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文献评价(临床流行病学and偱证医学_福建医科大学2006级七年制)

医学文献评价(临床流行病学and偱证医学_福建医科大学2006级七年制)

医学文献评价(临床流行病学and偱证医学_福建医科大学2006级七年制)
医学文献评价(临床流行病学and偱证医学_福建医科大学2006级七年制)

作业完整版

2009级专业:临床医学班级:姓名:学号: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疾病案例 一位23岁的女病人患慢性咽炎,来医院就诊要求医生开黄氏响声丸,并询问效果如何。 一、提出问题 使用黄氏响声丸和复方硼砂溶液相比对患慢性咽炎病人的治疗率 二、证据检索 1.分析整理信息需求,将问题分解为P:患慢性咽炎的女病人I:黄氏响声丸C:复方硼砂溶液。 2.选择检索方式为计算机检索。 3.选择适当的检索词,关键词为慢性咽炎和黄氏响声丸。 4.选用CBM中文数据库开始检索。 可提供的数据文献检索资源 CBM 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 关键词P:慢性咽炎病人I;黄氏响声丸C:复方硼砂溶液 检索策略:1.确定检索的数据库CBM. 2.检索用词为慢性咽炎黄氏响声丸3.检索词之间的逻辑关系为空格,慢性咽炎黄氏响声丸,使用基本检索,选择二次文献开始进行检索。 3.检索结果 一共检索到5篇,例如黄氏响声丸治疗慢性咽炎、慢性咽喉炎100例,黄氏响声丸治疗慢性咽炎、慢性咽喉炎临床观察. 三、评价证据 题目:黄氏响声丸治疗慢性咽炎、慢性咽喉炎100例 作者:吴延涛封彦蕾 单位:广东东莞市石碣镇医院(523290) 杂志来源:光明中医2009年7月第24卷第7期, 第1311页 I.[原文摘要] 摘要: 探讨黄氏响声丸对慢性咽炎、慢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选用黄氏响声丸,对照组选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含华素片。关键词 黄氏响声丸;慢性咽炎;中医药疗法 II.[原文剖析] 1.研究目的(objective)及背景(background) 1.1目的

探讨黄氏响声丸对慢性咽炎、慢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 1.2背景 慢性咽炎、咽喉炎发病率高容易,缠绵不愈,常由于被轻视等原因,对病人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工作及生活有很大影响。目前已开发多种药物来治疗慢性咽炎、咽喉炎,还相当普遍地使用抗生素,但效果尚不理想 ]。黄氏响声丸是根据著名喉科老中医黄莘农的祖传秘方研制而成,临床治疗慢性咽炎、咽喉炎效果满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我们运用黄氏响声丸治疗慢性咽炎、鼻咽炎10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 2.研究设计(design)方案 所有患者均为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五官科门诊就诊病人,共184例,均为慢性咽炎患者,其中治疗组100例,男54例,女46例,最小年龄l6岁,最大年龄53岁,平均年龄35.4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达13年,平均病程5.3年。对照组84例,男40例,女44例。 3.研究场所(setting) 广东东莞市石碣镇医院 4.研究对象(research subjects) 4.1诊断标准 (1)病史:常有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史,或因鼻病长期张口呼吸及烟酒过度、坏境空气干燥、粉尘和刺激性气体污染等;(2)症状:咽部不适,或疼、或痒、或干燥感、灼热感、烟熏感、异物感等;刺激性咳嗽,晨起用力咳出分泌物,甚或作呕。病程2个月以上,常因受凉、感冒、疲劳、多言等原因致症状;(3)咽部慢性充血,加重。呈暗红色,或树枝状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或咽侧索肿大;咽粘膜增生肥厚,或干燥、萎缩、变薄,有分泌物附着。具有上述症状及项或1项以上检查所见,即可诊断。 4.2纳入标准(including criteria) 所有患者均为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五官科门诊就诊病人,共184例,均为慢性咽炎患者。 4.3排除标准(excluding criteria) 无排除标准 4.4样本含量(sample size) 共184例,均为慢性咽炎患者,其中治疗组100例,男54例,女46例,最小年龄l6岁,最大年龄53岁,平均年龄35.4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达13年,平均病程5.3年。对照组84例,男40例,女44例。

最新循证医学-试题(完整带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循证医学 2.系统评价 3.Meta分析 4.发表偏倚 5.失效安全数 6.敏感性分析 二、单选题 1.循证医学就是 A.系统评价 B.Meta分析 C.临床流行病学 D.查找证据的医学 E.最佳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价值的有机结合 2.循证医学实践的核心是 A.素质良好的临床医生 B.最佳的研究证据 C.临床流行病学基本方法和知识 D.患者的参与和合作 E.必要的医疗环境和条件 3.循证医学所收集的证据中,质量最佳者为 A.单个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 B.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基于多个质量可靠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所做的系统评价 E.专家意见 4.Meta分析在合并各个独立研究结果前应进行 A.相关性检验 B.异质性检验 C.回归分析 D.图示研究 E.标准化 5.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 A.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 B.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可合并性) C.评价一定假设条件下所获效应合并值的稳定性 D.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E.计算假如能使研究结论逆转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 6.发表偏倚是指 A.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结果较“无统计学意义”和无效的研究结果被报告和发表的可能性更大 B.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医学文献检索库绝大部分来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比例很小C.研究者往往根据需要自定一个纳入标准来决定某些研究的纳入与否 D.研究结果的筛选过程中筛选者主观意愿的影响而引入的偏倚 E.只检索了某种语言的文献资料 7.失效安全数主要用来估计 A.文献库偏倚 B.发表偏倚 C.纳入标准偏倚 D.筛选者偏倚 E.英语偏倚 8.失效安全数越大,说明 A.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越好 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越差 C.Meta分析的结果越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小 D.Meta分析的结果越不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大 E.Meta分析的结果可靠性越差 9.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说明 A.Meta分析统计学检验效能不够 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差 C.Meta分析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 D.Meta分析可能存在偏倚 E.Meta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 10.Meta分析过程中,主要的统计内容包括 A.对各独立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模型加权合各 研究的统计量 B.对各独立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和计算失效安全数

循证医学仿造范文1作业版1

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疾病案例 患者,男性,53岁,一年前发现胃部不适,有烧灼感。多年吸烟、饮酒史,近期饮酒后会加剧疼痛感,近日在某人民医院确诊为胃溃疡。医生建议使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 一、提出问题 对患胃溃疡的男性患者,使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能否达到症状缓解、溃疡愈合的疗效? 二、证据检索 1.可提供的数据文献检索资源 维普资讯 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胃溃疡 检索策略:埃索美拉唑AND奥美拉唑AND胃溃疡 3.检索结果 检索到相关文献共计14篇,其中选择用以进行评价的文献为《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 三、评价证据 题目: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 作者:胡慧胡海燕 单位: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杂志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2年3期86页 I.[原文摘要] 摘要: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方法80例伴幽门螺杆

菌(Hp)感染的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前2周给予埃索美拉唑为主的Hp根除三联方案(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克拉霉素0.5 g,均1 13 2次),2周后只用埃索美拉唑治疗6周;对照组前2周给予奥美拉唑为主的HD根除三联方案(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克拉霉素0.5 g,均1 13 2次),2周后只用奥美拉唑治疗6周。评价和比较临床症状的缓解率、溃疡的愈合率、Hp的根除率、夜间酸突破发生率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溃疡愈合有效率、Hp根除率和夜间酸突破发生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优于奥美拉唑,值得本地区临床推广。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胃溃疡;幽门螺杆菌 II.[原文剖析] 1.研究目的(objective)及背景(background) 1.1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 1.2背景 胃溃疡(GU)是临床常见和多发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治疗周期长和复发率高等特点。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大,生活不规律.损伤因素多.胃溃疡的发病率因此有所提高。基于“无酸无溃疡”和“无幽门螺杆菌无溃疡”的理论,质子泵抑制剂(PPI)就成为治疗胃溃疡的首选药。PPI类药物的研究一直方兴未艾。2001年上市的埃索美拉唑因其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性而与以往的PPI明显不同【1]。为了解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本研究前瞻性收集胃溃疡患者,随机分组.对照观察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在治疗胃溃疡后症状缓解、溃疡愈合及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方面的对比,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2.研究设计(design)方案 选择80例本院门诊就诊的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埃索美拉唑组(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均1日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章节检验题与答案解析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第一张章节测试题目 1【单选题】以下哪个要素不是市场经济中医方的要素?() A、医生 B、医药 C、医言 D、医规 我的答案:E 2【单选题】医学思维,就是医务人员围绕生命、疾病与()的多个系统知识与信息群,进行有目标的联系和理性认识的活动。 A、健康 B、治疗 C、医学行为 D、诊断 我的答案:A 3【单选题】张孝骞院士曾说:“诊断还不只是医生本身的问题,还要借助于病人的()。” A、主诉 B、检查 C、疾病表现 D、协作 我的答案:D 4【单选题】患方就医思维有着明显的特征,即自我型、情感性和()。 A、权衡性 B、激进性 C、客观性D盲目性 我的答案:A 5【单选题】应用电子病历的医疗机构须按照其医疗机构相关管理规定如实修改电子文档,以维护( )。 A、医方权益 B、医患双方权益 C、患方权益D医护权益 我的答案:B 6【判断题】在市场经济中,“医”的含义包括医生、医术、医药、医德、医院(法人)、医利、医规。 我的答案:√

7【判断题】医学思维表现为高度系统化、专业化、趋利化、信息化、知识化、社会化及人性化的神经元功能活动的综合理性认识过程。 我的答案:× 8【判断题】吴阶平院士认为,做一名优秀的医生需要具备三点: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精准的服务。 我的答案:× 9【判断题】广义的临床思维,特指医生诊断和治疗患者疾病的思维方式,是以患者病史、体检及实验检查等信息,同时结合医学知识及医生临床经验为主要依据,进行归纳和演绎的推理判断,确定出诊断结论和治疗方案的思维过程。 我的答案:× 10【判断题】病历书写是医务人员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器械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工作记录的行为。 我的答案:X 第二章急诊室的沟通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疾病案例 患者,男性,36岁,外伤导致上前牙折断,留有残根,牙周正常,无其他全身性疾病,医生建议行玻璃纤维桩核冠修复。 一、提出问题 玻璃纤维桩核冠修复成年人前牙是否合适有效? P:上前牙冠折的成年男性 I:玻璃纤维桩核冠修复 C:双盲法 O:修复的临床效果 二、证据检索 1.可提供的数据文献检索资源 维普资讯 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 关键词:纤维桩;前牙 检索策略:纤维桩AND前牙 3.检索结果 检索到相关文献共计196篇,其中选择用以进行评价的文献为《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牙残冠残根的应用》 三、评价证据 题目: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牙残冠残根的应用 作者:汪延宝 单位:山东省嘉祥县人民医院口腔科 杂志来源:《黑龙江医药》2012年第4期 2 页618-619页 I.[原文摘要] 摘要:

目的:观察玻璃纤维桩应用于前牙残冠残根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8例患者的137颗前牙残冠残根为研究对象,137颗残冠残根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选择玻璃纤维桩和复合树脂进行粘结,形成桩核,恢复基牙外形并进行全瓷冠修复。结果:经过3个月一2年的随访观察,132颗成功,5颗因纤维桩脱落失败,无根折、桩折现象,修复成功率为百分之96.35,修复效果满意。结论:玻璃纤维桩可以作为理想的前牙残冠、残根桩核修复材料。 关键词 :玻璃纤维桩;前牙;残根残冠 II.[原文剖析] 1.研究目的(objective)及背景(background) 1.1目的 观察玻璃纤维桩应用于前牙残冠残根修复的临床效果 1.2背景 随着现代根管治疗及全冠修复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残冠、残根经过治疗后得以保留,但常因伴有大面积的牙体组织缺损,需要进行全冠修复。对于残冠、残根最好的修复方法是桩核冠修复,能增加全冠修复体的固位和支持。 玻璃纤维桩作为一种新型的桩核材料,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力学特性及美学性能,弹性模量与牙本质接近,能有效缓解牙本质的应力集中,而逐渐被应用于临床?。本研究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修复前牙残冠、残根,取得了良好疗效。 2.研究设计(design)方案 选择2007年7月一2010 年7月在我院口腔门诊就诊的有保留价值的前牙残冠残根98例137颗患牙,男53例,女45例,年龄18—70岁。所有患牙均需符合如下条件:(1)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2周以上,牙龈牙周组织健康,牙齿无松动。(2)X线片显示根充恰填,根尖周无阴影或阴影面积逐渐缩小。(3)临床冠龈上长度大于等于2mm,桩长度大于等于7ram,以确保全冠有足够长度的金属领圈。(4)患者均知情同意。

循证医学复习资料

循证医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循征医学(EBM) 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权利、价值和期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以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措施。 2.系统评价(SR) 是一种综合文献的研究方法,即按照特定的问题,系统、全面地收集已有的相关和可靠的临床研究结果,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和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并进行科学的定性或定量合并,最终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 3.Meta分析 对具有相同目的且相互独立的多个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和定量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即Meta分析不仅需要搜集目前尽可能多的研究结果和进行全面、系统的质量评价,而且还需要对符合选择条件(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定量的合并。 4.发表偏倚 指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结果较“无统计学意义”和无效的研究结果被报告和发表的可能性更大。如果Meta分析只是基于已经公开发表的研究结果,可能会因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占多数,从而夸大效应量或危险因素的关联强度而致偏倚发生。 5.失效安全数 通过计算假定能使结论逆转而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即失效安全数,来估计发表偏倚的大小。失效安全数越大,表明Meta分析的结果越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小。 6.敏感性分析 采用两种或多种不同方法对相同类型的研究(试验)进行系统评价(含Meta分析),比较这两个或多个结果是否相同的过程,称为敏感性分析。其目的是了解系统评价结果是否稳定和可靠。 二、单选题 1.循证医学就是( E )

A.系统评价 B.Meta分析 C.临床流行病学 D.查找证据的医学 E.最佳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价值的有机结合 2.循证医学实践的核心是( B ) A.素质良好的临床医生 B.最佳的研究证据 C.临床流行病学基本方法和知识 D.患者的参与和合作 E.必要的医疗环境和条件 3.循证医学所收集的证据中,质量最佳者为( D ) A.单个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 B.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基于多个质量可靠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所做的系统评价 E.专家意见 4.Meta分析在合并各个独立研究结果前应进行( B ) A.相关性检验 B.异质性检验 C.回归分析 D.图示研究 E.标准化 5.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 B ) A.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 B.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可合并性) C.评价一定假设条件下所获效应合并值的稳定性 D.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作业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疾病案例 唐某,女,26岁,停经34周,恶心、呕吐、乏力、尿黄5天,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1天入院。烦躁不安,,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心、肺均无异常。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査,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HBsA(+)结合病史确诊为妊娠急性脂肪肝。入院第2天中止妊娠,术后给予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持续静滴缩宫素等治疗.经一次血液滤过、人工肝支持后相关指标明显改善,目前患者病情稳定 一、提出问题 对于妊娠急性脂肪肝,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是否有疗效? P:孕晚期伴随有恶心、呕吐、乏力、尿黄,继之迅速出现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的女性患者 I:人工肝和血液净化治疗 C:自身前后对照 O:治疗妊娠急性脂肪肝的疗效 二、证据检索 1.可提供的数据文献检索资源

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 关键词:孕晚期,全身黄疸,妊娠急性脂肪肝;人工肝和血液净化治疗 检索策略:孕晚期and全身黄疸and妊娠急性脂肪肝and人工肝或血液净化治疗 3.检索结果 检索到相关文献共计83篇,其中选择用以进行评价的文献《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中的临床应用》 评价证据 题目: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玲 单位:安徽省立医院妇产科 [原文摘要]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CVVH模式)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有效性。方法: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治疗的13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在积极终止妊娠,并予支持治疗基础上,除1例外均行人工肝和(或)CVVH治疗。结果:经人工肝和(或)CVVH治疗的12例患者中,1例因多器官功能不全死亡,2例自动出院,其余均痊愈。结论:人工肝和(或)CVVH在合并有多种并发症的AFLP患者治疗中是有效和安全的。

循证医学试题(纯选择题)

南医大独家分享,亲测有效! 1.关于循证医学,正确的是 年英国流行病学专家在其专着中正式提出此概念 B.即遵循事实的科学 C.研究证据与医师的临床实践及患者价值三者之间的最佳结合 D.可建立用药人群数 年在英国成立英国CoChrane中心 2.关于循证医学的实质,以下哪种说法最为恰当 A.循证医学就是进行系统综述和临床试验 B.循证医学就是临床流行病学 C.循证医学就是基于证据进行实践 D.循证医学就是检索和评估文献 E.以上所有选项 3.以下所列循证医学的要素学中,作为循证医学的基石的是 A.临床用药技术 B.临床专业技能 C.临床研究证据 D.医师个人的临床经验 E.患者的要求或特殊选择和需要 4.以下有关循证医学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临床研究的可靠证据是循证医学的基石 B.循证医学可以使患者得到最佳临床效果和生活质量 C.循证医学不包括医药师长期实践积累的临床诊治经验 D.循证医学建立在证据、医务人员的实践及患者利益结合之上E.循证医学结合具体患者采用有效、合理、实用和经济的治疗手段

5.以下有关“循证医学的要素与证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三个要素,五级证据 B.五个要素,三级证据 C.三个要素,四级证据 D.五个要素,五级证据 E.三个要素,三级证据 6.有关于循证医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循证医学是研究证据与医师的临床实践及患者价值三者之间的最佳结合 B、循证药物信息多以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为主体 C、我国已经对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证的信息开始注明等级,分为五类三级 D、核心思想是医务人员应该用最新的、最有力的科学研究信息来诊治患者 E、比较权威的循证医学的网站是Co-Chrane合作网 7.循证医学的基础是 A、流行病学、统计学和信息技术 B、临床医学 C、实验医学 D、基础医学 E、预防医学 8.循证医学的成熟期的标志是 A、经验医学 B、实验医学

疾病诊断步骤临床思维方法和循证医学试题及答案

疾病诊断步骤临床思维方法和循证医学试题及答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疾病诊断步骤、临床思维方法和循证医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A型题】 1.某病人长期发热,皮肤、关节、心、肝、肾各方面都有病态表现时,下列哪种诊断可能性最大 ( ) A.风湿 B.结核 C.肝炎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肾脏疾病 2.下述哪项不属诊断思维的注意问题 ( ) A.现象与本质 B主要与次要 C.临床表现与主诉 D.局部与整体E.典型与不典型 3.一咯血病人,胸片示右上肺阴影,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 ( ) A.肺癌 B.肺炎 C.肺不张 D.肺结核 E.肺脓肿 4.下述哪项不属常见诊断失误的原因 ( ) A.病史资料不完整、不准确 B.体查不细致、不全面 C.医学知识不足 D.主观臆断 E.病人欠合作 【X型题】 5.常见的误诊、漏诊原因包括下面哪几种 ( ) A.病史资料不完整、不确切 B.观察不细致或检验结果误差

C.先人为主、主观臆断 D.医学知识不足、缺乏临床经验 E.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同 6.临床思维的基本原则包括 ( ) A.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元论”原则 B用发病率和疾病谱观点选择诊断的原则 C.首先考虑器质性疾病的诊断,然后考虑功能性疾病的原则 D.首先考虑可治的疾病的原则,简化思维程序的原则 E.见病见人的原则 7.综合的临床诊断应包括 ( ) A.病因诊断 B.病理解剖诊断 C.病理生理诊断 D.疾病的分型与分期 E.并发症及伴发疾病诊断 8.以下哪些项目是循证医学的应用范围 ( ) A.医疗管 B.制定卫生政策 C.卫生技术评价 D.指导临床实践 E.药物研究与应用 9.造成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因素有 ( ) A.年老体弱 B.治疗的干扰 C.医师的认识水平 D.主诉不清楚 E.器官移位10.诊断失误包括 ( )

《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13版

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定义: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是一门采用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临床经济学和社会医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临床医学的方法学,使临床医学从经验提升到科学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临床流行病学是以病人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解决临床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进行评价的一门方法学。 (二)编写依据:根据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中药学专业中医骨伤科学方向(本科)教学计划及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国医学院校统编教材《临床流行病学》第6版制定本大纲。 (三)目的任务: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按教学计划规定,临床流行病学是一门采用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临床经济学和社会医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临床医学的方法学,使临床医学从经验提升到科学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临床流行病学是以病人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解决临床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进行评价的一门方法学。其核心内容是临床科研的设计、测量与评价。临床流行病学是从患病个体的诊治扩大到患病群体的研究,以宏观的角度对疾病病因学、诊断、治疗及预后等一系列进行综合性评价的原则和方法。掌握临床流行病学,可提高临床科研的选题、设计、误差控制及对研究结论的评价能力。为增强临床医学科研成果的准确性及可应用性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有利于指导临床诊疗的决策。 (四)课程编码:课程编码: (五)学时与学分:本课程总学时数24学时,1.5学分。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教学安排 小计(学时)讲授讨论实验临床见习 第一章绪论、疾病的分布 5 5 第二章病因与病因推断 5 5 第三章现况研究 4 4

临床思维与循证医学实践

临床思维与循证医学实践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何权瀛 思考 在临床工作中临床思维无处不在。你对临床思维的理解是什么?如何在工作中运用临床思维来指导诊断和治疗活动? 一、临床思维: 导读:本文将从临床症状,检查,诊断标准和原则,治疗计划和预后结果判断等方面详细阐述临床思维在临床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一)临床思维的普遍性: 临床医生在医疗实践每个环节,都会遇到或存在临床思维问题,包括从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到实验室检查和某些特殊检查,以及确诊和鉴别诊断、制订临床治疗方案,以及其后的随访和讨论疾病预后。

询问病史的时,要考虑到根据每个病人不同情况,需要问哪些相关症状或主要症状,在此基础上有侧重有根据进行重要体格检查,发现重要的体征或体征的组合,在完成病史或者是体格检查以后,根据临床诊断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如X光检查等。

在临床实践当中如果不是自觉的进行科学的临床思维,就会不自觉的盲目的进行临床思维,其结果必然会导致盲目的医疗事件,如果不进行科学的临床思维,就会用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临床思维。 正确的临床思维的指导下,可以用较少时间花较低费用,病人遭受较少痛苦,达到一个比较好的诊疗效果。相反,在错误的临床思维指导下,盲目进行各种医疗实践,难免花更多时间,更多经费,病人遭受更多不必要痛苦,甚至走很多弯路,而依然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甚至造成病人的自残、死亡,引起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 从临床症状、体格检查、特殊检查等方面举例说明临床思维的重要性: 呼吸困难:了解引起呼吸困难的原因。 从呼吸困难发生的情况来分辨: 我们还可以从呼吸困难发生的时效来对呼吸困难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文献评价范文

长沙医学院《循证医学》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考查试卷 专业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计分__________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范文 临床病例 患者,女性,36岁,在某医院行剖腹产手术,术后3天合并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医生建议尿激酶溶栓治疗,但考虑到溶栓风险,主张使用小剂量尿激酶在抗凝基础上对其进行治疗。(答卷上将本人分析的病例资料复制粘贴至此出) 一、提出问题 对行剖腹产手术合并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女性患者,使用小剂量尿激酶能否达到溶栓疗效?(答卷上将病例资料的临床问题复制粘贴至此出) P:行剖腹产手术合并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女性患者 I:小剂量尿激酶 C :空白对照 O:溶栓疗效 问题类型:治疗 二、证据检索 1. 文献检索数据库 维普资讯 2. 关键词及检索策略 关键词:剖腹产手术;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小剂量尿激酶 检索策略:剖腹产手术 AND左下肢深静脉血栓AND小剂量尿激酶 3. 检索结果 检索到相关文献共计18篇,其中选择用以进行评价的文献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抗凝药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观察》。 题目: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抗凝药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观察 作者:李作坤,冯婷,冯强

杂志来源:《人民军医》杂志2010年,第53卷(期):441页 原文摘要: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抗凝药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选择下肢深静脉血栓2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4例和观察组1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序贯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序贯抗凝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10万u静脉注射,每天2 次。观察患者肢体肿胀变化、出血倾向、肺动脉栓塞临床表现、患肢深静脉血管及侧支循环彩超下变化情况等。结果:观察组肢体肿胀消退出现早,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vO.05),且并不增加出血及肺动脉栓塞发生率。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能显著提高肝素、华法林序贯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且安全性好。 关键词:尿激酶;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三、评价证据 (一)科学性评价 1、该证据只是说明了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但并没有指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的分组,因此不能判断是否进行了真正的随机化分组。 2、该证据没有说明是否进行了分配方案隐藏。 3、该证据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DVT形成部位等方面具有基线可比性。 4、该证据表明研究中未出现失访的情况,随访时间为2周,符合出现溶栓效果的时 间标准。 5、该证据均按原始分组进入分析过程,采用的是ITT分析。 6、该证据没有说明是否采用盲法进行研究。 7、该证据在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序贯抗凝治疗,同时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而对照组未采用任何处理。 (二)重要性评价 1、根据表2可计算如下指标 EER=1/15=0.067 ;CER=3/14=0.214 ; RRR=|CER-EER|/CER=|0.214-0.067|/0.214=0.687 ; ARR=CER-EER=0.147 ; NNT=1/ARR=1/0.147=7 ;据此计算得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对7例有下肢DVT的患者使用小剂量尿激酶进行治疗,可多使 1例患者达到溶栓效果。

循证医学对文献的评价

专业:2016级医学影像一核医学姓名:学号: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疾病案例 患者信息男,36岁病史资料现病史:因双眼重影2个月,近2天加重伴头痛入院既往史:既往体健体格检查:神清语明,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 3.0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肢体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3.75 ↑ ng/ml <3.4;甲胎蛋白(AFP):2.23 ng/ml <7.0;糖类抗原199(CA199):15.27 U/mL <27.0 FPSA/TPSA 7.08 ↓ % >19;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1.680 ng/ml 0.00--4;糖类抗原72-4(CA72-4):1.21 U/mL 0--6.9;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1.4 ng/mL 0--3.3;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0.119 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2.4 ng/mL 0--16.3。 (2)脑脊液检查:多核:0.03;单核:0.97;红细胞:0 10^6/L 0;白细胞:30 ↑ 10^6/L 0--8;潘氏反应:+ -;氯:128.4 mmol/L 119--129;葡萄糖:2.71 mmol/L 2.3--4.1;蛋白:1.01 ↑ g/L 0.15--0.45;磁共振平扫加增强检查(图1-6):松果体区分别见结节样、不规则形等T1等T2信号,大小约0.9-2.1cm,边界欠清,FLAIR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视交叉受压略移位,其中松果体区病变堵塞中脑导水管,与四叠体板分界不清,三脑室、双侧侧脑室扩张,侧脑室旁可见条形稍长T1稍长T2信号,中线无移位。 一、提出问题 同步放化疗对治疗儿童颅内生殖细胞瘤效果如何 例临床随诊观察P:生殖细胞瘤患儿 I:术后同步放化疗 C:单纯收手术 O:随访时间复发、转移情况 二、证据检索 1、可提供数据文献检索资源 CNKI 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 关键词:儿童;生殖细胞瘤;放疗;化疗 检索策略:生殖细胞瘤术后放化疗

循证医学评价

姓名:丘晨程班级:11临本3班学号:110101311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疾病案例 患者,男性,43岁,4个月前前发现胃部不适,有烧灼感。多年吸烟、饮酒史,近期饮酒后会加剧疼痛感,近日在某附属医院确诊为胃溃疡。医生建议使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 一、提出问题 对患胃溃疡的患者,使用雷贝拉唑治疗能否达到症状缓解、溃疡愈合的疗效? 二、证据检索 1.可提供的数据文献检索资源 维普资讯 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 关键词:雷贝拉唑;胃溃疡 检索策略:雷贝拉唑AND胃溃疡 3.检索结果 结果共纳入115篇RCT,其中1篇3分,6篇2分,106篇1分,2篇0

分。无RCT执行分配隐藏。其中选择用以进行评价的文献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 三、评价证据 题目:他汀类药物治疗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 作者:樊涛;王刚;王蕾;熊泽宇;毛兵; 目的:调查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现状,并评价其能否为临床应用提供高质量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1994~2005年l2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RCT,采用Jadad评分量表、CONSORT标准和其他自拟评价指标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15篇RCT,其中1篇3分,6篇2分,106篇1分,2篇0分。无RCT执行分配隐藏。按CONSORT标准,仅4篇(3.5%)RCT描述了如何产生随机顺序,其中2篇为半随机,没有RCT报道如何执行随机,有1篇(0.9%)RCT采用安慰剂对照,1篇(0.9%)报道了终点指标,9篇(7.8%)实施单盲,4篇(3.5%)采用双盲,11篇(9.6%)进行了具体统计量计算,2篇(1.7%)提供了随访记录,1篇(0.9%)报道了阴性结果,25篇(21.7%)报道不良事件,均未进行样本含量计算、意向性分析(ITT)和分层分析,属于多中心的仅有1篇(0.9%),均未进行伦理审批和知情同意。描述了中医证型的有27篇(23.5%),所有试验均未采用模拟剂。结论目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的方法学和报告质量尚低,还不能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 复方丹参滴丸;冠心病;心绞痛

循证医学作业

循证医学作业 一例待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循证治疗 D6C13 李嘉荣148212201 病例背景: 患者女性,45岁。 主诉:呼吸困难1月,加重1周,痰中带血2天。 现病史:1月前,患者做家务后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可缓解,无喘息喘鸣、咳嗽咯血、胸闷胸痛,当时未予处理,此后上述症状持续并加重,1周前咳嗽较频繁,为呛咳,单声,咳白色粘液痰,快步行走及上楼梯时出现呼吸困难,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2天前无诱因下咳出粉红色痰,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无肛周疼痛。于当地医院就诊,查胸片示“肺水肿”,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于今日到我院急诊就诊,查心脏彩超示“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收入我科。患者自起病以来,大小便正常,饮食可,精神可,睡眠可,体重无明显减轻。 体格检查:体温:37.2℃;脉搏:95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8/72mmHg。一般情况尚好,自动体位。皮肤巩膜无明显黄染,肺部听诊双下肺广泛湿罗音,心脏听诊心尖处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向左腋下左肩胛处传导。腹部平坦,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及腹部肿块。双侧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体征(—)。肛门及外生殖器未查。 入院后检查:心脏多普勒超声示:LAS:42mm LVD:42mm RVD:20mm RAS:29mm IVSD:10mm LVPWD:10mm AO:29 PA:25 TV(返流):3.0m/s MV(返流):3.5m/s EF:70% B: 左房增大,余房室比例正常,二尖瓣瓣环增厚回声增强,,二尖瓣三尖瓣关闭裂隙。肺动脉内径增宽。 CDFI: 收缩期二、三尖瓣瓣上呈以蓝色为主五彩镶嵌的返流束。根据连续多普勒三尖瓣返流压差估测肺动脉压约46mmHg。 一、提出临床问题 患者先内科治疗缓解肺水肿,后需经外科治疗根治,现认为该患者需行二尖瓣置换术,在不考虑经济条件情况下,可以选择机械瓣膜或生物瓣膜。两者差异是:机械瓣膜使用时间长,而且不易劳损,短期再次手术机会小,20年后可能需要更换,但需终身服用华法林;生物瓣膜术后不需抗凝,视个体差异可能终身无需再次手术,或者因排斥会在短期内出现钙化需要再次手术。 因此我们提出问题如下

临床思维与决策

一、患儿,男,10岁。发热2天伴水样腹泻3次,2小时前突然感胸闷不适,腹痛、烦躁不安,晕厥1次。体检:体温38.5℃,面色苍白,气稍促,血压60/40mmHg。心率160次/分,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一,心界扩大。 1.归纳病例特点:发热2天伴腹泻;2小时前胸闷、腹痛、烦躁不安;晕厥1次;查体:体温38.5℃,血压60/40mmHg;心率160次/分,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一,心界扩大。 2.临床诊断及诊断依据: 病毒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 病史短,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伴腹部不适及晕厥症状;查体发热、血压低;心脏心律改变、心界扩大; 3.鉴别诊断要点:风湿性心肌炎;β受体功能亢进症;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川崎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4.诊疗计划与原则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 增强心肌营养、改善心肌代谢:大剂量维生素C、ATP、肌苷、辅酶Q10,1,6-二磷酸果糖等; 抗心衰治疗:地高辛或西地兰; 心源性休克治疗:室速:利多卡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异丙肾; 危重患儿可激素治疗; 免疫调节剂:免疫球蛋白、干扰素、胸腺肽; 其他对症治疗:镇静、止痛、退热等; 二、男,4月,主诉:发热、咳嗽2天,伴哭闹不安1天。现病史:2天前患儿发热,体温37-38℃,轻度咳嗽,到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具体不详。入院前1日出现哭闹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拒乳,尿少,来医院就诊。 体格检查:体温37.7℃,脉搏180次/分,呼吸60次/分,哭闹不安,哭声无力,面色发绀,多汗,鼻翼煽动,咽部充血,左侧肩胛下区可闻及稀疏的中小水泡音。心前区稍隆起,心尖搏动弥散,心前区未触及震颤,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80次/分,节律规整,心音稍顿。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无心包摩擦音。双肺叩诊清音,呼吸音正常。腹稍膨隆,叩诊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肝脏在右锁骨中线肋缘下4cm,剑突下7cm,质软,边缘稍钝,脾未触及。肢端稍凉,指趾端轻度发绀。既往史:3个月患肺炎、心力衰竭。

循症医学作业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一.案例 病例简介患者男,16岁,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病史10年医生采用甲氨蝶呤与白芍总苷联合治疗,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 提问 甲氨蝶呤与白芍总苷联合治疗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是如何?P:幼年类的风湿性关节炎 Q:甲氨蝶呤与白芍总苷联合治疗 二·证据检索 1.可提供的数据文献检索资源 中国知网 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 关键词: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甲氨蝶呤与白芍总苷联合治疗 检索策略:幼年类风湿关节炎AND甲氨蝶呤与白芍总苷联合治疗3.检索结果 检索到相关文献共计40篇,其中选择用以进行评价的文献为《甲氨蝶呤与白芍总苷联合治疗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三、评价证据 题目:甲胺蝶呤与白芍总苷联合治疗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作者:王晓静 单位:河北省遵化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杂志来源:《中国医院用药与评价分析》2012年第12卷第8期

I.[原文摘要] 摘要: 目的:观察甲胺蝶呤与白芍总苷联合治疗幼年风湿性关节炎(JRA)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随机抽样法将61例(JRA)患者分两组。对照组(n=30)给予甲胺蝶呤0.25-0.8mg.kg-1,每周一次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芬必得)每日0.6-1.2g,分2次口服;治疗组(n=31)在口服上述药物的同时加用白芍总苷0.6g,每日3次口服。4周为一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计分,达到美国风湿病学会标准改善70%(ACR70),疾病活动性评分及疼痛关节总数;记录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免疫蛋白(lgA,lgG,lgM);观察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4,8,12周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4%,100%,略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7%,90%,9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关节疼痛指数,晨僵时间,ACR70,疾病活动性评分与对照组同期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ESR,CRP,lgM与对照组同期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与白芍总苷联合治疗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较小。 关键词 甲氨蝶呤; 白芍总苷; 不良反应 四原文剖析

对我国耳鸣治疗文献的循证医学评价

中华耳科学杂志2007年第5卷第3期?249? ?耳鸣专辑?对我国耳鸣治疗文献的循证医学评价 王洪田翟所强韩东一杨伟爽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解放军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北京100553) 【摘要】目的复习我国近5年来有关耳鸣的文献资料,分析耳鸣的诊治现状。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cc)以。耳鸣“和“治疗”为关键词检索2002年一2006年发表的耳呜文献。依据国际循证医学标准. 在中国期刊网医学专题全文数据库(www.cnki.net)下载全文进行逐篇分析。结果以“耳鸣”为关键词共柱出 758篇文章。再用。治疗”为关键词二次检出496篇,以耳呜为第一治疗目的的文献204篇。中医药治疗耳鸣文献多达176篇(86.3%)。说明耳鸣治疗例数的186篇(91.2%),共治疗患者9731倒。其中,设有对照试验的75篇(40.3%),符合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伍山,RCT)的53篇(28.5%),应用随机分组的文献62篇(33.3%)。仅有19篇(1n2%)进行了组间均衡性检验;许多文献用“常规药物”治疗耳鸣.但。常规药 物”包括的内容却各不相同;元l篇使用真正的安慰剂作对照.仅有2篇文献采用取盲方法,其它均为开放实验;无多中心的协作研究;仅17篇有不良反应记录,3篇文献涉及不良事件的干预措施,7篇文献说明了退出及 失访情况,6篇有随访记录,最长随访3年。结论我国治疗耳鸣的文献很多,尤其中医药治疗耳鸣的文献更多.但绝大部分都没有严格按照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的原则进行实验设计,更投有统一的疗教标准。使得结果 与结论不够客观、可靠,并且缺乏可比性,影响了国内外学术交流。我国耳鸣治疗研究论文的质量有待提高。 【关键词】耳鸣;治疗;随机对照试验;期刊论文 【中圈分类号】R7ed..4.5,R-0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922(2007)03-0249—04 EvaluationoftheclinicalstudiesoftinnitustreatmentinChina WANGHong-tian,ZHAISuomi,獬,HANDong--y‘YANCWei—yan lnstSuteofO棚加如仰嘶血尸耐r聊耐o,OtorhinolayngologyHeadandNeckSurgery, ChinesePLAGeneralHospital,Beqiag100853,China Correspond培author:Wang’Hong~tion,Email:wht301@263.1ies [Abstract】ObjectiveToBummaIizeandevaluatethecurrentsituation011tinnitusstudiesinChinabyretrospectivereviewofthearticlesappearedinChinesejoumalsinthepast5years.MethodsThete,nns0ffinnituaandtherapywereusedtosearchallofthepapersontheChinesebiomedicineliteraturedauibaseandChinesejournalnetfrom2002to2006.M1ofthepaperswem ofevidencebasedmedicine.ResultsOnehundredand analyzedaccordingtOthestandards eishty-sixplpemweTefittedinwiththekeywords.Atotalof9731pafienbweretreated.Seventy-fivepapersweMcon-trailedstudies.Fi衄一threewel'e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RCT).Sixty-twousedrandomizedmethodstodividepatientsintogroups-P,ase-linestatisticsstudieswereanalyzedin19矗8l阜.Moststediesused增停IJarmedicineormethodstOtreatpatientswithfinnitusbuttheregularmedicineormethodswereveivdifferentfromeachother.Nostudyusedrealplacebo.2papersweredouble-blindeddesign.Allotherswereopenedstudies,Therewasnomulticen仃ic订iaL17papersreported adverseeffectsand3papersreferredtointerventionmethodsfarharmfuleventsSevenstudiesmpertedthenumberofpa-fientBwhoexitedandlost州fingduringtnfils.6articlesrecordedthefollow-uptimesandthelongestfollow-upW883 oftinnitusintheChineseliteratttrc.HoweveLtiminconsistentyea玮.CondusloaTherearemanyatticlesonthetherapy andumtuck叫designlimitedthetherapy.researchandthestandardsofunderstandingofthediagnosisandevaluation literature011dnnitustop”gr∞sfurtherinChina. 【Keyword8】Tinaitua;Therapy;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Journalpaper 作者简介:王洪田.副主任医师,剧教授。 通讯作者:王洪田.E柚d:whl301@263.ne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