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与民办教育分类管理

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与民办教育分类管理

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与民办教育分类管理
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与民办教育分类管理

2011年第12期(总第383

期)EDUCATIONAL RESEARCH

近年来,随着民办学校办学主体和投资模式的多元化以及民办学校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民办学校由于产权不明晰所产生的政策性制约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如何明晰民办学校的法人财产权以进一步推进民办学校的健康发展成为一个现实的重要问题。

一、民办学校的法人财产权

法人财产权通常指所有权,是法人组织对出资人投入的资本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就是法人对其财产依法享有独立支配权。法人财产权还有其他观点,如经营权说认为,产权实质上是经营权,将法人财产界定为准财产,法人只是利用投资者所提供的财产自主进行经营活动;综合权说认为,法人财产权并不是某个单一的权利,而是诸种民事权利的总称;代理权说认为,法人财产权是法人为出资者利益而行使的代理权;折衷说则认为法律上规定的法人财产权,是一种行所有权之实而假经营权之名的折衷性权利。[1]之所以确立民办学校的法人财产权,是因为按照现代法人制度和通常的所有权理论,民办学校出资人出资设立法人后,由法人对投入的资产享有财产权,而出资人对原先投入的资产不再享有财产权,但按出资的份额对法人享有权益,比如有权选择管理者、有权享受资产收益、有权对法人财产进行监督管理,并享有重大问题决策权等。出资人对投入资产的所有权通过对所建立的法人组织的控制来实现。之所以出资人出资建立法人后不能再对所投入的资产享有所有权是因为法人是独立于自然人的法律主体,是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组织,如果法人不享有独立的财产权,则独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都将是纸上谈兵。同时,当法人组织中有不同的出资人时,出资额大的出资人在法人决策中享有主导地位,能通过法人支配其他出资人的财产。如果这时仍然承认原出资人对其原来的出资享有财产所有权,就与法人财产权冲突,破坏法人财产权的完整性。[2]要发挥法人制度的优势,就要维护法人财产权的完整性。

在立法层面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民促法》)对民办学校享有法人财产权给予了明确说明,第35条规定,“民办学校对举办者投入民办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

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与民办教育分类管理

沈剑光钟海

[摘要]随着民办学校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和民办学校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民办学校产权不明晰所产生的政策性制约问题日益成为其长远发展的瓶颈。通过辨析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可以看到,对民办教育进行分类管理是切实可行的路径。在分类管理的目标模式中,因营利性学校与非营利性学校之间有较多不同,故适用的政策应有所差别,在产权设定、捐赠激励制度和税收优惠政策等配套政策上应有所体现。

[关键词]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营利性;非营利性

[作者简介]沈剑光,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武汉430072);钟海,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上海200444)

财产以及办学积累,享有法人财产权。”第36条规定,“民办学校存续期间,所有资产由民办学校依法管理和使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

从以上可知,民办学校存续期间的资产归属已有了明确规定,而对民办学校终止后的归属问题,《民促法》第59条第二款规定:“民办学校清偿上述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从立法层面上来说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释义》(以下简称《民促法释义》)对上述条文作了如下解释:对非营利性的民办学校按《公益事业捐赠法》有关规定,学校终止后的剩余财产由教育行政机关予以安排,用于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营利性的民办学校,按照民法的有关规定,投资人之间按照出资比例分配剩余财产。

这里涉及《民促法释义》的法律效力问题。人大享有立法权,同时享有立法解释权,虽然该《民促法释义》同法律上讲的立法解释并非同一个概念,但在司法实践中,该《民促法释义》的法律效力是一种学者解释,在具体司法运用中可作为一种参考,也即法院有适用此解释的自由裁量权。这也就意味着如果适用此解释,对于非营利的民办学校终止后剩余财产不归出资人所有,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剩余财产按出资比例归出资人所有。财政部于2004年公布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中明确指出:“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因为出资而拥有非营利组织的所有权,收支结余不得向出资者分配”,“非营利组织一旦进行清算,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应按规定继续用于社会公益事业。”而目前,我国民办学校的法人类型都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并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这种会计制度意味着出资人对其投入资产所有权的丧失。同样,日本的《私立学校法》规定,私立学校的剩余财产,除依捐赠者的意愿处理外,一律归属国库,用于资助私立学校教育。[3]

二、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登记暂行条例》)将现行的民办学校归属为“民办非企业法人”,使得民办学校既不是事业单

位,也不是企业,而且《民法通则》上也没有此类法人形式,这直接造成两大矛盾,即民办教育的“非营利性”与允许投资者取得“合理回报”之间的矛盾,以及民办教育的“非营利性”与大多数民办学校都是“投资办学”的准营利性之间的矛盾,这是两个一直被刻意回避但终究必须面对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民办学校的定位不清已逐渐成为阻碍民办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就民办教育的“非营利性”与允许投资者取得“合理回报”间的矛盾来看,《民促法》第3条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而《民促法》第51条又规定“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这样的规定是我国教育发展特殊时期的一个产物。但这使得民办学校被认为是一边享受同公办学校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一边又在拿合理回报,不符合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也不符合国家对非营利性教育活动实施税收优惠的初衷。[4]虽然《民促法》将合理回报规定在扶持与奖励这一章,是以政府扶持奖励的形式出现,但从结余中取得回报,依然难逃资产收益之嫌。

就民办教育的“非营利性”与大多数民办学校都是“投资办学”的准营利性之间的矛盾来看,一方面,2002—2003年对民办学校进行法人登记时,出资人无权选择,都按照《登记暂行条例》将学校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而《登记暂行条例》所称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另一方面,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在调研中发现,全国近90%以上的民办学校是投资办学,是有营利意图的。同时根据浙江省民办教育协会对浙江省近8000所民办学校的调研,只有一所学校是捐赠办学的,其余都是投资办学。也就是说,大多数出资办学的人是投资办学,想获得资产收益,但政府又规定所有的民办学校都要登记为民办非企业法人,都归属于非营利性组织,这使得出资人本想通过投资民办教育获得资产收益的意图受阻于非营利的政策框架。政府本应该设定营利与非营利这两条路径,并交由出资人自由选择,但现今却剥夺了出资人的选择权,只允许定位为非营利性。

上述两大矛盾直接造成民办教育的两大困境。首先是不利于捐赠办学。《民促法》规定可以有合理回报,对出资人是有吸引力的,也有利于鼓

励投资办学,但对于非营利性学校的长期发展不利,因为很多热心于教育的人士和机构想捐赠教育,但对民办学校现状是营利还是非营利的定位模糊,使他们向民办学校的捐赠有所顾虑,最终他们基本还是选择向公办学校捐赠。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可以说民办学校的定位不清已经影响到了民办学校的长远发展。

其次是不利于政府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因为民办学校营利和非营利性模糊,一方面政府想加大对现行民办学校的扶持力度,比如给予从业教师相应公办学校教师的待遇,以及与公办学校同等的土地税收优惠和财政补助等;但另一方面,政府又担心对民办学校的扶持补助,最终都纳入了民办学校出资人的口袋。不同分类的民办学校应当给予不同的政策,但定性模糊,使得政府出台的一些扶持政策,对于想进行非营利性运作的学校而言扶持不够,对于想进行营利性运作的学校而言有些扶持但又有失偏颇。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便会处于保守和中庸。同时对于营利性学校本应该享有的资产收益、产权归属和变更、办学机制等的权利和更大的自主权,也因为没有分类管理而不能落实到位。政府制定政策的“一刀切”,把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学校的制度设定等同起来,结果使得在不分类的情况下,政府对于想进行营利性运作和想进行非营利性运作的学校都没能扶持好,使民办教育的发展凸显式微之势。

同时,定位不清还存在两大风险。一是出资人存在着重大的资产风险。基于法人财产权的规定,在我们现行存量中的民办学校都登记为非企业法人,基本都明确为非营利。如果按照《民促法释义》,对于存量学校如果不转变其原来登记的非营利性质,则学校终止后都将按《捐赠法》处理。这对于投资办学的出资人来讲,在不对民办学校进行明确分类的情况下,存在着重大的资产风险。

二是相关政府部门优惠政策的适用风险。国土资源部第9号令的《划拨用地目录》中,对于土地的划拨明确是针对非营利性教育设施用地;同时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相关免税政策也是明确针对非营利性组织的。有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分类,相关政府部门的优惠政策才能有效适用。

三、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的制度设想

分类管理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但在我国,分类管理在各地均遇到了不同意见或抵触。民办学校对分类管理的异议主要是基于分类政策的不确定性。选了非营利性的学校,是否就等同于捐资办学而没有回报或奖励,如果有回报又是有多大比例?如果选择了营利性的学校,除了增加税收之外,是否能保证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在这些问题都不明确的情况下,民办教育的出资人普遍倾向于维持现状。所以,对民办教育管理在设计分类路径上,根据国际上对非营利性组织概念的一般性界定,并结合相关政府部门出台的规定和民办教育的实际,笔者主张将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界定标准明确为:学校不以营利为目的;办学盈余不对出资人分红而全部用于学校发展;学校存续期间资产归学校所有,学校终止后资产归社会所有,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当然在路径制定过程中需要有一个缓冲时间,把目标模式和过渡模式做一个区分。

在对存量民办学校分类选择的过渡模式进行设计时,笔者认为,因为在未分类之前,除了有无要求合理回报的不同,二者之间是没区别的,都登记为非企业法人,都依据相同的法律,适用相同的政策。二者间的不同是在选择后才产生,故学校不论是选择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在选择时给予的政策应该一样,笔者试将过渡模式设计如下。

不管选择非营利性学校还是营利性学校,都统一对学校资产(不包括划拨教育用地使用权)按即时市场价值进行评估,净资产超过原始投入部分,在扣除政府补助、社会捐赠以及已取得的合理回报后,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至于比例的多少,需要进一步考量和权衡。同时,奖励资金可以一次性或分期取得,也可作为新增出资额,与原始投入一并作为举办者的捐资额,并享受税前全额扣除的优惠政策。

当然二者在土地政策上会有所不同,对于选择营利性学校来说,学校用地性质属于教育用地的,不得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原以划拨方式取得

建设用地的,即时出让价与划拨权益价的差额部分,由举办者补交,也可以计入民办学校国有资本和公积金。在未清偿土地差价款前,举办者不得对学校办学盈余进行分红。

在分类管理的目标模式中,因营利性学校与非营利性学校之间有较多不同,故适用的政策有所差别,笔者试将主要的配套政策设计如下。

一是产权方面的设定。非营利性学校存续期间,所有资产归学校所有,在学校终止时,清偿债务后的学校剩余财产按《捐赠法》处理。营利性学校存续期间,所有资产归学校所有,出资人享有所有者权益,可以对办学盈余进行分红。学校终止时,剩余财产按《公司法》处理。

二是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民办学校来说,虽然在一些税种和税率上享受一定优惠待遇,但就目前来看,现行的优惠政策主要是营业税的减免,税收优惠相对有限。在与《民促法》相配套的民办教育税收政策未完备的前提下,虽然通常说来这会产生很多不利因素,但同时也给了地方政府很大的政策空间,可以制定相对宽泛的优惠政策来扶持民办教育。

因此,笔者在税收优惠方面提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营利性民办学校在分类后的一定年限内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税收优惠,年限到期后享受与高新企业同等的税收优惠。

三是捐赠激励制度。现行的捐赠激励,就个人捐赠办学,《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对于企业捐赠办学,《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为充分发挥税收杠杆作用以促进捐赠行为,税收优惠需要有更大的突破。建议国家层面出台更有效的激励政策,如一时难以有大的突破,对于地方征税部分,地方政府有权制定更大幅度的税收优惠政策,正如对地方企业的出口退税实行先征后返一样对捐赠办学实行同样的优惠政策。

————————

参考文献:

[1]张艳丽.对企业法人财产权问题再议[J].法学杂志,2003,(9).

[2][3][4]张春生,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释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91、136、213.

Property Right of Legal Person of Private Schools and the

Classified Management of Private Education

Shen Jianguang&Zhong Hai

Abstract:With the diversification of school-running subject an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property scale of private schools,the problems of policy restrict resulted from the confusion of property right of private schools have become the bottleneck of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By analyzing the property rights of legal person of private schools,it is found out that to implement classified management on private education is a proper route.In the objective mode of classified management,the applicable policy should be different in the supportive policy as the settlement of property rights,donated encouraging system and tax preference,etc.,since there are some different factors in profit-seeking schools and non-profit schools.

Key words:private school,property right of legal person,profit-seeking,non-profit

Authors:Shen Jianguang,doctoral student of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Wuhan University (Wuhan430072);Zhong Hai,graduate student of 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200444)

[责任编辑:许建争]

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的区别——中考择校

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的区别——中考择校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很多初三考生在择校时,不知道是应该选择民办学校还是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二者之间又有何区别呢?下面由中考网为各位考生和家长整理了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二者之间的区别 1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区别 1.资金来源不同 公立学校:资金由国拨;私立学校:资金是办学投资者私人投入加上高额学费。 2.师资稳定性不同 公立学校:相对稳定;私立学校:流动性大,哪里待遇好,就到哪里去。 3.硬件设施保障不同 现在,提倡教育资源均衡,公立学校各个学校的硬件设施都不会有太大的

差距,其实每个学校硬件环境都会有所不同,民办学校的环境一般比公办学校好。 4.学生来源不同 公立学校的学生就近入学,一般读“通学”;私立学校学生来自四面八方,五花八门的有经济实力的不同层次的家庭,学生一般是住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学校心理教育跟不上,孩子心理容易失去平衡,最容易出现如早恋,攀比等不良现象。 5.入口出口不同 民办学校一般有钱,想进就能进;公立学校跨区交钱也困难,统考,中考等,公立学校高,多数私立学校较低。 其实从以上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区别从某种程度上已经分析了公办小学与民办小学的优势与劣势,最后总结一下,由于民办学校的办学性质可以看出学校是自负盈亏,学校的发展是系关己命的问题,只有把学校办好,它才不至于亏损,这就调动了办学的积极性。

民办学校会自己吸纳一批稳定的教师队伍,同时又高薪聘用一些名校的专家,教授,优中选优,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知名度。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民办学校会比公立学校更看重升学率,因为他们就是靠这个吃饭的,没升学率就没名气,没名气就不会有学生。但更多的民办学校又同时打着素质教育的招牌,他们这应该可以算是两手抓的政策。 劣势就是学校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会抓的相对比较紧,孩子的压力也可想而知,另外学费比较高。但是民办学校的劣势恰恰是公办学校的优势,关于公办学校的优势劣势小编在此也不想多说了,相信各位家长已有所明白。 2高中以及大学在公立学校读比较好 现在一般要进入一个中学当高中老师你最低是本科一批,但是私立学校没有这个门槛,只要你能看懂,考核完了,没问题你就可以授课。高中的课程是很重要的,讲解好高中课程需要知识丰富

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与现状-(2044)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私立教育源远流长。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下文是对。 我国人口众多,教育需求巨大,公共教育资源早已无法满足居民对于教育的需求,民办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历程中承担着越来越多的 教育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已从我国教育体系的补充部分发展成为 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此过程中,关于民办教育的理论准备和政策贮备都相对 滞后,一些“瓶颈问题始终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比如,学校法人属性问题,举办者合理回报问题,公共财政资助 问题,学校产权归属问题,税收减免问题,教师身份界定及权益保障 问题等。 目前,我国民办教育的办学主体十分复杂,有公民个人办学、社 会团体办学、国有企事业单位办学、私营企业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政府与民办企业或个人联合办学、企业与个人联合办学、股份制办学等多种形式,举办者的办学诉求、价值选择多样,各地民办学校发展 差异较大。 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透露,到2017年年底,我国民办教育资产总量扩大到5000多亿元,节约财政公共事业投入经费1000多亿元,提供了300万个就业岗位。 我国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

的民办教育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显示,进入21世纪后,民办教育发展较早较快的沿海地区,率先遇到了不少体制性障碍,导致发展停滞, 甚至倒退。 上海、浙江等民办教育标志性省份,民办学校总量在不断萎缩。 据上海《解放日报》,2017年至2017年间,上海民办学校三年萎缩三成,由202所萎缩到134所,个别民办学校的骨干教师流失率近50%。 尽管民办教育的统计显示,近年来全国民办学校数量在增加,但实际上新增的多为相对规模投入较少的民办幼儿园,而非中高等教育机构。 民办教育行业改进之途民办教育遭遇到的发展瓶颈,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目前,《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 干意见》在去年底已完成起草工作报送国务院审定,《民办教育促进条例》的修订稿也已通过国务院的会议讨论。 其中明确提出了全方位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原则,要求进一步完善教育、金融、财政、土地、税收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实行非营 利性和营利性分类管理,制定差别化扶持制度和政策,重点解决民办学校在法人属性、财政扶持、教师社保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不平等的问题。 我们认为,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 中的作用,发挥好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和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构

云南省民办教育机构管理办法

云南省民办教育机构管理办法

云南省民办教育机构管理办法 (云南省教育厅公告) 第 1 号 《云南省民办教育机构管理办法》已经 6月13日云南省教育厅第8次厅务会议经过,现予公布,自 5月1日起施行。 二O一二年三月十三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审批管理 (1) 第三章办学管理 (6) 第四章年检评估 (8) 第五章变更管理 (10) 第六章办学终止与机构注销 (11) 附件1 (13) 云南省民办学前教育机构设置指导标准 (13) 附件2 (15) 云南省民办普通中小学校设置指导标准 (15) 附件3 (17) 云南省民办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指导标准 (17) 附件4 (19) 云南省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设置指导标准 (1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民办教育机构的管理,规范民办教育机构的办学行为,保障举办者和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民办教育机构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和《云南省教育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民办教育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民办教育机构,是指国家教育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学历、非学历)教育机构。 第三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依法认真履行民办教育机构的设置审批、管理和指导职责,坚持“谁审批、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积极支持民办教育事业,维护学校和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保护办学者的积极性。 第二章审批管理 第四条各级各类公办学校在校外举办的各类非学历教育和培训,应当经学校同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到举办非学历教育和培训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申请办学许可,日常教学工作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 第五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范围和条件负责

民办学校的资产与财务管理

民办学校的资产与财务管理 为了加强民办学校财产、财务的管理和使用,保证民办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章从第34条到第38条针对民办教育机构的办学经费,建立健全财产、财务、会计制度以及办学经费的用途作了规定。同时明确规定,教育机构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要制作财务会计报告,并接受审计和审查。 民办学校应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34条明确规定:教育机构应当依法建立财务、会计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会计账簿。 财务制度是指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必须遵守的规章和准则,是财务管理的依据。民办学校必须依法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并通过学校财务制度的实施,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正确处理国家、学校、个人三者经济利益关系和学校内部财务活动过程中各部门、各单位的责、权、利关系,使财务工作有章可循,财务活动有序进行,做到合法有效地筹集和运用资金,保证财务收支计划的圆满完成,促进民办学校的发展。具体说民办学校财务管理应建立:财务计划和财务决算方面的制度,预算管理制度,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工资基金管理制度,资金结算管理制度,学校基金管理制度,收费标准管理制度,费用开支标准管理制度,收据和发票管理制

度,经营承包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有价证券管理制度和校办工厂财务管理等制度。 会计制度包括会计准则、方法、程序等规定。主要内容有:会计工作通则、会计核算原则、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报表、会计监督、会计交接、会计档案等规定。民办学校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学校的会计制度,加强对学校会计活动的管理。 资产管理制度是指民办学校物资资产的保管、配置、使用等方面的规定。主要指:校舍、教学仪器设备等的保管维修制度,财产物资的管理和配置、使用制度。具体为:财产分类账制度,物品采购登记制度,物品进出库制度,物品损坏及报废制度,办公用品发放等制度。 民办学校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和财产管理制度,设置财务机构,配备专职财会人员。民办学校在管好资金的同时,要管好资产。要划清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界限,设置固定资产账卡。防止因财、物管理不善造成浪费、破损、丢失,努力克服管理中重财轻物的倾向。 民办学校要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设置会计账簿,按照会计法认真搞好日常会计核算和监督工作。要分清教育机构中的国有财产、创办者投入到教育机构的财产和教育机构通过办学积累的财产,并分别登记建账;及时记账、结账、对账及编报各种财会报表,做到账征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账物 (钱)相符;及时清理往来款项,库存现金不得超过银行核定的限额。按照有关规定,要长期保存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档案资料。财会人员调离工作时,必须与接管人

民办学校管理制度1

目录 1、董事会工作职责……………………………………………2页 2、校长工作职责………………………………………………3页 3、副校长工作职责……………………………………………4页 4、班主任工作职责……………………………………………5页 5、教职工聘任制度……………………………………………6页 6、例会制度……………………………………………………7页 7、教职工奖罚制度……………………………………………9页 8、学员管理制度………………………………………………11页 9、档案管理制度………………………………………………12页 10、考勤制度……………………………………………………14页 11、财务管理制度………………………………………………16页 12、财产管理制度………………………………………………18页 13、学籍管理制度………………………………………………20页 14、教师备课制度………………………………………………21页 15、听课评课制度………………………………………………23页 16、安全保卫制度………………………………………………25页

董事会工作职责 一、培训学校自成立之日起即成立董事会,董事会由举办者或者其代表、校长、 教职工等人员组成。 二、负责审议学校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修订完善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三、听取和审议学校财物安排和财务决算报告。决定学校近期建设计划和长远 规划。 四、讨论决定教学及其他工作的重大改革和试验计划。 五、讨论教师进修和学术活动计划,审定教师工作考核方案和结果。 六、审议通过学校评优模范表彰决定,审议通过对学生的处分及取消处分的决 定。 七、讨论通过学校及民主意见的处理情况决定。 八、讨论通过改善师生生活条件和生活福利设施建设计划。 九、处理和解决涉及培训学校的重大事务。 十、决定教职工的编制定额、工资标准及福利待遇。 十一、以上条款经董事会所有成员表决通过。

民办院校与公办院校的区别

问:在北京招生的学校有公办学校、独立院校和民办院校,三者有什么区别? 答:所谓的公办大学,是指由国家举办的学校;民办高校是指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则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属民办性质。民办学校的计划内的招生的学生与公办学校学生同样享受国家承认的学历待遇。 问:招生计划中哪些学校是公办院校、民办院校、“独立学院”? 答:考生可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首页点击“院校库”可查到各种高校分类,“教育部直属”、“中央部委院校”、“地方院校”、“211工程”、“985工程”、“民办院校”、“独立学院”等,除“民办院校”、“独立院校”外,其他均是公办院校。 问:招生计划中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学历国家是否承认?毕业后,输入毕业证编号能否在网站上查询? 答:凡列入招生计划的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独立学院都必须是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学校,教育部定期公布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学校的名单,不具备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学校不能纳入国家统一招生。 民办学校和独立院校的招生列入国家计划的,其毕业生国家承认学历,毕业证书能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查询。 问:招生计划中的中外合作办学指的是哪类院校?和我国办的学校有什么不同? 答:目前中外合作办学有合作设立机构和合作举办项目两种形式。国家规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包含中国教育机构采取与相应层次和类别的外国教育机构共同制定教育教学计划,颁发中国学历、学位证书或者外国学历、学位证书,在中国境外实施部分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是依法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和我国办的学校不同点:中外合作办学共同制定教育教学计划,颁发中国学历、学位证书或者外国学历、学位证书。 问:怎样知道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是否是经过合法审批? 答:主要的是要查看办学者是否能提供审批部门所颁发的同意其办学的文件。其中,新批及已完成复审的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单,目前已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监管工作信息平台、教育部网站、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予以公布。 一定要看清像这类学校,招生老师为了赚黑心钱,将一所劳动厅批的技校说成大学只要你时入这个学校报了名交了钱,哪怕一天学没上,要退费,也要扣全额学费的15%,然后等你入了学,就成了学校的摇钱树!

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构架(董圣足)

——基于国际比较地视角 董圣足① (上海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200032) 【摘要】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是解决民办教育宏观管理与微观运行冲突、推进民办学校良善治理地有效路径.在比较借鉴国外成熟经验、总结吸收国内试点地区有效做法地基础上,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应遵循营利性与非营利学校分类地基本思路,科学架构顶层制度,合理施行不同税费及其他优惠政策;同时,不宜全国范围内贸然推进,不宜采取“一刀切”,应逐步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基本国情地非营利民办学校产权制度. 【关键词】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架构;政策设计 对私立学校区分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法人,并实施不同地行政规制,是西方很多国家地通行做法.现实中,“民办非企业单位”地法人定位,让民办学校遭遇身份尴尬.一方面因为不是企业,故很难做到真正地自主办学、自我管理、自求发展;另一方面又因不是事业单位,故难以享有与公办学校同等地法律地位及其他待遇.基于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实行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试点”.当前,按照教育规划纲要地总体部署,经国务院批准,浙江、上海、广东深圳和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等“三地一校”正在深入开展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试点工作;教育部正组织有关方面专家进行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地课题研究,并着手酝酿起草《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办法》.本文拟在比较借鉴境外私立学校分类管理成熟经验和总结吸收国内试点地区有效做法地基础上,就我国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地顶层制度设计及所应采取地相关配套政策问题,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旨在为宏观教育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私立学校分类管理地国际经验 (一)营利性私立学校正在西方兴起 ①作者简介:董圣足(1969-),男,浙江泰顺人,上海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教育学博士.

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管理办法的规定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经营性的民办培训机构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释义】本条是关于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管理办法的规定。 本条体现了对民办学校进行分类管理的精神。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经营性的民办培训机构与《民办教育促进法》所调整的民办学校有诸多不同之处: 1.性质不同。前者是营利性组织,其目的是通过提供教育培训服务而获取经济利益;后者是非营利性组织或者说是基本非营利性组织,其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人才。 2.产权归属不同。前者在财产归属上受公司法、民法等法律的调整。在民办培训机构终止、清算后,民办培训机构的投资人可以依法在清偿债务后取得剩余财产;后者属于公益性组织,原则上应当遵循公益性组织运作的基本原则和规则,其财产权本质是属于社会公共财产。 3.登记机关不同。前者的登记机关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后者依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其登记机关应该是民政部门。登记机关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二者性质上的区别,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形式上就属于营利性组织,应该遵守《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4.优惠措施不同。前者应当按照《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登记注册,接受年检,缴纳税款,依法获得土地使用权等;而后者可以享受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税收优惠(《民办教育促进法》第46条)和用地优惠以及接受捐赠的优惠等。 5.会计准则不同。我国的会计准则有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之分。就前者而言,其属于营利性组织,需要在工商管理机关登记注册,要采用企业会计准则,只有这样才能够确切地记录其经营活动情况。对于后者来说,应当适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由国家教委、财政部颁布的《社会力量办学财务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学校财务机构应根据财政部颁发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设置会计帐簿,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认真搞好日常会计核算和监督工作”。 理解本条规定还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经营性的民办培训机构”,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本条规定的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民办培训机构仅限于营利性的,因为民办培训机构中也有非营利性的,比如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批设立的一些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以公益性为目的,专门培训下岗职工,这类民办培训机构就应当适用《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二是本条规定的民办培训机构不包括民办学历教育机构,仅限于培训机构。

民办学校资金管理制度

民办学校资金管理制度 《学校校产管理的有关制度》《民办教育促进法》为了加强民办学校财产、财务的管理和使用,保证民办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章从第34条到第38条针对民办教育机构的办学经费,建立健全财产、财务、会计制度以及办学经费的用途作了规定。同时明确规定,教育机构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要制作财务会计报告,并接受审计和审查。 民办学校应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34条明确规定:教育机构应当依法建立财务、会计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会计账簿。 财务制度是指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必须遵守的规章和准则,是财务管理的依据。民办学校必须依法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并通过学校财务制度的实施,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正确处理国家、学校、个人三者经济利益关系和学校内部财务活动过程中各部门、各单位的责、权、利关系,使财务工作有章可循,财务活动有序进行,做到合法有效地筹集和运用资金,保证财务收支计划的圆满完成,促进民办学校的发展。具体说民办学校财务管理应建立:财务计划和财务决算方面的制度,预算管理制度,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工资基金管理制度,资金结算管理制度,学校基金管理制度,收费标准管理制度,费用开支标准管理制度,收据和发票管理制度,经营承包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有价证券管理制度和校办工厂财务管理等制度。

会计制度包括会计准则、方法、程序等规定。主要内容有:会计工作通则、会计核算原则、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报表、会计监督、会计交接、会计档案等规定。民办学校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学校的会计制度,加强对学校会计活动的管理。 资产管理制度是指民办学校物资资产的保管、配置、使用等方面的规定。主要指:校舍、教学仪器设备等的保管维修制度,财产物资的管理和配置、使用制度。具体为:财产分类账制度,物品采购登记制度,物品进出库制度,物品损坏及报废制度,办公用品发放等制度。 民办学校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和财产管理制度,设置财务机构,配备专职财会人员。民办学校在管好资金的同时,要管好资产。要划清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界限,设置固定资产账卡。防止因财、物管理不善造成浪费、破损、丢失,努力克服管理中重财轻物的倾向。 民办学校要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设置会计账簿,按照会计法认真搞好日常会计核算和监督工作。要分清教育机构中的国有财产、创办者投入到教育机构的财产和教育机构通过办学积累的财产,并分别登记建账;及时记账、结账、对账及编报各种财会报表,做到账征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账物(钱)相符;及时清理往来款项,库存现金不得超过银行核定的限额。按照有关规定,要长期保存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档案资料。财会人员调离工作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定期向批准办学的行政机关 报送财务报表并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监督。教育机构内部应加强财务管理的民主监督,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定期向教职工公布财务收支账目。

民办学校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学校的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学校教学业 务的发展,根据国家和省市地方有关法规,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 章制度;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正确处理学校的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的关系。 第三条学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学校预算;依法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加 强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防止资产闲置、流失;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 度;对学校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如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 第二章财务管理体制 第四条学校的财务活动在校董事会和校长的领导下,财务部门统一 管理。学校设置财务部,财务部设主任一名,财务副主任一名,会计 一名,出纳一名。 第五条学校财会人员的岗位职责 一、财务主任的岗位职责 1.在学校董事会及校长的领导下,严格遵守财经纪律等各项制度,随时检查各项财务制度在 学校的执行情况,如发现违反国家财税法规及 - 1 -

本制度的行为,应予抵制,并及时书面报校董事会及校领导。 2.审核学校的会计原始凭证是否符合会计工作规范的要求,是否符合国家的税务、会计的有 关规定,对不合理、不合法、不合规的原始凭证应予拒绝受理,并且退回经办人。 3.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向校长及董事会提供反映学校经营情况的财务 会计资料。负责学校年度预决算的编制工作,并就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差异分析,报学校领导 和校董事会,按时做好月度财务核算,并就月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 4.审核记账凭证,审核或编制内部管理财务报表,编写财务分析报告,按时上交校领导及校 董事会。 5.严格审核学校的各项费用开支,审核学校收缴费是否符合物价管理规定,组织好学费的 收缴、入库、上缴工作,亲自或督促班主任及时催缴学费。 6.协助总务处及组织财务人员对学校的资产(包括现金、固定资产、教学设备、图书资料、 其它财产物资)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盘点,核对账实是否相符。 7.在坚持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协调好与各个部门的关系,做好服务工作,积极配合好学 校领导,当好家,理好财。 8.做好资金的安全保障工作,配合好总务处,做好学校资产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分布在 学校各部门的财产安全与完整。 9.协调与当地税务、物价部门、银行等学校外部的往来关系。 10.参与经济合同的评审工作,防范经营风险,做好学校对外签订合 - 2 -

中小学管理:公立与民办之比较

中小学管理:公立与民办之比较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中小学按不同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旨在扩大教育机构的民办中小学。比如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地区的民办学校和城市打工子弟学校。另一类是为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多样化教育的需求而设立的民办学校。后一类学校由于迎合了多样化教育的需求,办学资金相对雄厚,起点较高,办学的基本条件较好,相比前一类学校更容易得到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在学校管理中也容易形成自己的特点;因此,本文中的民办学校主要指后一类民办学校。这类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相比,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方法上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一、管理体制 教育管理体制是指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之间管理权力分配的制度。它分为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两部分。我国教育管理体制不仅涉及教育行政机构之间设置、管理系统权限的划分,执政党或成为合法办学主体的社会团体与个人,也参与教育权力分配。在教育管理体制中,公办和民办学校由于办学主体的不同,教育机构之间的权限划分以及管理特点也迥异。 (一)办学主体。公办学校由政府举办。公办中小学网点多,范围广,行政管得多却难管好。一方面投入不足,另一方面资金浪费又较严重。在无法全面提高教学水平,教育成果又与政绩紧密相连的条件下,地方政府大搞“形象工程”,把有限的资金集中投入重点学校,致使其他学校运行困难。民办中小学由政府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举办。相对政府办学,举办者在开办之初往往只投资于一所学校,资金集中在较小的范围使用,资金比较充裕,投资者往往直接参与管理。这样,举办者能有效地约束内部管理者的行为,关注办学效益。 (二)教育机构之间的权限划分。对于公办学校,行政部门和学校仍然权限不清。理论界推崇的“校本管理”缺乏完善的教育中介机构来保证教育行政机关宏观调控的实现,这样使得教育行政迟迟不轻易分权,仍然沿用以往的科层管理模式。校长在实践中一边奉行行政管理的观念和方式,一边又垄断手中稀少的权力并倾向在其职权范围外张扬。学校管理中党政不分,或者校长兼任党支部书记,严重削弱了党的领导。教职工代表会议由于代表选取上民主原则的缺失、议事程序和方式上的行政安排以及没有常设机构造成事实上的无足轻重,其功能的局限影响教职工的积极性。民办学校经费不是来自国家财政,因此受各级各类行政控制较少。在办学之初,政府对学校有较强的约束作用,成立后对学校内部事务较少干预,主要实施外部监管、咨询和服务。民办学校必须面向市场,客观上要求有灵活的组织结构与之相适应,在学校管理中注重淡化层次观念,因事设机构、因事设人和注重机构之间的有效联系。 二、运行机制 (一)目标机制。许多公办学校围绕应试进行教学, 目标比较狭窄,同时因为资金短缺等原因,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使得提出的目标片面、空洞或者公式化;实践中无法具体化,缺乏可操作性,停留在口号和标语上。民办学校由于强烈的生存意识和危机感,除了提出可行的教学质量目标外,一般会提出有特色的办学目标迎合社会和家长的需要,实践中实施目标管理。各类目标能相互配合,具体明确。资源分配同组织目标紧密联系,注重实践的有效性。这弥补了公办学校办学目标和模式相对单一和不足,有益于促进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二)动力机制。公办学校由于国家财力的限制,教师工资偏低,学校的收费余留很难保证足够的物质激励。为了提高所有教师的积极性,不得不实行大锅饭的形式,将奖励变成福利,由于全体教职工参与分配,福利的平均额度又显得甚少,激励作用微乎其微。物质激励的缺失使得精神激励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发挥作用,教职工常常是为了评职称而争取获得相应的证书或奖励,由于职称评定特别是从初级职称到中高级职称评定的时间较长,中间的过

2020年最新关于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办法

XX最新关于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办法 导语:国务院印发《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民办教育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下面是为大家的,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想要知更多的资讯,请多多留意文书帮! 《意见》提出,民办学校实行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分类管理。如何区分两类学校?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郭春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简单地讲,就是六个字——“禁止分配原则”。郭春鸣说,非营利性学校举办者不取得办学收益,办学结余要全部用于办学。营利性学校举办者可取得办学收益,办学结余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分配。更通俗一点,就是学校存续期间举办者是否能够拿收益,以及学校终止的时候,剩余的财产是否能够分配。 同时,在准入领域方面,两类学校也有所不同。发布上介绍,社会组织和个人可以举办营利性民办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高中阶段教育学校和幼儿园。但是,民办营利性学校不允许进入义务教育阶段。 《意见》提出,对于民办教育,要完善国家扶持制度。郭春鸣表示,非营利性学校和营利性学校在享受扶持方面——“同“而又“不同”。例如,在政府购买服务、税收等方面,都享受国家财政对民办教育的优惠政策。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也执行与公办学校相同的价格政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生的助学贷款和奖助学金方面,两类学校享受同等的资助政策。

而“不同”之处,就体现在了差别化扶持。例如,在享受国家相关税费优惠时,只有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再例如,在用地方面,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政策,按划拨等方式供应土地,而营利性民办学校按国家相应的政策供给土地。 郭春鸣认为,在财政、税费、土地、收费等方面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给予更大的扶持,体现了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导向。 去年11月7日《关于修改的决定》颁布后,对现有民办学校的范围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在此次修订之前设立的民办学校,被界定为“现有学校”。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谢焕忠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为保证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有序推进,使现有学校平稳过渡,保证举办者的权益,共做了四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给举办者自由选择的权利。现有民办学校在法律生效以后,可以自主自愿选择营利性或非营利性的办学性质。其次,在制度安排上,保证举办者的出资权益。确认选择登记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终止时,民办学校的财产在依法清偿后有剩余的,国家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出资者相应的补偿和奖励。第三,明确了选择的流程,对分类登记需要履行的程序做出了详细的规定。第四,给予地方更多的统筹权。谢焕忠特别强调,没有设置统一的过渡期限,希望推动地方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出台相应的措施来积极稳妥地推进。

北京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办学标准(暂行)

北京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办学标准(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为进一步规范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行为,提高办学质量,促进我市教育培训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标准中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是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不具备颁发学历证书资格的教育培训机构。 幼儿园不属于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范畴。开展3周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的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线实施培训活动的机构,其设置标准另行制定。国家及本市对中外合作培训机构的设置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基本条件)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设立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应当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有合法的名称、规范的章程和必要的组织机构。 (二)具有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要求的内部管理制度。 (三)具有符合规定任职条件的法定代表人、校长(行政负责人)及主要管理人员。 (四)具有与培训类别、层次、规模相适应的,有资质的教 师。 (五)具有充足稳定的办学资金。

(六)具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办学场所及设施设备。 (七)具有与所开办培训项目相适应的培训目标、培训计划以及符合要求的培训内容等。 (A)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必备条件。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四条(举办者)举办者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举办者应为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其中: 社会组织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信用状况良好;个人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在中国境内定居,信用状况良好,无犯罪记录,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举办者应当履行相应的法定出资义务,其中:非营利性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举办者应及时足额缴存开办资金,营利性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举办者应在出资承诺的期限内分期缴纳注册资金。 (三)举办者由多方组成的,应当签订联合办学协议,明确各方出资数额、出资方式、权利和义务等,并履行法定程序。 (四)中小学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民办教育培训机构。 第五条(机构名称)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名称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申请设立非营利性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其名称应符合《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规章的规定;申请设

民办学校办学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竞相发展的格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学若干规定的通知》以及上饶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决定》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县行政区域内利用非财政性资金举办的各类民办教育机构。 第二章机构设立 第三条申请设立民办学校的,必须向审批机关报送学校章程和其他材料。学校章程中必须载明出资人及举办者是否要取得合理回报。合理回报的取得应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第四条民办学校举办者需在当地银行按办学规模存入办学专项资金,并办理验资公证手续。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举办者共同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人)对举办机构的资金来源和原始投入等进行评估验证,并将评估验证结果核准备案。 第五条民办学校应有独立、固定的办学场地和校舍。举办民办普通完全中学、职业高中、初级中学的,其校园面积和生均建筑面积按市教育局的标准执行;举办民办小学的,其校园面积不得少于15亩,生均建筑面积不得少于10平方米;举办民办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其校园面积不得少于5亩,生均建筑面积不得少于10平方米。 民办学校的教学用房要拥有自己的房地产权。 第六条民办学校的校舍建设应与其办学规模相适应,并按照建设部 和教育部2002年4月颁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执行。 民办学校应按照办学层次做到教学和教学辅助用房以及行政用房基本配套。理科实验室、科学(小学自然)实验室、仪器保管室、图书阅览室、音乐教室、美术活动室、体育器械室、劳技室、计算机室、卫生室等各种专用的教室应基本齐全。 新审批的学校,其设施设备必须满足当年教学需要,并制定出详细的添置计划。未按添置计划落实设施设备的,第二年将限制招生或不允许招生。 已经审批设立的学校,基本设置不达标的,必须制定出具体的完善计划报审批机关,在每年招生前由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审定,达不到要求的,当年不得招生。 第七条民办学校应有基本满足学生体育课教学的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材。 第八条民办学校变更举办者、法定代表人、校长、隶属关系的,须经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同意,报审批机关核准。 第九条设立义务教育学校、学前教育学校、文化补习学校和培训机构,由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设立民办完全中学、职业中学的学校,由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上报。 第三章政策环境 第十条优惠土地的使用。新建、扩建民办学校,其用地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根据投资者意愿,在不改变办学用地性质的前提下,采用出让或划拨方式优先供地。 第十一条减免有关税费。民办学校除执行国家统一的税收政策外,对举办高中及以上阶段教育的学校享受优质高中减免规费的待遇,如遇上级对上述优惠政策作出新规定,按新规定办理。 第十二条公办学校教师可以合理流动到民办学校任教。民办学校可以到县内公办学校选择30%的专任教师(根据学校的学生数,按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例标准核定的民办学校专任教师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以内的教师)。这些教师须经县教育局审核,报县人民政府审批后执行。到民办学校任教的教师,事业编制留在原校,保留公办教师身份,不限在民办学校任职

民办培训学校管理制度范本

民办培训学校管理制度(范本) 民办培训学校管理制度 民办培训学校管理制度 举办者出资。学校出资情况如下: 1、出资人民币元,以形式出资; 2、出资人民币元,以形式出资; 3、出资人民币元,以形式出资;以上资金均已全部到位。第三十条学校的办学资金主要用于学校的校园校舍建设、教育教学设备购置,教职员工工资、福利、缴纳社会保险费,教师培训,教育教研活动,招生宣传,备用流动资金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挪用学校的资产。第三十一条学校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学生收取各项费用,收取的费用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和改善办学条件。第三十二条学校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人员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第三十三条学校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并依法执行国家税收政策;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将财务会计报告交审批机关备案。第三十四条学校的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政府财税部门的监督,接受法定审计机构的年度审计。第六章办学结余及分配第三十五条学校有办学结余的情况下,出资人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第三十六条办学结余是指学校扣除办学成本等形式的年度净收益,扣除社会捐助、国家资助的资产,并依法从年度净收益中按不低于25%比例预留发展资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必须费用后的余额。第三十七条取得合理回报的时间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时。第三十八条学校提取的发展基金,用于学校的建设、维护和教学设备的添置、更新等。第三十九条出资人取得合理回报的比例由董事会依法决定,经三分之二以上董事会组成人员

民办教育风险类型和防范措施

本文作者:卫思宇西部大开发杂志社执行社长兼总编辑民办教育风险类型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政策性风险政策性风险是指国家由于政治因素变动、经济与教育政策变动以及法律法规的变更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 在民办教育领域,投资者和办学者最关心的政策有土地、税收、产权、回报和文凭等政策及新的教育改革措施。 在当前民办教育发展的不成熟阶段,民办教育政策的不稳定已成为投资者面临的最大风险,如果政府对教育的管理方针和政策做重大调整,则会给民办学校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 民办教育法规与相关投资法规的不完善也是政策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我国的民办教育法规仍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由此引发的风险仍存在着:如规定民办学校校产不可以转让、拍卖或抵押,办学收益不能用于其他投资,同时规定投资者的投入只有在教育机构被解散时清偿学生的学杂费、教职工工资和其他债务后才能返还,使投资教育的退出成本极高,这些都使得教育投资的资产流动性和变现能力差,一旦办学失败,投资者就要承担所有的经济损失。 资金风险资金风险主要是指民办学校的办学经费筹集、经费的管理和运作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性风险,对此我们可分为资金成本风险和资金收益风险。 目前民办学校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自有资金、银行信贷和资本市场:①自有的投入者包括个人、企业或其他社会团体,利用自己的独

立或共同出资办学。 这类受外部条件如利率市场、汇率市场和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程度较小,但单纯依靠自有资金的投入也就意味着风险成本完全是由自己承担的,一旦办学失败,投资者所受的损失会很大。 ②银行信贷目前仍然是我国投资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但对于民办教育的融资来说,利用信贷的力度还很小。 我国实行的是固定——浮动利率制度,利率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自由浮动的幅度很小,因此利用银行贷款因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是很小的。 但民办学校必须考虑偿还贷款期限的风险,一旦不能按期偿还,由此产生的债务风险就会大大增加,学校的信誉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③资本市场融资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直接融资方式,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教育投资者为了迅速扩大办学规模,采用多层次的发展战略,通过参股、收购、兼并等方式整合教育资本,从而加速了资本的聚集。 经营风险民办学校建立起来,投资者最关心的应该是如何像经营一个企业一样来经营一所学校,创造出学校的竞争优势。 对于经营风险,可以从市场需求风险和市场同业竞争风险两个层面考虑,无论对于哪种市场风险,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创造独有的特色是民办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但问题是如何进行科学定位、如何办出特色,它涉及一系列的问题:如何确定学校的办学层次与类别,如何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专业方向,如何吸引高水平的教师加盟,如何形

上海市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上海市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对本市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和促进民办非学历教育健康发展,根据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细则》《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的管理,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办法所称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是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由教育部门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许可,在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法人登记,由国家机构以外的法人或自然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和非捐助资产,面向社会举办的专门从事文化教育或职业技能培训的公司制企业法人。 开展3周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的机构、仅通过互联网等非线下方式提供培训服务的机构,其管理办法另行制定。国家及本市对中外合作营利性培训机构的设立及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办学宗旨) 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应当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应当贯彻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不得从事政治、军事、警察等领域的教学培训项目,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条(管理分工) 市教育部门负责本市民办培训行业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 市教育部门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分别负责制定全市文化教育类和职业技能类培训行业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文件,分别指导、监督区教育部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开展相关工作。区教育部门和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分别负

民办教育产权归属问题

民办教育产权归属问题 在民办教育发展中,产权归属问题一直是投资办学者关注的热点,而法律界、教育界在产权的问题上更是争执不休。但是,如果产权归属不明确、产权性质不清、产权关系混乱,必然造成公有资产流失、因产权扯皮造成资源无谓的消耗、挫伤办学者的积极性,所以研究产权问题意义重大。 一、民办学校产权现状分析 (一)民办学校的产权具有多样性。民办学校的产权可分为清理产权和事实产权两大类。清理产权都由学校的投资方直接投资举办学校的财产。详细地讲,清理产权应包括:个人及企业的资金投入,学生家长的赞助费、资助费,社会各界的捐赠,国家直接和间接的投入(如无偿或优惠划拨给学校的建设用地)。事实产权是由举办者的滚动逐渐积累而形成的财产。我们统称法人财产,在学校存读期间,学校依法享有法人财产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或侵占,学校的财产所有权归法人,属法人财产,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生拥有对学校财产的管理权、使用权和部分处置权。 学校的原始资产来源于投资主体财产投入,包括投资者的出资与国家给予的直接的经费支持或土地、房产支持。学校的积累资产则来源复杂,既包括学费收入、社会捐赠、校办产业收入等直接取得,也包括由于国家给予政策优惠(如减免税收、划拨土地带来的收益)等间接取得。 对于以上各种来源的学校资产,不论其原始属性如何,一旦财产投入学校,便成为学校资产,由学校法人支配(民办学校按《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到民政部门办理登记,领取法人登记证书后即成为我国《民法通则》上所规定的法人)。同时,根据“谁投资谁拥有产权”的原则,出资者(包括原始投资和后继投资)拥有学校的产权。因此,投资者投入学校的“资产”是其“产权”形成的基础,并且此种“产权”仅仅是单个投资者对其学校作为法人整体所享有的部分所有权。投资者既不能实际地占有学校的某部分资产,也不能任意地支配学校的某部分资产。 明晰民办学校产权,包括主体拥有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的明朗化和量化。产权明晰的关键在于产权的界定,明晰了产权归属,也就明确了与产权相关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使用权、受益权和处置权等产权归属;还有名校办民校所带来的无形资产如何界定,教育集团、股份制办学多按企业模式运作,学校无独立财产,这类学校的产权如何界定等。如果这些问题都明晰了,将有利于明确产权,完善产权管理,调动举办者和办学者的积极性。 (二)产权不清一直是民办学校举办者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按现有规定,民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