制石器共存的粗砂红陶罐,是目前发现的世界最早期陶器。仙人洞遗址上层中发现的陶器有夹砂红陶、泥质红陶、细砂或泥质的灰陶,器型除了罐外还有壶等等,说明我国先民在制陶上的进步,是从简单的陶土原料使用到原料加工再应用发展起来的,这是陶土原料工艺产生与应用取得的成就。 我国古代制陶工艺首先是原料的选择和加工。所需原料要选择含铁量高、粘性适度、可塑性强的粘土,一般还要在粘土中加羼和料(石英、长石、砂石粉末、草木灰、碎陶片末等),目的是增强陶土的成型性能和成品的耐热急变性能,提高成品率。

陶瓷史与陶瓷考古

陶瓷史与陶瓷考古之间的关系 顾名思义,陶瓷史即陶器与瓷器的发展历史,它是研究陶瓷起源与变化发展的综合性历史学科。在中国,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中国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个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对迄今为止所获得的考古资料表明,陶器是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由世界各地各民族独立地创造出来的;瓷器则是中国于东汉时代发明的,此后逐渐传向东西方。中国渊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陶瓷无疑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陶瓷史的研究,不仅仅是简单的对器物发展的研究,它更是对人类历史生活资料的探究、对各个时期人类生活形态真实的还原。它与人类历史文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既是民族艺术与科学漫长的发展史之缩影,也是当时社会生活及文化交流乃至政治、经济的真实反映。 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中国“考古学”一词,1920年在中国出现,属于人文科学,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根据古代人类所遗留下来的文化遗物和文化遗迹研究人类古代历史(即用实物资料研究人类古代历史)。在我国,考古学的前身是即是传统金石学,它是以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已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其形成于北宋时期,曾巩的《金石录》最早提出“金石”一词。清代王鸣盛、王昶等人,正式提出“金石之

学”的名称。东周萌芽,至清末近代考古学由西方传入,金石学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不复存在。我国近代考古学就是在既继承了旧金石学研究中合理部分又运用以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为基础的一套科学的发掘和研究方法而不断发展的。 作为一门科学的近代考古学,它是以田野调查和考古发掘为基础的,且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是其诸分支中较重要的三个分支。除这三大分支以外,还有许多特殊门类的考古学分支,而陶瓷考古学即是以陶器和瓷器有关的文化遗物为研究对象的考古学分支。陶瓷考古不仅要鉴别陶瓷的真伪,还要判断陶瓷的年代,要通过对陶瓷的器形、纹饰、窑口等考察,研究古代陶瓷的历史和工艺技术,从而反应出当时的等级制度、社会面貌、风俗习惯和生产力发展情况,以及各地区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情况(与科技考古学和民族学有密切关系)。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全国各地都有十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存。这些丰富的文化遗存对研究中国古代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都有重大意义。今天的中国是古代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不了解历史,不知道我们民族的过去,对于今天的建设是茫然的。是否了解和重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是衡量一个国民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无论是陶瓷史还是陶瓷考古,无疑都是对我国陶瓷的学习和深入。 近年来,考古学的研究方法逐渐深入到对中国古代陶瓷研究的领域。从20世纪前期开始的对古代窑址的调查和发掘,初步确定了许多瓷器的产地;随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对古代窑址的考古发掘,以

蜂窝陶瓷

蜂窝陶瓷 蜂窝陶瓷是一种多孔性的工业用陶瓷,其内部是许多贯通的蜂窝形状的平行通道,这些蜂窝体单元由格子状的簿的间壁分割而成。其材质目前主要有堇青石 2MgO.2AL 2O 3 .5SiO 2 ),钛酸铝(AL 2 TiO 5 ),莫来石(3AL 2 O 3 .2SiO 2 ),刚玉(AL 2 O 3 ) 及复合型等,与一般陶瓷相比,具有低热膨胀性、耐热冲击、比表面积大、耐腐蚀等特性。孔密度最高可达800孔/平方英寸。 汽车行业使用堇青石蜂窝陶瓷作载体,由于其比表面积大,可以负载足够的贵金属等催化活性组分,从而组成汽油、柴油汽车、载重运输车的尾气净化装置,使通过的汽车废气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 X )得以净化后排出。 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的烟气去除NO X 净化系统,国外的大量垃圾焚烧有害气体净化系统、化学工业和采矿业的有毒气体净化处理也普遍使用蜂窝陶瓷作为载体。 冶金行业蓄热式燃烧器目前正大力推广使用蜂窝陶瓷作为蓄热体,利用其表面积大、热阻小、导热性能好、耐热冲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频繁快速蓄热换热、降低污染气体排放的目的。另外,在特种钢材金属液的过滤等方面也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化学工业和石油工业传质和分离工程领域使用蜂窝陶瓷规整填料,比目前该行业普遍使用的波纹填料在改善流体均匀分布,提高分离效率及解决放大效应,降低填料层阻力及持液量以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更为有效。 燃气灶具等采用较簿的蜂窝陶瓷片覆盖火口上方,能使热量均衡分布,提高节能效果。 高铝陶瓷过滤片 高铝质蜂窝陶瓷载体即高铝陶瓷过滤片是为适应欧、美、英等发达国家石油化工脱硫催化剂用的需求而开发的。使用这种新型载体浸渍催化剂后,可以提高脱硫效率,促使气硫分布均匀而降低气阻等效果。使用高温煅烧成的大颗粒坚硬

中国瓷器发展史

中国瓷器发展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中心之一,中国古代对世界上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发明了瓷器。中国陶瓷具有长达万年连续不断的历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它的发展过程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科学技术和艺术内涵。从陶瓷诞生的那天起,它就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各异的造型,多变的釉色和装饰,缤纷的彩绘和不断改进的工艺,这些人类利用水、火的作用而将泥土转变成的陶瓷器上充分表现了先民们将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创造力。 一,商、周时期原始瓷的烧制成功 中国古代的先民们从很早的时候就创造了瓷器,这不仅使先民们自身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也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瓷器具有优于陶器和金属器的长处。如瓷器由于有一层光洁不透水的釉层,与陶器相比,其具有清洁,坚硬的特点。又由于瓷器是将廉价的矿石材料经过热处理,得到人们需要的各种造型的器物,由于其的加工过程相对简易,与金属材料制成的器物相比,其具有廉价的优点。这是瓷器自然属性方面的优点。 同时,由于其易于塑造的形态,优美多变的釉色和丰富多彩的装饰,使其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含量。因此,瓷器从其生产伊始就既是实用器物,又是艺术品。 1. 瓷器的概念 关于什么是瓷器,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解。但是,认为瓷器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大家的认识还是一致的。这四个条件是:

第一,瓷器必须用瓷土作胎。瓷土是一种岩状矿石,在中国很早就使用瓷石作原料来生产瓷器了。由于中国的地域辽阔,各种瓷土(Porcelain clay)的品质各不相同,但其中最主要的成分应该是高岭土(Kaoline)。高岭土一名的由来,是由于这种原料出于距景德镇不远的高岭山,用于制瓷而得名。在长期的相延使用中,高岭土也被用来泛指瓷土,成为国际上通用的名称。中国各地瓷土的组成不同,使各地瓷器的质地和胎色千差万别,也是后来形成不同瓷系的重要原因。但无论如何,使用的原料中高岭土必定占较高的比例,这是瓷器与陶器的重要区别。 第二,瓷器必须经过125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焙烧,使胎体充分烧结,结构紧密。检验方法是,物理测定胎体的吸水率应低于1%或不吸水。高温烧制过程,是从瓷土变为瓷器的主要的化学反应过程,是瓷器有别于陶器的关键点之一。 第三,瓷器的表面应施高温烧成的玻璃质釉。在标准的高温下釉完全熔融,达到玻璃化。这样在器物表面形成了一层完全不吸水、光亮洁净的保护层,这是瓷器最大的优点之一。釉中含氧化铁的多少,烧成时窑炉内气氛的不同,导致成品瓷器呈现出白、黑、青等不同的颜色。釉中加入铜、钴等不同的元素,又可呈现出红、绿、蓝等美丽的颜色,使瓷器具有色彩多样、华美秀丽的特色。 第四,瓷器烧结后,胎体结实、坚硬,叩之发出清越的金属声。这一点实际上与制瓷原料的品质和烧结度密切相关。但它是一种易鉴定和直观的标准。

陶瓷窑炉设计

陶瓷窑炉设计 2007-04-19 18:13 在设计窑炉时,一般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窑体本身的材质和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二是向被烧产品的传热问题。不言而喻,不管窑体建造得如何坚固,只要烧出的产品不好也是没有用的。因此,设计窑炉时不重视对被烧制品的传热问题是一个重大失误,因为向被烧制品传热是建窑的唯一目的。 窑的用途是烧制一件件个别制品,但几乎所有人对窑的这一用途缺乏正确的理解。许多窑炉建造者认为窑的用途是为烧制大量制品提供一个受热的容器。许多窑炉使用者也持有这种观点。 窑内的每一件制品必须受到同样的热处理。如果制品在造型、规格以及重量方面越接近,那么制品的平均质量就会越高。哪一件制品受热越均匀,哪一件制品在烧成质量就越高。整个窑炉的温度越均匀,窑内所有制品的烧成质量也越高。那些在设计中适当考虑了加热方式的窑炉,总是比未考虑传热原则的窑炉更好用。 尽管谁也不愿意在窑炉设备上多耗资,但高质量产品所获取的利润足以弥补较高的设备投资。事实上,与那些廉价设备生产的制品相比,好设备在每件制品上所消耗的设备成本更低。 表1是现代化窑炉与传统窑炉的比较。数据表明,新型窑炉的生产能力提高了50%。甚至在采用与传统窑炉相同烧成周期的情况下使用,新型窑炉的使用费用也仍然较低。若按照新型窑炉的生产效率使用时,不仅其单位重量制品的烧成成本降低了20%,而且所产量也提高了50%。 表1 传统窑炉与新型窑炉的比较 表2是具有较小尺寸但却有相同年产量的新型窑炉与传统窑炉的比较。表2说明:新型窑炉不但造价较低,而且单位重量制品的烧成成本也比传统窑炉降低16%。 表2 传统窑炉与产量相同但容量更小的新型窑炉的比较

中国陶瓷发展史

中国陶瓷发展史 学号: 姓名:乔洪蕾 中国陶瓷发展史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

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而各个时期的陶瓷文化展现着不同的风采。 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朝廷对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视。 秦汉时期陶瓷文化 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和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隋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

原始时期的陶器

原始时期的陶器、图形文字与房屋设计 一.原始时期的陶器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从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来看,陶器中的精品有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万多年的灰陶、有8000多年前的磁山文化的红陶、有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有6000多年的大汶口的“蛋壳黑陶”、有4000多年的商代白陶、有3000多年的西周硬陶,还有秦代的兵马俑、汉代的釉陶、唐代的唐三彩等。到了宋代,瓷器的生产迅猛发展,制陶业趋于没落,但是有些特殊的陶器品种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如宋、辽三彩器和明、清至今的紫砂壶、琉璃、法花器及广东石湾的陶塑等,都是别具一格,倍受赞赏。 1夏代的陶器 夏代陶器以泥质灰陶、夹砂陶较多,黑陶(包括黑衣灰陶)和棕陶次之,红陶已极少见。还有少量白陶器。主要器形有:作炊器的鼎、罐、甑,作饮器的觚,作食器的豆、簋、钵、三足盘,作盛器用的盆、瓮、缸,等等。纹饰主要是篮纹、方格纹、绳纹,还有一些素面磨光或在磨光陶器表面拍印的回纹、叶麦纹、涡漩纹、云雷纹、圆圈纹等。夏代陶器盛行在器表加饰数周附加堆纹、划纹、弦纹。陶器造型方面的特征是:折沿平底、三底足、圈足为主,圜底器少量出现。 夏代陶器在烧成工艺上有些进步,出现了能产生更高温度的馒头窑:窑室呈圆形弧壁,并向上逐渐收敛,封顶隆起形似馒头,故名。馒头窑可以提高陶器的烧成温度(火候)陶器的质量得以提高。 2商代的陶器 由于商代历史长(一般认为有六百多年),文化面貌比较清楚,商代的陶器前后差别较大,陶瓷史家们往往把它分成三个时期来介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