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电大 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3

福建电大 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3

福建电大 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3
福建电大 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3

客观题共50题(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

第1题(已答).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作者是

A.

白居易

B.

顾况

C.

孟郊

D.

杜甫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2题(已答). 科举制出现在什么时期

A.

春秋

B.

C.

魏晋

D.

隋唐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3题(已答).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运用了何种手法

A.

空白

B.

泼墨

C.

点染

D.

色彩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4题(已答).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哪位诗人的写的

A.

杜牧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5题(已答). 不属于反映清明节的作品是

A.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B.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C.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D.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6题(已答). 元剧曲调的总的特点,是由于唱词由词向曲的转变,而形成一种宣叙朗诵之格调,不属于其旋律特点的是

A.

多用七声音阶.旋律跳动大.因而显得刚劲有力.起伏跌宕.

B.

节奏爽直流畅.多用底板.正反拍交叉对比较强烈.因而具有活跃.跳脱.闪嫌的风格特点.

C.

用快式或中速的板式.就是运用慢板亦比以后南曲的要紧凑.几乎不用赠板形式.

D.

节奏复杂多变.常用增板形式增强效果.正反拍交叉对比虽然强烈.然而却沉稳.轻柔.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7题(已答). 老子的思想学说的核心是道,他的思想学说见于一书。

A.

<老子>

B.

<墨子>

C.

<庄子>

D.

<韩非子>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8题(已答). 民间曲艺的种类不包括

A.

平话.相声

B.

快板类

C.

西方歌剧

D.

鼓曲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9题(已答). 中国戏曲语言的特性不包括

A.

动作性

B.

个性化

C.

形象化

D.

荒诞化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10题(已答). 中国早期审美教育不包括以下哪个阶段

A.

夏商周中国古代审美教育的萌芽

B.

西周末年至春秋末年中国古代审美教育的提出

C.

战国至东汉末年中国古代审美教育的发展

D.

隋唐至北宋---中国古代审美教育的繁荣昌盛阶段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二、判断题(共40题,每题2分)

第11题(已答). 汤式[越调]《柳营曲听筝》:酒乍醒,月初明,谁家小楼调玉筝。指拨轻清,音律和平,一字字诉衷情。恰流莺花底叮咛,又孤鸿云外悲鸣;滴碎金砌雨,敲碎玉壶冰。听,尽是断肠声。是写失恋的感受。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12题(已答). 隋唐建立科举制度之后,以《六经》作为统一的经典教材

对错

【参考答案】错

【答案解析】

第13题(已答). 孔子首开私人办学之门,有教无类,诲人不倦,既是伟大的思想家,又是伟大的教育家。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14题(已答). 什么是仁?孔子解释:仁者,人也。基本意思是爱人。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15题(已答). 南宋以后,以迄于明清,理学盛行,孔孟思想学说渗杂了佛道,或被改造,或被歪曲,变了真味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16题(已答). 《论语》主要是记述孔子言谈行事的一部书,《孟子》是孟子与其弟子共同编纂的记述孟子言行的一部书。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17题(已答). 佛教对中国传统的哲学没有起到充实的作用

对错

【参考答案】错

【答案解析】

第18题(已答). 张说是唐玄宗时的贤相,其诗集中多游览佛寺和阐释佛理之作。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19题(已答). 大乘教认为释迦牟尼是觉者、传教师、教祖,而佛只有一个,就是释迦牟尼

对错

【参考答案】错

【答案解析】

第20题(已答). 刘义庆的《幽明录》、干宝的《搜神记》与道家的神魔说有关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21题(已答). 汉初,道家老庄的哲学思想的清静无为即为统治者所接受,实行较宽容的政治措施,与民休养生息,出现了文、景之治。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22题(已答). 元代统治者对汉族实行高压的民族歧视的政策,只能使汉族文人产生逆反的心理,或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而隐居林泉。此时道家的鄙薄功名利禄,否定仕途,自持孤岸清高的思想,成了许多文人思想的主导。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23题(已答). 元代王恽[越调平湖乐]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霹雳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描写了秋社的场面。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24题(已答). 北来风俗犹存古,南渡衣冠不及前反映的是捣衣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25题(已答). 元代刘秉忠[双调蟾宫曲]梧桐一时初凋。菊绽东篱,佳节登高。金风飒飒,寒雁呀呀,促织叨叨;满目黄花衰草,一川红叶飘飘。秋景萧萧,赏菊陶潜,散诞逍遥。写重阳登高所见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26题(已答). 数来宝流行于中国南北各地,又名顺口溜、流口辙、练子嘴等。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27题(已答). 打鼓唱书一直是乡间农民的自娱的一种形式,至明末才有艺人击扁鼓、打节板、弹三弦,把鼓书从农村唱到城市。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28题(已答). 清代弹词至乾隆年已逐渐缩小至江苏、浙江一带,吴歌柔语如珠,绵绵不绝,最宜借弦慢捻浅唱。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29题(已答). 唐代韦应物《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悠。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先点明归思,再用秋雨、雁声烘托。但却不是点染的手法

对错

【参考答案】错

【答案解析】

第30题(已答).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径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以动写静

对错

【参考答案】错

【答案解析】

第31题(已答). 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雨夜的静表现孕育着的动。细雨随着微风在深夜里无声地飘落着,这是何等的寂静,但实际上春雨带来的不平静的躁动,万物峥嵘的春天就要到了。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32题(已答). 韩愈《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琵琶行》、李贺《李凭箜篌引》都为描写音乐的名篇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33题(已答). 苏轼《江城子凤凰山下》,据词前小引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可知写在湖面上听筝的感受,作者将弹筝人置于雨后初晴的湖光山色之中,下片从多方面写音乐: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青峰。先写弹筝的旋律是哀筝,定下基调;再写乐中传来的情是苦情;接写无人忍听;再写由于乐曲的悲伤,使烟霭敛容,云烟收色;继写这伤感的乐曲如湘

水女神在倾诉自己落水而亡的悲哀。最后写本想等曲后事后问个究竟,但不待缓过神来,而弹筝人已逝去,只剩下屹立在湖边的青山翠峰,乐曲余音仍绕旋在这青山绿水之间。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34题(已答). 宋词所以盛极一时,是曾以音乐为凭藉。词曾被称为乐府、乐章、传声,是一种与音乐相结合可以歌唱的文学形式。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35题(已答). 殿试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探花,第三名称亚元。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36题(已答). 眷录,即派专人对考生试卷抄录,以防考官认其笔迹而营私。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37题(已答). 元代考试分乡试、会试、御试三级。御试后,蒙古、色目人为一榜,汉人、南人为一榜。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38题(已答).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是戏曲的灵魂,是戏曲主题的基础和情节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生活矛盾在戏曲艺术中的集中而概括的反映。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39题(已答). 戏曲是以表演为中心的舞台艺术,它的兴衰与演员并系极大,中国戏曲所以独具魅力,与许多演员的杰出演技分不开的。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40题(已答). 中国古代戏曲结构主要是点线型,亦称开放型。点,指剧中各段的中心事件;线,指贯穿全剧的主线。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41题(已答). 古代艺术学校的考试制度各不一样,其比较完备的如宋画院。宋画院有入学考,考题多以命题创作为主,如以踏花归去马蹄香、深山藏古寺、竹锁桥边卖酒家为题作画,旨在了解学生表现画意的能力和语文基础知识。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42题(已答). 中国第一所音乐学校是大司乐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43题(已答). 孟子在《尽心章句中》指出: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他不仅指出教比政更得人心,还具体指出这种教必须通过情感陶冶来进行。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44题(已答). 轻躯徐起何洋洋,高举双手白鹄翔。宛若龙转乍低昂,凝停善睐容仪光。如推若引留且行,随世而变诚无方。舞以尽神安可忘?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45题(已答). 舞蹈产生于劳动。原始人最初以狩猎为生,一旦获得丰盛的猎物,为了表达内心的喜悦,他们就以手舞足蹈的动作来自娱。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46题(已答). 《陈风宛丘》: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意为:你摇摆不停的舞姿热情奔放,你在宛丘山坡之上翩然欢舞,使我全心倾恭,但又不敢存有奢望。通过男子对一位女舞蹈者的欣赏,描绘了一种热情奔放的舞蹈情景。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47题(已答). 制科是皇帝临时诏令设置的科目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48题(已答). 全真派主张以澄心定意、抱元守一、存神固气为真功;以济贫拔苦、先人后已、与物无私为真行,功行俱全,乃为全真。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49题(已答). 唐代白居易《黑龙潭》: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反映的是娱神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50题(已答). 斗草,是古代常见的一种游戏。其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比较简单的斗力拉斗,双方各持花草枝茎的末端,勾搭相拉,枝茎保持不断者胜;一种是斗智的答对,大家采集花草实物,比赛时一人报出自己草名,由别人凭手中花草进行对偶式的回答,答不上来或不能构成对偶的算输。

对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电大实用写作作业答案提示

《实用写作》第一次作业答案提示 一、填空(绪论、第一章) 1、主旨、、结构和是一切文章的构成要素。 2、公文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____性;(2)____性;(3)____性;(4)____性;(5)_____性。 3. 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行政公文的种类为 类,公文为: 4.按照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的不同,可将公文分为:_______文、_______文和_______文三种 5、一篇公文的构成要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部分、部分、部分。 6、_____部分又称文头部分,通常由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发文机关 标识、、签发人诸要素构成的;主体部分又称行文部分,通常是由标 题、、正文、、成文日期、、附注等项目构成的;又称文尾部分,通常是由主题词、、印发机关、等诸要素构成的。 7、行政公文的发文字号由、、三项要素组成。 8、发文机关名称、和是构成公文标题的三个基本要素。 9、一份公文的制发过程,一般应当经过以下几个程序:(1)拟稿;(2);(3)签发; (4);(5)缮印;(6);(7)、分发。 10、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可用_______ 。 11、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要用_________;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要用________。 12、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可用。 13、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可用。 14、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可用。向上级机关请求、 批准,要用。 25、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的答复问题,请示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要用。按行文方向的不同划分,可将函分为函和函两种。 二、名词解释 1、公文: 公文:也即公务文书,对这个概念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在公务活动中所用的各类文字材料。而这里所说的公文是指狭义的公文而言的,主要是指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列出的十三类公文。这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贪污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形考作业三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形考三 1、儒家所谓的“智”是指( ) 选择一项: A. 科学地分析世界的手段 B. 带有一定的伦理色彩的认知手段 C. 客观的分析事物的能力 D. 明智的政治态度 2、在“忠”、“信”、“诚”三者之间,“诚”更表现出( ) 选择一项: A. 与“信”的观念相同 B. 有外在约束的意味 C. 跟“忠”的意思较近 D. 更注重主体性 3、“恕”的本意是指 ( ) 选择一项: A. 严格地要求别人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原谅别人的过失 D. 严格地要求自 4、我们现在“恭敬”连用,古代“恭”、“敬”二者的关系应该是( ) 选择一项: A. 恭、敬二者的意义完全相反 B. 恭是内在根本,敬是外在表现 C. 敬是内在根本,恭是外在表现 D. 恭也就是敬 5、与儒家相比,佛教所谓的孝是指( ) 选择一项: A. 为自己的法身尽孝 B. 给父母尽孝 C. 为师父尽孝 D. 为自己尽孝 6、侠文化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 ) 选择一项: A. 侠作为墨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墨家影响大而增加了影响

B. 自古以来就是侠士的天下 C. 侠文化有着特殊的土壤 D. 反映了封建社会里普通百姓的良好愿望 7、在先秦跟儒学一样的显学,墨家思想中最强调的一点是( ) 选择一项: A. D、博爱 B. 术 C. 兼爱 D. 仁 8、中国古代的仕官文化虽然一度表现了其先进性,但最终却显得落 后了,而且还有许多负面效应,下面所列不属于仕官文化负面效应的有( ) 选择一项: A. 不利于封建制度的稳定 B. 不利于法制的建设与完善 C. 不利于政治家的培养 D. 不利于国家的强大

2002年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试卷

2001年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试卷(时间:150分钟) 中国文学(6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神话故事出自( )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 )中的名句 3、谢灵运是南朝时期扭转玄言诗风,开创( )派的关键人物。 4、被称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一诗的作者是( ) 5、“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出自词人( )的《望海潮》( 东南形胜) 6、“三言二拍”中的“三言”具体是指《醒世恒言》、《喻世明言》及( )。 7、汤显祖的《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和《牡丹亭》合称( ) 8、清中叶,代表人物为方苞、刘大櫆、姚鼐的著名散文流派称作( ) 9、清代传奇的杰作当推洪升的《长生殿》和( )的《桃花扇》。 10、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为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和( ) 11、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鲁讯小说集是( )和( )。 12、“五四”时期出版的中国第一部新诗集是( ) 13、巴金的小说《雾》、《雨》、《电》合称( )。 14、现代小说史上善于创造“市民世界”的作家是( ) 15、“陈奂生”系列小说的作者是( )。 二、选择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汉赋《子虚赋》和《上林赋》是( )的代表作品。 2、现存最早且最完整的七言乐府诗《燕歌行》系( )所作 3、我国第一部专评五言诗的文学批评论著是( ) 4、沈约等提出“四声八病”之说,创作( )诗,为律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王维( )一诗中的名句。 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出自( )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 7、唐代散文作家中以山水游记著称的是( ) 8、《西厢记》中的( )是该剧中对封建礼教最具冲击力的女性形象 9、中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 10、《红楼梦》写出了所谓“乾隆盛世”具有代表性的( )四大家族的兴衰。 11、《雷雨》剧中,具有“雷雨”般性格的人物是( ) 12、( )是以描写湘西地区“宁静”生活和“民情淳朴”见长的作家。 13、夏衍的戏剧代表作是( )。 14、《创业史》的作者是( ) 15、孙少平、田晓霞是路遥长篇小说 ( )中人物形象。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 1、江西诗派 2、古文运动 3、问题小说 四、论述题(共两题,每题需答300字左右,共18分) 1、简述《史记》对中国文学的影响(9分) 2、简述《子夜》中的吴荪甫形象(9分) 中国文化(40分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在线作业3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3 交卷时间:2016-03-11 11:45:27 一、单选题 1. (5分)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格局是()。 ? A. 儒道互补 ? B. 儒法互补 ? C. 儒墨互补 ? D. 法墨互补 得分:5 知识点:5.3 儒道互补——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2. (5分) 中国绘画史上提出创作和鉴赏的金科玉律即“六法”的人是()。 ? A. 王羲之

? B. 陆探微 ? C. 谢赫 ? D. 张僧繇 得分:5 知识点:10.1 中国古代艺术的主要门类与成就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3. (5分) 先秦法家重法派代表人物是()。 ? A. 管仲 ? B. 子产 ? C. 商鞅 ? D. 吴起 得分:5 知识点:7.1 中国古代法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4. (5分) 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指()。 ? A. 《黄帝内经》 ? B. 《神农本草》 ? C. 《伤寒杂病论》 ? D. 《本草纲目》 得分:5 知识点:11.1 中国科学技术的重要成就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5. (5分) 汉语七大方言中使用最多的方言是()。? A. 湘语 ? B. 北语 ? C. 吴语 ? D. 粤语 得分:5

知识点:3.3 汉语、汉字的文化功能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6. (5分) 中国人饮食方式()。 ? A. 聚餐制 ? B. 分餐制 ? C. 自助式 ? D. 个体式 得分:5 知识点:12.3 饮食民俗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7. (5分) 揭露科举制度弊端和异化最为出色的古代长篇小说是()。? A. 《水浒传》

2018实用写作形成性作业3

题目1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为维护机关工作的正常工作秩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越级行文。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请求批准,使用() 选择一项: A. 批复 B. 请示 C. 报告 D. 函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题目3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用提案。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4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联合行文的发文字号,要标明每个行文机关的发文字号。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5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写作调查报告时,一般常用第一人称。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6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通知可以“特此通知”结尾,也可以发出号召、抒发感情。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7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请示写作必须坚持() 选择一项: A. 多个主送机关 B. 一文数事 C. 一文一事 D. 多送给领导者个人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题目8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在作中,简报可以代替工作报告和请示,也可以代替工作请示和通知。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9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在所有的公文文种中,权威性和约束力最强的文种是()选择一项: A. 通告 B. 决定 C. 议案 D. 命令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题目10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联合行文的机关应该是()

2017年电大年最新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2年最新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一、填空题 1.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间断的优秀文化。 2.“文化”是___中国_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化”一词在我国的出现,至迟可追溯到_西汉。“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_纹理__。“文”与“化”并联使用最早见于__《_易._贲卦._象传》。 3.所谓“广义文化”,即人类社会创造的_物质文明_____与__精神文明__的总和。 4.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5.远古至夏朝建立(公元前21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阶段, _______夏商西周时期_______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型期,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与融合期,隋唐五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时期。宋元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续发展时期,明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暮总结期。 6.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 7.以黄河中下游两大文化区为主干的中华新石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渊源。 8.中国传统文化雏形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其一,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字, 其二,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政治结构的形成,其三,初步形成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其四,在意识形态领域,天命神权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产生。 9.儒家发展了“周礼”的伦理道德思想。孔子提出以“仁”为核心的政治思想,认为体现“仁”的制度和行为准则是“礼”,主张“克己复礼”,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道德。孟子对孔子的思想进一步发挥和完善,提出五伦说说以及“仁义礼智”四德说。 10.董仲舒提出“新儒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本框架,以“君权神授”为基本理论,将阴阳五行学说提到神学的体系上来,把儒家伦理思想的父权、神权和君权三位一体化,从而建立起“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和“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以及“天不变,道也不变”的宇宙观,以论证“王道之三纲”的永恒性。 1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包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精神、“人本主义”精神、“人为”“天人合一”与“天人和谐”精神。 12.中国气候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季风气候明显,二是大陆性气候强,三是气候类型丰富多样。 13. 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是我国文化史的一大主题。不仅是农耕与游牧长期对垒的界标,也是二者之间通过战争、迁徙、和亲、互市等中介形式,实行经济互补和民族融合的纽带。 14.中国自然经济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这一特点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15.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完备而系统,专制主义严密是其典型的特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形成了“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 16.中国传统哲学萌芽于夏商周时期,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17.现在一般把中国传统哲学划分为七个阶段,即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乾嘉朴学。 18.早期法家分为重法、重术和重势三派,分别以商鞅、申不害、慎到为代表。战国末

2019年电大《实用写作》机考题库及答案

2019年电大《实用写作》机考题库及答案 一、判断题: √公文都有一定的时效,一般以成文日期为生效时间。 √篇段合一式的结构就是正文的全部内容包含在一个完整的自然段内,一个段落就是一篇实用文。 √发文字号是指发文机关一年中所发不同文件的顺序编号,简称“文号”。 ×经济新闻只求新,没有真实性的要求。 √“当否”“可否”“妥否”等词在实用文体专用词语中称为商洽词。 ×表彰性通报既要写明被表彰者的先进事迹,还要简介其一般表现。 √预算报告属于财务计划性质,决算报告属于财务总结性质,两者都应依法编制。 ×实用文体中很多文种如产品说明书、请示、经济活动分析、合同等,可以采用抒情的表达方式。 ×事关重大或紧急,可以在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 √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因而陈述性是它最大的特点。 √事务文书按其适用范围可以划分为行政事务文书和日常事务文书。 ×请求函可以一个函件中请求多个事项。 √总结的主体部分,应该写成绩与经验,问题与教训。 √计划的核心内容,就是要着重写明具体任务、措施要求和步骤安排。 √保障资金安全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价值所在。 ×主送机关名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简写。 √函属于平行文。 ×联合声明不属于契约文书。 ×广东某高校与新生签订《学生管理与学生自律协议书》,条款中有“学生本人对自杀、自伤引起的后果承担责任”。这份协议书是有效的。 ×手机短信的结构通常由称谓、正文、署名三个部分组成,一般不可以省略。 ×有名合同为有效合同,无名合同是无效合同。 √契约是一种合意,即符合契约双方或多方的意愿。 √由于是普发性公文,通告一般没有主送机关。 √“本”“我”“该””等词在实用文体专用词语中称为称谓词。 ×一篇实用文可以有多个主旨,分段落分中心来表述。 √任何违背法律法规的合同都是无效合同,一旦有纠纷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 √“情况交流”“简讯”“工作通讯”是简报的别称。 ×请示只写一个主送机关,但可以抄送其他上级机关和下级机关。 √实用文体的主旨必须体现写作主体对所提出问题的分析、判断和认识。 ×表扬信的表扬对象只能是个人,对象是集体的话要用感谢信。 √有明确办理时限要求的公文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完毕。 √“根据”、“遵照”、“按照”、“依照”等介词引领开头的一般为根据式开头。 ×邮件抄送和邮件密送都是一封邮件发给多人,是一回事。 √签订合同的日期应在双方当事人署名之下各自独立成部。 ×一篇实用型文章可以有多个中心和主题,不必拘泥于一文一事。 ×所借钱物只归还了其中的一部分,尚有部分不能归还时,可以写借条。 ×一般来说,每份公文都会有附件。

2020年新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有题目)1名师精品资料.

电大天堂【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题 1、以巫史为主要载体的文化为神本文化,人本文化的载体是士。 2、诸子之中,“显学”主要有儒家和墨家二家。 3、人本文化成熟最初的表现,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4、先秦"百家争鸣"中,百家思想虽然各异,但他们共同的学术之源是六经。 5、在儒学中,作为天人共通契合点的是“以德陪天”。 6、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是仁。 7、与唐宋文化相比,汉代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浑厚。 8、玄文化乃是士文化的一种表现。 9、从某种意义上讲,封建宗法社会的结构形态,正是儒内法统治术的必然产物。 10、从文化形态上讲,隐逸文化是主体个性自由的产物。 二、单项选择题 1、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下面所列有一个不是这一转变的表现,它是:(A) A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 B从卜筮的方法可以看出 C从周人重"德"的风尚可以看出 D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 2、战国时期,我国士文化首度崛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属于这种原因是(D) A当时的经济基础出现了大的变化。 B教育从巫那里下放,出现了私学。 C当时诸侯为求富国强兵,纷纷延纳贤士。D征伐战争使得原来的奴隶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士。 3、先秦文化终至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C) A诸子学术逐渐消亡B秦始皇统一了文字 C政治上的大一统D汉武帝独尊儒术 4、道教的出现是在(D) A先秦时期B秦汉之际 C西汉时期D两汉之际 5、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D) A先秦时期B秦汉之际 C西汉时期D两汉之际 6、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其所谓"玄"主要是源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语出自(B) A《论语》B《老子》C《庄子》D《周易》 7、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B) A太宗对道教的崇奉D科举制的实施 C武则天的圆融三教D韩愈的排佛8、唐代吸收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 (D) A敦煌B洛阳C河北D长安 9、唐代文化高度发达,代表性的种类也很多, 下面所列不能代表唐代文化的是(B) A诗歌B钟鼎C书法D舞蹈 10、"心性本觉"是(C)佛教的思想 A印度B西藏C中国D南亚 11、我国历史上文化南移经过了几个时期, 其中第二个时期是(B) A战国时期楚文化的兴起B唐代的"安史之乱 " C永嘉之乱D靖康之难 12、宋型文化格调雅,神韵超然体现在(D) A宋画的淡远B宋诗的浅易C宋词的俚俗D 宋文纡徐委备 13、元朝灭亡南宋,导致了(C) A东部文化的西移B西部文化的东移 C江南文化的大量北移D北方文化的南移 14、体现元杂剧抒情性特征的手段是(A) A唱B念C做D打 15、与宋代绘画相比,元代绘画显示出的特 征是(B) A更加浓墨重彩B更重意趣与心境 C更显富丽堂皇D以人物素描为主 16、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 可以称之为(C) A轴心时代B黄金时代C蜕变时代D鼎盛时 代 17、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对西 学的态度出现差异,其中较为科学的是(B) A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全面接受 B以方以智为代表主张以冷静的态度对待西 学,吸取优点弃其伪妄 C以儒学为本兼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 D只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 18、安史之乱造成文化的南移,其结果是(A) A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为文化南移埋下 伏笔 B南方经济与北方经济持平 C南方成为政治中心D南方文化远远超过北 方 19、《四库全书》的修订是有深层的历史背景 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B) A清王室急于向历史学习,以便掌握汉人的 统治之术 B由明入清的知识分子有反清言论,借修书以 毁书 C用修书的办法表示清统治者已经完全汉化 D为了跟明代的《永乐大典》比较,显示清 廷的强大 20、在崇实尚性的思想大潮影响下,清代学 术思想表现出对宋代以来的性理之学的怀 疑,在学术思想上呈现出(A) A汉代朴学的倾向B明代王阳明心学倾向 C佛学化的倾向D道教化的的倾向 三、简答题 1、龙的形象说明了什么? 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龙并不是什么神奇的 东西,而是各部落初民原始图腾的混合物。 在众多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上,已 经出现龙的形象,但不同地区的龙,其形象 并不相同,有的似龟,有的如鹿,有的似猪, 显然它们都是不同氏族图腾之物。而最初龙 的形象的多样化,也昭示着最初氏族文化的 各异。但是,这多元的文化在后来的发展中, 又是向心的,而不是彼此分散的。2 2、西周时期,从哪几个方面可以看出神本文 化转向人本文化? 这种文化转变,可以从几个方面看出来。第 一,从当时青铜器的制式和纹样看出。第二, 从卜筮之法看出。第三,从社会风尚看出。 第四,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4 3、“百家”学派共同的文化特征是什么? 诸子百家虽然形态各异,但却有着许多共同 之处,概之有三:其一,诸子百家的学术渊 源都是六经。其二,从总的哲学观点上看, 各家都奉行道一元论之说。其三,各家学说 有一个共同的指归,那就是治道。12 4、从现代人的目光看来,礼的积极影响是什 么? 礼为每一个社会成员规定了最基本的生存权 利,它规定每个社会成员在获得一份生活资 料的同时,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将责 任和义务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为维护社会的 安定、和谐奠定基础。P27 电大天堂【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第二次作业 一、填空题 1、所谓名士是指界于“仕”与“隐”之间的一批 知识分子。 2、宋人“内敛”的文化品格使酒文化趋向于“中 庸”。 3、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承载者是士。 4、唐诗是唐文化的最集中体现。 5、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有僧侣的士大夫 化倾向,也有士大夫的僧侣化倾向,其中士 大夫僧侣化常被称之为居士。 6、宋学的建构,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开创 期、发展期、集大成期,其开创期的代表人 物是周敦颐、邵雍,集大成时期的代表人物 是朱熹。 7、1126年,靖康之乱,给文化中心的南移以 最后的推动力,完成了文化中心的南移。 8、词的柔美细腻,正是宋型文化的特征所在。

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本、专科) 一、填空题 1.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中的优秀文化。 2.“文化”是_ ___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化”一词在我国的出现,至迟可追溯到_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_ _。“文”与“化”并联使用最早见于。 3.所谓“广义文化”,即人类社会创造的_ _的总和。 4.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5.远古至夏朝建立(公元前21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阶段, _____ ______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期,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期,隋唐五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时期。宋元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时期,明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期。 6. 和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 7.以为主干的中华新石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渊源。 8.中国传统文化雏形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其一,, 其二,,其三,,其四,在意识形态领域,。 9.儒家发展了的伦理道德思想。孔子提出以“”为核心的政治思想,认为体现“”的制度和行为准则是“礼”,主张“克己复礼”,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道德。孟子对孔 子的思想进一步发挥和完善,提出说以及“仁义礼智”说。 10.董仲舒提出“新儒学”,为基本框架,以“”为基本理论,将阴阳五行学说提到神学的体 系上来,把儒家伦理思想的父权、神权和君权三位一体化,从而建立起“”、“”的封建伦理 道德观和“”的神学目的论,以及“”的宇宙观,以论证“王道之三纲”的永恒性。 1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包括:精神、“”精神、“”与“”精神。 12.中国气候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二是,三是丰富多样。 13. 和的交流和碰撞,是我国文化史的一大主题。不仅是农耕与游牧长期 对垒的界标,也是二者之间通过战争、迁徙、和亲、互市等中介形式,实行经济互补和民族融合的。 14.中国自然经济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农耕经济的,这一特点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 并蓄的。 15.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 完备而系统,严密是其典型的特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形成了“”的社会政治 结构,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 16.中国传统哲学萌芽于时期,形成于时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17.现在一般把中国传统哲学划分为七个阶段,即先秦、两汉、魏晋、隋唐、 宋明、明清、乾嘉朴学。 18.早期法家分为重法、重术和重势三派,分别以为代表。战国末年的是法家思想的 集大成者,他兼取诸家,主张法、术、势三者相辅而相成。 19.理学实际是一种新形式的儒学,它以为中心,兼容两家的哲学理论,从 世界观的高度,论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理学以理学和心学为主流。 20.理学发萌于唐代中后期的,中经北宋的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兄弟,至南宋 而集大成,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21. 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源头,主要是围绕、古今、知行等问题展开的。 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其后来的引申意义有()。 ①引申为文字、文章②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 ③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彩④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 2.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是()。 ①黄河流域②长江流域③西南地区④沿海地区 3.夏商周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 ①创造了甲骨文与金文②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政治结构的形成 ③诸子蜂起,百家争鸣④初步形成传统伦理道德思想 4.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 ①天命神权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的产生②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③儒家经典的初步形成和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④科技文化的成就杰出 5.秦汉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 ①儒家经典的初步形成和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②王充著《论衡》 ③基本形成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模式④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知识应试指南笔记

1、上古歌谣是中国最早的文学,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也是我国古代诗歌第一座高峰。 2、早期的历史散文有:尚书和春秋。春秋战国时期有:左传、国语、战国策。 3、楚辞是继诗经之后有一座诗歌高峰。 4、精卫填海和夸父追日出自山海经. 5、淮南子---古代神话----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有名篇:女娲补天、后羿射日。 6、诗经---诗、诗三百----305篇----风雅颂,颂----周颂、鲁颂、商颂,国风反映婚姻爱情最集中艺术最高-----关雎第一、爱情诗。氓和谷风----弃妇诗。诗经以四言诗为主、赋比兴、叠章。 7、左传----春秋左氏传。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懿梁传。 8、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典故----雌蚌相争,渔翁得利、画蛇添足、南辕北辄。 9、论语---语录体、主要记言。 10、墨子----兼爱非攻。 11、孟子的中心思想----仁义。 12、荀子----人定胜天、性恶论。 13、九歌----11篇、九章----9篇。 14、离骚----屈原最杰出的代表作----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15、屈原---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16、楚辞和诗经---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两大源头。 17、诗经----西周至春秋。 18、先秦诸子散文中最早的集子----论语----语录体。 19、北泯有鱼,其名为鲲------庄子----逍遥游 20、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21、两汉散文----历史散文和政论文最为突出。 22、司马迁----史记---纪传体史书新样式----开辟传记文学新纪元---汉代文学最辉煌的成就。 23、东汉班固---汉书---与史记齐名。 24、两汉诗歌----乐府诗和五言诗最为显著。 25、两汉乐府诗----继诗经、楚辞之后又一种新诗体。 26、乐府三绝---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秦妇吟。 27、古诗十九首----汉代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28、枚乘----七发---汉大赋正式形成的标志。 29、司马相如的大赋----汉赋的顶峰。 30、汉赋力作----班固两都赋、张衡两京赋。 31、张衡----归田赋---开启抒情小赋的先河。 32、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书即典章制度。 33、鲁迅称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4、汉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35、汉书---继史记之后又一部具有散文文学特色的史学巨著。 36、汉代政论文---最杰出作家是贾谊----最著名过秦论 37、乐府----最初是主管音乐的机构。 38、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汉乐府民歌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叙事诗代表作。 39、司马相如---汉赋全盛时成就最大的赋家----子虚赋和上林赋最著名。 40、班固---咏史---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中国诗歌史上的里程碑。 41、古诗十九首---五言诗中杰出的代表。 42、汉乐府---陌上桑女主人公----秦罗敷。 43、汉魏六朝乐府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 44、魏晋南北朝诗歌---曹氏父子周围---建安诗人。 45、太康诗人---三张(张载、张协、张元)、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 46、西晋末年---产生玄言诗。 47、南朝宋初---由玄言诗转向山水诗。 48、谢灵运---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 49、陶渊明---开创田园诗。 50、魏晋南北朝---骈文盛行。骈体文---也叫骈偶或四六。

中国文学与文化题库(DOC)

中国文学与文化题库 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蔡文姬) 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再加上《秦妇吟》称为“乐府三绝”) 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18、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19、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20、《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2、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3、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24、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25、岁寒三友:松、竹、梅 26、科考三元:解元(乡试)、会元(会试)、状元(殿试) 27、殿试三甲:状元、榜眼、探花 28、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29、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30、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1、巴金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32、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33、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34、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35、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36、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37、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东晋) 38、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文心雕龙》(南北朝梁人刘勰) 39、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诗品》(南北朝梁人钟嵘) 40、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梦溪笔谈》(北宋沈括)

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试卷标准答案

2005年对外汉语中国文化试卷答案一、 1、旧 2、金 3、《礼记》 4、泰 5、君为轻 6、书 7、五服 8、乐府 9、关羽 10、孝文 11、王右军 12、清明节 13、唐 14、郦道元 15、朱雀 16、利玛窦 17、非 18、乾隆 19、1905 20、恒 21、泼水节 22.宣 23、郭沫若 24、优生 25、澳门特别行政 二、 26B 27B 28C 29A 30C 31A 32B 33D 34D 35A 36C 37C 38A 39A 40D

41A 42A 43B 44C 45D 46A 47A 48C 49D 50B 三、名词解释 1、三纲五常——中国封建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者绝对服从于君、父、夫;为君、为父、为夫者为臣、子、妻做出表率。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关系的行为规范。三纲五常连用始于宋代朱熹。 2、格律诗——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也成为今体诗、近体诗。其名称是相对于没有固定格律的古诗而言的,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严格的格律,所以叫格律诗,格律诗自唐代成熟后,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它有如下特点:首先是全篇的句数与字数固定,其次是押韵方式有一定的要求,再次是其有严格的平仄格律,格律诗所谓的格律也就是指这一点而言的;最后是也有一些修辞要求,如对仗与用典等。 3、《资治通鉴》——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编年体史书,书名为宋神宗所赐,意在为历代统治者提供统治的借鉴。此书为宋代史学家司马光主持办些,全书记载了从战国至五代间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记载翔实,条理清晰,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同时,其文字简洁传神,叙事生动,也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 4、晋商——凡旧时山西省(古代晋国)籍的从事商业工作、经营商品交易的商人,都可泛称“晋商”。早在春秋时期,古代晋国就已出现了商贾,到明代中叶,随着国内资本主义工业的萌芽和兴起及商品交易的发达,山西商人以善于经营商品交易的智慧和才能,逐渐形成了一股以地域关系、乡土纽带为特征的商行帮会群体。成为能与南方徽帮相抗衡的北方商行帮会集团。到清中叶,晋商逐步向金融业发展,咸同时期山西票号几乎独占全国的汇兑业务,执全国金融业之牛耳。而其中的巨头太平尉、王两家是与清王朝寿命相始终的仕商结合型大家族,刘、杨两家是清末民初与列强资本主义人侵搏争而兴起的民族资本家,他们都为中国商行创造了巨额商业财富。 四、论述题 1、答: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逐渐本土化,并对中国的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学也概莫能外,而作为中国文学的正宗的诗歌更是蒙受其沾溉,其对中国诗歌创作的影响有如下几点: A,对格律诗的形成起了作用。佛教传入后,由于其佛经诵读梵呗之声,使得中国人发现了汉语四声的特点,经过永明体作者的努力,汉语四声的特点终于成为诗歌艺术zhog 极为重要的一环。汉语诗歌在文人手中,脱离了音乐,但诗歌本质上要求要有规律,于是,通过文字本身的特点来体现韵律成为诗歌的当务之急,而四声的发现则满足了这一要求。于是,人们理清了汉字的平仄关系后,格律诗也就呼之欲出了。 B,扩大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创造空间。印度人士最富于想象力的民族,尤其是在佛教中

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本/专科) 一、填空题 1.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间断的优秀文化。 2.“文化”是___中国_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化”一词在我国的出现,至迟可追溯到_西汉。“文”的本义 是指各色交错的_纹理__。“文”与“化”并联使用最早见于__《_易._贲卦._象传》。 3.所谓“广义文化”,即人类社会创造的_物质文明_____与__精神文明__的总和。 4.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 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5.远古至夏朝建立(公元前21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阶段, _______ 夏商西周时期_______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期,春秋战国时期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成型期,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与融合期,隋唐 五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时期。宋元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续发展时期,明至清代中期(1840 年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暮总结期。

6.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 域。 7.以黄河中下游两大文化区为主干的中华新石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渊源。 8.中国传统文化雏形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其一,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字, 其二,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政治结构的形成,其三,初步形成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其四,在意 识形态领域,天命神权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产生。 9.儒家发展了“周礼”的伦理道德思想。孔子提出以“仁”为核心的政治思想,认为体现 “仁”的制度和行为准则是“礼”,主张“克己复礼”,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道德。孟子对孔子的思想进一步发挥和完善,提出五伦说说以及“仁义礼智”四德说。 10.董仲舒提出“新儒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本框架,以“君权神授”为基本理论,将阴 阳五行学说提到神学的体系上来,把儒家伦理思想的父权、神权和君权三位一体化,从而建立起“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和“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以及“天不变,道也不变”的宇宙观,以论证“王道之三纲”的永恒性。 1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包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精神、“人 本主义”精神、“人为”“天人合一”与“天人和谐”精神。 12.中国气候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季风气候明显,二是大陆性气候强,三是气候类型 丰富多样。 13. 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是我国文化史的一大主题。不仅是 农耕与游牧长期对垒的界标,也是二者之间通过战争、迁徙、和亲、互市等中介形式,实行经济互补和民族融合的纽带。 14.中国自然经济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这一特点造就了中国文 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15.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 完备而系统,专制主义严密是其典型的特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形成了 “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 16.中国传统哲学萌芽于夏商周时期,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 历史。 17.现在一般把中国传统哲学划分为七个阶段,即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 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乾嘉朴学。 18.早期法家分为重法、重术和重势三派,分别以商鞅、申不害、慎到为代表。战 国末年的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兼取诸家,主张法、术、势三者相辅而相成。 19.理学实际是一种新形式的儒学,它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 论,从世界观的高度,论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理学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为主流。 20.理学发萌于唐代中后期的韩愈、李翱,中经北宋的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 兄弟,至南宋朱熹而集大成,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21.先秦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源头,主要是围绕天人、古今、知行等问题展开的。 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其后来的引申意义有(①②③④)。

对外汉语中国文化试题

对外汉语中国文化试题 一、填空题(每个空1分,共25分。) 1. 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属于______石器时代化石,为研究古人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2. 通行于西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后世称为________文,也叫钟鼎文。 3. 儒家经典中的“三礼”是指《仪礼》、《周礼》和《__________》。 4. 古代一些帝王曾专程赴_______山祭拜天地,并把这一隆重典礼称为封禅。 5.“民为贵,社稷次之,_______”是思想家孟子对春秋以来民本思想的高级概括。 6.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撰的《史记》分为“本纪”、“世家”等几大部分,其中记述典章制度的部分成为“_______”。 7.中国古代丧服制分成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个等级,称作_____,它反映了生者与死者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 8.汉武帝时设立了一种专门的乐舞机构_______,负责搜集、整理民间音乐创作,对后世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9.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有一文一武两位圣人被人们崇拜和祭祀,其中“文圣”是孔子,而“武圣”是______。 10.北魏是鲜卑贵族建立的封建王朝,______帝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中国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11. 被尊为“书圣”的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所以后世也称他为______。 12.中国古代的“寒食节”来源于春秋时期介子推的故事。大约到了唐代,寒食节与______节合二为一了。 13. 为人传诵的《陋室铭》一文是______朝文人刘禹锡所作。 14. 北魏时期,_____撰写的《水经注》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地理学巨著。 15. 唐太宗的昭陵规模宏大。据记载,园内陵冢四周建有方城并四面开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南有_____门,北有玄武门。 16.明朝时,意大利传教士____来到中国,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理》。 17. 明朝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远达______洲东海岸,说明了当时中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技术。 18.对于西藏喇嘛教的“灵童转世”制度,清朝_____皇帝开始采用“金瓶掣签”的办法产生

实用写作--成都电大(网上考试答案)复习进程

一. 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 “招领启事”的语言有的要求,既要说明特品的主要特征,又不能说得太具体,以免冒领。(2分) 2. 手写式介绍信的标题一般是在信纸的第一行写上“ ”三个字,有些也可省。(2分) 3. 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可用。(2分) 4.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个事件或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所写出的真实地反映情况的报告。(2分) 5.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论证要有比较,要实事求是,评价要。用具体数据和有力的事实说话,切忌空话、大话、套话。(2分) 6.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做出决定前,从经济、技术、财务、市场销售等方面,对决策或项目进行,并就法律、政策、环保以及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做出科学的论证与评价书面表达形式。(2分) 7. 告别词的正文开头写明致词人在什么情况下,向主办者的热情款待表示感谢;主体介绍由于主办者的支持所取得的成效;结尾展望,表达对未来的期望等等。(2分) 8. 是实用型文章的生命,而材料的真实又是使文章具有真实性的首要条件。(2分) 9. 评注式读书笔记不单是摘录,而且要把自己对读物内容的主要观点、材料的看法写出来,其中自然也包括表达出笔记作者的。(2分) 10. 述职报告是指就一个阶段的任职情况,向有关部门及领导,群众作出全面说明的一种文书。(2分) 11. 合同只有当事人经过充分的,将应承担的义务和应享有的权利充分表达出来并形成文字,合同关系才算真正建立。(2分) 12. 用圆珠笔或其他易褪色的墨水书写条据,倘遇保存不当、受潮或水浸时,字迹会变得模糊不清,并为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用化学制剂涂抹留下可乘之机。主要原因是()(2分) 13. 规章制度是国家机关,业务主管部门,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机构所制定的,在一定的范围内要求有关人员的实用文书。(2分) 14. 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要用。(2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