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及

5、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及

5、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及治疗的试行意见


单位:



摘要: 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及治疗的试行意见


`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内镜检查 分型 分级标准


一.前言

1983年我国胃炎座谈会上提出了胃炎的分类,但在实行过程中使大家困惑的是内镜下诊断的胃炎过于广泛,以至没有不是胃炎者。悉尼世界消化病会议上曾提出悉尼标准,但因使用繁琐而未能被广泛应用。2000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在井冈山会议中提出内镜诊断标准,分为非萎缩性与萎缩性两大类,未能突出内镜下表现的不同特征。广大内镜工作者要求能有一个统一、易掌握、可行性大的又为大家所熟知的内镜诊断标准,而且量化指标不确切者,不列入分型分级之中。

消化内镜学会2003年9月于大连召开了全国慢性胃炎专题讨论会,会前曾组织国内部分专家讨论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经充分研讨提出不同意见,最后提交大会讨论,并对这一分型分级标准进行投票,投票者近300人,完全同意和基本同意者占94.6%。同年12月在上海进行了最后定稿,现将结果公布如下,以供同道参考试行,以便进一步修订完善。

二.慢性胃炎的内镜诊断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

慢性胃炎有多种因素诱发如酗酒、吸烟、胆汁反流、自身免疫(见下图)、饮食环境因素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由于原因复杂,临床症状多样,病变又呈多灶性,活检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内镜诊断很难与病理结果完全一致。若活检能垂直于黏膜表面取材达黏膜肌层,可以提高内镜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自身抗体内在的阻塞性或凝固性有关。这里显示的一种自身抗体是抗壁细胞抗体
所见的亮绿色的免疫荧光物质是胃黏膜的壁细胞。
要点提示: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