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当密传48太极拳

武当密传48太极拳

武当密传48太极拳
武当密传48太极拳

武当密传太极拳(48式)

《武当密传太极拳》历史上只在武当道门单线密传,上世纪八十年代曾露面于武当国际武术节,引起轰动。该拳风格独特,精致诠释三丰祖师的太极拳论,是武当历代高道大德的心悟体会之妙品。

该套拳法48式。

招式目录:

1、抱元守一

2、开太极

3、拨云见日

4、怀中抱月

5、拔云见日

6、怀中抱月

7、左右海马吐雾

8、左右倒转乾坤

9、十字手10、狮子回头

11、揽雀尾12、推窗望月13、丹凤朝阳14、回头望月15、海底捞月

16、揽扎衣17、海底神针18、左右仙人过涧19、降龙伏虎20、叶底摘桃

21、将军挂印22、灵官架鞭23、单鞭下式24、关公捋顺25、叶底摘桃

26、龙步云手27、高探马28、左右靠打七星29、倒卷肱30、绕膝搂步

31、蛟龙出海32、十字手33、左右分脚34、肘底横捶35、左右小捋

36、左右金鸡独立37、怀中抱月38、左右玉女穿梭39左右大捋40、醉卧瑶池41、斜飞搂步42、左右靠打七星43、二郎担山44、高探马

45、转身摆莲46、弯弓射虎47、左右揽扎衣48、引气归元合太极

手法:

1、阴阳守丹手:两手重叠,左上右下,虎口张圆,大指尖相对,勿折腕。

2、自然手:手自然张开,松而不泄,指根略合。

3、双托掌:两手心向上一前一后,由下至上托起,后手贴至向手小臂根节处。

4、内旋按掌:以肩为轴,肘向外,腕向内转,虎口张圆,下按。

5、交错搂按手:两手臂交错,尺骨相交,上面的手画下按,下面的手画圆上搂。

6、抡元手:以肘为轴,由右向左抡圆,向上如托起重物,向侧如拔开千斤之力,以腰带之。

7、握拳勾手:大指弯曲,四指扣紧大指,拳背与腕成平面,肘内合。

8、横挒手:两手成平面,内合双肘,手心一上一下,以腰为轴,随重心后移。

9、挤手靠肘:前手握拳外旋,后手跟前手小臂处外按。

10、斜捋手:两手一前一后,前手下按,后上斜托,以腰为轴,两手由前上至后下成交错之式下捋,或侧捋。

11、肘底捶:左手成掌与小臂竖立,外撑,右手成拳,随手肘下方。

12、平砸拳与立砸拳:平砸拳,左手心向上,右手握拳,以拳背下砸。立砸拳:左手心向上,右手握拳,从拳坐下砸。

步法:

1、无极步:两脚平型而立,舒适为总,膝略屈,内合。

2、虚步:一脚实,一脚虚,虚脚勿伸直,须弓变伸出,脚掌着地。

3、跟步:一脚上步,为实,后腿随之为虚步,随步时须开胯张膝。

4、弓步:一腿弓,膝要顶与脚尖平。一腿直顶,身体要正,胯要顺。

5、七星步:一脚实为8分力,一脚虚为2分力,虚脚后跟着地,膝外顶弓。

6、踮步:并步,一脚虚一脚实,虚脚外表无异,脚掌着地。

7、横档步:两脚平型大步而立下沉,一腿屈一腿直。

8、三才步:一脚实为7分力,一脚虚为3分力,屈膝整脚面着地,伸出。

9、含机步:一脚实合膝,一脚虚合膝外伸,脚尖点地。

10、扑步:两脚平型大步下蹲,一腿直,一腿屈,身体立起。

11、扣腿独立:单腿而屈立,另腿提膝扣于立脚膝弯处,须挺腰,顶头。

12、弹腿拍脚:拍脚时,脚要先屈后直,身体勿前府后仰,脚勿过腰。

13、提膝独立:单腿而立,另腿提膝正,而内扣,腿直,腰挺,顶头。

14、蹬脚独立:单腿而立,另腿抬起与腰平,腰直,身立。

15、麒麟步:两膝下蹲,一膝内扣,重心居中。

身法

1、屈膝正身:身体直立下蹲,头顶。

2、含胸侧身:(没词)。

3、上步转身:上步转身时,身正,气顺,重心转移圆活。

4、扣摆转身:步走弧形,摆扣连环,以腰带身。

动作要求和要领

1、抱元守一

要求:分左脚,双脚平放,中正安舒,屈膝扣脚趾,两手重叠,左下右上,虎口张圆,姆指相对,两肘向两侧微张成阴阳守丹手,眼平视前方。

要领:沉浮时气顺归入丹田,头虚灵顶劲,竖项提肛,舌上顶,齿微扣,松肩沉肘,松腰沉胯。

2、开太极

要求:动作一。步法不变,两手向两侧方徐徐张开,与肩平时翻手心朝上,经头顶,过面下按,至脐由中指相对转成指尖,朝前下按至丹田,同时身体随手上浮下沉。

动作二。两手向前抬与肩平,身上浮,后沉肘下按身体同时下沉,屈膝后两手由丹田提至肛,由胸向外平张,抱圆,中指相对,成无极步,混圆之式。

要领:气随形走,沉肩坐胯,身需中正,不偏不倚,气宜鼓荡,神宜内敛。

3、拨云见日

要求:动作一。重心不变,向右侧微拧腰,同时右手成弧线下搂成上下手心相对,回腰正面,正方抱圆。

动作二。重心向右脚微移,抽左脚,同时右手上拔,由脐经左肘下方,到身侧;左手附于右手肘弯处,两手心向上,之后,重心向左脚转移,成七星步,右脚根着地。

动作三。含胸,两手各向两侧划圆,后合拢左手在右肘下方,两手心向外撑,右脚上步,跟左脚,为虚步。成跟步而定,眼随手撑向而视。

要领:松腰,活腰,脚步轻灵,手与腰协调,虚实分明。

4、怀中抱月

要求:左脚后撤,右脚不动,双手回捋,至极后,沉胯,两手向上微提成弧形外掤出,同时移重心至右脚成弓步,两手抱圆前后相错。眼随手走,后平视前方。

要领:捋回时,无有棱角处,腿外出时须顶膝,顶头顶手,腰背鼓荡撑圆,脚趾扣地。

5、拔云见月

(与三式同)

要求:动作一。重心不变,向左侧微拧腰,同时左手成弧线下搂成上下手心相对,回腰正面,正方抱圆。成无极步,上下抱圆手。

动作二。重心向左脚微移,抽左脚,此时左手上拔,由脐经左肘下方,到身侧;右手附于左手肘弯处,两手心向上,之后,重心向左脚转移,成虚步,右脚根着地。

动作三。含胸,两手各向两侧划圆,后合拢右手在左肘下方,两手心向外撑,左脚上步,跟右脚,为虚步。成跟步而定,眼随手撑向而视。

要领:松腰,活腰,脚步轻灵,手与腰协调,虚实分明。

6、怀中抱月

(与四式同)

要求:右脚后撤,左脚不动,双手回捋,至极后,沉胯,两手向上微提成弧形外掤出,此时移重心至右脚成弓步,两手抱圆前后相错。眼随手走,后平视前方。

要领:捋回时,无有棱角处,腿外出时须顶膝,顶头、顶手,腰背鼓荡撑圆,脚趾扣地。7、左右海马吐雾

要求:重心向左脚转移,跟右脚,同时翻腕沉肘,手刃向前,右手在左手肘下,肘与膝对。成跟步,外撑掌。

要领:手与脚,肘与膝,腰与胯相合,前膝前顶,后膝外撑。

8、左右倒转乾坤

要求:动作一。辙右脚,同时外摆,移重心,两手下捋,后向右拧腰,转身,摆右脚,跟左步扣步,成七星步,双托掌,重心左移转身,收右脚,两手带于腰间。成踮步,双按掌而定,眼视前方。

动作二。出右脚,后跟着地,双手由腰至与肩膝平,成弧形外推,同时重心前移成弓步。手成两推掌。

动作三。右倒转乾坤,与之相反。

要领:扣摆协调一致,脚轻灵,随意动,步如车轮般圆活,右托掌时犹如将千斤之物掀起,身要中正,气要沉着,意须稳重。

9、十字手

要求:由弓步推掌,重心前移,跟后脚与前并步为虚步,双手腕相架,右手在外,左手在内。成踮步,眼视前方、头顶。

要领:完成此式需要手脚协调统一,齐上齐合,外无异而内虚实分明,手臂有外张内合之力,肘、身有坠沉之感。

10、狮子回头

要求:动作一。横跨右脚,脚跟着地,后移重心,成弓步,同时顺膝下按,后以肘为根向两侧托起与耳平,眼观左手。成马步,含胸。

动作二。向右拧腰,扣左脚,摆右脚,重心移至右脚跟,左脚上步与左脚平,现时两手合与平形外撑。

要领:腰直胯顺,沉腰坐胯,两手托起时如以肘膝为座式点,所以肘膝相对,腰与胯动静分明,清细可辩。

11、揽雀尾

要求:动作一。重心移至右脚,两手转至左边捋式,后撤右脚成大捋成横档步,至极后,转腰,摆脚,移重心,收左脚,出左脚尖点地,左手从下方托起,右手在左肘心上外撑。

动作二。后侧出左脚,后脚跟着地,膝外弓,随左右手变挤掤,重心向左腿转移。成弓步挤手。

要领:双手捋自极处,勿有死角,抬手如托鸿毛,脚似猫步,双手挤出时,腰背鼓荡,肩胯相合,脚趾扣地,支撑八面。

12、推窗望月

要求:右脚跟步,重心至左脚,同时左手上抬滚肘至额,右手平推出。成跟步。

要领:全身合收,跟步顶劲,如破茧而出之势。

13、丹凤朝阳

要求:右脚后辙,变成右弓步,同时捋手转腰,左手内旋右手顺身向右侧抬起成单操手,掌刃朝前。随朝右手方向平视。

要领:左手如按虎,右手如旭日东升之势,扣脚顺身。

14、回头望月

要求:跟左脚,脚尖着地,双手交错相合,含胸拔背,出左脚,重心居中,右膝微扣,左手抬至与肩平外撑,右手内旋,姆指对胯根,下按肘外撑,腰向左拧,步为麒麟步。

要领:身体在一个中轴线上拧转,势如骑虎,两膝外张,气沉丹田。

15、海底捞月

要求:重心移至右腿,左手下旋,右手同时上旋,以腰为轴合至尺骨相靠,成交错搂按手。眼睛看左上方,成大三方步。

要领:两手如翻转车轮,以肘为轴,以肩为根,气沉,脚根,身体中正,如坐小板登。16、揽扎衣

要求:两脚不动,重心左移变横档步,同时双手掀起,转左手,落右手,左手掌心朝外,操起右手掌心朝下,按虎口撑圆。

要领:手上抬时要以腰为轴,将物掀起之势,要以脚为根,力在脚,聚于腰,腰手合成整体,右手外撑时,沉肘转腕,沉腰顺胯,顺膝。

17、海底神针

要求:左手下旋,右手上旋,两手在胸前交错,同时重心移至右脚,随后移至左脚,右手同时从左肘下方穿出,变成托掌,右脚向前点地,成含机步。

要领:松腰,转腰与含腰动肩相协调,切忌跷臀。

18、左右仙人过涧

要求:右脚外摆,并将重心移至右脚,右手内旋,左手上托,同时右脚上抬,与腰平,成登脚独立步,身体为侧身,手为侧捋手,左右相仿。

要领:一足独立,一腿平抬,全身之力寄于一足,顺足趾扣地,由膝关节处调整平衡,收胯,钩脚,平蹬出,眼向前平视。

19、降龙伏虎

要求:落右脚扣步,重心移至右脚,同时转身,两手托至头顶,掌心朝下,按至左肘与膝相对,右手指尖对左肘。为双按手,下沉至三方步而定。

要领:松腰沉胯,双手从腭前过,与腰相合,下按时有如泰山压顶之势,头上顶,气下沉,肘下坠,膝内扣。

20、叶底摘桃

要求:双手以肩为轴上托至头顶,下按至腰,画圆随右步上托,抬右膝,落左脚,平砸右拳,成无极步而立。

要领:上步足要稳,转腰手脚齐上,齐起齐落,坐胯,顶头沉腰,双手合砸于丹田处。21、将军挂印

要求:重心左移,双手从右掀起,重心右移,双手向左斜外伸,同时出脚,后脚着地,左右各一次,如双手抡一圈。跟左脚,上左手到右手下方。右手握拳。

要领:手以肘为轴,如车轮,随步,随腰,腰沉,步要活,出腿时,膝外张。

22、灵官架鞭

要求:左手附右掌内旋,掌心向外,出左脚,向左横跨一大步,重心同时移至靠左脚,由横档步转弓步而定,左手成掌外撑,沉肘,右手成拳不变,微向斜上顶,勿掉腕。

要领:两肩松沉,肘有坠感,手向斜下按,顺胯横档。

23、单鞭下式

要求:双脚不动,重心移至右脚,左手成弧形经面收落至右手腕,沉身,双手收至腰间变仆步。双手顺跨根至腿,双操手成左弓步而定。

要领:身体正身下沉成仆步,勿前俯,右下左起,顶左膝,手顶,头顶。

24、关公捋顺

要求:重心右移,腰拧至正面,成麒麟步,以腰带手,双挒至面前,后双手顺耳下沉到胸前。要领:以腰为轴,沉肘,坐胯,勿前俯跷臀。

25、叶底摘桃

要求:重心移至左脚,左手成弧形向外撑,右手画立圆砸拳,右脚与左脚平。无极步而定。要领:手足齐上,勿提膝,上步成平形,成无极步,头顶沉腰,坐胯,提肛。

26、龙步云手

要求:向侧辙右步,右手画外圆,左手画内圆,同时撤左脚,重心由右转至左脚,双手各画一圆,成小七星步而定。

要领:手脚协调,肘膝相合,腰步协调,以肘为轴,画圆,松肩,圆腋。

27、高探马

要求:拧腰,重心不变,右手由下成圆,收回左手外撑,右手探出,左手收回至腰间。

要领:以腰带手,以肩为轴,画立圆,勿掉腕,沉腰坐胯。

28、左右靠打七星

要求:扣右脚,并移重心至右脚,转身托左手按右手,朝斜侧方出左脚,转左手臂,右手附于手腕外挤,将重心移到左脚,跟右脚,成跟步。右边和左边相反。

要领:虚实分明,丹田鼓荡,含胸圆背,转小臂,跟步顶劲。

29、倒卷肱

要求:叉左步,侧右步成弓步,同时双手画大圆,右手由肩向外平推,左手下按至膝。

要领:头正身直,退步以腰胯带劲,臂随腰动,外随内动,上下前后,阴阳交错,左右连环,手足协调。

30、绕膝搂步

要求:扣左脚,摆右脚,并称重心至左脚,成右弓步,右手下按,绕膝,左手顺肩向外平推,成弓步而定。

要领:绕膝搂步,故名思意,右手下按要绕膝而过,转换重心时身体平面转换,左手与肩平,斜面外推至脚尖平后坐掌,但须松肩沉肘。

31、蛟龙出海

要求:移重心至右脚,收左腿,扣于右腿膝弯处,出右拳,左手按至右腋下,后出左脚变仆步,左手变拳,经腰顺腿至脚腕,右拳不变。

要领:独立步时,身体勿向前倾,高度自适合为准,勿强求,出拳时,肘要略坠,似直非直,似曲非曲,下沉仆步时也要身正,但要松腰沉胯,脚趾扣地,眼向左平视。

32、十字架手

要求:重心左移,上右步,成虚步,右手上抬与左手腕合,内旋垂肘成掌平放。

要领:架腕时,须阔胸沉肘,拳微向不同方向外顶,有鼓荡之力,双手内旋时有螺旋之力,勿跷肘,也称肘。

33、左右分脚

要求:重心右移,慢慢将左腿提起伸直落下,再移重心至左脚,拍右脚,右脚落下,成右虚步而定。

要领:左右分脚,主要平衡稳定,起腿注意独立腿脚指扣地,重心下沉,下实上虚,出脚勿断根,(即是送胯,踮脚尖为之断根)。

34、肘底横捶

要求:上左脚扣步,移重心至右脚,后叉右步,移重心至右脚,收左脚上左脚,跟右脚,成跟步,同时双手由肩托起,搂回腰间,左手以肘为轴转腕外撑,右手随其下。成肘底垂。要领:步活腰圆,整体合力,运似江水,浩浩荡荡,手掌、肘、膝、脚尖成一面。

35、左右小捋

要求:右脚后撤步,重心后移,双手捋至腰间,后撤右步,重心后移,右手在前,左手在后下捋。成双捋手而定。

要领:步法与手法紧凑,以腰带动,顺肩顺气。

36、左右金鸡独立

要求:抬后脚,以肘为轴,从下至上画圆落手,同时落脚移重心至右脚,提膝抬手,落脚按左手,提右膝按右手。提膝独立步单托手而定。

要领:此式同样也是平衡力,单脚独立,务求稳定,重心下沉至单脚根,身体不能倾斜,提起之膝朝前,不可外撇,肘膝相对。

37、怀中抱月

要求:起左手与右手平,落右脚,按双手,微侧身跟左脚在胸前抱圆,手心上下相对。

要领:由上至下,须沉腰胯,以腰手抱圆,自然中正。

38、左右玉女穿梭

要求:动作一。跨左脚,脚跟着地,重心左移,成弓步,左手上举,右手平推,之后重心后坐,成七星步,沉肘立掌,后摆左脚移重心至左脚成三百六十度,扣右脚,上步,同时左手贴腰,右手至额前抱圆。

动作二。移重心至右脚,转身左脚前跨一步,右脚跟步,左手上举,右手平推,右玉女穿梭与之相反。

要领:转身步法要扣摆连环,勿前倾后仰,出脚手足协调,抽身时肘与腰同时沉坐。

39、左右大捋

要求:右脚斜跨一步,重心后移,合肘捋手至腰间,后撤右步手跨一步,换左手在前,右手在后,重心后移,同时捋手在腰间。成大七星步而定。

要领:重点在于大开大合,与三十五式相仿。

40、醉卧瑶池

要求:左脚收回横跨一步,重心移至左脚,同时以腰为轴,右手由后至前画圆至腰间,左手以肩为轴,画圆成拳与头平,眼向右看。侧身成左横档步。

要领:顺腰,顺腿,顺肩,拳心朝已,臂外张,若有明显气感,即动作到位。

41、斜飞搂步

要求:动作一。重心右移,翘左脚摆步,重心左移,跟右脚,成并步,双手上下抱圆于胸。动作二。出右脚,转右弓步,左手下按,右手外掤,后重心后移,右手以肘为轴手心向上外旋内合下按,左手外旋上托平推成竖掌,转右弓步而定。

要领:重在步与腰,重心变化分明灵活,以腰带手,转丹田。

42、左右靠打七星

要求:跟左脚,右手抚左手画圆,由下至上托起,侧左右脚,腰向右微拧,重心移至左脚,右脚跟步,同时旋腕撑肘挤手,右边相反。

要领:与二十八式相同。

43、二郎担山

要求:左脚后跨一步,成平面,重心居中,两手抡成圆起,转身上右步跟左步,侧身双按掌,沉肘合手,重心下沉。

要领:出脚分胯,顺腿,沉胯,抬手开胸,跟步含胸。

44、高探马

要求:重心移左脚,扣右脚转身,转身**移至右脚,同时左手向上画圆带回右手外探,成虚步而定。

要领:与二十七式同。

45、转身摆莲

要求:回旋,同时左脚微跨,重心移至左脚,摆右脚,扣左步转身,抬起右腿拍脚,落步双手按至腰间,重心在左脚。

要领:步走小八卦,以腰带脚,务令沉着稳重,勿耸肩送胯。

46、弯弓射虎

要求:重心移至右脚,弯成右弓步,同时右手成拳,向上外旋与头平,左手成拳从腰间冲出。两肩拉开。

要领:顺肩,圆胸,丹田鼓荡,如张弓,腰沉胯坐,膝顶,脚踏实。

47、左右揽扎衣

要求:重心左移,收右脚,右手下按至腰间,出右脚成斜面,右手从胸前由上至面外撑,左手内旋下按,成弓步。左揽扎衣与之相反。

要领:与十八式同。

48、引气归元合太极

要求:动作一。后撤右步与左脚平,收右手合至丹田,两手向两侧张开向上至面画圆,下按丹田,沉腰坐胯,成无极步。

动作二。左脚先后退一步,并右脚,两手由丹田处拧至腿侧,直立复原起式前。

要领:收手收足,敛气于丹田,定心、固意,凝神、守静。

武当密传太极拳(48式)简介

太极拳者,动静之机,阴阳之母,无极而生。祖师张三丰悟太极玄机,观雀蛇相斗而演化太极拳。

祖师开创武当派以来,已有数百年之历史,而今演变出种类繁多的太极拳派,纷呈于世,而武当太极拳却匿而不见,如神龙不见首尾,甚至世间出现武当太极拳失传的说法。其实,武当太极拳没有失传,而是秘传,且在庙内单线秘传,而门规甚严,故难得一见。

今将此拳奉出,实为三丰祖师之愿:“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

武当太极拳论: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穿,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虚实,处处总此虚实,上下前后左右皆然。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总须周身节节贯穿,勿令丝毫间断耳。——此为三丰祖师所传太极拳论。习武当密传太极拳还须虚灵顶劲,气沉丹田,沉腰坐胯,提顶吊裆;心中力量,开合按势怀中抱,七星势视如车轮;柔而不刚,松而不泄;彼不动,已不动,彼微动,而已意先动,由脚而腿,由腿而身,发动如弓发矢;步履要轻随,步步要滑齐;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精神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虑,所谓顶头悬也;意气换得灵,乃有圆活之妙,所谓变转虚实也;发颈须沉着松净,专主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详,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致,运动如百炼钢,无坚不摧;行如搏兔之鹘,神如扑鼠之猫;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力

由脊发,步随身换,收即是入,放即是收,断而复连;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先在心,后在身,腹松净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在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太极站桩要领

更多文章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bf6099903.html, 站桩,是在静止状态中实现中和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培养人体内在潜能,蓄力于体内的过程。同时,站桩可以提高人体抗击打能力及发放能力,还可以锻炼神经末梢,增加反应灵敏度。在站桩修炼中,采取了意念假借、内视观想及精神放大等三种精神诱导方法。意念假借是在假想身体与外物相互作用时(例如意想两手抱球于胸前),体会身体所发生的相应变化。 然后,在意念假借基础上,利用内视观想的方法来体察自身表皮、肌肉、筋、骨、髓的变化。精神放大,即是意想自己头顶蓝天,脚踏大地,身体充塞于天地之间。在实际站桩过程中,意念是十分丰富的,每个环节都互有区别,各尽其用,本文不能详谈。先天无极门的桩功,为充分发挥人体潜能,将劲力有效调动起来,在上述意念诱导训练的同时,更注重丹田开合及周身气血鼓荡。因为丹田乃气机发起之源,只有充分启动丹田,才能实现身如气囊力贯周身。通过站桩,可达到内外三合(即神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并可促成六面平衡之力,周身相争相抗,不偏不倚。 行桩,是在运动中通过单式习练,将站桩中生出的六面平衡混圆力发挥出来,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整体八面螺旋力。使肢体在运动中八面生力,任何方向上皆可打可化,运转自如。这一步主要是把站桩中所练出来的内涵与运动实战有效的连接到一起,有些习练者在站桩时能练出整体力,但在运动当中这种整体力又散了,这就是在行桩这个环节上没有有效的深入练;导致中间脱节,这种脱节使你日常训练的内涵不能有效的发挥,实乃练功中一大损失! 化桩,是在站桩、行桩的基础上,行走坐卧始终处于桩态,全身任何一点皆具八面螺旋力,在这个阶段对间架的要求就不是很注重了,因为修炼者的一举一动都是在太极拳阴阳转换的哲理中进行的,大可无外,小可无内,无形无象,只有神意犹存,初步接近后天返先天的境界。 一、无极桩 无极桩也称自然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的桩法之一,被历代拳家认为是太极拳的根基。拳理说:“太极者,无极而生也。”练习此桩时身体处于高度放松状态,意形合一,阴阳相调,无形无象,是一种平衡和谐的内在运动。 1、桩势: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身体自然站立,脊柱松直,头微上顶,下颔内收,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两侧,掌心向内,掌指向下,口轻闭,舌抵上腭,双目微闭。 2、要领:十趾抓地,足心含空,两腿微屈,敛臀松胯,含胸松腹,沉肩坠肘,精神集中,全身放松 3、呼吸:以鼻呼鼻吸,呼吸自然、均匀、缓慢、细长。 4、意念:排除杂念,意念专一,使内气充盈,任内气自然周流全身,并达到身体内处的统一。 5、要求:每次静站10—30分钟,每日站1-2次。

38式武当太极拳详细分解动作

38式武当太极拳详细分解动作 第一段: 1、起式:重心下沉,脚尖点起,左脚迈开成马步;两手合到腹前下沉,抱球提至胸窝,翻腕沉至膝盖前,两手合掌从两侧提至肩平,沉肩沉掌;合掌至头顶,翻腕下沉膝平,收起向手穿掌下沉勾手提于同肩宽。 2、退步崩式:两手交叉(左手在上),抱球扣脚收脚成丁步,转身左脚向斜脚迈步前移,马步弓掌。 3、揽雀尾:翻掌后座,扣脚抱球收脚,迈步按手,按手一插二插收脚,翻腕提膝弓直收回,重心下沉,上步马步送掌;转身翻腕收脚点起,后撤弓步带掌至后右斜角,后座穿掌收左脚,下沉扣脚抱球正前方。 4、正单鞭:左掌外翻,右手从左掌心穿出勾手,提膝蹬脚,脚尖崩直后收回,重心下沉,左脚迈出,掌心朝里向外旋转分开左弓步。 5、提手上式:后座扣脚,左掌由后向前穿出成正马步;翻腕收脚勾手蹬脚崩直;收脚抱球下沉,脚跟着地,扣脚转腰抱球,左脚迈出,马步成掌。 6、白鹤亮翅:抱球收脚,穿掌上步,右举左按左脚前点。 7、左搂膝拗步:右掌旋下,左掌向上成丁步,左掌下按右掌与肩平,重心下沉,左脚迈开,搂膝推掌。 8、右搂膝拗步:跟步后座,撇脚转身带掌成丁步,重心下沉,右脚迈出,右搂左推。 第二段: 9、倒转肱:拨掌后座,转腰右掌从拳位向左西下插,左插扣脚,拨掌后座,两手收至拳位,送掌提膝,两掌心朝上。重心下沉,右脚后退,左掌收至拳位向膝盖下插,二插扣脚,拨掌收脚,两手收至拳位,掌心向上,送掌提膝,脚尖崩直。 10、斜飞式:重心下沉,左脚向斜脚退步,转身右掌下插,二插收脚丁步。右脚后退,转身右掌从心窝送出成右弓步,掌心向上。 11、虚步亮掌:右掌翻掌,左掌收至拳位从腋下穿出,左脚前点成虚步亮掌,两掌心朝前。 12、提手上式:右掌穿出,左脚后退,带手收脚,两手收至拳位,勾手提膝蹬脚。收脚抱球,重心下沉,脚跟着地,扣脚转腰,翻球收脚,掌心相对。重心下沉,左脚迈开,马步成掌,掌背相对。 13、白鹤亮翅:抱球收脚,穿掌上步,右撩左按,左脚前点。 14、左搂膝拗步:右掌下沉,左掌上托,收脚丁步,左掌下按右掌上托,迈步搂膝推掌。 15、海底针:按掌收脚,一插二插换脚三插上步,成右虚步。 16、闪通背:重心前移,摆脚翻左架右,两拳心向上,马步。 17、上步搬拦捶:跟步合手(左手在上),后座转身收脚,上步带拳冲,两拳交叉与肩平,拳背朝上(左手在上)。 18、揽雀尾:跟步后座,两手收至胸前,推掌丁步。重心下沉,右脚迈出,左手从右臂上方穿出,右掌托

小学校本教材《太极拳》上册.docx

主编: 副主编: 编委: 创建太极特色 弘扬传统文化 小学校本教材

月编印 目录 1、前言 (1) 2、一段(八式)太极拳简介 (2) 3、动作分解 (3) 4、太极功夫扇简介 ................................ 5、动作分解 ...................................... 6、太极变奏图解 ..................................

铁佛中心小学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课堂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体艺教育,把“千人太极”作为创建特色学校的抓手,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广大师生不懈努力、勤奋训练, 在第十届吁目台国际龙虾节一一学子英姿大型团体操表演中,荣获一等奖。“太极变奏”紧扣变换主题,充分体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文化内涵,倡导变革精神,展示少年儿童蓬勃生机和运动的活力。 太极文化源远流长,弘扬传统任重道远。学校充分利用人才资源优势,继续深化太极特色,把柔美刚劲的太极扇纳入创建其中,不断推进创建工作,多层面展开活动,扩大太极的覆盖面与影响力。学校还将编制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太极操,让全体师生在浓郁的特色创建氛围中,进一步弘扬太极文化,逐步打造出颇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第一章太极拳概述 起源 太极拳,武术拳种之一,以古太极图所含哲理为基本拳理,故名。清人王宗岳著有《太极拳论》一书,此为“太极拳,'名称最早的文字记载。太极拳的起源,历来有种种说法。后经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研究证实,太极拳最早传习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姓家族中,创编人为陈王廷。陈王廷为陈氏第九世孙,文武兼备,是一位很有创见的武术家。 文化内涵 太极拳的文化内涵,来源有三:1、吸收了明代各家拳法之长,特别是吸取了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2、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如太极拳讲究意念引导,气沉丹田,讲究心静体松,重在内壮,被称为“内功拳”之一;3、运用了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如陈式太极拳要求按经络通路,螺旋缠绕,以意行气,通任督二脉,练带脉、冲脉。各式传统太极拳也皆以阴阳五行学说,来概括和解释拳法中各种矛盾变化。 流传

精校王柏青《太极秘术》

王柏青《太极秘术》 小荷: 1.据戚建海《太极拳技击和炼丹术之奥秘》(2003年台湾逸文武学书馆 出版)点校。 2.太极拳+内丹术=延年益寿+功夫精绝 目录: (1)刘风梧《序言》(2)王柏青《原序》 (3)张三峰《太极拳势》(4)王宗岳《太极拳论》 (5)蒋发《太极拳功》(6)蒋发《太极拳诀》 (7)蒋发《太极拳论》(8)邢喜怀《太极拳道》 (9)邢喜怀《太极拳说》(10)张楚臣《太极拳秘传》 (11)王柏青《太极丹功义诠》(12)王柏青《太极丹功要术》 一、刘凤梧序 余幼失怙[1],习祖遗之医略,於《景岳全书》卷九《杂证十三卷·?瘟疫》处,得先祖手录太极秘术方胜数摺[2],字草潦乱,幸尚可辩识,故复录之存义,然实未睹其术焉。 先祖刘(恒)山,道光八年人。初经药商,后习医道。咸丰十一年[3],路遇困病危者,施救罔效。祖怀善念,奔波镇里,挽一老医者复临乃处。老扶脉摇首而去。病者知无生,讬祖善后,祖诺。其感,

探怀示祖簿册,嘱录而殉葬。祖怜而草缮,复置其怀。其奄然溘逝。先祖俛[4]乡人善葬焉。 此於录后言之一二。因系祖手泽,且理玄奥,故誊而录存。是序。 民国六年[5]仲春月汜水刘风梧拜识二、王柏青留示(《太极秘术》原序) 余从师于温州张楚臣。先师曾曰:“是术得之於道门,精微(玄奥有)不可言传之妙。德不修(者)不与之,名利重(者)难成之,才不足(者不传)之。故择者不易,尔宜慎密勿惰。” 余秘而习之已历四十余载,更添以道家丹法,始悟其源流之泽长,光耀九洲。然修之不易,犹如深海寻珠,循宝光而不舍,历艰辛而不颓,始得而获。更加珍贵,虽万金而不售。斯道气常存者也。 噫!孰鉴道之求真难于此乎!而身不其验、动不明其用、辄言得道、津津善辩而惑人辈,犹为可悲耳!诈伪横溢四海,真言不屑而闻,故大道当隐,俟时渐复,此亦道之至理所含也。 雍正六年[6]冬月愚叟王柏青留示小荷太极: ●拳自道家出,信焉。体用完全合乎道法。 ●德才兼备,不汲汲乎功利者,方可得之。 ●太极拳最终走向丹道。丹道之法可以有效促进太极拳。太极拳+丹道= 如虎添翼。 ●然“斯道旁门甚多。”不可不慎!人生如有幸得遇明师,不可不惜!

怎样练好太极拳站桩

怎样练好太极拳的站桩? 原创:一丰居士(中国式健身功法) 太极桩(或叫做混元桩)是太极拳、形意拳、意拳、八极拳等内家武术的基本功(各家拳法可能会改个名或者姿势上略作变化,但本质不变),也是强身健体的重要方法。无极桩练习的要领主要有: 1、双脚平行站立,间距一脚的距离,差多与肩同宽。 2、双手左右平伸,与身体成十字,周身放松。 3、头顶向上顶的劲,如同头发悬挂在房梁的感觉,下巴与地面垂直,这叫“虚领顶劲儿”。 4、双眼平视前方,不要用什么意念,不要用气功的方法增加什么想象。 5、双手缓缓合抱向前,如同抱着大树,形成圆型,手掌自然分开,相距10公分,拇指向上指,稍微用力上提。 6、臀部下坐,这叫坐胯。像坐着的姿势,裆部要撑圆,膝盖外展的感觉(不是真的外展),要放松后背,腿部略微弯曲,很自然的坐着的感觉,像坐在一个高凳子上一样。同时头部有向上顶的劲,这样身体才平衡,双脚行下踩的劲。 7、不断微微调整身体,做到完全放松,特别是双臂和双肩。双臂腋窝下如同夹着球,保持镂空,双肘外展但不要抬的太高,肩部自然下沉放松,这叫“沉肩坠肘”。 8、保持这个姿势,不断微微调整身体,使全身各部位都放松,特别是各关节部位,不

要吃劲儿。 9、呼吸上,顺腹式呼吸(吸气鼓起下腹部,呼气放松下腹部),做到缓慢深长,不要憋气。自然放松,开始可能下腹部无法鼓起,没关系,坚持这样做,过一段年时间就能渐渐鼓起来了,随着练功时间的加长,整个下腹部,直到大腿根都可以在吸气的时候鼓起来,并能感到丹田温热,内气充盈,并可以做到气沉丹田。这需要不断的坚持。 10、意念上,不要有任何意念,不要胡思乱想什么导引、引气、闭眼瞎想,都会出问题!!切记。我们不是练气功,我们的练功是科学的,是人体自然的体能激发,不需要什么想象。只要保持自己别胡思乱想、心烦意乱就行。身体本能的气血就会自动灌入丹田并沿经络游走周身,这叫做“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窍门:全心体会呼吸过程,不想别的事情。(类似人在愣神的状态)。我说边看电视边站桩,有人不信,其实,看着电视里无聊的节目,最容易让人放松,这种似看非看的状态,反而是很好的入定方式,等你真的能不借助外力,就能自然入定,那时候就好办了。至少一开始,越是安静的地方,越让你胡思乱想! 11、调整方式,为了尽量让自己放松,可以在开始的时候做一些心理暗示,就是想象:头顶一个气球、下巴下含一个气球、双手抱着大气球、双腿夹着大气球、坐着一个大气球、腋下夹着气球等,有周身浑圆、外撑、内抱的感觉。这个感觉不是一下子能找到,要慢慢体会。无极桩就是要有周身的“整”劲儿,浑圆劲儿才行。太极拳的各种招式,其实都是这个装的姿态的变化,有关内容可以看《太极拳谱》。 总之,每个人的姿势都不是完全一样的,在这个总体的架子上,微调自己的身体,找到让自己能完全放松的姿势,但不能破坏这个架子,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1周左右能周到合适的站位。 每次站桩的时间根据自己的能力决定,越长越好,但如果累了就停下。通常感到累了,往往是没有放松,可以微微调整自己的姿势,找到让自己不累的状态。 通常,站桩应该是越站越轻松,不会感到那里很吃力、发酸,很累的。慢慢地,你可以感到周身气血通畅,自然流动。双脚双手温热(不是火烧的那种热,那是出偏差了)沉重,仿佛可以一掌击碎玻璃一样的力道,周身内部温热舒畅,仿佛有热气遍布全身,感到自己像气球一样充满张力,一句话,很舒服、很有活力,即使不站桩,也能随时感受到周身充满力量的感觉,走路也双腿轻松很多。等等还有许多好处,这里不啰嗦了,自己体会吧。

打太极拳的七个境界

武当太极歌_张三丰打坐歌 初打坐,学参神,这个消息在玄关。秘秘绵绵调呼吸,一阴一阳鼎内煎。 性要悟,命要传,休将火候当等闲。闭目观心守本命,清静无为是根源。 百日内,见应验,坎中一点往上翻。黄婆其间为媒约,婴儿姹女两团圆。 美不尽,对谁言,浑身上下气冲天。这个消息谁知道,哑子做梦不能言。 急下手,采先天,灵药一点透三关。丹田直上泥丸顶,降下重楼入中元。 水火既济真铅汞,若非戊己不成丹。心要死,命要坚,神光照耀遍三千。 无影树下金鸡叫,半夜三更现红莲。冬至一阳来复始,霹雳一声震动天。 龙又叫,虎又欢,仙药齐鸣非等闲。恍恍惚惚存有无,无穷造化在其间。 玄中妙,妙中玄,河车搬运过三关。天地交泰万物生,日饮甘露似蜜甜。 仙是佛,佛是仙,一性圆明不二般。三教原来是一家,饥则吃饮困则眠。 假烧香,拜参禅,岂知大道在目前。昏迷吃斋错过了,一失人身万劫难。 愚迷妄想西天路,瞎汉夜走入深山。天机妙,非等闲,泄露天机罪如山。 四正理,着意参,打破玄机妙通玄。子午卯酉不断夜,早拜明师结成丹。 行一日,一日坚,莫把修行眼下观。三年九载功成就,炼成一粒紫金丹。 要知此歌何人作,清虚道人三丰仙。 打太极拳的七个境界 学练任何一家太极拳都须按境界等级进行,境界等级不对,不仅不能提高自己的太极拳水平,甚至会南辕北辙,离太极拳的真髓越来越远。 由于太极拳之理既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又有自身的实修特性,所以,实际学练的过程中,往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许多钟爱此拳之士穷毕生精力仍不解其中奥秘。”也因之与太极拳奥妙无穷的风采、魅力无限的境界失之交臂,从而徒留悲伤和叹息在心头。 循序渐进是太极拳修炼的重要原则。这里的“序”字,就是程序。程序指的是先后排列顺序,不能马虎,不能错乱,不能颠倒,不能想当然的根据原来的参照系去追求。 笔者学练的内功太极拳,有三个学练步骤:第一步骤,学练过程中反复体察神意气和形的关系,由开始的不能相融进入到阴阳互孕;第二步骤,通过着熟,懂劲,阶及神明来感悟;第三步骤,感受含三为一,使套路招式、内功心法、太极思维融合一起。一开始不好融合,但到最后,必须融合到一起。 从水性太极拳的角度来看,亦有三个学练阶段:第一阶段,初级,小乘着熟阶段,即太极拳的有为法,世间法(智),强调为拳日益,一法生万法,明了太极拳的名和相——学架子、入架子。第二阶段,太极拳中乘懂劲阶段二、中级,太极拳中乘懂劲阶段,即太极拳无为法,属于出世间法(智)。强调为道日损,万法归一法——悟架子,出架子。第三阶段,太极拳大乘神明阶段,明了流体、无力、无为、无根、无量、无形、无相、无住等太极思维——进入了改架子、创架子、无架子阶段。 综合起来,可勉强划分出为以下七个境界。 第一个境界:打基础 开始学练内功太极拳的时候,全日制学练时,最初的10多天最为困惑,许多人都感觉自己特别笨。其实,并不是大家笨,而是因为太极拳内功心法的术语及用意不用力的要求,对于人们已建立的知识参

武当太极拳108式拳谱单贵文

武当太极拳108式拳谱单贵文 第一段 1 天地初动面北 5 力劈华山西北9 分金锉玉东北 2 太极捧球面北 6 太公出阁正北10 怀中抱月东北 3 试推山门面北7 叶底藏花站西目南11 扭转乾坤正中 4 袖里吞金穿掌东南8 老熊坐洞东北12 马上劈刀西南 第二段 13 怀抱琵琶东南17 拨云见日正东21 怀抱玉如南目北 14 横江飞渡西北18 如封似闭正东22 黄鹰掐嗉正北 15 风摆荷叶东南19 饿虎夺食正西23 黄鹰掐嗉正北 16 风摆荷叶东南20 马上挥刀西北24 野马分鬃西北 第三段 25 腋下藏刀正东30 黄龙踅水东南35 白蛇吐信指南 26 黑虎掏心正东31 顺手牵羊西北东南36 燕子抄水正南 27 黄龙升天东南32 金花落地西北37 燕子穿云目北 28 黄龙入海东南33 分金锉玉正北38 青龙探爪正北 29 蜀道横云东南34 投石问路正中 第四段 39 竹帘倒卷东南43 闭门推月面南47 马上开弓面西目北 40 竹帘倒卷西南44 猿猴坠枝面北48 堆窗望月西北 41 竹帘倒卷正南45 怀中抱月东北49 玉女穿梭正西 42 冰柱垂檐面南46 黄龙摆尾东北-西南-东北50 秀女纫针正西

第五段 51 老熊扳枝正西56 怀中抱月正北61 金鸡撒膀面西南 52 苍龙戏虎正西57 狮子开口正南62 浪子拍球西北 53 懒熊靠树正西58 夜叉探海正东63 猛虎出闸正北 54 麻姑献寿正东59 怪蟒翻身穿掌西北64 推窗望月正北 55 马上开弓面东北目 右 60 拨草寻蛇西北-东北 第六段 65 腰横玉带面南70 隔壁探囊正北75 脑后摘巾面南 66 横扫千军面东71 金鸡上架面西76 深海探宝 67 横扫千军面西72 金鸡上架面东77 逆水行舟打南 68 老君推炉正南73 脑后摘巾面北78 狮子揉球面南 69 扭转阴阳正北74 深海探宝 第七段 79 怀中抱月正南83 夜叉探海正南87 狮子吸灯西北 80 青龙探爪东南84 马上开弓面北马西88 樵夫指路正北 81 鹞子入林西北85 行步撩衣西南 82 鹞子翻身正南86 摧马挥鞭西南 第八段 89 蛟龙戏水面西93 坐山打虎面北97 燕子钻天穿掌西北 90 促动天机面东94 五行归园西东北西南 东南 98 落地生根西北 91 乌龙展腰面东95 似火烧身东南 92 铁牛耕地面北96 麒麟吐书面西北

图文教你武当秘传的太极拳八式[4P]

图文教你武当秘传的太极拳八式[4P] 这套简化武当拳共八式。全套演练由起势到收势仅一个来回,所需时间约1分30秒左右。演练动作由慢至稍快,再由稍快到慢结束,形成一个高潮之后,静神平气收势。如果感到演练意趣还浓厚,可按反式再练一次。整个套路演练起来宛如动静自若、神表自在的游龙,轻松奔放地拧转翻裹,使练习者感到明快西藏畅,舒适快慰,神怡爽心。老中青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习练,均能起到养生、健身、防身的作用。简化武当拳是在武当拳初级综合套路的基础上选编而成的,便于武当武术爱好者初学和入门。一般情况下可在120分钟内基本掌握全套动作;两天训练,可以熟记全部内容。这套套动作虽少,但每一个动作都隐含养生、技击内容。认真习练到一定程度后,善悟者或对武当拳研练有造诣者,均能阐释或领悟其健身、防身作用。具有隐秘的养生,尤其是技击性。动作要求(1)动作阴阳,交合运变,体现势正、招圆、松静、柔绵之功;(2)手眼身法步高度配合一致,做到手到、眼到、身到、步到;(3)动静相间,刚柔并济,蓄气轻缓,发劲快打;(4)稳定时无物无我,运动时得意忘形,轻松自在。行拳走架歌八式简化武当拳,无极起势鼓荡丹,两仪开合掳带连,鹤飞展翅气沉田。旋转乾坤开胯髋,野鸡蹿林走连环,五龙暗渡偷掌腿,侧人打钟架压点。阴阳别翅藏奇巧,合抱

太极身安健,式法虽少万遍练,通幽入奥功德满。八式动作说明与图解(一)无极起势1、预备势两脚并步自然站立,身体中正,两臂自然下垂,置于身体两侧,舌轻搭上腭,齿轻叩,口微合,呼吸自然,双目平视,心意纯静(如图1)。2、无极桩法双手从两侧合抱于丹田处,手势成阴阳八卦子午诀(即左手拇指与其它四指轻握,右手拇指从左手空拳眼中插入,指尖顶于食指、中指根节处,其作四指并掌拢覆于左手背上)。然后,用鼻轻、匀、细缓深吸一口气,闭气,鼓荡丹田8次,再呼气。微静,将口中津液分三口咽下(如图2)。要点:轻松自然,收腹提肛,含胸拔背(腹微收,肛有自提之势;胸微含,背有自拔之形,调节身体中正);虚领顶劲(意觉脖领中空,并微拉脖领使其中空之气上提百会,调节得法必使百会至尾闾会阴有气贯相融之感,微拉领脖时须配之下核内收,方才奏效)。说明:无极桩法属道门养生桩法,如得要领,站之得法,全身会有虚无飘渺之感。气之行身,无处不通,无处不透。但初学者不必刻意追求。知此理法,仅做外形即可。(二)两仪掳带1、两仪楼丹①双掌外旋,使掌心向上呈龙心掌型;屈肘后移,双拿后移至两肋旁,然后以肘腕为轴同时拧转外旋(如图3)。②接上动不停,双臂外展,双掌向体侧外伸,掌心向上,拇指向后(如图4)。③继而双臂内合,同时双掌两臂向内旋转180度,掌心向上;双掌当从体两侧向前旋转摆动至体前时,双掌回抽至两肋(如图5)。④接上动不停,如前动

基础入门-太极桩功站桩功详解(配图)

基础入门-太极桩功站桩功详解(配图) 一:站桩功的作用: 站桩功是在静止状态中实现中和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培养人体内在潜能,蓄力于体内的过程。同时,站桩可以提高人体抗击打能力及发放能力,还可以锻炼神经末梢,增加反应灵敏度。在站桩修炼中,采取了意念假借、内视观想及精神放大等三种精神诱导方法。意念假借是在假想身体与外物相互作用时(例如意想两手抱球于胸前),体会身体所发生的相应变化。然后,在意念假借基础上,利用内视观想的方法来体察自身表皮、肌肉、筋、骨、髓的变化。精神放大,即是意想自己头顶蓝天,脚踏大地,身体充塞于天地之间。在实际站桩过程中,意念是十分丰富的,每个环节都互有区别,各尽其用,下文详谈。桩功为充分发挥人体潜能,将劲力有效调动起来,在上述意念诱导训练的同时,更注重丹田开合及周身气血鼓荡。因为丹田乃气机发起之源,只有充分启动丹田,才能实现身如气囊力贯周身。通过站桩,可达到内外三合(即神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并可促成六面平衡之力,周身相争相抗,不偏不倚。 二:站桩功的详解 正确的行功桩架是保证功夫上身的基本条件,架势的体悟则体现了心性、慧根的高下。 太极站桩功是的传统杨氏太极拳入门功夫,对桩架、结构也有特定的要求。现论述于下: 五种站桩功的详细解述:

(一)无极桩(二)浑圆桩(三)开合桩(四)升降桩(五)虚步桩(一)无极桩 动作练法: 身体自然站立,屈膝沉胯,左脚横开,两脚间距与肩同宽或比肩略宽,脚尖朝前,两膝微屈,左掌在内,右掌在外,两掌交叉相合,轻按于腹前。 口诀要领: 百会上领头顶悬 眉宇舒展眼平视 舌抵上腭唇微启 下颌微收神内敛 虚灵顶颈耳听后 松肩沉肘左右抻 含胸拔背脊骨直 松腰沉胯收尾闾 两膝微屈微外撑 两脚踏实劲在中 百会会阴要垂直 呼吸自然气下沉 心静体松上下通 针对性作用:规范身体各部位姿势,调整气息,放松身心,增强腿部力量,增强意识的引导以及意识对肢体的控制力 心法:身体放松后观想自身与茫茫宇宙混然合为一体进入忘我境界

武当太极拳与其它太极拳的区别

太极拳有几大流派?每种流派的区别在哪里? 1、武当太极拳 虽然目前学者公认为太极拳与武当张三丰无关,不过确实存在武当太极拳。武当太极拳讲究“拳打卧牛之地”,基本上两米方圆足以施展,其中除螺旋缠丝外,另有九宫、八卦的内容,其内涵与当前流行的太极拳不尽相同。武当太极拳的要决就是:拳随心境,舒展绵长,恢宏大气,容万物于心。武当太极拳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先至,能四两拨千斤。不但是强身健体还可以防身自卫,武当太极拳结合有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还虚合道的道教气功功法,开人智慧、发人体能,使人延年益寿、长生久世,是一种集武术与养生一体,至高无上的拳法。太极拳的练习过程分三个阶段:首先练形、然后练气、最后练神。其内含功法主要有:吐纳导引功、外气采补功、混元站桩功。其动作以崩履、挤、按、采、列、肘、靠为主,在应用中随、连、粘、贴,连绵不断、行云流水。演练太极拳要求虚灵顶静、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动作舒展,做到神形俱妙。武当太极拳动静结合、内外相含,是内外双修的至宝,是人体性命的源泉。 2、陈式太极拳简介 陈式太极拳有陈式老架、新架之分。老架由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廷所创。陈式太极拳老架共有七个套路,现仅流传第一路和第二路(炮捶),大约道光咸丰年间,陈王廷五传弟子陈有本去掉老架中的某些难度动作,编成陈式新架太极拳。其弟子陈青萍又在陈有本所传拳架基础上创编成另一拳架套路——“赵堡架”。陈式老架拳与新架拳没有本质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老架拳弧形绕转的圈较大,新架拳圈较小。故陈家沟也称老架拳为“大圈拳”,称新架拳为“小圈拳”。 陈式太极拳虽有小架、大架之分,但其运动特点基本一致:其在内是意气运动,在外是螺旋缠绕运动。强调在意识主持下,头顶、气沉,放长身肢,通过旋腰转脊带动上肢旋膀转腕,带动下肢旋胯转踝,使肢体在顺逆缠绕中,促成内外相合,节节贯穿。陈式太极拳的动作有快、有慢,一般发劲时和转换时快,动作过渡时慢,陈式太极拳有刚有柔,一般动作的终点刚,过程柔。 全套动作在快慢、刚柔、开合、曲直等矛盾的相互依存、互相转化中,相连不断,一气呵成。 3、杨氏太极拳 杨褔魁(1799一1871),字露襌,河北永年人。陈家沟陈德瑚在永年开中药铺,杨因家贫卖身到药铺为徒,后陈德瑚带杨回陈家沟家中做些杂活。陈氏十四世袓陈长兴在陈德瑚家设武学,教后人习拳舞械。陈长兴见杨聪明伶俐,作事殷勤,为人忠诚老实,又喜爱拳术,与陈德瑚商量后,乃收为徒弟,传授太极拳。杨练拳极下功夫,夜里鍊拳疲困时,仅在长板凳上打盹。这种长凳很窄,很快就跌下来,醒后继续再练,如是者七年之久,拳乃练成。经老师与东家同意后,装卷归里,离开陈家沟(后又两次拜访陈家)。 杨露襌回家后,经亲友推荐到北京教拳,打败许多名手,名声大震,后到清宫王府教拲,因习拳的都是些贵族子弟,为了适应他们娇嫩体质的需要,便将陈氏太极拳套路中的缠丝劲及窜蹦跳跃发劲等难度较大的动作作了些改动,使其姿势较为简化,动作柔和,不纵不跳,后经其三子健候修改成中架子。再经其孙澄甫的修改而成为目前流行较广的杨式太极拲。其特点是,拳架舒展、动作和顺、姿势柔软。要求绵里藏针。扬澄甫(1883~1936)著有(太极拳使用法)、(太极拳体用全书),曾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传拳,是著名的杨式太极拳一代宗师。 4、吴式太极拳 杨露襌在清宫王府教拳时,满族人全佑从学之,后全佑又从学於杨班候(1837~1892 )。全佑传其子鉴泉,后来鉴泉从汉姓为吴。吴鉴泉(1870~1942),拳架以柔化著称,推手守静而不忘动,形成了架式大小适中,柔和紧凑的特点。吴鉴泉曾在上海开办拳社,培养学生,

《太极拳谱》校记

《太极拳谱》校记 本文作者逸川 在太极拳的修练过程中,从开始,我就对太极拳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习拳之道,理义先明。从普遍认知的太极拳,是一种老年人―养生运动‖,对太极拳一无所知,开始对太极拳有种探求。想探求的是,影响2亿人的太极拳,到底源本的面目是什么? 那么,从理上探求,可以探究其源、其流传,前人所说的拳学真义。拳谱在武学中,是传承的代表,由于门第的观念,更因其武技,拳谱的流传,只是在师徒间择人而传承。 一 .现存的重要拳谱 明清两代禁民间习武,清末社会动乱,到民国年间国术盛行,武学人士为了振兴国家,纷纷广为授徒,武术进入一个辉煌时代,拳谱多是从清末民初公布出来的。在现存的拳谱中,我没有找到清末以前的拳谱。 1.廉让堂太极拳谱--武式太极拳二代传人李亦畲手抄拳谱

《廉让堂太极拳谱》1935年刊行 廉让堂太极拳谱,1935年在山西太原公开刊行,武式太极拳的拳谱传承,据武禹襄之甥李亦畲手抄本《老三本太极拳谱》刊刻。武禹襄学拳、得拳理于赵堡镇陈清平,陈清平学拳于赵堡镇六代祖师张彦,陈清平发展拳架为:腾挪,领落,代理。廉让堂本太极拳谱,是武禹襄将得自于陈清平的拳谱,经武禹襄、李亦畲两代传承,对陈清平所传拳谱有所增益。如李亦畲所作《太极拳小序》、《五字诀》,是李亦畲习拳的总结,讲理深刻。

李亦畲《老三本太极拳谱》自藏本 此谱的流传,由李亦畲手抄,―此卷余手订三本。启轩第一本(注:李亦畲之弟),友人郝和一本(注:郝和珍,后授太极拳于孙禄堂),此本系余自藏。‖故李氏手抄本,又称《老三本太极拳谱》、《李氏太极拳谱》。 逸川校对的《太极拳谱》,在第四卷《王宗岳太极拳论》,依据李亦畲手抄《老三本太极拳谱》,传给郝和珍的本校对。 2.乾隆抄本太极拳谱--传自于陈长兴的太极拳谱

太极拳站桩动作要领

太极拳站桩动作要领 太极拳站桩动作要领 无论是太极宗师,还是武术高手,都要从太极桩功练起,无论你的境界层次有多高,都要经常练习太极桩功。 太极拳站桩动作要领1、起式 身体正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这一点很重要,自己不易体会,要让别人看你是站得掌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不允许有内外八字,全脚踏地,肩井与涌泉一线,站好了这一点,足心会有发热或发麻的感觉。双手自然下垂,双眼目视前方(可闭眼进入凝神)。 起式的目的,一是凝神,从思想上做好练功的准备,二是体会气血的运行,从而进入持桩状态。 女人通过太极站桩可以达到减肥目的,坚持练太极站桩可以减少身体多余脂肪,是减肥的最佳方式,也是最科学的。 太极拳站桩动作要领2、站桩 双手缓缓上提到胸前,双手外拉而抱圆,同时裹胯而曲膝.(双手的姿势可随意,主要是调节身体平衡用的,每个门派的手姿势都不同,道理都一样)。 要点如下 一开始,因为要进入姿势矫正期,为了保持身体的可弓背,在后期,胯打开后需脊柱正直,是气机发动的关键,此点必须做到。头正,颏微内收。这是躯干的要点。

两手指尖相距一拳之远,指尖相对,掌心向内,十指自然分开,手掌与胸距约30公分。 中老年人练太极站桩可以弥补后天不足,能促进骨骼钙吸收,预防骨质疏松,同时还能降低摔跌的风险,提高身体素质。 双手放在肚脐以上肩部以下的部位,具体可视个人的情况而定手略高于肘,肩井要松,这是内力导于稍节的通道。内抱外撑,站到一定程度,自可体会深切。还要做到肘横腕挺。这是上肢的要点。 初学者下肢不能做到完全放松可试试胯往外打开,脚尖向内倾一点,在外脚背形成支点。初期,膝盖可向前曲,后期要慢慢把重心放在胯部下面,最终使小腿与大腿成90度,大腿与上半身成90为最终形态(简单的说,就是像坐凳子上一样)。 一开始姿势不可能做到,在长期修炼后才能做到,也就是说,一开始只是矫正骨骼的形态,使骨骼韧度提高,后期使上半身骨骼矫正,使从脚底下传上来的能量畅通无阻。 站桩时呼吸自然,身心放松非常重要的一点,练功中要注意全身肌肉放松,心态平和,只有这样站得才会轻松。 在站桩中要留意,如果觉得某一部分“走形”,用双手的去体会身体左右的偏差,用双手和身体的距离去体会前后的偏差,必须慢慢就矫正,不可操之过急。 如果有人在旁边护法那再好不过了,就叫别人提醒,看是可以,但身体不能动,以免和之前的姿势有偏差,就尽量不要看。 太极拳站桩动作要领3、收式 双手往边收好,双腿站直,可左脚向右收,可右脚向左收,

太极桩功浅析---解守德 最新

太极桩功浅析---解守德最新 太极桩功浅析---解守德转贴 ============================= 发布时间:2009-03-28 13:07 火候难言靠体悟 “意贵专”,还有一个用意的刚柔强弱问题要注意。意的刚柔就是阴阳变化.两 个不同方向的变化就是阴阳,比如点和面的散和聚等,其中就有阴阳。现在一部分人已经在 站桩的时候体会圈的动作走不同方向,产生不同方向的旋转。产生不同的变化的时候,产生 相和,阴阳相济的变化。也就是速度一样的时候.是很舒服的.这就是相和。它是动的,是 动的混和,在站桩功中要找到这个要点。比如,肩圈的变化,前面断开,这样走,就是前合 后开.后开的话就是前合.还有里外、上下的开合相寓。比如,现在这个动作是顺时针方向 转,你还要找出逆时针的那个圈;再比如,你将圈放大以后,从前面断开.从中间打出来, 在站桩时这些劲都要找.这就需要心静下来才能找得到。所以又要继续按拳架的要求去练, 另一方面要调整身体,找到松、找到柔的同时意要专,将内劲的气势打出来,要防止由于出

现一部分身体硬了.这下子内劲也找不到了.等到你要想调这边的时候,那边又找不到了.等 到你回过来调身体松紧的时候,拳架走到哪里又忘记了。 站桩时意的刚柔强弱.在“意贵专”的基础上,功力到了一定阶段如何加强用意的问题,用道家的说法就是加火的问题。道家修炼中从来就有“药物易知,火候难准”, 又有“圣人传药不传火”的说法。这里的药物.就是我们的内气。火候问题很复杂,因为与 内功的强弱程度有很大的关联。很多人练功时为什么会出偏差7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不 知道自己的内气强弱程度如何。到了该加火的时候.也就是加强用意阶段.内气一定要充足, 否则就会出现炒干锅的情况。太极修炼重实证 儒家、释家、道家的修炼过程都讲究“行、住、坐。卧”中练功。行,就是平时的行走、行动中怎么来练功。行.就是所有的做事状态,包括你的身行、心行都一样.这 些行的状态下都要保持练功状态。住,停下来了,任何一个姿势定住了,好像太极拳的定式 一一白鹤亮翅等。站桩也是属于住。坐,指各种各样的坐姿。卧,躺下来,其中也有姿势的 学问。有人说最好教我们卧功,那是你现在想偷懒,睡大觉,其实功没有到那里,讲也没有 用。因为你一躺下来处于放松状态就想睡觉,但卧功不是睡着的,一定在练功的状态下。失

很经典的太极拳的完整修炼及正确方法

太极拳的完整修炼及正确方法 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直击窍要 赵建宇 第一章:明理篇 一、明确目的 (一)练习太极拳的作用 (二)练习太极拳的目标 (三)练习太极拳的练习方法 二、基本缠丝功是练好太极拳的根基 三、基本缠丝功法歌 第二章:太极拳法 第三章:例举技法 第四章:推荐太极拳理论 第一章:明理篇 一、明确目的 (一)、练习太极拳的作用 练习太极拳能起到什么作用?能达到什么目的?汇总起来分三个方面: 1、起到健全心理健康的作用,陶冶情操。通过练习太极拳的松、柔、轻、缓和刚柔相济,可以化去人们心理上因繁忙复杂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浮躁、郁闷、傲慢、恐惧、轻率、鲁莽等等不良情绪。练习太极拳讲究的是平衡的道理,心平气和,平衡中有起伏,起伏之中保持平和,即中庸之道。太极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意识体操,但它不是简单的体操,它是先有意识(主要是练意识),后有动作,用意识去指挥动作的运动,这里面处处富含哲理,妙趣横生;太极拳是拳术、也是艺术,练起来如行云流水,如波涛跌宕起伏,具有很雅致的欣赏价值,所以通过太极拳的长期锻炼可以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效果。 2、全面增强体质。通过太极拳这种运动方式可以全面提升体质,因为太极拳的要求是由里到外,一动全动;自下而上,由上而下,节节贯串,意念不动,外形寂然不动;意念、内劲一动,外形随之而动,而且要符合阴阳平衡的哲理,从而调动了身体所有机能参与锻炼;因此对于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起到了良好的改善作用,有病的起到了治疗作用,无病的起到了增强体质的作用;肥胖的可以减少脂肪;瘦弱的可以使体格、肌肉健壮;可以增强骨骼的抗压、抗折性能;提高关节的活动性能和韧带的延展性;增强了腿部力量,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尤其是抗感冒等抵抗力的提高尤为明显。(请参阅我的“太极拳的健身价值”一文) 3、武术技击作用更巧妙。太极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静制动,后发先至;舍己从人,“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引进落空合即出,四两拨千斤;物来顺应,沾着不离,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二)、练习太极拳的目标 练习太极拳无论是技击还是健身都是让身体的机能达到空松圆活,化僵为柔,达到积柔成刚的目的。人在婴儿时期肢体是柔软的,但没有搏斗、生产能力。当人们有了生产、搏斗等生存能力后,肢体、劲力又变得僵硬,随着岁月的增长,

太极养生 详解武当太极拳十三式要领

太极养生_详解武当太极拳十三式要领 在中国,关于太极拳的派别更是数不胜数,武当13式太极拳更是综合了内外功法,外有太极十三势,内有武当内家拳,下面北京迈凯奇就简单的介绍下武当太极拳十三式。 武当内家拳,是一种集武术养身为一体的精妙拳法,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四两千斤,后发先制的武术特点;亦有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刚柔相含,含而不露的武术风格。更有发人潜能,开人智慧,充人精神,壮人体魄,去病健身,益寿延年的独特功效,实为中华武术之晶体,东方文化之瑰宝。

太极拳法,并非是指目前所见单纯的太极拳套路,而是由俩仪、太极、无极、三种不同层次的拳术、功法组合而成的一套由外至内,由动至静,从初级到高级,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完整的修练功法。 武当13式太极拳是第一代内家拳,为三丰祖师所创,十三势是由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等功防意识较强的十三组动作组成,其中内含吐纳导引、采补混元桩等三种道家内修养身功法,然十三势动作亦是根据锻炼人体八脉的需要所编,而八脉又内连五脏,整个套路内含五脏八脉,外有五步八法,兼之功防十三组合,容合道家养身丹术,故谓“太极十三势”。 其动作要领是:虚灵顶颈,含胸拨背,沉肩坠肘,舌顶上腭。练习时要求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六合之中,神形具妙,动作之中,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松沉自然;动静之中如棉里藏针,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开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细长匀,息息归根。太极十三势内含丰富,意义深远,自古为武当镇山之宝,秘传之法。 武当13式太极拳动作要领: 第一式仙人放剑 (1) 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且将两膝之关节自然弯曲;两手臂环抱于胸前且令其两手形成分指掌(五指自然分开并弯曲手指)而做掌心相对状;头部端正但却微做垂首(低头)状;肩 下沉,腹内收,腰要塌,胸须含,背则拔;凝神静息待操作;此为预备式。 (2) 两膝再做弯曲状即佐之身体下沉;同时两掌抓握回收至下腹前并使之变为左,右空心拳状。眼看两手。 (3) 右脚向正前方(术语谓之正门)踏出半步;与此同时两手向前放开(与胸等高,掌心向前)。 (4) 右脚不动即不得移位;左脚套步上前踏入正门并形成左剪刀步定位(即左腿伸直前 探铺出且左脚尖内扣朝向右方;右膝弯曲其脚尖外撇约40度角;收髋紧腿勿松肌肉);而两掌则在步型定位之间作收,放击打即右掌下按,左掌前推(均为掌缘作重点击打)。 (5) 再将左腿弯曲且脚尖外展;两手握成空心拳相靠 (6) 然后两腿形成右剪刀步(须右脚前踏一步后再做定位),两掌作左下按而右前击之状。 第二式乾坤盘球

武当太极拳三十六式

武当太极拳三十六式 (游玄德演示) 第一式:无极桩 两手下垂,自然站立,独立守神,中正安舒,虚领顶劲,面南背北。 动作要领:在武当太极内功修炼当中,很重视南北极子午向,达到天人合一。 道家养生秘要:醒神安脑、引气归元。 图1 第二式:抱元守一 左脚左移,两脚与肩同宽、平行、足心含空、男左女右,两手合抱,拇指相对成圆状,顶天立地,头部中正,全身放松,气沉丹田。 动作要领:身正,体松,气顺,神凝,全身透空,八面支撑。 道家养生秘要:掐诀凝神、鼓荡丹田. 图2 第三式:开太极(图3、4、5) 两手从身体两侧分开,如铜钟式,有气感后,慢慢伸展,至两臂展平与身体成大字状。手心向下外转至手心向上,慢慢合于头顶,中指相对节节贯穿经面前下沉至丹田,两手以腕为轴外展,十指向前。 动作要领:两手分开自上而下划圆,须一气合成,配合呼吸。 道家养生秘要:伸筋拔骨、气贯黄庭。

第四式:金龟戏水(图 6 ) 接上动,松腰屈腿下沉成马步,两手掌心向下向前棚起,两腿直立,随即沉肩垂肘如金龟戏水下沉,双手收于丹田处,合抱于胸前棚出。 动作要领:太极有八十一个劲,此动作是个翻转劲,须周身协调一致,身形中正安舒。 道家养生秘要:任督通关、升清降浊。 金龟戏水图6 第五式:怀中抱月(图7 、8 ) 两脚成马步,腰右转,左手掌心向下收于左肋,在随身体右转,合于胸前,右手掌心向上,收于丹田,两掌心上下相对。 动作要领:以腰带手,圆转中正,切记低头弯腰。 道家养生秘要:坎离相交、养心去火。

怀中抱月图7 图8 第六式:拨云见日(图9 、10 ) 接上动右转腰,两手掌心向上,右手在前、高不过眉,左手在后,低不过胸,左脚内扣,右脚外摆,两手分开,内旋挤出,掌心向前,左脚跟步。 动作要领:动作变化须自然圆活,力整。 道家养生秘要:转腰强肾、益寿延年。 拨云见日图9 第七式:陆海奔潮(图11 、12 ) 退左脚,两手下捋收于胯根,双手合抱棚出,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如抱婴儿状,左脚蹬,右脚弓步。 动作要领:下捋时忌低头,弓步时须全身贯力。 道家养生秘要:气运周身、培元固本。 陆海奔潮图10 图11 图12 第八式:怀中抱月(图13 ) 右脚内扣,左脚外摆成马步,右手掌心向下合于胸前,左手掌心向上,收于丹田,两掌心上下相对。 动作要领:以腰带手,上下连贯。 道家养生秘要:坎离相交、养心去火。

太极养生桩功

太极养生桩功 道家太极养生功法流传至今,桩功姿势各异,心法口诀各不相同,诸多功法虽流布于市井,但其精华仍秘传与道家。 太极养生桩功是太极养生的基本功修炼,在太极养生修炼体系中,各种桩功训练是都对练习者起着不同作用,而针对每种桩功安排的辅助心法,每种桩功都有特定的训练手段;不同桩功的训练方法和目的也不同; 太极养生桩功,是在静止状态中实现中和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培养人体内在潜能,蓄力于体内的过程。同时,桩功可以提高人体体能及发放能力,还可以调理五脏六腑,增强人体各器官机能。在站桩修炼中,采取了意念假借、内视观想及精神放大等三种精神诱导方法。意念假借是在假想身体中内气相互作用时,体会身体所发生的相应变化。然后,在意念假借基础上,利用内视观想的方法来体察自身表皮、肌肉、筋、骨、髓的变化。精神放大,即是意想自己头顶蓝天,脚踏大地,身体充塞于天地之间。在实际站桩过程中,意念是十分丰富的,每个环节都互有区别,各尽其用,意念的收放则来自于各种桩功独特的心法。 桩功综述 一, 精神论 养精化气,养气化神,固根培本,养人身三宝,充人精神,发人智慧,使之,能为人所不能,能及人皆莫及,是谓太极养身,太极养身,则是掌握人身三宝,精气神自然变化的规律,修之炼之,而达到养生长身之修炼方法。 二, 太极论 太极,无极而生,阴阳和合而成。(即:一气分为二气为阴阳,阴阳二气合为一气为太极) 何谓太极?老子:"无,名天地之始"天地之始乃是混沌,混沌者,元气,原始祖气,此一气,先天而生於阴阳,后天而藏於阴阳, 即,生於先天而藏於后天,为阴阳未分之象,万物元始之极点,故谓无极。无极者,虚无静极之意也。混沌初开,乾坤始奠,阴阳道合而成象,是谓无中生有,"有,名万物之母",谓之太极。 如:天地阴阳上下相合为一气而万物生,日月阴阳来往相交为一气而寒暑顺。男女阴阳彼此相交而孕始成。 此一气是为太极,故为万物之母,太极。乃太和静极之意。 三, 俩仪论

武当38式三丰太极拳陈师行道长教学口令、歌谣及拳谱

武当38式三丰太极拳陈师行道长教学口令——1,起勢 重心下沉,腳尖踮起,邁開馬步標準,重心輕移到左腳。這時候要做到:鬆肩沉胯,含胸拔背,全身放鬆。兩手合到腹前下沉,抱球,提到胸窩,翻腕沉到膝蓋與膝平,再抱球從兩膝蓋起與肩平,成大圓形。沉肩沉肘沉掌。氣哒菩暮响额^頂,翻腕下沉送腸與臍平,後收起下沉起於勾手與肩平,同肩寬。 ——2,退步崩式 兩手交叉抱球扣腳收腳丁步,手抱圓手臂撐圓。轉身左腳向前斜角邁步前移,馬步捧掌,左掌心朝里右掌心朝下,兩臂撐園。 ——3,攬雀尾 穿掌後坐,上手齊眉下手齊胯,抱球收腳丁步。穿掌下沉,邁步推按,擺左後右,擺右一插,,二插收腳,三撥換掌,左掌撐起,翻腕提膝,腳尖扣起蹬,腳尖绷直收回。重心下沉,上步馬步送掌。擺腳一帶至左上斜方,二換手退步,轉身弓步帶掌至右後斜角,後坐穿掌收腳,下沉後角抱球,面向正前方。 ——4,正單鞭 左掌外翻,右手從左掌心穿出勾手,左手扶助右肘,提膝蹬腳,腳尖繃直收回,重心下沉,左腳邁出,掌心朝里向外旋轉分開。 ——5,提手上勢 後坐扣腳,左掌從腸位(前位?)上穿出,稍比肩低點,形成正馬步。翻腕擺腳帶掌收腳,手與肩平向正前方托掌帶手至腸位,形成一個立園形,勾手提於肩平,提膝與手同步蹬腳。收腳抱球,重心下沉,腳跟著地,扣腳轉腰翻球,左腳點起與兩掌心相對,左腳邁出馬步沉掌,左掌心提至心窩,兩掌背相對。 ——6,白鶴亮翅 抱球收腳,穿掌上步,右撩左按,左腳前點,兩臂撐園。 ——7,左摟膝拗步 右轉下按,左掌上托左腳收回成丁步,左掌心下按,右掌心上託與肩平,重心下沉左腳邁開摟膝推掌。 ——8,右摟膝拗步 跟步後坐左轉身帶掌,左掌託於肩平,右腳收回丁步,重心下沉右腳邁出,右下摟膝左推掌。——9,倒轉肱 撥掌後坐,轉腰右掌從腸位向左膝下插,抱左插扣腳。撥掌後坐兩手收至腸位,送掌提膝,兩掌心朝上。重心下沉右腳後退,左掌收至腸位向膝蓋下插,抱插扣腳,撥掌收腳兩手收至腸位,掌心向上送掌提膝,腳尖棚直。 ——10,斜飛式 重心下沉左腳向斜角退步,轉身右掌下插,抱插收腳丁步,右腳後退,轉身右掌從心窩送出,掌心向上。 ——11,虛步亮掌 左掌收到腸位,從腋下穿出,左腳前點成虛步亮掌,兩掌心朝前。 ——12,提手上勢 右掌穿出左腳後退,擺手收腳,兩手收至腸位,勾手提膝蹬腳。收腳抱球,重心下沉腳跟著地,扣腳轉腰翻掌抱球收腳,掌心相對。重心下沉左腳邁開,馬步沉掌掌背相對。 ——13,白鶴亮翅 抱球收腳,穿掌上步,右撩左按,左腳前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