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讲 冷热负荷和湿负荷计算

第二讲 冷热负荷和湿负荷计算

第二讲 冷热负荷和湿负荷计算
第二讲 冷热负荷和湿负荷计算

第二讲 冷热负荷和湿负荷计算

此讲将重点学习研究:空调冷热负荷是怎样变化的?冷热负荷的变化规律?怎样减少冷热负荷?怎样降低能耗?为什么计算空调冷热负荷?。在这些问题的质疑下,学习空调负荷的计算方法,掌握空调负荷的变化规律,为后续研究学习建筑节能问题奠定基础。

提出的问题:什么是空调房间的冷、热、湿负荷?实际负荷与设计负荷有区别吗?如何根据冷热负荷的变化规律减少建筑能耗?

2.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

室外计算参数的确定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室外温度确定过低(冬季)、过高(夏季),不经济;室外温度确定过高(冬季)、过低(夏季),达不到技术要求。提出为什么,学习研究计算参数确定的特点。

(一)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参数

*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规范》3.2.7条

*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to.s ,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干球温度.《规范》

3.2.8条;

*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湿球温度,适用于计算夏季新风冷负荷;

*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to.m :《规范》3.2.9条,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逐时温度to.τ:《规范》3.2.10条,可按下式计算: *夏季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Δtd 应按下式计算: *室外温度逐时变化系数β:《规范》3.2.10条

*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用于计算夏季经由建筑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即逐时冷负荷。

2)冬季室外计算参数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湿度的确定

*冬季围护结构传热按稳定传热计算,不考虑室外气温的波动,冬季空调供暖时,在计算围护结构传热和计算冬季新风热负荷:统一采用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适用于:计算冬季建筑热负荷及冬季新风热负荷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规范》3.2.5条: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的日平均温度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规范》3.2.6条:采用历年一月份平均相对湿度平均值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的确定《规范》3.2.1条:取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适用于:建筑物采用采暖系统供暖时计算围护结构的热负荷;用于计算消除有害污染物通风的进风热负荷。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的确定《规范》3.2.2条:取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适用于:计算全面通风的进风热负荷。

3)通风室外计算参数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规范》3.2.3条: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规范》3.2.4条: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适用于:消除余热余湿的通风及自然通风中的计算;通风的进风需要冷却处理时的进风冷负荷计算。

(二)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空调房间的空气计算参数指标:

d m .o .o t t t ?+=βτ52.0m .o s .o d t t t -=?

1)温度、湿度基数:空调房间内需要保持的空气基准温度和基准相对湿度.

2)空调精度:空气温、湿度偏离室内温、湿度基数的最大差值

3)举例

* 舒适性空调的指标要求:主要从人体舒适感出发确定室内温、湿度设计标准,对精度无要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 工艺性空调的指标要求:主要满足工艺过程中对温度和湿度基数的要求;对空调精度的特殊要求;并兼顾人体的卫生要求。

* 降温空调:规定温度、湿度的上限,不要求空调精度.

* 恒温恒湿:温度、湿度、精度都有严格要求.

* 净化空调:温度、湿度、空气中含尘粒有严格要求.

4)人体热平衡和舒适感:人体维持正常的体温,必须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平衡

* 人体热量平衡表达式:S=M-W-E-R-C;稳定环境条件状况下蓄热率:S=0。

* 影响汗的蒸发强度的因素:周围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空气的流动速度。

* t 和φ对于室内舒适性的影响程度比较:t >φ

*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选择:影响人体舒适感的因素;室内空气温度;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人体附近的空气流速;室内空气新鲜程度;围护结构内表面及其它物体表面温度;人体活动量、衣着、人的年龄。

满足人体舒适感的有效温度区和舒适区:见图。

◇满足人体舒适感的指标:室内热环境的评价与测量的新标准化方法ISO7730,采用PMV-PPD指标来描述和评价热环境.;推荐值:PPD <10%;PMV值在-0.5 ~ + 0.5之间。

5)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 室内空气温度(t R )湿度(φR)确定考虑的因素:室内各参数综合作用下的舒适条件;室外气候;经济条件;节能要求。舒适性空调室内计算参数:《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 工艺性空调室内计算参数:《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第3.1.3.2条:室内温湿度基数及其允许波动范围应根据工艺需要并考虑必要的卫生条件规定;人员活动区的风速:冬季不宜大于0.3m/s,夏季宜采用0.2~0.5m/s,当室内温度>30℃,可大于0.5m/s。

2.2 设计热负荷的计算

★什么叫设计热负荷?在设计室外温度t’o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 R,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Q’.

★设计热负荷是供暖系统设计的最基本依据:影响供暖系统方案的选择:影响供暖管道管径的确定;影响散热器等设备的确定;影响供暖系统的使用和经济效果;设计热负荷包括那些内容?

★设计热负荷包括的内容:

1)建筑物或房间内失热量Q sh: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Q1;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2;门、孔洞及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3;水分蒸发的耗热量:Q4;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的耗热量:Q5;通风耗热量Q6。

2)得热量Q d:生产车间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量:Q7;非供暖通风系统的其他管道和热表面的散热量:Q8;热物料的散热量:Q9;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热量:Q10;其它途径散失和获得的热量:Q11。

一般民用建筑、办公楼设计热负荷,失热量只计算前三项耗热量;得热量只考虑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热量。

住宅建筑中由其它途径的得热量:如:人体散热量、餐饮、照明散热量一般散发量不大,且不稳定,通常可不予计入。

对没有设置通风系统的建筑物,设计热负荷为:Q’=Q’sh-Q’d=Q’1+Q’2+Q’3-Q’10

★ 在工程设计中,计算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时,围护结构传热常分成基本耗热量和附加(修正)耗热量两部分进行计算: Q 1’=Q’1.j +Q’1.x

★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Q’1.j

* 在工程设计中,将不稳定传热问题按一维稳定传热 过程简化计算,假设各参数不随时间变化。

*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 整个建筑物或房间的基本耗热量Q’1·j ,等于各部分q’的总和

* 说明:室内计算温度t R 是指距地面2m 以内人们活动地区的平均空气温度;室外计算温度t’o.w ,根据《规范》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温差修正系数α;传热系数k 值:根据围护结构材料查有关设计手册。

★ 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耗热量——Q’1.x

* 按基本耗热量的百分率进行修正

1)朝向修正耗热量——如何对朝向进行修正更好?

规范规定:北、东北、西北: 0~10%;东南、西南:-10~-15%;东、西:-5%;南:-15~-30%。

2)风力附加耗热量

* K 值的计算中,αo 是对应风速约为4m/s 的计算值,对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旷野上的建筑物、特别突出的建筑物, 才考虑垂直外围护结构附加5~10%。

3)外门开启附加(冷风侵入耗热量)

* 在风压和热压的作用下,冷空气由开启的外门侵入室内,加热这部分冷空气的耗热量: * 流入的冷空气量V ao 不易确定,可采用下式计算:Q’3= x m Q’1·j m (W)

式中:Q’1·j m -外门的基本耗热量; x m -考虑冷风侵入的外门附加率。

4)高度附加耗热量:当房间高度>4m 时,每高出1m 应附加2%,总附加不应>15%。 ★ 围护结构总耗热量——Q’1

(W)

式中:Q’1·j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Q’1·x -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耗热量;x ch -朝向修正率%;x f -风力附加率%;x m -外门开启附加率%(冷风侵入耗热量);x g -高度附加率%。

★ 冷风渗透耗热量 — Q’2

影响冷风渗透耗热量的因素:门窗构造及朝向;室外风向和风速;室内外空气温度;建筑物高低及建筑物内部通道状况。

★ 冷风渗透耗热量Q’2的计算方法

* 缝隙法计算多层建筑的冷风渗透耗热量:

* 冷风渗透空气量: V =L l m3/h * 冷风渗透耗热量: *换气次数法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民用建筑): *百分数法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工业建筑):渗透耗热量占围护结构总耗热量的百分率 ★ 冬季建筑设计热负荷——Q’:Q’ = Q 1’ + Q’2 =Q’1.j +Q’1.x + Q’2

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例题:图为北京一民用办公建筑的平面图和剖面图.试校核其外围结构的最小传热阻,并计算其中会议室的供暖设计热负荷.

* 已知条件:外墙:370mm ,内墙抹灰砖墙.K=1.57W/m2·℃,D =5.06;外窗:单层木框玻璃窗, 1.5m ×2.0m, 上亮的三扇两开窗;外门:单层木门,1.5m ×2.0m,无上亮的双扇门,可开启部分的缝隙总长为9m ;顶棚:厚25mm 的木屑层,K =0.93W/m2· ℃;地面:不保w w o R α

)(,.,t t kF q -=w 2780w o R ao ao 3)(.'.'t t c V Q p -=ρ()()()

m f ch '.g 'x 'j 'x x x t t kF x Q Q Q +++-∑+=+=??11w o R 111αW )(278.0'w .o R ao '2m

t t c V Q p -=ρW 2780w o R ao R 2)

(.'.'t t c V n Q p k -=ρ

温地面. K 值按划分地带计算。

* 气象条件:供暖室外计算温度t ’w =-9 ℃;累年最低日平均温度t p·min =-17.1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υp·j =2.8m/s 。

★ 高层建筑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方法

* 热压作用:冬季建筑物的内外温度不同,存在空气的密度差,引起空气通过建筑物内部楼梯间等竖直贯通通道上升,然后在顶层一些楼层的门窗缝隙排出.

* 定义:由密度差引起空气流动的压力称为热压.

* 建筑物内外空气密度差和高差形成的理论热压计算式: 有效热压差计算式:

热压差系数cr =0.2~0.5 * 风压作用 :风速随高度增加,风速随高度增加的变化规律: 规范 :城市的冬季平均风速υo 是对应的基准高度:ho=10m 的数值

对于不同高度h 处的室外风速υh 的计算式:

空气会经过迎风面方向的门窗缝隙渗入,背风向的缝隙渗出,其渗入量取决于门窗两侧

的风压差。门窗两侧的风压差: * 风力单独作用产生的单位缝长渗透空气量: * 热压与风压共同作用:

* 理论推导在风压和热压共同作用下建筑物各层各朝向的 门窗冷风渗透量假设条件:建筑物各层门窗两侧的△Pr 仅与该层所在的高度位置、竖井内外空气密度差、cr 值的大小有关,与门窗所在朝向无关;建筑物各层不同朝向的门窗,风压作用所产生的冷风渗透量是不相等的,需要考虑渗透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

★ 主导风向n<1时: ★ 热压产生的风量: ★ 任意朝向门窗由于风压与热压共同作用的渗透风量:

★ 根据式:

★ 有: ★ 令 ★ 设: ★ 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 C 值的计算: 围护结构类型简介:图示。

2.3 空调冷负荷的计算

一、概述

★ 得热量和冷负荷的基本概念

Pa ))(('g

h h P n W Z r ρρ--=Pa ))(('g h h c P c P n W Z r r r r ρρ--==?a h h h ???? ??=00υυs m h h h 02.002.0631.010υυυ=??? ??=(Pa)2

2υρf f f f c P c P ==?m

h P a L b ??=3m m h h c a c a P a L b o w r b h w r b f h ???????==?=322.02m )631.0(2)2(υρυρm

h m nL L h n h ?=<3)1(m

h m L L L h r ?-=?3'0m h m L L n L L L nL L nL L h h h h r h ????? ??+-=-+=?+=3'

0'001b P L ?=αb f r b f b r f h o P P P P P L L ???? ????+=??+?=1)('ααf r P P C ??=m h m C n Lc L b h ?-++=30]1)1([则:]1)1([-++=b h C n c m m h m mL L ?=30则:W m t t c Q W W n p ρ)(278

.0''2-=2

))((2'h w f n w z r f r c g h h c f P P C υρρρ--=??=

* 得热量:某一时刻由室外和室内热源散入房间的热量总和

└→组成:潜热量:围护结构的湿传递、室内湿源

显热量:对流得热;辐射得热

* 冷负荷:为持续保持室温恒定,在某时刻需向房间供应冷量,或需从室内排除的热量。 * 瞬时冷负荷:瞬时得热中以对流方式传递的显热得热和潜热得热部 分,直接分散到房间空气中,立刻构成房间瞬时冷负荷。

★ 什么是得热量?

* 得热量:某时刻进入房间的总热量。

* 得热量来源于:室内外温差传热;太阳辐射进入热量;室内照明、人员、设备散热。 * 得热量分为:按是否随时间变化分:(1)稳定得热;(2)瞬变得热;

按性质不同分:(1)显热得热;(2)潜热得热

★ 什么是显热量?

* 显热量:(1)对流热量:室内热源的对流散热;通过围护结构导热形成的围护结构内表面与室内空气之间的对流换热;(2) 辐射热量:透过窗玻璃进入到室内的太阳辐射、照明器具的辐射散热。

瞬时得热与瞬时冷负荷的关系:通过墙体、屋顶的得热量及其形成的冷负荷

★ 室内热源形成的冷负荷,分析讨论:

* 任意时刻房间瞬时得热量的总和未必等于同一时间的瞬时冷负荷

* 什么情况下瞬时得热量=瞬时冷负荷??

* 实际冷负荷的峰值比太阳辐射的峰值低,且出现的峰值也迟于太阳辐射热的峰值 * 什么原因???

* 灯光散热比较稳定,其冷负荷的形成??

★ 综述:空调负荷计算必须考虑围护结构的吸热、蓄热和放热过程,不同性质的得热量所形成的室内逐时冷负荷不同,必须分别计算,然后再取逐时各冷负荷分量之和。

二、空调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 计算方法概述:当量温差法;谐波分解法;反映系数法:计算中将得热量与冷负荷区别对待;Z 传递函数法:提出了适合手算的方法

*我国有关机构规定的计算方法:谐波反应法;冷负荷系数法:在传递函数法基础上建立的。

三、冷负荷系数法计算空调冷负荷

*基本概念:不考虑外扰是否呈周期变化;不用傅立叶级数表示;用时间序列表示外扰变化。

* 冷负荷系数法的计算特点:

* 将围护结构或空调房间连同室内空气视为热力系统

* 将外扰或室内得热量作为系统的输入

* 围护结构内表面的传导得热或房间冷负荷为系统的输出

* 冷负荷系数法的计算方式

* 通过冷负荷温度与冷负荷系数直接从各种扰量值求得各分项逐时冷负荷

* 计算时按条件查出相应的冷负荷温度与冷负荷系数,用稳定传热公式计算出传入和日射形成的冷负荷.

2.4 室内热源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 室内热源的特点:设备、照明和人体散热得热出现的时间取决于室内设备启用时间、开灯时间和人员在室内停留时间的长短;在该段时间内,得热量是一常量;扰量的时间曲线认为是有规则的矩形波。 W

C Q Q LQ s )(c ??=τ

☆室内热源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 设备、照明、用具的实际显热散热量

* 电动设备 * 当工艺设备及其电动机都放在室内时: * 当工艺设备在室内,而电动机不在室内时: * 当工艺设备不在室内,而只有电动机放在室内时:

* 电热设备的散热量: * 无保温密闭罩的电热设备: * 电子设备: ☆ 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 白炽灯 * 荧光灯

☆ 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 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 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2.5 湿负荷 * 人体散湿量: * 敞开水表面散湿量:

2.6 新风负荷

* 夏季空调新风冷负荷计算式:

*冬季空调新风冷负荷计算式:

2.7 空调室内的冷负荷与制冷系统的冷负荷

2.8 讨 论: 讨论:房间冷负荷;空调系统冷负荷;空调系统负荷与房间冷负荷;区域气候分布 (w)/1000321s ηN n n n Q =?(w)

1000321s N

n n n Q =?(w)11000321s N n n n Q η

η-=?(w)1000

4321s N n n n n Q =?(w)11000321s N n n n Q ηη-=?W NC Q LQ )(c 1000=?τW NC n n Q LQ 21)(c 1000=?τW C n q Q LQ s )

(c ?τ=?W

n q Q l ?=?c h kg g n m /103w -??=?h kg wA m /w =?

kw )(R o o c.o h h M Q -=??kw )(R o p o h.o t t c M Q -=??

本章小结

室外计算参数:5组;室内计算参数:冬季、夏季;热负荷计算:围护结构基本和附加耗热量;冷风渗入耗热量;冷负荷计算:外墙和屋面;窗:温差传热、日射得热;室内热源散热冷负荷:设备、照明、人体;湿负荷计算:人体、敞开水表面;新风负荷计算:室内外空气焓差引起的负荷;空调室内冷负荷与制冷系统冷负荷。

作业:自学内容:第八节计算例题

思考题:

什么是空调房间的冷、热、湿负荷?室外计算参数的确定的重要性;空调负荷计算的意义?为什么夏季空调冷负荷要逐时计算?什么是得热量?什么是显热量?

计算题:计算《暖通空调课程设计》建筑冷负荷

2.9 撰写论文

我国区域气候分布的特点研究;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的研究:分析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我国区域气候分布的特点与空调负荷的关系。

2.10 本讲作业:

课后查阅资料学习内容:

1)非均质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的计算;

2)空气间层的传热系数k值的计算;

3)地面传热系数k值的计算;

4)传热面积的丈量。

5)高层建筑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方法;

6)什么是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热阻?什么是经济热阻?

7)计算《暖通空调课程设计》建筑热负荷。

中央空调冷热负荷计算

3.2空调冷负荷 3.2.1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 手术室内衬小室的围护结构均属内围护结构,用下式计算其传入室内的热量: CL1=KF(t1s-t n)(3.1) 式中 CL1——内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W; K一一内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 F-一内围护结构的面积,m2; t n一一手术室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温度,℃; t wp——邻室计算平均温度,℃。 对于洁净手术室来讲,邻室是一个技术夹层(或顶棚空间)可以认为是散热量<23w/m3的非空调房间。 tis=t wp+3(3.1.1) 式中t wp——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按GBJ19-87第2.2.9条规定采用壁面的复合板传热系数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 R一一内表面对流换热器,按GBJ19-87表 3.1.4-3规定采用; R——外表面对流换热器,按GBJ19-87表 3.1.4-3规定采用; R——组成围护结构的第i层单一材料的热 阻(m2·℃/W); RI=δJγ(3.1.3) δ1——第i层材料层厚度,m; γci—一第i层材料层计算导热系数, W/(m·℃)。 3.2.2人体散热量 手术室内人员数量及活动规律较难掌握,为简化计算,可以不考虑人体散热冷负荷系数的影响: CL2=nq(3.2)式中CL2——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n——手术室内的人数: 对于特大手术室不超过15~17人; 对于大手术室不超过12~15人; 对于中手术室不超过10~12人; 对于小手术室不超过8~10人; q一一一每人平均散热量,取轻劳动度,

q=70w/P。 3.2.3照明散热量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5.4.5条推荐手术室照度为100~200(IX)。若采用荧光灯作为泛光照明,不计手术灯集中照明。耗电量约为15W/m2,手术室泛光照明灯不考虑同时使用系数的折减,整流器在吊顶内明装,所以由照明设施形成的冷负荷以15w/m2计。 CL3=F·15 (3.3) 式中CL3一一泛光照明形成的冷负荷,W; F—手术室面积,m2. 3.2.4手术室内设备的散热量 手术室内用电设备包括手术用无影灯、麻醉机、电力呼吸机、心脏监护仪、人工心肺机、X 光机、腹腔镜、电动手术台等,数量较多,种类也较复杂,使用频率差异也较大,应由手术室提出手术器械的配置后详细计算,若无以上资料可按70W/m2估算。 CL a=F·70 (3.4) 式中CL4一一手术室内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w: F一一手术室面积,m2。 3.2.5伴随各种散混过程产主的潜热量 手术室内散湿主要来自人员的散湿和湿表面的散湿。 人员散湿量;W1=nw (3.5) 式中 W1-一人体的散湿量,g/h; n—一手术室内的人数(见前); W——每人平均散湿费按轻劳动强取 值,w=167g/(h·P)。 由此散湿形成的潜冷负荷为112W。 手术室内湿表面的大小因手术种类而异,通常可取0.7m2的湿表面,湿表面温度取40℃,φ=50%,W2=1.022kg/h,由散湿形成的冷负荷为685W,手术室内由于散湿而增加的冷负荷为:CL5=112n+685(3.6) 式中CL5——手术室内散湿过程形成的冷负荷,W; n——手术室内的人数(见前)。 3.2.6手术室空调冷负荷汇总及热温比。 手术室室内空调冷负荷即室内余热量为: CL=CL1+CL2+CL3+CL4+CL5(W)(3.7) 手术室室内空调湿负荷即室内余湿量为: W=W1十W2(kg/kg)(3.8)

住宅采暖热负荷计算

住宅采暖热负荷计算 下面以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的住宅为例分析某地区的一般采暖热负荷计算方法: 1. 某市的气象资料(以北京为例): 纬度:北纬40°49′ 冬季采暖室外日平均温度≤8℃的天数:140天 冬季日平均温度≤8℃期间的平均温度:-6.2℃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1.6m/s 2.根据人体的舒适性条件选择室内设计温度:18℃ 3.根据围护结构特点选择和计算的传热系数K: 外墙:K1=1/(Rn+Rλ+Rw) 其中查表知 Rn=0.115m2K/w Rw=0.04 m2K/w Rλ=0.76 m2K/w (按空心砖墙450毫米,外抹水泥砂浆,内粉刷白灰) K1=1/(0.115+0.04+0.76)=1.09 w/ m2K 当室内外温差为24.2℃时为防止结露,外墙的最大传热系数为1.47w/ m2K, 因此,取K1=1.09 w/ m2K

外窗(双层钢窗):传热系数K2=3.3w/ m2K 外门(单框木门):传热系数K3=4.65 w/m2K 4.计算的基本传热量和附加耗热量 因建筑平面图不详,故取正方形模型计算各部分面积,房间层高取3米。 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的房间各部分面积如下(外墙面积按总墙面积的50%计算): 外墙:F1=10*4*3*0.5*0.7=42 m2 外窗:F2=10*4*3*0.5*0.3=18 m2 外门:F3=2 m2 Q1=K1*F1*(tn-tw)=1.09*42*(18+6.2)=1108w Q2=K2*F2*(tn-tw)=3.3*18*(18+6.2)=1437w Q3=K3*F3*(tn-tw)=4.65*2*(18+6.2)=225w 5.计算加热渗入空气所需的热量(换气次数法) Q4=0.278*C*V*N*ρ*(tn-tw) C:冷空气比热容,取C=1kJ/kg.K V:建筑物体积,V=100*3=300m3 N:换气次数,取N=1次/小时 ρ;冷空气密度,1.35kg/ m3 Q5=0.278*1*100*3*1*1.35*(18+6.2)*1000/3600=757w

冷热负荷计算书

冷热负荷计算书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计算书1项目概况 2建筑 2.1建筑信息 2.2规定指标检查 2.2.1体形系数 建筑体形系数:

2.2.2 规定性指标检查结果 建筑物体形系数不满足标准要求; 规定性指标不能全部满足,需要进行权衡判断。 设计软件:浩辰暖通工程设计软件 鉴定信息:建设行业科技成果评估证书 建科评[2009]062号 3 计算依据 3.1 外墙、架空楼板或屋面 3.1.1 热负荷 a) 基本耗热量: ()α?-??=w n j t t F K Q () j Q ——温差传热耗热量,W K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 2 ·℃) F ——外围护结构面积,m 2 n t ——室内设计温度,℃ w t ——室外设计温度,℃ α——温差修正系数 b) 附加耗热量: ()()()jan fg lang f ch j Q Q βββββ+?+?+++?=1111 () 1Q ——附加耗热量,W ch β——朝向修正系数 f β——风力修正系数 lang β——两面外墙修正 fg β——房高附加,)4(02.0-?=h fg β,最大值不超过15% jan β——间歇附加

3.1.2 冷负荷 a) 冷负荷 ()n t t F K Q -?+??=-εττ () τQ ——计算时刻冷负荷,W K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 2 ·℃) F ——外围护结构面积,m 2 T -τ——温度波的作用时刻,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外侧的时刻,h ετ-t ——作用时刻冷负荷计算温度,℃ ?——负荷温度的地点修正值,℃ n t ——室内设计温度,℃ 3.2 外窗 3.2.1 热负荷 a) 基本耗热量 ()α?-??=w n j t t F K Q () j Q ——基本耗热量,W K ——外窗传热系数,W/(m 2 ·℃) F ——外窗面积,m 2 n t ——室内设计温度,℃ w t ——室外设计温度,℃ α——温差修正系数 b) 附加耗热量 ()()()()gc jan fg m lang f ch j Q Q βββββββ+?+?+?++++?=11111 () 1Q ——附加耗热量,W ch β——朝向修正系数 f β——风力修正系数 lang β——两面外墙修正 m β——窗墙面积比过大修正,当窗墙面积比大于1:1时,取m β=10% gc β——高层建筑外出窗的风力修正

采暖热负荷的计算方法

采暖热负荷的计算方法((0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为节省时间,采用的热负荷确定方法均为估算法,即用房间面积乘以每平方米的设计热负荷指标。通常为朝南房间为120W/m2,其它房间为120W/m2-150W/m2不等,全凭设计人员的经验和感觉。为了设计效果,尽可能往大值选取。最终导致一些散热器型号选取过大,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在目前供暖设计中屡见不鲜,导致用户的初投资增加,整个供暖系统的花费加大。 站在为客户省钱的角度,尽可能规范选取散热器型号,我们的热负荷选择只需在充分满足房间温度的要求下,上下有轻微浮动即可。 以本公司原本设计的锦苑天元坊15幢的某户家庭暖气系统为例。该设计说明中缺少一些关键的技术参数,如:建筑物所处楼层(是否有屋顶),整个建筑物的维护结构资料(外墙,外窗,地面的材质和传热系数),扬州市的气象参数等,导致估算出来的某些房间热负荷太大。以书房为例,书房面积8.2m2,选取的是雅克菲钢制板式散热器,规格型号22K-600-800,热量1399W,算下来单位设计热负荷高达170W/m2,以北方比较成熟的供暖工艺来说,从节能角度出发,某户用热的单位面积热量超过98W/m2就要罚款,由此可见我们的设备选型不太合理,需要改进。 仍以该住宅的书房为例,采用常规的热负荷计算方法,其中维护结构:层高3m,外墙:双面抹灰24空心砖墙,传热系数为1.47W/m2·K,外窗:金属框 经过计算,在保证房间温度18o C的情况下,最东北角的房间热负荷为957W。单位面积平均负荷为116 W/m2,其他房间由于朝向等因素,该值会相应降低。而本设计选择的散热器其单位设计热负荷高达170W/m2,选择稍大,如选择小一号的散热器22K-600-600,热量1061W即可满足要求。 但是这种计算相对复杂,每个房间的外墙,外窗都要计算,如果是底层或者是顶层还需计算地面和顶层的散热量。工作量很大,对于企业设计不太适用。

负荷计算表(完美版)

序號用電單負荷設備需要計算負荷 COSψtanψ 位名稱性質容量系數P30 Q30 S30 I30 (kw)K d (KW) (Kva)(KVA) (A) 1車間動力動力24960.30.65 1.17748.8087511521751 2空壓机動力2250.850.90.48191.2593213323 3吸塵. 集塵動力6970.90.80.75627.304707841192 4照明照明8010.5 1.7380.00139160243 50 6以上小計34980.470.72—1647.351577.1122813466 7 380v側未補償時的總負荷 取k =0.90 34980.420.71—1482.621466.7120863170 k =0.93 8380v側無功補償容量——-900 9380v側補償后容量34980.420.93—1482.62566.711587.232412.59 10S9型變壓器損耗——23.8195.23 11工廠10KV側總負荷34980.430.92—1506.42661.951645.442501.07 說明: 變壓器損耗按△P≒0.015S30 △Q≒0.06S30 臺升工務部 2002/4/8

序號用電單負荷設備需要計算負荷 COSψtanψ 位名稱性質容量系數P30 Q30 S30 I30 (kw)K d (KW) (Kva)(KVA) (A) 1車間動力1 動力33300.250.65 1.17832.5097312811947 2車間動力2 動力2250.850.90.48191.2593213323 3車間動力3 動力757.50.80.80.75606.004557581151 4照明照明12010.5 1.73120.00208240365 5 6以上小計4432.50.390.71—1749.751728.2724593738 7 380v側未補償時的總負荷 同时系数取k P =0.90 4432.50.360.70—1574.781607.2922503420 kq =0.93 8380v側無功補償容量——-1200 9380v側補償后容量4432.50.360.97—1574.78407.291626.592472.42 10S9型變壓器損耗——24.4097.60 11工廠10KV側總負荷4432.50.360.95—1599.17504.891676.982549.01 說明: 1. 變壓器損耗按△P≒0.015S30 △Q≒0.06S30 2 臺升工務部 2002/4/8 九廠細作負荷計算表 序號用電單負荷設備需要計算負荷 位名稱性質容量系數COSψtanψP30 Q30 S30 I30 (kw)K d (KW) (Kva)(KVA) (A) 1車間動力動力12500.250.65 1.17312.50365481731 2空壓机動力00.850.90.480.00000 3吸塵. 集塵動力00.80.80.750.00000 4照明照明12010.5 1.73120.00208240365 50 6以上小計13700.320.60—432.50573.207181091 380v側未補償時的總負荷 7 取k =0.90 13700.280.59—389.25533.086601003 k =0.93 8380v側無功補償容量——-405 9380v側補償后容量13700.280.95—389.25127.94409.74622.80 10S9型變壓器損耗—— 6.1524.58 11工廠10KV側總負荷13700.290.93—395.40152.52423.79644.17 說明: 變壓器損耗按△P≒0.015S30 △Q≒0.06S30

冷负荷计算方法

冷负荷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16-01-30 冷负荷的定义是维持室内空气热湿参数在一定要求范围内时,在单位时间内需要从室内除去的热量,包括显热量和潜热量两部分。 1建筑物结构的蓄热特性决定了冷负荷与得热量之间的关系。瞬时得热中潜热得热和显热得热的对流成分立即构成瞬时冷负荷,而显热得热中的辐射成份则不能立即构成冷负荷,辐射热被室内的物体吸收和储存后,缓慢散发给室内空气。 2、空调负荷为保持建筑物的热湿环境,在某一时刻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相反,为了补偿房间失热量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 3、室内冷负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照明散热、人体散热、室内用电设备散热、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日照量、经玻璃窗的温差传热以及维护结构不稳定传热。

外墙的冷负荷计算 通过墙体、天棚的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CLQτ=KF⊿tτ-ε W 式中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K; F——墙体的面积,m2; β——衰减系数; ν——围护结构外侧综合温度的波幅与内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为该墙体的传热衰减度;τ——计算时间,h; ε——围护结构表面受到周期为24小时谐性温度波作用,温度波传到内表面的时间延迟,h;τ-ε——温度波的作用时间,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时间,h; ⊿tε-τ——作用时刻下,围护结构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 窗户的冷负荷计算 通过窗户进入室内的得热量有瞬变传热得热和日射得热量两部分,日射得热量又分成两部分:直接透射到室内的太阳辐射热qt和被玻璃吸收的太阳辐射热传向室内的热量qα。(a)窗户瞬变传热得形成的冷负荷 本次工程窗户为一个框二层3.0mm厚玻璃,主要计算参数K=3.5 W/m2·K。工程中用下式计算:

空调房间冷热负荷计算表说明

空调房间冷热负荷计算 1 电算表格编制说明 1.1 冬季围护结构热负荷计算 1、 按空调房间为正压考虑,不计算空气渗透热负荷;当需要计算时,应采用《采暖房间热负荷 计算》电算表。 2、 按不考虑房间发热量的最不利情况,计算围护结构热负荷作为空调房间热负荷;需要考虑发 热量时另行计算。 3、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 值和房间冬季围护结构热负荷采用公式同《采暖房间热负荷计算》电算 表。 1.2 空调房间逐时冷负荷计算采用冷负荷系数法,并进行了如下简化和假设。当实际情况与之不符 时,应对计算进行修改。 1、 忽略冬夏季外围护结构外表面换热系数的不同,均按冬季不利情况考虑。 2、 忽略窗的内遮阳和有效面积修正。 3、 假设无外遮阳设施。 4、 按空调房间为正压考虑,不计算空气渗透冷负荷。 5、 灯光、人体、设备和其他负荷按稳定传热考虑。 1.3 空调房间各项冷负荷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1、 外墙和屋面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0CL (W ) )'(0000n l t t K F CL ?= ραC C t t t dl l l ·)('00+= 式中:0K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m 2·℃)); 0F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m 2); n t ——室内计算温度(℃); 0'l t ——外墙和屋面的综合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0l t ——外墙和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dl t ——围护结构的地点修正值(℃); αC ——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为简化计算,表中取1; ρC ——吸热系数修正值,为安全和简化计算,表中统一取1。 2、 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1·ch CL (W ) ]t )t [(t C C K F CL n d lc K K ch ch ch ?+2211·= 式中:ch F ——窗口面积(m 2); ch K ——玻璃窗的传热系数(W/(m 2·℃)); 1K C ——不同类型窗框的玻璃窗传热系数修正值,安全起见,本表中取最大值1.2; 2K C ——有内遮阳设施玻璃窗的传热系数修正值,安全起见,本表中取最大值1.0,即 无内遮阳设施; n t ——室内设计温度(℃); lc t ——玻璃窗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 2d t ——玻璃窗的地点修正值(℃); 3、 由于太阳辐射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热量引起的逐时冷负荷2?ch CL (W )

采暖热负荷详细计算表采暖计算公式

采暖负荷计算书 一、工程信息 项目名称0采暖形式传统形式 地理位置0建筑层数5建筑高度 18 二、基本计算公式 计算原理参照《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通过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 —基本耗热量 K —传热系数 F —传热面积 —室内空气计算温度—室外供暖计算温度α —温差修正系数 2.附加耗热量计算公式 —考虑各项附加后,某围护的耗热量—某围护的基本耗热量—朝向修正—风力修正 —两面外墙修正—窗墙面积比过大 —房高附加—间歇附加 α )(w n j t t KF Q -=j Q n t w t ) 1)(1)(1(.1j g f m li f ch j Q Q ββββββ++++++=1Q j Q ch βf βli βm βfg βj β

2若C<=-1或m<=0,可不计算冷空气渗透耗热量 3对于大于六层的高层建筑,计算中,若h<10m 时,h=10m , 当无以上及门窗构造相关数据时,可采用换气次数法计算门窗隙缝的冷风渗透耗热量房间类型一面外墙有窗房间 二面外墙有窗房间 三面外墙有窗房间 门厅换气次数k 0.5 0.5-1.0 1.0-1.5 2 门窗隙缝的冷风渗透耗热量:Q 2=0.28*1*1.4*(t n-t w)*k*V 4.外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计算公式 —通过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某围护的基本耗热量 —外门开启外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附加率,参见[2]p128表4.1-12 三、气象参数 室外采暖计算温度℃-22风力附加系数0热压系数0.25风压系数 0.25东/西[朝向修正] 0北/东北/西北[朝向修正]0.1南[朝向修正] -0.23东南/西南[朝向修正] -0.13 kq j Q Q β?=33Q j Q kq β

毕业设计 单房间热负荷计算

第2章 负荷计算 2.1负荷计算 2.1.1冷负荷计算 考虑本少年宫主要为青少年学习娱乐场所,所以空调运行时间基本为青少年的作息时间,所以本设计取时间段为8:00—18:00。 ①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n l t t K F CL -?=' (2-1) ()βαK K t t t d l l ??+=' (2-2) 式中:CL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kcal/h ; F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 K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kcal/㎡.h; t l ’——修正后的温度,℃; tl ——外墙和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td ——地点修正值,℃; αK ——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 βK ——吸收系数修正值。 ②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n l t t K F CL -?=' (2-3) d l l t t t +=' (2-4) 式中:CL ——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kcal/h ; F ——窗口面积,㎡; K ——外玻璃窗的传热系数,kcal/㎡.h; t l ’——修正后的温度,℃; tl ——外玻璃窗的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td ——地点修正值,℃; ③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CL J Z C D C F CL ???=max , (2-5) 式中:CL ——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日射得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kcal/h ; F ——窗玻璃的净面积,㎡; Z C ——窗玻璃的综合遮挡系数;

CL C ——窗玻璃的冷负荷系数。 ④人体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方法 A.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方法 CL S C n Q CL 1= (2-6) 式中:CL ——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kcal/h ; S Q ——来自室内全部人体的显热得热,kcal/h ; 1n ——群集系数; CL C ——人体散热冷负荷系数。 B .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方法 1n Q CL S = (2-7) 式中:CL ——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kcal/h ; S Q ——来自室内全部人体的潜热得热,kcal/h ; 1n ——群集系数; ⑤照明引起的冷负荷计算方法 CL NC n n CL 21860= (2-8) 式中:CL ——照明引起的冷负荷,kcal/h ; N ——照明灯具所需功率,Kw ; 1n ——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 2n ——灯罩隔热系数; CL C ——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 ⑥设备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方法 N n n n Q E 321860= (2-9) 式中:E Q ——设备和用具的世纪显热散热量,kcal/h; 1n ——利用系数(安装系数)一般可取0.7-0.9; 2n ——电动机负荷比率;

冷热负荷简化计算方法

冷热负荷简化计算方法 一、空调系统夏季冷负荷简化计算 以外维护结构和室内人员两部分为基础,把整个建筑物看成一个大空间,按各朝向计算冷负荷,再加上每位在室人员按116W 计算的人体散热,然后将计算结果乘以新风负荷系数1.5,极为建筑物的冷负荷。 5.1)116(?+=∑n Q Q w 式中,Q —建筑物空调系统总冷负荷(W ) ΣQw —整个建筑物维护结构引起的总冷负荷(W) n —建筑物内总人数 建筑物维护结构包括的朝向的屋顶的外墙,可用下列公式计算整个维护结构引起的总冷负荷: ])[(N d lf i i w t t t F K Q -+=∑∑ 式中,Ki —外墙或屋顶的传热系数[W/(㎡·℃)],见附录6 Fi —外墙或屋顶的传热面积(㎡) t lf —冷负荷计算温度(℃),见附录7 t d —冷负荷计算温度t lf 关于地区的修正值(℃),见附录8 t N —室内空气设计温度(℃),见附录3 考虑到系统的漏冷损失,所配空调器或制冷机的容量应由下式确定: max 0)15.1~1.1(Q Q = 式中,Q 0—所选配空调器或制冷机的容量(kW ) 如果为了预先估计空调工程的设备费用,则可根据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空调负荷概算指标作粗略估算。所谓空调负荷概算指标,是指折算到建筑物中每平方米空调面积所需制冷机或空调器提供的冷负荷制。 冷负荷指标估算法是以旅馆为基础,对其他建筑物则乘以修正系数β: 旅 馆 81~93W/㎡(中外合资旅游旅馆目前一般提高到105~116 W/㎡) 办公楼 β=1.2 图书馆 β=0.5(按总面积) 商 店 β=0.8(只营业厅空调); β=1.5(全部空调) 体育馆 β=3.0(按比赛馆面积); β=1.5(按总建筑面积) 大会堂 β=2~2.5 影剧院 β=1.2(电影厅空调); β=1.5~1.6(大剧院空调) 医 院 β=0.8~1.0 建筑物总建筑面积小于5000㎡时,宜取上限制;大于10000㎡时,宜取下限制。 对于单层住宅或楼房局部居室空调,冷负荷指标宜取150~180kcal/(㎡·h),即174~209W/㎡。(1kcal/h=1.163W )

冷热负荷计算书

. 计算书 1 项目概况 2 建筑 2.1 建筑信息 2.2 规定指标检查 2.2.1 体形系数 建筑体形系数:0.00 2.2.2 规定性指标检查结果 建筑物体形系数不满足标准要求; 规定性指标不能全部满足,需要进行权衡判断。 设计软件:浩辰暖通工程设计软件 鉴定信息:建设行业科技成果评估证书 建科评[2009]062号 3 计算依据 3.1 外墙、架空楼板或屋面 3.1.1 热负荷 a) 基本耗热量: ()α?-??=w n j t t F K Q (5.1-1)

. j Q ——温差传热耗热量,W K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 2· ℃) F ——外围护结构面积,m 2 n t ——室内设计温度,℃ w t ——室外设计温度,℃ α——温差修正系数 b) 附加耗热量: ()()()jan fg lang f ch j Q Q βββββ+?+?+++?=1111 (5.1-3) 1Q ——附加耗热量,W ch β——朝向修正系数 f β——风力修正系数 lang β——两面外墙修正 fg β——房高附加,)4(02.0-?=h fg β,最大值不超过15% jan β——间歇附加 3.1.2 冷负荷 a) 冷负荷 ()n t t F K Q -?+??=-εττ (20.3-1) τQ ——计算时刻冷负荷,W K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 2· ℃) F ——外围护结构面积,m 2 T -τ——温度波的作用时刻,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外侧的时刻,h ετ-t ——作用时刻冷负荷计算温度,℃ ?——负荷温度的地点修正值,℃ n t ——室内设计温度,℃ 3.2 外窗 3.2.1 热负荷 a) 基本耗热量 ()α?-??=w n j t t F K Q (5.1-1) j Q ——基本耗热量,W

冷负荷计算

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惠顾! 屋顶安装、屋檐安装、外墙安装、窗口安装、落地安装、移动式 一、空调设备台数的选择 1、理论计算: 按常规空调冷负荷计算公式求出使用房间冷、湿负荷及送风量,再根据各种型号的环保空调可能提供的制冷量选择所需环保空调的型号与台数,所选环保空调的总制冷量必须大于使用房间的设计要求制冷量,余量一般可考虑10%。 2、经验计算: (1)一般环境要求换气量25—30次/小时; (2)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要求换气量30—40次/小时; (3)有发热设备的生产https://www.doczj.com/doc/b517770293.html, 车间要求换气量40—50次/小时以上; (4)在较潮湿的南方地区换气次数适当增加,而较炎热干燥的北方地区则可适当减少换气次数。 应选用的环保空调的台数≥要求降温房间的体积×设计的换气次数/所选环保空调的单台实际出风量。 使用机组台数计算方法: 场地体积(V)=室内面积(平方米)×送风口以下的高度(米) 房间换气次数(次/小时)=环保空https://www.doczj.com/doc/b517770293.html,调总送风量(m3/h)/[室内面积(m2)×送风口以下的高度(m)]; 使用机组台数(N)=场地体积×换气次数/所选机组风量 二、环保空调主机安装位置的选择 (1)从总体来说,环保空调最好选定安装在建筑物的中部,尽量减少风管的送风阻力,缩短安装管道的长度;若有条件尽可能将环保空调装在降温环境的主导风方向; (2)环保空调可安装在墙面上、屋顶上、或室外地坪上,但安装环境应保证空气通畅清新,特别不应装在有臭味或异味气体的排气口处,如:厕所、厨房等,如果没有足够的门或窗,需安装专门的排气机,排气量要保证达到环保空调总送风量的80%—90%以上; (3)在环保空调安装位置上,要确保其机架结构能支撑整个环保空调主机体和机口送风管道以及检修人员的重量。 (4)安装时要注意做好室内与室https://www.doczj.com/doc/b517770293.html,外之间管道密封防水,避免雨水渗漏。(5)若在室内安装。送风管必须与空调机之机型匹配,按实际安装环境及出风口数量,设计合适的送风管道(较长管道一般采用变径方式)。 (6)一般而言,设计的管道应尽可能缩短,分支应尽量减少,达到最小的风阻和噪音。 三、环保空调风管设置要点 (1)送风管的材料一般采用镀锌板(俗称白铁皮),也可采用玻璃钢、塑料风管等;(2)送风口设置在实际需要降温的地方,风口设计风量即是以其要降温地方所需的送风量,风口规格可根据风量与出风口风速来确定,送风口材质可采用塑料或铝合金等制品,出风口风咀型式可根据实际情况

供热工程中的设计热负荷计算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一、 房间的失热量包括: 1. 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Q 1 2. 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 2 3. 加热由门、孔洞和其它生产跨间流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 3 4. 加热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的耗热量Q 4 5. 水分蒸发的耗热量Q 5 6. 加热由于通风进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 6 7. 通过其他途径散失的热量Q 7 房间的的热量包括: 1. 工艺设备的散热量Q 8 2. 热物料的散热量Q 9 3. 热管道及其他热表面的散热量Q 10 4. 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热量Q 11 5. 人体散热量Q 12 6. 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热量Q 13 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是指当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时,通过围护结构向外传递的热量损失,在计算中又把它分成为围护结构传热的基本耗热量和附加(修正)耗热量两部分。基本耗热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房间各部分围护结构(门、窗、地板、屋顶等),从室内传到室外的稳定传热量的总和。附加(修正)耗热量是由于围护结构的传热条件发生变化而对基本耗热量的修正。修正耗热量包括朝向修正、风力修正和高度修正等 二、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 α)(w n j t t KF Q -= 式中:j Q ——基本耗热量 W ;K ——传热系数 W/m 2·℃;F ——传热面积 m 2; n t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 ; w t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 ; α——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地面传热计算:当围护结构是贴土的非保温地面时,其温差传热量为 )(w n d d pj d j t t F k Q -=?? 式中:d pj k ?——非保温地面的平均传热系数 W/m 2·℃ d F ——房间地面面积 m 2

热负荷及散热量计算..

热负荷及散热量计算 所谓热负荷是指维持室内一定热湿环境所需要的在单位时间向室内补充的热量。所谓得热量是指进入建筑物的总量,它们以导热、对流、辐射、空气间热交换等方式进入建筑。 系统热负荷应根据房间得、失热量的平衡进行计算,即 房间热负荷=房间失热量总和-房间得热量总和 房间的失热量包括: 1)围护结构传热量Q1; 2)加热油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2; 3)加热油门、孔洞和其他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3; 4)加热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的耗热量Q4; 5)水分蒸发的耗热量Q5; 6)加热由于通风进入室内冷空气的耗热量Q6; 7)通过其他途径散失的热量Q7; 房间的得热量包括: 1)太阳辐射进入房间的热量Q8; 2)非供暖系统的管道和其他热表面的散热量Q9; 3)热物料的散热量Q10; 4)生产车间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量Q11; 5)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散热量Q12; 1.1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a t t KF q w n )(''-= 式中 ' q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 ; 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 F —围护结构的面积,㎡; w t '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n t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a —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整个建筑物的基本耗热量等于各个部分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的总和: ) (Q ' '' 1w n t t KF q -==∑∑ 1.2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 在实际中,气象条件和建筑物的结构特点都会影响基本耗热量使其发生变化,此时需要对基本耗热量加以修正,这些修正耗热量称为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附加耗热量主要有朝向修正,风力附加和高度附加耗热量。 1.2.1朝向修正耗热量 朝向修正耗热量是太阳辐射对建筑围护耗热量的修正。

房屋热负荷计算

供暖设计热负荷 房屋平面图 北 房屋热负荷计算 一、已知维护结构条件为: 外墙:二墙砖,外表面为石灰、水泥、砂、砂浆抹面,厚24mm; 内表面为水泥砂浆抹面,厚20mm,白灰粉刷。 外窗:双层金属玻璃窗,尺寸如上标记。 楼层高度:各层均为4.5m.。 外门:双层金属框门,尺寸1200mmX2500mm。

地面:不保温地面。 屋面:构造如图所示。 一.确定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1. 外墙 查表1—1、表1—2和附录5,得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系数Xn=8.7W/(㎡·℃); 外表面换热系数Xn=23W/(㎡·℃); 外表面石灰、水泥、砂、砂浆抹面导热系数λ1=0.87W/(m·℃); 内表面水泥砂浆抹面、白灰粉刷导致系数λ2=0.93W/(m·℃); 红砖墙导热系数λ3=0.81W/(m·℃)。 计算外墙传热系数,由式得 K=1/[1/Xn+∑(﹠/入i)+1/xw ] =1/(1/8.7+0.49/0.81+0.024/0.87+0.02/0.93+1/23)W/㎡·℃ =1.32 W/(㎡·℃) 2. 屋面 查表1—1、表1—2和附录5 ,得内表面换热系数Xn=8.7W/(㎡·℃); 板下抹混合砂浆λ1=0.87W/(m·℃),§1=20mm; 1:3水泥砂浆λ2=0.87W/(m·℃) §2=20mm; 屋面预控空心板λ3=1.74W/(m·℃) §3=120mm; 一毡二油λ4=0.17W/(m·℃) §4=5mm ; 膨胀珍珠岩λ5=0.07W/(m·℃) §5=100mm; 1:3水泥砂浆λ6=0.87W/(m·℃) §6=20mm ; 三毡四油卷材防水层λ7=0.17W/(m·℃) §7=10m;外表面换热系数 Xw=23W/(㎡·℃)。 屋面传热系数为 K=1/[1/Xn+∑(﹠/λi)+1/xw ] =1/ (1/8.7+0.12/1.74+0.02/0.87+0.02/0.87+0.005/0.17+0.1/0.07+0.02/0.87+0.01/0.17+1 /23)W/(㎡·℃) =0.55 W/(㎡·℃) 3. 外门、外窗 查附录6可知,双层金属门K=3.26W/(㎡·℃); 双层木框玻璃窗K=3.26 W/(㎡·℃)。 4. 地面 可采用地带法进行地面传热耗热量的计算,也可以查阅相关手册确定各房间地面的平均传热系数,再计算地面的传热耗热量。 二、客厅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 查附录1,冬季室内计算温度tn=16℃。 查附录3榆林供暖室外计算温度tw=-15℃。 1. 计算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Q1 (1)西外墙传热系数K=1.24 W/(㎡·℃),温差修正系数a=1,传热面积 F=9.2x4=36.8㎡。 南外墙基本耗热量为

用天正计算冷热负荷

天正怎么算 B 14:11:52 不是说都用鸿业计算吗 A 14:13:52 哦,都行鸿业以上算的比较烦索,数据偏多,比较浪费纸,要不我教你天正吧,B 14:14:02 行 B 14:14:10 我那鸿业也有问题 A 14:14:51 A 14:15:00 这个 B 14:15:05 打开了 A 14:15:41 先起个工程名 B 14:15:53 好 A 14:16:06 定义地区参数 A 14:16:27 选城市 B 14:16:40 好了 A 14:16:54 那样 B 14:17:09 B 14:17:45 楼一共9层,我只计算3层 B 14:17:58 用建立9层吗 A 14:18:26 不用 B 14:18:30 哦 A 14:18:53 选中一层 A 14:19:02 添加房间 A 14:19:18 右键 B 14:19:22 B 14:19:48 B 14:20:02

B 14:20:09 按小房间添加 A 14:20:45 看不清 B 14:21:14 内外共9个小房间 A 14:21:41 先给房间编个号吧,免得你自己弄乱了B 14:21:46 好的 A 14:22:24 每一间都单算 B 14:22:32 好的 A 14:22:41 你做空调还是采暖 B 14:22:45 我现在输入一间。空调 B 14:22:50 还不一样 B 14:23:31 A 14:23:47 B 14:23:55 这样不能显示内墙外墙 B 14:24:19 是这个界面 A 14:24:50 点右边的名称 B 14:25:07 看见了 A 14:25:10 输入房间名 A 14:25:35 点下面的修改 B 14:25:43 好的 B 14:26:18 B 14:26:35 按照右面的一个个设置吗 A 14:26:40 修改的时候一定要把房间选中 A 14:27:17 我看看你到那了 B 14:27:39 还在房间

采暖热负荷计算

采暖热负荷计算 采暖负荷计算流程示意图 转条件图(ZTJT) 区分外 搜索房间(T66_TUpdSpace) 缺省设置(DVS) 采暖热负荷 计算原理说明 参考文献 采暖负荷计算流程示意图

转条件图(ZTJT) 菜单位置:【计算】→【转条件图】 功能:转暖通条件图。 在菜单上点取该命令,出现”建筑转暖通条件图”对话框

建筑转暖通条件图对话框 将需要删除的建筑底图容的对应选择标志清除,然后点击【确认】按钮,再选择转换围,将建筑条件图转换为暖通条件图。 说明: [1]、计算空调冷负荷和采暖热负荷时,建议将[柱]删除,这样在自动提取 房间数据时会墙中心线的净面积进行计算,这样算出的负荷会更趋于安全。 [2]、在进行负荷计算时,必须保留墙、门窗和房间的底图信息。 区分外 如果建筑底图中的墙体没有区分外,则此时需要用户进行外墙区分。 [区分外]菜单下提供了三个功能: 识别外(T66_TMarkWall) 指定外墙(T66_TmarkExtWall) 指定墙(T66_TmarkIntWall) 识别外(T66_TMarkWall) 菜单位置:【计算】→【区分类外】→【识别类外】 功能:自动识别外。 在菜单上点取该命令,命令行提示: 请选择一栋建筑物的所有墙体(或门窗):

识别出的外墙用红色的虚线示意. 用于自动识别、外墙。点击[识别外]后,框选要识别的墙体围。 指定外墙(T66_TmarkExtWall) 菜单位置:【计算】→【区分类外】→【指定外墙】 功能:自行指定外墙。 如果自动识别的外墙不是十分准确,则可点击指定外墙,选择指定为外墙的墙体,自行指定外墙。 指定墙(T66_TmarkIntWall) 菜单位置:【计算】→【区分类外】→【指定墙】 功能:自行指定墙。 如果自动识别的外墙不是十分准确,则可点击[指定外墙],选择指定为外墙 的墙体,自行指定外墙。 区分外菜单 说明: 在用户指定了外墙之后,在进行楼层数据提取时,软件会自动的区分墙和 外墙,这样会明显的减少用户的输入操作。 搜索房间(T66_TUpdSpace) 菜单位置:【计算】→【搜索房间】 功能:自行指定墙。 在菜单上点取该命令,命令行提示: 请选择构成一完整建筑物的所有墙体(或门窗): 房间起始编号<1001>:

冷热湿负荷计算公式及示例

冷热湿负荷计算公式及示例 1围护结构传热 1.1 建筑结构组成及传热系数的确定: 外墙:水泥砂浆+砖墙(240mm)+内粉刷(5mm) 内墙:内粉刷(5mm)+砖墙(240mm)+内粉刷(5mm) 地面:大理石(20mm)+钢筋混泥土(100mm)+内粉刷(5mm) 屋面:预制细石混泥土板(25mm),表面喷白色水泥浆+通风层(≥200mm) +卷材防水层+水泥沙浆找平层(20mm)+保温层(沥青膨胀珍珠岩100mm)+隔汽层+现浇钢筋混泥土板+内粉刷(5mm)。 外窗:单层钢窗,6mm厚普通玻璃,窗高2 .4m。 内门:木门,高2.1m,大堂外门为玻璃门。 由以上建筑结构查得传热系数: 外墙K=1.97 W/(m2·o C)内墙K=1.73 W/(m2·o C) 地面K=3.12 W/(m2·o C)屋面 K=0.55 W/(m2·o C) 内门K=2.90 W/(m2·o C) 1.2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Qc(τ) =KA(t’c(t)-t R)ka kρ 式中:Qc(τ)—通过外墙和屋面的得热量所形成的冷负荷,W K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m2·oC) F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m2 tc(t)—外墙或屋面冷负荷逐时计算温度,oC tn —室内设计温度,oC t’c(t)= tc(t)+td t’c(t)—经过修正的本地外墙或屋面计算温度逐时值,o C td —地点(福州市)修正值 ka —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 kρ—吸收系数修正 1.3 外窗瞬时传热冷负荷:

Qc(τ) =K w A W C W△t 式中:Qc(τ) —通过外墙和屋面的得热量所形成的冷负荷,W A W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m2 K w —玻璃窗传热系数,单层窗玻璃,取6.15W/(m2·o C) △t—计算时刻下,结构的负荷温差 1.4 内墙、内门、地面楼板传热形成得冷负荷: Qc(τ) =KF△t1s 式中:K —内结构传热系数,W/(m2·o C) F —内结构面积,m2 △t1s—计算温差,空调房间邻室为通风较好、散热量较大的非空调房间,按外墙计算冷负荷。 2 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Qc(τ) =CaA w CsCiD j,max C LQ 式中:Qc(τ) —各小时的日射得热冷负荷; A w —窗户面积,m2; Ca—有效面积系数,单层钢窗取0.85; C b —窗玻璃修正系数,0.89,查空气调节设计手册; C i —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采用内活动百叶,朝阳面颜色为浅色,取0.65; C LQ —窗玻璃冷负荷系数; Dj,max—夏季各纬度带的日射得热因数最大值,W/m2 ; 3 人员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Qc(τ) =Qc(τ) x+Qc(τ) q 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Qc(τ) x=q x nΦC LQ 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Qc(τ) q=q q nΦ 式中:Qc(τ) x —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W Qc(τ) q —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W n —室内全部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