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章DOC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章DOC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章DOC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章DOC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1章---第2章知识点总结

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孟德尔的杂交实验

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1、与豌豆有关的基础知识

(1)两性花和单性花:同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这样的花成为两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者只有雌蕊,这样的花成为单性花,玉米、黄瓜的花都是单性花。

(2)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自花传粉,如豌豆。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植株的另一朵花的柱头上,或一朵花的花粉传到不同植株的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叫做异花传粉。

(3)闭花受粉:豌豆花的雄蕊和雌蕊都被花瓣紧紧地包裹着,在花瓣展开之前,雄蕊花药中的花粉就传到了雌蕊柱头上,这种受粉方式称为闭花受粉。

(4)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两部分,花药中有花粉。花药成熟后,花粉散发出来。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组成。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中的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的极核发育成胚乳。

(5)父本和母本: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叫做父本,接收花粉的植株叫做母本。(6)去雄:将作为母本的植株在杂交前先去掉为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叫做去雄。

(7)人工异花传粉:将母本去雄后,套上纸袋,待花成熟时,再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到已去雄的雌蕊柱头上,再套上纸袋。

2、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1)豌豆是闭花受粉、自花传粉的两性花。自然情况下豌豆是纯种。

(2)豌豆花大,便于去雄和实施人工异花授粉(杂交)。

(3)豌豆成熟后籽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统计)。

(4)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相对性状)

二、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

1、交配类

(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2)自交: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株的同株授粉,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

(3)测交:杂种F1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4)正交和反交:是一对相对生物概念。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反交。 (5)回交:回交是指杂种子一代与亲本之间的交配方式。 2、性状类

(1)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如:豌豆茎的高矮。 (2)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F 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4)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F 1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5)性状分离:杂种的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遗传因子和个体类

(1)显性遗传因子:控制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后改显性基因。 (2)隐性遗传因子:控制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后改隐性基因。 (3)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纯合子。 (4)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 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常用符号的含义:

2、孟德尔的研究思路:假说—演绎法

(1)观察实验,发现问题

(2)提出问题,解释现象

(3)设计实验,验证假说:测交

(4)归纳综合,总结规律: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定律)

为什么F 1只表现出显性性状(高茎),隐性性状(矮茎)是消失了?是隐藏了? 为什么F 2代发生性状分离,且比例为显:隐=3:1?

①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

③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随机的。

基因的分离定律(二)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应用

一、分离定律 1、分离定律的内容

(1)杂合子中,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具有独立性 (2)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进入不同配子 (3)等位基因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 2、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

(1)只适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而不适用于原核生物、细胞质的遗传因子的遗传.

(2)揭示了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遗传因子行为,而两对或两对以上的遗传因子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行为不属于分离定律。 二、一些解题技巧 1、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1)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F 1表现出来的那个性状为显性性状。 (2)杂合子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3)表现为同一性状的两亲本,后代如果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则后代中数目占3/4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有关分离定律问题的解题思路

分离定律的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正推类和逆推类。

解决上述各类问题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由于纯合子含有相同的基因,因而在亲代与子代之间基因的组成及性状推断上有直接明显的推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如果亲代中有显性纯合子(BB ),则子代一定为显性性状(B_)(如甲图所示)。

正推类

(2)如果亲代中有隐性纯合子(bb),则子代一定含有b遗传因子(如乙图所示)。

(3)如果子代中有纯合子(bb),则两个亲本都至少含有一个遗传因子b(如丙图所示)。

丙图中,由子代bb可推知亲本为_b×_b,但亲本_b×_b的后代未必一定是bb。

【特别提醒】

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来直接推断基因型:

(1)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Bb)。即Bb×Bb→3B_∶1bb。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Bb×bb→1Bb∶1bb。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BB×BB或BB×Bb或BB×bb。

三、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四、基因型和表现型

1、基因型:控制性状的基因组合类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纯合体可以稳定遗传,杂合体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2、表现型: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五、基因分离定律的在实践中的应用 1.育种—选育性状优良的纯种

2.优生优育——预测后代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豌豆杂交中自由组合现象

2.对性状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假设)

(1)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2)F 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

(3)受精时,4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结合的几率相等 遗传图解: ① F 1:

F 2:

F 2的性状分离比: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 ②每对相对性状的结果分析

a .性状分离比:黄粒∶绿粒=3∶1;圆粒∶皱粒=3∶1。

b .结论: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两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是各自独立的。 ③两对相对性状的随机组合

亲本:YYRR (黄圆)×yyrr (绿皱)

Rr × Rr →1RR:2 Rr:1rr

× Yy →1YY:2 Yy:1yy

④F2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比例关系

F2中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分别为: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 (2)有关结论

①F2共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②双显性占9/16,单显性(绿圆、黄皱)各占3/16,双隐性占1/16。

③纯合子占4/16(1/16YYRR+1/16YYrr+1/16yyRR+1/16yyrr),杂合子占:1 -4/16=12/16。

④F2中双亲类型(9/16Y_R_+1/16yyrr)占10/16,重组类型占6/16(3/16Y_rr+3/16yyR_)。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

实验方案:杂合体F1与隐性纯合体杂交

实验结果:

结论:通过测交实验,所获得的F2代各种性状及其比例为黄圆:黄皱:绿圆:绿皱为1:1:1:1,证实了F1产生了比例相同的四种配子,确定为双杂合体。因此,孟德尔的假设是成立的。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1)自由组合规律的内容:控制两对不同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这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互不干扰,各自自由组合到配子中去。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等位基因之间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重组互不干扰的。

F1非等位基因重组导致了F2性状重组

5.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1)杂交育种,利用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优生优育,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二、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

分离定律是指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自由组合定律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列表比较如下:

三、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对科学执着的追求、浓厚的兴趣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2)大胆创新,提出“颗粒遗传”理论,挑战“融合理论”

(3)选择合适的杂交实验材料---豌豆

(4)严密的数理统计分析实验的方法

(5)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独特科学思维方式

(6)成功地应用了“假设—演绎推理”科学研究方法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染色体相关知识

一、染色体

1、染色体的概念:当细胞处于分裂期,细胞核内的染色质经高度螺旋化和反复折叠,逐渐变成了棒状或杆状的染色体,它是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载体,因此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的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2、染色体的形态类型

根据染色体的大小、着丝点(粒)的位置分为三类:

3、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

对于同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着丝点位置都是相对恒定的,染色体数目也是相对恒定的。大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用2n表示),而在生殖细胞中则是成单存在

的(用n表示)。所以就染色体数目而言,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性细胞的两倍。例如人的体细胞共有46条染色体(23对)生殖细胞中有23条。

二、染色体组型(染色体核型)

1、染色体组型的概念

某生物体细胞内全部染色体按大小、形态配对、分组、排列所构成的图像,体现了该生物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特征全貌。

2、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直接相关的染色体,如X和Y。

常染色体——除性染色体外的其他染色体,雌雄个体相同。

3、同源染色体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态大小一般相同。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配对的一对染色体。

三、几组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1、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体的条数是以着丝点来计数的,有一个着丝点就有一条染色体;染色单体是染色体进行复制后,同一个着丝点上有两条相同的单体,这两条单体被称为姐妹染色单体,其整体是一条染色体。比较见下表:

2、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进行联会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它们形状、大小相似,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原因是受精卵是由来自父方的精子和来自母方的卵细胞结合而成的,配对的两条染色体相当于一条来自精子——父方,一条来自卵细胞——母方。

(2)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比较

①同源染色体一般形状、大小相似(性染色体除外)

是一对同源染色体,3

3、同源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与非姐妹染色单体

①姐妹染色单体连在同一个着丝点上,而非姐妹染色单体位于不同着丝点上

4、同源染色体与四分体

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的特殊存在形式,其特殊性在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配对,此时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故称四分体。即联会以后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可组成一个四分体。

5、概念之间的数量关系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四、减数分裂——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1、减数分裂的时间和部位特殊

2、减数分裂的概念

(1)发生的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发生的时间: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3)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只复制一次。

(4)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3、减数分裂的过程

以哺乳动物的精子形成为例(图示说明):

(1)精子形成的场所:睾丸的曲细精管(2)母细胞:精原细胞(3)减数分裂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二次,而染色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只复制一次(4)减数分裂的过程:

注意识别几种处于减数分裂特定时期的细态。

(5)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减少了一半。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二)减数分裂过程及受精作用

一、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

2、哺乳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个卵原细胞 (染色体数:2n )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卵母细胞 (染色体数:2n )

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单体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形成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第一极体

个次级卵母细胞(大)+1

个第一极体(小) (染色体数:n )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个卵细胞(大)+3个第二极体 (染色体数:n )

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

4、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

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 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及图像 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 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 和染色单体变化的图像 三、细胞分裂方式的鉴别——三看识别法

一看: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如果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奇数,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而且细胞中一定没有同源染色体;如果是偶数,则进行二看。

二看:细胞中有无同源染色体:如果没有同源染色体,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如果有同源染色体,

则进行三看。

三看: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若出现联会、四分体、着丝点位于赤道板附近、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现象,一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若无上述行为,则为有丝分裂。 根据以上特点,归纳如下:

四:受精作用 1、概念:

指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卵核内的染色体由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但细胞质几乎全部是由卵细胞提供,因此后代某些性状更像母方。 2、意义:

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从而保证了遗传的稳定和物种的稳定;在减数分裂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增加了配子的多样性,加上受精时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使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的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3、实质:

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核融合,精子细胞核内的n 条染色体与卵细胞内的n 条染色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2n 条染色体的受精卵细胞核。

基因在染色体上

一、萨顿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类比推理法)

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在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时提出。

1、假说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者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在染色体上。

2、假说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具体表现如下: 有丝分裂

出现联会、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部位

无上述同源染色体的特殊行为

减Ⅰ

3、研究方法:类比推理法,将看不见的基因和看得见得染色体的行为进行类比,根据其惊人的一致性,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证据——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

(1)选材:果蝇较常见,且易饲养、繁殖快和后代多。

(2)过程及分析:

P 红眼(雌)×白眼(雄)

F1 红眼(雌、雄)

雌雄

交配

F2 红眼(雌、雄)白眼(雄)

3 : 1

要点诠释:

①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

②F1全为红眼→红眼是显性性状;

③F2红眼∶白眼=3∶1→符合分离定律,红眼和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④白眼性状的表现与性别相联系。

(3)理论解释:

①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性染色体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常染色体是指与性别决定无直接关系的染色体。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如下:

②设控制果蝇眼色(红、白眼)的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且Y染色体上无其等位基因,则上述遗传现象可表示如下:

(4)测交实验:测交后代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1∶1。进一步验证了摩尔根等人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控制果蝇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5)实验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 三、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释 1、基因定位

(1)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座位上

(2)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不同座位或非同源染色体上 2、分离定律的细胞学解释

实质:F 1同源染色体分离→F 1等位基因分离→F 2性状分离 3、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解释

实质:F 1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F 2性状重组

伴性遗传(一)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一、性别决定

1、性别决定的概念及类型

性别决定—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主要由染色体来控制。细胞中的染色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另一类是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常染色体。

常染色体:多对,与性别无关

性染色体:一般为一对,决定性别

染色体

P X W X W (♀、红 )× X w Y(♂、白)

2、性别决定的主要方式

⑴ XY型性别决定方式

XY型性别决定是所有哺乳类动物、多数雌雄异株植物、昆虫、某些鱼类和两栖类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此方式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个体是雌性、为XY的个体是雄性。由于雌性个体只能产生性染色体为X的卵细胞,雄性个体可以产生含X或Y的精子,因而后代的性别取决于卵细胞(X)与什么的精子(含X或Y)受精。

雄性(♂)有1对异型性染色体 XY,雌性(♀)有1对同型性染色体 XX:

(2)ZW型性别决定

与XY型相反,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此时,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的性染色体只有一种——含Z染色体,雌性个体可以产生含Z或W的两种卵子,因而后代的性别取决于精子(Z)与什么样的卵细胞(含Z,还是含W)结合。这种方式普遍存在于鳞翅目昆虫、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之中。

雄性(♂)有1对同型性染色体 ZZ

雌性(♀)有1对异型性染色体 ZW

二、伴性遗传

1、概念: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2、红绿色盲遗传分析

(1)男女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表现型

(2)婚配组合方式

(3)红绿色盲的四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

(3)色盲遗传特点

①男性患者的色盲基因只传给他的女儿,而女性的色盲基因既可传给她的儿子,又可传给她的女儿。

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②交叉遗传(隔代遗传):原因是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他的女儿。 ③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色盲患者:原因是男性的细胞中只有一条X 染色体,只要这条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即为患者(约为7%);女性细胞中有两条X 染色体,只有两条X 染色体上都有色盲基因才是患者(约为7%×7%=0.5%)。所以,色盲这种病一般是男性患者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外孙的。 3、抗维生素D 佝偻病

(1)病因:是由X 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一种显性伴性遗传病。 (2)有关人的抗维生素D 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3)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但部分女性患者病症较轻。

伴性遗传(二)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应用

一、伴性遗传的方式及其特点 1、伴Y 染色体遗传

(1)特点:致病基因只位于Y 染色体上,无显隐性之分,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女性全正常。简记为“男全病,女全正”。致病基因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具有世代连续性,也称限雄遗传,简记为“父传子,子传孙”。 (2)实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

(3)典型系谱图如下图(阴影代表男性患者)。

2、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

(1)特点:具有连续遗传现象。患者中女多男少。男患者的母亲及女儿一定为患者,简记为“男病,母女病”。正常女性的父亲及儿子一定正常,简记为“女正,父子正”。女性患病,其父母至少有一方患病。 (2)实例:抗维生素D 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梳理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 的含量明显不同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 微量元素:Fe、Mn、Zn、Cu、B、Mo; 最基本元素:C; 细胞含量最多4种元素:C、H、O、N; 三、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C。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相关概念: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C、H、O、N 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 )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 2 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

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多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 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二、氨基酸分子通式: )和一个羧基(—COOH),三、氨基酸结构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 2 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R基的不同导致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四、脱水缩合反应: 五、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 六、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结构蛋白,如肌动蛋白; ②催化作用:如酶(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 ③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一些激素) ④免疫作用:如抗体; 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七、有关计算: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每节习题(及答案)(精选.)

1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是因为 A .构成细胞的化合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B .构成细胞的无机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C .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D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都具有新陈代谢的功能 2 .组成玉米和人体的最基本的元素是 A .氢元素 B .氧元素 C .氮元素 D .碳元素 3 .在过度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 .水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糖类 4 . C 、 H 、 N 三种还学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共占 73 %左右,而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还不到 1 %,这一事实说明了 A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相似性 B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C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D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元素组成是不同的 5 .下列化学元素中属于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的是 A . K B . P C . B D . Ca 6 .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化学元素,其配方如下: 其中花卉根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是 A . Ca2+ B . SO42- C . Zn2+ D . H2PO42- 7 .某块地在施用了含硼的微肥后,其增产效果显著,这是因为含硼的微肥有利于植物的 A .受精作用 B .光合作用 C .呼吸作用 D .同化作用 8 .大海中的水母、海带,陆地上的蜥蜴、山草等都是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些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A .水分 B .蛋白质 C .脂质 D .糖类 9、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常指生物生活所必需的,但需要量却很少的一些元素 B、生物体中可有可无的一些元素 C、微量元素是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 D、Cu、Zn、Mo等元素是细胞内的微量元素 能力提升 10、某婴儿因长期食用劣质奶粉而出现身体浮肿、哭闹不安、肌肉抽搐的现象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血液中缺乏 A、糖类、钙离子 B、蛋白质、钙离子 C、蛋白质、锌离子 D、脂质、维生素D 1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任何活细胞中数量最多的化学元素都是氧 B、在活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含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是:蛋白质、脂质、无机盐、糖类、核酸 C、活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与食物中的各种成分相同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习题

必修一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人体中水的含量约占65%,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说明水对人体重要性的是 ①水和糖类、蛋白质、脂肪一样,为人体提供能量;②没有水,人体内大部分化学反应就根本不会发生;③水的比热小,有利于维持体温;④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离不开水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2、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起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几种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是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从CO2先后经C3、C5形成(CH2O) B、N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没有N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O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来自于水 D、P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均有ATP的合成 3、青苹果遇碘液显蓝色,熟苹果汁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这说明 A、青苹果中含淀粉不含糖类 B、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 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还原糖 D、苹果转熟时单聚糖合成淀粉 4、现提供新配制的斐林试剂甲液(0.1g/mLNaOH溶液)、乙液(0.05g/mLCuSO4溶液)、蒸馏水,则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能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①葡萄糖②蔗糖③胰蛋白酶④DNA A、只有① B、①和① C、①和① D、①、①和① 5、已知某抗原为一蛋白质分子,由一条多肽链组成,如果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根据抗原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要超过10 000的特性,可以推知,通常组成该抗原蛋白质的肽键数一般不少于 A、100个 B、99个 C、90个 D、50个 6、在医疗实践中,器官移植是拯救某些患者的重要方法。但是,无血缘关系的供体器官移植后往往很难成活,具有血缘关系的供体器官移植后成活的概率较大。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看,其原因是 A、无血缘关系个体之间同一类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数量完全不同 B、有血缘关系个体之间同一类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种类、排序完全相同 C、无血缘关系个体之间同一类蛋白质分子的大小、空间结构完全不同 D、有血缘关系个体之间同一类蛋白质分子相差很小 7、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B、高等动物能合成生命活动所需的20种氨基酸 C、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 D、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会产生新的蛋白质 8、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1 D、799、11和9 9、“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染色,再滴加吡罗红染液 B、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接着用染色剂染色 C、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浅的区域 D、先用低倍镜找到较清晰的细胞,然后换上高倍物镜 10、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B、所有生物的组成成分都有DNA C、只有多糖、蛋白质、脂肪三类生物大分子以碳架为骨架 D、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的物质是储存能量的淀粉或糖原 1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NA的主要合成场所是细胞核,RNA的主要合成场所是细胞质 B、蛋白质的多样性只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有关 C、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细胞质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D、R基为—CH3和—C3H5O2的二肽分子中,C、H、O原子的数目之比为8︰14︰5 12、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含有DNA或RNA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基础练习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一、选择题 1.牛通过吃草获得化合物和元素。那么,牛和草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 A.种类差异很大,含量大体相同B.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 C.种类和含量都是大体相同的D.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 2.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的是() A.氨基酸B.核苷酸C.脱氧核糖D.磷脂 3.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在一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碳和氧的原子数分别是() A.4,4 B.5,4 C.4,5 D.5,5 4.一个由n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共有m个氨基酸,该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 A.n个B.m个C.(m+n)个D.(m-n)个5.脂质不.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是() A.构成生物膜B.调节生命活动C.储存能量D.携带遗传信息6.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待测物质检测试剂预期显色结果 ①DNA 甲基绿红色 ②脂肪苏丹Ⅲ橘黄色 ③淀粉斐林试剂蓝色 ④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7.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的是() ①核糖核酸②糖原③胰岛素④淀粉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8.马拉松长跑运动员在进入冲刺阶段时,发现少数运动员下肢肌肉发生抽搐,这是由于随着大量排汗而向外排出了过量的() A.水B.钙盐C.钠盐D.尿素 9.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B.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 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D.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10.生物体内含Zn2+ 的酶最多,有七十多种酶的活性与Zn2+ 有关,缺乏Zn2+ 的生物就无法正常生活,这说明无机盐() A.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B.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D.对调节细胞内的溶液浓度有重要作用 二、非选择题 1.下图是某物质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物质名称为。 (2)该化合物共有种氨基酸缩合而成,氨基酸缩合后形成的化学键是指图中的。 (3)该物质水解时需要个水分子,此过程除了需要水分子外,还需要的参与。 2.右图为大肠杆菌DNA分子结构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长链。请根 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的①表示,②表示,①、②、③结合在一 起的结构叫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有种,中文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NA 彻底氧化分解后,能产生含氮废物的是(用序号表 示)。 (4)此图若为艾滋病病毒的核酸,③有种,中文名称分别 是,它与大肠杆菌的DNA相比,在组成上有哪些不同?。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必修一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特别提醒 ①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划分依据是含量,而不是生理作用的大小。 ②记忆微量元素可利用口决:铁锰碰新木桶(Fe、Mn、B、Zn、Mo、Cu)。(谐音记忆法) ③记忆大量元素:C、H、O三种以H2O、CO2化合物形式吸收;N、P、K三大肥料元素; Mg、Ca、S——美好的东西应该留住。 ④碳是最基本元素不是因为干重含量最多,而是因为碳易构成基本骨架,是大分子物质形成的基础。 5、聚焦“统一性”和“差异性”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①统一性是从化学元素的种类来分析的: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没有一种是生物体所特有的。 ②差异性是从化学元素的含量来分析的: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与无机环境中的相应元素的含量有 一定的差别。 (2)生物界的统一性 ①从化学元素角度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②从分子水平角度分析:a所有生物DNA分子的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和化学组成 (四种脱氧核苷酸)相同;b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c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 的种类基本相同。 ③从结构角度分析: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④从能量角度分析:生物体都是以ATP作为能量“通货”的。 6.元素组成化合物 1、分类 依据作用分 依据含量分大量元素:C、H、O、N、P、S、K、Ca、Mg 等 微量元素:Fe、Mn、B、Zn、Cu、Mo 等 最基本元素: C 基本元素:C、H、O、N 主要元素:C、H、O、N、P、S 2、存在形式: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3、作用:组成化合物进而构成细胞,如蛋白质、核酸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B影响 花粉萌发 4、研究意义: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种类相同)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含量不同)

人教版高级中学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练习题(含答案)精品教育.doc

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练习题(含答案) 精品教育1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练习 一、核酸的考点总结 1.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2.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少量分布于线粒体和叶绿体,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 3.核酸基本单位是核苷酸,一分子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 4.DNA和RNA共有的碱基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是D NA特有的碱基,尿嘧啶(U)是RNA特有的碱基。 二、课后练习 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 A.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 B.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染色→冲洗→水解→观察 C.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染色→冲洗→观察 D.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冲洗→水解→染色→观察

解析:选A。识记该实验的实验步骤,即选A。 2.与DNA相比,RNA所特有的成分是() A.脱氧核糖和鸟嘌呤 B.核糖和尿嘧啶 C.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D.核糖和胸腺嘧啶 解析:选B。DNA与RNA的构成中,五碳糖不同,DNA 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还有碱基不同,DNA中含有胸腺嘧啶,而RNA中含有尿嘧啶。 3.下列有关DNA和RNA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多选)( ). A.从分布上,真核细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B.从化学组成上,DNA与RNA的碱基完全不同 C.从结构上,DNA多为双链,RNA通常为单链结构 D.鉴定DNA用吡罗红染色剂,鉴定RNA用甲基绿染色剂 解析:选BD。真核细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从化学组成上看,DNA和RNA中都含有A、C、G三种碱基;从结构上看,DNA多为双链,而RNA 多为单链;鉴定DNA时用甲基绿染色剂,而鉴定RNA时用吡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一 节和第二节测试题

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所以人体不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症B.每种大量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的含量都是相同的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D.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总是最多的 2.下列哪一实例能说明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 A.Mg是叶绿素不可缺少组成成分 B.油菜缺少B时只开花不结果C.哺乳动物血液中Ca2+盐含量太低会抽搐 D.人体内Mn的含量过高会导致运动失调 3.在组成人体的各种化学元素中,最基本元素、含量最多的元素、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依次是( ) A.C、O、C B.C、H、O C.C、O、N D.C、O、O 4.如图1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A、B化合物依次是H2O、蛋白质 B.若图2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b、c依次是O、C、H C.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a,因此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D.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含量,则A化合物必含的元素为 C、H、O、N 5.关于生物组织中有机物鉴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双缩脲试剂处理葡萄糖显砖红色 B. 用苏丹Ⅲ染液处理脂肪显橘黄色 C. 用斐林试剂处理蛋白质显紫色 D. 用碘液处理果糖显蓝色 6.已知某多肽是由几种不同的氨基酸分子构成的,其中含有三个氨基和两个肽键,下列分子中哪几种是构成该多肽的氨基酸(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 ①④⑤ 7.由51个氨基酸形成某蛋白质的过程中共脱水48个,则形成的肽键数目、该蛋白质含多肽链的条数、该蛋白质分子中最少的氨基数目各是() A.48、3、51 B. 50、3、3 C. 48、3、48 D. 48、3、3 8.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 B.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甜味肽是一种二肽 C.某二肽的化学式是C8H14N2O5,水解后得到丙氨酸(R基为-CH3)和另一种氨基酸X,则X的化学式应该是C5H9NO4 D.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氨基数为m-n 9.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整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其生命活动依赖于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方能完成;对于非细胞生物(病毒)而言,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即寄生生活。 (注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3.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衣壳)所构成。 ②一般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 ..生活;(有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三大类) 4.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其中最基本 ..的生命系统: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生物圈 注意:①单独的物质(如水)并不能表现生命现象,故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②植物组织主要包括分生、营养、输导(导管和筛管)和保护组织,没有系统;开花植物 的六大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③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既可以属于细胞层次,也可属于个体层次。 ④动物的组织包括上皮、肌肉、神经和结缔组织,其中血液、韧带为结缔组织;血管则属 于器官。 第一章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 ..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①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 ...、无核仁;无成形的细胞核,被称之为拟核; 遗传物质为裸露的DNA分子,不和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 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为肽聚糖。 ②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 ...、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 遗传物质为DNA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结合成染色体; 除核糖体外还有多种细胞器;植物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 注意: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也有统一性,即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且遗传物质相同,均为DNA。 2. 细胞生物种类: ①原核生物:蓝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等②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等。 注意:①细菌和真菌的区别——细菌分为杆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球菌(葡萄球菌)和螺旋菌(霍乱弧菌);真菌主要包括酵母菌、霉菌和蕈菌(如蘑菇,木耳等) ②藻类中只有蓝藻(念珠藻、颤藻、发菜)是原核生物,水绵,衣藻,红藻等为真核生物;但它们均为光能自养生物。 3. 细胞学说的内容: 细胞学说是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所提出, 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③ 新细胞是可以从老细胞产生。 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 在共同的结构基础 ..,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它们之间都存在 ..提供了依据 .......;也为生物的进化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二章练习题.doc

授课专题名称授课时间学生姓名 显名教育TIDE 体系学员课堂习题 月日时至时 一、单选题(共15 题;共 30 分) 1、如图所示,由 1 分子磷酸、 1 分子含氮碱基和 1 分子化合物 a 构成了化合物b,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 m 为腺嘌呤,则 b 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若 m 为尿嘧啶,则DNA 中肯定不含 b 这种化合物 C、若 a 为核糖,则 b 为 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 D、若由 b 构成的核酸能被吡罗红染成红色,则 b 为脱氧核糖核苷酸 2、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是核酸,以下关于DNA 与 RNA 特点的比较,叙述正确的 是() A、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分相同 B、构成的碱基相同 C、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D、构成的五碳糖不同 3、细胞中元素组成与磷脂完全相同的高分子化合物是() A、淀粉和糖原 B、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C、氨基酸和核苷酸 D、血红蛋白和纤维素 4、下面是三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以上这三种氨基酸的R 基依次是﹣ H、﹣ CH3、﹣ CH2 OH 27 种 B、将这三种氨基酸(足量)置于适宜条件下,经脱水缩合可形成三肽化合物最多有 C、甲是最简单的氨基酸 D、从上式可看出,只要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的化合物就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5、用吡罗红甲基绿染液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结果发现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 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真核细胞中,DNA 不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RNA 不分布在细胞核中 B、细胞核由DNA 构成,细胞质由RNA 构成 C、甲基绿、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 和 RNA 的亲和力不同 D、实验结果反映了在真核细胞中的分布DNA 只分布在细胞核中和RNA 只分别在细胞质中 6、组成核酸的碱基、五碳糖和核苷酸的种类依次是( ) A、5、2、8 B、 4、 2、2

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细胞中的元素含量(鲜重) 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 基本元素是: C H O N 最基本元素: C (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B 、Zn 、Mo 、Cu (铁猛碰新木桶) 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O 其次是C,H,N 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是: C 其次是O,N,H. ⒈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够找到,没有一种是细胞所特有的,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 ⒉组成细胞的元素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 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 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中含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大的化合物:蛋白质。. 三: 化合物的鉴定: (1)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①常见的还原性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果糖;②斐林试剂甲液:mlNaOH ; 斐林试剂乙液:ml CuSO 4;③斐林试剂由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1:1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 液,再加B 液); ④该过程需要水浴加热; ⑤试管中颜色变化过程:蓝色→棕色→砖红色;⑥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含蔗糖,蔗糖不是还原糖)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①双缩脲试剂A 液:mlNaOH ;双缩脲试剂B 液:ml CuSO 4②显色反应中先加双缩脲试剂A 液1ml ,摇匀后形成碱性环境;再加双缩脲试剂B 液4滴,摇匀; 脂肪﹢苏丹Ⅲ→橘黄色;脂肪﹢苏丹Ⅳ→红色; 注意事项: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 淀粉﹢碘液→蓝色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 一: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氨基酸(AA ) ⒈组成元素:C 、H 、O 、N (主); ⒉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20种) 必需氨基酸:体内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8种,婴儿有9种);非必需氨基酸:12种 ⒊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见右图) ⒋通式的特点: ①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 2)和一个羧基(-COOH ) ②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 ③一个以上的氨基和羧基都位于R 基上,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 基的不同 注意: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中形成的水中的H 一个来自氨基,一个来自羧基,O 来自羧基 R ∣ NH 2—C —COOH ∣H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 练习题

第二章细胞的化学组成 班级: 姓名: 1.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 B.在同一种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同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依其含量可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D.在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碳是组成有机化合物的最基本元素 2.下列关于原子和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基本单元是原子而非分子 B.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是分子而非原子 C.分子必须由两个以上的原子构成 D.原子一般通过离子键形成分子 3.下列不属于生物体内自由水功能的是() A.参与蛋白质的分解 B.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C.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 D.构成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4.下列广告语在科学上没有错误的是() A.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B.某某饮料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某某纯净水绝对纯净,不含任何离子 D.某某口服液含有丰富的N、P、Zn等微量元素 5.在医学上,常给病人口服NaI溶液来诊断病人是否有甲状腺疾病,这是由于构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是() A.钠 B.碘 C.铁 D.钙 6.人的红细胞必须生活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医生常给脱水病人注射生理盐水,因为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因吸水过多而涨破,在浓盐水中会因失水过多而皱缩,从而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这说明() A.水分子容易进出细胞 B.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 C.是由细胞的特性造成的 D.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7.某人从事高温下的剧烈体力劳动过久,突然腿部肌肉抽搐,主要原因是() A.剧烈劳动使血糖浓度降低 B.高温使人的新陈代谢不正常 C.大量排汗,使体内盐分损失过多 D.大量排汗,使体内水分损失过多 8.关于生物大分子,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生物体的有机大分子类型大体相同 B.组成细菌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与高等生物的不同 C.碳原子的不同排列方式和碳连长短是生物大分子多样性的基础 D.生物大分子均是由单个小分子结合而成的 9.下列叙述中属于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的是() A.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 B.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C.基本组成单位都是五碳糖 D.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六碳糖 10.下列各项功能中,与固醇类无直接关系的是() A.促进新陈代谢 B.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 C.维持第二性征 D.降低血糖浓度 11.下列生理作用不能体现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的是()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一、二章复习题(附答案) (1)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二章复习题 一.选择题(共50分) 1.在浅海中,牡蛎与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 ) A.群落B.种群C.生态系统D.生物圈 2.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看到一个细胞偏向左上方,转换高倍镜观察前应该把该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具体做法是( ) A.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B.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 C.移动载玻片上的样品D.调节准焦螺旋 3.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最主要的特点是( ) A.没有DNA B.没有核糖体 C.没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没有由核膜包围的成形细胞核 4.下列显微镜操作的方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1对光时,阳光照在反光镜上,视野越亮越好○2在进行低倍物镜与高倍物镜的转换时,扳动物镜转动较省力○3使用完毕之后,要用干布拭去载物台上的水和赃物○4装箱之前,应下降镜筒,使物镜插入通光孔中○5取、放显微镜时,要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并且要轻拿轻放 A、○1○2○3 B、○1○2○4 C、○3○5 D、○2○3○4 5. 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镜与低倍镜相比()。 A 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 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 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 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6.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核细胞具有染色质,真核细胞具有染色体 B 原核细胞中没有核糖体,真核细胞中含有核糖体 C 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真核细胞有细胞核 D 原核细胞的DNA分布于拟核,真核细胞的DNA分布于细胞核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A: 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 所有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二章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模块一第二章测验试题 一.单选题 1、对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20种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不同 B.每种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C.在氨基酸中,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D.氨基酸是一种具有酸、碱两种性质的化合物 2、下列哪一项不是构成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A.氨基酸的数目成百上千 B.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C.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D.氨基酸的种类多达百种 3、下列叙述中,能对蛋白质功能进行高度概括的是() A.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结构物质 B.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C.调节细胞和生物体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 D.收缩、运输、免疫等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4、DNA的分子组成中没有() A.核糖 B.脱氧核糖 C.磷酸 D.含氮碱基 5、烟草、烟草花叶病毒这两种生物中,构成核酸碱基的种类依次是() A.4、4 B.8、4 C.5、4 D.7、4 6、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A.细胞核内 B.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内 C.细胞质基质中 D.细胞核和细胞质内 7、某22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2个6肽,则这些多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依次是() A.6、18 B.5、18 C.5、17 D.6、17 8、淀粉、核酸、脂肪、蛋白质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 A. C、H、O B. C、H、O、N C. C、H、O、N、S D. C、H、O、N、S 9、以下是几位同学写的氨基酸结构通式,请判断其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10、在血红蛋白的结构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 A.磷酸键 B.二酯键 C.肽键 D.离子键 11、下列四种化合物中,构成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A、 B、 COOH H—C—CH2—CH2—COOH 2 H H—C—CH2—COOH 2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点归纳及习题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知识点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 细胞所特有的。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大不相同。 【提醒】统一性是从元素的种类看,差异性是从元素的含量看。2.各种元素的归属范围、特点及作用。 (1)归属范围 【注意】占人体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占人体干重最多的元素是C。 (2)特点:不同生物体内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但在不同生物体内同种元素的含量差别较大;同一 生物体内的不同元素的含量也不相同。 (3)作用:无论是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都是生物体必需的,对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知识点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1.种类 (1)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2)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 2.含量(1)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2)含量仅次于水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3)有机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4)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知识点三、检测生物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注意事项,(1)还原糖的含量、生物细胞中有无色素是影响实验结果和观察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选择还原糖 含量高、细胞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的植物,如苹果、梨、白萝卜等。,(2)鉴定脂肪材料最好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如花生种子,取其子叶,但必须提前浸泡3~4 h。,(3)鉴定蛋白质的实验材料最好选择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细胞(或器官),如大豆、鸡蛋等。如用大豆可直接用豆浆作实验材料;如用鸡蛋要用蛋清,并注意稀释, 试剂名称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 鉴定原理 还原糖中的醛基(-CHO)在加热条件 下能将Cu2+还原成Cu+,从而生成 红色的Cu2O沉淀 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能与Cu2+结合成 紫色络合物,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与双缩 脲结构相似的肽键 , 试剂浓度甲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 的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 的CuSO4溶液 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 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 CuSO4溶液 使用方法甲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 液 先加入A液形成碱性环境后,再加B 液 使用条件加热不加热 【例1】人们经常食用的牛、羊、猪等肉类和白菜、土豆等蔬菜,消化吸收后,其中的成分大多被转化为人体自身的一部分,其根本原因是( ) A.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 B.在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大体相同 C.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生物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

必修一第二单元质量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和主要的储能物质分别是( ) A.水和蛋白质B.糖类和蛋白质C.糖类和脂肪D.蛋白质和脂肪 2.关于生物体中的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物种,含水量不同 B.同一物种、同一年龄的不同个体,含水量大致相同C.同一个体的不同器官,含水量不同 D.同一器官的不同组织,含水量一致相同3.某儿童患佝偻病,发烧时就会抽搐,医生建议他平时要() A.新鲜水果和蔬菜 B.钙片和维生素D C.谷物种皮 D.蛋白质与糖类 4 A.核酸 B.脂肪 C.蛋白质 D.糖类 5.胰岛素和性激素都是生物激素,它们的化学本质分别是() A.蛋白质和脂肪 B.脂质和蛋白质 C.蛋白质和固醇 D.磷脂和蛋白质 6.某蛋白质由4条肽链组成,共含有109个肽键,则此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NH2和—COOH 个数及氨基酸数分别为()个 ,105,105 ,110,110 ,4,113 ,1,113 7.丙氨酸的R基为—CH3,赖氨酸的R基为—C4H10N,在它们缩合成的二肽分子中含有 的C、H、O、N原子数分别为 A.9,21,4,3 B.9,19,4,3 C.9,19,3,3 D.9,19,3,2 8、苹果含有微量元素Zn,而锌是构成与记忆力息息相关的核酸和蛋白质不可缺少的元素,儿童缺锌就会导致大脑发育不良,因此苹果又称为记忆之果。这说明无机盐离子 A.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对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D.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9、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将口腔上皮细胞置入8﹪的盐酸溶液中 水解的主要目的是() A.使细胞中的DNA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B.使细胞中物质全部水解 C.利用盐酸改变细胞壁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D.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蛋白质与染色剂结合 10、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关于实验材料选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统一 水浴加热 必修一 第二章 知识点归纳 班级: 姓名: 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统一 一、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元素的比较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大量元素:C 、 O 、H 、N 、S 、P 、Ca 、Mg 、K 等; 微量元素:Fe 、Mn 、B 、Zn 、Cu 、Mo ;(铁猛碰新木桶) 最基本元素: C 主要元素:C 、O 、H 、N 、S 、P ; 细胞含量最多4种元素(也称基本元素):C 、 O 、H 、N ; 占人体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 O (其次是C,H,N ),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C (O,N,H )。 三、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1、无机物:水、无机盐; 2、有机物及其元素组成:①蛋白质(C 、H 、O 、N ,有的含有P 、S );②脂质(C 、H 、O ,有的含有P 、N );③糖类(C 、H 、O );④核酸(C 、H 、O 、N 、P )。 3、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四、化合物的鉴定: (1)还原性糖﹢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①常见的还原性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果糖; ②斐林试剂甲液:0.1g/mlNaOH ; 斐林试剂乙液:0.05g/ml CuSO 4; ③斐林试剂由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1:1,等量混合、现配现用; ④试管中颜色变化过程:白色→蓝色→(棕色)→砖红色; ⑤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含蔗糖,蔗糖不是还原糖) 种类上:统一性 含量上:差异性

(2)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①双缩脲试剂A 液:0.1g/mlNaOH ;双缩脲试剂B 液:0.01g/ml CuSO 4 ; ②显色反应中先加双缩脲试剂A 液1ml ,摇匀后形成碱性环境;再加双缩脲试剂B 液4 滴,摇匀; (3)脂肪﹢苏丹Ⅲ→橘黄色;脂肪﹢苏丹Ⅳ→红色; ? 注意事项: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③若使用切片进行观察时,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4)淀粉﹢碘液→蓝色 ? 在还原糖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前,可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与检测后样液的颜 色做对比,增加说服力。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相关概念: (1)氨 基 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2)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 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 (3)肽 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 —CO —)。 (4)二 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5)多 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 (6)肽 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二、氨基酸分子通式: NH 2 ︱ R — C H —COOH 三、 氨基酸结构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 COOH ),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练习试题(含答案)

必修一第二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1.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主要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辐射 2.下列表示热力环流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3.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 B.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 C.太阳辐射能是我日常生活和生产不太常用的能源 D.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4.下图中A、B、C、D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A B.B C.C D.D 下图表示某种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5.若该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甲、乙地处在地球表面,则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高低顺序是()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甲>乙 D.乙>甲>丁>丙 6.若该图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圈,甲、乙表示地球表面,则()A.甲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B.a为极地东风带 C.乙处容易形成锋面 D.甲处因地面冷却形成高压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7—9题。 7.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下列关于I、Ⅱ两层的正确说法是() A、Ⅰ层上部热下部冷,有利于空气对流运动 B、Ⅱ层上部热下部冷,有利于空气对流运动 C、Ⅰ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对流运动 D、Ⅱ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对流运动 9.2008年9月我国发射的“神舟七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 A、气温在-50℃到20℃之间 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

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细胞中的元素含量(鲜重) 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 基本元素是: C H O N 最基本元素: C(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Mn、B、Zn、Mo、Cu(铁猛碰新木桶) 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O 其次是C,H,N 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是: C其次是O,N,H. ⒈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够找到,没有一种是细胞所特有的,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⒉组成细胞的元素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 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中含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大的化合物:蛋白质。. 三: 化合物的鉴定: (1)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①常见的还原性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果糖;②斐林试剂甲液:0.1g/mlNaOH; 斐林试剂乙液:0.05g/ml CuSO4;③斐林试剂由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1:1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④该过程需要水浴加热;⑤试管中颜色变化过程:蓝色→棕色→砖红色;⑥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含蔗糖,蔗糖不是还原糖)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①双缩脲试剂A液:0.1g/mlNaOH;双缩脲试剂B液:0.01g/ml CuSO4②显色反应中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后形成碱性环境;再加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 脂肪﹢苏丹Ⅲ→橘黄色;脂肪﹢苏丹Ⅳ→红色; 注意事项: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淀粉﹢碘液→蓝色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 一: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氨基酸 ⒈组成元素:C、H、O、N(主); ⒉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20种) 必需氨基酸:体内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8种,婴儿有9种); 非必需氨基酸:12种 ⒊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见右图) ⒋通式的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